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力 (佛教)

巴利文梵語Bala),佛教術語,字面意義為力量,依靠這種力量,能斷除一切煩惱。在佛教中,對於力的分類有許多,最常見的是五力巴利文梵文pañca bala),又稱五學力,為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

釋義 编辑

在詞典中,bala為“力”、“力量”之義。在佛教中,是斷除一切煩惱的所因、所依、所住[1],佛陀說過二力、三力、四力、五力、六力、七力、八力、九力,九力為: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數力、修力;還有與五學力相對的如來十力

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將“力”釋義為「難可摧制」[2]「能破惡法」等[3]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將“力”釋義為「能損減所對治障、不可屈伏」[4]

定義 编辑

在《雜阿含經·六七五經》等[5]中定義了“五力”:

阿毘達磨中進行了細說,如上座部《集異門論》:

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位次 编辑

說一切有部菩提分法為基礎建立了修行次地學說,五力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是第五世第一法位,緊鄰第六見道位,《大毘婆沙論》進行了解說:

在此說法之後還引述了一則參考異說:

各種解說 编辑

後世對五根、五力有各種解說:

  • 婆藪跋摩《四諦論》:

註釋與引用 编辑

  1.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問:何故名力?答:因如是力,依如是力,住如是力,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皆可斷截摧伏破壞,故名為力。」
  2. ^ 大毘婆沙論》:「勢用增上故,名為難可摧制故,名為力。」
  3. ^ 大毘婆沙論》:「五根者,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亦爾。此五隨名,即心所中,各一為性。已說自性,當說所以。問:何緣此五,名根?名力?答:能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惡法故,名力。有說:不可傾動,名根;能摧伏他,名力。有說:勢用增上義,是根;不可屈伏義,是力。若以位別,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實義,一一位中,皆具二種。」
  4. ^ 4.0 4.1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如五根,五力亦爾。差別者,由此能損減所對治障,不可屈伏故,名為力。」
  5. ^ 雜阿含經·六七三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力,何等為五?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雜阿含經·六七五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彼信力,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力者,當知是四正斷。念力者,當知四念處。定力者,當知是四禪。慧力者,當知是四聖諦。」
  6.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如來云何?答:應正等覺,說名如來。
    淨信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信、信性、隨順性、印可性,已愛樂、當愛樂、現愛樂性,心清淨性故,名淨信。
    即此淨信,於如來所,已修植、當修植、現修植,由斯故說,於如來所修植淨信。」
  7.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言生者:謂此淨信,有二種,一者、無漏智,二者、無漏善根,故名根生。
    言安住者,謂由如是行相根生,即由如是行相安住,若由如是行相安住,即由如是行相根生故,名安住。」
  8. ^ 雜阿含經·六六六經》:「何等為信力?謂聖弟子,於如來所起(此“起”原文誤為“入於”)淨信,根本堅固,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諸同法,所不能壞,是名信力。」
