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法眼宗

法眼宗漢傳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之一,以法眼文益為宗祖,出於六祖惠能門下青原行思之法系,為禪門五宗中最晚成立的一宗。法眼宗在南唐吳越時期得到很大的發展,成為五代末期影響最大的宗系,以今浙江福建为中心教区。宋初時,傳至永明延壽而達到極盛。宋代中葉以後,法眼宗逐漸衰落,法脈斷絕,但在高麗仍保持傳承。近代虛雲和尚重振禅宗,續五宗法脈,法眼宗得以恢復傳承。

源流

遠紹佛陀迦葉間的「拈花一笑」,禪宗達磨祖師三傳至道信而隆盛起來,又經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的先後弘揚,六祖曹溪禪完成了禪的中國化道路,使禪宗成為了中國佛教的主流[參⁠ 1]。隨著禪宗影響的擴大,禪宗也開始產生了分流,六祖慧能門下分為荷澤神會南岳懷讓青原行思等宗系[參⁠ 2]。南岳懷讓的弟子馬祖道一播化江西。馬祖的弟子百丈懷海制訂叢林清規,建立禪院組織制度。懷海門下又分出溈仰臨濟二宗[參⁠ 3]

青原行思的弟子石頭希遷湖南弘法,大闡宗風。石頭希遷從「本體無相,即休即用」進行發揮,提倡隨順自然的修行方法,以「心體靈昭,湛然圓滿,一源含萬派,萬象現心中」為法門大要[參⁠ 4]。石頭希遷門下有藥山惟儼天皇道悟[註⁠ 1],惟儼再傳弟子洞山良价與三傳弟子曹山本寂曹洞宗。道悟三傳至雪峰義存,義存門下雲門文偃創立雲門宗。義存另一弟子玄沙師備傳羅漢桂琛,桂琛傳清涼文益,文益弟子廣布,創立法眼宗。[參⁠ 5]

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五宗的出現,被禪宗稱之為「一花開五葉,道果自然成」。禪門五宗均出於曹溪禪,思想上並無不同,但在接引方式方面各有特色。[參⁠ 6]

歷史

創立

為起在中土生根,其傳承為石頭希遷傳天皇道悟,天皇道悟傳龍潭崇信,龍潭傳德山宣鑑,德山宣鑑傳雪峰義存。雪峰義存門下,又分兩支:一支傳雲門文偃,為雲門宗;另一支傳玄沙師備,玄沙傳羅漢桂琛,羅漢桂琛傳法眼文益,是為法眼宗。文益禅师,住锡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曾经举华严初地中六相义,并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南唐中主李璟赐谥文益禅师为“大法眼禅师”。

發展與鼎盛

历经文益(885—958)、德韶(891—972)、延壽(904—975)三祖,活跃于唐末、五代、宋初时期。世称法眼宗。

沉寂

法眼宗,宋初极其隆盛,后即逐渐衰微,到宋代的中叶,法脉就断绝,其间不过一百年。民国二十一年(1933),虚云又应福建长汀八宝山青持明湛和尚之请,遥接了法眼宗祖师良庆和尚法脉,为法眼宗第八世。续从良庆禅师与余各摘上一字。继演五十六字。以待后贤继续。传之永久。偈曰。

  良虚本寂体无量 法界通融广含藏 遍印森罗圆自在 塞空情器总真常
  惟斯胜德昭日月 慧灯普照洞阴阳 传宗法眼大相义 光辉地久固天长

近代復興

代表人物

清涼文益

天台德韶

永明延壽

宗風

法眼宗风“般若无知”、“一切现成”。《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 《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症施药,垂机顺利,扫除情解。"

後世影響

注释

    註:

  1. ^ 道悟的法統歸屬至宋代起開始出現爭端,有道悟出於南岳下一說,或有天皇道悟與天王道悟二道悟之說,該爭議一直持續到清初。

参考文献

    參:

  1. ^ 印順著:《中國禪宗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頁。
  2. ^ 麻天祥著:《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頁。
  3. ^ 釋道原撰:《景德傳燈錄》,CBETA, T10, no. 279。
  4. ^ 麻天祥著:《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頁。
  5. ^ 釋道原撰:《景德傳燈錄》,CBETA, T10, no. 279。
  6. ^ 麻天祥著:《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頁。

