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梵語आलयविज्ञानālaya-vijñāna[1][2],又譯為阿梨耶識,也稱為一切種子識sarva-bījaka-vijñāna[1][3]異熟識vipāka-vijñāna[4][5]阿陀那識ādāna-vijñāna[6](即「持身識」之義)[7],即是八識aṣṭa-vijñāna[8]丈夫識[9]。「阿賴耶識」是瑜伽行唯識學派主要依據《解深密經[10]而提出的學說,是這個學派的基本理論基礎之一。如來藏學派進而認為,阿賴耶識是三乘佛法的唯一所依之如來藏[11],即真如的因地別名之一。也稱爲八識田識田,謂其如同諸種子植入田中可育化萬有、業報

定義

阿賴耶識屬第一能變識玄奘成唯識論》有關有情的八識所屬能變識的說明如下:

音義

阿賴耶(ā-laya)在《阿含經》中已經出現,原是用於表示執著[13]的一般術語。根據無著《攝大乘論》,說一切有部所傳《增壹阿含經》中,曾提到阿賴耶[14]說一切有部增壹阿含經》或《如來出現四德經》都未傳入中國,皆已失傳。但日本學者月輪賢隆考證,這段經文相當於巴利文三藏《增支部》〈四法品〉第128經[15],漢譯《增壹阿含經》〈四諦品〉第3經[16],應是源自上座部共有的傳承。在《俱舍論[17]與《清淨道論[18]中,也曾援引類似經文,皆以阿賴耶為執著之意。

在《解深密經》中,將阿賴耶(ā-laya),列為之一,解釋為「住著」[19]「攝受、藏隱」[20],這個含義可能源自它的梵文詞根 √lī

學說起源

佛教界一般將阿賴耶識學說的最早完整論說追溯至《解深密經》:

無著攝大乘論》中,引證《阿毘達磨大乘經》為阿賴耶識學說的起源[1]

部派佛教時期對心意識三分理論就有了仔細的研討,但被說一切有部列為參考異說[42],在佛教早期的有關論述中,主要採用異熟識或結生識等術語。在瑜伽行唯识学派中,轉而使用「阿賴耶識」這個原來作為異熟識別名的術語來表示第七識意識及前五識的根本。

按佛教界的一般看法,阿陀那識和阿賴耶識,這兩個異熟識別名,在佛教初期經論中沒有出現,是因為它們以功能得名,而且行相十分微細,如《解深密經》中說:阿陀那識的行相微細,所以佛陀於凡夫及二乘前不演說;又如唐譯四十卷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八:「如是甚深阿賴耶識行相微細究竟邊際,唯諸如來住地菩薩之所通達,愚法聲聞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

學說發展

大乘密嚴經》指出「阿賴耶識恒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但其本體藏識[43]卻是「性常圓潔不增不減」[44]無著世親遵崇如來藏法義[45],引入了藏識識藏[46]如來藏釋義[47]。後世論師又依據《楞伽經》等[43],向阿賴耶識增加了別名無垢識即善淨八識,如玄奘成唯識論》:

詳述

唯識宗認為,八識在因地凡夫位時阿賴耶性重故名為阿賴耶識,爲一切諸法所依。阿赖耶识是唯识学的核心范畴,是根本识、是持身識能持種,其它各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由衪生出。自无始以来,阿赖耶识就含藏著净染万法种子。如果對“万法从心而起”这一真理不明了,就称作“无明”。此“无明”是产生其他无明的根本,所以又称为“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并由此产生人、法二我执等烦恼的“枝末无明”。而这一切都是凡、愚未親證阿赖耶识前的本能状态。

异熟识

唯识宗認為:「阿赖耶识所含藏的有漏有為法種可經由所造的善恶业所薰习而轉變善染性,以业种子为增上缘而招感异熟果,故亦称為异熟识,它是以阿赖耶识之果相命名。」部分論師稱:「當阿赖耶识中之異生阿赖耶性斷除後改名为异熟识,或稱阿摩羅識,又稱第九識」,其實本體同第八识,只是含藏的內容不同而有異名,它仍是因果业报之主体。

如來藏

依據《大乘密嚴經》:

「阿賴耶識」就是「藏識」,即「如來藏[43]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世親唯識二十論[52]

其立論依據是《華嚴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造。」「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54]

派系

現代研究者如印順[55]:對於阿賴耶識的性質,唯識學中又分兩派:

  • 真心派,南北朝真諦三藏據安慧[56]學說建立的攝論宗屬於此派,認為諸佛如來的無垢識,是永遠斷除了任何習氣[57]。當經由修行[58],阿賴耶識與以其為根本的諸煩惱染雜俱滅之後[59],修行者能夠證得「心性本淨」[53]心真如[60],即阿摩羅識,最終可究竟成佛[61]
  • 妄心派,唐朝玄奘三藏據護法[62]學說建立的法相宗屬於此派,以虛妄心為染淨的所依,清淨法是附屬的。他們主張阿賴耶識唯妄非真,其中包涵的種子開發萬法[63]。從有漏的種子開顯迷界,從無漏的種子[64]開顯悟界。淨化阿賴耶識所含藏染污種子,轉化成善淨第八識即大圓鏡智,則可最終成佛。玄奘三藏作有《八识规矩颂》,其中阿赖耶识颂為:「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爭。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不動地前纔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反對意見

在《大智度論》中,龍樹曾提出,佛說六識,意識所緣的諸法都是生滅法,如果存在「我法」的話,應該有第七識去識別它,但是沒有第七識存在,因此無我[65]清辯論師等人解讀龍樹著作,以真如轉依為假名[66],只立六識[67]。玄奘引證《楞伽經》說八識作為回應。

相傳龍樹曾為《華嚴經》作註疏,但在龍樹著作中,未曾提及阿賴耶識的存在,因此有人認為,阿賴耶識學說在龍樹時代應尚未出現,阿賴耶識的建立,可能是為了回應龍樹中觀學派提出的質難。

月稱《入中論》認為,不需要立阿賴耶識[68]

學術研究

有研究者[谁?]認為,如來藏學派中,有人因為取義佛經的義理而誤認為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在講說如來藏的經典中,如來藏乃實相第一義諦。等同於多個其他名詞。如佛性、法身、自性涅槃、真如法性、實際、圓覺等皆與聖諦如來藏同義異名。 而「阿賴耶識、八識、含藏識」等等,皆是有法。如來藏乃為法身在纏,而阿賴耶識乃人身五蘊之識主,一為實相聖諦,一為我執妄識,不可與如來藏第一義諦相提並論[69]

