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四念住

四念住巴利語satipaṭṭhāna梵語smṛtyupasthāna[1],又譯作四念處四念止四意止,為南傳上座部佛教漢傳佛教阿含經》根本修行方法,即是毘婆舍那[2]。指從「身」、「」、「」、「」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也就是觀察當下的體、感識,乃至於五蓋五蘊十二處七覺支四諦,明瞭其剎那生滅[3]無常、及無我[4]的本質,斷除貪瞋痴煩惱,從苦解脫

不管是要成為辟支佛、佛的阿羅漢弟子都必須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空、無我才有辦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不修四念處就無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5]

音義

satipaṭṭhāna 有兩種解讀:sati-paṭṭhāna,念之出發點,念之基礎,即念處[6]sati-upaṭṭhāna,念之現起,念之建立,即念住[7];傳統南傳論師多傾向前者,當代的菩提比丘等則傾向後者。

念即是八正道中正念[8]七覺支中的念覺支[9]等的那個[10];念能遍行,如守門者一樣,防護一切,捨不善法,修習善法[11]

简介

部派佛教經藏中,四念住,是一乘道、善法聚和一切法[12],身、受、心和法,分别以名色憶念为所缘[13];修習三妙行[14]安那般那念[15]能令四念住滿足,修習四念住能令七覺支滿足[16]

說一切有部修行者于五停心後修行四念住。依五停心安止修行者之乱心,即是奢摩他,依四念住開發修行者之观慧,即是毗婆舍那。按《大毗婆沙論》,以「勝解作意[17]令所取相明了現前,稱為「念住加行」(念處方便),不淨觀持息念界分別皆是。以外所取相,置於內身,依自相共相之「真實作意」[17]觀察者,乃名入「根本念住」(根本念處)。並認為契經說持息念、不淨觀通四念住,是指能引發四念住而作此說[18]

说一切有部把四念住,分“别相念住位”和“总相念住位”[19],是三賢位中的後二位。别相念住位(别相念處)是按身、受、心、法分别觀察,依其自相觀察,称“自相别观”:身自相是四大種及所造自相,即三種受,自相是六自相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別相法念處是觀察前三念處以外的法,即:無為法各各法的自相[20];依照共相觀察,称“共相别观”,四共相是:非常、苦、空、非我。於身、受、心、法,或觀二境、三境之合緣,或總觀四境之合緣,稱為雜緣(舊譯:相雜、壞緣),唯法念住通於雜緣。於雜緣法念住(相雜法念處、壞緣法念處)修四行相,所謂非常、苦、空、非我,為總相念住位(總相念處)[21]。總相念住純熟後,則是觀察四谛十六行相,入「順決擇分」煖、頂、忍、世第一法。

四念处是佛教根本的修行方法之一,根据佛教的說法,修行四念处乃至修行四念处其中一个念处,可断三结、乃至断五上分结,从而证得初果乃至阿罗汉果(见《大念处经》等经典),可以疗愈疾病(见马哈希尊者著的《法的医疗》),可對治淨樂常我四顛倒[22]。即便未能當生证果,也能积累未来世的解脱因,积累了波羅蜜,也将会导向解脱。

如烦恼心太重、修行多障碍者,可修行四護衛禪六念法布施持戒、誦護衛偈英语Paritta等方法作為正行前的加行,协助修行。

現代四念处修行的相关书籍,如帕奥禅师著的《正念之道》;馬哈希尊者著的《毗婆舍那讲记》(毗婆舍那即四念处)、《内观要义》;玛欣德尊者著的《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止观法要》;慈濟瓦英语Sujiva禪師著的《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

内容

四念住最完整的闡釋,經藏中有《長部·大念住經》和《中阿含經·念處經[23],論藏中有說一切有部法蘊論·念住品》[24]法藏部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念處品》[25]。下面介紹以南傳大念住經》為主幹。

身念住

第一念住为身念住,以身体為所緣,觀察思惟[26]。其下为六种修行方式:入出息、正息、正知、厌恶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渐达到无所依而住,不会对世间事物有所执著。

  • 入出息:观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为四个阶段:入出息、长短息、全息、微息[27]
  • 威仪路:如实了知行、住、坐、卧四种威仪[28]
  • 正知:在一切行为中保持四种正知:有益、适宜、行处、无痴[29]
  • 厌恶作意:思惟身体三十一个组成部分的影像[30],以克服對身體的貪愛[31]
  • 界作意:指四界分别,为观察身体内的地、水、火、风四大種[32]
    • 地:地界的特性是硬、軟、涩、滑、重、輕。
    • 水:水界的特性是流動、黏結。
    • 火:火界的特性是熱、冷。
    • 風:風界的特性是支持、推動。
  • 九墓地:是指人死后的各种肉体败坏的色相:膨胀青瘀脓烂相、食残相、断坏相、血涂相、筋腱连骨相、散乱相、白骨相、陈年白骨相、骨粉相[33]

有时候会把九墓地分为九种不同的身随观业处,和其他五项合为十四种身随观业处。入出息念、厌恶作意此两种为安止业处,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达到第四禅,修习厌恶作意可以达到初禅。其余十二种为近行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

受念住

第二念住为受念住。佛陀指导观察九种受念: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捨受)、有物染的乐受、无物染的乐受、有物染的苦受、无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捨受)、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捨受)[34]

观察感受,感受就是苦乐的感觉,快乐从痛苦的因缘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乐,世间并无实在的快乐,所以观受为苦[35][36]

心念住

第三念住为心念住,佛陀指导观察十六种心: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昏昧心、散乱心、广大心、不广大心、有上心、无上心、得定心、无定心、解脱心、未解脱心[37]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解說心念住中的心為二十種:貪,離貪,有瞋,離瞋,有癡,離癡,略,散,下,舉,掉,不掉,寂靜,不寂靜,定,不定,善修,不善修,善解脫,不善解脫[38]

修心念處必須覺知心的剎那生滅、無常、苦、空、無我[39][40]

法念住

第四念住为法念住,說一切有部的要項為三:五蓋內六處七覺支[41][42],南傳上座部的要項為五:五蓋五取蕴六內外處七覺支四聖諦

不斷覺知五盖五取蕴六內外處七觉支的剎那生滅、無常、苦、空、無我後,最終會證悟四聖諦[54]

四念处为佛教重要的修行解脱方法,修行此道,能够达到清淨有情,并超越愁、悲,消除苦和忧,并能得道验证涅槃[55]