  9. ^ 阿毘曇毘婆沙論》:「已總說助道法所以,今當各各別說所以,何故名念處耶?答曰:分別聚義,是念處義,聚名五取陰,若欲分別,應以念處。而燒然義,是正斷義。積聚義法義,是如意足義。增上勝義,是根義。不可壞義,是力義。覺知義,是覺支義。求覓義,是道支義。」
  10.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忍法位中,必不退墮,善根堅固。得增上義故,說根增。」
  11. ^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五根所緣者,謂四聖諦。自體者,謂信、精進、念、定、慧。助伴者,謂彼相應心、心所等。修習者,謂信根,於諸諦起忍可行修習;精進根,於諸諦生忍可已,為覺悟故,起精進行修習;念根,於諸諦發精進已,繫念,起不忘失行修習;定根,於諸諦既繫念已,起心一境性行修習;慧根,於諸諦心既得定,起簡擇行修習。修果者,謂能速發諦現觀,及能修治煖、頂,引發忍、世第一法。」
  12.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第一位中,非惑世法,所能屈伏,得無屈義故,說力增。」
  13. ^ 安慧《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如五根,五力亦爾。差別者,由此能損減所對治障,不可屈伏故,名為力。謂五力所緣境等,與根相似,然果有差別。所以者何?如說果者,謂能損減不信等障故。勝過於前,雖與五根所緣境界、自體等相似,然不可屈伏義有差別故,別立力分。」
  14. ^ 阿毘曇毘婆沙論》:「已各各別說,助道法所以,今當求其次第。何故先說四念處、乃至後說八道支耶?答曰:……復次、念處從初覺地,乃至盡智、無生智,勢用常勝。正斷,從暖法以上,勢用常勝。如意足,從頂法以上,勢用常勝。五根,從忍法以上,勢用常勝。五力,從世第一法以上,勢用常勝。道支,於見道中勝。覺支,於修道中勝。」
  15. ^ 阿毘曇毘婆沙論》:「已各各別說,助道法所以,今當求其次第。何故先說四念處、乃至後說八道支耶?答曰:隨順言說次第法故。復次、佛說則隨順,問者則易受。復次、四念處如眼見,餘助道法如盲,不令墮不如法處,如眾多盲人,有目將導,不令墮非道中,彼亦如是。復以念處能了了分別,總相、別相法,壞物體愚,壞緣中愚,取法實相,不令增減。……」
  16.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勝定為依,便令信等,與出世法為增上緣,由此五根說為第四。」
  17.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根義既立,能正伏除,所治現行,牽生聖法,由此五力說為第五。」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根義既立,能招惡趣,惡業、煩惱,不能屈伏,由此五力說為第五。」
  18.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於見道位建立覺支,如實覺知四聖諦故。」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力義既成,能如實覺四聖諦境,無疑慮故,說七覺支在於第六。」
  19.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通於二位(見道位、修道位),建立道支,俱通直往涅槃城故。如契經說:『於八道支修圓滿者,於四念住,至七覺支亦修圓滿。』又契經說:『苾芻當知,宣如實言者,喻說四聖諦,令依本路速行出者,喻令修習八聖道支。』故知八道支,通依二位說。」
    大乘光《俱舍論記》:「又契經說至八聖道支者,復引經證八道通修。宣如實言者,喻佛世尊說四聖諦,此顯見道,以四聖諦皆如實故。令依本路速行出者,喻令修習八聖道支,此顯修道,以八道支皆是過去佛本遊路故。如契經中說:『有商侶,乘船入海,至一海誕,有羅剎女,現可愛形,誘諸商侶。漸入己城,各配一女,時經多日。空中天神,告商侶曰:今此城內,非是人類,皆是羅剎幻惑故,爾不久之間,皆被食噉。即為宣說,如實之言:於是城中,皆悉受苦,此喻苦諦,汝勿貪染,此喻集諦,怱求出城,此喻滅諦,急覓出道,此喻道諦(故宣如實言者,此喻四聖諦,顯見道也)。空中天神,復告商侶:可依本路速行出去(即此本路,喻令修習八聖道支,是顯修道),過去諸佛皆悉依此修道,本路而出生死,若欲求出生死海者,可依過去諸佛本路速行出之,求速出者,當勤修習八聖道支。』以此故知,亦通修道。又解:本路之言,通喻見、修。若作此解,即證八道通見、修二。」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既如實覺四聖諦境,厭捨生死欣趣涅槃,故說道支以為第七。」