註釋與引用

  1. ^ 1.0 1.1 1.2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攝大乘論》:「如來經中說,謂阿犁耶識,以阿犁耶識語故,作阿犁耶識語說。如來於《大乘阿毘曇經》偈中說:『無始已來性。一切法所。有彼諸道差。及令得涅槃。』還彼經所說:『一切諸法家。彼識一切種。故說為家識。聰明者乘此。』」
    陳朝真諦無著攝大乘論》:「世尊於何處說此識,及說此識名阿黎耶,如佛世尊《阿毘達磨略本》偈中說:『此界無始時。一切法依止。若有諸道有。及有得涅槃。』《阿毘達磨》中復說偈云:『諸法依藏住。一切種子識。故名阿黎耶。我為勝人說。』」
    隋朝達磨笈多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世尊於何處說此阿梨耶識,名阿梨耶識。世尊於《阿毘達磨經》偈中說:『界體無始時。諸法共依止。由此有諸趣。及涅槃勝得。』……即彼經復說偈:『諸法所依住。一切種子識。故名梨耶識。我為勝人說。』」
    唐朝玄奘無著攝大乘論本》:「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識,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他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即於此中,復說頌曰:『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問何等是義。答義。種子義。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是界義。」
    玄奘世親攝大乘論釋》:「此中能證阿賴耶識,其定是阿賴耶識。……今者,謂,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現見世間於金鑛等說界名故。由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止因,體即是所依止義。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諸趣者,於生死中所有諸趣。趣者,謂異熟果。由此果故,或是頑愚瘖瘂種類,或有勢力能了善說惡說法義,或能證得上勝證得。又為煩惱所依止性,由此故有猛利煩惱長時煩惱,如是四種異熟差別所依止故,無有堪能,應知翻此名有堪能,非唯諸趣由此而有。亦由此故證得涅槃,要由有雜染方得涅槃故。」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此引阿笈摩,證阿賴耶識名所知依。無始時者,初際無故。界者,也,即種子也。是誰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染,非是清淨故。後當言:多聞熏习所依,非阿賴耶識所攝,如阿賴耶識成種子,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所起等。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故,能任持義,是所依義,非因性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若不爾者,界聲已了無假依言。」玄奘世親攝大乘論釋》:「多聞熏习所依者,謂大乘法所熏自體。非阿賴耶識所攝者,謂能對治阿賴耶識故。如阿賴耶識成種子者,謂如阿賴耶識為一切雜染法因,此為一切清淨法因亦爾。如理作意所攝者,謂如理作意為自性。似法似義而生者,謂似法義相而生起時。」
  2. ^ 2.0 2.1 北魏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然復彼何故,名阿犁耶識。有生法者依彼,一切諸染法作果於彼,彼亦依諸識作因故,說為阿犁耶識。或復眾生依彼為我故,名阿犁耶識。」
    陳朝真諦譯《攝大乘論》:「云何佛說此識,名阿黎耶。一切有生不淨品法,於中隱藏為果故,此識於諸法中隱藏為因故。復次諸眾生藏此識中,由取我相故。名阿黎耶識。」真諦世親攝大乘論釋》:「論曰。一切有生不淨品法,於中隱藏為果故。釋曰。一切謂三世。三世中取正生能生不淨品法。謂翻五種淨品,名不淨品。論曰。此識於諸法中隱藏為因故。釋曰。諸法謂阿黎耶識果,即不淨品等。阿黎耶識藏住此果中為因。論曰。復次諸眾生,藏此識中,由取我相故,是故名阿黎耶識。釋曰。藏者以執義,約阿陀那識及意識,說眾生名,何以故,一切眾生無無我執。我執若起,緣何境,緣本識起,微細一類相續不斷故。」
    隋朝達磨笈多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然此識何因緣故,說名阿梨耶。一切有生染法,依住為果,此識亦依彼法為因故,名阿梨耶識。又眾生依住以為自我故。名阿梨耶識。釋曰。此識名阿梨耶者,謂諸法依住故。依住者,共轉故。有生者,謂有生起類皆名有生故。染法者,謂異於淨法故。眾生依住為自我者,執取故。」
    唐朝玄奘無著攝大乘論本》:「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玄奘世親攝大乘論釋》:「今訓此識阿賴耶名。一切有生者,諸有生類皆名有生。雜染品法者,是遮清淨義。於中轉故,名為攝藏。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者,是執取義。」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能攝藏諸法者,謂是所熏,是習氣義。非如大等顯了法性,藏最勝中;阿賴耶識攝藏諸法,亦復如是;為簡彼義,是故復言,一切種子識,與一切種子俱生俱滅故,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故,展轉攝藏,是故說名阿賴耶識。非如最勝即顯了性,顯自簡劣故。……一切雜染,庫藏所治,種子體性之所攝藏,能治彼故,非互相違為因果性,是正道理,然得為所依,若處有所治,亦有能治故。於此攝藏者,顯能持習氣,由非唯習氣名阿賴耶識,要能持習氣,如彼說意識。」「且有爾所熏习異計:或說六識展轉相熏。或說前念熏於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如是一切皆不應理,是故唯說阿賴耶識是所熏习,非餘識者。」
    玄奘成唯識論》:「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斯建立阿賴耶名。非如勝性轉為大等,種子與果體非一故,能依所依俱生滅故。與雜染法互相攝藏,亦為有情執藏為我,故說此識名阿賴耶。」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此正述阿賴耶名義,次簡外執,外執云:三德冥性將起轉變,名為勝性。轉為大等二十三諦,具如前敘。彼雖計有因果,而體定一是常。……此遮僧佉計為勝性,即自性體起用,名勝性。」「梵云僧佉,此翻為數,即智惠數,數度諸法根本。立名從數起論,名為數論,論能生數,亦名數論。其造數論及學數論,名數論者。此師所造《金七十論》,謂有外道入金耳國,以鐵鍱腹、頂戴火盆,擊王論鼓求僧論議,因諍世界初有後無,謗僧不如外道。遂造七十行頌申數論宗,王意朋彼以金賜之,外道欲彰己令譽,遂以所造名金七十論。彼論長行天親菩薩之所造也。……依金七十論立二十五諦。總略為三,次中為四,廣為二十五。彼論云:略為三者:謂變易、自性、我知。變易者,謂中間二十三諦,自性所作,名為變易。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勝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勝性,用增勝故。我知者,神我也。中為四者:一本而非變易,謂即自性,能生大等故,名為本,不從他生故,非變易。二變易而非本,一說謂十六諦,即十一根及五大,總十六諦;又說但十一根,唯從他生名為變易,不能生他,是故非本。三亦本亦變易,一說謂七諦,即大、我慢及五唯量;又說并五大合十二法,謂從他生,復生他故。四非本非變易,謂神我諦。廣為二十五諦者,一自性、二大、三我慢、四五唯、五五大、六五知根、七五作業根、八心平等根、九我知者,於此九位開為二十五諦。問:自性云何能與諸法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諸諦。三德者:梵云薩埵,此云有情,亦言勇健,今取勇義;梵云剌闍,此名為微,牛毛塵等皆名剌闍,亦名塵坌,今取塵義;梵云答摩,此名為闇,鈍闇之闇。三德應名勇、塵、闇也;若傍義翻:舊名染、麁、黑,今云黃、赤、黑;舊名喜、憂、闇,今名貪、嗔、癡;舊名樂、苦、癡,今言樂、苦、捨。外人問曰:此我知者,作受者耶?答是受者,三德作故。問:既非作者,用我何為?答曰:為領義故,義之言境,證於境也,我是知者,餘不能知。又從冥性既轉變已,我受用故。次第生者:自性本有,無為常住,唯能生他,非從他生。由我起思受用境界,從自性先生大,大者,增長之義,自性相增故,名為大,或名覺,亦名想、名遍滿、名智、名惠。從大生我執,我執者,自性起用觀察於我,知我須境,故名我執,初亦名轉異,亦名脂膩。」《金七十論》:「故知自性中有大。……故知因中有果。」
  3. ^ 3.0 3.1 無著攝大乘論》:「阿賴耶識中諸雜染品法種子,為別異住?為無別異?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亦非不異。然阿賴耶識如是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別,名一切種子識。」
    世親攝大乘論釋》:「阿賴耶識中雜染法種子,為異?為不異?若爾何失?若有異者,彼諸種子應分分別,阿賴耶識剎那滅義,亦不應成,有別異故,由善、不善熏习力故,種子應成善、不善性,然許無記;若不異者,云何有多,此不應理。是故二說俱有過失。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亦非不異,乃至名一切種子識者,為避如前所說過失,故不定取異及不異。如是而生者,謂由如是品類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別者,謂有能生雜染品法功能差別相應道理。由與生彼功能相應故,名一切種子識。於此義中有現譬喻,如大麥子於生自芽有功能,故有種子性。若時陳久或火相應,此大麥果功能損壞,爾時麥相雖住如本,勢力壞故無種子性。阿賴耶識亦復如是,有生雜染諸法功能,由此功能相應故,說名一切種子識。」「剎那滅者,謂(內外)二種子皆生,無間定滅壞故。所以者何,不應常法為種子體,以一切時其性如本無差別故。」
  4. ^ 4.0 4.1 無著攝大乘論》:「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其自性,能攝三界一切自體一切趣等。」「何因緣故,善、不善法能感異熟,其異熟果無覆無記。由異熟果無覆無記,與善、不善互不相違,善與不善互相違故。若異熟果善、不善性,雜染還滅應不得成。是故異熟識無覆無記。」
    世親攝大乘論釋》:「『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自性』者。謂得自體異類熟故,諸法種子熏在中故。一切趣等者,謂五趣等。一切自體者,謂趣趣中,同分異分,種種差別。」
    世親《大乘成業論》:「能續後有能執持身故。說此名阿陀那識。攝藏一切諸法種子故。復說名阿賴耶識。前生所引業異熟故。即此亦名異熟果識。」
  5. ^ 無著攝大乘論》:「若有於此非等引地沒已,生時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識,結生相續,此染污意識於中有中滅。於母胎中,識、羯羅藍更相和合。若即意識與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識,於母胎中有意識轉,若爾即應有二意識,於母胎中同時而轉。又即與彼和合之識是意識性,不應道理,依染污故,時無斷故,意識所緣不可得故。……是故成就,此和合識非是意識,但是異熟識,是一切種子識。」
    玄奘世親攝大乘論釋》:「非等引地,即是欲界。沒者死也。染污意識,即是煩惱俱行意識。結生相續者,謂攝受自體。此染污意識,緣生有為境,於中有中滅。言和合者,識與赤白同一安危。若和合識即是意識,依此復生所餘意識,是則一時二意識轉,謂所依止和合意識,及能依止所餘意識。又和合識是意識性,不應道理,何以故?依染污故,時無斷故。謂此意識,貪等煩惱所染污意為所依止。緣生有境,故是染污。即此為依,名依染污。於此位中所依異熟,不容染污,是無記故。此和合識常無間斷,任業轉故。意識所緣不可得故者,意識所緣明了可得,所謂諸法,此和合識無有如是明了所緣。是故此識是意識性,不應道理。」
    隋朝達磨笈多世親攝大乘論釋論》:「又彼和合意識不可成立為意識,何以故,一切時染污為依止故。彼和合意識,以欲等煩惱染污意為依止。攀緣生有,是染污故。依止於此,故名染污為依止。此已住胎識,不以染污為依止,以報體無記故。」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依中有位意者,謂依死生二有中間,中有轉心。起染污者,與愛恚俱有顛倒故。言意識者,餘識爾時久已沒故。連持生故,名為相續。攝受生故,名為結生。此染污意識者,緣生有故。於中有中滅者,此若不滅無生有故。於母胎中識羯羅藍更相和合者,謂此滅時,於母胎中,有異熟識與其赤白同一安危,令相和雜成羯羅藍,如世尊說:『阿難陀!識若不入母胎者,不應和合羯羅藍』,成羯羅藍之體性。若即意識者,謂此若非阿賴耶識。既和合已者,謂受生已。依止此識者,依異熟識。有意識轉者,有別轉識,謂與信等貪等相應、樂苦受俱分別意識,後後位轉。若爾即應有二意識,於母胎中同時而轉者,謂異熟體有情本事,不待今時加行而轉無記意識,及可了知所緣行相、樂苦受等相應意識,是二意識應一身中一時而轉。然不應許,經相違故,如是頌言:『無處無容。非前非後。同身同類。二識並生。』又不應許此二,是一自性別故。又異熟識不應間斷,結相續已,後應餘處更結生故。又異熟體唯恒相續,更無異趣。又即與彼和合之識是意識性,不應道理,依染污故,時無斷故者,由立宗門顯與彼法自相相違,謂共決定:若是意識,非一切處、非一切種、非一切時依於染污,猶如後時所有意識。如是結生相續時識,於一切處、一切種類、一切時分皆依染污,即中有攝後心為依。此所依心,生有為境,於一切處、一切種類、一切時分是染污故,能依之識非是意識,由此越於意識法故。或有說言:『與四煩惱恒相應心,名染污依,已相續心應成染污』,此已成立許為無記,異熟性故。意識所緣不可得故者,此義重增遮意識因,若是意識決定可得自所緣境,謂可了知,如中有位最後意識。已相續心,所緣境界不可了知,故非意識。不應以彼住滅定心為此妨難,不許彼是意識性故。如是此中但說所緣為不可得,難了知故,非全無有,以於爾時非無有法,雖是其有,而不可知。」
  6. ^ 6.0 6.1 無著攝大乘論》:「復次此識亦名阿陀那識。此中阿笈摩者,如《解深密經》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轉。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世親攝大乘論釋》:「執受一切有色諸根故者,『所以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盡壽隨轉。』用此為釋,謂由眼等有色諸根,阿賴耶識所攝受故,非如死身青瘀等位。一切自體取所依故者,『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用此為釋,謂由此識是相續識故,於相續正結生時,能攝受生,一期自體亦為此識之所攝受。由阿賴耶識中,一期自體熏习住故,彼體起故,說名彼生。受彼生故,名取彼生。由能取故,執受自體。以是義故,阿賴耶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7. ^ 世親《大乘五蘊論》:「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一切種子故,又能攝藏我慢相故,又復緣身為境界故;即此亦名阿陀那識,能執持身故。」
  8. ^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云何名為勝義道理建立差別。謂略有二識,一者阿賴耶識,二者轉識。阿賴耶識是所依,轉識是能依,此復種,所謂眼識乃至意識。譬如水浪依止暴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鏡。」
    唐朝玄奘無著攝大乘論》:「又若略說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其自性,能攝三界一切自體、一切趣等。……復次其餘轉識,普於一切自體、諸趣,應知說名能受用者,如《中邊分別論》中說,伽他曰:『一則名緣識。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別推心法。』如是二識更互為緣,如《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說,伽他曰:『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玄奘世親攝大乘論釋》:「阿賴耶識與一切法,於一切時互為因果,展轉相生。若於此時阿賴耶識為諸法因,即於爾時諸法為果。若於此時阿賴耶識為諸法果,即於爾時諸法為因。」
    隋朝達磨笈多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此二種識亦更互為緣,如《阿毘達磨修多羅》偈說:『諸法依識住。識依法亦爾。各各互為因。亦恒互為果。』釋曰。各各互為因者,阿梨耶識,於一切時,為諸法生因。亦恒互為果者,若阿梨耶識為因,則諸法為果;諸法為因,則阿梨耶識為果。」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此中為顯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更互為緣,引阿笈摩令其堅固故,說諸法於識藏等。又如《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中說。……」《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作二緣性:一為彼種子故,二為彼所依故。為種子者,謂所有善不善無記轉識轉時,一切皆用阿賴耶識為種子故。為所依者,謂由阿賴耶識執受色根,五種識身依之而轉,非無執受。又由有阿賴耶識故,得有末那,由此末那為依止故,意識得轉。譬如依止眼等五根,五識身轉,非無五根,意識亦爾,非無意根。復次諸轉識與阿賴耶識作二緣性:一於現法中,能長養彼種子故;二於後法中,為彼得生,攝殖彼種子故。於現法中長養彼種子者,謂如依止阿賴耶識,善、不善、無記轉識轉時,如是如是於一依止,同生同滅,熏习阿賴耶識,由此因緣,後後轉識善、不善、無記性轉,更增長轉,更熾盛轉,更明了而轉。於後法中,為彼得生,攝殖彼種子者,謂彼熏习種類,能引攝當來異熟無記阿賴耶識。如是為彼種子故,為彼所依故,長養種子故,攝殖種子故,應知建立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性。」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攝大乘論》:「略說阿犁耶識。因事及果事報識一切種子性已。是故三界中攝一切身及一切道。……所有餘六轉順識。彼一切身道處受果報。」
  9. ^ 《密嚴經》卷2:「所謂阿賴耶,第八丈夫識,運動於一切,如輪轉眾瓶。如油遍在麻,鹽中有鹹味。」丈夫即原人或神我的另譯。
  10. ^ 圓測《解深密經疏》:「此經一部。自有二種。一者廣本。有十萬頌。二者略本。千五百頌。然此略經。梵本唯一。隨譯者異乃成四部。」
  11. ^ 增壹阿含經·序品》:「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無差別。佛經微妙極甚深,能除結使如流河;然此增一最在上,能淨三眼除三垢。其有專心持增一,便為總持如來藏;正使今身不盡結,後生便得高才智。」
  12. ^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此中諸識,皆名心、意、識。若就最勝:阿賴耶識名心,何以故,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於一切時緣執受境,緣不可知一類器境;末那名意,於一切時執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為性。餘識名識,謂於境界了別為相。」
    玄奘譯《顯揚聖教論·攝事品》:「心者,謂心、意、識,差別名也。問何等為識,答識有八種,謂阿賴耶識、眼、耳、鼻、舌、身識、、及意識。……意者,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還緣彼識,我癡、我愛、我、我所執、我慢相應,或翻彼相應,於一切時,恃舉為行,或平等行,與彼俱轉,了別為性。如薄伽梵說:『內意處不壞,外法處現前,及彼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意識得生。』」
    世親《大乘五蘊論》:「云何識蘊,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亦名心、意,由採集故,意所攝故。最勝心者,謂阿賴耶識。……最勝意者,謂緣阿賴耶識為境,恒與我癡、我見、我慢、及我愛等相應之識。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果,及與聖道滅盡等至現在前位。」
    安慧《大乘廣五蘊論》:「云何識蘊,謂於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亦名意,意所攝故。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恒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阿賴耶識,此八名識蘊。」
    世親triṁśikāvijñaptikārikāḥ唯識三十論頌》:ātmadharmopacāro hi vividho yaḥ pravartate। vijñānapariṇāme'sau pariṇāmaḥ sa ca tridhā॥1॥ vipāko mananākhyaśca vijñaptirviṣayasya ca। 「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
    玄奘成唯識論》:「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論說藏識恒與末那俱時轉故。又說藏識恒依染污。此即末那。」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又說藏識恒依染污。即如無性第三卷云:『或有說言。與四煩惱恒相應心名染污依。』同世親說。由此既言恒依染污,故知第八以七為依。」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所依者。謂由阿賴耶識執受色根。五種識身依之而轉。非無執受。又由有阿賴耶識故。得有末那。由此末那為依止故。意識得轉。譬如依止眼等五根。五識身轉。非無五根。意識亦爾。非無意根。」
    真諦譯《決定藏論》:「依託者。阿羅耶識持諸色根。五識得生。不持不生。有阿羅耶識時。意識得生。」
    玄奘譯《顯揚聖教論·攝勝決擇品》:「依止因者。謂由阿賴耶識所執色根為依止故。五識身轉。非無執受。又由有此識故得有意根。由此意根為依止故。意識得生。譬如依止眼等五種色根。五識身轉。非無五根。意識亦爾。非無意根。」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云何建立阿賴耶識與轉識等俱轉轉相。謂阿賴耶識或於一時唯與一種轉識俱轉。所謂末那。何以故。由此末那。我見慢等恒共相應。思量行相。若有心位。若無心位。常與阿賴耶識一時俱轉。緣阿賴耶識以為境界。執我起慢。思量行相。或於一時與二俱轉。謂末那及意識。或於一時與三俱轉。謂五識身隨一轉時。或於一時與四俱轉。謂五識身隨二轉時。或時乃至與七俱轉。謂五識身和合轉時。又復意識染污末那以為依止。彼未滅時。相了別縛不得解脫。末那滅已。相縛解脫。」
    真諦譯《決定藏論》:「得共相應生者。阿羅耶識或共一識相應得生。如說於。心有我見憍慢為相。於有意識。於無意識。阿羅耶識恒相應生。此我慢心取阿羅耶識為境。言是我、言有我為相。或二識俱生。謂於意識。或三識共生。謂於、意識。於五識中隨取一識。或四識相應生。於五識取二識。乃至於五六七識共生。六塵現在前故。此意識依得立。因心未滅之時。意識不解縛故。因心若滅。意識則解。」
    玄奘譯《顯揚聖教論·攝勝決擇品》:「問諸識俱轉相建立云何。答阿賴耶識或於一時唯與一轉識俱起。謂與意根。所以者何。由此意根恒與我見我慢等相應。高舉行相。若有心位。若無心位。恒與此識俱時生起。又此意根恒緣阿賴耶識為其境界。執我及慢。高舉行相而起。又即此識於一時間或與二轉識俱起。謂及意識。於一時間或與三轉識俱起。謂五識身隨一起時。前二及此一。於一時間或與四轉識俱起。謂五識身隨二起時。前二及此二。如是於一時間或乃至與七轉識俱起。謂五識身和合起時。前二及此五。復次前說意識依染污意生。意未滅時。於相了別縛不得解脫。若滅已。相縛解脫。」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又前說末那恒與阿賴耶識俱轉。乃至未斷。當知常與俱生任運。四種煩惱一時相應。謂薩迦耶見、我慢、我愛、及與無明。此四煩惱。若在定地。若不定地。當知恒行不與善等相違。是有覆無記性。」
    真諦譯《決定藏論》:「心界於前已說。至於滅時。與四煩惱共相雜生。我見、憍慢、我欲、無明。此四煩惱於定、不定地。於善、不善、無記法中。無有妨礙。即是穢污無記之法。」
    玄奘譯《顯揚聖教論·攝勝決擇品》:「復次如前所說意根常與此識俱轉。於一切時乃至未斷。當知恒與任運俱生。四種煩惱相應。所謂薩迦耶見、我慢、我愛、無明。此四煩惱。若在定地。若不定地。當知恒行不與善等相違。是有覆無記性。」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若此六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即施設此名為意根,亦名意處,亦名意界。」
    真諦譯《決定藏論》:「一是識,為識作次第緣,亦名為,亦名意入,亦名心界。」
    玄奘成唯識論》:「故《瑜伽》言:『若此六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即施設此名為意根。』若五識前後定唯有意識,彼論應言:『若此一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或彼應言:『若此六識為彼一識等無間緣。』既不如是故,知五識有相續義。」
    真諦譯《轉識論》(從《無相論》出):「能緣有三種:一果報識,即是阿梨耶識。二執識,即阿陀那識。三塵識,即是六識。」
    世親十地經論》:「云何餘處求解脫,是凡夫如是愚癡顛倒,常應於阿梨耶識及阿陀那識中求解脫,乃於餘處我我所中求解脫。」
  13. ^ 等同於“渴愛”,梵文:tṛṣṇātṛṣā
  14. ^ 無著攝大乘論》:「復次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如彼增壹阿笈摩說:『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憙阿賴耶。為斷如是阿賴耶故,說正法時恭敬攝耳。住求解心,法隨法行。如來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現世間。』於聲聞乘《如來出現四德經》中,由此異門密意,已顯阿賴耶識。」
