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大寺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大寺巴利語Mahā-vihāra梵語Mahā-vihāra),音译摩诃毗诃罗,也写作摩诃毘诃罗,是南传佛教的较大规模佛寺的常用名,在歷史上以斯里兰卡阿努拉德普勒大寺英语Anuradhapura Maha Viharaya最为出名,在此地诞生了大寺派(大寺住派),传承至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1][2]

詞義

Mahā通常音譯爲“摩訶”、或意譯爲“大”,它和希臘文mega同源。vihāra有時也作vihāraya,-ya無實義,音譯作“毗訶羅(耶)”,義爲精舍,即佛寺[3]

古印度大寺

佛教廣為流傳後,在古摩揭陀孟加拉發展起來諸多修學道場,這些寺院規模宏大,學僧眾多,故稱大寺。在如今的比哈爾邦还留有大量遺跡,實際上,“比哈爾”(Bihar)一名就是Vihara的印地语现代音[4]。藏傳佛教記載古印度有五個大寺最為著名[5]

另外有:

  • 舍羅般寺英语Shalban_Vihara(Shalban Vihāra):即跋婆提婆寺、有天寺(Bhavadeva vihāra),位於孟加拉國庫米拉縣,也譯作“沙爾班比哈爾”(Shalban Bihar)。

斯里蘭卡大寺

  • 阿努拉德普勒大寺英语Anuradhapura Maha Viharaya:是錫蘭上座部佛教的學術中心。依此處住者成立了大寺派(大寺住派),即現代南傳上座部的源頭。曾在錫蘭本地數次衰弱,教典散失,而遣使至緬甸、暹羅請回僧團,重建大寺派的傳承。
    • 大寺毀壞後還重建有祗陀林佛塔,祗陀林派(薩伽利耶派)即住此而得名,是從無畏山寺派分裂出的。
  • 無畏山寺英语Abhayagiri vihāra:與大寺派相對的無畏山寺派即住此而得名,是錫蘭兼習大乘之上座部部派,後來因政爭而消亡[6]

其他地區

南亞、東南亞也常有以大寺命名的佛寺。如:

  • 馬來西亞吉隆坡十五碑錫蘭佛寺英语Buddhist Maha Vihara, Brickfields(Buddhist Maha Vihara, Brickfields[7]

註释

  1. ^ 一行佛学词典集合搜寻【摩诃毗诃罗】. [2019-03-07]. (原始内容于2019-03-08). 
  2. ^ 一行佛学词典集合搜寻【大寺】. [2019-03-07]. (原始内容于2019-03-08). 
  3. ^ 精舍#佛教精舍
  4. ^ 《西藏大藏经》中准提法之记载(普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比哈尔”之名源自vihara,指的是“佛教寺庙”……。
  5. ^ Vajrayogini: Her Visualization, Rituals, and Forms by Elizabeth English. Wisdom Publications. ISBN 0-86171-329-X,p15
  6. ^ 《佛光大辭典》【無畏山寺派】:巴利名 Abhayagirivihāranikāya。又作阿跋耶祇釐住部(梵 Abhayagirivāsin)、法味派(巴 Dhammarucika)。乃錫蘭第一個兼習大乘之上座部部派,因以無畏山寺為中心,故稱為無畏山寺派。該寺於西元前一世紀由婆他伽馬尼王(巴 Vattagāmani)所建,獻予大寺(巴 Mahā-vihāra)之長老摩訶帝須(巴 Mahātissa)。後摩訶帝須被大寺擯出,其門徒遂與大寺分離,據守無畏山寺,號稱無畏山寺派。錫蘭佛教遂分為大寺派(摩訶毘訶羅住部)與無畏山寺派。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載,佛教傳至錫蘭後二百餘年,各擅專門,分成二部,一為摩訶毘訶羅住部,斥大乘而習小乘,一為阿跋耶祇釐住部,學兼二乘,弘演三藏。於三世紀頃,大乘佛教傳入錫蘭,本派成為大乘之重鎮;四世紀中葉,曾經分裂為二;然據高僧法顯傳所述,法顯到錫蘭時,無畏山寺派正當隆盛中。六至十一世紀,因政治因素,本派遭嚴重破壞。至十二世紀時,國王波洛羅摩婆訶一世(巴 Parakkamabāhu I)下令取締,敕令破戒比丘還俗,本派遂滅絕。(參閱「錫蘭佛教」6327) p5103
  7. ^ 參見十五碑錫蘭佛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見

