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赤銅鍱部


初期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赤銅或銅鍱部(梵語Tāmraparṇīya巴利語Tambapaṇṇiya),也叫做紅衣部(梵語:Tāmraśāṭīya),是傳至斯里蘭卡分別說部佛教支派。因斯里蘭卡古稱「銅鍱洲」(巴利語:Tambapaṇṇī-dīpa)或「赤銅鍱」故得名。[1][2][3][4]

支派

巴利語三藏為其主要特徵,又被稱為巴利文佛教或尼柯耶[5]派。

因為權力上的紛爭,後世分裂為三派:

  • 大寺派(巴利語: Mahavihara)。現今南傳上座部佛教皆以此部為根源。
  • 無畏山派(巴利語: Abhayagirivihara),也稱為“法喜部”。
    • 祗陀林派(巴利語: Jetavanavihara),也稱為“海部”。

漢傳記載

傳承

斯里蘭卡(古稱僧伽羅國、師子國)的分別說部佛教是第三次結集摩哂陀尊者傳入。

公元489年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毘婆沙》:

法顯高僧法顯傳》:

玄奘大唐西域記》:

三藏

斯里蘭卡分別說部三藏使用巴利語

善見律毘婆沙》:

學說

有分

有分(巴利語:bhavaṅga)概念最早出現在《發趣論》中[12]

玄奘三藏譯世親《大乘成業論》:

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優波底沙《解脫道論》:

玄奘三藏譯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

玄奘三藏《成唯識論》:

真諦三藏譯世親攝大乘論釋》:

真諦三藏譯《顯識論》[21]

意根

心臟(巴利語:hadaya,梵語:hṛdaya)一詞出現在《分別論》對意界的定義中[26]

玄奘三藏譯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

玄奘三藏《成唯識論》:

窺基法師《成唯識論述記》:

