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止观

止觀佛教術語(奢摩他)與(毘婆舍那)的合稱。在漢傳佛教的本土性宗派中,天台宗特別重視止觀,又稱止觀宗。

概念 编辑

止与觀,止是止息妄念,觀是如實觀察一切法。止属「」又名「寂」,體性「靜」;觀属「」又名「照」,體性「明」。[1][2][3]止息一切外境妄念,专注于所緣為定,正見如實知一切法非常,苦,空,非我為觀慧。止觀為定慧之因,定慧為止觀之果[4]

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為「定慧等持」的禪法。空、無相與無願為觀慧所修,三昧是心的定力。[5]

止觀雙運 编辑

若多修觀不修止,由於力微劣,心晃動如燭火風中搖曳,不能明了見真實義,這時應修止。若因修止定力增上,如睡眠人,不能明了見真實義,這時當修觀;是故應當不偏習止觀,住於平等捨而止觀雙運(梵:Śamatha-vipaśyanā-yuganaddha;巴:Samatha-vipassanā-yuganaddha,「止觀雙運」又稱作「止觀捨」、「止觀等」)。[6][7]

法性寂然為止,寂而常照為觀,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中水影现万象。止与观,一体而不二。故称“止观不二[8]

漢傳佛教 编辑

 
日本曹洞宗禪師澤木興道日语澤木興道打坐。

止息一切境界散乱相,息心靜(思)慮,為「止」;分别因缘生灭相,推尋檢析觀心分明,為「觀」。[9][10]

  • 止为定;觀为慧,一切善法从修而生,皆为止观所摄。止能遮结;观能断惑。[11]

歷史 编辑

止觀的修行方法見於從西域印度東來傳法(或從中國西行求法)的僧人譯為漢語的佛教禪經或禪要中,如《安般守意經[13]、《十二門經》[14]、《修行道地經》、《修行方便禪經》、《禪要呵欲經》、《內身觀章句經》、《身觀經》、《法觀經》、《坐禪三昧經》、《禪法要解》、《思惟略要法》、《五門禪經要用法》、《禪秘要法經》、《禪要祕密治病經》、《修禪要訣》、《六門教授習定論》、《瑜伽師地論》、《解脫道論》、《廣釋菩提心論英语Bhāvanākrama》、《無量壽經優波提舍》、《觀無量壽佛經》、《觀彌勒上生經》、《觀普賢行法經》、《觀藥王藥上經》、《觀虛空藏經》、《觀佛三昧經》等等,經當時禪師的修行實踐、指導闡釋,禪法風行於一時。

中國早期的習禪者留下的資料很少,師承亦不明。早期禪經的譯出者主要為出身於西域的僧人安世高竺法護[15]

若按道宣律師在《續高僧傳》所述禪史,鳩摩羅什時代譯介了諸多禪籍,為東晉後,禪法(止觀)在中國流傳的開端。對於禪法的師承,慧觀和廬山慧遠都是最早期的重視者。習禪的方式,以慧遠的結社念佛群修和僧群的靜室坐禪獨修為典型。禪法所流行的區域和代表人物,則有長安的羅什、淮北的曇影、道融(羅什的弟子)、江東的智嚴(罽賓禪師佛大先Buddhasena的弟子)、慧觀佛陀跋陀羅禪師的弟子)和廬山慧遠(接待了被逐出長安的佛陀跋陀羅)等地[15]

南北朝時,有罽賓禪師昙摩蜜多。在宋元嘉年間於湖南長沙寺造立「禪閣」。於南京祇洹寺譯出「禪經 」教授「禪道」,遠近皆號「大禪師」。此外,還有畺良耶舍求那跋摩、受教於佛大先Buddhasena禪師的沮渠京聲等人傳化[16]

在北朝和隋代,大致有四類禪法流行,一以僧稠跋陀禪師的弟子)、僧實(勒那摩提三藏的弟子)為代表,為北朝禪法「顯學」,僧稠所傳大致以五停心四念處為主[17];二以達摩為代表,在民間展開,提倡大乘「壁觀」(指心如牆壁)[18]二入四行;三是天台宗的禪法,慧思智顗的法華三昧圓頓止觀;四是流行在晉、趙等地的頭陀行。體現出禪法的多樣性[15]

隋代,僧稠系禪法衰落,天台禪法興盛,構成地位交替。到唐朝時,禪宗禪法逐漸盛行起來[15],六祖惠能傳法後,一花開五葉,流衍出臨濟宗法眼宗曹洞宗雲門宗溈仰宗,留下許多語錄、訣要、偈頌。另外,華嚴宗人澄觀宗密融會華嚴與禪宗,主張「教禪一致」,後來盛於遼國西夏[19]。有些禪宗僧人也會借華嚴義理來闡揚禪宗禪法(參禪),如宋代、元代臨濟宗楊岐派的部份禪僧[20][21][22]

唐中葉,金剛智善無畏等三藏傳密宗禪法,別為流派[23],為唐密的止觀。留有《無畏三藏禪要》等書。

天台宗 编辑

三种分類,皆是大乘圓教,俱緣實相[24][25],即:

  • 渐次止观:持戒修定,渐次悟入实相,《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廣述。[26]
  • 不定止观:顺应众生之根性能力,依其实践顺序亦不定,《六妙門》中廣述。[27]
  • 圆顿止观:以实相为对象而行解亦满,修「四種三昧」,《摩訶止觀》中廣述。[28][29]

漸次止觀指由淺入深。從十二門禪(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六妙門、十六特勝等,九想乃至八勝處、十一切處等,外加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等精深禪法,以及觀四諦十六行、三十七道品等聲聞法,發四弘誓願、修六波羅蜜等菩薩法,再到法華三昧、般舟三昧、首楞嚴百八三昧,自性禪等九種禪,乃至無緣大慈大悲等禪法。該次第又見於《法界次第初門》[24]

六妙門為不定止觀,修此法門,能至涅槃,所以稱為「妙門」。前三是定,後三是慧:一、數息門(gaṇanā)。二、隨息門(anugama)。三、止門(sthāpanā)。四、觀門(upalakṣaṇā)。五、還門(vivarta)。六、淨門(pariśuddhi)。

法華三昧即《摩訶止觀》一書所詮的圓頓止觀。其中心內容是一乘十觀。指「觀心具十法門」一科的內容:(1)觀不可思議境;(2)起慈悲心;(3)巧安止觀;(4)破法遍;(5)識通塞;(6)修道品;(7)對治助開;(8)知次位;(9)能安慰(安忍);(10)無法愛(法執)。[24]其所緣之境,為:陰界入煩惱病患業相魔事禪定諸見、增上二乘菩薩。一乘十觀以「觀不可思議境」最為核心。不可思議境的具體內容則是指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觀法是「一心三觀」(從假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平等觀』,中道第一義諦觀)。在所緣境中,陰界入境為所緣,是凡聖所共有、常自現前(其中又以自己的心、識陰為代表),餘九境待境現前時才作為所緣境[30]

《法華三昧行法》、《法華安樂行義》記載了修法華三昧之方便及正修行之法,為天台「四種三昧」中的主要行法[5]。《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日语天台小止観》(略明開矇初學坐禪止觀要門)為天台止觀入道樞要,以圓頓止觀為依歸,闡述漸次止觀之精要;與《禪門要略》同為修習止觀的要略。

華嚴宗 编辑

華嚴宗以「心」、「境」圓融不二,詮解「止觀」一詞。據《華嚴經義海百門》,「見,空寂之境為止。照之心是觀」。由「能觀之觀心」無緣,即觀者去除能觀的自我性;「所緣之止境」無,即去除所觀境的實體性;如是,則能觀與所觀境相合「空性」,心境無二,止觀融通無礙。故「由止無體不礙觀心」、「由觀心不礙止境」,如此體證境智不二,即是華嚴之所謂「止觀」[31][32][33]

華嚴之五教止觀,約教判由淺至深。若直顯華嚴止觀「性起」奧旨,則為《法界觀》:事法界、理法界(真空觀)、理事無礙法界(理事無礙觀)、事事無礙法界(周遍含容觀),《妄盡還源觀》一體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觀,舉此六門通為一觀,《普賢觀》明華嚴經菩薩止觀,《華藏觀》觀察華藏世界相等等[34][35]

止觀十門,出《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又見《華嚴三昧章》,為十重唯識之觀行。十重唯識初三初教,次四終、頓教,後三圓教中別教;具十門圓教中同教。[36][37]

  • 會相歸性門:心行称理,摄散名止。(觀一切法自性皆空,分別解了「一念行」心,稱理而觀;攝散入靜,名止)
  • 依理起行門:止不滞寂,不碍观事。
  • 理事無礙門: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
  • 理事俱泯門: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绝寄。
  • 心境融通門: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碍一味而心境兩殊。
  • 事融相在門:由即理之事摄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一切。
  • 諸法相是門: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今止观见此心即是彼心。
  • 即入無礙門:由前中:六则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则一多相是而非异。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二门,同一法界而无散动。
  • 帝網重現門:由事则重重无尽,止观亦普眼齐照。
  • 主伴圓備門:即此普门之智为主,故顿照普门法界时,必摄一切为伴,无尽无尽。

