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真菌

真菌界學名Fungi)生物通稱真菌,是真核生物中的一大類群,包含酵母黴菌等微生物,以及為人熟知的菇類。真菌與動物同為異營生物,需依賴其他生物所所產的有機物為碳來源,通常會以滲透營養英语osmotrophy的方式取得養分,即分泌大量的將環境中有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再把小分子透過擴散作用吸入到細胞中。真菌的一大特點為以幾丁質為主要成分的細胞壁,和無細胞壁的動物及細胞壁主成分為纖維素植物截然不同。

真菌界
化石时期:晚奧陶紀–現代
(詳見「化石紀錄」一節)
從左上角起順時針:
擔子菌門毒蠅傘
子囊菌門的肉杯菌;
發霉麵包
一種壺菌
麴菌分生孢子
科学分类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演化支 單鞭毛生物 Amorphea
演化支 OBA超類群 Obazoa
演化支 後鞭毛生物 Opisthokonta
总界: 菌物总界 Holomycota
演化支 動孢菌 Zoosporia
界: 真菌界 Fungi
(L., 1753) R.T.Moore, 1980[1]

(Tedersoo等人2018年發表的分類[2]

隱真菌亞界 Rozellomyceta
隱真菌門 Rozellomycota
微孢子蟲綱 Microsporidea
Aphelidiomyceta
Aphelida
壺菌亞界 Chytridiomyceta
壺菌門 Chytridiomycota
單毛壺菌門 Monoblepharomycota
新美鞭菌門 Neocallimastigomycota
芽枝黴亞界 Blastocladiomyceta
芽枝黴門 Blastocladiomycota
油壺菌亞界 Olpidiomyceta
油壺菌門 Olpidiomycota
蛙糞黴亞界 Basidiobolomyceta
蛙糞黴門 Basidiobolomycota
捕蟲黴亞界 Zoopagomyceta
捕蟲黴門 Zoopagomycota
蟲黴門 Entomophthoromycota
梳黴門 Kickxellomycota
毛黴亞界 Mucoromyceta
Calcarisporiellomycota
毛黴門 Mucoromycota
被孢黴門 Mortierellomycota
球囊菌門 Glomeromycota
雙核亞界 Dikarya
根腫黑粉菌門 Entorrhizomycota
子囊菌門 Ascomycota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真菌自成一,獨立於植物動物和其他真核生物;真菌也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其成長型態與植物一樣不能移動,但可以透過菌絲的延長拓展棲地,也能透過經由有性或無性生殖產生的孢子進行長距離的傳播(某些孢子還具有鞭毛,可在水中移動)。真菌是生態系中的主要分解者,且在生態系的物質循環扮演重要角色。分子系统发生学顯示真菌在演化上是一個單系群,由一個共同祖先演化而來。黏菌卵菌(水黴菌)在歷史上曾因形態相似而歸屬真菌界,但分子支序顯示它們與真菌的親緣關係甚遠,期和真菌的相似性是趨同演化的結果。研究真菌的學科稱為真菌學,過去學者們曾因為真菌和植物形態類似,而通常將其視為植物學的一個分支。但分子證據顯示,真菌和動物之間的關係要比和植物之間更加親近,真菌與動物同屬後鞭毛生物,兩者在演化上的關係也是分類學的研究熱點之一。

真菌廣佈於全世界,但多數真菌體型很小,或存在土壤與水域中,常被人所忽略,某些物種會產生稱為孢子果(Sporocarp)的大型子實體,也就是蕈類。真菌可與動物、植物或其他真菌產生互利共生寄生等交互作用,例如與植物形成菌根,以及與藻類或藍綠菌形成地衣。部分真菌中的生物鹼聚酮等許多物質具有生物活性英语Biological activity的物質,稱為真菌毒素英语Mycotoxin,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有毒。一些物種的孢子含有精神藥物的成份,被用在娛樂及宗教儀式上。真菌可以分解人造的物質及建物,並在人類及其他動物造成疾病,真菌感染或食物腐敗引起的作物損失對人類食物供給和區域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而真菌病則包括足癬等淺表層的感染,與隱球菌病等全身感染的疾病,嚴重時甚至可能致死。有些蕈類被人作為食物,有些真菌則是食品工業的要角,可以作為麵包的膨鬆劑,或發酵製造醬油豆腐乳等食品。1940年代起,真菌亦被用來製造抗生素,現在許多工業所需的酵素也是由真菌所合成。有些真菌可以被當作生物農藥,用來抑制雜草、植物疾病及害蟲。

真菌各門的物種之間不論是在生態、生活史形態(從單細胞水生的壺菌到巨大的菇類)都有很巨大的差別。人類對真菌各門真正的生物多樣性了解得很少,預估約有220萬-380萬個物種,但目前已發表的僅有12萬種。自從18、19世紀,卡爾·林奈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伊利阿斯·馬格努斯·弗里斯等人在分類學上有了開創性的研究成果之後,真菌便已依其形態(如孢子顏色或微觀構造等特徵)或依生理學給予分類。二十世紀分子遺傳學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下,DNA定序開始被廣泛用於真菌分類,使傳統分類系統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戰。最近十幾年來在系统发生学上的研究已多次改變人們對真菌分類的觀點,也有原本不被認為是真菌的生物(微孢子蟲隱真菌門核形蟲)被歸入真菌界或與其關係密切的類群中。各類群真菌的關係仍未有定論,且是現在真菌研究的重點之一。

命名

別稱

在英文裏,真菌界的單數是Fungus,複數是FungiFunguses[3],這三者皆可指代真菌。

在中文裏,在科學界也可稱為“菌物界”,在食品領域也可寫為“真蕈”。

詞源

英文及拉丁文

真菌的英文「fungus」直接源自於拉丁文蘑菇的稱呼,古羅馬作家老普林尼賀拉斯的作品中都有這個稱呼[4],而拉丁文的「fungus」則是來自希臘文的海綿「σφογγος」(sphongos),因蘑菇黴菌形態上的特徵而得名[5]。此一字根也出現其他歐洲語言中,例如德文意指黴菌的「Schimmel」也源於此字根[6]

真菌學是以科學方法研究真菌的學門,而真菌學的英文「mycology」則是直接來自希臘文中對蘑菇的稱呼「μύκης」(mykes[7]。「mycology」一詞最早出現於英國自然學家邁爾士·約瑟·貝克萊英语Miles Joseph Berkeley的著作《English Flora of Sir James Edward Smith》第五卷[5] 。一起存在於某個地理區域的所有真菌合稱真菌相英语mycobiota(mycobiota)[8]

真菌(Fungi)的命名和其所指稱的分類元相當複雜。在1969年羅伯特·魏泰克提出五界說之前,生物學家已發現卵菌黏菌等並不屬於真菌界的核心成員。1959年魏泰克在處理真菌界時,已經將這些生物劃歸此界的核心之外[9]。於此時期在討論真菌類的指稱時,開始出現所指涉的名詞是指「廣義真菌」或「狹義真菌」(僅包含真菌的核心成員)的問題。1981年,湯瑪斯·卡弗利爾-史密斯曾建議以「真真菌界」(Eufungi)作為狹義真菌的界名。1992年大衛·萊斯里·哈克斯沃思英语David Leslie Hawksworth則建議以「fungi」視為廣義真菌的指稱,同年唐納德·J·S·巴爾(Donald J. S. Barr)等人又建議以「總真菌」(Union of Fungi)代指廣義真菌,「Eumycota」則訂為狹義真菌的界名。因此當時在使用Fungi一詞時,必須同時說明指的是廣義真菌還是狹義真菌[10]

為了解決這個混亂的命名問題,1993年卡弗利爾-史密斯規範真菌界的名稱為「Fungi」,不屬於真菌界核心成員的物種直接畫出真菌界的範圍,不再使用「Eumycota」或「Eufungi」等名詞,目前「真菌界」在共識上稱為「Kingdom Fungi」。黏菌、卵菌,及絲壺菌等非屬核心真菌的物種,近幾年已經明確移出真菌界的範圍內[10]

中文

中文名稱的脈絡也同樣複雜,中国大陆所說的「真菌」一般慣指「Fungi」;台灣经常以「菌類」甚至代表蘑菇的“蕈类”代指廣義上的真菌。1991年,中国大陆植物病理學家裘維蕃認為比起「真菌界」,採用與「動物界」和「植物界」相對等的「菌物界」更為理想,並將真菌畫為菌物界底下的一個門[11],因此「菌物」一詞指涉的為廣義真菌。台灣的吳聲華博士則認為現今的「真菌界」指的為狹義真菌[10]。2009年,Liu等人提出菌物總界的概念,含括真菌界與核形蟲等生物,組成了單系性的分類元[12]

特徵

分子系统发生学問世以前,分類學家一般認為真菌屬於植物,這是因為真菌與植物有許多共同特徵,例如兩者皆不會移動,大致的形態與棲地也相當類似,真菌與植物都生長在土壤中,且部分真菌形成的產孢結構子實體外型與苔蘚植物相當類似。現在真菌被認為是獨立的一界生物,與植物與動物均不同,它們早在十億年前(大約是新元古代)就在演化上與動物分道揚鑣了[13][14]。真菌多數的特徵都可見於其他生物中,因此很難找到某項特徵為真菌獨有而不存在其他生物中。真菌與其他生物共同擁有的特徵如下:

多樣性

 
樹樁上的多孔菌

真菌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的各種棲地中,包括氣候極端的環境如沙漠深海[29]以及受輻射污染的地區[30] ,有些種類對輻射的抗性極強,某些地衣甚至可以抵擋高強度的宇宙射線紫外線,在人造衛星上的研究站存活[31]。大多數真菌生長在陸地上,但有些真菌生活史的部分或全部階段生長於水中,例如造成全球兩生類數量下降的蛙壺菌壺菌門的真菌會產生在水中游動的動孢子英语zoospore以尋找兩生類作為宿主[32]。還有一些真菌生活在海洋中[33]

目前被生物分类学家们正式记录与描述的真菌种类约为12万种[34],但人們對於世界真菌多樣性的了解仍相當有限[34]。一項2017年的研究估計真菌種類應該介於220萬至380萬之間[35]。歷史上有許多方法可以用來鑑定真菌物種,傳統真菌學主要以孢子子實體的大小、形狀等形態上的特徵分辨真菌[36],另一種鑑定物種的方法是透過生理與生化性質,即依真菌的化學測試英语Chemical test in mushroom identification的結果來分辨。分子生物學興起後,DNA測序與支序分析等技術對真菌多樣性的研究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不但大大提高了對新物種的分辨能力(特別是隱真菌門等傳統上不清楚的低等真菌),也更能反映不同類群真菌在演化上的關聯[37]

真菌學

 
1729年,皮耶爾·安東尼奧·米凱利英语Pier Antonio Micheli發表了真菌學史上首度對真菌的描述

真菌學是生物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真菌的遺傳、生化性質、分類、對人類的用途(包括藥用、食用宗教致幻劑)以及對人類的威脅(包括毒性感染)。因為許多植物病原是真菌,植物病理學的研究也常與真菌學高度相關[38]

人類對真菌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早在53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發現的木乃伊冰人奧茨遺骸上便帶有兩種多孔菌,其中木蹄層孔菌可能是用來生火的燃料,白樺菌菇則可能是藥用[39]。古代人類常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以真菌為食物來源,例如發酵麵包與果汁的生產都有真菌參與。也有早期的手寫記錄描述作物遭到疑似為真菌的病原感染而破壞[40]

歷史

真菌學是一門相對較新的科學,在十七世紀顯微鏡發明後才出現。早在1588年,吉安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就發現了真菌的孢子,但真菌學真正的濫觴一般認為是1729年義大利植物學家皮耶爾·安東尼奧·米凱利英语Pier Antonio Micheli出版的《植物新屬英语Nova plantarum genera[41],他除了觀察到孢子之外,還發現在適當條件下孢子可以萌發,並生長成當初產生該孢子的同一種真菌[42]。荷蘭科學家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被認為是現代真菌學的開創者,他以林奈二名法為基礎建立了第一套菇類分類基礎。隨後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進一步採集了大量真菌標本,並以孢子顏色與其他微觀結構對真菌進行分類,許多標準至今仍被分類學家採用。其他重要的真菌學者還包括邁爾士·約瑟·貝克萊英语Miles Joseph Berkeley奧古斯特·卡爾·約瑟夫·科爾達英语August Carl Joseph Corda漢瑞其‧安東‧狄伯瑞英语Heinrich Anton de Bary路易·勒內·圖拉斯內英语Edmond Tulasne查爾斯·圖拉斯內英语Charles Tulasne兄弟、亞瑟·亨利·雷金納德·布勒英语Arthur Henry Reginald Buller柯提斯·蓋茨·洛依德英语Curtis Gates Lloyd皮尔·安德烈·萨卡多英语Pier Andrea Saccardo等。二十世紀隨著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與生物技術的突破,真菌學的研究方法逐漸現代化,DNA定序支序分類學為真菌多樣性與演化的研究打開了另一扇門,也挑戰了許多傳統以形態為基礎的分類系統觀點[43]

形態

微觀結構

 
環境中分離的青黴菌
  1. 菌絲
  2. 分生孢子梗
  3. 瓶梗
  4. 分生孢子
  5. 隔板英语septum

許多真菌以菌絲的形式生長,菌絲是直徑2-10微米的圓柱體絲狀結構,可長達數公分。菌絲一般自其頂端往前生長,新的菌絲形成通常是舊有菌絲的中間產生了一個新的生長點,而長出新的分支,也有些情況是生長中的菌絲頂端分岔成兩條菌絲[44]。菌絲成長後相互交錯,成為真菌的營養構造菌絲體[27]。菌絲可以是多核英语coenocytic(無隔板英语septa)或是有隔板的,有隔板的菌絲不同細胞核間有細胞壁將其分隔[45],使一個隔間具有一或數個細胞核,多核菌絲則沒有隔板,基本上就是一個含有多個細胞核的巨大細胞[46]。隔板上通常有小孔可以使細胞質胞器流通,有時細胞核也可以通過小孔,例如擔子菌門真菌形成的桶孔隔膜 [47]

許多真菌的菌絲形成特化的構造,以更容易從宿主身上吸收養分,例如許多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吸器,許多球囊菌門的真菌則形成叢枝(Arbuscular)穿透共生的植物細胞以吸取養份[48]

雖然真菌屬於後鞭毛生物,其共祖有一根後生的鞭毛,但除了壺菌門以及原本屬於壺菌門的新美鞭菌門芽枝黴門外,其他真菌都已經失去了鞭毛[49]。真菌的另一項特徵是多數種類具有以幾丁質葡聚糖構成的細胞壁[50]

巨觀結構

真菌的菌絲常是肉眼可見的,例如在發黴的牆壁或腐敗的食物上,這種菌絲體俗稱黴菌,而長在實驗室培養基上的菌絲則一般稱為菌落,菌落的形狀與顏色常是鑑定真菌的重要指標[51]。有些真菌相當長壽,且可以長到非常大的體積,美國馬盧爾國家森林的一個蜜環菌菌落已生長到超過900公頃,其生長時間推測已超過9000年[52]

子囊果擔子果分別是子囊菌門擔子菌門真菌的子實體,內含可以產生有性孢子的子實層[53]

生長與生理

 
黴菌在一顆腐爛的桃子上生長

真菌在固體介質中以菌絲形式生長,在水中則常以單細胞酵母菌形式生長,皆是為了提升表面積以增加吸收養分的效率[54]。菌絲特別適合在固體介質上生長,且可以形成較大的穿透力而適於侵入新的固體介質[55],例如稻熱病菌等植物病原菌特化出壓器英语Appressorium的構造以穿透植物組織[56],壓器可藉由增加細胞中甘油等溶質的濃度以加大膨壓[57],在植物表皮上產生高達1200psi的壓力[56]淡紫擬青黴菌也用一種類似的結構來穿透線蟲的卵[58]

絕大多數菌絲都只能自頂端往前生長[59]Neotyphodium等部分內生真菌英语endophyte則是少見的例外,它們的菌絲附著於宿主細胞上,並可能因宿主細胞延長造成的機械拉力,而促使其菌絲從中間分裂生長(intercalary extension),以長至跟宿主的組織一樣長度[60]。另外擔子菌子實體形成時,菌柄等大型器官的長成是菌絲體積膨大的結果[61]。真菌形成多細胞組織有數種功能,例如子實體是為了產生與散播有性孢子,生物膜則有助於佔據基質與進行細胞溝通[62],多細胞個體的出現在真菌、動物與植物中都是各自獨立演化出來的[63]

真菌傳統上被認為是異營生物,只能依賴其他生物固碳形成的有機碳為碳原,演化造成真菌的代謝能力相當多樣化,可以分解各式各樣的有機物[64][65],有些種類甚至可能使用黑色素伽馬射線等輻射中獲取能量,目前只知道少數真菌具有以輻射為能源進行生長的能力,背後的生理機制也不甚清楚[30],不過整個過程可能與植物利用可見光光合作用固碳類似,但採用輻射能作為能量來源[66]

繁殖

真菌的繁殖機制相當複雜,反映了此類生物生活史與遺傳組成豐富的多樣性[67] 。據統計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真菌物種採用一種以上的方式繁殖,例如無性時期產生無性孢子,有性時期又產生不同種類的有性孢子。不同的環境刺激可以啟動特定基因表現,讓真菌長出不同的特化結構以產生無性或有性孢子[68]

無性生殖

真菌的無性生殖有透過產生無性孢子與菌絲斷裂英语mycelial fragmentation等機制,前者包括以孢子囊分生孢子囊柄英语conidia等特化的結構產生孢子,後者則是菌絲斷裂成為許多片段,每一片段都長成一條新的菌絲。無性生殖可以產生基因上與母體相同、佔據同樣生態棲位的子代,繁殖效率也較有性生殖迅速,可以在短時間快速拓殖[69]不完全菌是一個舊時的分類名詞,指未觀察到有性世代的真菌,現在分類學上已不使用此名詞,但仍可以用來泛指缺乏有性世代的真菌[70]

有性生殖

除了球囊菌門微孢子蟲外,其他門的真菌都可透過減數分裂產生配子、進行有性生殖(且基因組分析顯示球囊菌門與微孢子蟲的真菌應該也能進行有性生殖,只是尚未觀察到)[71]。真菌有性生殖的過程與動物、植物相當不同,而不同真菌間特化來進行有性生殖的結構也有差異,是鑑定真菌物種的重要依據[72][73],而拿不同真菌進行交配實驗,觀察兩者能不能形成子實體,可以透過生物物種概念(biological species concepts)以兩者能不能成功交配、交配產生的子代有沒有生殖能力來判斷它們是不是同一物種[73] 。主要的生物類群早期都是以有性生殖特化的結構與孢子差異來描述、區分的,例如產生子囊子囊菌門與產生擔子擔子菌門。有一些物種還有交配型之分,必須不同交配型的兩個體才可以交配(heterothallic),其他物種則可以和所有個體交配,甚至自交產生孢子(homothallic)[74]

許多真菌的生活史均存在單倍體二倍體的時期,真菌進行有性生殖時,菌絲的融合形成交錯的網絡,這個現象稱為融合(anastomosis),是有性生殖不可或缺的。許多子囊菌與擔子菌接著會進入雙核體英语Dikaryon的時期,即菌絲中一個細胞裡有兩個細胞核,分別來自兩個親代個體,這兩個細胞核不會馬上進行核融合(karyogamy),而會在細胞中共存一段時間[75]子囊菌門子实层中雙核的菌絲會形成一個鉤狀結構(crozier),以確保細胞核分裂時,兩個子細胞核可以分別妥善分配到上方與下方的細胞中,維持菌絲異質雙核(有來自雙親的兩個細胞核)的狀態。細胞中的兩個核融合之後,會立刻進行減數分裂產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釋放、散播到其他地方後可以萌發長成新的單倍體菌絲[76]擔子菌門真菌的有性生殖過程與子囊菌門的類似,也是始於兩株真菌單倍體的菌絲融合而產生雙核體的菌絲,不過雙核體在擔子菌門更為普遍,除了子實體外,有時連營養菌絲也是雙核的狀態。擔子菌門的子實層會形成一種稱為扣子體的微觀結構,與子囊菌門的鉤狀結構類似,可以控制細胞核分裂後兩個子細胞核的分佈,維持菌絲異質雙核的狀態[77]。擔子菌的子實體會特化出擔子,擔子中的兩個細胞核融合之後進行減數分裂,會產生擔孢子[78]。最為人所知的擔子菌便是菇類,不過擔子菌也能以其他形態存在。

 
相衬显微技术視野下的高羊肚菌英语Morchella elata子囊,其中含有八枚子囊孢子

接合菌門的真菌[註 1]在兩個體的單倍體菌絲融合後,會形成一個特化的孢子囊,孢子囊會進一步特化行成厚壁的接合孢子,對環境的抗性很大,當環境有利真菌生長時接合孢子便會萌發,進行減數分裂以產生單倍體的子細胞,並生長成菌絲[79]

孢子的釋放

 
糞生黑蛋巢菌英语Cyathus stercoreus

真菌有許多主動將無性與有性孢子釋放的機制,以確保孢子可以離開子實體或菌絲而長距離傳播。許多菌絲生理、機械的機制,以及孢子表面的結構都有助於孢子的散播[80]。某些子囊菌會增加子囊中部分溶質、離子的濃度以提升膨壓,造成水分流入而將子囊漲破,使子囊孢子得以釋出[81]。擔子菌門的擔孢子釋放則與孢子表面水珠造成的表面張力有關,造成孢子彈射出的初始加速度可以高達10,000g[82] 。孢子最終彈射的距離約為0.01-0.02公分,已足以離開蕈褶,進入空氣中[83]。有些真菌孢子的釋放機制較為特殊,馬勃鳥巢菌英语Nidulariaceae的孢子需要雨水等外力將子實體爆破後才能釋出[84]鬼筆科的真菌甚至具有鮮豔的顏色與特殊的氣味,以吸引昆蟲協助散播孢子[85]

其他生殖方式

青黴菌麴菌準性生殖的現象,兩個個體的菌絲可能發生融合,造成菌絲中存在來自不同個體的細胞核,這些細胞核可能進一步發生核融合,同源染色體間產生基因重組後再分裂形成單倍體的細胞[86],其過程與有性生殖類似,但沒有減數分裂的發生,其發生頻率與重要性也仍不清楚。除了在同種真菌發生外[87],準性生殖還可能在不同種真菌間發生,並可能是真菌演化的機制之一[88]

化石紀錄

許多真菌的結構都是微觀的,而主要巨觀的結構如子實體又非常柔軟且容易分解,因此與動植物相比,真菌的化石記錄相當稀少,且真菌化石很難與其他微生物的化石分別,除非有現生真菌與化石物種外型相似才較容易分辨[89]。真菌的化石常與動植物的一起出現,通常經過薄切面後,使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檢視觀察[90],研究壓紋化石英语Compression fossil時則會使用酸性溶液將化石周圍的基質溶解,再使用光學顯微鏡或扫描电子显微镜觀察表面的詳細構造[91]