存世經典

善見律毘婆沙》為赤銅鍱部律藏的註釋書。又據學者考證,《解脫道論》可能為無畏山派(巴利語: Abhayagirivihara)的論書。

參見

註釋和引用

  1. ^ Mun-keat Choong. The Notion of Emptiness in Early Buddhism.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 1999: 99 [2020-05-22]. ISBN 978-81-208-1649-7. (原始内容于2020-12-21). 
  2. ^ Etienne Lamotte.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the Origins to the Saka Era (PDF). Sara WEBB-BOI.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Institut orientaliste. 1988: 120 [2020-05-22]. ISBN 978-90-6831-100-6. (原始内容 (PDF)于2015-02-15). 
  3. ^ Edward James Rapson; Sir Wolseley Haig; Sir Richard Burn; Henry Dodwell; Mortimer Wheele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 Ancient India. University Press. 1922: 213 [2020-05-22]. (原始内容于2020-12-21). 
  4. ^ Tambapann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liKanon.com
  5. ^ 真諦部執異論》:「天竺呼部為尼柯與。」
  6. ^ 原文誤為“須那拘”,依據《南傳大藏經》之《一切善見律注序》更正。
  7. ^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又聞東北海畔有城,自城東南三千餘里至僧伽羅國(唐言執師子。非印度境也)。……其國先無佛法,如來涅槃後一百年中,無憂王弟摩醯因陀羅厭捨欲愛,獲四沙門果,乘空往來,遊化此國,顯讚佛教,發示神通,國人信慕,建立伽藍。見百餘所,僧徒萬人,遵行大乘及上座部教。」
    道宣《釋迦方志》:「僧伽羅國(非印度攝即執師子也)。……寺有數百。僧二萬餘人。上座部也。」「樹垣北門外。即摩訶菩提寺。……其寺常僧減一千人。習大乘上座部。法儀清肅。是南海僧伽羅國王。請中印度大吉祥王立之。經今四百年矣故寺多師子國人。」
    水野弘元《佛教的分派及其系統》:「據《西域記》的記載,上座部當時也相當流行。上座部區分為大乘上座部和單純被看成是上座部的(小乘上座部)這樣兩派。玄奘認為,所謂大乘上座部,指的是在錫蘭的巴利語佛教三派中帶自由主義色彩的無畏山寺派。他似乎把保守的大寺派看成是小乘上座部。」
  8. ^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是時聞海中有僧伽羅國(此云執師子也),有明上座部三藏及解《瑜伽論》者,涉海路七百由旬方可達彼。……建志城即印度南海之口,向僧伽羅國水路三日行到。未去之間而彼王死,國內飢亂。有大德名菩提迷祇(抑鷄反)濕伐羅(此云自在覺雲),阿跋耶鄧瑟哳羅(此云無畏牙),如是等三百餘僧,來投印度,到建志城。法師與相見訖,問彼僧曰:「承彼國大德等解上座部三藏及《瑜伽論》,今欲往彼參學,師等何因而來?」報曰:「我國王死,人庶飢荒,無可依仗。聞贍部洲豐樂安隱,是佛生處,多諸聖跡,是故來耳。又知法之輩無越我曹,長老有疑,隨意相問。」法師引《瑜伽》要文大節徵之,亦不能出戒賢之解。」
  9. ^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貞觀十九年春正月景子,京城留守左僕射梁國公房玄齡等承法師齎經、像至。……又安置法師於西域所得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論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經、律、論一十五部。……」
  10. ^ 原文誤為“四”,據“宮本”更正。
  11. ^ 原文此處多出“二”字。
  12. ^ 水野弘元《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關於有分識,巴利論藏最後的《發趣論》(Paṭṭhāna, i, p. 163ff.)各處皆有提到,在此以前的六論則完全沒有出現此名稱,其實初期論書以來所說的八十九心中,作為三界諸有情的基礎心的十九心,即是作為有分識而存續。關於這點,在論藏的註釋書或綱要書等中,有詳細的說明,但是,在此只想從其潛在識的立場簡單做介紹。巴利的有分識,即是作為過去善不善行為結果的異熟識,由前世一切行為的結果,而規定有情的下一生,決定其投生的命運。也就是,有情在結束前生時,依據前生的善惡業,投生到其對應的世界,前生的最後死心cuti-citta,以及接續往下一生的結生心paṭisandhi-citta,都是前生善惡業的果報、異熟。而投生到下一生的最初剎那之結生心,是此有情一生的基礎心,此基礎心稱為「有分識」。」
  13. ^ 異譯本公元541年毘目智仙世親《業成就論》:「如彼大德銅色弟子。說有分識。」
  14. ^ 優波底沙《解脫道論》:「解脫者是心屈曲。如水流深處。彼覺觀足處。」
  15. ^ 省略的優波底沙《解脫道論》原文:「此成四種:六內入。過去現在未來。第一種。五外入。過去未來現在。離除非入根。是第二種。法入第三種。十一種制名者。所謂眾生。方。時。犯罪。頭陀一切相。無所有入定。事、滅、禪定。實思惟。不實思惟。是第四種。此謂法事。」
  16. ^ 原文誤為“昱”,依據《中華大藏經》相應的《校勘記》更正。
  17. ^ 大毗婆沙論》:「或復有執。意界是常。如執意界是常論者。彼作是說。六識雖生滅而意界是常。如是可能憶本所作。六識所作事。意界能憶故。」
  18. ^ 窺基《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上座部師立九心輪。一有分.二能引發.三見.四等尋求.五等貫徹.六安立.七勢用.八返緣.九有分。然實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總說有九。故成九心輪。且如初受生時。未能分別。心但任運緣於境轉。名有分心。若有境至心欲緣時。便生警覺。名能引發。其心既於此境上轉。見照矚彼。既見彼已。便等尋求。察其善惡。既察彼已。遂等貫徹。識其善惡。而安立心。起語分別。說其善惡。隨其善惡。便有動作。勢用心生。動作既興。將欲休廢。遂復返緣前所作事。既返緣已。遂歸有分。任運緣境。名為九心。方成輪義。其中見心通於六識。餘唯意識。有分心通死生。返緣心唯得死。若離欲者死唯有分心。既無我愛。無所返緣。不生顧戀。未離欲者。以返緣心而死。有變愛故。若有境至。則心可生。若無異境。恒作有分。任運相續。然見與尋求。前後不定。《無性攝論》第二卷云。五識於法無所了知。先說見心也。復言見唯照矚。却結前心。」
