fbpx
维基百科

禪那

禪那梵語ध्यानdhyāna巴利語झानjhāna),又譯為馱那演那第耶那持訶那佛教術語,意譯為思惟修念修禪定功德叢林[1]靜慮,在《大毘婆沙論》中,專指四種色界定。修行進入四種禪那的方法,為奢摩他毘鉢舍那止觀

音義

「禪那」這個詞源出婆羅門教梨俱吠陀》,有心一境性含義的「禪那」出現於《奧義書》中,在後世的《瑜伽經八支瑜伽中為第七支。「禪那」廣泛用於沙門傳統各教派,在佛教中,為「三無漏學」與六度之一。禪那與,在日常用語中或被視為同義詞,但禪那的範圍窄而定的範圍寬[2],禪那專指能依之見道沙門果色界四種定,若依欲界諸定僅能「正觀」,若依無色界諸定僅能「斷結」,依色界諸定方兼具能正觀與能斷結[3]

漢傳佛教概念,和禅定的禅,皆源自於禪那的簡稱,但隨著發展,逐漸形成一個獨特的思想體系,并开创了禅宗

定義

四種禪那的定義在《阿含經》中有固定文句,下為《法蘊論》的引述:

四種禪那是增上心法[16]、現法樂住[41]說一切有部等將四種禪那歸結為十八禪支[42],其實體有十一法[43],其釋義融入了七覺支輕安[44]行捨[45],並將七覺支認同於五的喜根[46]南傳上座部亦有禪支施設[47]

諸定簡述

四禪那與四無色定[48],合稱八等至[49],即俗稱的四禪八定[50],四無色定分別為空無邊處定[51]、識無邊處定[52]、無所有處定[53]、非想非非想處定[54]。八等至再加上八解脫[55]中最終的想受滅定[56],合稱為九次第定[57]。八根本定各有其近分定[58],这些未至地近分定稱為未至定或近行禪[59],亦有將無尋唯伺定設施在初禪與二禪中間稱為禪中間或中間禪[60],行者可依四根本禪那(dhyāna-maula)及此二定而見道[61]。此外,在第四禪地或有旁入無想定[62],禪那與四無量可相互引起[63],依止禪那能引發神通[64],四修定[65]中的光明想等持能令人證得殊勝智見[66]

修行方法

修行進入禪那,在傳統師承教法中,主要有能成就前六等至的十遍處[67],能成就四禪的持息念(安般念[68],能成就三禪的慈無量[69],能成就初禪的不淨想[70]和身至念[71],二者後統稱不淨觀[72];此外,修行業處,還包括能成就未至定的四界分別觀[73],諸論書及諸宗派,對修行各種加行功德的性相及其與禪那的關係各有見解。

禪那修行,在宏觀上分成二種修行(bhāvanā),即奢摩他毘鉢舍那[74],二者各有其特性[75],合稱止觀[76]。現代南傳上座部佛教,特别是缅甸佛教,又將修行分為「乘者」(samatha-yānika)和「乾者(純觀者)」(sukkha-vipassaka[77]

