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经量部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初期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经量部梵語Sautrāntika),又称說經部梵語Sūtravādin巴利語Suttavāda)、经部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異部宗輪論》記載佛灭后第四百年初(即佛滅三百多年後),由说一切有部中分出。此部在三藏之中,唯以经为正量,反對《大毗婆沙論》,故名经量部[1]。《異部宗輪論》所記載的經量部宗義基本上屬於其前身說轉部

源流 编辑

在南傳《島史》中記載經量部從說轉部分出,北傳《舍利弗問經》中二者是並列的部派,失譯《十八部論》和真諦譯《部執異論》的十八部派記載中二部合一而說轉部為本名[2],在玄奘譯《異部宗輪論》中改稱為經量部為本名[3]

經量部源於譬喻師傳統,在說一切有部集結出《大毗婆沙論》之前,雖有可據此分為不同部派的教義分歧,但未徹底決裂。在《大毗婆沙論》成立之後,迦濕彌羅派主張應以《大毗婆沙論》為主,但另一派的人,認為應該以脩多羅經為主,於是另外形成經量部[4][5]

藏傳佛教格魯派聲稱因為宗義的不同,經量部後來又分成二派,一派是隨阿笈摩經量部,又稱隨教行經部宗,俱舍宗成實宗都源自此派。另一派被稱為隨理量行經部派,重視因明學[6]

著名人物 编辑

一般將經量部創始人認定為歷史上著名的大譬喻師鳩摩羅羅陀(義譯為「童受」),因而稱其為「經部祖師」或「經部本師」。經量部最重要的人物是室利邏多上座,他在阿踰陀國編寫了《經部毘婆沙論》[7]眾賢順正理論》稱他為“上座”[8]並對其學說進行了評破,並且稱《俱舍論》偏向於他的學說[9]

基本學說 编辑

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已經引證了《佛阿毘曇經》[10]和《稻芉經[11]的“外法緣起[12],並提出了“業種子”概念[13],但否定了“相似相續[14]

業果感赴 编辑

經量部明確反對三世實有[15],《順正理論》記載了譬喻師的“業果感赴”學說:

說一切有部以「業有果故有去來」為其三世實有的理據,經量部並不認可而提出自宗觀點:「業為先,所引相續,轉變,差別,令當果生。」如《俱舍論》記載:

順正理論》引述了《俱舍論》的說法,稱這裡的“業相續”為心相續

經量部以“種子”比喻“業”,以“牙起種謝次地而生”[16]比喻“相續”,以結果比喻“果報”;後又將相續細化,以枝葉生長比喻“轉變”,以開花比喻能最後生果的“勝功能”。

無漏法種 编辑

異部宗輪論》所記載的經量部宗義基本上是其前身說轉部的宗義[19],《異部宗輪論》和《部執異論》與其更早版本即《十八部論》相比,多出了經量部的“異生位中亦有聖法”宗義:

順正理論》記載了此說中的異生位中聖法是“無漏法種”:

一味蘊 编辑

異部宗輪論》與其更早版本即《十八部論》和《部執異論》相比,多出了經量部部份論師主張的一味蘊: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的解釋,“一味蘊”即經量部中部份論師所主張的細意識,具有四蘊,以之為根本而五蘊起,故稱根本蘊,其餘有間斷的五蘊是支末,稱為根邊蘊。印順法師認為,一味蘊不是細意識,仍舊是說轉部的法體“一味”的根本蘊,根邊蘊是作用蘊[24]

派系 编辑

印順法師研究,經量部提出與說一切有部說轉部相對立的種子熏習學說[25],種子熏習說至少可分四派[26]

  • 心、心所相續:經量部的本義,「業」之所依是心、心所法相續[27],這個學說可能起源於《大毘婆沙論》記載的譬喻師說法:「謂或有執,離思無異熟因,離受無異熟果,如譬喻者。」此理論最早見于龍樹中論》的記載[28]
  • 六處相續:室利邏多上座等認為三界有情的心與色都是不斷的,六處都是受到熏習的[29]。這個學說可能起源於《大毘婆沙論》記載的一則譬喻師說法:「謂譬喻者分別論師執,滅盡定細心不滅,彼說無有有情而無色者,亦無有定而無心者,若定無心命根應斷,便名為死,非謂在定。」
  • 心、有根身相續世親俱舍論》記載了先代軌範師的說法:「故彼先代諸軌範師咸言,二法互為種子,二法者,謂心、有根身。」隨順《大毘婆沙論》的「滅盡定都無有心」,此派確立心與色相互持種[30]
  • 細心相續世親《大乘成業論》記載了一派經量論師的說法:「應如一類經為量者,所許細心彼位猶有,謂異熟果識,具一切種子,從初結生乃至終沒,展轉相續曾無間斷。」這個六識之外,一生展轉相續不間斷的「細心」被認為近乎阿賴耶識