按《華嚴遊心法界記》闡述,欲入「華嚴三昧」(一乘圓教止觀),解門有二:一、緣起相由門,二、理性融通門。前者就「事」顯示法法間的無盡緣起,後者就「理」說明空有圓融無礙[38]。行門則於解門中,審諦取之。先令識妄念,後依解門攝念成觀,終至無念處亡言絕解,以念智照無相境。久作純熟,心不失[39][37]。《華嚴五教止觀》中提出三種入道方便,一、徵令見盡,令其亡言絕解。二、示法令思:剝顛倒心和斷執。三、顯法(遮情、表德),離言絕解[40]

按《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所記,該文略說華嚴經菩薩止觀,廣說見別處所記。又據崔致遠《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所說,《華嚴三昧觀》(即華嚴三昧章或稱發菩提心章)[41][42].《華藏世界觀》(散佚)[43].《妄盡還源觀》為擬天台法華三昧觀而作的華嚴止觀著述。

法相宗 编辑

出《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有四種所緣(ālambana):

  • 遍滿(vyāpya)所緣 ︰有分別影像 (savikalpa英语savikalpa-pratibimba)、無分別影像 (nirvikalpa英语Nirvikalpa-pratibimba)、事邊際性、所作成辦。
  • 淨行(carita-viśodhana)所緣 ︰不淨、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即五停心
  • 善巧(kauśalya)所緣 ︰蘊、界、處、緣起、處非處等五類善巧
  • 淨惑(kleśa-viśodhana)所緣︰觀下地麁性、上地靜性,暫斷煩惱(世俗道);觀四諦,究竟斷煩惱(出世間道)

按《瑜伽師地論》,「始從修習善法欲已去,乃至未起順決擇分善根」名(1)初修業瑜伽師。「若已起順決擇分善根,所謂煖、頂、隨順諦忍、世第一法」名(2)已習行瑜伽師。「若已證入正性離生,得諦現觀,不由他緣,於佛聖教,不為餘緣之所引奪」名(3)已度作意瑜伽師。[44]

已度作意為《瑜伽師地論》中修瑜伽行的成就狀態,是指︰諸緣影像(pratibimba,意識中顯現對象的印象[45],為禪修所取的[46])所有作意皆得圓滿。此圓滿故,便得轉依(āśrayaḥ parivarttate),一切麁重悉皆息滅。得轉依(āśraya-parivṛtti)故,超過影像,即於所知事(jñeya-vastu)有無分別現量智見生。換言之,由於圓滿了以影像為所緣的止觀修行,便得所依(身心)清淨。由所依(身心)清淨,生起無分別智見(Nirvikalpa-jñāna)而所緣清淨[44]

四種所緣中,遍滿所緣為止觀的一般性說明。「有分別影像」指親近善士,聞思(後三類所緣境事:淨行、善巧、淨惑)正法,起正思惟,觀察簡擇,屬於修觀慧。「無分別影像」為心念專注,攝意專念所攝影像,屬於修定[47]。在未修成定心前,只是散心分別觀察。修止得輕安成就正定後,就可以空正見依定修觀,進到聞思修中的「修慧」。此時,以無性空為所緣修「觀察」,名『有分別影像』。觀察久了,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定,名『無分別影像』。安住了,再修觀察;修觀將成就時,應由觀力重發輕安,才名修觀成就。以後,就止觀互相應,成止觀雙運[48]

大乘法苑義林章》〈唯識義章〉中提出「五重唯識觀」,建立了法相宗的觀行次第。法相宗論述修行次第的重要著作為《大乘入道次第》,闡述大乘修行次第的境、行、果,該書亦為《勸發菩提心集》的延伸著作[49]

南傳上座部 编辑

 
泰國森林傳統英语Thai Forest Tradition禪師阿姜查在荒野中坐禪。

南傳上座部禪那表達為心的特質「安止」(appanā),經由奢摩他毘鉢舍那,即將心固守在一個特別的對象上(業處,kammaṭṭhāna),和以對它進行觀察思惟(anupassī)。從而進入四種禪那,進而得到解脫[50]。現代南傳上座部佛教有將止觀二者具體化為:

  • 奢摩他禪修(samattha bhāvanā):止寂禅以坐姿为主,且不宜变换姿势,若身体不适须要换姿势,也要守住所缘(目标)。止禅于所缘,保持「寻」(vitakka﹐专注目标)、「伺」(vicāra﹐继续专注目标),所缘是概念法(世俗谛)。
  • 毘鉢舍那禪修(vipassanā bhavanā):內觀禅不拘姿势。观禅寻、伺(专注、继续专注)对象,所缘是究竟法(真实谛),如:观「触」:呼吸的触、腹部起伏(=风触色)、坐姿及臀部的触等、感受、声音的生灭;其它的蕴、处、界,不宜当初始观禅的对象;观「色的集法」(rūpassa samudayo),则可观察具有身、心、鼻才有吸气,与具有身、心、鼻才有呼气,又从众缘生可悟入无常,导致更高阶的智见。[51]