相關條目

註釋

  1. ^ 智顗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禪是外國之言,此間翻則不定,今略出三翻。一、摩訶衍論中翻「禪」,秦言思惟修。二、舉例往翻,如檀波羅蜜此言「布施度」。禪波羅蜜此言「定度」,故知用「定」以翻禪。三、阿毘曇中,用「功德叢林」以翻禪。」
    慧遠《大乘義章》:「思惟修者,從因立稱,於定境界審意籌慮,名曰思惟。思心漸進說為修習,從剋定名思惟修寂。亦可此言,當體為名,禪定之心正取所緣,名曰思惟。思心增進說為修習。功德叢林者,從果為名。智慧神通四無量等是其功德,眾德積聚說為叢林。定能生之,因從果目,是故說為功德叢林。」
  2.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三摩呬多地》:「若略說三摩呬多地,當知由總標故,安立故,作意差別故,相差別故,略攝諸經宗要等故。云何總標?謂:此地中,略有四種,一者、靜慮,二者、解脫,三者、等持,四者、等至。
    • 靜慮者,謂:四靜慮。……
    • 解脫者,謂:八解脫。……
    • 等持者,謂:三三摩地,一、空,二、無願,三、無相。復有三種,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復有三種,謂:小、大、無量。復有二種,謂:一分修,具分修。復有三種,謂:喜俱行,樂俱行,捨俱行。復有四種:謂:四修定。復有五種,謂:五聖智三摩地。復有五種,謂:聖五支三摩地。復有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復有金剛喻三摩地。復有有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等三摩地。
    • 等至者,謂:五現見三摩鉢底,八勝處三摩鉢底,十遍處三摩鉢底,四無色三摩鉢底,無想三摩鉢底,滅盡定等三摩鉢底。
    云何安立?謂:唯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欲界不爾,非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
    中阿含經·王相應品·三十喻經》:「比丘、比丘尼,以三定為華鬘,空、無願、無相,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三定為華鬘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中阿含經·晡利多品·大拘絺羅經》:「尊者舍黎子,……復問曰:賢者拘絺羅!空、無願、無相,此三法異義、異文耶?為一義、異文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空、無願、無相,此三法,異義、異文。」
    大毘婆沙論》:「有三三摩地,謂:空、無願、無相。然三摩地,或應說一,謂:心所中,大地法內,名三摩地;又、五根中,名定根;五力中,名定力;七覺支中,名定覺支;八道支中,名正定。或應說二,謂:有漏、無漏三摩地,或繫縛、解脫,或繫、不繫三摩地。或應說三,謂:此所說。或應說四,謂:三界繫及不繫。或應說五,謂:三界繫及學、無學。廣說乃至,若以相續剎那分別,則有無量三摩地。
    問:若爾,世尊何故增一減無量等,建立三種三摩地耶?答:由三緣故,唯建立三,一、對治故,二、期心故,三、所緣故。對治故者,謂:空三摩地,是有身見近對治故。……期心故者,謂:無願三摩地,諸修行者期心,不三有法故。……所緣故者,謂:無相三摩地,此定所緣,離十相故,謂:離色、聲、香、味、觸、及女、男、三有為相。復次、蘊名為相,此定所緣,離諸蘊相,故名無相。復次、世名為相,前、後名相,上、中、下等名相,此定所緣,離世等相,故名無相。……
    問:何故名三摩地?三摩地是何義耶?答:
    • 由三緣故,名三摩地,一、平等故,二、攝持故,三、相似相續故。平等故者,謂:無始來,煩惱、惡行、邪見、顛倒,令心、心所,偏曲而轉,由此定力,令心、心所,於境正直,平等而轉故,名三摩地。攝持故者,謂:無始來,心、心所法,於境馳散,由此定力,方便攝持,令住一境故,名三摩地。相似相續故者,謂:無始來,心、心所法,善、染、無記,異類相續,由此定力,前後一類,唯善相續故,名三摩地。
    • 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住一境故,相續住故,正審慮故。
    • 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能持身、令平等故,攝諸善法、令不散故,能令善心平等轉故。
    • 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於所緣、恒不捨故,任持種種勝善法故,令奢摩他毘鉢舍那住一所緣、平等轉故。
    •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何故名三摩地?攝持多種善心、心所,令於一境,平等相續故,名等持。復作是說:能持平等故,名等持;如能持嬰兒故,名持嬰兒者,能持水故,名持水者,能持枰故,名持枰者;此亦如是,能持種種勝平等法故,名等持。
    • 大德(覺天)說曰:即此等持,亦名等至,此復多種,謂:善法等至,不善法等至,無記法等至,九次第等至,兩兩交會,亦名等至。於此義中,唯說能持善心、心所,令其相續平等而轉故,名等持;不善、無記等,非此所說。」
  3. ^ 大毘婆沙論》:「問:此四靜慮自性云何?答:各以自地五蘊為自性,是名靜慮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靜慮?……
    • 有作是說:以能斷結故,名靜慮。問:諸無色定,亦能斷結,應名靜慮?答:若定能斷不善、無記二種結者,名為靜慮。諸無色定,唯斷無記,非不善故,不名靜慮。……
    • 復有說者:以能正觀故,名靜慮。問:若爾,欲界有三摩地,亦能正觀,應名靜慮?答:若能正觀,亦能斷結,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有能正觀,而不能斷結故,不名靜慮。……
    • 如是說者:要具二義,方名靜慮,謂:能斷結,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而不能斷結;諸無色定,雖能斷結,而不能正觀故,非靜慮。復次、若能遍觀,遍斷結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能遍觀,而不能遍斷結;諸無色定,二義俱無故,非靜慮。復次、若能靜息一切煩惱,及能思慮一切所緣,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能思慮一切所緣,不能靜息一切煩惱;諸無色定,兩義都無故,非靜慮。復次、諸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
  4. ^ 大毘婆沙論》:「七識住者,如契經說:
    • 『有色有情,身異,想異,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識住。』……身異者,謂:彼有情,有種種身,種種顯形,狀貌差別,故名身異。想異者,謂:彼有情,有樂想,苦想,不苦樂想,故名想異。如人一分天者,人則一切人,一分天,謂欲界天。……
    • 『有色有情,身異,想一,如梵眾天,謂彼初起,是第二識住。』……想一者,謂:彼有情,染想無異。如梵眾天者,此顯梵世諸天。謂彼初起者,謂彼初生,同起染想,後便想異。……
    • 『有色有情,身一,想異,如極光淨天,是第三識住。』……身一者,謂:彼有情,有一類身,一類顯形,狀貌無別。想異者,謂:彼有情,有樂想,不苦不樂想。由彼諸天,厭根本地喜根已,起近分地捨根現前;厭近分地捨根已,起根本地喜根現前。……如極光淨天者,此顯第二靜慮諸天。
    • 『有色有情,身一,想一,如遍淨天,是第四識住。』……想一者,謂:彼有情,有無覆無記、無差別想。如遍淨天者,此顯第三靜慮諸天。
    • 『無色有情,……空無邊處具足住,如隨空無邊處天,是第五識住。
    • 無色有情,……識無邊處具足住,如隨識無邊處天,是第六識住。
    • 無色有情,……無所有處具足住,如隨無所有處天,是第七識住。』……
    九有情居者,如契經說:……
    • 『有色有情,無想,無別想,無想有情天,是第五有情居。』……無想者,彼處,長時想等滅故,則由此義,名無想有情天。……
    • 『無色有情,……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如隨非想非非想處天,是第九有情居。』」
  5. ^ 雜阿含經·八四八經》:「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諸天天道(devāna devapada),何等為四?謂:聖弟子,念如來事,……於此如來事,生隨喜心;隨喜已,心歡悅;心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覺受樂已,三昧定;三昧定已,聖弟子,作如是學:『何等為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無恚為上諸天天道。』作是念:『我從今日,於世間,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但當自受,純一滿淨,諸天天道。』是名第一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重令淨。復次,比丘!聖弟子,念於法事,……是名第二諸天天道。復次,比丘!若於僧事起於正念,……是名第三諸天天道。復次,比丘!謂:聖弟子,自念所有戒事,……是名第四諸天天道。」
    增壹阿含經·增上品·五經》:「世尊告諸比丘:三十三天,有四園觀,諸天於中,而自娛樂,五樂自娛,云何為四?難檀槃那園觀,麁澁園觀,晝夜園觀,雜種園觀。……四園之內,有此四浴池,令人身體香潔,無有塵垢。……今如來正法之中,亦復如是,有四園之名,云何為四?一者、慈園,二者、悲園,三者、喜園,四者、護園。……然如來此四園之中,有四浴池,使我聲聞,於中洗浴,而自遊戲,盡有漏,成無漏,無復塵垢。云何為四?一名、有覺有觀浴池,二名、無覺無觀浴池,三名、護念浴池,四名、無苦無樂浴池。」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世尊作如是說?答:欲令有情,於生天道,深生厭怖,欣求安住,勝義天道。生天者,謂:三十三天,彼有四苑,莊嚴殊妙,一名、眾車,二名、麁惡,三名、歡喜,四名、雜林。如是四苑,有四衢道,天諸婇女,遊集其中,諸勝美人,於中遊止,種種音樂,恒時擊奏,安置種種餚膳飲食,寶樹行列,枝條蔭映,花葉茂盛,香氣氛氳,果實繁多,光淨甘美,隨欲變鳥,雅韻和鳴,諸天於中,受諸欲樂,遊戲既畢,相與入苑。於此正法、毘奈耶中,擇滅、涅槃,如彼天苑,四妙靜慮,如四衢道。……眾聖於中,受勝定樂,遊戲既畢,俱入涅槃。」
  6. ^ 雜阿含經·七五二經》:「佛告迦摩:欲謂:五欲功德pañca kāma-guṇā),何等為五?謂:眼識明色,可愛(kantā),可意(manāpā),可念(iṭṭhā),長養欲樂,如是耳、鼻、舌、身識觸,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是名為欲。然彼非欲,於彼著者,是名為欲。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世間雜五色,彼非為愛欲,貪欲覺想者,是則士夫欲。
    眾色常住世,行者斷心欲。」
    雜阿含經·四九〇經》:「舍利弗言:欲者,謂:眼所識色,可愛、樂、念,染著色,耳聲、鼻香、舌味,身所識觸,可愛、樂、念,染著觸。閻浮車!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時,舍利弗即說偈言:
    非彼愛欲使,世間種種色,唯有覺想者,是則士夫欲。
    彼諸種種色,常在於世間,調伏愛欲心,是則黠慧者。」
    雜阿含經·四九三經》:「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若比丘,或於空地、林中、樹下,作是思惟:『我內心中,為離欲不?』是比丘,當於境界,或取淨相,若覺其心,於彼遠離,順趣、浚、注;譬如鳥翮,入火則卷,不可舒展;如是,比丘或取淨相,即順遠離,流注、浚輸[遠離]。比丘!當如是知,於方便行,心不懈怠,得法寂靜、寂止、息、樂、淳淨、一心,謂:我思惟已,於淨相,順於遠離,隨順修道,則能堪任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
    大毘婆沙論》:「五妙欲者,謂:眼所識,可愛、可憙(iṭṭha)、可樂、如意,能引欲,可染著色,乃至身所識,可愛、可憙、可樂、如意,能引欲,可染著觸。……問:勝義欲者,謂,何故世尊說色等名欲?答:是欲具故名欲,如樂具名樂,垢具名垢,漏具名漏,此亦如是。問:何以得知勝義欲唯是愛?答:由阿笈摩故,如尊者舍利子說伽他言:『世諸妙境非真欲,真欲謂人分別貪,妙境如本住世間,智者於中已除欲。』……契經中說:『欲生有三,一、有諸有情,樂受現前諸妙欲境,彼於如是現欲境中,自在而轉,謂:人及天一分。人者,全攝人趣;天一分者,謂:下四天(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二、有諸有情,樂受自化諸妙欲境,彼於自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轉,謂:第五樂變化天。三、有諸有情,樂受他化諸妙欲境,彼於他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轉,謂:第六他化自在天。』……此五妙欲,唯欲界繫,是故但依未至定滅。」
  7. ^ 雜阿含經·七二五經》:「世尊告諸比丘:說不善積聚者,所謂五蓋,是為正說。所以者何?純一不善聚者,謂五蓋故。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說善積聚者,謂:七覺分,是為正說。所以者何?純一滿淨者,是七覺分故。」
    法蘊論》:「『離欲惡不善法』者,
    • 云何欲?謂:貪亦名欲,欲界亦名欲,五妙欲境,亦名欲。今此義中,意說五妙欲境,名欲,所以者何?以五妙欲,極可愛故,極可醉故,極可欲故,極可樂故,極可貪故,極可求故,極可繫故,此中名欲。然五妙欲,非真欲體,真欲體者,是緣彼,如世尊說:『世諸妙境非真欲,真欲謂人分別貪,妙境如本住世間,智者於中已除欲。』此頌意言:可愛妙色、聲、香、味、觸,非真欲體,真欲體者,謂:緣彼生分別貪著,欲境如本,智者於中名離欲故。尊者舍利子,有時為人說如是頌。……
    云何離欲?謂:於諸欲,遠離(viveka)、極遠離,空不可得故,名離欲。
    • 云何惡不善法?謂:五蓋,即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
    云何離惡不善法?謂:於如是惡不善法,遠離、極遠離,空不可得故,名離惡不善法。」
    「云何精進覺支?謂世尊說:『若聖弟子,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為令未生善法生故,……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脩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發勤,精進,策心,持心。』彼脩如是四正勝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總名精進,亦名精進根,亦名精進力,亦名精進覺支,亦名正勤。」
    大毘婆沙論》:「問:此中何者是欲?何者是惡不善法耶?答:事具欲,是欲;煩惱欲,是惡不善法。復次、欲,謂五欲;惡不善法,謂五蓋。復次、欲,謂欲愛;惡不善法,謂欲界諸餘煩惱。復次、欲,謂欲尋;惡不善法,謂恚害尋。復次、欲,謂欲界;惡不善法,謂恚害界。復次、欲,謂欲想;惡不善法,謂恚害想。復次、欲,謂欲愛;惡不善法,謂即欲愛,此即說離種種欲愛。」
  8. ^ 雜阿含經·一二四六經》:「世尊告諸比丘:……淨心進向比丘,麁煩惱纏,惡不善業,諸惡邪見,漸斷令滅;如彼生金,淘去剛石堅塊。復次,淨心進向比丘,除次垢,欲覺、恚覺、害覺;如彼生金,除麁沙礫。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次除垢,謂: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思惟除滅;如彼生金,除去塵垢、細沙、黑土。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有善法覺,思惟除滅,令心清淨;猶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其純淨。」
    雜阿含經·七八五經》:「何等為正志?謂:正志二種,……何等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謂:正志[者],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集異門論》:「三不善尋者,謂:欲尋,恚尋,害尋。……三善尋者,謂: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如世尊說:
    樂滅諸惡尋,勤修不淨觀,常念斷貪愛,能壞堅固縛。」
    法蘊論》:「云何正思惟?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所有思惟,等思惟,近思惟;尋求,等尋求,近尋求;推覓,等推覓,近推覓;令心於法,動而轉,是名正思惟。」
  9. ^ 雜阿含經·一二四七經》:「世尊告諸比丘:應當專心方便,隨時思惟三相,云何為三?隨時思惟止相(samādhi nimitta),隨時思惟舉相(paggaha nimitta),隨時思惟捨相(upekkhā nimitta)。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則於是處,其心下劣;若復一向思惟舉相,則於是處,掉亂心起;若復一向思惟捨相,則於是處,不得正定(sammā samādhi),盡諸有漏。以彼比丘,隨時思惟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捨相故,心則正定,盡諸有漏。如巧金師、金師弟子,以生金著於爐中增火,隨時扇韛,隨時水灑,隨時俱捨。若一向鼓韛者,即於是處,生金焦盡;一向水灑,則於是處,生金堅強;若一向俱捨,則於是處,生金不熟,則無所用。」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三摩呬多地》:「如經言:『應於三相,作意思惟,乃至廣說』。應時時間,作意思惟,奢摩他等差別之相,不應一向,為欲對治沈、掉等故。若於止、舉未串習者,惟一向修,是沈、掉相,如此修者,當知住在方便道位;若時時間,思惟捨相,如是在於成滿道位,亦由於此一向修故,於緣起法,及聖諦中,不思擇故,心不正定,不盡諸漏,於諸諦中,若未現觀,不能現觀,或已現觀,不得漏盡。初之二種,是三摩地能成辦道;第三一種,依三摩地,盡諸漏道。是名略顯此中要義,於時時間,作意思惟,遍一切故。」
    法蘊論》:「『有尋有伺』(savitakka savicāra)者,
    • 云何尋(takka)?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尋求(vitakka)、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santīraṇa),搆畫,思惟,分別,總名為尋。
    • 云何伺(cāra)?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伺察(vicāra)、遍伺察、近伺察(upavicāra),隨行,隨轉,隨流,隨屬(anu-sandhanatā),總名為伺。
    尋與伺,何差別?令心麁性,是尋;令心細性,是伺。此復如何?如打鍾時,麁聲暫發,細聲隨轉;麁聲喻尋,細聲喻伺。搖鈴扣鉢,吹螺擊鼓,放箭震雷,麁細二聲,為喻亦爾。又如眾鳥,飛翔虛空,鼓翼踊身,方得隨意;鼓翼喻尋,踊身喻伺。是謂尋、伺二相差別。云何有尋有伺?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相應品,具有尋、伺。」
    眾事分阿毘曇論》:「云何覺?謂:心麁。云何觀?謂:心細。」
    大毘婆沙論》:「云何尋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尋、伺即心,如譬喻者,為遮彼執,顯:尋與伺,是心所法。或復有執:尋、伺是假,為遮彼執,顯:此二種,是實有法,故作斯論。云何尋?答:諸心尋求、辨了、顯示、推度、搆畫、分別性、分別類,是謂尋。諸心尋求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差別,皆為顯了尋自性故。云何伺?答:諸心伺察、隨行、隨轉、隨流、隨屬,是謂伺,諸心伺察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差別,皆為顯了伺自性故。尋、伺何差別?答:心麁性名尋,心細性名伺,是謂差別。」
    阿毘曇毘婆沙論》:「云何為覺?答曰:心於緣貫徹、種種貫徹,乃至廣說,如是等語,盡顯說覺相。云何為觀?答曰:若心行緣,種種行緣,乃至廣說,如是等說,盡顯說觀相。」
    解脫道論》:「有覺觀者,云何為覺?謂:種種覺,思惟,安思想,心不覺知入正思惟,此謂為覺,此覺成就故,初禪有覺。……問:覺者,何想?何味?何起?何處?答:覺者,修猗想為味,下心作念為起,想為行處。云何為觀?於修觀時,隨觀所擇,心住隨捨,是謂為觀,以此相應,成初禪有觀。……問:觀何相?何味?何起?何處?答:觀者,隨擇是相,令心猗是味,隨見覺是處。
    問:覺、觀何差別?答:猶如打鈴,初聲為覺,後聲為觀。復次、如心所緣,初為覺,後為觀。復次、求禪為覺,守護為觀。復次、憶是覺,不捨是觀。復次、麁心受持為覺,細心受持為觀。若處有覺,是處有觀。若處有觀,於處或有覺,或無覺。如三藏所說,初安心,於事是覺,得覺未定是觀。如遠見來人,不識男女,及識男女、如是色、如是形為覺,從此當觀有戒、無戒、富貧、貴賤為觀。覺者,求引將來,觀者,守持隨逐。如鳥陵虛,奮翅為覺,遊住為觀。初教為覺,久教為觀。以覺守護,以觀搜擇。以覺思惟,以觀隨思惟。覺行不念惡法,觀行受持於禪。如人有力,默而誦經,隨念其義是觀,如覺所覺,覺已能知觀。於辭辯及樂說辯是覺,義辯、法辯是觀。心解於勝是覺,心解分別是觀。是為覺觀差別。」
    善見律毘婆沙》:「『念思』者。何謂為念(覺)?答曰:動轉。何以動轉?於觀處,初置心,是名念。問曰:何謂為思(觀)?答曰:諸禪人,以心置觀處中,心徘徊觀處。又言:思者,研心、著心、連心。譬如鍾聲,初大後微,初大聲者如念,後微者如思;如鳥翔,初動後定,動者如念,定者如思;如蜂採華,初至如念,後選擇如思。」
  10. ^ 雜阿含經·四八二經》:「爾時,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使聖弟子學遠離(paviveka),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云何修滿五法?謂:隨喜(anumodati)、歡喜、猗息、樂、一心。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若聖弟子修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遠離五法,修滿五法。」
    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禪品》:「如佛告舍利弗:『如聖人,離欲、惡不善法,成就喜行,爾時,無有五法,謂:共欲染相續喜、樂,共欲染相續憂、苦,共不善喜、樂,共不善憂、苦,共善憂、苦。舍利弗!如聖人,離欲、惡不善法,成就喜行,如是五法盡無。』」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三摩呬多地》:「初靜慮中說,離生喜,由證住,此斷除五法,謂: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捨。又於五法,修習圓滿,謂:歡,喜,安,樂,及三摩地。
    • 欲所引喜者,於妙五欲,若初得時,若已證得,正受用時,或見或聞,或曾領受,由此諸緣,憶念歡喜。
    • 欲所引憂者,於妙五欲,若求不遂,若已受用,更不復得,或得已便失,由此諸緣,多生憂惱。
    • 不善所引喜者,謂:如有一,與喜樂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
    • 不善所引憂者,謂:如有一,與憂苦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
    • 不善所引捨者,謂:如有一,或王王等,或餘宰官,或尊尊等,自不樂為殺等惡業,然其僕使作惡業時,忍而不制,亦不安處毘奈耶中,由縱捨故,遂造惡業,彼於此業,現前領解,非不現前;又住於捨,尋求伺察,為惡方便;又於諸惡,耽著不斷,引發於捨;又於不善現前轉時,發起中庸,非苦樂受。……」
  11. ^ 11.0 11.1 法蘊論》:「云何喜(pīti)覺支?謂世尊說:『大名當知,……彼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佛時,貪不纏心,瞋不纏心,癡不纏心。於如來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義威勢,得法威勢。於如來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樂故心定。心定故,於不平等諸有情類,得住平等;於有惱害諸有情類,住無惱害,得預法流。於諸佛所脩隨念故,乃至能證究竟涅槃。……以如是相,隨念法時。……隨念僧時。……隨念自戒時。……隨念自施時。……隨念天時。……』彼脩如是六隨念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欣、極欣、現前極欣,欣性、欣類,適意,悅意,喜性、喜類,樂和合,不別離,歡欣,悅預,有堪任性,踊躍、踊躍性,歡喜、歡喜性,總名為,亦名喜覺支。」
    《集異門論》:「『欣故生喜』者,謂:上品欣,轉名為喜,彼於此喜,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聚集出現,由斯故說,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者,謂:彼從欣生心喜故,於現法中,身重性斷,心重性斷,身有堪能,心有堪能,身細滑,心細滑,身輕軟,心輕軟,身離蓋,心離蓋,身無懶惰,心無懶惰,身無疲倦,心無疲倦,由斯故說,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者,謂:由身有堪能,心有堪能,廣說乃至身無疲倦,心無疲惓故,身便有樂,心受妙喜,由斯故說,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者,謂:受樂故,遠離勞倦;無勞倦,法平等行故,心住、等住、近住,一趣,得三摩地,由斯故說,受樂故心定。」
    解脫道論》:「心於是時,大歡喜,戲笑,心滿清涼,此名為喜。問:喜何相?何味?何起?何處?幾種喜?答:喜者,謂:欣悅、遍滿為相,歡適是味,調伏亂心是起,踊躍是處。幾種喜?六種喜:從欲生,從信生,從不悔生,從寂寂生,從定生,及菩提分生喜。……復次、說喜五種,謂:小(刊本:笑)喜,念念喜,流喜,越喜,滿喜。小(刊本:笑)喜者,如細雨沾身,令毛皆竪。念念喜者,生滅不住,如夜時雨。流喜者,如油下流,久灌其身,終不周遍。越喜者,周匝一切,心生歡喜,不久便失,如貧人見伏藏。滿喜者,身住用滿,如雷有雨。於是小喜,及念念喜,以信起於外行。流喜者,有力起於外行。越喜者,於曼陀羅,正與不正,皆起處處方便。滿喜者,生於安處。」
  12. ^ 雜阿含經·四八四經》:「尊者跋陀羅語尊者阿難言:有梵天,自在,造作[變]化如意,為世之父,若見彼梵天者,名曰見第一。阿難!有眾生,離生喜樂,處處潤澤,處處敷悅,舉身充滿,無不滿處,所謂離生喜樂。彼從三昧起,舉聲唱說,遍告大眾:『極寂靜者,離生喜樂,極樂者,離生喜樂。』諸有聞彼聲者,是名聞第一。」
    長阿含經·眾集經》:「復有三法,謂三樂生:一者、眾生,自然成辦,生歡樂心,如梵光音天初始生時。二者、有眾生,以念為樂,自唱善哉,如光音天。……」
    長阿含經·阿摩晝經》:「得入初禪,彼已喜樂,潤漬於身,周遍盈溢,無不充滿。如人巧浴器盛眾藥,以水漬之,中外俱潤,無不周遍。……是為最初現身得樂,所以者何?斯由精進無錯亂,樂靜閑居之所得也。」
    《集異門論》:「三樂生者,有諸有情,即如是身,離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梵眾天是第一樂生。……極光淨天是第二樂生。……遍淨天是第三樂生。
    此中『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不可近得,非有非現有,但於諸蘊、界、處,由想、等想,假言說轉,謂為有情,那羅、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由斯故說有諸有情。『即如是身』者,身名為身,身業亦名身,身根亦名身,五有色根亦名身,四大種聚亦名身;今此義中意說:四大種聚身故,說即如是身。『離生喜樂』者,謂:初靜慮中,所可得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離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者,謂:梵眾天,於此離生喜樂,隨欲而得,無艱無難,即此離生喜樂,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能令如是四大種聚身,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住』者,謂:彼爾時,由離生喜樂,身、心無苦惱,安樂而住。……樂生者,謂:此生處,長時受安隱樂、離苦樂、樂受樂,故名樂生。」
    「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住?答:於初靜慮所攝、離生喜樂俱行,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住。」
    法蘊論》:「『爾時世尊,告苾芻眾:……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現法樂住,謂:有苾芻,即於自身,離生喜樂,滋潤、遍滋潤,充滿、遍充滿,適悅、遍適悅故;離生喜樂,於自身中,無有少分而不充滿,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現法樂住。』……
    『即於自身』者,謂:身亦名身,根亦名身,五色根亦名身,四大種所造聚亦名身;今此義中意說:四大種所造聚名身。『離生喜樂』者,謂:初靜慮所有喜、樂,平等受,受所攝,身輕安,心輕安,是名喜樂。如是喜樂,從離欲、惡不善法,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離生喜樂。『滋潤、遍滋潤、充滿、遍充滿,適悅、遍適悅』者,謂:即於自四大種所造聚身,離生喜樂,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滋潤、遍滋潤,是一義;充滿、遍充滿,是一義;適悅、遍適悅,是一義;由下、中、上,長養差別。……『於自身中、無有少分而不充滿』者,謂:從足至頂,離生喜樂,作長養事,無不充滿。『是名修定』者,云何為定?謂:即於自身,離生喜樂,滋潤、遍滋潤,充滿、遍充滿,適悅遍、適悅故,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總名為定;云何為修?謂:於此定,若修若習。恒作常作,加行不捨,總名為修。『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者,顯於此定,能得自在。『能令證得現法樂住』者,謂:於此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於現法中,證得樂住;可愛可樂,可欣可意,無所悕望,無所思慕,寂靜安隱,故名樂住;於此樂住,得獲成就,親近觸證,故名證得。」
    「『離生喜樂』(vivekaja pīti-sukha)者,
    • 云何離?謂:離欲,亦名離;離惡不善法,亦名離;出家,亦名離;色界善根,亦名離;初靜慮,亦名離。今此義中,意說初靜慮名離。
    • 云何喜(pīti)?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欣(pāmojja),極欣,現前極欣,欣性、欣類;適意,悅意,喜性、喜類;樂和合,不別離,歡欣、悅豫;有堪任性,踊躍、踊躍性,歡喜、歡喜性,總名為喜。
    • 云何樂(sukha)?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已斷身重性,心重性,身不堪任性,心不堪任性;所得身滑性,心滑性,身軟性,心軟性,身堪任性,心堪任性;身離蓋性,心離蓋性,身輕安性,心輕安性,身無燋惱性,心無燋惱性,身調柔性,心調柔性,總名為樂。
    云何離生喜樂?謂:前喜、樂,因離、依離,離所建立,由離勢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現故,說此名離生喜樂。」
    大毘婆沙論》:「『離生』者,問:上地中離,勝妙清淨,過初靜慮,何故唯說此名離生?答:……復次、唯初靜慮,能離三界一切煩惱,獨立離名。復次、唯初靜慮,有四沙門果道,九遍知果道,具三十七菩提分法,故獨名離。復次、唯初靜慮,能離所有苦根、憂根、男根、女根,無慚、無愧、食愛、婬愛,五蓋五欲,慳、貪、嫉、恚,五蘊、十二處、及十八界等,故獨名離。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唯初靜慮獨名離生。喜樂者,喜,謂喜根;樂,謂輕安樂。復次、喜,受蘊攝;樂,行蘊攝。」
    善見律毘婆沙》:「『喜樂』者,者,滿,何謂為滿?身心喜滿,怡悅邊味,是喜。者,棄除二苦:身苦、心苦,是名為樂;樂者,著其想味。又問曰:何謂為?答曰:心肥壯,其想希好,是名為喜。者,得而受之。又言:兩法不得相離,若有喜者則有樂,樂則有喜。者,含入行陰者,含入受陰。如人涉道,渴乏無水,聞有水處,即發喜心,是名為喜,到已飲水洗浴,是名為樂。」
  13. ^ 法蘊論》:「靜慮者,謂:在此定中,尋、伺,喜、樂,心一境性(cittekaggatā),總此五支,名初靜慮。」
  14. ^ 雜阿含經·八六四經》:「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三摩呬多地》:「何等為行?謂:如所緣作種種行,而入於定。謂:麁行、靜行、病行、癰行、箭行、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何等為狀?謂:於諸定臨欲入時,便有此定相狀先起;由此狀故,彼自了知,我於如是如是相定,不久當入,或復正入;彼教授師,由此狀故,亦了知彼,不久當入,如是如是相定。何等為相?謂: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分別體,由緣此故,能入諸定。因緣相者,謂:定資糧,由此因緣,能入諸定。謂:隨順定教誡、教授,積集諸定所行資糧,修俱行欲,厭患有心,於亂不亂,審諦了知;及不為他之所逼惱,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聲所作,或功用所作。」
    雜阿含經·八六六經》:「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或復即以此法、念法、樂法功德,生大梵天中,或生梵輔天中,或生梵身天中。」
    中阿含經·根本分別品·意行經》:「佛言:云何意行生?若有比丘,……得初禪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梵身天中。」
    《集異門論》:「如世尊於《分別生記經》中說:『苾芻當知,如修定者,從此處沒,生梵眾天,數現受離生喜樂。』」
  15. ^ 雜阿含經·五〇一經》:「尊者大目揵連告諸比丘:一時,……我獨一靜處,作如是念:『云何為聖默然?』復作是念:『若有比丘,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聖默然。』……多住已,復有覺有觀心起。爾時,世尊知我心念,……語我言:『目揵連!汝當聖默然,莫生放逸。』我聞世尊說已,即復離有覺有觀,……第二禪具足住。如是再三,佛亦再三教我:『汝當聖默然,莫放逸。』」
    雜阿含經·五六八經》:「有質多羅長者,……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謂行者,云何名行?伽摩比丘言: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
    《集異門論》:「語行云何?答:語亦名語行,語業亦名語行,尋、伺亦名語行。於此義中意說,尋、伺語行,所以者何?要尋、伺已,能發語言,非無尋、伺,是故,尋、伺說為語行。」
    法蘊論》:「『尋伺寂靜』者,尋及伺,如前說;第二靜慮,此二,寂靜(vūpasama),遍寂靜,近寂靜,空無所有,故名尋伺寂靜。」
    大毘婆沙論》:「『尋伺滅』者,問:得第二靜慮時,總滅初靜慮一切法,何故但說尋伺滅耶?答:以尋、伺為上首,總滅初靜慮,故作是說。復次、尋、伺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是故偏說。復次、尋、伺,多諸過患,熾盛堅牢,是故偏說。復次、尋、伺離初靜慮染時,極為障礙,留難繫縛,如暴獄卒,故偏說之。復次、諸瑜伽師。專為斷尋、伺,修第二靜慮,是故偏說。復次、諸瑜伽師,憎惡尋、伺故,總捨初靜慮,故偏說之。復次、尋、伺上地所無,是故偏說。由如是等種種因緣,但說尋伺滅。」
    「謂或有執:『從欲界,乃至有頂,皆有尋、伺。』如譬喻者,彼何故作此執?依契經故,謂:契經說:『心麁性名尋,心細性名伺。』然麁、細性,從欲界,乃至有頂,皆可得故,知三界皆有尋、伺。
    • 大德(覺天)說曰:對法諸師,所說非理,所以者何?心麁、細性,三界皆有,契經說此即是尋、伺,而言『尋、伺,唯二地有,謂:欲界及梵世。』故,對法者,所說非理,亦名惡說、惡受持者,不名善說、善受持者。
    • 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我等所說,及所受持,是善非惡,所以者何?施設麁、細,有多種故,謂:有處說,纏是麁,隨眠是細,此中尋、伺,非麁,非細,此二非纏、非隨眠故。或有處說,色蘊是麁,四蘊是細,此中尋、伺,是細,非麁,行蘊攝故。或有處說,欲界是麁,初靜慮是細,此中尋、伺,俱通麁、細,二地皆有尋及伺故。或有處說,初靜慮是麁,第二靜慮是細,此中尋、伺,是麁,非細,初靜慮上無尋、伺故。如是等處,施設麁、細,有多品類,不應定執:『麁性名尋,細性名伺』,亦不應執:『尋伺二種,三界皆有』,然契經說『尋、伺是心麁、細性』者,依下二地,能擾動心麁、細性說,第二靜慮,乃至有頂,心離擾動故,無尋、伺。
    • 又彼既說:『二定以上,有尋、有伺』,云何建立有尋、伺等,三地有異?彼作是說:『欲界、初靜慮,一切善、染、無覆無記,及靜慮中間,乃至有頂,染污心等,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善及無覆無記心等,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乃至有頂,善及無覆無記心等,名無尋無伺地。』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尋伺寂靜,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入第二靜慮具足住。』彼作是說:此經依善、無覆無記,不依染,說尋伺寂靜。
    • 彼說非理,所以者何?有何因緣入第二定?唯善、無記尋、伺寂靜,非染污耶?寧說染污尋伺寂靜,非善、無記,所以者何?諸染污法,離染時捨,善、無記法,越界地時,方捨盡故。然譬喻者,是無知果,黑闇果,不勤加行果故,說『尋、伺三界皆有』,而尋與伺,下二地有,上七地無,是為正說。」
  16. ^ 16.0 16.1 雜阿含經·六一六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所以者何?若彼比丘愚癡、不辨、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若有比丘,黠慧才辯,善巧方便,取內心已,然後取於外相,彼於後時,終不退減,自生障閡。……身身觀念住,斷上煩惱,善攝其心,內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上]心法,現法樂住,得所未得安隱涅槃,……受、心、法觀,亦復如是。」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有四種增上心所,現法樂住。』問:何故名為增上心所?答:此中心所,即三摩地。無三摩地,具大勢力,有大功用,能成大事,能如根本四靜慮者,故此獨名增上心所。復次、四靜慮中,有無量種增上心所,殊勝功德,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礙解、無諍、願智、邊際定等,是故獨名增上心所。復次、依四靜慮,諸瑜伽師,以無量門,受心所樂,謂:前所說諸功德門,及空空等三三摩地,是故獨名增上心所。復次、此四靜慮,樂通行攝,是故獨名增上心所。」
  17. ^ 雜阿含經·一二四六經》:「世尊告諸比丘:……復次,比丘,於諸三昧,有行所持(sasaṅkhāra-niggayha-vārita-gato);猶如池水,周匝岸持;為法所持,不得寂靜勝妙,不得息樂,盡諸有漏;如彼金師、金師弟子,陶鍊生金,除諸垢穢,不輕、不軟、不發光澤,屈伸斷絕,不得隨意成莊嚴具。復次,比丘,得諸三昧,不為有行所持,得寂靜勝妙,得息樂道,一心一意,盡諸有漏;如鍊金師、鍊金師弟子,陶鍊生金,令其輕軟、不斷、光澤,屈伸隨意。」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三摩呬多地》:「云何調善?謂:若三摩地,猶為有行之所拘執,如水被持,或為法性之所拘執,不靜不妙,非安隱道,亦非證得心一趣性;此三摩地,不名調善,不隨所樂安隱而住,與此相違,名為調善。云何猶為有行拘執?謂:由誓願俱行思故,制伏外緣,持心於定;又於作意,要由功用方能運轉,不令內心於外流散,故作是說,如水被持。云何法性之所拘執?謂:觀下地為麁法性,觀於上地為靜法性、寂靜微妙、得安隱道、及能證得心一趣性。」
    「《盪塵經》中,佛世尊言:『當如陶鍊生金之法,陶鍊其心,乃至廣說』。如是等義,云何應知?謂:陶鍊生金,略有三種,一、除垢陶鍊,二、攝受陶鍊,三、調柔陶鍊。……
    • 有麁、中、細,三種垢穢。其在家者,由二為障,不令出家,一、不善業,謂:常樂安處身語惡行;二、邪惡見,謂:撥無世間真阿羅漢、正行、正至;此於已得淨信位前,能為障礙。欲等尋思,障出家者,令其不能心生喜樂。親等尋思,障憙樂者,令其不能恒修善法。由斷彼故,恒修善法,速得圓滿純淨之心,有尋有伺,如淨金沙,是名為心除垢陶鍊,猶如生金,仍未銷煮。
    • 若有復能止息尋思,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靜慮,是名為心攝受陶鍊,由能攝受無尋無伺三摩地故,猶如生金,已被銷煮。
    • 若三摩地,不為有行之所拘執,乃至廣說,是名為心調柔陶鍊,於神通法,隨其所欲,能轉變故,如彼生金,已細鍊治瑕隙等穢。」
    《集異門論》:「云何?答:於佛、法、僧,及苦、集、滅、道,生起疑惑,二分二路,躊躇,猶豫、猶豫箭;不悅、不悅行,不決度,不悟入,非已一趣,非當一趣,非現一趣,是名疑。」
    法蘊論》:「云何根?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淨,是名信根。」
    「云何『內等淨』(ajjhatta sampasādana)?謂:尋、伺寂靜故,諸、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心淨,總名內等淨。」
    大毘婆沙論》:「『內等淨』者,內謂心,等淨謂,由信平等,令內心淨故,名內等淨。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尋、伺躁動,擾亂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淨,如波浪息,水則澄清,是故說信名內等淨;復作是說:染喜騰躍,渾濁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淨,如離泥濁,水則澄清,是故說信名內等淨。大德法救作如是說:行者將入第二靜慮,心於定境,信向樂住,不流馳散,久住一境,得第二定,斯有是處,此由信力,是故說信名內等淨。」
    「問:內等淨,即是信,諸地皆有,何故唯在第二靜慮立為支耶?答:……復次、初靜慮中,尋、伺如火,身識如泥,令心相續,熱惱濁亂,信不明淨,如熱泥中,面像不現。第二靜慮,無尋、伺火,及識身泥,心相續中,信相明淨,如清冷水,面像得現故,於此立內等淨支。第三靜慮,有極悅受;第四靜慮,有勝捨受,覆心相續,信相不顯故;彼及初,皆不建立內等淨支。……復次、起增上信,必依大喜,因喜信者,信必堅固,第二靜慮,有極勝喜故,唯此立內等淨支。」
    善見律毘婆沙》:「『內法』者,現。問曰:何謂為現?答曰:現者,從身生。『清』者,無垢也。禪亦名清,何以故?如青衣,因有青色故,名青衣;禪亦如是,因有清法故,謂之清禪。問曰:何以名定清?答曰:念(覺)、思(觀)是動之根也,念、思已滅,名即清淨。」
  18. ^ 《集異門論》:「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一境。」
    「如說世間四靜慮相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者,此顯內心。」
    法蘊論》:「『心一趣性』者,云何心一趣性(cetasa ekodi-bhāva)?謂:尋伺寂靜故,心不散、不亂、不流,安住一境(ekaggatā)故,名心一趣性。」
    「云何定覺支?謂世尊說:『苾芻當知,我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我依何故作如是說,……謂:有苾芻,先由如是諸行、相、狀,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色、受、想、行、識,謂:此諸法,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彼於此法,深心厭患,怖畏遮止,然後攝心,置甘露界。思惟此界,寂靜微妙,捨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彼如是知,如是見故,便從欲漏,心得解脫,亦從有漏,及無明漏,心得解脫。……說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能盡諸漏,隨所應亦爾。……』彼脩如是七依定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總名為定,亦名定根,亦名定力,亦名定覺支,亦名正定。」
    大毘婆沙論》:「『心一趣』者,謂:一門轉,非如欲界心六門轉,初靜慮中,心四門轉;第二靜慮,心一門轉,故名一趣,即是心行一境界義。」
    鞞婆沙論》:「一心者,欲界,六種意、六識身;初禪,四種意、四識身;二禪,一種意、一識身,獨意地,是故說一心。」
    解脫道論》:「心成一性者,謂:心住正定,此謂心成一性。心成一性者,何義?心者,是意;一者,說於念;名性者,如聲論說生性,性者,說自然義。此第二禪,一心,能滅覺、觀,以一性得起,此謂心成一性。心成一性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專正為相,寂寂為味,無浪為起,覺、觀滅為處。」
    善見律毘婆沙》:「『一相』者,一法起。問曰:何謂一法起?答曰:為不顧念(覺)、思(觀)故,是名一法相,亦言無上。又言:一相者,念、思已離,亦言無雙,是名一相。問曰:一法相者,何以名為一法相?答曰:三昧是也。問曰:何謂為三昧?答曰:一心無二,亦言定,亦言不動。」
  19. ^ 雜阿含經·六一五經》:「佛告阿難:……若比丘,於身、身觀念住,於彼身、身觀念住已,若身躭睡,心法懈怠,彼比丘當起淨信,取於淨相。起淨信心,憶念淨相已,其心則悅,悅已生。其心喜已,身則猗息。身猗息已,則受身。受身樂已,其心則。心定者,聖弟子當作是學:『我於此義,外散之心,攝令休息,不起覺想,及已觀想,無覺無觀,樂住,樂住已,如實知。』受、心、法念,亦如是說。」
    法蘊論》:「『無尋無伺』(avitakka avicāra)者,謂:第二靜慮,尋、伺不可得,不現行,非有、非等有故,名無尋無伺。」
    大毘婆沙論》:「『無尋無伺』者,謂;尋、伺已滅。」
    「何者名無尋無伺耶?……若非尋、伺俱,非尋、伺相應,非尋、伺等起,非尋、伺所轉者,名無尋無伺。……若無種種尋求,亦無種種伺察者,名無尋無伺。……若無數數尋求,亦無數數伺察者,名無尋無伺。」
  20. ^ 中阿含經·長壽王品·長壽王本起經》:「阿那律陀!若我心中生疑患,(斷心疑患,)彼得心清淨;無念、身病想、睡眠、太精勤、太懈怠、恐怖、喜悅、高心、生若干想、不觀色心患,(斷心諸患,)彼得心清淨。有覺有觀定,修學、極修學;無覺少觀定,……無覺無觀定,……一向定,……雜定,……少定,……廣無量定,修學、極修學。我生知見,極明淨,趣向定住。」
    《集異門論》:「三定者,一、有尋有伺三摩地,二、無尋唯伺三摩地,三、無尋無伺三摩地。」
    雜阿含經·五六一經》:「尊者阿難語婆羅門:……婆羅門!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四如意足,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斷憂悲,何等為四?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如是,聖弟子,修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乃至斷愛;愛斷已,彼欲亦息;修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乃至愛盡;愛盡已,思惟則息。」
    法蘊論》:「『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有四神足,何等為四?謂:欲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是名第一;勤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是名第二;心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是名第三;觀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是名第四。』
    • 欲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者,……此中者,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欲,樂欣憙,求趣悕望,是名欲。三摩地者,謂:欲增上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三摩地。勝者,謂:欲增上所起,八支聖道,是名勝。勝行者,謂:有苾芻,依過去欲,得三摩地,是謂欲三摩地,彼成就欲三摩地已,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為令未生善法生故,……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脩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若輕安、若念、若正知、若思、若捨,是名勝行。即此勝行,及前所說欲三摩地,總名欲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如依過去欲,依未來、現在,善、不善、無記,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所斷、脩所斷、非所斷欲,廣說亦爾。……
    • 勤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者,……此中者,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是名勤。……
    • 心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者,……此中者,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心,意,識,是名心。……
    • 觀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者,……此中者,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簡擇,解了、等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是名觀。……
    云何此四名為神足?此中神者,謂:所有神,已有神性,當有神性,今有神性。彼法即是:『變一為多,變多為一;或顯或隱,智見所變;牆壁石等,堅厚障物,身過無礙,如履虛空;能於地中,或出或沒,自在無礙;如身處水,能於堅障;或在虛空,引水令流;如依逈地,結跏趺坐,凌空往還,都無滯礙,猶如飛鳥;此日月輪,有大神用,具大威德,申手捫摸,如自應器,不以為難;乃至梵世,轉變自在。』妙用難測,故名為神。此中足者,謂:於彼法,精勤脩習,無間無斷,至成就位,能起彼法,能為彼依,故名為足。」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欲三摩地,斷行成就修於神足,依止離,依止無染,依止滅,迴向於捨;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說亦如是。』……此中說何名為離等?應知此中,依止離者,謂初靜慮;依止無染者,謂第二靜慮;依止滅者,謂第三靜慮;迴向於捨者,謂第四靜慮。」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契經事》:「應知建立四種神足,如《聲聞地》已廣分別,若略說者,由四種力,持心令定,是故建立四種神足。云何為四?一、淨意樂力,二、勤務力,三、心喜樂力,四、正智力。當知此中,由第一力,於三摩地,發生樂欲,為證得故,修習勤務。由第二力,最初住心,令其安定。由第三力,已住定心,無復散動,不令於外,更復飄轉。由第四力,觀察等持所治煩惱,於斷未斷,如實了知;又於等持入、住、出相,能善了別;如是復於奢摩他等所 有諸相,若奢摩他、毘鉢舍那諸隨煩惱,及隨煩惱能對治等,皆如實知。樂等持者,於等持中,但有爾所等持作事,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21. ^ 長阿含經·眾集經》:「復有三法,謂三樂生:……二者、有眾生,以念為樂,自唱善哉,如光音天。……」
    長阿含經·阿摩晝經》:「入第二禪,彼已一心,喜樂潤漬(parisannā),於身周遍盈溢(abhisannā),無不充滿。猶如山頂涼泉,水自中出,不從外來,即此池中,出清淨水,還自浸漬,無不周遍,是為第二現身得樂。」
    《集異門論》:「三樂生者,……梵眾天是第一樂生。有諸有情,即如是身,定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極光淨天是第二樂生。……遍淨天是第三樂生。……
    復次、『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說如前。『即如是身』者,身名為身,乃至廣說(四大種聚身故,說即如是身)。『定生喜樂』者,謂:第二靜慮中,所可得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定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者,謂:極光淨天,於此定生喜樂,隨欲而得,無艱無難,即此定生喜樂,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能令如是四大種聚身,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住』者,謂:彼爾時,由定生喜樂,身、心無苦惱,安樂而住。……樂生者,謂:此生處,長時受安隱樂、離苦樂、樂受樂,故名樂生。」
    法蘊論》:「『定生喜樂』(samādhija pīti-sukha)者,
    • 云何定?謂:尋伺寂靜者,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總名為定。
    • 云何喜?謂:尋伺寂靜者,心欣,極欣,廣說乃至,歡喜、歡喜性,總名為喜。
    • 云何樂?謂:尋伺寂靜者,已斷身重性,心重性,廣說乃至,身調柔性,心調柔性,總名為樂。
    云何定生喜樂?謂:前喜樂,因定、依定,定所建立,由定勢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現故,說此名定生喜樂。」
    大毘婆沙論》:「『定生』者,問:初靜慮亦有定?何故唯說第二靜慮名定生耶?答:第二靜慮,等持增盛,勝妙清淨,過初靜慮,是故偏說。……復次、初靜慮,心有定、不定,有內門轉,有外門轉,有緣內事,有緣外事。第二靜慮,心多在定,多唯內門轉,唯緣內事,故名定生。復次、第二靜慮,滅語言本,語言本者,謂尋與伺,如契經說:『要尋、伺已,能發語言,非不尋、伺。』第二靜慮,尋、伺已滅,無語言本,故說定生。復次、第二靜慮,名聖默然,故名定生,如契經說:『佛告目連,汝等勿輕第二靜慮,此是聖者默然法故。』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定生唯在第二靜慮。喜樂者,喜,謂喜根;樂,謂輕安樂。復次、喜,受蘊攝;樂,行蘊攝。」
  22. ^ 法蘊論》:「靜慮者,謂:在此定中,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cittekaggatā),總此四支,名第二靜慮。」
  23. ^ 雜阿含經·八六七經》:「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
    雜阿含經·八六八經》:「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彼以法、念法、樂法,生自性光音天;若不爾者,生無量光天;若不爾者,生少光天。」
    中阿含經·根本分別品·意行經》:「復次,比丘,……得第二禪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晃昱天中。」
    《集異門論》:「如世尊於《分別生記經》中說:『苾芻當知,如修定者,從此處沒,生極光淨天,數現受定生喜樂。』」
  24. ^ 法蘊論》:「『離喜』(pītiyāca virāgā)者,
    • 云何喜(pīti)?謂:心欣(pāmojja)、極欣,乃至歡喜、歡喜性,總名為喜。
    心於此喜,離染解脫,故名離喜。」
    大毘婆沙論》:「『離喜』者,問:得第三靜慮時,總離第二靜慮諸有漏法,何故但說離喜耶?答:以喜為上首,總離第二靜慮諸有漏法,故偏說喜。復次、以喜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故偏說之。復次、以喜多諸 過患,熾盛堅牢,是故偏說。復次、以喜離第二靜慮染時,極為障礙、繫縛、留難,如暴獄卒,故偏說之。復次、諸瑜伽師,專為對治喜故,修第三靜慮,是故偏說。復次、諸瑜伽師,憎厭喜故,總捨第二靜慮,故偏說之。復次、喜上地無餘法容有,故偏說喜。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唯說離喜。」
    解脫道論》:「云何二禪過患?謂:……與喜滿相應故,禪成麁;以喜成滿,心大踊躍,不能起餘禪枝。……已觀二禪過患,復見三禪功德,……令喜心滅,以由喜樂受,持心如是作意,不久以無喜樂,令心得安,解三禪枝。彼坐禪人不染喜故,得捨、念、智,以身受樂,是聖所說:得捨、念、智、樂,住第三禪正受;是地一切入功德,不染喜故。喜者,先已分別,不染者,斷喜得捨住。」
    善見律毘婆沙》:「『離喜』者,問曰:何謂為離喜?答曰:薄喜,亦言過喜,亦言滅喜。『是時念思滅已,喜又更起。』問曰:第二禪中以論念,念(覺)思(觀)滅已喜,何故更重而說耶?答曰:欲讚第三禪故,所以說之。」
  25. ^ 雜阿含經·七一五經》:「何等為覺分食?有三界,何等三?謂:斷界、無欲界、滅界。彼思惟,未生捨覺分令起,已生捨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捨覺分食。」
    法蘊論》:「云何捨覺支?謂:有苾芻,思惟斷界、離界、滅界,由此發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彼作是念:『我今應於順貪、順瞋、順癡諸法,離貪、瞋、癡。』由此發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復作是念:『我今應於貪、瞋、癡法,心不攝受。』由此發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彼審思惟六順捨法,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總名為,亦名捨覺支。」
    雜阿含經·三四一經》:「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為六?若比丘,眼見色,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世間難得,所應承事、恭敬、供養,則為世間無上福田。」
    《集異門論》:「六恒住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二、耳聞聲已,……三、鼻嗅香已,……四、舌嘗味已,……五、身覺觸已,……六、意了法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者,謂:眼見色,於可愛、不可愛,可樂、不可樂,可欣、不可欣,可意、不可意,或所依止,或等無間,或所緣,或處所,或增上色,以順捨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捨處作意思惟,所生妙捨,是名『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耳、鼻、舌、身、意恒住,亦爾。問:此中『捨』者,何所謂耶?答:
    • 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驚覺,任運住性,應知此中,說名為『捨』。
    • 復次、有說:六識相應,緣色、聲、香、味、觸、法境,『捨受』名『捨』。
    今此義中,應知意說: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驚覺,任運住性,『行捨』名『捨』。」
    中阿含經·根本分別品·意行經》:「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據鞞婆沙論此『空』字應為『處』),得第三禪成就遊。」
    鞞婆沙論》:「比丘,離喜欲,無求遊,念住、正智,覺受身樂,謂彼聖說,念安樂遊處,三禪成就遊處。彼離喜欲者,已斷二禪喜故。……無求遊者,已得三禪樂,不餘求。念住者,護三禪樂故。正智者,覺三禪樂。受身樂者,自覺二種樂:猗樂,痛樂。謂彼聖說捨者,說者教他,捨者已放捨。」
    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禪品》:「云何捨行?謂:共捨定,得、正得,護持威儀住行、微行,是名捨行。」
    解脫道論》:「云何為捨?是捨,是護,不退,不進,是心平等,此謂捨。於是捨有八種,謂:……五根,為受捨。有時不作意捨相,為精進捨。苦、集我今當斷成得捨,為見捨。修菩提覺,是為菩提捨。慈、悲、喜、捨,是為無量捨。以眼見色、不苦不喜成捨,是為六分捨。無染故成捨住者,是禪枝捨。捨念清淨,是清淨捨。於此八捨,除受捨,餘七捨法,是為平等捨。復次、有三種捨,……
    • 於一切禪行,是禪平等、方便,不急疾,不遲緩,是名相應乘捨,此下捨近第二禪。
    • 能斷大踊躍心,若心無經營,是名少經營捨,此捨近第三禪。
    • 是其能斷一切踊躍心,以不動身心,無經營事心,是名無事捨,此捨近第四禪。
    捨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平等為相,無所著為味,無經營為起,無染為處。問:何故說此捨於此禪,非第二禪及初禪?答:是處喜滿,未滅心著,以緣喜樂,是故未滅,以大踊躍,充遍身心,是故於二種禪不說捨,以不滿故。」
    善見律毘婆沙》:「『捨而住』者,何謂為捨?答曰:捨者,是平等見,不偏見,不黨見。恒、大、健捨,是第三禪。又曰:捨有十種。……問曰:十捨者,取何捨耶?答曰:取末闍求捨。問曰:何謂末闍求捨?答曰:不知他事,因喜而生。」
  26. ^ 雜阿含經·七八四經》:「何等為正念?謂:念、隨順念 、(重念、憶念,)不妄,不虛。」
    雜阿含經·七一四經》:「佛告比丘:如是微劣心生,微劣猶豫,當於爾時,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示、教、照、喜。若掉心生,掉心猶豫,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所以者何?掉心生,掉心猶豫,此等諸法,能令內住、一心、攝持。……覺分者,一切兼助。」
    法蘊論》:「云何念覺支?謂世尊說:『若聖弟子,於此內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彼外身,……於內外身,……於內、外、俱,受、心、法三,廣說亦爾。』脩習如是四念住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總名為,亦名念根,亦名念力,亦名念覺支,亦名正念。」
