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意 (佛教)

巴利文梵語मनस्Manas),音譯為末那,佛教術語,意指意識意志心靈。在早期佛教經典中,經常與一同出現[1],被當成是同義詞。但是它們三者之間又有一些不同。意較常被用來指人類思考理智的功能,執行的功能,是六處六根六識之一。

字義 编辑

在梵文中,意(मनस्,Manas)起源自原始印歐單字*ménos(意為心靈),它來自於原始印歐字根*men-,意為思考、思量。古希臘語μένος(ménos)與英語:Mind皆源自相同字根。

概論 编辑

在身體基本五種感官(眼、耳、鼻、舌、身)之外,人類的意識思考功能,即是意。以十二處分類而言,意的外在對境,為(意塵)。其內在的分辨功能,稱為意識。支持意識運作的根源,為意根。三者合和(),就形成苦、樂等等感受(

分類 编辑

第六識:意識 编辑

巴利文梵語मनस्Manas),音譯為末那

六根中,意根與相觸,形成意處。以意根為所依而興起的,稱為意識。法、意根與意識形成意識界。

第七識:末那識 编辑

末那识梵語मनस्-विज्ञान羅馬化:manas-vijñāna)。

法相唯識宗所说八识中的第七识末那识

各派學說 编辑

《阿含經》中,對於心之多種不同活動並未精細剖解為不同概念,心有時亦稱意,有時亦稱識,心(citta)、意(Manas)、識(Vijñāna)三語詞混合使用,唯意較重心之思慮,識較重心之認知判斷[2]

部派佛教於心之作用則明顯區分,如〔俱舍論〕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大毘婆沙論〕曰:「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但仍以為「義雖有而體是一」〔俱舍論〕「心即是意,意即是識。」「聲雖有異而體無別」〔大毘婆娑論〕[2]

識所依之有六:眼、耳、鼻、舌、身、意,所取之亦有六:色、聲、香、味、觸、法。依六根,緣六境,某一種根遇某一種境,即發生某一種識,識因此而分為六種,成為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2]

前五識有形狀、處所,為可見之根,意識之根則否;前五識僅能各緣一境與現在,意識則能總緣一切境並兼緣過去與未來。而六識之體為一,起作用之門戶為六,經中喻為「六窗一猿」,以上慨係六識說之最早意義[2]

說一切有部是以過去意(無間滅意,samanantara-niruddha)的六識為意根(意處)。經量部以前念的第六意識為意根(意處),另一說法[3]稱經量部立色法為意根(意處)。大眾部等以現在意中之細心為意根(意處)。大乘唯識學派成立末那識(染污意,kliṣṭa-manas)作為意根(意處)[4][5]南傳上座部的意根(意處),是潛伏的心相續流,亦即「有分識」(近似於細心之說),又以「胸中色物」(心基/心所依處)[3]為此有分識的所依[6][7]

根據「佛學與科學研討會」陳家成和林杜娟的論文,「意根」被認為是指中樞神經系統能產生「清醒的意識運作」所必須的部份,即大腦半球網狀構造[8]

唯識學派 编辑

大乘佛教唯識宗繼起,進一步將作用上之區分,推原至結構,認為作用不同,體亦有別,於是開列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mano-vijñāna)、末那識、阿賴耶識[2]

前六識,稱「了別境識」,總名為「識」(mano-vijñāna),其作用偏於向外取境,能清晰識別對象[2]

第七識末那識,稱「思量識」(mano-vijñāna/kliṣṭa-manas),梵語與第六識意識同,玄奘音譯為「末那」,避免混淆,不過,在心意識分類中,末那識仍特名為「識」,其作用偏於向內思量自我而加執取的「意」[2]

第八識阿賴耶識(ālāya-vijñāna),亦名為「心」;就自相言,此識以所謂阿賴耶為自體相,阿賴耶梵語,漢譯云藏,稱「藏識」,主要功能在積集色心諸法種子,為我、法生之根據,如倉庫之能藏物[2]