    玄奘成唯識論》:「說一切有部增壹經中亦密意說此名阿賴耶。謂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憙阿賴耶。」
    巴利三藏的《相應部·有偈篇·第六梵天相應·第一梵天品》中有:「 Ālayarāmā kho panāyaṃ pajā ālayaratā ālayasammuditā. 」將此句譯為中文,就是:“又彼諸人是樂阿賴耶、喜阿賴耶、悅阿賴耶。”
    漢譯《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勸請品·第十九》中對應的只有一句話:「人不信受,亦不奉行」。
  15. ^ 巴利文三藏《增支部》〈四法品〉第128經:「此丘眾哦!眾生愛阿賴耶(aalaya-aaraama),樂阿賴耶(aalaya-rata),欣阿賴耶(aalaya-sammudita)。如來說非阿賴耶(anaalaya)法時,彼等洗耳恭聽,生起想要了解的心。比丘眾哦!因為如來應供正等覺者的出現,而有此第一希奇未曾有法出現。」
  16. ^ 《增壹阿含經》〈四諦品〉第3經:「若如來出現於世時,便有四未曾有法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此眾生類多有所著,若說不染著法時,亦復承受,念修行之,心不遠離。若如來出現於世時,有此四未曾有法出現於世,是謂初未曾有法出現於世。」
  17. ^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6〈分別業品〉:「謂契經說。佛告大母:『汝意云何?諸所有色,非汝眼見,非汝曾見,非汝當見,非希求見。汝為因此,起欲、起貪、起親、起愛、起阿賴耶、起尼延底、起耽著不?』」
  18. ^ 葉均譯《清淨道論》〈說根諦品〉:「又世尊說(輪迴的)發生之時,同時亦說明其原因;在說(輪迴的)停之時,同時亦說明其停止的方法。如是說其發生及停止並此二者之因,故結論只有四種;或以應知(苦)、應斷(集)、應證(滅)、應修(道);或以愛事(處)、愛、愛之滅、愛滅之方便;或以阿賴耶(執著)、喜阿賴耶、破阿賴耶、破阿賴耶之方便,而說為四。如是應以不增減而知抉擇。 」
    「三、釋滅,只一涅槃法而依如是之義:『即彼前述之愛的(消滅)無餘離貪、滅、捨離、放棄、解脫、無執著(無阿賴耶)』。」
  19. ^ 19.0 19.1 北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亦名阿梨耶識,何以故。以彼身中住著故,一體相應故。」
  20. ^ 陳朝真諦譯《攝大乘論釋》:「此證從《解節經》出。……或說名阿黎耶識。何以故,此本識於身常藏隱,同成壞故。」
    隋朝達磨笈多譯《攝大乘論釋論》:「復於《解節阿含》中。……或說名阿梨耶。於身隱藏普遍,同衰利安否故。」
    唐朝玄奘譯《解深密經》:「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21. ^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何等為心,謂蘊界處習氣所熏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亦名異熟識,亦名阿陀那識,以能積集諸習氣故。」安慧《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習氣者,謂由現行蘊等令彼種子皆得增益。一切種子識者,謂能生蘊等諸法種子所積集故。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諸法種子故,又諸有情取為我故。異熟識者,先業所生故。阿陀那識者,謂能數數令生相續,持諸根等令不壞故。又言心者,謂能積集一切法習氣故。」
    無著攝大乘論》:「此亦名心,如世尊說心意識三。……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是故成就阿賴耶識以為心體。由此為種子,意及識轉。何因緣故亦說名心,由種種法熏习種子所積集故。」
    唐朝玄奘世親攝大乘論釋》:「此亦名心者,阿賴耶識即是心體。意識二義差別可得,當知心義亦有差別。……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有性,由此為因,意及轉識皆得生起,見取轉識,當知亦即取第二意,所以者何,彼將滅時得意名故。……由種種法者,由各別品類法。熏习種子者,功能差別因。所積集故者,是極積聚一合相義。」
    隋朝達磨笈多譯《攝大乘論釋論》:「論曰。亦說名心,如世尊說心意識。……心體第三,離阿梨耶識不可得,是故成就阿梨耶識為心。由此為種子故,意及意識等轉生。何緣故說名為心,種種諸法熏习種子聚集故。釋曰。復說名心者,阿黎耶識即名為心。意及識二種有別義可見,當知此心亦有別義。……以見意及轉識,以阿梨耶識為因生故,心體餘處不可得。佛說識者,即是次第滅意所攝。由彼識滅已,說為意故。復次由種種法熏习種子聚集故,得名心。於中種種者,諸法各各相故。熏习種子者,謂有功能為彼差別因故。聚集者,密合積聚一摶相故。」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此亦名心者,復引餘教安立異名,令此堅固。……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者,謂如意聲,說染污意,無間滅意識聲,則說六種轉識,如是心聲,離彼二種無體可得。非無有體而有能詮,亦非異門,意、識二聲所詮異故。此中體聲,意取所詮。是故成就阿賴耶識等者,顯阿賴耶識是心聲所詮,道理決定。……由種種法者,謂由種種品類轉識所攝諸法。熏习種子者,謂所熏成功能差別。所積集者,謂雜種類積集其中。故者,即是門義、依義,此則顯示心聲轉因。」
  22. ^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何等為意,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與四煩惱恒相應,謂我見、我愛、我慢、無明。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無記位。唯除聖道現前,若處滅盡定,及在無學地。又六識以無間滅識為意。」安慧《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當知此中由所緣故、釋義故、相應故、生起時故,顯了於意。何故聖道現前,無染污意耶,由勝義智與我見現行極相違故,出聖道後,從阿賴耶識復更現起,以有學位未永斷故。又滅盡定望無想定,極寂靜故,此染污意不得現行。無間滅意者,由隨覺故,無間覺義是意義。當知此中隨顯相說。」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依』者,此中通明過去六識名意,非唯第七,一切皆有依止義故,據實此意唯取第七,如《成唯識》、《攝大乘論》,釋心、意、識,三種別義。……『彼所依者,俱有,等無間依,謂意』者。其俱有依,唯識第四,略有四說。……第四解云:第六意識所依七、八,及七、八更互相依,俱意處故,並名為意。由此論云:俱有依謂意,若不爾者,何簡別心、意、識三,有依無依。而今通言:俱有依謂意故,第四說最為中理。」遁倫《瑜伽論記》:「五識地中所以不說恒行意者,以五識地各別有同時色根。意地無別同時根故,說末那恒行意。是故六識皆有同時根,及次第滅意根也。末那有三:一、人執,二、法執,三者、平等。云何知有無漏末那?如下第六十三卷中云:若彼末那,於一切時思量為性,相續而轉。如世尊說:出世末那云何建立?答名假施設不必如義,乃至廣說。……所依中,其俱有依,唯識四說,第四正義,第六意識所依七、八,及七、八更互相依。……然於此處,不言俱有依者,以意識無不共俱有依故,略也。基公牒論文中,加俱有字,未知何正。」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攝大乘論》:「是中意有二種:依近作緣事故,近滅識依,與意識作生因;第二意,四種煩惱常共同,身見、我慢、愛身、及無明,彼是依識所染生。若以一身所生識,第二是染。境界識義故,取近義故,及不分別義故,明二意。」
    陳朝真諦無著攝大乘論》:「意有二種:一能與彼生次第緣依故,先滅識為意,又以識生依止為意;二有染污意,與四煩惱恒相應,一身見,二我慢,三我愛,四無明,此識是餘煩惱識依止。此煩惱識由一依止生,由第二染污。由緣塵、及次第、能分別故,此二名意。云何得知有染污心。……此心染污故,無記性攝。恒與四惑相應,譬如色、無色界惑,是有覆無記,此二界煩惱奢摩他所藏故。此心恒生不廢尋。」真諦世親攝大乘論釋》:「論曰。二有染污意,與四煩惱恒相應。釋曰。此欲釋阿陀那識。……」「論曰。云何得知有染污心。……若無此心。……復次意名應無有義。釋曰。云何無義,若立前滅心為意,此但有名無義。何以故,意以了別為義,於無中云何可立,是識隨六識前已滅,此意名不可得,不能了別,以無體故。」
    隋朝達磨笈多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於中意有二種:一次第緣與作依處者,由次第滅,意識依此生故。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常相應,謂身見、我慢、我愛、無明,此意即是餘識染污依止。餘識由第一依止生,由第二染污。由了境義故,次第義故,義故,意有二種。……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此意染污故,是障礙無記。恒與四煩惱相應,如色、無色界煩惱,是障礙無記,為色、無色界奢摩他所藏。此意一切時染著故。」
    唐朝玄奘無著攝大乘論本》:「此中意有二種: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恒共相應,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者無明,此即是識雜染所依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此意染污故,有覆無記性。與四煩惱常共相應,如色、無色二纏煩惱,是其有覆無記性攝,色、無色纏為奢摩他所攝藏故,此意一切時微細隨逐故。」玄奘世親攝大乘論釋》:「此中與作等無間緣因性,謂無間滅識與意識為因,是第一意。由四煩惱常所染污,是第二意。此中薩迦耶見者,謂執我性。由此勢力便起我慢,恃我我所而自高舉。於實無我起有我貪,名為我愛。如是三種,無明為因。言無明者,即是無智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者,謂無間滅識說名為意,與將生識容受處所,故作生依。第二染污意,為雜染所依,以於善心中亦執有我故。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者,謂於此中,由取境義,說名為識;由與處義,名第一意;由執我等成雜染義,名第二意。論曰。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謂此若無。……又訓釋詞亦不得有,成過失故。……釋曰。……又訓釋詞故,所以者何,『能思量故,說名為意。』此訓釋詞何所依止,非彼六識與無間識作所依止,應正道理,已謝滅故。……訓詞若無,成過失者,取所緣相,而思量故。無間滅時,能取境故,說名為意。過去已滅,無所思量,云何當有能思量性,訓詞無故,成大過失。」
    無著攝大乘論》:「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此復云何,謂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應受識),彼能受識(正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此中身、身者、受者識,應知即是眼等六內界。彼所受識,應知即是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識,應知即是眼等六識界。其餘諸識,應知是此諸識差別。」
    世親《大乘五蘊論》:「復有十八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眼等諸界,及色等諸界,如處中說。六識界者,謂依眼等根,緣色等境,了別為性。言意界者,謂即彼無間滅等,為欲顯示第六意識,及廣建立十八界故。如是色蘊即十處十界及法處法界一分。識蘊即意處及七心界。餘三蘊及色蘊一分,并諸無為,即法處法界。」
    世親攝大乘論釋》:「謂身、身者、受者識者:身,謂眼等五界。身者,謂染污意。能受者,謂意界。」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謂身、身者、受者識者:如後當說,眼等六內界為性,如其所應。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
    玄奘成唯識論》:「又相等四法、十一識等論,皆說為依他起攝故。」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十一識者,一身,二身者,三受者,四彼所受,五彼能受,六世,七數,八處,九言說,十自他別,十一善惡趣死生識。眼等五根,名身。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
    真諦譯《顯識論》(從《無相論》出):「一切三界但唯有識,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種識,一者顯識,二者分別識。顯識者,即是本識,此本識轉作五塵四大等。何者分別識,即是意識,於顯識中分別作人天、長短、大小、男女、樹藤諸物等,分別一切法,此識聚分別法塵,名分別識。譬如依鏡色影色得起,如是緣顯識,分別識得起。是分別若起,安立熏习力於阿梨耶識,由此熏力,本識未來得生。緣此未來顯識,未來分別識得起。以此因義,是故生死無有前後。……顯識者有九種,一身識,二塵識,三用識,四世識,五器識,六數識,七四種言說識,八自他異識,九善惡生死識。其次分別識有二種,一有身者識,二受者識。……又有身者識者,我見所覆。此識為我見貪愛所覆故,受六趣生。此識為生死身,若有此識,即有身識,此識若盡,則生死身盡。我見生一切肉惑,貪愛生一切皮惑故,有生死身。若離愛我見,即無皮肉煩惱,若無皮肉煩惱,即無三界身故,身識受生死也。二意界受者識。即三種意識:一謂阿梨耶識,是細品意識,恒受果報,不通善惡,但是無覆無記;二陀那識,是中品意識,但受凡夫身果報;三者謂常所明意識,是麁品意識,通受善、惡、無記三性果,五識亦爾。此三品意識,通能受用果報,但今據興廢為言故,呼梨耶識為受者識。又梨耶識是凡夫所計我處,由陀那執梨耶識作我境,能執正是陀那故,七識是我見體故。分別識有二種,一有身識,二受(大正藏為“身”)者識,合名意根。大本染污根,即陀那識,二次第緣意根體,即緣本識作我境,自出彼緣相彰。顯識有九種如上,顯識唯是梨耶。若是分別識,則是陀那及意識,陀那分別我,意識分別萬法。意識有三種分別,五識但有自性分別。」
    唐朝貞觀七年波羅頗蜜多羅譯無著大乘莊嚴經論》:「偈曰。如是意根轉。變化得增上。極淨無分別。恒隨變化行。釋曰。此偈顯示轉意根變化,意根染污識,由此轉故,得極淨無分別智,恒與一切變化隨行共所作故。」
    玄奘成唯識論》:「二十二根:前五色根,以本識等所變眼等淨色為性。男女二根,身根所攝故,即以彼少分為性。命根,但依本識親種分位假立,非別有性。意根,總以八識為性。五受根,如應各自受為性。信等五根,即以信等及善念等而為自性。未知當知根體位有三種。一根本位。……二加行位。……三資糧位。……於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樂、捨為此根性。……始從見道最後剎那乃至金剛喻定,所有信等無漏九根,皆是已知根性。……諸無學位,無漏九根一切皆是具知根性。……」
    圓測《解深密經疏》:「故《攝大乘》云。論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虗妄分別所攝諸識。……然此諸識有差別者。若依無性: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解云:無性論意,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即是賴耶,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即是末那,名受者識。若依世親,與此相翻:第七末那,名身者識;第八賴耶,名受者識。故彼論云:身者,謂染汙意;受者,謂意界。又此諸識,數有差別。若依《梁論》及《成唯識》,皆云十一;若依《攝大乘》,自有兩文,前文十一,後文十二,謂開善趣惡趣死生識,以為二故,一善趣惡趣識,二死生識。故彼論云:業果異熟無數量故,所受死生無數量故。無性釋云:善趣惡趣及與死生。解云:說故及言,故知十二;世親不釋,故為十一,於理無違。」
  23. ^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何等為識,謂六識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何等眼識,謂依眼、緣色、了別為性。何等耳識,謂依耳、緣聲、了別為性。何等鼻識,謂依鼻、緣香、了別為性。何等舌識,謂依舌、緣味、了別為性。何等身識,謂依身、緣觸、了別為性。何等意識,謂依意、緣法、了別為性。」安慧《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當知此中由所依故、所緣故、自性故。建立於識。」
  24. ^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復次有四種祕密。由此祕密故,於方廣分中,一切如來所有祕密應隨決了。何等為四,一令入祕密,二相祕密,三對治祕密,四轉變祕密。」
  25.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
    云何和合依託?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與滅同時,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為羯羅藍位。此羯羅藍中有諸根大種,唯與身根及根所依處大種俱生;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眼等諸根次第當生;又由此身根俱生根所依處大種力故,諸根依處次第當生;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故,名得圓滿依止成就。又此羯羅藍色,與心心所,安危共同故,名依託。由心心所依託力故,色不爛壞,色損益故,彼亦損益,是故說彼安危共同。又此羯羅藍,識最初託處,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
  26.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又羯羅藍漸增長時,名之與色平等增長,俱漸廣大,如是增長,乃至依止圓滿。應知此中由地界故,依止造色漸漸增廣;由水界故,攝持不散;由火界故,成熟堅鞕;由無潤故,由風界故,分別肢節各安其所。……復次此之胎藏八位差別,何等為八,謂羯羅藍位、遏部曇位、閉尸位、鍵南位、鉢羅賒佉位、髮毛爪位、根位、形位。」
  27. ^ 深密解脫經》:「初有一切種子心生。和合不同差別增長。」
  28. ^ 圓測《解深密經疏》:「依二執受。釋曰。……上來已辨根等依識生起增長。此下明識依色根等。
    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釋曰。此即第二依數列名。謂受生位。有異熟識執受二種為所緣境。一者、執受五根及彼所依色香味觸為所依止。二者、執相名分別三法習氣為所緣境。除無漏種。非所緣故。此所攝受。皆是所緣。是故瑜伽五十一云。……」
    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若略說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了別內執受者。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此於有色界。若在無色。唯有習氣執受了別。了別外無分別器相者。謂能了別依止。緣內執受阿賴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間相譬如燈焰生時內執膏炷外發光明。如是阿賴耶識緣內執受緣外器相。生起道理應知亦爾。」
    玄奘成唯識論》:「執受有二。謂諸種子及有根身。諸種子者。謂諸相名分別習氣。有根身者。謂諸色根及根依處。此二皆是識所執受。攝為自體同安危故。執受及處俱是所緣。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及有根身。外變為器。即以所變為自所緣。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陳朝真諦世親攝大乘論釋》:「云何此識或說為阿陀那識。能執持一切有色諸根。謂能執持有依五根及相等習氣故。此識亦名阿陀那。」
  29. ^ 深密解脫經》:「廣所成就依二種。何等二種。一者謂依色心根取。二者依於不分別相言語戲論熏集而取。廣慧。色界中依二種取生。無色界中非二種取生。」
  30. ^ 圓測《解深密經疏》:「此即第二釋阿陀那識。梵云阿陀那。此翻名執持。謂由此識隨逐於身。執受色根令不失壞。故說此識名為執持。依《攝大乘》。有其二義釋阿陀那。一執受色根令不壞故。二執受自體取彼生故。如彼第一具廣分別。依《成唯識》。具有三義。故第三云。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此當二論所說執受。」
  31. ^ 深密解脫經》:「廣慧。彼識名阿陀那識。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識。此身相應身故。」
  32. ^ 玄奘譯《顯揚聖教論·攝事品》:「阿賴耶識者,謂先世所作增長業煩惱為緣,無始時來戲論熏习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為體。此識能執受了別色根、根所依處及戲論熏习,於一切時、一類生滅不可了知。又能執持了別外器世界,與不苦不樂受等相應,一向無覆無記。與轉識等作所依因,與染淨轉識受等俱轉,能增長有染轉識等為業,及能損減清淨轉識等為業。云何知有此識。如薄伽梵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此言顯有異熟阿賴耶識。又說:『如五種子。此則名為有取之識。』此言顯有一切種子阿賴耶識。又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又阿賴耶識,恒為一切麁重所隨轉依究竟遠離一切所有麁重。又阿賴耶識,是煩惱轉因,聖道不轉因;轉依是煩惱不轉因,聖道轉因,應知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又阿賴耶識,令於善淨無記法中不得自在轉依令於一切善淨無記法中得大自在。……如是建立雜染根本故,趣入通達修習作意故,建立轉依故,當知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33. ^ 世親《大乘五蘊論》:「云何識蘊,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亦名心、意,由採集故,意所攝故。最勝心者,謂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中諸行種子皆採集故。又此行緣不可分別,前後一類相續隨轉。又由此故,從滅盡等至、無想等至、無想所有起者,了別境名轉識還生,待所緣緣差別轉故,數數間斷還復轉故,又令生死流轉旋還故。」
  34. ^ 深密解脫經》:「廣慧。亦名為心。何以故。以彼心為色聲香味觸法增長故。」
  35. ^ 圓測《解深密經疏》:「初、阿陀那與六識俱轉。後廣慧若於下,明意識對五俱轉多少。初、舉本末以辨俱轉。後、以意對五明其俱轉。然《瑜伽》等。且約初義。以辨俱轉。此中應說:末那俱轉。而不說者。舉初舉後。准可知故。略而不說。故《瑜伽》等。通約末那。以辨俱轉。」
  36. ^ 深密解脫經》:「廣慧。依彼阿陀那識。能生六種識。所謂眼、耳、鼻、舌、身、意識身。」
  37.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復次眼有一種,謂能見色。……或立七種,謂有識眼,無識眼,強眼,弱眼,善識所依眼,不善識所依眼,無記識所依眼。……」
    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問此十八界,幾是同分,幾彼同分。答有識眼界,名為同分;所餘眼界,名彼同分。如眼界乃至身界亦爾。唯根所攝內諸界中,思量同分及彼同分,非於色等外諸界中,當知法界諸有所緣如心界說,諸無所緣如色等說。」
  38.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初是眼識,二在意識。決定心後,方有染淨,此後乃有等流,眼識善、不善轉,而彼不由自分別力,乃至此意不趣餘境。經爾所時,眼意二識,或善、或染,相續而轉。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遁倫《瑜伽論記》:「次約率爾等心,分別心生次第,諸部不同:若依《成實》,明識、想、受、想四心。前三無記,第四通三性。又初通六識,後三在意。若正量部《明了論》亦立四心,一、初至識,二、隨行識,三、決行識,四、大六識。若上座部立九心論,一、有分識,二、引發,三、觀見,四、尋求,五、貫徹,六、安立,七、勢用,八、變緣,九、還是有分識。今依此論,約六識,明五心次第生,七八常起,不論次第也。或善或染相續而轉者,西方兩解:一云,眼識唯一剎那;一云,亦得相續,如唯識論。廣解五心,指如別章,下喻辨如文。」
    真諦譯《顯識論》(從《無相論》出):「佛於《解節經》中說偈言:『顯識起分別。分別起熏习熏习起顯識。故生死輪轉。』」
    大乘入楞伽經》:「大慧!識廣說有八,略則唯二,謂現識分別事識。大慧!如明鏡中現諸色像,現識亦爾。大慧!現識與分別事識,此二識無異,相互為因。大慧!現識以不思議熏變為因;分別事識以分別境界,及無始戲論習氣為因。」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慧!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大慧!現識及分別事識,此二壞不壞,相展轉因。大慧!不思議薰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大慧!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薰,是分別事識因。」
    入楞伽經》:「大慧!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大慧!如明鏡中見諸色像,大慧!了別識亦如是見種種鏡像。大慧!了別識、分別事識,彼二種識無差別相,迭共為因。大慧!了別識不可思議熏變因。大慧!分別事識分別取境界因。無始來戲論熏习。」
  39. ^ 深密解脫經》:「廣慧。若一境界現前,一識身起,無分別意識即共眼識一時俱生。」圓測《解深密經疏》:「深密經云,無分別意識。依解節經等皆云,分別意識,與此本同,故知分別為正。」