  19. ^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分別論者。舊名分別說部。今說假部。說有分識。體恒不斷。周遍三界。為三有因。其餘六識時間斷故。有不遍故。故非有分。世親攝論》無文。唯《無性釋》有九心輪。此是阿賴耶識。九心者。一有分。二能引發。三見。四等尋求。五等觀徹。六安立。七勢用。八反緣。九有分心。餘如《樞要》說。」
  20. ^ 惠沼《成唯識論了義燈》:「論。上坐部經分別論者。上坐部者以有引經。亦名經量部。非二十部中經部。此上坐部中有阿羅漢迦多衍那弗呾羅。善閑論藏。難此上坐莫能對之。遂湊雪山。因名雪轉部。分別論者。即說假部。舊名分別說部。無性論中順古名分別說部。宗輪論中無分別部有說假部。俱說有分心。上坐九心。五門分別。一列名釋。二諸識分別。三三性分別。四生死分別。五前後分別。如樞要說。」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九章上座別系分別論者,第一節大毘婆沙論的分別論者,第一項分別論者與分別說部:「在真諦Paramārtha的『部執異論』,有分別說部,為『異部宗輪論』說假部的異譯。因此,有以為分別說部或分別論者,就是說假部,但這是錯誤的。我們知道,奘譯的說假部,真諦確是譯為分別說部的,梵語為Prajñaptivādin。鳩摩羅什 Kumārajīva譯為施設部。施設,就是假,也可譯為分別;如『施設論』的「世間施設品」,鳩摩羅什也曾譯為「分別世處分」。這雖可以譯為分別說部,但『大毘婆沙論』的分別說部,分別論者,梵語為Vibhajyavādin(毘婆闍婆提)。這二者,漢譯雖偶然相同,而梵語全異,所以不應以說假部為分別論者。 」
  21. ^ 從《無相論》出。
  22. ^ 大目乾連阿毘達磨法蘊足論》:「云何有緣生。……復有一類。於人趣樂。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人趣同分。與諸人眾。同受快樂。因此希求。造能感人趣身語意妙行。此三妙行。說名業有。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眾同分中。於彼諸生等生。乃至命根起說名生。此生緣有故起。是名有緣生。如說人趣。四大王眾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應知亦爾。……」
  23. ^ 原文此处多出了“有為”二字。
  24. ^ 此段斷句依據金克木《說“有分識”(Bhavaṅga)——古代印度人對“意識流”心理的探索》,水野弘元《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斷句為:「有分者生處,即是生因生緣。此有分識體,是果報法,決是自性無記也。六識起三業,所攝持六識自謝滅,由有分識,攝持力用在。」
  25. ^ 此處“報若”原文作“若報”。
  26. ^ 水野弘元《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心、意、識之語,自原始佛教以來,乃至在部派佛教,多被作為同義語,不加區別而使用。例如,在Saṁyutta, ii, p. 24 中,有謂:「cittam iti pi mano iti pi viññāṇaṁ」(識又稱為心、意)。在巴利阿毘達磨定義中,對於心、意、識任何一語的語義,一定都是用同樣的語句做說明:「cittaṁ mano mānasaṁ hadayaṁ paṇḍaṛaṁ mano manāyatanaṁ manindriyaṁ viññāṇaṁ viññāṇakkhandho tajjā manoviññāṇadhātu」(心、意、意所、心臟、淨白﹝心﹞、意、意處、意根、識、識蘊、隨順﹝觸等法﹞的意識界)。Mahāniddesa, pp. 3, 176, 488 etc.; Paṭisambhidā-m. i, p. 189 etc; Dhammasaṅgaṇi, pp. 10, 11, 18, 19 etc; Vibhaṅga, p. 87 etc.」
  27. ^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然《攝論》第二。破上座胸中色物為意根。」
  28. ^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述曰。第二上座部救。胸中色物為其意根非第七者。不然。意非色故。說七心界。皆是心故。意識應無二分別故。如五識等依色根故。不言自性分別者合有二解。一云五識實有自性。二云三種皆無。此隨彼語。如瑜伽第一抄。對法第二抄會。及下第七方可了知。」
  29. ^ 智周《成唯識論演祕》:「據無性論。此文雙破經部.上座亦應無失。傳釋云。肉摶心藏四塵色法為意識依。又云。由此道理餘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識別依亦不成就。釋類破上座。同是色故。故此論初含於兩宗。後破經部理應允矣。」
    靈泰《成唯識論疏抄》:「然說論第三破上座部胸中色物為意根者。上座部被他難曰。五識六識攝。具有等無間根。及有同時俱有色根。第六識。是六識攝。既有等無間根。亦應有俱有根。上座部被師雖已。則立胸中細色。為其意根。非執胸中麤肉團心。為其意根。胸中肉團心即是身根。此師亦心麤執法處別境色。以為意根。」
  30. ^ 水野弘元《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根據《成唯識論述記》卷2本,大43,275a,謂大眾部與法密部(法藏部)成立身勇、身精進之無表色,又說上座部所講的「胸中色物」亦為無表。身勇、身精進,類似於《舍利弗毘曇》的身進、身除等。在巴利佛教,身輕安(kāya-passaddhi)等是心所法所攝。上座部所說的「胸中色物」,我想可能是指巴利佛教所說的hadaya-vatthu(心基),但是,它是意識之依所─心臟,巴利佛教認為它是色法,完全與無表沒有關係。」
    水野弘元《佛教的色(物質)之概念》:「除了心基之外,其餘的法處色皆已於Dhamma-saṅgaṇi, p. 134 f. 提及,心基的思想,雖然在Mahāniddesa, p. 276 ; Tikapaṭṭhāna, p. 163等中也可見到,但是卻沒有「心基」一語。「心基」一語是到了註釋時代才出現的。Tikapaṭṭhāna, 473, 486, 510, 514 ; Milindap. p. 281 ; Visuddhim. ii, p. 447.」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九章上座別系分別論者,第二節舍利弗阿毘曇論,第二項法數的比較研究:「法入(法處所攝)色,本論(《舍利弗阿毘曇論》)立九,主要為三類:一、無教(表)色。其後說一切有部,專以無表色(業)為法處色。二、身精進與身輕安。這與大眾部、法藏部同;但說一切有部與銅鍱部,都把他看作心所法。三、正語、正業、正命,說一切有部以為就是無表色;銅鍱部卻看作心所法,而另立男根、女根等十四種。」
  31. ^ 優波底沙《解脫道論》:「法入者。是三無色陰(受、想、行)及十八細色(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身作、口作、虛空界色、輕色、軟色、堪受持色、增長色、相續色、生色、老色、無常色、氣味揣食、界處色、睡眠色)及泥洹。」

