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解脫

印度宗教中,解脫梵語मोक्ष羅馬化:mokṣa,或 मुक्ति〔mukti〕、vimokshavimukti),意即「解放」,是印度宗教的重要神学與哲學概念,指生命個體能够脫離世间生死輪迴及其带來的各種印度教耆那教佛教皆繼承了這個觀念,但在理論上有不同的見解。印度教吠檀多派认为达到梵我境界即是解脱。佛教则认为依靠修行转生到天界并不能完全从轮回中解脱,必须依照四圣谛十二因缘三無漏學来修行,达到阿罗汉圣果或正等正觉佛陀的两种涅槃方可脱离轮回。具体的方做法有許多種,如印度教讲禅定瑜伽、诵咒语等,佛教讲誦陀羅尼咒、念佛禪定等,依各教派傳承而定。

词源

解脱的梵语有多个,其中的词根muk-、mok-,皆來自同一語根muc,义即「解開」、「放開」。

印度教

印度教的解脱理论主要是「與合一」,回到“梵我”境界,或「與神(自在者)合一」。

有三个道路可以达到解脱:

  • 一是行为的道路,严格奉行各种戒律、例行祭祀
  • 二是知识的道路,通过学习、修行、亲证等;
  • 三是虔信的道路,靠信仰神明而得到恩宠。[1]

耆那教

耆那教说七——命、非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认为要想解脱必须通过持五戒(不杀、诳、盗、淫、蓄财)、修三宝(正智、正信、正行)的方式制御,一般主张修苦行,以此消除宿,不生新业,即可达到寂静境界,最终解脱。

耆那教还有一种桑塔拉仪式,是苦行的一种,即斋戒绝食,以此实现解脱的目的。为此印度每年有数百信徒饿死。[2][3]

佛教

佛教讲中道,不落二边,即不落入两个极端,破除简单二元论英语Dvaita。如既不主张修苦行,也不主张随顺欲乐;既反对断灭,也反对常有。以中道修行,依照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無漏學的道路,通过禅定、念佛等法门,逐渐清除,断除执着烦恼,從較粗的煩惱——五下分結(疑結、邊見結、戒禁取見結、欲貪結、嗔恚結)開始斷,終至斷除最粗的煩惱——五上分結(掉舉結、色界貪結、無色界貪結、我結、無明結),永遠斷除一切粗細的煩惱[4],達到涅槃的境界、解脫三界生死六道輪迴之苦。

涅槃有兩種,阿罗汉的涅槃,是断除了我执、未断法执的果位。而入正等正觉的究竟涅槃,即成佛果位,已经断除法我二执。

这在判教称爲“渐教”,是渐次成就的教法,佛教也对部分利根者讲“顿教”、“圆教”,即通过明心见性,即生成佛,此一生便可以脱离轮回。

参見

參考文獻

  1. ^ 黄心川主编,《世界十大宗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 ^ 揭秘印度古老耆那教禁食仪式 每年数百信徒饿死, 国际在线, 2014-12-17 [2018-11-06], (原始内容于2021-04-16) 
  3. ^ 印度耆那教徒上街抗议 要求获得“饿死”的权利, 北京中国青年网, 2015-08-26 [2018-11-06], (原始内容于2020-12-21) 
  4. ^ 《瑜伽師地論》卷89:「云何解脫。謂起畢竟斷對治故。一切煩惱品類麁重永息滅故。證得轉依令諸煩惱決定究竟成不生法。是名解脫。」(CBETA, T30, no. 1579, p. 802, a5-7) 註:麁=粗的異體字