  40. ^ 圓測《解深密經疏》:「然釋此頌。諸論不同。依《攝大乘無性》曰:言甚者。世聰叡者所有覺慧難窮底故。言甚細者。諸聲聞等難了知故。……《世親》云:阿陀那識者。所釋異名。甚深細者。難了知故。……《成唯識論護法釋》云:以能執諸法種子。及能執色根依處。亦能執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無性有情不能窮底。故說甚深。趣寂種性不能通達。故名甚細。」
    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論頌云阿賴耶識甚深細者。……先云第七及八皆名阿陀那者。非也。即頌云:『執持識深細。』既云執持。第七豈能持也。梵音云訖利瑟吒末那。此云染污意。今云阿陀那者。即第八執持之義也。此之一句。總舉第八深細也。問曰:執持識深細。何故今翻別云。有何所以。述曰:執持之言。其義便正。然簡有異。義不同簡。所以者何。先云深細者。但簡凡夫。未簡二乘故。其凡夫藉義皆麁淺。此言深細但簡凡夫。其二乘教義皆深細。此應與等故。今以甚簡別二乘。二乘經教深細非甚故。此簡具足故須異也。故下言見諦聖者方能了知。餘未能知。見道之前。第六識非唯識觀。未見第八。入見方知。故言甚深細也。」
  41. ^ 深密解脫經》:「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諸種阿陀那,能生於諸法,我說水鏡喻,不為愚人說。」
    陳朝真諦譯《攝大乘論》:「阿含云,如《解節經》所說偈:執持識深細,法種子恒流,於凡我不說,彼勿執為我。」
  42. ^ 大毘婆沙論》:「故契經說心意識三。聲雖有異而無差別。復有說者。心意識三亦有差別。(一)謂名即差別。名心名意名識異故。(二)復次世亦差別。謂過去名意。未來名心。現在名識故。(三)復次施設亦有差別。謂界中施設心。處中施設意。蘊中施設識故。(四)復次義亦有差別。謂心是種族義。意是生門義。識是積聚義。(五)復次業亦有差別。謂遠行是心業。如有頌曰。『能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調伏此心者。解脫大怖畏。』前行是意業。如有頌曰。『諸法意前行。意尊意所引。意染淨言作。苦樂如影隨。』續生是識業。如契經說。『入母胎時識若無者。羯刺藍等不得成就。』故知續生是識業用。(六)復次彩畫是心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諸傍生趣由心彩畫。有種種色。』歸趣是意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如是五根各別所行各別境界。意根總領受彼所行境界。意歸趣彼作諸事業。』了別是識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識能了別種種境事。』(七)復次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脇尊者言。『滋長分割是心業。思量思惟是意業。分別解了是識業。』應知此中滋長者是有漏心。分割者是無漏心。思量者是有漏意。思惟者是無漏意。分別者是有漏識。解了者是無漏識。心意識三是謂差別。」
  43. ^ 43.0 43.1 43.2 大乘入楞伽經》:「大慧!我為勝鬘夫人及餘深妙淨智菩薩,說如來藏藏識,與七識俱起,令諸聲聞見法無我。」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慧!我於此義,以神力建立,令勝鬘夫人及利智滿足諸菩薩等,宣揚演說如來藏識藏名,與七識俱生。聲聞計著,見人法無我。」
    入楞伽經》:「大慧!我依此義依勝鬘夫人,依餘菩薩摩訶薩深智慧者,說如來藏阿梨耶識,共七種識生名轉滅相,為諸聲聞辟支佛等示法無我。」
  44. ^ 44.0 44.1 大乘密嚴經》:「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淨。出過於世同於涅槃。譬如明月現眾國土。世間之人見有虧盈。而月體性未嘗增減。藏識亦爾。普現一切眾生界中。性常圓潔不增不減。無智之人妄生計著。若有於此能正了知。即得無漏轉依差別。此差別法得者甚難。如月在雲中性恒明潔。藏識亦爾。於轉識境界習氣之中而常清淨。如河中有木隨流漂轉。而木與流體相各別。藏識亦爾。諸識習氣雖常餘俱不為所雜。諸仁者。阿賴耶識恒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是諸聖人現法樂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諸佛國土悉以為因。常與諸乘而作種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
  45. ^ 無著大乘莊嚴經論》:「偈曰。一切無別故。得如清淨故。故說諸眾生。名為如來藏。釋曰。此偈顯示法界是如來藏。一切無別故者。一切眾生一切諸佛等無差別。故名為如。得如清淨故者。得清淨如以為自性。故名如來。以是義故可說。一切眾生名為如來藏。」
    究竟一乘寶性論》:「問曰。云何得知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答曰。偈言。一切眾生界。不離諸佛智。以彼淨無垢。性體不二故。依一切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攝大乘論》:「如來於《大乘阿毘曇經》偈中說:『無始已來。一切法所依。有彼諸道差。及令得涅槃。』」《究竟一乘寶性論》:「經中偈言:『無始世來。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此偈明何義。無始世界性者。如經說言。諸佛如來依如來藏。說諸眾生無始本際不可得知故。所言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如來說如來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間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法身藏。自性清淨如來藏故。作諸法依止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住持是建立。世尊。不離不離智。不斷不脫。不異無為。不思議佛法。世尊。亦有斷脫異外離離智有為法。亦依亦持亦住持亦建立。依如來藏故。依性有諸道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世尊。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故。及證涅槃果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證涅槃。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不欲涅槃不願涅槃故。」
  46. ^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攝大乘論》:「《大乘阿毘曇修多羅》有偈:『一切諸法依。如是彼諸識。迭互作果事。一切及因事。』」
    陳朝真諦無著攝大乘論》:「如《大乘阿毘達磨》偈說:『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此二互為因。亦恒互為果。』」
    隋朝達磨笈多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如《阿毘達磨修多羅》偈說:『諸法依識住。識依法亦爾。各各互為因。亦恒互為果。』」
    唐朝玄奘無著攝大乘論本》:「如《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說。伽他曰:『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47. ^ 無著攝大乘論》:「云何應知圓成實自性。應知宣說四清淨法。何等名為四清淨法。一者自性清淨。謂真如、空、實際、無相、勝義、法界。二者離垢清淨。謂即此離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淨。謂一切菩提分法波羅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淨。謂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淨緣故。非遍計所執自性。最淨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自性。如是四法總攝一切清淨法。」世親攝大乘論釋》:「自性清淨者。謂此自性本來清淨。即是真如自性。實有一切有情平等共相。由有此故。說一切法有如來藏。」
  48. ^ 圓測《解深密經疏》:「《成唯識論護法釋》云:以能執諸法種子。及能執色根依處。亦能執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
  49. ^ 玄奘成唯識論》:「又不動地已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永捨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七地已前猶有俱生我見愛等。執藏此識為自內我。如何已捨阿賴耶名。若彼分別我見愛等不復執藏說名為捨。則預流等諸有學位。亦應已捨阿賴耶名。許便違害諸論所說。」
  50. ^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此即《如來功德莊嚴經》頌也。」
    圓測《解深密經疏》:「又真諦云:『阿摩羅識反照自體』。無教可憑。復違《如來功德莊嚴經》。彼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准經可知。無垢識者。即是淨分第八識也。又《決定藏論》即是《瑜伽》。彼論本無九識品也。」
  51. ^ 玄奘譯《佛說佛地經》:「妙生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為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妙生當知。清淨法界者。譬如虛空。雖遍諸色種種相中。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如是如來清淨法界。雖復遍至種種相類。所知境界。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復次妙生。大圓鏡智者。如依圓鏡眾像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唯以圓鏡為譬喻者。當知圓鏡如來智鏡平等平等。是故智鏡名圓鏡智。……又如圓鏡極善磨瑩。鑒淨無垢光明遍照。如是如來大圓鏡智。於佛智上。一切煩惱所知障垢永出離故。極善磨瑩為依止定。所攝持故鑒淨無垢。作諸眾生利樂事故。光明遍照。……」
  52. ^ 玄奘世親著《唯識二十論》:「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citta)、意(manas)、識(vijñāna)、了(vijñapti),名之差別。」
    真諦世親《大乘唯識論》:「於大乘中立三界唯有識,如經言:佛子!三界者唯有心。心、意、識等是總名。」
    瞿曇般若流支世親唯識論》:「如大乘經中說三界唯心。……如十地經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與識及了別等,如是四法義一名異。……是故偈言:『唯識無境界故。』」
    鳩摩羅什譯《十住經》:「又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心作。如來說所有十二因緣分,是皆依心。」
    菩提流支世親十地經論》:「經曰:『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論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經曰:『如來所說十二因緣分,皆依一心。』」
    義淨護法《成唯識寶生論》:「由其先許:心、意、識、了,是名差別。由同體事,名不俱陳,故以異名,而宣其義。即此『唯了』之言,非眾共許,欲令解義,取共知聲,更陳餘號。復更顯與經不相違,重說意、識二聲,況彼二義,知體不別,即是其果。若欲要明不違經者,心、了二聲,同其一義,明不違教,釋妨已周,何須更說意與識耶。……」
    窺基《唯識二十論述記》:「梵云:毘若底(此云識)摩呾喇多(此云唯)憑始迦(此云二十)奢薩咀羅(此云論),順此方言,名唯識二十論。唯者,獨但簡別之義。識者,了別詮辨之義。唯有內心,無心外境,立唯識名。」
    「心、意、識、及了別,此之四名,其體無異,但名差別。心,積集義。意,思量義。識,了別義。了,識義。應言了別,此中言略,但說了言。」
  53. ^ 53.0 53.1 瞿曇般若流支世親唯識論》(一名《破色心論》):「又復有義,如大乘經中說『三界唯心』。唯是心者,但有內心無色香等外諸境界。此云何知,如《十地經》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與識及了別等,如是四法義一名異。此依相應心說,非依不相應心說。心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相應心,二者不相應心。相應心者,所謂一切煩惱結使受想行等諸心相應,以是故言:心、意與識及了別等,義一名異故。不相應心者,所謂第一義諦常住不變自性清淨心,故言『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是故偈言:『唯識無境界』故。」
    真諦《大乘唯識論·序》:「《唯識論》言:『唯識者,明但有內心,無色香等外諸境界。』何以得知,如人目有膚翳,妄見毛輪犍闥婆城等種種諸色,實無前境界,但虛妄見有如是諸眾生等外諸境界,故言唯識。若爾但應言破色,不應言破心。此亦有義,心有二種,一者相應心,二者不相應心。相應心者,謂無常妄識虛妄分別,與煩惱結使相應,名相應心。不相應心者,所謂常住第一義諦,古今一相自性清淨心。今言破心者,唯破妄識煩惱相應心,不破佛性清淨心,故得言破心也。」
    真諦龍樹十八空論》:「問:若爾既無自性不淨,亦應無有自性淨,云何分判法界非淨非不淨。答:阿摩羅識自性清淨心,但為客塵所污故名不淨,為客塵盡故立為淨。」「明唯識真實,辨一切諸法唯有淨識。無有能疑,亦無所疑,廣釋如《唯識論》。但唯識義有兩,一者方便,謂先觀唯有阿梨耶識,無餘境界,現得境智兩空,除妄識已盡,名為方便唯識也。二明正觀唯識,遣蕩生死虛妄識心,及以境界,一皆淨盡,唯有阿摩羅清淨心也。」
  54. ^ 入楞伽經》:「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能與六道作生死因緣。譬如伎兒出種種伎。眾生依於如來藏故。」
  55. ^ 印順《唯識學探源》自序:「在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中,唯心論有真心派與妄心派二大流。傅到中國來,即有地論師、攝論師、唯識師三派。此兩大流,真心派從印度東方(南)的大眾分別說系發展而來;妄心派從印度西方(北)的說一切有系中出來。在長期的離合發展中,彼此關涉得很深;然兩大體系的不同,到底存在。大體的說:妄心派重於論典,如無著、世親等的著作:重思辨,重分析,重事相,重認識論;以虛妄心為染淨的所依,清淨法是附屬的。真心派重於經典,都編集為經典的體裁:重直覺,重綜合,重理性,重本體論;,以真常心為染淨的所依,雜染是外鑠的。」
  56. ^ 圓測《解深密經疏》:「真諦三藏。依《決定藏論》。立九識義。如《九識品》說。言九識者。眼等六識。大同識論。第七阿陀那。此云執持。執持第八為我我所。唯煩惱障。而無法執。定不成佛。第八阿梨耶識。自有三種。一解性梨耶。有成佛義。二果報梨耶。緣十八界。故《中邊分別》偈云。根塵我及識。本識生似彼。依彼論等說。第八識緣十八界。三染汙阿梨耶。緣真如境。起四種謗。即是法執。而非人執。依安慧宗。作如是說。第九阿摩羅識。此云無垢識。真如為體。於一真如。有其二義。一所緣境。名為真如及實際等。二能緣義。名無垢識。亦名本覺。具如《九識章》。引《決定藏論》九識品中說。」
    真諦譯《轉識論》(從《無相論》出):「本識亦爾。相境無差別。但由事故。知其有也。就此識中。具有種異。謂依止處等。具如《九識義品》說。」《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由八種相。證阿賴耶識決定是有。謂若離阿賴耶識。依止執受不應道理。最初生起不應道理。有明了性不應道理。有種子性不應道理。業用差別不應道理。身受差別不應道理。處無心定不應道理。命終時識不應道理。」
  57. ^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10〈般若波羅蜜多品〉: 「如來無垢識,永斷諸習氣,清淨智圓明,賢聖所歸趣。 」 (CBETA, T08, no. 261, p. 912, a19-20)
  58. ^ 真諦譯《顯識論》(從《無相論》出):「佛於《解節經》中說偈言:『顯識起分別。分別起熏习熏习起顯識。故生死輪轉。』所言熏习者,一執著分別性,二觀習真實性,以此二義故名熏习。第一熏习者,增長阿梨耶識,阿梨耶識被增長,具足諸能,能生六道受生諸識,以是義故生死圓滿。第二熏习者,名觀習真實性,此熏习能除執著分別性,是第一熏习被損壞故,阿梨耶識亦被損,阿梨耶識既被損,受生識亦被損,以阿梨耶識能生三界,由被損故得三界轉,依此轉依義具五種,如《滅差別相》中解說。」
  59. ^ 真諦譯《轉識論》(從《無相論》出):「起種種分別等者,一一識中皆具能所,能分別即是識,所分別即是境。能即依他性,所即分別性,故云起種種分別及所分別也。由如此義,離識之外無別境,但唯有識義成。既未明遣識,惑亂未除,故名不淨品也。問:遣境在識,乃可稱唯識義。既境識俱遣,何識可成。答:立唯識乃一往遣境,留心卒終為論。遣境為欲空心,是其正意,是故境識俱泯,是其義成。此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亦可卒終為論是摩羅識也。」
  60. ^ 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真如有七種,何等為七:所謂無始有為行相真如;相真如,所謂我空法空;唯識真如,知有為行惟是心;執著真如,所謂我說苦諦;邪行真如,所謂我說集諦;清淨真如,所謂我說滅諦;正修行真如,所謂我說道諦。」
    真諦龍樹十八空論》「《解節經》明佛說有七種真如:一生、二相、三識、四依止、五邪行、六清淨、七正行。……三識真如者,謂一切有為唯有識。……三識真如者,但唯有識,無有境界,境界不成故,識亦不成。此則能緣、所緣,同是不可得性故,名識真如也。……」
    玄奘譯《解深密經》:「如是一切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復七種: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
    真諦譯《三無性論》(從《無相論》出):「真諦者,謂七種如如:一生、二相、三識、四依止、五邪行、六清淨、七正行。……三識如如者,謂一切諸行但唯是識。此識二義故稱如如:一攝無倒,二無變異。攝無倒者,謂十二入等一切諸法但唯是識,離亂識外無別餘法故,一切諸法皆為識攝。此義決定故,稱攝無倒,無倒故如如,無倒如如未是無相如如也。無變異者,明此亂識,即是分別、依他,似塵識所顯,由分別性永無故,依他性亦不有,此二無所有,即是阿摩羅識,唯有此識獨無變異故,稱如如。前稱如如,但遣十二入。小乘所辨一切諸法,唯十二入非是顛倒;今大乘義破諸入,並皆是無,唯是亂識所作故,十二入則為顛倒,唯一亂識則非顛倒,故稱如如。此識體猶變異,次以分別依他,遣此亂識,唯阿摩羅識是無顛倒,是無變異,是真如如也。前《唯識義》中亦應作此識說,先以唯一亂識,遣於外境,次阿摩羅識,遣於亂識故,究竟唯一淨識也。……」
    玄奘譯《顯揚聖教論·成無性品》:「復次頌曰。宣說我法用。皆名為世俗。當知勝義諦。謂七種真如。論曰。世俗諦者。當知宣說我法作用已。如攝淨義品中說。勝義諦者。謂七種真如。已如攝事品中說。」
    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偈曰。已說心性淨。而為客塵染。不離心真如。別有心性淨。釋曰。譬如水性自清而為客垢所濁。如是心性自淨而為客塵所染。此義已成。由是義故。不離心之真如別有異心。謂依他相說為自性清淨。此中應知。說心真如名之為心。即說此心為自性清淨。此心即是阿摩羅識。」
  61. ^ 真諦譯《決定藏論》:「與煩惱俱滅者,如是阿羅耶識而是一切煩惱根本,修善法故此識則滅。言修善者,諸凡夫人起善思惟,而取諸識以為境界,進行安心初觀諸諦,若證四諦得眼智明慧,則能破壞阿羅耶識,未見四諦則不能破。何時能見阿羅耶識,如是進行,若諸聲聞入不退地,又諸菩薩入不退地,得通達法界則能得見,於此識中即見一切諸煩惱聚,於內於外即見己身為煩惱縛,於內見身而為三界麁惡煩惱諸苦所縛。一切行種煩惱攝者,聚在阿羅耶識中。得真如境智增上行故,修習行故,斷阿羅耶識即轉凡夫性,捨凡夫法阿羅耶識滅,此識滅故一切煩惱滅,阿羅耶識對治故,證阿摩羅識阿羅耶識是無常,是有漏法;阿摩羅識是常,是無漏法,得真如境道故,證阿摩羅識阿羅耶識為麁惡苦果之所追逐;阿摩羅識無有一切麁惡苦果。阿羅耶識而是一切煩惱根本,不為聖道而作根本;阿摩羅識亦復不為煩惱根本,但為聖道得道得作根本,阿摩羅識作聖道依因,不作生因。阿羅耶識於善無記不得自在,阿羅耶識滅時有異相貌,謂來世煩惱不善因滅,以因滅故,則於來世五盛陰苦不復得生,現在世中一切煩惱惡因滅故,則凡夫陰滅,此身自在即便如化,捨離一切麁惡果報;得阿摩羅識之因緣故,此身壽命便得自在,壽命因緣能滅於身,亦能斷命,盡滅無餘,一切諸受皆得清淨,乃至如經廣說。一切煩惱相故,入通達分故,修善思惟故,證阿摩羅識。故知阿羅耶識與煩惱俱滅,如是分別真實解釋心意識義。因此解釋心意識故,於三界中得知一切煩惱之法,諸清淨法。」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云何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謂略說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復次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耶識。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麁重縛所縛。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又阿賴耶識,恒為一切麁重所隨;轉依究竟遠離一切所有麁重。又阿賴耶識,是煩惱轉因,聖道不轉因;轉依是煩惱不轉因,聖道轉因,應知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又阿賴耶識,令於善淨無記法中不得自在;轉依令於一切善淨無記法中得大自在。又阿賴耶識斷滅相者,謂由此識正斷滅故捨二種取,其身雖住猶如變化。所以者何,當來後有苦因斷故,便捨當來後有之取;於現法中一切煩惱因永斷故,便捨現法一切雜染所依之取。一切麁重永遠離故,唯有命緣暫時得住。由有此故,契經中言:爾時但受身邊際受、命邊際受,廣說乃至即於現法一切所受究竟滅盡。如是建立雜染根本故,趣入通達修習作意故,建立轉依故,當知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解深密經》:「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 若於諸地波羅蜜多,善修出離,轉依成滿,是名如來法身之相。」
  62. ^ 圓測《解深密經疏》:「大唐三藏。依《楞伽》等及護法宗。唯立八識。不說第九。破清辨云。所立量中。便有自教相違之失。《楞伽》等經。皆說第八阿賴耶故。」
  63. ^ 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識是有情世間生起根本。能生諸根根所依處及轉識等故。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所以者何。無有有情與餘有情互相見等時。不生苦樂等更相受用。由此道理當知有情界互為增上緣。又即此阿賴耶識。能持一切法種子故。於現在世是苦諦體。亦是未來苦諦生因。又是現在集諦生因。如是能生有情世間故。能生器世間故。是苦諦體故。能生未來苦諦故。能生現在集諦故。當知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
  64. ^ 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復次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此非集諦因。由順解脫分等善根與流轉相違故。所餘世間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轉更明盛。由此因緣彼所攝受自類種子。轉有功能轉有勢力。增長種子速得成立。復由此種子故彼諸善法轉明盛生。又復能感當來轉增轉勝。可愛可樂諸異熟果。復次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故。薄伽梵說。有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識界。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又如經說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
  65. ^ 《大智度論》卷12:「問曰:云何我不可得?答曰:如上我聞一時中已說,今當更說。佛說六識:眼識及眼識相應法,共緣色,不緣屋舍、城郭種種諸名。耳、鼻、舌、身識,亦如是。意識及意識相應法,知眼、知色、知眼識,乃至知意、知法、知意識。是識所緣法,皆空無我。生滅故,不自在故。無為法中亦不計我,苦樂不受故。是中若彊有我法,應當有第七識識我;而今不爾,以是故知無我。」
  66. ^ 清辯《大乘掌珍論》:「由此聖教應知。真如唯是一切分別永滅。非實有性。非離非有實性真如轉依為相。法身成就。由得觀空真對治道。一切分別遍計所執種子所依異熟識中。分別等種無餘永斷。因緣無故。畢竟不生。本性無生。本性常住。是名如來轉依法身。」
    《掌珍論疏》:「四由此聖教下。釋經顯離相。文中又四。一由此聖教。應知涅槃真如。唯是一切分別永滅。無法非實有性。二非離下。反解顯涅槃無性。謂非離無有實性真如。轉依為相。法身成就。此言法身即涅槃也。三由得下。順解顯法身無性。由得觀空真對治道者。即無分別智。假說為真對治道。一切分別下。出所治。畢竟無性。假說為轉依法身。如文可解。」
  67. ^ 圓測《解深密經疏》:「諸聲聞藏。但說六識。而無七八。具如諸教。今依大乘。自有兩釋。一龍猛等。但說六識。是故清辨菩薩所造。《中觀心論》入真甘露品云:離六識外。無別阿賴耶識。眼等六識所不攝故。猶如空華。故知彼宗唯立六識。二彌勒宗。依《金光明》等。具立八識。然依此宗。西方諸師。有其三說。……」
  68. ^ 《入中論》〈第六菩提心現前地〉:「由業非以自性滅,故無賴耶亦能生,有業雖滅經久時,當知猶能生自果。」
  69. ^ 瑜伽師地論云:「阿賴耶識乃一切戲論所成諸行界…………」
    勝鬘獅子吼經,法身章云:「世尊。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