  • 佛寺精舍
  • 內瓦爾地區的大寺列表英语List of Mahaviharas of Newar Buddhism尼泊爾內瓦爾人地區
  • 佛寺列表英语List_of_Buddhist_temples

大寺,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进行清理, 使其符合格式, 2021年2月20日, 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 脚注及外部链接格式, 上座部佛教國家和地區斯里蘭卡, 緬甸, 泰國, 傣區, 柬埔寨, 老撾, 孟加拉, 越南南部, 馬來西亞, 尼泊爾, 印度, 印尼典籍集结, 阿毗达摩, 巴利三藏, 巴利聖典協會, 巴利藏外文獻, 英语, paracanonical, texts, theravada, buddhism, 巴利文献, 英语, pali, literature, 義註, 複註, 英语, commentarie.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进行清理 使其符合格式 2021年2月20日 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 脚注及外部链接格式 上座部佛教國家和地區斯里蘭卡 緬甸 泰國 傣區 柬埔寨 老撾 孟加拉 越南南部 馬來西亞 尼泊爾 印度 印尼典籍集结 阿毗达摩 巴利三藏 巴利聖典協會 巴利藏外文獻 英语 Paracanonical texts Theravada Buddhism 巴利文献 英语 Pali literature 義註 複註 英语 Sub commentaries Theravada 複複註 英语 anutika 摄阿毗达摩义论 英语 Abhidhammattha sangaha 清淨道論 解脱道论歷史初期佛教 部派佛教 上座部 分別說部 赤銅鍱部 大寺派 阿育王 帝須目犍連子 第三次集結 第四次结集 第五次集結 第六次集結 英语 Sixth Buddhist council 摩哂陀 僧伽蜜多 覺音 法护尊者 英语 Anagarika Dharmapala 法护 波罗迦罗摩巴忽一世 英语 Parakramabahu I 雷迪西亚多 英语 Ledi Sayadaw 島史 大史 佛教现代主义 英语 Buddhist modernism 内观运动 英语 Vipassana movement 教義三寶 三皈依 二十八佛 四向四果 沙门果 阿罗汉 应供 輪回 轮回 佛教 涅槃 中道 八正道 四諦 业处 内观 戒律 五戒 毗奈耶 修学制度 佛教伦理 英语 Buddhist ethics 佛教大綱 英语 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查看讨论编辑大寺 巴利語 Maha vihara 梵語 Maha vihara 音译摩诃毗诃罗 也写作摩诃毘诃罗 是南传佛教的较大规模佛寺的常用名 在歷史上以斯里兰卡阿努拉德普勒大寺 英语 Anuradhapura Maha Viharaya 最为出名 在此地诞生了大寺派 大寺住派 传承至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 1 2 目录 1 詞義 2 古印度大寺 3 斯里蘭卡大寺 4 其他地區 5 註释 6 參見詞義 编辑Maha 通常音譯爲 摩訶 或意譯爲 大 它和希臘文mega 同源 vihara 有時也作viharaya ya無實義 音譯作 毗訶羅 耶 義爲精舍 即佛寺 3 古印度大寺 编辑佛教廣為流傳後 在古摩揭陀和孟加拉發展起來諸多修學道場 這些寺院規模宏大 學僧眾多 故稱大寺 在如今的比哈爾邦还留有大量遺跡 實際上 比哈爾 Bihar 一名就是Vihara 的印地语现代音 4 藏傳佛教記載古印度有五個大寺最為著名 5 那烂陀寺 Nalanda maha vihara 佛教学术中心 唐玄奘法师曾在此修学 得到唯识学真传 後毁于突厥人穆斯林 超戒寺 Vikrama sila maha vihara 佛教顶级学术中心 也是佛教密宗学术中心 索玛普利大寺 Somapura