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佛陀跋陀罗

佛陀跋陀罗梵語Buddhabhadra,359年—429年),又称佛驮跋陀罗佛度跋陀罗觉贤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為南北朝時期著名譯經師。

生平 编辑

佛陀跋陀罗为南北朝时期后秦时来汉地的印度僧人。族姓释迦,系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1]。5岁丧父,17岁出家。记忆力超强,曾与僧迦达多游罽宾,与后秦僧人智严同从大禅师佛大先受禅法。后受智严邀请入汉地,于后秦弘始八年至长安。參學於鸠摩罗什後,攜弟子慧观40余人赴庐山訪學慧远,留居庐山年余,译《修行方便禪經》[2]东晋义熙八年(412年)赴荆州,其后又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住道场寺,与法显等译出《摩诃僧祇律》;同时译出《大般泥洹经》。后又创译《华严经》60卷。其所译经论共13部,125卷。所译《华严经》对中国佛学的发展影响甚大。佛驮跋陀罗于刘宋元嘉六年(429年)圆寂,年七十一岁[3]

禅法 编辑

佛陀跋陀羅谨守声闻乘上座部的修學傳統,修禅习定,聚徒数百人(包括智严宝云慧观等有名人物),甘于淡泊,不喜繁华。佛陀跋陀羅的禅法是自上一脈相承,保持纯粹法要[4]

佛陀跋陀羅专精禅法,[5]现存《禅经》介绍了佛大先的渐修一法。这就是从二甘露门方便、胜进两道各别的退、住、升進、決定四分开始,进而观界,修四无量,观蕴、处,以至畅明缘起,达到禅定成就。由“搜集经要,劝发大乘”而接近了大乘瑜伽系。佛陀跋陀羅的传译为稍后的大乘瑜伽学说东來漢土开了先河。[6]

著作 编辑

佛陀跋陀罗先后翻译了法显携归的梵本经律《大般泥洹经》六卷,《摩诃僧祇律》四十卷,《僧祇比丘戒本》一卷,《僧祇比丘尼戒本》一卷,《雜藏經》一卷。於义熙十四年(418)受孟顗、褚叔度之启请,與沙门法业、慧严等一百余人,于三年中译出《大方广佛华严经》五十卷(后来改分六十卷,称为《六十華嚴》)。《出生无量门持经》一卷、《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文殊師利發願經》一卷、《觀佛三昧海經》八卷。此外有缺本一种,《净六波罗蜜经》一卷。佛陀跋陀羅所译經典共计十二部,一百十三卷[7][8]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高僧传》卷二
  2. ^ 僧祐出三藏記集》載慧遠「廬山出修行方便禪經統序」:「達磨多羅。闔眾篇於同道。開一色為恒沙。其為觀也。明起不以生滅不以盡。雖往復無際。而未始出於如。故曰。色不離如。如不離色。色則是如。如則是色。佛大先以為澄源引流。固宜有漸。是以始自二道開甘露門。釋四義以反迷啟歸塗以領會。分別陰界導以正觀。暢散緣起使優劣自辨。然後令原始反終妙尋其極。其極非盡亦非所盡。」本經為佛大先禪法,自費長房歷代三寶紀》開始被誤題為《達摩多羅禪經》。
  3. ^ 《传法正宗记·佛驮跋陀罗》
  4. ^ 《出三藏记集》(卷十二)
  5. ^ 慧远作《禅经总序》载,佛陀跋陀羅曾译达摩多罗和佛大先两家之法门。
  6. ^ 《神僧传》卷第二
  7. ^ 高僧传》说他译经十五种,一百十七卷
  8. ^ 《开元释教录》刊定他的译本里有《新无量寿经》二卷