參見

阿賴耶識, 梵語, आलयव, ālaya, vijñāna, 又譯為阿梨耶識, 也稱為一切種子識, sarva, bījaka, vijñāna, 異熟識, vipāka, vijñāna, 阿陀那識, ādāna, vijñāna, 持身識, 之義, 即是八識, aṣṭa, vijñāna, 丈夫識, 是瑜伽行唯識學派主要依據, 解深密經, 而提出的學說, 是這個學派的基本理論基礎之一, 如來藏學派進而認為, 是三乘佛法的唯一所依之如來藏, 即真如的因地別名之一, 也稱爲八識田, 識田, 謂其如同諸種子植入田中. 阿賴耶識 梵語 आलयव ज ञ न alaya vijnana 1 2 又譯為阿梨耶識 也稱為一切種子識 sarva bijaka vijnana 1 3 異熟識 vipaka vijnana 4 5 阿陀那識 adana vijnana 6 即 持身識 之義 7 即是八識 aṣṭa vijnana 8 丈夫識 9 阿賴耶識 是瑜伽行唯識學派主要依據 解深密經 10 而提出的學說 是這個學派的基本理論基礎之一 如來藏學派進而認為 阿賴耶識是三乘佛法的唯一所依之如來藏 11 即真如的因地別名之一 也稱爲八識田 識田 謂其如同諸種子植入田中可育化萬有 業報 目录 1 定義 2 音義 3 學說起源 4 學說發展 5 詳述 5 1 异熟识 5 2 如來藏 5 3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6 派系 7 反對意見 8 學術研究 9 註釋與引用 10 參見定義 编辑阿賴耶識屬第一能變識 玄奘 成唯識論 有關有情的八識所屬能變識的說明如下 識所變相雖無量種 而能變識類別唯三 一謂異熟 vi paka 4 即八識 多異熟性故 二謂思量 即第七識 12 恒審思量故 三謂了境 即前六識 了境相麁故 音義 编辑阿賴耶 a laya 在 阿含經 中已經出現 原是用於表示執著 13 的一般術語 根據無著 攝大乘論 說一切有部所傳 增壹阿含經 中 曾提到阿賴耶 14 說一切有部 增壹阿含經 或 如來出現四德經 都未傳入中國 皆已失傳 但日本學者月輪賢隆考證 這段經文相當於巴利文三藏 增支部 四法品 第128經 15 漢譯 增壹阿含經 四諦品 第3經 16 應是源自上座部共有的傳承 在 俱舍論 17 與 清淨道論 18 中 也曾援引類似經文 皆以阿賴耶為執著之意 在 解深密經 中 將阿賴耶 a laya 列為識之一 解釋為 住著 19 攝受 藏隱 20 這個含義可能源自它的梵文詞根 li 學說起源 编辑佛教界一般將阿賴耶識學說的最早完整論說追溯至 解深密經 吾當為汝說心 21 意 22 識 23 祕密 24 之義 廣慧當知 於六趣生死 彼彼有情 墮彼彼有情眾中 或在卵生 或在胎生 或在濕生 或在化生身分生起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 3 成熟 展轉和合 25 增長廣大 26 27 依二執受 一者 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 二者 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 28 有色界中具二執受 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29 廣慧 此識亦名阿陀那識 6 30 何以故 由此識 於身隨逐執持 31 亦名阿賴耶識 2 32 何以故 由此識 於身攝受藏隱 同安危義故 19 亦名為心 33 何以故 由此識 色 聲 香 味 觸等積集滋長故 34 廣慧 阿陀那識為依止 為建立故 35 六識身轉 謂眼識 耳 鼻 舌 身 意識 36 此中有識眼 37 及色為緣 生眼識 與眼識俱 隨行同時同境 有分別意識 38 轉 39 有識耳 鼻 舌 身及聲 香 味 觸為緣 生耳 鼻 舌 身識 與耳 鼻 舌 身識俱 隨行同時同境 有分別意識轉 廣慧 若於爾時一眼識轉 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 與眼識同所行轉 若於爾時二 三 四 五諸識身轉 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 與五識身同所行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阿陀那識甚深細 40 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 41 無著 攝大乘論 中 引證 阿毘達磨大乘經 為阿賴耶識學說的起源 1 部派佛教時期對心意識三分理論就有了仔細的研討 但被說一切有部列為參考異說 42 在佛教早期的有關論述中 主要採用異熟識或結生識等術語 在瑜伽行唯识学派中 轉而使用 阿賴耶識 這個原來作為異熟識別名的術語來表示第七識 意識及前五識的根本 按佛教界的一般看法 阿陀那識和阿賴耶識 這兩個異熟識別名 在佛教初期經論中沒有出現 是因為它們以功能得名 而且行相十分微細 如 解深密經 中說 阿陀那識的行相微細 所以佛陀於凡夫及二乘前不演說 又如唐譯四十卷本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八 如是甚深阿賴耶識行相微細究竟邊際 唯諸如來住地菩薩之所通達 愚法聲聞及辟支佛 凡夫 外道悉不能知 學說發展 编辑 大乘密嚴經 指出 阿賴耶識恒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 但其本體藏識 43 卻是 性常圓潔不增不減 44 無著和世親遵崇如來藏法義 45 引入了藏識 識藏 46 和如來藏釋義 47 後世論師又依據 楞伽經 等 43 向阿賴耶識增加了別名無垢識即善淨八識 如玄奘 成唯識論 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 而隨義別立種種名 謂或名心 由種種法熏习種子所積集故 或名阿陀那 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 48 或名所知依 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 或名種子識 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 此等諸名通一切位 或名阿賴耶 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 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 此名唯在異生 有學 非無學位 不退菩薩 49 有雜染法執藏義故 或名異熟識 能引生死 善 不善業異熟果故 此名唯在異生 二乘 諸菩薩位 非如來地 猶有異熟無記法故 或名無垢識 最極清淨 諸無漏法所依止故 此名唯在如來地有 菩薩 二乘及異生位持有漏種 可受熏习 未得善淨第八識故 如契經 50 說 如來無垢識 是淨無漏界 解脫一切障 圓鏡智相應 51 詳述 编辑唯識宗認為 八識在因地凡夫位時阿賴耶性重故名為阿賴耶識 爲一切諸法所依 阿赖耶识是唯识学的核心范畴 是根本识 是持身識能持種 其它各识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末那识 都由衪生出 自无始以来 阿赖耶识就含藏著净染万法种子 如果對 万法从心而起 这一真理不明了 就称作 无明 此 无明 是产生其他无明的根本 所以又称为 无始无明 根本无明 并由此产生人 法二我执等烦恼的 枝末无明 而这一切都是凡 愚未親證阿赖耶识前的本能状态 异熟识 编辑 唯识宗認為 阿赖耶识所含藏的有漏有為法種可經由所造的善恶业所薰习而轉變善染性 以业种子为增上缘而招感异熟果 故亦称為异熟识 它是以阿赖耶识之果相命名 部分論師稱 當阿赖耶识中之異生阿赖耶性斷除後改名为异熟识 或稱阿摩羅識 又稱第九識 其實本體同第八识 只是含藏的內容不同而有異名 它仍是因果业报之主体 如來藏 编辑 依據 大乘密嚴經 佛說如來藏 以為阿賴耶 惡慧不能知 藏即賴耶識 如來清淨藏 garbha 世間阿賴耶 alaya 如金與指環 展轉無差別 一切眾生阿賴耶識 本來而有圓滿清淨 出過於世同於涅槃 譬如明月現眾國土 世間之人見有虧盈 而月體性未嘗增減 藏識亦爾 普現一切眾生界中 性常圓潔不增不減 44 阿賴耶識 就是 藏識 即 如來藏 43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编辑 世親 唯識二十論 52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 以契經說 三界唯心 心 意 識 了 名之差別 53 其立論依據是 華嚴經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 如佛眾生然 應知佛與心 體性皆無盡 54 派系 编辑現代研究者如印順稱 55 對於阿賴耶識的性質 唯識學中又分兩派 真心派 南北朝真諦三藏據安慧 56 學說建立的攝論宗屬於此派 認為諸佛如來的無垢識 是永遠斷除了任何習氣 57 當經由修行 58 阿賴耶識與以其為根本的諸煩惱染雜俱滅之後 59 修行者能夠證得 心性本淨 53 的心真如 60 即阿摩羅識 最終可究竟成佛 61 妄心派 唐朝玄奘三藏據護法 62 學說建立的法相宗屬於此派 以虛妄心為染淨的所依 清淨法是附屬的 他們主張阿賴耶識唯妄非真 其中包涵的種子開發萬法 63 從有漏的種子開顯迷界 從無漏的種子 64 開顯悟界 淨化阿賴耶識所含藏染污種子 轉化成善淨第八識即大圓鏡智 則可最終成佛 玄奘三藏作有 八识规矩颂 其中阿赖耶识颂為 性唯無覆五遍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爭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纔捨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反對意見 编辑在 大智度論 中 龍樹曾提出 佛說六識 意識所緣的諸法都是生滅法 如果存在 我法 的話 應該有第七識去識別它 但是沒有第七識存在 因此無我 65 清辯論師等人解讀龍樹著作 以真如轉依為假名 66 只立六識 67 玄奘引證 楞伽經 說八識作為回應 相傳龍樹曾為 華嚴經 作註疏 但在龍樹著作中 未曾提及阿賴耶識的存在 因此有人認為 阿賴耶識學說在龍樹時代應尚未出現 阿賴耶識的建立 可能是為了回應龍樹中觀學派提出的質難 月稱 入中論 認為 不需要立阿賴耶識 68 學術研究 编辑有研究者 谁 認為 如來藏學派中 有人因為斷章取義佛經的義理而誤認為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 在講說如來藏的經典中 如來藏乃實相第一義諦 等同於多個其他名詞 如佛性 法身 自性涅槃 真如法性 實際 圓覺等皆與聖諦如來藏同義異名 而 阿賴耶識 八識 含藏識 等等 皆是有漏法 如來藏乃為法身在纏 而阿賴耶識乃人身五蘊之識主 一為實相聖諦 一為我執妄識 不可與如來藏第一義諦相提並論 69 註釋與引用 编辑 1 0 1 1 1 2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 攝大乘論 如來經中說 謂阿犁耶識 以阿犁耶識語故 作阿犁耶識語說 如來於 大乘阿毘曇經 偈中說 無始已來性 一切法所依 有彼諸道差 及令得涅槃 還彼經所說 一切諸法家 彼識一切種 故說為家識 聰明者乘此 陳朝真諦譯無著 攝大乘論 世尊於何處說此識 及說此識名阿黎耶 如佛世尊 阿毘達磨略本 偈中說 此界無始時 一切法依止 若有諸道有 及有得涅槃 阿毘達磨 中復說偈云 諸法依藏住 一切種子識 故名阿黎耶 我為勝人說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論 論曰 世尊於何處說此阿梨耶識 名阿梨耶識 世尊於 阿毘達磨經 偈中說 界體無始時 諸法共依止 由此有諸趣 及涅槃勝得 即彼經復說偈 諸法所依住 一切種子識 故名梨耶識 我為勝人說 唐朝玄奘譯無著 攝大乘論本 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 名阿賴耶識 謂薄伽梵於 阿毘達磨大乘經 伽他中說 無始時來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諸趣 及涅槃證得 即於此中 復說頌曰 由攝藏諸法 一切種子識 故名阿賴耶 勝者我開示 瑜伽師地論 攝抉擇分 問何等是界義 答因義 種子義 本性義 種性義 微細義 任持義 是界義 玄奘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 此中能證阿賴耶識 其體定是阿賴耶識 今界者 謂因 是一切法等所依止 現見世間於金鑛等說界名故 由此是因故 一切法等所依止因 體即是所依止義 由此有者 由一切法等所依有 諸趣者 於生死中所有諸趣 趣者 謂異熟果 由此果故 或是頑愚瘖瘂種類 或有勢力能了善說惡說法義 或能證得上勝證得 又為煩惱所依止性 由此故有猛利煩惱長時煩惱 如是四種異熟差別所依止故 無有堪能 應知翻此名有堪能 非唯諸趣由此而有 亦由此故證得涅槃 要由有雜染方得涅槃故 無性 攝大乘論無性釋 此引阿笈摩 證阿賴耶識名所知依 無始時者 初際無故 界者 因也 即種子也 是誰因種 謂一切法 此唯雜染 非是清淨故 後當言 多聞熏习所依 非阿賴耶識所攝 如阿賴耶識成種子 如理作意所攝 似法似義所起等 彼一切法等所依者 能任持故 非因性故 能任持義 是所依義 非因性義 所依能依性各異故 若不爾者 界聲已了無假依言 玄奘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 多聞熏习所依者 謂大乘法所熏自體 非阿賴耶識所攝者 謂能對治阿賴耶識故 如阿賴耶識成種子者 謂如阿賴耶識為一切雜染法因 此為一切清淨法因亦爾 如理作意所攝者 謂如理作意為自性 似法似義而生者 謂似法義相而生起時 2 0 2 1 北魏佛陀扇多譯 攝大乘論 然復彼何故 名阿犁耶識 有生法者依彼 一切諸染法作果於彼 彼亦依諸識作因故 說為阿犁耶識 或復眾生依彼為我故 名阿犁耶識 陳朝真諦譯 攝大乘論 云何佛說此識 名阿黎耶 一切有生不淨品法 於中隱藏為果故 此識於諸法中隱藏為因故 復次諸眾生藏此識中 由取我相故 名阿黎耶識 真諦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 論曰 一切有生不淨品法 於中隱藏為果故 釋曰 一切謂三世 三世中取正生能生不淨品法 謂翻五種淨品 名不淨品 論曰 此識於諸法中隱藏為因故 釋曰 諸法謂阿黎耶識果 即不淨品等 阿黎耶識藏住此果中為因 論曰 復次諸眾生 藏此識中 由取我相故 是故名阿黎耶識 釋曰 藏者以執義 約阿陀那識及意識 說眾生名 何以故 一切眾生無無我執 我執若起 緣何境 緣本識起 微細一類相續不斷故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論 論曰 然此識何因緣故 說名阿梨耶 一切有生染法 依住為果 此識亦依彼法為因故 名阿梨耶識 又眾生依住以為自我故 名阿梨耶識 釋曰 此識名阿梨耶者 謂諸法依住故 依住者 共轉故 有生者 謂有生起類皆名有生故 染法者 謂異於淨法故 眾生依住為自我者 執取故 唐朝玄奘譯無著 攝大乘論本 復何緣故 此識說名阿賴耶識 一切有生雜染品法 於此攝藏為果性故 又即此識 於彼攝藏為因性故 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 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玄奘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 今訓此識阿賴耶名 一切有生者 諸有生類皆名有生 雜染品法者 是遮清淨義 於中轉故 名為攝藏 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者 是執取義 無性 攝大乘論無性釋 能攝藏諸法者 謂是所熏 是習氣義 非如大等顯了法性 藏最勝中 阿賴耶識攝藏諸法 亦復如是 為簡彼義 是故復言 一切種子識 與一切種子俱生俱滅故 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故 展轉攝藏 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非如最勝即顯了性 顯自簡劣故 一切雜染 庫藏所治 種子體性之所攝藏 能治彼故 非互相違為因果性 是正道理 然得為所依 若處有所治 亦有能治故 於此攝藏者 顯能持習氣 由非唯習氣名阿賴耶識 要能持習氣 如彼說意識 且有爾所熏习異計 或說六識展轉相熏 或說前念熏於後念 或說熏識剎那種類 如是一切皆不應理 是故唯說阿賴耶識是所熏习 非餘識者 玄奘 成唯識論 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 能攝藏諸雜染法 依斯建立阿賴耶名 非如勝性轉為大等 種子與果體非一故 能依所依俱生滅故 與雜染法互相攝藏 亦為有情執藏為我 故說此識名阿賴耶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此正述阿賴耶名義 次簡外執 外執云 三德冥性將起轉變 名為勝性 轉為大等二十三諦 具如前敘 彼雖計有因果 而體定一是常 此遮僧佉計為勝性 即自性體起用 名勝性 梵云僧佉 此翻為數 即智惠數 數度諸法根本 立名從數起論 名為數論 論能生數 亦名數論 其造數論及學數論 名數論者 此師所造 金七十論 謂有外道入金耳國 以鐵鍱腹 頂戴火盆 擊王論鼓求僧論議 因諍世界初有後無 謗僧不如外道 遂造七十行頌申數論宗 王意朋彼以金賜之 外道欲彰己令譽 遂以所造名金七十論 彼論長行天親菩薩之所造也 依金七十論立二十五諦 總略為三 次中為四 廣為二十五 彼論云 略為三者 謂變易 自性 我知 變易者 謂中間二十三諦 自性所作 名為變易 自性者 冥性也 今名自性 古名冥性 今亦名勝性 未生大等 但住自分名為自性 若生大等 便名勝性 用增勝故 我知者 神我也 中為四者 一本而非變易 謂即自性 能生大等故 名為本 不從他生故 非變易 二變易而非本 一說謂十六諦 即十一根及五大 總十六諦 又說但十一根 唯從他生名為變易 不能生他 是故非本 三亦本亦變易 一說謂七諦 即大 我慢及五唯量 又說并五大合十二法 謂從他生 復生他故 四非本非變易 謂神我諦 廣為二十五諦者 一自性 二大 三我慢 四五唯 五五大 六五知根 七五作業根 八心平等根 九我知者 於此九位開為二十五諦 問 自性云何能與諸法為生因也 答 三德合故 能生諸諦 三德者 梵云薩埵 此云有情 亦言勇健 今取勇義 梵云剌闍 此名為微 牛毛塵等皆名剌闍 亦名塵坌 今取塵義 梵云答摩 此名為闇 鈍闇之闇 三德應名勇 塵 闇也 若傍義翻 舊名染 麁 黑 今云黃 赤 黑 舊名喜 憂 闇 今名貪 嗔 癡 舊名樂 苦 癡 今言樂 苦 捨 外人問曰 此我知者 作受者耶 答是受者 三德作故 問 既非作者 用我何為 答曰 為領義故 義之言境 證於境也 我是知者 餘不能知 又從冥性既轉變已 我受用故 次第生者 自性本有 無為常住 唯能生他 非從他生 由我起思受用境界 從自性先生大 大者 增長之義 自性相增故 名為大 或名覺 亦名想 名遍滿 名智 名惠 從大生我執 我執者 自性起用觀察於我 知我須境 故名我執 初亦名轉異 亦名脂膩 金七十論 故知自性中有大 故知因中有果 3 0 3 1 無著 攝大乘論 阿賴耶識中諸雜染品法種子 為別異住 為無別異 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 亦非不異 然阿賴耶識如是而生 有能生彼功能差別 名一切種子識 世親 攝大乘論釋 阿賴耶識中雜染法種子 為異 為不異 若爾何失 若有異者 彼諸種子應分分別 阿賴耶識剎那滅義 亦不應成 有別異故 由善 不善熏习力故 種子應成善 不善性 然許無記 若不異者 云何有多 此不應理 是故二說俱有過失 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 亦非不異 乃至名一切種子識者 為避如前所說過失 故不定取異及不異 如是而生者 謂由如是品類而生 有能生彼功能差別者 謂有能生雜染品法功能差別相應道理 由與生彼功能相應故 名一切種子識 於此義中有現譬喻 如大麥子於生自芽有功能 故有種子性 若時陳久或火相應 此大麥果功能損壞 爾時麥相雖住如本 勢力壞故無種子性 阿賴耶識亦復如是 有生雜染諸法功能 由此功能相應故 說名一切種子識 剎那滅者 謂 內外 二種子皆生 無間定滅壞故 所以者何 不應常法為種子體 以一切時其性如本無差別故 4 0 4 1 無著 攝大乘論 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其自性 能攝三界一切自體一切趣等 何因緣故 善 不善法能感異熟 其異熟果無覆無記 由異熟果無覆無記 與善 不善互不相違 善與不善互相違故 若異熟果善 不善性 雜染還滅應不得成 是故異熟識唯無覆無記 世親 攝大乘論釋 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自性 者 謂得自體異類熟故 諸法種子熏在中故 一切趣等者 謂五趣等 一切自體者 謂趣趣中 同分異分 種種差別 世親 大乘成業論 能續後有能執持身故 說此名阿陀那識 攝藏一切諸法種子故 復說名阿賴耶識 前生所引業異熟故 即此亦名異熟果識 無著 攝大乘論 若有於此非等引地沒已 生時依中有位意 起染污意識 結生相續 此染污意識於中有中滅 於母胎中 識 羯羅藍更相和合 若即意識與彼和合 既和合已依止此識 於母胎中有意識轉 若爾即應有二意識 於母胎中同時而轉 又即與彼和合之識是意識性 不應道理 依染污故 時無斷故 意識所緣不可得故 是故成就 此和合識非是意識 但是異熟識 是一切種子識 玄奘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 非等引地 即是欲界 沒者死也 染污意識 即是煩惱俱行意識 