赤銅鍱部, 此條目需要編修, 以確保文法, 用詞, 语气, 格式, 標點等使用恰当, 2023年1月2日, 請按照校對指引, 幫助编辑這個條目, 幫助, 討論, 初期佛教經典巴利聖典, 阿含經, 南传尼柯耶, 法句經, 十二分教, 初期佛教文獻, 英语, early, buddhist, texts, 犍陀羅語佛教原稿结集第一次結集, 第二次结集, 第三次结集, 第四次结集部派最初僧伽, 大眾部, 一說部, 說出世部, 灰山住部, 多聞部, 說假部, 制多部, 上座部, 雪山部, 说一切有部, 說轉部, 经量部, . 此條目需要編修 以確保文法 用詞 语气 格式 標點等使用恰当 2023年1月2日 請按照校對指引 幫助编辑這個條目 幫助 討論 初期佛教經典巴利聖典 阿含經 南传尼柯耶 法句經 十二分教 初期佛教文獻 英语 Early Buddhist Texts 犍陀羅語佛教原稿结集第一次結集 第二次结集 第三次结集 第四次结集部派最初僧伽 大眾部 一說部 說出世部 灰山住部 多聞部 說假部 制多部 上座部 雪山部 说一切有部 說轉部 经量部 可住子部 正量部 分別說部 化地部 法藏部 飲光部 赤銅鍱部 佛教大綱 英语 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查看讨论编辑赤銅鍱 ye 部或銅鍱部 梵語 Tamraparṇiya 巴利語 Tambapaṇṇiya 也叫做紅衣部 梵語 Tamrasaṭiya 是傳至斯里蘭卡的分別說部佛教支派 因斯里蘭卡古稱 銅鍱洲 巴利語 Tambapaṇṇi dipa 或 赤銅鍱 故得名 1 2 3 4 目录 1 支派 2 漢傳記載 2 1 傳承 2 2 三藏 2 3 學說 2 3 1 有分 2 3 2 意根 3 存世經典 4 參見 5 註釋和引用支派 编辑以巴利語三藏為其主要特徵 又被稱為巴利文佛教或尼柯耶 5 派 因為權力上的紛爭 後世分裂為三派 大寺派 巴利語 Mahavihara 現今南傳上座部佛教皆以此部為根源 無畏山派 巴利語 Abhayagirivihara 也稱為 法喜部 祗陀林派 巴利語 Jetavanavihara 也稱為 海部 漢傳記載 编辑傳承 编辑 斯里蘭卡 古稱僧伽羅國 師子國 的分別說部佛教是第三次結集後摩哂陀尊者傳入 公元489年僧伽跋陀羅譯 善見律毘婆沙 如是大德帝須 方便令王知已 七日在園林中 帝須教王 是律是非律 是法是非法 是佛說是非佛說 七日竟 王勅 以步障作隔 所見同者集一隔中 不同見者各集異隔 處處隔中出一比丘 王自問言 大德 佛法云何 有比丘答 言常 或言斷 或言非想 或言非想非非想 或言世間涅槃 王聞諸比丘言已 此非比丘 即是外道也 王既知已 王即以白衣服與諸外道 驅令罷道 其餘隔中六萬比丘 王復更問 大德 佛法云何 答言 佛分別說也 諸比丘如是說已 王更問大德帝須 佛分別說不 答言 如是大王 知佛法淨已 王白諸大德 願大德布薩說戒 王遣人防衛眾僧 王還入城 王去之後 眾僧即集眾六萬比丘 於集眾中 目揵連子帝須為上座 能破外道邪見徒眾 眾中選擇知三藏得三達智者一千比丘 如昔第一大德迦葉集眾 亦如第二耶須拘迦乾陀子 6 集眾出毘尼藏無異 一切佛法中清淨無垢 第三集法藏九月日竟 大地六種震動 所以一千比丘說 名為第三集也 法師問曰 三集眾誰為律師 於閻浮利地 我當次第說名字 第一優波離 第二馱寫拘 第三須那拘 第四悉伽婆 第五目揵連子帝須 此五法師於閻浮利地 以律藏次第相付不令斷絕 乃至第三集律藏 從第三之後 目揵連子帝須臨涅槃 付弟子摩哂陀 摩哂陀是阿育王兒也 持律藏至師子國 摩哂陀臨涅槃 付弟子阿栗咤 從爾已來 更相傳授至于今日 爾時於波咤利弗國 集第三毘尼藏竟 大德目揵連子帝須 與眾僧遣摩哂陀往師子洲 摩哂陀經六月日而至母所 爾時摩哂陀 次第到母國已 母出頭面作禮 作禮已竟 為設中食 即立大寺 名卑地寫 時摩哂陀少時住寺 四月十五日眾僧集布薩時 便共籌量 於是眾僧各各答言 時可去矣 法師曰 往昔說偈讚言 上座摩哂陀 大德欝地臾 大德欝帝臾 大德跋陀多 大德參婆樓 沙彌脩摩那 皆得三達智 婆塞槃頭迦 已得見道跡 此諸大士等 爾時天帝釋 知聞茶私婆王便已終沒 大德摩哂陀 已受天帝釋語已 即從卑地象山 與大眾俱飛騰虛空 到師子阿 少 兔 羅陀國 爾時諸大德 到師子洲中已 摩哂陀為上座 於時佛涅槃已 二百三十六歲 佛法通流至師子洲中 法顯 高僧法顯傳 於是載商人大舶泛海 西南行得冬初信風晝夜十四日到師子國 佛至其國欲化惡龍 以神足力一足躡王城北 一足躡山頂 兩跡相去十五由延 王於城北跡上起大塔 高四十丈 金銀莊挍眾寶合成 塔邊復起一僧伽藍 名無畏山 有五千僧 城中又起佛齒精舍 其城中多居士長者薩薄商人 屋宇嚴麗巷陌平整 四衢道頭皆作說法堂 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鋪施高座 道俗四眾皆集聽法 其國人云 都可六萬僧 悉有眾食 王別於城內供養五六千人 無畏精舍東四十里有一山中有精舍名支提 可有二千僧 