註釋 编辑

  1. ^ 《雜阿含經》卷12〈289經〉:「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徐麗霞. . 教育大辭書. [2017-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9). 
  3. ^ 3.0 3.1 攝大乘論無性釋》:「經部所立:色為意識俱生別依,此不成就,不應道理,以就思擇、隨念分別,應一切時無分別故。由此道理,餘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識別依,亦不成就,如所說過,恒隨逐故,譬如依止色根諸識,如是難通,應廣決擇。」
    玄奘成唯識論》:「不可說色為彼(意識)所依,意非色故,意識應無隨念、計度二分別故。」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論:『表既實無,無表寧實?』述曰:第二例破無表亦無。……若大眾法密部,別立無表色,謂:身勇、身精進,若心勇等心所攝。上座胸中色物,亦法處攝。今例破之。」
  4. ^ 唯圓. 依意生識之研究. 
  5. ^ 關則富. 唯識思想中「末那識」的形成過程 (PDF). 
  6. ^ 法增比丘. 意界、意門 、意處 、意根 (PDF). 
  7. ^ 根據《清淨道論》:「于此(二十二根)中:眼、耳、鼻、舌、身、女、男、樂、苦、憂根,只是欲界的。意根、命根、捨根、信、精進、念、定、慧根包攝於(三界及出世間的)四地。」,無色界亦有意根。南傳上座部定義無色界為沒有「色」(這相對於有些部派如大眾部定義:「無色界有細無麤色,故名無色」,而非沒有色),所以「胸中色物」這個色法理非意根,只會是色界、欲界的意根之所依。另一種可能是意根就和命根一樣,被定義成包含色法和名法,在無色界就只剩下名法而無色法。若是如此,意根就有可能包含胸中色物在內。
  8. ^ 陳家成; 林杜娟. 尋求六根、六塵與九識 在佛學與科學哲學上的共同定義 (PDF). 佛學與科學. 2002. 