註釋與引用

  1. ^ 《長阿含·眾集經》:「復有四法,謂四念處(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ā),於是,比丘內身(ajjhatta)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外身(bahiddhā)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內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受、意、法觀(anupassī,隨觀)亦復如是。」
    長部·Saṅgīti sutta》:「四念住:學友們!這裡,比丘住於在身上隨觀身,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婪、憂;在受上隨觀受……在心上隨觀心……住於在法上隨觀法,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婪、憂。」
  2. ^ 俱舍論》:「頌曰:依已修成止,為觀修念住……論曰:依已修成滿勝奢摩他,為毘鉢舍那修四念住。」
  3. ^ 雜阿含經》(四九):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滅法,受、想、行、識是生滅法。知色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色;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識。」
  4. ^ 雜阿含經》(九):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5. ^ 別譯雜阿含經》(一〇二):一時,佛在優樓頻螺聚落,泥連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佛於樹下,獨坐思惟,而作是念:「唯有一道,能淨眾生,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獲正法利,所言法者,即四念處。云何名為四念處耶?觀身念處、觀受念處、觀心念處、觀法念處。若人不修四念處者,為遠離賢聖之法,遠離聖道。若離聖道,即遠離甘露。若遠離甘露,則不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我說終不能得離於一切諸苦。若修四念處,即親近賢聖法者,若親近賢聖法,即親近賢聖道。若親近賢聖道,即親近甘露法。若親近甘露法,即能得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若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即說離苦。」。
  6. ^ 巴利語 paṭṭhāna發趣)對應梵語 prasthāna,即《發智論》中的“發”。
    大毘婆沙論》:「從此發此為初基。……此為根本依此而立。……安足處。」
  7. ^ 法蘊論·念住品》:「現行、隨行、遍行、遍隨行、動轉解行,說名為住。」
  8. ^ 雜阿含經·一〇二八經》:「云何為正念?謂:比丘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身觀念處,內外身身觀念處,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憶念。」
  9. ^ 雜阿含經·七三三經》:「若比丘,內身身觀住,彼內身身觀住時,攝心繫念不忘,彼當爾時,念覺分方便修習。」
    雜阿含經·七一一經》:「若婆羅門,有一勝念,決定成就,久時所作,久時所說,能隨憶念,當於爾時,習念覺支。」
  10. ^ 法蘊論·覺支品》:「脩習如是四念住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總名為念。亦名念根,亦名念力,亦名念覺支,亦名正念。」
  11. ^ 中阿含經·城喻經》:「聖弟子,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恒憶不忘,是謂聖弟子,得念守門大將,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雜阿含經·一一七五經》:「四守門者,謂四念處。」
    大毘婆沙論》:「又說:『念能遍行,防護一切,我聖弟子,具念防護,捨不善法,修習善法。』」
  12. ^ 雜阿含經·六〇七經》:「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雜阿含經·六一一經》:「云何善法聚?所謂四念處,是為正說。所以者何?純一滿淨聚者,所謂四念處。云何為四?謂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雜阿含經·六三三經》:「所說一切法,一切法者,謂四念處,是名正說。何等為四?謂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大毘婆沙論》:「然佛說有三種念住,一、自性念住,二、相雜念住,三、所緣念住。
    • 於何處說自性念住耶?答:如契經說:『有一趣道,能令有情清淨,超滅憂苦,謂四念住。何等為四?謂:於身循身觀念住,乃至,於法循法觀念住。』
    • 復何處說相雜念住耶?答:如契經說:『若有說,善法聚者,即四念住,是為正說。所以者何?淳具圓滿善法聚者,唯四念住。何等為四?謂:於身循身觀,乃至廣說。』
    • 復何處說所緣念住耶?答:如契經說:『若有說,一切法,即四念住,是為正說。所以者何?具足攝受一切法者,唯四念住。何等為四?謂:於身循身觀念住,乃至廣說。』……
    由佛於契經中,說此三種念住故,阿毘達磨者,亦於處處,依三種念住,而作論。云何知然?
    • 如說:『云何身念住?謂緣身慧,乃至,云何法念住?謂緣法慧。』是謂說自性念住處。此即契經所說:『有一趣道,乃至廣說。』
    • 如說:『云何身念住?謂身增上道所生有漏無漏善,乃至,云何法念住?謂法增上道所生有漏無漏善。』是謂說相雜念住處。此即契經所說:『善法聚者,即四念住,乃至廣說。』
    • 如說:『云何身念住?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云何受念住?謂六受身;云何心念住?謂六識身;云何法念住?謂受蘊所不攝非色法處。』是謂說所緣念住處。此即契經所說:『一切法者,即四念住。』」
  13. ^ 雜阿含經·六〇九經》:「何等為四念處集?四念處沒?食集則身集,食滅則身沒。如是隨身集觀住,隨身滅觀住,隨身集滅觀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永無所取。如是觸集則受集,觸滅則受沒。……名色集則心集,名色滅則心沒。……憶念集則法集,憶念滅則法沒。隨集法觀法住,隨滅法觀法住,隨集滅法觀法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則無所取。是名四念處集,四念處沒。」
    阿毘達磨俱舍論》:「然有經言:『此四念住,由何故集?由何故滅?食、觸、名色、作意集故,如次令身、受、心、法集;食、觸、名色、作意滅故,如次令身、受、心、法滅。』應知彼說所緣念住,以念於彼得安住故。」
  14. ^ 雜阿含經·二八一經》:「有三妙行,修習多修習,能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三妙行滿足四念處?多聞聖弟子,於空閑處、林中、樹下,作如是學,如是思惟:此身惡行,現世、後世必得惡報;我若行身惡行者,必當自生厭悔,他亦嫌薄,大師亦責;諸梵行者,亦復以法而嫌我,惡名流布,遍於諸方;身壞命終,當墮地獄。於身惡行,見現世、後世如是果報,是故除身惡行,修身妙行。口、意惡行,亦復如是。是名修習三妙行已,得四念處清淨滿足。」
  15. ^ 雜阿含經·八一〇經》:「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滅出息念學。……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
    雜阿含經·八〇三經》:「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
    • 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 覺知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 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 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中阿含經·念處經》:「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
    增一阿含經·安般品·一經》:「若有比丘,樂於閑靜無人之處,便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異念,繫意鼻頭。出息長,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又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
  16. ^ 雜阿含經·八一〇經》:「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佛告阿難:
    • 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念住已,繫念住不忘,爾時方便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
    • 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
    • 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得精勤方便,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修精進覺分已,精進覺分滿足。
    • 方便精進已,則心歡喜,爾時方便修喜覺分,修喜覺分已,喜覺分滿足。
    • 歡喜已,身心猗息,爾時方便修猗覺分,修猗覺分已,猗覺分滿足。
    • 身心樂已,得三昧,爾時修定覺分,修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
    • 定覺分滿足已,貪憂則滅,得平等捨,爾時方便修捨覺分,修捨覺分已,捨覺分滿足。
    受、心、法法念處,亦如是說。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
  17. ^ 17.0 17.1 大毗婆沙論》:「應知作意略有三種……自相作意者,如有思惟地為堅相,水為濕相,火為煖相,風為動相,如是一切。共相作意者,如十六聖行相俱生作意等。勝解作意者,如不淨觀持息念解脫,勝處,遍處等俱生作意。問:此四無量於三種中為與何等作意俱生?答:唯與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
    瑜伽師地論》:「勝解作意者,謂修靜慮者,隨其所欲,於諸事相增益作意。真實作意者,謂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諸法作意。」
  18. ^ 大毗婆沙論》卷二十六、卷一百八十七、卷一百八十八
  19. ^ 大乘義章》:「別分五陰及無為法為四念觀,名之為別。總緣五陰及無為法為法念觀,目之為 總。」
  20. ^ 雜阿毘曇心論》:「身、受、心、法各觀真實。真實者,不顛倒。相者二種:謂自相及共相。色相是身自相,四種及所造;隨覺相是受自相;識相是心自相。法念處有種種法,種種各異相,隨知是相,為作是相,如是比。……若慧緣色是身念處,若緣受是受念處,若緣心是心念處,若緣想、行及無為是不壞緣(不相雜)法念處……修行者入不壞緣(不相雜)法念處,修一一念處,遍觀一切法自相、共相已,入壞緣(相雜)法念處。」