  27. ^ 雜阿含經·一二八九經》:「爾時,世尊金鎗(sakalika)刺足,未經幾時,起身苦痛;能得捨心,正智正念,堪忍自安,無退減想。……第五天子復說偈言:『觀彼三昧定,善住於正受,解脫離諸塵,不踊亦不沒,其心安隱住,而得心解脫。』」
    法蘊論》:「云何擇法覺支?謂世尊說:『若聖弟子,能如實知善、不善法,有罪、無罪法,應脩、不應脩法,下劣、勝妙法,黑、白法,有敵對法,緣生法。……』彼如實知善、不善法,廣說乃至緣生法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簡擇,解了、等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總名為,亦名慧根,亦名慧力,亦名擇法覺支,亦名正見。」
    「『住捨、正念、正知』(upekkhako ca viharati sato ca sampajāno)者,彼於爾時,安住行捨saṅkhārupekkhā)、正念正知
    • 云何捨(upekkhaka)?謂:離喜時,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總名為捨。
    • 云何正念(sati)?謂:離喜時,諸念、隨念,乃至心明記性,總名正念。
    • 云何正知(sampajāna)?謂:離喜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總名正知。」
    大毘婆沙論》:「『住捨、正念、正慧』者,捨,謂:行捨;正念,謂:勝善念;正慧,謂:勝善慧。」
    「問:念遍諸地,何故唯在後二靜慮立念為支?答:……復次、初靜慮中,有麁尋伺,猶如暴風,覆障正念。第二靜慮,有極喜躍,如水濤波,覆障正念故,俱不立正念為支。後二靜慮,無此過失,是故俱立正念為支。」
    「問:慧遍諸地,何故唯於第三靜慮立為支耶?答:……復次、初靜慮中,有麁尋伺,覆障正慧。第二靜慮,有極喜躍,覆障正慧。第四靜慮,有勝捨受,覆障正慧,以勝捨受,是無明分,正慧是明,明、無明分,互相違害故,皆不立正慧為支。第三靜慮,無有如彼覆正慧法,故立為支。」
    解脫道論》:「於此第三禪,無喜染故,以滅相著故,成起禪枝;以由禪枝自在故,說捨念正智。云何為念?念、隨念、彼念,覺,憶持、不忘。念者,念根,念力,正念,此謂念。問:念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答:隨念為相,不忘為味,守護為起,四念為處。云何為智?知解為慧,是正智,此謂為智。……問:智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答:不愚癡為相,緣著為味,擇取諸法為起,正作意為處。……問:何故說第三禪,不說第二禪及初禪?答:於此喜為首,麁禪枝滅故,正定細故,此定入細處,以此正智,堪能起第三禪,是故以禪枝自在。復次、此禪易起到彼樂處,最氣味地,亦作愚心,是名著處,是故於此禪,知得自在,堪為斷喜。又說:喜樂者共為親友,是故此念智分別,無喜有樂,於事成住;如彼犢子,隨逐其母,不捉兩耳,觸突隨母;如是,無喜有樂,以念智分別,樂得住行處;若不緩分別,反入於喜,成禪退分;以此禪枝自在,故說念智。」
    善見律毘婆沙》:「『正思知』者,問曰:何謂為思(念)?答曰:心多生想故,謂之思也。知者,問曰:何謂為知?答曰:洞達知也。問曰:何謂為正思?答曰:正思者,不忘,亦言識,又言起相知者。問曰:何謂為知?答曰:擇也,亦言聚,又言廣。」
  28. ^ 雜阿含經·四八五經》:「佛告優陀夷:我有時說一受,或時說二受,或說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時說無量受。云何我說一受?如說: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我說一受。云何說二受?說身受、心受,是名二受。……然,優陀夷!有二受:欲受,離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緣生受,是名欲受。云何離欲受?謂:……初禪具足住,是名離欲受。……優陀夷!有四種樂,何等為四?謂:離欲樂,遠離樂,寂滅樂,菩提樂。」
    大毘婆沙論》:「有二受,謂:身受,心受。有三受,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有四受,謂:三界繫受,及不繫受。……有五受,謂: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為二攝五?五攝二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身受攝一全、二少分,即此攝身受,一全者,苦根,二少分者,樂根、捨根;心受攝二全、二少分,即此攝心受,二全者,喜根、憂根,二少分者,樂根、捨根,是故說隨其事。……
    有六受,謂: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有十八受,謂:六喜意近行,六憂意近行,六捨意近行。為二攝十八?十八攝二耶?答:二攝十八,非十八攝二,何所不攝?謂:有漏樂根,苦根,五識相應捨根,及無漏受。問:何故有漏樂根,非意近行耶?答:欲界、初靜慮樂根,唯在五識、及三識,意近行,唯在意識故,有漏樂根,非意近行。問:第三靜慮有漏樂根,唯在意識,何故不說?答:初非分故,後亦不立。有說:彼非全故,謂:無全地有漏樂根在意識者,是故不立。有說:彼樂受,雖與意識相應,而非捷利,意近行,必捷利,分別轉故,又所對苦,非近行故,此亦不立。問:何故苦根,非意近行?答:苦根,唯五識相應,意近行者,意識相應。……問:何緣五識相應捨根,非意近行?答:如苦根說。問:何故無漏受,非意近行?答:以無漏受,無意近行相故。……
    有三十六受,謂:六耽嗜依喜,六出離依喜;六耽嗜依憂,六出離依憂;六耽嗜依捨,六出離依捨。……有百八受,謂:依三世,各三十六。……三受、五受,為三攝五?五攝三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樂受攝二全,即此攝樂受,二全者,樂根、喜根;苦受攝二全,即此攝苦受,二全者,苦根、憂根;不苦不樂受攝一全,即此攝不苦不樂受,一全者,捨根,是故說隨其事。……三受、十八受,為三攝十八?十八攝三耶?答:三攝十八,非十八攝三,何所不攝?謂:有漏樂根,苦根,五識相應捨根,及無漏受。」
  29. ^ 雜阿含經·四八四經》:「尊者跋陀羅語尊者阿難言:……有眾生,於此身,離喜之樂,潤澤,處處潤澤,敷悅充滿,舉身充滿,無不滿處,所謂離喜之樂,是名樂第一。」
    長阿含經·眾集經》:「復有三法,謂三樂生:……三者、得止息樂(santaṃyeva tusitā sukhaṃ),如遍淨天。」
    長阿含經·阿摩晝經》:「入第三禪,彼身無喜,以樂潤漬,周遍盈溢,無不充滿。譬如優鉢花、鉢頭摩華、拘頭摩花分陀利花,始出淤泥,而未出水,根莖枝葉,潤漬水中,無不周遍。……此是第三現身得樂。」
    《集異門論》:「三樂生者,……梵眾天是第一樂生。……極光淨天是第二樂生。有諸有情,即如是身,離喜之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遍淨天是第三樂生。……
    復次、『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說如前。『即如是身』者。身名為身,乃至廣說(四大種聚身故,說即如是身)。『離喜之樂』者,謂:第三靜慮中,所可得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離喜之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者,謂:遍淨天,於此離喜之樂,隨欲而得,無艱無難,即此離喜之樂,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能令如是四大種聚身,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住』者,謂:彼爾時,由離喜之樂,身、心無苦惱,安樂而住。……『樂生』者,謂:此生處,長時受安隱樂、離苦樂、樂受樂,故名樂生。」
    法蘊論》:「『身受樂』(sukhañca kāyena paṭisaṃvedeti)者,身謂意身,由意身中,有受樂故;四大種身,亦得安適,由此因緣,名身受樂。此中樂者,謂離喜時,已斷身重性、心重性,乃至身調柔性、心調柔性,總名為樂,此是樂,非輕安樂。」
    大毘婆沙論》:「『身受樂』者,身謂意身,有作是說:『意有樂時,亦令大種所造色身,有適悅樂。』此即意識相應樂受,名身受樂。」
    解脫道論》:「問:云何為樂?答:是時可受心樂,心觸所成,此謂為樂。問:樂何相?何味?何起?何處?幾種樂?喜樂何差別?答:味為相,緣愛境是愛味,攝受是起,其是處。幾種樂者,有五種,謂:因樂,資具樂,寂寂樂,無煩惱樂,受樂。云何名因樂?如佛所說:戒樂耐老,此謂因樂,是樂功德。資具樂者,如佛所說:佛生世樂。寂寂樂者,謂:生定捨及滅禪定。無煩惱樂者,如佛所說:第一涅槃。受樂,所謂受樂也,於此論中,受樂是可樂。喜、樂何差別者?心踊躍是喜,心柔軟是樂;心是樂,心定是喜;麁喜,細樂;喜行陰所攝,樂受陰所攝。是處有喜,有樂;是處有樂,或有喜,或無喜。」
    「以身受樂。問:云何心樂?答:心攝受,是心樂,從心觸生攝受,是心樂受,是謂為樂。問:云何身?答:想陰、行陰、識陰,此謂為身。此樂以身受,謂身受樂。問:何故此樂無喜,非以身為受?答:於第三禪樂根滅。」
    善見律毘婆沙》:「『以身知樂』者。問曰:何謂為身?答曰:名色身。以名色身故,知樂,何以故?樂與名色身合,兩理相合,極為美味,以知、以美味相著故,知起覺之,是故以身知樂者。」
  30. ^ 雜阿含經·八六九經》:「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貪喜(pītiyāca),捨住,正念、正智,覺身樂,聖人能說:『能捨念樂住』(yaṃ taṃ ariyā ācikkhanti: upekkhako satimā sukhavihārī ti),第三禪具足住。……」
    雜阿含經·四八三經》:「世尊告諸比丘:……云何食(sāmisā)念?謂:五欲因緣生念(iṭṭha)。云何無食(nirāmisā)念?謂:……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云何無食無食(nirāmisā nirāmisatarā)念?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云何有食樂?謂:五欲因緣,生樂、生喜,是名有食樂。云何無食樂?謂:……定生喜樂,是名無食樂。云何無食無食樂?謂: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是名無食無食樂。云何有食?謂:五欲因緣生捨,是名有食捨。云何無食捨?謂:……第三禪具足住,是名無食捨。云何無食無食捨?謂:……第四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捨。」
    法蘊論·通行品》:「離喜,住捨、正念、正知,身受樂,聖所說:具捨念安樂住,於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大毘婆沙論·見蘊》:「離喜,住捨、正念、正知,身受樂,聖說能捨、具念樂住,入第三靜慮具足住。」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遠離喜貪,安住捨、念,及以正知,身領受樂,聖所宣說:捨念具足安樂而住,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禪品》:「云何『如諸聖人解』?聖人,謂佛及聲聞,知自地善法,現世樂行;入定、出定已,顯示,教化流布,開解演說,分別顯現,是名『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
    法蘊論·靜慮品》:「『聖說應捨』者,『聖』謂諸佛、及佛弟子,『說』謂宣說,分別開示,勸修定者,應捨此樂,不應耽味,唯應『住捨、正念、正知』。」
    大毘婆沙論·結蘊》:「『聖應說捨』者,聖謂諸佛及聖弟子,應為他說『應自住捨』。問:聖於諸地,皆應說捨,何故唯說第三靜慮?答:第三靜慮,具自、他地,二種留難,故偏說之。……復次、佛及弟子,應為他說,第三靜慮,自地、他地留難過失,勸他令捨,是故名為聖應說捨。謂為他說:第三靜慮,有勝樂受,能令眾生,染著迷悶,不求上地,勝妙功德,汝等應住正念、正知,勿為此樂之所留難;亦為他說:第二靜慮,有勝喜受,能令眾生,漂溺輕躁,退失第二靜慮離染,汝等應住正念及捨,勿為此喜之所留難。」
    鞞婆沙論》:「謂彼聖說捨者,說者教他,捨者已放捨。問:如聖,一切地,教他、已亦放捨,何以故但說三禪?答曰:謂:三禪,道有嬈亂,己地亦有嬈亂。道有嬈亂者,二禪是,於中染污喜嬈亂,如羅剎種,令彼行者三禪退,此是道嬈亂。己地嬈亂者,三禪地,一切生死最妙樂,是謂己地亂。彼聖教,初修行者,當正念住,莫令二禪地喜,於三禪地退;此亦應正念,莫於中著樂,令不至上地;如彼商人主,彼教初行商人,某方有婬家,某處有戲家,某許有酒家,莫入彼家,令失錢財;如是聖教,初修行者,當正念住,莫令二禪地喜,於三禪地退;此亦應正覺,莫於中著樂,令不至上地;以是故,彼聖三禪說及捨,是故說:謂聖說捨。念安樂遊處、三禪者,次第數便有三,順次數有三,復次、次第順正受便有三,是故說:念安樂遊處、三禪。成就遊處者,謂:三禪地善五陰,到得成就,是故說:成就遊處。」
    阿毘曇毘婆沙論》:「是賢聖所說應捨者,所說為他,應捨者是自身。……住念樂入第三禪者,若得成就第三禪善五陰,是名入第三禪斷樂,乃至廣說。」
    解脫道論》:「何故世尊說,於第三禪樂根滅是樂?聖人所說,聖者,佛及弟子;開合制教,分別顯示,此謂聖所說。問:何故聖說於此身,非餘處?答:此第三禪,易起到彼樂處,彼無受樂,聖者向於樂住,是聖人成就,是故聖人說此禪勝。成捨有念樂住者,捨、念、樂,此已分別成就。」
    善見律毘婆沙》:「『善人言:捨有思住樂。』問曰:何謂為善人言?答曰:佛、辟支佛、聲聞,為第三禪人,說第三禪因緣,是名善人言。何謂為言?答曰:開視為說,為分別,亦言讚嘆。問曰:何謂捨思(念)住樂?答曰:為欲入第三禪定故,云何入?為極樂故,以極樂美滿故,於第三禪定而捨之,令喜止不起,是名有思。何以故?為善人所念、所入樂,樂純無雜,是善人所讚嘆。是義本說捨思住樂,善人讚嘆如是。」
  31. ^ 法蘊論》:「靜慮者,謂:在此定中,行捨、正念、正知、身受樂,心一境性,總此五支,名第三靜慮。」
  32. ^ 雜阿含經·八六九經》:「世尊告諸比丘:……第三禪具足住。……以彼法、法念、法樂,生遍淨天;若不爾者,生無量淨天;若不爾者,生少淨天。」
    中阿含經·根本分別品·意行經》:「復次,比丘,……得第三禪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遍淨天中。」
    《集異門論》:「如世尊於《分別生記經》中說:『苾芻當知,如修定者,從此處沒,生遍淨天,數數現受離喜之樂。』彼先住此,入第三靜慮,亦數現受離喜之樂,彼先後所受離喜之樂,無異無差別,依定等故,謂:先此間於第三靜慮,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後方生彼遍淨天故,二所受離喜之樂,品類相似。」
  33. ^ 中阿含經·晡利多品·法樂比丘尼經》:「毘舍佉優婆夷,……復問曰:賢聖!云何樂覺?云何苦覺?云何不苦不樂覺耶?法樂比丘尼答曰:若樂更樂所觸生,身、心樂,善覺,是覺謂樂覺也。若苦更樂所觸生,身、心苦,不善覺,是覺謂苦覺也。若不苦不樂更樂所觸生,身、心不苦不樂,非善、非不善覺,是覺謂不苦不樂覺。……
    毘舍佉優婆夷,……復問曰:賢聖!一切樂覺,欲使耶?一切苦覺,恚使耶?一切不苦不樂覺,無明使耶?法樂比丘尼答曰:非一切樂覺欲使也,非一切苦覺恚使也,非一切不苦不樂覺無明使也。云何樂覺非欲使耶?若比丘,……得初禪成就遊,是謂樂覺,非欲使也,所以者何?此斷欲故。云何苦覺非恚使耶?若求上解脫樂,求願悒悒生憂苦,是謂苦覺,非恚使也,所以者何?此斷恚故。云何不苦不樂覺非無明使耶?……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不苦不樂覺,非無明使也,所以者何?此斷無明故。」
    《集異門論》:「三受者:一、樂受,二、苦受,三、不苦不樂受。
    樂受云何?答:順樂受所生,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謂樂受。復次、修初、第二、第三靜慮時,順樂受所生,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謂樂受。
    苦受云何?答:順苦受所生,身苦、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謂苦受。……」
    法蘊論》:「云何樂根?謂:順樂所生,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根。復次、脩第三靜慮,順樂所生,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根。」
    「云何樂受?謂:順樂所生,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受。復次、脩初、第二、第三靜慮,順樂受所起,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受。」
    「云何苦根?謂:順苦所生,身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根。」
    「云何苦受?謂:順苦所生,身苦、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受。」
    「『斷樂』者,
    • 云何樂(sukhassa)?謂:順樂所起,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總名為樂。復次、修第三靜慮時,順樂受所起,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
    『斷苦』者,
    • 云何苦(dukkhassa)?謂:順苦所起,身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
    此苦及樂,爾時俱得斷(pahāna),遍知,遠離、極遠離,調伏,極調伏,隱沒,除滅,是故說為斷樂斷苦。」
    大毘婆沙論》:「『斷樂』者,問:得第四靜慮時,總離第三靜慮諸有漏法,何故但說斷樂耶?答:以樂為上首,總離第三靜慮諸有漏法,故偏說樂。……『斷苦』者,問:離欲染時,修觀行者,已斷苦根,何故今離第三靜慮染時,乃說斷苦?答:此於已斷,說名為斷,謂:於遠事,而說近聲。……復次、依雙法盡俱,說斷聲;言雙法者,謂:苦與樂;離欲染時,雖苦已盡,而樂未盡,今離第三靜慮染已,苦樂俱盡,俱說斷聲。」
    解脫道論》:「云何三禪過患?謂:……正定以樂枝麁,……已見第三禪過患,見第四禪功德,……令現滅樂滅,以由捨心,受持如是作意不久,以由捨心得安,解四禪枝。彼坐禪人,斷樂故,先已斷苦故,……成就住第四禪。」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究竟斷樂,先斷於苦,喜憂俱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安住。」
  34. ^ 雜阿含經·三三六經》:「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喜行,云何為六?如是比丘!若眼見色,喜於彼色處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喜於彼法處行。諸比丘!是名六喜行。」
    雜阿含經·三三七經》:「世尊告諸比丘:有六憂行,云何為六?諸比丘!若眼見色,憂於彼色處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憂於彼法處行。諸比丘!是名六憂行。」
    《集異門論》:「有六喜近行,六憂近行,六捨近行,六恒住。
    六喜近行(somanassūpavicāra)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順喜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三、鼻嗅香已,……四、舌嘗味已,……五、身覺觸已,……六、意了法已,順喜處法近行。『眼見色已、順喜處色近行』者,謂:眼見色已,於一向可愛,一向可樂,一向可欣,一向可意色,以順喜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喜處作意思惟,所生喜受,是名『眼見色已、順喜處色近行』。耳、鼻、舌、身、意喜近行,亦爾。
    六憂近行(domanassūpavicāra)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順憂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三、鼻嗅香已,……四、舌嘗味已,……五、身覺觸已,……六、意了法已,順憂處法近行。『眼見色已、順憂處色近行』者,謂:眼見色已,於一向不可愛,一向不可樂,一向不可欣,一向不可意色,以順憂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憂處作意思惟,所生憂受,是名『眼見色已、順憂處色近行』。耳、鼻、舌、身、意憂近行,亦爾。」
    大毘婆沙論》:「問:十八意近行,云何建立?……答:總以三緣故,立十八,謂:一意識相應近行,有喜、憂、捨,三種自性,各緣色等,六種境起,故有十八。已說自性,當說所以,何因緣故,名意近行?答:此十八受,意為近緣,行於境界,名意近行。又、此為近緣,令意於境數數行故,名意近行。又、依意故,近境而行,名意近行。於境捷利樂數分別故,名為行;如捷利女,數於其夫,起分別行,或取喜相,或取憂相,或取捨相;如是捷利受,數於六境,起分別行,或行順喜相,或行順憂相,或行順捨相,由此因緣,名意近行。」
    中阿含經·根本分別品·分別六處經》:「佛言:汝等六處當知內也,六更樂處當知內,十八意行當知內,三十六刀當知內。……三十六刀當知內者,此何因說?有六喜依著,有六喜依無欲;有六憂依著,有六憂依無欲;有六捨依著,有六捨依無欲。……
    云何喜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愛,色欲相應樂,未得者欲得,已得者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著。云何喜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無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喜,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
    云何憂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愛,色欲相應樂,未得者不得,已得者過去、散壞、滅、變易,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著。云何憂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作是念:『我何時彼處成就遊?謂處諸聖人成就遊。』是為上具觸願恐怖,知苦憂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無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憂,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
    大毘婆沙論》:「此十八意近行,由耽嗜、出離依,有差別故,世尊說為三十六師句。此中順染受,名耽嗜依;順善受,名出離依。……有說此應名為刀,道遊涉此者,有傷害故,如說:梵志!第三意刀,若揮舉時,發惡招苦。」
    法蘊論》:「云何喜根?謂:順喜所生,心喜,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喜根。復次、脩初、二靜慮,順喜所生,心喜,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喜根。
    云何憂根?謂:順憂所生,心憂,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憂根。」
    「『先喜憂沒』者,
    • 云何喜(somanassa)?謂:順喜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喜。復次、修第二靜慮時,順喜受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喜。
    • 云何憂(domanassa)?謂:順憂所起,心憂,[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憂。
    此及前喜,爾時俱得斷、遍知,乃至隱沒、除滅,是故說為『先喜憂沒』。
    復次、入初靜慮時,憂得斷、遍知;入第二靜慮時,苦得斷、遍知;入第三靜慮時,喜得斷、遍知;入第四靜慮時,若樂,若苦,若喜,若憂,皆得斷、遍知,遠離、極遠離,調伏、極調伏,隱沒、除滅,是故說為『斷樂斷苦、先喜憂沒』。」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三摩呬多地》:「此四靜慮,亦得名為出諸受事,謂:初靜慮,出離憂根;第二靜慮,出離苦根;第三靜慮,出離喜根;第四靜慮,出離樂根;於無相中,出離捨根。如薄伽梵《無倒經》(cf. SN.48.40)中,說如是言:『苾芻憂根生已,應當如實了知,生者此於何位,謂:即於此斷方便位,若為憂根間心相續,爾時應知。又應并此因、緣及序,若相、若行,皆如實知者。……如是知已,於出離中,極制持心者。……又於是中,無餘盡滅,乃至究竟者。……如是於餘,隨應當知。』問:以何等相了知憂根?答:或染污相,或出離欲俱行善相。苦根者,或由自等增上力故,或由身勞增上力故,或火燒等增上力故,或他逼等增上力故,諸離欲者,猶尚生起。喜根者,謂:第二靜慮中,即第二靜慮地攝。樂根者,謂:第三靜慮中,即第三靜慮地攝。問:何故苦根,初靜慮中,說未斷耶?答:彼品麁重,猶未斷故。問:何緣生在初靜慮者,苦根未斷,而不現行?答:由其助伴相對,憂根所攝諸苦,彼已斷故。……又無相者,經中說為無相心定。」
    大毘婆沙論》:「『先喜憂沒』者,離欲染時,憂根已沒;離第二靜慮染時,喜根已復沒,是故說今先喜憂沒。」
    解脫道論》:「斷樂者,名身樂斷;斷苦者,名身苦斷。前喜憂滅者,喜名心樂,憂名心苦,皆盡滅也。問:樂、苦、憂已斷,何處滅?答:[苦根]初禪時滅,於此第四禪,佛說苦滅。
    • 問:何處苦根起,無餘時滅?答:佛告比丘:『初禪成就離欲,是處苦根起,無餘時滅。』問:何故於初禪苦根滅?答:以喜滿故身樂,身樂故苦根滅,以斷對治故,是故於初禪苦根滅。
    • 於第二禪,憂根滅,成斷憂根,如佛所說:『何處憂(刊本:喜)根起,無餘時滅?於此比丘覺觀滅故,第二(刊本:三)禪正受住,是處憂根起,無餘時滅。』何故第二禪憂根滅?若有覺觀,久隨覺觀,成身懈怠,成心懶惰,若心懶惰,憂根即起,於第二禪覺觀滅,說憂根滅。
    • 於第三禪,是處樂滅,如世尊說:『何處樂根起,無餘時滅?於此比丘厭於喜故,第三禪入正受住,是處樂根已起,無餘時滅。』問:何故於第三禪樂根滅?答:喜滅故,喜為因,樂成滅,是故於第三禪樂根滅。
    問:若苦、樂、憂,於三禪處已滅,何故於此四禪說滅?答:三禪是四禪道路,於三禪已滅受,是故於第四禪說滅。復次、以不苦不樂受為現對治,是故說苦樂,對治不苦不樂受。復次、四禪共對治受,收合故。復次、捨煩惱現無餘斷。」
    善見律毘婆沙》:「『棄樂棄苦』者,問曰:何謂棄樂棄苦?答曰:於四禪定中,棄樂心(喜根)、苦心(憂根);又言:棄名樂、名苦也。問曰:樂心、苦心,於第四禪,言何時得棄?答曰:於第四禪定門(近分)中,棄也。問曰:何處身苦滅盡?答曰:如經所說:『佛語諸比丘,離欲清淨已,即入第一禪,苦於此滅。』問曰:苦心、樂心,於何處滅無餘?答曰:於修滿中,佛語諸比丘:『於第四禪定,滅盡無餘,苦、樂、喜,悉於禪定門,滅無餘也。』何以故?初禪定,念(覺)、思(觀)未離,故心苦(憂);念、思滅者,苦亦滅。亦如第二,第三、第四禪定,念為初,次第而滅。喜者,於第四禪定門,滅盡。樂到第四禪定入,樂住捨起,不過樂也。是故,苦於第四禪中,滅盡無餘,是謂不苦不樂。」
    大智度論》:「如《禪經》禪義偈中說:……第三禪中樂,無常動故苦,欲界中斷憂,初二禪除喜。是故佛世尊,第四禪中說,先已斷憂喜,今則除苦樂。」
  35. ^ 雜阿含經·四七〇經》:「佛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增諸苦痛,乃至奪命,愁憂稱怨,啼哭號呼,心生狂亂,當於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於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為使所使。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生瞋恚故,為使所使。於此二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為使所使。……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為樂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使不使。於苦觸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使不使。於彼二使,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使不使。……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多聞於苦樂,非不受覺知,彼於凡夫人,其實大有聞。
    樂受不放逸,苦觸不增憂,苦樂二俱,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集異門論》:「三受者:一、樂受,二、苦受,三、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受云何?答:順不苦不樂受所生,身捨、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謂不苦不樂受。如世尊說:
    具念定正知,諸佛真弟子,能正知諸受,令貪等不生。
    於諸受及道,俱令漸次滅,苾芻受盡故,無影般涅槃。」
    法蘊論》:「云何捨根?謂:順捨所生,身捨、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捨根。復次、脩未至定、靜慮中間、第四靜慮、及無色定,順不苦不樂所生,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捨根。」
    「云何不苦不樂受?謂:順不苦不樂所生,身捨、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不苦不樂受。復次、脩未至定、靜慮中間、第四靜慮、及無色定,順不苦不樂所生,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不苦不樂受。」
    「『不苦不樂』者,顯此中無苦、樂二受,唯有第三非苦非樂受。」
    解脫道論》:「不苦不樂受者,意不攝受,心不棄捨,此謂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受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中間為相,住中為味,除是起,喜滅是處。」
    善見律毘婆沙》:「問曰:不苦不樂,其相云何?答曰:捨樂,捨不樂。問曰:其味云何?答曰:捨苦、捨樂味,亦言不償味。」
  36. ^ 雜阿含經·三三八經》:「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行,云何為六?諸比丘!謂:眼見色,捨於彼色處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捨於彼法處行。是名比丘六捨行。」
    中阿含經·根本分別品·分別六處經》:「三十六刀當知內者,此何因說?有六喜依著,有六喜依無欲;有六憂依著,有六憂依無欲;有六捨依著,有六捨依無欲。……
    云何捨依著?眼知色生,彼平等(非可喜、意、念、愛,非不可喜、意、念、愛),不多聞、無智慧、愚癡凡夫,為色有,不離(nātivattati)色,是謂捨依著。云何捨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住,若有至意修習,是謂捨依無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捨,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
    《集異門論》:「六捨近行(upekkhūpavicāra)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順捨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三、鼻嗅香已,……四、舌嘗味已,……五、身覺觸已,……六、意了法已,順捨處法近行。『眼見色已、順捨處色近行』者,謂:眼見色已,於非可愛、非不可愛,非可樂、非不可樂,非可欣、非不可欣,非可意、非不可意色,以順捨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捨處作意思惟,所生捨受,是名『眼見色已、順捨處色近行』。耳、鼻、舌、身、意捨近行,亦爾。」
    中阿含經·根本分別品·分別六界經》:「比丘!人有六界聚六觸處,十八意行,四住處。……比丘!人有十八意行,此說何因?謂:比丘眼見色,觀色喜住,觀色憂住,觀色捨住;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觀法喜住,觀法憂住,觀法捨住。比丘!此六喜觀,六憂觀,六捨觀,合已十八行。……云何比丘不放逸慧?若有比丘,分別身界:『今我此身,有內地界,而受於生。……今我此身,有內水界,而受於生。……今我此身,有內火界,而受於生。……今我此身,有內風界,而受於生。……今我此身,有內空界,而受於生。……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觀。……比丘!若有比丘,於此五界,知其如真;知如真已,心不染彼而解脫者,唯有餘識,此何等識?樂識,苦識,喜識,憂識,識。
    比丘!因樂更樂故,生樂覺。……因苦更樂故,生苦覺。……因喜更樂故,生喜覺。……因憂更樂故,生憂覺。……因捨更樂故,生捨覺。……比丘!猶如火母,因鑽及人,方便熱相故,而生火也。比丘!彼彼眾多林木,相離分散,若從彼生火,火數熱,於生數受,彼都滅止息,則冷樵木也。比丘!彼彼更樂故,生彼彼覺;滅彼彼更樂故,彼彼覺亦滅。彼知此覺,從更樂,更樂本,更樂習,從更樂生,以更樂為首,依更樂行。
    若比丘,(喜、憂本已滅,)不染此三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而解脫者,彼比丘,唯存於,極清淨也。……比丘!猶工煉金上妙之師,以火燒金,鍛令極薄,又以火燷,數數足火,熟煉令淨,極使柔軟,而有光明(pabhassara)。……彼比丘,復作是念:『我此清淨,依無量空處者,故是有為;若有為者,則是無常;若無常者,即是苦也。』若是苦者,便知苦;知苦已,彼此,不復移入無量空處。……彼此,不復移入無量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比丘!若有比丘,於此四處,以慧觀之,知其如真,心不成就,不移入者,彼於爾時,不復有為,亦無所思,謂有及無。……
    如是,比丘受身最後覺,則知受身最後覺;受命最後覺,則知受命最後覺;身壞命終,壽命已訖,彼所覺一切滅息止,知至冷也。比丘!是謂比丘第一正慧,謂至究竟滅訖,漏盡比丘成就於彼,成就第一正慧處。比丘!此解脫住真諦,得不移動,……比丘成就彼第一真諦處。……比丘!是謂比丘第一正惠施,謂:離一切世,盡、無欲、滅、息、止,比丘成就於彼,成就第一惠施處。……比丘!此一切婬、怒、癡,盡、無欲、滅、息、止,得第一息,比丘成就彼者,成就第一息處。」
    《集異門論》:「四處者,一、慧處,二、諦處,三、捨處,四、寂靜處。……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最勝捨處,謂:棄捨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是故苾芻應成就此涅槃,若成就此涅槃,說名成就最勝捨處。』是名捨處。」
    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禪品》:「云何不苦不樂捨?……如聖人,離欲、惡不善法,得成就喜行,共欲染相續喜、樂,乃至共善憂、苦,爾時已滅;及餘共善喜(刊本:憂)、樂亦滅,是謂入第四禪。」
  37. ^ 雜阿含經·八四九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增其淨,何等為四?謂:聖弟子,念如來事,如是:『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如是念如來事已,則斷惡貪,及斷心惡、不善過。念如來故,心生隨喜;心隨喜已,則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三昧定已,聖弟子作如是學:『何等為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無恚為上諸天天道,我從今日,於諸世間,若怖、若安,不起瞋恚,但當受持,純一滿淨,諸天天道。』如是法、僧、聖戒成就,亦如是說。」
    雜阿含經·一二二三經》:「時,天帝釋即說偈言:
    正信於如來,決定不傾動,受持真實戒,聖戒無厭者。
    於佛心清淨,成就於正見,當知非貧苦,不空而自活。
    故於佛法僧,當生清淨信,智慧力增明,思念佛正教。」
  38. ^ 長阿含經·阿摩晝經》:「入第四禪,身心清淨,具滿盈溢,無不周遍。猶如有人,沐浴清潔,以新白疊被覆其身,舉體清淨。……又、入第四禪,心無增減,亦不傾動,住無愛恚、無動之地。譬如密室,內外塗治,堅閉戶嚮,無有風塵,於內燃燈,無觸嬈者,其燈焰上,怗然不動。……此是第四現身得樂,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不懈,不錯亂,樂靜閑居之所得也。」
    雜阿含經·一二四六經》:「世尊告諸比丘:……復次,比丘,離諸覺觀,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禪,如是正受,純一清淨,離諸煩惱,柔軟、真實、不動,於彼彼入處,欲求作證,悉能得證;如彼金師,陶鍊生金,極令輕軟、光澤、不斷,任作何器,隨意所欲;如是,比丘,三昧正受,乃至於諸入處,悉能得證。」
    中阿含經·大品·加樓烏陀夷經》:「烏陀夷!比丘,……得初禪成就遊,聖說是移動(iñjita),此中何等聖說移動?此中有覺有觀,是聖說移動。……得第二禪成就遊,是聖說移動,此中何等聖說移動?若此得喜,是聖說移動。……得第三禪成就遊,是聖說移動,此中何等聖說移動?若此說移動心樂(upekkhāsukha),是聖說移動。……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聖說不移動(aniñjita)。」
    法蘊論》:「『捨念清淨』(upekkhā-sati-pārisuddhi)者,
    • 云何捨?謂:彼爾時,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總名為捨。
    • 云何念?謂:彼爾時,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總名為念。
    彼於爾時,若捨、若念,俱得清淨,樂、苦、喜、憂,尋、伺、二息,皆遠離故,說名清淨。」
    大毘婆沙論》:「『捨』清淨者,謂:行捨;『念清淨』者,謂:善念。問:下地亦有無漏捨、念,何故但說第四靜慮捨念清淨?答:第四靜慮捨、念,俱離八擾亂事,故名清淨。苦、樂、憂、喜,入息、出息,尋、伺,名為八擾亂事,此中皆無,獨名清淨。……復次、第四靜慮,離諸煩惱,及隨煩惱故,說捨、念清淨,非餘。……應知此中隨煩惱者,即上所說八擾亂事。復次、第四靜慮,所依色身,澄潔明淨,譬如燈光,捨、念依彼,故亦清淨。……復次、第四靜慮,定名不動,定之勢力,遍所依身,故彼捨、念,亦名清淨。……復次、第四靜慮,過殑伽菩薩,依之入正性離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故彼捨、念,亦名清淨。復次、第四靜慮,三瑜伽師,依之得入正性離生,得果盡漏,謂:獨覺及諸聲聞,故彼捨、念,亦名清淨。……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第四靜慮,所有捨、念,獨名清淨。」
    解脫道論》:「云何捨念清淨者?是謂中性(tatra-majjhattatā)為捨,此謂為捨。念者,謂:念、隨念、正念,此謂為念。以捨為念,成分明清白,此謂捨念清淨。問:何故此念以捨、分明清白?答:此捨離一切煩惱故,受相似相應故,成不動、無經營,以此無經營與捨相應故,此念至無動成無經營,是故此念已捨,成分明清白。」
    善見律毘婆沙》:「『捨、識淨』者,問曰:何謂捨、識、識淨?答曰:捨者,令識得淨潔,此是第四禪定,識淨潔;識淨潔已,即生三識,悉是捨所作,非餘法作。是故律本說:『捨識淨潔,譬如月光,有雲覆之,其光不明,雲除去已,月即光明淨潔。』此中思(觀)、樂,亦如是,思、樂離者,識即淨潔。問曰:前三禪定,有無?答曰:有。問曰:何不出識?答曰:為思為初覆,是故不出。又、第四禪定,捨即是夜,識即是月滿,理合者,然後顯月光明。」
    雜阿含經·九八三經》:「佛告阿難:……阿難!我於此有餘說,答《波羅延》憂陀耶所問:
    斷於愛欲想,憂苦亦俱離,覺悟於睡眠,滅除掉悔蓋。
    貪恚清淨,現前觀察法,我說智解脫,滅除無明闇。」
    《集異門論》:「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勝分別慧?答:於、尋、俱行,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勝分別慧。
    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諸漏永盡?答:於第四靜慮所攝、清淨捨念俱行,阿羅漢果無間道攝,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諸漏永盡。如薄伽梵於《波羅衍拏(pārāyana)》起問中說:
    斷欲想憂怖,離惛沈睡眠,及惡作掉舉,得清淨upekkhā-sati-saṃsuddhaṃ)。
    法輪為上首,得正智解脫,我說斷無明,得勝分別慧。」
    法蘊論》:「『爾時世尊,告苾芻眾:……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勝分別慧,謂:有苾芻,善知生,善知受住,善知受滅盡沒,於此住,非不住念;及善知,善知尋,於此住念,非不住念,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勝分別慧。
    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諸漏永盡,謂:有苾芻,於五取蘊,數數隨觀生滅而住,謂: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受、想、行、識集,此是受、想、行、識滅,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諸漏永盡。爾時世尊,為攝前義,而說頌言:
    斷欲想憂惱,離惛沈惡作,得清淨念,法尋伺前行。
    現法樂為初,次勝知見慧,破無明等漏,後證解脫果。』……
    『於五取蘊、數數隨觀生滅而住等』者,謂:如實知色,生及變壞,如實知受、想、行、識,生及變壞,『是名脩定』者,云何為定?謂:於五取蘊,數數隨觀生滅而住所起,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總名為定。云何為脩?謂:於此定,若脩若習,恒作常作,加行不捨,總名為脩。『若習若脩、若多所作』者,顯於此定,能得自在。『能令證得諸漏永盡』者,漏謂三漏,即欲漏、有漏、無明漏;彼於此定,若習若脩,若多所作,能令三漏盡、等盡、遍盡、究竟盡,故名諸漏永盡;於此永盡,得獲成就,親近觸證,故名證得。
    復次、第四靜慮所攝、清淨捨念俱行,趣阿羅漢無間道所攝,心一境性,說名為定;即於此定,若脩若習,恒作常作,加行不捨,說名為脩;若習若脩,若多所作,顯彼自在,能令證得諸漏永盡,義如前說。」
  39. ^ 法蘊論》:「靜慮者,謂:在此定中,不苦不樂受,捨,念,心一境性,總此四支,名第四靜慮。」
    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禪品》:「云何第四禪?第四禪有四支,不苦不樂捨、念、、一心。
    • 云何不苦不樂捨?……如比丘,觀無喜樂麁,心猶有作,若不苦不樂捨,勝寂靜,觀無喜樂麁,無喜樂寂靜、正寂靜,滅沒除盡已,不苦不樂捨,生、正生,起、正起,具足成就,是名不苦不樂捨。……復次,比丘,雖無喜樂,修不苦不樂捨定,如行人,身、心不忍受苦、樂,眼觸不苦不樂受,乃至意觸不苦不樂受,是名不苦不樂捨。
    • 云何念?如行人,念、憶念,是名念。
    • 云何淨?如行人,念離欲染清淨,離惡不善法清淨,離覺清淨,離觀清淨,離喜清淨,離樂清淨,離苦清淨,離憂清淨,及離餘煩惱法清淨,是名淨。
    • 云何一心?如行人,若心住、正住,是名一心。
    此四支,是名第四禪。」
  40. ^ 雜阿含經·八七〇經》:「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苦息樂,前憂、喜已滅,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若不如是憶念,而於色、受、想、行、識,思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乃至上流般涅槃。若不爾者,或生因性果實天;若不爾者,生福生天;若不爾者,生少福天。」
    中阿含經·根本分別品·意行經》:「復次,比丘,……得第四禪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果實天中。」
    中阿含經·未曾有法品·地動經》:「阿難!我往詣無量百千四王天眾,共坐談論,令可彼意。……如是,三十三天、㷿摩天、兜率哆天、化樂天、他化樂天、梵身天、梵富樓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晃昱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罣礙天、受福天、果實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阿難!我往詣無量百千色究竟天眾,共坐談論,令可彼意。」
    《集異門論》:「云何上流補特伽羅?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五順下分結,已斷、已遍知,五順上分結,未斷、未遍知,乃至現入雜修世俗第四靜慮,將命終時,退三靜慮,住初靜慮,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梵眾天中。生已後時,現入世俗第二靜慮,……往生色界光音天中。生已後時,現入世俗第三靜慮,……往生色界遍淨天中。生已後時,現入世俗第四靜慮,……往生色界廣果天中。生已後時,現入下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往生色界無煩天中。生已後時,現入中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往生色界無熱天中。生已後時,現入上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往生色界善現天中。生已後時,入上勝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往生色界善見天中。生已後時,入上上品最極圓滿雜修世俗第四靜慮,……往生色界色究竟天。生已後時,方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入無餘依般涅槃界,是名上流補特伽羅。問:何故名上流補特伽羅?答:……復次,上流略有二種,何謂為二?一者、行色界,二者、行無色界。行色界者,以色究竟天,為最極處。行無色界者,以非想非非想處天,為最極處。
    五淨居天者,云何為五?答:一、無煩天,二、無熱天,三、善現天,四、善見天,五、色究竟天。」
    大毘婆沙論》:「如《施設論》說:『有五淨居,謂: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
  41. ^ 中阿含經·大品·加樓烏陀夷經》:「烏陀夷!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者,是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我說於彼則可修也。」
    大毘婆沙論》:「有契經中說:『四靜慮皆是樂住。』問:世尊何故說四靜慮是樂住耶?答:
    • 根本靜慮,易現在前故,名樂住,非如近分及無色定,難現在前,所以者何?諸有情類,為欲界業煩惱繫縛,引未至定,令現在前,極為艱難;如被反縛,甚難自解;有情亦爾,既為欲界業煩惱縛,為解自縛,引未至定,極為艱難。修不淨觀,或持息念,經於十年,或十二年,有能引起未至定者,有不能引,故極艱難。若離欲染,起初靜慮,不由功用故,易現前。從初靜慮,復欲引起靜慮中間,多用功力,異心所滅,異心所生;麁心所滅,細心所生;尋俱者滅,伺俱者生故,定中間,亦難現起;譬如有人,以木破木,多用功力,然後乃破;以初靜慮,自地心所,有滅有生,亦復如是。後三靜慮,近分難起,根本易起,如初應知。問:已離下染,起無色定,亦不艱難,寧非樂住?答:雖離下染,以無色定,極微細故,起亦艱難,起靜慮時,易於彼故。又、無色界,既無諸色,非皆信有故,修行者欲起彼定,亦甚艱難,如爪長者,來白具壽阿難陀言:『我等在家,長夜貪著色等五境,聞無色界,極生驚恐,如臨深坑,云何有情而都無色?』故難信有,以難信故,起極艱難。
    • 復次、依四靜慮,易可離染,非近分等,故名樂住。……
    • 復次、唯靜慮中,具二種樂,故名樂住,一、樂受樂,二、輕安樂。前三靜慮,皆具二樂,第四靜慮,雖無受樂,而輕安樂,勢用廣大,勝前二樂。近分、無色,雖有輕安,而不廣大,故不名樂。……
    • 復次、四靜慮中,無惱害樂,勢用廣大,非近分等,故名樂住。如契經說:『若於是處,無諸惱害,說名為樂。』
    • 復次、根本靜慮,現在前時,長養大種,遍身中生,令身充悅,故名樂住。近分定等,現在前時。長養大種,唯心邊生,非極充悅,故非樂住;有作是說:近分定等,現在前時,長養大種,雖遍身生,而長養用,不及靜慮現在前時長養大種,故非樂住。……
    • 復次、四靜慮中,力等,故名樂住。近分定中,觀強止劣,無色定中,止強觀劣,俱非樂住。
    • 復次、四靜慮中,精進與止,平等而轉,故名樂住。雖一切地,精進力強,而靜慮中,為止所制,故平等轉,餘地不爾,故非樂住。
    • 復次、四靜慮中,增上捨斷,離染可得,故名樂住,謂:離染時,有二種斷,一、增上捨斷,二、有功用斷。依近分、無色,離諸染時,名有功用斷,極艱難故;依根本靜慮,離諸染時,名增上捨斷,任運轉故。……
    • 復次、四靜慮中,無功用(anābhogo)道,離染可得,故名樂住。近分、無色,有功用(ābhogo)道,而得離染,故非樂住。……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唯四靜慮,名為樂住,如名樂住,如是亦名觸住、俱住。」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復次、於色界中,初靜慮地受生諸天,即受彼地離生喜樂。第二靜慮地諸天,受定生喜樂。第三靜慮地諸天,受離喜妙樂。第四靜慮地諸天,受捨念清淨、寂靜無動之。無色界諸天,受極寂靜解脫之樂。」
  42. ^ 大毘婆沙論》:「四靜慮支,總有十八,謂:初靜慮有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第二靜慮有四支,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第三靜慮有五支,一、行捨,二、正念,三、正慧,四、受樂,五、心一境性。第四靜慮有四支,一、不苦不樂受,二、行捨清淨,三、念清淨,四、心一境性。」
  43. ^ 大毘婆沙論》:「問:四靜慮支,名有十八,實體有幾?答:唯有十一,謂:初靜慮支,名與實體,俱有五種(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第二靜慮,支雖有四,而三如前(喜,樂,心一境性),增內等淨。第三靜慮,支雖有五,而第五如前(心一境性),但增前四(行捨,正念,正慧,受樂)。第四靜慮,支雖有四,而後三如前(行捨,正念,心一境性),但增第一(不苦不樂受)。故靜慮支,名有十八,實體十一。復有說者:實體唯十,謂:三靜慮樂,合為一。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初、二靜慮,是輕安樂;第三靜慮,別是樂;初、二靜慮樂,行蘊攝;第三靜慮樂,受蘊攝故,前所說,於理為善。」
  44. ^ 法蘊論》:「云何輕安覺支?謂:世尊說:『
    • 慶喜當知,入初靜慮時,語言靜息,由此為緣,餘法亦靜息,此名第一順輕安相。
    • 入第二靜慮時,尋、伺靜息,由此為緣,餘法亦靜息,此名第二順輕安相。
    • 入第三靜慮時,諸喜靜息,由此為緣,餘法靜息,此名第三順輕安相。
    • 入第四靜慮時,入、出息靜息,由此為緣,餘法亦靜息,此名第四順輕安相。
    • 滅想受定時,想、受靜息,由此為緣,餘法亦靜息,此名第五順輕安相。
    • 慶喜當知,復有第六上妙輕安,是勝、是最勝,是上、是無上,如是輕安,最上最妙,無餘輕安能過此者,此復是何?謂:心從貪,離染解脫,及從瞋、癡,離染解脫,此名第六順輕安相。』
    思惟此相,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身輕安,心輕安,輕安性,輕安類,總名輕安,亦名輕安覺支。」
  45. ^ 法蘊論》:「時彼苾芻,復白佛言:云何覺支,漸次而起,漸次而得,脩令圓滿?佛告苾芻:
    • 若有於身,住循身觀,安住正,遠離愚癡,爾時便起念覺支,得念覺支,脩令圓滿。
    • 彼由此念,於法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爾時便起擇法覺支,得擇法覺支,脩令圓滿。
    • 彼由擇法,發勤精進,心不下劣,爾時便起精進覺支,得精進覺支,脩令圓滿。
    • 彼由精進,發生勝,遠離愛味,爾時便起喜覺支,得喜覺支,脩令圓滿。
    • 彼由此喜,身、心輕安,遠離麁重,爾時便起輕安覺支,得輕安覺支,脩令圓滿。
    • 彼由輕安,便受快樂,樂故心,爾時便起定覺支,得定覺支,脩令圓滿。
    • 彼由心定,能滅憂,住增上,爾時便起捨覺支,得捨覺支,脩令圓滿。
    於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廣說亦爾。如是覺支,漸次而起,漸次而得,脩令圓滿。 」
    大毘婆沙論》:「問:輕安行捨,一切地有,何故初、二靜慮,立輕安為支,非行捨?第三、第四靜慮,立行捨為支,非輕安耶?答:
    • 先說隨順是支義故,謂:輕安,唯隨順初、二靜慮故,立為支;行捨,唯隨順第三、第四靜慮故,立為支。
    • 復次、互相覆故,謂:初、二靜慮,輕安用勝,能覆行捨故,立為支;第三、第四靜慮,行捨用勝,能覆輕安故,立為支。問:何故此二能互相覆?答:此二行相,更相違故,謂:輕安相輕舉,行捨相沈靜,俱時而有,更互相違;如人一時,亦行亦住,亦睡亦覺,一向相違。而善心中,對治各異故,得俱起,謂:輕安能對治惛沈,行捨能對治掉舉。
    • 復次、為對治欲界五識身,及所引身麁重故,初靜慮,立輕安為支;為對治初靜慮三識身,及所引身麁重故,第二靜慮,立輕安為支;第二、第三靜慮,無麁識身,及所引身麁重可對治故,第三、第四靜慮,不立輕安為支,彼既不立輕安為支故,立行捨為支。
    • 復次、初、二靜慮,有染污喜,擾動身心故,世尊說:應習輕安,不應住捨,是故初、二靜慮,唯立輕安為支;第三、第四靜慮,無染污喜,擾動身心故,世尊說:但應住捨,勿習輕安,是故第三、第四靜慮,唯立行捨為支。
    • 復次、初、二靜慮,輕安有因,謂:諸善喜,如契經說:『心有故,身則輕安。(pītimanassa kāyo passambhati.)』是故初、二靜慮,唯立輕安為支;第三、第四靜慮,輕安無因,謂:無善喜,唯應住捨故,彼但立行捨為支。
    • 復次、第三靜慮,棄捨極喜,第四靜慮,棄捨極樂故,此唯立行捨為支;初、二靜慮,既不立行捨為支故,立輕安為支,無相違故。」
  46. ^ 發智論》:「初靜慮所增隨眠,三根(喜、樂、捨根)相應,除苦、憂根。……第二靜慮所增隨眠,喜、捨根相應。……第三靜慮所增隨眠,樂、捨根相應。第四靜慮所增隨眠,捨根相應。」
    大毘婆沙論》:「謂或有執:樂苦二受,隨所依身,從欲界乃至第四靜慮皆有,喜憂二受,隨所依心,從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有。為遮彼意,欲顯:樂受,唯在欲界、初、及第三靜慮;苦憂二受,唯在欲界;喜受,唯在欲界、初、二靜慮;唯有捨受,遍在諸地。」
    「如契經說:『初靜慮,憂根滅。第二靜慮,苦根滅。』問:離欲染時,斷憂及苦,契經何故作是說耶?答:依過對治,故作是說,謂:離欲染位,雖斷苦根,而未名為過苦對治,於初靜慮得離染時,過苦對治故,說苦滅,苦對治者,謂初靜慮。復次、依過族姓,及苦所依,故作是說,謂:離欲染位,雖斷苦根,而未過苦所依、族姓,於初靜慮得離染時,過苦所依,及苦族姓故,說苦滅,所依、族姓,謂諸識身。問:離欲染位,雖斷憂根,而未過彼對治,所依及彼族姓,不應說憂初靜慮滅。答:憂根對治、所依、族姓,皆在意識,既與憂根同在意識故,正斷時,即說彼滅;苦根所依,及苦族姓,不與對治同在一識故,過對治、所依、族姓,方說苦滅。……」
    「樂根云何?答:依順樂觸所生,身、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謂樂根。苦根云何?答:依順苦觸所生,身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謂苦根。喜根云何?答:依順樂觸所生,心悅,平等受,受所攝,是謂喜根。憂根云何?答:依順苦觸所生,心慼,不平等受,受所攝,是謂憂根。捨根云何?答:依順不苦不樂觸所生,身、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謂捨根。……
    問:世尊何故?於受蘊中,苦受、樂受,各立二根,不苦不樂受,唯立一耶?答:……復次、苦樂二受,有明利,有不明利,有輕躁,有不輕躁,有安住,有不安住;諸明利、輕躁、不安住者,立憂、喜受;諸不明利、不輕躁、安住者,立苦、樂受;不苦不樂受,唯不明利、不輕躁、安住,故合立一。」
    「問:何因緣故,一切有情,命終結生,必住捨受?答:於五受中,無有行相昧劣,如捨受者;於十時中,無有昧劣,如死及生時者故,住捨受,命終結生。」
    五根者,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亦爾。此五隨名,即心所中,各一為性。……
    七覺支者,一、覺支,二、擇法覺支,三、精進覺支,四、喜覺支,五、輕安覺支,六、覺支,七、捨覺支。擇法,即pīti),即喜根somanassindriya);捨,謂:行捨,餘四如名,即心所中,各一為性。……
    八道支者,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即正思惟,即尋。正語,即隨心轉三根,所發身、語無表。餘三如名,即心所性。」
    「問:若是靜慮支,亦是菩提分耶?答:應作四句,有是靜慮支,非菩提分,謂:伺,樂受捨受;有是菩提分,非靜慮支,謂:精進正語正業正命;有是靜慮支,亦是菩提分,謂:餘菩提分法(正思惟輕安);有非靜慮支,亦非菩提分,謂除前相。問:何故伺、樂受、捨受,不立菩提分耶?答:被覆損故,謂:伺被正思惟之所覆損,樂受輕安樂之所覆損,捨受行捨之所覆損故,不立為菩提分法。問:若爾,何故立靜慮支?答:菩提分中,為策正見,立正思惟,為菩提分;伺行相細,策正見中,為尋覆損;立靜慮支,為遮下地惡、不善法,不相覆損。菩提分中,輕安、樂受,同一剎那,有相覆損;靜慮支中,地別建立,無覆損義。菩提分中,行捨、受捨,同一剎那,有相覆損;靜慮支中,對治利益,支用各別,不相覆損。」
  47. ^ 善見律毘婆沙》:「
    • 初禪有五支,何謂為五支?一者、念,二者、思,三者、喜,四者、樂,五者、定,是為五支。……
    • 第二禪定有四支,何謂為四?一者、清,二者、喜,三者、樂,四者、一心。若廣說有四,略說有三,如經文所說:『何時三支起?喜、樂、一心耶。』……
    • 第三有二支,如經本所說:『問曰:何時二支出於第三禪定中?答曰:樂、一心。』……
    • 第四禪有三支,捨、識、一心,廣說有三,略說有二,如經中所說:『何時起二支?是第四禪定中,起二支(捨、一心)。』」
  48. ^ 大毘婆沙論》:「四靜慮者,謂: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有說:尋、,相應靜慮,如次為四。此有二種:一、修得,二、生得。修得者,即彼地攝心一境性,若并助伴,即五蘊性。生得者,隨地所繫,餘五蘊為性。已說自性,當說所以,問:此四何緣說為靜慮?答:靜,謂寂靜;慮,謂籌慮。此四地中,定、慧平等,故稱靜慮;餘隨有闕,不得此名。」
    「五現法涅槃論者,謂外道執:若於現在,我受安樂,名得涅槃,若我有苦,爾時不名得涅槃者,不安樂故。
    • 初、作是念:此我清淨解脫,出離一切災橫,謂:現受用妙五欲樂,爾時名得現法涅槃。
    • 第二、能見諸欲過失,彼作是念:欲所生樂,眾苦所隨,多諸怨害,定所生樂,微妙寂靜,無眾苦隨,離諸怨害;復作是念:此我清淨解脫,出離一切災橫,謂:現安住最初靜慮,爾時名得現法涅槃。
    • 第三、能見諸欲、尋伺,俱有過失,彼作是念:此我清淨解脫,出離一切災橫,謂:現安住第二靜慮,爾時名得現法涅槃。
    • 第四、能見諸欲、尋伺、及喜過失,彼作是念:此我清淨解脫,出離一切災橫,謂:現安住第三靜慮。爾時名得現法涅槃。
    • 第五、能見諸欲、尋伺、喜、入出息,皆有過失,彼作是念:此我清淨解脫,出離一切災橫,謂:現安住第四靜慮,爾時名得現法涅槃。」
    「外道執有四種解脫:一名、無身,二名、無邊意,三名、淨聚,四名、世間窣堵波。無身者,謂:空無邊處。無邊意者,謂:識無邊處。淨聚者,謂:無所有處。世間窣堵波者,謂:非想非非想處。」
    「現法涅槃者,謂:於現身所得涅槃。問:此何故成見取?答:五妙欲,有垢有穢,有毒有濁,是鄙劣法,彼執同於出離等樂,或涅槃樂,故成見取。問:入四靜慮具足住,是勝功德,何故取為現法涅槃、亦名見取?答:世俗靜慮,有垢有穢,有毒有濁,是鄙劣法,彼執同於離垢穢樂,或涅槃樂,故成見取。
    問:亦有外道,執無色定為涅槃者,此中何故不說?答:彼諸外道,多執靜慮為涅槃,少執無色,此中依多分說,是以無過。復次、彼執無色為究竟涅槃,此中說現法涅槃故,不說彼。復次、四根本靜慮,是道所攝故,諸外道計為現法涅槃;四無色,是道所攝故,彼不執為現法涅槃。復次、無色定微細,諸外道,於彼不了達故,謂為斷滅,深生怖畏故,不說為現法涅槃。以是故,不說無色。」
  49. ^ 大毘婆沙論》:「有八等至,謂:四靜慮,四無色。有三等至,謂:味相應、淨、無漏。此中前七,各具三種;第八唯二,謂除無漏。」
    「問:等持等至,有何差別?答:有說,等持一物為體,等至五蘊為體。有說:等持一剎那,等至相續。有說:諸等持即等至,有等至非等持,謂:無想等至,滅盡等至。有說:亦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由此應作四句:有等至非等持,謂:二無心定;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有等至亦等持,謂:一切有心定;有非等至亦非等持,謂:除前相。」
  50. ^ 智顗摩訶止觀》:「但禪支諸定,助道有力,大小乘經,皆共稱美,若四禪八定,《毘曇》《成實》,明之委細。」
  51. ^ 大毘婆沙論》:「云何空無邊處?……契經中說:『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是名空無邊處。』……此中超諸色想者,謂:超眼識相應想。……滅有對想者,謂:滅耳、鼻、舌、身識相應想。……不思惟種種想者,謂:不現起第四靜慮、意識相應、諸雜亂想。……問:此何故名空無邊處?為以自性?為以所緣?……答:應作是說,此不以自性,亦不以所緣,但以加行故,名空無邊處,如《施設論》說:『以何加行修空無邊處定?由何加行入空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應思惟,牆上、樹上、崖上、舍上等,諸虛空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空相。以先思惟無邊空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初無色定。』故說此名空無邊處。……復次、依等流故,說此定名空無邊處,謂:瑜伽師從此定出,必起相似空想現前,曾聞苾芻出此定已,便舉兩手,捫摸虛空;有見問言:『汝何所覓?』苾芻答曰:『我覓自身。』彼言:『汝身即在床上,如何餘處更覓自身?』故從此出,起虛空想,此想即是前定等流。」
    「問:空界云何?答:……阿毘達磨作如是說:云何空界?謂:隣礙(agha-sāmantaka)色,礙謂積聚,即牆壁等有色,近此名隣礙色,如牆壁間空,叢林間空,樹葉間空,窓牖間空,往來處空,指間等空,是名空界。」