注釋 编辑

  1.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述曰此師唯依經為正量。不依律及對法。凡所援據以經為證。即經部師。從所立以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者。此師說有種子。唯一種子。現在相續。轉至後世。故言說轉。至下當知舊云說度部。然結集時尊者慶喜專弘經藏。今既以經為量故。以慶喜為師。從所立為部名。滿慈弘宣對法。近執弘毗奈耶。既不依於對法及律故。今唯以慶喜為師也。」
  2. ^ 失譯《十八部論》:「彼相續部根本見者。陰從此世至他世。」
    真諦譯《部執異論》:「說度部是執義本。陰從前世至後世。」
  3. ^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其經量部本宗同義。謂說諸薀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說轉名。」
  4. ^ 《三論玄義檢幽集》卷六(大正藏 T70 p.463.1-24~25;p.463.3-15~17):「上座弟子部,唯弘經藏,不弘律、論二藏。……(佛滅後)至第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出世,於上座部出家,是弘對法(即阿毘達磨,又稱毘曇,即論),後弘經律,既乖上座本旨,所以鬪諍紛云。」
  5. ^ 至尊法幢吉祥賢《宗義建立》:「因為此宗不尊奉《大毗婆沙論》,而以佛經為主來宣說宗義,所以稱為為『經部宗』。」
  6. ^ 遍智·蔣央協巴《大宗義》:「我們以經為量,不以論為量,故稱為『隨教行經部宗』,並且另有一跟隨於《集量論》與『七部量論』二部的隨行者,他們因為修習稱為經部宗與唯識宗共通的『七論量論』之故。」
  7. ^ 玄奘大唐西域記》:「阿踰陀國。周五千餘里。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穀稼豐盛華菓繁茂。氣序和暢風俗善順。好營福勤學藝。伽藍百有餘所。僧徒三千餘人。大乘小乘兼功習學。天祠十所。異道寡少。……城北四五里。臨殑伽河岸大伽藍中有窣堵波。……伽藍西四五里有如來髮爪窣堵波。髮爪窣堵波北伽藍餘趾。昔經部室利邏多(唐言勝受)論師。於此製造。經部毘婆沙論。」
  8. ^ 眾賢順正理論》:「但是上座。其年衰朽。出虛之言。」「彼恒尋思麁淺異論。尚年已過。居衰耄時。」
  9. ^ 眾賢順正理論》:「經主於中朋附上座所立宗趣。」
  10. ^ 真諦譯《佛阿毘曇經·出家相品》:「其外因緣從因義何者?一切過去未來諸佛種智,同說如是以從種生芽,從芽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幹,從幹生枝,從枝生蕚,從蕚生花,從花生子;若無子則不生芽,如是無花則不生子,有子故得生芽,如是有花故得生子;如此子亦不言我能生芽,芽亦不言我能自生。如是一切法如理而安,以是義故,外因緣從因義。」
  11. ^ 東吳支謙譯《了本生死經》:「何謂二事見外緣起,為因相縛,緣相縛。因相縛為何等?從種根,從根葉,從葉莖,從莖節,從節懷華,從華實,是為因相縛。」
    東晉失譯《佛說稻芉經》:「外因緣法從何而生,如似種能生牙,從牙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穗,從穗生華,從華生實;無種故無牙,乃至無有華實,有種故牙生,乃至有華故果生;而種不作念我能生牙,牙亦不作念我從種生,乃至華亦不作念我能生實,實亦不作念我從華生。而實種能生牙,如是名為外因生法。」
  12.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外道作如是說,後心是前心因。……為斷如是意故,明後心非前心因,若當後是前因者,則違內、外因緣生法。……云何與外緣生法相違?如種子為牙因,乃至花為果因,若然者,應牙為種子因,乃至果為花因。」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或有外道,引世現喻,執後為前因。……為止彼宗,欲明後法非前法因。若是因者,便違內外緣起諸法。違內法緣起者,謂應行緣無明,乃至老死緣生。……如是等違外法緣起者,謂應種子因芽,乃至花因於果。」
  13.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留住義是漏義者,誰令眾生留住欲、色、無色界耶?答曰:漏也。浸漬義是漏義者,如於糟中,浸漬種子,其牙便生。如是眾生,以業種子,浸漬煩惱糟中,便生未來有牙。」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誰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無色界,所謂諸漏。淹貯義是漏義,如濕器中,淹貯種子,便能生芽;如是有情,煩惱器中,淹貯業種,能生後有。」
    真諦譯《佛阿毘曇經·出家相品》:「復次業及識等次生十二因緣,故生四支,此隨因義,何者為四,無明、愛、業、識也。其識種子有為因,其名色者業及田為因,無明、愛為煩惱因。無此業煩惱故,識種子不生長。則此因業,識種子為田,無明故散識種子,愛故潤識種子。……復次識種子安住業田中,為愛所潤漬,無明為密覆故,種子生長,生名色芽於一切無生陰。」