南傳佛教修習止觀而生起觀的次第為:七清淨十六觀智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文才《肇論新疏》:若「實智」冥符為一,何故前云「寂照」之二?以寂即是定,照即是慧。故依此求心,心應兩異。
  2. ^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明、靜二字歎體德也。謂止體靜,觀體明也。
  3. ^ 《瑜伽》(卷九十七):复次有诸苾刍、于身等境,精勤安住循身等观。以九行相,安住其心,令心内聚。当知此心,于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沉下劣,不得解脱。不解脱故;依此聚心,生起身中诸惛沈性;生起心中诸下劣性。若于念住善安住心,如实了知此所生起随烦恼已;便从内聚,还收其心,安置在外净妙境相。谓于佛等功德行缘,持心令住。由缘此故;发生欢喜。广说乃至由妙举门,于所缘境,令心得定。从奢摩他之所对治诸随烦恼,而得解脱。从此已后,如实了知于随烦恼心得解脱。为此义故,祈愿于外。得此义已;还复如前摄心内聚,而不为其诸随烦恼之所恼乱。心内聚已;不由祈愿,自然如实了知于外心得解脱。彼于外缘行相寻思有所制伏,有其加行,难可运转,皆得自在解脱弃舍安乐而住。已得成办胜奢摩他。如是彼于四种念住,善安住心;能正了知前后差别。又应知此补特伽罗,先已修行毗钵舍那。毗钵舍那以为依止,于奢摩他,修瑜伽行。
  4. ^ 吉藏《維摩經義疏》:「止觀與定慧異者,定慧為果、止觀為因也。初繫心在緣,名為止;深達分別,稱為觀。」
    慧遠《大乘義章》:「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為止。止心不亂,故復名為定………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
  5. ^ 5.0 5.1 釋性廣維基數據所列Q118941363. (PDF). 玄奘佛學研究. 2011 [2019-11-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6). 
  6. ^ 涅槃经》(卷三十一):“忧毕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净,又名不观,亦名不行,是名为捨。”止观皆捨而住于平等也。即止观不二之位。大乘义章十曰:“捨者外国名优毕叉,此翻名捨,行止平等,捨离偏习,故名为捨。”止观曰:“止即是断,断通解脱,观即是智,智通般若。「止观等」者名为捨相,捨相即是通于法身。
    《楞嚴集註》:一、奢摩他此云止。二、毗婆舍那此云觀。三、優畢叉此云止觀等。
  7. ^ 蓮花戒《修次中篇》: 「若時多修毘缽舍那,智慧增上,由奢摩他力微劣故,如風中燭令心搖動,不能明了見真實義,故於爾時當修正奢摩他。若正奢摩他勢力增上,如睡眠人,不能明了見真實義,故於爾時當修智慧。」
    大智度論》: 「今欲出生摩訶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要因禪定門,禪定門必須大精進力。何以故?散亂心不能得見諸法實相。譬如風中然燈,不能照物;燈在密屋,明必能照。是禪定智慧,不可以福願求,亦非麁觀能得,要須身心精懃,急著不懈,爾乃成辦。」
    智顗《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對治心沈浮病修止觀。行者於坐禪時,其心闇塞無記瞪瞢,或時多睡,爾時應當修觀照了。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爾時應當修止止之。是則略說對治心沈浮病修止觀相。但須善識藥病相對用之,一一不得於對治有乖僻之失。……均齊定慧修止觀。行者於坐禪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觀而入禪定。雖得入定而無觀慧。是為癡定。不能斷結。或觀慧微少。即不能發起真慧。斷諸結使發諸法門。爾時應當修觀破析則定慧均等。能斷結使證諸法門。行者於坐禪時。因修觀故而心豁然開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則動散。如風中燈照物不了。不能出離生死。爾時應當復修於止。以修止故則得定心。如密室中燈則能破暗照物分明。是則略說均齊定慧二法修止觀也。」
    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用心人常住於止,心則沉沒;久住於觀,心則散亂。《法華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8. ^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二):「初緣實相至真實者,即是止觀所緣之境。緣之與造,雖屬能觀,意且正明。所緣妙境,從繫緣去。次釋能觀,即念為繫,寂而常照,即繫為念,照而常寂。能所尚一,況止觀耶?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者,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止觀不二,境智冥一。所緣所念,雖屬於境,且語能緣,以明寂照。
    宗鏡錄》:以無緣之知。照實相之境。智則雖照而無知。境則雖實而無相。境智冥一故。相與寂然。能所兩亡。故云般若無知也。
  9. ^ 成实论》(卷十五)
  10. ^ 大乘義章》: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為止,止心不亂。故復名為定………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
    大乘起信论》: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婆舍那觀義故。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
    《法界次第初門》三止門。息心靜慮。名之為止。行者雖因隨息心安明淨。而定猶未發。若心依隨。則微有起想之亂。澄渟安隱。莫若於止。故捨隨修止。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慮。心無波動。則諸禪定自然開發。故以止為門。四觀門。分別推析之心名為觀。行者雖因止證諸禪定。而解慧未發。若住定心。則有無明味著之乖。故須推尋檢析所證禪定。是中多用實觀四念處也。若觀心分明。則知五眾虛誑。破四顛倒及我等十六知見。顛倒既無。無漏方便因此開發。故以觀為門
  11. ^ 成实论·止观品》(卷十五):止为定;观为慧,一切善法从修而生,皆为止观所摄。止能遮结;观能断惑。又世间众生皆堕二边,若苦若乐;止能捨乐,观能离苦。又七净中戒净、心净为止,余五名观;八大人觉中,六觉为止,二觉名观;四忆处中,三忆处名止,第四忆处名观;四如意足名止,四正勤名观;五根中四根名止,慧根名观;五力中四力为止,慧力为观;七觉分中三觉分名止,三觉分名观,念觉分则止观俱随;八道分中之三分名戒,二分名止,三分名观,其中,戒亦属止。又止能断贪,观除无明。
  12. ^ 《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各别举出:修习止与观三种事由,即为不放逸、庄严大智、得自在等三事,而修习奢摩他(止)。或为观生死恶果报、增长善根、破诸烦恼等三事,而修习毗婆舍那(观)。盖止观即是修行者观行要法,在《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等诸经论中宣说甚多。
  13. ^ 釋果暉.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における 「本文」と「註」の解明 (PDF). [2022-01-30]. (原始内容 (PDF)于2022-01-30). 
  14. ^ 左冠明. 三部早期禪定佛教經典的重新發現——新發現金剛寺安世高譯《佛説十二門經》《佛説解十二門經》以及注釋的初步研究. [2022-01-30]. (原始内容于2022-02-17). 
  15. ^ 15.0 15.1 15.2 15.3 冉雲華. 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 —慧皎、道宣所著「習禪篇」研究. 華崗佛學學報. [2019-11-03]. (原始内容于2020-12-21). 
  16. ^ 釋道昱. (PDF). 正觀. [2019-11-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2-04). 
  17. ^ 冉雲華. . 華崗佛學學報. [2019-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7). 僧稠禪法的點滴,還可以從他弟子的傳文中,得到若干參考。「續高僧傳」第十九僧邕傳稱:僧邕(四五三~六三一)姓郭氏,太原介休人。……年有十三,違親入道。於鄴西雲門寺依止僧稠,而出家焉。稠公禪慧通靈,戒行標異,即授禪法,數日便詣。稠擁邕謂諸門人曰: 「五停四念,將盡此生矣」。從這一段傳文看,「五停四念」就是稠公傳授給僧邕的禪法。 
  18. ^ 禪源諸詮集都序:「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19. ^ 王頌. 十一世紀中國北方廣泛流行的華嚴禪典籍與人物. 世界宗教文化. 2018 [2019-11-05]. (原始内容于2020-06-09). 
  20. ^ 劉貴傑. 臨濟宗楊岐派破菴系禪法的華嚴意涵 (PDF). 圓光佛學學報. [2019-11-05].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3-05). 
  21. ^ 劉貴傑. 臨濟宗楊岐派松源系禪法的華嚴意涵 (PDF). 圓光佛學學報. [2019-11-05].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3-05). 
  22. ^ 釋依空. 從宗密和會華嚴與禪看法眼文益六相圓融思想的成立與應用 (PDF). 世界宗教學刊. 2009 [2021-05-03].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5-03). 從日本學者鎌田茂雄《禪典籍內華嚴資料集成》一書中,五家七宗的各派語錄沒有不引用華嚴文獻者,甚至五家之前的達摩、北宗、洪州宗、黃檗,雪峰等禪籍,可見此種風氣。 
  23. ^ 智暉《修禪要訣序》:「至唐中葉。金智無畏等三藏傳祕密禪。別為流派」。
  24. ^ 24.0 24.1 24.2 楊惠南. 天台漸次止觀判攝問題之研究 (PDF). 正觀. 2017, 82 [2019-11-03].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3-05). 
  25. ^ 《法華玄義》:「判教相者……大綱三種:一、頓,二、漸,三、不定。此三名同舊,義異也云云。今釋此三教各作二解:一、約教門解,二、約觀門解。……約觀門明義者:一、圓頓觀……二、漸次觀……[三、]不定觀。……是名略點教觀大意,大該佛法。」
  26. ^ 天台智者《摩訶止觀》:「漸(次止觀)則初淺後深,如彼梯隥。......漸初亦知實相;實相難解,漸次易行。先修歸、戒,翻邪向正,止火、血、刀,達三善道。次修禪定,止欲散網,達色、無色定道。次修無漏,止三界獄,達涅槃道。次修慈、悲,止於自證,達菩薩道。後修實相,止二邊偏,達常住道。是為初淺後深,漸次止觀相。」
  27. ^ 天台智者《摩訶止觀》:「不定者,無別階位,約前漸後頓,更前更後,互淺互深,或事或理。或指世界為第一義,或指第一義為『為人』、『對治』。或息觀為止,或照止為觀。故名不定止觀。」
  28. ^ 天台智者《摩訶止觀》:「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浬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雖言初後,無二無別,是名圓頓止觀。」
  29. ^ 《摩訶止觀》:「又見佛子修種種行以求佛道,行法眾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大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法界是一處,正觀能住不動,四行為緣,觀心藉緣調直,故稱三昧也。
    • 一、常坐者,出《文殊說》《文殊問》兩般若,名為一行三昧。……身『開』常坐,『遮』行住臥。……
    • 二、常行三昧者……此法出《般舟三昧經》翻為佛立……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觀星,見十方佛亦如是多,故名佛立三昧。……
