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有 (佛教)

  十二因緣  
無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梵語भावbhāva巴利語bhava),佛教術語,為十二因緣之一,意指有情存在於三界當中之狀態。說一切有部將其分成四個相續階段,稱為四有

在古印度哲學中,也被用來指存在的狀態,又譯為有性有法法相

語源

在梵文中,梵語भावBhava),原義為存在的狀態,有持續的意思。它源自於梵文動詞भू(bhū),意思為「成為」、「變成」。與真實(bhūta),同樣根源於原始印歐語系詞詞根*bʰuH-。在古希臘哲學及歐洲哲學中的存有(Being),也來自相同的印歐語系詞字根。

在梵文中,有另一個名詞अस्तिasti),也被譯為

概說

淺的來說,佛教中的可以看成生命的情緒、感覺的心靈存在,或者將佛教中的可以看成生命從生到死之間的持續狀態,但類似這樣的說法,不能普遍的說明佛教教義當中所涵蓋的生命範圍。

相對於的存在於世間,出離三界、解脫生死的生滅現象即是涅槃的境界。

分類

三有

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

四有

本有、死有、中有、生有。

註釋

相關條目

前任:
十二因緣
繼任:

佛教, 十二因緣, 無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7年8月1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2月14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梵語, bhāva, 巴利語, bhava, 佛教術語, 為十二因緣之一, 意指有情存在於三界當中之狀態, 說一切有部將其分成四個相續階段, 稱為四有, 在古. 十二因緣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7年8月1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2月14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有 梵語 भ व bhava 巴利語 bhava 佛教術語 為十二因緣之一 意指有情存在於三界當中之狀態 說一切有部將其分成四個相續階段 稱為四有 在古印度哲學中 也被用來指法存在的狀態 又譯為有性 有法 法相 目录 1 語源 2 概說 3 分類 3 1 三有 3 2 四有 4 註釋 5 相關條目語源 编辑在梵文中 有 梵語 भ व Bhava 原義為存在的狀態 有持續的意思 它源自於梵文動詞भ bhu 意思為 成為 變成 與真實 bhuta 同樣根源於原始印歐語系詞詞根 bʰuH 在古希臘哲學及歐洲哲學中的存有 Being 也來自相同的印歐語系詞字根 在梵文中 有另一個名詞अस त asti 也被譯為有 概說 编辑淺的來說 佛教中的有可以看成生命的情緒 感覺的心靈存在 或者將佛教中的有可以看成生命從生到死之間的持續狀態 但類似這樣的說法 不能普遍的說明佛教教義當中所涵蓋的生命範圍 相對於有的存在於世間 出離三界 解脫生死的生滅現象即是涅槃的境界 分類 编辑三有 编辑 参见 三有 欲界有 色界有 無色界有 四有 编辑 本有 死有 中有 生有 註釋 编辑相關條目 编辑存有 佛教 三有 有分前任 取 十二因緣有 繼任 生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有 佛教 amp oldid 7137552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