  14. ^ 東晉失譯《佛說稻芉經》:「如是外緣生法,以五事故,當知不斷,亦非常,亦不從此至彼。如牙種少,果則眾多,相似相續,不生異物。」「如種子,不生異果故,名相似相續。」「云何相似而生,如不善因生不善果,如善因生善果,以是故,名相似相續而生。」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如說相似法沙門所說:心與心作次第,受與受作次第。如是說者則有過,所以者何?貪欲心還與貪欲心作次第,瞋恚還與瞋恚,愚癡還與愚癡,善還與善,不善還與不善,無記還與無記,如是說者,則無解脫涅槃。」
    「彼法沙門作如是說:色法生住無常,即是色體,乃至識亦如是。」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相似相續沙門說曰:心但與心作等無間緣,受等亦爾,各與自類作等無間緣。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必爾者,應善心還生善心,不善心還生不善心,無記心還生無記心,貪心還生貪心,恚心還生恚心,癡心還生癡心,如是便無究竟解脫。」
    「或復有執,相與所相一切相似,如相似相續沙門,彼作是說:色法生住老無常,體還是色,乃至識法生老住無常,體還是識。為遮彼執,顯有為相,唯不相應行蘊所攝。或復有執,色等五蘊,出胎時名生,相續時名住,衰變時名異,命終時名滅,如經部師。」
  15.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又彼所言世尊說故。去來二世體實有者。我等亦說有去來世。謂過去世曾有名有。未來當有。有果因故。依如是義說有去來。非謂去來如現實有。」
  16. ^ 16.0 16.1 東晉失譯《佛說稻芉經》:「如是外緣生法,以五事故,當知不斷,亦非常,亦不從此至彼。……云何非常?牙、莖、華、果、各自別故,非常。亦不種滅而後牙生,亦非不滅而牙便生,而因緣法,牙起種謝,次第生故,非常。」
  17. ^ 真諦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是汝所言:『由業有果報故過去世不無』者,此中今共論之。何以故?諸經部師不說:『從過去業果報得生』,此云何?從昔相續,轉異,勝類生。」
  18. ^ 真諦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破說我品》:「譬如種子果,如世間說,從種子果生,此果不從已謝滅種子生,非無間生。云何生?從種子相續,轉異,勝類生,謂芽、節、葉等,次第所生花,及花後,此果既從花生。云何說為種子果?由轉轉,於花中生果功能,是種子所作故,是最後花功能,若不以種子功能為先,此花無功能,得生如此等流果。
    如此,從此業,說果報生,不異此義,果報不從已謝滅業生,亦非無間生。若爾云何?從業相續、轉異、勝類果生。
    此中相續是何法?轉異是何法?勝類是何法?以業為先,後後生,說名相續。此相續,後後異前,說名轉異。於此轉異中,若有轉異,無間最能生果,說名勝類,此於餘轉異最勝故。
    譬如有取死心,於後有生有功能,雖以種種業為先,若業重、最近、數習,是三所生功能,此中明了顯現,非餘業。如偈言:若重近數習,及昔作諸業,先先先後熟,於輪轉有續。」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破執我品》:「何名相續、轉變、差別?謂業為先,後起,中無間斷,名為相續。……」
  19.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六章說一切有部的四大論師,第三節世友,第一項事跡與著作:「『異部宗輪論』,……論中所說的部派分裂,為說一切有部的傳說。所敘的部派異義,為漢譯中唯一的宗派異義集。所說的說一切有部宗義,與『發智』、『品類』論等相合。所說的說經部義,還是初期說轉部義,與晚期的經量部不同。這可見『異部宗輪論』所顯示的宗派實況,不會遲於『大毘婆沙論』的。」
  20.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問曰:為不得一切聖法是凡夫性?為不得苦法忍是凡夫性耶?……復有說者:不得一切無漏法,是凡夫性。問曰:若然者,無有聖人盡成就一切無漏法者,則無非凡夫性。答曰:雖無聖人盡成就一切無漏法者,然非凡夫,所以者何?亦有不得聖道,亦有得聖道故。」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問:為不得苦法智忍是異生性?為不得一切聖法是異生性耶?……復有說者:不得一切聖法是異生性。問:若爾,則應一切有情皆名異生,無聖者成就一切聖法故。答:雖無聖者具足成就一切聖法,而非異生。以彼非得,雜聖得故。謂若身中聖法非得,不雜得者,是異生性。聖者身中聖法非得,雜聖得故,非異生性,彼得、非得恒俱生故。」
  21.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異生位中亦有聖法。即無漏種法爾成就。」
  22. ^ 失譯《十八部論》:「陰有約根本。」真諦譯《部執異論》:「陰有本末。」