最早具有典型真菌特徵的化石可追溯至24億年前的古元古代,是棲息於海底的生物,具有可能可以互相接合的菌絲狀構造[92] 。另有研究比較相關生物類群的演化速率,以分子時鐘英语Molecular clock推測真菌應該在7-10億年前出現[93]古生代時許多真菌都是水生的,且像現生的壶菌一樣具有鞭毛[94],但也有部分真菌在寒武纪時就開始往陸地生長,較陸生植物的出現早上許多[95]。隨後真菌演化出許多陸地生活所需的特徵,包括寄生腐生菌根地衣等與其他生物的交互作用[96]。2009年的一篇研究顯示子囊菌門的共祖便是腐生的,隨後多次在不同類群中,獨立演化出地衣的生長型態[97]。有奥陶纪的真菌化石出現菌絲、孢子等特徵,和現生的球囊菌門真菌相當類似,當時陸生植物仍只有許多類似現生苔蘚的種類,尚不具有維管束[98]原杉菌是一種重要的真菌化石,出現於志留紀晚期,並可能是當時陸地上高度最高的生物。泥盆紀早期真菌化石的種類開始變多,且特徵較更早化石典型許多,對其是否屬於真菌爭議漸漸減少,許多壺菌門接合菌門的化石在萊尼燧石層英语Rhynie chert中被發現[95][99][100]擔子菌門子囊菌門也差不多在此時出現[101],到石炭紀賓夕法尼亞世,多數現生真菌的都已經出現了[102]

形態類似地衣的化石最早在5-6億年前的陡山沱英语Doushantuo Formation地層中就出現了[103],地衣是早期陸域生態系的重要成員,最早確定為地衣的化石出現於4億年前[104],約與最早的子實體化石同期[105]。具有與現生擔子菌扣子體相似結構的化石也出現於石炭紀賓夕法尼亞世的地層,與一株蕨類的化石一起出現[106]同擔子菌亞綱[註 2]的真菌化石則相對較少,兩枚保存於琥珀中的標本顯示白堊紀晚期(9000萬年前)已有外型類似菇類的真菌出現[107][108]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之後不久,真菌化石大量出現(P-T fungal spike),孢子也大量出現在岩層中,顯示真菌當時是相當佔優勢的生物,這個時期的化石幾乎全部都是真菌化石[109],但也有研究反對這項理論,認為此一爆發並沒有發生在世界所有地區[110][111],某些地區發現的真菌化石爆發和滅絕事件時間不完全吻合[112],且不易區分這些孢子是來自真菌或藻類[113]

6550萬年前,許多動植物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滅絕,緊接著真菌再度大量出現,可能是世界各地森林大面積毀滅後,為真菌提供腐生生長的環境造成。而真菌的拓殖甚至可能助長了哺乳類新生代的繁盛,因為哺乳類相對於其他脊椎動物,對真菌感染的抗性特別大[114]

分類

真菌學在傳統上常被劃歸在植物學的範疇中,但真菌其實與動物的親緣更為接近。分類學家根據分子系统发生学的分析,將廣義的真菌與動物(菌物總界動物總界)共同組為稱為後鞭毛生物單系群[115],而真菌界本身也是一個單系群[37]。真菌的分類經常有所變動,特別是DNA定序技術普及後,越來越多研究比較不同真菌間的DNA序列,不斷提出新的分類觀點。許多傳統上以形態或交配實驗所做出的分類系統受到相當大的挑戰。

目前真菌較高層級的分類系統仍有很大爭議,新理論不斷被提出,各個分類階層的名稱均常有變動。且同一種真菌還可能在生活史的不同階段,例如無性與有性世代擁有數種不同的學名,使真菌分類更加複雜。目前有Index FungorumITIS等資料庫記錄了所有現生真菌的名稱(包含舊分類系統下的同物異名在內),許多分類學家也正努力建立更一致的命名系統[37][116]

2007年,在數十位真菌學家與分類學家通力研究之下,誕生了一套新的真菌分類系統[37],其中子囊菌門擔子菌門共同組成雙核亞界,是真菌中多樣性最高的類群,包含絕大多數蕈類、植物病原菌以及用於食品工業的真菌,而傳統分類系統中的壺菌門接合菌門都被認為是並系群而有所調整,芽枝黴門新美鞭菌門從壺菌門中分出,成為兩個獨立的門,接合菌門則被分拆成球囊菌門毛黴亞門蟲黴亞門英语entomophthoromycotina梳黴亞門捕蟲黴亞門英语Zoopagomycotina等四個亞門[37]。2018年,Tedersoo等人又發表了新的真菌分類系統,將真菌細分至十八個門[2]。下面的演化樹是根據Silar等人(2016年)[117][118]與Tedersoo等人(2018年)[2]做出的新分類系統繪製,包含真菌的主要分類單元。注意演化支的長度與演化距離無關:[註 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真菌界
隱真菌門
隱真菌綱

隱真菌目

微孢子蟲綱

Mitosporidium

Paramicrosporidium

噬核菌屬瑞典语Nucleophaga

梅契尼可夫氏蟲阿拉伯语بويغيات_متشنكوفيلية

微孢子蟲

Aphelidiomyceta
Aphelidiomycota英语Aphelida

Aphelidiomycetes英语Aphelida

壺菌亞界
新美鞭菌門

新美鞭菌綱英语新美鞭菌綱

壶菌门
單毛壺菌亞門英语Monoblepharomycotina

透明针形藻綱英语Hyaloraphidiomycetes

單毛壺菌綱英语Monoblepharidomycetes

集壺菌綱英语Sanchytriomycetes

壺菌亞門

中壺菌綱英语Mesochytriomycetes

壺菌綱

無鞭毛菌類
芽枝黴門

芽枝黴綱

节壶菌綱英语Physodermatomycetes

捕蟲黴亞界
擔子黴門英语Basidiobolomycota

蛙糞黴綱英语Basidiobolomycetes

油壺菌綱英语Olpidiomycetes

蟲黴門

新接黴綱英语Neozygitomycetes

蟲黴菌目

梳黴門英语Kickxellomycotina
捕蟲黴亞門英语Zoopagomycotina

捕蟲黴綱英语Zoopagomycetes

梳黴亞門

雙珠黴綱英语Dimargaritomycetes

梳黴綱英语Kickxellomycetes

被孢黴門英语Mortierellomycota

被孢黴綱英语Mortierellomycetes

毛黴亞界

Calcarisporiellomycetes

毛黴門

傘形黴綱英语Umbelopsidomycetes

毛黴綱英语Mucoromycetes

Symbiomycota
球囊菌門

類球囊菌綱英语Paraglomeromycetes

原囊黴綱英语Archaeosporomycetes

球囊菌綱

雙核亞界

子囊菌门(下續)

担子菌门
柄锈菌亚门

麥軸梗黴綱英语Tritirachiomycetes

囊担菌纲

经典菌綱英语Classiculaceae

微球黑粉菌纲

隐团菌纲

小纺锤菌纲

柄锈菌纲

Orthomycotina
黑粉菌亚门

Monilielliomycetes

马拉色菌綱英语Malasseziomycetes

黑粉菌纲

外担菌纲

傘菌亞門

?双担菌綱英语Geminibasidiomycetes

?节担菌纲

黑圈团菌綱英语Bartheletiomycetes

銀耳綱

花耳綱

傘菌綱

子囊菌门
外囊菌亞門

粒毛盘菌纲

外囊菌綱

裂殖酵母綱

古根菌綱

酵母菌類
酵母亞門

酵母綱

盘菌亚门

?乳头果衣目英语Thelocarpales

?卫扎德衣目英语Vezdaeales

?拉姆衣盘目英语Lahmiales

?皿碟盘菌目英语Triblidiales

圓盤菌綱英语Orbiliomycetes

盘菌纲

錘舌菌類英语Leotiomyceta
糞殼菌類英语Sordariomyceta

木菌綱英语Xylonomycetes

地舌菌綱

錘舌菌綱

蟲囊菌綱

糞殼菌綱

座囊菌類英语Dothideomyceta

粉头衣纲

李基那地衣纲英语Lichinomycetes

散囊菌綱

茶漬綱

Collemopsidiomycetes

星裂菌纲

座囊菌綱

分類類群

 
真菌的主要類群

隨著分子系统发生学的問世,以DNA序列為基礎的分類方式漸漸取代傳統分類系統,微孢子蟲等許多在五界說被歸屬於原生生物的微生物被發現與真菌的親緣關係較近,而被歸入真菌界中。隱真菌門的物種是土壤與水中的微生物,它們缺乏細胞壁,可以像動物般以吞噬作用取得養分,DNA序列分析顯示它們與微孢子蟲關係非常密切,後者可能是隱真菌門中一個特別深的演化支,兩者共同構成其他真菌的姊妹群,也被劃入真菌界中[2]。另外核形蟲泉生蟲英语Fonticula也與真菌的親緣關係接近,兩者構成包含隱真菌門在內所有真菌的姊妹群,也有研究者將它們劃入真菌界[119] ,但因兩者缺乏許多真菌共有的特徵,生活型態也與真菌差異較大[註 5],Terdersoo等人2018年發表的分類系統選擇將它們獨立成一個界:核形蟲界(Nucleariae)。核形蟲界雖不屬於真菌界,但因與真菌親緣關係密切,是廣義的真菌:真菌總界的成員[115]

2007年的分類系統將真菌分為微孢子蟲門壺菌門芽枝黴門新美鞭菌門子囊菌門擔子菌門以及原屬接合菌門球囊菌門毛黴亞門蟲黴亞門英语Entomophthorales梳黴亞門捕蟲黴亞門英语Zoopagomycotina等四個亞門[37][註 6]。2018年Tedersoo等人發表的分類系統則總共將真菌分為九大類群,共計十八個門。包括隱真菌門Aphelidiomycota英语Aphelidiomycota芽枝黴門壺菌門單毛壺菌門英语Monoblepharomycota新美鞭菌門油壺菌門英语Olpidiomycota蛙糞黴門英语Basidiobolomycota捕蟲黴門英语Zoopagomycota梳黴門英语Kickxellomycota蟲黴門Calcarisporiellomycota英语Calcarisporiellomycota毛黴門被孢黴門英语Mortierellomycota球囊菌門根腫黑粉菌門英语Entorrhizomycota子囊菌門擔子菌門[2]。此次分類所作出較大的改動包括認定微孢子蟲屬於隱真菌門、將壺菌門進一步分拆、將蛙糞黴從蟲黴菌中獨立成一門、將毛黴門進一步分拆等[2]

微孢子蟲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在動物細胞內行絕對寄生[94][120],因為基因組胞器都高度退化,一度被認為是原始的真核生物。不過DNA序列分析顯示微孢子蟲屬於真菌,而且是所有其他真菌的姊妹群[121],是真菌演化上最早分支的演化支。近期還有研究認為微孢子蟲與隱真菌門關係密切[2]

壺菌與現在已獨立出去的新美鞭菌門單毛壺菌門英语Monoblepharomycota芽枝黴門[122],以及新加入真菌界的隱真菌門與Aphelidiomycota等類群具有動孢子英语zoospore,動孢子具有鞭毛而可以在水中移動,因此壺菌早期曾被歸為原生動物[123],後來rDNA序列分析顯示壺菌屬於真菌,而且也是真菌演化上較早分支的類群[2]


芽枝黴門以前認為是壺菌的一支,不過新研究顯示芽枝黴門不屬於壺菌,且可能是雙核亞界與原屬接合菌門的所有真菌的姊妹群,在演化上比壺菌晚分支出去。芽枝黴門多為腐生,以分解有機質為生,其成員可寄生於許多真核生物。與壺菌不同的是芽枝黴門的生活史存在世代交替[94]

新美鞭菌門也曾被認為是壺菌的一支,其成員是厭氧生物,棲息於大型草食動物消化系統[124] ,它們缺乏粒線體,但有粒線體衍生而成的氢酶体英语hydrogenosome。新美鞭菌門的動孢子也具有鞭毛,還有些種類具有多根鞭毛[37]

 
顯微鏡下球囊菌與亞麻形成的的叢枝菌根英语Arbuscular mycorrhiza,亞麻的皮質細胞間有真菌形成成對的叢枝構造
 
子囊盤英语apothecium是子囊菌門真菌典型的生殖構造,其中包含營養菌絲與子囊

過去屬於接合菌門的生物現在被分拆成數個不同的門,這些真菌包括會造成麵包發黴的黑根黴、可用來製作豆腐乳的毛黴根毛黴英语Rhizomucor[125]球囊菌門的真菌會侵入植物的根部,與植物形成叢枝菌根英语arbuscular mycorrhizae,可幫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與無機鹽,叢枝菌根在演化上出現的時間相當早,最早可追溯至四億年前[126],這種互利共生可能對陸生植物早期在陸地的適應非常重要。球囊菌門過去屬於接合菌門,2001年首次被提升到門的地位[127]

子囊菌門是真菌中種類最多的類群,它們可經由減數分裂,在子囊中產生子囊孢子。子囊菌門的真菌包含羊肚菌松露、多數酵母菌念珠菌釀酒酵母克鲁维酵母属毕赤酵母英语毕赤酵母)以及某些蕈類,生活型態包括腐生寄生或與藻類藍綠菌形成互利共生地衣。子囊菌門的重要成員還有麴黴屬青黴菌麥角菌鐮孢菌屬等。有一些子囊菌只有觀察到無性生殖,沒有觀察到有性世代的紀錄,但分子序列分析足以顯示其分類屬於子囊菌門[128]。也因為其減數分裂的產物子囊孢子會留在子囊中,而不會馬上散播出去,子囊菌門的真菌(粉色麵包黴菌)曾是遺傳學研究的重要工具[129]

擔子菌門真菌的菌絲特化出稱為擔子的桿狀構造,以進行減數分裂產生擔孢子。多數蕈類都屬於擔子菌門,另外擔子菌門還包括銹菌黑粉菌等重要的植物病原菌[130]、存在於人類皮膚上的馬拉色菌屬[131]以及可造成機會性感染新型隱球菌[132]

类似真菌的生物

因為形態與生活史的相似,黏菌卵菌絲壺菌英语Hyphochytriomycetes都曾被認為是真菌界的生物,卵菌、絲壺菌與部分屬於「Phytomyxea」的黏菌,曾與壺菌共同組成真菌界下的鞭毛菌亞門英语Mastigomycotina,更早以前還有藻菌英语Phycomycetes裸菌英语Gymnomycota等分類單元。這些生物現在都已經證實不屬於真菌,真菌的細胞壁是由幾丁質組成,不含有纖維素,卵菌的細胞壁則是纖維素組成的,絲壺菌的細胞壁兼有幾丁質與細胞壁[133],多數黏菌生活史中的多數階段則是沒有細胞壁的,而是以吞噬作用取得養分,不像真菌、卵菌與絲壺菌是以滲透營養英语osmotrophy的方式,以擴散作用從胞外吸收養分,唯一的例外是網狀黏菌英语Labyrinthulomycetes,這種黏菌具有細胞壁,且也是使用滲透營養的方式獲得養份[134]。現在的分類系統中,卵菌、絲壺菌與網狀黏菌同屬SAR超类群,黏菌則包含屬於變形蟲界有孔蟲界古蟲界的物種,與真菌的親緣關係都相當遠,它們相似的外型與生活史只是趨同演化的結果。另外有一種黏菌稱為泉生蟲英语Fonticula,與真菌、動物同屬後鞭毛生物,且與核形蟲共同組成現生真菌的姊妹群,與現生真菌關係非常密切。不過關於這些生物的研究有時仍被視為真菌學的範疇,出現在真菌學的課本與論文中[135]

外毛菌目[136]變形毛菌目英语Amoebidiales魚孢菌英语Ichthyophonus珊瑚壺菌英语Corallochytrium原本歸屬接合菌門[137],後來發現它們屬於動物總界,與現生動物的關係更為密切,與真菌相似的外型也是趨同演化的結果。芽囊原蟲属與曾被認為是一種酵母菌[138]Ellobiopsis曾被認為是一種壺菌,兩者現在都歸屬於SAR超类群[139]

歷史上放線菌也曾因可以形成菌絲狀的構造而被歸為真菌,但很早就被發現屬於細菌,不是真核生物[140]

生態

真菌存在於地球上幾乎所有環境中,真菌與細菌同為許多生態系中的分解者,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141]食物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真菌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釋放,使碳元素重新回到食物鏈中,且作為腐生生物,真菌可將氮元素從有機物中分解釋放,對氮循環不可或缺[142][143]

共生

真菌與許多生物都有交互作用[144][145][146],其關係包括互利共生片利共生寄生[147][148][149]

與植物

真菌與植物形成菌根的共生關係,對植物的生長與許多生態系的維持都相當重要,超過九成的植物與真菌形成菌根,其中許多依賴菌根生存[150]。菌根的演化歷史十分古老,早在4億年前就已出現,可以促進植物對硝酸鹽磷酸鹽等關鍵無機鹽的吸收,在無機鹽濃度較低的土壤中尤為重要[142][151],而植物則將部分由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提供給共生的真菌。菌根還有可能媒介植物與植物之間的物質交換,這種物質交換網稱為菌根網英语mycorrhizal network[152],其中菌異營是一個相當特殊的例子,為某些植物寄生真菌,藉由菌根從真菌體內獲取自己所需的有機物,而本身失去了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菌異營中有機物的流向與正常菌根是相反的[153]。有些真菌生長於植物的根、芽、葉等組織中,這些真菌稱為內生真菌英语endophyte[154],內生真菌與菌根一樣常是植物與真菌間的互利共生,真菌生長於植物體內獲得養份與庇護,並可提高植物對草食動物的抗性以讓植物受益[155]

與藻類

 
肺衣英语Lobaria pulmonaria是由子囊菌門真菌與綠藻藍綠菌共同形成的地衣

地衣是真菌與行光合作用的藻類的共生產物,在地衣中,行光合作用的部分稱為共生光合生物(photobiont),而真菌則許多來自子囊菌門、少數來自擔子菌門[156]。地衣存在於五大洲的所有生態系,對成土作用演替的起始非常重要[157],且能生長在極端環境中,如極地、山地與半乾旱地區[158]。地衣可以生長在其他生物難以生存的基質,如樹皮、石頭、裸土、落葉、貝殼、藤壺等[159]。與菌根類似,藻類等共生光合生物提供真菌有機物,真菌則提供它們水分與無機鹽。地衣中真菌與共生光合生物的共生關係非常緊密,幾乎可視為一個個體,於原本的兩種生物均有相當差別。約有兩成已發表的真菌(約兩萬種)會形成地衣[160] 。地衣的共同特色包括生長速度緩慢、體積小、壽命長、無機鹽多半來自空氣中、且耐乾旱的程度較生長在同環境的其他光合作用生物高[161]

與昆蟲

許多昆蟲與真菌存在某些交互作用。有些種類的螞蟻會培養真菌作為它們的食物來源,鞘翅目粉蠹蟲英语ambrosia beetles也會在樹皮上培養真菌食用[162]。某些種類葉蜂的雌蜂會將帶有一種真菌(Amylostereum areolatum)孢子的蟲卵產到樹中,孢子萌發成菌絲後可分解樹中的營養,對葉蜂幼蟲的生長有益[163]。至少有一種無針蜂英语stingless bee紅麴黴屬英语Monascus真菌關係密切,其幼蟲以紅麴菌屬真菌為食,成蟲築新巢時也會將菌種帶入新巢中[164]。有些非洲熱帶莽原白蟻也會培養真菌來食用[144]念珠菌Lachancea屬的酵母菌存在於脈翅目鞘翅目蟑螂消化道中,目前尚不確定它們是否對昆蟲宿主有益[165]。在腐木上生長的真菌對木食性昆蟲相當重要[166],長期下來真菌可以改變腐木上元素的組成,釋放等甲蟲生長的必須元素到腐木中[167],對木食性昆蟲的生長發育相當重要[166]。另外許多雙翅目眼蕈蚊總科的昆蟲(包括蕈蚋科英语Mycetophilidae角菌蚊科英语Keroplatidae的物種)幼蟲以真菌的子實體菌根為食[168]

有些真菌會寄生在特定昆蟲身上吸食牠們直至宿主死亡,如冬蟲夏草

寄生

作為寄生物、病原菌

 
一株小檗屬的植物受到真菌Aecidium magellanicum的感染

許多真菌寄生於植物、動物(包括人類)、甚至其他種真菌中。有些真菌是感染農作物的植物病原菌,例如感染稻米稻熱病菌[169]、造成荷蘭榆樹病榆枯萎病菌英语Ophiostoma ulmi[170]、造成栗疫病英语Chestnut blight的栗疫病菌[171]、感染各種穀類的鐮孢菌黑粉菌鏈格菌英语Alternaria旋孢腔菌属[148],其中稻熱病菌還可以從活體營養(biotrophic,寄生在活體植物上)轉為死体营养(necrotrophic,吸收其殺死的植物體為生)[172],這些植物病原真菌造成林業與農業的重大損失。淡紫紫黴菌英语Paecilomyces lilacinus食肉真菌的菌絲可以特化產生收縮環(constrictive ring)與黏網(adhesive net)以捕食線蟲[173]隱真菌門微孢子蟲等真菌基群的物種大多寄生於其他生物的細胞中,隱真菌門的物種可寄生卵菌藻類變形蟲或其他真菌[174],其模式屬羅茲菌屬英语Rozella便是寄生於芽枝黴門異水黴屬細胞內。微孢子蟲則是行絕對寄生的微生物,其本身細胞結構與基因體都經過相當程度的退化,連粒線體亦失去功能,完全仰賴昆蟲甲殼類脊椎動物等其他動物宿主為生,從宿主細胞中獲取ATP。微孢子蟲也有可能感染人類,造成微孢子蟲病英语Microsporidiosis[175]

有些真菌可以感染人類,造成嚴重的疾病,有些感染若沒有受到妥善治療甚至可能致命。真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包括麴菌病英语aspergillosis念珠菌症球黴菌症英语Coccidioidomycosis隱球菌病組織胞漿菌病足菌腫英语Eumycetoma副球黴菌病英语Paracoccidioidomycosis[149][176][177]免疫缺陷的病人特別容易受到麴黴念珠菌隱球菌、組織胞漿菌[178]肺孢子菌[179]等真菌的感染。另外還有些真菌會造成眼睛、皮膚、指甲與頭髮的淺層感染,造成皮癬菌症英语Dermatophytosis足癬等疾病[180]。真菌的孢子也經常引發人的過敏[181]

作為被寄生的宿主

真菌寄生蟲(mycoparasitic organisms)泛指可以寄生於真菌的生物,腐黴屬生物(屬於卵菌,並非真菌)便可寄生在真菌體內,而有作為針對真菌的生物防治劑的潛力[182]。真菌本身也可以寄生其他種真菌,例如金孢菌寄生是一種子囊菌門的真菌,但寄生在牛肝菌[183]。 真菌可以被真菌病毒感染。真菌病毒大多屬於雙股RNA病毒英语Double-stranded RNA viruses,但也有約三成是正义单链RNA病毒[184][185]。最著名的真菌病毒是可以感染栗疫病菌英语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的CHV1病毒,最早在毒性較弱的栗疫病菌中被發現[186],已成功用作生物防治劑,在歐洲成功抑制栗疫病菌的生長,但在美國[187]、中國[188]、日本[188]等地使用時可能因為當地栗疫病菌的多樣性太大,有些菌株不能被病毒感染而效果不彰。2016年已有用基因工程改造的CHV1病毒被製造出來,能感染多數栗疫病菌的菌株,可望在栗疫病病情的控制得到更大成效[189]

真菌毒素

 
麦角胺是由麦角菌產生的真菌毒素,若食用會導致坏疽驚厥與產生幻觉

許多真菌可以產生對動物或植物有毒的物質,稱為真菌毒素英语mycotoxin,其中對人類影響較大的包括黴菌在腐敗的食物中產生的毒素,以及有毒蕈類的毒素,例如某些鵝膏菌屬產生的毒傘肽麥角胺是另一種在人類歷史上相當重要的真菌毒素,食用被麥角菌英语Claviceps purpurea污染的穀物會導致麥角中毒[190]黃麴毒素由某些能夠感染穀物、堅果的麴黴屬真菌合成,有很大的肝毒性英语Hepatotoxicity與致癌性。其他包括赭麴黴毒素展青黴素伏馬毒素英语fumonisin都可能污染人或牲畜的食物而造成中毒[191]

