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梵語ऊपेक्खाUpekṣa,或upekṣaka,adhyupekṣaṇā),又译等捨,佛教術語,是一種平等而安穩的心態。為四梵住七覺支之一。它也是一種心所,說一切有部將其列入大善地法中。

字義 编辑

在梵文中,捨(Upekkhā)由upa(平等)以及ikkha(看見)所組成,字面意義為平等、不帶成見、不偏頗的觀看。

概論 编辑

捨是一種平等作意,不帶貪念[1]。釋迦牟尼主張在修行時,對於五蘊,應該採取不樂、不讚嘆、不取、不著的態度,保持在平等捨的態度,就能讓心解脫[2][3]

分類 编辑

三捨 编辑

捨可分為,受捨,行捨,無量捨三種[4]

註釋 编辑

  1.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41:「捨謂平等作意相應,無貪善根為性。」
  2. ^ 《雜阿含經》卷3〈60經〉:「善哉,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善哉,比丘不樂於受、想、行、識,不讚歎識,不取於識,不著於識。所以者何?若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則於色不樂,心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樂於識,不讚歎識,不取於識,不著於識,則於識不樂,心得解脫,若比丘不樂於色,心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樂,心得解脫,不滅不生,平等捨住,正念正智。」
  3. ^ 《成唯識論》卷6:「云何行捨?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謂即四法,令心遠離掉舉等障,靜住名捨。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初中後位辯捨差別。由不放逸,先除雜染;捨復令心寂靜而住。此無別體。如不放逸。離彼四法,無相用故。能令寂靜,即四法故。所令寂靜,即心等故。」
  4. ^ 法尊譯《菩提道第次廣論》:「又捨有三:行捨、受捨及無量捨。」

上座部佛教國家和地區斯里蘭卡, 緬甸, 泰國, 傣區, 柬埔寨, 老撾, 孟加拉, 越南南部, 馬來西亞, 尼泊爾, 印度, 印尼典籍集结, 阿毗达摩, 巴利三藏, 巴利聖典協會, 巴利藏外文獻, 英语, paracanonical, texts, theravada, buddhism, 巴利文献, 英语, pali, literature, 義註, 複註, 英语, commentaries, theravāda, 複複註, 英语, anutikā, 摄阿毗达摩义论, 英语, abhidhammattha, sa. 上座部佛教國家和地區斯里蘭卡 緬甸 泰國 傣區 柬埔寨 老撾 孟加拉 越南南部 馬來西亞 尼泊爾 印度 印尼典籍集结 阿毗达摩 巴利三藏 巴利聖典協會 巴利藏外文獻 英语 Paracanonical texts Theravada Buddhism 巴利文献 英语 Pali literature 義註 複註 英语 Sub commentaries Theravada 複複註 英语 anutika 摄阿毗达摩义论 英语 Abhidhammattha sangaha 清淨道論 解脱道论歷史初期佛教 部派佛教 上座部 分別說部 赤銅鍱部 大寺派 阿育王 帝須目犍連子 第三次集結 第四次结集 第五次集結 第六次集結 英语 Sixth Buddhist council 摩哂陀 僧伽蜜多 覺音 法护尊者 英语 Anagarika Dharmapala 法护 波罗迦罗摩巴忽一世 英语 Parakramabahu I 雷迪西亚多 英语 Ledi Sayadaw 島史 大史 佛教现代主义 内观运动 英语 Vipassana movement 教義三寶 三皈依 二十八佛 四向四果 沙门果 阿罗汉 应供 輪回 轮回 佛教 涅槃 中道 八正道 四諦 业处 内观 戒律 五戒 毗奈耶 修学制度 佛教伦理 英语 Buddhist ethics 佛教大綱 英语 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查看讨论编辑捨 梵語 ऊप क ख Upekṣa 或upekṣaka adhyupekṣaṇa 又译等捨 佛教術語 是一種平等而安穩的心態 為四梵住與七覺支之一 它也是一種心所 說一切有部將其列入大善地法中 目录 1 字義 2 概論 3 分類 3 1 三捨 4 註釋字義 编辑在梵文中 捨 Upekkha 由upa 平等 以及ikkha 看見 所組成 字面意義為平等 不帶成見 不偏頗的觀看 概論 编辑捨是一種平等作意 不帶貪念 1 釋迦牟尼主張在修行時 對於五蘊 應該採取不樂 不讚嘆 不取 不著的態度 保持在平等捨的態度 就能讓心解脫 2 3 分類 编辑三捨 编辑 捨可分為 受捨 行捨 無量捨三種 4 註釋 编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卷141 捨謂平等作意相應 無貪善根為性 雜阿含經 卷3 60經 善哉 比丘不樂於色 不讚歎色 不取於色 不著於色 善哉 比丘不樂於受 想 行 識 不讚歎識 不取於識 不著於識 所以者何 若比丘不樂於色 不讚歎色 不取於色 不著於色 則於色不樂 心得解脫 如是受 想 行 識 不樂於識 不讚歎識 不取於識 不著於識 則於識不樂 心得解脫 若比丘不樂於色 心得解脫 如是受 想 行 識不樂 心得解脫 不滅不生 平等捨住 正念正智 成唯識論 卷6 云何行捨 精進三根 令心平等 正直 無功用住 為性 對治掉舉 靜住為業 謂即四法 令心遠離掉舉等障 靜住名捨 平等 正直 無功用住 初中後位辯捨差別 由不放逸 先除雜染 捨復令心寂靜而住 此無別體 如不放逸 離彼四法 無相用故 能令寂靜 即四法故 所令寂靜 即心等故 法尊譯 菩提道第次廣論 又捨有三 行捨 受捨及無量捨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捨 amp oldid 7986294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