    • 三、明半行半坐……此出二經。《方等》云旋百二十匝却坐思惟。《法華》云其人若行若立讀誦是經,若坐思惟是經,我乘六牙白象現其人前。故知俱用半行半坐為方法也。……
    • 四、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既異上,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岳師呼為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覺識明了,雖復三名實是一法。今依經釋名:覺者照了也,意者心數(心所)也,三昧如前釋,行者心數起時,反照觀察,不見動轉,根原終末,來處去處,故名覺意。……四種三昧方法各異,理觀則同。」
  30. ^ 陳英善. 天台圓頓止觀之修證 ──就十乘觀法而論. 中華佛學學報. 2002 [2019-11-06]. (原始内容于2020-09-21). 
  31. ^ 郭朝順. (PDF). 法鼓佛學學報. 2012, 10: 53-93 [2019-11-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5). 
  32. ^ 清涼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定慧雖多,不出二種:一、事,二、理。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事定」門也;能觀心性,契理不動,「理定」門也。明達法相,「事觀」也;善了無生,「理觀」也。◎諸經論中或單說事定,或但明理定,二觀亦然。或敵體事理、止觀相對:或以事觀對於理定,如《起信論》:「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為止,而觀因緣生滅為觀。」;或以理觀對於事定,下經云:「一心不動入諸禪 了境無生名般若」是也。或俱通二,如下云:「禪定持心常一緣 智慧了境同三昧」是也。或二俱泯,非定非散:或即觀之定,但名為「定」,如觀心性,名「上定」是也;或即定之觀,但名為「觀」,如以無分別智觀,名「般若」是也。或說雙運,謂即「寂」之「照」是也。○所以局見之者,隨矚一文,互相非撥;偏修之者,隨入一門,皆有剋證。然非圓暢。今此經文,巧顯無礙。
  33. ^ 清涼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疏》「制之一處,無事不辦」者,即《遺教經》文。然亦可通理,以其先後類例多約「事」故。即是彼經八大人覺中第二明精進,初云:「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乃至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喻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跳擲,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疏》「能觀心性契理不動」者,上句即《涅槃經》意。彼第二十七《師子吼品》,以彼立三品定故。經云:「善男子!一切眾生具三種定,謂上、中、下。上者,謂佛性也,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中者,一切眾生具足初禪等;下者,十大地中心數定也。」今但義引耳。從「契理不動」,即義說也。「觀其心性」,即是觀門。而云定者,心性是理,觀即契理,與理相應,湛然不動,故名為定。《疏》「明達法相事觀」者,「如《起信》」等。《疏》「善了無生」者,即七地。經云「了法無生名般若」是也。《疏》「如起信論止一切相乃至』」等者,論云:「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鉢舍那觀義故。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次論云:「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釋曰:此中先止不礙觀,後觀不礙止,皆止約入理,觀約觀事。第一經中已廣引文,兼辨大意,以《疏》對論,文相可知。《疏》「或以理觀對於事定言下經一心不動」等者,即七地偈文。然今經云「於道不動即修禪 忍受無生名般若」,蓋其義引,小有不同。《疏》「禪定持心常一緣」等者,即第三十三經。彼具明十度,云:「如其迴向行布施 亦復堅持於禁戒 精進長時無退怯 忍辱柔和心不動」。禪定下同。今此但取明「定慧」文耳。
  34. ^ 凝然《華嚴法界義鏡》:「祖師所述,行儀非一,略舉十類以為規模……。
    一、法界觀一卷。建立三重觀修明方軌……。
    二、華嚴三昧觀。杜順尊者作五教止觀一卷,隨教陳相,其圓教觀門名華嚴三昧門……。
    三、妄盡還源觀一卷,賢首師作彼有六門。總明觀行……。
    四、普賢觀,賢首大師作普賢觀行一卷,總為二門……。
    五、唯識觀,探玄記中第六地處釋經「三界虛妄,但一心作」之文開十重唯識……。
    六、華藏世界觀一卷。賢首師作此是觀察華藏界相……。
    七、三聖圓融觀一卷。清涼澄觀大師所撰。
    八、華嚴心要觀一卷。清涼師撰……。
    九、五蘊觀一卷。清涼述。是大乘之通宗。深空之總致也。
    十、十二因緣觀一卷。清涼述。是覺道之至要,佛宗之極尊也。」
  35. ^ 釋正持. (PDF). 妙林. 2013, 25: 19–30 [2019-11-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6-09). 把華嚴觀法有組織的分類,則是到了日本的律藏,將華嚴宗的觀法分為三種:約教淺深門、直顯奧旨門、寄顯染淨門。其中的直顯奧旨門,亦即直接開示華嚴宗教義奧旨的觀門,包括法界觀門、妄盡還源觀、普賢觀、華藏世界觀、華嚴心要觀、三聖圓融觀。……何謂直顯奧旨門呢?它是由佛陀根本直覺所產生的性起觀;性起即如來,如來即性起,故萬有為如來所展現,稱之為性起的實相,它是為了描述印證在佛陀心海中的法界真理,故稱之為性起觀。 
  36. ^ 《宗镜录》(卷三十五)
    清涼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八奢摩他,此云止也。九毘鉢舍那,此云觀也。瑜伽、起信等論,深密、涅槃等經,廣辨其相,具如別章。今略顯其相,以為十門:一心行稱理攝散名止。二止不滯寂不礙觀事。三由理事交徹而必俱,遂使止觀無礙而雙運。四理事形奪而俱盡故,止觀兩亡而絕寄。五絕理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兩殊。六由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八由前中,六則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則一多相是而非異,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而無散動。九由事則重重無盡止觀,亦普眼齊照。十即此普門之智為主故,頓照普門法界時,必攝一切為伴無盡無盡。是此華嚴所求止觀。」
    賢首法藏《華嚴經探玄記》:「上來十門唯識道理,於中初三門初教說,次四門約終教、頓教說,後三門約圓教中別教說。總具十門約同教說。上來所明通一部經,非局此地。又是約教就解而說,若就觀行亦有十重,如一卷《華嚴三昧》中說。」
  37. ^ 37.0 37.1 陳英善. (PDF). 2015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9-11-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6-09). 
  38. ^ 陳英善. 就《華嚴法界觀門》論華嚴思想之演變. 中華佛學學報. 1995, 8 [2019-11-10]. (原始内容于2020-12-21). 
  39. ^ 清涼澄觀《華嚴經行願品疏》:第二明能入者。總明即是普賢行願無所不收。別說有二。一者身入。二者心入。身由心證故廣辯心。心入有三。一者正信。二者正解。三者正行。此三於前三重所入。一一皆具。謂如入前理法界時。先須正信。深忍樂欲令心清淨。次即正解。決了分明不可引轉。後須正行。謂心詣斯理。因解起行。行起解絕。解相雖絕而不失解。故此三事亦須圓融。若將諸行一一對前。可以意得。
    賢首法藏《華嚴雜章門·流轉章》:成觀者有二:先令識妄念,後攝念成觀。……行中亦二:一始:謂思惟彼法至無念處,諸見皆絕絕亦絕,言說不及念慮不到。若於乃至作無念等解,並是妄念非是實行,何況餘念?二終:謂以念智照無相境,亦非照非境亦無觀無不觀。故云:『法離一切觀行』。久作純熟心不失念,四威儀中常作一切,而無所作。雙行無礙,難思議也。問:若爾則此一門無念便足,何須如上廣分別耶?答:若不如前尋思彼義者,即見不伏生。若不「解知」解、行別者,即妄以解為行,情謂(情計?)不破也。設總無知,但強伏心,而作諸觀,並是謂(計?)中作,非是真行,究竟增惡見入於魔網,不能成益故。
    賢首法藏《華嚴雜章門·玄義章》:三、定智中亦二。一、解:謂能生正解,仍「解知」解、行別者是也。二、行:謂不如所解,以解不能至故。無分別心行、順法妄情等。又此行依解成,亦行現前,其解必絕。又約境,以三空亂意揀之。約行,以無分別智互相揀之。其義即見。又入道方便略作四門:一、懺除宿障門。二、發菩提心門。三、受菩薩戒門。四、造修勝行門。
  40. ^ 釋開慈. (PDF). [2019-11-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6-09). 
  41. ^ 楊仁山居士遺書》:華嚴三昧章。與發菩提心章同。而闕法界觀之文。始知二書同出一本。即華嚴三昧觀無疑矣。
    東大寺沙門凝然《五教章通路記》:「賢首大師一期行業。興法濟物。不可勝計。……花嚴三昧章一卷(亦名發菩提心章)
  42. ^ 张雪松. 法藏《华严三昧观》研究. 东亚佛学评论. 2020, 4 [2022-10-22]. (原始内容于2022-10-22). 
  43. ^ 清涼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此即賢首《華藏觀》意,彼有五門︰一、成立因緣︰正當此門起具因緣.二、相狀布列︰即〈華藏品〉風輪、香海等.三、具德圓滿.四、依正融攝.五、攝成觀智。今《疏》有二:先牒經略明,即彼第四;從「然其無礙通有十種」下,即彼第三。但解此二,自成觀智,略無第五。然彼「具德」,指一香樹亦明十義。一此香樹即佛智身德。二即轉法輪。三事理無礙。四悲智德。五難思德。六體用無礙。七定亂無礙。八微細德。九佛境界德。十緣起無礙德。而內外相叅,以成十門。
    湛叡《華嚴演義鈔纂釋》:「專依法界觀釋花藏品,用彼觀意釋教起十因中十種益,并同十緣中時處。」
    湛叡《華嚴演義鈔纂釋》:「花藏觀云:『初成立因緣者。謂或聞善知識及經教説。或因圖畫形状○心生欲樂。發大誓願○稱眞法界。大作佛事。教化衆生。是故今發普賢行願。起莊嚴世界事。復修普賢因門。該攝一切。皆於離著心中。順眞迴向。以用遍滿莊嚴一切世界。』」
    楊仁山居士遺書》:華嚴三昧章。與發菩提心章同。而闕法界觀之文。始知二書同出一本。即華嚴三昧觀無疑矣。別有華藏世界觀。若能得之高麗。幸甚。
  44. ^ 44.0 44.1 釋惠敏. (PDF). [2019-11-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7). 
  45. ^ 林鎮國. (PDF). [2019-11-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7). 
  46. ^ 釋惠敏. . 中華佛學學報. [2019-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9). 
  47. ^ 釋性廣. (PDF). [2019-11-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7). 
  48. ^ 黃國達. . [201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49. ^ 釋圓真. 唐代法相宗智周的發心思想研探 (PDF). [2019-11-07]. (原始内容 (PDF)于2017-11-16). 
  50. ^ 馬哈希西亞多《法輪》:「禅那的意思是,接近的觀察一个目标,以固定的注意力,集中的專注于一个選定的禅定目標。例如:以寂定的數息觀,會提升至寂止禪境;然而,注意心和身的自然特徵,靜觀他们的不恒常、不滿足和不堅固性,則屬內觀。有兩種禪:寂止禪與內觀。固定的專注,發展趣入寂静定者,称为寂止禪。静觀法的三种特徵則屬内觀。也有三种三昧samādhi,或称为定):剎那定、近行定和安止定。」
  51. ^ 《中部注》. : M.A.(M.10.). 