    《集異門論》:「問:空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證入空遍處定?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此世界,取舍上空,或地上空,或樹上空,或巖上空,或山上空,或川中空,或谷中空。於此等空,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空相。……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空相,繫念思惟,謂:此是空,非為識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空定。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空相,無二無轉,能入空定。
    問:若此未能入空遍處定者,空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證入空遍處定?答:即依如前所入空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一趣定已,復想此空,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皆是空。……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空相,繫念思惟,此遍是空,非遍識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乃漸能入空遍處定。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空,無二無轉,從此乃入空遍處定。」
  52. ^ 大毘婆沙論》:「云何識無邊處?如契經說:『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是名識無邊處。』問:此何故名識無邊處?……答:應作是說,……但以加行,名識無邊處,如《施設論》說:『以何加行修識無邊處定?由何加行入識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應思惟,清淨眼等,六種識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識相。以先思惟無邊識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第二無色定。』故說此名識無邊處。復次、依等流故,說此定名識無邊處,謂:瑜伽師從此定出,必起相似識相現前,謂:於相,歡悅而住。」
    《集異門論》:「問:識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證入識遍處定?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此身中,或取清淨眼識相,或取清淨耳識相,或取清淨鼻識相,或取清淨舌識相,或取清淨身識相,或取清淨意識相。於此諸識,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識相。……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識相,繫念思惟,謂此是識,非為空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識定。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識相,無二無轉,能入識定。
    問:若此未能入識遍處定者,識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證入識遍處定?答:即依如前所入識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一趣定已,復想此識,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皆是識。……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識相,繫念思惟,此遍是識,非遍空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乃漸能入識遍處定。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識,無二無轉,從此乃入識遍處定。」
    大毘婆沙論》:「問:虛空空界,有何差別?答:虛空非色,空界是色。虛空無見,空界有見。虛空無對,空界有對。虛空無漏,空界有漏。虛空無為,空界有為。」
    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道品》:「如比丘,如是思惟:我已遍解無邊空處行,頗有法勝無邊空處不?比丘便作是念:唯有識,勝無邊空處行,識以何因故勝?我以識,遍解無邊空處故。如比丘,思惟無邊識處寂靜,知、解、受無邊識處寂靜。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識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識處定。」
    解脫道論》:「問:無邊虛空者,云何為空?答:是空入、空界、空穴,不為四大所觸,此謂為空。於空,正安心,令滿無邊,此謂無邊。……無邊識者,唯彼虛空,以識作意,令滿無邊,是謂無邊識處。問:色、非色法?云何執為無邊?答:唯無色法故,成無邊,何以故?非色之法,無有邊際,不可得故。」
  53. ^ 大毘婆沙論》:「云何無所有處?如契經說:『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是名無所有處。』問:此何故名無所有處?答:此中無我、無我所故。問:一切地中,無我、我所,何獨此名無所有處?答:無有餘地,能令我執及我所執,羸劣穿薄,勢力減少,如此地者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無有真實、常、恒、不變易法,損伏常見,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無有所趣、所歸、屋舍、室宅,能為救護,摧伏憍慢、懈怠、放逸,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中無無邊行相,初捨彼相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於此定中,無能、所攝行相轉故,如說非我有處、有時、有所屬物,亦無處、時、物屬我者故,此獨名無所有處。……
    問:佛何故說無所有處獨名捨耶?答:,謂聖道能盡捨故,有聖道地,此最為後故,於此地,獨立捨名。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此地近捨假想、勝解無邊行相,麁觀解故,獨立捨名。大德(覺天)說曰:此地棄捨作意、功用、無邊行相,心、心所法,無功用住故,獨名捨。」
    《集異門論》:「問:此無所有處解脫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入無所有處解脫定?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先應思惟識無邊處,為苦、麁、障,後應思惟無所有處,為靜、妙、離。……為攝散動馳流心故,專繫念思惟無所有處相,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入無所有處解脫定。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如是無所有處,無二無轉,便能證入無所有處解脫定。」
  54. ^ 大毘婆沙論》:「云何非想非非想處?如契經說:『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是名非想非非想處。』問:此何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答:此地中,無明了想相,亦無無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無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亦無無想相者,非如無想及滅定故。由此地想,闇鈍羸劣,不明了不決定故,名非想非非想處。
    問:欲界、非想非非想處,何緣無有無漏道耶?答:非田器故,謂:彼二地,非無漏道所依田器故,無漏道,二地中無。復次、斷有根故,謂:彼二地,是有根本,諸無漏道,斷有根本故,無漏道,二地中無。復次、斷二邊故,謂:彼二地,是下、上邊,諸無漏道,能斷二邊,住於中道故,彼地無。復次、欲界無定,亦非修地,非離染地;有頂闇鈍,不決似疑,諸無漏道,必依定界,修、離染地,明利決定故,二地無。復次、欲界地中,掉舉增上;有頂地中,寂止增上,非無漏道所依止處。」
    《集異門論》:「問:此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入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定?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先應思惟無所有處,為苦、麁、障,後應思惟非想非非想處,為靜、妙、離。……為攝散動馳流心故,專繫念思惟非想非非想處相,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入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定。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如是非想非非想處,無二無轉,便能證入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定。」
  55. ^ 《集異門論》:「八解脫者,云何為八?答:若有色,觀諸色,是第一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諸色,是第二解脫;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是第三解脫;……空無邊處,具足住,是第四解脫;……識無邊處,具足住,是第五解脫;……無所有處,具足住,是第六解脫;……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是第七解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是第八解脫。
    • 若有色、觀諸色者,謂:彼於內各別色想,未遠離、未別遠離,未調伏、未別調伏,未滅沒、未破壞;……由勝解力,觀外諸色,或作青瘀,或作膿爛,或作破壞,或作離散,或作啄噉,或作異赤,或作骸骨,或作骨鎖,是名若有色觀諸色。……解脫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解脫。
    •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者,謂:彼於內各別色想,已遠離、已別遠離,已調伏、已別調伏,已滅沒、已破壞;……由勝解力,觀外諸色,或作青瘀,或作膿爛,或作破壞,或作離散,或作啄噉,或作異赤,或作骸骨,或作骨鎖,是名內無色、想觀外諸色。……
    • 問:此淨解脫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入淨解脫定?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取青樹相,所謂青莖,青枝,青葉,青花,青菓,或取青衣,青嚴具相,或取所餘種種青相。既取如是諸青相已,由勝解力,思惟、想念、觀察、安立、信解,此色是某青相。……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青相,繫念思惟,謂此是青,非非青相,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入淨解脫定。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青相,無二無轉,便能證入淨解脫定。如觀青相,觀黃、赤、白,隨其所應,亦復如是。……」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解脫?解脫是何義?答:棄背義,是解脫義。問:若棄背故,名解脫者,何等解脫,棄背何心?答:初、二解脫,棄背色貪心;第三解脫,棄背不淨觀心;四無色處解脫,各自棄背次下地心;想受滅解脫,棄背一切有所緣心;故棄背義,是解脫義。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心於煩惱,解脫清淨,故名解脫。大德說曰:由勝解力,而得解脫,故名解脫。脇尊者言:有所背捨,故名解脫。……棄背欲界,及初靜慮識身所引,緣色貪心故,初、二靜慮,立初、二不淨解脫。第二、第三靜慮,無識身所引,緣色貪心故,第三、第四靜慮,不立初、二不淨解脫。第三解脫,在第四靜慮。……
    問:此淨解脫,為即有色、觀諸色?為即內無色想、觀外色耶?……答:應作是說,此淨解脫,即內無色想、觀外色。……問:修觀行者,何故修此淨解脫耶?答:欲試善根滿、未滿故,謂:觀行者,……若觀淨相,煩惱不生,乃知善根已得成滿故,觀淨相,修淨解脫。復次、修觀行者,觀不淨相,心沈慼故,善品不增;為令善品更增進故,復觀淨相,修淨解脫。如遊塚間,數觀屍穢,心沈慼故,善品不增;為令善品更增進故,觀妙園林,流泉池沼,或遊城邑,觀諸妙事,令心欣悅,能修勝善,此亦應然故,觀淨相。復次、修觀行者,久觀不淨,心便樂著,善品不增;為令善品得增進故,捨不淨觀,修淨解脫。復次、修觀行者,欲顯自心,堅牢不退,……顯自善根,有大勢力,謂:緣淨境煩惱不生,況緣餘境故,觀淨相,修淨解脫。復次、顯淨解脫,非諸有情皆能修起,唯妙勝解樂淨天歿,來生人中乃能修起故,修行者修淨解脫。」
    「問:何故第三靜慮,無解脫、勝處、遍處耶?答:非田器故,乃至廣說。復次、……前三靜慮,有尋、伺、喜、樂,及入、出息,擾亂事故,無淨解脫;後四勝處,前八遍處,緣淨妙境,能伏煩惱,其事甚難,是故必依無擾亂地,乃得成就。……復次、第三靜慮,有生死中,最勝受樂,能令行者,耽著迷亂故,無解脫、勝處、遍處。……」
  56. ^ 中阿含經·根本分別品·意行經》:「比丘,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身成就遊,慧見諸漏盡斷智。彼諸定中,此定說最第一、最大、最上、最勝、最妙。……得此定,依此定,住此定已,不復受生、老、病、死苦,是說苦邊。」
    雜阿含經·五六八經》:「有質多羅長者,……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謂行者,云何名行?伽摩比丘言: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 復問:尊者!若死,若入滅盡正受,有差別不?答:捨於壽、暖,諸根悉壞,身命分離,是名為死。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不捨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此則命終、入滅正受,差別之相。
    • 復問:尊者!云何入滅正受?答言:長者!入滅正受,不言:『我入滅正受,我當入滅正受。』然先作如是漸息方便,如先方便,向入正受。
    • 復問:尊者!入滅正受時,先滅何法?為身行?為口行?為意行耶?答言:長者!入滅正受者,先滅口行,次身行,次意行。
    • 復問:尊者!云何為出滅正受?答言:長者!出滅正受者,亦不念言:『我今出正受,我當出正受。』然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
    • 復問:尊者!起滅正受者,何法先起,為身行?為口行?為意行耶?答言:長者!從滅正受起者,意行先起,次身行,後口行。
    • 復問:尊者!入滅正受者,云何順趣、流注、浚輸?答言:長者!入滅正受者,順趣於離,流注於離,浚輸於離;順趣於出,流注於出,浚輸於出;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 復問:尊者!住滅正受時,為觸幾觸?答言:長者!觸不動,觸無相,觸無所有。」
    中阿含經·晡利多品·大拘絺羅經》:「尊者舍黎子,……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覺、想、思,此三法,為合為別?此三法,可別施設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覺、想、思,此三法,合不別;此三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覺所覺者,即是想所想,思所思,是故,此三法,合不別;此三法,不可別施設。……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若入滅盡定,及入無想定者,有何差別?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入滅盡定者,想及知滅;比丘入無想定者,想、知不滅;若入滅盡定,及入無想定者,是謂差別。」
    《集異門論》:「問:此想受滅解脫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入想受滅解脫定?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一切行,不造作,不思覺,而入於定,但作是念:『云何當令未生想、受,暫時不生;已生想、受,暫時息滅?』……隨心所,有時能令未生想、受,暫時不生;已生想、受,暫時息滅,齊此名入想受滅解脫定。……想受滅者,謂:想及受,滅、寂靜、沒,是名想受滅。」
    大毘婆沙論》:「問:滅盡定自性云何?答:不相應行蘊為性,是彼攝故。界者,在無色界。地者,在根本非想非非想處地。問:何故下地無此定耶。答:……又、滅盡定,滅極細心、心所故得,下地不順極細心、心所滅。……問:滅盡定中,滅一切心、心所法,何故但言想、受滅,不說心等?答:譬喻者說,此定有心,唯滅想、受。問:今不問彼,但問說無心者,何故爾耶?答:說想、受滅,顯餘亦滅,非餘相應法離想、受起故。……問:心平等,說名等至,此中無心,云何名等至?答:等至有二,一、令心平等,二、令大種平等。無想、滅盡定,雖斷平等心,令不相續,而引平等大種,令現在前,故名等至。……
    問:住滅盡定,得經幾時?答:欲界有情,諸根大種,由段食住,若久在定,則在定時身雖無損,後出定時身便散壞故,住此定,但應少時,極久不得過七晝夜,段食盡故。……
    如契經說:『毘舍佉鄔波索迦,詣達磨陣那苾芻尼所,問言:聖者諸苾芻等,念何當言入滅盡定?苾芻尼告毘舍佉言:諸苾芻等,入滅定時,終不念言:我今入滅定,或復當入。然由先時調練心故,心轉微細,隨順趣入。……復問:聖者諸苾芻等,念何當言出滅盡定?苾芻尼告毘舍佉言:諸苾芻等,出滅定時,終不念言:我今出滅定,或復當出。然彼身命六處為緣,及本要期,出滅盡定;或由飢渴便利所惱,在定雖不為損,出則作患故,彼法爾,出於滅定。……復問:聖者諸苾芻等,出滅定時,其心何所隨順?何所轉近?何所垂入?苾芻尼言:諸苾芻等,出滅定時,其心隨順離,轉近離,垂入離。……又問:聖者諸苾芻等,出滅定時,為觸幾觸?苾芻尼告毘舍佉言: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問:如是三觸,有何差別?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是不動觸;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觸;非想非非想處,是無相觸。有說:空是不動觸,無願是無所有觸,無相是無相觸。有說:無漏、無所有處、緣涅槃者,具名三觸,謂:無漏故,名不動觸;無所有處攝故,名無所有觸;緣涅槃故,名無相觸。大德說曰:諸苾芻等,出滅定時,若起非想非非想處心,不起餘不同分心,當言觸無相觸;若起無所有處不同分心,當言觸無所有觸;若起識無邊處不同分心,當言觸不動觸。……
    如說:『由得依住此滅定故,不受當來生老死苦,不起彼集。』問:滅定不能斷諸煩惱,云何得有如是說耶?答:應觀此中所說意趣,謂:諸有學,出滅定已,作是思惟:『此滅定中,心、心所法,暫滅暫息,須臾不行,尚有如是寂靜微妙,何況涅槃,有為諸行,永滅永息,究竟不行。』由此為先,斷餘煩惱,滅相續蘊,入無餘依涅槃界。……依此密意,故作是說,非謂滅定能斷煩惱。」
  57. ^ 雜阿含經·四七四經》:「佛告阿難:……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nirodha)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passaddhiya)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samāpannassa),言語(vācā)止息;
    • 二禪正受時,覺觀(vitakka-vicāra)止息;
    • 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
    • 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
    • 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
    • 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止息;
    • 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
    • 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
    • 想受滅(saññā-vedayita-nirodha)正受時,想(saññā)受(vedanā)止息,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大毘婆沙論》:「諸契經中,亦說九次第定。或有生如是疑:若不入初靜慮等,便不能入第二靜慮等。今欲令彼生決定解:不入初靜慮等,亦能入第二靜慮等,故作斯論。頗有不入初靜慮,入第二靜慮耶?答:入。云何入?謂:從未至定,或靜慮中間,或第二靜慮近分,或第二靜慮,或第三靜慮近分,或第三靜慮,或第四靜慮等無間,第二靜慮現在前。……乃至頗有不入四靜慮、下三無色,入非想非非想處耶?答:入,謂:依未至定,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即於彼非想非非想處定現在前。」
  58. ^ 雜阿含經·四五六經》:「世尊告諸比丘:有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有滅界。……彼光界者,緣闇故可知;淨界,緣不淨故可知;無量空入處界者,緣色故可知;無量識入處界者,緣內故可知;無所有入處界者,緣所有可知;非想非非想入處界者,緣有第一故可知;滅界者,緣有身可知。……彼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此諸界,於自行正受而得;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於第一有正受而得;滅界者,於有身滅正受而得。」
    雜阿含經·四八四經》:「尊者跋陀羅語尊者阿難言:……有眾生,度一切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入處具足住,若起彼想者,是名想第一。……有眾生,度一切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住,若起彼有者,是名有第一。」
    雜阿含經·四九二經》:「若有比丘,得無量三昧,身作證具足住,於有身滅(sakkāya-nirodha)、涅槃,心生信樂,不念有身;……現法隨順法教,乃至命終,不復來還生於此界。」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世尊告曰:緣闇故,施設明界;緣不淨故,施設淨界;緣色趣故,施設空無邊處界;緣邊際故,施設識無邊處界;緣所有故,施設無所有處界;緣有身故,施設非想非非想處界;緣有身滅故,施設滅界。』……明界者,謂初、二解脫。淨界者,謂第三解脫。四無色處界者,謂四無色解脫。滅界者,謂想受滅解脫。……有身,謂無所有處,此猶有生死身,非全無所有故。……有身滅,謂非想非非想處,以彼能滅無所有處有身法故。……即此經說:『……佛告苾芻:如是諸界,由自行餘(saṅkhārāvasesa)定得。……』此中有說:彼問得界;復有說者:彼問得斷。
    • 若問得界,彼問意言:如是諸界由何定得彼體?佛答意言:明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界,由自行定得,自行定者,謂自近分。由自近分,離下地染,得自地解脫,謂:由初靜慮近分,離欲界染,得初二解脫;由第四靜慮近分,離第三靜慮染,得淨解脫;由空無邊處近分,離第四靜慮染,得空無邊處解脫;乃至由非想非非想處近分,離無所有處染,得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唯有滅界,由餘定得,餘定者,謂有所依定,即是非想非非想處,彼是諸有根本定故;或有說此名有勝定,於諸有中此最勝故。或說:此名想受滅定,是想受滅入出定故,由此定得第八解脫。
    • 若問得斷,彼問意言:如是諸界由何定得彼斷?佛答意言:明界乃至無所有處界,由自行、餘定得。自行定者,謂自近分,即有漏定;餘定者,謂諸無漏定。欲界乃至無所有處,皆由此二定,離染得彼斷。非想非非想處界,但由餘定得,唯無漏定,能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得彼斷故。滅界但由餘得,餘謂有身滅,即是涅槃;般涅槃時,捨滅盡定,說名為斷,由餘涅槃而得彼斷故,說彼由餘得。」
    「問:靜慮近分,及無色定,為立支不?若立支者,此何不說?若不立者,《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頗有空無邊處定,於空無邊處定,根勝、道勝、定勝、而支等耶?答:有,謂:從空無邊處定起,無間復入空無邊處定。』
    • 有作是說:靜慮近分,及無色定,亦建立支。問:若爾,善通《施設論》說,今於此中,何故不說?答:理亦應說,而不說者,應知此中,是有餘說,謂:初靜慮近分,如根本,亦有五支,然除喜受,增捨受。第二靜慮近分,如根本,亦有四支,亦除受,增受。第三靜慮近分,如根本,亦有五支,然除樂受,增捨受。第四靜慮近分,及無色定,如根本第四靜慮,皆亦有四支。
    • 評曰:應作是說,靜慮近分,及無色定,皆不立支,功德少故,道攝故。問:若爾,善通此中所說,《施設論》說當云何通?答:依因長養故,說為勝。言支等者,謂:覺、道支。」
  59. ^ 中阿含經·習相應品·盡智經》:「世尊告諸比丘:有知、有見者,便得漏盡,非不知,非不見。云何知、見便得漏盡?謂:知見苦如真,便得漏盡,知見苦習、知見苦滅、知見苦滅道如真,便得漏盡。盡智有習,非無習。……若奉事善知識者,未聞便聞,已聞便利,……便習觀法義。若有觀法義,便習受持法;若有受持法,便習翫誦法;若有翫誦法,便習法忍。若有觀法忍,便習信;若有信,便習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習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盡智。」
    大毘婆沙論》:「云何知有靜慮中間,及未至定,依之盡漏?答:……又契經說:『佛告苾芻,我不唯說依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等,能盡諸漏;然由慧見,亦能盡漏。』此經則顯:有未至定,依之盡漏。又、未離欲染聖者,未得靜慮,而見聖諦,若無未至定,依何得起聖道?永斷諸漏,由此故知,有未至定,依之盡漏。」
    「諸四大種及所造色,依何定滅?答:依四定,或依未至滅。……大種造色依四定滅者,謂:依四靜慮。依未至滅者,謂:依初靜慮近分,及靜慮中間,空無邊處近分。此中靜慮、無色近分,靜慮中間,皆名未至,並未能入勝根本地,而能現前斷煩惱故。……尋、伺、有對觸,依何定滅?答:依初定,或依未至滅。依初定滅者,謂:依初靜慮。依未至滅者,謂:依前二靜慮近分,及靜慮中間。……喜根,依何定滅?答:依二定,或依未至滅。依二定滅者,謂:依前二靜慮,依未至滅者,謂:依初靜慮近分,及靜慮中間,第三靜慮近分。……捨根、觸、思、識食,依何定滅?答:依七定,或依未至滅。依七定滅者,謂依四靜慮,及前三無色。依未至滅者,謂:依初靜慮近分,及靜慮中間。……此中諸依七定、靜慮中間滅者,唯聖者、非異生,唯聖道、非世俗道。諸依初靜慮近分滅者,通聖者及異生,通聖道及世俗道。諸依上七地近分滅者,通聖者及異生,唯世俗道、非聖道。」
    「梵輔、梵眾,依未至地心,命終結生;大梵,依靜慮中間心,命終結生,所以者何?命終結生心,唯捨受相應,捨受,唯在初靜慮近分地有,非根本地故。」
  60. ^ 中阿含經·長壽王品·郁伽支羅經》:「世尊告曰:比丘,當如是學,令心得住,在內不動,無量善修,復觀內身如身,行極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慼。復觀外身如身,……復觀內外身如身,……比丘,如此之定,去時、來時,當善修習,住時、坐時、臥時、眠時、寤時、眠寤時,亦當修習。復次、亦當修習,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修習無覺無觀定;亦當修習喜共俱定,樂共俱定,定共俱定,修習捨共俱定。比丘,若修此定極善修者,比丘,當復更修觀內覺如覺。……比丘,若修此定極善修者,比丘,當復更修觀內心如心。……比丘,若修此定極善修者,比丘,當復更修觀內法如法。……」
    大毘婆沙論》:「云何知有靜慮中間,及未至定,依之盡漏?答:世尊說有三三摩地,能盡諸漏,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餘經又說:初靜慮,名有尋有伺,第二靜慮以上,名無尋無伺。若無靜慮中間,更說何等名無尋唯伺?由此知,有靜慮中間,依之盡漏。……」
    「問:大梵天王,住在何處?梵輔、梵眾,住何處耶?西方諸師作如是說:初靜慮地,處別有三:一、梵眾天處,二、梵輔天處,三、大梵天處,此處即是靜慮中間。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初靜慮地,唯有二處,即梵輔天中,有高勝靜處,如近聚落,有勝園林,是大梵王常所居處,此處即是靜慮中間。」
  61. ^ 大毘婆沙論》:「三乃至九十八隨眠,依何定滅?……答:三結,或依四,或依未至滅者,四謂:四靜慮地,未至謂:未至地,及靜慮中間,此二俱名未至地故。……三結永斷、無餘斷、畢竟斷、無片影斷,必以見道。然諸見道,唯依六地,謂:四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若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如是三結,依未至滅,乃至若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如是三結,依第四靜慮滅。……然此三結永斷,唯在道類忍時,若別說者:有身見永斷,唯在苦類忍,故言依四、依未至滅。三不善根,及欲,依未至滅者,離欲染時,彼永斷故,若異生,若聖者,若有漏道,若無漏道,俱依未至,離欲染故。無明,或依七,或依未至滅者,七謂:四靜慮,及下三無色,即七依定,未至謂:未至定,及靜慮中間,此二俱名未至地故。……此中但說二永斷處故,唯聖者無漏道斷,即是最後金剛喻定。」
  62. ^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復有二處,一、無想有情處,二、非想非非想處。』問:何故世尊說此二處?答:為破外道解脫想故,謂:諸外道,於此二處,起解脫想;為破彼想,佛說:此二名為生處,非真解脫。」
    「問:無想定自性云何?答:不相應行蘊為性,是彼攝故。界者,在色界。地者,在根本第四靜慮地。……問:何故第四靜慮,順心、心所滅,非下地耶?答:諸欲入彼定者,先起欲界善心,次入初靜慮,次入第二靜慮,次入第三靜慮,後入第四靜慮;於第四靜慮,上、中、下心,從上入中,從中入下,下品心斷,入無想定。譬如女人,續毛為縷,除去麁者,緝績細者,乃至將盡,以手絕之;入無想定,當知亦爾,從麁入細,乃至都滅故,此唯在第四靜慮。又、下諸地,有歡、慼受,行相麁動,難可除滅;第四靜慮,唯有處中受,行相微細,易可斷滅故,下地中,無無想定。」
  63. ^ 中阿含經·長壽王品·說處經》:「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無量,比丘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大毘婆沙論》:「四無量者,一、慈,二、悲,三、喜,四、捨。問:何故靜慮無間,說無量耶?答:靜慮引起四無量故。復次、靜慮、無量,更相引故。復次、以四無量,是靜慮中勝功德故。問:此四無量自性是何?答:慈、悲,俱以無瞋善根為自性,對治瞋故。……喜,以喜根為自性。……捨,以無貪善根為自性,對治貪故。……此四無量,界者,在欲、色界。地者,慈、悲、捨三,在七地,謂:欲界、四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喜無量,在三地,謂:欲界、初、二靜慮。……此四無量,所依者,唯依欲界身,而得現起。……所緣者,唯緣欲界,唯緣聚集,唯緣和合,唯緣有情。……念住者,此四,唯與法念住俱。……三摩地者,此四,不與三摩地俱,唯有漏故。根相應者,慈、悲、捨三,與喜、樂、捨三根相應;喜,全不與受根相應,若兼說彼相應隨轉,則喜亦與喜根相應。……問:此四無量,次第云何?……有作是說:如說而生。……評曰:應作是說,非四無量如說而生,所以者何?修觀行者,隨樂生故。……」
  64. ^ 中阿含經·長壽王品·迦絺那經》:「諸賢!我已斷此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諸賢!我已得如是定,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āneñja),心學如意足作證。……諸賢!我已得如是定,……心學天耳智通作證。……諸賢!我已得如是定,……心學他心智通作證。……諸賢!我已得如是定,……心學憶宿命智通作證。……諸賢!我已得如是定,……心學生死智通作證。諸賢!我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諸賢!我已得如是定,……心學漏盡智通作證。」
    發智論》:「依初靜慮,引發神境通道時,彼極遠至何處耶?答:乃至梵世。依初靜慮,引發天耳通道時,彼極遠聞何繫聲耶?答:乃至梵世。依初靜慮,引發他心通道時,彼極遠知何繫心心所法耶?答:乃至梵世。依初靜慮,引發宿住隨念通道時,彼極遠憶何繫宿住事耶?答:乃至梵世。依初靜慮,引發天眼通道時,彼極遠見何繫色耶?答:乃至梵世。如依初靜慮,乃至依第四靜慮,各隨自處,廣說亦爾。」
    大毘婆沙論》:「五通者,一、神境智通,二、天眼智通,三、天耳智通,四、他心智通,五、宿住隨念智通。此五,皆以慧為自性。……問:何故名通?答:於自所緣,無倒了達,妙用無礙,故名為通。界者,四唯色界繫,他心智通,色界繫及不繫。地者,在四靜慮根本地,非近分,非無色。」
    「問:隨依何靜慮發神境通,能至何處?答:依初靜慮發者,能至梵世,乃至依第四靜慮發者,能至廣果,或色究竟。聲聞,不作意,傍極小千世界;作意,極中千世界。獨覺,不作意,極中千世界;作意,極大千世界。佛,不作意,極大千世界;作意,能極無邊世界。如神境通,四通亦爾。」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依止靜慮發五通等,云何能發?謂:靜慮者,已得根本清淨靜慮,即以如是清淨靜慮,為所依止,於五通增上正法,聽聞受持,令善究竟,謂:於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死生智通,心差別通等,作意思惟,復由定地所起作意,了知於義、了知於法。由了知義、了知法故,如是如是,修治其心,由此修習、多修習故,有時有分,發生修果五神通等。又即如是了知於義、了知於法,為欲引發諸神通等,修十二想,何等十二?一、輕舉想,二、柔軟想,三、空界想,四、身心符順想,五、勝解想,六、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七、種種品類集會音聲想,八、光明色相想,九、煩惱所作色變異想,十、解脫想,十一、勝處想,十二、遍處想。……當知如是十二種想,親近修習、多修習故,隨其所應,便能引發五種神通,及能引發,不共異生,如其所應,諸聖功德。」
  65. ^ 《集異門論》:「四修定者,一、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住;二、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最勝;三、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勝分別;四、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諸漏永盡。…… 法蘊論》:「『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有四修定,何等為四?謂: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現法樂住;復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殊勝;復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勝分別;復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諸漏永盡。……
    • 離生喜樂,……能令證得現法樂住。……
    • 光明想,善攝受,善思惟,善修習,善通達;……能令證得殊勝智見。……
    • 善知生,善知受住,善知受滅盡沒,於此住,非不住念;及善知,善知尋,於此住念,非不住念,是名修定;……能令證得勝分別慧。……
    • 五取蘊,數數隨觀生滅而住,……能令證得諸漏永盡。』」
  66. ^ 中阿含經·長壽王品·長壽王本起經》:「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如是我等,……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世尊!我等得光明便見色,彼見色光明尋復滅。世尊告曰:……阿那律陀!我本未得覺無上正真道時,亦得光明而見色,彼見色光明尋復滅。……阿那律陀!有時,我知光明,而不見色。……我復作是念:『若我念光明相,不念色相者,爾時,我知光明,而不見色。』……阿那律陀!有時,我見色,而不知光明。……我復作是念:『若我念色相,不念光明相者,爾時,我知色,而不知光明。』……阿那律陀!有時,我少知光明,亦少見色。……我復作是念:『若我少入定,少入定故,少眼清淨;少眼清淨故,我少知光明,亦少見色。』……阿那律陀!有時,我廣知光明,亦廣見色。阿那律陀!我作是念:『何因何緣,我廣知光明,亦廣見色?』阿那律陀!我復作是念:『若我廣入定,廣入定故,廣眼清淨;廣眼清淨故,我廣知光明,亦廣見色。』阿那律陀!如是,我知如是已,竟日,竟夜,竟日夜,廣知光明,亦廣見色。阿那律陀!爾時,我行此住止行。」
    中阿含經·長壽王品·念身經》:「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集異門論》:「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最勝知見?答:於光明想俱行,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最勝知見。」
    法蘊論》:「『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殊勝智見,謂:有苾芻,於光明想,善攝受,善思惟,善修習,善通達;若晝若夜,無有差別;若前若後,無有差別;若下若上,無有差別;開心離蓋,修照俱心,除闇昧心,修無量定,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殊勝智見。』……
    『於光明想善攝受等』者,云何光明定加行?修何加行入光明定?謂:於此定,初修業者,先應善取淨月輪相,或復善取淨日輪相,或復善取藥物、末尼、諸天宮殿星宿光明,或復善取燈燭光明,或復善取焚燒城邑、川土光明,或復善取焚燒山澤、曠野光明,或復善取焚燒十擔、……或百擔、或千擔、或百千擔、……或無量百千擔薪火光明。此火光明,熾盛、極熾盛,洞然、遍洞然。隨取一種光明相已,審諦、思惟、解了、觀察、勝解、堅住而分別之。……彼若爾時,攝錄自心,令不散亂馳流餘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緣,思惟如是諸光明相。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光明定加行,亦名入光明定。彼於此道生已,修習、多修習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無二無退,思惟如是諸光明相,齊此名為已入光明定,而未名為光明定想。
    云何名為光明定想?謂:即依止前光明定,思惟如前諸光明相,諸想、等想,解了取像,已想、當想,名光明定想,此光明定想,名光明想。於光明想善攝受者,謂於此想。……開心者,謂發起光明、照了、鮮淨俱行之心。……脩照俱心者,謂修習光明、照了、鮮淨俱行之心。……云何為定?謂:即於光明,審諦、思惟、解了、觀察、勝解、堅住、分別所起,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總名為定。……
    『能令證得殊勝智見』者,云何名為殊勝智見?謂:於此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至圓滿位,於舊眼邊,發起色界大種所造,清淨天眼。依此天眼,生淨眼識。依此眼識,能遍觀察,前、後、左、右、上、下諸色。如如色界大種所造,清淨天眼,舊眼邊起,如是如是,生淨眼識,依此眼識,領受觀察,彼彼諸色,是名此中殊勝智見。」
    大毘婆沙論》:「問:天眼以何為自性?答:非諸筋骨、血肉所成,色界大種所造淨色,能無礙視,體不可見,眼界、眼處、眼根所攝,是謂天眼。……《法蘊論》說:『於眼周圍,有時有分,色界大種所造天眼,清淨現前。由此天眼,能見前、後、左、右、下、上諸色差別。』」
  67. ^ 《集異門論》:「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十遍處者,云何為十?具壽當知!地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一遍處。復次、具壽!水遍一想,……是第二遍處。復次,具壽!火遍一想,……是第三遍處。復次,具壽!風遍一想,……是第四遍處。復次,具壽!青遍一想,……是第五遍處。復次,具壽!黃遍一想,……是第六遍處。復次,具壽!赤遍一想,……是第七遍處。復次,具壽!白遍一想,……是第八遍處。復次,具壽!空遍一想,……是第九遍處。復次,具壽!識遍一想,……是第十遍處。……言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二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言遍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皆名遍處。」
    大毘婆沙論》:「十遍處者,謂: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無邊處、識無邊處遍處。問:此十遍處,自性是何?答:前八遍處,以無貪善根,為自性,對治貪故;若兼取相應、隨轉,即欲界者,以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以五蘊為自性;後二遍處,俱以四蘊,為自性。……問:何故名遍處?遍處是何義?答:由二緣故,名為遍處,一、由無間,二、由廣大。由無間者,謂:純青等勝解作意,不相間雜故,名無間。由廣大者,謂:緣青等勝解作意,境相無邊故,名廣大。大德說曰:所緣寬廣,無有間隙故,名遍處。此十遍處,界者,前八遍處,是色界;後二遍處,是無色界。地者,前八遍處,在第四靜慮;第九遍處,在空無邊處;第十遍處,在識無邊處。」
    「八勝處者,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諸色,青、黃、赤、白,復為四種。如是八種,名八勝處。問:此八勝處,自性是何?答:無貪善根,以為自性,對治貪故。……問:何故名勝處?勝處是何義?答:勝所緣境故,名勝處。復次、勝諸煩惱故,名勝處,雖觀行者,非一切能勝所緣境,而於所緣不起煩惱,亦名為勝,如契經說:『於此處勝故,名勝處。』此八勝處,界者,皆是色界。地者,前四勝處,在初、二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後四勝處,在第四靜慮。」
    「問:解脫、勝處、遍處,有何差別?答:……復次、下品善根,名解脫;中品善根,名勝處;上品善根,名遍處。復次、小善根,名解脫;大善根,名勝處;無量善根,名遍處。復次、唯因,名解脫;唯果,名遍處;通因果,名勝處。復次、能有棄背,名解脫;能勝伏境,名勝處;能廣所緣,名遍處。復次、唯作勝解,名解脫;能伏煩惱,名勝處;於所緣境無二無量,名遍處。復次、若得解脫,未必已得勝處、遍處;若得勝處,必已得解脫,未必已得遍處;若得遍處,必已得解脫及勝處;所以者何?從解脫入勝處,從勝處入遍處故。」
    解脫道論》:「問:一切入何義?答:謂周普一切入,如佛說偈言:『若人念佛德,生喜充遍身,觀地一切入,周滿閻浮提,此觀緣地生,心喜亦如是。』修如是觀,見曼陀羅遍一切入。」
  68. ^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佛告苾芻:吾欲兩月宴坐,汝等不須參問,唯除送食,布灑他時,於是世尊,入室宴坐。』……如彼經說:『過二月已,爾時世尊,從宴坐起,出到逈處,敷座而坐,現如是相,令諸苾芻,來詣佛所。』……『時諸苾芻見已,知佛從宴坐起,深心慚愧,我等何為不早詣佛,便相告命,共往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問訊起居,退坐一面。世尊告曰:若有外道,來問汝言:汝等大師,二月宴坐,入何等定?應答彼言:入持息念。』……又彼經說:『佛告苾芻:若有問言,云何聖住?云何天住?云何梵住?云何佛住?云何學住?云何無學住?應正答言:謂持息念,所以者何?此持息念,能令學者,證所未證;能令無學者,得現法樂住。』此持息念,不雜煩惱故,名聖住;自性光淨故,名天住;自性寂靜故,名梵住;諸佛多住故,名佛住;學所得故,名為學住,無學得故,名無學住。學者,由此得勝現觀,斷除煩惱故,名證所未證。無學者,由此得不動心解脫故,名得現法樂住。」
  69. ^ 雜阿含經·七四三經》:「諸外道出家言: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如是法,……盡攝其心,住四念處,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充滿;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如是修習。悲、喜、捨心,俱亦如是說。我等亦復為諸弟子作如是說。……世尊告諸比丘:如彼外道出家所說,汝等應問:修習慈心,為何所勝?修習悲、喜、捨心,為何所勝?……比丘!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喜心,修習、多修習,識入處最勝。捨心,修習、多修習,無所有入處最勝。」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修慈,究竟極至遍淨天;修悲,究竟極至空無邊處;修喜,究竟極至識無邊處;修捨,究竟極至無所有處。』問:修慈,究竟極至遍淨,是事可爾,得彼果故,繫屬彼故。修三無量,究竟極至下三無色,云何可爾?豈有色界善,招無色果耶?答:有作是說,此說甚深,彌勒下生,當解此義。復有說者:尊者寂授,能解此義,此本論師,當造時,逢彼在定,不獲請問。……
    四無色者,謂: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說:無色界有色,如分別論者;或復有說:無色界無色,如應理論者。問:分別論者,依何教理,說無色界亦有色耶?答:
    • 依契經故,謂契經說:『名色緣識,識緣名色。』無色界,既有識,亦應有名色。
    • 餘經復說:『壽、煖、識三,恒和合,不相離,不可施設離、別、殊、異。』無色界中,既有壽、識,亦應有煖。
    • 餘經復說:『離色、受、想、行,不應說識有去、來、住,有死、有生。』無色界中,既得有識,亦應具足,有四識住。
    • 復有過難:若無色界全無色者,欲、色界死,生無色界,或二萬劫,或四萬劫,或六萬劫,或八萬劫,諸色斷已;後死還生欲色、界時,色云何起?若色斷已還得起者,般涅槃已,諸行既斷,亦應後時還起諸行;勿有此失故,無色界,決定有色。
    問:應理論者,依何教理,說無色界全無色耶?答:
    • 依契經故,謂契經說:『色界,出離欲;無色界,出離色;寂滅涅槃,出離有為。』既說無色界出離色故,無色界,定無諸色。
    • 餘經復說:『入靜慮時,觀一切色、受、想、行、識,如病如癰,乃至廣說。入無色定時,觀一切受、想、行、識,如病如癰,乃至廣說。』由此故知,無色界中,定無諸色。
    • 餘經復說:『無色諸定,寂靜解脫,超過諸色。』由此故知,無色界中,定無諸色。
    • 餘經復說:『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故無色界,定無諸色。
    • 復有過難:若無色界猶有色者,應無漸次滅法;若無漸次滅法,應無究竟滅法;若無究竟滅法,應無解脫、出離、涅槃;勿有此過故,無色界,決定無色。
    問:此二說中,何者為善?答:應理論師,所說為善。問:應理論者,云何釋通分別論者所引契經?答:彼所引經,是不了義,是假施設,有別意趣。……問:分別論者,云何釋通應理論者所引契經?彼作是說:此所引經,是不了義,是假施設,有別意趣。……是故應知,分別論者,是無知果、黑闇果、無明果、不勤加行果,說無色界猶有細色;然無色界,諸色皆無,為止如是他宗所說,顯示己宗所有正義,……故作斯論。」
  70. ^ 中阿含經·長壽王品·念身經》:「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觀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烏鵄所啄,犲狗所食,火燒埋地,悉腐爛壞。……如本見息道,骸骨青色,腐爛食半,骨鎖在地。……如本見息道,離皮肉血,唯筋相連。……如本見息道,骨節解散,散在諸方,足骨、膊骨、髀骨、臗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骨,各在異處。……如本見息道,骨白如螺,青猶鴿色,赤若血塗,腐壞碎末。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 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大毘婆沙論》:「十想,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斷想,離想,滅想。……問:何故此中,但說十想?答:此不應問,以是佛經所說故,佛於處處經中,唯說十想。……如是十想,界分別者,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欲、色界。餘,三界及非界。地者,不淨想、厭食想,在十地,謂:欲界、靜慮中間、四靜慮、及四近分。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在七地,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根本四靜慮。餘七想,有漏者,在十一地,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根本四靜慮、四無色;無漏者,在九地,謂:未至、靜慮中間、根本四靜慮、下三無色。」
    「修行者,起不淨想時,先往塚間,觀不淨相,所謂:死屍青瘀、膖脹、膿爛;或虫獸食噉,血肉狼藉,支節分離;或肉盡筋連,唯觀骨鎖,次第連接。取是相已,至一近處,閉目思惟,若皆分明現前者善,若不明了,當更往觀。如此,善觀不淨相已,疾還所止,洗足敷座,結跏趺坐,調滑身心,令身心柔軟,身心堪能,身心無熱,身心離蓋。
    既令身心離諸蓋已,取先外相,以方己身,如彼此亦爾,如此彼亦爾,謂:我此身,具有如前諸不淨相,因於足骨,以拄踝骨;因於踝骨,以拄脛骨;因於脛骨,以拄膝骨;因於膝骨,以拄髀骨;因於髀骨,以拄髖骨;因於髖骨,以拄腰骨;因於腰骨,以拄脊骨;因於脊骨,傍連肋骨;又因手骨,以拄肘骨;因於肘骨,以拄臂骨;因於臂骨,以拄肩骨;因於肩骨,以拄脊骨;復因脊骨,以拄項骨;因於項骨,以拄頷輪;因於頷輪,以拄齒鬘;上有髑髏。
    於此身中,骨鎖次第,善取相已,繫念眉間,然其所樂,有廣有略。若樂略者,即從眉間,入身念住;從身念住,入受念住;從受念住,入心念住;從心念住,入法念住。若樂廣者,從眉間起,復觀髑髏、齒鬘、頷輪,次第觀察,乃至足骨。次由勝解作意力故,令所觀骨鎖,漸增漸廣,遍滿一床、一房、一院、一僧伽藍、一村、一田、一城、一國,乃至大海邊際,所有大地,皆為白骨,周匝遍滿。復以勝解作意力故,從彼漸略,捨大地骨,觀於一國;捨一國,觀一城;乃至捨一房,觀一床;復捨一床所有骨相,但觀身骨,謂:觀足骨,次觀踝骨,次觀脛骨,乃至最後觀髑髏骨,捨髑髏骨,繫念眉間。彼瑜伽師,若於如是廣略自在,是名不淨觀成。」
  71. ^ 長阿含經·自歡喜經》:「彼見定(dassana samāpatti)者,謂: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ceto-samādhi),觀頭至足,觀足至頭,皮膚內外,但有不淨,髮、毛、爪、甲,肝、肺、腸、胃、脾、腎、五臟,汗、肪、髓、腦、屎、尿、涕、淚,臭處不淨,無一可貪,是初見定。……除去皮、肉,外諸不淨,唯觀白骨,及與牙齒,是為二見定。……除去皮、肉,外諸不淨,及白骨,唯觀心,在何處住,為在今世?為在後世?今世不斷,後世不斷,今世不解脫,後世不解脫,是為三見定。……復重觀識,識在後世,不在今世,今世斷,後世不斷,今世解脫,後世不解脫,是為四見定。……復重觀識,不在今世,不在後世,二俱斷,二俱解脫,是為五見定。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與如來等者,况欲出其上。」
    中阿含經·長壽王品·念身經》:「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謂:此身中有髮、毛、爪、齒,麁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猶以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種,大麥、小麥,大小麻豆,菘菁、芥子。……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大毘婆沙論》:「契經中說:『有五現見等至,云何為五?謂:有苾芻,如實觀察自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充滿,謂:髮、毛、爪、齒,塵垢,皮、肉、骨、髓、筋、脈,肝、肺、脾、腎、大、小腸、胃、膽,生、熟藏,澹熱,心、肚,屎、尿、涕、唾、汗、淚,膿、血、脂、膏、腦、膜,譬如有人,觀見倉內,麻米豆等,種種雜物,充滿其中,此亦如是,是名第一現見等至。復有苾芻,如實觀察自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充滿,謂:髮、毛等,如前廣說;復觀除去皮、肉、血等,唯觀骸骨於中行,是名第二現見等至。復有苾芻,如實觀察自身,……唯觀骸骨,識於中行,亦住今世,亦住後世,是名第三現見等至。復有苾芻,如實觀察自身,……唯觀骸骨,識於中行,不住今世,但住後世,是名第四現見等至。復有苾芻,如實觀察自身,……唯觀骸骨,識於中行,不住今世,不住後世,是名第五現見等至。』
    問:如是五種現見等至,以何為自性?有作是說:以慧為自性,說如實觀察故。有餘師說:以三摩地,為自性,說等至故。評曰:應作是說,以無貪為自性,觀察不淨,對治貪故。……問:誰有此五現見等至?答:第一、第二,異生、聖者皆得有。第三,是預流者,及一來者所有。第四,是不還者所有。第五,是阿羅漢所有。如契經說:『舍利子言:世尊所起現見等至,無餘通達所知境故,說為無上,諸餘沙門、婆羅門等,不能及故。』」
    「問:於此身中,三十六種諸不淨物,幾有執受?幾無執受?答:髮、毛、爪、齒,根有執受,餘無執受。皮、膽、腦、血,生有執受,朽無執受。骨、肉、筋、脈,心、肺、脾、腎、肝、腸、胃,膜、脂、髓、腦、胲,生、熟二藏,皆有執受。膏、膿、淡飲、洟、唾、淚、汗、屎、尿、塵垢,皆無執受。」
  72. ^ 大毘婆沙論》:「問:不淨觀,以何為自性?答:以無貪善根,為自性。修定者說:以慧為自性。……地者,十地,謂:在欲界、靜慮中間、及四靜慮、四近分故。……問:此不淨觀,為緣欲界一切色處?為少分耶?答:此緣欲界一切色處。
    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尊者無滅,在一林中,宴坐樹下,過初夜分,有四天女,皆名悅意(manāpa-kāyikā),端嚴殊妙,來至尊者無滅座前,合掌恭敬,頂禮雙足,退住一面,白尊者言:我四天女,能於四處,變化自在,一者、隨欲化作,種種上妙色身,諸相愛者,我等皆能歡娛承事;二者、隨欲化作,種種上妙衣服;三者、隨欲化作,種種妙莊嚴具;四者、隨欲化作,種種上妙花香,飲食珍翫,諸欲樂具;尊者頗能相納受不?時彼尊者,作是思惟:此四故來,見相嬈惱,我當於彼,起不淨觀。既思惟已,入初靜慮,不能起之,展轉遂入第四靜慮,亦不能起。便作是念:此四天女,有種種色故,我不能觀為不淨,彼若純作一種色者,我必能觀。遂告彼曰:諸姊,頗能皆為我現青色身不?時諸天女,現青色身,尊者不能觀為不淨。令現黃、赤,猶故不能。復起念言:若作白色,順骸骨想,彼若更能為現白色,我定於彼能觀不淨。即告之言:姊更為我變身為白。即為變之,亦復不能觀為不淨。』
    以諸天女,形色鮮潔,如妙光明,難起厭故。問:尊者無滅,何故令天轉作青、黃、赤、白四色?答:……復次、青色,隨順青瘀想故;黃色,隨順膿爛想故;赤色,隨順異赤想故;白色,隨順駭骨想故。復次、青、黃、赤、白,是眾色。……
    『尊者無滅,知彼色妙,不能觀之起不淨想,遂便閉目,默然而坐。彼知尊者,都無染心,慚愧禮足,忽爾不現。』
    如二力士,相扠撲時,知力既齊,解手而退;天女、無滅,應知亦然。既爾,云何說不淨觀能緣欲界一切色耶?答:無滅,不能普於欲界一切色處,起不淨想,餘有能者故,不相違,如佛、獨覺,舍利子等,利根聲聞,皆能觀故。」
  73. ^ 解脫道論》:「爾時,依止師,觀其所行,授三十八行,當復教示,令二行相應。問:云何三十八行處?答:
    • 謂十一切入: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處、識處一切入。
    • 又、十不淨想:膖脹想,青淤想,爛想,棄擲想,鳥獸食噉想,身肉分張想,斬斫離散想,赤血塗染想,虫臭想,骨想。
    • 又、十: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死,念身,念數息,念寂寂。
    • 又、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 觀四大,食不淨想,無所有處,非非想處,斯謂三十八行處。
    此三十八行處,以九行當知最勝,一、以禪,二、以正越,三、以增長,四、以緣,五、以事,六、以勝,七、以地,八、以取,九、以人。問:云何為禪?答:謂:十行處,成禪外行;又、十一行處,成就初禪;又、三行處,成就三禪;又、一行處,成就四禪;又、九行處,成就四禪五禪;又、四行處,成就無色四禪。問:云何十行處成禪外行?答:除數息及觀身,餘八念,及觀四大,食不淨想,是謂十外行。問:云何十一行處,初禪所攝?答:十不淨想,及觀身,是謂初禪所攝。問:云何三行處三禪所攝?答:謂、悲、喜。問:云何一行處四禪所攝?答:謂。問:云何九行處四禪五禪所攝?答:除空一切入、識一切入,餘殘八一切入,及數息念。問:云何四行處四無色所攝?答:虛空一切入,識一切入,無所有處,非非想處,是名四行。如是以禪可知。」
    「復次、定有四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復次、定有五種,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禪。……問:何故說四禪及五禪?答:由二人報故,第二禪二種,謂:無覺無觀,無覺少觀。」
  74. ^ 《集異門論》:「復有二法,謂:奢摩他,毘鉢舍那者。奢摩他云何?答:善心一境性,是謂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答:奢摩他相應,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是謂毘鉢舍那。如世尊說:『非有定無慧,非有慧無定,要有定有慧,方證於涅槃。』……何等補特伽羅,得內心止,亦得增上慧法觀?答:若補特伽羅,得世間四靜慮,亦得出世聖慧。」
    法蘊論》:「云何定根?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正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定根。……云何慧根?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簡擇,解了、等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是名慧根。」
  75.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舍利子,與大目連,俱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而舍利子,依第四靜慮,得阿羅漢果;大目連,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耶?答:此二尊者,俱是到究竟聲聞故,決定漸次得四沙門果,是故俱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而尊者舍利子,是毘鉢舍那行故,依第四靜慮,得阿羅漢果;尊者大目連,是奢摩他行故,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
  76. ^ 雜阿含經·四六四經》:「爾時,尊者阿難,……問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云何斷界?乃至滅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
    大毘婆沙論》:「謂契經說:『具壽阿難,往詣尊者名上座所。』……如彼經說:『爾時,阿難問名上座:若有苾芻,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靜室,或在塚間,應數思惟何等行法?時名上座白阿難言:……應數思惟二種行法,謂:奢摩他毘鉢舍那,所以者何?若奢摩他熏修心者,依毘鉢舍那,而得解脫;若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奢摩他,而得解脫。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三種界,而得解脫,云何三界?所謂:斷界、離界、滅界。』問:依對法義,於一心中,有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建立如是二種行者差別?答:
    • 由加行故,二種差別,謂:加行時,或多修習奢摩他資糧,或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多修習奢摩他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獨處,閑居寂靜,怖畏憒鬧,見誼雜過,恒居靜室,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讀誦,思惟三藏,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數數觀察,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
    • 復次、或有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或有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若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者,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若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者,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
    • 復次、若利根者,名毘鉢舍那行者;若鈍根者,名奢摩他行者。如利根、鈍根,如是因力、緣力,內分力、外分力,內正思惟力、外聞他音力,應知亦爾。」
  77. ^ 溫宗堃. 當代緬甸內觀修行傳統的興起與巴利學界對於「乾觀者」的爭論 (PDF). [2017-02-23]. (原始内容 (PDF)于2020-08-09). 二十世紀初,內觀修行在緬甸逐漸普及,形成一股僧俗二眾皆積極投入的禪修潮流。此緬甸內觀修行傳統,可溯源到十九世紀,而於二十世紀中葉逐漸傳播到其他上座部佛教國家乃至世界各地,形成跨語際、跨洲際的內觀修行風潮。它也刺激了巴利學界對於無禪那「乾觀者」相關理論的爭論,爭論的焦點在於「乾觀者是否證得禪那」?以及「若乾觀者未得禪那,則此種未得禪那而得解脫的理論是否有巴利三藏聖典的證據來支持」?後者的問題,實則關涉到對於經典的詮釋,換言之,基於不同的詮釋立場、研究進路,可能即有不同的答案。 