maha vihara 佛教学术中心 七世纪大乘佛教在孟加拉兴起的见证 欧丹多富梨寺 Udandapura maha vihara 佛教密宗學術中心 譯為飛行寺 高聳寺 阇迦陀羅寺 英语 Jagaddala Mahavihara Jagaddala maha vihara 11 12世紀佛教寺院 位於現孟加拉國 另外有 舍羅般寺 英语 Shalban Vihara Shalban Vihara 即跋婆提婆寺 有天寺 Bhavadeva vihara 位於孟加拉國庫米拉縣 也譯作 沙爾班比哈爾 Shalban Bihar 斯里蘭卡大寺 编辑阿努拉德普勒大寺 英语 Anuradhapura Maha Viharaya 是錫蘭上座部佛教的學術中心 依此處住者成立了大寺派 大寺住派 即現代南傳上座部的源頭 曾在錫蘭本地數次衰弱 教典散失 而遣使至緬甸 暹羅請回僧團 重建大寺派的傳承 大寺毀壞後還重建有祗陀林佛塔 祗陀林派 薩伽利耶派 即住此而得名 是從無畏山寺派分裂出的 無畏山寺 英语 Abhayagiri vihara 與大寺派相對的無畏山寺派即住此而得名 是錫蘭兼習大乘之上座部部派 後來因政爭而消亡 6 其他地區 编辑南亞 東南亞也常有以大寺命名的佛寺 如 馬來西亞吉隆坡十五碑錫蘭佛寺 英语 Buddhist Maha Vihara Brickfields Buddhist Maha Vihara Brickfields 7 註释 编辑 一行佛学词典集合搜寻 摩诃毗诃罗 2019 03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3 08 一行佛学词典集合搜寻 大寺 2019 03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3 08 見精舍 佛教精舍 西藏大藏经 中准提法之记载 普光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比哈尔 之名源自vihara 指的是 佛教寺庙 Vajrayogini Her Visualization Rituals and Forms by Elizabeth English Wisdom Publications ISBN 0 86171 329 X p15 佛光大辭典 無畏山寺派 巴利名 Abhayagiriviharanikaya 又作阿跋耶祇釐住部 梵 Abhayagirivasin 法味派 巴 Dhammarucika 乃錫蘭第一個兼習大乘之上座部部派 因以無畏山寺為中心 故稱為無畏山寺派 該寺於西元前一世紀由婆他伽馬尼王 巴 Vattagamani 所建 獻予大寺 巴 Maha vihara 之長老摩訶帝須 巴 Mahatissa 後摩訶帝須被大寺擯出 其門徒遂與大寺分離 據守無畏山寺 號稱無畏山寺派 錫蘭佛教遂分為大寺派 摩訶毘訶羅住部 與無畏山寺派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載 佛教傳至錫蘭後二百餘年 各擅專門 分成二部 一為摩訶毘訶羅住部 斥大乘而習小乘 一為阿跋耶祇釐住部 學兼二乘 弘演三藏 於三世紀頃 大乘佛教傳入錫蘭 本派成為大乘之重鎮 四世紀中葉 曾經分裂為二 然據高僧法顯傳所述 法顯到錫蘭時 無畏山寺派正當隆盛中 六至十一世紀 因政治因素 本派遭嚴重破壞 至十二世紀時 國王波洛羅摩婆訶一世 巴 Parakkamabahu I 下令取締 敕令破戒比丘還俗 本派遂滅絕 參閱 錫蘭佛教 6327 p5103 參見十五碑錫蘭佛寺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見 编辑佛寺 精舍 內瓦爾地區的大寺列表 英语 List of Mahaviharas of Newar Buddhism 尼泊爾內瓦爾人地區 佛寺列表 英语 List of Buddhist temples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大寺 amp oldid 6439449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