止观, 止觀, 佛教術語, 奢摩他, 與觀, 毘婆舍那, 的合稱, 在漢傳佛教的本土性宗派中, 天台宗特別重視止觀, 又稱止觀宗, 目录, 概念, 止觀雙運, 漢傳佛教, 歷史, 天台宗, 華嚴宗, 法相宗, 南傳上座部, 参考文献概念, 编辑止与觀, 止是止息妄念, 觀是如實觀察一切法, 止属, 又名, 體性, 觀属, 又名, 體性, 止息一切外境妄念, 专注于所緣為定, 正見如實知一切法非常, 非我為觀慧, 止觀為定慧之因, 定慧為止觀之果, 三三昧, 空三昧, 無相三昧, 無願三昧, 定慧等持, 的禪法, 無. 止觀 佛教術語 止 奢摩他 與觀 毘婆舍那 的合稱 在漢傳佛教的本土性宗派中 天台宗特別重視止觀 又稱止觀宗 目录 1 概念 1 1 止觀雙運 2 漢傳佛教 2 1 歷史 2 2 天台宗 2 3 華嚴宗 2 4 法相宗 3 南傳上座部 4 参考文献概念 编辑止与觀 止是止息妄念 觀是如實觀察一切法 止属 定 又名 寂 體性 靜 觀属 慧 又名 照 體性 明 1 2 3 止息一切外境妄念 专注于所緣為定 正見如實知一切法非常 苦 空 非我為觀慧 止觀為定慧之因 定慧為止觀之果 4 三三昧 空三昧 無相三昧 無願三昧 為 定慧等持 的禪法 空 無相與無願為觀慧所修 三昧是心的定力 5 止觀雙運 编辑 若多修觀不修止 由於定力微劣 心晃動如燭火風中搖曳 不能明了見真實義 這時應修止 若因修止定力增上 如睡眠人 不能明了見真實義 這時當修觀 是故應當不偏習止觀 住於平等捨而止觀雙運 梵 Samatha vipasyana yuganaddha 巴 Samatha vipassana yuganaddha 止觀雙運 又稱作 止觀捨 止觀等 6 7 法性寂然為止 寂而常照為觀 止如明镜止水 观如明镜中水影现万象 止与观 一体而不二 故称 止观不二 8 漢傳佛教 编辑 nbsp 日本曹洞宗禪師澤木興道 日语 澤木興道 打坐 止息一切境界散乱相 息心靜 思 慮 為 止 分别因缘生灭相 推尋檢析觀心分明 為 觀 9 10 止为定 觀为慧 一切善法从修而生 皆为止观所摄 止能遮结 观能断惑 11 不放逸 庄严大智 得自在 或为观生死恶果报 增长善根 破诸烦恼 12 歷史 编辑 止觀的修行方法見於從西域 印度東來傳法 或從中國西行求法 的僧人譯為漢語的佛教禪經或禪要中 如 安般守意經 13 十二門經 14 修行道地經 修行方便禪經 禪要呵欲經 內身觀章句經 身觀經 法觀經 坐禪三昧經 禪法要解 思惟略要法 五門禪經要用法 禪秘要法經 禪要祕密治病經 修禪要訣 六門教授習定論 瑜伽師地論 解脫道論 廣釋菩提心論 英语 Bhavanakrama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 觀無量壽佛經 觀彌勒上生經 觀普賢行法經 觀藥王藥上經 觀虛空藏經 觀佛三昧經 等等 經當時禪師的修行實踐 指導闡釋 禪法風行於一時 中國早期的習禪者留下的資料很少 師承亦不明 早期禪經的譯出者主要為出身於西域的僧人安世高和竺法護 15 若按道宣律師在 續高僧傳 所述禪史 鳩摩羅什時代譯介了諸多禪籍 為東晉後 禪法 止觀 在中國流傳的開端 對於禪法的師承 慧觀和廬山慧遠都是最早期的重視者 習禪的方式 以慧遠的結社念佛群修和僧群的靜室坐禪獨修為典型 禪法所流行的區域和代表人物 則有長安的羅什 淮北的曇影 道融 羅什的弟子 江東的智嚴 罽賓禪師佛大先Buddhasena的弟子 慧觀 佛陀跋陀羅禪師的弟子 和廬山的慧遠 接待了被逐出長安的佛陀跋陀羅 等地 15 南北朝時 有罽賓禪師昙摩蜜多 在宋元嘉年間於湖南長沙寺造立 禪閣 於南京祇洹寺譯出 禪經 教授 禪道 遠近皆號 大禪師 此外 還有畺良耶舍 求那跋摩 受教於佛大先Buddhasena禪師的沮渠京聲等人傳化 16 在北朝和隋代 大致有四類禪法流行 一以僧稠 跋陀禪師的弟子 僧實 勒那摩提三藏的弟子 為代表 為北朝禪法 顯學 僧稠所傳大致以五停心 四念處為主 17 二以達摩為代表 在民間展開 提倡大乘 壁觀 指心如牆壁 18 二入四行 三是天台宗的禪法 慧思 智顗的法華三昧圓頓止觀 四是流行在晉 趙等地的頭陀行 體現出禪法的多樣性 15 隋代 僧稠系禪法衰落 天台禪法興盛 構成地位交替 到唐朝時 禪宗禪法逐漸盛行起來 15 六祖惠能傳法後 一花開五葉 流衍出臨濟宗 法眼宗 曹洞宗 雲門宗 溈仰宗 留下許多語錄 訣要 偈頌 另外 華嚴宗人澄觀 宗密融會華嚴與禪宗 主張 教禪一致 後來盛於遼國 西夏 19 有些禪宗僧人也會借華嚴義理來闡揚禪宗禪法 參禪 如宋代 元代臨濟宗楊岐派的部份禪僧 20 21 22 唐中葉 金剛智 善無畏等三藏傳密宗禪法 別為流派 23 為唐密的止觀 留有 無畏三藏禪要 等書 天台宗 编辑 三种分類 皆是大乘圓教 俱緣實相 24 25 即 渐次止观 持戒修定 渐次悟入实相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中廣述 26 不定止观 顺应众生之根性能力 依其实践顺序亦不定 六妙門 中廣述 27 圆顿止观 以实相为对象而行解亦圆满 修 四種三昧 摩訶止觀 中廣述 28 29 漸次止觀指由淺入深 從十二門禪 四禪 四無量心 四無色定 六妙門 十六特勝等 九想乃至八勝處 十一切處等 外加師子奮迅三昧 超越三昧等精深禪法 以及觀四諦十六行 三十七道品等聲聞法 發四弘誓願 修六波羅蜜等菩薩法 再到法華三昧 般舟三昧 首楞嚴百八三昧 自性禪等九種禪 乃至無緣大慈大悲等禪法 該次第又見於 法界次第初門 24 六妙門為不定止觀 修此法門 能至涅槃 所以稱為 妙門 前三是定 後三是慧 一 數息門 gaṇana 二 隨息門 anugama 三 止門 sthapana 四 觀門 upalakṣaṇa 五 還門 vivarta 六 淨門 parisuddhi 法華三昧即 摩訶止觀 一書所詮的圓頓止觀 其中心內容是一乘十觀 指 觀心具十法門 一科的內容 1 觀不可思議境 2 起慈悲心 3 巧安止觀 4 破法遍 5 識通塞 6 修道品 7 對治助開 8 知次位 9 能安慰 安忍 10 無法愛 法執 24 其所緣之境 為 陰界入 煩惱 病患 業相 魔事 禪定 諸見 增上慢 二乘 菩薩 一乘十觀以 觀不可思議境 最為核心 不可思議境的具體內容則是指天台宗的 一念三千 觀法是 一心三觀 從假入空 二諦觀 從空入假 平等觀 中道第一義諦觀 在所緣境中 陰界入境為所緣 是凡聖所共有 常自現前 其中又以自己的心 識陰為代表 餘九境待境現前時才作為所緣境 30 法華三昧行法 法華安樂行義 記載了修法華三昧之方便及正修行之法 為天台 四種三昧 中的主要行法 5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日语 天台小止観 略明開矇初學坐禪止觀要門 為天台止觀入道樞要 以圓頓止觀為依歸 闡述漸次止觀之精要 與 禪門要略 同為修習止觀的要略 華嚴宗 编辑 華嚴宗以 心 境 圓融不二 詮解 止觀 一詞 據 華嚴經義海百門 見塵無體 空寂之境為止 照體之心是觀 由 能觀之觀心 無緣 即觀者去除能觀的自我性 所緣之止境 無體 即去除所觀境的實體性 如是 則能觀與所觀境相合 空性 心境無二 止觀融通無礙 故 由止無體不礙觀心 由觀心不礙止境 如此體證境智不二 即是華嚴之所謂 止觀 31 32 33 華嚴之五教止觀 約教判由淺至深 若直顯華嚴止觀 性起 奧旨 則為 法界觀 事法界 理法界 真空觀 理事無礙法界 理事無礙觀 事事無礙法界 周遍含容觀 妄盡還源觀 一體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觀 舉此六門通為一觀 普賢觀 明華嚴經菩薩止觀 華藏觀 觀察華藏世界相等等 34 35 止觀十門 出 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 又見 華嚴三昧章 為十重唯識之觀行 十重唯識初三初教 次四終 頓教 後三圓教中別教 具十門圓教中同教 36 37 會相歸性門 心行称理 摄散名止 觀一切法自性皆空 分別解了 一念行 心 稱理而觀 攝散入靜 名止 依理起行門 止不滞寂 不碍观事 理事無礙門 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 理事俱泯門 理事形夺而俱尽 故止观两亡而绝寄 心境融通門 绝理事无碍之境 与泯止观无碍之心 二而不二 故不碍心境而一味 不二而二 故不碍一味而心境兩殊 事融相在門 由即理之事摄一切法故 即止之观 亦见一切 諸法相是門 由此事即是彼事故 今止观见此心即是彼心 即入無礙門 由前中 六则一多相入而非一 七则一多相是而非异 此二不二同一法界 止观无二之智 顿见即入二门 同一法界而无散动 帝網重現門 由事则重重无尽 止观亦普眼齐照 主伴圓備門 即此普门之智为主 故顿照普门法界时 必摄一切为伴 无尽无尽 按 華嚴遊心法界記 闡述 欲入 華嚴三昧 一乘圓教止觀 解門有二 一 緣起相由門 二 理性融通門 前者就 事 顯示法法間的無盡緣起 後者就 理 說明空有圓融無礙 38 行門則於解門中 審諦取之 先令識妄念 後依解門攝念成觀 終至無念處亡言絕解 以念智照無相境 久作純熟 心不失念 39 37 華嚴五教止觀 中提出三種入道方便 一 徵令見盡 令其亡言絕解 二 示法令思 剝顛倒心和斷執 三 顯法 遮情 表德 離言絕解 40 按 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 所記 該文略說華嚴經菩薩止觀 廣說見別處所記 又據崔致遠 