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了別

了別梵語vijñapti巴利语viññatti),音譯毘若底,又譯為了知別知識知識別記識表識表象,佛教阿毘達磨術語,意為識別、辨別、認知等,與vijñāna)的意義接近,經常一起出現。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宗義,「唯識無境」,梵文中就是使用這個字形成[1]

音義 编辑

在梵文中,了別(vijñapti)這個單字,來自動詞字根ज्ञा√jñā,意為認知、知識、知道),加上詞頭vi-(朝向、分別、區別),形成動詞字根vijna。再加上詞尾,形成動詞vijnati,經由其使役格過去分詞vijnapayati,名詞化之後,形成這個單字。它與「」(vijñāna)來自於同一個字源。

了別與分別(vikalpa[2]類似,都是對於外在事物(境)進行分辨的認知活動,但是了別在使用上是中性的,而分別往往帶有負面意義,是一種帶著成見的認知。此外,表色(vijñapti-rūpa)與無表色a-vijñapti-rūpa[3]中的「表」就採用了這個單字,《俱舍論》解釋此字含義為「表示令他了知」[4]

概論 编辑

在《雜阿含經》中,以別知(vijānāti)作為識的外顯功能[5],在《增一阿含經》中,識的功能為「識別是非、亦識諸味」[6],這是論書中以了別(vijñapti)作為識的自性這一傳統的源頭。

說一切有部 编辑

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中,以了知或了別,來表達識的功能[7]

瑜伽行派 编辑

無著世親也曾以了別這個功能來解釋何為識蘊[8]。在瑜伽行唯識學派的著作中,曾多次使用這個名詞來解釋其理論,特別是在解釋何為唯識時。

現代研究 编辑

玄奘在翻譯唯識學經論時,將vijnana和vijnapti二字,都被漢譯為「識」,而 vijnanamatrata 和 vijnaptimatrata 都被譯為「唯識」。這兩個術語是否應該區分,是理解唯識學派理論的關鍵之一。

學者宇井百壽根據梵文原義,提出了知(vijnapti)是認知的對象,為「所識」的「表識」,而識(vijnana)是認知的主體,為「能識」的「識體」。宇井百壽的見解,引起日本佛教研究者的注意,開始重新以梵文來理解這兩個字的不同。有人認為「唯識」(vijnaptimatrata)這個術語,應該與vijnanamatrata區分,改譯為「唯了別」、「唯表別」或「唯表」;但是也有學者支持玄奘的譯法。如何理解這兩個字義,牽涉到護法安慧兩大學系之間的見解差異,此後成為現代唯識學研究的重要爭論焦點。