真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級代謝物,許多真菌專門用於合成毒素的生化代謝路徑已被發現[17],這些毒素可以抑制其他真菌生長或避免被食用而增加真菌自身的適應度[192][193]。許多真菌的次級代謝物被用來當作藥物,詳見#人類利用一節的說明。

致病機制

有些真菌能感染動植物而造成疾病,不過許多動植物已演化出抵抗真菌感染的機制,對此真菌也出現加以反制的方法,例如增加基因重組DNA修復以修補被宿主免疫機制破壞的DNA。

玉米黑穗菌是一種植物病原菌,在玉米造成黑穗菌病,不過植物已演化出對抗真菌感染的機制。當感染發生時,植物會迅速產生呼吸爆英语Respiratory burst,即在真菌感染的部位產生大量自由基,而黑穗菌可以啟動由YAP1英语YAP1基因介導的抗氧化的機制加以抵抗,此抵抗機制可保護黑穗菌不受植物的防禦系統破壞,對黑穗菌的有效感染相當重要[194]。另外玉米黑穗菌擁有相當完善的DNA修復系統,其DNA在減數分裂期間發生多次重組[195],可能可以修補其被宿主自由基破壞的DNA,幫助黑穗菌感染時對抗宿主產生的氧化壓力[196]

新型隱球菌是一種可以生存在動物或植物體內的擔子菌門酵母菌,可以機會性感染免疫缺陷的病人,它被免疫系統中的肺泡巨噬細胞吞噬後可以在中造成感染[197],有些新型隱球菌可以在巨噬細胞內存活,導致感染的潛伏期,對抗真菌劑的抗性,甚至因此有能力侵犯其他器官。新型隱球菌在巨噬細胞內會啟動抗氧化壓力的基因表現,以避免被巨噬細胞胞內的自由基破壞[197],另一種抗性機制與減數分裂有關,多數新型隱球菌都是a交配型,a交配型的菌體的細胞核一般是單套,但也可能發生「單核體結實」(monokaryotic fruiting),細胞核分裂後再核融合後形成厚垣孢子,雙套的厚垣孢子可以行減數分裂產生擔孢子[198] ,此一過程受到DMC1英语DMC1 (gene)基因(與其他真核生物的RAD51以及細菌的RecA英语RecA同源)調控,減數分裂中發生的基因重組可能有助其修補被自由基破壞的DNA,而增加與其抗性[196][198]

人類利用

人類真菌學英语Ethnomycology是研究人類利用真菌的歷史,以及真菌對人類社會影響的學門。長久以來,人類利用真菌來製造、保存食物,或用作其他用途。在許多國家蕈類養殖英语Fungiculture蕈類採集英语Mushroom hunting都是重要產業。因為許多真菌可以生產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與抗生素,許多真菌已被開發、或正被開發以大量生產抗生素、維他命、抗癌藥物或降低膽固醇的藥物。近期隨著在真菌進行基因工程的技術發展,使真菌的代謝工程應用成為可能[199]。例如基因修飾後的酵母菌可以用來大量生產許多藥物[200],且因為酵母菌在培養箱中生長迅速,使生產藥物的效率比從原本的來源提煉還要高[201]

藥用

當代藥用


許多真菌產生的代謝物可以作為藥物。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包括青黴素在內的抗生素。在自然界中,真菌或細菌產生的抗生素通常有兩種功用,一是高濃度時作為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的抑制劑,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與自己競爭資源,二是低濃度時作為物種內或物種間群體感應的訊息傳遞分子[202] 。自然界中產生的青黴素苄青黴素(由產黃青黴菌產生)可以有效殺死的細菌相對有限,但其他各式種類的青黴素可用化學方法合成,以達到更廣泛的殺菌能力,現代使用的青黴素便是半合成的產物,先由真菌合成,再針對需要的特殊性質對其進行化學修飾而得到最終產物[203]。除了青黴素外,由真菌生產的抗生素還包括環孢素(在器官移植時用作免疫抑制劑)、夫西地酸(可用來處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204] )與灰黃黴素(可治療真菌感染[205])。 另外,可以抑制羥甲基戊二酸單醯輔酶A還原酶,繼而抑制膽固醇合成的他汀類藥物,許多也是由真菌合成的,例如由橘青黴英语Penicillium citrinum合成的美伐他汀英语Mevastatin,以及由土麴黴平菇合成的洛伐他汀英语Lovastatin[206]。真菌也能生產抑制病毒[207][208]癌細胞[209][210]生長的藥物,例如產於雲芝的抗癌藥物雲芝多醣K英语Polysaccharide-K已在歐洲與日本等地作為抗癌藥物的佐劑英语Adjuvant使用[211],產於香菇香菇多糖也在日本等國被用在癌症治療中[212][213]

傳統醫學

 
 
兩種中醫常用的藥用真菌:赤芝(左)與冬虫夏草(右)

許多真菌是中醫傳統醫學使用的藥材,中醫用來入藥的真菌包括姬松茸[209][214]、赤芝[215]冬蟲夏草[216]等。冬蟲夏草是子囊菌門的真菌中華蟲草寄生於蝙蝠蛾科幼蟲後,死亡的幼蟲與菌絲所組成。最早將冬蟲夏草入藥的地方是西藏尼泊爾,十五世紀的藏醫醫生舒卡·年姆多吉(Zurkhar Nyamnyi Dorje)在其著作《藥方匯集》中提到冬蟲夏草,是冬蟲夏草用於傳統醫學的最早文字紀錄[217]。中國對冬蟲夏草最早的記載是清朝汪昂在《本草备要》一書中所寫「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咳。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佳。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218]中醫認為冬蟲夏草是名貴滋補的草藥,有「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已勞嗽」之效[219]

屬於擔子菌門桑黃是另一種傳統醫學使用的草藥,中醫韓醫日本漢方醫學皆有使用紀錄。早在秦漢時的《神農本草經》就有桑黃入藥的紀錄,中醫認為桑黃有止血與治療婦女病的功效,朝鮮時代的醫書《鄉藥集成方》與《東醫寶鑑》均記載桑黃有如靈丹妙藥,江戶時代日本也將桑黃當作漢方藥[220]

食用

 
一些亞洲常見的食用蕈

食用蕈有些是野外採集的,有些則是商業種植的。西方最常食用的蕈類是洋菇,用在沙拉、湯品與許多其他料理中。許多在亞洲常被種植、食用的蕈類,例如草菇平菇金針菇也漸漸傳到西方[221]。許多其他種蕈類可由野外採集來食用或販賣,包括松乳菇羊肚菌雞油菇松露喇叭菌属美味牛肝菌等,有些種類在市場上的價格十分高昂,通常是特殊料理中的食材[222]

 
羅克福青黴菌英语Penicillium roqueforti產生斯蒂爾頓芝士上的藍綠色花紋

生產某些種起司時需要把特定真菌加到凝乳中,以產生特殊的風味或口感,例如斯蒂爾頓芝士羅克福乾酪上的藍色紋路便是羅克福青黴菌英语Penicillium roqueforti造成的[223]。用於製造起司的真菌都是無毒的,但起司成熟或貯藏時,可能有其他種類的真菌生長於其上,而產生多種真菌毒素英语mycotoxin,是生產起司時需考慮的因素[224]

發酵食品

釀酒酵母常用來製作麵包與其他小麥加工食品[225],許多酵母菌可用來釀酒[226]米麴菌則可用來發酵大豆,製作醬油日本酒味噌[227]根黴則是製作印尼食品丹貝的重要原料[228]。許多與這些真菌親緣相當接近的麴菌屬真菌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毒素,但這些真菌大多是馴化物種,經由育種、人擇選出發酵能力佳,又不會產生真菌毒素英语mycotoxin的真菌種類用於食品工業中[229] 。另外闊恩牌素肉英语Quorn也是真菌衍生的食品,由金黃色鐮孢英语Fusarium venenatum發酵而成[230]

有毒真菌

 
毒鵝膏造成了全世界超過一半蕈類中毒造成的死亡

許多真菌對人類是有毒的,毒性可輕至造成腸胃不適或過敏,重至產生幻覺、器官衰竭甚至致死。有毒的蕈類包括錐蓋傘屬盔孢傘屬環柄菇屬與最惡名昭彰的鵝膏菌屬[231],鵝膏菌屬包含號稱毀滅天使的鱗柄白鵝膏毒鵝膏,後者常被誤認成可食用的草菇而誤食致死,佔人類因毒菇中毒死亡的比例超過半數[232]鹿花菌煮熟後一般可以食用,且被許多人視為美食,但生食則有劇毒[233]油口蘑英语Tricholoma equestre甚至在中世紀長期被認為可以食用,且受到某些騎士的喜愛,後來才發現這種蕈類有劇毒,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234]毒蠅傘也常造成不致死的中毒,多半是當致幻劑吸食所造成,歷史上毒蠅傘曾被歐洲與亞洲的許多人群拿來吸食,直到現在仍被科里亞克族西伯利亞東北部的民族在薩滿教儀式上用做致幻性藥品[235]

未受專業訓練的人很難正確分辨蕈類是否可食,因此專家通常建議將所有在野外發現的蕈類視為有毒的,不要食用[236][237]。若誤食毒菇出現症狀,應保留剩下的菇與嘔吐物等檢體並立即就醫[238]

蟲害管理

 
巴氏蠶白僵菌英语Beauveria bassiana殺死的蚱蜢

在農業上,根據競爭排除原則,真菌若可以與有害的細菌或其他真菌競爭資源與空間,甚至寄生這些微生物,抑制有害菌,都可用作生物防治以減少病蟲害[239]。許多真菌可抑制雜草線蟲或其他有害於作物的真菌生長[240],在生物防治上產生了許多應用。蟲生真菌[241]白殭菌英语Beauveria bassiana黑殭菌被毛孢英语Hirsutella擬青黴菌英语Paecilomyces蠟蚧輪枝菌英语Lecanicillium lecanii等皆可抑制害蟲生長而用作生物農藥[242][243]Neotyphodium香柱菌屬等內生真菌生長在植物體內,可以合成生物鹼以避免植物受到草食動物啃食[244],這種特性也被人利用在放牧場等草地的栽培中,經由植物配種選擇分泌物只對昆蟲有毒性,而對家畜無害真菌[245]

真菌修復

真菌修復是生物修復的一種,意指以真菌來降解環境中的汙染物。已知某些真菌可以將殺蟲劑除草劑消毒劑礦物雜酚油、甚至長鏈石油分解成二氧化碳與水[246],還可以吸收環境中的重金屬並儲存於子實體中。有些真菌甚至能用來清理受核污染的土地,[247]核廢料中的貧鈾在環境中容易被氧化,而鈾氧化物可以被植物與細菌所吸收,在食物鏈中層層累積。真菌可以經由生物礦化作用英语Biomineralization將鈾氧化物固定成磷酸鹽礦物,這種型式的鈾不易被生物所吸收,不會進入食物鏈中對生物造成危害[248][249]

模式生物

許多生物學上的重大發現都得益於將真菌用作模式生物的研究,例如一基因一酵素假說英语One gene–one enzyme hypothesis便是用粉色麵包黴菌的實驗證實的[250]釀酒酵母裂殖酵母小巢狀麴菌也都是重要的模式生物,長久以來用於有關細胞週期染色體結構與基因表現調控英语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真核生物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的基礎研究。近年來有更多真菌被當成醫學、植物病理與工業研究的模式生物,例如人類的病原菌白色念珠菌[251]、植物病原菌稻熱病菌[252]與工業上常用來大量生產真核生物蛋白質的嗜甲醇酵母菌英语Pichia pastoris[253]

其他

真菌被廣泛用來生產檸檬酸葡萄糖酸乳酸蘋果酸等化學物質[254] ,以及工業用的酵素,例如洗衣粉裡的脂酶[255]、用來生產纖維素乙醇[256]牛仔褲酵素石洗英语Stone washing[257]纖維素酶、以及澱粉酶[258]蔗糖酶蛋白酶木聚糖酶[259]