外部連結

  • 蔡奇林 第四禪「捨念清淨」一語的重新解讀——兼談早期佛教研究的文獻運用問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釋見直 初期佛教「捨受」之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禪那, 佛教波羅蜜, 南傳十波羅蜜, 十波羅蜜, 佈施持戒出離忍辱真實決意慈捨精進智慧, 北傳六波羅蜜, 六度, 十度,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 梵語, dhyāna, 巴利語, jhāna, 又譯為馱那演那, 第耶那, 持訶那, 佛教術語, 意譯為思惟修, 念修, 禪定, 功德叢林, 或靜慮, 大毘婆沙論, 專指四種色界定, 修行進入四種的方法, 為奢摩他與毘鉢舍那即止觀, 目录, 音義, 定義, 諸定簡述, 修行方法, 相關條目, 註釋, 外部連結音義, 编辑, 這個詞源出婆羅門教, 梨俱吠陀, . 佛教波羅蜜 度 南傳十波羅蜜 十波羅蜜 佈施持戒出離忍辱真實決意慈捨精進智慧 北傳六波羅蜜 六度 十度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 禪那 梵語 ध य न dhyana 巴利語 झ न jhana 又譯為馱那演那 第耶那 持訶那 佛教術語 意譯為思惟修 念修 禪定 功德叢林 1 或靜慮 在 大毘婆沙論 中 專指四種色界定 修行進入四種禪那的方法 為奢摩他與毘鉢舍那即止觀 目录 1 音義 2 定義 3 諸定簡述 4 修行方法 5 相關條目 6 註釋 7 外部連結音義 编辑 禪那 這個詞源出婆羅門教 梨俱吠陀 有心一境性含義的 禪那 出現於 奧義書 中 在後世的 瑜伽經 八支瑜伽中為第七支 禪那 廣泛用於沙門傳統各教派 在佛教中 為 三無漏學 與六度之一 禪那與定 在日常用語中或被視為同義詞 但禪那的範圍窄而定的範圍寬 2 禪那專指能依之見道證沙門果的色界四種定 若依欲界諸定僅能 正觀 若依無色界諸定僅能 斷結 依色界諸定方兼具能正觀與能斷結 3 漢傳佛教概念禪 和禅定的禅 皆源自於禪那的簡稱 但隨著發展 逐漸形成一個獨特的思想體系 并开创了禅宗 定義 编辑四種禪那的定義在 阿含經 中有固定文句 下為 法蘊論 的引述 爾時 世尊告苾芻眾 有四天道 令諸有情 4 未淨者淨 淨者鮮白 5 何等為四 謂 有一類 離欲 6 惡不善法 7 有尋 8 有伺 9 離 10 生喜 11 樂 12 初靜慮 13 具足住 是名第一天道 14 復有一類 尋 伺寂靜 15 內 16 等淨 17 心一趣性 18 無尋無伺 19 定 20 生喜 11 樂 21 第二靜慮 22 具足住 是名第二天道 23 復有一類 離喜 24 住捨 25 正念 26 正知 27 身受 28 樂 29 聖說應捨 30 第三靜慮 31 具足住 是名第三天道 32 復有一類 斷樂斷苦 33 先喜 憂沒 34 不苦不樂 35 捨 36 念 37 清淨 38 第四靜慮 39 具足住 是名第四天道 40 四種禪那是增上心法 16 現法樂住 41 說一切有部等將四種禪那歸結為十八禪支 42 其實體有十一法 43 其釋義融入了七覺支的輕安 44 和行捨 45 並將七覺支的喜認同於五受根的喜根 46 南傳上座部亦有禪支施設 47 諸定簡述 编辑四禪那與四無色定 48 合稱八等至 49 即俗稱的四禪八定 50 四無色定分別為空無邊處定 51 識無邊處定 52 無所有處定 53 非想非非想處定 54 八等至再加上八解脫 55 中最終的想受滅定 56 合稱為九次第定 57 八根本定各有其近分定 58 这些未至地近分定稱為未至定或近行禪 59 亦有將無尋唯伺定設施在初禪與二禪中間稱為禪中間或中間禪 60 行者可依四根本禪那 dhyana maula 及此二定而見道 61 此外 在第四禪地或有旁入無想定 62 禪那與四無量可相互引起 63 依止禪那能引發神通 64 四修定 65 中的光明想等持能令人證得殊勝智見 66 修行方法 编辑修行進入禪那 在傳統師承教法中 主要有能成就前六等至的十遍處 67 能成就四禪的持息念 安般念 68 能成就三禪的慈無量 69 能成就初禪的不淨想 70 和身至念 71 二者後統稱不淨觀 72 此外 修行業處 還包括能成就未至定的四界分別觀等 73 諸論書及諸宗派 對修行各種加行 功德的性相及其與禪那的關係各有見解 禪那修行 在宏觀上分成二種修行 bhavana 即奢摩他與毘鉢舍那 74 二者各有其特性 75 合稱止觀 76 現代南傳上座部佛教 特别是缅甸佛教 又將修行分為 止乘者 samatha yanika 和 乾觀者 純觀者 sukkha vipassaka 77 相關條目 编辑禅定 三摩地 等至 九次第定註釋 编辑 智顗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禪是外國之言 此間翻則不定 今略出三翻 一 摩訶衍論中翻 禪 秦言思惟修 二 舉例往翻 如檀波羅蜜此言 布施度 禪波羅蜜此言 定度 故知用 定 以翻禪 三 阿毘曇中 用 功德叢林 以翻禪 慧遠 大乘義章 思惟修者 從因立稱 於定境界審意籌慮 名曰思惟 思心漸進說為修習 從剋定名思惟修寂 亦可此言 當體為名 禪定之心正取所緣 名曰思惟 思心增進說為修習 功德叢林者 從果為名 智慧神通四無量等是其功德 眾德積聚說為叢林 定能生之 因從果目 是故說為功德叢林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三摩呬多地 若略說三摩呬多地 當知由總標故 安立故 作意差別故 相差別故 略攝諸經宗要等故 云何總標 謂 此地中 略有四種 一者 靜慮 二者 解脫 三者 等持 四者 等至 靜慮者 謂 四靜慮 解脫者 謂 八解脫 等持者 謂 三三摩地 一 空 二 無願 三 無相 復有三種 謂 有尋有伺 無尋唯伺 無尋無伺 復有三種 謂 小 大 無量 復有二種 謂 一分修 具分修 復有三種 謂 喜俱行 樂俱行 捨俱行 復有四種 謂 四修定 復有五種 謂 五聖智三摩地 復有五種 謂 聖五支三摩地 復有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 復有金剛喻三摩地 復有有學 無學 非學非無學等三摩地 等至者 謂 五現見三摩鉢底 八勝處三摩鉢底 十遍處三摩鉢底 四無色三摩鉢底 無想三摩鉢底 滅盡定等三摩鉢底 云何安立 謂 唯此等 名等引地 非於欲界 心一境性 由此定等 無悔 歡喜 安樂所引 欲界不爾 非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 觀察 中阿含經 王相應品 三十喻經 比丘 比丘尼 以三定為華鬘 空 無願 無相 舍梨子 若比丘 比丘尼 成就三定為華鬘者 便能捨惡 修習於善 中阿含經 晡利多品 大拘絺羅經 尊者舍黎子 復問曰 賢者拘絺羅 空 無願 無相 此三法異義 異文耶 為一義 異文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 空 無願 無相 此三法 異義 異文 大毘婆沙論 有三三摩地 謂 空 無願 無相 然三摩地 或應說一 謂 心所中 大地法內 名三摩地 又 五根中 名定根 五力中 名定力 七覺支中 名定覺支 八道支中 名正定 或應說二 謂 有漏 無漏三摩地 或繫縛 解脫 或繫 不繫三摩地 或應說三 謂 此所說 或應說四 謂 三界繫及不繫 或應說五 謂 三界繫及學 無學 廣說乃至 若以相續 剎那分別 則有無量三摩地 問 若爾 世尊何故增一減無量等 建立三種三摩地耶 答 由三緣故 唯建立三 一 對治故 二 期心故 三 所緣故 對治故者 謂 空三摩地 是有身見近對治故 期心故者 謂 無願三摩地 諸修行者期心 不願三有法故 所緣故者 謂 無相三摩地 此定所緣 離十相故 謂 離色 聲 香 味 觸 及女 男 三有為相 復次 蘊名為相 此定所緣 離諸蘊相 故名無相 復次 世名為相 前 後名相 上 中 下等名相 此定所緣 離世等相 故名無相 問 何故名三摩地 三摩地是何義耶 答 由三緣故 名三摩地 一 平等故 二 攝持故 三 相似相續故 平等故者 謂 無始來 煩惱 惡行 邪見 顛倒 令心 心所 偏曲而轉 由此定力 令心 心所 於境正直 平等而轉故 名三摩地 攝持故者 謂 無始來 心 心所法 於境馳散 由此定力 方便攝持 令住一境故 名三摩地 相似相續故者 謂 無始來 心 心所法 善 染 無記 異類相續 由此定力 前後一類 唯善相續故 名三摩地 復次 由三緣故 名三摩地 謂 住一境故 相續住故 正審慮故 復次 由三緣故 名三摩地 謂 能持身 令平等故 攝諸善法 令不散故 能令善心平等轉故 復次 由三緣故 名三摩地 謂 於所緣 恒不捨故 任持種種勝善法故 令奢摩他 毘鉢舍那住一所緣 平等轉故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何故名三摩地 攝持多種善心 心所 令於一境 平等相續故 名等持 復作是說 能持平等故 名等持 如能持嬰兒故 名持嬰兒者 能持水故 名持水者 能持枰故 名持枰者 此亦如是 能持種種勝平等法故 名等持 大德 覺天 說曰 即此等持 亦名等至 此復多種 謂 善法等至 不善法等至 無記法等至 九次第等至 兩兩交會 亦名等至 於此義中 唯說能持善心 心所 令其相續平等而轉故 名等持 不善 無記等 非此所說 大毘婆沙論 問 此四靜慮自性云何 答 各以自地五蘊為自性 是名靜慮自性 我 物 自體 相 分 本性 已說自性 所以今當說 問 何故名靜慮 有作是說 以能斷結故 名靜慮 問 諸無色定 亦能斷結 應名靜慮 答 若定能斷不善 無記二種結者 名為靜慮 諸無色定 唯斷無記 非不善故 不名靜慮 復有說者 以能正觀故 名靜慮 問 若爾 欲界有三摩地 亦能正觀 應名靜慮 答 若能正觀 亦能斷結 名為靜慮 欲界三摩地 雖有能正觀 而不能斷結故 不名靜慮 如是說者 要具二義 方名靜慮 謂 能斷結 及能正觀 欲界三摩地 雖能正觀 而不能斷結 諸無色定 雖能斷結 而不能正觀故 非靜慮 復次 若能遍觀 遍斷結者 名為靜慮 欲界三摩地 雖能遍觀 而不能遍斷結 諸無色定 二義俱無故 非靜慮 復次 若能靜息一切煩惱 及能思慮一切所緣 名為靜慮 欲界三摩地 雖能思慮一切所緣 不能靜息一切煩惱 諸無色定 兩義都無故 非靜慮 復次 諸無色定 有靜無慮 欲界三摩地 有慮無靜 色定俱有 故名靜慮 靜謂等引 慮謂遍觀 故名靜慮 大毘婆沙論 七識住者 如契經說 有色有情 身異 想異 如人 一分天 是第一識住 身異者 謂 彼有情 有種種身 種種顯形 狀貌差別 故名身異 想異者 謂 彼有情 有樂想 苦想 不苦樂想 故名想異 如人一分天者 人則一切人 一分天 謂欲界天 有色有情 身異 想一 如梵眾天 謂彼初起 是第二識住 想一者 謂 彼有情 染想無異 如梵眾天者 此顯梵世諸天 謂彼初起者 謂彼初生 同起染想 後便想異 有色有情 身一 想異 如極光淨天 是第三識住 身一者 謂 彼有情 有一類身 一類顯形 狀貌無別 想異者 謂 彼有情 有樂想 不苦不樂想 由彼諸天 厭根本地喜根已 起近分地捨根現前 厭近分地捨根已 起根本地喜根現前 如極光淨天者 此顯第二靜慮諸天 有色有情 身一 想一 如遍淨天 是第四識住 想一者 謂 彼有情 有無覆無記 無差別想 如遍淨天者 此顯第三靜慮諸天 無色有情 空無邊處具足住 如隨空無邊處天 是第五識住 無色有情 識無邊處具足住 如隨識無邊處天 是第六識住 無色有情 無所有處具足住 如隨無所有處天 是第七識住 九有情居者 如契經說 有色有情 無想 無別想 無想有情天 是第五有情居 無想者 彼處 長時想等滅故 則由此義 名無想有情天 無色有情 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 如隨非想非非想處天 是第九有情居 雜阿含經 八四八經 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種諸天天道 devana devapada 何等為四 謂 聖弟子 念如來事 於此如來事 生隨喜心 隨喜已 心歡悅 心歡悅已 身猗息 身猗息已 覺受樂 覺受樂已 三昧定 三昧定已 聖弟子 作如是學 何等為諸天天道 復作是念 我聞無恚為上諸天天道 作是念 我從今日 於世間 若怖 若安 不起瞋恚 我但當自受 純一滿淨 諸天天道 是名第一諸天天道 未淨眾生令淨 已淨者重令淨 復次 比丘 聖弟子 念於法事 是名第二諸天天道 復次 比丘 若於僧事起於正念 是名第三諸天天道 復次 比丘 謂 聖弟子 自念所有戒事 是名第四諸天天道 增壹阿含經 增上品 五經 世尊告諸比丘 三十三天 有四園觀 諸天於中 而自娛樂 五樂自娛 云何為四 難檀槃那園觀 麁澁園觀 晝夜園觀 雜種園觀 四園之內 有此四浴池 令人身體香潔 無有塵垢 今如來正法之中 亦復如是 有四園之名 云何為四 一者 慈園 二者 悲園 三者 喜園 四者 護園 然如來此四園之中 有四浴池 使我聲聞 於中洗浴 而自遊戲 盡有漏 成無漏 無復塵垢 云何為四 一名 有覺有觀浴池 二名 無覺無觀浴池 三名 護念浴池 四名 無苦無樂浴池 大毘婆沙論 問 何故世尊作如是說 答 欲令有情 於生天道 深生厭怖 欣求安住 勝義天道 生天者 謂 三十三天 彼有四苑 莊嚴殊妙 一名 眾車 二名 麁惡 三名 歡喜 四名 雜林 如是四苑 有四衢道 天諸婇女 遊集其中 諸勝美人 於中遊止 種種音樂 恒時擊奏 安置種種餚膳飲食 寶樹行列 枝條蔭映 花葉茂盛 香氣氛氳 果實繁多 光淨甘美 隨欲變鳥 雅韻和鳴 諸天於中 受諸欲樂 遊戲既畢 相與入苑 於此正法 毘奈耶中 擇滅 涅槃 如彼天苑 四妙靜慮 如四衢道 眾聖於中 受勝定樂 遊戲既畢 俱入涅槃 雜阿含經 七五二經 佛告迦摩 欲謂 五欲功德 panca kama guṇa 何等為五 謂 眼識明色 可愛 kanta 可意 manapa 可念 iṭṭha 長養欲樂 如是耳 鼻 舌 身識觸 可愛 可意 可念 長養欲樂 是名為欲 然彼非欲 於彼貪著者 是名為欲 爾時 世尊即說偈言 世間雜五色 彼非為愛欲 貪欲覺想者 是則士夫欲 眾色常住世 行者斷心欲 雜阿含經 四九 經 舍利弗言 欲者 謂 眼所識色 可愛 樂 念 染著色 耳聲 鼻香 舌味 身所識觸 可愛 樂 念 染著觸 閻浮車 此功德非欲 但覺想 思惟者 是時 舍利弗即說偈言 非彼愛欲使 世間種種色 唯有覺想者 是則士夫欲 彼諸種種色 常在於世間 調伏愛欲心 是則黠慧者 雜阿含經 四九三經 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 若比丘 或於空地 林中 樹下 作是思惟 我內心中 為離欲不 是比丘 當於境界 或取淨相 若覺其心 於彼遠離 順趣 浚 注 譬如鳥翮 入火則卷 不可舒展 如是 比丘或取淨相 即順遠離 流注 浚輸 遠離 比丘 當如是知 於方便行 心不懈怠 得法寂靜 寂止 息 樂 淳淨 一心 謂 我思惟已 於淨相 順於遠離 隨順修道 則能堪任自記 於五欲功德 離欲解脫 大毘婆沙論 五妙欲者 謂 眼所識 可愛 可憙 iṭṭha 可樂 如意 能引欲 可染著色 乃至身所識 可愛 可憙 可樂 如意 能引欲 可染著觸 問 勝義欲者 謂愛 何故世尊說色等名欲 答 是欲具故名欲 如樂具名樂 垢具名垢 漏具名漏 此亦如是 問 何以得知勝義欲唯是愛 答 由阿笈摩故 如尊者舍利子說伽他言 世諸妙境非真欲 真欲謂人分別貪 妙境如本住世間 智者於中已除欲 契經中說 欲生有三 一 有諸有情 樂受現前諸妙欲境 彼於如是現欲境中 自在而轉 謂 人及天一分 人者 全攝人趣 天一分者 謂 下四天 四大王眾天 三十三天 夜摩天 覩史多天 二 有諸有情 樂受自化諸妙欲境 彼於自化妙欲境中 自在而轉 謂 第五樂變化天 三 有諸有情 樂受他化諸妙欲境 彼於他化妙欲境中 自在而轉 謂 第六他化自在天 此五妙欲 唯欲界繫 是故但依未至定滅 雜阿含經 七二五經 世尊告諸比丘 說不善積聚者 所謂五蓋 是為正說 所以者何 純一不善聚者 謂五蓋故 何等為五 謂 貪欲蓋 瞋恚蓋 睡眠蓋 掉悔蓋 疑蓋 說善積聚者 謂 七覺分 是為正說 所以者何 純一滿淨者 是七覺分故 法蘊論 離欲惡不善法 者 云何欲 謂 貪亦名欲 欲界亦名欲 五妙欲境 亦名欲 今此義中 意說五妙欲境 名欲 所以者何 以五妙欲 極可愛故 極可醉故 極可欲故 極可樂故 極可貪故 極可求故 極可繫故 此中名欲 然五妙欲 非真欲體 真欲體者 是緣彼貪 如世尊說 世諸妙境非真欲 真欲謂人分別貪 妙境如本住世間 智者於中已除欲 此頌意言 可愛妙色 聲 香 味 觸 非真欲體 真欲體者 謂 緣彼生分別貪著 欲境如本 智者於中名離欲故 尊者舍利子 有時為人說如是頌 云何離欲 謂 於諸欲 遠離 viveka 極遠離 空不可得故 名離欲 云何惡不善法 謂 五蓋 即貪欲蓋 瞋恚蓋 惛沈 睡眠蓋 掉舉 惡作蓋 疑蓋 云何離惡不善法 謂 於如是惡不善法 遠離 極遠離 空不可得故 名離惡不善法 云何精進覺支 謂世尊說 若聖弟子 為令已生惡 不善法斷故 為令未生惡 不善法不生故 為令未生善法生故 為令已生善法 堅住 不忘 脩滿 倍增 廣大 智作證故 起欲 發勤 精進 策心 持心 彼脩如是四正勝時 所有無漏作意相應 諸勤 精進 勇健 勢猛 熾盛 難制 勵意 不息 總名精進 亦名精進根 亦名精進力 亦名精進覺支 亦名正勤 大毘婆沙論 問 此中何者是欲 何者是惡不善法耶 答 事具欲 是欲 煩惱欲 是惡不善法 復次 欲 謂五欲 惡不善法 謂五蓋 復次 欲 謂欲愛 惡不善法 謂欲界諸餘煩惱 復次 欲 謂欲尋 惡不善法 謂恚害尋 復次 欲 謂欲界 惡不善法 謂恚害界 復次 欲 謂欲想 惡不善法 謂恚害想 復次 欲 謂欲愛 惡不善法 謂即欲愛 此即說離種種欲愛 雜阿含經 一二四六經 世尊告諸比丘 淨心進向比丘 麁煩惱纏 惡不善業 諸惡邪見 漸斷令滅 如彼生金 淘去剛石堅塊 復次 淨心進向比丘 除次麁垢 欲覺 恚覺 害覺 如彼生金 除麁沙礫 復次 淨心進向比丘 次除細垢 謂 親里覺 人眾覺 生天覺 思惟除滅 如彼生金 除去塵垢 細沙 黑土 復次 淨心進向比丘 有善法覺 思惟除滅 令心清淨 猶如生金 除去金色相似之垢 令其純淨 雜阿含經 七八五經 何等為正志 謂 正志二種 何等為正志 有世 俗 有漏 有取 向於善趣 謂 正志 者 出要覺 無恚覺 不害覺 是名正志 世 俗 有漏 有取 向於善趣 何等為正志 是聖 出世間 無漏 不取 正盡苦 轉向苦邊 謂 聖弟子 苦苦思惟 集 滅 道道思惟 無漏思惟相應心法 分別 自決 意解 計數 立意 是名正志 是聖 出世間 無漏 不取 正盡苦 轉向苦邊 集異門論 三不善尋者 謂 欲尋 恚尋 害尋 三善尋者 謂 出離尋 無恚尋 無害尋 如世尊說 樂滅諸惡尋 勤修不淨觀 常念斷貪愛 能壞堅固縛 法蘊論 云何正思惟 謂 聖弟子 於苦思惟苦 乃至於道思惟道 無漏作意相應 所有思惟 等思惟 近思惟 尋求 等尋求 近尋求 推覓 等推覓 近推覓 令心於法 麁動而轉 是名正思惟 雜阿含經 一二四七經 世尊告諸比丘 應當專心方便 隨時思惟三相 云何為三 隨時思惟止相 samadhi nimitta 隨時思惟舉相 paggaha nimitta 隨時思惟捨相 upekkha nimitta 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 則於是處 其心下劣 若復一向思惟舉相 則於是處 掉亂心起 若復一向思惟捨相 則於是處 不得正定 samma samadhi 盡諸有漏 以彼比丘 隨時思惟止相 隨時思惟舉相 隨時思惟捨相故 心則正定 盡諸有漏 如巧金師 金師弟子 以生金著於爐中增火 隨時扇韛 隨時水灑 隨時俱捨 若一向鼓韛者 即於是處 生金焦盡 一向水灑 則於是處 生金堅強 若一向俱捨 則於是處 生金不熟 則無所用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三摩呬多地 如經言 應於三相 作意思惟 乃至廣說 應時時間 作意思惟 奢摩他等差別之相 不應一向 為欲對治沈 掉等故 若於止 舉未串習者 惟一向修 是沈 掉相 如此修者 當知住在方便道位 若時時間 思惟捨相 如是在於成滿道位 亦由於此一向修故 於緣起法 及聖諦中 不思擇故 心不正定 不盡諸漏 於諸諦中 若未現觀 不能現觀 或已現觀 不得漏盡 初之二種 是三摩地能成辦道 第三一種 依三摩地 盡諸漏道 是名略顯此中要義 於時時間 作意思惟 遍一切故 法蘊論 有尋有伺 savitakka savicara 者 云何尋 takka 謂 離欲 惡不善法者 心尋求 vitakka 遍尋求 近尋求 心顯了 極顯了 現前顯了 推度 santiraṇa 搆畫 思惟 分別 總名為尋 云何伺 cara 謂 離欲 惡不善法者 心伺察 vicara 遍伺察 近伺察 upavicara 隨行 隨轉 隨流 隨屬 anu sandhanata 總名為伺 尋與伺 何差別 令心麁性 是尋 令心細性 是伺 此復如何 如打鍾時 麁聲暫發 細聲隨轉 麁聲喻尋 細聲喻伺 搖鈴扣鉢 吹螺擊鼓 放箭震雷 麁細二聲 為喻亦爾 又如眾鳥 飛翔虛空 鼓翼踊身 方得隨意 鼓翼喻尋 踊身喻伺 是謂尋 伺二相差別 云何有尋有伺 謂 離欲 惡不善法者 心相應品 具有尋 伺 眾事分阿毘曇論 云何覺 謂 心麁 云何觀 謂 心細 大毘婆沙論 云何尋乃至廣說 問 何故作此論 答 為止他宗 顯正義故 謂或有執 尋 伺即心 如譬喻者 為遮彼執 顯 尋與伺 是心所法 或復有執 尋 伺是假 為遮彼執 顯 此二種 是實有法 故作斯論 云何尋 答 諸心尋求 辨了 顯示 推度 搆畫 分別性 分別類 是謂尋 諸心尋求等 名雖有異 而體無差別 皆為顯了尋自性故 云何伺 答 諸心伺察 隨行 隨轉 隨流 隨屬 是謂伺 諸心伺察等 名雖有異 而體無差別 皆為顯了伺自性故 尋 伺何差別 答 心麁性名尋 心細性名伺 是謂差別 阿毘曇毘婆沙論 云何為覺 答曰 心於緣貫徹 種種貫徹 乃至廣說 如是等語 盡顯說覺相 云何為觀 答曰 若心行緣 種種行緣 乃至廣說 如是等說 盡顯說觀相 解脫道論 有覺觀者 云何為覺 謂 種種覺 思惟 安思想 心不覺知入正思惟 此謂為覺 此覺成就故 初禪有覺 問 覺者 何想 何味 何起 何處 答 覺者 修猗想為味 下心作念為起 想為行處 云何為觀 於修觀時 隨觀所擇 心住隨捨 是謂為觀 以此相應 成初禪有觀 問 觀何相 何味 何起 何處 答 觀者 隨擇是相 令心猗是味 隨見覺是處 問 覺 觀何差別 答 猶如打鈴 初聲為覺 後聲為觀 復次 如心所緣 初為覺 後為觀 復次 求禪為覺 守護為觀 復次 憶是覺 不捨是觀 復次 麁心受持為覺 細心受持為觀 若處有覺 是處有觀 若處有觀 於處或有覺 或無覺 如三藏所說 初安心 於事是覺 得覺未定是觀 如遠見來人 不識男女 及識男女 如是色 如是形為覺 從此當觀有戒 無戒 富貧 貴賤為觀 覺者 求引將來 觀者 守持隨逐 如鳥陵虛 奮翅為覺 遊住為觀 初教為覺 久教為觀 以覺守護 以觀搜擇 以覺思惟 以觀隨思惟 覺行不念惡法 觀行受持於禪 如人有力 默而誦經 隨念其義是觀 如覺所覺 覺已能知觀 於辭辯及樂說辯是覺 義辯 法辯是觀 心解於勝是覺 心解分別是觀 是為覺觀差別 善見律毘婆沙 念思 者 何謂為念 覺 答曰 動轉 何以動轉 於觀處 初置心 是名念 問曰 何謂為思 觀 答曰 諸禪人 以心置觀處中 心徘徊觀處 又言 思者 研心 著心 連心 譬如鍾聲 初大後微 初大聲者如念 後微者如思 如鳥翔 初動後定 動者如念 定者如思 如蜂採華 初至如念 後選擇如思 雜阿含經 四八二經 爾時 尊者舍利弗 白佛言 世尊 若使聖弟子學遠離 paviveka 喜樂具足 身作證 得遠離五法 修滿五法 云何遠離五法 謂 斷欲所長養喜 斷欲所長養憂 斷欲所長養捨 斷不善所長養喜 斷不善所長養憂 是名五法遠離 云何修滿五法 謂 隨喜 anumodati 歡喜 猗息 樂 一心 佛告舍利弗 如是 如是 若聖弟子修學遠離 喜樂具足 身作證 遠離五法 修滿五法 舍利弗阿毘曇論 非問分 禪品 如佛告舍利弗 如聖人 離欲 惡不善法 成就喜行 爾時 無有五法 謂 共欲染相續喜 樂 共欲染相續憂 苦 共不善喜 樂 共不善憂 苦 共善憂 苦 舍利弗 如聖人 離欲 惡不善法 成就喜行 如是五法盡無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三摩呬多地 初靜慮中說 離生喜 由證住 此斷除五法 謂 欲所引喜 欲所引憂 不善所引喜 不善所引憂 不善所引捨 又於五法 修習圓滿 謂 歡 喜 安 樂 及三摩地 欲所引喜者 於妙五欲 若初得時 若已證得 正受用時 或見或聞 或曾領受 由此諸緣 憶念歡喜 欲所引憂者 於妙五欲 若求不遂 若已受用 更不復得 或得已便失 由此諸緣 多生憂惱 不善所引喜者 謂 如有一 與喜樂俱 而行殺業 乃至邪見 不善所引憂者 謂 如有一 與憂苦俱 而行殺業 乃至邪見 不善所引捨者 謂 如有一 或王王等 或餘宰官 或尊尊等 自不樂為殺等惡業 然其僕使作惡業時 忍而不制 亦不安處毘奈耶中 由縱捨故 遂造惡業 彼於此業 現前領解 非不現前 又住於捨 尋求伺察 為惡方便 又於諸惡 耽著不斷 引發於捨 又於不善現前轉時 發起中庸 非苦樂受 11 0 11 1 法蘊論 云何喜 piti 覺支 謂世尊說 大名當知 彼聖弟子 以如是相 隨念佛時 貪不纏心 瞋不纏心 癡不纏心 於如來所 其心正直 心正直故 得義威勢 得法威勢 於如來所 能引起欣 欣故生喜 心喜故身安 身安故受樂 樂故心定 心定故 於不平等諸有情類 得住平等 於有惱害諸有情類 住無惱害 得預法流 於諸佛所脩隨念故 乃至能證究竟涅槃 以如是相 隨念法時 隨念僧時 隨念自戒時 隨念自施時 隨念天時 彼脩如是六隨念時 所有無漏作意相應 心欣 極欣 現前極欣 欣性 欣類 適意 悅意 喜性 喜類 樂和合 不別離 歡欣 悅預 有堪任性 踊躍 踊躍性 歡喜 歡喜性 總名為喜 亦名喜覺支 集異門論 欣故生喜 者 謂 上品欣 轉名為喜 彼於此喜 起 等起 生 等生 轉 現轉 聚集出現 由斯故說 欣故生喜 心喜故身輕安 者 謂 彼從欣生心喜故 於現法中 身重性斷 心重性斷 身有堪能 心有堪能 身細滑 心細滑 身輕軟 心輕軟 身離蓋 心離蓋 身無懶惰 心無懶惰 身無疲倦 心無疲倦 由斯故說 心喜故身輕安 身輕安故受樂 者 謂 由身有堪能 心有堪能 廣說乃至身無疲倦 心無疲惓故 身便有樂 心受妙喜 由斯故說 身輕安故受樂 受樂故心定 者 謂 受樂故 遠離勞倦 無勞倦 法平等行故 心住 等住 近住 一趣 得三摩地 由斯故說 受樂故心定 解脫道論 心於是時 大歡喜 戲笑 心滿清涼 此名為喜 問 喜何相 何味 何起 何處 幾種喜 答 喜者 謂 欣悅 遍滿為相 歡適是味 調伏亂心是起 踊躍是處 幾種喜 六種喜 從欲生 從信生 從不悔生 從寂寂生 從定生 及菩提分生喜 復次 說喜五種 謂 小 刊本 笑 喜 念念喜 流喜 越喜 滿喜 小 刊本 笑 喜者 如細雨沾身 令毛皆竪 念念喜者 生滅不住 如夜時雨 流喜者 如油下流 久灌其身 終不周遍 越喜者 周匝一切 心生歡喜 不久便失 如貧人見伏藏 滿喜者 身住用滿 如雷有雨 於是小喜 及念念喜 以信起於外行 流喜者 有力起於外行 越喜者 於曼陀羅 正與不正 皆起處處方便 滿喜者 生於安處 雜阿含經 四八四經 尊者跋陀羅語尊者阿難言 有梵天 自在 造作 變 化如意 為世之父 若見彼梵天者 名曰見第一 阿難 有眾生 離生喜樂 處處潤澤 處處敷悅 舉身充滿 無不滿處 所謂離生喜樂 彼從三昧起 舉聲唱說 遍告大眾 極寂靜者 離生喜樂 極樂者 離生喜樂 諸有聞彼聲者 是名聞第一 長阿含經 眾集經 復有三法 謂三樂生 一者 眾生 自然成辦 生歡樂心 如梵光音天初始生時 二者 有眾生 以念為樂 自唱善哉 如光音天 長阿含經 阿摩晝經 得入初禪 彼已喜樂 潤漬於身 周遍盈溢 無不充滿 如人巧浴器盛眾藥 以水漬之 中外俱潤 無不周遍 是為最初現身得樂 所以者何 斯由精進 念無錯亂 樂靜閑居之所得也 集異門論 三樂生者 有諸有情 即如是身 離生喜樂 之所滋潤 遍滋潤 適悅 遍適悅 充滿 遍充滿 滋潤乃至遍充滿已 安樂而住 謂 梵眾天是第一樂生 極光淨天是第二樂生 遍淨天是第三樂生 此中 有諸有情 者 謂 諸有情 諦義 勝義 不可得 不可近得 非有非現有 但於諸蘊 界 處 由想 等想 假言說轉 謂為有情 那羅 意生 儒童 命者 生者 養者 士夫 補特伽羅 由斯故說有諸有情 即如是身 者 身名為身 身業亦名身 身根亦名身 五有色根亦名身 四大種聚亦名身 今此義中意說 四大種聚身故 說即如是身 離生喜樂 者 謂 初靜慮中 所可得樂 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離生喜樂 之所滋潤 遍滋潤 適悅 遍適悅 充滿 遍充滿 者 謂 梵眾天 於此離生喜樂 隨欲而得 無艱無難 即此離生喜樂 起 等起 生 等生 聚集出現 能令如是四大種聚身 滋潤 遍滋潤 適悅 遍適悅 充滿 遍充滿 滋潤乃至遍充滿已 安樂住 者 謂 彼爾時 由離生喜樂 身 心無苦惱 安樂而住 樂生者 謂 此生處 長時受安隱樂 離苦樂 樂受樂 故名樂生 云何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為能獲得現法樂住 答 於初靜慮所攝 離生喜樂俱行 心一境性 若習若修 堅作常作 精勤修習 是名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為能獲得現法樂住 法蘊論 爾時世尊 告苾芻眾 云何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現法樂住 謂 有苾芻 即於自身 離生喜樂 滋潤 遍滋潤 充滿 遍充滿 適悅 遍適悅故 離生喜樂 於自身中 無有少分而不充滿 是名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現法樂住 即於自身 者 謂 身亦名身 根亦名身 五色根亦名身 四大種所造聚亦名身 今此義中意說 四大種所造聚名身 離生喜樂 者 謂 初靜慮所有喜 樂 平等受 受所攝 身輕安 心輕安 是名喜樂 如是喜樂 從離欲 惡不善法 起 等起 生 等生 聚集出現 故名離生喜樂 滋潤 遍滋潤 充滿 遍充滿 適悅 遍適悅 者 謂 即於自四大種所造聚身 離生喜樂 起 等起 生 等生 聚集出現 滋潤 遍滋潤 是一義 充滿 遍充滿 是一義 適悅 遍適悅 是一義 由下 中 上 長養差別 於自身中 無有少分而不充滿 者 謂 從足至頂 離生喜樂 作長養事 無不充滿 是名修定 者 云何為定 謂 即於自身 離生喜樂 滋潤 遍滋潤 充滿 遍充滿 適悅遍 適悅故 心住 等住 近住 安住 不散不亂 攝止等持 心一境性 總名為定 云何為修 謂 於此定 若修若習 恒作常作 加行不捨 總名為修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者 顯於此定 能得自在 能令證得現法樂住 者 謂 於此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於現法中 證得樂住 可愛可樂 可欣可意 無所悕望 無所思慕 寂靜安隱 故名樂住 於此樂住 得獲成就 親近觸證 故名證得 離生喜樂 vivekaja piti sukha 者 云何離 謂 離欲 亦名離 離惡不善法 亦名離 出家 亦名離 色界善根 亦名離 初靜慮 亦名離 今此義中 意說初靜慮名離 云何喜 piti 謂 離欲 惡不善法者 心欣 pamojja 極欣 現前極欣 欣性 欣類 適意 悅意 喜性 喜類 樂和合 不別離 歡欣 悅豫 有堪任性 踊躍 踊躍性 歡喜 歡喜性 總名為喜 云何樂 sukha 謂 離欲 惡不善法者 已斷身重性 心重性 身不堪任性 心不堪任性 所得身滑性 心滑性 身軟性 心軟性 身堪任性 心堪任性 身離蓋性 心離蓋性 身輕安性 心輕安性 身無燋惱性 心無燋惱性 身調柔性 心調柔性 總名為樂 云何離生喜樂 謂 前喜 樂 因離 依離 離所建立 由離勢力 起 等起 生 等生 趣入 出現故 說此名離生喜樂 大毘婆沙論 離生 者 問 上地中離 勝妙清淨 過初靜慮 何故唯說此名離生 答 復次 唯初靜慮 能離三界一切煩惱 獨立離名 復次 唯初靜慮 有四沙門果道 九遍知果道 具三十七菩提分法 故獨名離 復次 唯初靜慮 能離所有苦根 憂根 男根 女根 無慚 無愧 食愛 婬愛 五蓋 五欲 慳 貪 嫉 恚 五蘊 十二處 及十八界等 故獨名離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 唯初靜慮獨名離生 喜樂者 喜 謂喜根 樂 謂輕安樂 復次 喜 受蘊攝 樂 行蘊攝 善見律毘婆沙 喜樂 者 喜者 滿 何謂為滿 身心喜滿 怡悅邊味 是喜 樂者 棄除二苦 身苦 心苦 是名為樂 樂者 著其想味 又問曰 何謂為喜 答曰 心肥壯 其想希好 是名為喜 樂者 得而受之 又言 兩法不得相離 若有喜者則有樂 樂則有喜 喜者 含入行陰 樂者 含入受陰 如人涉道 渴乏無水 聞有水處 即發喜心 是名為喜 到已飲水洗浴 是名為樂 法蘊論 靜慮者 謂 在此定中 尋 伺 喜 樂 心一境性 cittekaggata 總此五支 名初靜慮 雜阿含經 八六四經 世尊告諸比丘 若比丘 若行 若形 若相 離欲 惡不善法 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 初禪具足住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三摩呬多地 何等為行 謂 如所緣作種種行 而入於定 謂 麁行 靜行 病行 癰行 箭行 無常行等 若於彼彼三摩地中 所有諸行 何等為狀 謂 於諸定臨欲入時 便有此定相狀先起 由此狀故 彼自了知 我於如是如是相定 不久當入 或復正入 彼教授師 由此狀故 亦了知彼 不久當入 如是如是相定 何等為相 謂 二種相 一 所緣相 二 因緣相 所緣相者 謂 分別體 由緣此故 能入諸定 因緣相者 謂 定資糧 由此因緣 能入諸定 謂 隨順定教誡 教授 積集諸定所行資糧 修俱行欲 厭患有心 於亂不亂 審諦了知 及不為他之所逼惱 或人所作 或非人所作 或音聲所作 或功用所作 雜阿含經 八六六經 世尊告諸比丘 如上說 差別者 或復即以此欲法 念法 樂法功德 生大梵天中 或生梵輔天中 或生梵身天中 中阿含經 根本分別品 意行經 佛言 云何意行生 若有比丘 得初禪成就遊 彼此定樂欲住 彼此定樂欲住已 必有是處 住彼樂彼 命終生梵身天中 集異門論 如世尊於 分別生記經 中說 苾芻當知 如修定者 從此處沒 生梵眾天 數現受離生喜樂 雜阿含經 五 一經 尊者大目揵連告諸比丘 一時 我獨一靜處 作如是念 云何為聖默然 復作是念 若有比丘 息有覺有觀 內淨一心 無覺無觀 三昧生喜樂 第二禪具足住 是名聖默然 多住已 復有覺有觀心起 爾時 世尊知我心念 語我言 目揵連 汝當聖默然 莫生放逸 我聞世尊說已 即復離有覺有觀 第二禪具足住 如是再三 佛亦再三教我 汝當聖默然 莫放逸 雜阿含經 五六八經 有質多羅長者 白尊者伽摩比丘 所謂行者 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 行者 謂三行 身行 口行 意行 出息 入息 名為身行 有覺 有觀 名為口行 想 思 名為意行 有覺 有觀故 則口語 是故有覺 有觀是口行 覺 觀已 發口語 是覺 觀名為口行 集異門論 語行云何 答 語亦名語行 語業亦名語行 尋 伺亦名語行 於此義中意說 尋 伺語行 所以者何 要尋 伺已 能發語言 非無尋 伺 是故 尋 伺說為語行 法蘊論 尋伺寂靜 者 尋及伺 如前說 第二靜慮 此二 寂靜 vupasama 遍寂靜 近寂靜 空無所有 故名尋伺寂靜 大毘婆沙論 尋伺滅 者 問 得第二靜慮時 總滅初靜慮一切法 何故但說尋伺滅耶 答 以尋 伺為上首 總滅初靜慮 故作是說 復次 尋 伺難斷 難破 難可越度 是故偏說 復次 尋 伺 多諸過患 熾盛堅牢 是故偏說 復次 尋 伺離初靜慮染時 極為障礙 留難繫縛 如暴獄卒 故偏說之 復次 諸瑜伽師 專為斷尋 伺 修第二靜慮 是故偏說 復次 諸瑜伽師 憎惡尋 伺故 總捨初靜慮 故偏說之 復次 尋 伺上地所無 是故偏說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 但說尋伺滅 謂或有執 從欲界 乃至有頂 皆有尋 伺 如譬喻者 彼何故作此執 依契經故 謂 契經說 心麁性名尋 心細性名伺 然麁 細性 從欲界 乃至有頂 皆可得故 知三界皆有尋 伺 大德 覺天 說曰 對法諸師 所說非理 所以者何 心麁 細性 三界皆有 契經說此即是尋 伺 而言 尋 伺 唯二地有 謂 欲界及梵世 故 對法者 所說非理 亦名惡說 惡受持者 不名善說 善受持者 阿毘達磨諸論師言 我等所說 及所受持 是善非惡 所以者何 施設麁 細 有多種故 謂 有處說 纏是麁 隨眠是細 此中尋 伺 非麁 非細 此二非纏 非隨眠故 或有處說 色蘊是麁 四蘊是細 此中尋 伺 是細 非麁 行蘊攝故 或有處說 欲界是麁 初靜慮是細 此中尋 伺 俱通麁 細 二地皆有尋及伺故 或有處說 初靜慮是麁 第二靜慮是細 此中尋 伺 是麁 非細 初靜慮上無尋 伺故 如是等處 施設麁 細 有多品類 不應定執 麁性名尋 細性名伺 亦不應執 尋伺二種 三界皆有 然契經說 尋 伺是心麁 細性 者 依下二地 能擾動心麁 細性說 第二靜慮 乃至有頂 心離擾動故 無尋 伺 又彼既說 二定以上 有尋 有伺 云何建立有尋 伺等 三地有異 彼作是說 欲界 初靜慮 一切善 染 無覆無記 及靜慮中間 乃至有頂 染污心等 名有尋 有伺地 靜慮中間 善及無覆無記心等 名無尋唯伺地 第二靜慮 乃至有頂 善及無覆無記心等 名無尋無伺地 若爾 經說當云何通 如契經說 尋伺寂靜 無尋無伺 定生喜樂 入第二靜慮具足住 彼作是說 此經依善 無覆無記 不依染 說尋伺寂靜 彼說非理 所以者何 有何因緣入第二定 唯善 無記尋 伺寂靜 非染污耶 寧說染污尋伺寂靜 非善 無記 所以者何 諸染污法 離染時捨 善 無記法 越界地時 方捨盡故 然譬喻者 是無知果 黑闇果 不勤加行果故 說 尋 伺三界皆有 而尋與伺 下二地有 上七地無 是為正說 16 0 16 1 雜阿含經 六一六經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當取自心相 莫令外散 所以者何 若彼比丘愚癡 不辨 不善 不取自心相 而取外相 然後退減 自生障閡 若有比丘 黠慧才辯 善巧方便 取內心已 然後取於外相 彼於後時 終不退減 自生障閡 身身觀念住 斷上煩惱 善攝其心 內心寂止 正念正知 得四增 上 心法 現法樂住 得所未得安隱涅槃 受 心 法觀 亦復如是 大毘婆沙論 如契經說 有四種增上心所 現法樂住 問 何故名為增上心所 答 此中心所 即三摩地 無三摩地 具大勢力 有大功用 能成大事 能如根本四靜慮者 故此獨名增上心所 復次 四靜慮中 有無量種增上心所 殊勝功德 如無量 解脫 勝處 遍處 無礙解 無諍 願智 邊際定等 是故獨名增上心所 復次 依四靜慮 諸瑜伽師 以無量門 受心所樂 謂 前所說諸功德門 及空空等三三摩地 是故獨名增上心所 復次 此四靜慮 樂通行攝 是故獨名增上心所 雜阿含經 一二四六經 世尊告諸比丘 復次 比丘 於諸三昧 有行所持 sasaṅkhara niggayha varita gato 猶如池水 周匝岸持 為法所持 不得寂靜勝妙 不得息樂 盡諸有漏 如彼金師 金師弟子 陶鍊生金 除諸垢穢 不輕 不軟 不發光澤 屈伸斷絕 不得隨意成莊嚴具 復次 比丘 得諸三昧 不為有行所持 得寂靜勝妙 得息樂道 一心一意 盡諸有漏 如鍊金師 鍊金師弟子 陶鍊生金 令其輕軟 不斷 光澤 屈伸隨意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三摩呬多地 云何調善 謂 若三摩地 猶為有行之所拘執 如水被持 或為法性之所拘執 不靜不妙 非安隱道 亦非證得心一趣性 此三摩地 不名調善 不隨所樂安隱而住 與此相違 名為調善 云何猶為有行拘執 謂 由誓願俱行思故 制伏外緣 持心於定 又於作意 要由功用方能運轉 不令內心於外流散 故作是說 如水被持 云何法性之所拘執 謂 觀下地為麁法性 觀於上地為靜法性 寂靜微妙 得安隱道 及能證得心一趣性 盪塵經 中 佛世尊言 當如陶鍊生金之法 陶鍊其心 乃至廣說 如是等義 云何應知 謂 陶鍊生金 略有三種 一 除垢陶鍊 二 攝受陶鍊 三 調柔陶鍊 有麁 中 細 三種垢穢 其在家者 由二為障 不令出家 一 不善業 謂 常樂安處身語惡行 二 邪惡見 謂 撥無世間真阿羅漢 正行 正至 此於已得淨信位前 能為障礙 欲等尋思 障出家者 令其不能心生喜樂 親等尋思 障憙樂者 令其不能恒修善法 由斷彼故 恒修善法 速得圓滿純淨之心 有尋有伺 如淨金沙 是名為心除垢陶鍊 猶如生金 仍未銷煮 若有復能止息尋思 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靜慮 是名為心攝受陶鍊 由能攝受無尋無伺三摩地故 猶如生金 已被銷煮 若三摩地 不為有行之所拘執 乃至廣說 是名為心調柔陶鍊 於神通法 隨其所欲 能轉變故 如彼生金 已細鍊治瑕隙等穢 集異門論 云何疑 答 於佛 法 僧 及苦 集 滅 道 生起疑惑 二分二路 躊躇 猶豫 猶豫箭 不悅 不悅行 不決度 不悟入 非已一趣 非當一趣 非現一趣 是名疑 法蘊論 云何信根 謂 依出家 遠離所生善法所起 諸信 信性 現前信性 隨順印可 愛慕 愛慕性 心澄 淨 是名信根 云何 內等淨 ajjhatta sampasadana 謂 尋 伺寂靜故 諸信 信性 現前信性 隨順印可 愛慕 愛慕性 心澄 心淨 總名內等淨 大毘婆沙論 內等淨 者 內謂心 等淨謂信 由信平等 令內心淨故 名內等淨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尋 伺躁動 擾亂定心 信能除彼 令心等淨 如波浪息 水則澄清 是故說信名內等淨 復作是說 染喜騰躍 渾濁定心 信能除彼 令心等淨 如離泥濁 水則澄清 是故說信名內等淨 大德法救作如是說 行者將入第二靜慮 心於定境 信向樂住 不流馳散 久住一境 得第二定 斯有是處 此由信力 是故說信名內等淨 問 內等淨 即是信 諸地皆有 何故唯在第二靜慮立為支耶 答 復次 初靜慮中 尋 伺如火 身識如泥 令心相續 熱惱濁亂 信不明淨 如熱泥中 面像不現 第二靜慮 無尋 伺火 及識身泥 心相續中 信相明淨 如清冷水 面像得現故 於此立內等淨支 第三靜慮 有極悅受 第四靜慮 有勝捨受 覆心相續 信相不顯故 彼及初 皆不建立內等淨支 復次 起增上信 必依大喜 因喜信者 信必堅固 第二靜慮 有極勝喜故 唯此立內等淨支 善見律毘婆沙 內法 者 現 問曰 何謂為現 答曰 現者 從身生 清 者 無垢也 禪亦名清 何以故 如青衣 因有青色故 名青衣 禪亦如是 因有清法故 謂之清禪 問曰 何以名定清 答曰 念 覺 思 觀 是動之根也 念 思已滅 名即清淨 集異門論 既於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 數多所作 心便安住 等住 近住 相續一趣 繫念一境 如說世間四靜慮相應 心住 等住 近住 安住 不散 不亂 攝止 等持 心一境性者 此顯內心止 法蘊論 心一趣性 者 云何心一趣性 cetasa ekodi bhava 謂 尋伺寂靜故 心不散 不亂 不流 安住一境 ekaggata 故 名心一趣性 云何定覺支 謂世尊說 苾芻當知 我說依初靜慮 能盡諸漏 我依何故作如是說 謂 有苾芻 先由如是諸行 相 狀 離欲 惡不善法 有尋有伺 離生喜樂 初靜慮具足住 彼不思惟如是諸行 相 狀 但思惟彼所得所趣 色 受 想 行 識 謂 此諸法 如病如癰 如箭惱害 無常 苦 空 非我 彼於此法 深心厭患 怖畏遮止 然後攝心 置甘露界 思惟此界 寂靜微妙 捨一切依 愛盡離染 永滅涅槃 彼如是知 如是見故 便從欲漏 心得解脫 亦從有漏 及無明漏 心得解脫 說依第二 第三 第四靜慮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能盡諸漏 