結生相續者 謂攝受自體 此染污意識 緣生有為境 於中有中滅 言和合者 識與赤白同一安危 若和合識即是意識 依此復生所餘意識 是則一時二意識轉 謂所依止和合意識 及能依止所餘意識 又和合識是意識性 不應道理 何以故 依染污故 時無斷故 謂此意識 貪等煩惱所染污意為所依止 緣生有境 故是染污 即此為依 名依染污 於此位中所依異熟 不容染污 是無記故 此和合識常無間斷 任業轉故 意識所緣不可得故者 意識所緣明了可得 所謂諸法 此和合識無有如是明了所緣 是故此識是意識性 不應道理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論 又彼和合意識不可成立為意識 何以故 一切時染污為依止故 彼和合意識 以欲等煩惱染污意為依止 攀緣生有 是染污故 依止於此 故名染污為依止 此已住胎識 不以染污為依止 以報體無記故 無性 攝大乘論無性釋 依中有位意者 謂依死生二有中間 中有轉心 起染污者 與愛恚俱有顛倒故 言意識者 餘識爾時久已沒故 連持生故 名為相續 攝受生故 名為結生 此染污意識者 緣生有故 於中有中滅者 此若不滅無生有故 於母胎中識羯羅藍更相和合者 謂此滅時 於母胎中 有異熟識與其赤白同一安危 令相和雜成羯羅藍 如世尊說 阿難陀 識若不入母胎者 不應和合羯羅藍 成羯羅藍之體性 若即意識者 謂此若非阿賴耶識 既和合已者 謂受生已 依止此識者 依異熟識 有意識轉者 有別轉識 謂與信等貪等相應 樂苦受俱分別意識 後後位轉 若爾即應有二意識 於母胎中同時而轉者 謂異熟體有情本事 不待今時加行而轉無記意識 及可了知所緣行相 樂苦受等相應意識 是二意識應一身中一時而轉 然不應許 經相違故 如是頌言 無處無容 非前非後 同身同類 二識並生 又不應許此二 是一自性別故 又異熟識不應間斷 結相續已 後應餘處更結生故 又異熟體唯恒相續 更無異趣 又即與彼和合之識是意識性 不應道理 依染污故 時無斷故者 由立宗門顯與彼法自相相違 謂共決定 若是意識 非一切處 非一切種 非一切時依於染污 猶如後時所有意識 如是結生相續時識 於一切處 一切種類 一切時分皆依染污 即中有攝後心為依 此所依心 生有為境 於一切處 一切種類 一切時分是染污故 能依之識非是意識 由此越於意識法故 或有說言 與四煩惱恒相應心 名染污依 已相續心應成染污 此已成立許為無記 異熟性故 意識所緣不可得故者 此義重增遮意識因 若是意識決定可得自所緣境 謂可了知 如中有位最後意識 已相續心 所緣境界不可了知 故非意識 不應以彼住滅定心為此妨難 不許彼是意識性故 如是此中但說所緣為不可得 難了知故 非全無有 以於爾時非無有法 雖是其有 而不可知 6 0 6 1 無著 攝大乘論 復次此識亦名阿陀那識 此中阿笈摩者 如 解深密經 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 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執受一切有色根故 一切自體取所依故 所以者何 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 盡壽隨轉 又於相續正結生時 取彼生故 執受自體 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世親 攝大乘論釋 執受一切有色諸根故者 所以者何 有色諸根由此執受 盡壽隨轉 用此為釋 謂由眼等有色諸根 阿賴耶識所攝受故 非如死身青瘀等位 一切自體取所依故者 又於相續正結生時 取彼生故 執受自體 用此為釋 謂由此識是相續識故 於相續正結生時 能攝受生 一期自體亦為此識之所攝受 由阿賴耶識中 一期自體熏习住故 彼體起故 說名彼生 受彼生故 名取彼生 由能取故 執受自體 以是義故 阿賴耶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世親 大乘五蘊論 阿賴耶識者 謂能攝藏一切種子故 又能攝藏我慢相故 又復緣身為境界故 即此亦名阿陀那識 能執持身故 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 攝決擇分 云何名為勝義道理建立差別 謂略有二識 一者阿賴耶識 二者轉識 阿賴耶識是所依 轉識是能依 此復七種 所謂眼識乃至意識 譬如水浪依止暴流 或如影像依止明鏡 唐朝玄奘譯無著 攝大乘論 又若略說阿賴耶識 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其自性 能攝三界一切自體 一切趣等 復次其餘轉識 普於一切自體 諸趣 應知說名能受用者 如 中邊分別論 中說 伽他曰 一則名緣識 第二名受者 此中能受用 分別推心法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如 阿毘達磨大乘經 中說 伽他曰 諸法於識藏 識於法亦爾 更互為果性 亦常為因性 玄奘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 阿賴耶識與一切法 於一切時互為因果 展轉相生 若於此時阿賴耶識為諸法因 即於爾時諸法為果 若於此時阿賴耶識為諸法果 即於爾時諸法為因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論 論曰 此二種識亦更互為緣 如 阿毘達磨修多羅 偈說 諸法依識住 識依法亦爾 各各互為因 亦恒互為果 釋曰 各各互為因者 阿梨耶識 於一切時 為諸法生因 亦恒互為果者 若阿梨耶識為因 則諸法為果 諸法為因 則阿梨耶識為果 無性 攝大乘論無性釋 此中為顯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更互為緣 引阿笈摩令其堅固故 說諸法於識藏等 又如 瑜伽師地論 攝決擇分 中說 瑜伽師地論 攝決擇分 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作二緣性 一為彼種子故 二為彼所依故 為種子者 謂所有善不善無記轉識轉時 一切皆用阿賴耶識為種子故 為所依者 謂由阿賴耶識執受色根 五種識身依之而轉 非無執受 又由有阿賴耶識故 得有末那 由此末那為依止故 意識得轉 譬如依止眼等五根 五識身轉 非無五根 意識亦爾 非無意根 復次諸轉識與阿賴耶識作二緣性 一於現法中 能長養彼種子故 二於後法中 為彼得生 攝殖彼種子故 於現法中長養彼種子者 謂如依止阿賴耶識 善 不善 無記轉識轉時 如是如是於一依止 同生同滅 熏习阿賴耶識 由此因緣 後後轉識善 不善 無記性轉 更增長轉 更熾盛轉 更明了而轉 於後法中 為彼得生 攝殖彼種子者 謂彼熏习種類 能引攝當來異熟無記阿賴耶識 如是為彼種子故 為彼所依故 長養種子故 攝殖種子故 應知建立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性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 攝大乘論 略說阿犁耶識 因事及果事報識一切種子性已 是故三界中攝一切身及一切道 所有餘六轉順識 彼一切身道處受果報 密嚴經 卷2 所謂阿賴耶 第八丈夫識 運動於一切 如輪轉眾瓶 如油遍在麻 鹽中有鹹味 丈夫即原人或神我的另譯 圓測 解深密經疏 此經一部 自有二種 一者廣本 有十萬頌 二者略本 千五百頌 然此略經 梵本唯一 隨譯者異乃成四部 增壹阿含經 序品 如是阿含增一法 三乘教化無差別 佛經微妙極甚深 能除結使如流河 然此增一最在上 能淨三眼除三垢 其有專心持增一 便為總持如來藏 正使今身不盡結 後生便得高才智 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 攝決擇分 此中諸識 皆名心 意 識 若就最勝 阿賴耶識名心 何以故 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 於一切時緣執受境 緣不可知一類器境 末那名意 於一切時執我我所及我慢等 思量為性 餘識名識 謂於境界了別為相 玄奘譯 顯揚聖教論 攝事品 心者 謂心 意 識 差別名也 問何等為識 答識有八種 謂阿賴耶識 眼 耳 鼻 舌 身識 意 及意識 意者 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 還緣彼識 我癡 我愛 我 我所執 我慢相應 或翻彼相應 於一切時 恃舉為行 或平等行 與彼俱轉 了別為性 如薄伽梵說 內意處不壞 外法處現前 及彼所生作意正起 如是所生意識得生 世親 大乘五蘊論 云何識蘊 謂於所緣境 了別為性 亦名心 意 由採集故 意所攝故 最勝心者 謂阿賴耶識 最勝意者 謂緣阿賴耶識為境 恒與我癡 我見 我慢 及我愛等相應之識 前後一類相續隨轉 除阿羅漢果 及與聖道滅盡等至現在前位 安慧 大乘廣五蘊論 云何識蘊 謂於所緣 了別為性 亦名心 能採集故 亦名意 意所攝故 若最勝心 即阿賴耶識 最勝意者 謂緣藏識為境之識 恒與我癡 我見 我慢 我愛相應 前後一類相續隨轉 除阿羅漢聖道 滅定現在前位 如是六轉識 及染污意 阿賴耶識 此八名識蘊 世親 triṁsikavijnaptikarikaḥ 唯識三十論頌 atmadharmopacaro hi vividho yaḥ pravartate vijnanapariṇame sau pariṇamaḥ sa ca tridha 1 vipako mananakhyasca vijnaptirviṣayasya ca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謂異熟 思量 及了別境識 玄奘 成唯識論 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 謂第七識 彼識若無定不轉故 論說藏識恒與末那俱時轉故 又說藏識恒依染污 此即末那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又說藏識恒依染污 即如無性第三卷云 或有說言 與四煩惱恒相應心名染污依 同世親說 由此既言恒依染污 故知第八以七為依 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 攝決擇分 所依者 謂由阿賴耶識執受色根 五種識身依之而轉 非無執受 又由有阿賴耶識故 得有末那 由此末那為依止故 意識得轉 譬如依止眼等五根 五識身轉 非無五根 意識亦爾 非無意根 真諦譯 決定藏論 依託者 阿羅耶識持諸色根 五識得生 不持不生 有阿羅耶識時 意識得生 玄奘譯 顯揚聖教論 攝勝決擇品 依止因者 謂由阿賴耶識所執色根為依止故 五識身轉 非無執受 又由有此識故得有意根 由此意根為依止故 意識得生 譬如依止眼等五種色根 五識身轉 非無五根 意識亦爾 非無意根 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 攝決擇分 云何建立阿賴耶識與轉識等俱轉轉相 謂阿賴耶識或於一時唯與一種轉識俱轉 所謂末那 何以故 由此末那 我見慢等恒共相應 思量行相 若有心位 若無心位 常與阿賴耶識一時俱轉 緣阿賴耶識以為境界 執我起慢 思量行相 或於一時與二俱轉 謂末那及意識 或於一時與三俱轉 謂五識身隨一轉時 或於一時與四俱轉 謂五識身隨二轉時 或時乃至與七俱轉 謂五識身和合轉時 又復意識染污末那以為依止 彼未滅時 相了別縛不得解脫 末那滅已 相縛解脫 真諦譯 決定藏論 得共相應生者 阿羅耶識或共一識相應得生 如說於心 心有我見憍慢為相 於有意識 於無意識 阿羅耶識恒相應生 此我慢心取阿羅耶識為境 言是我 言有我為相 或二識俱生 謂於意識 或三識共生 謂於意 意識 於五識中隨取一識 或四識相應生 於五識取二識 乃至於五六七識共生 六塵現在前故 此意識依心得立 因心未滅之時 意識不解縛故 因心若滅 意識則解 玄奘譯 顯揚聖教論 攝勝決擇品 問諸識俱轉相建立云何 答阿賴耶識或於一時唯與一轉識俱起 謂與意根 所以者何 由此意根恒與我見我慢等相應 高舉行相 若有心位 若無心位 恒與此識俱時生起 又此意根恒緣阿賴耶識為其境界 執我及慢 高舉行相而起 又即此識於一時間或與二轉識俱起 謂意及意識 於一時間或與三轉識俱起 謂五識身隨一起時 前二及此一 於一時間或與四轉識俱起 謂五識身隨二起時 前二及此二 如是於一時間或乃至與七轉識俱起 謂五識身和合起時 前二及此五 復次前說意識依染污意生 意未滅時 於相了別縛不得解脫 若意滅已 相縛解脫 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 攝決擇分 又前說末那恒與阿賴耶識俱轉 乃至未斷 當知常與俱生任運 四種煩惱一時相應 謂薩迦耶見 我慢 我愛 及與無明 此四煩惱 若在定地 若不定地 當知恒行不與善等相違 是有覆無記性 真諦譯 決定藏論 心界於前已說 至於滅時 與四煩惱共相雜生 我見 憍慢 我欲 無明 此四煩惱於定 不定地 於善 不善 無記法中 無有妨礙 即是穢污無記之法 玄奘譯 顯揚聖教論 攝勝決擇品 復次如前所說意根常與此識俱轉 於一切時乃至未斷 當知恒與任運俱生 四種煩惱相應 所謂薩迦耶見 我慢 我愛 無明 此四煩惱 若在定地 若不定地 當知恒行不與善等相違 是有覆無記性 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 攝決擇分 若此六識 為彼六識等無間緣 即施設此名為意根 亦名意處 亦名意界 真諦譯 決定藏論 一是識 為識作次第緣 亦名為意 亦名意入 亦名心界 玄奘 成唯識論 故 瑜伽 言 若此六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 即施設此名為意根 若五識前後定唯有意識 彼論應言 若此一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 或彼應言 若此六識為彼一識等無間緣 既不如是故 知五識有相續義 真諦譯 轉識論 從 無相論 出 能緣有三種 一果報識 即是阿梨耶識 二執識 即阿陀那識 三塵識 即是六識 世親 十地經論 云何餘處求解脫 是凡夫如是愚癡顛倒 常應於阿梨耶識及阿陀那識中求解脫 乃於餘處我我所中求解脫 等同於 渴愛 梵文 tṛṣṇa 或 tṛṣa 無著 攝大乘論 復次聲聞乘中 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 如彼增壹阿笈摩說 世間眾生愛阿賴耶 樂阿賴耶 欣阿賴耶 憙阿賴耶 為斷如是阿賴耶故 說正法時恭敬攝耳 住求解心 法隨法行 如來出世如是甚奇 希有正法出現世間 於聲聞乘 如來出現四德經 中 由此異門密意 已顯阿賴耶識 玄奘 成唯識論 說一切有部增壹經中亦密意說此名阿賴耶 謂愛阿賴耶 樂阿賴耶 欣阿賴耶 憙阿賴耶 在巴利三藏的 相應部 有偈篇 第六梵天相應 第一梵天品 中有 Alayarama kho panayaṃ paja alayarata alayasammudita 將此句譯為中文 就是 又彼諸人是樂阿賴耶 喜阿賴耶 悅阿賴耶 漢譯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 勸請品 第十九 中對應的只有一句話 人不信受 亦不奉行 巴利文三藏 增支部 四法品 第128經 此丘眾哦 眾生愛阿賴耶 aalaya aaraama 樂阿賴耶 aalaya rata 欣阿賴耶 aalaya sammudita 如來說非阿賴耶 anaalaya 法時 彼等洗耳恭聽 生起想要了解的心 比丘眾哦 因為如來應供正等覺者的出現 而有此第一希奇未曾有法出現 增壹阿含經 四諦品 第3經 若如來出現於世時 便有四未曾有法出現於世 云何為四 此眾生類多有所著 若說不染著法時 亦復承受 念修行之 心不遠離 若如來出現於世時 有此四未曾有法出現於世 是謂初未曾有法出現於世 阿毘達磨俱舍論 卷16 分別業品 謂契經說 佛告大母 汝意云何 諸所有色 非汝眼見 非汝曾見 非汝當見 非希求見 汝為因此 起欲 起貪 起親 起愛 起阿賴耶 起尼延底 起耽著不 葉均譯 清淨道論 說根諦品 又世尊說 輪迴的 發生之時 同時亦說明其原因 在說 輪迴的 停之時 同時亦說明其停止的方法 如是說其發生及停止並此二者之因 故結論只有四種 或以應知 苦 應斷 集 應證 滅 應修 道 或以愛事 處 愛 愛之滅 愛滅之方便 或以阿賴耶 執著 喜阿賴耶 破阿賴耶 破阿賴耶之方便 而說為四 如是應以不增減而知抉擇 三 釋滅 只一涅槃法而依如是之義 即彼前述之愛的 消滅 無餘離貪 滅 捨離 放棄 解脫 無執著 無阿賴耶 19 0 19 1 北魏菩提流支譯 深密解脫經 亦名阿梨耶識 何以故 以彼身中住著故 一體相應故 陳朝真諦譯 攝大乘論釋 此證從 解節經 出 或說名阿黎耶識 何以故 此本識於身常藏隱 同成壞故 隋朝達磨笈多譯 攝大乘論釋論 復於 解節阿含 中 或說名阿梨耶 於身隱藏普遍 同衰利安否故 唐朝玄奘譯 解深密經 亦名阿賴耶識 何以故 由此識於身攝受 藏隱 同安危義故 無著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何等為心 謂蘊界處習氣所熏一切種子 阿賴耶識 亦名異熟識 亦名阿陀那識 以能積集諸習氣故 安慧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習氣者 謂由現行蘊等令彼種子皆得增益 一切種子識者 謂能生蘊等諸法種子所積集故 阿賴耶識者 謂能攝藏諸法種子故 又諸有情取為我故 異熟識者 先業所生故 阿陀那識者 謂能數數令生相續 持諸根等令不壞故 又言心者 謂能積集一切法習氣故 無著 攝大乘論 此亦名心 如世尊說心意識三 心體第三 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 是故成就阿賴耶識以為心體 由此為種子 意及識轉 何因緣故亦說名心 由種種法熏习種子所積集故 唐朝玄奘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 此亦名心者 阿賴耶識即是心體 意識二義差別可得 當知心義亦有差別 心體第三 若離阿賴耶識無別有性 由此為因 意及轉識皆得生起 見取轉識 當知亦即取第二意 所以者何 彼將滅時得意名故 由種種法者 由各別品類法 熏习種子者 功能差別因 所積集故者 是極積聚一合相義 隋朝達磨笈多譯 攝大乘論釋論 論曰 亦說名心 如世尊說心意識 心體第三 離阿梨耶識不可得 是故成就阿梨耶識為心 由此為種子故 意及意識等轉生 何緣故說名為心 種種諸法熏习種子聚集故 釋曰 復說名心者 阿黎耶識即名為心 意及識二種有別義可見 當知此心亦有別義 以見意及轉識 以阿梨耶識為因生故 心體餘處不可得 佛說識者 即是次第滅意所攝 由彼識滅已 說為意故 復次由種種法熏习種子聚集故 得名心 於中種種者 諸法各各相故 熏习種子者 謂有功能為彼差別因故 聚集者 密合積聚一摶相故 無性 攝大乘論無性釋 此亦名心者 復引餘教安立異名 令此堅固 心體第三 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者 謂如意聲 說染污意 無間滅意識聲 則說六種轉識 如是心聲 離彼二種無體可得 非無有體而有能詮 亦非異門 意 識二聲所詮異故 此中體聲 意取所詮 是故成就阿賴耶識等者 顯阿賴耶識是心聲所詮 道理決定 由種種法者 謂由種種品類轉識所攝諸法 熏习種子者 謂所熏成功能差別 所積集者 謂雜種類積集其中 故者 即是門義 依義 此則顯示心聲轉因 無著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何等為意 謂一切時 緣阿賴耶識 思度為性 與四煩惱恒相應 謂我見 我愛 我慢 無明 此意遍行 一切善 不善 無記位 唯除聖道現前 若處滅盡定 及在無學地 又六識以無間滅識為意 安慧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當知此中由所緣故 釋義故 相應故 生起時故 顯了於意 何故聖道現前 無染污意耶 由勝義智與我見現行極相違故 出聖道後 從阿賴耶識復更現起 以有學位未永斷故 又滅盡定望無想定 極寂靜故 此染污意不得現行 無間滅意者 由隨覺故 無間覺義是意義 當知此中隨顯相說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云何意自性 謂心 意 識 心 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 所隨 依附依止 性 體能執受 異熟所攝 阿賴耶識 意 謂恒行意 及六識身無間滅意 識 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彼所依者 等無間依 謂意 種子依 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窺基 瑜伽師地論略纂 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依 者 此中通明過去六識名意 非唯第七 一切皆有依止義故 據實此意唯取第七 如 成唯識 攝大乘論 釋心 意 識 三種別義 彼所依者 俱有 等無間依 謂意 者 其俱有依 唯識第四 略有四說 第四解云 第六意識所依七 八 及七 八更互相依 俱意處故 並名為意 由此論云 俱有依謂意 若不爾者 何簡別心 意 識三 有依無依 而今通言 俱有依謂意故 第四說最為中理 遁倫 瑜伽論記 五識地中所以不說恒行意者 以五識地各別有同時色根 意地無別同時根故 說末那名恒行意 是故六識皆有同時根 及次第滅意根也 末那有三 一 人執 二 法執 三者 平等 云何知有無漏末那 如下第六十三卷中云 若彼末那 於一切時思量為性 相續而轉 如世尊說 出世末那云何建立 答名假施設不必如義 乃至廣說 所依中 其俱有依 唯識四說 第四正義 第六意識所依七 八 及七 八更互相依 然於此處 不言俱有依者 以意識無不共俱有依故 略也 基公牒論文中 加俱有字 未知何正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 攝大乘論 是中意有二種 依近作緣事故 近滅識依 與意識作生因 第二意雜 四種煩惱常共同 身見 我慢 愛身 及無明 彼是依識所染生 若以一身所生識 第二是染 境界識義故 取近義故 及不分別義故 明二意 陳朝真諦譯無著 攝大乘論 意有二種 一能與彼生次第緣依故 先滅識為意 