參見

註腳

  1. ^ 為舊時分類,因爲是並系群,現已被分拆成多個不同的門。詳見#分類一節
  2. ^ 也是舊分類名詞,現在已不使用,約等同於現在的傘菌綱
  3. ^ 部分中文翻譯參考 贺新生. 现代菌物分类系统. 科學出版社. 2015 [2018-07-18]. ISBN 9787030451637. (原始内容于2021-01-15). 
  4. ^ 此為傳統分類中屬於Eumycota的類群
  5. ^ 核形蟲泉生蟲英语Fonticula都沒有幾丁質組成的細胞壁,具有圓盤狀的粒線體皺褶,以變形蟲的型態生長,以吞噬作用取得養分,基因組中缺少第二型(Division II)幾丁質合成酶英语chitin synthetase的基因,這些特徵都與真菌不同。隱真菌門雖然也有許多物種缺乏細胞壁,但它們仍有第二型幾丁質合成酶的基因,細胞壁的缺乏可能是該演化支分支以後才丟失的特徵[2]
  6. ^ 這四個亞門隨後在不同研究中,分別被提升至門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 Moore RT. Taxonomic proposal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marine yeasts and other yeast-like fungi including the smuts. Botanica Marina. 1980, 23: 361–373.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Tedersoo, Leho; Sanchez-Ramırez, Santiago; Koljalg, Urmas; Bahram, Mohammad; Doring, Markus; Schigel, Dmitry; May, Tom; Ryberg, Martin; Abarenkov, Kessy. High-level classification of the Fungi and a tool for evolutionary ecological analyses. Fungal Diversity. 2018-02-22, 90 (1): 135–159 [2018-07-17]. doi:10.1007/s13225-018-0401-0. (原始内容于2018-07-07). 
  3. ^ Fungus. Oxford Dictionaries. [2011-02-26]. (原始内容于2012-07-28). 
  4. ^ Simpson DP. Cassell's Latin Dictionary 5. London, UK: Cassell Ltd. 1979: 883. ISBN 0-304-52257-0. 
  5. ^ 5.0 5.1 Ainsworth, p. 2.
  6. ^ Mitzka W (编). Etymologisches Wörterbuch der deutschen Sprache.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60. 
  7. ^ Alexopoulos et al., p. 1.
  8. ^ LIAS Glossary. [2013-08-14]. (原始内容于2013-12-11). 
  9. ^ Whittaker, R. H. On the Broad Classification of Organisms.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1959, 34 (3): 210. JSTOR 2816520. doi:10.1086/402733. 
  10. ^ 10.0 10.1 10.2 吳聲華. 「菌類」、「菌物」與「真菌」. digimuse.nmns.edu.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18-07-21]. (原始内容于2016-03-24). 
  11. ^ 裘維蕃. 菌物世界漫游. 清華大學出版社 暨南大學出版社. : 2 [2021-02-06]. (原始内容于2019-06-04). 
  12. ^ Liu, Yu; Steenkamp, Emma T; Brinkmann, Henner; Forget, Lise; Philippe, Hervé; Lang, B Franz. Phylogenomic analyses predict sistergroup relationship of nucleariids and Fungi and paraphyly of zygomycetes with significant support.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09, 9 (1): 272 [2018-08-01]. ISSN 1471-2148. PMC 2789072 . PMID 19939264. doi:10.1186/1471-2148-9-272. (原始内容于2018-06-13). 
  13. ^ Bruns T. Evolutionary biology: a kingdom revised. Nature. October 2006, 443 (7113): 758–61. Bibcode:2006Natur.443..758B. PMID 17051197. doi:10.1038/443758a. 
  14. ^ Baldauf SL, Palmer JD. Animals and fungi are each other's closest relatives: congruent evidence from multiple protei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1993, 90 (24): 11558–62. Bibcode:1993PNAS...9011558B. PMC 48023 . PMID 8265589. doi:10.1073/pnas.90.24.11558. 
  15. ^ Deacon, p. 4.
  16. ^ 16.0 16.1 Deacon, pp. 128–129.
  17. ^ 17.0 17.1 17.2 17.3 Keller NP, Turner G, Bennett JW. Fungal secondary metabolism - from biochemistry to genomic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December 2005, 3 (12): 937–47. PMID 16322742. doi:10.1038/nrmicro1286. 
  18. ^ Alexopoulos et al., pp. 28–33.
  19. ^ Alexopoulos et al., pp. 31–32.
  20. ^ Shoji JY, Arioka M, Kitamoto K.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pleiomorphic vacuolar networks in nutrient recycling in filamentous fungi. Autophagy. 2006, 2 (3): 226–7. PMID 16874107. doi:10.4161/auto.2695. 
  21. ^ Deacon, p. 58.
  22. ^ Tudzynski B. Gibberellin biosynthesis in fungi: genes, enzymes, evolution, and impact on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March 2005, 66 (6): 597–611. PMID 15578178. doi:10.1007/s00253-004-1805-1. 
  23. ^ Mihail JD, Bruhn JN. Foraging behaviour of Armillaria rhizomorph systems. Mycological Research. November 2005, 109 (Pt 11): 1195–207. PMID 16279413. doi:10.1017/S0953756205003606. 
  24. ^ 24.0 24.1 Zabriskie TM, Jackson MD. Lysine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in fungi.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February 2000, 17 (1): 85–97. PMID 10714900. doi:10.1039/a801345d. 
  25. ^ Xu H, Andi B, Qian J, West AH, Cook PF. The alpha-aminoadipate pathway for lysine biosynthesis in fungi. 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英语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06, 46 (1): 43–64. PMID 16943623. doi:10.1385/CBB:46:1:43. 
  26. ^ Alexopoulos et al., pp. 27–28.
  27. ^ 27.0 27.1 Alexopoulos et al., p. 30.
  28. ^ Desjardin DE, Perry BA, Lodge DJ, Stevani CV, Nagasawa E. Luminescent Mycena: new and noteworthy species. Mycologia. 2010, 102 (2): 459–77. PMID 20361513. doi:10.3852/09-197. 
  29. ^ Raghukumar C, Raghukumar S. Barotolerance of fungi isolated from deep-sea sediments of the Indian Ocean. Aquatic Microbial Ecology. 1998, 15 (2): 153–163. doi:10.3354/ame015153. 
  30. ^ 30.0 30.1 Dadachova E, Bryan RA, Huang X, Moadel T, Schweitzer AD, Aisen P, Nosanchuk JD, Casadevall A. Ionizing radiation changes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melanin and enhances the growth of melanized fungi. PLoS One. 2007, 2 (5): e457. Bibcode:2007PLoSO...2..457D. PMC 1866175 . PMID 17520016. doi:10.1371/journal.pone.0000457.   
  31. ^ Sancho LG, de la Torre R, Horneck G, Ascaso C, de Los Rios A, Pintado A, Wierzchos J, Schuster M. Lichens survive in space: results from the 2005 LICHENS experiment. Astrobiology. June 2007, 7 (3): 443–54. Bibcode:2007AsBio...7..443S. PMID 17630840. doi:10.1089/ast.2006.0046. 
  32. ^ Brem FM, Lips KR.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infection patterns among Panamanian amphibian species, habitats and elevations during epizootic and enzootic stages. 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 September 2008, 81 (3): 189–202. PMID 18998584. doi:10.3354/dao01960. 
  33. ^ Le Calvez T, Burgaud G, Mahé S, Barbier G, Vandenkoornhuyse P. Fungal diversity in deep-sea hydrothermal ecosystem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October 2009, 75 (20): 6415–21. PMC 2765129 . PMID 19633124. doi:10.1128/AEM.00653-09. 
  34. ^ 34.0 34.1 Mueller GM, Schmit JP. Fungal biodiversity: what do we know? What can we predict?.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06, 16: 1–5. doi:10.1007/s10531-006-9117-7. 
  35. ^ Hawksworth DL, Lücking R. Fungal Diversity Revisited: 2.2 to 3.8 Million Species. Microbiology Spectrum. July 2017, 5 (4): 79. ISBN 9781555819576. PMID 28752818. doi:10.1128/microbiolspec.FUNK-0052-2016. 
  36. ^ Kirk et al., p. 489.
  37. ^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Hibbett DS, Binder M, Bischoff JF, Blackwell M, Cannon PF, Eriksson OE, et al. (PDF). Mycological Research. May 2007, 111 (Pt 5): 509–47 [2012-02-19]. PMID 17572334. doi:10.1016/j.mycres.2007.03.0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6). 
  38. ^ According to one 2001 estimate, some 10,000 fungal diseases are known. Struck C. Infection strategies of plant parasitic fungi. Cooke BM, Jones DG, Kaye B (编). The Epidem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Berlin, Germany: Springer. 2006: 117. ISBN 1-4020-4580-8. 
  39. ^ Peintner U, Pöder R, Pümpel T. The Iceman's fungi. Mycological Research. 1998, 102 (10): 1153–1162. doi:10.1017/S0953756298006546. 
  40. ^ Ainsworth, p. 1.
  41. ^ Alexopoulos et al., pp. 1–2.
  42. ^ Ainsworth, p. 18.
  43. ^ Hawksworth DL. Pandora's mycological box: molecular sequences vs. morphology in understanding fungal relationships and biodiversity. Revista Iberoamericana de MicologíA. September 2006, 23 (3): 127–33. PMID 17196017. doi:10.1016/S1130-1406(06)70031-6. 
  44. ^ Harris SD. . Mycologia. 2008, 100 (6): 823–32 [2016-05-01]. PMID 19202837. doi:10.3852/08-1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2). 
  45. ^ Deacon, p. 51.
  46. ^ Chang S-T, Miles PG. Mushrooms: Cultivation, Nutritional Value, Medicinal Effec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Boca Raton, Florida: CRC Press. 2004. ISBN 0-8493-1043-1. 
  47. ^ Deacon, p. 57.
  48. ^ Parniske M. Arbuscular mycorrhiza: the mother of plant root endosymbiose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October 2008, 6 (10): 763–75. PMID 18794914. doi:10.1038/nrmicro1987. 
  49. ^ Steenkamp ET, Wright J, Baldauf SL. The protistan origins of animals and fungi.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January 2006, 23 (1): 93–106. PMID 16151185. doi:10.1093/molbev/msj011. 
  50. ^ Stevens DA, Ichinomiya M, Koshi Y, Horiuchi H. Escape of Candida from caspofungin inhibition at concentrations above the MIC (paradoxical effect) accomplished by increased cell wall chitin; evidence for beta-1,6-glucan synthesis inhibition by caspofungin.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September 2006, 50 (9): 3160–1. PMC 1563524 . PMID 16940118. doi:10.1128/AAC.00563-06. 
  51. ^ Hanson, pp. 127–141.
  52. ^ Ferguson BA, Dreisbach TA, Parks CG, Filip GM, Schmitt CL. Coarse-scal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pathogenic Armillaria species in a mixed-conifer forest in the Blue Mountains of northeast Oregon.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英语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03, 33 (4): 612–623. doi:10.1139/x03-065. 
  53. ^ Alexopoulos et al., pp. 204–205.
  54. ^ Moss ST. The Biology of Marine Fungi.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76. ISBN 0-521-30899-2. 
  55. ^ Peñalva MA, Arst HN.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by ambient pH in filamentous fungi and yeasts.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 September 2002, 66 (3): 426–46, table of contents. PMC 120796 . PMID 12208998. doi:10.1128/MMBR.66.3.426-446.2002. 
  56. ^ 56.0 56.1 Howard RJ, Ferrari MA, Roach DH, Money NP. Penetration of hard substrates by a fungus employing enormous turgor pressur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1991, 88 (24): 11281–4. Bibcode:1991PNAS...8811281H. PMC 53118 . PMID 1837147. doi:10.1073/pnas.88.24.11281. 
  57. ^ Wang ZY, Jenkinson JM, Holcombe LJ, Soanes DM, Veneault-Fourrey C, Bhambra GK, Talbot NJ.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appressorium turgor generation by the rice blast fungus Magnaporthe grisea. 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April 2005, 33 (Pt 2): 384–8. PMID 15787612. doi:10.1042/BST0330384. 
  58. ^ Money NP. Mechanics of invasive fungal growth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urgor in plant infection. Molecular Genetics of Host-Specific Toxins in Plant Disease: Proceedings of the 3rd Tottor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ost-Specific Toxins, Daisen, Tottori, Japan, August 24–29, 1997.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261–271. ISBN 0-7923-4981-4. 
  59. ^ Fischer R, Zekert N, Takeshita N. Polarized growth in fungi--interplay between the cytoskeleton, positional markers and membrane domains. Molecular Microbiology. May 2008, 68 (4): 813–26. PMID 18399939. doi:10.1111/j.1365-2958.2008.06193.x. 
  60. ^ Christensen MJ, Bennett RJ, Ansari HA, Koga H, Johnson RD, Bryan GT, Simpson WR, Koolaard JP, Nickless EM, Voisey CR. Epichloë endophytes grow by intercalary hyphal extension in elongating grass leaves. 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 February 2008, 45 (2): 84–93. PMID 17919950. doi:10.1016/j.fgb.2007.07.013. 
  61. ^ Money NP. Mushroom stem cells. BioEssays. October 2002, 24 (10): 949–52. PMID 12325127. doi:10.1002/bies.10160. 
  62. ^ Daniels KJ, Srikantha T, Lockhart SR, Pujol C, Soll DR. Opaque cells signal white cells to form biofilms in Candida albicans. The EMBO Journal. May 2006, 25 (10): 2240–52. PMC 1462973 . PMID 16628217. doi:10.1038/sj.emboj.7601099. 
  63. ^ Willensdorfer M. On the evolution of differentiated multicellularity. Evolu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c Evolution. February 2009, 63 (2): 306–23. PMID 19154376. arXiv:0801.2610 . doi:10.1111/j.1558-5646.2008.00541.x. 
  64. ^ Marzluf GA. Regulation of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gene expression in fungi. Microbiological Reviews. September 1981, 45 (3): 437–61. PMC 281519 . PMID 6117784. 
  65. ^ Hynes MJ. Regulatory circuits of the amdS gene of Aspergillus nidulans.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994, 65 (3): 179–82. PMID 7847883. doi:10.1007/BF00871944. 
  66. ^ Dadachova E, Casadevall A. Ionizing radiation: how fungi cope, adapt, and exploit with the help of melanin.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December 2008, 11 (6): 525–31. PMC 2677413 . PMID 18848901. doi:10.1016/j.mib.2008.09.013. 
  67. ^ Alexopoulos et al., pp. 48–56.
  68. ^ Kirk et al., p. 633.
  69. ^ Heitman J. Sexual reprodu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microbial pathogens. Current Biology. September 2006, 16 (17): R711–25. PMID 16950098. doi:10.1016/j.cub.2006.07.064. 
  70. ^ Alcamo IE, Pommerville J. Alcamo's Fundamentals of Microbiology. Boston, Massachusetts: Jones and Bartlett. 2004: 590. ISBN 0-7637-0067-3. 
  71. ^ Redecker D, Raab P. . Mycologia. 2006, 98 (6): 885–95 [2012-02-19]. PMID 17486965. doi:10.3852/mycologia.98.6.8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72. ^ Guarro J, Stchigel AM. Developments in fungal taxonomy.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July 1999, 12 (3): 454–500 [2017-06-29]. PMC 100249 . PMID 10398676. (原始内容于2017-11-23). 
  73. ^ 73.0 73.1 Taylor JW, Jacobson DJ, Kroken S, Kasuga T, Geiser DM, Hibbett DS, Fisher MC. Phylogenetic species recognition and species concepts in fungi. 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 October 2000, 31 (1): 21–32. PMID 11118132. doi:10.1006/fgbi.2000.1228. 
  74. ^ Metzenberg RL, Glass NL. Mating type and mating strategies in Neurospora. BioEssays. February 1990, 12 (2): 53–9. PMID 2140508. doi:10.1002/bies.950120202. 
  75. ^ Jennings and Lysek, pp. 107–114.
  76. ^ Deacon, p. 31.
  77. ^ Alexopoulos et al., pp. 492–493.
  78. ^ Jennings and Lysek, p. 142.
  79. ^ Deacon, pp. 21–24.
  80. ^ Linder MB, Szilvay GR, Nakari-Setälä T, Penttilä ME. Hydrophobins: the protein-amphiphiles of filamentous fungi.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November 2005, 29 (5): 877–96. PMID 16219510. doi:10.1016/j.femsre.2005.01.004. 
  81. ^ Trail F. Fungal cannons: explosive spore discharge in the Ascomycota.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November 2007, 276 (1): 12–8. PMID 17784861. doi:10.1111/j.1574-6968.2007.00900.x. 
  82. ^ Pringle A, Patek SN, Fischer M, Stolze J, Money NP. . Mycologia. 2005, 97 (4): 866–71 [2017-06-29]. PMID 16457355. doi:10.3852/mycologia.97.4.8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2). 
  83. ^ Kirk et al., p. 495.
  84. ^ Brodie HJ. The Bird's Nest Fungi. Toronto, Ontari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75: 80. ISBN 0-8020-5307-6. 
  85. ^ Alexopoulos et al., p. 545.
  86. ^ Jennings and Lysek, pp. 114–115.
  87. ^ Furlaneto MC, Pizzirani-Kleiner AA. Intraspecific hybridisation of 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 by anastomosis and by protoplast fusion.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January 1992, 69 (2): 191–5. PMID 1537549. doi:10.1111/j.1574-6968.1992.tb05150.x. 
  88. ^ Schardl CL, Craven KD.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in plant-associated fungi and oomycetes: a review. Molecular Ecology. November 2003, 12 (11): 2861–73. PMID 14629368. doi:10.1046/j.1365-294X.2003.01965.x. 
  89. ^ Donoghue MJ, Cracraft J. Assembling the Tree of Life. Oxford (Oxfordshire),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87. ISBN 0-19-517234-5. 
  90. ^ Taylor and Taylor, p. 19.
  91. ^ Taylor and Taylor, pp. 7–12.
  92. ^ Bengtson, Stefan; Rasmussen, Birger; Ivarsson, Magnus; Muhling, Janet; Broman, Curt; Marone, Federica; Stampanoni, Marco; Bekker, Andrey. Fungus-like mycelial fossils in 2.4-billion-year-old vesicular basalt.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017-04-24, 1 (6): 0141 [2017-06-29]. doi:10.1038/s41559-017-0141. (原始内容于2017-06-02). 
  93. ^ Lücking R, Huhndorf S, Pfister DH, Plata ER, Lumbsch HT. Fungi evolved right on track. Mycologia. 2009, 101 (6): 810–22. PMID 19927746. doi:10.3852/09-016. 
  94. ^ 94.0 94.1 94.2 James TY, Kauff F, Schoch CL, Matheny PB, Hofstetter V, Cox CJ, et al. Reconstructing the early evolution of Fungi using a six-gene phylogeny. Nature. October 2006, 443 (7113): 818–22. Bibcode:2006Natur.443..818J. PMID 17051209. doi:10.1038/nature05110. 
  95. ^ 95.0 95.1 Brundrett MC. Coevolution of roots and mycorrhizas of land plants. New Phytologist. 2002, 154 (2): 275–304. doi:10.1046/j.1469-8137.2002.00397.x. 
  96. ^ Taylor and Taylor, pp. 84–94 and 106–107.
  97. ^ Schoch CL, Sung GH, López-Giráldez F, Townsend JP, Miadlikowska J, Hofstetter V, et al. The Ascomycota tree of life: a phylum-wide phylogeny clarifie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fundamental reproductive and ecological traits. Systematic Biology. April 2009, 58 (2): 224–39. PMID 20525580. doi:10.1093/sysbio/syp020. 