城南七里有一精舍名摩訶毘可羅 大寺 有三千僧住 有一高德沙門戒行清潔 國人咸疑是羅漢 臨終之時王來省視 依法集僧而問 比丘得道耶 其便以實答言 是羅漢 既終王即按經律以羅漢法葬之 闍維已收斂取骨即以起塔 法顯至不及其生存唯見葬 法顯住此國二年 更求得彌沙塞律藏本 得長阿含雜阿含 復得一部雜藏 玄奘 大唐西域記 僧伽羅國 周七千餘里 國大都城周四十餘里 土地沃壤氣序溫暑 稼穡時播花果具繁 人戶殷盛家產富饒 其形卑黑其性獷烈 好學尚德崇善勤福 僧伽羅國 先時唯宗淫祀 佛去世後第一百年 無憂王弟摩醯因陀羅 捨離欲愛志求聖果 得六神通具八解脫 足步虛空來遊此國 弘宣正法流布遺教 自茲已降風俗淳信 伽藍數百所 僧徒二萬餘人 遵行大乘上座部 7 法 佛教至後二百餘年各擅專門 分成二部 一曰摩訶毘訶羅住部 大寺派 斥大乘習小教 二曰阿跋邪祇釐住部 無畏山派 學兼二乘 8 弘演三藏 9 僧徒乃戒行貞潔定慧凝明 儀範可師濟濟如也 三藏 编辑 斯里蘭卡分別說部三藏使用巴利語 善見律毘婆沙 問曰 何謂三藏 答曰 毘尼藏 修多羅藏 阿毘曇藏 是名三藏 問曰 何謂毘尼藏 二波羅提木叉 二十三蹇陀 波利婆羅 是名毘尼藏 問曰 何謂修多羅藏 答曰 梵網經 為初 三 10 十四修多羅 悉入 長阿鋡 初根 牟羅波利耶 11 百五十二修多羅 悉入 中阿鋡 烏伽多羅阿婆陀那 為初 七千七百六十二修多羅 悉入 僧述多 折多波利耶陀那修多羅 為初 九千五百五十七脩多羅 悉入 鴦掘多羅 法句喻 軀陀那 伊諦佛多伽 尼波多 毘摩那 卑多 涕羅涕利伽陀 本生 尼涕婆 波致參毘陀 佛種性經 若用藏者 破作十四分 悉入 屈陀迦 此是名修多羅藏 問曰 何謂阿毘曇藏 答曰 法僧伽 毘崩伽 陀兜迦他 耶摩迦 鉢叉 逼伽羅坋那祗 迦他跋偷 此是阿毘曇藏 學說 编辑 有分 编辑 参见 有分 有分 巴利語 bhavaṅga 概念最早出現在 發趣論 中 12 玄奘三藏譯世親 大乘成業論 赤銅鍱部經中建立有分識名 13 餘部經中唯說六識身為有分識等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優波底沙 解脫道論 從有分心 轉 見心 所受心 分別心 令起心 速心 彼事心 於是有分心者 是於此有根 心如牽縷 轉心者 於眼門色事夾緣故 以緣展轉諸界依處 有分心成起 有分心次第 彼為見色事成轉 生轉心 轉心次第 依眼應轉現得見 生見心 見心次第 已見以心現受 生受心 受心次第 以受義現分別 生分別心 分別心次第 以分別義現令起 生令起心 令起心次第 以令起義 由業心速行 速行心次第 以速行義 不以方便 生彼事果報心 從彼更度有分心 五識一一受其境界 非一一次第生 不前不後生 不散起 以五識不知所有法 除初起 以意界不知所有法 除意轉 以六識不安威儀 以迅速安之 以六識不受持身業 口業 以六識不受善 不善法 以迅速受之 以六識不入定 不安詳起 以迅速入定 以後分安詳 以六識不終 不生 或以後分 或以彼事終 以果報意識界生 以六識不眠 不覺 不見夢 以後分眠 以轉意覺 以迅速夢見 緣眼 色 光 作意生眼識 於是眼者為眼識以四緣成緣 初生 pure jata 依 nissaya 根 indriya 有 atthi 緣 色者 以三緣成緣 初生 事 arammaṇa 有緣 光者 以三緣成緣 初生 依 有緣 作意者 以二緣成緣 次第 an antara 非有 natthi 緣 緣耳 聲 空 作意得生耳識 以此分別當分別 緣鼻 香 風 作意得生鼻識 緣舌 味 水 作意得生舌識 緣身 觸 作意得生身識 緣意 法 解脫 14 作意得生意識 於是意者是後分心 法者是法事 15 專心者心隨 如理 16 作意者於意門轉 意識者速心 於是意者為意識以依緣成緣 法者以事緣成緣 解脫者以依緣成緣 作意者以二緣成緣 次第緣 有緣 玄奘三藏譯無性 攝大乘論無性釋 釋曰 等謂聖者上座部中 以有分聲亦說此識 阿賴耶識是有因故 如說六識不死不生 或由有分 或由反緣而死 由異熟意識界而生 如是等能引發者 唯是意識 故作是言 五識於法無所了知 唯所引發 意界亦爾 17 唯等尋求 見唯照囑 等貫徹者 得決定智 安立是能起語分別 六識唯能隨起威儀 不能受善不善業道 不能入定 不能出定 勢用 一切皆能起作 由能引發 從睡而覺 由勢用故 觀所夢事 如是等分別說部亦說 此識名有分識 18 玄奘三藏 成唯識論 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俱密意說此名有分識 有謂三有 分是因義 唯此恒遍為三有因 19 20 真諦三藏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 等者正量部立名果報識 上座部立名有分識 真諦三藏譯 顯識論 21 若是他毘梨部 名有分識有者三有 即三界也 亦有七有 一中有 二生有 三業有 22 四死有 通前三有為七有也 有分者生處 即是生因生緣 此有分識體是果報 法決是自性無記也 四有者 從識支至六歲是生有 從七歲已上能分別生熟起貪至未捨命是業有 死有者唯一念 