解脫, 在印度宗教中, 梵語, 羅馬化, mokṣa, mukti, vimoksha, vimukti, 意即, 解放, 是印度宗教的重要神学與哲學概念, 指生命個體能够脫離世间生死輪迴及其带來的各種苦, 印度教, 耆那教與佛教皆繼承了這個觀念, 但在理論上有不同的見解, 印度教吠檀多派认为达到梵我境界即是解脱, 佛教则认为依靠修行转生到天界并不能完全从轮回中解脱, 必须依照四圣谛, 十二因缘, 三無漏學来修行, 达到阿罗汉圣果或正等正觉佛陀的两种涅槃方可脱离轮回, 具体的方做法有許多種, 如印度教讲禅定, 瑜伽. 在印度宗教中 解脫 梵語 म क ष 羅馬化 mokṣa 或 म क त mukti vimoksha vimukti 意即 解放 是印度宗教的重要神学與哲學概念 指生命個體能够脫離世间生死輪迴及其带來的各種苦 印度教 耆那教與佛教皆繼承了這個觀念 但在理論上有不同的見解 印度教吠檀多派认为达到梵我境界即是解脱 佛教则认为依靠修行转生到天界并不能完全从轮回中解脱 必须依照四圣谛 十二因缘 三無漏學来修行 达到阿罗汉圣果或正等正觉佛陀的两种涅槃方可脱离轮回 具体的方做法有許多種 如印度教讲禅定 瑜伽 诵咒语等 佛教讲誦陀羅尼咒 念佛 禪定等 依各教派傳承而定 目录 1 词源 2 印度教 3 耆那教 4 佛教 5 参見 6 參考文獻词源 编辑解脱的梵语有多个 其中的词根muk mok 皆來自同一語根muc 义即 解開 放開 印度教 编辑印度教的解脱理论主要是 與梵合一 回到 梵我 境界 或 與神 自在者 合一 有三个道路可以达到解脱 一是行为的道路 严格奉行各种戒律 例行祭祀 二是知识的道路 通过学习 修行 亲证等 三是虔信的道路 靠信仰神明而得到恩宠 1 耆那教 编辑主条目 解脱 耆那教 英语 Moksha Jainism 耆那教说七谛 命 非命 漏入 系缚 制御 寂静和解脱 认为要想解脱必须通过持五戒 不杀 诳 盗 淫 蓄财 修三宝 正智 正信 正行 的方式制御 一般主张修苦行 以此消除宿业 不生新业 即可达到寂静境界 最终解脱 耆那教还有一种桑塔拉仪式 是苦行的一种 即斋戒绝食 以此实现解脱的目的 为此印度每年有数百信徒饿死 2 3 佛教 编辑佛教讲中道 不落二边 即不落入两个极端 破除简单二元论 英语 Dvaita 如既不主张修苦行 也不主张随顺欲乐 既反对断灭 也反对常有 以中道修行 依照四圣谛 十二因缘 八正道 三無漏學的道路 通过禅定 念佛等法门 逐渐清除业 断除执着和烦恼 從較粗的煩惱 五下分結 疑結 邊見結 戒禁取見結 欲貪結 嗔恚結 開始斷 終至斷除最粗的煩惱 五上分結 掉舉結 色界貪結 無色界貪結 我慢結 無明結 永遠斷除一切粗細的煩惱 4 達到涅槃的境界 解脫三界生死 六道輪迴之苦 涅槃有兩種 阿罗汉的涅槃 是断除了我执 未断法执的果位 而入正等正觉的究竟涅槃 即成佛果位 已经断除法我二执 这在判教称爲 渐教 是渐次成就的教法 佛教也对部分利根者讲 顿教 圆教 即通过明心见性 即生成佛 此一生便可以脱离轮回 参見 编辑解脫道 證果 得救 開悟 涅槃參考文獻 编辑 黄心川主编 世界十大宗教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 揭秘印度古老耆那教禁食仪式 每年数百信徒饿死 国际在线 2014 12 17 2018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6 印度耆那教徒上街抗议 要求获得 饿死 的权利 北京中国青年网 2015 08 26 2018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21 瑜伽師地論 卷89 云何解脫 謂起畢竟斷對治故 一切煩惱品類麁重永息滅故 證得轉依令諸煩惱決定究竟成不生法 是名解脫 CBETA T30 no 1579 p 802 a5 7 註 麁 粗的異體字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解脫 amp oldid 7385159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