參見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佛教, 三十七菩提分法, 四念住,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 巴利文, 梵語, bala, 佛教術語, 字面意義為力量, 依靠這種力量, 能斷除一切煩惱, 在佛教中, 對於力的分類有許多, 最常見的是五力, 巴利文, 梵文, pañca, bala, 又稱五學力, 為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 目录, 釋義, 定義, 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位次, 各種解說, 註釋與引用, 參見, 外部連結釋義, 编辑在詞典中, bala, 力量, 之義, 在佛教中, 力是斷除一切煩惱的所因, 所依, 所住, . 三十七菩提分法 四念住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 力 巴利文 梵語 Bala 佛教術語 字面意義為力量 依靠這種力量 能斷除一切煩惱 在佛教中 對於力的分類有許多 最常見的是五力 巴利文 梵文 panca bala 又稱五學力 為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 目录 1 釋義 2 定義 3 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位次 4 各種解說 5 註釋與引用 6 參見 7 外部連結釋義 编辑在詞典中 bala 為 力 力量 之義 在佛教中 力是斷除一切煩惱的所因 所依 所住 1 佛陀說過二力 三力 四力 五力 六力 七力 八力 九力 九力為 信力 精進力 慚力 愧力 念力 定力 慧力 數力 修力 還有與五學力相對的如來十力 說一切有部 大毘婆沙論 將 力 釋義為 難可摧制 2 能破惡法 等 3 無著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將 力 釋義為 能損減所對治障 不可屈伏 4 定義 编辑在 雜阿含經 六七五經 等 5 中定義了 五力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力 何等為五 信力 精進力 念力 定力 慧力 彼信力 當知是四不壞淨 精進力者 當知是四正斷 念力者 當知四念處 定力者 當知是四禪 慧力者 當知是四聖諦 阿毘達磨中進行了細說 如上座部 集異門論 問信力云何 答 於如來所修植淨信 6 根生安住 7 不為沙門 或婆羅門 或天 魔 梵 或餘世間如法引奪 是名信力 8 問精進力云何 答 於己生不善法 為永斷故 生欲策勵 乃至廣說四種正斷 是名精進力 問念力云何 答 於內身住 循身觀 乃至廣說四種念住 是名念力 問定力云何 答 離欲 惡 不善法 乃至廣說四種靜慮 是名定力 問慧力云何 答 如實了知 此是苦聖諦 此是苦集聖諦 此是苦滅聖諦 此是趣苦滅行聖諦 是名慧力 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位次 编辑說一切有部以菩提分法為基礎建立了修行次地學說 五力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是第五世第一法位 緊鄰第六見道位 大毘婆沙論 進行了解說 問 何故名念住乃至道支耶 答 由念勢力 折除自體故 名念住 自體即是有漏五蘊 要由念住折除彼故 於正持策身語意中 此最為勝 故名正勝 或名正斷 於正修習斷修法時 能斷懈怠故 名正斷 能為神妙功德所依故 名神足 勢用增上故 名為根 難可摧制故 名為力 助如實覺故 名覺支 助正求趣故 名道支 9 已說菩提分法 所以次第今當說 問 何故先說四念住乃至後說八道支耶 答 隨順文詞巧妙次第法故 復次 隨順說者受者輕便次第法故 復次 四念住 從初業地 乃至盡 無生智 勢用常勝 是故先說 四正勝 從煖 乃至盡 無生智 勢用常勝 是故次說 四神足 從頂 乃至盡 無生智 勢用常勝 是故次說 五根 從忍 乃至盡 無生智 勢用常勝 是故次說 10 11 五力 從世第一法 乃至盡 無生智 勢用常勝 是故次說 12 4 13 八道支 見道中勝 七覺支 修道中勝 14 在此說法之後還引述了一則參考異說 有餘師說 諸修行者 先由念住 於身等境 自相 共相 如實了知 除自相愚 