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作意

作意梵文巴利語manasikāra),佛教術語,指集中注意力,使心識運作。是心所之一,《俱舍論》將它列入大地法,唯識學派將它列為遍行心所。

概論 编辑

作意是使心警覺,集中[1]。將心導引到特定方向去[2]

分類 编辑

《品類足論》將作意分為三大類:學作意,無學作意與非學非無學作意[3]。俱舍論分為,勝解作意、自相作意、共相作意三大類。瑜伽師地論分為「勝解作意」(adhimoksa-manaskāra別譯:假想觀),和「真實作意」。

勝解作意者,如不淨觀持息念四無量八解脫(aṣṭau-vimokṣāḥ),八勝處(aṣṭāv-abhibhv-āyatanāni),十遍處(daśa-kṛtsnâyatanāni)等;真實作意者,如自相作意(svalakṣaṇa-manasikāra),共相作意(sāmānya-lakṣaṇa-manaskāra),真如作意(tathatā-manasikāra),是對一切法真實事理的作意[4]

密教觀法中,把若離實體,僅依智解作意觀想,則稱勝解作意,例如觀想淨土莊嚴,而以悉曇、尊像等實物為對象者,稱之為真實作意[5]

註釋 编辑

  1. ^ 玄奘譯《俱舍論》卷4:「作意,謂能令心警覺。」
  2. ^ 玄奘譯《品類足論》卷2:「作意云何?謂牽引心。隨順牽引,思惟牽引,作意造意,轉變心,警覺心,是名作意。」
  3. ^ 《品類足論》卷1:「作意云何?謂心警覺性。此有三種,謂學作意、無學作意、非學非無學作意。」
  4. ^ 印順. 空之探究-一0 勝解觀與真實觀. [2017-01-14]. (原始内容于2017-01-16). 
  5. ^ 真實作意. [2017-01-14]. (原始内容于2017-01-16). 

作意, 梵文與巴利語, manasikāra, 佛教術語, 指集中注意力, 使心識運作, 是心所之一, 俱舍論, 將它列入大地法, 唯識學派將它列為遍行心所, 概論, 编辑是使心警覺, 集中, 將心導引到特定方向去, 分類, 编辑, 品類足論, 將分為三大類, 無學與非學非無學, 俱舍論分為, 勝解, 自相, 共相三大類, 瑜伽師地論分為, 勝解, adhimoksa, manaskāra別譯, 假想觀, 真實, 勝解者, 如不淨觀, 持息念, 四無量, 八解脫, aṣṭau, vimokṣāḥ, 八勝處, aṣṭ. 作意 梵文與巴利語 manasikara 佛教術語 指集中注意力 使心識運作 是心所之一 俱舍論 將它列入大地法 唯識學派將它列為遍行心所 概論 编辑作意是使心警覺 集中 1 將心導引到特定方向去 2 分類 编辑 品類足論 將作意分為三大類 學作意 無學作意與非學非無學作意 3 俱舍論分為 勝解作意 自相作意 共相作意三大類 瑜伽師地論分為 勝解作意 adhimoksa manaskara別譯 假想觀 和 真實作意 勝解作意者 如不淨觀 持息念 四無量 八解脫 aṣṭau vimokṣaḥ 八勝處 aṣṭav abhibhv ayatanani 十遍處 dasa kṛtsnayatanani 等 真實作意者 如自相作意 svalakṣaṇa manasikara 共相作意 samanya lakṣaṇa manaskara 真如作意 tathata manasikara 是對一切法真實事理的作意 4 密教觀法中 把若離實體 僅依智解作意觀想 則稱勝解作意 例如觀想淨土莊嚴 而以悉曇 尊像等實物為對象者 稱之為真實作意 5 註釋 编辑 玄奘譯 俱舍論 卷4 作意 謂能令心警覺 玄奘譯 品類足論 卷2 作意云何 謂牽引心 隨順牽引 思惟牽引 作意造意 轉變心 警覺心 是名作意 品類足論 卷1 作意云何 謂心警覺性 此有三種 謂學作意 無學作意 非學非無學作意 印順 空之探究 一0 勝解觀與真實觀 2017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1 16 真實作意 2017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1 16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作意 amp oldid 6327430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