中有即中陰 就業有中六識起三種業 善不善不動等三 業有為 23 有分識所攝持 六識自謝滅 由有分識攝持 力用在 24 問曰 何故立有分識 一期生中常緣一境 若生人天 此識見樓觀等事報 若起六識 用麁覆障 則不覺此識用 若生惡道 此識但緣火車等報 若 25 起六識 用強 則不覺此識緣也 若欲界六識緣欲境 凡夫不能覺 乃至無色亦然 若無色 諸識滅 此有分識用則顯 如梨耶及意識也 意根 编辑 心臟 巴利語 hadaya 梵語 hṛdaya 一詞出現在 分別論 對意界的定義中 26 玄奘三藏譯無性 攝大乘論無性釋 餘部所立 胸中色物意識別依 27 玄奘三藏 成唯識論 不可說色為彼 意識 所依 意非色故 意識應無隨念計度二分別故 28 29 窺基法師 成唯識論述記 若大眾 法密部 別立無表色 謂身勇 身精進 若心勇等心所攝 上座胸中色物亦法處攝 30 簡上座部胸中色物以為意根 彼是法處 31 非意處故 唯第六識得微細之色 法處所收 存世經典 编辑 善見律毘婆沙 為赤銅鍱部律藏的註釋書 又據學者考證 解脫道論 可能為無畏山派 巴利語 Abhayagirivihara 的論書 參見 编辑上座部佛教 善見律毘婆沙 眾聖點記 解脫道論註釋和引用 编辑 Mun keat Choong The Notion of Emptiness in Early Buddhism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 1999 99 2020 05 22 ISBN 978 81 208 1649 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21 Etienne Lamotte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the Origins to the Saka Era PDF Sara WEBB BOI Universite catholique de Louvain Institut orientaliste 1988 120 2020 05 22 ISBN 978 90 6831 100 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5 02 15 Edward James Rapson Sir Wolseley Haig Sir Richard Burn Henry Dodwell Mortimer Wheele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 Ancient India University Press 1922 213 2020 05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21 Tambapanni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liKanon com 真諦 部執異論 天竺呼部為尼柯與 原文誤為 須那拘 依據 南傳大藏經 之 一切善見律注序 更正 慧立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又聞東北海畔有城 自城東南三千餘里至僧伽羅國 唐言執師子 非印度境也 其國先無佛法 如來涅槃後一百年中 無憂王弟摩醯因陀羅厭捨欲愛 獲四沙門果 乘空往來 遊化此國 顯讚佛教 發示神通 國人信慕 建立伽藍 見百餘所 僧徒萬人 遵行大乘及上座部教 道宣 釋迦方志 僧伽羅國 非印度攝即執師子也 寺有數百 僧二萬餘人 上座部也 樹垣北門外 即摩訶菩提寺 其寺常僧減一千人 習大乘上座部 法儀清肅 是南海僧伽羅國王 請中印度大吉祥王立之 經今四百年矣故寺多師子國人 水野弘元 佛教的分派及其系統 據 西域記 的記載 上座部當時也相當流行 上座部區分為大乘上座部和單純被看成是上座部的 小乘上座部 這樣兩派 玄奘認為 所謂大乘上座部 指的是在錫蘭的巴利語佛教三派中帶自由主義色彩的無畏山寺派 他似乎把保守的大寺派看成是小乘上座部 慧立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是時聞海中有僧伽羅國 此云執師子也 有明上座部三藏及解 瑜伽論 者 涉海路七百由旬方可達彼 建志城即印度南海之口 向僧伽羅國水路三日行到 未去之間而彼王死 國內飢亂 有大德名菩提迷祇 抑鷄反 濕伐羅 此云自在覺雲 阿跋耶鄧瑟哳羅 此云無畏牙 如是等三百餘僧 來投印度 到建志城 法師與相見訖 問彼僧曰 承彼國大德等解上座部三藏及 瑜伽論 今欲往彼參學 師等何因而來 報曰 我國王死 人庶飢荒 無可依仗 聞贍部洲豐樂安隱 是佛生處 多諸聖跡 是故來耳 又知法之輩無越我曹 長老有疑 隨意相問 法師引 瑜伽 要文大節徵之 亦不能出戒賢之解 慧立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貞觀十九年春正月景子 