    大明三藏法數》: 「【二相別】(出析玄記)一自相別。相即相狀。謂如身是身自相。於此身中有能造所造根塵各別故。如受是受自相。於此受中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等各別故。如心是心自相。於此心中有眼等六識各別故。如法是法自相。於此法中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不同故。又如觀身以不淨為自相。觀受以苦為自相。觀心以無常為自相。觀法以無我為自相。故名自相別。(身受心法。即四念處。身謂己身。受謂領納諸事。心謂第六識。法謂善惡等法。六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
  21. ^ 阿毘達磨俱舍論》:「 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謂: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一切有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為共相。身自性者,大種造色;受、心自性,如自名顯;法自性者,除三餘法(除以外的,如無為)。……四中三種唯不雜緣,第四所緣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不雜緣,若於身等二三或四總而觀察名為雜緣。如是熟修雜緣身等法念住已,復何所修?頌曰:彼居法念住,總觀四所緣,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論曰:彼觀行者居緣總雜法念住中,總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謂非常、苦、空、非我。」
    良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三者、總相念住。如《正理》云:「雜緣法念住,總觀一切身受心法,所謂非常苦空非我。如是熟修智及定已,便能安立順諦現觀。」
  22. ^ 清淨道論》:因為進入彼等所緣而現起故為「處」。念即是處故為「念處」。因於身、受、心、法而把握不淨、苦、無常、無我之相,及由於捨離淨、樂、常、我之想而轉起,故分為四種;是故名為四念處。
    大智度論》:「觀四法四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四法雖各有四種,身應多觀不淨,受多觀苦,心多觀無常,法多觀無我。何以故?凡夫人未入道時,是四法中,邪行起四顛倒:諸不淨法中淨顛倒,苦中樂顛倒,無常中常顛倒,無我中我顛倒。破是四顛倒故,說是四念處;破淨倒故說身念處,破樂倒故說受念處,破常倒故說心念處,破我倒故說法念處。」
    順正理論》:「不淨觀、持息念及分別界,三入修門一切多緣身為境故。修念住位應最初觀,此觀為因生輕安觸,由輕安觸引生樂受,經說身安便受樂故。如是樂受依心而生,淨心為因得解脫果。由是受等隨次而觀,故念住生如是次第。此四念住不增不減,能治淨等四顛倒故。觀身不淨治於不淨,謂淨顛倒。雖淨顛倒通緣五蘊,然但觀身自性非淨便能總伏。……觀受是苦能治於苦,謂樂顛倒。……觀心無常能治無常,謂常顛倒。……觀法無我能治無我,謂我顛倒。」
    俱舍論》:「隨境麁者應先觀故,或諸欲貪於身處轉,故四念住觀身在初。然貪於身由欣樂受,欣樂於受由心不調,心之不調由惑未斷,故觀受等如是次第。此四念住如次治彼淨、樂、常、我四種顛倒,故唯有四不增不減。」
  23. ^ 中阿含經·念處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若有過去諸如來,……若有未來諸如來,……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中阿含經·多界經》:「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心正立四念處者,終無是處。」
    中阿含經·聖道經》:「有一道,令眾生得清淨,離愁慼啼哭,滅憂苦懊惱,便得如法。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而有七支,於聖正定,說習說助,亦復說具。云何為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
    法蘊論·證淨品》:「如世尊言:『此一趣道,令諸有情,皆得清淨,超諸愁歎,滅諸憂苦,證如理法。謂:聖正定,并資并具七聖道支,名聖正定資之與具。何等為七?謂初正見,乃至正念。』」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有一趣道,能令有情清淨,超滅憂苦,乃至能證隨正理法。謂:聖正三摩地,及彼因緣、彼眾具。』」
    雜阿含經·一一八九經》:「爾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知佛心念已,……作是歎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有一乘道,能淨眾生,謂四念處;乃至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時,梵天王復說偈言:『謂有一乘道,見生諸有邊,演說於正法,安慰苦眾生。過去諸世尊,以乘斯道度,當來諸世尊,亦度乘斯道。現在尊正覺,乘此度海流,究竟生死際,調伏心清淨。……』」
  24. ^ 雜阿含經·六一〇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說修四念處,諦聽!善思!云何修四念處?謂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憂悲。外身、內外身觀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憂悲。如是受、心、法,內法、外法、內外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憂悲。是名比丘修四念處。……過去、未來修四念處,亦如是說。」
    法蘊論·念住品》:「爾時,世尊告苾芻眾,吾當為汝略說脩習四念住法,謂:有苾芻,於此內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彼外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內外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內、外、俱,受、心、法三,廣說亦爾。是現脩習四念住法。過去、未來苾芻脩習四念住法,應知亦爾。」
  25. ^ 增一阿含經·壹入道品·一經》:「有一入道,淨眾生行,除去愁憂,無有諸惱,得大智慧,成泥洹證,所謂當滅五蓋,思惟四意止。」
    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念處品》:「行一道,眾生清淨,遠離憂悲,滅盡苦惱,得證涅槃,斷除五蓋,修四念處。」
  26. ^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第24卷,僧伽提婆,《大念住經》:“是故比丘修行,以内身(即己身)为验,观察其身;或以外身为验,观察其身。或其念住,业已成就,不间思惟,余身在兹。是故,诸比丘众,比丘修行,应如是以身为念,观察其身。”
  27.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身,循身觀察?於此,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樹下或空閒處,結跏趺坐,端正身體,置念面前,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出息短時,了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時,了知:我入息短。修習: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修習: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修習:我當寂靜身行而出息;修習:我當寂靜身行而入息。諸比丘!就如熟練的轆轤匠,或轆轤匠之弟子,當拉長時,了知:我拉長;拉短時,了知:我拉短。諸比丘!比丘如是在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修習: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修習: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修習:我當寂靜身行而出息;修習:我當寂靜身行而入息。如是,比丘安住於身,觀照內身;安住於身,觀照外身;安住於身,觀照內外身。安住於身,隨觀生法;安住於身,隨觀滅法;安住於身,隨觀生滅法。於是「有身」之念現起,唯有正念與覺照,無所依而住,不再貪著世間之任何事物。諸比丘!此即比丘安住於身,循身觀察。」
  28.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再者,諸比丘,比丘在行走時,了知『: 我行走。』或站立時,了知『: 我站立。』或坐著時,了知:『我坐著。』或躺臥時,了知:『我躺臥。』無論身體所處如何,只是如實地了知。如此,或於內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外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內外身隨觀身而住。或於身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身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身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身』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29.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前進、返回時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時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時保持正知,持桑喀帝、缽與衣時保持正知,食、飲、嚼、嚐時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時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著、睡眠、覺醒、說話、沉默時保持正知。”
  30. ^ 清净道论》等义注,通常在此三十一基础上再加上“脑”而成三十二身分。
  31.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再者,諸比丘,比丘對此從腳底以上、從髮頂以下、為皮膚所包的身體,觀察充滿種種之不淨:於此身中有頭髮、身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骨髓、腎,心、肝、肋膜、脾、肺,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油膏、唾液、鼻涕、關節滑液、尿。”