及所緣愚 導起諸善 如有目者 引導盲徒 是故最初說四念住 15 由念住力 了知境已 於斷修事 能發正勤 故於第二說四正勝 由正勝力 令相續中 過失損減 功德增盛 於殊勝定 能正修習 故於第三說四神足 由神足力 令信等五 與出世法 為增上緣 故於第四說於五根 16 根義既成 能招惡趣 煩惱 惡業 不能屈伏 故於第五說於五力 17 力義既成 能如實覺 四聖諦境 無有猶豫 故於第六說七覺支 18 既如實覺 四聖諦已 厭捨生死 欣趣涅槃 故於第七說八道支 19 各種解說 编辑後世對五根 五力有各種解說 法勝 阿毘曇心論 處方便一意 濡鈍及利根 見道思惟道 佛說三十七 濡鈍意得故 說根 利根 者 利根意得故 說力 法救 雜阿毘曇心論 處方便自在 軟及利亦然 見道亦修道 故說三十七 軟者 信等五法 軟者 說根 及利亦然者 此諸根 若增上者 說力 是故 增上義 說根 難伏故 說力 問 何者是根 云何次第 答 信 精進 念 定 慧 是根 次第者 信因果 能為一切善法根本 是故前說信 信已 捨惡修善故 精進方便 精進方便已 心於境界念住 心住已 於緣不亂 不亂已 堪能觀察 復次 於法觀察已 心定 心定已 隨正念住 正念住已 正堪能 正堪能已 信業果 是說逆次第 問 云何立五根 答 地故建立 彼初業地 信修 導一切勝法故 見地 精進修 見道速進故 薄地說念 修念住 令貪恚癡薄故 離欲地說定 修定 修根本禪故 無學地說慧 修慧 永離無明故 說力亦如是 訶梨跋摩 成實論 五根者 聞法生信 是名信根 信已 為斷垢法 證淨法故 勤發精進 是名精進根 修四念處 是名念根 因念能成三昧 是名定根 因定生慧 是名慧根 是五根 增長有力 故名五力 婆藪跋摩 四諦論 由此定力 於不疑境心有增上 由此信故 於不懈怠心有增上 由此精進所得善心 有助無障 於不忘境心有增上 由此念故 攝在一境 於無散中心有增上 由此定故 如實觀境心有增上 由當體增上故 於不退位心有增上 由不退故 於通達分心有增上故 次立五根 是五根增長 至最上上品故 下惑不能破故 餘世間法不能勝故 無流心次第緣故 不退聖位故 以是義故 次立五力 覺音 清淨道論 因為克服了不信 懈怠 放逸 散亂 愚痴 故以稱克服的增上之義為 根 因為不給不信等所勝 故以不動之義為 力 此兩者都依信等而有五種 故說 五根 五力 註釋與引用 编辑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問 何故名力 答 因如是力 依如是力 住如是力 一切結 縛 隨眠 隨煩惱 纏 皆可斷截摧伏破壞 故名為力 大毘婆沙論 勢用增上故 名為根 難可摧制故 名為力 大毘婆沙論 五根者 謂信根 精進根 念根 定根 慧根 五力亦爾 此五隨名 即心所中 各一為性 已說自性 當說所以 問 何緣此五 名根 名力 答 能生善法故 名根 能破惡法故 名力 有說 不可傾動 名根 能摧伏他 名力 有說 勢用增上義 是根 不可屈伏義 是力 若以位別 下位名根 上位名力 若以實義 一一位中 皆具二種 4 0 4 1 無著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如五根 五力亦爾 差別者 由此能損減所對治障 不可屈伏故 名為力 雜阿含經 六七三經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力 何等為五 信力 精進力 念力 定力 慧力 雜阿含經 六七五經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如上說 差別者 彼信力 當知是四不壞淨 精進力者 當知是四正斷 念力者 當知四念處 定力者 當知是四禪 慧力者 當知是四聖諦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如來云何 答 應正等覺 說名如來 淨信云何 答 若依出離 遠離所生善法 諸信 信性 隨順性 印可性 已愛樂 當愛樂 現愛樂性 心清淨性故 名淨信 即此淨信 於如來所 已修植 當修植 現修植 由斯故說 於如來所修植淨信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言根生者 謂此淨信 有二種根 一者 無漏智 二者 無漏善根 故名根生 言安住者 謂由如是行相根生 即由如是行相安住 若由如是行相安住 即由如是行相根生故 名安住 雜阿含經 六六六經 何等為信力 謂聖弟子 於如來所起 此 起 原文誤為 入於 淨信 根本堅固 諸天 魔 梵 沙門 婆羅門及諸同法 所不能壞 是名信力 