外部链接 编辑

  • 大方廣佛華嚴經: 60卷, Volumes 1-8 By 佛陀跋陀羅 (刻經處) 1881

佛陀跋陀罗, 梵語, buddhabhadra, 359年, 429年, 又称佛驮跋陀罗, 佛度跋陀罗, 觉贤,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 今尼泊尔境内, 為南北朝時期著名譯經師, 目录, 生平, 禅法, 著作,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为南北朝时期后秦时来汉地的印度僧人, 族姓释迦, 系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 5岁丧父, 17岁出家, 记忆力超强, 曾与僧迦达多游罽宾, 与后秦僧人智严同从大禅师佛大先受禅法, 后受智严邀请入汉地, 于后秦弘始八年至长安, 參學於鸠摩罗什後, 攜弟子慧观40余人. 佛陀跋陀罗 梵語 Buddhabhadra 359年 429年 又称佛驮跋陀罗 佛度跋陀罗 觉贤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 今尼泊尔境内 人 為南北朝時期著名譯經師 目录 1 生平 2 禅法 3 著作 4 相关条目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佛陀跋陀罗为南北朝时期后秦时来汉地的印度僧人 族姓释迦 系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 1 5岁丧父 17岁出家 记忆力超强 曾与僧迦达多游罽宾 与后秦僧人智严同从大禅师佛大先受禅法 后受智严邀请入汉地 于后秦弘始八年至长安 參學於鸠摩罗什後 攜弟子慧观40余人赴庐山訪學慧远 留居庐山年余 译 修行方便禪經 2 东晋义熙八年 412年 赴荆州 其后又到建康 今江苏南京 住道场寺 与法显等译出 摩诃僧祇律 同时译出 大般泥洹经 后又创译 华严经 60卷 其所译经论共13部 125卷 所译 华严经 对中国佛学的发展影响甚大 佛驮跋陀罗于刘宋元嘉六年 429年 圆寂 年七十一岁 3 禅法 编辑佛陀跋陀羅谨守声闻乘上座部的修學傳統 修禅习定 聚徒数百人 包括智严 宝云 慧观等有名人物 甘于淡泊 不喜繁华 佛陀跋陀羅的禅法是自上一脈相承 保持纯粹法要 4 佛陀跋陀羅专精禅法 5 现存 禅经 介绍了佛大先的渐修一法 这就是从二甘露门方便 胜进两道各别的退 住 升進 決定四分开始 进而观界 修四无量 观蕴 处 以至畅明缘起 达到禅定成就 由 搜集经要 劝发大乘 而接近了大乘瑜伽系 佛陀跋陀羅的传译为稍后的大乘瑜伽学说东來漢土开了先河 6 著作 编辑佛陀跋陀罗先后翻译了法显携归的梵本经律 大般泥洹经 六卷 摩诃僧祇律 四十卷 僧祇比丘戒本 一卷 僧祇比丘尼戒本 一卷 雜藏經 一卷 於义熙十四年 418 受孟顗 褚叔度之启请 與沙门法业 慧严等一百余人 于三年中译出 大方广佛华严经 五十卷 后来改分六十卷 称为 六十華嚴 出生无量门持经 一卷 大方等如来藏经 一卷 文殊師利發願經 一卷 觀佛三昧海經 八卷 此外有缺本一种 净六波罗蜜经 一卷 佛陀跋陀羅所译經典共计十二部 一百十三卷 7 8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华严经相关条目 编辑汉传佛教 法显 大乘佛教 华严经参考文献 编辑 高僧传 卷二 僧祐 出三藏記集 載慧遠 廬山出修行方便禪經統序 達磨多羅 闔眾篇於同道 開一色為恒沙 其為觀也 明起不以生滅不以盡 雖往復無際 而未始出於如 故曰 色不離如 如不離色 色則是如 如則是色 佛大先以為澄源引流 固宜有漸 是以始自二道開甘露門 釋四義以反迷啟歸塗以領會 分別陰界導以正觀 暢散緣起使優劣自辨 然後令原始反終妙尋其極 其極非盡亦非所盡 本經為佛大先禪法 自費長房 歷代三寶紀 開始被誤題為 達摩多羅禪經 传法正宗记 佛驮跋陀罗 出三藏记集 卷十二 慧远作 禅经总序 载 佛陀跋陀羅曾译达摩多罗和佛大先两家之法门 神僧传 卷第二 高僧传 说他译经十五种 一百十七卷 开元释教录 刊定他的译本里有 新无量寿经 二卷外部链接 编辑大方廣佛華嚴經 60卷 Volumes 1 8 By 佛陀跋陀羅 刻經處 1881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佛陀跋陀罗 amp oldid 7694061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