  32.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再者,諸比丘,比丘如其住立,如其所處,以界觀察此身: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諸比丘,猶如熟練的屠牛者或屠牛者的學徒,殺了牛並切成肉片之後,坐在四衢大道。同樣地,諸比丘,比丘如其住立,如其所處,以界觀察此身: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33.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再者,諸比丘,如同比丘見到被丟棄在墓地裏的屍體,死後經一日,經兩日或三日,已經腫脹、青瘀、膿爛。他比較於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無法避免如此。”
  34.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諸比丘,於此,比丘感到樂受時,了知:『我感到樂受。』感到苦受時,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感到不苦不樂受。』感受到有物染的樂受時,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樂受。』感受到無物染的樂受時,了知:『我感受到無物染的樂受。』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時,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感受到無物染的苦受時,了知:『我感受到無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捨受)時,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感受到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捨受)時,了知『: 我感受到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
  35. ^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第24卷,僧伽提婆,《大念住經》:“就此言之,诸比丘众,今者比丘感觉乐受,自知正感乐受,感觉苦受,自知正感苦受,感觉非苦非乐受,自知正感非苦非乐受。或感觉肉体乐受……或非肉体乐受……或其念住业已成就,不间思惟,余受如是,乃得自在无惑,不执着于世间一切。”
  36.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如此,或於內受隨觀受而住,或於外受隨觀受而住,或於內外受隨觀受而住。或於受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受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受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受』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37.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諸比丘,於此,比丘於有貪心,了知:『有貪心』;離貪心了知:『離貪心』。有瞋心,了知:『有瞋心』;離瞋心,了知:『離瞋心』。有癡心,了知:『有癡心』;離癡心,了知:『離癡心』。昏昧心,了知:『昏昧心』;散亂心,了知:『散亂心』。廣大心,了知:『廣大心』;不廣大心,了知:『不廣大心』。有上心,了知:『有上心』;無上心,了知:『無上心』。得定心,了知:『得定心』;無定心,了知:『無定心』。解脫心,了知:『解脫心』;未解脫心,了知:『未解脫心』
  38.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云何為心?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如是總有二十種心。」
  39. ^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第24卷,僧伽提婆,《大念住經》:“就此言之,比丘应了知情欲之思之为情欲之思。”
  40.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如此,或於內心隨觀心而住,或於外心隨觀心而住,或於內外心隨觀心而住。或於心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心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心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心』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41. ^ 《法蘊論》:「觀察思惟自他法相,謂前所說內外五蓋、六結、七覺支等」
  42. ^ 《中阿含經·念處經》
  43.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諸比丘,於此,比丘對五蓋而於法隨觀法而住。諸比丘,比丘又如何對五蓋而於法隨觀法而住呢?諸比丘,於此,比丘內〔心〕存在欲貪,了知:『我內〔心〕有欲貪。』內〔心〕不存在欲貪,了知:『我內〔心〕沒有欲貪。』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貪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欲貪如何捨斷,也了知已捨斷的欲貪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44.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內〔心〕存在瞋恚,了知:『我內〔心〕有瞋恚。』內〔心〕不存在瞋恚,了知:『我內〔心〕沒有瞋恚。』他了知未生起的瞋恚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瞋恚如何捨斷,也了知已捨斷的瞋恚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45.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內〔心〕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內〔心〕有昏沉、睡眠。內〔心〕不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內〔心〕沒有昏沉、睡眠。他了知未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捨斷,也了知已捨斷的昏沉、睡眠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46.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內〔心〕存在掉舉、追悔,了知:『我內〔心〕有掉舉、追悔。』內〔心〕不存在掉舉、追悔,了知:『我內〔心〕沒有掉舉、追悔。』他了知未生起的掉舉、追悔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掉舉、追悔如何捨斷,也了知已捨斷的掉舉、追悔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47.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內〔心〕存在疑,了知:『我內〔心〕有疑。』內〔心〕不存在疑,了知:『我內〔心〕沒有疑。』他了知未生起之疑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疑如何捨斷,也了知已捨斷之疑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48. ^ 世親俱舍論》卷第二十一:諸煩惱等皆有蓋義。何故如來唯說此五。唯此於五蘊能為勝障故。謂貪恚蓋能障戒蘊。惛沈睡眠能障慧蘊。掉舉惡作能障定蘊。定慧無故於四諦疑。疑故能令乃至解脫解脫智見皆不得起。故唯此五建立為蓋。
  49. ^ 智顗《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問曰:「不善法廣,塵數無量,何故但棄五法?」答曰:「此五蓋中,即具有三毒等分,四法為根本,亦得攝八萬四千諸塵勞門。一、貪欲蓋,即貪毒。二、瞋恚蓋,即瞋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是癡毒。四、掉悔,即是等分攝。合為四分煩惱:一中有二萬一千,四中合為八萬四千。是故,除此五蓋,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
  50.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諸比丘,於此,比丘〔了知〕:『如是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滅;如是受,如是受之集,如是受之滅;如是想,如是想之集,如是想之滅;如是諸行,如是諸行之集,如是諸行之滅;如是識,如是識之集,如是識之滅。』”
  51.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諸比丘,於此,比丘了知眼,了知色,也了知緣此二者而生起之結;他了知未生起之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結如何捨斷,也了知已捨斷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如此,或於內法隨觀法而住,或於外法隨觀法而住,或於內外法隨觀法而住。或於法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法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法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法』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52.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諸比丘,於此,比丘內〔心〕存在念覺支,了知:『我內〔心〕有念覺支。』內〔心〕不存在念覺支,了知:『我內〔心〕沒有念覺支。』他了知未生起的念覺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念覺支如何修習至圓滿。”(其他六觉支依此理。)
  53.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再者,諸比丘,比丘對四聖諦而於法隨觀法而住。諸比丘,比丘又如何對四聖諦而於法隨觀法而住呢?諸比丘,於此,比丘如實了知:『此是苦。』如實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實了知:『此是苦之滅。』如實了知:『此是導至苦滅之道。』”
  54. ^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第24卷,僧伽提婆,《大念住經》:“然则云何,诸比丘众,比丘修行,以法为验,观察诸法?就此而言,诸比丘众,比丘修行,以法为验,当就五盖,观察诸法。如何……?就此而言,诸比丘众,当比丘内心贪欲意向生起,知有内心贪欲意向。彼亦明了,贪欲意向,原所未有,如何生起。已生起者,如何弃除。已弃除者,如何未来不复生起。”
  55.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經》):“正如所說的:『諸比丘,此一行道,能清淨有情,超越愁、悲,滅除苦、憂,得達如理,現證涅槃,此即是四念處。』乃因此而說。”