註釋 编辑

  1. ^ 玄奘世親著《唯識二十論》:「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citta)、意(manas)、識(vijñāna)、了(vijñapti),名之差別。」
    真諦世親《大乘唯識論》:「於大乘中立三界唯有識,如經言:佛子!三界者唯有心。心、意、識等是總名。」
    瞿曇般若流支世親唯識論》:「如大乘經中說三界唯心。……如十地經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與識及了別等,如是四法義一名異。……是故偈言:『唯識無境界故。』」
    鳩摩羅什譯《十住經》:「又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心作。如來說所有十二因緣分,是皆依心。」
    菩提流支世親十地經論》:「經曰:『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論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經曰:『如來所說十二因緣分,皆依一心。』」
    義淨護法《成唯識寶生論》:「由其先許:心、意、識、了,是名差別。由同體事,名不俱陳,故以異名,而宣其義。即此『唯了』之言,非眾共許,欲令解義,取共知聲,更陳餘號。復更顯與經不相違,重說意、識二聲,況彼二義,知體不別,即是其果。若欲要明不違經者,心、了二聲,同其一義,明不違教,釋妨已周,何須更說意與識耶。……」
    窺基《唯識二十論述記》:「梵云:毘若底(此云識)摩呾喇多(此云唯)憑始迦(此云二十)奢薩咀羅(此云論),順此方言,名唯識二十論。唯者,獨但簡別之義。識者,了別詮辨之義。唯有內心,無心外境,立唯識名。」
    「心、意、識、及了別,此之四名,其體無異,但名差別。心,積集義。意,思量義。識,了別義。了,識義。應言了別,此中言略,但說了言。」
  2. ^ 玄奘譯《大毘婆沙論》:「復次、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脇尊者言:『滋長、分割是心業,思量、思惟是意業,分別、解了是識業。』應知此中,滋長者,是有漏心;分割者,是無漏心;思量者,是有漏意;思惟者,是無漏意;分別者,是有漏識,解了者,是無漏識。」
    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復次、增積義是心義,解了義是意義,別識義是識義。尊者婆奢說曰:『增積義、斷義是心義,解了義、知義是意義,能識義、別識義是識義。』增積,是有漏;斷,是無漏;解了,是有漏;知,是無漏;能識,是有漏;別識,是無漏。」
  3. ^ 玄奘譯《阿毘達磨品類足論》:「無表色云何?謂法處所攝色,此及五色根,於一切時一識所識,謂意識。」
    求那跋陀羅譯《眾事分阿毘曇論》:「云何無作色?謂法入所攝色,彼一識識,謂意識,是名無作色。」
  4. ^ 玄奘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無表,雖以色業為性,如有表業,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無表。」
    真諦世親阿毘達磨俱舍釋論》:「此法,雖以有色業為性,不如有教色,可令他知,故名無教。」
    玄奘世親《大乘成業論》:「何故名表?此能表示,自發業心,令他知故。為顯此義故,說頌言:『由外發身語,表內心所思,譬彼潛淵魚,鼓波而自表。』」
  5. ^ 雜阿含經·四六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想、行、識受陰。……若可閡可分,是名色受陰。……諸覺相,是受受陰。……諸想,是想受陰。……為作相,是行受陰。……別知vijānāti)相,是識受陰。何所識?識色,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
    中阿含經·大拘絺羅經》:「尊者舍黎子……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識者說識,何者識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識識,是故說識。識何等耶?識色,識聲、香、味、觸、法。識識,是故說識。……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智慧及識,此二法,為合為別?此二法,可得別施設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智慧所知,即是識所識,是故,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
  6. ^ 《增壹阿含經》卷28:「所謂識,識別是非,亦識諸味,此名為識也。」
  7. ^ 玄奘譯《阿毘達磨發智論》:「頗有一識一切法耶?答:無,若此識生一切法非我。此識何所不?答:不了自性,及此相應、俱有諸法。」
    僧伽提婆譯《阿毘曇八犍度論》:「頗有一識諸法乎?答曰:無也,若此識生一切諸法無我。此何所不乎?答曰:不識自然,不識共有法,不識相應法。」
    玄奘譯《阿毘達磨品類足論》:「眼識云何?謂依眼根,各了別色。耳識云何?謂依耳根,各了別聲。鼻識云何?謂依鼻根,各了別香。舌識云何?謂依舌根,各了別味。身識云何?謂依身根,各了別所觸。意識云何?謂依意根,了別諸法。」
    求那跋陀羅譯《眾事分阿毘曇論》:「云何眼識?謂依眼根,於色。云何耳識?謂依耳根,行於聲。云何鼻識?謂依鼻根,行於香。云何舌識?謂依舌根,行於味。云何身識?謂依身根,行於觸。云何意識?謂依意根,行於法。」
    玄奘譯《阿毘達磨法蘊足論》:「云何眼識界?謂眼色為緣,所生眼識,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於眼所識色,諸了別,異了別,各別了別色,是名眼識界。」
    玄奘譯提婆設摩《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苾芻!了別,了別故名為識,何所了別?謂:了別色,了別聲、香、味、觸、法。』」
    玄奘譯《大毘婆沙論》:「了別,是識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識能了別種種境事。』」
    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分別物體相,是識義。」
  8. ^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何等名為五識身耶?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云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云何耳識自性?謂依耳了別聲。…… 云何鼻識自性?謂依鼻了別香。……云何舌識自性?謂依舌了別味。……云何身識自性?謂依身了別觸。……」「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玄奘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識蘊何相?了別相是識相,謂由識故,了別色、聲、香、味、觸、法、種種境界。」
    「云何建立識蘊?謂心、意、識差別。……何等為識?謂六識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何等眼識?謂依眼緣色,了別為性。何等耳識?謂依耳緣聲,了別為性。何等鼻識?謂依鼻緣香,了別為性。何等舌識?謂依舌緣味,了別為性。何等身識?謂依身緣觸,了別為性。何等意識?謂依意緣法,了別為性。」
    玄奘世親著《大乘五蘊論》卷1:「云何識蘊?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亦名心、意,由採集故,意所攝故。」