  23.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一味者。即無始來展轉。和合一味而轉。即細意識。曾不間斷。此具四蘊。有根邊蘊者。根謂向前細意識。住生死根本故。說為根。由此根故有五蘊起。即同諸宗所說五蘊。然一味蘊是根本故。不說言邊。其餘間斷五蘊之法是末起故。名根邊蘊。」
  24.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十一章經部譬喻師的流行,第一節說轉部‧說經部‧譬喻師,第一項說轉部與說經部:「『異部宗輪論』所說的宗義,並非說經而是說轉部。……窺基的『異部宗輪論述記』,以經部的種子說去解說,是不適當的。……說一切有部的「法體恆住」,「用有起滅」,這一派就明朗的說為:根本蘊,是法體,是常住;作用蘊,是作用,是無常。作用蘊是從根本蘊生起的,所以名為根邊蘊。根本蘊是常住一如(一一法恆住自相,沒有任何差別可說),所以又名一味蘊。」
  25.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十一章、經部譬喻師的流行,第三節、經部譬喻師的成立及其派別,第二項、經部譬喻師的根本教義:
    「經部譬喻師的根本思想,是種子熏習說。怎樣從說一切有而演化為種習思想呢?
    說一切有部立義,以為一切法體,是恆住自性的,約作用的起滅,說有為法有三世的類別。三世,依作用而成立。依據這一見地,解說造業受果,繫縛解脫。
    從說一切有部而分出的說轉部,顯然是現在實有論者,一切是現前的實在。三世遷流,只是現前的法體,或起用,或用息,或未起用而已。所以,『大毘婆沙論』說:有執──「一根本蘊,二作用蘊,前蘊是常,後蘊無常」;這不外乎說一切有部,法體與作用說的變形。……
    持經的譬喻師,承受了過未無體說。三世有者所說的過去有與未來有,轉化為存在於現在的內在。現在是不斷相續的剎那現實;在這剎那現實的底裏,存有前因所起,能生自果的功能。
    經部譬喻師的功能性,等於說轉部的根本(一味)蘊,但是無常的。說轉部以法體常住為本,現起的為相用;體與用的關係,是本體與現象。經部譬喻師,以剎那的當前現實為本,以功能性為用,與說轉部恰好相反。現行與功能的關係,如質與能。所以,現行與功能相轉化,成為徹底的無常論。」
  26.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十一章經部譬喻師的流行,第三節經部譬喻師的成立及其派別,第二項經部譬喻師的根本教義。
  27. ^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然業為先,所引相續,轉變,差別,能生當果。業相續者,謂業為先,後後剎那,心相續起;即此相續,後後剎那,異異而生,名為轉變;即此轉變,於最後時,有勝功能,無間生果。異餘轉變故,名差別。」
  28. ^ 龍樹中論》:「
    如芽等相續,皆從種子生,從是而生果,離種無相續。
    從種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種後有果,不斷亦不常。
    如是從初心,心法相續生,從是而有果,離心無相續。
    從心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業後有果,不斷亦不常。
    梵志青目釋】如從穀有芽,從芽有莖葉等相續,從是相續,而有果生,離種無相續生。是故,從穀子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種後有果故,不斷亦不常。如穀種喻,業果亦如是,初心起罪福,猶如穀種,因是心餘心心數法相續生,乃至果報。先業後果故,不斷亦不常,若離業有果報,則有斷常。
    能成福德者,是十白業道,二世五欲樂,即是白業報。
    梵志青目釋】白名善淨,成福德因緣者。從是十白業道生,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無益語、不嫉、不恚、不邪見,是名為善。從身、口、意生是果報者,得今世名利,後世天人中貴處生。布施、恭敬等雖有種種福德,略說則攝在十善道中。
    若如汝分別,其過則甚多,是故汝所說,於義則不然。
    梵志青目釋】若以業果報相續故,以穀子為喻者,其過甚多,但此中不廣說。汝說穀子喻者,是喻不然。何以故?穀子有觸有形,可見有相續,我思惟是事,尚未受此言,況心及業,無觸無形不可見,生滅不住,欲以相續,是事不然。復次、從穀子有芽等相續者,為滅已相續?為不滅相續?若穀子滅已相續者,則為無因;若穀子不滅而相續者,從是穀子常生諸穀,若如是者,一穀子則生一切世間穀;是事不然,是故業果報相續則不然。」
    龍樹大智度論》:「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相續次第生,總名一心,以相續次第生故,雖多名為一心。」
  29. ^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然上座言:因緣性者,謂舊隨界,即諸有情,相續展轉,能為因性。……又舊隨界,無體可知,猶如合行和合有等。此舊隨界,體不可說,但可說言,是業煩惱所薰六處,感餘生果。」
  30. ^ 瑜伽師地論》:「云何因緣,謂諸色根根依及識,此二略說能持一切諸法種子。隨逐色根,有諸色根種子,及餘色法種子,一切心心所等種子。若隨逐識,有一切識種子,及餘無色法種子,諸色根種子,所餘色法種子。」