參見

外部連結

四念住, 三十七菩提分法,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 巴利語, satipaṭṭhāna, 梵語, smṛtyupasthāna, 又譯作四念處, 四念止, 四意止, 為南傳上座部佛教跟漢傳佛教, 阿含經, 根本修行方法, 即是毘婆舍那, 指從, 四個面向, 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 也就是觀察當下的身體, 感受, 心識, 乃至於五蓋, 五蘊, 十二處, 七覺支, 四諦等法, 明瞭其剎那生滅, 無常, 及無我, 的本質, 斷除貪瞋痴煩惱, 從苦解脫, 不管是要成為佛, 辟支佛, 佛的阿羅. 三十七菩提分法 四念住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 四念住 巴利語 satipaṭṭhana 梵語 smṛtyupasthana 1 又譯作四念處 四念止 四意止 為南傳上座部佛教跟漢傳佛教 阿含經 根本修行方法 即是毘婆舍那 2 指從 身 受 心 法 四個面向 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 也就是觀察當下的身體 感受 心識 乃至於五蓋 五蘊 十二處 七覺支 四諦等法 明瞭其剎那生滅 3 無常 苦 及無我 4 的本質 斷除貪瞋痴煩惱 從苦解脫 不管是要成為佛 辟支佛 佛的阿羅漢弟子都必須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 苦 空 無我才有辦法證悟四道 四果 涅槃 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 不修四念處就無法證悟四道 四果 涅槃 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 5 目录 1 音義 2 简介 3 内容 3 1 身念住 3 2 受念住 3 3 心念住 3 4 法念住 4 註釋與引用 5 參見 6 外部連結音義 编辑satipaṭṭhana 有兩種解讀 sati paṭṭhana 念之出發點 念之基礎 即念處 6 sati upaṭṭhana 念之現起 念之建立 即念住 7 傳統南傳論師多傾向前者 當代的菩提比丘等則傾向後者 念即是八正道中正念 8 和七覺支中的念覺支 9 等的那個念 10 念能遍行 如守門者一樣 防護一切 捨不善法 修習善法 11 简介 编辑在部派佛教的經藏中 四念住 是一乘道 善法聚和一切法 12 身 受 心和法 分别以食 触 名色和憶念为所缘 13 修習三妙行 14 和安那般那念 15 能令四念住滿足 修習四念住能令七覺支滿足 16 說一切有部修行者于五停心後修行四念住 依五停心安止修行者之乱心 即是奢摩他 依四念住開發修行者之观慧 即是毗婆舍那 按 大毗婆沙論 以 勝解作意 17 令所取相明了現前 稱為 念住加行 念處方便 不淨觀 持息念 界分別皆是 以外所取相 置於內身 依自相 共相之 真實作意 17 而觀察者 乃名入 根本念住 根本念處 並認為契經說持息念 不淨觀通四念住 是指能引發四念住而作此說 18 说一切有部把四念住 分 别相念住位 和 总相念住位 19 是三賢位中的後二位 别相念住位 别相念處 是按身 受 心 法分别觀察 依其自相觀察 称 自相别观 身自相是四大種及所造色 受自相 即三種受 心自相是六識 法自相是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別相法念處是觀察前三念處以外的法 即 想 行 無為法各各法的自相 20 依照共相觀察 称 共相别观 四共相是 非常 苦 空 非我 於身 受 心 法 或觀二境 三境之合緣 或總觀四境之合緣 稱為雜緣 舊譯 相雜 壞緣 唯法念住通於雜緣 於雜緣法念住 相雜法念處 壞緣法念處 修四行相 所謂非常 苦 空 非我 為總相念住位 總相念處 21 總相念住純熟後 則是觀察四谛十六行相 入 順決擇分 煖 頂 忍 世第一法 四念处是佛教根本的修行方法之一 根据佛教的說法 修行四念处乃至修行四念处其中一个念处 可断三结 乃至断五上分结 从而证得初果乃至阿罗汉果 见 大念处经 等经典 可以疗愈疾病 见马哈希尊者著的 法的医疗 可對治淨樂常我四顛倒 22 即便未能當生证果 也能积累未来世的解脱因 积累了波羅蜜 也将会导向解脱 如烦恼心太重 修行多障碍者 可修行四護衛禪 六念法 布施 持戒 誦護衛偈 英语 Paritta 等方法作為正行前的加行 协助修行 現代四念处修行的相关书籍 如帕奥禅师著的 正念之道 馬哈希尊者著的 毗婆舍那讲记 毗婆舍那即四念处 内观要义 玛欣德尊者著的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止观法要 慈濟瓦 英语 Sujiva 禪師著的 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 内容 编辑四念住最完整的闡釋 經藏中有 長部 大念住經 和 中阿含經 念處經 23 論藏中有說一切有部 法蘊論 念住品 24 和法藏部 舍利弗阿毘曇論 非問分 念處品 25 下面介紹以南傳 大念住經 為主幹 身念住 编辑 第一念住为身念住 以身体為所緣 觀察思惟 26 其下为六种修行方式 入出息 正息 正知 厌恶作意 界作意 九墓地 以此修行逐渐达到无所依而住 不会对世间事物有所执著 入出息 观察自己的呼吸 其中分为四个阶段 入出息 长短息 全息 微息 27 威仪路 如实了知行 住 坐 卧四种威仪 28 正知 在一切行为中保持四种正知 有益 适宜 行处 无痴 29 厌恶作意 思惟身体三十一个组成部分的影像 30 以克服對身體的貪愛 31 界作意 指四界分别 为观察身体内的地 水 火 风四大種 32 地 地界的特性是硬 軟 涩 滑 重 輕 水 水界的特性是流動 黏結 火 火界的特性是熱 冷 風 風界的特性是支持 推動 九墓地 是指人死后的各种肉体败坏的色相 膨胀青瘀脓烂相 食残相 断坏相 血涂相 筋腱连骨相 散乱相 白骨相 陈年白骨相 骨粉相 33 有时候会把九墓地分为九种不同的身随观业处 和其他五项合为十四种身随观业处 入出息念 厌恶作意此两种为安止业处 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达到第四禅 修习厌恶作意可以达到初禅 其余十二种为近行业处 只能达到近行定 受念住 编辑 第二念住为受念住 佛陀指导观察九种受念 乐受 苦受 不苦不乐受 捨受 有物染的乐受 无物染的乐受 有物染的苦受 无物染的苦受 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捨受 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捨受 34 观察感受 感受就是苦乐的感觉 快乐从痛苦的因缘而生出 又生出新的苦乐 世间并无实在的快乐 所以观受为苦 35 36 心念住 编辑 第三念住为心念住 佛陀指导观察十六种心 有贪心 离贪心 有瞋心 离瞋心 有痴心 离痴心 昏昧心 散乱心 广大心 不广大心 有上心 无上心 得定心 无定心 解脱心 未解脱心 37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聲聞地 解說心念住中的心為二十種 貪 離貪 有瞋 離瞋 有癡 離癡 略 散 下 舉 掉 不掉 寂靜 不寂靜 定 不定 善修 不善修 善解脫 不善解脫 38 修心念處必須覺知心的剎那生滅 無常 苦 空 無我 39 40 法念住 编辑 第四念住为法念住 說一切有部的要項為三 五蓋 內六處和七覺支 41 42 南傳上座部的要項為五 五蓋 五取蕴 六內外處 七覺支 四聖諦 五盖 即修习禅定的五种障碍 欲贪 43 瞋恚 44 昏沉与睡眠 45 掉举和追悔 46 疑 47 48 49 五取蕴 即五蕴 色 受 想 行 识 色為物質 其他四者為心靈 50 六內外處 十二處 即六内处与六外处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51 七觉支 即七种觉悟因素 念 择法 精进 喜 轻安 定 捨 52 四聖谛 即苦 集 滅 道 53 不斷覺知五盖 五取蕴 六內外處 七觉支的剎那生滅 無常 苦 空 無我後 最終會證悟四聖諦 54 四念处为佛教重要的修行解脱方法 修行此道 能够达到清淨有情 并超越愁 悲 消除苦和忧 并能得道验证涅槃 55 註釋與引用 编辑 長阿含 眾集經 復有四法 謂四念處 cattaro satipaṭṭhana 於是 比丘內身 ajjhatta 身觀 精勤不懈 憶念不忘 捨世貪 憂 外身 bahiddha 身觀 精勤不懈 憶念不忘 捨世貪 憂 內外身身觀 精勤不懈 憶念不忘 捨世貪 憂 受 意 法觀 anupassi 隨觀 亦復如是 長部 Saṅgiti sutta 四念住 學友們 這裡 比丘住於在身上隨觀身 熱心 正知 有念 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婪 憂 在受上隨觀受 在心上隨觀心 住於在法上隨觀法 熱心 正知 有念 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婪 憂 俱舍論 頌曰 依已修成止 為觀修念住 論曰 依已修成滿勝奢摩他 為毘鉢舍那修四念住 雜阿含經 四九 佛告阿難 善哉 善哉 應如是答 所以者何 色是生滅法 受 想 行 識是生滅法 知色是生滅法者 名為知色 知受 想 行 識是生滅法者 名為知識 雜阿含經 