隨所應亦爾 彼脩如是七依定時 所有無漏作意相應 心住 等住 乃至心一境性 總名為定 亦名定根 亦名定力 亦名定覺支 亦名正定 大毘婆沙論 心一趣 者 謂 一門轉 非如欲界心六門轉 初靜慮中 心四門轉 第二靜慮 心一門轉 故名一趣 即是心行一境界義 鞞婆沙論 一心者 欲界 六種意 六識身 初禪 四種意 四識身 二禪 一種意 一識身 獨意地 是故說一心 解脫道論 心成一性者 謂 心住正定 此謂心成一性 心成一性者 何義 心者 是意 一者 說於念 名性者 如聲論說生性 性者 說自然義 此第二禪 一心 能滅覺 觀 以一性得起 此謂心成一性 心成一性者 何相 何味 何起 何處 專正為相 寂寂為味 無浪為起 覺 觀滅為處 善見律毘婆沙 一相 者 一法起 問曰 何謂一法起 答曰 為不顧念 覺 思 觀 故 是名一法相 亦言無上 又言 一相者 念 思已離 亦言無雙 是名一相 問曰 一法相者 何以名為一法相 答曰 三昧是也 問曰 何謂為三昧 答曰 一心無二 亦言定 亦言不動 雜阿含經 六一五經 佛告阿難 若比丘 於身 身觀念住 於彼身 身觀念住已 若身躭睡 心法懈怠 彼比丘當起淨信 取於淨相 起淨信心 憶念淨相已 其心則悅 悅已生喜 其心喜已 身則猗息 身猗息已 則受身樂 受身樂已 其心則定 心定者 聖弟子當作是學 我於此義 外散之心 攝令休息 不起覺想 及已觀想 無覺無觀 捨念樂住 樂住已 如實知 受 心 法念 亦如是說 法蘊論 無尋無伺 avitakka avicara 者 謂 第二靜慮 尋 伺不可得 不現行 非有 非等有故 名無尋無伺 大毘婆沙論 無尋無伺 者 謂 尋 伺已滅 何者名無尋無伺耶 若非尋 伺俱 非尋 伺相應 非尋 伺等起 非尋 伺所轉者 名無尋無伺 若無種種尋求 亦無種種伺察者 名無尋無伺 若無數數尋求 亦無數數伺察者 名無尋無伺 中阿含經 長壽王品 長壽王本起經 阿那律陀 若我心中生疑患 斷心疑患 彼得心清淨 無念 身病想 睡眠 太精勤 太懈怠 恐怖 喜悅 高心 生若干想 不觀色心患 斷心諸患 彼得心清淨 有覺有觀定 修學 極修學 無覺少觀定 無覺無觀定 一向定 雜定 少定 廣無量定 修學 極修學 我生知見 極明淨 趣向定住 集異門論 三定者 一 有尋有伺三摩地 二 無尋唯伺三摩地 三 無尋無伺三摩地 雜阿含經 五六一經 尊者阿難語婆羅門 婆羅門 如來 應 等正覺 所知所見 說四如意足 以一乘道 淨眾生 滅苦惱 斷憂悲 何等為四 欲定 斷行成就如意足 精進定 心定 思惟定 斷行成就如意足 如是 聖弟子 修欲定 斷行成就如意足 依離 依無欲 依出要 依滅 向於捨 乃至斷愛 愛斷已 彼欲亦息 修精進定 心定 思惟定 斷行成就 依離 依無欲 依出要 依滅 向於捨 乃至愛盡 愛盡已 思惟則息 法蘊論 爾時 世尊告苾芻眾 有四神足 何等為四 謂 欲三摩地 勝行成就神足 是名第一 勤三摩地 勝行成就神足 是名第二 心三摩地 勝行成就神足 是名第三 觀三摩地 勝行成就神足 是名第四 欲三摩地 勝行成就神足者 此中欲者 謂 依出家 遠離所生善法所起 欲 樂欣憙 求趣悕望 是名欲 三摩地者 謂 欲增上所起 心住 等住 近住 安住 不散不亂 攝止等持 心一境性 是名三摩地 勝者 謂 欲增上所起 八支聖道 是名勝 勝行者 謂 有苾芻 依過去欲 得三摩地 是謂欲三摩地 彼成就欲三摩地已 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 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 為令未生善法生故 為令已生善法堅住 不忘 脩滿 倍增 廣大 智作證故 起欲發勤 精進 策心 持心 彼所有欲 若勤 若信 若輕安 若念 若正知 若思 若捨 是名勝行 即此勝行 及前所說欲三摩地 總名欲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 如依過去欲 依未來 現在 善 不善 無記 欲界繫 色界繫 無色界繫 學 無學 非學非無學 見所斷 脩所斷 非所斷欲 廣說亦爾 勤三摩地 勝行成就神足者 此中勤者 謂 依出家 遠離所生善法所起 勤 精進 勇健勢猛 熾盛難制 勵意不息 是名勤 心三摩地 勝行成就神足者 此中心者 謂 依出家 遠離所生善法所起 心 意 識 是名心 觀三摩地 勝行成就神足者 此中觀者 謂 依出家 遠離所生善法所起 於法簡擇 極簡擇 最極簡擇 解了 等了 近了 機黠通達 審察聰叡 覺明慧行 毘鉢舍那 是名觀 云何此四名為神足 此中神者 謂 所有神 已有神性 當有神性 今有神性 彼法即是 變一為多 變多為一 或顯或隱 智見所變 牆壁石等 堅厚障物 身過無礙 如履虛空 能於地中 或出或沒 自在無礙 如身處水 能於堅障 或在虛空 引水令流 如依逈地 結跏趺坐 凌空往還 都無滯礙 猶如飛鳥 此日月輪 有大神用 具大威德 申手捫摸 如自應器 不以為難 乃至梵世 轉變自在 妙用難測 故名為神 此中足者 謂 於彼法 精勤脩習 無間無斷 至成就位 能起彼法 能為彼依 故名為足 大毘婆沙論 如契經說 苾芻當知 欲三摩地 斷行成就修於神足 依止離 依止無染 依止滅 迴向於捨 勤三摩地 心三摩地 觀三摩地 說亦如是 此中說何名為離等 應知此中 依止離者 謂初靜慮 依止無染者 謂第二靜慮 依止滅者 謂第三靜慮 迴向於捨者 謂第四靜慮 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 契經事 應知建立四種神足 如 聲聞地 已廣分別 若略說者 由四種力 持心令定 是故建立四種神足 云何為四 一 淨意樂力 二 勤務力 三 心喜樂力 四 正智力 當知此中 由第一力 於三摩地 發生樂欲 為證得故 修習勤務 由第二力 最初住心 令其安定 由第三力 已住定心 無復散動 不令於外 更復飄轉 由第四力 觀察等持所治煩惱 於斷未斷 如實了知 又於等持入 住 出相 能善了別 如是復於奢摩他等所 有諸相 若奢摩他 毘鉢舍那諸隨煩惱 及隨煩惱能對治等 皆如實知 樂等持者 於等持中 但有爾所等持作事 除此更無若過 若增 長阿含經 眾集經 復有三法 謂三樂生 二者 有眾生 以念為樂 自唱善哉 如光音天 長阿含經 阿摩晝經 入第二禪 彼已一心 喜樂潤漬 parisanna 於身周遍盈溢 abhisanna 無不充滿 猶如山頂涼泉 水自中出 不從外來 即此池中 出清淨水 還自浸漬 無不周遍 是為第二現身得樂 集異門論 三樂生者 梵眾天是第一樂生 有諸有情 即如是身 定生喜樂 之所滋潤 遍滋潤 適悅 遍適悅 充滿 遍充滿 滋潤乃至遍充滿已 安樂而住 謂 極光淨天是第二樂生 遍淨天是第三樂生 復次 有諸有情 者 謂 諸有情 諦義 勝義 不可得 廣說如前 即如是身 者 身名為身 乃至廣說 四大種聚身故 說即如是身 定生喜樂 者 謂 第二靜慮中 所可得樂 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定生喜樂 之所滋潤 遍滋潤 適悅 遍適悅 充滿 遍充滿 者 謂 極光淨天 於此定生喜樂 隨欲而得 無艱無難 即此定生喜樂 起 等起 生 等生 聚集出現 能令如是四大種聚身 滋潤 遍滋潤 適悅 遍適悅 充滿 遍充滿 滋潤乃至遍充滿已 安樂住 者 謂 彼爾時 由定生喜樂 身 心無苦惱 安樂而住 樂生者 謂 此生處 長時受安隱樂 離苦樂 樂受樂 故名樂生 法蘊論 定生喜樂 samadhija piti sukha 者 云何定 謂 尋伺寂靜者 心住 等住 近住 安住 不散 不亂 攝止 等持 心一境性 總名為定 云何喜 謂 尋伺寂靜者 心欣 極欣 廣說乃至 歡喜 歡喜性 總名為喜 云何樂 謂 尋伺寂靜者 已斷身重性 心重性 廣說乃至 身調柔性 心調柔性 總名為樂 云何定生喜樂 謂 前喜樂 因定 依定 定所建立 由定勢力 起 等起 生 等生 趣入 出現故 說此名定生喜樂 大毘婆沙論 定生 者 問 初靜慮亦有定 何故唯說第二靜慮名定生耶 答 第二靜慮 等持增盛 勝妙清淨 過初靜慮 是故偏說 復次 初靜慮 心有定 不定 有內門轉 有外門轉 有緣內事 有緣外事 第二靜慮 心多在定 多唯內門轉 唯緣內事 故名定生 復次 第二靜慮 滅語言本 語言本者 謂尋與伺 如契經說 要尋 伺已 能發語言 非不尋 伺 第二靜慮 尋 伺已滅 無語言本 故說定生 復次 第二靜慮 名聖默然 故名定生 如契經說 佛告目連 汝等勿輕第二靜慮 此是聖者默然法故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 定生唯在第二靜慮 喜樂者 喜 謂喜根 樂 謂輕安樂 復次 喜 受蘊攝 樂 行蘊攝 法蘊論 靜慮者 謂 在此定中 內等淨 喜 樂 心一境性 cittekaggata 總此四支 名第二靜慮 雜阿含經 八六七經 世尊告諸比丘 若比丘 如是行 如是形 如是相 息有覺有觀 內淨一心 無覺無觀 定生喜樂 第二禪具足住 雜阿含經 八六八經 世尊告諸比丘 如上說 差別者 彼以欲法 念法 樂法 生自性光音天 若不爾者 生無量光天 若不爾者 生少光天 中阿含經 根本分別品 意行經 復次 比丘 得第二禪成就遊 彼此定樂欲住 彼此定樂欲住已 必有是處 住彼樂彼 命終生晃昱天中 集異門論 如世尊於 分別生記經 中說 苾芻當知 如修定者 從此處沒 生極光淨天 數現受定生喜樂 法蘊論 離喜 pitiyaca viraga 者 云何喜 piti 謂 心欣 pamojja 極欣 乃至歡喜 歡喜性 總名為喜 心於此喜 離染解脫 故名離喜 大毘婆沙論 離喜 者 問 得第三靜慮時 總離第二靜慮諸有漏法 何故但說離喜耶 答 以喜為上首 總離第二靜慮諸有漏法 故偏說喜 復次 以喜難斷難破 難可越度 故偏說之 復次 以喜多諸 過患 熾盛堅牢 是故偏說 復次 以喜離第二靜慮染時 極為障礙 繫縛 留難 如暴獄卒 故偏說之 復次 諸瑜伽師 專為對治喜故 修第三靜慮 是故偏說 復次 諸瑜伽師 憎厭喜故 總捨第二靜慮 故偏說之 復次 喜上地無餘法容有 故偏說喜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 唯說離喜 解脫道論 云何二禪過患 謂 與喜滿相應故 禪成麁 以喜成滿 心大踊躍 不能起餘禪枝 已觀二禪過患 復見三禪功德 令喜心滅 以由喜樂受 持心如是作意 不久以無喜樂 令心得安 解三禪枝 彼坐禪人不染喜故 得捨 念 智 以身受樂 是聖所說 得捨 念 智 樂 住第三禪正受 是地一切入功德 不染喜故 喜者 先已分別 不染者 斷喜得捨住 善見律毘婆沙 離喜 者 問曰 何謂為離喜 答曰 薄喜 亦言過喜 亦言滅喜 是時念思滅已 喜又更起 問曰 第二禪中以論念 念 覺 思 觀 滅已喜 何故更重而說耶 答曰 欲讚第三禪故 所以說之 雜阿含經 七一五經 何等為捨覺分食 有三界 何等三 謂 斷界 無欲界 滅界 彼思惟 未生捨覺分令起 已生捨覺分 重生令增廣 是名捨覺分食 法蘊論 云何捨覺支 謂 有苾芻 思惟斷界 離界 滅界 由此發起 心平等性 心正直性 心無警覺 寂靜住性 彼作是念 我今應於順貪 順瞋 順癡諸法 離貪 瞋 癡 由此發起 心平等性 心正直性 心無警覺 寂靜住性 復作是念 我今應於貪 瞋 癡法 心不攝受 由此發起 心平等性 心正直性 心無警覺 寂靜住性 彼審思惟六順捨法 所有無漏作意相應 心平等性 心正直性 心無警覺 寂靜住性 總名為捨 亦名捨覺支 雜阿含經 三四一經 世尊告諸比丘 有六常行 云何為六 若比丘 眼見色 不苦 不樂 捨心住 正念 正智 耳聲 鼻香 舌味 身觸 意識法 不苦 不樂 捨心住 正念 正智 若比丘 成就此六常行者 世間難得 所應承事 恭敬 供養 則為世間無上福田 集異門論 六恒住者 云何為六 答 一 眼見色已 不喜 不憂 具念 正知 恒安住捨 二 耳聞聲已 三 鼻嗅香已 四 舌嘗味已 五 身覺觸已 六 意了法已 不喜不憂 具念正知 恒安住捨 眼見色已 不喜不憂 具念正知 恒安住捨 者 謂 眼見色 於可愛 不可愛 可樂 不可樂 可欣 不可欣 可意 不可意 或所依止 或等無間 或所緣 或處所 或增上色 以順捨處作意思惟 若於此色 由順捨處作意思惟 所生妙捨 是名 眼見色已 不喜不憂 具念正知 恒安住捨 耳 鼻 舌 身 意恒住 亦爾 問 此中 捨 者 何所謂耶 答 心平等性 心正直性 心無驚覺 任運住性 應知此中 說名為 捨 復次 有說 六識相應 緣色 聲 香 味 觸 法境 捨受 名 捨 今此義中 應知意說 心平等性 心正直性 心無驚覺 任運住性 行捨 名 捨 中阿含經 根本分別品 意行經 比丘 離於喜欲 捨無求遊 正念 正智 而身覺樂 謂聖所說 聖所捨 念樂住空 據鞞婆沙論此 空 字應為 處 得第三禪成就遊 鞞婆沙論 比丘 離喜欲 無求遊 念住 正智 覺受身樂 謂彼聖說捨 念安樂遊處 三禪成就遊處 彼離喜欲者 已斷二禪喜故 無求遊者 已得三禪樂 不餘求 念住者 護三禪樂故 正智者 覺三禪樂 受身樂者 自覺二種樂 猗樂 痛樂 謂彼聖說捨者 說者教他 捨者已放捨 舍利弗阿毘曇論 非問分 禪品 云何捨行 謂 共捨定 得 正得 護持威儀住行 微行 是名捨行 解脫道論 云何為捨 是捨 是護 不退 不進 是心平等 此謂捨 於是捨有八種 謂 五根 為受捨 有時不作意捨相 為精進捨 苦 集我今當斷成得捨 為見捨 修菩提覺 是為菩提捨 慈 悲 喜 捨 是為無量捨 以眼見色 不苦不喜成捨 是為六分捨 無染故成捨住者 是禪枝捨 捨念清淨 是清淨捨 於此八捨 除受捨 餘七捨法 是為平等捨 復次 有三種捨 於一切禪行 是禪平等 方便 不急疾 不遲緩 是名相應乘捨 此下捨近第二禪 能斷大踊躍心 若心無經營 是名少經營捨 此捨近第三禪 是其能斷一切踊躍心 以不動身心 無經營事心 是名無事捨 此捨近第四禪 捨者何相 何味 何起 何處 平等為相 無所著為味 無經營為起 無染為處 問 何故說此捨於此禪 非第二禪及初禪 答 是處喜滿 未滅心著 以緣喜樂 是故未滅 以大踊躍 充遍身心 是故於二種禪不說捨 以不滿故 善見律毘婆沙 捨而住 者 何謂為捨 答曰 捨者 是平等見 不偏見 不黨見 恒 大 健捨 是第三禪 又曰 捨有十種 問曰 十捨者 取何捨耶 答曰 取末闍求捨 問曰 何謂末闍求捨 答曰 不知他事 因喜而生 雜阿含經 七八四經 何等為正念 謂 念 隨順念 重念 憶念 不妄 不虛 雜阿含經 七一四經 佛告比丘 如是微劣心生 微劣猶豫 當於爾時 修擇法覺分 精進覺分 喜覺分 示 教 照 喜 若掉心生 掉心猶豫 修猗覺分 定覺分 捨覺分 所以者何 掉心生 掉心猶豫 此等諸法 能令內住 一心 攝持 念覺分者 一切兼助 法蘊論 云何念覺支 謂世尊說 若聖弟子 於此內身 住循身觀 若具正勤 正知 正念 除世貪憂 於彼外身 於內外身 於內 外 俱 受 心 法三 廣說亦爾 脩習如是四念住時 所有無漏作意相應 諸念 隨念 專念 憶念 不忘 不失 不遺 不漏 不失法性 心明記性 總名為念 亦名念根 亦名念力 亦名念覺支 亦名正念 雜阿含經 一二八九經 爾時 世尊金鎗 sakalika 刺足 未經幾時 起身苦痛 能得捨心 正智正念 堪忍自安 無退減想 第五天子復說偈言 觀彼三昧定 善住於正受 解脫離諸塵 不踊亦不沒 其心安隱住 而得心解脫 法蘊論 云何擇法覺支 謂世尊說 若聖弟子 能如實知善 不善法 有罪 無罪法 應脩 不應脩法 下劣 勝妙法 黑 白法 有敵對法 緣生法 彼如實知善 不善法 廣說乃至緣生法時 所有無漏作意相應 於法簡擇 極簡擇 最極簡擇 解了 等了 近了 機黠 通達 審察 聰叡 覺明慧行 毘鉢舍那 總名為慧 亦名慧根 亦名慧力 亦名擇法覺支 亦名正見 住捨 正念 正知 upekkhako ca viharati sato ca sampajano 者 彼於爾時 安住行捨 saṅkharupekkha 正念 正知 云何捨 upekkhaka 謂 離喜時 心平等性 心正直性 心無警覺 寂靜住性 總名為捨 云何正念 sati 謂 離喜時 諸念 隨念 乃至心明記性 總名正念 云何正知 sampajana 謂 離喜時 所起於法簡擇 乃至毘鉢舍那 總名正知 大毘婆沙論 住捨 正念 正慧 者 捨 謂 行捨 正念 謂 勝善念 正慧 謂 勝善慧 問 念遍諸地 何故唯在後二靜慮立念為支 答 復次 初靜慮中 有麁尋伺 猶如暴風 覆障正念 第二靜慮 有極喜躍 如水濤波 覆障正念故 俱不立正念為支 後二靜慮 無此過失 是故俱立正念為支 問 慧遍諸地 何故唯於第三靜慮立為支耶 答 復次 初靜慮中 有麁尋伺 覆障正慧 第二靜慮 有極喜躍 覆障正慧 第四靜慮 有勝捨受 覆障正慧 以勝捨受 是無明分 正慧是明 明 無明分 互相違害故 皆不立正慧為支 第三靜慮 無有如彼覆正慧法 故立為支 解脫道論 於此第三禪 無喜染故 以滅相著故 成起禪枝 以由禪枝自在故 說捨念正智 云何為念 念 隨念 彼念 覺 憶持 不忘 念者 念根 念力 正念 此謂念 問 念者何相 何味 何起 何處 答 隨念為相 不忘為味 守護為起 四念為處 云何為智 知解為慧 是正智 此謂為智 問 智者何相 何味 何起 何處 答 不愚癡為相 緣著為味 擇取諸法為起 正作意為處 問 何故說第三禪 不說第二禪及初禪 答 於此喜為首 麁禪枝滅故 正定細故 此定入細處 以此正智 堪能起第三禪 是故以禪枝自在 復次 此禪易起到彼樂處 最氣味地 亦作愚心 是名著處 是故於此禪 知得自在 堪為斷喜 又說 喜樂者共為親友 是故此念智分別 無喜有樂 於事成住 如彼犢子 隨逐其母 不捉兩耳 觸突隨母 如是 無喜有樂 以念智分別 樂得住行處 若不緩分別 反入於喜 成禪退分 以此禪枝自在 故說念智 善見律毘婆沙 正思知 者 問曰 何謂為思 念 答曰 心多生想故 謂之思也 知者 問曰 何謂為知 答曰 洞達知也 問曰 何謂為正思 答曰 正思者 不忘 亦言識 又言起相知者 問曰 何謂為知 答曰 擇也 亦言聚 又言廣 雜阿含經 四八五經 佛告優陀夷 我有時說一受 或時說二受 或說三 四 五 六 十八 三十六 乃至百八受 或時說無量受 云何我說一受 如說 所有受 皆悉是苦 是名我說一受 云何說二受 說身受 心受 是名二受 然 優陀夷 有二受 欲受 離欲受 云何欲受 五欲功德因緣生受 是名欲受 云何離欲受 謂 初禪具足住 是名離欲受 優陀夷 有四種樂 何等為四 謂 離欲樂 遠離樂 寂滅樂 菩提樂 大毘婆沙論 有二受 謂 身受 心受 有三受 謂 樂受 苦受 不苦不樂受 有四受 謂 三界繫受 及不繫受 有五受 謂 樂根 苦根 喜根 憂根 捨根 為二攝五 五攝二耶 答 互相攝 隨其事 謂 身受攝一全 二少分 即此攝身受 一全者 苦根 二少分者 樂根 捨根 心受攝二全 二少分 即此攝心受 二全者 喜根 憂根 二少分者 樂根 捨根 是故說隨其事 有六受 謂 眼觸所生受 耳 鼻 舌 身 意觸所生受 有十八受 謂 六喜意近行 六憂意近行 六捨意近行 為二攝十八 十八攝二耶 答 二攝十八 非十八攝二 何所不攝 謂 有漏樂根 苦根 五識相應捨根 及無漏受 問 何故有漏樂根 非意近行耶 答 欲界 初靜慮樂根 唯在五識 及三識 意近行 唯在意識故 有漏樂根 非意近行 問 第三靜慮有漏樂根 唯在意識 何故不說 答 初非分故 後亦不立 有說 彼非全故 謂 無全地有漏樂根在意識者 是故不立 有說 彼樂受 雖與意識相應 而非捷利 意近行 必捷利 分別轉故 又所對苦 非近行故 此亦不立 問 何故苦根 非意近行 答 苦根 唯五識相應 意近行者 意識相應 問 何緣五識相應捨根 非意近行 答 如苦根說 問 何故無漏受 非意近行 答 以無漏受 無意近行相故 有三十六受 謂 六耽嗜依喜 六出離依喜 六耽嗜依憂 六出離依憂 六耽嗜依捨 六出離依捨 有百八受 謂 依三世 各三十六 三受 五受 為三攝五 五攝三耶 答 互相攝 隨其事 謂 樂受攝二全 即此攝樂受 二全者 樂根 喜根 苦受攝二全 即此攝苦受 二全者 苦根 憂根 不苦不樂受攝一全 即此攝不苦不樂受 一全者 捨根 是故說隨其事 三受 十八受 為三攝十八 十八攝三耶 答 三攝十八 非十八攝三 何所不攝 謂 有漏樂根 苦根 五識相應捨根 及無漏受 雜阿含經 四八四經 尊者跋陀羅語尊者阿難言 有眾生 於此身 離喜之樂 潤澤 處處潤澤 敷悅充滿 舉身充滿 無不滿處 所謂離喜之樂 是名樂第一 長阿含經 眾集經 復有三法 謂三樂生 三者 得止息樂 santaṃyeva tusita sukhaṃ 如遍淨天 長阿含經 阿摩晝經 入第三禪 彼身無喜 以樂潤漬 周遍盈溢 無不充滿 譬如優鉢花 鉢頭摩華 拘頭摩花 分陀利花 始出淤泥 而未出水 根莖枝葉 潤漬水中 無不周遍 此是第三現身得樂 集異門論 三樂生者 梵眾天是第一樂生 極光淨天是第二樂生 有諸有情 即如是身 離喜之樂 之所滋潤 遍滋潤 適悅 遍適悅 充滿 遍充滿 滋潤乃至遍充滿已 安樂而住 謂 遍淨天是第三樂生 復次 有諸有情 者 謂 諸有情 諦義 勝義 不可得 廣說如前 即如是身 者 身名為身 乃至廣說 四大種聚身故 說即如是身 離喜之樂 者 謂 第三靜慮中 所可得樂 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離喜之樂 之所滋潤 遍滋潤 適悅 遍適悅 充滿 遍充滿 者 謂 遍淨天 於此離喜之樂 隨欲而得 無艱無難 即此離喜之樂 起 等起 生 等生 聚集出現 能令如是四大種聚身 滋潤 遍滋潤 適悅 遍適悅 充滿 遍充滿 滋潤乃至遍充滿已 安樂住 者 謂 彼爾時 由離喜之樂 身 心無苦惱 安樂而住 樂生 者 謂 此生處 長時受安隱樂 離苦樂 樂受樂 故名樂生 法蘊論 身受樂 sukhanca kayena paṭisaṃvedeti 者 身謂意身 由意身中 有受樂故 四大種身 亦得安適 由此因緣 名身受樂 此中樂者 謂離喜時 已斷身重性 心重性 乃至身調柔性 心調柔性 總名為樂 此是受樂 非輕安樂 大毘婆沙論 身受樂 者 身謂意身 有作是說 意有樂時 亦令大種所造色身 有適悅樂 此即意識相應樂受 名身受樂 解脫道論 問 云何為樂 答 是時可受心樂 心觸所成 此謂為樂 問 樂何相 何味 何起 何處 幾種樂 喜樂何差別 答 味為相 緣愛境是愛味 攝受是起 其猗是處 幾種樂者 有五種 謂 因樂 資具樂 寂寂樂 無煩惱樂 受樂 云何名因樂 如佛所說 戒樂耐老 此謂因樂 是樂功德 資具樂者 如佛所說 佛生世樂 寂寂樂者 謂 生定捨及滅禪定 無煩惱樂者 如佛所說 第一涅槃 受樂 所謂受樂也 於此論中 受樂是可樂 喜 樂何差別者 心踊躍是喜 心柔軟是樂 心猗是樂 心定是喜 麁喜 細樂 喜行陰所攝 樂受陰所攝 是處有喜 有樂 是處有樂 或有喜 或無喜 以身受樂 問 云何心樂 答 心攝受 是心樂 從心觸生攝受 是心樂受 是謂為樂 問 云何身 答 想陰 行陰 識陰 此謂為身 此樂以身受 謂身受樂 問 何故此樂無喜 非以身為受 答 於第三禪樂根滅 善見律毘婆沙 以身知樂 者 問曰 何謂為身 答曰 名色身 以名色身故 知樂 何以故 樂與名色身合 兩理相合 極為美味 以知 以美味相著故 知起覺之 是故以身知樂者 雜阿含經 八六九經 世尊告諸比丘 若比丘 如是行 如是形 如是相 離貪喜 pitiyaca 捨住 正念 正智 覺身樂 聖人能說 能捨念樂住 yaṃ taṃ ariya acikkhanti upekkhako satima sukhavihari ti 第三禪具足住 雜阿含經 四八三經 世尊告諸比丘 云何食 samisa 念 謂 五欲因緣生念 iṭṭha 云何無食 niramisa 念 謂 初禪具足住 是名無食念 云何無食無食 niramisa niramisatara 念 謂 第二禪具足住 是名無食無食念 云何有食樂 謂 五欲因緣 生樂 生喜 是名有食樂 云何無食樂 謂 定生喜樂 是名無食樂 云何無食無食樂 謂 比丘 離喜貪 捨心住 正念 正知 安樂住 彼聖說捨 是名無食無食樂 云何有食捨 謂 五欲因緣生捨 是名有食捨 云何無食捨 謂 第三禪具足住 是名無食捨 云何無食無食捨 謂 第四禪具足住 是名無食無食捨 法蘊論 通行品 離喜 住捨 正念 正知 身受樂 聖所說 具捨念安樂住 於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大毘婆沙論 見蘊 離喜 住捨 正念 正知 身受樂 聖說能捨 具念樂住 入第三靜慮具足住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聲聞地 遠離喜貪 安住捨 念 及以正知 身領受樂 聖所宣說 捨念具足安樂而住 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舍利弗阿毘曇論 非問分 禪品 云何 如諸聖人解 聖人 謂佛及聲聞 知自地善法 現世樂行 入定 出定已 顯示 教化流布 開解演說 分別顯現 是名 如諸聖人解 捨念樂行 法蘊論 靜慮品 聖說應捨 者 聖 謂諸佛 及佛弟子 說 謂宣說 分別開示 勸修定者 應捨此樂 不應耽味 唯應 住捨 正念 正知 大毘婆沙論 結蘊 聖應說捨 者 聖謂諸佛及聖弟子 應為他說 應自住捨 問 聖於諸地 皆應說捨 何故唯說第三靜慮 答 第三靜慮 具自 他地 二種留難 故偏說之 復次 佛及弟子 應為他說 第三靜慮 自地 他地留難過失 勸他令捨 是故名為聖應說捨 謂為他說 第三靜慮 有勝樂受 能令眾生 染著迷悶 不求上地 勝妙功德 汝等應住正念 正知 勿為此樂之所留難 亦為他說 第二靜慮 有勝喜受 能令眾生 漂溺輕躁 退失第二靜慮離染 汝等應住正念及捨 勿為此喜之所留難 鞞婆沙論 謂彼聖說捨者 說者教他 捨者已放捨 問 如聖 一切地 教他 已亦放捨 何以故但說三禪 答曰 謂 三禪 道有嬈亂 己地亦有嬈亂 道有嬈亂者 二禪是 於中染污喜嬈亂 如羅剎種 令彼行者三禪退 此是道嬈亂 己地嬈亂者 三禪地 一切生死最妙樂 是謂己地亂 彼聖教 初修行者 當正念住 莫令二禪地喜 於三禪地退 此亦應正念 莫於中著樂 令不至上地 如彼商人主 彼教初行商人 某方有婬家 某處有戲家 某許有酒家 莫入彼家 令失錢財 如是聖教 初修行者 當正念住 莫令二禪地喜 於三禪地退 此亦應正覺 莫於中著樂 令不至上地 以是故 彼聖三禪說及捨 是故說 謂聖說捨 念安樂遊處 三禪者 次第數便有三 順次數有三 復次 次第順正受便有三 是故說 念安樂遊處 三禪 成就遊處者 謂 三禪地善五陰 到得成就 是故說 成就遊處 阿毘曇毘婆沙論 是賢聖所說應捨者 所說為他 應捨者是自身 住念樂入第三禪者 若得成就第三禪善五陰 是名入第三禪斷樂 乃至廣說 解脫道論 何故世尊說 於第三禪樂根滅是樂 聖人所說 聖者 佛及弟子 開合制教 分別顯示 此謂聖所說 問 何故聖說於此身 非餘處 答 此第三禪 易起到彼樂處 彼無受樂 聖者向於樂住 是聖人成就 是故聖人說此禪勝 成捨有念樂住者 捨 念 樂 此已分別成就 善見律毘婆沙 善人言 捨有思住樂 問曰 何謂為善人言 答曰 佛 辟支佛 聲聞 為第三禪人 說第三禪因緣 是名善人言 何謂為言 答曰 開視為說 為分別 亦言讚嘆 問曰 何謂捨思 念 住樂 答曰 為欲入第三禪定故 云何入 為極樂故 以極樂美滿故 於第三禪定而捨之 令喜止不起 是名有思 何以故 為善人所念 所入樂 樂純無雜 是善人所讚嘆 是義本說捨思住樂 善人讚嘆如是 法蘊論 靜慮者 謂 在此定中 行捨 正念 正知 身受樂 心一境性 總此五支 名第三靜慮 雜阿含經 八六九經 世尊告諸比丘 第三禪具足住 以彼法欲 法念 法樂 生遍淨天 若不爾者 生無量淨天 若不爾者 生少淨天 中阿含經 根本分別品 意行經 復次 比丘 得第三禪成就遊 彼此定樂欲住 彼此定樂欲住已 必有是處 住彼樂彼 命終生遍淨天中 集異門論 如世尊於 分別生記經 中說 苾芻當知 如修定者 從此處沒 生遍淨天 數數現受離喜之樂 彼先住此 入第三靜慮 亦數現受離喜之樂 彼先後所受離喜之樂 無異無差別 依定等故 謂 先此間於第三靜慮 若習 若修 若多所作 後方生彼遍淨天故 二所受離喜之樂 品類相似 中阿含經 晡利多品 法樂比丘尼經 毘舍佉優婆夷 復問曰 賢聖 云何樂覺 云何苦覺 云何不苦不樂覺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 若樂更樂所觸生 身 心樂 善覺 是覺謂樂覺也 若苦更樂所觸生 身 心苦 不善覺 是覺謂苦覺也 若不苦不樂更樂所觸生 身 心不苦不樂 非善 非不善覺 是覺謂不苦不樂覺 毘舍佉優婆夷 復問曰 賢聖 一切樂覺 欲使耶 一切苦覺 恚使耶 一切不苦不樂覺 無明使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 非一切樂覺欲使也 非一切苦覺恚使也 非一切不苦不樂覺無明使也 云何樂覺非欲使耶 若比丘 得初禪成就遊 是謂樂覺 非欲使也 所以者何 此斷欲故 云何苦覺非恚使耶 若求上解脫樂 求願悒悒生憂苦 是謂苦覺 非恚使也 所以者何 此斷恚故 云何不苦不樂覺非無明使耶 得第四禪成就遊 是謂不苦不樂覺 非無明使也 所以者何 此斷無明故 集異門論 三受者 一 樂受 二 苦受 三 不苦不樂受 樂受云何 答 順樂受觸所生 身樂 心樂 平等受 受所攝 是謂樂受 復次 修初 第二 第三靜慮時 順樂受觸所生 身樂 心樂 平等受 受所攝 是謂樂受 苦受云何 答 順苦受觸所生 身苦 心苦 不平等受 受所攝 是謂苦受 法蘊論 云何樂根 謂 順樂觸所生 身樂 心樂 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樂根 復次 脩第三靜慮 順樂觸所生 心樂 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樂根 云何樂受 謂 順樂觸所生 身樂 心樂 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樂受 復次 脩初 第二 第三靜慮 順樂受觸所起 心樂 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樂受 云何苦根 謂 順苦觸所生 身苦 不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苦根 云何苦受 謂 順苦觸所生 身苦 心苦 不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苦受 斷樂 者 云何樂 sukhassa 謂 順樂觸所起 身樂 心樂 平等受 受所攝 總名為樂 復次 修第三靜慮時 順樂受觸所起 心樂 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樂 斷苦 者 云何苦 dukkhassa 謂 順苦觸所起 身苦 不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苦 此苦及樂 爾時俱得斷 pahana 遍知 遠離 極遠離 調伏 極調伏 隱沒 除滅 是故說為斷樂斷苦 大毘婆沙論 斷樂 者 問 得第四靜慮時 總離第三靜慮諸有漏法 何故但說斷樂耶 答 以樂為上首 總離第三靜慮諸有漏法 故偏說樂 斷苦 者 問 離欲染時 修觀行者 已斷苦根 何故今離第三靜慮染時 乃說斷苦 答 此於已斷 說名為斷 謂 於遠事 而說近聲 復次 依雙法盡俱 說斷聲 言雙法者 謂 苦與樂 離欲染時 雖苦已盡 而樂未盡 今離第三靜慮染已 苦樂俱盡 俱說斷聲 解脫道論 云何三禪過患 謂 正定以樂枝麁 已見第三禪過患 見第四禪功德 令現滅樂滅 以由捨心 受持如是作意不久 以由捨心得安 解四禪枝 彼坐禪人 斷樂故 先已斷苦故 成就住第四禪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聲聞地 究竟斷樂 先斷於苦 喜憂俱沒 不苦不樂 捨 念清淨 第四靜慮 具足安住 雜阿含經 三三六經 世尊告諸比丘 有六喜行 云何為六 如是比丘 若眼見色 喜於彼色處行 耳聲 鼻香 舌味 身觸 意識法 喜於彼法處行 諸比丘 是名六喜行 雜阿含經 三三七經 世尊告諸比丘 有六憂行 云何為六 諸比丘 若眼見色 憂於彼色處行 耳聲 鼻香 舌味 身觸 意識法 憂於彼法處行 諸比丘 是名六憂行 集異門論 有六喜近行 六憂近行 六捨近行 六恒住 六喜近行 somanassupavicara 者 云何為六 答 一 眼見色已 順喜處色近行 二 耳聞聲已 三 鼻嗅香已 四 舌嘗味已 五 身覺觸已 六 意了法已 順喜處法近行 眼見色已 順喜處色近行 者 謂 眼見色已 於一向可愛 一向可樂 一向可欣 一向可意色 以順喜處作意思惟 若於此色 由順喜處作意思惟 所生喜受 是名 眼見色已 順喜處色近行 耳 鼻 舌 身 意喜近行 亦爾 六憂近行 domanassupavicara 者 云何為六 答 一 眼見色已 順憂處色近行 二 耳聞聲已 三 鼻嗅香已 四 舌嘗味已 五 身覺觸已 六 意了法已 順憂處法近行 眼見色已 順憂處色近行 者 謂 眼見色已 於一向不可愛 一向不可樂 一向不可欣 一向不可意色 以順憂處作意思惟 若於此色 由順憂處作意思惟 所生憂受 是名 眼見色已 順憂處色近行 耳 鼻 舌 身 意憂近行 亦爾 大毘婆沙論 問 十八意近行 云何建立 答 總以三緣故 立十八 謂 一意識相應近行 有喜 憂 捨 三種自性 各緣色等 六種境起 故有十八 已說自性 當說所以 何因緣故 名意近行 答 此十八受 意為近緣 行於境界 名意近行 又 此為近緣 令意於境數數行故 名意近行 又 依意故 近境而行 名意近行 於境捷利樂數分別故 名為行 如捷利女 數於其夫 起分別行 或取喜相 或取憂相 或取捨相 如是捷利受 數於六境 起分別行 或行順喜相 或行順憂相 或行順捨相 由此因緣 名意近行 中阿含經 根本分別品 分別六處經 佛言 汝等六處當知內也 六更樂處當知內 十八意行當知內 三十六刀當知內 三十六刀當知內者 此何因說 有六喜依著 有六喜依無欲 有六憂依著 有六憂依無欲 有六捨依著 有六捨依無欲 云何喜依著 眼知色可喜 意 念 愛 色欲相應樂 未得者欲得 已得者憶已生喜 如是喜 是謂喜依著 云何喜依無欲 知色無常 變易 盡 無欲 滅 息 前及今一切色 無常 苦 滅法 憶已生喜 如是喜 是謂喜依無欲 如是耳 鼻 舌 身 意知法已 生喜 當知二種 或依著 或依無欲 云何憂依著 眼知色可喜 意 念 愛 色欲相應樂 未得者不得 已得者過去 散壞 滅 變易 生憂 如是憂 是謂憂依著 云何憂依無欲 知色無常 變易 盡 無欲 滅 息 前及今一切色 無常 苦 滅法 憶已作是念 我何時彼處成就遊 謂處諸聖人成就遊 是為上具觸願恐怖 知苦憂生憂 如是憂 是謂憂依無欲 如是耳 鼻 舌 身 意知法已 生憂 當知二種 或依著 或依無欲 大毘婆沙論 此十八意近行 由耽嗜 出離依 有差別故 世尊說為三十六師句 此中順染受 名耽嗜依 順善受 名出離依 有說此應名為刀 道遊涉此者 有傷害故 如說 梵志 第三意刀 若揮舉時 發惡招苦 法蘊論 云何喜根 謂 順喜觸所生 心喜 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喜根 復次 脩初 二靜慮 順喜觸所生 心喜 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喜根 云何憂根 謂 順憂觸所生 心憂 不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憂根 先喜憂沒 者 云何喜 somanassa 謂 順喜觸所起 心喜 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喜 復次 修第二靜慮時 順喜受觸所起 心喜 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喜 云何憂 domanassa 謂 順憂觸所起 心憂 不 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憂 此及前喜 爾時俱得斷 遍知 乃至隱沒 除滅 是故說為 先喜憂沒 復次 入初靜慮時 憂得斷 遍知 入第二靜慮時 苦得斷 遍知 入第三靜慮時 喜得斷 遍知 入第四靜慮時 若樂 若苦 若喜 若憂 皆得斷 遍知 遠離 極遠離 調伏 極調伏 隱沒 除滅 是故說為 斷樂斷苦 先喜憂沒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三摩呬多地 此四靜慮 亦得名為出諸受事 謂 初靜慮 出離憂根 第二靜慮 出離苦根 第三靜慮 出離喜根 第四靜慮 出離樂根 於無相中 出離捨根 如薄伽梵 無倒經 cf SN 48 40 中 說如是言 苾芻憂根生已 應當如實了知 生者此於何位 謂 即於此斷方便位 若為憂根間心相續 爾時應知 又應并此因 緣及序 若相 若行 皆如實知者 如是知已 於出離中 極制持心者 又於是中 無餘盡滅 乃至究竟者 如是於餘 隨應當知 問 以何等相了知憂根 答 或染污相 或出離欲俱行善相 苦根者 或由自等增上力故 或由身勞增上力故 或火燒等增上力故 或他逼等增上力故 諸離欲者 猶尚生起 喜根者 謂 第二靜慮中 即第二靜慮地攝 樂根者 謂 第三靜慮中 即第三靜慮地攝 問 何故苦根 初靜慮中 說未斷耶 答 彼品麁重 猶未斷故 問 何緣生在初靜慮者 苦根未斷 而不現行 答 由其助伴相對 憂根所攝諸苦 彼已斷故 又無相者 經中說為無相心定 大毘婆沙論 先喜憂沒 者 離欲染時 憂根已沒 離第二靜慮染時 喜根已復沒 是故說今先喜憂沒 解脫道論 斷樂者 名身樂斷 斷苦者 名身苦斷 前喜憂滅者 喜名心樂 憂名心苦 皆盡滅也 問 樂 苦 憂已斷 何處滅 答 苦根 初禪時滅 於此第四禪 佛說苦滅 問 何處苦根起 無餘時滅 答 佛告比丘 初禪成就離欲 是處苦根起 無餘時滅 問 何故於初禪苦根滅 答 以喜滿故身樂 身樂故苦根滅 以斷對治故 是故於初禪苦根滅 於第二禪 憂根滅 成斷憂根 如佛所說 何處憂 刊本 喜 根起 無餘時滅 於此比丘覺觀滅故 第二 刊本 三 禪正受住 是處憂根起 無餘時滅 何故第二禪憂根滅 若有覺觀 久隨覺觀 成身懈怠 成心懶惰 若心懶惰 憂根即起 於第二禪覺觀滅 說憂根滅 於第三禪 是處樂滅 如世尊說 何處樂根起 無餘時滅 於此比丘厭於喜故 第三禪入正受住 是處樂根已起 無餘時滅 問 何故於第三禪樂根滅 答 喜滅故 喜為因 樂成滅 是故於第三禪樂根滅 問 若苦 樂 憂 於三禪處已滅 何故於此四禪說滅 答 三禪是四禪道路 於三禪已滅受 是故於第四禪說滅 復次 以不苦不樂受為現對治 是故說苦樂 對治不苦不樂受 復次 四禪共對治受 收合故 復次 捨煩惱現無餘斷 善見律毘婆沙 棄樂棄苦 者 問曰 何謂棄樂棄苦 答曰 於四禪定中 棄樂心 喜根 苦心 憂根 又言 棄名樂 名苦也 問曰 樂心 苦心 於第四禪 言何時得棄 答曰 於第四禪定門 近分 中 棄也 問曰 何處身苦滅盡 答曰 如經所說 佛語諸比丘 離欲清淨已 即入第一禪 苦於此滅 問曰 苦心 樂心 於何處滅無餘 答曰 於修滿中 佛語諸比丘 於第四禪定 滅盡無餘 苦 樂 喜 悉於禪定門 滅無餘也 何以故 初禪定 念 覺 思 觀 未離 故心苦 憂 念 思滅者 苦亦滅 亦如第二 第三 第四禪定 念為初 次第而滅 喜者 於第四禪定門 滅盡 樂到第四禪定入 樂住捨起 不過樂也 是故 苦於第四禪中 滅盡無餘 是謂不苦不樂 大智度論 如 禪經 禪義偈中說 第三禪中樂 無常動故苦 欲界中斷憂 初二禪除喜 是故佛世尊 第四禪中說 先已斷憂喜 今則除苦樂 雜阿含經 四七 經 佛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 身觸生諸受 增諸苦痛 乃至奪命 愁憂稱怨 啼哭號呼 心生狂亂 當於爾時 增長二受 若身受 若心受 以彼愚癡無聞凡夫 不了知故 於諸五欲 生樂受觸 受五欲樂 受五欲樂故 為貪使所使 苦受觸故 則生瞋恚 生瞋恚故 為恚使所使 於此二受 若集 若滅 若味 若患 若離 不如實知 不如實知故 生不苦不樂受 為痴使所使 多聞聖弟子 身觸生苦受 大苦逼迫 乃至奪命 不起憂悲稱怨 啼哭號呼 心亂發狂 當於爾時 唯生一受 所謂身受 不生心受 為樂受觸 不染欲樂 不染欲樂故 於彼樂受 貪使不使 於苦觸受 不生瞋恚 不生瞋恚故 恚使不使 於彼二使 集 滅 味 患 離 如實知 如實知故 不苦不樂受 痴使不使 爾時 世尊即說偈言 多聞於苦樂 非不受覺知 彼於凡夫人 其實大有聞 樂受不放逸 苦觸不增憂 苦樂二俱捨 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 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 永處般涅槃 集異門論 三受者 一 樂受 二 苦受 三 不苦不樂受 不苦不樂受云何 答 順不苦不樂受觸所生 身捨 心捨 非平等 非不平等受 受所攝 是謂不苦不樂受 如世尊說 具念定正知 諸佛真弟子 能正知諸受 令貪等不生 於諸受及道 俱令漸次滅 苾芻受盡故 無影般涅槃 法蘊論 云何捨根 謂 順捨觸所生 身捨 心捨 非平等 非不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捨根 復次 脩未至定 靜慮中間 第四靜慮 及無色定 順不苦不樂觸所生 心捨 非平等 非不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捨根 云何不苦不樂受 謂 順不苦不樂觸所生 身捨 心捨 非平等 非不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不苦不樂受 復次 脩未至定 靜慮中間 第四靜慮 及無色定 順不苦不樂觸所生 心捨 非平等 非不平等受 受所攝 是名不苦不樂受 不苦不樂 者 顯此中無苦 樂二受 唯有第三非苦非樂受 解脫道論 不苦不樂受者 意不攝受 心不棄捨 此謂不苦不樂受 不苦不樂受者 何相 何味 何起 何處 中間為相 住中為味 除是起 喜滅是處 善見律毘婆沙 問曰 不苦不樂 其相云何 答曰 捨樂 捨不樂 問曰 其味云何 答曰 捨苦 捨樂味 亦言不償味 雜阿含經 三三八經 世尊告諸比丘 有六捨行 云何為六 諸比丘 謂 眼見色 捨於彼色處行 耳聲 鼻香 舌味 身觸 意識法 捨於彼法處行 是名比丘六捨行 中阿含經 根本分別品 分別六處經 三十六刀當知內者 此何因說 有六喜依著 有六喜依無欲 有六憂依著 有六憂依無欲 有六捨依著 有六捨依無欲 云何捨依著 眼知色生捨 彼平等 非可喜 意 念 愛 非不可喜 意 念 愛 不多聞 無智慧 愚癡凡夫 為色有捨 不離 nativattati 色 是謂捨依著 云何捨依無欲 知色無常 變易 盡 無欲 滅 息 前及今一切色 無常 苦 滅法 憶已捨住 若有至意修習捨 是謂捨依無欲 如是耳 鼻 舌 身 意知法已 生捨 當知二種 或依著 或依無欲 集異門論 六捨近行 upekkhupavicara 者 云何為六 答 一 眼見色已 順捨處色近行 二 耳聞聲已 三 鼻嗅香已 四 舌嘗味已 五 身覺觸已 六 意了法已 順捨處法近行 眼見色已 順捨處色近行 者 謂 眼見色已 於非可愛 非不可愛 非可樂 非不可樂 非可欣 非不可欣 非可意 非不可意色 以順捨處作意思惟 若於此色 由順捨處作意思惟 所生捨受 是名 眼見色已 順捨處色近行 耳 鼻 舌 身 意捨近行 亦爾 中阿含經 根本分別品 分別六界經 比丘 人有六界聚 六觸處 十八意行 四住處 比丘 人有十八意行 此說何因 謂 比丘眼見色 觀色喜住 觀色憂住 觀色捨住 如是耳 鼻 舌 身 意知法 觀法喜住 觀法憂住 觀法捨住 比丘 此六喜觀 六憂觀 六捨觀 合已十八行 云何比丘不放逸慧 若有比丘 分別身界 今我此身 有內地界 而受於生 今我此身 有內水界 而受於生 今我此身 有內火界 而受於生 今我此身 有內風界 而受於生 今我此身 有內空界 而受於生 彼一切 非我有 我非彼有 亦非神也 如是慧觀 比丘 若有比丘 於此五界 知其如真 知如真已 心不染彼而解脫者 唯有餘識 此何等識 樂識 苦識 喜識 憂識 捨識 比丘 因樂更樂故 生樂覺 因苦更樂故 生苦覺 因喜更樂故 生喜覺 因憂更樂故 生憂覺 因捨更樂故 生捨覺 比丘 猶如火母 因鑽及人 方便熱相故 而生火也 比丘 彼彼眾多林木 相離分散 若從彼生火 火數熱 於生數受 彼都滅止息 則冷樵木也 比丘 彼彼更樂故 生彼彼覺 滅彼彼更樂故 彼彼覺亦滅 彼知此覺 從更樂 更樂本 更樂習 從更樂生 以更樂為首 依更樂行 若比丘 喜 憂本已滅 不染此三覺 樂覺 苦覺 不苦不樂覺 而解脫者 彼比丘 唯存於捨 