外部链接


法眼宗, 本條目有隱藏内容, 可能會损害讀者的閱覽体验, 請協助改善條目, 以符合维基百科标准, 2015年9月12日, 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 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 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 重複記載, 過度細節與無助了解主題的堆砌內容等需要考慮除去, 是漢傳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之一, 以法眼文益為宗祖, 出於六祖惠能門下青原行思之法系, 為禪門五宗中最晚成立的一宗, 在南唐, 吳越時期得到很大的發展, 成為五代末期影響最大的宗系, 以今浙江, 福建为中心教区, 宋初時, 傳至永明延. 本條目有隱藏内容 可能會损害讀者的閱覽体验 請協助改善條目 以符合维基百科标准 2015年9月12日 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 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 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 重複記載 過度細節與無助了解主題的堆砌內容等需要考慮除去 法眼宗是漢傳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之一 以法眼文益為宗祖 出於六祖惠能門下青原行思之法系 為禪門五宗中最晚成立的一宗 法眼宗在南唐 吳越時期得到很大的發展 成為五代末期影響最大的宗系 以今浙江 福建为中心教区 宋初時 傳至永明延壽而達到極盛 宋代中葉以後 法眼宗逐漸衰落 法脈斷絕 但在高麗仍保持傳承 近代虛雲和尚重振禅宗 續五宗法脈 法眼宗得以恢復傳承 目录 1 源流 2 歷史 2 1 創立 2 2 發展與鼎盛 2 3 沉寂 2 4 近代復興 3 代表人物 4 宗風 5 後世影響 6 注释 7 参考文献 8 外部链接源流 编辑禪門五宗源流釋迦牟尼摩訶迦葉阿難尊者迦那提婆菩提達磨商那和修羅睺羅多二祖慧可優婆毱多僧伽難提三祖僧璨提多迦迦耶舍多四祖道信彌遮迦鳩摩羅多五祖弘忍牛頭法融婆須蜜闍夜多六祖慧能北宗神秀佛陀難提婆修盤多荷澤神會南岳懷讓青原行思伏馱蜜多摩拿羅馬祖道一石頭希遷脅尊者鶴勒那百丈懷海藥山惟儼天皇道悟富那耶舍師子尊者溈山靈祐黃蘗希運雲岩曇晟龍潭崇信馬鳴菩薩婆舍斯多仰山慧寂臨濟義玄洞山良价德山宣鑒 溈仰宗 臨濟宗 迦毗摩羅不如蜜多曹山本寂雪峰義存 曹洞宗 龍樹菩薩般若多羅雲門文偃玄沙師備 雲門宗 羅漢桂琛清涼文益 法眼宗 資源來源 景德傳燈錄 CBETA T10 no 279 遠紹佛陀與迦葉間的 拈花一笑 禪宗經達磨祖師三傳至道信而隆盛起來 又經五祖弘忍 六祖慧能的先後弘揚 六祖曹溪禪完成了禪的中國化道路 使禪宗成為了中國佛教的主流 參 1 隨著禪宗影響的擴大 禪宗也開始產生了分流 六祖慧能門下分為荷澤神會 南岳懷讓 青原行思等宗系 參 2 南岳懷讓的弟子馬祖道一播化江西 馬祖的弟子百丈懷海制訂叢林清規 建立禪院組織制度 懷海門下又分出溈仰 臨濟二宗 參 3 青原行思的弟子石頭希遷在湖南弘法 大闡宗風 石頭希遷從 本體無相 即休即用 進行發揮 提倡隨順自然的修行方法 以 心體靈昭 湛然圓滿 一源含萬派 萬象現心中 為法門大要 參 4 石頭希遷門下有藥山惟儼與天皇道悟 註 1 惟儼再傳弟子洞山良价與三傳弟子曹山本寂創曹洞宗 道悟三傳至雪峰義存 義存門下雲門文偃創立雲門宗 義存另一弟子玄沙師備傳羅漢桂琛 桂琛傳清涼文益 文益弟子廣布 創立法眼宗 參 5 溈仰 臨濟 曹洞 雲門 法眼五宗的出現 被禪宗稱之為 一花開五葉 道果自然成 禪門五宗均出於曹溪禪 思想上並無不同 但在接引方式方面各有特色 參 6 歷史 编辑創立 编辑 為起在中土生根 其傳承為石頭希遷傳天皇道悟 天皇道悟傳龍潭崇信 龍潭傳德山宣鑑 德山宣鑑傳雪峰義存 雪峰義存門下 又分兩支 一支傳雲門文偃 為雲門宗 另一支傳玄沙師備 玄沙傳羅漢桂琛 羅漢桂琛傳法眼文益 是為法眼宗 文益禅师 住锡金陵清凉院 文益禅师曾经举华严初地中六相义 并说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南唐中主李璟赐谥文益禅师为 大法眼禅师 發展與鼎盛 编辑 历经文益 885 958 德韶 891 972 延壽 904 975 三祖 活跃于唐末 五代 宋初时期 世称法眼宗 沉寂 编辑 法眼宗 宋初极其隆盛 后即逐渐衰微 到宋代的中叶 法脉就断绝 其间不过一百年 民国二十一年 1933 虚云又应福建长汀八宝山青持明湛和尚之请 遥接了法眼宗祖师良庆和尚法脉 为法眼宗第八世 续从良庆禅师与余各摘上一字 继演五十六字 以待后贤继续 传之永久 偈曰 良虚本寂体无量 法界通融广含藏 遍印森罗圆自在 塞空情器总真常 惟斯胜德昭日月 慧灯普照洞阴阳 传宗法眼大相义 光辉地久固天长 近代復興 编辑代表人物 编辑清涼文益天台德韶永明延壽宗風 编辑法眼宗风 般若无知 一切现成 人天眼目 卷四曰 法眼宗者 箭锋相拄 句意合机 始则行行如也 终则激发 渐服人心 消除情解 调机顺物 斥滞磨昏 归心录 说 法眼宗风 对症施药 垂机顺利 扫除情解 後世影響 编辑注释 编辑註 道悟的法統歸屬至宋代起開始出現爭端 有道悟出於南岳下一說 或有天皇道悟與天王道悟二道悟之說 該爭議一直持續到清初 参考文献 编辑參 印順著 中國禪宗史 北京 團結出版社 2009年版 第5 6頁 麻天祥著 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第37頁 釋道原撰 景德傳燈錄 CBETA T10 no 279 麻天祥著 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第38頁 釋道原撰 景德傳燈錄 CBETA T10 no 279 麻天祥著 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第40頁 外部链接 编辑禪宗祖師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法眼宗 amp oldid 7309427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