阿毘曇毘婆沙論 已總說助道法所以 今當各各別說所以 何故名念處耶 答曰 分別聚義 是念處義 聚名五取陰 若欲分別 應以念處 而燒然義 是正斷義 積聚義法義 是如意足義 增上勝義 是根義 不可壞義 是力義 覺知義 是覺支義 求覓義 是道支義 世親 阿毘達磨俱舍論 忍法位中 必不退墮 善根堅固 得增上義故 說根增 無著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五根所緣者 謂四聖諦 自體者 謂信 精進 念 定 慧 助伴者 謂彼相應心 心所等 修習者 謂信根 於諸諦起忍可行修習 精進根 於諸諦生忍可已 為覺悟故 起精進行修習 念根 於諸諦發精進已 繫念 起不忘失行修習 定根 於諸諦既繫念已 起心一境性行修習 慧根 於諸諦心既得定 起簡擇行修習 修果者 謂能速發諦現觀 及能修治煖 頂 引發忍 世第一法 世親 阿毘達磨俱舍論 第一位中 非惑世法 所能屈伏 得無屈義故 說力增 安慧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如五根 五力亦爾 差別者 由此能損減所對治障 不可屈伏故 名為力 謂五力所緣境等 與根相似 然果有差別 所以者何 如說果者 謂能損減不信等障故 勝過於前 雖與五根所緣境界 自體等相似 然不可屈伏義有差別故 別立力分 阿毘曇毘婆沙論 已各各別說 助道法所以 今當求其次第 何故先說四念處 乃至後說八道支耶 答曰 復次 念處從初覺地 乃至盡智 無生智 勢用常勝 正斷 從暖法以上 勢用常勝 如意足 從頂法以上 勢用常勝 五根 從忍法以上 勢用常勝 五力 從世第一法以上 勢用常勝 道支 於見道中勝 覺支 於修道中勝 阿毘曇毘婆沙論 已各各別說 助道法所以 今當求其次第 何故先說四念處 乃至後說八道支耶 答曰 隨順言說次第法故 復次 佛說則隨順 問者則易受 復次 四念處如眼見 餘助道法如盲 不令墮不如法處 如眾多盲人 有目將導 不令墮非道中 彼亦如是 復以念處能了了分別 總相 別相法 壞物體愚 壞緣中愚 取法實相 不令增減 世親 阿毘達磨俱舍論 勝定為依 便令信等 與出世法為增上緣 由此五根說為第四 世親 阿毘達磨俱舍論 根義既立 能正伏除 所治現行 牽生聖法 由此五力說為第五 眾賢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根義既立 能招惡趣 惡業 煩惱 不能屈伏 由此五力說為第五 世親 阿毘達磨俱舍論 於見道位建立覺支 如實覺知四聖諦故 眾賢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力義既成 能如實覺四聖諦境 無疑慮故 說七覺支在於第六 世親 阿毘達磨俱舍論 通於二位 見道位 修道位 建立道支 俱通直往涅槃城故 如契經說 於八道支修圓滿者 於四念住 至七覺支亦修圓滿 又契經說 苾芻當知 宣如實言者 喻說四聖諦 令依本路速行出者 喻令修習八聖道支 故知八道支 通依二位說 大乘光 俱舍論記 又契經說至八聖道支者 復引經證八道通修 宣如實言者 喻佛世尊說四聖諦 此顯見道 以四聖諦皆如實故 令依本路速行出者 喻令修習八聖道支 此顯修道 以八道支皆是過去佛本遊路故 如契經中說 有商侶 乘船入海 至一海誕 有羅剎女 現可愛形 誘諸商侶 漸入己城 各配一女 時經多日 空中天神 告商侶曰 今此城內 非是人類 皆是羅剎幻惑故 爾不久之間 皆被食噉 即為宣說 如實之言 於是城中 皆悉受苦 此喻苦諦 汝勿貪染 此喻集諦 怱求出城 此喻滅諦 急覓出道 此喻道諦 故宣如實言者 此喻四聖諦 顯見道也 空中天神 復告商侶 可依本路速行出去 即此本路 喻令修習八聖道支 是顯修道 過去諸佛皆悉依此修道 本路而出生死 若欲求出生死海者 可依過去諸佛本路速行出之 求速出者 當勤修習八聖道支 以此故知 亦通修道 又解 本路之言 通喻見 修 若作此解 即證八道通見 修二 眾賢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既如實覺四聖諦境 厭捨生死欣趣涅槃 故說道支以為第七 參見 编辑三十七菩提分法 五根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佛學大辭典 五力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力 佛教 amp oldid 5121810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