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 所說 華嚴三昧觀 即華嚴三昧章或稱發菩提心章 41 42 華藏世界觀 散佚 43 妄盡還源觀 為擬天台法華三昧觀而作的華嚴止觀著述 法相宗 编辑 出 瑜伽師地論 聲聞地 有四種所緣 alambana 遍滿 vyapya 所緣 有分別影像 savikalpa 英语 savikalpa pratibimba 無分別影像 nirvikalpa 英语 Nirvikalpa pratibimba 事邊際性 所作成辦 淨行 carita visodhana 所緣 不淨 慈愍 緣性緣起 界差別 阿那波那 即五停心 善巧 kausalya 所緣 蘊 界 處 緣起 處非處等五類善巧 淨惑 klesa visodhana 所緣 觀下地麁性 上地靜性 暫斷煩惱 世俗道 觀四諦 究竟斷煩惱 出世間道 按 瑜伽師地論 始從修習善法欲已去 乃至未起順決擇分善根 名 1 初修業瑜伽師 若已起順決擇分善根 所謂煖 頂 隨順諦忍 世第一法 名 2 已習行瑜伽師 若已證入正性離生 得諦現觀 不由他緣 於佛聖教 不為餘緣之所引奪 名 3 已度作意瑜伽師 44 已度作意為 瑜伽師地論 中修瑜伽行的成就狀態 是指 諸緣影像 pratibimba 意識中顯現對象的印象 45 為禪修所取的相 46 所有作意皆得圓滿 此圓滿故 便得轉依 asrayaḥ parivarttate 一切麁重悉皆息滅 得轉依 asraya parivṛtti 故 超過影像 即於所知事 jneya vastu 有無分別現量智見生 換言之 由於圓滿了以影像為所緣的止觀修行 便得所依 身心 清淨 由所依 身心 清淨 生起無分別智見 Nirvikalpa jnana 而所緣清淨 44 四種所緣中 遍滿所緣為止觀的一般性說明 有分別影像 指親近善士 聞思 後三類所緣境事 淨行 善巧 淨惑 正法 起正思惟 觀察簡擇 屬於修觀慧 無分別影像 為心念專注 攝意專念所攝影像 屬於修定 47 在未修成定心前 只是散心分別觀察 修止得輕安成就正定後 就可以空正見依定修觀 進到聞思修中的 修慧 此時 以無性空為所緣修 觀察 名 有分別影像 觀察久了 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 安住 定 名 無分別影像 安住了 再修觀察 修觀將成就時 應由觀力重發輕安 才名修觀成就 以後 就止觀互相應 成止觀雙運 48 大乘法苑義林章 唯識義章 中提出 五重唯識觀 建立了法相宗的觀行次第 法相宗論述修行次第的重要著作為 大乘入道次第 闡述大乘修行次第的境 行 果 該書亦為 勸發菩提心集 的延伸著作 49 南傳上座部 编辑 nbsp 泰國森林傳統 英语 Thai Forest Tradition 禪師阿姜查在荒野中坐禪 南傳上座部將禪那表達為心的特質 安止 appana 經由奢摩他和毘鉢舍那 即將心固守在一個特別的對象上 業處 kammaṭṭhana 和以慧對它進行觀察思惟 anupassi 從而進入四種禪那 進而得到解脫智 50 現代南傳上座部佛教有將止觀二者具體化為 奢摩他禪修 samattha bhavana 止寂禅以坐姿为主 且不宜变换姿势 若身体不适须要换姿势 也要守住所缘 目标 止禅于所缘 保持 寻 vitakka 专注目标 伺 vicara 继续专注目标 所缘是概念法 世俗谛 毘鉢舍那禪修 vipassana bhavana 內觀禅不拘姿势 观禅寻 伺 专注 继续专注 对象 所缘是究竟法 真实谛 如 观 触 呼吸的触 腹部起伏 风触色 坐姿及臀部的触等 感受 声音的生灭 其它的蕴 处 界 不宜当初始观禅的对象 观 色的集法 rupassa samudayo 则可观察具有身 心 鼻才有吸气 与具有身 心 鼻才有呼气 又从众缘生可悟入无常 导致更高阶的智见 51 南傳佛教修習止觀而生起觀智的次第為 七清淨和十六觀智 参考文献 编辑 文才 肇論新疏 若 實智 冥符為一 何故前云 寂照 之二 以寂即是定 照即是慧 故依此求心 心應兩異 湛然 止觀輔行傳弘決 明 靜二字歎體德也 謂止體靜 觀體明也 瑜伽 卷九十七 复次有诸苾刍 于身等境 精勤安住循身等观 以九行相 安住其心 令心内聚 当知此心 于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沉下劣 不得解脱 不解脱故 依此聚心 生起身中诸惛沈性 生起心中诸下劣性 若于念住善安住心 如实了知此所生起随烦恼已 便从内聚 还收其心 安置在外净妙境相 谓于佛等功德行缘 持心令住 由缘此故 发生欢喜 广说乃至由妙举门 于所缘境 令心得定 从奢摩他之所对治诸随烦恼 而得解脱 从此已后 如实了知于随烦恼心得解脱 为此义故 祈愿于外 得此义已 还复如前摄心内聚 而不为其诸随烦恼之所恼乱 心内聚已 不由祈愿 自然如实了知于外心得解脱 彼于外缘行相寻思有所制伏 有其加行 难可运转 皆得自在解脱弃舍安乐而住 已得成办胜奢摩他 如是彼于四种念住 善安住心 能正了知前后差别 又应知此补特伽罗 先已修行毗钵舍那 毗钵舍那以为依止 于奢摩他 修瑜伽行 吉藏 維摩經義疏 止觀與定慧異者 定慧為果 止觀為因也 初繫心在緣 名為止 深達分別 稱為觀 慧遠 大乘義章 守心住緣 離於散動 故為止 止心不亂 故復名為定 於法推求簡擇名觀 觀達稱慧 5 0 5 1 釋性廣 維基數據所列 Q118941363 大乘三昧法門 入世利生 之次第 以智顗大師與印順導師止觀思想的比較為主 PDF 玄奘佛學研究 2011 2019 11 0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9 11 06 涅槃经 卷三十一 忧毕叉者 名曰平等 亦名不净 又名不观 亦名不行 是名为捨 止观皆捨而住于平等也 即止观不二之位 大乘义章十曰 捨者外国名优毕叉 此翻名捨 行止平等 捨离偏习 故名为捨 止观曰 止即是断 断通解脱 观即是智 智通般若 止观等 者名为捨相 捨相即是通于法身 楞嚴集註 一 奢摩他此云止 二 毗婆舍那此云觀 三 優畢叉此云止觀等 蓮花戒 修次中篇 若時多修毘缽舍那 智慧增上 由奢摩他力微劣故 如風中燭令心搖動 不能明了見真實義 故於爾時當修正奢摩他 若正奢摩他勢力增上 如睡眠人 不能明了見真實義 故於爾時當修智慧 大智度論 今欲出生摩訶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要因禪定門 禪定門必須大精進力 何以故 散亂心不能得見諸法實相 譬如風中然燈 不能照物 燈在密屋 明必能照 是禪定智慧 不可以福願求 亦非麁觀能得 要須身心精懃 急著不懈 爾乃成辦 智顗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對治心沈浮病修止觀 行者於坐禪時 其心闇塞無記瞪瞢 或時多睡 爾時應當修觀照了 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 爾時應當修止止之 是則略說對治心沈浮病修止觀相 但須善識藥病相對用之 一一不得於對治有乖僻之失 均齊定慧修止觀 行者於坐禪中因修止故 或因修觀而入禪定 雖得入定而無觀慧 是為癡定 不能斷結 或觀慧微少 即不能發起真慧 斷諸結使發諸法門 爾時應當修觀破析則定慧均等 能斷結使證諸法門 行者於坐禪時 因修觀故而心豁然開悟 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 心則動散 如風中燈照物不了 不能出離生死 爾時應當復修於止 以修止故則得定心 如密室中燈則能破暗照物分明 是則略說均齊定慧二法修止觀也 道信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 用心人常住於止 心則沉沒 久住於觀 心則散亂 法華經 云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莊嚴 以此度眾生 止观辅行传弘决 卷一之二 初緣實相至真實者 即是止觀所緣之境 緣之與造 雖屬能觀 意且正明 所緣妙境 從繫緣去 次釋能觀 即念為繫 寂而常照 即繫為念 照而常寂 能所尚一 況止觀耶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者 中道即法界 法界即止觀 止觀不二 境智冥一 所緣所念 雖屬於境 且語能緣 以明寂照 宗鏡錄 以無緣之知 照實相之境 智則雖照而無知 境則雖實而無相 境智冥一故 相與寂然 能所兩亡 故云般若無知也 成实论 卷十五 大乘義章 守心住緣 離於散動 故為止 止心不亂 故復名為定 於法推求簡擇名觀 觀達稱慧 大乘起信论 云何修行止觀門 所言止者 謂止一切境界相 隨順奢摩他觀義故 所言觀者 謂分別因緣生滅相 隨順毘婆舍那觀義故 云何隨順 以此二義漸漸修習 不相捨離雙現前故 法界次第初門 三止門 息心靜慮 名之為止 行者雖因隨息心安明淨 而定猶未發 若心依隨 則微有起想之亂 澄渟安隱 莫若於止 故捨隨修止 是中多用凝心止也 凝心寂慮 心無波動 則諸禪定自然開發 故以止為門 四觀門 分別推析之心名為觀 行者雖因止證諸禪定 而解慧未發 若住定心 則有無明味著之乖 故須推尋檢析所證禪定 是中多用實觀四念處也 若觀心分明 則知五眾虛誑 破四顛倒及我等十六知見 顛倒既無 無漏方便因此開發 故以觀為門 成实论 止观品 卷十五 止为定 观为慧 一切善法从修而生 皆为止观所摄 止能遮结 观能断惑 又世间众生皆堕二边 若苦若乐 止能捨乐 观能离苦 又七净中戒净 心净为止 余五名观 八大人觉中 六觉为止 二觉名观 四忆处中 三忆处名止 第四忆处名观 四如意足名止 