经量部, 经部, 重定向至此, 關於中國古代圖書分類法, 請見, 经史子集, 此條目過於依赖第一手来源, 2023年11月30日, 请補充第二手及第三手來源, 以改善这篇条目, 上座部佛教國家和地區斯里蘭卡, 緬甸, 泰國, 傣區, 柬埔寨, 老撾, 孟加拉, 越南南部, 馬來西亞, 尼泊爾, 印度, 印尼典籍集结, 阿毗达摩, 巴利三藏, 巴利聖典協會, 巴利藏外文獻, 英语, paracanonical, texts, theravada, buddhism, 巴利文献, 英语, pali, literatur. 经部 重定向至此 關於中國古代圖書分類法 請見 经史子集 此條目過於依赖第一手来源 2023年11月30日 请補充第二手及第三手來源 以改善这篇条目 上座部佛教國家和地區斯里蘭卡 緬甸 泰國 傣區 柬埔寨 老撾 孟加拉 越南南部 馬來西亞 尼泊爾 印度 印尼典籍集结 阿毗达摩 巴利三藏 巴利聖典協會 巴利藏外文獻 英语 Paracanonical texts Theravada Buddhism 巴利文献 英语 Pali literature 義註 複註 英语 Sub commentaries Theravada 複複註 英语 anutika 摄阿毗达摩义论 英语 Abhidhammattha sangaha 清淨道論 解脱道论歷史初期佛教 部派佛教 上座部 分別說部 赤銅鍱部 大寺派 阿育王 帝須目犍連子 第三次集結 第四次结集 第五次集結 第六次集結 英语 Sixth Buddhist council 摩哂陀 僧伽蜜多 覺音 法护尊者 英语 Anagarika Dharmapala 法护 波罗迦罗摩巴忽一世 英语 Parakramabahu I 雷迪西亚多 英语 Ledi Sayadaw 島史 大史 佛教现代主义 内观运动 英语 Vipassana movement 教義三寶 三皈依 二十八佛 四向四果 沙门果 阿罗汉 应供 輪回 轮回 佛教 涅槃 中道 八正道 四諦 业处 内观 戒律 五戒 毗奈耶 修学制度 佛教伦理 英语 Buddhist ethics 佛教大綱 英语 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查看讨论编辑初期佛教經典巴利聖典 阿含經 南传尼柯耶 法句經 十二分教 初期佛教文獻 英语 Early Buddhist Texts 犍陀羅語佛教原稿结集第一次結集 第二次结集 第三次结集 第四次结集部派最初僧伽 大眾部 一說部 說出世部 灰山住部 多聞部 說假部 制多部 上座部 雪山部 说一切有部 說轉部 经量部 可住子部 正量部 分別說部 化地部 法藏部 飲光部 赤銅鍱部 佛教大綱 英语 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查看讨论编辑经量部 梵語 Sautrantika 又称說經部 梵語 Sutravadin 巴利語 Suttavada 经部 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 異部宗輪論 記載佛灭后第四百年初 即佛滅三百多年後 由说一切有部中分出 此部在三藏之中 唯以经为正量 反對 大毗婆沙論 故名经量部 1 異部宗輪論 所記載的經量部宗義基本上屬於其前身說轉部 目录 1 源流 2 著名人物 3 基本學說 3 1 業果感赴 3 2 無漏法種 3 3 一味蘊 4 派系 5 注釋源流 编辑在南傳 島史 中記載經量部從說轉部分出 北傳 舍利弗問經 中二者是並列的部派 失譯 十八部論 和真諦譯 部執異論 的十八部派記載中二部合一而說轉部為本名 2 在玄奘譯 異部宗輪論 中改稱為經量部為本名 3 經量部源於譬喻師傳統 在說一切有部集結出 大毗婆沙論 之前 雖有可據此分為不同部派的教義分歧 但未徹底決裂 在 大毗婆沙論 成立之後 迦濕彌羅派主張應以 大毗婆沙論 為主 但另一派的人 認為應該以脩多羅經為主 於是另外形成經量部 4 5 藏傳佛教格魯派聲稱因為宗義的不同 經量部後來又分成二派 一派是隨阿笈摩經量部 又稱隨教行經部宗 俱舍宗與成實宗都源自此派 另一派被稱為隨理量行經部派 重視因明學 6 著名人物 编辑一般將經量部創始人認定為歷史上著名的大譬喻師鳩摩羅羅陀 義譯為 童受 因而稱其為 經部祖師 或 經部本師 經量部最重要的人物是室利邏多上座 他在阿踰陀國編寫了 經部毘婆沙論 7 眾賢 順正理論 稱他為 上座 8 並對其學說進行了評破 並且稱 俱舍論 偏向於他的學說 9 基本學說 编辑說一切有部 大毘婆沙論 已經引證了 佛阿毘曇經 10 和 稻芉經 11 的 外法緣起 12 並提出了 業種子 概念 13 但否定了 相似相續 14 業果感赴 编辑 經量部明確反對三世實有 15 順正理論 記載了譬喻師的 業果感赴 學說 何謂彼宗 謂譬喻宗 故彼宗說 如外種果感赴理成 如是應知 業果感赴 謂如外種 由遇別緣 為親傳因 感果已滅 16 由此後位 遂起根 芽 莖 枝 葉等 諸異相法 體雖不住 而相續轉 於最後位 復遇別緣 方能為因 生於自果 如是諸業 於相續中 為親傳因 感果已滅 由此 於後自相續中 有分位別 異相法起 體雖不住 而相續轉 於最後位 復遇別緣 方能為因 生於自果 雖彼外種 非親為因 令自果生 然由展轉 如是諸業 亦非親為因 令自果生 然由展轉力 內外因果 相續理同 外謂種根芽等 不斷名為相續 內法相續 謂前後心 恒無間斷 說一切有部以 業有果故有去來 為其三世實有的理據 經量部並不認可而提出自宗觀點 業為先 所引相續 轉變 差別 令當果生 如 俱舍論 記載 又彼所言 業有果故有去來 者 理亦不然 