佛教,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7月31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巴利文及梵語, मनस, manas, 音譯為末那, 佛教術語, 意指意識, 意志, 心靈, 在早期佛教經典中, 經常與心, 識一同出現, 被當成是同義詞, 但是它們三者之間又有一些不同, 意較常被用來指人類思考, 理智的功能, 執.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7月31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意 佛教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意 巴利文及梵語 मनस Manas 音譯為末那 佛教術語 意指意識 意志 心靈 在早期佛教經典中 經常與心 識一同出現 1 被當成是同義詞 但是它們三者之間又有一些不同 意較常被用來指人類思考 理智的功能 執行想的功能 是六處 六根與六識之一 目录 1 字義 2 概論 3 分類 3 1 第六識 意識 3 2 第七識 末那識 4 各派學說 4 1 唯識學派 5 註釋字義 编辑在梵文中 意 मनस Manas 起源自原始印歐單字 menos 意為心靈 它來自於原始印歐字根 men 意為思考 思量 古希臘語 menos menos 與英語 Mind 皆源自相同字根 概論 编辑在身體基本五種感官 眼 耳 鼻 舌 身 之外 人類的意識 思考功能 即是意 以十二處分類而言 意的外在對境 為法 意塵 其內在的分辨功能 稱為意識 支持意識運作的根源 為意根 三者合和 觸 就形成苦 樂等等感受 受 分類 编辑主条目 識 第六識 意識 编辑 意 巴利文及梵語 मनस Manas 音譯為末那 六根中 意根與法相觸 形成意處 以意根為所依而興起的識 稱為意識 法 意根與意識形成意識界 第七識 末那識 编辑 末那识 梵語 मनस व ज ञ न 羅馬化 manas vijnana 法相唯識宗所说八识中的第七识即末那识 各派學說 编辑 阿含經 中 對於心之多種不同活動並未精細剖解為不同概念 心有時亦稱意 有時亦稱識 心 citta 意 Manas 識 Vijnana 三語詞混合使用 唯意較重心之思慮 識較重心之認知判斷 2 部派佛教於心之作用則明顯區分 如 俱舍論 曰 集起故名心 思量故名意 了別故名識 大毘婆沙論 曰 滋長是心業 思量是意業 分別是識業 但仍以為 義雖有而體是一 俱舍論 心即是意 意即是識 聲雖有異而體無別 大毘婆娑論 2 識所依之根有六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所取之境亦有六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依六根 緣六境 某一種根遇某一種境 即發生某一種識 識因此而分為六種 成為六識 即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2 前五識有形狀 處所 為可見之根 意識之根則否 前五識僅能各緣一境與現在 意識則能總緣一切境並兼緣過去與未來 而六識之體為一 起作用之門戶為六 經中喻為 六窗一猿 以上慨係六識說之最早意義 2 說一切有部是以過去意 無間滅意 samanantara niruddha 的六識為意根 意處 經量部以前念的第六意識為意根 意處 另一說法 3 稱經量部立色法為意根 意處 大眾部等以現在意中之細心為意根 意處 大乘唯識學派成立末那識 染污意 kliṣṭa manas 作為意根 意處 4 5 南傳上座部的意根 意處 是識潛伏的心相續流 亦即 有分識 近似於細心之說 又以 胸中色物 心基 心所依處 3 為此有分識的所依 6 7 根據 佛學與科學研討會 陳家成和林杜娟的論文 意根 被認為是指中樞神經系統能產生 清醒的意識運作 所必須的部份 即大腦半球與網狀構造 8 唯識學派 编辑 大乘佛教唯識宗繼起 進一步將作用上之區分 推原至結構 認為作用不同 體亦有別 於是開列八識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mano vijnana 末那識 阿賴耶識 2 前六識 稱 了別境識 總名為 識 mano vijnana 其作用偏於向外取境 能清晰識別對象 2 第七識末那識 稱 思量識 mano vijnana kliṣṭa manas 梵語與第六識意識同 玄奘音譯為 末那 避免混淆 不過 在心意識分類中 末那識仍特名為 識 其作用偏於向內思量自我而加執取的 意 2 第八識阿賴耶識 alaya vijnana 亦名為 心 就自相言 此識以所謂阿賴耶為自體相 阿賴耶梵語 漢譯云藏 稱 藏識 主要功能在積集色心諸法種子 為我 法生之根據 如倉庫之能藏物 2 註釋 编辑 雜阿含經 卷12 289經 彼心 意 識 日夜時刻 須臾轉變 異生 異滅 猶如獼猴遊林樹間 須臾處處 攀捉枝條 放一取一 彼心 意 識亦復如是 異生 異滅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徐麗霞 識 佛教 教育大辭書 2017 11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09 3 0 3 1 攝大乘論無性釋 經部所立 色為意識俱生別依 此不成就 不應道理 以就思擇 隨念分別 應一切時無分別故 由此道理 餘部所立 胸中色物意識別依 亦不成就 如所說過 恒隨逐故 譬如依止色根諸識 如是難通 應廣決擇 玄奘 成唯識論 不可說色為彼 意識 所依 意非色故 意識應無隨念 計度二分別故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論 表既實無 無表寧實 述曰 第二例破無表亦無 若大眾 法密部 別立無表色 謂 身勇 身精進 若心勇等心所攝 上座胸中色物 亦法處攝 今例破之 唯圓 依意生識之研究 關則富 唯識思想中 末那識 的形成過程 PDF 法增比丘 意界 意門 意處 意根 PDF 根據 清淨道論 于此 二十二根 中 眼 耳 鼻 舌 身 女 男 樂 苦 憂根 只是欲界的 意根 命根 捨根 信 精進 念 定 慧根包攝於 三界及出世間的 四地 無色界亦有意根 南傳上座部定義無色界為沒有 色 這相對於有些部派如大眾部定義 無色界有細無麤色 故名無色 而非沒有色 所以 胸中色物 這個色法理非意根 只會是色界 欲界的意根之所依 另一種可能是意根就和命根一樣 被定義成包含色法和名法 在無色界就只剩下名法而無色法 若是如此 意根就有可能包含胸中色物在內 陳家成 林杜娟 尋求六根 六塵與九識 在佛學與科學哲學上的共同定義 PDF 佛學與科學 2002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意 佛教 amp oldid 8259289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