外部連結 编辑

  • 葉阿月〈三法中的「所知」與「所識」之研究──以《阿毘達磨集論》為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陳一標〈真諦的「三性」思想--以《轉識論》為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查也〈唯識無境略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了別, 關於, 請參照wikt, 梵語, vijñapti, 巴利语, viññatti, 音譯毘若底, 又譯為了, 了知, 別知, 識知, 識別, 記識, 表識, 表象, 佛教阿毘達磨術語, 意為識別, 辨別, 認知等, 與識, vijñāna, 的意義接近, 經常一起出現, 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宗義, 唯識無境, 梵文中就是使用這個字形成, 目录, 音義, 概論, 說一切有部, 瑜伽行派, 現代研究, 註釋, 外部連結音義, 编辑在梵文中, vijñapti, 這個單字, 來自動詞字根ज, jñā, 意為認知,. 關於 ज ञ 請參照wikt en ज ञ 了別 梵語 vijnapti 巴利语 vinnatti 音譯毘若底 又譯為了 識 了知 別知 識知 識別 記識 表識 表象 佛教阿毘達磨術語 意為識別 辨別 認知等 與識 vijnana 的意義接近 經常一起出現 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宗義 唯識無境 梵文中就是使用這個字形成 1 目录 1 音義 2 概論 3 說一切有部 4 瑜伽行派 5 現代研究 6 註釋 7 外部連結音義 编辑在梵文中 了別 vijnapti 這個單字 來自動詞字根ज ञ jna 意為認知 知識 知道 加上詞頭vi 朝向 分別 區別 形成動詞字根vijna 再加上詞尾 形成動詞vijnati 經由其使役格過去分詞vijnapayati 名詞化之後 形成這個單字 它與 識 vijnana 來自於同一個字源 了別與分別 vikalpa 2 類似 都是對於外在事物 境 進行分辨的認知活動 但是了別在使用上是中性的 而分別往往帶有負面意義 是一種帶著成見的認知 此外 表色 vijnapti rupa 與無表色 a vijnapti rupa 3 中的 表 就採用了這個單字 俱舍論 解釋此字含義為 表示令他了知 4 概論 编辑在 雜阿含經 中 以別知 vijanati 作為識的外顯功能 5 在 增一阿含經 中 識的功能為 識別是非 亦識諸味 6 這是論書中以了別 vijnapti 作為識的自性這一傳統的源頭 說一切有部 编辑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中 以了知或了別 來表達識的功能 7 瑜伽行派 编辑無著和世親也曾以了別這個功能來解釋何為識蘊 8 在瑜伽行唯識學派的著作中 曾多次使用這個名詞來解釋其理論 特別是在解釋何為唯識時 現代研究 编辑玄奘在翻譯唯識學經論時 將vijnana和vijnapti二字 都被漢譯為 識 而 vijnanamatrata 和 vijnaptimatrata 都被譯為 唯識 這兩個術語是否應該區分 是理解唯識學派理論的關鍵之一 學者宇井百壽根據梵文原義 提出了知 vijnapti 是認知的對象 為 所識 的 表識 而識 vijnana 是認知的主體 為 能識 的 識體 宇井百壽的見解 引起日本佛教研究者的注意 開始重新以梵文來理解這兩個字的不同 有人認為 唯識 vijnaptimatrata 這個術語 應該與vijnanamatrata區分 改譯為 唯了別 唯表別 或 唯表 但是也有學者支持玄奘的譯法 如何理解這兩個字義 牽涉到護法與安慧兩大學系之間的見解差異 此後成為現代唯識學研究的重要爭論焦點 註釋 编辑 玄奘譯世親著 唯識二十論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 以契經說 三界唯心 心 citta 意 manas 識 vijnana 了 vijnapti 名之差別 真諦譯世親 大乘唯識論 於大乘中立三界唯有識 如經言 佛子 三界者唯有心 心 意 識等是總名 瞿曇般若流支譯世親 唯識論 如大乘經中說三界唯心 如十地經說 三界虛妄 但是一心作故 心 意與識及了別等 