  98. ^ Redecker D, Kodner R, Graham LE. Glomalean fungi from the Ordovician. Science. September 2000, 289 (5486): 1920–1. Bibcode:2000Sci...289.1920R. PMID 10988069. doi:10.1126/science.289.5486.1920. 
  99. ^ Taylor TN, Taylor EL. The distribution and interactions of some Paleozoic fungi.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1996, 95 (1–4): 83–94. doi:10.1016/S0034-6667(96)00029-2. 
  100. ^ Dotzler N, Walker C, Krings M, Hass H, Kerp H, Taylor TN, Agerer R. Acaulosporoid glomeromycotan spores with a germination shield from the 400-million-year-old Rhynie chert. Mycological Progress. 2009, 8 (1): 9–18. doi:10.1007/s11557-008-0573-1. 
  101. ^ Taylor JW, Berbee ML. . Mycologia. 2006, 98 (6): 838–49 [2017-06-29]. PMID 17486961. doi:10.3852/mycologia.98.6.8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2). 
  102. ^ Blackwell M, Vilgalys R, James TY, Taylor JW. Fungi. Eumycota: mushrooms, sac fungi, yeast, molds, rusts, smuts, etc.. Tree of Life Web Project. 2009 [2009-04-25]. (原始内容于2009-04-13). 
  103. ^ Yuan X, Xiao S, Taylor TN. Lichen-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Science. May 2005, 308 (5724): 1017–20. Bibcode:2005Sci...308.1017Y. PMID 15890881. doi:10.1126/science.1111347. 
  104. ^ Karatygin IV, Snigirevskaya NS, Vikulin SV. The most ancient terrestrial lichen Winfrenatia reticulata: A new find and new interpretation. Paleontological Journal. 2009, 43 (1): 107–114. doi:10.1134/S0031030109010110. 
  105. ^ Taylor TN, Hass H, Kerp H, Krings M, Hanlin RT. . Mycologia. 2005, 97 (1): 269–85 [2017-06-29]. PMID 16389979. doi:10.3852/mycologia.97.1.2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2). 
  106. ^ Dennis RL. . Mycologia. 1970, 62 (3): 578–584 [2017-06-29]. JSTOR 3757529. doi:10.2307/3757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107. ^ Hibbett DS, Grimaldi D, Donoghue MJ. Cretaceous mushrooms in amber. Nature. 1995, 377 (6549): 487. Bibcode:1995Natur.377..487H. doi:10.1038/377487a0. 
  108. ^ Hibbett DS, Grimaldi D, Donoghue MJ. Fossil mushrooms from Miocene and Cretaceous ambers and the evolution of homobasidiomycetes.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1997, 84 (7): 981–991. JSTOR 2446289. doi:10.2307/2446289. 
  109. ^ Eshet Y, Rampino MR, Visscher H. Fungal event and palynological record of ecological crisis and recovery across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Geology. 1995, 23 (1): 967–970. Bibcode:1995Geo....23..967E. doi:10.1130/0091-7613(1995)023<0967:FEAPRO>2.3.CO;2. 
  110. ^ López-Gómez J, Taylor EL. Permian-Triassic transition in Spain: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05, 229 (1–2): 1–2. doi:10.1016/j.palaeo.2005.06.028. 
  111. ^ Looy CV, Twitchett RJ, Dilcher DL, Van Konijnenburg-Van Cittert JH, Visscher H. Life in the end-Permian dead zon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uly 2001, 98 (14): 7879–83. Bibcode:2001PNAS...98.7879L. PMC 35436 . PMID 11427710. doi:10.1073/pnas.131218098. See image 2 
  112. ^ Ward PD, Botha J, Buick R, De Kock MO, Erwin DH, Garrison GH, Kirschvink JL, Smith R. Abrupt and gradual extinction among Late Permian land vertebrates in the Karoo basin, South Africa. Science. February 2005, 307 (5710): 709–14. Bibcode:2005Sci...307..709W. PMID 15661973. doi:10.1126/science.1107068. 
  113. ^ Foster CB, Stephenson MH, Marshall C, Logan GA, Greenwood PF. A revision of Reduviasporonites Wilson 1962: description, illustration, comparison and biological affinities. Palynology. 2002, 26 (1): 35–58. doi:10.2113/0260035. 
  114. ^ Casadevall A. Fungi and the Rise of Mammals. PLOS Pathogens. 2012, 8 (9): e1002808. doi:10.1371/journal.ppat.1002808. 
  115. ^ 115.0 115.1 Shalchian-Tabrizi K, Minge MA, Espelund M, Orr R, Ruden T, Jakobsen KS, Cavalier-Smith T. Multigene phylogeny of choanozoa and the origin of animals. PLoS One. 2008, 3 (5): e2098. Bibcode:2008PLoSO...3.2098S. PMC 2346548 . PMID 18461162. doi:10.1371/journal.pone.0002098.   
  116. ^ Celio GJ, Padamsee M, Dentinger BT, Bauer R, McLaughlin DJ. Assembling the Fungal Tree of Life: constructing the structural and biochemical database. Mycologia. 2006, 98 (6): 850–9. PMID 17486962. doi:10.3852/mycologia.98.6.850. 
  117. ^ Silar P. Protistes Eucaryotes: Origine, Evolution et Biologie des Microbes Eucaryotes. HAL: 462. 2016 [2017-06-29]. ISBN 978-2-9555841-0-1. (原始内容于2017-09-25). 
  118. ^ Esser K. The Mycota VII A: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nd ed.). Springer. 2014: 461 [2017-06-29]. ISBN 978-3-642-55317-2. (原始内容于2017-05-06). 
  119. ^ Berbee ML, James TY, Strullu-Derrien C. Early diverging fungi: diversity and impact at the dawn of terrestrial life 71. 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 41–60. 2017. 
  120. ^ Gill EE, Fast NM. Assessing the microsporidia-fungi relationship: Combin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eight genes. Gene. June 2006, 375: 103–9. PMID 16626896. doi:10.1016/j.gene.2006.02.023. 
  121. ^ Liu YJ, Hodson MC, Hall BD. Loss of the flagellum happened only once in the fungal lineage: phylogenetic structure of kingdom Fungi inferred from RNA polymerase II subunit genes.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06, 6: 74. PMC 1599754 . PMID 17010206. doi:10.1186/1471-2148-6-74. 
  122. ^ James TY, Letcher PM, Longcore JE, Mozley-Standridge SE, Porter D, Powell MJ, Griffith GW, Vilgalys R. . Mycologia. 2006, 98 (6): 860–71 [2012-02-19]. PMID 17486963. doi:10.3852/mycologia.98.6.8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123. ^ Barr DJS. Margulis, Corliss, Melkonian, & Chapman , 编. Phylum Chytridiomycota. In: Handbook of Protoctista. Jones & Barlett: 454-466. 1990. 
  124. ^ Lockhart RJ, Van Dyke MI, Beadle IR, Humphreys P, McCarthy AJ. Molecular biological detection of anaerobic gut fungi (Neocallimastigales) from landfill site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August 2006, 72 (8): 5659–61. PMC 1538735 . PMID 16885325. doi:10.1128/AEM.01057-06. 
  125. ^ Alexopoulos et al., p. 145.
  126. ^ Remy W, Taylor TN, Hass H, Kerp H. Four hundred-million-year-old vesicular arbuscular mycorrhiza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1994, 91 (25): 11841–3. Bibcode:1994PNAS...9111841R. PMC 45331 . PMID 11607500. doi:10.1073/pnas.91.25.11841. 
  127. ^ Schüssler A, Schwarzott D, Walker C. A new fungal phylum, the Glomeromycota: phylogeny and evolution. Mycological Research. 2001, 105 (12): 1413–1421. doi:10.1017/S0953756201005196. 
  128. ^ For an example, see Samuels GJ. Trichoderma: systematics, the sexual state, and ecology. Phytopathology. February 2006, 96 (2): 195–206. PMID 18943925. doi:10.1094/PHYTO-96-0195. 
  129. ^ Radford A, Parish JH. The genome and genes of Neurospora crassa. 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 June 1997, 21 (3): 258–66. PMID 9290240. doi:10.1006/fgbi.1997.0979. 
  130. ^ Valverde ME, Paredes-López O, Pataky JK, Guevara-Lara F. Huitlacoche (Ustilago maydis) as a food source--biology,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on.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January 1995, 35 (3): 191–229. PMID 7632354. doi:10.1080/10408399509527699. 
  131. ^ Zisova LG. Malassezia species and seborrheic dermatitis. Folia Medica. 2009, 51 (1): 23–33. PMID 19437895. 
  132. ^ Perfect JR.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the yeast that likes it hot. FEMS Yeast Research. June 2006, 6 (4): 463–8. PMID 16696642. doi:10.1111/j.1567-1364.2006.00051.x. 
  133. ^ Clay RP, Benhamou N, Fuller MS. Ultrastructural dete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in the cell walls of two members of the Hyphocytriales 95 (9). Mycological Research: 1057-1064. 1991. 
  134. ^ Clement K. M. Tsui and Lilian L. P. Vrijmoed. Antonio Cruzado , 编. A Re-Visit to the Evolution and Ecophysiology of the Labyrinthulomycetes, Marine Ecosystems (PDF). InTech. [2018-07-26]. ISBN 978-953-51-0176-5. (原始内容 (PDF)于2018-07-26). 
  135. ^ Blackwell M, Spatafora JW. Fungi and their allies. Bills GF, Mueller GM, Foster MS (编). Biodiversity of Fungi: Inventory and Monitoring Methods. Amsterdam: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04: 18–20. ISBN 0-12-509551-1. 
  136. ^ M. Cafaro. Eccrinales (Trichomycetes) are not fungi, but a clade of protists at the early divergence of animals and fungi.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5, 35 (1): 21–24. PMID 15737579. doi:10.1016/j.ympev.2004.12.019. 
  137. ^ Mendoza L, Taylor JW, Ajello L. The class mesomycetozoea: a heterogeneous group of microorganisms at the animal-fungal boundary 56. 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 315-344. 2002. doi:10.1146/annurev.micro.56.012302.160950. 
  138. ^ Brumpt E. Blastocystis hominis n. sp. et formes voisines. Bulletin of the Exotic Pathology Society. 1912, 5: 725–30. 
  139. ^ Gomez F.; et al. The crustacean parasites Ellobiopsis Caullery, 1910 and Thalassomyces Niezabitowski, 1913 form a monophyletic divergent clade within the Alveolata 74 (1). Systematic Parasitology: 65-74. 2009. 
  140. ^ Wiliams ST. Actinomycetes — The ray fungi 4 (3). Mycologist: 110-114. 1990. doi:10.1016/S0269-915X(09)80036-0. 
  141. ^ Gadd GM. Geomycology: biogeo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of rocks, minerals, metals and radionuclides by fungi, bioweathering and bioremediation. Mycological Research. January 2007, 111 (Pt 1): 3–49. PMID 17307120. doi:10.1016/j.mycres.2006.12.001. 
  142. ^ 142.0 142.1 Lindahl BD, Ihrmark K, Boberg J, Trumbore SE, Högberg P, Stenlid J, Finlay RD. Spatial separation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mycorrhizal nitrogen uptake in a boreal forest. The New Phytologist. 2007, 173 (3): 611–20. PMID 17244056. doi:10.1111/j.1469-8137.2006.01936.x. 
  143. ^ Barea JM, Pozo MJ, Azcón R, Azcón-Aguilar C. Microbial co-operation in the rhizosphe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uly 2005, 56 (417): 1761–78. PMID 15911555. doi:10.1093/jxb/eri197. 
  144. ^ 144.0 144.1 Aanen DK. As you reap, so shall you sow: coupling of harvesting and inoculating stabilizes the mutualism between termites and fungi. Biology Letters. June 2006, 2 (2): 209–12. PMC 1618886 . PMID 17148364. doi:10.1098/rsbl.2005.0424. 
  145. ^ Nikoh N, Fukatsu T. Interkingdom host jumping undergrou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entomoparasitic fungi of the genus cordycep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April 2000, 17 (4): 629–38. PMID 10742053. doi:10.1093/oxfordjournals.molbev.a026341. 
  146. ^ Perotto S, Bonfante P. Bacterial associations with mycorrhizal fungi: close and distant friends in the rhizosphere. Trends in Microbiology. December 1997, 5 (12): 496–501. PMID 9447662. doi:10.1016/S0966-842X(97)01154-2. 
  147. ^ Arnold AE, Mejía LC, Kyllo D, Rojas EI, Maynard Z, Robbins N, Herre EA. Fungal endophytes limit pathogen damage in a tropical tre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2003, 100 (26): 15649–54. Bibcode:2003PNAS..10015649A. PMC 307622 . PMID 14671327. doi:10.1073/pnas.2533483100. 
  148. ^ 148.0 148.1 Paszkowski U. Mutualism and parasitism: the yin and yang of plant symbioses.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August 2006, 9 (4): 364–70. PMID 16713732. doi:10.1016/j.pbi.2006.05.008. 
  149. ^ 149.0 149.1 Hube B. From commensal to pathogen: stage- and tissu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of Candida albicans.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August 2004, 7 (4): 336–41. PMID 15288621. doi:10.1016/j.mib.2004.06.003. 
  150. ^ Bonfante P. Plants, mycorrhizal fungi and endobacteria: a dialog among cells and genomes. The Biological Bulletin. April 2003, 204 (2): 215–20. JSTOR 1543562. PMID 12700157. doi:10.2307/1543562. 
  151. ^ van der Heijden MG, Streitwolf-Engel R, Riedl R, Siegrist S, Neudecker A, Ineichen K, Boller T, Wiemken A, Sanders IR. The mycorrhizal contribution to plant productivity,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tructure in experimental grassland. The New Phytologist. 2006, 172 (4): 739–52. PMID 17096799. doi:10.1111/j.1469-8137.2006.01862.x. 
  152. ^ Selosse MA, Richard F, He X, Simard SW. Mycorrhizal networks: des liaisons dangereuses?.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November 2006, 21 (11): 621–8. PMID 16843567. doi:10.1016/j.tree.2006.07.003. 
  153. ^ Merckx V, Bidartondo MI, Hynson NA. Myco-heterotrophy: when fungi host plants. Annals of Botany. December 2009, 104 (7): 1255–61. PMC 2778383 . PMID 19767309. doi:10.1093/aob/mcp235. 
  154. ^ Schulz B, Boyle C. The endophytic continuum. Mycological Research. June 2005, 109 (Pt 6): 661–86. PMID 16080390. doi:10.1017/S095375620500273X. 
  155. ^ Clay K, Schardl C. Evolutionary origins and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endophyte symbiosis with grasses.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October 2002,. 160 Suppl 4 (suppl. 4): S99–S127. PMID 18707456. doi:10.1086/342161. 
  156. ^ Brodo IM, Sharnoff SD. Lichens of North America.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300-08249-5. 
  157. ^ Raven PH, Evert RF, Eichhorn, SE. 14—Fungi. Biology of Plants 7. W. H. Freeman. 2005: 290. ISBN 978-0-7167-1007-3. 
  158. ^ Deacon, p. 267.
  159. ^ Purvis W. Lichens.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真菌, 此條目介紹的是一般分類學上認定的界, 关于更廣義的定義, 请见, 總界, 學名, fungi, 生物通稱, 是真核生物中的一大類群, 包含酵母, 黴菌等微生物, 以及為人熟知的菇類, 與動物同為異營生物, 需依賴其他生物所所產的有機物為碳來源, 通常會以滲透營養, 英语, osmotrophy, 的方式取得養分, 即分泌大量的酶將環境中有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 再把小分子透過擴散作用吸入到細胞中, 的一大特點為以幾丁質為主要成分的細胞壁, 和無細胞壁的動物及細胞壁主成分為纖維素的植物截然不同, 化石时期,. 此條目介紹的是一般分類學上認定的真菌界 关于真菌更廣義的定義 请见 真菌總界 真菌界 學名 Fungi 生物通稱真菌 是真核生物中的一大類群 包含酵母 黴菌等微生物 以及為人熟知的菇類 真菌與動物同為異營生物 需依賴其他生物所所產的有機物為碳來源 通常會以滲透營養 英语 osmotrophy 的方式取得養分 即分泌大量的酶將環境中有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 再把小分子透過擴散作用吸入到細胞中 真菌的一大特點為以幾丁質為主要成分的細胞壁 和無細胞壁的動物及細胞壁主成分為纖維素的植物截然不同 真菌界 化石时期 晚奧陶紀 現代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 詳見 化石紀錄 一節 從左上角起順時針 擔子菌門的毒蠅傘 子囊菌門的肉杯菌 發霉的麵包 一種壺菌 麴菌的分生孢子科学分类域 真核域 Eukaryota演化支 單鞭毛生物 Amorphea演化支 OBA 超類群 Obazoa演化支 後鞭毛生物 Opisthokonta总界 菌物总界 Holomycota演化支 動孢菌 Zoosporia界 真菌界 Fungi L 1753 R T Moore 1980 1 門 Tedersoo等人2018年發表的分類 2 隱真菌亞界 Rozellomyceta隱真菌門 Rozellomycota微孢子蟲綱 Microsporidea dd dd AphelidiomycetaAphelida dd 壺菌亞界 Chytridiomyceta壺菌門 Chytridiomycota 單毛壺菌門 Monoblepharomycota 新美鞭菌門 Neocallimastigomycota dd 芽枝黴亞界 Blastocladiomyceta芽枝黴門 Blastocladiomycota dd 油壺菌亞界 Olpidiomyceta油壺菌門 Olpidiomycota dd 蛙糞黴亞界 Basidiobolomyceta蛙糞黴門 Basidiobolomycota dd 捕蟲黴亞界 Zoopagomyceta捕蟲黴門 Zoopagomycota 蟲黴門 Entomophthoromycota 梳黴門 Kickxellomycota dd 毛黴亞界 MucoromycetaCalcarisporiellomycota 毛黴門 Mucoromycota 被孢黴門 Mortierellomycota 球囊菌門 Glomeromycota dd 雙核亞界 Dikarya根腫黑粉菌門 Entorrhizomycota 子囊菌門 Ascomycota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dd 真菌自成一界 獨立於植物 動物和其他真核生物 真菌也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其成長型態與植物一樣不能移動 但可以透過菌絲的延長拓展棲地 也能透過經由有性或無性生殖產生的孢子進行長距離的傳播 某些孢子還具有鞭毛 可在水中移動 真菌是生態系中的主要分解者 且在生態系的物質循環扮演重要角色 分子系统发生学顯示真菌在演化上是一個單系群 由一個共同祖先演化而來 黏菌與卵菌 水黴菌 在歷史上曾因形態相似而歸屬真菌界 但分子支序顯示它們與真菌的親緣關係甚遠 期和真菌的相似性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研究真菌的學科稱為真菌學 過去學者們曾因為真菌和植物形態類似 而通常將其視為植物學的一個分支 但分子證據顯示 真菌和動物之間的關係要比和植物之間更加親近 真菌與動物同屬後鞭毛生物 兩者在演化上的關係也是分類學的研究熱點之一 真菌廣佈於全世界 但多數真菌體型很小 或存在土壤與水域中 常被人所忽略 某些物種會產生稱為孢子果 Sporocarp 的大型子實體 也就是蕈類 真菌可與動物 植物或其他真菌產生互利共生或寄生等交互作用 例如與植物形成菌根 以及與藻類或藍綠菌形成地衣 部分真菌中的生物鹼與聚酮等許多物質具有生物活性 英语 Biological activity 的物質 稱為真菌毒素 英语 Mycotoxin 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有毒 一些物種的孢子含有精神藥物的成份 被用在娛樂及宗教儀式上 真菌可以分解人造的物質及建物 並在人類及其他動物造成疾病 真菌感染或食物腐敗引起的作物損失對人類的食物供給和區域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 而真菌病則包括足癬等淺表層的感染 與隱球菌病等全身感染的疾病 嚴重時甚至可能致死 有些蕈類被人作為食物 有些真菌則是食品工業的要角 可以作為麵包的膨鬆劑 或發酵製造醬油 豆腐乳與酒等食品 1940年代起 真菌亦被用來製造抗生素 現在許多工業所需的酵素也是由真菌所合成 有些真菌可以被當作生物農藥 用來抑制雜草 植物疾病及害蟲 真菌各門的物種之間不論是在生態 生活史及形態 從單細胞水生的壺菌到巨大的菇類 都有很巨大的差別 人類對真菌各門真正的生物多樣性了解得很少 預估約有220萬 380萬個物種 但目前已發表的僅有12萬種 自從18 19世紀 卡爾 林奈 克里斯蒂安 亨德里克 珀森及伊利阿斯 馬格努斯 弗里斯等人在分類學上有了開創性的研究成果之後 真菌便已依其形態 如孢子顏色或微觀構造等特徵 或依生理學給予分類 二十世紀分子遺傳學與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下 DNA定序開始被廣泛用於真菌分類 使傳統分類系統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戰 最近十幾年來在系统发生学上的研究已多次改變人們對真菌分類的觀點 也有原本不被認為是真菌的生物 微孢子蟲 隱真菌門 核形蟲 被歸入真菌界或與其關係密切的類群中 各類群真菌的關係仍未有定論 且是現在真菌研究的重點之一 目录 1 命名 1 1 別稱 1 2 詞源 1 2 1 英文及拉丁文 1 2 2 中文 2 特徵 3 多樣性 4 真菌學 4 1 歷史 5 形態 5 1 微觀結構 5 2 巨觀結構 6 生長與生理 7 繁殖 7 1 無性生殖 7 2 有性生殖 7 3 孢子的釋放 7 4 其他生殖方式 8 化石紀錄 9 分類 9 1 分類類群 9 2 类似真菌的生物 10 生態 10 1 共生 10 1 1 與植物 10 1 2 與藻類 10 1 3 與昆蟲 10 2 寄生 10 2 1 作為寄生物 病原菌 10 2 2 作為被寄生的宿主 11 真菌毒素 12 致病機制 13 人類利用 13 1 藥用 13 1 1 當代藥用 13 1 2 傳統醫學 13 2 食用 13 2 1 發酵食品 13 3 有毒真菌 13 4 蟲害管理 13 5 真菌修復 13 6 模式生物 13 7 其他 14 參見 15 註腳 16 参考文献 16 1 參考書目 17 延伸阅读 18 外部連結命名 编辑別稱 编辑 在英文裏 真菌界的單數是Fungus 複數是Fungi 或Funguses 3 這三者皆可指代真菌 在中文裏 在科學界也可稱為 菌物界 在食品領域也可寫為 真蕈 詞源 编辑 英文及拉丁文 编辑 真菌的英文 fungus 直接源自於拉丁文對蘑菇的稱呼 古羅馬作家老普林尼與賀拉斯的作品中都有這個稱呼 4 而拉丁文的 fungus 則是來自希臘文的海綿 sfoggos sphongos 因蘑菇與黴菌形態上的特徵而得名 5 此一字根也出現其他歐洲語言中 例如德文意指黴菌的 Schimmel 也源於此字根 6 真菌學是以科學方法研究真菌的學門 而真菌學的英文 mycology 則是直接來自希臘文中對蘑菇的稱呼 mykhs mykes 7 mycology 一詞最早出現於英國自然學家邁爾士 約瑟 貝克萊 英语 Miles Joseph Berkeley 的著作 English Flora of Sir James Edward Smith 第五卷 5 一起存在於某個地理區域的所有真菌合稱真菌相 英语 