京城留守左僕射梁國公房玄齡等承法師齎經 像至 又安置法師於西域所得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 大乘論一百九十二部 上座部經 律 論一十五部 原文誤為 四 據 宮本 更正 原文此處多出 二 字 水野弘元 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 關於有分識 巴利論藏最後的 發趣論 Paṭṭhana i p 163ff 各處皆有提到 在此以前的六論則完全沒有出現此名稱 其實初期論書以來所說的八十九心中 作為三界諸有情的基礎心的十九心 即是作為有分識而存續 關於這點 在論藏的註釋書或綱要書等中 有詳細的說明 但是 在此只想從其潛在識的立場簡單做介紹 巴利的有分識 即是作為過去善不善行為結果的異熟識 由前世一切行為的結果 而規定有情的下一生 決定其投生的命運 也就是 有情在結束前生時 依據前生的善惡業 投生到其對應的世界 前生的最後死心cuti citta 以及接續往下一生的結生心paṭisandhi citta 都是前生善惡業的果報 異熟 而投生到下一生的最初剎那之結生心 是此有情一生的基礎心 此基礎心稱為 有分識 異譯本公元541年毘目智仙譯世親 業成就論 如彼大德銅色弟子 說有分識 優波底沙 解脫道論 解脫者是心屈曲 如水流深處 彼覺觀足處 省略的優波底沙 解脫道論 原文 此成四種 六內入 過去現在未來 第一種 五外入 過去未來現在 離除非入根 是第二種 法入第三種 十一種制名者 所謂眾生 方 時 犯罪 頭陀一切相 無所有入定 事 滅 禪定 實思惟 不實思惟 是第四種 此謂法事 原文誤為 昱 依據 中華大藏經 相應的 校勘記 更正 大毗婆沙論 或復有執 意界是常 如執意界是常論者 彼作是說 六識雖生滅而意界是常 如是可能憶本所作 六識所作事 意界能憶故 窺基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 上座部師立九心輪 一有分 二能引發 三見 四等尋求 五等貫徹 六安立 七勢用 八返緣 九有分 然實但有八心 以周匝而言 總說有九 故成九心輪 且如初受生時 未能分別 心但任運緣於境轉 名有分心 若有境至心欲緣時 便生警覺 名能引發 其心既於此境上轉 見照矚彼 既見彼已 便等尋求 察其善惡 既察彼已 遂等貫徹 識其善惡 而安立心 起語分別 說其善惡 隨其善惡 便有動作 勢用心生 動作既興 將欲休廢 遂復返緣前所作事 既返緣已 遂歸有分 任運緣境 名為九心 方成輪義 其中見心通於六識 餘唯意識 有分心通死生 返緣心唯得死 若離欲者死唯有分心 既無我愛 無所返緣 不生顧戀 未離欲者 以返緣心而死 有變愛故 若有境至 則心可生 若無異境 恒作有分 任運相續 然見與尋求 前後不定 無性攝論 第二卷云 五識於法無所了知 先說見心也 復言見唯照矚 却結前心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分別論者 舊名分別說部 今說假部 說有分識 體恒不斷 周遍三界 為三有因 其餘六識時間斷故 有不遍故 故非有分 世親 攝論 無文 唯 無性釋 有九心輪 此是阿賴耶識 九心者 一有分 二能引發 三見 四等尋求 五等觀徹 六安立 七勢用 八反緣 九有分心 餘如 樞要 說 惠沼 成唯識論了義燈 論 上坐部經分別論者 上坐部者以有引經 亦名經量部 非二十部中經部 此上坐部中有阿羅漢迦多衍那弗呾羅 善閑論藏 難此上坐莫能對之 遂湊雪山 因名雪轉部 分別論者 即說假部 舊名分別說部 無性論中順古名分別說部 宗輪論中無分別部有說假部 俱說有分心 上坐九心 五門分別 一列名釋 二諸識分別 三三性分別 四生死分別 五前後分別 如樞要說 印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第九章上座別系分別論者 第一節大毘婆沙論的分別論者 第一項分別論者與分別說部 在真諦Paramartha的 部執異論 有分別說部 為 異部宗輪論 說假部的異譯 因此 有以為分別說部或分別論者 就是說假部 但這是錯誤的 我們知道 奘譯的說假部 真諦確是譯為分別說部的 梵語為Prajnaptivadin 鳩摩羅什 Kumarajiva譯為施設部 施設 就是假 也可譯為分別 如 施設論 的 世間施設品 鳩摩羅什也曾譯為 分別世處分 這雖可以譯為分別說部 但 大毘婆沙論 的分別說部 分別論者 梵語為Vibhajyavadin 毘婆闍婆提 這二者 漢譯雖偶然相同 而梵語全異 所以不應以說假部為分別論者 從 無相論 出 大目乾連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云何有緣生 復有一類 於人趣樂 繫心希求 彼作是念 願我當生人趣同分 與諸人眾 同受快樂 因此希求 造能感人趣身語意妙行 此三妙行 說名業有 由此因緣 身壞命終 生於人趣眾同分中 於彼諸生等生 乃至命根起說名生 