又以識生依止為意 二有染污意 與四煩惱恒相應 一身見 二我慢 三我愛 四無明 此識是餘煩惱識依止 此煩惱識由一依止生 由第二染污 由緣塵 及次第 能分別故 此二名意 云何得知有染污心 此心染污故 無記性攝 恒與四惑相應 譬如色 無色界惑 是有覆無記 此二界煩惱奢摩他所藏故 此心恒生不廢尋 真諦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 論曰 二有染污意 與四煩惱恒相應 釋曰 此欲釋阿陀那識 論曰 云何得知有染污心 若無此心 復次意名應無有義 釋曰 云何無義 若立前滅心為意 此但有名無義 何以故 意以了別為義 於無中云何可立 是識隨六識前已滅 此意名不可得 不能了別 以無體故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論 論曰 於中意有二種 一次第緣與作依處者 由識次第滅 意識依此生故 第二染污意 與四煩惱常相應 謂身見 我慢 我愛 無明 此意即是餘識染污依止 餘識由第一依止生 由第二染污 由了境義故 次第義故 念義故 意有二種 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 此意染污故 是障礙無記 恒與四煩惱相應 如色 無色界煩惱 是障礙無記 為色 無色界奢摩他所藏 此意一切時染著故 唐朝玄奘譯無著 攝大乘論本 此中意有二種 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 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 第二染污意 與四煩惱恒共相應 一者薩迦耶見 二者我慢 三者我愛 四者無明 此即是識雜染所依識 復由彼第一依生 第二雜染 了別境義故 等無間義故 思量義故 意成二種 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 此意染污故 有覆無記性 與四煩惱常共相應 如色 無色二纏煩惱 是其有覆無記性攝 色 無色纏為奢摩他所攝藏故 此意一切時微細隨逐故 玄奘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 此中與作等無間緣因性 謂無間滅識與意識為因 是第一意 由四煩惱常所染污 是第二意 此中薩迦耶見者 謂執我性 由此勢力便起我慢 恃我我所而自高舉 於實無我起有我貪 名為我愛 如是三種 無明為因 言無明者 即是無智識 復由彼第一依生 第二雜染者 謂無間滅識說名為意 與將生識容受處所 故作生依 第二染污意 為雜染所依 以於善心中亦執有我故 了別境義故 等無間義故 思量義故 意成二種者 謂於此中 由取境義 說名為識 由與處義 名第一意 由執我等成雜染義 名第二意 論曰 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 謂此若無 又訓釋詞亦不得有 成過失故 釋曰 又訓釋詞故 所以者何 能思量故 說名為意 此訓釋詞何所依止 非彼六識與無間識作所依止 應正道理 已謝滅故 訓詞若無 成過失者 取所緣相 而思量故 無間滅時 能取境故 說名為意 過去已滅 無所思量 云何當有能思量性 訓詞無故 成大過失 無著 攝大乘論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 謂阿賴耶識為種子 虛妄分別所攝諸識 此復云何 謂身 身者 受者識 彼所受識 應受識 彼能受識 正受識 世識 數識 處識 言說識 自他差別識 善趣惡趣死生識 此中身 身者 受者識 應知即是眼等六內界 彼所受識 應知即是色等六外界 彼能受識 應知即是眼等六識界 其餘諸識 應知是此諸識差別 世親 大乘五蘊論 復有十八界 謂眼界 色界 眼識界 耳界 聲界 耳識界 鼻界 香界 鼻識界 舌界 味界 舌識界 身界 觸界 身識界 意界 法界 意識界 眼等諸界 及色等諸界 如處中說 六識界者 謂依眼等根 緣色等境 了別為性 言意界者 謂即彼無間滅等 為欲顯示第六意識 及廣建立十八界故 如是色蘊即十處十界及法處法界一分 識蘊即意處及七心界 餘三蘊及色蘊一分 并諸無為 即法處法界 世親 攝大乘論釋 謂身 身者 受者識者 身 謂眼等五界 身者 謂染污意 能受者 謂意界 無性 攝大乘論無性釋 謂身 身者 受者識者 如後當說 眼等六內界為性 如其所應 眼等五識所依意界 名身者識 第六意識所依意界 名受者識 玄奘 成唯識論 又相等四法 十一識等論 皆說為依他起攝故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十一識者 一身 二身者 三受者 四彼所受 五彼能受 六世 七數 八處 九言說 十自他別 十一善惡趣死生識 眼等五根 名身 五識所依意界 名身者 第六意識所依意界 名受者識 真諦譯 顯識論 從 無相論 出 一切三界但唯有識 何者是耶 三界有二種識 一者顯識 二者分別識 顯識者 即是本識 此本識轉作五塵四大等 何者分別識 即是意識 於顯識中分別作人天 長短 大小 男女 樹藤諸物等 分別一切法 此識聚分別法塵 名分別識 譬如依鏡色影色得起 如是緣顯識 分別識得起 是分別若起 安立熏习力於阿梨耶識 由此熏力 本識未來得生 緣此未來顯識 未來分別識得起 以此因義 是故生死無有前後 顯識者有九種 一身識 二塵識 三用識 四世識 五器識 六數識 七四種言說識 八自他異識 九善惡生死識 其次分別識有二種 一有身者識 二受者識 又有身者識者 我見所覆 此識為我見貪愛所覆故 受六趣生 此識為生死身 若有此識 即有身識 此識若盡 則生死身盡 我見生一切肉惑 貪愛生一切皮惑故 有生死身 若離愛我見 即無皮肉煩惱 若無皮肉煩惱 即無三界身故 身識受生死也 二意界名受者識 即三種意識 一謂阿梨耶識 是細品意識 恒受果報 不通善惡 但是無覆無記 二陀那識 是中品意識 但受凡夫身果報 三者謂常所明意識 是麁品意識 通受善 惡 無記三性果 五識亦爾 此三品意識 通能受用果報 但今據興廢為言故 呼梨耶識為受者識 又梨耶識是凡夫所計我處 由陀那執梨耶識作我境 能執正是陀那故 七識是我見體故 分別識有二種 一有身識 二受 大正藏為 身 者識 合名意根 大本染污根 即陀那識 二次第緣意根體 即緣本識作我境 自出彼緣相彰 顯識有九種如上 顯識唯是梨耶 若是分別識 則是陀那及意識 陀那分別我 意識分別萬法 意識有三種分別 五識但有自性分別 唐朝貞觀七年波羅頗蜜多羅譯無著 大乘莊嚴經論 偈曰 如是意根轉 變化得增上 極淨無分別 恒隨變化行 釋曰 此偈顯示轉意根變化 意根謂染污識 由此轉故 得極淨無分別智 恒與一切變化隨行共所作故 玄奘 成唯識論 二十二根 前五色根 以本識等所變眼等淨色為性 男女二根 身根所攝故 即以彼少分為性 命根 但依本識親種分位假立 非別有性 意根 總以八識為性 五受根 如應各自受為性 信等五根 即以信等及善念等而為自性 未知當知根體位有三種 一根本位 二加行位 三資糧位 於此三位 信等五根 意 喜 樂 捨為此根性 始從見道最後剎那乃至金剛喻定 所有信等無漏九根 皆是已知根性 諸無學位 無漏九根一切皆是具知根性 圓測 解深密經疏 故 攝大乘 云 論曰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 謂阿賴耶識為種子 虗妄分別所攝諸識 然此諸識有差別者 若依無性 眼等五識所依意界 名身者識 第六意識所依意界 名受者識 解云 無性論意 眼等五識所依意界 即是賴耶 名身者識 第六意識所依意界 即是末那 名受者識 若依世親 與此相翻 第七末那 名身者識 第八賴耶 名受者識 故彼論云 身者 謂染汙意 受者 謂意界 又此諸識 數有差別 若依 梁論 及 成唯識 皆云十一 若依 攝大乘 自有兩文 前文十一 後文十二 謂開善趣惡趣死生識 以為二故 一善趣惡趣識 二死生識 故彼論云 業果異熟無數量故 所受死生無數量故 無性釋云 善趣惡趣及與死生 解云 說故及言 故知十二 世親不釋 故為十一 於理無違 無著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何等為識 謂六識身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何等眼識 謂依眼 緣色 了別為性 何等耳識 謂依耳 緣聲 了別為性 何等鼻識 謂依鼻 緣香 了別為性 何等舌識 謂依舌 緣味 了別為性 何等身識 謂依身 緣觸 了別為性 何等意識 謂依意 緣法 了別為性 安慧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當知此中由所依故 所緣故 自性故 建立於識 無著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復次有四種祕密 由此祕密故 於方廣分中 一切如來所有祕密應隨決了 何等為四 一令入祕密 二相祕密 三對治祕密 四轉變祕密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爾時父母貪愛俱極 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 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 猶如熟乳凝結之時 當於此處 一切種子異熟所攝 執受所依阿賴耶識 和合 依託 云何和合依託 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 與顛倒緣中有俱滅 與滅同時 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 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 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 於此時中說識已住 結生相續 即此名為羯羅藍位 此羯羅藍中有諸根大種 唯與身根及根所依處大種俱生 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 眼等諸根次第當生 又由此身根俱生根所依處大種力故 諸根依處次第當生 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故 名得圓滿依止成就 又此羯羅藍色 與心心所 安危共同故 名依託 由心心所依託力故 色不爛壞 色損益故 彼亦損益 是故說彼安危共同 又此羯羅藍 識最初託處 即名肉心 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 即從此處最後捨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又羯羅藍漸增長時 名之與色平等增長 俱漸廣大 如是增長 乃至依止圓滿 應知此中由地界故 依止造色漸漸增廣 由水界故 攝持不散 由火界故 成熟堅鞕 由無潤故 由風界故 分別肢節各安其所 復次此之胎藏八位差別 何等為八 謂羯羅藍位 遏部曇位 閉尸位 鍵南位 鉢羅賒佉位 髮毛爪位 根位 形位 深密解脫經 初有一切種子心生 和合不同差別增長 圓測 解深密經疏 依二執受 釋曰 上來已辨根等依識生起增長 此下明識依色根等 一者 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 二 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 釋曰 此即第二依數列名 謂受生位 有異熟識執受二種為所緣境 一者 執受五根及彼所依色香味觸為所依止 二者 執相名分別三法習氣為所緣境 除無漏種 非所緣故 此所攝受 皆是所緣 是故瑜伽五十一云 瑜伽師地論 攝決擇分 若略說阿賴耶識 由於二種所緣境轉 一由了別內執受故 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 了別內執受者 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 及諸色根根所依處 此於有色界 若在無色 唯有習氣執受了別 了別外無分別器相者 謂能了別依止 緣內執受阿賴耶識故 於一切時無有間斷 器世間相譬如燈焰生時內執膏炷外發光明 如是阿賴耶識緣內執受緣外器相 生起道理應知亦爾 玄奘 成唯識論 執受有二 謂諸種子及有根身 諸種子者 謂諸相名分別習氣 有根身者 謂諸色根及根依處 此二皆是識所執受 攝為自體同安危故 執受及處俱是所緣 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 內變為種及有根身 外變為器 即以所變為自所緣 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陳朝真諦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 云何此識或說為阿陀那識 能執持一切有色諸根 謂能執持有依五根及相等習氣故 此識亦名阿陀那 深密解脫經 廣所成就依二種取 何等二種 一者謂依色心根取 二者依於不分別相言語戲論熏集而取 廣慧 色界中依二種取生 無色界中非二種取生 圓測 解深密經疏 此即第二釋阿陀那識 梵云阿陀那 此翻名執持 謂由此識隨逐於身 執受色根令不失壞 故說此識名為執持 依 攝大乘 有其二義釋阿陀那 一執受色根令不壞故 二執受自體取彼生故 如彼第一具廣分別 依 成唯識 具有三義 故第三云 以能執持諸法種子 及能執受色根依處 亦能執取結生相續 故說此識名阿陀那 此當二論所說執受 深密解脫經 廣慧 彼識名阿陀那識 何以故 以彼阿陀那識 取此身相應身故 玄奘譯 顯揚聖教論 攝事品 阿賴耶識者 謂先世所作增長業煩惱為緣 無始時來戲論熏习為因 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為體 此識能執受了別色根 根所依處及戲論熏习 於一切時 一類生滅不可了知 又能執持了別外器世界 與不苦不樂受等相應 一向無覆無記 與轉識等作所依因 與染淨轉識受等俱轉 能增長有染轉識等為業 及能損減清淨轉識等為業 云何知有此識 如薄伽梵說 無明所覆愛結所繫 愚夫感得有識之身 此言顯有異熟阿賴耶識 又說 如五種子 此則名為有取之識 此言顯有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又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暴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 瑜伽師地論 攝決擇分 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 由緣真如境智 修習多修習故 而得轉依 轉依無間 當言已斷阿賴耶識 由此斷故 當言已斷一切雜染 當知轉依由相違故 能永對治阿賴耶識 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 有取受性 轉依是常 無取受性 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 又阿賴耶識 恒為一切麁重所隨 轉依究竟遠離一切所有麁重 又阿賴耶識 是煩惱轉因 聖道不轉因 轉依是煩惱不轉因 聖道轉因 應知但是建立因性 非生因性 又阿賴耶識 令於善淨無記法中不得自在 轉依令於一切善淨無記法中得大自在 如是建立雜染根本故 趣入通達修習作意故 建立轉依故 當知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世親 大乘五蘊論 云何識蘊 謂於所緣境 了別為性 亦名心 意 由採集故 意所攝故 最勝心者 謂阿賴耶識 何以故 由此識中諸行種子皆採集故 又此行緣不可分別 前後一類相續隨轉 又由此故 從滅盡等至 無想等至 無想所有起者 了別境名轉識還生 待所緣緣差別轉故 數數間斷還復轉故 又令生死流轉旋還故 深密解脫經 廣慧 亦名為心 何以故 以彼心為色聲香味觸法增長故 圓測 解深密經疏 初 阿陀那與六識俱轉 後廣慧若於下 明意識對五俱轉多少 初 舉本末以辨俱轉 後 以意對五明其俱轉 然 瑜伽 等 且約初義 以辨俱轉 此中應說 末那俱轉 而不說者 舉初舉後 准可知故 略而不說 故 瑜伽 等 通約末那 以辨俱轉 深密解脫經 廣慧 依彼阿陀那識 能生六種識 所謂眼 耳 鼻 舌 身 意識身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復次眼有一種 謂能見色 或立七種 謂有識眼 無識眼 強眼 弱眼 善識所依眼 不善識所依眼 無記識所依眼 瑜伽師地論 攝抉擇分 問此十八界 幾是同分 幾彼同分 答有識眼界 名為同分 所餘眼界 名彼同分 如眼界乃至身界亦爾 唯根所攝內諸界中 思量同分及彼同分 非於色等外諸界中 當知法界諸有所緣如心界說 諸無所緣如色等說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復次由眼識生 三心可得 如其次第 謂率爾心 尋求心 決定心 初是眼識 二在意識 決定心後 方有染淨 此後乃有等流 眼識善 不善轉 而彼不由自分別力 乃至此意不趣餘境 經爾所時 眼意二識 或善 或染 相續而轉 如眼識生 乃至身識 應知亦爾 遁倫 瑜伽論記 次約率爾等心 分別心生次第 諸部不同 若依 成實 明識 想 受 想四心 前三無記 第四通三性 又初通六識 後三在意 若正量部 明了論 亦立四心 一 初至識 二 隨行識 三 決行識 四 大六識 若上座部立九心論 一 有分識 二 引發 三 觀見 四 尋求 五 貫徹 六 安立 七 勢用 八 變緣 九 還是有分識 今依此論 約六識 明五心次第生 七八常起 不論次第也 或善或染相續而轉者 西方兩解 一云 眼識唯一剎那 一云 亦得相續 如唯識論 廣解五心 指如別章 下喻辨如文 真諦譯 顯識論 從 無相論 出 佛於 解節經 中說偈言 顯識起分別 分別起熏习 熏习起顯識 故生死輪轉 大乘入楞伽經 大慧 識廣說有八 略則唯二 謂現識及分別事識 大慧 如明鏡中現諸色像 現識亦爾 大慧 現識與分別事識 此二識無異 相互為因 大慧 現識以不思議熏變為因 分別事識以分別境界 及無始戲論習氣為因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慧 略說有三種識 廣說有八相 何等為三 謂真識 現識 及分別事識 大慧 譬如明鏡 持諸色像 現識處現 亦復如是 大慧 現識及分別事識 此二壞不壞 相展轉因 大慧 不思議薰及不思議變 是現識因 大慧 取種種塵 及無始妄想薰 是分別事識因 入楞伽經 大慧 有八種識 略說有二種 何等為二 一者 了別識 二者 分別事識 大慧 如明鏡中見諸色像 大慧 了別識亦如是見種種鏡像 大慧 了別識 分別事識 彼二種識無差別相 迭共為因 大慧 了別識不可思議熏變因 大慧 分別事識分別取境界因 無始來戲論熏习 深密解脫經 廣慧 若一境界現前 一識身起 無分別意識即共眼識一時俱生 圓測 解深密經疏 深密經云 無分別意識 依解節經等皆云 分別意識 與此本同 故知分別為正 圓測 解深密經疏 然釋此頌 諸論不同 依 攝大乘無性釋 曰 言甚者 世聰叡者所有覺慧難窮底故 言甚細者 諸聲聞等難了知故 世親釋 云 阿陀那識者 所釋異名 甚深細者 難了知故 成唯識論護法釋 云 以能執持諸法種子 及能執受色根依處 亦能執取結生相續 故說此識名阿陀那 無性有情不能窮底 故說甚深 趣寂種性不能通達 故名甚細 窺基 瑜伽師地論略纂 論頌云阿賴耶識甚深細者 先云第七及八皆名阿陀那者 非也 即舊論頌云 執持識深細 既云執持 第七豈能持也 梵音云訖利瑟吒末那 此云染污意 今云阿陀那者 即第八執持之義也 此之一句 總舉第八深細也 問曰 舊論執持識深細 何故今翻別云 有何所以 述曰 執持之言 其義便正 然簡有異 義不同簡 所以者何 先云深細者 但簡凡夫 未簡二乘故 其凡夫藉義皆麁淺 此言深細但簡凡夫 其二乘教義皆深細 此應與等故 今以甚簡別二乘 二乘經教深細非甚故 此簡具足故須異也 故下言見諦聖者方能了知 餘未能知 見道之前 第六識非唯識觀 未見第八 入見方知 故言甚深細也 深密解脫經 爾時世尊 而說偈言 諸種阿陀那 能生於諸法 我說水鏡喻 不為愚人說 陳朝真諦譯 攝大乘論 阿含云 如 解節經 所說偈 執持識深細 法種子恒流 於凡我不說 彼勿執為我 大毘婆沙論 故契經說心意識三 聲雖有異而無差別 復有說者 心意識三亦有差別 一 謂名即差別 名心名意名識異故 二 復次世亦差別 謂過去名意 未來名心 現在名識故 三 復次施設亦有差別 謂界中施設心 處中施設意 蘊中施設識故 四 復次義亦有差別 謂心是種族義 意是生門義 識是積聚義 五 復次業亦有差別 謂遠行是心業 如有頌曰 能遠行獨行 無身寐於窟 調伏此心者 解脫大怖畏 前行是意業 如有頌曰 諸法意前行 意尊意所引 意染淨言作 苦樂如影隨 續生是識業 如契經說 入母胎時識若無者 羯刺藍等不得成就 故知續生是識業用 六 復次彩畫是心業 如契經說 苾芻當知 諸傍生趣由心彩畫 有種種色 歸趣是意業 如契經說 苾芻當知 如是五根各別所行各別境界 意根總領受彼所行境界 意歸趣彼作諸事業 了別是識業 如契經說 苾芻當知 識能了別種種境事 七 復次滋長是心業 思量是意業 分別是識業 脇尊者言 滋長分割是心業 思量思惟是意業 分別解了是識業 應知此中滋長者是有漏心 分割者是無漏心 思量者是有漏意 思惟者是無漏意 分別者是有漏識 解了者是無漏識 心意識三是謂差別 43 0 43 1 43 2 大乘入楞伽經 大慧 我為勝鬘夫人及餘深妙淨智菩薩 說如來藏名藏識 與七識俱起 令諸聲聞見法無我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慧 我於此義 以神力建立 令勝鬘夫人及利智滿足諸菩薩等 宣揚演說如來藏及識藏名 與七識俱生 聲聞計著 見人法無我 入楞伽經 大慧 我依此義依勝鬘夫人 依餘菩薩摩訶薩深智慧者 說如來藏阿梨耶識 共七種識生名轉滅相 為諸聲聞辟支佛等示法無我 44 0 44 1 大乘密嚴經 一切眾生阿賴耶識 本來而有圓滿清淨 出過於世同於涅槃 譬如明月現眾國土 世間之人見有虧盈 而月體性未嘗增減 藏識亦爾 普現一切眾生界中 性常圓潔不增不減 無智之人妄生計著 若有於此能正了知 即得無漏轉依差別 此差別法得者甚難 如月在雲中性恒明潔 藏識亦爾 於轉識境界習氣之中而常清淨 如河中有木隨流漂轉 而木與流體相各別 