九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色無常 無常即苦 苦即非我 非我者亦非我所 如是觀者 名真實正觀 如是受 想 行 識無常 無常即苦 苦即非我 非我者亦非我所 如是觀者 名真實觀 別譯雜阿含經 一 二 一時 佛在優樓頻螺聚落 泥連河側菩提樹下 成佛未久 佛於樹下 獨坐思惟 而作是念 唯有一道 能淨眾生 使離苦惱 亦能除滅不善惡業 獲正法利 所言法者 即四念處 云何名為四念處耶 觀身念處 觀受念處 觀心念處 觀法念處 若人不修四念處者 為遠離賢聖之法 遠離聖道 若離聖道 即遠離甘露 若遠離甘露 則不免生老病死 憂悲苦惱 如是等人 我說終不能得離於一切諸苦 若修四念處 即親近賢聖法者 若親近賢聖法 即親近賢聖道 若親近賢聖道 即親近甘露法 若親近甘露法 即能得免生老病死 憂悲苦惱 若免生老病死 憂悲苦惱 如是等人 即說離苦 巴利語 paṭṭhana 發趣 對應梵語 prasthana 即 發智論 中的 發 大毘婆沙論 從此發此為初基 此為根本依此而立 安足處 法蘊論 念住品 現行 隨行 遍行 遍隨行 動轉解行 說名為住 雜阿含經 一 二八經 云何為正念 謂 比丘內身身觀念處 精勤方便 正念 正智 調伏世間貪憂 外身身觀念處 內外身身觀念處 內受 外受 內外受 內心 外心 內外心 內法 外法 內外法法觀念處 精勤方便 正念 正智 調伏世間貪憂 是名比丘正憶念 雜阿含經 七三三經 若比丘 內身身觀住 彼內身身觀住時 攝心繫念不忘 彼當爾時 念覺分方便修習 雜阿含經 七一一經 若婆羅門 有一勝念 決定成就 久時所作 久時所說 能隨憶念 當於爾時 習念覺支 法蘊論 覺支品 脩習如是四念住時 所有無漏作意相應 諸念 隨念 專念 憶念 不忘不失 不遺不漏 不失法性 心明記性 總名為念 亦名念根 亦名念力 亦名念覺支 亦名正念 中阿含經 城喻經 聖弟子 常行於念 成就正念 久所曾習 久所曾聞 恒憶不忘 是謂聖弟子 得念守門大將 除惡不善 修諸善法也 雜阿含經 一一七五經 四守門者 謂四念處 大毘婆沙論 又說 念能遍行 防護一切 我聖弟子 具念防護 捨不善法 修習善法 雜阿含經 六 七經 有一乘道 淨諸眾生 令越憂悲 滅惱苦 得如實法 所謂四念處 何等為四 身身觀念處 受 心 法法觀念處 雜阿含經 六一一經 云何善法聚 所謂四念處 是為正說 所以者何 純一滿淨聚者 所謂四念處 云何為四 謂身身觀念處 受 心 法法觀念處 雜阿含經 六三三經 所說一切法 一切法者 謂四念處 是名正說 何等為四 謂身身觀念住 受 心 法法觀念住 大毘婆沙論 然佛說有三種念住 一 自性念住 二 相雜念住 三 所緣念住 於何處說自性念住耶 答 如契經說 有一趣道 能令有情清淨 超滅憂苦 謂四念住 何等為四 謂 於身循身觀念住 乃至 於法循法觀念住 復何處說相雜念住耶 答 如契經說 若有說 善法聚者 即四念住 是為正說 所以者何 淳具圓滿善法聚者 唯四念住 何等為四 謂 於身循身觀 乃至廣說 復何處說所緣念住耶 答 如契經說 若有說 一切法 即四念住 是為正說 所以者何 具足攝受一切法者 唯四念住 何等為四 謂 於身循身觀念住 乃至廣說 由佛於契經中 說此三種念住故 阿毘達磨者 亦於處處 依三種念住 而作論 云何知然 如說 云何身念住 謂緣身慧 乃至 云何法念住 謂緣法慧 是謂說自性念住處 此即契經所說 有一趣道 乃至廣說 如說 云何身念住 謂身增上道所生有漏無漏善 乃至 云何法念住 謂法增上道所生有漏無漏善 是謂說相雜念住處 此即契經所說 善法聚者 即四念住 乃至廣說 如說 云何身念住 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 云何受念住 謂六受身 云何心念住 謂六識身 云何法念住 謂受蘊所不攝非色法處 是謂說所緣念住處 此即契經所說 一切法者 即四念住 雜阿含經 六 九經 何等為四念處集 四念處沒 食集則身集 食滅則身沒 如是隨身集觀住 隨身滅觀住 隨身集滅觀住 則無所依住 於諸世間 永無所取 如是觸集則受集 觸滅則受沒 名色集則心集 名色滅則心沒 憶念集則法集 憶念滅則法沒 隨集法觀法住 隨滅法觀法住 隨集滅法觀法住 則無所依住 於諸世間 則無所取 是名四念處集 四念處沒 阿毘達磨俱舍論 然有經言 此四念住 由何故集 由何故滅 食 觸 名色 作意集故 如次令身 受 心 法集 食 觸 名色 作意滅故 如次令身 受 心 法滅 應知彼說所緣念住 以念於彼得安住故 雜阿含經 二八一經 有三妙行 修習多修習 能令四念處滿足 云何修三妙行滿足四念處 多聞聖弟子 於空閑處 林中 樹下 作如是學 如是思惟 此身惡行 現世 後世必得惡報 我若行身惡行者 必當自生厭悔 他亦嫌薄 大師亦責 諸梵行者 亦復以法而嫌我 惡名流布 遍於諸方 身壞命終 當墮地獄 於身惡行 見現世 後世如是果報 是故除身惡行 修身妙行 口 意惡行 亦復如是 是名修習三妙行已 得四念處清淨滿足 雜阿含經 八一 經 何等為一法 謂安那般那念 多修習已 能令四念處滿足 四念處滿足已 七覺分滿足 七覺分滿足已 明 解脫滿足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 是比丘 依止聚落 乃至如滅出息念學 入息念時 如入息念學 出息念時 如出息念學 若長 若短 一切身行覺知 入息念時 如入息念學 出息念時 如出息念學 身行休息 入息念時 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 身行休息 出息念時 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 雜阿含經 八 三經 是比丘 若依聚落 城邑止住 晨朝著衣持鉢 入村乞食 善護其身 守諸根門 善繫心住 乞食已 還住處 舉衣鉢 洗足已 或入林中 閑房 樹下 或空露地 端身正坐 繫念面前 斷世貪愛 離欲清淨 瞋恚 睡眠 掉悔 疑斷 度諸疑惑 於諸善法 心得決定 遠離五蓋煩惱 於心令慧力羸 為障礙分 不趣涅槃 念於內息 繫念善學 念於外息 繫念善學 息長 息短 覺知一切身入息 於一切身入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出息 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 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 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喜 覺知樂 覺知心行 覺知心行息入息 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 覺知心行息出息 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心 覺知心悅 覺知心定 覺知心解脫入息 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 覺知心解脫出息 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觀察無常 觀察斷 觀察無欲 觀察滅入息 於觀察滅入息善學 觀察滅出息 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 身止息 心止息 有覺有觀 寂滅 純一 明分想 修習滿足 中阿含經 念處經 念入息即知念入息 念出息即知念出息 入息長即知入息長 出息長即知出息長 入息短即知入息短 出息短即知出息短 學一切身息入 學一切身息出 學止身行息入 學止口行息出 增一阿含經 安般品 一經 若有比丘 樂於閑靜無人之處 便正身正意 結跏趺坐 無他異念 繫意鼻頭 出息長 知息長 入息長 亦知息長 出息短 亦知息短 入息短 亦知息短 出息冷 亦知息冷 入息冷 亦知息冷 出息暖 亦知息暖 入息暖 亦知息暖 盡觀身體入息 出息 皆悉知之 有時有息 亦復知有 又時無息 亦復知無 若息從心出 亦復知從心出 若息從心入 亦復知從心入 雜阿含經 八一 經 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 佛告阿難 若比丘 身身觀念住 念住已 繫念住不忘 爾時方便修念覺分 修念覺分已 念覺分滿足 念覺滿足已 於法選擇思量 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 修擇法覺分已 擇法覺分滿足 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 得精勤方便 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 修精進覺分已 精進覺分滿足 方便精進已 則心歡喜 爾時方便修喜覺分 修喜覺分已 喜覺分滿足 歡喜已 身心猗息 爾時方便修猗覺分 修猗覺分已 猗覺分滿足 身心樂已 得三昧 爾時修定覺分 修定覺分已 定覺分滿足 定覺分滿足已 貪憂則滅 得平等捨 爾時方便修捨覺分 修捨覺分已 捨覺分滿足 受 心 法法念處 亦如是說 是名修四念處 滿足七覺分 17 0 17 1 大毗婆沙論 應知作意略有三種 自相作意者 如有思惟地為堅相 水為濕相 火為煖相 風為動相 如是一切 共相作意者 如十六聖行相俱生作意等 勝解作意者 如不淨觀 持息念 解脫 勝處 遍處等俱生作意 問 此四無量於三種中為與何等作意俱生 答 唯與勝解作意俱生 假想起故 瑜伽師地論 勝解作意者 謂修靜慮者 隨其所欲 於諸事相增益作意 真實作意者 謂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 如理思惟諸法作意 