mycobiota mycobiota 8 真菌 Fungi 的命名和其所指稱的分類元相當複雜 在1969年羅伯特 魏泰克提出五界說之前 生物學家已發現卵菌和黏菌等並不屬於真菌界的核心成員 1959年魏泰克在處理真菌界時 已經將這些生物劃歸此界的核心之外 9 於此時期在討論真菌類的指稱時 開始出現所指涉的名詞是指 廣義真菌 或 狹義真菌 僅包含真菌的核心成員 的問題 1981年 湯瑪斯 卡弗利爾 史密斯曾建議以 真真菌界 Eufungi 作為狹義真菌的界名 1992年大衛 萊斯里 哈克斯沃思 英语 David Leslie Hawksworth 則建議以 fungi 視為廣義真菌的指稱 同年唐納德 J S 巴爾 Donald J S Barr 等人又建議以 總真菌 Union of Fungi 代指廣義真菌 Eumycota 則訂為狹義真菌的界名 因此當時在使用Fungi一詞時 必須同時說明指的是廣義真菌還是狹義真菌 10 為了解決這個混亂的命名問題 1993年卡弗利爾 史密斯規範真菌界的名稱為 Fungi 不屬於真菌界核心成員的物種直接畫出真菌界的範圍 不再使用 Eumycota 或 Eufungi 等名詞 目前 真菌界 在共識上稱為 Kingdom Fungi 黏菌 卵菌 及絲壺菌等非屬核心真菌的物種 近幾年已經明確移出真菌界的範圍內 10 中文 编辑 中文名稱的脈絡也同樣複雜 中国大陆所說的 真菌 一般慣指 Fungi 台灣经常以 菌類 甚至代表蘑菇的 蕈类 代指廣義上的真菌 1991年 中国大陆植物病理學家裘維蕃認為比起 真菌界 採用與 動物界 和 植物界 相對等的 菌物界 更為理想 並將真菌畫為菌物界底下的一個門 11 因此 菌物 一詞指涉的為廣義真菌 台灣的吳聲華博士則認為現今的 真菌界 指的為狹義真菌 10 2009年 Liu等人提出菌物總界的概念 含括真菌界與核形蟲等生物 組成了單系性的分類元 12 特徵 编辑 真菌菌絲的細胞組成 細胞壁隔板 英语 Septum 粒線體液泡麥角固醇晶體核糖體細胞核內質網油粒體細胞膜頂體高基氏體 在分子系统发生学問世以前 分類學家一般認為真菌屬於植物 這是因為真菌與植物有許多共同特徵 例如兩者皆不會移動 大致的形態與棲地也相當類似 真菌與植物都生長在土壤中 且部分真菌形成的產孢結構子實體外型與苔蘚植物相當類似 現在真菌被認為是獨立的一界生物 與植物與動物均不同 它們早在十億年前 大約是新元古代 就在演化上與動物分道揚鑣了 13 14 真菌多數的特徵都可見於其他生物中 因此很難找到某項特徵為真菌獨有而不存在其他生物中 真菌與其他生物共同擁有的特徵如下 與所有其他真核生物 真菌有細胞核 基因組中有大量非編碼DNA 基因中也有內插子存在 真菌也具有許多有膜胞器 包括粒線體 內質網 高基氏體等 且膜中含有固醇 但真菌膜中的固醇種類大多為麥角固醇 與動植物膜中的固醇種類不同 真菌的核糖體大小與其他生物同為80s 15 並生產許多醣類 包括糖醇 如甘露醇 雙醣 如海藻糖 與多醣 如也存在於動物體內的肝糖 16 作為真核生物 真菌也可以甲羥戊酸與焦磷酸鹽為原料合成萜烯類化合物 17 與動物 真菌與動物都沒有葉綠體 兩者同為異營生物 都需要以有機物作為碳源 18 與植物 真菌與植物都具有細胞壁與大型液胞 19 20 都可行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且真菌與苔蘚 蕨類等許多演化上較早分支的植物都可以產生孢子 真菌與苔蘚的細胞核一般都是單倍體 21 某些真菌合成的次級代謝產物與植物合成的相當類似 17 但合成同種次級代謝產物的植物與真菌酵素的蛋白質序列通常大相徑庭 表示這些酵素是分別在植物與真菌中獨立演化而來 17 22 另外 大部分真菌都沒有類似維管束的構造可以長距離輸送水分與無機鹽 少數真菌如蜜環菌屬的菌絲會形成中空的管狀結構菌絲索 英语 Mycelial cord 外型類似植物的根 23 與裸藻與某些細菌 高等真菌 眼蟲與某些細菌都以一種特殊的生化反應 a 氨基己二酸途徑 英语 Alpha aminoadipate pathway 來合成離胺酸 24 25 其他生物則採用二氨基庚二酸途徑 24 與卵菌 許多真菌與卵菌的細胞可以形成管狀可延伸的構造 稱為菌絲 菌絲中可能有多個細胞核 菌絲的頂端會聚集許多含有脂質 蛋白質等有機物質的囊泡 這些囊泡合稱頂體 26 不過有些外型相似的生物 例如綠藻 是靠細胞分裂來生長延長 16 另外也有許多真菌是單細胞生物 不形成菌絲 通稱為酵母菌 也有些真菌 雙態性真菌 同時具有酵母菌與菌絲兩種形態 27 類似某些動物與植物 有超過70種真菌可以發光 28 多樣性 编辑 樹樁上的多孔菌 真菌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的各種棲地中 包括氣候極端的環境如沙漠 深海 29 以及受輻射污染的地區 30 有些種類對輻射的抗性極強 某些地衣甚至可以抵擋高強度的宇宙射線與紫外線 在人造衛星上的研究站存活 31 大多數真菌生長在陸地上 但有些真菌生活史的部分或全部階段生長於水中 例如造成全球兩生類數量下降的蛙壺菌 壺菌門的真菌會產生在水中游動的動孢子 英语 zoospore 以尋找兩生類作為宿主 32 還有一些真菌生活在海洋中 33 目前被生物分类学家们正式记录与描述的真菌种类约为12万种 34 但人們對於世界真菌多樣性的了解仍相當有限 34 一項2017年的研究估計真菌種類應該介於220萬至380萬之間 35 歷史上有許多方法可以用來鑑定真菌物種 傳統真菌學主要以孢子或子實體的大小 形狀等形態上的特徵分辨真菌 36 另一種鑑定物種的方法是透過生理與生化性質 即依真菌的化學測試 英语 Chemical test in mushroom identification 的結果來分辨 分子生物學興起後 DNA測序與支序分析等技術對真菌多樣性的研究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不但大大提高了對新物種的分辨能力 特別是隱真菌門等傳統上不清楚的低等真菌 也更能反映不同類群真菌在演化上的關聯 37 真菌學 编辑 1729年 皮耶爾 安東尼奧 米凱利 英语 Pier Antonio Micheli 發表了真菌學史上首度對真菌的描述 真菌學是生物學的一個分支 研究真菌的遺傳 生化性質 分類 對人類的用途 包括藥用 食用與宗教致幻劑 以及對人類的威脅 包括毒性與感染 因為許多植物病原是真菌 植物病理學的研究也常與真菌學高度相關 38 人類對真菌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 早在53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發現的木乃伊冰人奧茨遺骸上便帶有兩種多孔菌 其中木蹄層孔菌可能是用來生火的燃料 白樺菌菇則可能是藥用 39 古代人類常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以真菌為食物來源 例如發酵麵包與果汁的生產都有真菌參與 也有早期的手寫記錄描述作物遭到疑似為真菌的病原感染而破壞 40 歷史 编辑 真菌學是一門相對較新的科學 在十七世紀顯微鏡發明後才出現 早在1588年 吉安巴蒂斯塔 德拉 波尔塔就發現了真菌的孢子 但真菌學真正的濫觴一般認為是1729年義大利植物學家皮耶爾 安東尼奧 米凱利 英语 Pier Antonio Micheli 出版的 植物新屬 英语 Nova plantarum genera 41 他除了觀察到孢子之外 還發現在適當條件下孢子可以萌發 並生長成當初產生該孢子的同一種真菌 42 荷蘭科學家克里斯蒂安 亨德里克 珀森被認為是現代真菌學的開創者 他以林奈的二名法為基礎建立了第一套菇類分類基礎 隨後伊利阿斯 马格努斯 弗里斯進一步採集了大量真菌標本 並以孢子顏色與其他微觀結構對真菌進行分類 許多標準至今仍被分類學家採用 其他重要的真菌學者還包括邁爾士 約瑟 貝克萊 英语 Miles Joseph Berkeley 奧古斯特 卡爾 約瑟夫 科爾達 英语 August Carl Joseph Corda 漢瑞其 安東 狄伯瑞 英语 Heinrich Anton de Bary 路易 勒內 圖拉斯內 英语 Edmond Tulasne 與查爾斯 圖拉斯內 英语 Charles Tulasne 兄弟 亞瑟 亨利 雷金納德 布勒 英语 Arthur Henry Reginald Buller 柯提斯 蓋茨 洛依德 英语 Curtis Gates Lloyd 與皮尔 安德烈 萨卡多 英语 Pier Andrea Saccardo 等 二十世紀隨著分子生物學 生物化學 遺傳學與生物技術的突破 真菌學的研究方法逐漸現代化 DNA定序與支序分類學為真菌多樣性與演化的研究打開了另一扇門 也挑戰了許多傳統以形態為基礎的分類系統觀點 43 形態 编辑微觀結構 编辑 環境中分離的青黴菌 菌絲分生孢子梗瓶梗分生孢子隔板 英语 septum 許多真菌以菌絲的形式生長 菌絲是直徑2 10微米的圓柱體絲狀結構 可長達數公分 菌絲一般自其頂端往前生長 新的菌絲形成通常是舊有菌絲的中間產生了一個新的生長點 而長出新的分支 也有些情況是生長中的菌絲頂端分岔成兩條菌絲 44 菌絲成長後相互交錯 成為真菌的營養構造菌絲體 27 菌絲可以是多核 英语 coenocytic 無隔板 英语 septa 或是有隔板的 有隔板的菌絲不同細胞核間有細胞壁將其分隔 45 使一個隔間具有一或數個細胞核 多核菌絲則沒有隔板 基本上就是一個含有多個細胞核的巨大細胞 46 隔板上通常有小孔可以使細胞質與胞器流通 有時細胞核也可以通過小孔 例如擔子菌門真菌形成的桶孔隔膜 47 許多真菌的菌絲形成特化的構造 以更容易從宿主身上吸收養分 例如許多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吸器 許多球囊菌門的真菌則形成叢枝 Arbuscular 穿透共生的植物細胞以吸取養份 48 雖然真菌屬於後鞭毛生物 其共祖有一根後生的鞭毛 但除了壺菌門以及原本屬於壺菌門的新美鞭菌門和芽枝黴門外 其他真菌都已經失去了鞭毛 49 真菌的另一項特徵是多數種類具有以幾丁質與葡聚糖構成的細胞壁 50 巨觀結構 编辑 蜜環菌 真菌的菌絲常是肉眼可見的 例如在發黴的牆壁或腐敗的食物上 這種菌絲體俗稱黴菌 而長在實驗室培養基上的菌絲則一般稱為菌落 菌落的形狀與顏色常是鑑定真菌的重要指標 51 有些真菌相當長壽 且可以長到非常大的體積 美國馬盧爾國家森林的一個蜜環菌菌落已生長到超過900公頃 其生長時間推測已超過9000年 52 子囊果與擔子果分別是子囊菌門與擔子菌門真菌的子實體 內含可以產生有性孢子的子實層 53 生長與生理 编辑 黴菌在一顆腐爛的桃子上生長 真菌在固體介質中以菌絲形式生長 在水中則常以單細胞酵母菌形式生長 皆是為了提升表面積以增加吸收養分的效率 54 菌絲特別適合在固體介質上生長 且可以形成較大的穿透力而適於侵入新的固體介質 55 例如稻熱病菌等植物病原菌特化出壓器 英语 Appressorium 的構造以穿透植物組織 56 壓器可藉由增加細胞中甘油等溶質的濃度以加大膨壓 57 在植物表皮上產生高達1200psi的壓力 56 淡紫擬青黴菌也用一種類似的結構來穿透線蟲的卵 58 絕大多數菌絲都只能自頂端往前生長 59 Neotyphodium等部分內生真菌 英语 endophyte 則是少見的例外 它們的菌絲附著於宿主細胞上 並可能因宿主細胞延長造成的機械拉力 而促使其菌絲從中間分裂生長 intercalary extension 以長至跟宿主的組織一樣長度 60 另外擔子菌子實體形成時 菌柄等大型器官的長成是菌絲體積膨大的結果 61 真菌形成多細胞組織有數種功能 例如子實體是為了產生與散播有性孢子 生物膜則有助於佔據基質與進行細胞溝通 62 多細胞個體的出現在真菌 動物與植物中都是各自獨立演化出來的 63 真菌傳統上被認為是異營生物 只能依賴其他生物固碳形成的有機碳為碳原 演化造成真菌的代謝能力相當多樣化 可以分解各式各樣的有機物 64 65 有些種類甚至可能使用黑色素從伽馬射線等輻射中獲取能量 目前只知道少數真菌具有以輻射為能源進行生長的能力 背後的生理機制也不甚清楚 30 不過整個過程可能與植物利用可見光行光合作用固碳類似 但採用輻射能作為能量來源 66 繁殖 编辑 寬鱗多孔菌 真菌的繁殖機制相當複雜 反映了此類生物生活史與遺傳組成豐富的多樣性 67 據統計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真菌物種採用一種以上的方式繁殖 例如無性時期產生無性孢子 有性時期又產生不同種類的有性孢子 不同的環境刺激可以啟動特定基因表現 讓真菌長出不同的特化結構以產生無性或有性孢子 68 無性生殖 编辑 真菌的無性生殖有透過產生無性孢子與菌絲斷裂 英语 mycelial fragmentation 等機制 前者包括以孢子囊 分生孢子囊柄 英语 conidia 等特化的結構產生孢子 後者則是菌絲斷裂成為許多片段 每一片段都長成一條新的菌絲 無性生殖可以產生基因上與母體相同 佔據同樣生態棲位的子代 繁殖效率也較有性生殖迅速 可以在短時間快速拓殖 69 不完全菌是一個舊時的分類名詞 指未觀察到有性世代的真菌 現在分類學上已不使用此名詞 但仍可以用來泛指缺乏有性世代的真菌 70 有性生殖 编辑 除了球囊菌門與微孢子蟲外 其他門的真菌都可透過減數分裂產生配子 進行有性生殖 且基因組分析顯示球囊菌門與微孢子蟲的真菌應該也能進行有性生殖 只是尚未觀察到 71 真菌有性生殖的過程與動物 植物相當不同 而不同真菌間特化來進行有性生殖的結構也有差異 是鑑定真菌物種的重要依據 72 73 而拿不同真菌進行交配實驗 觀察兩者能不能形成子實體 可以透過生物物種概念 biological species concepts 以兩者能不能成功交配 交配產生的子代有沒有生殖能力來判斷它們是不是同一物種 73 主要的生物類群早期都是以有性生殖特化的結構與孢子差異來描述 區分的 例如產生子囊的子囊菌門與產生擔子的擔子菌門 有一些物種還有交配型之分 必須不同交配型的兩個體才可以交配 heterothallic 其他物種則可以和所有個體交配 甚至自交產生孢子 homothallic 74 許多真菌的生活史均存在單倍體與二倍體的時期 真菌進行有性生殖時 菌絲的融合形成交錯的網絡 這個現象稱為融合 anastomosis 是有性生殖不可或缺的 許多子囊菌與擔子菌接著會進入雙核體 英语 Dikaryon 的時期 即菌絲中一個細胞裡有兩個細胞核 分別來自兩個親代個體 這兩個細胞核不會馬上進行核融合 karyogamy 而會在細胞中共存一段時間 75 子囊菌門子实层中雙核的菌絲會形成一個鉤狀結構 crozier 以確保細胞核分裂時 兩個子細胞核可以分別妥善分配到上方與下方的細胞中 維持菌絲異質雙核 有來自雙親的兩個細胞核 的狀態 細胞中的兩個核融合之後 會立刻進行減數分裂產生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釋放 散播到其他地方後可以萌發長成新的單倍體菌絲 76 擔子菌門真菌的有性生殖過程與子囊菌門的類似 也是始於兩株真菌單倍體的菌絲融合而產生雙核體的菌絲 不過雙核體在擔子菌門更為普遍 除了子實體外 有時連營養菌絲也是雙核的狀態 擔子菌門的子實層會形成一種稱為扣子體的微觀結構 與子囊菌門的鉤狀結構類似 可以控制細胞核分裂後兩個子細胞核的分佈 維持菌絲異質雙核的狀態 77 擔子菌的子實體會特化出擔子 擔子中的兩個細胞核融合之後進行減數分裂 會產生擔孢子 78 最為人所知的擔子菌便是菇類 不過擔子菌也能以其他形態存在 相衬显微技术視野下的高羊肚菌 英语 Morchella elata 子囊 其中含有八枚子囊孢子 接合菌門的真菌 註 1 在兩個體的單倍體菌絲融合後 會形成一個特化的孢子囊 孢子囊會進一步特化行成厚壁的接合孢子 對環境的抗性很大 當環境有利真菌生長時接合孢子便會萌發 進行減數分裂以產生單倍體的子細胞 並生長成菌絲 79 孢子的釋放 编辑 糞生黑蛋巢菌 英语 Cyathus stercoreus 真菌有許多主動將無性與有性孢子釋放的機制 以確保孢子可以離開子實體或菌絲而長距離傳播 許多菌絲生理 機械的機制 以及孢子表面的結構都有助於孢子的散播 80 某些子囊菌會增加子囊中部分溶質 離子的濃度以提升膨壓 造成水分流入而將子囊漲破 使子囊孢子得以釋出 81 擔子菌門的擔孢子釋放則與孢子表面水珠造成的表面張力有關 造成孢子彈射出的初始加速度可以高達10 000g 82 孢子最終彈射的距離約為0 01 0 02公分 已足以離開蕈褶 進入空氣中 83 有些真菌孢子的釋放機制較為特殊 馬勃與鳥巢菌 英语 Nidulariaceae 的孢子需要雨水等外力將子實體爆破後才能釋出 84 鬼筆科的真菌甚至具有鮮豔的顏色與特殊的氣味 以吸引昆蟲協助散播孢子 85 其他生殖方式 编辑 青黴菌與麴菌有準性生殖的現象 兩個個體的菌絲可能發生融合 造成菌絲中存在來自不同個體的細胞核 這些細胞核可能進一步發生核融合 同源染色體間產生基因重組後再分裂形成單倍體的細胞 86 其過程與有性生殖類似 但沒有減數分裂的發生 其發生頻率與重要性也仍不清楚 除了在同種真菌發生外 87 準性生殖還可能在不同種真菌間發生 並可能是真菌演化的機制之一 88 化石紀錄 编辑許多真菌的結構都是微觀的 而主要巨觀的結構如子實體又非常柔軟且容易分解 因此與動植物相比 真菌的化石記錄相當稀少 且真菌化石很難與其他微生物的化石分別 除非有現生真菌與化石物種外型相似才較容易分辨 89 真菌的化石常與動植物的一起出現 通常經過薄切面後 使用光学显微镜或透射电子显微镜檢視觀察 90 研究壓紋化石 英语 Compression fossil 時則會使用酸性溶液將化石周圍的基質溶解 再使用光學顯微鏡或扫描电子显微镜觀察表面的詳細構造 91 最早具有典型真菌特徵的化石可追溯至24億年前的古元古代 是棲息於海底的生物 具有可能可以互相接合的菌絲狀構造 92 另有研究比較相關生物類群的演化速率 以分子時鐘 英语 Molecular clock 推測真菌應該在7 10億年前出現 93 古生代時許多真菌都是水生的 且像現生的壶菌一樣具有鞭毛 94 但也有部分真菌在寒武纪時就開始往陸地生長 較陸生植物的出現早上許多 95 隨後真菌演化出許多陸地生活所需的特徵 包括寄生 腐生 菌根與地衣等與其他生物的交互作用 96 2009年的一篇研究顯示子囊菌門的共祖便是腐生的 隨後多次在不同類群中 獨立演化出地衣的生長型態 97 有奥陶纪的真菌化石出現菌絲 孢子等特徵 和現生的球囊菌門真菌相當類似 當時陸生植物仍只有許多類似現生苔蘚的種類 尚不具有維管束 98 原杉菌是一種重要的真菌化石 出現於志留紀晚期 並可能是當時陸地上高度最高的生物 泥盆紀早期真菌化石的種類開始變多 且特徵較更早化石典型許多 對其是否屬於真菌爭議漸漸減少 許多壺菌門與接合菌門的化石在萊尼燧石層 英语 Rhynie chert 中被發現 95 99 100 擔子菌門與子囊菌門也差不多在此時出現 101 到石炭紀的賓夕法尼亞世 多數現生真菌的綱都已經出現了 102 形態類似地衣的化石最早在5 6億年前的陡山沱 英语 Doushantuo Formation 地層中就出現了 103 地衣是早期陸域生態系的重要成員 最早確定為地衣的化石出現於4億年前 104 約與最早的子實體化石同期 105 具有與現生擔子菌扣子體相似結構的化石也出現於石炭紀賓夕法尼亞世的地層 與一株蕨類的化石一起出現 106 同擔子菌亞綱 註 2 的真菌化石則相對較少 兩枚保存於琥珀中的標本顯示白堊紀晚期 9000萬年前 已有外型類似菇類的真菌出現 107 108 二叠纪 三叠纪灭绝事件之後不久 真菌化石大量出現 P T fungal spike 孢子也大量出現在岩層中 顯示真菌當時是相當佔優勢的生物 這個時期的化石幾乎全部都是真菌化石 109 但也有研究反對這項理論 認為此一爆發並沒有發生在世界所有地區 110 111 某些地區發現的真菌化石爆發和滅絕事件時間不完全吻合 112 且不易區分這些孢子是來自真菌或藻類 113 6550萬年前 許多動植物在白垩纪 第三纪灭绝事件中滅絕 緊接著真菌再度大量出現 可能是世界各地森林大面積毀滅後 為真菌提供腐生生長的環境造成 而真菌的拓殖甚至可能助長了哺乳類在新生代的繁盛 因為哺乳類相對於其他脊椎動物 對真菌感染的抗性特別大 114 分類 编辑真菌學在傳統上常被劃歸在植物學的範疇中 但真菌其實與動物的親緣更為接近 分類學家根據分子系统发生学的分析 將廣義的真菌與動物 菌物總界與動物總界 共同組為稱為後鞭毛生物的單系群 115 而真菌界本身也是一個單系群 37 真菌的分類經常有所變動 特別是DNA定序技術普及後 越來越多研究比較不同真菌間的DNA序列 不斷提出新的分類觀點 許多傳統上以形態或交配實驗所做出的分類系統受到相當大的挑戰 目前真菌較高層級的分類系統仍有很大爭議 新理論不斷被提出 各個分類階層的名稱均常有變動 且同一種真菌還可能在生活史的不同階段 例如無性與有性世代擁有數種不同的學名 使真菌分類更加複雜 目前有Index Fungorum與ITIS等資料庫記錄了所有現生真菌的名稱 包含舊分類系統下的同物異名在內 許多分類學家也正努力建立更一致的命名系統 37 116 2007年 在數十位真菌學家與分類學家通力研究之下 誕生了一套新的真菌分類系統 37 其中子囊菌門與擔子菌門共同組成雙核亞界 是真菌中多樣性最高的類群 包含絕大多數蕈類 植物病原菌以及用於食品工業的真菌 而傳統分類系統中的壺菌門與接合菌門都被認為是並系群而有所調整 芽枝黴門與新美鞭菌門從壺菌門中分出 成為兩個獨立的門 接合菌門則被分拆成球囊菌門與毛黴亞門 蟲黴亞門 英语 entomophthoromycotina 梳黴亞門和捕蟲黴亞門 英语 Zoopagomycotina 等四個亞門 37 2018年 Tedersoo等人又發表了新的真菌分類系統 將真菌細分至十八個門 2 下面的演化樹是根據Silar等人 2016年 117 118 與Tedersoo等人 2018年 2 做出的新分類系統繪製 包含真菌的主要分類單元 注意演化支的長度與演化距離無關 註 3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真菌界 隱真菌門 隱真菌綱 隱真菌目 微孢子蟲綱 Mitosporidium Paramicrosporidium 噬核菌屬 瑞典语 Nucleophaga 梅契尼可夫氏蟲 阿拉伯语 بويغيات متشنكوفيلية 微孢子蟲 Aphelidiomyceta Aphelidiomycota 英语 Aphelida Aphelidiomycetes 英语 Aphelida 註 4 壺菌亞界 新美鞭菌門 新美鞭菌綱 英语 新美鞭菌綱 壶菌门 單毛壺菌亞門 英语 Monoblepharomycotina 透明针形藻綱 英语 Hyaloraphidiomycetes 單毛壺菌綱 英语 Monoblepharidomycetes 集壺菌綱 英语 Sanchytriomycetes 壺菌亞門 中壺菌綱 英语 Mesochytriomycetes 壺菌綱 無鞭毛菌類 芽枝黴門 芽枝黴綱 节壶菌綱 英语 Physodermatomycetes 捕蟲黴亞界 擔子黴門 英语 Basidiobolomycota 蛙糞黴綱 英语 Basidiobolomycetes 油壺菌綱 英语 Olpidiomycetes 蟲黴門 新接黴綱 英语 Neozygitomycetes 蟲黴菌目 梳黴門 英语 Kickxellomycotina 捕蟲黴亞門 英语 Zoopagomycotina 捕蟲黴綱 英语 Zoopagomycetes 梳黴亞門 雙珠黴綱 英语 Dimargaritomycetes 梳黴綱 英语 Kickxellomycetes 被孢黴門 英语 Mortierellomycota 被孢黴綱 英语 Mortierellomycetes 毛黴亞界 Calcarisporiellomycetes 毛黴門 傘形黴綱 英语 Umbelopsidomycetes 毛黴綱 英语 Mucoromycetes Symbiomycota 球囊菌門 類球囊菌綱 英语 Paraglomeromycetes 原囊黴綱 英语 Archaeosporomycetes 球囊菌綱 雙核亞界 根肿黑粉菌門 根肿黑粉菌綱 担子菌门 下續 子囊菌门 下續 担子菌门 柄锈菌亚门 麥軸梗黴綱 英语 Tritirachiomycetes 混合菌纲 伞型束梗孢菌纲 囊担菌纲 经典菌綱 英语 Classiculaceae 微球黑粉菌纲 隐团菌纲 小纺锤菌纲 柄锈菌纲 Orthomycotina 黑粉菌亚门 Monilielliomycetes 马拉色菌綱 英语 Malasseziomycetes 黑粉菌纲 外担菌纲 傘菌亞門 双担菌綱 英语 Geminibasidiomycetes 节担菌纲 黑圈团菌綱 英语 Bartheletiomycetes 銀耳綱 花耳綱 傘菌綱 子囊菌门 外囊菌亞門 粒毛盘菌纲 外囊菌綱 裂殖酵母綱 古根菌綱 肺孢子菌纲 裂殖酵母綱 酵母菌類 酵母亞門 酵母綱 盘菌亚门 乳头果衣目 英语 Thelocarpales 卫扎德衣目 英语 Vezdaeales 拉姆衣盘目 英语 Lahmiales 皿碟盘菌目 英语 Triblidiales 圓盤菌綱 英语 Orbiliomycetes 盘菌纲 錘舌菌類 英语 Leotiomyceta 糞殼菌類 英语 Sordariomyceta 木菌綱 英语 Xylonomycetes 地舌菌綱 錘舌菌綱 蟲囊菌綱 糞殼菌綱 座囊菌類 英语 Dothideomyceta 粉头衣纲 李基那地衣纲 英语 Lichinomycetes 散囊菌綱 茶漬綱 Collemopsidiomycetes 星裂菌纲 座囊菌綱 分類類群 编辑 参见 真菌分類表 真菌的主要類群 隨著分子系统发生学的問世 以DNA序列為基礎的分類方式漸漸取代傳統分類系統 微孢子蟲等許多在五界說被歸屬於原生生物的微生物被發現與真菌的親緣關係較近 而被歸入真菌界中 隱真菌門的物種是土壤與水中的微生物 它們缺乏細胞壁 可以像動物般以吞噬作用取得養分 DNA序列分析顯示它們與微孢子蟲關係非常密切 後者可能是隱真菌門中一個特別深的演化支 兩者共同構成其他真菌的姊妹群 也被劃入真菌界中 2 另外核形蟲與泉生蟲 英语 Fonticula 也與真菌的親緣關係接近 兩者構成包含隱真菌門在內所有真菌的姊妹群 也有研究者將它們劃入真菌界 119 但因兩者缺乏許多真菌共有的特徵 生活型態也與真菌差異較大 註 5 Terdersoo等人2018年發表的分類系統選擇將它們獨立成一個界 核形蟲界 Nucleariae 核形蟲界雖不屬於真菌界 但因與真菌親緣關係密切 是廣義的真菌 真菌總界的成員 115 2007年的分類系統將真菌分為微孢子蟲門 壺菌門 芽枝黴門 新美鞭菌門 子囊菌門 擔子菌門以及原屬接合菌門的球囊菌門與毛黴亞門 蟲黴亞門 英语 Entomophthorales 梳黴亞門和捕蟲黴亞門 英语 Zoopagomycotina 等四個亞門 37 註 6 2018年Tedersoo等人發表的分類系統則總共將真菌分為九大類群 共計十八個門 包括隱真菌門 Aphelidiomycota 英语 Aphelidiomycota 芽枝黴門 壺菌門 單毛壺菌門 英语 Monoblepharomycota 新美鞭菌門 油壺菌門 英语 Olpidiomycota 蛙糞黴門 英语 Basidiobolomycota 捕蟲黴門 英语 Zoopagomycota 梳黴門 英语 Kickxellomycota 蟲黴門 Calcarisporiellomycota 英语 Calcarisporiellomycota 毛黴門 被孢黴門 英语 Mortierellomycota 球囊菌門 根腫黑粉菌門 英语 Entorrhizomycota 子囊菌門與擔子菌門 2 此次分類所作出較大的改動包括認定微孢子蟲屬於隱真菌門 將壺菌門進一步分拆 將蛙糞黴從蟲黴菌中獨立成一門 將毛黴門進一步分拆等 2 微孢子蟲是一種單細胞生物 在動物細胞內行絕對寄生 94 120 因為基因組與胞器都高度退化 一度被認為是原始的真核生物 不過DNA序列分析顯示微孢子蟲屬於真菌 而且是所有其他真菌的姊妹群 121 是真菌演化上最早分支的演化支 近期還有研究認為微孢子蟲與隱真菌門關係密切 2 壺菌與現在已獨立出去的新美鞭菌門 單毛壺菌門 英语 Monoblepharomycota 芽枝黴門 122 以及新加入真菌界的隱真菌門與Aphelidiomycota等類群具有動孢子 英语 zoospore 動孢子具有鞭毛而可以在水中移動 因此壺菌早期曾被歸為原生動物 123 後來rDNA序列分析顯示壺菌屬於真菌 而且也是真菌演化上較早分支的類群 2 芽枝黴門以前認為是壺菌的一支 不過新研究顯示芽枝黴門不屬於壺菌 且可能是雙核亞界與原屬接合菌門的所有真菌的姊妹群 在演化上比壺菌晚分支出去 芽枝黴門多為腐生 以分解有機質為生 其成員可寄生於許多真核生物 與壺菌不同的是芽枝黴門的生活史存在世代交替 94 新美鞭菌門也曾被認為是壺菌的一支 其成員是厭氧生物 棲息於大型草食動物的消化系統中 124 它們缺乏粒線體 但有粒線體衍生而成的氢酶体 英语 hydrogenosome 新美鞭菌門的動孢子也具有鞭毛 還有些種類具有多根鞭毛 37 顯微鏡下球囊菌與亞麻形成的的叢枝菌根 英语 Arbuscular mycorrhiza 亞麻的皮質細胞間有真菌形成成對的叢枝構造 子囊盤 英语 apothecium 是子囊菌門真菌典型的生殖構造 其中包含營養菌絲與子囊 過去屬於接合菌門的生物現在被分拆成數個不同的門 這些真菌包括會造成麵包發黴的黑根黴 可用來製作豆腐乳的毛黴與根毛黴 英语 Rhizomucor 125 球囊菌門的真菌會侵入植物的根部 與植物形成叢枝菌根 英语 arbuscular mycorrhizae 可幫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與無機鹽 叢枝菌根在演化上出現的時間相當早 最早可追溯至四億年前 126 這種互利共生可能對陸生植物早期在陸地的適應非常重要 球囊菌門過去屬於接合菌門 2001年首次被提升到門的地位 127 子囊菌門是真菌中種類最多的類群 它們可經由減數分裂 在子囊中產生子囊孢子 子囊菌門的真菌包含羊肚菌 松露 多數酵母菌 念珠菌 釀酒酵母 克鲁维酵母属與毕赤酵母 英语 毕赤酵母 以及某些蕈類 生活型態包括腐生 寄生或與藻類或藍綠菌形成互利共生的地衣 子囊菌門的重要成員還有麴黴屬 青黴菌 麥角菌與鐮孢菌屬等 有一些子囊菌只有觀察到無性生殖 沒有觀察到有性世代的紀錄 但分子序列分析足以顯示其分類屬於子囊菌門 128 也因為其減數分裂的產物子囊孢子會留在子囊中 而不會馬上散播出去 子囊菌門的真菌 粉色麵包黴菌 曾是遺傳學研究的重要工具 129 擔子菌門真菌的菌絲特化出稱為擔子的桿狀構造 以進行減數分裂產生擔孢子 多數蕈類都屬於擔子菌門 另外擔子菌門還包括銹菌與黑粉菌等重要的植物病原菌 130 存在於人類皮膚上的馬拉色菌屬 131 以及可造成機會性感染的新型隱球菌 132 类似真菌的生物 编辑 因為形態與生活史的相似 黏菌 卵菌與絲壺菌 英语 Hyphochytriomycetes 都曾被認為是真菌界的生物 卵菌 絲壺菌與部分屬於 Phytomyxea 的黏菌 曾與壺菌共同組成真菌界下的鞭毛菌亞門 英语 Mastigomycotina 更早以前還有藻菌 英语 Phycomycetes 裸菌 英语 Gymnomycota 等分類單元 這些生物現在都已經證實不屬於真菌 真菌的細胞壁是由幾丁質組成 不含有纖維素 卵菌的細胞壁則是纖維素組成的 絲壺菌的細胞壁兼有幾丁質與細胞壁 133 多數黏菌生活史中的多數階段則是沒有細胞壁的 而是以吞噬作用取得養分 不像真菌 卵菌與絲壺菌是以滲透營養 英语 osmotrophy 的方式 以擴散作用從胞外吸收養分 唯一的例外是網狀黏菌 英语 Labyrinthulomycetes 這種黏菌具有細胞壁 且也是使用滲透營養的方式獲得養份 134 現在的分類系統中 卵菌 絲壺菌與網狀黏菌同屬SAR超类群 黏菌則包含屬於變形蟲界 有孔蟲界 古蟲界的物種 與真菌的親緣關係都相當遠 它們相似的外型與生活史只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另外有一種黏菌稱為泉生蟲 英语 Fonticula 與真菌 動物同屬後鞭毛生物 且與核形蟲共同組成現生真菌的姊妹群 與現生真菌關係非常密切 不過關於這些生物的研究有時仍被視為真菌學的範疇 出現在真菌學的課本與論文中 135 外毛菌目 136 變形毛菌目 英语 Amoebidiales 魚孢菌 英语 Ichthyophonus 與珊瑚壺菌 英语 Corallochytrium 原本歸屬接合菌門 137 後來發現它們屬於動物總界 與現生動物的關係更為密切 與真菌相似的外型也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芽囊原蟲属與曾被認為是一種酵母菌 138 Ellobiopsis曾被認為是一種壺菌 兩者現在都歸屬於SAR超类群 139 歷史上放線菌也曾因可以形成菌絲狀的構造而被歸為真菌 但很早就被發現屬於細菌 不是真核生物 140 生態 编辑真菌存在於地球上幾乎所有環境中 真菌與細菌同為許多生態系中的分解者 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141 與食物鏈中扮演重要角色 真菌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釋放 使碳元素重新回到食物鏈中 且作為腐生生物 真菌可將氮元素從有機物中分解釋放 對氮循環不可或缺 142 143 共生 编辑 真菌與許多生物都有交互作用 144 145 146 其關係包括互利共生 片利共生與寄生 147 148 149 與植物 编辑 真菌與植物形成菌根的共生關係 對植物的生長與許多生態系的維持都相當重要 超過九成的植物與真菌形成菌根 其中許多依賴菌根生存 150 菌根的演化歷史十分古老 早在4億年前就已出現 可以促進植物對硝酸鹽與磷酸鹽等關鍵無機鹽的吸收 在無機鹽濃度較低的土壤中尤為重要 142 151 而植物則將部分由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提供給共生的真菌 菌根還有可能媒介植物與植物之間的物質交換 這種物質交換網稱為菌根網 英语 mycorrhizal network 152 其中菌異營是一個相當特殊的例子 為某些植物寄生真菌 藉由菌根從真菌體內獲取自己所需的有機物 而本身失去了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菌異營中有機物的流向與正常菌根是相反的 153 有些真菌生長於植物的根 芽 葉等組織中 這些真菌稱為內生真菌 英语 endophyte 154 內生真菌與菌根一樣常是植物與真菌間的互利共生 真菌生長於植物體內獲得養份與庇護 並可提高植物對草食動物的抗性以讓植物受益 155 與藻類 编辑 肺衣 英语 Lobaria pulmonaria 是由子囊菌門真菌與綠藻 藍綠菌共同形成的地衣 地衣是真菌與行光合作用的藻類的共生產物 在地衣中 行光合作用的部分稱為共生光合生物 photobiont 而真菌則許多來自子囊菌門 少數來自擔子菌門 156 地衣存在於五大洲的所有生態系 對成土作用與演替的起始非常重要 157 且能生長在極端環境中 如極地 山地與半乾旱地區 158 地衣可以生長在其他生物難以生存的基質 如樹皮 石頭 裸土 落葉 貝殼 藤壺等 159 與菌根類似 藻類等共生光合生物提供真菌有機物 真菌則提供它們水分與無機鹽 地衣中真菌與共生光合生物的共生關係非常緊密 幾乎可視為一個個體 於原本的兩種生物均有相當差別 約有兩成已發表的真菌 約兩萬種 會形成地衣 160 地衣的共同特色包括生長速度緩慢 體積小 壽命長 無機鹽多半來自空氣中 且耐乾旱的程度較生長在同環境的其他光合作用生物高 161 與昆蟲 编辑 許多昆蟲與真菌存在某些交互作用 有些種類的螞蟻會培養真菌作為它們的食物來源 鞘翅目的粉蠹蟲 英语 ambrosia beetles 也會在樹皮上培養真菌食用 162 某些種類葉蜂的雌蜂會將帶有一種真菌 Amylostereum areolatum 孢子的蟲卵產到樹中 孢子萌發成菌絲後可分解樹中的營養 對葉蜂幼蟲的生長有益 163 至少有一種無針蜂 英语 stingless bee 與紅麴黴屬 英语 Monascus 真菌關係密切 其幼蟲以紅麴菌屬真菌為食 成蟲築新巢時也會將菌種帶入新巢中 164 有些非洲熱帶莽原的白蟻也會培養真菌來食用 144 念珠菌與Lachancea屬的酵母菌存在於脈翅目 鞘翅目與蟑螂的消化道中 目前尚不確定它們是否對昆蟲宿主有益 165 在腐木上生長的真菌對木食性昆蟲相當重要 166 長期下來真菌可以改變腐木上元素的組成 釋放磷 氮 鐵 鋅 銅 鉀等甲蟲生長的必須元素到腐木中 167 對木食性昆蟲的生長發育相當重要 166 另外許多雙翅目眼蕈蚊總科的昆蟲 包括蕈蚋科 英语 Mycetophilidae 角菌蚊科 英语 Keroplatidae 的物種 幼蟲以真菌的子實體或菌根為食 168 有些真菌會寄生在特定昆蟲身上吸食牠們直至宿主死亡 如冬蟲夏草 寄生 编辑 作為寄生物 病原菌 编辑 主条目 致病真菌和真菌病 一株小檗屬的植物受到真菌Aecidium magellanicum的感染 許多真菌寄生於植物 動物 包括人類 甚至其他種真菌中 有些真菌是感染農作物的植物病原菌 例如感染稻米的稻熱病菌 169 造成荷蘭榆樹病的榆枯萎病菌 英语 Ophiostoma ulmi 170 造成栗疫病 英语 Chestnut blight 的栗疫病菌 171 感染各種穀類的鐮孢菌 黑粉菌 鏈格菌 英语 Alternaria 與旋孢腔菌属等 148 其中稻熱病菌還可以從活體營養 biotrophic 寄生在活體植物上 轉為死体营养 necrotrophic 吸收其殺死的植物體為生 172 這些植物病原真菌造成林業與農業的重大損失 淡紫紫黴菌 英语 Paecilomyces lilacinus 等食肉真菌的菌絲可以特化產生收縮環 constrictive ring 與黏網 adhesive net 以捕食線蟲 173 隱真菌門與微孢子蟲等真菌基群的物種大多寄生於其他生物的細胞中 隱真菌門的物種可寄生卵菌 藻類 變形蟲或其他真菌 174 其模式屬羅茲菌屬 英语 Rozella 便是寄生於芽枝黴門的異水黴屬細胞內 微孢子蟲則是行絕對寄生的微生物 其本身細胞結構與基因體都經過相當程度的退化 連粒線體亦失去功能 完全仰賴昆蟲 甲殼類 脊椎動物等其他動物宿主為生 從宿主細胞中獲取ATP 微孢子蟲也有可能感染人類 造成微孢子蟲病 英语 Microsporidiosis 175 有些真菌可以感染人類 造成嚴重的疾病 有些感染若沒有受到妥善治療甚至可能致命 真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包括麴菌病 英语 aspergillosis 念珠菌症 球黴菌症 英语 Coccidioidomycosis 隱球菌病 組織胞漿菌病 足菌腫 英语 Eumycetoma 與副球黴菌病 英语 Paracoccidioidomycosis 等 149 176 177 免疫缺陷的病人特別容易受到麴黴 念珠菌 隱球菌 組織胞漿菌 178 與肺孢子菌 179 等真菌的感染 另外還有些真菌會造成眼睛 皮膚 指甲與頭髮的淺層感染 造成皮癬菌症 英语 Dermatophytosis 與足癬等疾病 