此生緣有故起 是名有緣生 如說人趣 四大王眾天 乃至他化自在天 應知亦爾 原文此处多出了 有為 二字 此段斷句依據金克木 說 有分識 Bhavaṅga 古代印度人對 意識流 心理的探索 水野弘元 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 斷句為 有分者生處 即是生因生緣 此有分識體 是果報法 決是自性無記也 六識起三業 所攝持六識自謝滅 由有分識 攝持力用在 此處 報若 原文作 若報 水野弘元 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 心 意 識之語 自原始佛教以來 乃至在部派佛教 多被作為同義語 不加區別而使用 例如 在Saṁyutta ii p 24 中 有謂 cittam iti pi mano iti pi vinnaṇaṁ 識又稱為心 意 在巴利阿毘達磨定義中 對於心 意 識任何一語的語義 一定都是用同樣的語句做說明 cittaṁ mano manasaṁ hadayaṁ paṇḍaṛaṁ mano manayatanaṁ manindriyaṁ vinnaṇaṁ vinnaṇakkhandho tajja manovinnaṇadhatu 心 意 意所 心臟 淨白 心 意 意處 意根 識 識蘊 隨順 觸等法 的意識界 Mahaniddesa pp 3 176 488 etc Paṭisambhida m i p 189 etc Dhammasaṅgaṇi pp 10 11 18 19 etc Vibhaṅga p 87 etc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然 攝論 第二 破上座胸中色物為意根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述曰 第二上座部救 胸中色物為其意根非第七者 不然 意非色故 說七心界 皆是心故 意識應無二分別故 如五識等依色根故 不言自性分別者合有二解 一云五識實有自性 二云三種皆無 此隨彼語 如瑜伽第一抄 對法第二抄會 及下第七方可了知 智周 成唯識論演祕 據無性論 此文雙破經部 上座亦應無失 傳釋云 肉摶心藏四塵色法為意識依 又云 由此道理餘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識別依亦不成就 釋類破上座 同是色故 故此論初含於兩宗 後破經部理應允矣 靈泰 成唯識論疏抄 然說論第三破上座部胸中色物為意根者 上座部被他難曰 五識六識攝 具有等無間根 及有同時俱有色根 第六識 是六識攝 既有等無間根 亦應有俱有根 上座部被師雖已 則立胸中細色 為其意根 非執胸中麤肉團心 為其意根 胸中肉團心即是身根 此師亦心麤執法處別境色 以為意根 水野弘元 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 根據 成唯識論述記 卷2本 大43 275a 謂大眾部與法密部 法藏部 成立身勇 身精進之無表色 又說上座部所講的 胸中色物 亦為無表 身勇 身精進 類似於 舍利弗毘曇 的身進 身除等 在巴利佛教 身輕安 kaya passaddhi 等是心所法所攝 上座部所說的 胸中色物 我想可能是指巴利佛教所說的hadaya vatthu 心基 但是 它是意識之依所 心臟 巴利佛教認為它是色法 完全與無表沒有關係 水野弘元 佛教的色 物質 之概念 除了心基之外 其餘的法處色皆已於Dhamma saṅgaṇi p 134 f 提及 心基的思想 雖然在Mahaniddesa p 276 Tikapaṭṭhana p 163等中也可見到 但是卻沒有 心基 一語 心基 一語是到了註釋時代才出現的 Tikapaṭṭhana 473 486 510 514 Milindap p 281 Visuddhim ii p 447 印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第九章上座別系分別論者 第二節舍利弗阿毘曇論 第二項法數的比較研究 法入 法處所攝 色 本論 舍利弗阿毘曇論 立九 主要為三類 一 無教 表 色 其後說一切有部 專以無表色 業 為法處色 二 身精進與身輕安 這與大眾部 法藏部同 但說一切有部與銅鍱部 都把他看作心所法 三 正語 正業 正命 說一切有部以為就是無表色 銅鍱部卻看作心所法 而另立男根 女根等十四種 優波底沙 解脫道論 法入者 是三無色陰 受 想 行 及十八細色 地界 水界 火界 風界 身作 口作 虛空界色 輕色 軟色 堪受持色 增長色 相續色 生色 老色 無常色 氣味揣食 界處色 睡眠色 及泥洹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赤銅鍱部 amp oldid 7533069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