藏識亦爾 諸識習氣雖常餘俱不為所雜 諸仁者 阿賴耶識恒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 是諸聖人現法樂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 諸佛國土悉以為因 常與諸乘而作種性 若能了悟即成佛道 無著 大乘莊嚴經論 偈曰 一切無別故 得如清淨故 故說諸眾生 名為如來藏 釋曰 此偈顯示法界是如來藏 一切無別故者 一切眾生一切諸佛等無差別 故名為如 得如清淨故者 得清淨如以為自性 故名如來 以是義故可說 一切眾生名為如來藏 究竟一乘寶性論 問曰 云何得知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答曰 偈言 一切眾生界 不離諸佛智 以彼淨無垢 性體不二故 依一切諸佛 平等法性身 知一切眾生 皆有如來藏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 攝大乘論 如來於 大乘阿毘曇經 偈中說 無始已來性 一切法所依 有彼諸道差 及令得涅槃 究竟一乘寶性論 經中偈言 無始世來性 作諸法依止 依性有諸道 及證涅槃果 此偈明何義 無始世界性者 如經說言 諸佛如來依如來藏 說諸眾生無始本際不可得知故 所言性者 如聖者勝鬘經言 世尊 如來說如來藏者 是法界藏 出世間法身藏 出世間上上藏 自性清淨法身藏 自性清淨如來藏故 作諸法依止者 如聖者勝鬘經言 世尊 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住持是建立 世尊 不離不離智 不斷不脫 不異無為 不思議佛法 世尊 亦有斷脫異外離離智有為法 亦依亦持亦住持亦建立 依如來藏故 依性有諸道者 如聖者勝鬘經言 世尊 生死者依如來藏 世尊 有如來藏故 說生死 是名善說故 及證涅槃果者 如聖者勝鬘經言 世尊 依如來藏故有生死 依如來藏故證涅槃 世尊 若無如來藏者 不得厭苦樂求涅槃 不欲涅槃不願涅槃故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 攝大乘論 大乘阿毘曇修多羅 有偈 一切諸法依 如是彼諸識 迭互作果事 一切及因事 陳朝真諦譯無著 攝大乘論 如 大乘阿毘達磨 偈說 諸法於識藏 識於法亦爾 此二互為因 亦恒互為果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 攝大乘論釋論 論曰 如 阿毘達磨修多羅 偈說 諸法依識住 識依法亦爾 各各互為因 亦恒互為果 唐朝玄奘譯無著 攝大乘論本 如 阿毘達磨大乘經 中說 伽他曰 諸法於識藏 識於法亦爾 更互為果性 亦常為因性 無著 攝大乘論 云何應知圓成實自性 應知宣說四清淨法 何等名為四清淨法 一者自性清淨 謂真如 空 實際 無相 勝義 法界 二者離垢清淨 謂即此離一切障垢 三者得此道清淨 謂一切菩提分法波羅蜜多等 四者生此境清淨 謂諸大乘妙正法教 由此法教清淨緣故 非遍計所執自性 最淨法界等流性故 非依他起自性 如是四法總攝一切清淨法 世親 攝大乘論釋 自性清淨者 謂此自性本來清淨 即是真如自性 實有一切有情平等共相 由有此故 說一切法有如來藏 圓測 解深密經疏 成唯識論護法釋 云 以能執持諸法種子 及能執受色根依處 亦能執取結生相續 故說此識名阿陀那 玄奘 成唯識論 又不動地已上菩薩 一切煩惱永不行故 法駛流中任運轉故 能諸行中起諸行故 剎那剎那轉增進故 此位方名不退菩薩 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 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 由斯永捨阿賴耶名 故說不成阿賴耶識 此亦說彼名阿羅漢 七地已前猶有俱生我見愛等 執藏此識為自內我 如何已捨阿賴耶名 若彼分別我見愛等不復執藏說名為捨 則預流等諸有學位 亦應已捨阿賴耶名 許便違害諸論所說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此即 如來功德莊嚴經 頌也 圓測 解深密經疏 又真諦云 阿摩羅識反照自體 無教可憑 復違 如來功德莊嚴經 彼云 如來無垢識 是淨無漏界 解脫一切障 圓鏡智相應 准經可知 無垢識者 即是淨分第八識也 又 決定藏論 即是 瑜伽 彼論本無九識品也 玄奘譯 佛說佛地經 妙生當知 有五種法攝大覺地 何等為五 所謂清淨法界 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 成所作智 妙生當知 清淨法界者 譬如虛空 雖遍諸色種種相中 而不可說有種種相 體唯一味 如是如來清淨法界 雖復遍至種種相類 所知境界 而不可說有種種相 體唯一味 復次妙生 大圓鏡智者 如依圓鏡眾像影現 如是依止如來智鏡 諸處境識眾像影現 唯以圓鏡為譬喻者 當知圓鏡如來智鏡平等平等 是故智鏡名圓鏡智 又如圓鏡極善磨瑩 鑒淨無垢光明遍照 如是如來大圓鏡智 於佛智上 一切煩惱所知障垢永出離故 極善磨瑩為依止定 所攝持故鑒淨無垢 作諸眾生利樂事故 光明遍照 玄奘譯世親著 唯識二十論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 以契經說 三界唯心 心 citta 意 manas 識 vijnana 了 vijnapti 名之差別 真諦譯世親 大乘唯識論 於大乘中立三界唯有識 如經言 佛子 三界者唯有心 心 意 識等是總名 瞿曇般若流支譯世親 唯識論 如大乘經中說三界唯心 如十地經說 三界虛妄 但是一心作故 心 意與識及了別等 如是四法義一名異 是故偈言 唯識無境界故 鳩摩羅什譯 十住經 又作是念 三界虛妄 但是心作 如來說所有十二因緣分 是皆依心 菩提流支譯世親 十地經論 經曰 是菩薩作是念 三界虛妄 但是一心作 論曰 但是一心作者 一切三界唯心轉故 經曰 如來所說十二因緣分 皆依一心 義淨譯護法 成唯識寶生論 由其先許 心 意 識 了 是名差別 由同體事 名不俱陳 故以異名 而宣其義 即此 唯了 之言 非眾共許 欲令解義 取共知聲 更陳餘號 復更顯與經不相違 重說意 識二聲 況彼二義 知體不別 即是其果 若欲要明不違經者 心 了二聲 同其一義 明不違教 釋妨已周 何須更說意與識耶 窺基 唯識二十論述記 梵云 毘若底 此云識 摩呾喇多 此云唯 憑始迦 此云二十 奢薩咀羅 此云論 順此方言 名唯識二十論 唯者 獨但簡別之義 識者 了別詮辨之義 唯有內心 無心外境 立唯識名 心 意 識 及了別 此之四名 其體無異 但名差別 心 積集義 意 思量義 識 了別義 了 識達義 應言了別 此中言略 但說了言 53 0 53 1 瞿曇般若流支譯世親 唯識論 一名 破色心論 又復有義 如大乘經中說 三界唯心 唯是心者 但有內心無色香等外諸境界 此云何知 如 十地經 說 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 故 心 意與識及了別等 如是四法義一名異 此依相應心說 非依不相應心說 心有二種 何等為二 一者相應心 二者不相應心 相應心者 所謂一切煩惱結使受想行等諸心相應 以是故言 心 意與識及了別等 義一名異故 不相應心者 所謂第一義諦常住不變自性清淨心 故言 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 是故偈言 唯識無境界 故 真諦 大乘唯識論 序 唯識論 言 唯識者 明但有內心 無色香等外諸境界 何以得知 如人目有膚翳 妄見毛輪犍闥婆城等種種諸色 實無前境界 但虛妄見有如是諸眾生等外諸境界 故言唯識 若爾但應言破色 不應言破心 此亦有義 心有二種 一者相應心 二者不相應心 相應心者 謂無常妄識虛妄分別 與煩惱結使相應 名相應心 不相應心者 所謂常住第一義諦 古今一相自性清淨心 今言破心者 唯破妄識煩惱相應心 不破佛性清淨心 故得言破心也 真諦譯龍樹 十八空論 問 若爾既無自性不淨 亦應無有自性淨 云何分判法界非淨非不淨 答 阿摩羅識是自性清淨心 但為客塵所污故名不淨 為客塵盡故立為淨 明唯識真實 辨一切諸法唯有淨識 無有能疑 亦無所疑 廣釋如 唯識論 但唯識義有兩 一者方便 謂先觀唯有阿梨耶識 無餘境界 現得境智兩空 除妄識已盡 名為方便唯識也 二明正觀唯識 遣蕩生死虛妄識心 及以境界 一皆淨盡 唯有阿摩羅清淨心也 入楞伽經 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故 能與六道作生死因緣 譬如伎兒出種種伎 眾生依於如來藏故 印順 唯識學探源 自序 在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中 唯心論有真心派與妄心派二大流 傅到中國來 即有地論師 攝論師 唯識師三派 此兩大流 真心派從印度東方 南 的大眾分別說系發展而來 妄心派從印度西方 北 的說一切有系中出來 在長期的離合發展中 彼此關涉得很深 然兩大體系的不同 到底存在 大體的說 妄心派重於論典 如無著 世親等的著作 重思辨 重分析 重事相 重認識論 以虛妄心為染淨的所依 清淨法是附屬的 真心派重於經典 都編集為經典的體裁 重直覺 重綜合 重理性 重本體論 以真常心為染淨的所依 雜染是外鑠的 圓測 解深密經疏 真諦三藏 依 決定藏論 立九識義 如 九識品 說 言九識者 眼等六識 大同識論 第七阿陀那 此云執持 執持第八為我我所 唯煩惱障 而無法執 定不成佛 第八阿梨耶識 自有三種 一解性梨耶 有成佛義 二果報梨耶 緣十八界 故 中邊分別 偈云 根塵我及識 本識生似彼 依彼論等說 第八識緣十八界 三染汙阿梨耶 緣真如境 起四種謗 即是法執 而非人執 依安慧宗 作如是說 第九阿摩羅識 此云無垢識 真如為體 於一真如 有其二義 一所緣境 名為真如及實際等 二能緣義 名無垢識 亦名本覺 具如 九識章 引 決定藏論 九識品中說 真諦譯 轉識論 從 無相論 出 本識亦爾 相境無差別 但由事故 知其有也 就此識中 具有八種異 謂依止處等 具如 九識義品 說 瑜伽師地論 攝抉擇分 由八種相 證阿賴耶識決定是有 謂若離阿賴耶識 依止執受不應道理 最初生起不應道理 有明了性不應道理 有種子性不應道理 業用差別不應道理 身受差別不應道理 處無心定不應道理 命終時識不應道理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卷10 般若波羅蜜多品 如來無垢識 永斷諸習氣 清淨智圓明 賢聖所歸趣 CBETA T08 no 261 p 912 a19 20 真諦譯 顯識論 從 無相論 出 佛於 解節經 中說偈言 顯識起分別 分別起熏习 熏习起顯識 故生死輪轉 所言熏习者 一執著分別性 二觀習真實性 以此二義故名熏习 第一熏习者 增長阿梨耶識 阿梨耶識被增長 具足諸能 能生六道受生諸識 以是義故生死圓滿 第二熏习者 名觀習真實性 此熏习能除執著分別性 是第一熏习被損壞故 阿梨耶識亦被損 阿梨耶識既被損 受生識亦被損 以阿梨耶識能生三界 由被損故得三界轉 依此轉依義具五種 如 滅差別相 中解說 真諦譯 轉識論 從 無相論 出 起種種分別等者 一一識中皆具能所 能分別即是識 所分別即是境 能即依他性 所即分別性 故云起種種分別及所分別也 由如此義 離識之外無別境 但唯有識義成 既未明遣識 惑亂未除 故名不淨品也 問 遣境在識 乃可稱唯識義 既境識俱遣 何識可成 答 立唯識乃一往遣境 留心卒終為論 遣境為欲空心 是其正意 是故境識俱泯 是其義成 此境識俱泯即是實性 實性即是阿摩羅識 亦可卒終為論是摩羅識也 菩提流支譯 深密解脫經 真如有七種 何等為七 所謂無始有為行相真如 相真如 所謂我空法空 唯識真如 知有為行惟是心 執著真如 所謂我說苦諦 邪行真如 所謂我說集諦 清淨真如 所謂我說滅諦 正修行真如 所謂我說道諦 真諦譯龍樹 十八空論 解節經 明佛說有七種真如 一生 二相 三識 四依止 五邪行 六清淨 七正行 三識真如者 謂一切有為唯有識 三識真如者 但唯有識 無有境界 境界不成故 識亦不成 此則能緣 所緣 同是不可得性故 名識真如也 玄奘譯 解深密經 如是一切如所有性者 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 是名此中如所有性 此復七種 一者流轉真如 謂一切行無先後性 二者相真如 謂一切法補特伽羅 無我性及法無我性 三者了別真如 謂一切行唯是識性 四者安立真如 謂我所說諸苦聖諦 五者邪行真如 謂我所說諸集聖諦 六者清淨真如 謂我所說諸滅聖諦 七者正行真如 謂我所說諸道聖諦 真諦譯 三無性論 從 無相論 出 真諦者 謂七種如如 一生 二相 三識 四依止 五邪行 六清淨 七正行 三識如如者 謂一切諸行但唯是識 此識二義故稱如如 一攝無倒 二無變異 攝無倒者 謂十二入等一切諸法但唯是識 離亂識外無別餘法故 一切諸法皆為識攝 此義決定故 稱攝無倒 無倒故如如 無倒如如未是無相如如也 無變異者 明此亂識 即是分別 依他 似塵識所顯 由分別性永無故 依他性亦不有 此二無所有 即是阿摩羅識 唯有此識獨無變異故 稱如如 前稱如如 但遣十二入 小乘所辨一切諸法 唯十二入非是顛倒 今大乘義破諸入 並皆是無 唯是亂識所作故 十二入則為顛倒 唯一亂識則非顛倒 故稱如如 此識體猶變異 次以分別依他 遣此亂識 唯阿摩羅識是無顛倒 是無變異 是真如如也 前 唯識義 中亦應作此識說 先以唯一亂識 遣於外境 次阿摩羅識 遣於亂識故 究竟唯一淨識也 玄奘譯 顯揚聖教論 成無性品 復次頌曰 宣說我法用 皆名為世俗 當知勝義諦 謂七種真如 論曰 世俗諦者 當知宣說我法作用已 如攝淨義品中說 勝義諦者 謂七種真如 已如攝事品中說 波羅頗蜜多羅譯 大乘莊嚴經論 偈曰 已說心性淨 而為客塵染 不離心真如 別有心性淨 釋曰 譬如水性自清而為客垢所濁 如是心性自淨而為客塵所染 此義已成 由是義故 不離心之真如別有異心 謂依他相說為自性清淨 此中應知 說心真如名之為心 即說此心為自性清淨 此心即是阿摩羅識 真諦譯 決定藏論 與煩惱俱滅者 如是阿羅耶識而是一切煩惱根本 修善法故此識則滅 言修善者 諸凡夫人起善思惟 而取諸識以為境界 進行安心初觀諸諦 若證四諦得眼智明慧 則能破壞阿羅耶識 未見四諦則不能破 何時能見阿羅耶識 如是進行 若諸聲聞入不退地 又諸菩薩入不退地 得通達法界則能得見 於此識中即見一切諸煩惱聚 於內於外即見己身為煩惱縛 於內見身而為三界麁惡煩惱諸苦所縛 一切行種煩惱攝者 聚在阿羅耶識中 得真如境智增上行故 修習行故 斷阿羅耶識即轉凡夫性 捨凡夫法阿羅耶識滅 此識滅故一切煩惱滅 阿羅耶識對治故 證阿摩羅識 阿羅耶識是無常 是有漏法 阿摩羅識是常 是無漏法 得真如境道故 證阿摩羅識 阿羅耶識為麁惡苦果之所追逐 阿摩羅識無有一切麁惡苦果 阿羅耶識而是一切煩惱根本 不為聖道而作根本 阿摩羅識亦復不為煩惱根本 但為聖道得道得作根本 阿摩羅識作聖道依因 不作生因 阿羅耶識於善無記不得自在 阿羅耶識滅時有異相貌 謂來世煩惱不善因滅 以因滅故 則於來世五盛陰苦不復得生 現在世中一切煩惱惡因滅故 則凡夫陰滅 此身自在即便如化 捨離一切麁惡果報 得阿摩羅識之因緣故 此身壽命便得自在 壽命因緣能滅於身 亦能斷命 盡滅無餘 一切諸受皆得清淨 乃至如經廣說 一切煩惱相故 入通達分故 修善思惟故 證阿摩羅識 故知阿羅耶識與煩惱俱滅 如是分別真實解釋心意識義 因此解釋心意識故 於三界中得知一切煩惱之法 諸清淨法 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 攝決擇分 云何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謂略說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 復次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 修善法故方得轉滅 此修善法若諸異生 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 能入最初聖諦現觀 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 未得法眼 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 或入聲聞正性離生 或入菩薩正性離生 達一切法真法界已 亦能通達阿賴耶識 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 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 內為麁重縛所縛 復次修觀行者 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 略彼諸行 於阿賴耶識中 總為一團一積一聚 為一聚已 由緣真如境智 修習多修習故 而得轉依 轉依無間 當言已斷阿賴耶識 由此斷故 當言已斷一切雜染 當知轉依由相違故 能永對治阿賴耶識 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 有取受性 轉依是常 無取受性 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 又阿賴耶識 恒為一切麁重所隨 轉依究竟遠離一切所有麁重 又阿賴耶識 是煩惱轉因 聖道不轉因 轉依是煩惱不轉因 聖道轉因 應知但是建立因性 非生因性 又阿賴耶識 令於善淨無記法中不得自在 轉依令於一切善淨無記法中得大自在 又阿賴耶識斷滅相者 謂由此識正斷滅故捨二種取 其身雖住猶如變化 所以者何 當來後有苦因斷故 便捨當來後有之取 於現法中一切煩惱因永斷故 便捨現法一切雜染所依之取 一切麁重永遠離故 唯有命緣暫時得住 由有此故 契經中言 爾時但受身邊際受 命邊際受 廣說乃至即於現法一切所受究竟滅盡 如是建立雜染根本故 趣入通達修習作意故 建立轉依故 當知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解深密經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 善男子 若於諸地波羅蜜多 善修出離 轉依成滿 是名如來法身之相 圓測 解深密經疏 大唐三藏 依 楞伽 等及護法宗 唯立八識 不說第九 破清辨云 所立量中 便有自教相違之失 楞伽 等經 皆說第八阿賴耶故 瑜伽師地論 攝抉擇分 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 所以者何 由此識是有情世間生起根本 能生諸根根所依處及轉識等故 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 由能生起器世間故 亦是有情互起根本 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 所以者何 無有有情與餘有情互相見等時 不生苦樂等更相受用 由此道理當知有情界互為增上緣 又即此阿賴耶識 能持一切法種子故 於現在世是苦諦體 亦是未來苦諦生因 又是現在集諦生因 如是能生有情世間故 能生器世間故 是苦諦體故 能生未來苦諦故 能生現在集諦故 當知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 瑜伽師地論 攝抉擇分 復次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 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 此非集諦因 由順解脫分等善根與流轉相違故 所餘世間所有善根 因此生故轉更明盛 由此因緣彼所攝受自類種子 轉有功能轉有勢力 增長種子速得成立 復由此種子故彼諸善法轉明盛生 又復能感當來轉增轉勝 可愛可樂諸異熟果 復次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故 薄伽梵說 有眼界色界眼識界 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識界 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 又如經說惡叉聚喻 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 大智度論 卷12 問曰 云何我不可得 答曰 如上我聞一時中已說 今當更說 佛說六識 眼識及眼識相應法 共緣色 不緣屋舍 城郭種種諸名 耳 鼻 舌 身識 亦如是 意識及意識相應法 知眼 知色 知眼識 乃至知意 知法 知意識 是識所緣法 皆空無我 生滅故 不自在故 無為法中亦不計我 苦樂不受故 是中若彊有我法 應當有第七識識我 而今不爾 以是故知無我 清辯 大乘掌珍論 由此聖教應知 真如唯是一切分別永滅 非實有性 非離非有實性真如 轉依為相 法身成就 由得觀空真對治道 一切分別遍計所執種子所依異熟識中 分別等種無餘永斷 因緣無故 畢竟不生 本性無生 本性常住 是名如來轉依法身 掌珍論疏 四由此聖教下 釋經顯離相 文中又四 一由此聖教 應知涅槃真如 唯是一切分別永滅 無法非實有性 二非離下 反解顯涅槃無性 謂非離無有實性真如 轉依為相 法身成就 此言法身即涅槃也 三由得下 順解顯法身無性 由得觀空真對治道者 即無分別智 假說為真對治道 一切分別下 出所治 畢竟無性 假說為轉依法身 如文可解 圓測 解深密經疏 諸聲聞藏 但說六識 而無七八 具如諸教 今依大乘 自有兩釋 一龍猛等 但說六識 是故清辨菩薩所造 中觀心論 入真甘露品云 離六識外 無別阿賴耶識 眼等六識所不攝故 猶如空華 故知彼宗唯立六識 二彌勒宗 依 金光明 等 具立八識 然依此宗 西方諸師 有其三說 入中論 第六菩提心現前地 由業非以自性滅 故無賴耶亦能生 有業雖滅經久時 當知猶能生自果 瑜伽師地論云 阿賴耶識乃一切戲論所成諸行界 勝鬘獅子吼經 法身章云 世尊 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 參見 编辑阿卡西記錄 轉依 轉識 現識 第七識 阿摩羅識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阿賴耶識 amp oldid 7543460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