180 真菌的孢子也經常引發人的過敏 181 作為被寄生的宿主 编辑 真菌寄生蟲 mycoparasitic organisms 泛指可以寄生於真菌的生物 腐黴屬生物 屬於卵菌 並非真菌 便可寄生在真菌體內 而有作為針對真菌的生物防治劑的潛力 182 真菌本身也可以寄生其他種真菌 例如金孢菌寄生是一種子囊菌門的真菌 但寄生在牛肝菌上 183 真菌可以被真菌病毒感染 真菌病毒大多屬於雙股RNA病毒 英语 Double stranded RNA viruses 但也有約三成是正义单链RNA病毒 184 185 最著名的真菌病毒是可以感染栗疫病菌 英语 Cryphonectria parasitica 的CHV1病毒 最早在毒性較弱的栗疫病菌中被發現 186 已成功用作生物防治劑 在歐洲成功抑制栗疫病菌的生長 但在美國 187 中國 188 日本 188 等地使用時可能因為當地栗疫病菌的多樣性太大 有些菌株不能被病毒感染而效果不彰 2016年已有用基因工程改造的CHV1病毒被製造出來 能感染多數栗疫病菌的菌株 可望在栗疫病病情的控制得到更大成效 189 真菌毒素 编辑 麦角胺是由麦角菌產生的真菌毒素 若食用會導致坏疽 驚厥與產生幻觉 許多真菌可以產生對動物或植物有毒的物質 稱為真菌毒素 英语 mycotoxin 其中對人類影響較大的包括黴菌在腐敗的食物中產生的毒素 以及有毒蕈類的毒素 例如某些鵝膏菌屬產生的毒傘肽 麥角胺是另一種在人類歷史上相當重要的真菌毒素 食用被麥角菌 英语 Claviceps purpurea 污染的穀物會導致麥角中毒 190 黃麴毒素由某些能夠感染穀物 堅果的麴黴屬真菌合成 有很大的肝毒性 英语 Hepatotoxicity 與致癌性 其他包括赭麴黴毒素 展青黴素 伏馬毒素 英语 fumonisin 都可能污染人或牲畜的食物而造成中毒 191 真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級代謝物 許多真菌專門用於合成毒素的生化代謝路徑已被發現 17 這些毒素可以抑制其他真菌生長或避免被食用而增加真菌自身的適應度 192 193 許多真菌的次級代謝物被用來當作藥物 詳見 人類利用一節的說明 致病機制 编辑有些真菌能感染動植物而造成疾病 不過許多動植物已演化出抵抗真菌感染的機制 對此真菌也出現加以反制的方法 例如增加基因重組與DNA修復以修補被宿主免疫機制破壞的DNA 玉米黑穗菌是一種植物病原菌 在玉米造成黑穗菌病 不過植物已演化出對抗真菌感染的機制 當感染發生時 植物會迅速產生呼吸爆 英语 Respiratory burst 即在真菌感染的部位產生大量自由基 而黑穗菌可以啟動由YAP1 英语 YAP1 基因介導的抗氧化的機制加以抵抗 此抵抗機制可保護黑穗菌不受植物的防禦系統破壞 對黑穗菌的有效感染相當重要 194 另外玉米黑穗菌擁有相當完善的DNA修復系統 其DNA在減數分裂期間發生多次重組 195 可能可以修補其被宿主自由基破壞的DNA 幫助黑穗菌感染時對抗宿主產生的氧化壓力 196 新型隱球菌是一種可以生存在動物或植物體內的擔子菌門酵母菌 可以機會性感染免疫缺陷的病人 它被免疫系統中的肺泡巨噬細胞吞噬後可以在肺中造成感染 197 有些新型隱球菌可以在巨噬細胞內存活 導致感染的潛伏期 對抗真菌劑的抗性 甚至因此有能力侵犯其他器官 新型隱球菌在巨噬細胞內會啟動抗氧化壓力的基因表現 以避免被巨噬細胞胞內的自由基破壞 197 另一種抗性機制與減數分裂有關 多數新型隱球菌都是a交配型 a交配型的菌體的細胞核一般是單套 但也可能發生 單核體結實 monokaryotic fruiting 細胞核分裂後再核融合後形成厚垣孢子 雙套的厚垣孢子可以行減數分裂產生擔孢子 198 此一過程受到DMC1 英语 DMC1 gene 基因 與其他真核生物的RAD51以及細菌的RecA 英语 RecA 同源 調控 減數分裂中發生的基因重組可能有助其修補被自由基破壞的DNA 而增加與其抗性 196 198 人類利用 编辑 微分干涉相差顯微鏡視野下的釀酒酵母 人類真菌學 英语 Ethnomycology 是研究人類利用真菌的歷史 以及真菌對人類社會影響的學門 長久以來 人類利用真菌來製造 保存食物 或用作其他用途 在許多國家蕈類養殖 英语 Fungiculture 與蕈類採集 英语 Mushroom hunting 都是重要產業 因為許多真菌可以生產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與抗生素 許多真菌已被開發 或正被開發以大量生產抗生素 維他命 抗癌藥物或降低膽固醇的藥物 近期隨著在真菌進行基因工程的技術發展 使真菌的代謝工程應用成為可能 199 例如基因修飾後的酵母菌可以用來大量生產許多藥物 200 且因為酵母菌在培養箱中生長迅速 使生產藥物的效率比從原本的來源提煉還要高 201 藥用 编辑 當代藥用 编辑 主条目 藥用真菌 產黃青黴菌可以合成苄青黴素 許多真菌產生的代謝物可以作為藥物 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包括青黴素在內的抗生素 在自然界中 真菌或細菌產生的抗生素通常有兩種功用 一是高濃度時作為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的抑制劑 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與自己競爭資源 二是低濃度時作為物種內或物種間群體感應的訊息傳遞分子 202 自然界中產生的青黴素苄青黴素 由產黃青黴菌產生 可以有效殺死的細菌相對有限 但其他各式種類的青黴素可用化學方法合成 以達到更廣泛的殺菌能力 現代使用的青黴素便是半合成的產物 先由真菌合成 再針對需要的特殊性質對其進行化學修飾而得到最終產物 203 除了青黴素外 由真菌生產的抗生素還包括環孢素 在器官移植時用作免疫抑制劑 夫西地酸 可用來處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 204 與灰黃黴素 可治療真菌感染 205 另外 可以抑制羥甲基戊二酸單醯輔酶A還原酶 繼而抑制膽固醇合成的他汀類藥物 許多也是由真菌合成的 例如由橘青黴 英语 Penicillium citrinum 合成的美伐他汀 英语 Mevastatin 以及由土麴黴與平菇合成的洛伐他汀 英语 Lovastatin 206 真菌也能生產抑制病毒 207 208 癌細胞 209 210 生長的藥物 例如產於雲芝的抗癌藥物雲芝多醣K 英语 Polysaccharide K 已在歐洲與日本等地作為抗癌藥物的佐劑 英语 Adjuvant 使用 211 產於香菇的香菇多糖也在日本等國被用在癌症治療中 212 213 傳統醫學 编辑 兩種中醫常用的藥用真菌 赤芝 左 與冬虫夏草 右 許多真菌是中醫等傳統醫學使用的藥材 中醫用來入藥的真菌包括姬松茸 209 214 赤芝 215 與冬蟲夏草 216 等 冬蟲夏草是子囊菌門的真菌中華蟲草寄生於蝙蝠蛾科幼蟲後 死亡的幼蟲與菌絲所組成 最早將冬蟲夏草入藥的地方是西藏與尼泊爾 十五世紀的藏醫醫生舒卡 年姆多吉 Zurkhar Nyamnyi Dorje 在其著作 藥方匯集 中提到冬蟲夏草 是冬蟲夏草用於傳統醫學的最早文字紀錄 217 中國對冬蟲夏草最早的記載是清朝汪昂在 本草备要 一書中所寫 冬虫夏草 甘平 保肺益肾 止血化痰 止劳咳 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佳 冬在土中 形如老蚕 有毛能动 至夏则毛出土上 连身俱化为草 若不取 至冬复化为虫 218 中醫認為冬蟲夏草是名貴滋補的草藥 有 甘平保肺 益腎止血 化痰 已勞嗽 之效 219 屬於擔子菌門的桑黃是另一種傳統醫學使用的草藥 中醫 韓醫與日本漢方醫學皆有使用紀錄 早在秦漢時的 神農本草經 就有桑黃入藥的紀錄 中醫認為桑黃有止血與治療婦女病的功效 朝鮮時代的醫書 鄉藥集成方 與 東醫寶鑑 均記載桑黃有如靈丹妙藥 江戶時代的日本也將桑黃當作漢方藥 220 食用 编辑 一些亞洲常見的食用蕈 主条目 食用蕈 食用蕈有些是野外採集的 有些則是商業種植的 西方最常食用的蕈類是洋菇 用在沙拉 湯品與許多其他料理中 許多在亞洲常被種植 食用的蕈類 例如草菇 平菇與金針菇也漸漸傳到西方 221 許多其他種蕈類可由野外採集來食用或販賣 包括松乳菇 羊肚菌 雞油菇 松露 喇叭菌属與美味牛肝菌等 有些種類在市場上的價格十分高昂 通常是特殊料理中的食材 222 羅克福青黴菌 英语 Penicillium roqueforti 產生斯蒂爾頓芝士上的藍綠色花紋 生產某些種起司時需要把特定真菌加到凝乳中 以產生特殊的風味或口感 例如斯蒂爾頓芝士與羅克福乾酪上的藍色紋路便是羅克福青黴菌 英语 Penicillium roqueforti 造成的 223 用於製造起司的真菌都是無毒的 但起司成熟或貯藏時 可能有其他種類的真菌生長於其上 而產生多種真菌毒素 英语 mycotoxin 是生產起司時需考慮的因素 224 發酵食品 编辑 釀酒酵母常用來製作麵包與其他小麥加工食品 225 許多酵母菌可用來釀酒 226 米麴菌則可用來發酵大豆 製作醬油 日本酒與味噌 227 根黴則是製作印尼食品丹貝的重要原料 228 許多與這些真菌親緣相當接近的麴菌屬真菌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毒素 但這些真菌大多是馴化物種 經由育種 人擇選出發酵能力佳 又不會產生真菌毒素 英语 mycotoxin 的真菌種類用於食品工業中 229 另外闊恩牌素肉 英语 Quorn 也是真菌衍生的食品 由金黃色鐮孢 英语 Fusarium venenatum 發酵而成 230 有毒真菌 编辑 毒鵝膏造成了全世界超過一半蕈類中毒造成的死亡 許多真菌對人類是有毒的 毒性可輕至造成腸胃不適或過敏 重至產生幻覺 器官衰竭甚至致死 有毒的蕈類包括錐蓋傘屬 盔孢傘屬 環柄菇屬與最惡名昭彰的鵝膏菌屬 231 鵝膏菌屬包含號稱毀滅天使的鱗柄白鵝膏與毒鵝膏 後者常被誤認成可食用的草菇而誤食致死 佔人類因毒菇中毒死亡的比例超過半數 232 鹿花菌煮熟後一般可以食用 且被許多人視為美食 但生食則有劇毒 233 油口蘑 英语 Tricholoma equestre 甚至在中世紀長期被認為可以食用 且受到某些騎士的喜愛 後來才發現這種蕈類有劇毒 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 234 毒蠅傘也常造成不致死的中毒 多半是當致幻劑吸食所造成 歷史上毒蠅傘曾被歐洲與亞洲的許多人群拿來吸食 直到現在仍被科里亞克族等西伯利亞東北部的民族在薩滿教儀式上用做致幻性藥品 235 未受專業訓練的人很難正確分辨蕈類是否可食 因此專家通常建議將所有在野外發現的蕈類視為有毒的 不要食用 236 237 若誤食毒菇出現症狀 應保留剩下的菇與嘔吐物等檢體並立即就醫 238 蟲害管理 编辑 被巴氏蠶白僵菌 英语 Beauveria bassiana 殺死的蚱蜢 在農業上 根據競爭排除原則 真菌若可以與有害的細菌或其他真菌競爭資源與空間 甚至寄生這些微生物 抑制有害菌 都可用作生物防治以減少病蟲害 239 許多真菌可抑制蟎 雜草 線蟲或其他有害於作物的真菌生長 240 在生物防治上產生了許多應用 蟲生真菌 241 如白殭菌 英语 Beauveria bassiana 黑殭菌 被毛孢 英语 Hirsutella 擬青黴菌 英语 Paecilomyces 與蠟蚧輪枝菌 英语 Lecanicillium lecanii 等皆可抑制害蟲生長而用作生物農藥 242 243 Neotyphodium 香柱菌屬等內生真菌生長在植物體內 可以合成生物鹼以避免植物受到草食動物啃食 244 這種特性也被人利用在放牧場等草地的栽培中 經由植物配種選擇分泌物只對昆蟲有毒性 而對家畜無害真菌 245 真菌修復 编辑 主条目 真菌修復 真菌修復是生物修復的一種 意指以真菌來降解環境中的汙染物 已知某些真菌可以將殺蟲劑 除草劑 消毒劑 礦物雜酚油 甚至長鏈石油分解成二氧化碳與水 246 還可以吸收環境中的重金屬並儲存於子實體中 有些真菌甚至能用來清理受核污染的土地 247 核廢料中的貧鈾在環境中容易被氧化 而鈾氧化物可以被植物與細菌所吸收 在食物鏈中層層累積 真菌可以經由生物礦化作用 英语 Biomineralization 將鈾氧化物固定成磷酸鹽礦物 這種型式的鈾不易被生物所吸收 不會進入食物鏈中對生物造成危害 248 249 模式生物 编辑 許多生物學上的重大發現都得益於將真菌用作模式生物的研究 例如一基因一酵素假說 英语 One gene one enzyme hypothesis 便是用粉色麵包黴菌的實驗證實的 250 釀酒酵母 裂殖酵母與小巢狀麴菌也都是重要的模式生物 長久以來用於有關細胞週期 染色體結構與基因表現調控 英语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等真核生物遺傳學與細胞生物學的基礎研究 近年來有更多真菌被當成醫學 植物病理與工業研究的模式生物 例如人類的病原菌白色念珠菌 251 植物病原菌稻熱病菌 252 與工業上常用來大量生產真核生物蛋白質的嗜甲醇酵母菌 英语 Pichia pastoris 253 其他 编辑 真菌被廣泛用來生產檸檬酸 葡萄糖酸 乳酸與蘋果酸等化學物質 254 以及工業用的酵素 例如洗衣粉裡的脂酶 255 用來生產纖維素乙醇 256 和牛仔褲酵素石洗 英语 Stone washing 257 的纖維素酶 以及澱粉酶 258 蔗糖酶 蛋白酶與木聚糖酶 259 參見 编辑 真菌主题 真菌分类表 MycoBank 真菌学註腳 编辑 為舊時分類 因爲是並系群 現已被分拆成多個不同的門 詳見 分類一節 也是舊分類名詞 現在已不使用 約等同於現在的傘菌綱 部分中文翻譯參考 贺新生 现代菌物分类系统 科學出版社 2015 2018 07 18 ISBN 97870304516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15 此為傳統分類中屬於Eumycota的類群 核形蟲與泉生蟲 英语 Fonticula 都沒有幾丁質組成的細胞壁 具有圓盤狀的粒線體皺褶 以變形蟲的型態生長 以吞噬作用取得養分 基因組中缺少第二型 Division II 幾丁質合成酶 英语 chitin synthetase 的基因 這些特徵都與真菌不同 隱真菌門雖然也有許多物種缺乏細胞壁 但它們仍有第二型幾丁質合成酶的基因 細胞壁的缺乏可能是該演化支分支以後才丟失的特徵 2 這四個亞門隨後在不同研究中 分別被提升至門的地位参考文献 编辑 Moore RT Taxonomic proposal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marine yeasts and other yeast like fungi including the smuts Botanica Marina 1980 23 361 373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Tedersoo Leho Sanchez Ramirez Santiago Koljalg Urmas Bahram Mohammad Doring Markus Schigel Dmitry May Tom Ryberg Martin Abarenkov Kessy High level classification of the Fungi and a tool for evolutionary ecological analyses Fungal Diversity 2018 02 22 90 1 135 159 2018 07 17 doi 10 1007 s13225 018 0401 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7 07 Fungus Oxford Dictionaries 2011 02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28 Simpson DP Cassell s Latin Dictionary 5 London UK Cassell Ltd 1979 883 ISBN 0 304 52257 0 5 0 5 1 Ainsworth p 2 Mitzka W 编 Etymologisches Worterbuch der deutschen Sprache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60 Alexopoulos et al p 1 LIAS Glossary 2013 08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11 Whittaker R H On the Broad Classification of Organisms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1959 34 3 210 JSTOR 2816520 doi 10 1086 402733 10 0 10 1 10 2 吳聲華 菌類 菌物 與 真菌 digimuse nmns edu 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18 07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24 裘維蕃 菌物世界漫游 清華大學出版社 暨南大學出版社 2 2021 0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04 Liu Yu Steenkamp Emma T Brinkmann Henner Forget Lise Philippe Herve Lang B Franz Phylogenomic analyses predict sistergroup relationship of nucleariids and Fungi and paraphyly of zygomycetes with significant support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09 9 1 272 2018 08 01 ISSN 1471 2148 PMC 2789072 PMID 19939264 doi 10 1186 1471 2148 9 2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13 Bruns T Evolutionary biology a kingdom revised Nature October 2006 443 7113 758 61 Bibcode 2006Natur 443 758B PMID 17051197 doi 10 1038 443758a Baldauf SL Palmer JD Animals and fungi are each other s closest relatives congruent evidence from multiple protei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1993 90 24 11558 62 Bibcode 1993PNAS 9011558B PMC 48023 PMID 8265589 doi 10 1073 pnas 90 24 11558 Deacon p 4 16 0 16 1 Deacon pp 128 129 17 0 17 1 17 2 17 3 Keller NP Turner G Bennett JW Fungal secondary metabolism from biochemistry to genomic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December 2005 3 12 937 47 PMID 16322742 doi 10 1038 nrmicro1286 Alexopoulos et al pp 28 33 Alexopoulos et al pp 31 32 Shoji JY Arioka M Kitamoto K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pleiomorphic vacuolar networks in nutrient recycling in filamentous fungi Autophagy 2006 2 3 226 7 PMID 16874107 doi 10 4161 auto 2695 Deacon p 58 Tudzynski B Gibberellin biosynthesis in fungi genes enzymes evolution and impact on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March 2005 66 6 597 611 PMID 15578178 doi 10 1007 s00253 004 1805 1 Mihail JD Bruhn JN Foraging behaviour of Armillaria rhizomorph systems Mycological Research November 2005 109 Pt 11 1195 207 PMID 16279413 doi 10 1017 S0953756205003606 24 0 24 1 Zabriskie TM Jackson MD Lysine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in fungi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February 2000 17 1 85 97 PMID 10714900 doi 10 1039 a801345d Xu H Andi B Qian J West AH Cook PF The alpha aminoadipate pathway for lysine biosynthesis in fungi 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英语 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06 46 1 43 64 PMID 16943623 doi 10 1385 CBB 46 1 43 Alexopoulos et al pp 27 28 27 0 27 1 Alexopoulos et al p 30 Desjardin DE Perry BA Lodge DJ Stevani CV Nagasawa E Luminescent Mycena new and noteworthy species Mycologia 2010 102 2 459 77 PMID 20361513 doi 10 3852 09 197 Raghukumar C Raghukumar S Barotolerance of fungi isolated from deep sea sediments of the Indian Ocean Aquatic Microbial Ecology 1998 15 2 153 163 doi 10 3354 ame015153 30 0 30 1 Dadachova E Bryan RA Huang X Moadel T Schweitzer AD Aisen P Nosanchuk JD Casadevall A Ionizing radiation changes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melanin and enhances the growth of melanized fungi PLoS One 2007 2 5 e457 Bibcode 2007PLoSO 2 457D PMC 1866175 PMID 17520016 doi 10 1371 journal pone 0000457 Sancho LG de la Torre R Horneck G Ascaso C de Los Rios A Pintado A Wierzchos J Schuster M Lichens survive in space results from the 2005 LICHENS experiment Astrobiology June 2007 7 3 443 54 Bibcode 2007AsBio 7 443S PMID 17630840 doi 10 1089 ast 2006 0046 Brem FM Lips KR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infection patterns among Panamanian amphibian species habitats and elevations during epizootic and enzootic stages 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 September 2008 81 3 189 202 PMID 18998584 doi 10 3354 dao01960 Le Calvez T Burgaud G Mahe S Barbier G Vandenkoornhuyse P Fungal diversity in deep sea hydrothermal ecosystem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October 2009 75 20 6415 21 PMC 2765129 PMID 19633124 doi 10 1128 AEM 00653 09 34 0 34 1 Mueller GM Schmit JP Fungal biodiversity what do we know What can we predict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06 16 1 5 doi 10 1007 s10531 006 9117 7 Hawksworth DL Lucking R Fungal Diversity Revisited 2 2 to 3 8 Million Species Microbiology Spectrum July 2017 5 4 79 ISBN 9781555819576 PMID 28752818 doi 10 1128 microbiolspec FUNK 0052 2016 Kirk et al p 489 37 0 37 1 37 2 37 3 37 4 37 5 37 6 Hibbett DS Binder M Bischoff JF Blackwell M Cannon PF Eriksson OE et al A higher level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Fungi PDF Mycological Research May 2007 111 Pt 5 509 47 2012 02 19 PMID 17572334 doi 10 1016 j mycres 2007 03 004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9 03 26 According to one 2001 estimate some 10 000 fungal diseases are known Struck C Infection strategies of plant parasitic fungi Cooke BM Jones DG Kaye B 编 The Epidem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Berlin Germany Springer 2006 117 ISBN 1 4020 4580 8 Peintner U Poder R Pumpel T The Iceman s fungi Mycological Research 1998 102 10 1153 1162 doi 10 1017 S0953756298006546 Ainsworth p 1 Alexopoulos et al pp 1 2 Ainsworth p 18 Hawksworth DL Pandora s mycological box molecular sequences vs morphology in understanding fungal relationships and biodiversity Revista Iberoamericana de MicologiA September 2006 23 3 127 33 PMID 17196017 doi 10 1016 S1130 1406 06 70031 6 Harris SD Branching of fungal hyphae regulation mechanisms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branching systems Mycologia 2008 100 6 823 32 2016 05 01 PMID 19202837 doi 10 3852 08 1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12 Deacon p 51 Chang S T Miles PG Mushrooms Cultivation Nutritional Value Medicinal Effec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Boca Raton Florida CRC Press 2004 ISBN 0 8493 1043 1 Deacon p 57 Parniske M Arbuscular mycorrhiza the mother of plant root endosymbiose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October 2008 6 10 763 75 PMID 18794914 doi 10 1038 nrmicro1987 Steenkamp ET Wright J Baldauf SL The protistan origins of animals and fungi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January 2006 23 1 93 106 PMID 16151185 doi 10 1093 molbev msj011 Stevens DA Ichinomiya M Koshi Y Horiuchi H Escape of Candida from caspofungin inhibition at concentrations above the MIC paradoxical effect accomplished by increased cell wall chitin evidence for beta 1 6 glucan synthesis inhibition by caspofungin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September 2006 50 9 3160 1 PMC 1563524 PMID 16940118 doi 10 1128 AAC 00563 06 Hanson pp 127 141 Ferguson BA Dreisbach TA Parks CG Filip GM Schmitt CL Coarse scal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pathogenic Armillaria species in a mixed conifer forest in the Blue Mountains of northeast Oregon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英语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03 33 4 612 623 doi 10 1139 x03 065 Alexopoulos et al pp 204 205 Moss ST The Biology of Marine Fungi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76 ISBN 0 521 30899 2 Penalva MA Arst HN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by ambient pH in filamentous fungi and yeasts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 September 2002 66 3 426 46 table of contents PMC 120796 PMID 12208998 doi 10 1128 MMBR 66 3 426 446 2002 56 0 56 1 Howard RJ Ferrari MA Roach DH Money NP Penetration of hard substrates by a fungus employing enormous turgor pressur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1991 88 24 11281 4 Bibcode 1991PNAS 8811281H PMC 53118 PMID 1837147 doi 10 1073 pnas 88 24 11281 Wang ZY Jenkinson JM Holcombe LJ Soanes DM Veneault Fourrey C Bhambra GK Talbot NJ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appressorium turgor generation by the rice blast fungus Magnaporthe grisea 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April 2005 33 Pt 2 384 8 PMID 15787612 doi 10 1042 BST0330384 Money NP Mechanics of invasive fungal growth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urgor in plant infection Molecular Genetics of Host Specific Toxins in Plant Disease Proceedings of the 3rd Tottor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ost Specific Toxins Daisen Tottori Japan August 24 29 1997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261 271 ISBN 0 7923 4981 4 Fischer R Zekert N Takeshita N Polarized growth in fungi interplay between the cytoskeleton positional markers and membrane domains Molecular Microbiology May 2008 68 4 813 26 PMID 18399939 doi 10 1111 j 1365 2958 2008 06193 x Christensen MJ Bennett RJ Ansari HA Koga H Johnson RD Bryan GT Simpson WR Koolaard JP Nickless EM Voisey CR Epichloe endophytes grow by intercalary hyphal extension in elongating grass leaves 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 February 2008 45 2 84 93 PMID 17919950 doi 10 1016 j fgb 2007 07 013 Money NP Mushroom stem cells BioEssays October 2002 24 10 949 52 PMID 12325127 doi 10 1002 bies 10160 Daniels KJ Srikantha T Lockhart SR Pujol C Soll DR Opaque cells signal white cells to form biofilms in Candida albicans The EMBO Journal May 2006 25 10 2240 52 PMC 1462973 PMID 16628217 doi 10 1038 sj emboj 7601099 Willensdorfer M On the evolution of differentiated multicellularity Evolu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c Evolution February 2009 63 2 306 23 PMID 19154376 arXiv 0801 2610 doi 10 1111 j 1558 5646 2008 00541 x Marzluf GA Regulation of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gene expression in fungi Microbiological Reviews September 1981 45 3 