非經部師作如是說 即過去業能生當果 然業為先 所引相續 轉變 差別 令當果生 17 順正理論 引述了 俱舍論 的說法 稱這裡的 業相續 為心相續 經主於此作如是言 非經部師作如是說 即過去業能生當果 然業為先 所引相續 轉變 差別 令當果生 譬如世間 種生當果 謂如從種 有當果生 非當果生從已壞種 非種無間有當果生 然種為先 所引相續 轉變 差別 能生當果 謂初從種 次有芽生 葉乃至花 後後續起 從花次第 方有果生 而言果生從於種者 由種所引 展轉傳來 花中功能 生於果故 若花無種所引功能 應不能生如是類果 如是從業有當果生 非當果生從已壞業 非業無間有當果生 然業為先 所引相續 轉變差別 能生當果 業相續者 謂業為先 後後剎那 心相續起 即此相續 後後剎那 異異而生 名為轉變 即此轉變 於最後時 有勝功能 無間生果 異餘轉變故 名差別 18 經量部以 種子 比喻 業 以 牙起種謝次地而生 16 比喻 相續 以結果比喻 果報 後又將相續細化 以枝葉生長比喻 轉變 以開花比喻能最後生果的 勝功能 無漏法種 编辑 異部宗輪論 所記載的經量部宗義基本上是其前身說轉部的宗義 19 異部宗輪論 和 部執異論 與其更早版本即 十八部論 相比 多出了經量部的 異生位中亦有聖法 宗義 其經量部本宗同義 異生 20 位中亦有聖法 21 順正理論 記載了此說中的異生位中聖法是 無漏法種 然彼論說此心心所 雖為無漏種 而體非無漏 猶如木等 非火等性 謂如世間 木為火種 地為金種 而不可說 木是火性 地是金性 如是異生心及心所 雖是無漏種 而體非無漏 一味蘊 编辑 異部宗輪論 與其更早版本即 十八部論 和 部執異論 相比 多出了經量部部份論師主張的一味蘊 其經量部本宗同義 有根邊薀 22 有一味薀 23 按窺基 異部宗輪論述記 的解釋 一味蘊 即經量部中部份論師所主張的細意識 具有四蘊 以之為根本而五蘊起 故稱根本蘊 其餘有間斷的五蘊是支末 稱為根邊蘊 印順法師認為 一味蘊不是細意識 仍舊是說轉部的法體 一味 的根本蘊 根邊蘊是作用蘊 24 派系 编辑按印順法師研究 經量部提出與說一切有部及說轉部相對立的種子熏習學說 25 種子熏習說至少可分四派 26 心 心所相續 經量部的本義 業 之所依是心 心所法相續 27 這個學說可能起源於 大毘婆沙論 記載的譬喻師說法 謂或有執 離思無異熟因 離受無異熟果 如譬喻者 此理論最早見于龍樹 中論 的記載 28 六處相續 室利邏多上座等認為三界有情的心與色都是不斷的 六處都是受到熏習的 29 這個學說可能起源於 大毘婆沙論 記載的一則譬喻師說法 謂譬喻者分別論師執 滅盡定細心不滅 彼說無有有情而無色者 亦無有定而無心者 若定無心命根應斷 便名為死 非謂在定 心 有根身相續 世親 俱舍論 記載了先代軌範師的說法 故彼先代諸軌範師咸言 二法互為種子 二法者 謂心 有根身 隨順 大毘婆沙論 的 滅盡定都無有心 此派確立心與色相互持種 30 細心相續 世親 大乘成業論 記載了一派經量論師的說法 應如一類經為量者 所許細心彼位猶有 謂異熟果識 具一切種子 從初結生乃至終沒 展轉相續曾無間斷 這個六識之外 一生展轉相續不間斷的 細心 被認為近乎阿賴耶識 注釋 编辑 窺基 異部宗輪論述記 至第四百年初 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 亦名說轉部 自稱我以慶喜為師 述曰此師唯依經為正量 不依律及對法 凡所援據以經為證 即經部師 從所立以名經量部 亦名說轉部者 此師說有種子 唯一種子 現在相續 轉至後世 故言說轉 至下當知舊云說度部 然結集時尊者慶喜專弘經藏 今既以經為量故 以慶喜為師 從所立為部名 滿慈弘宣對法 近執弘毗奈耶 既不依於對法及律故 今唯以慶喜為師也 失譯 十八部論 彼相續部根本見者 陰從此世至他世 真諦譯 部執異論 說度部是執義本 陰從前世至後世 玄奘譯 異部宗輪論 其經量部本宗同義 謂說諸薀有從前世轉至後世 立說轉名 三論玄義檢幽集 卷六 大正藏 T70 p 463 1 24 25 p 463 3 15 17 上座弟子部 唯弘經藏 不弘律 論二藏 佛滅後 至第三百年初 迦旃延尼子出世 於上座部出家 是弘對法 即阿毘達磨 又稱毘曇 即論 後弘經律 既乖上座本旨 所以鬪諍紛云 至尊法幢吉祥賢 宗義建立 因為此宗不尊奉 大毗婆沙論 而以佛經為主來宣說宗義 所以稱為為 經部宗 遍智 蔣央協巴 大宗義 我們以經為量 不以論為量 故稱為 隨教行經部宗 並且另有一跟隨於 集量論 與 七部量論 二部的隨行者 他們因為修習稱為經部宗與唯識宗共通的 七論量論 之故 玄奘 大唐西域記 阿踰陀國 周五千餘里 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 穀稼豐盛華菓繁茂 氣序和暢風俗善順 好營福勤學藝 伽藍百有餘所 僧徒三千餘人 大乘小乘兼功習學 天祠十所 異道寡少 城北四五里 臨殑伽河岸大伽藍中有窣堵波 伽藍西四五里有如來髮爪窣堵波 髮爪窣堵波北伽藍餘趾 昔經部室利邏多 唐言勝受 論師 於此製造 經部毘婆沙論 眾賢 順正理論 但是上座 其年衰朽 出虛之言 彼恒尋思麁淺異論 尚年已過 居衰耄時 眾賢 順正理論 經主於中朋附上座所立宗趣 真諦譯 佛阿毘曇經 出家相品 其外因緣從因義何者 一切過去未來諸佛種智 同說如是以從種生芽 從芽生葉 從葉生節 從節生莖 從莖生幹 從幹生枝 從枝生蕚 從蕚生花 從花生子 若無子則不生芽 如是無花則不生子 有子故得生芽 如是有花故得生子 如此子亦不言我能生芽 芽亦不言我能自生 如是一切法如理而安 以是義故 外因緣從因義 東吳支謙譯 了本生死經 何謂二事見外緣起 為因相縛 緣相縛 