大毗婆沙論 卷二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一百八十八 大乘義章 別分五陰及無為法為四念觀 名之為別 總緣五陰及無為法為法念觀 目之為 總 雜阿毘曇心論 身 受 心 法各觀真實 真實者 不顛倒 相者二種 謂自相及共相 色相是身自相 四種及所造 隨覺相是受自相 識相是心自相 法念處有種種法 種種各異相 隨知是想相 為作是思相 如是比 若慧緣色是身念處 若緣受是受念處 若緣心是心念處 若緣想 行及無為是不壞緣 不相雜 法念處 修行者入不壞緣 不相雜 法念處 修一一念處 遍觀一切法自相 共相已 入壞緣 相雜 法念處 大明三藏法數 二相別 出析玄記 一自相別 相即相狀 謂如身是身自相 於此身中有能造所造根塵各別故 如受是受自相 於此受中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等各別故 如心是心自相 於此心中有眼等六識各別故 如法是法自相 於此法中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不同故 又如觀身以不淨為自相 觀受以苦為自相 觀心以無常為自相 觀法以無我為自相 故名自相別 身受心法 即四念處 身謂己身 受謂領納諸事 心謂第六識 法謂善惡等法 六識者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也 五陰者 色陰 受陰 想陰 行陰 識陰也 十二入者 眼入 耳入 鼻入 舌入 身入 意入 色入 聲入 香入 味入 觸入 法入也 十八界者 眼界 色界 眼識界 耳界 聲界 耳識界 鼻界 香界 鼻識界 舌界 味界 舌識界 身界 觸界 身識界 意界 法界 意識界也 阿毘達磨俱舍論 如何修習四念住耶 謂 以自 共相 觀身 受 心 法 身 受 心 法 各別自性 名為自相 一切有為皆非常性 一切有漏皆是苦性 及一切法空 非我性 名為共相 身自性者 大種造色 受 心自性 如自名顯 法自性者 除三餘法 除色 受 識以外的法 如想 行 無為 四中三種唯不雜緣 第四所緣通雜不雜 若唯觀法名不雜緣 若於身等二三或四總而觀察名為雜緣 如是熟修雜緣身等法念住已 復何所修 頌曰 彼居法念住 總觀四所緣 修非常及苦 空非我行相 論曰 彼觀行者居緣總雜法念住中 總觀所緣 身等四境 修四行相 所謂非常 苦 空 非我 良賁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三者 總相念住 如 正理 云 雜緣法念住 總觀一切身受心法 所謂非常苦空非我 如是熟修智及定已 便能安立順諦現觀 清淨道論 因為進入彼等所緣而現起故為 處 念即是處故為 念處 因於身 受 心 法而把握不淨 苦 無常 無我之相 及由於捨離淨 樂 常 我之想而轉起 故分為四種 是故名為四念處 大智度論 觀四法四種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是四法雖各有四種 身應多觀不淨 受多觀苦 心多觀無常 法多觀無我 何以故 凡夫人未入道時 是四法中 邪行起四顛倒 諸不淨法中淨顛倒 苦中樂顛倒 無常中常顛倒 無我中我顛倒 破是四顛倒故 說是四念處 破淨倒故說身念處 破樂倒故說受念處 破常倒故說心念處 破我倒故說法念處 順正理論 不淨觀 持息念及分別界 三入修門一切多緣身為境故 修念住位應最初觀 此觀為因生輕安觸 由輕安觸引生樂受 經說身安便受樂故 如是樂受依心而生 淨心為因得解脫果 由是受等隨次而觀 故念住生如是次第 此四念住不增不減 能治淨等四顛倒故 觀身不淨治於不淨 謂淨顛倒 雖淨顛倒通緣五蘊 然但觀身自性非淨便能總伏 觀受是苦能治於苦 謂樂顛倒 觀心無常能治無常 謂常顛倒 觀法無我能治無我 謂我顛倒 俱舍論 隨境麁者應先觀故 或諸欲貪於身處轉 故四念住觀身在初 然貪於身由欣樂受 欣樂於受由心不調 心之不調由惑未斷 故觀受等如是次第 此四念住如次治彼淨 樂 常 我四種顛倒 故唯有四不增不減 中阿含經 念處經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有一道 淨眾生 度憂畏 滅苦惱 斷啼哭 得正法 謂四念處 若有過去諸如來 若有未來諸如來 我今現在如來 無所著 等正覺 我亦斷五蓋 心穢 慧羸 立心正住於四念處 修七覺支 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中阿含經 多界經 若不斷五蓋 心穢 慧羸 心正立四念處者 終無是處 中阿含經 聖道經 有一道 令眾生得清淨 離愁慼啼哭 滅憂苦懊惱 便得如法 謂 聖正定 有習有助 亦復有具 而有七支 於聖正定 說習說助 亦復說具 云何為七 正見 正志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法蘊論 證淨品 如世尊言 此一趣道 令諸有情 皆得清淨 超諸愁歎 滅諸憂苦 證如理法 謂 聖正定 并資并具七聖道支 名聖正定資之與具 何等為七 謂初正見 乃至正念 大毘婆沙論 如契經說 有一趣道 能令有情清淨 超滅憂苦 乃至能證隨正理法 謂 聖正三摩地 及彼因緣 彼眾具 雜阿含經 一一八九經 爾時 娑婆世界主 梵天王知佛心念已 作是歎言 如是 世尊 如是 善逝 有一乘道 能淨眾生 謂四念處 乃至解脫生 老 病 死 憂 悲 惱 苦 時 梵天王復說偈言 謂有一乘道 見生諸有邊 演說於正法 安慰苦眾生 過去諸世尊 以乘斯道度 當來諸世尊 亦度乘斯道 現在尊正覺 乘此度海流 究竟生死際 調伏心清淨 雜阿含經 六一 經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我當說修四念處 諦聽 善思 云何修四念處 謂內身身觀念住 精勤方便 正智 正念 調伏世間憂悲 外身 內外身觀住 精勤方便 正念 正知 調伏世間憂悲 如是受 心 法 內法 外法 內外法觀念住 精勤方便 正念 正知 調伏世間憂悲 是名比丘修四念處 過去 未來修四念處 亦如是說 法蘊論 念住品 爾時 世尊告苾芻眾 吾當為汝略說脩習四念住法 謂 有苾芻 於此內身 住循身觀 若具正勤 正知 正念 除世貪憂 於彼外身 住循身觀 若具正勤 正知 正念 除世貪憂 於內外身 住循身觀 若具正勤 正知 正念 除世貪憂 於內 外 俱 受 心 法三 廣說亦爾 是現脩習四念住法 過去 未來苾芻脩習四念住法 應知亦爾 增一阿含經 壹入道品 一經 有一入道 淨眾生行 除去愁憂 無有諸惱 得大智慧 成泥洹證 所謂當滅五蓋 思惟四意止 舍利弗阿毘曇論 非問分 念處品 行一道 眾生清淨 遠離憂悲 滅盡苦惱 得證涅槃 斷除五蓋 修四念處 大正新修大藏经 中阿含经 第24卷 僧伽提婆 大念住經 是故比丘修行 以内身 即己身 为验 观察其身 或以外身为验 观察其身 或其念住 业已成就 不间思惟 余身在兹 是故 诸比丘众 比丘修行 应如是以身为念 观察其身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諸比丘 比丘如何安住於身 循身觀察 於此 諸比丘 比丘前往森林 樹下或空閒處 結跏趺坐 端正身體 置念面前 正念而出息 正念而入息 出息長時 了知 我出息長 入息長時 了知 我入息長 出息短時 了知 我出息短 入息短時 了知 我入息短 修習 我當覺知 息之 全身而出息 修習 我當覺知 息之 全身而入息 修習 我當寂靜身行而出息 修習 我當寂靜身行而入息 諸比丘 就如熟練的轆轤匠 或轆轤匠之弟子 當拉長時 了知 我拉長 拉短時 了知 我拉短 諸比丘 比丘如是在出息長時 了知 我出息長 入息長時 了知 我入息長 修習 我當覺知 息之 全身而出息 修習 我當覺知 息之 全身而入息 修習 我當寂靜身行而出息 修習 我當寂靜身行而入息 如是 比丘安住於身 觀照內身 安住於身 觀照外身 安住於身 觀照內外身 安住於身 隨觀生法 安住於身 隨觀滅法 安住於身 隨觀生滅法 於是 有身 之念現起 唯有正念與覺照 無所依而住 不再貪著世間之任何事物 諸比丘 此即比丘安住於身 循身觀察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再者 諸比丘 比丘在行走時 了知 我行走 或站立時 了知 我站立 或坐著時 了知 我坐著 或躺臥時 了知 我躺臥 無論身體所處如何 只是如實地了知 如此 或於內身隨觀身而住 或於外身隨觀身而住 或於內外身隨觀身而住 或於身隨觀生起之法而住 或於身隨觀壞滅之法而住 或於身隨觀生起 壞滅之法而住 他現起 有身 之念 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 他無所依而住 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再者 诸比丘 比丘在前進 返回時保持正知 向前看 向旁看時保持正知 屈 伸 手足 時保持正知 持桑喀帝 缽與衣時保持正知 食 飲 嚼 嚐時保持正知 大 小便利時保持正知行走 站立 坐著 睡眠 覺醒 說話 沉默時保持正知 清净道论 等义注 通常在此三十一基础上再加上 脑 而成三十二身分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再者 諸比丘 比丘對此從腳底以上 從髮頂以下 為皮膚所包的身體 觀察充滿種種之不淨 於此身中有頭髮 身毛 指甲 牙齒 皮膚 肌肉 筋腱 骨 骨髓 腎 心 肝 肋膜 脾 肺 腸 腸間膜 胃中物 糞便 膽汁 痰 膿 血 汗 脂肪 淚 油膏 唾液 鼻涕 關節滑液 尿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再者 諸比丘 比丘如其住立 如其所處 以界觀察此身 於此身中 