極清淨也 比丘 猶工煉金上妙之師 以火燒金 鍛令極薄 又以火燷 數數足火 熟煉令淨 極使柔軟 而有光明 pabhassara 彼比丘 復作是念 我此清淨捨 依無量空處者 故是有為 若有為者 則是無常 若無常者 即是苦也 若是苦者 便知苦 知苦已 彼此捨 不復移入無量空處 彼此捨 不復移入無量識處 無所有處 非有想非無想處 比丘 若有比丘 於此四處 以慧觀之 知其如真 心不成就 不移入者 彼於爾時 不復有為 亦無所思 謂有及無 如是 比丘受身最後覺 則知受身最後覺 受命最後覺 則知受命最後覺 身壞命終 壽命已訖 彼所覺一切滅息止 知至冷也 比丘 是謂比丘第一正慧 謂至究竟滅訖 漏盡比丘成就於彼 成就第一正慧處 比丘 此解脫住真諦 得不移動 比丘成就彼第一真諦處 比丘 是謂比丘第一正惠施 謂 捨離一切世 盡 無欲 滅 息 止 比丘成就於彼 成就第一惠施處 比丘 此一切婬 怒 癡 盡 無欲 滅 息 止 得第一息 比丘成就彼者 成就第一息處 集異門論 四處者 一 慧處 二 諦處 三 捨處 四 寂靜處 捨處云何 答 如薄伽梵於 辯六界記別經 中為具壽池堅說 苾芻當知 最勝捨處 謂 棄捨一切依 愛盡 離染 永滅 涅槃 是故苾芻應成就此涅槃 若成就此涅槃 說名成就最勝捨處 是名捨處 舍利弗阿毘曇論 非問分 禪品 云何不苦不樂捨 如聖人 離欲 惡不善法 得成就喜行 共欲染相續喜 樂 乃至共善憂 苦 爾時已滅 及餘共善喜 刊本 憂 樂亦滅 是謂入第四禪 雜阿含經 八四九經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種諸天天道 未淨眾生令淨 已淨者增其淨 何等為四 謂 聖弟子 念如來事 如是 如來 應 等正覺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佛世尊 彼如是念如來事已 則斷惡貪 及斷心惡 不善過 念如來故 心生隨喜 心隨喜已 則歡悅 歡悅已 身猗息 身猗息已 覺受樂 覺受樂已 三昧定 三昧定已 聖弟子作如是學 何等為諸天天道 復作是念 我聞無恚為上諸天天道 我從今日 於諸世間 若怖 若安 不起瞋恚 但當受持 純一滿淨 諸天天道 如是法 僧 聖戒成就 亦如是說 雜阿含經 一二二三經 時 天帝釋即說偈言 正信於如來 決定不傾動 受持真實戒 聖戒無厭者 於佛心清淨 成就於正見 當知非貧苦 不空而自活 故於佛法僧 當生清淨信 智慧力增明 思念佛正教 長阿含經 阿摩晝經 入第四禪 身心清淨 具滿盈溢 無不周遍 猶如有人 沐浴清潔 以新白疊被覆其身 舉體清淨 又 入第四禪 心無增減 亦不傾動 住無愛恚 無動之地 譬如密室 內外塗治 堅閉戶嚮 無有風塵 於內燃燈 無觸嬈者 其燈焰上 怗然不動 此是第四現身得樂 所以者何 斯由精勤不懈 念不錯亂 樂靜閑居之所得也 雜阿含經 一二四六經 世尊告諸比丘 復次 比丘 離諸覺觀 乃至得第二 第三 第四禪 如是正受 純一清淨 離諸煩惱 柔軟 真實 不動 於彼彼入處 欲求作證 悉能得證 如彼金師 陶鍊生金 極令輕軟 光澤 不斷 任作何器 隨意所欲 如是 比丘 三昧正受 乃至於諸入處 悉能得證 中阿含經 大品 加樓烏陀夷經 烏陀夷 比丘 得初禪成就遊 聖說是移動 injita 此中何等聖說移動 此中有覺有觀 是聖說移動 得第二禪成就遊 是聖說移動 此中何等聖說移動 若此得喜 是聖說移動 得第三禪成就遊 是聖說移動 此中何等聖說移動 若此說移動心樂 upekkhasukha 是聖說移動 得第四禪成就遊 是聖說不移動 aninjita 法蘊論 捨念清淨 upekkha sati parisuddhi 者 云何捨 謂 彼爾時 心平等性 心正直性 心無警覺 寂靜住性 總名為捨 云何念 謂 彼爾時 諸念 隨念 廣說乃至 心明記性 總名為念 彼於爾時 若捨 若念 俱得清淨 樂 苦 喜 憂 尋 伺 二息 皆遠離故 說名清淨 大毘婆沙論 捨 清淨者 謂 行捨 念清淨 者 謂 善念 問 下地亦有無漏捨 念 何故但說第四靜慮捨念清淨 答 第四靜慮捨 念 俱離八擾亂事 故名清淨 苦 樂 憂 喜 入息 出息 尋 伺 名為八擾亂事 此中皆無 獨名清淨 復次 第四靜慮 離諸煩惱 及隨煩惱故 說捨 念清淨 非餘 應知此中隨煩惱者 即上所說八擾亂事 復次 第四靜慮 所依色身 澄潔明淨 譬如燈光 捨 念依彼 故亦清淨 復次 第四靜慮 定名不動 定之勢力 遍所依身 故彼捨 念 亦名清淨 復次 第四靜慮 過殑伽沙菩薩 依之入正性離生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故彼捨 念 亦名清淨 復次 第四靜慮 三瑜伽師 依之得入正性離生 得果盡漏 謂 佛 獨覺及諸聲聞 故彼捨 念 亦名清淨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 第四靜慮 所有捨 念 獨名清淨 解脫道論 云何捨念清淨者 是謂中性 tatra majjhattata 為捨 此謂為捨 念者 謂 念 隨念 正念 此謂為念 以捨為念 成分明清白 此謂捨念清淨 問 何故此念以捨 分明清白 答 此捨離一切煩惱故 受相似相應故 成不動 無經營 以此無經營與捨相應故 此念至無動成無經營 是故此念已捨 成分明清白 善見律毘婆沙 捨 識淨 者 問曰 何謂捨 識 識淨 答曰 捨者 令識得淨潔 此是第四禪定 識淨潔 識淨潔已 即生三識 悉是捨所作 非餘法作 是故律本說 捨識淨潔 譬如月光 有雲覆之 其光不明 雲除去已 月即光明淨潔 此中思 觀 樂 亦如是 思 樂離者 識即淨潔 問曰 前三禪定 有無 答曰 有 問曰 何不出識 答曰 為思為初覆 是故不出 又 第四禪定 捨即是夜 識即是月滿 理合者 然後顯月光明 雜阿含經 九八三經 佛告阿難 阿難 我於此有餘說 答 波羅延 憂陀耶所問 斷於愛欲想 憂苦亦俱離 覺悟於睡眠 滅除掉悔蓋 捨貪恚清淨 現前觀察法 我說智解脫 滅除無明闇 集異門論 云何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為能獲得勝分別慧 答 於受 想 尋 觀俱行 心一境性 若習若修 堅作常作 精勤修習 是名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為能獲得勝分別慧 云何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為能獲得諸漏永盡 答 於第四靜慮所攝 清淨捨念俱行 阿羅漢果無間道攝 心一境性 若習若修 堅作常作 精勤修習 是名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為能獲得諸漏永盡 如薄伽梵於 波羅衍拏 parayana 起問中說 斷欲想憂怖 離惛沈睡眠 及惡作掉舉 得捨念清淨 upekkha sati saṃsuddhaṃ 法輪為上首 得正智解脫 我說斷無明 得勝分別慧 法蘊論 爾時世尊 告苾芻眾 云何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勝分別慧 謂 有苾芻 善知受生 善知受住 善知受滅盡沒 於此住念 非不住念 及善知想 善知尋 於此住念 非不住念 是名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勝分別慧 云何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諸漏永盡 謂 有苾芻 於五取蘊 數數隨觀生滅而住 謂 此是色 此是色集 此是色滅 此是受 想 行 識 此是受 想 行 識集 此是受 想 行 識滅 是名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諸漏永盡 爾時世尊 為攝前義 而說頌言 斷欲想憂惱 離惛沈惡作 得清淨捨念 法尋伺前行 現法樂為初 次勝知見慧 破無明等漏 後證解脫果 於五取蘊 數數隨觀生滅而住等 者 謂 如實知色 生及變壞 如實知受 想 行 識 生及變壞 是名脩定 者 云何為定 謂 於五取蘊 數數隨觀生滅而住所起 心住 等住 乃至心一境性 總名為定 云何為脩 謂 於此定 若脩若習 恒作常作 加行不捨 總名為脩 若習若脩 若多所作 者 顯於此定 能得自在 能令證得諸漏永盡 者 漏謂三漏 即欲漏 有漏 無明漏 彼於此定 若習若脩 若多所作 能令三漏盡 等盡 遍盡 究竟盡 故名諸漏永盡 於此永盡 得獲成就 親近觸證 故名證得 復次 第四靜慮所攝 清淨捨念俱行 趣阿羅漢無間道所攝 心一境性 說名為定 即於此定 若脩若習 恒作常作 加行不捨 說名為脩 若習若脩 若多所作 顯彼自在 能令證得諸漏永盡 義如前說 法蘊論 靜慮者 謂 在此定中 不苦不樂受 捨 念 心一境性 總此四支 名第四靜慮 舍利弗阿毘曇論 非問分 禪品 云何第四禪 第四禪有四支 不苦不樂捨 念 淨 一心 云何不苦不樂捨 如比丘 觀無喜樂麁 心猶有作 若不苦不樂捨 勝寂靜 觀無喜樂麁 無喜樂寂靜 正寂靜 滅沒除盡已 不苦不樂捨 生 正生 起 正起 具足成就 是名不苦不樂捨 復次 比丘 雖無喜樂 修不苦不樂捨定 如行人 身 心不忍受苦 樂 眼觸不苦不樂受 乃至意觸不苦不樂受 是名不苦不樂捨 云何念 如行人 念 憶念 是名念 云何淨 如行人 念離欲染清淨 離惡不善法清淨 離覺清淨 離觀清淨 離喜清淨 離樂清淨 離苦清淨 離憂清淨 及離餘煩惱法清淨 是名淨 云何一心 如行人 若心住 正住 是名一心 此四支 是名第四禪 雜阿含經 八七 經 世尊告諸比丘 若比丘 如是行 如是形 如是相 離苦息樂 前憂 喜已滅 不苦不樂捨 淨念一心 第四禪具足住 若不如是憶念 而於色 受 想 行 識 思惟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 乃至上流般涅槃 若不爾者 或生因性果實天 若不爾者 生福生天 若不爾者 生少福天 中阿含經 根本分別品 意行經 復次 比丘 得第四禪成就遊 彼此定樂欲住 彼此定樂欲住已 必有是處 住彼樂彼 命終生果實天中 中阿含經 未曾有法品 地動經 阿難 我往詣無量百千四王天眾 共坐談論 令可彼意 如是 三十三天 㷿摩天 兜率哆天 化樂天 他化樂天 梵身天 梵富樓天 少光天 無量光天 晃昱天 少淨天 無量淨天 遍淨天 無罣礙天 受福天 果實天 無煩天 無熱天 善見天 善現天 阿難 我往詣無量百千色究竟天眾 共坐談論 令可彼意 集異門論 云何上流補特伽羅 答 諸有補特伽羅 即於現法 五順下分結 已斷 已遍知 五順上分結 未斷 未遍知 乃至現入雜修世俗第四靜慮 將命終時 退三靜慮 住初靜慮 臨命終時 造作增長 起異熟業 及生異熟業 身壞命終 彼色界天中有起已 往生色界梵眾天中 生已後時 現入世俗第二靜慮 往生色界光音天中 生已後時 現入世俗第三靜慮 往生色界遍淨天中 生已後時 現入世俗第四靜慮 往生色界廣果天中 生已後時 現入下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 往生色界無煩天中 生已後時 現入中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 往生色界無熱天中 生已後時 現入上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 往生色界善現天中 生已後時 入上勝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 往生色界善見天中 生已後時 入上上品最極圓滿雜修世俗第四靜慮 往生色界色究竟天 生已後時 方得如是無漏道力 進斷餘結 入無餘依般涅槃界 是名上流補特伽羅 問 何故名上流補特伽羅 答 復次 上流略有二種 何謂為二 一者 行色界 二者 行無色界 行色界者 以色究竟天 為最極處 行無色界者 以非想非非想處天 為最極處 五淨居天者 云何為五 答 一 無煩天 二 無熱天 三 善現天 四 善見天 五 色究竟天 大毘婆沙論 如 施設論 說 有五淨居 謂 無煩 無熱 善現 善見 色究竟天 中阿含經 大品 加樓烏陀夷經 烏陀夷 若比丘 離欲 離惡不善之法 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者 是樂 是聖樂 無欲樂 離樂 息樂 正覺之樂 無食 無生死 可修 可習 可廣布 我說於彼則可修也 大毘婆沙論 有契經中說 四靜慮皆是樂住 問 世尊何故說四靜慮是樂住耶 答 根本靜慮 易現在前故 名樂住 非如近分及無色定 難現在前 所以者何 諸有情類 為欲界業煩惱繫縛 引未至定 令現在前 極為艱難 如被反縛 甚難自解 有情亦爾 既為欲界業煩惱縛 為解自縛 引未至定 極為艱難 修不淨觀 或持息念 經於十年 或十二年 有能引起未至定者 有不能引 故極艱難 若離欲染 起初靜慮 不由功用故 易現前 從初靜慮 復欲引起靜慮中間 多用功力 異心所滅 異心所生 麁心所滅 細心所生 尋俱者滅 伺俱者生故 定中間 亦難現起 譬如有人 以木破木 多用功力 然後乃破 以初靜慮 自地心所 有滅有生 亦復如是 後三靜慮 近分難起 根本易起 如初應知 問 已離下染 起無色定 亦不艱難 寧非樂住 答 雖離下染 以無色定 極微細故 起亦艱難 起靜慮時 易於彼故 又 無色界 既無諸色 非皆信有故 修行者欲起彼定 亦甚艱難 如爪長者 來白具壽阿難陀言 我等在家 長夜貪著色等五境 聞無色界 極生驚恐 如臨深坑 云何有情而都無色 故難信有 以難信故 起極艱難 復次 依四靜慮 易可離染 非近分等 故名樂住 復次 唯靜慮中 具二種樂 故名樂住 一 樂受樂 二 輕安樂 前三靜慮 皆具二樂 第四靜慮 雖無受樂 而輕安樂 勢用廣大 勝前二樂 近分 無色 雖有輕安 而不廣大 故不名樂 復次 四靜慮中 無惱害樂 勢用廣大 非近分等 故名樂住 如契經說 若於是處 無諸惱害 說名為樂 復次 根本靜慮 現在前時 長養大種 遍身中生 令身充悅 故名樂住 近分定等 現在前時 長養大種 唯心邊生 非極充悅 故非樂住 有作是說 近分定等 現在前時 長養大種 雖遍身生 而長養用 不及靜慮現在前時長養大種 故非樂住 復次 四靜慮中 止 觀力等 故名樂住 近分定中 觀強止劣 無色定中 止強觀劣 俱非樂住 復次 四靜慮中 精進與止 平等而轉 故名樂住 雖一切地 精進力強 而靜慮中 為止所制 故平等轉 餘地不爾 故非樂住 復次 四靜慮中 增上捨斷 離染可得 故名樂住 謂 離染時 有二種斷 一 增上捨斷 二 有功用斷 依近分 無色 離諸染時 名有功用斷 極艱難故 依根本靜慮 離諸染時 名增上捨斷 任運轉故 復次 四靜慮中 無功用 anabhogo 道 離染可得 故名樂住 近分 無色 有功用 abhogo 道 而得離染 故非樂住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 唯四靜慮 名為樂住 如名樂住 如是亦名觸住 俱住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有尋有伺等三地 復次 於色界中 初靜慮地受生諸天 即受彼地離生喜樂 第二靜慮地諸天 受定生喜樂 第三靜慮地諸天 受離喜妙樂 第四靜慮地諸天 受捨念清淨 寂靜無動之樂 無色界諸天 受極寂靜解脫之樂 大毘婆沙論 四靜慮支 總有十八 謂 初靜慮有五支 一 尋 二 伺 三 喜 四 樂 五 心一境性 第二靜慮有四支 一 內等淨 二 喜 三 樂 四 心一境性 第三靜慮有五支 一 行捨 二 正念 三 正慧 四 受樂 五 心一境性 第四靜慮有四支 一 不苦不樂受 二 行捨清淨 三 念清淨 四 心一境性 大毘婆沙論 問 四靜慮支 名有十八 實體有幾 答 唯有十一 謂 初靜慮支 名與實體 俱有五種 尋 伺 喜 樂 心一境性 第二靜慮 支雖有四 而三如前 喜 樂 心一境性 增內等淨 第三靜慮 支雖有五 而第五如前 心一境性 但增前四 行捨 正念 正慧 受樂 第四靜慮 支雖有四 而後三如前 行捨 正念 心一境性 但增第一 不苦不樂受 故靜慮支 名有十八 實體十一 復有說者 實體唯十 謂 三靜慮樂 合為一 評曰 彼不應作是說 初 二靜慮 是輕安樂 第三靜慮 別是受樂 初 二靜慮樂 行蘊攝 第三靜慮樂 受蘊攝故 前所說 於理為善 法蘊論 云何輕安覺支 謂 世尊說 慶喜當知 入初靜慮時 語言靜息 由此為緣 餘法亦靜息 此名第一順輕安相 入第二靜慮時 尋 伺靜息 由此為緣 餘法亦靜息 此名第二順輕安相 入第三靜慮時 諸喜靜息 由此為緣 餘法靜息 此名第三順輕安相 入第四靜慮時 入 出息靜息 由此為緣 餘法亦靜息 此名第四順輕安相 入滅想受定時 想 受靜息 由此為緣 餘法亦靜息 此名第五順輕安相 慶喜當知 復有第六上妙輕安 是勝 是最勝 是上 是無上 如是輕安 最上最妙 無餘輕安能過此者 此復是何 謂 心從貪 離染解脫 及從瞋 癡 離染解脫 此名第六順輕安相 思惟此相 所有無漏作意相應 諸身輕安 心輕安 輕安性 輕安類 總名輕安 亦名輕安覺支 法蘊論 時彼苾芻 復白佛言 云何覺支 漸次而起 漸次而得 脩令圓滿 佛告苾芻 若有於身 住循身觀 安住正念 遠離愚癡 爾時便起念覺支 得念覺支 脩令圓滿 彼由此念 於法簡擇 極簡擇 遍尋思 遍伺察 審諦伺察 爾時便起擇法覺支 得擇法覺支 脩令圓滿 彼由擇法 發勤精進 心不下劣 爾時便起精進覺支 得精進覺支 脩令圓滿 彼由精進 發生勝喜 遠離愛味 爾時便起喜覺支 得喜覺支 脩令圓滿 彼由此喜 身 心輕安 遠離麁重 爾時便起輕安覺支 得輕安覺支 脩令圓滿 彼由輕安 便受快樂 樂故心定 爾時便起定覺支 得定覺支 脩令圓滿 彼由心定 能滅貪憂 住增上捨 爾時便起捨覺支 得捨覺支 脩令圓滿 於受 心 法 住循受 心 法觀 廣說亦爾 如是覺支 漸次而起 漸次而得 脩令圓滿 大毘婆沙論 問 輕安 行捨 一切地有 何故初 二靜慮 立輕安為支 非行捨 第三 第四靜慮 立行捨為支 非輕安耶 答 先說隨順是支義故 謂 輕安 唯隨順初 二靜慮故 立為支 行捨 唯隨順第三 第四靜慮故 立為支 復次 互相覆故 謂 初 二靜慮 輕安用勝 能覆行捨故 立為支 第三 第四靜慮 行捨用勝 能覆輕安故 立為支 問 何故此二能互相覆 答 此二行相 更相違故 謂 輕安相輕舉 行捨相沈靜 俱時而有 更互相違 如人一時 亦行亦住 亦睡亦覺 一向相違 而善心中 對治各異故 得俱起 謂 輕安能對治惛沈 行捨能對治掉舉 復次 為對治欲界五識身 及所引身麁重故 初靜慮 立輕安為支 為對治初靜慮三識身 及所引身麁重故 第二靜慮 立輕安為支 第二 第三靜慮 無麁識身 及所引身麁重可對治故 第三 第四靜慮 不立輕安為支 彼既不立輕安為支故 立行捨為支 復次 初 二靜慮 有染污喜 擾動身心故 世尊說 應習輕安 不應住捨 是故初 二靜慮 唯立輕安為支 第三 第四靜慮 無染污喜 擾動身心故 世尊說 但應住捨 勿習輕安 是故第三 第四靜慮 唯立行捨為支 復次 初 二靜慮 輕安有因 謂 諸善喜 如契經說 心有喜故 身則輕安 pitimanassa kayo passambhati 是故初 二靜慮 唯立輕安為支 第三 第四靜慮 輕安無因 謂 無善喜 唯應住捨故 彼但立行捨為支 復次 第三靜慮 棄捨極喜 第四靜慮 棄捨極樂故 此唯立行捨為支 初 二靜慮 既不立行捨為支故 立輕安為支 無相違故 發智論 初靜慮所增隨眠 三根 喜 樂 捨根 相應 除苦 憂根 第二靜慮所增隨眠 喜 捨根相應 第三靜慮所增隨眠 樂 捨根相應 第四靜慮所增隨眠 捨根相應 大毘婆沙論 謂或有執 樂苦二受 隨所依身 從欲界乃至第四靜慮皆有 喜憂二受 隨所依心 從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有 為遮彼意 欲顯 樂受 唯在欲界 初 及第三靜慮 苦憂二受 唯在欲界 喜受 唯在欲界 初 二靜慮 唯有捨受 遍在諸地 如契經說 初靜慮 憂根滅 第二靜慮 苦根滅 問 離欲染時 斷憂及苦 契經何故作是說耶 答 依過對治 故作是說 謂 離欲染位 雖斷苦根 而未名為過苦對治 於初靜慮得離染時 過苦對治故 說苦滅 苦對治者 謂初靜慮 復次 依過族姓 及苦所依 故作是說 謂 離欲染位 雖斷苦根 而未過苦所依 族姓 於初靜慮得離染時 過苦所依 及苦族姓故 說苦滅 所依 族姓 謂諸識身 問 離欲染位 雖斷憂根 而未過彼對治 所依及彼族姓 不應說憂初靜慮滅 答 憂根對治 所依 族姓 皆在意識 既與憂根同在意識故 正斷時 即說彼滅 苦根所依 及苦族姓 不與對治同在一識故 過對治 所依 族姓 方說苦滅 樂根云何 答 依順樂觸所生 身 心樂 平等受 受所攝 是謂樂根 苦根云何 答 依順苦觸所生 身苦 不平等受 受所攝 是謂苦根 喜根云何 答 依順樂觸所生 心悅 平等受 受所攝 是謂喜根 憂根云何 答 依順苦觸所生 心慼 不平等受 受所攝 是謂憂根 捨根云何 答 依順不苦不樂觸所生 身 心捨 非平等 非不平等受 受所攝 是謂捨根 問 世尊何故 於受蘊中 苦受 樂受 各立二根 不苦不樂受 唯立一耶 答 復次 苦樂二受 有明利 有不明利 有輕躁 有不輕躁 有安住 有不安住 諸明利 輕躁 不安住者 立憂 喜受 諸不明利 不輕躁 安住者 立苦 樂受 不苦不樂受 唯不明利 不輕躁 安住 故合立一 問 何因緣故 一切有情 命終結生 必住捨受 答 於五受中 無有行相昧劣 如捨受者 於十時中 無有昧劣 如死及生時者故 住捨受 命終結生 五根者 謂 信根 精進根 念根 定根 慧根 五力亦爾 此五隨名 即心所中 各一為性 七覺支者 一 念覺支 二 擇法覺支 三 精進覺支 四 喜覺支 五 輕安覺支 六 定覺支 七 捨覺支 擇法 即慧 喜 piti 即喜根 somanassindriya 捨 謂 行捨 餘四如名 即心所中 各一為性 八道支者 謂 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正見 即慧 正思惟 即尋 正語 業 命 即隨心轉三根 所發身 語無表 餘三如名 即心所性 問 若是靜慮支 亦是菩提分耶 答 應作四句 有是靜慮支 非菩提分 謂 伺 樂受 捨受 有是菩提分 非靜慮支 謂 精進 正語 正業 正命 有是靜慮支 亦是菩提分 謂 餘菩提分法 正思惟 信 念 慧 喜 輕安 定 捨 有非靜慮支 亦非菩提分 謂除前相 問 何故伺 樂受 捨受 不立菩提分耶 答 被覆損故 謂 伺被正思惟之所覆損 樂受被輕安樂之所覆損 捨受被行捨之所覆損故 不立為菩提分法 問 若爾 何故立靜慮支 答 菩提分中 為策正見 立正思惟 為菩提分 伺行相細 策正見中 為尋覆損 立靜慮支 為遮下地惡 不善法 不相覆損 菩提分中 輕安 樂受 同一剎那 有相覆損 靜慮支中 地別建立 無覆損義 菩提分中 行捨 受捨 同一剎那 有相覆損 靜慮支中 對治利益 支用各別 不相覆損 善見律毘婆沙 初禪有五支 何謂為五支 一者 念 二者 思 三者 喜 四者 樂 五者 定 是為五支 第二禪定有四支 何謂為四 一者 清 二者 喜 三者 樂 四者 一心 若廣說有四 略說有三 如經文所說 何時三支起 喜 樂 一心耶 第三有二支 如經本所說 問曰 何時二支出於第三禪定中 答曰 樂 一心 第四禪有三支 捨 識 一心 廣說有三 略說有二 如經中所說 何時起二支 是第四禪定中 起二支 捨 一心 大毘婆沙論 四靜慮者 謂 初靜慮 乃至第四靜慮 有說 尋 喜 樂 捨 相應靜慮 如次為四 此有二種 一 修得 二 生得 修得者 即彼地攝心一境性 若并助伴 即五蘊性 生得者 隨地所繫 餘五蘊為性 已說自性 當說所以 問 此四何緣說為靜慮 答 靜 謂寂靜 慮 謂籌慮 此四地中 定 慧平等 故稱靜慮 餘隨有闕 不得此名 五現法涅槃論者 謂外道執 若於現在 我受安樂 名得涅槃 若我有苦 爾時不名得涅槃者 不安樂故 初 作是念 此我清淨解脫 出離一切災橫 謂 現受用妙五欲樂 爾時名得現法涅槃 第二 能見諸欲過失 彼作是念 欲所生樂 眾苦所隨 多諸怨害 定所生樂 微妙寂靜 無眾苦隨 離諸怨害 復作是念 此我清淨解脫 出離一切災橫 謂 現安住最初靜慮 爾時名得現法涅槃 第三 能見諸欲 尋伺 俱有過失 彼作是念 此我清淨解脫 出離一切災橫 謂 現安住第二靜慮 爾時名得現法涅槃 第四 能見諸欲 尋伺 及喜過失 彼作是念 此我清淨解脫 出離一切災橫 謂 現安住第三靜慮 爾時名得現法涅槃 第五 能見諸欲 尋伺 喜 入出息 皆有過失 彼作是念 此我清淨解脫 出離一切災橫 謂 現安住第四靜慮 爾時名得現法涅槃 外道執有四種解脫 一名 無身 二名 無邊意 三名 淨聚 四名 世間窣堵波 無身者 謂 空無邊處 無邊意者 謂 識無邊處 淨聚者 謂 無所有處 世間窣堵波者 謂 非想非非想處 現法涅槃者 謂 於現身所得涅槃 問 此何故成見取 答 五妙欲 有垢有穢 有毒有濁 是鄙劣法 彼執同於出離等樂 或涅槃樂 故成見取 問 入四靜慮具足住 是勝功德 何故取為現法涅槃 亦名見取 答 世俗靜慮 有垢有穢 有毒有濁 是鄙劣法 彼執同於離垢穢樂 或涅槃樂 故成見取 問 亦有外道 執無色定為涅槃者 此中何故不說 答 彼諸外道 多執靜慮為涅槃 少執無色 此中依多分說 是以無過 復次 彼執無色為究竟涅槃 此中說現法涅槃故 不說彼 復次 四根本靜慮 是樂道所攝故 諸外道計為現法涅槃 四無色 是苦道所攝故 彼不執為現法涅槃 復次 無色定微細 諸外道 於彼不了達故 謂為斷滅 深生怖畏故 不說為現法涅槃 以是故 不說無色 大毘婆沙論 有八等至 謂 四靜慮 四無色 有三等至 謂 味相應 淨 無漏 此中前七 各具三種 第八唯二 謂除無漏 問 等持 等至 有何差別 答 有說 等持一物為體 等至五蘊為體 有說 等持一剎那 等至相續 有說 諸等持即等至 有等至非等持 謂 無想等至 滅盡等至 有說 亦有等持非等至 謂 不定心相應等持 由此應作四句 有等至非等持 謂 二無心定 有等持非等至 謂 不定心相應等持 有等至亦等持 謂 一切有心定 有非等至亦非等持 謂 除前相 智顗 摩訶止觀 但禪支諸定 助道有力 大小乘經 皆共稱美 若四禪八定 毘曇 成實 明之委細 大毘婆沙論 云何空無邊處 契經中說 超諸色想 滅有對想 不思惟種種想 入無邊空 空無邊處 具足住 是名空無邊處 此中超諸色想者 謂 超眼識相應想 滅有對想者 謂 滅耳 鼻 舌 身識相應想 不思惟種種想者 謂 不現起第四靜慮 意識相應 諸雜亂想 問 此何故名空無邊處 為以自性 為以所緣 答 應作是說 此不以自性 亦不以所緣 但以加行故 名空無邊處 如 施設論 說 以何加行修空無邊處定 由何加行入空無邊處定 謂 初業者 先應思惟 牆上 樹上 崖上 舍上等 諸虛空相 取此相已 假想勝解 觀察照了 無邊空相 以先思惟無邊空相 而修加行 展轉引起 初無色定 故說此名空無邊處 復次 依等流故 說此定名空無邊處 謂 瑜伽師從此定出 必起相似空想現前 曾聞苾芻出此定已 便舉兩手 捫摸虛空 有見問言 汝何所覓 苾芻答曰 我覓自身 彼言 汝身即在床上 如何餘處更覓自身 故從此出 起虛空想 此想即是前定等流 問 空界云何 答 阿毘達磨作如是說 云何空界 謂 隣礙 agha samantaka 色 礙謂積聚 即牆壁等有色 近此名隣礙色 如牆壁間空 叢林間空 樹葉間空 窓牖間空 往來處空 指間等空 是名空界 集異門論 問 空遍處定加行云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而能證入空遍處定 答 初修業者 創修觀時 於此世界 取舍上空 或地上空 或樹上空 或巖上空 或山上空 或川中空 或谷中空 於此等空 隨取一相 以勝解力 繫念思惟 假想觀察 安立信解 是某空相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於一空相 繫念思惟 謂 此是空 非為識等 思惟此相 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能入空定 精勤數習此加行已 復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 於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 數多所作 由心安住 等住 近住 相續一趣 繫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空相 無二無轉 能入空定 問 若此未能入空遍處定者 空遍處定加行云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乃能證入空遍處定 答 即依如前所入空定 令心隨順 調伏趣向 漸次柔和 周遍柔和 一趣定已 復想此空 漸次增廣 東 南 西 北 遍皆是空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於遍空相 繫念思惟 此遍是空 非遍識等 思惟此相 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 乃漸能入空遍處定 精勤數習此加行已 復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 於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 數多所作 由心安住 等住 近住 相續一趣 繫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空 無二無轉 從此乃入空遍處定 大毘婆沙論 云何識無邊處 如契經說 超一切空無邊處 入無邊識 識無邊處 具足住 是名識無邊處 問 此何故名識無邊處 答 應作是說 但以加行 名識無邊處 如 施設論 說 以何加行修識無邊處定 由何加行入識無邊處定 謂 初業者 先應思惟 清淨眼等 六種識相 取此相已 假想勝解 觀察照了 無邊識相 以先思惟無邊識相 而修加行 展轉引起 第二無色定 故說此名識無邊處 復次 依等流故 說此定名識無邊處 謂 瑜伽師從此定出 必起相似識相現前 謂 於識相 歡悅而住 集異門論 問 識遍處定加行云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而能證入識遍處定 答 初修業者 創修觀時 於此身中 或取清淨眼識相 或取清淨耳識相 或取清淨鼻識相 或取清淨舌識相 或取清淨身識相 或取清淨意識相 於此諸識 隨取一相 以勝解力 繫念思惟 假想觀察 安立信解 是某識相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於一識相 繫念思惟 謂此是識 非為空等 思惟此相 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 能入識定 精勤數習此加行已 復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 於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 數多所作 由心安住 等住 近住 相續一趣 繫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識相 無二無轉 能入識定 問 若此未能入識遍處定者 識遍處定加行云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乃能證入識遍處定 答 即依如前所入識定 令心隨順 調伏趣向 漸次柔和 周遍柔和 一趣定已 復想此識 漸次增廣 東 南 西 北 遍皆是識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於遍識相 繫念思惟 此遍是識 非遍空等 思惟此相 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 乃漸能入識遍處定 精勤數習此加行已 復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 於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 數多所作 由心安住 等住 近住 相續一趣 繫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識 無二無轉 從此乃入識遍處定 大毘婆沙論 問 虛空 空界 有何差別 答 虛空非色 空界是色 虛空無見 空界有見 虛空無對 空界有對 虛空無漏 空界有漏 虛空無為 空界有為 舍利弗阿毘曇論 非問分 道品 如比丘 如是思惟 我已遍解無邊空處行 頗有法勝無邊空處不 比丘便作是念 唯有識 勝無邊空處行 識以何因故勝 我以識 遍解無邊空處故 如比丘 思惟無邊識處寂靜 知 解 受無邊識處寂靜 如行人 若想 憶想 是名識處想 此想與定 共生 共住 共滅 是名入識處定 解脫道論 問 無邊虛空者 云何為空 答 是空入 空界 空穴 不為四大所觸 此謂為空 於空 正安心 令滿無邊 此謂無邊 無邊識者 唯彼虛空 以識作意 令滿無邊 是謂無邊識處 問 色 非色法 云何執為無邊 答 唯無色法故 成無邊 何以故 非色之法 無有邊際 不可得故 大毘婆沙論 云何無所有處 如契經說 超一切識無邊處 入無所有 無所有處 具足住 是名無所有處 問 此何故名無所有處 答 此中無我 無我所故 問 一切地中 無我 我所 何獨此名無所有處 答 無有餘地 能令我執及我所執 羸劣穿薄 勢力減少 如此地者故 此獨名無所有處 復次 此地無有真實 常 恒 不變易法 損伏常見 勝諸餘地故 此獨名無所有處 復次 此地無有所趣 所歸 屋舍 室宅 能為救護 摧伏憍慢 懈怠 放逸 勝諸餘地故 此獨名無所有處 復次 此地中無無邊行相 初捨彼相故 此獨名無所有處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於此定中 無能 所攝行相轉故 如說非我有處 有時 有所屬物 亦無處 時 物屬我者故 此獨名無所有處 問 佛何故說無所有處獨名捨耶 答 捨 謂聖道能盡捨故 有聖道地 此最為後故 於此地 獨立捨名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此地近捨假想 勝解無邊行相 麁觀解故 獨立捨名 大德 覺天 說曰 此地棄捨作意 功用 無邊行相 心 心所法 無功用住故 獨名捨 集異門論 問 此無所有處解脫加行云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入無所有處解脫定 答 初修業者 創修觀時 先應思惟識無邊處 為苦 麁 障 後應思惟無所有處 為靜 妙 離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專繫念思惟無所有處相 思惟此相 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 入無所有處解脫定 精勤數習此加行已 復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 於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 數多所作 由心安住 等住 近住 相續一趣 繫念一境 思惟如是無所有處 無二無轉 便能證入無所有處解脫定 大毘婆沙論 云何非想非非想處 如契經說 超一切無所有處 入非想非非想處 具足住 是名非想非非想處 問 此何故名非想非非想處 答 此地中 無明了想相 亦無無想相故 名非想非非想處 無明了想相者 非如七地有想定故 亦無無想相者 非如無想及滅定故 由此地想 闇鈍羸劣 不明了不決定故 名非想非非想處 問 欲界 非想非非想處 何緣無有無漏道耶 答 非田器故 謂 彼二地 非無漏道所依田器故 無漏道 二地中無 復次 斷有根故 謂 彼二地 是有根本 諸無漏道 斷有根本故 無漏道 二地中無 復次 斷二邊故 謂 彼二地 是下 上邊 諸無漏道 能斷二邊 住於中道故 彼地無 復次 欲界無定 亦非修地 非離染地 有頂闇鈍 不決似疑 諸無漏道 必依定界 修 離染地 明利決定故 二地無 復次 欲界地中 掉舉增上 有頂地中 寂止增上 非無漏道所依止處 集異門論 問 此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加行云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入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定 答 初修業者 創修觀時 先應思惟無所有處 為苦 麁 障 後應思惟非想非非想處 為靜 妙 離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專繫念思惟非想非非想處相 思惟此相 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 入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定 精勤數習此加行已 復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 於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 數多所作 由心安住 等住 近住 相續一趣 繫念一境 思惟如是非想非非想處 無二無轉 便能證入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定 集異門論 八解脫者 云何為八 答 若有色 觀諸色 是第一解脫 內無色想 觀外諸色 是第二解脫 淨解脫 身作證 具足住 是第三解脫 空無邊處 具足住 是第四解脫 識無邊處 具足住 是第五解脫 無所有處 具足住 是第六解脫 入非想非非想處 具足住 是第七解脫 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 入想受滅 身作證 具足住 是第八解脫 若有色 觀諸色者 謂 彼於內各別色想 未遠離 未別遠離 未調伏 未別調伏 未滅沒 未破壞 由勝解力 觀外諸色 或作青瘀 或作膿爛 或作破壞 或作離散 或作啄噉 或作異赤 或作骸骨 或作骨鎖 是名若有色觀諸色 解脫者 謂此定中 所有善色 受 想 行 識 是名解脫 內無色想 觀外諸色者 謂 彼於內各別色想 已遠離 已別遠離 已調伏 已別調伏 已滅沒 已破壞 由勝解力 觀外諸色 或作青瘀 或作膿爛 或作破壞 或作離散 或作啄噉 或作異赤 或作骸骨 或作骨鎖 是名內無色 想觀外諸色 問 此淨解脫加行云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入淨解脫定 答 初修業者 創修觀時 取青樹相 所謂青莖 青枝 青葉 青花 青菓 或取青衣 青嚴具相 或取所餘種種青相 既取如是諸青相已 由勝解力 思惟 想念 觀察 安立 信解 此色是某青相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於一青相 繫念思惟 謂此是青 非非青相 思惟此相 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入淨解脫定 精勤數習此加行已 復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於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 數多所作 由心安住 等住 近住 相續一趣 繫念一境 思惟青相 無二無轉 便能證入淨解脫定 如觀青相 觀黃 赤 白 隨其所應 亦復如是 大毘婆沙論 問 何故名解脫 解脫是何義 答 棄背義 是解脫義 問 若棄背故 名解脫者 何等解脫 棄背何心 答 初 二解脫 棄背色貪心 第三解脫 棄背不淨觀心 四無色處解脫 各自棄背次下地心 想受滅解脫 棄背一切有所緣心 故棄背義 是解脫義 尊者世友 作如是說 心於煩惱 解脫清淨 故名解脫 大德說曰 由勝解力 而得解脫 故名解脫 脇尊者言 有所背捨 故名解脫 棄背欲界 及初靜慮識身所引 緣色貪心故 初 二靜慮 立初 二不淨解脫 第二 第三靜慮 無識身所引 緣色貪心故 第三 第四靜慮 不立初 二不淨解脫 第三解脫 在第四靜慮 問 此淨解脫 為即有色 觀諸色 為即內無色想 觀外色耶 答 應作是說 此淨解脫 即內無色想 觀外色 問 修觀行者 何故修此淨解脫耶 答 欲試善根滿 未滿故 謂 觀行者 若觀淨相 煩惱不生 乃知善根已得成滿故 觀淨相 修淨解脫 復次 修觀行者 觀不淨相 心沈慼故 善品不增 為令善品更增進故 復觀淨相 修淨解脫 如遊塚間 數觀屍穢 心沈慼故 善品不增 為令善品更增進故 觀妙園林 流泉池沼 或遊城邑 觀諸妙事 令心欣悅 能修勝善 此亦應然故 觀淨相 復次 修觀行者 久觀不淨 心便樂著 善品不增 為令善品得增進故 捨不淨觀 修淨解脫 復次 修觀行者 欲顯自心 堅牢不退 顯自善根 有大勢力 謂 緣淨境煩惱不生 況緣餘境故 觀淨相 修淨解脫 復次 顯淨解脫 非諸有情皆能修起 唯妙勝解樂淨天歿 來生人中乃能修起故 修行者修淨解脫 問 何故第三靜慮 無解脫 勝處 遍處耶 答 非田器故 乃至廣說 復次 前三靜慮 有尋 伺 喜 樂 及入 出息 擾亂事故 無淨解脫 後四勝處 前八遍處 緣淨妙境 能伏煩惱 其事甚難 是故必依無擾亂地 乃得成就 復次 第三靜慮 有生死中 最勝受樂 能令行者 耽著迷亂故 無解脫 勝處 遍處 中阿含經 根本分別品 意行經 比丘 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 想知滅 身觸成就遊 慧見諸漏盡斷智 彼諸定中 此定說最第一 最大 最上 最勝 最妙 得此定 依此定 住此定已 不復受生 老 病 死苦 是說苦邊 雜阿含經 五六八經 有質多羅長者 白尊者伽摩比丘 所謂行者 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 行者 謂三行 身行 口行 意行 出息 入息 名為身行 有覺 有觀 名為口行 想 思 名為意行 想 思是意行 依於心 屬於心 依心轉 是故想 思是意行 復問 尊者 若死 若入滅盡正受 有差別不 答 捨於壽 暖 諸根悉壞 身命分離 是名為死 滅盡定者 身 口 意行滅 不捨壽命 不離於暖 諸根不壞 身命相屬 此則命終 入滅正受 差別之相 復問 尊者 云何入滅正受 答言 長者 入滅正受 不言 我入滅正受 我當入滅正受 然先作如是漸息方便 如先方便 向入正受 復問 尊者 入滅正受時 先滅何法 為身行 為口行 為意行耶 答言 長者 入滅正受者 先滅口行 次身行 次意行 復問 尊者 云何為出滅正受 答言 長者 出滅正受者 亦不念言 我今出正受 我當出正受 然先已作方便心 如其先心而起 復問 尊者 起滅正受者 何法先起 為身行 為口行 為意行耶 答言 長者 從滅正受起者 意行先起 次身行 後口行 復問 尊者 入滅正受者 云何順趣 流注 浚輸 答言 長者 入滅正受者 順趣於離 流注於離 浚輸於離 順趣於出 流注於出 浚輸於出 順趣涅槃 流注涅槃 浚輸涅槃 復問 尊者 住滅正受時 為觸幾觸 答言 長者 觸不動 觸無相 觸無所有 中阿含經 晡利多品 大拘絺羅經 尊者舍黎子 復問曰 賢者拘絺羅 覺 想 思 此三法 為合為別 此三法 可別施設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 覺 想 思 此三法 合不別 此三法 不可別施設 所以者何 覺所覺者 即是想所想 思所思 是故 此三法 合不別 此三法 不可別施設 復問曰 賢者拘絺羅 若入滅盡定 及入無想定者 有何差別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 比丘入滅盡定者 想及知滅 比丘入無想定者 想 知不滅 若入滅盡定 及入無想定者 是謂差別 集異門論 問 此想受滅解脫加行云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入想受滅解脫定 答 初修業者 創修觀時 於一切行 不願造作 不欲思覺 而入於定 但作是念 云何當令未生想 受 暫時不生 已生想 受 暫時息滅 