因相縛為何等 從種根 從根葉 從葉莖 從莖節 從節懷華 從華實 是為因相縛 東晉失譯 佛說稻芉經 外因緣法從何而生 如似種能生牙 從牙生葉 從葉生節 從節生莖 從莖生穗 從穗生華 從華生實 無種故無牙 乃至無有華實 有種故牙生 乃至有華故果生 而種不作念我能生牙 牙亦不作念我從種生 乃至華亦不作念我能生實 實亦不作念我從華生 而實種能生牙 如是名為外因生法 北涼浮陀跋摩譯 阿毘曇毘婆沙論 外道作如是說 後心是前心因 為斷如是意故 明後心非前心因 若當後是前因者 則違內 外因緣生法 云何與外緣生法相違 如種子為牙因 乃至花為果因 若然者 應牙為種子因 乃至果為花因 玄奘譯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或有外道 引世現喻 執後為前因 為止彼宗 欲明後法非前法因 若是因者 便違內外緣起諸法 違內法緣起者 謂應行緣無明 乃至老死緣生 如是等違外法緣起者 謂應種子因芽 乃至花因於果 北涼浮陀跋摩譯 阿毘曇毘婆沙論 留住義是漏義者 誰令眾生留住欲 色 無色界耶 答曰 漏也 浸漬義是漏義者 如於糟中 浸漬種子 其牙便生 如是眾生 以業種子 浸漬煩惱糟中 便生未來有牙 玄奘譯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誰令有情留住欲界 色 無色界 所謂諸漏 淹貯義是漏義 如濕器中 淹貯種子 便能生芽 如是有情 煩惱器中 淹貯業種 能生後有 真諦譯 佛阿毘曇經 出家相品 復次業及識等次生十二因緣 故生四支 此隨因義 何者為四 無明 愛 業 識也 其識種子有為因 其名色者業及田為因 無明 愛為煩惱因 無此業煩惱故 識種子不生長 則此因業 識種子為田 無明故散識種子 愛故潤識種子 復次識種子安住業田中 為愛所潤漬 無明為密覆故 種子生長 生名色芽於一切無生陰 東晉失譯 佛說稻芉經 如是外緣生法 以五事故 當知不斷 亦非常 亦不從此至彼 如牙種少 果則眾多 相似相續 不生異物 如種子 不生異果故 名相似相續 云何相似而生 如不善因生不善果 如善因生善果 以是故 名相似相續而生 北涼浮陀跋摩譯 阿毘曇毘婆沙論 如說相似法沙門所說 心與心作次第 受與受作次第 如是說者則有過 所以者何 貪欲心還與貪欲心作次第 瞋恚還與瞋恚 愚癡還與愚癡 善還與善 不善還與不善 無記還與無記 如是說者 則無解脫涅槃 彼法沙門作如是說 色法生住無常 即是色體 乃至識亦如是 玄奘譯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相似相續沙門說曰 心但與心作等無間緣 受等亦爾 各與自類作等無間緣 彼不應作是說 所以者何 若必爾者 應善心還生善心 不善心還生不善心 無記心還生無記心 貪心還生貪心 恚心還生恚心 癡心還生癡心 如是便無究竟解脫 或復有執 相與所相一切相似 如相似相續沙門 彼作是說 色法生住老無常 體還是色 乃至識法生老住無常 體還是識 為遮彼執 顯有為相 唯不相應行蘊所攝 或復有執 色等五蘊 出胎時名生 相續時名住 衰變時名異 命終時名滅 如經部師 世親 阿毘達磨俱舍論 又彼所言世尊說故 去來二世體實有者 我等亦說有去來世 謂過去世曾有名有 未來當有 有果因故 依如是義說有去來 非謂去來如現實有 16 0 16 1 東晉失譯 佛說稻芉經 如是外緣生法 以五事故 當知不斷 亦非常 亦不從此至彼 云何非常 牙 莖 華 果 各自別故 非常 亦不種滅而後牙生 亦非不滅而牙便生 而因緣法 牙起種謝 次第生故 非常 真諦譯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 是汝所言 由業有果報故過去世不無 者 此中今共論之 何以故 諸經部師不說 從過去業果報得生 此云何 從昔相續 轉異 勝類生 真諦譯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 破說我品 譬如種子果 如世間說 從種子果生 此果不從已謝滅種子生 非無間生 云何生 從種子相續 轉異 勝類生 謂芽 節 葉等 次第所生花 及花後 此果既從花生 云何說為種子果 由轉轉 於花中生果功能 是種子所作故 是最後花功能 若不以種子功能為先 此花無功能 得生如此等流果 如此 從此業 說果報生 不異此義 果報不從已謝滅業生 亦非無間生 若爾云何 從業相續 轉異 勝類果生 此中相續是何法 轉異是何法 勝類是何法 以業為先 後後心生 說名相續 此相續 後後異前 說名轉異 於此轉異中 若有轉異 無間最能生果 說名勝類 此於餘轉異最勝故 譬如有取死心 於後有生有功能 雖以種種業為先 若業重 最近 數習 是三所生功能 此中明了顯現 非餘業 如偈言 若重近數習 及昔作諸業 先先先後熟 於輪轉有續 玄奘譯 阿毘達磨俱舍論 破執我品 何名相續 轉變 差別 謂業為先 後色 心起 中無間斷 名為相續 印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第六章說一切有部的四大論師 第三節世友 第一項事跡與著作 異部宗輪論 論中所說的部派分裂 為說一切有部的傳說 所敘的部派異義 為漢譯中唯一的宗派異義集 所說的說一切有部宗義 與 發智 品類 論等相合 所說的說經部義 還是初期的說轉部義 與晚期的經量部不同 這可見 異部宗輪論 所顯示的宗派實況 不會遲於 大毘婆沙論 的 北涼浮陀跋摩譯 阿毘曇毘婆沙論 問曰 為不得一切聖法是凡夫性 為不得苦法忍是凡夫性耶 復有說者 不得一切無漏法 是凡夫性 問曰 若然者 無有聖人盡成就一切無漏法者 則無非凡夫性 答曰 雖無聖人盡成就一切無漏法者 然非凡夫 所以者何 