有地界 水界 火界 風界 諸比丘 猶如熟練的屠牛者或屠牛者的學徒 殺了牛並切成肉片之後 坐在四衢大道 同樣地 諸比丘 比丘如其住立 如其所處 以界觀察此身 於此身中 有地界 水界 火界 風界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再者 諸比丘 如同比丘見到被丟棄在墓地裏的屍體 死後經一日 經兩日或三日 已經腫脹 青瘀 膿爛 他比較於此身 此身也有如是之法 如是之性 無法避免如此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諸比丘 於此 比丘感到樂受時 了知 我感到樂受 感到苦受時 了知 我感到苦受 感到不苦不樂受時 了知 我感到不苦不樂受 感受到有物染的樂受時 了知 我感受到有物染的樂受 感受到無物染的樂受時 了知 我感受到無物染的樂受 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時 了知 我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 感受到無物染的苦受時 了知 我感受到無物染的苦受 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 捨受 時 了知 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 感受到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 捨受 時 了知 我感受到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 大正新修大藏经 中阿含经 第24卷 僧伽提婆 大念住經 就此言之 诸比丘众 今者比丘感觉乐受 自知正感乐受 感觉苦受 自知正感苦受 感觉非苦非乐受 自知正感非苦非乐受 或感觉肉体乐受 或非肉体乐受 或其念住业已成就 不间思惟 余受如是 乃得自在无惑 不执着于世间一切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如此 或於內受隨觀受而住 或於外受隨觀受而住 或於內外受隨觀受而住 或於受隨觀生起之法而住 或於受隨觀壞滅之法而住 或於受隨觀生起 壞滅之法而住 他現起 有受 之念 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 他無所依而住 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諸比丘 於此 比丘於有貪心 了知 有貪心 離貪心了知 離貪心 有瞋心 了知 有瞋心 離瞋心 了知 離瞋心 有癡心 了知 有癡心 離癡心 了知 離癡心 昏昧心 了知 昏昧心 散亂心 了知 散亂心 廣大心 了知 廣大心 不廣大心 了知 不廣大心 有上心 了知 有上心 無上心 了知 無上心 得定心 了知 得定心 無定心 了知 無定心 解脫心 了知 解脫心 未解脫心 了知 未解脫心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聲聞地 云何為心 謂有貪心 離貪心 有瞋心 離瞋心 有癡心 離癡心 略心 散心 下心 舉心 掉心 不掉心 寂靜心 不寂靜心 定心 不定心 善修心 不善修心 善解脫心 不善解脫心 如是總有二十種心 大正新修大藏经 中阿含经 第24卷 僧伽提婆 大念住經 就此言之 比丘应了知情欲之思之为情欲之思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如此 或於內心隨觀心而住 或於外心隨觀心而住 或於內外心隨觀心而住 或於心隨觀生起之法而住 或於心隨觀壞滅之法而住 或於心隨觀生起 壞滅之法而住 他現起 有心 之念 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 他無所依而住 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法蘊論 觀察思惟自他法相 謂前所說內外五蓋 六結 七覺支等 中阿含經 念處經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諸比丘 於此 比丘對五蓋而於法隨觀法而住 諸比丘 比丘又如何對五蓋而於法隨觀法而住呢 諸比丘 於此 比丘內 心 存在欲貪 了知 我內 心 有欲貪 內 心 不存在欲貪 了知 我內 心 沒有欲貪 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貪如何生起 了知已生起的欲貪如何捨斷 也了知已捨斷的欲貪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內 心 存在瞋恚 了知 我內 心 有瞋恚 內 心 不存在瞋恚 了知 我內 心 沒有瞋恚 他了知未生起的瞋恚如何生起 了知已生起的瞋恚如何捨斷 也了知已捨斷的瞋恚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內 心 存在昏沉 睡眠 了知 我內 心 有昏沉 睡眠 內 心 不存在昏沉 睡眠 了知 我內 心 沒有昏沉 睡眠 他了知未生起的昏沉 睡眠如何生起 了知已生起的昏沉 睡眠如何捨斷 也了知已捨斷的昏沉 睡眠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內 心 存在掉舉 追悔 了知 我內 心 有掉舉 追悔 內 心 不存在掉舉 追悔 了知 我內 心 沒有掉舉 追悔 他了知未生起的掉舉 追悔如何生起 了知已生起的掉舉 追悔如何捨斷 也了知已捨斷的掉舉 追悔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內 心 存在疑 了知 我內 心 有疑 內 心 不存在疑 了知 我內 心 沒有疑 他了知未生起之疑如何生起 了知已生起之疑如何捨斷 也了知已捨斷之疑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世親 俱舍論 卷第二十一 諸煩惱等皆有蓋義 何故如來唯說此五 唯此於五蘊能為勝障故 謂貪恚蓋能障戒蘊 惛沈睡眠能障慧蘊 掉舉惡作能障定蘊 定慧無故於四諦疑 疑故能令乃至解脫解脫智見皆不得起 故唯此五建立為蓋 隋智顗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問曰 不善法廣 塵數無量 何故但棄五法 答曰 此五蓋中 即具有三毒等分 四法為根本 亦得攝八萬四千諸塵勞門 一 貪欲蓋 即貪毒 二 瞋恚蓋 即瞋毒 三 睡眠及疑 此二法是癡毒 四 掉悔 即是等分攝 合為四分煩惱 一中有二萬一千 四中合為八萬四千 是故 除此五蓋 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諸比丘 於此 比丘 了知 如是色 如是色之集 如是色之滅 如是受 如是受之集 如是受之滅 如是想 如是想之集 如是想之滅 如是諸行 如是諸行之集 如是諸行之滅 如是識 如是識之集 如是識之滅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諸比丘 於此 比丘了知眼 了知色 也了知緣此二者而生起之結 他了知未生起之結如何生起 了知已生起之結如何捨斷 也了知已捨斷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如此 或於內法隨觀法而住 或於外法隨觀法而住 或於內外法隨觀法而住 或於法隨觀生起之法而住 或於法隨觀壞滅之法而住 或於法隨觀生起 壞滅之法而住 他現起 有法 之念 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 他無所依而住 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諸比丘 於此 比丘內 心 存在念覺支 了知 我內 心 有念覺支 內 心 不存在念覺支 了知 我內 心 沒有念覺支 他了知未生起的念覺支如何生起 也了知已生起的念覺支如何修習至圓滿 其他六觉支依此理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再者 諸比丘 比丘對四聖諦而於法隨觀法而住 諸比丘 比丘又如何對四聖諦而於法隨觀法而住呢 諸比丘 於此 比丘如實了知 此是苦 如實了知 此是苦之集 如實了知 此是苦之滅 如實了知 此是導至苦滅之道 大正新修大藏经 中阿含经 第24卷 僧伽提婆 大念住經 然则云何 诸比丘众 比丘修行 以法为验 观察诸法 就此而言 诸比丘众 比丘修行 以法为验 当就五盖 观察诸法 如何 就此而言 诸比丘众 当比丘内心贪欲意向生起 知有内心贪欲意向 彼亦明了 贪欲意向 原所未有 如何生起 已生起者 如何弃除 已弃除者 如何未来不复生起 巴利大藏经 长部 第22卷 大念住經 正如所說的 諸比丘 此一行道 能清淨有情 超越愁 悲 滅除苦 憂 得達如理 現證涅槃 此即是四念處 乃因此而說 參見 编辑三十七菩提分法外部連結 编辑林育民 俱舍論 賢聖品 修證法義之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釋演培 俱舍論頌講記 分別賢聖品第六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四念住 amp oldid 7502564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