隨心所願 有時能令未生想 受 暫時不生 已生想 受 暫時息滅 齊此名入想受滅解脫定 想受滅者 謂 想及受 滅 寂靜 沒 是名想受滅 大毘婆沙論 問 滅盡定自性云何 答 不相應行蘊為性 是彼攝故 界者 在無色界 地者 在根本非想非非想處地 問 何故下地無此定耶 答 又 滅盡定 滅極細心 心所故得 下地不順極細心 心所滅 問 滅盡定中 滅一切心 心所法 何故但言想 受滅 不說心等 答 譬喻者說 此定有心 唯滅想 受 問 今不問彼 但問說無心者 何故爾耶 答 說想 受滅 顯餘亦滅 非餘相應法離想 受起故 問 心平等 說名等至 此中無心 云何名等至 答 等至有二 一 令心平等 二 令大種平等 無想 滅盡定 雖斷平等心 令不相續 而引平等大種 令現在前 故名等至 問 住滅盡定 得經幾時 答 欲界有情 諸根大種 由段食住 若久在定 則在定時身雖無損 後出定時身便散壞故 住此定 但應少時 極久不得過七晝夜 段食盡故 如契經說 毘舍佉鄔波索迦 詣達磨陣那苾芻尼所 問言 聖者諸苾芻等 念何當言入滅盡定 苾芻尼告毘舍佉言 諸苾芻等 入滅定時 終不念言 我今入滅定 或復當入 然由先時調練心故 心轉微細 隨順趣入 復問 聖者諸苾芻等 念何當言出滅盡定 苾芻尼告毘舍佉言 諸苾芻等 出滅定時 終不念言 我今出滅定 或復當出 然彼身命六處為緣 及本要期 出滅盡定 或由飢渴便利所惱 在定雖不為損 出則作患故 彼法爾 出於滅定 復問 聖者諸苾芻等 出滅定時 其心何所隨順 何所轉近 何所垂入 苾芻尼言 諸苾芻等 出滅定時 其心隨順離 轉近離 垂入離 又問 聖者諸苾芻等 出滅定時 為觸幾觸 苾芻尼告毘舍佉言 觸三種觸 一 不動觸 二 無所有觸 三 無相觸 問 如是三觸 有何差別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是不動觸 無所有處 是無所有觸 非想非非想處 是無相觸 有說 空是不動觸 無願是無所有觸 無相是無相觸 有說 無漏 無所有處 緣涅槃者 具名三觸 謂 無漏故 名不動觸 無所有處攝故 名無所有觸 緣涅槃故 名無相觸 大德說曰 諸苾芻等 出滅定時 若起非想非非想處心 不起餘不同分心 當言觸無相觸 若起無所有處不同分心 當言觸無所有觸 若起識無邊處不同分心 當言觸不動觸 如說 由得依住此滅定故 不受當來生老死苦 不起彼集 問 滅定不能斷諸煩惱 云何得有如是說耶 答 應觀此中所說意趣 謂 諸有學 出滅定已 作是思惟 此滅定中 心 心所法 暫滅暫息 須臾不行 尚有如是寂靜微妙 何況涅槃 有為諸行 永滅永息 究竟不行 由此為先 斷餘煩惱 滅相續蘊 入無餘依涅槃界 依此密意 故作是說 非謂滅定能斷煩惱 雜阿含經 四七四經 佛告阿難 阿難 我以諸行漸次寂滅 nirodha 故說 以諸行漸次止息 passaddhiya 故說 一切諸受 悉皆是苦 佛告阿難 初禪正受時 samapannassa 言語 vaca 止息 二禪正受時 覺觀 vitakka vicara 止息 三禪正受時 喜心止息 四禪正受時 出 入息止息 空入處正受時 色想止息 識入處正受時 空入處想止息 無所有入處正受時 識入處想止息 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 無所有入處想止息 想受滅 sanna vedayita nirodha 正受時 想 sanna 受 vedana 止息 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 於貪欲 心不樂 解脫 恚 癡 心不樂 解脫 是名勝止息 奇特止息 上止息 無上止息 諸餘止息 無過上者 大毘婆沙論 諸契經中 亦說九次第定 或有生如是疑 若不入初靜慮等 便不能入第二靜慮等 今欲令彼生決定解 不入初靜慮等 亦能入第二靜慮等 故作斯論 頗有不入初靜慮 入第二靜慮耶 答 入 云何入 謂 從未至定 或靜慮中間 或第二靜慮近分 或第二靜慮 或第三靜慮近分 或第三靜慮 或第四靜慮等無間 第二靜慮現在前 乃至頗有不入四靜慮 下三無色 入非想非非想處耶 答 入 謂 依未至定 離欲界 乃至無所有處染 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 即於彼非想非非想處定現在前 雜阿含經 四五六經 世尊告諸比丘 有光界 淨界 無量空入處界 無量識入處界 無所有入處界 非想非非想入處界 有滅界 彼光界者 緣闇故可知 淨界 緣不淨故可知 無量空入處界者 緣色故可知 無量識入處界者 緣內故可知 無所有入處界者 緣所有可知 非想非非想入處界者 緣有第一故可知 滅界者 緣有身可知 彼光界 淨界 無量空入處界 無量識入處界 無所有入處界 此諸界 於自行正受而得 非想非非想入處界 於第一有正受而得 滅界者 於有身滅正受而得 雜阿含經 四八四經 尊者跋陀羅語尊者阿難言 有眾生 度一切識入處 無所有 無所有入處具足住 若起彼想者 是名想第一 有眾生 度一切無所有入處 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住 若起彼有者 是名有第一 雜阿含經 四九二經 若有比丘 得無量三昧 身作證具足住 於有身滅 sakkaya nirodha 涅槃 心生信樂 不念有身 現法隨順法教 乃至命終 不復來還生於此界 大毘婆沙論 如契經說 世尊告曰 緣闇故 施設明界 緣不淨故 施設淨界 緣色趣故 施設空無邊處界 緣邊際故 施設識無邊處界 緣所有故 施設無所有處界 緣有身故 施設非想非非想處界 緣有身滅故 施設滅界 明界者 謂初 二解脫 淨界者 謂第三解脫 四無色處界者 謂四無色解脫 滅界者 謂想受滅解脫 有身 謂無所有處 此猶有生死身 非全無所有故 有身滅 謂非想非非想處 以彼能滅無所有處有身法故 即此經說 佛告苾芻 如是諸界 由自行餘 saṅkharavasesa 定得 此中有說 彼問得界 復有說者 彼問得斷 若問得界 彼問意言 如是諸界由何定得彼體 佛答意言 明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界 由自行定得 自行定者 謂自近分 由自近分 離下地染 得自地解脫 謂 由初靜慮近分 離欲界染 得初二解脫 由第四靜慮近分 離第三靜慮染 得淨解脫 由空無邊處近分 離第四靜慮染 得空無邊處解脫 乃至由非想非非想處近分 離無所有處染 得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唯有滅界 由餘定得 餘定者 謂有所依定 即是非想非非想處 彼是諸有根本定故 或有說此名有勝定 於諸有中此最勝故 或說 此名想受滅定 是想受滅入出定故 由此定得第八解脫 若問得斷 彼問意言 如是諸界由何定得彼斷 佛答意言 明界乃至無所有處界 由自行 餘定得 自行定者 謂自近分 即有漏定 餘定者 謂諸無漏定 欲界乃至無所有處 皆由此二定 離染得彼斷 非想非非想處界 但由餘定得 唯無漏定 能離非想非非想處染 得彼斷故 滅界但由餘得 餘謂有身滅 即是涅槃 般涅槃時 捨滅盡定 說名為斷 由餘涅槃而得彼斷故 說彼由餘得 問 靜慮近分 及無色定 為立支不 若立支者 此何不說 若不立者 施設論 說當云何通 如說 頗有空無邊處定 於空無邊處定 根勝 道勝 定勝 而支等耶 答 有 謂 從空無邊處定起 無間復入空無邊處定 有作是說 靜慮近分 及無色定 亦建立支 問 若爾 善通 施設論 說 今於此中 何故不說 答 理亦應說 而不說者 應知此中 是有餘說 謂 初靜慮近分 如根本 亦有五支 然除喜受 增捨受 第二靜慮近分 如根本 亦有四支 亦除喜受 增捨受 第三靜慮近分 如根本 亦有五支 然除樂受 增捨受 第四靜慮近分 及無色定 如根本第四靜慮 皆亦有四支 評曰 應作是說 靜慮近分 及無色定 皆不立支 功德少故 苦道攝故 問 若爾 善通此中所說 施設論 說當云何通 答 依因長養故 說為勝 言支等者 謂 覺 道支 中阿含經 習相應品 盡智經 世尊告諸比丘 有知 有見者 便得漏盡 非不知 非不見 云何知 見便得漏盡 謂 知見苦如真 便得漏盡 知見苦習 知見苦滅 知見苦滅道如真 便得漏盡 盡智有習 非無習 若奉事善知識者 未聞便聞 已聞便利 便習觀法義 若有觀法義 便習受持法 若有受持法 便習翫誦法 若有翫誦法 便習觀法忍 若有觀法忍 便習信 若有信 便習正思惟 若有正思惟 便習正念 正智 若有正念 正智 便習護諸根 護戒 不悔 歡悅 喜 止 樂 定 見如實 知如真 厭 無欲 解脫 若有解脫 便習盡智 大毘婆沙論 云何知有靜慮中間 及未至定 依之盡漏 答 又契經說 佛告苾芻 我不唯說依離欲 惡不善法 有尋有伺 離生喜樂 初靜慮具足住等 能盡諸漏 然由慧見 亦能盡漏 此經則顯 有未至定 依之盡漏 又 未離欲染聖者 未得靜慮 而見聖諦 若無未至定 依何得起聖道 永斷諸漏 由此故知 有未至定 依之盡漏 諸四大種及所造色 依何定滅 答 依四定 或依未至滅 大種造色依四定滅者 謂 依四靜慮 依未至滅者 謂 依初靜慮近分 及靜慮中間 空無邊處近分 此中靜慮 無色近分 靜慮中間 皆名未至 並未能入勝根本地 而能現前斷煩惱故 尋 伺 有對觸 依何定滅 答 依初定 或依未至滅 依初定滅者 謂 依初靜慮 依未至滅者 謂 依前二靜慮近分 及靜慮中間 喜根 依何定滅 答 依二定 或依未至滅 依二定滅者 謂 依前二靜慮 依未至滅者 謂 依初靜慮近分 及靜慮中間 第三靜慮近分 捨根 觸 思 識食 依何定滅 答 依七定 或依未至滅 依七定滅者 謂依四靜慮 及前三無色 依未至滅者 謂 依初靜慮近分 及靜慮中間 此中諸依七定 靜慮中間滅者 唯聖者 非異生 唯聖道 非世俗道 諸依初靜慮近分滅者 通聖者及異生 通聖道及世俗道 諸依上七地近分滅者 通聖者及異生 唯世俗道 非聖道 梵輔 梵眾 依未至地心 命終結生 大梵 依靜慮中間心 命終結生 所以者何 命終結生心 唯捨受相應 捨受 唯在初靜慮近分地有 非根本地故 中阿含經 長壽王品 郁伽支羅經 世尊告曰 比丘 當如是學 令心得住 在內不動 無量善修 復觀內身如身 行極精勤 立正念 正智 善自御心 令離慳貪 意無憂慼 復觀外身如身 復觀內外身如身 比丘 如此之定 去時 來時 當善修習 住時 坐時 臥時 眠時 寤時 眠寤時 亦當修習 復次 亦當修習 有覺有觀定 無覺少觀定 修習無覺無觀定 亦當修習喜共俱定 樂共俱定 定共俱定 修習捨共俱定 比丘 若修此定極善修者 比丘 當復更修觀內覺如覺 比丘 若修此定極善修者 比丘 當復更修觀內心如心 比丘 若修此定極善修者 比丘 當復更修觀內法如法 大毘婆沙論 云何知有靜慮中間 及未至定 依之盡漏 答 世尊說有三三摩地 能盡諸漏 謂 有尋有伺 無尋唯伺 無尋無伺 餘經又說 初靜慮 名有尋有伺 第二靜慮以上 名無尋無伺 若無靜慮中間 更說何等名無尋唯伺 由此知 有靜慮中間 依之盡漏 問 大梵天王 住在何處 梵輔 梵眾 住何處耶 西方諸師作如是說 初靜慮地 處別有三 一 梵眾天處 二 梵輔天處 三 大梵天處 此處即是靜慮中間 迦濕彌羅諸論師說 初靜慮地 唯有二處 即梵輔天中 有高勝靜處 如近聚落 有勝園林 是大梵王常所居處 此處即是靜慮中間 大毘婆沙論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 依何定滅 答 三結 或依四 或依未至滅者 四謂 四靜慮地 未至謂 未至地 及靜慮中間 此二俱名未至地故 三結永斷 無餘斷 畢竟斷 無片影斷 必以見道 然諸見道 唯依六地 謂 四靜慮 及未至定 靜慮中間 若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 如是三結 依未至滅 乃至若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 如是三結 依第四靜慮滅 然此三結永斷 唯在道類忍時 若別說者 有身見永斷 唯在苦類忍 故言依四 依未至滅 三不善根 及欲漏 依未至滅者 離欲染時 彼永斷故 若異生 若聖者 若有漏道 若無漏道 俱依未至 離欲染故 有漏 無明漏 或依七 或依未至滅者 七謂 四靜慮 及下三無色 即七依定 未至謂 未至定 及靜慮中間 此二俱名未至地故 此中但說二永斷處故 唯聖者無漏道斷 即是最後金剛喻定 大毘婆沙論 如契經說 復有二處 一 無想有情處 二 非想非非想處 問 何故世尊說此二處 答 為破外道解脫想故 謂 諸外道 於此二處 起解脫想 為破彼想 佛說 此二名為生處 非真解脫 問 無想定自性云何 答 不相應行蘊為性 是彼攝故 界者 在色界 地者 在根本第四靜慮地 問 何故第四靜慮 順心 心所滅 非下地耶 答 諸欲入彼定者 先起欲界善心 次入初靜慮 次入第二靜慮 次入第三靜慮 後入第四靜慮 於第四靜慮 上 中 下心 從上入中 從中入下 下品心斷 入無想定 譬如女人 續毛為縷 除去麁者 緝績細者 乃至將盡 以手絕之 入無想定 當知亦爾 從麁入細 乃至都滅故 此唯在第四靜慮 又 下諸地 有歡 慼受 行相麁動 難可除滅 第四靜慮 唯有處中受 行相微細 易可斷滅故 下地中 無無想定 中阿含經 長壽王品 說處經 阿難 我本為汝說四無量 比丘者 心與慈俱 遍滿一方 成就遊 如是二 三 四方 四維 上下 普周一切 心與慈俱 無結 無怨 無恚 無諍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 成就遊 如是悲 喜 心與捨俱 無結 無怨 無恚 無諍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 成就遊 大毘婆沙論 四無量者 一 慈 二 悲 三 喜 四 捨 問 何故靜慮無間 說無量耶 答 靜慮引起四無量故 復次 靜慮 無量 更相引故 復次 以四無量 是靜慮中勝功德故 問 此四無量自性是何 答 慈 悲 俱以無瞋善根為自性 對治瞋故 喜 以喜根為自性 捨 以無貪善根為自性 對治貪故 此四無量 界者 在欲 色界 地者 慈 悲 捨三 在七地 謂 欲界 四靜慮 及未至定 靜慮中間 喜無量 在三地 謂 欲界 初 二靜慮 此四無量 所依者 唯依欲界身 而得現起 所緣者 唯緣欲界 唯緣聚集 唯緣和合 唯緣有情 念住者 此四 唯與法念住俱 三摩地者 此四 不與三摩地俱 唯有漏故 根相應者 慈 悲 捨三 與喜 樂 捨三根相應 喜 全不與受根相應 若兼說彼相應隨轉 則喜亦與喜根相應 問 此四無量 次第云何 有作是說 如說而生 評曰 應作是說 非四無量如說而生 所以者何 修觀行者 隨樂生故 中阿含經 長壽王品 迦絺那經 諸賢 我已斷此五蓋 心穢 慧羸 離欲 離惡不善之法 至得第四禪成就遊 諸賢 我已得如是定 心清淨 無穢無煩 柔軟善住 得不動 anenja 心學如意足智通作證 諸賢 我已得如是定 心學天耳智通作證 諸賢 我已得如是定 心學他心智通作證 諸賢 我已得如是定 心學憶宿命智通作證 諸賢 我已得如是定 心學生死智通作證 諸賢 我以清淨天眼 出過於人 諸賢 我已得如是定 心學漏盡智通作證 發智論 依初靜慮 引發神境通道時 彼極遠至何處耶 答 乃至梵世 依初靜慮 引發天耳通道時 彼極遠聞何繫聲耶 答 乃至梵世 依初靜慮 引發他心通道時 彼極遠知何繫心心所法耶 答 乃至梵世 依初靜慮 引發宿住隨念通道時 彼極遠憶何繫宿住事耶 答 乃至梵世 依初靜慮 引發天眼通道時 彼極遠見何繫色耶 答 乃至梵世 如依初靜慮 乃至依第四靜慮 各隨自處 廣說亦爾 大毘婆沙論 五通者 一 神境智通 二 天眼智通 三 天耳智通 四 他心智通 五 宿住隨念智通 此五 皆以慧為自性 問 何故名通 答 於自所緣 無倒了達 妙用無礙 故名為通 界者 四唯色界繫 他心智通 色界繫及不繫 地者 在四靜慮根本地 非近分 非無色 問 隨依何靜慮發神境通 能至何處 答 依初靜慮發者 能至梵世 乃至依第四靜慮發者 能至廣果 或色究竟 聲聞 不作意 傍極小千世界 作意 極中千世界 獨覺 不作意 極中千世界 作意 極大千世界 佛 不作意 極大千世界 作意 能極無邊世界 如神境通 四通亦爾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聲聞地 依止靜慮發五通等 云何能發 謂 靜慮者 已得根本清淨靜慮 即以如是清淨靜慮 為所依止 於五通增上正法 聽聞受持 令善究竟 謂 於神境通 宿住通 天耳通 死生智通 心差別通等 作意思惟 復由定地所起作意 了知於義 了知於法 由了知義 了知法故 如是如是 修治其心 由此修習 多修習故 有時有分 發生修果五神通等 又即如是了知於義 了知於法 為欲引發諸神通等 修十二想 何等十二 一 輕舉想 二 柔軟想 三 空界想 四 身心符順想 五 勝解想 六 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 七 種種品類集會音聲想 八 光明色相想 九 煩惱所作色變異想 十 解脫想 十一 勝處想 十二 遍處想 當知如是十二種想 親近修習 多修習故 隨其所應 便能引發五種神通 及能引發 不共異生 如其所應 諸聖功德 集異門論 四修定者 一 有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為能獲得現法樂住 二 有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為能獲得最勝知見 三 有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為能獲得勝分別慧 四 有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為能獲得諸漏永盡 於初靜慮所攝 離生喜樂俱行 心一境性 為能獲得現法樂住 於光明想俱行 心一境性 為能獲得最勝知見 於受 想 尋 觀俱行 心一境性 為能獲得勝分別慧 於第四靜慮所攝 清淨捨念俱行 阿羅漢果無間道攝 心一境性 為能獲得諸漏永盡 法蘊論 爾時世尊 告苾芻眾 有四修定 何等為四 謂 有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現法樂住 復有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殊勝智見 復有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勝分別慧 復有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諸漏永盡 離生喜樂 能令證得現法樂住 於光明想 善攝受 善思惟 善修習 善通達 能令證得殊勝智見 善知受生 善知受住 善知受滅盡沒 於此住念 非不住念 及善知想 善知尋 於此住念 非不住念 是名修定 能令證得勝分別慧 於五取蘊 數數隨觀生滅而住 能令證得諸漏永盡 中阿含經 長壽王品 長壽王本起經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 世尊 如是我等 得人上之法 而有差降安樂住止 世尊 我等得光明便見色 彼見色光明尋復滅 世尊告曰 阿那律陀 我本未得覺無上正真道時 亦得光明而見色 彼見色光明尋復滅 阿那律陀 有時 我知光明 而不見色 我復作是念 若我念光明相 不念色相者 爾時 我知光明 而不見色 阿那律陀 有時 我見色 而不知光明 我復作是念 若我念色相 不念光明相者 爾時 我知色 而不知光明 阿那律陀 有時 我少知光明 亦少見色 我復作是念 若我少入定 少入定故 少眼清淨 少眼清淨故 我少知光明 亦少見色 阿那律陀 有時 我廣知光明 亦廣見色 阿那律陀 我作是念 何因何緣 我廣知光明 亦廣見色 阿那律陀 我復作是念 若我廣入定 廣入定故 廣眼清淨 廣眼清淨故 我廣知光明 亦廣見色 阿那律陀 如是 我知如是已 竟日 竟夜 竟日夜 廣知光明 亦廣見色 阿那律陀 爾時 我行此住止行 中阿含經 長壽王品 念身經 比丘修習念身 比丘者 念光明想 善受善持 善意所念 如前 後亦然 如後 前亦然 如晝 夜亦然 如夜 晝亦然 如下 上亦然 如上 下亦然 如是不顛倒 心無有纏 修光明心 心終不為闇之所覆 如是比丘隨其身行 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 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斷心諸患 而得定心 得定心已 則知上如真 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集異門論 云何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為能獲得最勝知見 答 於光明想俱行 心一境性 若習若修 堅作常作 精勤修習 是名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為能獲得最勝知見 法蘊論 云何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殊勝智見 謂 有苾芻 於光明想 善攝受 善思惟 善修習 善通達 若晝若夜 無有差別 若前若後 無有差別 若下若上 無有差別 開心離蓋 修照俱心 除闇昧心 修無量定 是名修定 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殊勝智見 於光明想善攝受等 者 云何光明定加行 修何加行入光明定 謂 於此定 初修業者 先應善取淨月輪相 或復善取淨日輪相 或復善取藥物 末尼 諸天宮殿星宿光明 或復善取燈燭光明 或復善取焚燒城邑 川土光明 或復善取焚燒山澤 曠野光明 或復善取焚燒十擔 或百擔 或千擔 或百千擔 或無量百千擔薪火光明 此火光明 熾盛 極熾盛 洞然 遍洞然 隨取一種光明相已 審諦 思惟 解了 觀察 勝解 堅住而分別之 彼若爾時 攝錄自心 令不散亂馳流餘境 能令一趣 住念一緣 思惟如是諸光明相 如是思惟 發勤精進 乃至勵意不息 是名光明定加行 亦名入光明定 彼於此道生已 修習 多修習故 便令心住 等住 近住 安住 一趣等持 無二無退 思惟如是諸光明相 齊此名為已入光明定 而未名為光明定想 云何名為光明定想 謂 即依止前光明定 思惟如前諸光明相 諸想 等想 解了取像 已想 當想 名光明定想 此光明定想 名光明想 於光明想善攝受者 謂於此想 開心者 謂發起光明 照了 鮮淨俱行之心 脩照俱心者 謂修習光明 照了 鮮淨俱行之心 云何為定 謂 即於光明 審諦 思惟 解了 觀察 勝解 堅住 分別所起 心住 等住 乃至心一境性 總名為定 能令證得殊勝智見 者 云何名為殊勝智見 謂 於此定 若習 若修 若多所作 至圓滿位 於舊眼邊 發起色界大種所造 清淨天眼 依此天眼 生淨眼識 依此眼識 能遍觀察 前 後 左 右 上 下諸色 如如色界大種所造 清淨天眼 舊眼邊起 如是如是 生淨眼識 依此眼識 領受觀察 彼彼諸色 是名此中殊勝智見 大毘婆沙論 問 天眼以何為自性 答 非諸筋骨 血肉所成 色界大種所造淨色 能無礙視 體不可見 眼界 眼處 眼根所攝 是謂天眼 法蘊論 說 於眼周圍 有時有分 色界大種所造天眼 清淨現前 由此天眼 能見前 後 左 右 下 上諸色差別 集異門論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 十遍處者 云何為十 具壽當知 地遍一想 如是上下 傍布 無二 無邊無際 是第一遍處 復次 具壽 水遍一想 是第二遍處 復次 具壽 火遍一想 是第三遍處 復次 具壽 風遍一想 是第四遍處 復次 具壽 青遍一想 是第五遍處 復次 具壽 黃遍一想 是第六遍處 復次 具壽 赤遍一想 是第七遍處 復次 具壽 白遍一想 是第八遍處 復次 具壽 空遍一想 是第九遍處 復次 具壽 識遍一想 是第十遍處 言上下者 謂上下方 言傍布者 謂東南等 言無二者 謂無間雜 無邊無際者 謂邊際難測 言遍處者 謂 此定中 所有善色 受 想 行 識 皆名遍處 大毘婆沙論 十遍處者 謂 青 黃 赤 白 地 水 火 風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遍處 問 此十遍處 自性是何 答 前八遍處 以無貪善根 為自性 對治貪故 若兼取相應 隨轉 即欲界者 以四蘊為自性 色界者 以五蘊為自性 後二遍處 俱以四蘊 為自性 問 何故名遍處 遍處是何義 答 由二緣故 名為遍處 一 由無間 二 由廣大 由無間者 謂 純青等勝解作意 不相間雜故 名無間 由廣大者 謂 緣青等勝解作意 境相無邊故 名廣大 大德說曰 所緣寬廣 無有間隙故 名遍處 此十遍處 界者 前八遍處 是色界 後二遍處 是無色界 地者 前八遍處 在第四靜慮 第九遍處 在空無邊處 第十遍處 在識無邊處 八勝處者 一 內有色想 觀外色少 二 內有色想 觀外色多 三 內無色想 觀外色少 四 內無色想 觀外色多 內無色想 觀外諸色 青 黃 赤 白 復為四種 如是八種 名八勝處 問 此八勝處 自性是何 答 無貪善根 以為自性 對治貪故 問 何故名勝處 勝處是何義 答 勝所緣境故 名勝處 復次 勝諸煩惱故 名勝處 雖觀行者 非一切能勝所緣境 而於所緣不起煩惱 亦名為勝 如契經說 於此處勝故 名勝處 此八勝處 界者 皆是色界 地者 前四勝處 在初 二靜慮 及未至定 靜慮中間 後四勝處 在第四靜慮 問 解脫 勝處 遍處 有何差別 答 復次 下品善根 名解脫 中品善根 名勝處 上品善根 名遍處 復次 小善根 名解脫 大善根 名勝處 無量善根 名遍處 復次 唯因 名解脫 唯果 名遍處 通因果 名勝處 復次 能有棄背 名解脫 能勝伏境 名勝處 能廣所緣 名遍處 復次 唯作勝解 名解脫 能伏煩惱 名勝處 於所緣境無二無量 名遍處 復次 若得解脫 未必已得勝處 遍處 若得勝處 必已得解脫 未必已得遍處 若得遍處 必已得解脫及勝處 所以者何 從解脫入勝處 從勝處入遍處故 解脫道論 問 一切入何義 答 謂周普一切入 如佛說偈言 若人念佛德 生喜充遍身 觀地一切入 周滿閻浮提 此觀緣地生 心喜亦如是 修如是觀 見曼陀羅遍一切入 大毘婆沙論 如契經說 佛告苾芻 吾欲兩月宴坐 汝等不須參問 唯除送食 布灑他時 於是世尊 入室宴坐 如彼經說 過二月已 爾時世尊 從宴坐起 出到逈處 敷座而坐 現如是相 令諸苾芻 來詣佛所 時諸苾芻見已 知佛從宴坐起 深心慚愧 我等何為不早詣佛 便相告命 共往佛所 到已頂禮世尊雙足 問訊起居 退坐一面 世尊告曰 若有外道 來問汝言 汝等大師 二月宴坐 入何等定 應答彼言 入持息念 又彼經說 佛告苾芻 若有問言 云何聖住 云何天住 云何梵住 云何佛住 云何學住 云何無學住 應正答言 謂持息念 所以者何 此持息念 能令學者 證所未證 能令無學者 得現法樂住 此持息念 不雜煩惱故 名聖住 自性光淨故 名天住 自性寂靜故 名梵住 諸佛多住故 名佛住 學所得故 名為學住 無學得故 名無學住 學者 由此得勝現觀 斷除煩惱故 名證所未證 無學者 由此得不動心解脫故 名得現法樂住 雜阿含經 七四三經 諸外道出家言 沙門瞿曇 為諸弟子說如是法 盡攝其心 住四念處 心與慈俱 無怨無嫉 亦無瞋恚 廣大無量 善修充滿 四方 四維 上下 一切世間 心與慈俱 如是修習 悲 喜 捨心 俱亦如是說 我等亦復為諸弟子作如是說 世尊告諸比丘 如彼外道出家所說 汝等應問 修習慈心 為何所勝 修習悲 喜 捨心 為何所勝 比丘 心與慈俱 多修習 於淨最勝 悲心 修習 多修習 空入處最勝 喜心 修習 多修習 識入處最勝 捨心 修習 多修習 無所有入處最勝 大毘婆沙論 如契經說 修慈 究竟極至遍淨天 修悲 究竟極至空無邊處 修喜 究竟極至識無邊處 修捨 究竟極至無所有處 問 修慈 究竟極至遍淨 是事可爾 得彼果故 繫屬彼故 修三無量 究竟極至下三無色 云何可爾 豈有色界善 招無色果耶 答 有作是說 此說甚深 彌勒下生 當解此義 復有說者 尊者寂授 能解此義 此本論師 當造論時 逢彼在定 不獲請問 四無色者 謂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問 何故作此論 答 為止他宗 顯正義故 謂或有說 無色界有色 如分別論者 或復有說 無色界無色 如應理論者 問 分別論者 依何教理 說無色界亦有色耶 答 依契經故 謂契經說 名色緣識 識緣名色 無色界 既有識 亦應有名色 餘經復說 壽 煖 識三 恒和合 不相離 不可施設離 別 殊 異 無色界中 既有壽 識 亦應有煖 餘經復說 離色 受 想 行 不應說識有去 來 住 有死 有生 無色界中 既得有識 亦應具足 有四識住 復有過難 若無色界全無色者 欲 色界死 生無色界 或二萬劫 或四萬劫 或六萬劫 或八萬劫 諸色斷已 後死還生欲色 界時 色云何起 若色斷已還得起者 般涅槃已 諸行既斷 亦應後時還起諸行 勿有此失故 無色界 決定有色 問 應理論者 依何教理 說無色界全無色耶 答 依契經故 謂契經說 色界 出離欲 無色界 出離色 寂滅涅槃 出離有為 既說無色界出離色故 無色界 定無諸色 餘經復說 入靜慮時 觀一切色 受 想 行 識 如病如癰 乃至廣說 入無色定時 觀一切受 想 行 識 如病如癰 乃至廣說 由此故知 無色界中 定無諸色 餘經復說 無色諸定 寂靜解脫 超過諸色 由此故知 無色界中 定無諸色 餘經復說 超諸色想 滅有對想 不思惟種種想 入無邊空 空無邊處具足住 故無色界 定無諸色 復有過難 若無色界猶有色者 應無漸次滅法 若無漸次滅法 應無究竟滅法 若無究竟滅法 應無解脫 出離 涅槃 勿有此過故 無色界 決定無色 問 此二說中 何者為善 答 應理論師 所說為善 問 應理論者 云何釋通分別論者所引契經 答 彼所引經 是不了義 是假施設 有別意趣 問 分別論者 云何釋通應理論者所引契經 彼作是說 此所引經 是不了義 是假施設 有別意趣 是故應知 分別論者 是無知果 黑闇果 無明果 不勤加行果 說無色界猶有細色 然無色界 諸色皆無 為止如是他宗所說 顯示己宗所有正義 故作斯論 中阿含經 長壽王品 念身經 比丘修習念身 比丘者 觀彼死屍 或一 二日 至六 七日 烏鵄所啄 犲狗所食 火燒埋地 悉腐爛壞 如本見息道 骸骨青色 腐爛食半 骨鎖在地 如本見息道 離皮肉血 唯筋相連 如本見息道 骨節解散 散在諸方 足骨 膊骨 髀骨 臗骨 脊骨 肩骨 頸骨 髑髏骨 各在異處 如本見息道 骨白如螺 青猶鴿色 赤若血塗 腐壞碎末 見已自比 今我此身 亦復如是 俱有此法 終不得離 如是比丘 隨其身行 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 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斷心諸患 而得定心 得定心已 則知上如真 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大毘婆沙論 十想 謂 無常想 無常苦想 苦無我想 死想 不淨想 厭食想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斷想 離想 滅想 問 何故此中 但說十想 答 此不應問 以是佛經所說故 佛於處處經中 唯說十想 如是十想 界分別者 不淨想 厭食想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欲 色界 餘 三界及非界 地者 不淨想 厭食想 在十地 謂 欲界 靜慮中間 四靜慮 及四近分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在七地 謂 欲界 未至 靜慮中間 根本四靜慮 餘七想 有漏者 在十一地 謂 欲界 未至 靜慮中間 根本四靜慮 四無色 無漏者 在九地 謂 未至 靜慮中間 根本四靜慮 下三無色 修行者 起不淨想時 先往塚間 觀不淨相 所謂 死屍青瘀 膖脹 膿爛 或虫獸食噉 血肉狼藉 支節分離 或肉盡筋連 唯觀骨鎖 次第連接 取是相已 至一近處 閉目思惟 若皆分明現前者善 若不明了 當更往觀 如此 善觀不淨相已 疾還所止 洗足敷座 結跏趺坐 調滑身心 令身心柔軟 身心堪能 身心無熱 身心離蓋 既令身心離諸蓋已 取先外相 以方己身 如彼此亦爾 如此彼亦爾 謂 我此身 具有如前諸不淨相 因於足骨 以拄踝骨 因於踝骨 以拄脛骨 因於脛骨 以拄膝骨 因於膝骨 以拄髀骨 因於髀骨 以拄髖骨 因於髖骨 以拄腰骨 因於腰骨 以拄脊骨 因於脊骨 傍連肋骨 又因手骨 以拄肘骨 因於肘骨 以拄臂骨 因於臂骨 以拄肩骨 因於肩骨 以拄脊骨 復因脊骨 以拄項骨 因於項骨 以拄頷輪 因於頷輪 以拄齒鬘 上有髑髏 於此身中 骨鎖次第 善取相已 繫念眉間 然其所樂 有廣有略 若樂略者 即從眉間 入身念住 從身念住 入受念住 從受念住 入心念住 從心念住 入法念住 若樂廣者 從眉間起 復觀髑髏 齒鬘 頷輪 次第觀察 乃至足骨 次由勝解作意力故 令所觀骨鎖 漸增漸廣 遍滿一床 一房 一院 一僧伽藍 一村 一田 一城 一國 乃至大海邊際 所有大地 皆為白骨 周匝遍滿 復以勝解作意力故 從彼漸略 捨大地骨 觀於一國 捨一國 觀一城 乃至捨一房 觀一床 復捨一床所有骨相 但觀身骨 謂 觀足骨 次觀踝骨 次觀脛骨 乃至最後觀髑髏骨 捨髑髏骨 繫念眉間 彼瑜伽師 若於如是廣略自在 是名不淨觀成 長阿含經 自歡喜經 彼見定 dassana samapatti 者 謂 有沙門 婆羅門 種種方便 入定意三昧 隨三昧心 ceto samadhi 觀頭至足 觀足至頭 皮膚內外 但有不淨 髮 毛 爪 甲 肝 肺 腸 胃 脾 腎 五臟 汗 肪 髓 腦 屎 尿 涕 淚 臭處不淨 無一可貪 是初見定 除去皮 肉 外諸不淨 唯觀白骨 及與牙齒 是為二見定 除去皮 肉 外諸不淨 及白骨 唯觀心識 在何處住 為在今世 為在後世 今世不斷 後世不斷 今世不解脫 後世不解脫 是為三見定 復重觀識 識在後世 不在今世 今世斷 後世不斷 今世解脫 後世不解脫 是為四見定 復重觀識 不在今世 不在後世 二俱斷 二俱解脫 是為五見定 此法無上 智慧無餘 神通無餘 諸世間沙門 婆羅門 無與如來等者 况欲出其上 中阿含經 長壽王品 念身經 比丘修習念身 比丘者 此身隨住 隨其好惡 從頭至足 觀見種種不淨充滿 謂 此身中有髮 毛 爪 齒 麁細薄膚 皮 肉 筋 骨 心 腎 肝 肺 大腸 小腸 脾 胃 摶糞 腦及腦根 淚 汗 涕 唾 膿 血 肪 髓 涎 膽 小便 猶以器盛 若干種子 有目之士 悉見分明 謂 稻 粟種 大麥 小麥 大小麻豆 菘菁 芥子 如是 比丘隨其身行 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 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斷心諸患 而得定心 得定心已 則知上如真 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大毘婆沙論 契經中說 有五現見等至 云何為五 謂 有苾芻 如實觀察自身 從足至頂 種種不淨充滿 謂 髮 毛 爪 齒 塵垢 皮 肉 骨 髓 筋 脈 肝 肺 脾 腎 大 小腸 胃 膽 生 熟藏 澹熱 心 肚 屎 尿 涕 唾 汗 淚 膿 血 脂 膏 腦 膜 譬如有人 觀見倉內 麻米豆等 種種雜物 充滿其中 此亦如是 是名第一現見等至 復有苾芻 如實觀察自身 從足至頂 種種不淨充滿 謂 髮 毛等 如前廣說 復觀除去皮 肉 血等 唯觀骸骨 識於中行 是名第二現見等至 復有苾芻 如實觀察自身 唯觀骸骨 識於中行 亦住今世 亦住後世 是名第三現見等至 復有苾芻 如實觀察自身 唯觀骸骨 識於中行 不住今世 但住後世 是名第四現見等至 復有苾芻 如實觀察自身 唯觀骸骨 識於中行 不住今世 不住後世 是名第五現見等至 問 如是五種現見等至 以何為自性 有作是說 以慧為自性 說如實觀察故 有餘師說 以三摩地 為自性 說等至故 評曰 應作是說 以無貪為自性 觀察不淨 對治貪故 問 誰有此五現見等至 答 第一 第二 異生 聖者皆得有 第三 是預流者 及一來者所有 第四 是不還者所有 第五 是阿羅漢所有 如契經說 舍利子言 世尊所起現見等至 無餘通達所知境故 說為無上 諸餘沙門 婆羅門等 不能及故 問 於此身中 三十六種諸不淨物 幾有執受 幾無執受 答 髮 毛 爪 齒 根有執受 餘無執受 皮 膽 腦 血 生有執受 朽無執受 骨 肉 筋 脈 心 肺 脾 腎 肝 腸 胃 膜 脂 髓 腦 胲 生 熟二藏 皆有執受 膏 膿 淡飲 洟 唾 淚 汗 屎 尿 塵垢 皆無執受 大毘婆沙論 問 不淨觀 以何為自性 答 以無貪善根 為自性 修定者說 以慧為自性 地者 十地 謂 在欲界 靜慮中間 及四靜慮 四近分故 問 此不淨觀 為緣欲界一切色處 為少分耶 答 此緣欲界一切色處 問 若爾 經說當云何通 如契經說 尊者無滅 在一林中 宴坐樹下 過初夜分 有四天女 皆名悅意 manapa kayika 端嚴殊妙 來至尊者無滅座前 合掌恭敬 頂禮雙足 退住一面 白尊者言 我四天女 能於四處 變化自在 一者 隨欲化作 種種上妙色身 諸相愛者 我等皆能歡娛承事 二者 隨欲化作 種種上妙衣服 三者 隨欲化作 種種妙莊嚴具 四者 隨欲化作 種種上妙花香 飲食珍翫 諸欲樂具 尊者頗能相納受不 時彼尊者 作是思惟 此四故來 見相嬈惱 我當於彼 起不淨觀 既思惟已 入初靜慮 不能起之 展轉遂入第四靜慮 亦不能起 便作是念 此四天女 有種種色故 我不能觀為不淨 彼若純作一種色者 我必能觀 遂告彼曰 諸姊 頗能皆為我現青色身不 時諸天女 現青色身 尊者不能觀為不淨 令現黃 赤 猶故不能 復起念言 若作白色 順骸骨想 彼若更能為現白色 我定於彼能觀不淨 即告之言 姊更為我變身為白 即為變之 亦復不能觀為不淨 以諸天女 形色鮮潔 如妙光明 難起厭故 問 尊者無滅 何故令天轉作青 黃 赤 白四色 答 復次 青色 隨順青瘀想故 黃色 隨順膿爛想故 赤色 隨順異赤想故 白色 隨順駭骨想故 復次 青 黃 赤 白 是眾色本 尊者無滅 知彼色妙 不能觀之起不淨想 遂便閉目 默然而坐 彼知尊者 都無染心 慚愧禮足 忽爾不現 如二力士 相扠撲時 知力既齊 解手而退 天女 無滅 應知亦然 既爾 云何說不淨觀能緣欲界一切色耶 答 無滅 不能普於欲界一切色處 起不淨想 餘有能者故 不相違 如佛 獨覺 舍利子等 利根聲聞 皆能觀故 解脫道論 爾時 依止師 觀其所行 授三十八行 當復教示 令二行相應 問 云何三十八行處 答 謂十一切入 地 水 火 風 青 黃 赤 白 空處 識處一切入 又 十不淨想 膖脹想 青淤想 爛想 棄擲想 鳥獸食噉想 身肉分張想 斬斫離散想 赤血塗染想 虫臭想 骨想 又 十念 念佛 念法 念僧 念戒 念施 念天 念死 念身 念數息 念寂寂 又 四無量心 慈 悲 喜 捨 觀四大 食不淨想 無所有處 非非想處 斯謂三十八行處 此三十八行處 以九行當知最勝 一 以禪 二 以正越 三 以增長 四 以緣 五 以事 六 以勝 七 以地 八 以取 九 以人 問 云何為禪 答 謂 十行處 成禪外行 又 十一行處 成就初禪 又 三行處 成就三禪 又 一行處 成就四禪 又 九行處 成就四禪五禪 又 四行處 成就無色四禪 問 云何十行處成禪外行 答 除數息及觀身 餘八念 及觀四大 食不淨想 是謂十外行 問 云何十一行處 初禪所攝 答 十不淨想 及觀身 是謂初禪所攝 問 云何三行處三禪所攝 答 謂慈 悲 喜 問 云何一行處四禪所攝 答 謂捨 問 云何九行處四禪五禪所攝 答 除空一切入 識一切入 餘殘八一切入 及數息念 問 云何四行處四無色所攝 答 虛空一切入 識一切入 無所有處 非非想處 是名四行 如是以禪可知 復次 定有四種 初禪 二禪 三禪 四禪 復次 定有五種 謂 初禪 二禪 三禪 四禪 五禪 問 何故說四禪及五禪 答 由二人報故 第二禪二種 謂 無覺無觀 無覺少觀 集異門論 復有二法 謂 奢摩他 毘鉢舍那者 奢摩他云何 答 善心一境性 是謂奢摩他 毘鉢舍那云何 答 奢摩他相應 於法揀擇 極揀擇 最極揀擇 解了 等了 近了 遍了 機黠 通達 審察 聰叡 覺明慧行 毘鉢舍那 是謂毘鉢舍那 如世尊說 非有定無慧 非有慧無定 要有定有慧 方證於涅槃 何等補特伽羅 得內心止 亦得增上慧法觀 答 若補特伽羅 得世間四靜慮 亦得出世聖慧 法蘊論 云何定根 謂 依出家 遠離所生善法所起 心住 等住 近住 安住 不散 不亂 攝正等持 心一境性 是名定根 云何慧根 謂 依出家 遠離所生善法所起 於法簡擇 極簡擇 最極簡擇 解了 等了 近了 機黠 通達 審察 聰叡 覺明慧行 毘鉢舍那 是名慧根 大毘婆沙論 問 何故舍利子 與大目連 俱依未至定 入正性離生 得果離染 而舍利子 依第四靜慮 得阿羅漢果 大目連 依無色定 得阿羅漢果耶 答 此二尊者 俱是到究竟聲聞故 決定漸次得四沙門果 是故俱依未至定 入正性離生 而尊者舍利子 是毘鉢舍那行故 依第四靜慮 得阿羅漢果 尊者大目連 是奢摩他行故 依無色定 得阿羅漢果 雜阿含經 四六四經 爾時 尊者阿難 問上座上座名者言 若比丘 於空處 樹下 閑房思惟 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上座答言 尊者阿難 於空處 樹下 閑房思惟者 當以二法專精思惟 所謂止 觀 尊者阿難復問上座 修習於止 多修習已 當何所成 修習於觀 多修習已 當何所成 上座答言 尊者阿難 修習於止 終成於觀 修習觀已 亦成於止 謂 聖弟子 止 觀俱修 得諸解脫界 阿難復問上座 云何諸解脫界 上座答言 尊者阿難 若斷界 無欲界 滅界 是名諸解脫界 尊者阿難復問上座 云何斷界 乃至滅界 上座答言 尊者阿難 斷一切行 是名斷界 斷除愛欲 是無欲界 一切行滅 是名滅界 大毘婆沙論 謂契經說 具壽阿難 往詣尊者名上座所 如彼經說 爾時 阿難問名上座 若有苾芻 居阿練若 或居樹下 或居靜室 或在塚間 應數思惟何等行法 時名上座白阿難言 應數思惟二種行法 謂 奢摩他 毘鉢舍那 所以者何 若奢摩他熏修心者 依毘鉢舍那 而得解脫 若毘鉢舍那熏修心者 依奢摩他 而得解脫 若奢摩他 毘鉢舍那熏修心者 依三種界 而得解脫 云何三界 所謂 斷界 離界 滅界 問 依對法義 於一心中 有奢摩他 毘鉢舍那 云何建立如是二種行者差別 答 由加行故 二種差別 謂 加行時 或多修習奢摩他資糧 或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 多修習奢摩他資糧者 謂 加行時 恒樂獨處 閑居寂靜 怖畏憒鬧 見誼雜過 恒居靜室 入聖道時 名奢摩他行者 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者 謂 加行時 恒樂讀誦 思惟三藏 於一切法 自相 共相 數數觀察 入聖道時 名毘鉢舍那行者 復次 或有繫心一緣 不分別法相 或有分別法相 不繫心一緣 若繫心一緣 不分別法相者 入聖道時 名奢摩他行者 若分別法相 不繫心一緣者 入聖道時 名毘鉢舍那行者 復次 若利根者 名毘鉢舍那行者 若鈍根者 名奢摩他行者 如利根 鈍根 如是因力 緣力 內分力 外分力 內正思惟力 外聞他音力 應知亦爾 溫宗堃 當代緬甸內觀修行傳統的興起與巴利學界對於 乾觀者 的爭論 PDF 2017 02 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 08 09 二十世紀初 內觀修行在緬甸逐漸普及 形成一股僧俗二眾皆積極投入的禪修潮流 此緬甸內觀修行傳統 可溯源到十九世紀 而於二十世紀中葉逐漸傳播到其他上座部佛教國家乃至世界各地 形成跨語際 跨洲際的內觀修行風潮 它也刺激了巴利學界對於無禪那 乾觀者 相關理論的爭論 爭論的焦點在於 乾觀者是否證得禪那 以及 若乾觀者未得禪那 則此種未得禪那而得解脫的理論是否有巴利三藏聖典的證據來支持 後者的問題 實則關涉到對於經典的詮釋 換言之 基於不同的詮釋立場 研究進路 可能即有不同的答案 外部連結 编辑蔡奇林 第四禪 捨念清淨 一語的重新解讀 兼談早期佛教研究的文獻運用問題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釋見直 初期佛教 捨受 之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禪那 amp oldid 7396023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