亦有不得聖道 亦有得聖道故 玄奘譯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問 為不得苦法智忍是異生性 為不得一切聖法是異生性耶 復有說者 不得一切聖法是異生性 問 若爾 則應一切有情皆名異生 無聖者成就一切聖法故 答 雖無聖者具足成就一切聖法 而非異生 以彼非得 雜聖得故 謂若身中聖法非得 不雜得者 是異生性 聖者身中聖法非得 雜聖得故 非異生性 彼得 非得恒俱生故 窺基 異部宗輪論述記 異生位中亦有聖法 即無漏種法爾成就 失譯 十八部論 陰有約根本 真諦譯 部執異論 陰有本末 窺基 異部宗輪論述記 一味者 即無始來展轉 和合一味而轉 即細意識 曾不間斷 此具四蘊 有根邊蘊者 根謂向前細意識 住生死根本故 說為根 由此根故有五蘊起 即同諸宗所說五蘊 然一味蘊是根本故 不說言邊 其餘間斷五蘊之法是末起故 名根邊蘊 印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第十一章經部譬喻師的流行 第一節說轉部 說經部 譬喻師 第一項說轉部與說經部 異部宗輪論 所說的宗義 並非說經而是說轉部 窺基的 異部宗輪論述記 以經部的種子說去解說 是不適當的 說一切有部的 法體恆住 用有起滅 這一派就明朗的說為 根本蘊 是法體 是常住 作用蘊 是作用 是無常 作用蘊是從根本蘊生起的 所以名為根邊蘊 根本蘊是常住一如 一一法恆住自相 沒有任何差別可說 所以又名一味蘊 印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第十一章 經部譬喻師的流行 第三節 經部譬喻師的成立及其派別 第二項 經部譬喻師的根本教義 經部譬喻師的根本思想 是種子熏習說 怎樣從說一切有而演化為種習思想呢 說一切有部立義 以為一切法體 是恆住自性的 約作用的起滅 說有為法有三世的類別 三世 依作用而成立 依據這一見地 解說造業受果 繫縛解脫 從說一切有部而分出的說轉部 顯然是現在實有論者 一切是現前的實在 三世遷流 只是現前的法體 或起用 或用息 或未起用而已 所以 大毘婆沙論 說 有執 一根本蘊 二作用蘊 前蘊是常 後蘊無常 這不外乎說一切有部 法體與作用說的變形 持經的譬喻師 承受了過未無體說 三世有者所說的過去有與未來有 轉化為存在於現在的內在 現在是不斷相續的剎那現實 在這剎那現實的底裏 存有前因所起 能生自果的功能 經部譬喻師的功能性 等於說轉部的根本 一味 蘊 但是無常的 說轉部以法體常住為本 現起的為相用 體與用的關係 是本體與現象 經部譬喻師 以剎那的當前現實為本 以功能性為用 與說轉部恰好相反 現行與功能的關係 如質與能 所以 現行與功能相轉化 成為徹底的無常論 印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第十一章經部譬喻師的流行 第三節經部譬喻師的成立及其派別 第二項經部譬喻師的根本教義 眾賢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然業為先 所引相續 轉變 差別 能生當果 業相續者 謂業為先 後後剎那 心相續起 即此相續 後後剎那 異異而生 名為轉變 即此轉變 於最後時 有勝功能 無間生果 異餘轉變故 名差別 龍樹 中論 如芽等相續 皆從種子生 從是而生果 離種無相續 從種有相續 從相續有果 先種後有果 不斷亦不常 如是從初心 心法相續生 從是而有果 離心無相續 從心有相續 從相續有果 先業後有果 不斷亦不常 梵志青目釋 如從穀有芽 從芽有莖葉等相續 從是相續 而有果生 離種無相續生 是故 從穀子有相續 從相續有果 先種後有果故 不斷亦不常 如穀種喻 業果亦如是 初心起罪福 猶如穀種 因是心餘心心數法相續生 乃至果報 先業後果故 不斷亦不常 若離業有果報 則有斷常 能成福德者 是十白業道 二世五欲樂 即是白業報 梵志青目釋 白名善淨 成福德因緣者 從是十白業道生 不殺 不盜 不邪婬 不妄語 不兩舌 不惡口 不無益語 不嫉 不恚 不邪見 是名為善 從身 口 意生是果報者 得今世名利 後世天人中貴處生 布施 恭敬等雖有種種福德 略說則攝在十善道中 若如汝分別 其過則甚多 是故汝所說 於義則不然 梵志青目釋 若以業果報相續故 以穀子為喻者 其過甚多 但此中不廣說 汝說穀子喻者 是喻不然 何以故 穀子有觸有形 可見有相續 我思惟是事 尚未受此言 況心及業 無觸無形不可見 生滅不住 欲以相續 是事不然 復次 從穀子有芽等相續者 為滅已相續 為不滅相續 若穀子滅已相續者 則為無因 若穀子不滅而相續者 從是穀子常生諸穀 若如是者 一穀子則生一切世間穀 是事不然 是故業果報相續則不然 龍樹 大智度論 心有二種 一者 念念生滅心 二者 相續次第生 總名一心 以相續次第生故 雖多名為一心 眾賢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然上座言 因緣性者 謂舊隨界 即諸有情 相續展轉 能為因性 又舊隨界 無體可知 猶如合行和合有等 此舊隨界 體不可說 但可說言 是業煩惱所薰六處 感餘生果 瑜伽師地論 云何因緣 謂諸色根根依及識 此二略說能持一切諸法種子 隨逐色根 有諸色根種子 及餘色法種子 一切心心所等種子 若隨逐識 有一切識種子 及餘無色法種子 諸色根種子 所餘色法種子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经量部 amp oldid 7992700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