437 61 PMC 281519 PMID 6117784 Hynes MJ Regulatory circuits of the amdS gene of Aspergillus nidulans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994 65 3 179 82 PMID 7847883 doi 10 1007 BF00871944 Dadachova E Casadevall A Ionizing radiation how fungi cope adapt and exploit with the help of melanin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December 2008 11 6 525 31 PMC 2677413 PMID 18848901 doi 10 1016 j mib 2008 09 013 Alexopoulos et al pp 48 56 Kirk et al p 633 Heitman J Sexual reprodu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microbial pathogens Current Biology September 2006 16 17 R711 25 PMID 16950098 doi 10 1016 j cub 2006 07 064 Alcamo IE Pommerville J Alcamo s Fundamentals of Microbiology Boston Massachusetts Jones and Bartlett 2004 590 ISBN 0 7637 0067 3 Redecker D Raab P Phylogeny of the glomeromycota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new gene markers Mycologia 2006 98 6 885 95 2012 02 19 PMID 17486965 doi 10 3852 mycologia 98 6 8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23 Guarro J Stchigel AM Developments in fungal taxonomy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July 1999 12 3 454 500 2017 06 29 PMC 100249 PMID 103986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1 23 73 0 73 1 Taylor JW Jacobson DJ Kroken S Kasuga T Geiser DM Hibbett DS Fisher MC Phylogenetic species recognition and species concepts in fungi 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 October 2000 31 1 21 32 PMID 11118132 doi 10 1006 fgbi 2000 1228 Metzenberg RL Glass NL Mating type and mating strategies in Neurospora BioEssays February 1990 12 2 53 9 PMID 2140508 doi 10 1002 bies 950120202 Jennings and Lysek pp 107 114 Deacon p 31 Alexopoulos et al pp 492 493 Jennings and Lysek p 142 Deacon pp 21 24 Linder MB Szilvay GR Nakari Setala T Penttila ME Hydrophobins the protein amphiphiles of filamentous fungi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November 2005 29 5 877 96 PMID 16219510 doi 10 1016 j femsre 2005 01 004 Trail F Fungal cannons explosive spore discharge in the Ascomycota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November 2007 276 1 12 8 PMID 17784861 doi 10 1111 j 1574 6968 2007 00900 x Pringle A Patek SN Fischer M Stolze J Money NP The captured launch of a ballistospore Mycologia 2005 97 4 866 71 2017 06 29 PMID 16457355 doi 10 3852 mycologia 97 4 8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12 Kirk et al p 495 Brodie HJ The Bird s Nest Fungi Toronto Ontari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75 80 ISBN 0 8020 5307 6 Alexopoulos et al p 545 Jennings and Lysek pp 114 115 Furlaneto MC Pizzirani Kleiner AA Intraspecific hybridisation of 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 by anastomosis and by protoplast fusion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January 1992 69 2 191 5 PMID 1537549 doi 10 1111 j 1574 6968 1992 tb05150 x Schardl CL Craven KD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in plant associated fungi and oomycetes a review Molecular Ecology November 2003 12 11 2861 73 PMID 14629368 doi 10 1046 j 1365 294X 2003 01965 x Donoghue MJ Cracraft J Assembling the Tree of Life Oxford Oxfordshire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87 ISBN 0 19 517234 5 Taylor and Taylor p 19 Taylor and Taylor pp 7 12 Bengtson Stefan Rasmussen Birger Ivarsson Magnus Muhling Janet Broman Curt Marone Federica Stampanoni Marco Bekker Andrey Fungus like mycelial fossils in 2 4 billion year old vesicular basalt Nature Ecology amp Evolution 2017 04 24 1 6 0141 2017 06 29 doi 10 1038 s41559 017 01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02 Lucking R Huhndorf S Pfister DH Plata ER Lumbsch HT Fungi evolved right on track Mycologia 2009 101 6 810 22 PMID 19927746 doi 10 3852 09 016 94 0 94 1 94 2 James TY Kauff F Schoch CL Matheny PB Hofstetter V Cox CJ et al Reconstructing the early evolution of Fungi using a six gene phylogeny Nature October 2006 443 7113 818 22 Bibcode 2006Natur 443 818J PMID 17051209 doi 10 1038 nature05110 95 0 95 1 Brundrett MC Coevolution of roots and mycorrhizas of land plants New Phytologist 2002 154 2 275 304 doi 10 1046 j 1469 8137 2002 00397 x Taylor and Taylor pp 84 94 and 106 107 Schoch CL Sung GH Lopez Giraldez F Townsend JP Miadlikowska J Hofstetter V et al The Ascomycota tree of life a phylum wide phylogeny clarifie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fundamental reproductive and ecological traits Systematic Biology April 2009 58 2 224 39 PMID 20525580 doi 10 1093 sysbio syp020 Redecker D Kodner R Graham LE Glomalean fungi from the Ordovician Science September 2000 289 5486 1920 1 Bibcode 2000Sci 289 1920R PMID 10988069 doi 10 1126 science 289 5486 1920 Taylor TN Taylor EL The distribution and interactions of some Paleozoic fungi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1996 95 1 4 83 94 doi 10 1016 S0034 6667 96 00029 2 Dotzler N Walker C Krings M Hass H Kerp H Taylor TN Agerer R Acaulosporoid glomeromycotan spores with a germination shield from the 400 million year old Rhynie chert Mycological Progress 2009 8 1 9 18 doi 10 1007 s11557 008 0573 1 Taylor JW Berbee ML Dating divergences in the Fungal Tree of Life review and new analyses Mycologia 2006 98 6 838 49 2017 06 29 PMID 17486961 doi 10 3852 mycologia 98 6 8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12 Blackwell M Vilgalys R James TY Taylor JW Fungi Eumycota mushrooms sac fungi yeast molds rusts smuts etc Tree of Life Web Project 2009 2009 04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4 13 Yuan X Xiao S Taylor TN Lichen 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Science May 2005 308 5724 1017 20 Bibcode 2005Sci 308 1017Y PMID 15890881 doi 10 1126 science 1111347 Karatygin IV Snigirevskaya NS Vikulin SV The most ancient terrestrial lichen Winfrenatia reticulata A new find and new interpretation Paleontological Journal 2009 43 1 107 114 doi 10 1134 S0031030109010110 Taylor TN Hass H Kerp H Krings M Hanlin RT Perithecial ascomycetes from the 400 million year old Rhynie chert an example of ancestral polymorphism Mycologia 2005 97 1 269 85 2017 06 29 PMID 16389979 doi 10 3852 mycologia 97 1 2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12 Dennis RL A Middle Pennsylvanian basidiomycete mycelium with clamp connections Mycologia 1970 62 3 578 584 2017 06 29 JSTOR 3757529 doi 10 2307 3757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9 29 Hibbett DS Grimaldi D Donoghue MJ Cretaceous mushrooms in amber Nature 1995 377 6549 487 Bibcode 1995Natur 377 487H doi 10 1038 377487a0 Hibbett DS Grimaldi D Donoghue MJ Fossil mushrooms from Miocene and Cretaceous ambers and the evolution of homobasidiomycetes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1997 84 7 981 991 JSTOR 2446289 doi 10 2307 2446289 Eshet Y Rampino MR Visscher H Fungal event and palynological record of ecological crisis and recovery across the Permian Triassic boundary Geology 1995 23 1 967 970 Bibcode 1995Geo 23 967E doi 10 1130 0091 7613 1995 023 lt 0967 FEAPRO gt 2 3 CO 2 Lopez Gomez J Taylor EL Permian Triassic transition in Spain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05 229 1 2 1 2 doi 10 1016 j palaeo 2005 06 028 Looy CV Twitchett RJ Dilcher DL Van Konijnenburg Van Cittert JH Visscher H Life in the end Permian dead zon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uly 2001 98 14 7879 83 Bibcode 2001PNAS 98 7879L PMC 35436 PMID 11427710 doi 10 1073 pnas 131218098 See image 2 Ward PD Botha J Buick R De Kock MO Erwin DH Garrison GH Kirschvink JL Smith R Abrupt and gradual extinction among Late Permian land vertebrates in the Karoo basin South Africa Science February 2005 307 5710 709 14 Bibcode 2005Sci 307 709W PMID 15661973 doi 10 1126 science 1107068 Foster CB Stephenson MH Marshall C Logan GA Greenwood PF A revision of Reduviasporonites Wilson 1962 description illustration comparison and biological affinities Palynology 2002 26 1 35 58 doi 10 2113 0260035 Casadevall A Fungi and the Rise of Mammals PLOS Pathogens 2012 8 9 e1002808 doi 10 1371 journal ppat 1002808 115 0 115 1 Shalchian Tabrizi K Minge MA Espelund M Orr R Ruden T Jakobsen KS Cavalier Smith T Multigene phylogeny of choanozoa and the origin of animals PLoS One 2008 3 5 e2098 Bibcode 2008PLoSO 3 2098S PMC 2346548 PMID 18461162 doi 10 1371 journal pone 0002098 Celio GJ Padamsee M Dentinger BT Bauer R McLaughlin DJ Assembling the Fungal Tree of Life constructing the structural and biochemical database Mycologia 2006 98 6 850 9 PMID 17486962 doi 10 3852 mycologia 98 6 850 Silar P Protistes Eucaryotes Origine Evolution et Biologie des Microbes Eucaryotes HAL 462 2016 2017 06 29 ISBN 978 2 9555841 0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9 25 Esser K The Mycota VII A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nd ed Springer 2014 461 2017 06 29 ISBN 978 3 642 55317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5 06 Berbee ML James TY Strullu Derrien C Early diverging fungi diversity and impact at the dawn of terrestrial life 71 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 41 60 2017 Gill EE Fast NM Assessing the microsporidia fungi relationship Combin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eight genes Gene June 2006 375 103 9 PMID 16626896 doi 10 1016 j gene 2006 02 023 Liu YJ Hodson MC Hall BD Loss of the flagellum happened only once in the fungal lineage phylogenetic structure of kingdom Fungi inferred from RNA polymerase II subunit genes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06 6 74 PMC 1599754 PMID 17010206 doi 10 1186 1471 2148 6 74 James TY Letcher PM Longcore JE Mozley Standridge SE Porter D Powell MJ Griffith GW Vilgalys R A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flagellated fungi Chytridiomycota and description of a new phylum Blastocladiomycota Mycologia 2006 98 6 860 71 2012 02 19 PMID 17486963 doi 10 3852 mycologia 98 6 8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23 Barr DJS Margulis Corliss Melkonian amp Chapman 编 Phylum Chytridiomycota In Handbook of Protoctista Jones amp Barlett 454 466 1990 Lockhart RJ Van Dyke MI Beadle IR Humphreys P McCarthy AJ Molecular biological detection of anaerobic gut fungi Neocallimastigales from landfill site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August 2006 72 8 5659 61 PMC 1538735 PMID 16885325 doi 10 1128 AEM 01057 06 Alexopoulos et al p 145 Remy W Taylor TN Hass H Kerp H Four hundred million year old vesicular arbuscular mycorrhiza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1994 91 25 11841 3 Bibcode 1994PNAS 9111841R PMC 45331 PMID 11607500 doi 10 1073 pnas 91 25 11841 Schussler A Schwarzott D Walker C A new fungal phylum the Glomeromycota phylogeny and evolution Mycological Research 2001 105 12 1413 1421 doi 10 1017 S0953756201005196 For an example see Samuels GJ Trichoderma systematics the sexual state and ecology Phytopathology February 2006 96 2 195 206 PMID 18943925 doi 10 1094 PHYTO 96 0195 Radford A Parish JH The genome and genes of Neurospora crassa 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 June 1997 21 3 258 66 PMID 9290240 doi 10 1006 fgbi 1997 0979 Valverde ME Paredes Lopez O Pataky JK Guevara Lara F Huitlacoche Ustilago maydis as a food source biology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on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January 1995 35 3 191 229 PMID 7632354 doi 10 1080 10408399509527699 Zisova LG Malassezia species and seborrheic dermatitis Folia Medica 2009 51 1 23 33 PMID 19437895 Perfect JR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the yeast that likes it hot FEMS Yeast Research June 2006 6 4 463 8 PMID 16696642 doi 10 1111 j 1567 1364 2006 00051 x Clay RP Benhamou N Fuller MS Ultrastructural dete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in the cell walls of two members of the Hyphocytriales 95 9 Mycological Research 1057 1064 1991 Clement K M Tsui and Lilian L P Vrijmoed Antonio Cruzado 编 A Re Visit to the Evolution and Ecophysiology of the Labyrinthulomycetes Marine Ecosystems PDF InTech 2018 07 26 ISBN 978 953 51 0176 5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07 26 Blackwell M Spatafora JW Fungi and their allies Bills GF Mueller GM Foster MS 编 Biodiversity of Fungi Inventory and Monitoring Methods Amsterdam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04 18 20 ISBN 0 12 509551 1 M Cafaro Eccrinales Trichomycetes are not fungi but a clade of protists at the early divergence of animals and fungi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5 35 1 21 24 PMID 15737579 doi 10 1016 j ympev 2004 12 019 Mendoza L Taylor JW Ajello L The class mesomycetozoea a heterogeneous group of microorganisms at the animal fungal boundary 56 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 315 344 2002 doi 10 1146 annurev micro 56 012302 160950 Brumpt E Blastocystis hominis n sp et formes voisines Bulletin of the Exotic Pathology Society 1912 5 725 30 Gomez F et al The crustacean parasites Ellobiopsis Caullery 1910 and Thalassomyces Niezabitowski 1913 form a monophyletic divergent clade within the Alveolata 74 1 Systematic Parasitology 65 74 2009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Wiliams ST Actinomycetes The ray fungi 4 3 Mycologist 110 114 1990 doi 10 1016 S0269 915X 09 80036 0 Gadd GM Geomycology biogeo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of rocks minerals metals and radionuclides by fungi bioweathering and bioremediation Mycological Research January 2007 111 Pt 1 3 49 PMID 17307120 doi 10 1016 j mycres 2006 12 001 142 0 142 1 Lindahl BD Ihrmark K Boberg J Trumbore SE Hogberg P Stenlid J Finlay RD Spatial separation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mycorrhizal nitrogen uptake in a boreal forest The New Phytologist 2007 173 3 611 20 PMID 17244056 doi 10 1111 j 1469 8137 2006 01936 x Barea JM Pozo MJ Azcon R Azcon Aguilar C Microbial co operation in the rhizosphe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uly 2005 56 417 1761 78 PMID 15911555 doi 10 1093 jxb eri197 144 0 144 1 Aanen DK As you reap so shall you sow coupling of harvesting and inoculating stabilizes the mutualism between termites and fungi Biology Letters June 2006 2 2 209 12 PMC 1618886 PMID 17148364 doi 10 1098 rsbl 2005 0424 Nikoh N Fukatsu T Interkingdom host jumping undergrou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entomoparasitic fungi of the genus cordycep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April 2000 17 4 629 38 PMID 10742053 doi 10 1093 oxfordjournals molbev a026341 Perotto S Bonfante P Bacterial associations with mycorrhizal fungi close and distant friends in the rhizosphere Trends in Microbiology December 1997 5 12 496 501 PMID 9447662 doi 10 1016 S0966 842X 97 01154 2 Arnold AE Mejia LC Kyllo D Rojas EI Maynard Z Robbins N Herre EA Fungal endophytes limit pathogen damage in a tropical tre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2003 100 26 15649 54 Bibcode 2003PNAS 10015649A PMC 307622 PMID 14671327 doi 10 1073 pnas 2533483100 148 0 148 1 Paszkowski U Mutualism and parasitism the yin and yang of plant symbioses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August 2006 9 4 364 70 PMID 16713732 doi 10 1016 j pbi 2006 05 008 149 0 149 1 Hube B From commensal to pathogen stage and tissue 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of Candida albicans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August 2004 7 4 336 41 PMID 15288621 doi 10 1016 j mib 2004 06 003 Bonfante P Plants mycorrhizal fungi and endobacteria a dialog among cells and genomes The Biological Bulletin April 2003 204 2 215 20 JSTOR 1543562 PMID 12700157 doi 10 2307 1543562 van der Heijden MG Streitwolf Engel R Riedl R Siegrist S Neudecker A Ineichen K Boller T Wiemken A Sanders IR The mycorrhizal contribution to plant productivity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tructure in experimental grassland The New Phytologist 2006 172 4 739 52 PMID 17096799 doi 10 1111 j 1469 8137 2006 01862 x Selosse MA Richard F He X Simard SW Mycorrhizal networks des liaisons dangereuses Trends in Ecology amp Evolution November 2006 21 11 621 8 PMID 16843567 doi 10 1016 j tree 2006 07 003 Merckx V Bidartondo MI Hynson NA Myco heterotrophy when fungi host plants Annals of Botany December 2009 104 7 1255 61 PMC 2778383 PMID 19767309 doi 10 1093 aob mcp235 Schulz B Boyle C The endophytic continuum Mycological Research June 2005 109 Pt 6 661 86 PMID 16080390 doi 10 1017 S095375620500273X Clay K Schardl C Evolutionary origins and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endophyte symbiosis with grasses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October 2002 160 Suppl 4 suppl 4 S99 S127 PMID 18707456 doi 10 1086 342161 Brodo IM Sharnoff SD Lichens of North America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 300 08249 5 Raven PH Evert RF Eichhorn SE 14 Fungi Biology of Plants 7 W H Freeman 2005 290 ISBN 978 0 7167 1007 3 Deacon p 267 Purvis W Lichens Washington D 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