四正勤名观 五根中四根名止 慧根名观 五力中四力为止 慧力为观 七觉分中三觉分名止 三觉分名观 念觉分则止观俱随 八道分中之三分名戒 二分名止 三分名观 其中 戒亦属止 又止能断贪 观除无明 北本大般涅槃经 卷三十 各别举出 修习止与观三种事由 即为不放逸 庄严大智 得自在等三事 而修习奢摩他 止 或为观生死恶果报 增长善根 破诸烦恼等三事 而修习毗婆舍那 观 盖止观即是修行者观行要法 在 瑜伽师地论 卷四十五 摄大乘论释 卷十五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等诸经论中宣说甚多 釋果暉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 における 本文 と 註 の解明 PDF 2022 01 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2 01 30 左冠明 三部早期禪定佛教經典的重新發現 新發現金剛寺安世高譯 佛説十二門經 佛説解十二門經 以及注釋的初步研究 2022 01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2 17 15 0 15 1 15 2 15 3 冉雲華 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 慧皎 道宣所著 習禪篇 研究 華崗佛學學報 2019 1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21 釋道昱 禪觀法門對南北朝佛教的影響 PDF 正觀 2019 11 0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9 02 04 冉雲華 敦煌文獻與僧稠的禪法 華崗佛學學報 2019 1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27 僧稠禪法的點滴 還可以從他弟子的傳文中 得到若干參考 續高僧傳 第十九僧邕傳稱 僧邕 四五三 六三一 姓郭氏 太原介休人 年有十三 違親入道 於鄴西雲門寺依止僧稠 而出家焉 稠公禪慧通靈 戒行標異 即授禪法 數日便詣 稠擁邕謂諸門人曰 五停四念 將盡此生矣 從這一段傳文看 五停四念 就是稠公傳授給僧邕的禪法 禪源諸詮集都序 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 外止諸緣 內心無喘 心如牆壁 可以入道 王頌 十一世紀中國北方廣泛流行的華嚴禪典籍與人物 世界宗教文化 2018 2019 11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09 劉貴傑 臨濟宗楊岐派破菴系禪法的華嚴意涵 PDF 圓光佛學學報 2019 11 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3 05 劉貴傑 臨濟宗楊岐派松源系禪法的華嚴意涵 PDF 圓光佛學學報 2019 11 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3 05 釋依空 從宗密和會華嚴與禪看法眼文益六相圓融思想的成立與應用 PDF 世界宗教學刊 2009 2021 05 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5 03 從日本學者鎌田茂雄 禪典籍內華嚴資料集成 一書中 五家七宗的各派語錄沒有不引用華嚴文獻者 甚至五家之前的達摩 北宗 洪州宗 黃檗 雪峰等禪籍 可見此種風氣 智暉 修禪要訣序 至唐中葉 金智無畏等三藏傳祕密禪 別為流派 24 0 24 1 24 2 楊惠南 天台漸次止觀判攝問題之研究 PDF 正觀 2017 82 2019 11 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3 05 法華玄義 判教相者 大綱三種 一 頓 二 漸 三 不定 此三名同舊 義異也云云 今釋此三教各作二解 一 約教門解 二 約觀門解 約觀門明義者 一 圓頓觀 二 漸次觀 三 不定觀 是名略點教觀大意 大該佛法 天台智者 摩訶止觀 漸 次止觀 則初淺後深 如彼梯隥 漸初亦知實相 實相難解 漸次易行 先修歸 戒 翻邪向正 止火 血 刀 達三善道 次修禪定 止欲散網 達色 無色定道 次修無漏 止三界獄 達涅槃道 次修慈 悲 止於自證 達菩薩道 後修實相 止二邊偏 達常住道 是為初淺後深 漸次止觀相 天台智者 摩訶止觀 不定者 無別階位 約前漸後頓 更前更後 互淺互深 或事或理 或指世界為第一義 或指第一義為 為人 對治 或息觀為止 或照止為觀 故名不定止觀 天台智者 摩訶止觀 圓頓者 初緣實相 造境即中 無不真實 繫緣法界 一念法界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己界及佛界 眾生界亦然 陰入皆如 無苦可捨 無明塵勞即是菩提 無集可斷 邊邪中正 無道可修 生死即浬槃 無滅可證 無苦無集故世間 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 純一實相 實相外更無別法 法性寂然名止 寂而常照名觀 雖言初後 無二無別 是名圓頓止觀 摩訶止觀 又見佛子修種種行以求佛道 行法眾多略言其四 一 常坐 二 常行 三 半行半坐 四 非行非坐 大論 云 善心一處住不動 是名三昧 法界是一處 正觀能住不動 四行為緣 觀心藉緣調直 故稱三昧也 一 常坐者 出 文殊說 文殊問 兩般若 名為一行三昧 身 開 常坐 遮 行住臥 二 常行三昧者 此法出 般舟三昧經 翻為佛立 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其前立 如明眼人清夜觀星 見十方佛亦如是多 故名佛立三昧 三 明半行半坐 此出二經 方等 云旋百二十匝却坐思惟 法華 云其人若行若立讀誦是經 若坐思惟是經 我乘六牙白象現其人前 故知俱用半行半坐為方法也 四 非行非坐三昧者 上一向用行坐 此既異上 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 實通行坐及一切事 而南岳師呼為隨自意 意起即修三昧 大品稱覺意三昧 意之趣向皆覺識明了 雖復三名實是一法 今依經釋名 覺者照了也 意者心數 心所 也 三昧如前釋 行者心數起時 反照觀察 不見動轉 根原終末 來處去處 故名覺意 四種三昧方法各異 理觀則同 陳英善 天台圓頓止觀之修證 就十乘觀法而論 中華佛學學報 2002 2019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21 郭朝順 論天台 華嚴 觀心 思想之交涉與轉變 以 華嚴經 及 大乘起信論 的詮釋為中心 PDF 法鼓佛學學報 2012 10 53 93 2019 11 0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9 11 05 清涼澄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定慧雖多 不出二種 一 事 二 理 制之一處 無事不辦 事定 門也 能觀心性 契理不動 理定 門也 明達法相 事觀 也 善了無生 理觀 也 諸經論中或單說事定 或但明理定 二觀亦然 或敵體事理 止觀相對 或以事觀對於理定 如 起信論 止一切相 乃至心不可得為止 而觀因緣生滅為觀 或以理觀對於事定 下經云 一心不動入諸禪 了境無生名般若 是也 或俱通二 如下云 禪定持心常一緣 智慧了境同三昧 是也 或二俱泯 非定非散 或即觀之定 但名為 定 如觀心性 名 上定 是也 或即定之觀 但名為 觀 如以無分別智觀 名 般若 是也 或說雙運 謂即 寂 之 照 是也 所以局見之者 隨矚一文 互相非撥 偏修之者 隨入一門 皆有剋證 然非圓暢 今此經文 巧顯無礙 清涼澄觀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疏 制之一處 無事不辦 者 即 遺教經 文 然亦可通理 以其先後類例多約 事 故 即是彼經八大人覺中第二明精進 初云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 當制五根 勿令放逸 乃至云 此五根者 心為其主 是故汝等當好制心 心之可畏 甚於毒蛇 惡獸 怨賊 大火越逸 未足喻也 喻如有人手執蜜器 動轉輕躁 但觀於蜜 不見深坑 譬如狂象無鉤 猿猴得樹 騰躍跳擲 難可禁制 當急挫之 無令放逸 縱此心者 喪人善事 制之一處 無事不辦 是故比丘 當勤精進 折伏汝心 疏 能觀心性契理不動 者 上句即 涅槃經 意 彼第二十七 師子吼品 以彼立三品定故 經云 善男子 一切眾生具三種定 謂上 中 下 上者 謂佛性也 以是故言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中者 一切眾生具足初禪等 下者 十大地中心數定也 今但義引耳 從 契理不動 即義說也 觀其心性 即是觀門 而云定者 心性是理 觀即契理 與理相應 湛然不動 故名為定 疏 明達法相事觀 者 如 起信 等 疏 善了無生 者 即七地 經云 了法無生名般若 是也 疏 如起信論止一切相乃至 等者 論云 云何修行止觀門 所言止者 謂止一切境界相 隨順奢摩他觀義故 所言觀者 謂分別因緣生滅相 隨順毗鉢舍那觀義故 云何隨順 以此二義漸漸修習 不相捨離 雙現前故 次論云 若行 若住 若臥 若起 皆應止 觀俱行 所謂 雖念諸法自性不生 而復即念因緣和合 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 雖念因緣 善惡業報 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釋曰 此中先止不礙觀 後觀不礙止 皆止約入理 觀約觀事 第一經中已廣引文 兼辨大意 以 疏 對論 文相可知 疏 或以理觀對於事定言下經一心不動 等者 即七地偈文 然今經云 於道不動即修禪 忍受無生名般若 蓋其義引 小有不同 疏 禪定持心常一緣 等者 即第三十三經 彼具明十度 云 如其迴向行布施 亦復堅持於禁戒 精進長時無退怯 忍辱柔和心不動 禪定下同 今此但取明 定慧 文耳 凝然 華嚴法界義鏡 祖師所述 行儀非一 略舉十類以為規模 一 法界觀一卷 建立三重觀修明方軌 二 華嚴三昧觀 杜順尊者作五教止觀一卷 隨教陳相 其圓教觀門名華嚴三昧門 三 妄盡還源觀一卷 賢首師作彼有六門 總明觀行 四 普賢觀 賢首大師作普賢觀行一卷 總為二門 五 唯識觀 探玄記中第六地處釋經 三界虛妄 但一心作 之文開十重唯識 六 華藏世界觀一卷 賢首師作此是觀察華藏界相 七 三聖圓融觀一卷 清涼澄觀大師所撰 八 華嚴心要觀一卷 清涼師撰 九 五蘊觀一卷 清涼述 是大乘之通宗 深空之總致也 十 十二因緣觀一卷 清涼述 是覺道之至要 佛宗之極尊也 釋正持 澄觀華嚴心要觀與三聖圓融觀之研究 PDF 妙林 2013 25 19 30 2019 11 2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0 06 09 把華嚴觀法有組織的分類 則是到了日本的律藏 將華嚴宗的觀法分為三種 約教淺深門 直顯奧旨門 寄顯染淨門 其中的直顯奧旨門 亦即直接開示華嚴宗教義奧旨的觀門 包括法界觀門 妄盡還源觀 普賢觀 華藏世界觀 華嚴心要觀 三聖圓融觀 何謂直顯奧旨門呢 它是由佛陀根本直覺所產生的性起觀 性起即如來 如來即性起 故萬有為如來所展現 稱之為性起的實相 它是為了描述印證在佛陀心海中的法界真理 故稱之為性起觀 宗镜录 卷三十五 清涼澄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八奢摩他 此云止也 九毘鉢舍那 此云觀也 瑜伽 起信等論 深密 涅槃等經 廣辨其相 具如別章 今略顯其相 以為十門 一心行稱理攝散名止 二止不滯寂不礙觀事 三由理事交徹而必俱 遂使止觀無礙而雙運 四理事形奪而俱盡故 止觀兩亡而絕寄 五絕理事無礙之境 與泯止觀無礙之心 二而不二 故不礙心境而一味 不二而二故 不壞一味而心境兩殊 六由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 即止之觀亦見一切 七由此事即是彼事 故令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 八由前中 六則一多相入而非一 七則一多相是而非異 此二不二同一法界 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 而無散動 九由事則重重無盡止觀 亦普眼齊照 十即此普門之智為主故 頓照普門法界時 必攝一切為伴無盡無盡 是此華嚴所求止觀 賢首法藏 華嚴經探玄記 上來十門唯識道理 於中初三門初教說 次四門約終教 頓教說 後三門約圓教中別教說 總具十門約同教說 上來所明通一部經 非局此地 又是約教就解而說 若就觀行亦有十重 如一卷 華嚴三昧 中說 37 0 37 1 陳英善 教宗賢首 行在彌陀 PDF 2015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9 11 0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0 06 09 陳英善 就 華嚴法界觀門 論華嚴思想之演變 中華佛學學報 1995 8 2019 11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21 清涼澄觀 華嚴經行願品疏 第二明能入者 總明即是普賢行願無所不收 別說有二 一者身入 二者心入 身由心證故廣辯心 心入有三 一者正信 二者正解 三者正行 此三於前三重所入 一一皆具 謂如入前理法界時 先須正信 深忍樂欲令心清淨 次即正解 決了分明不可引轉 後須正行 謂心詣斯理 因解起行 行起解絕 解相雖絕而不失解 故此三事亦須圓融 若將諸行一一對前 可以意得 賢首法藏 華嚴雜章門 流轉章 成觀者有二 先令識妄念 後攝念成觀 行中亦二 一始 謂思惟彼法至無念處 諸見皆絕絕亦絕 言說不及念慮不到 若於乃至作無念等解 並是妄念非是實行 何況餘念 二終 謂以念智照無相境 亦非照非境亦無觀無不觀 故云 法離一切觀行 久作純熟心不失念 四威儀中常作一切 而無所作 雙行無礙 難思議也 問 若爾則此一門無念便足 何須如上廣分別耶 答 若不如前尋思彼義者 即見不伏生 若不 解知 解 行別者 即妄以解為行 情謂 情計 不破也 設總無知 但強伏心 而作諸觀 並是謂 計 中作 非是真行 究竟增惡見入於魔網 不能成益故 賢首法藏 華嚴雜章門 玄義章 三 定智中亦二 一 解 謂能生正解 仍 解知 解 行別者是也 二 行 謂不如所解 以解不能至故 無分別心行 順法妄情等 又此行依解成 亦行現前 其解必絕 又約境 以三空亂意揀之 約行 以無分別智互相揀之 其義即見 又入道方便略作四門 一 懺除宿障門 二 發菩提心門 三 受菩薩戒門 四 造修勝行門 釋開慈 五教止觀 華嚴三昧門 之探究 PDF 2019 11 0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0 06 09 楊仁山居士遺書 華嚴三昧章 與發菩提心章同 而闕法界觀之文 始知二書同出一本 即華嚴三昧觀無疑矣 東大寺沙門凝然 五教章通路記 賢首大師一期行業 興法濟物 不可勝計 花嚴三昧章一卷 亦名發菩提心章 张雪松 法藏 华严三昧观 研究 东亚佛学评论 2020 4 2022 10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22 清涼澄觀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此即賢首 華藏觀 意 彼有五門 一 成立因緣 正當此門起具因緣 二 相狀布列 即 華藏品 風輪 香海等 三 具德圓滿 四 依正融攝 五 攝成觀智 今 疏 有二 先牒經略明 即彼第四 從 然其無礙通有十種 下 即彼第三 但解此二 自成觀智 略無第五 然彼 具德 指一香樹亦明十義 一此香樹即佛智身德 二即轉法輪 三事理無礙 四悲智德 五難思德 六體用無礙 七定亂無礙 八微細德 九佛境界德 十緣起無礙德 而內外相叅 以成十門 湛叡 華嚴演義鈔纂釋 專依法界觀釋花藏品 用彼觀意釋教起十因中十種益 并同十緣中時處 湛叡 華嚴演義鈔纂釋 花藏觀云 初成立因緣者 謂或聞善知識及經教説 或因圖畫形状 心生欲樂 發大誓願 稱眞法界 大作佛事 教化衆生 是故今發普賢行願 起莊嚴世界事 復修普賢因門 該攝一切 皆於離著心中 順眞迴向 以用遍滿莊嚴一切世界 楊仁山居士遺書 華嚴三昧章 與發菩提心章同 而闕法界觀之文 始知二書同出一本 即華嚴三昧觀無疑矣 別有華藏世界觀 若能得之高麗 幸甚 44 0 44 1 釋惠敏 瑜伽行派對漢傳佛教修行次第的影響展望 PDF 2019 11 0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9 11 07 林鎮國 大乘瑜伽行派與中觀學派之知識論爭論及其宗教性意涵的研究 PDF 2019 11 0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9 11 07 釋惠敏 聲聞地 中 唯 之用例考察 中華佛學學報 2019 11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7 19 釋性廣 止觀綜合 與 定慧分別 瑜伽師地論 聲聞地 與 清淨道論 定 慧 二品處理定慧二學之比較 PDF 2019 11 0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9 11 07 黃國達 止觀禪修的要點 2019 11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09 釋圓真 唐代法相宗智周的發心思想研探 PDF 2019 11 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7 11 16 馬哈希西亞多 法輪 禅那的意思是 接近的觀察一个目标 以固定的注意力 集中的專注于一个選定的禅定目標 例如 以寂定的數息觀 會提升至寂止禪境 然而 注意心和身的自然特徵 靜觀他们的不恒常 不滿足和不堅固性 則屬內觀 有兩種禪 寂止禪與內觀 固定的專注 發展趣入寂静定者 称为寂止禪 静觀法的三种特徵則屬内觀 也有三种三昧 samadhi 或称为定 剎那定 近行定和安止定 中部注 M A M 10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止观 amp oldid 8014380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