如是四法義一名異 是故偈言 唯識無境界故 鳩摩羅什譯 十住經 又作是念 三界虛妄 但是心作 如來說所有十二因緣分 是皆依心 菩提流支譯世親 十地經論 經曰 是菩薩作是念 三界虛妄 但是一心作 論曰 但是一心作者 一切三界唯心轉故 經曰 如來所說十二因緣分 皆依一心 義淨譯護法 成唯識寶生論 由其先許 心 意 識 了 是名差別 由同體事 名不俱陳 故以異名 而宣其義 即此 唯了 之言 非眾共許 欲令解義 取共知聲 更陳餘號 復更顯與經不相違 重說意 識二聲 況彼二義 知體不別 即是其果 若欲要明不違經者 心 了二聲 同其一義 明不違教 釋妨已周 何須更說意與識耶 窺基 唯識二十論述記 梵云 毘若底 此云識 摩呾喇多 此云唯 憑始迦 此云二十 奢薩咀羅 此云論 順此方言 名唯識二十論 唯者 獨但簡別之義 識者 了別詮辨之義 唯有內心 無心外境 立唯識名 心 意 識 及了別 此之四名 其體無異 但名差別 心 積集義 意 思量義 識 了別義 了 識達義 應言了別 此中言略 但說了言 玄奘譯 大毘婆沙論 復次 滋長是心業 思量是意業 分別是識業 脇尊者言 滋長 分割是心業 思量 思惟是意業 分別 解了是識業 應知此中 滋長者 是有漏心 分割者 是無漏心 思量者 是有漏意 思惟者 是無漏意 分別者 是有漏識 解了者 是無漏識 浮陀跋摩譯 阿毘曇毘婆沙論 復次 增積義是心義 解了義是意義 別識義是識義 尊者婆奢說曰 增積義 斷義是心義 解了義 知義是意義 能識義 別識義是識義 增積 是有漏 斷 是無漏 解了 是有漏 知 是無漏 能識 是有漏 別識 是無漏 玄奘譯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 無表色云何 謂法處所攝色 此及五色根 於一切時一識所識 謂意識 求那跋陀羅譯 眾事分阿毘曇論 云何無作色 謂法入所攝色 彼一識識 謂意識 是名無作色 玄奘譯世親 阿毘達磨俱舍論 無表 雖以色業為性 如有表業 而非表示 令他了知 故名無表 真諦譯世親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 此法 雖以有色業為性 不如有教色 可令他知 故名無教 玄奘譯世親 大乘成業論 何故名表 此能表示 自發業心 令他知故 為顯此義故 說頌言 由外發身語 表內心所思 譬彼潛淵魚 鼓波而自表 雜阿含經 四六經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受陰 云何為五 色 受 想 行 識受陰 若可閡可分 是名色受陰 諸覺相 是受受陰 諸想 是想受陰 為作相 是行受陰 別知 vijanati 相 是識受陰 何所識 識色 識聲 香 味 觸 法 是故名識受陰 中阿含經 大拘絺羅經 尊者舍黎子 復問曰 賢者拘絺羅 識者說識 何者識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 識識 是故說識 識何等耶 識色 識聲 香 味 觸 法 識識 是故說識 復問曰 賢者拘絺羅 智慧及識 此二法 為合為別 此二法 可得別施設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 此二法 合 不別 此二法 不可別施設 所以者何 智慧所知 即是識所識 是故 此二法 合 不別 此二法 不可別施設 增壹阿含經 卷28 所謂識 識別是非 亦識諸味 此名為識也 玄奘譯 阿毘達磨發智論 頗有一識了一切法耶 答 無 若此識生一切法非我 此識何所不了 答 不了自性 及此相應 俱有諸法 僧伽提婆譯 阿毘曇八犍度論 頗有一識識諸法乎 答曰 無也 若此識生一切諸法無我 此何所不達乎 答曰 不識自然 不識共有法 不識相應法 玄奘譯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 眼識云何 謂依眼根 各了別色 耳識云何 謂依耳根 各了別聲 鼻識云何 謂依鼻根 各了別香 舌識云何 謂依舌根 各了別味 身識云何 謂依身根 各了別所觸 意識云何 謂依意根 了別諸法 求那跋陀羅譯 眾事分阿毘曇論 云何眼識 謂依眼根 行於色 云何耳識 謂依耳根 行於聲 云何鼻識 謂依鼻根 行於香 云何舌識 謂依舌根 行於味 云何身識 謂依身根 行於觸 云何意識 謂依意根 行於法 玄奘譯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云何眼識界 謂眼色為緣 所生眼識 此中眼為增上 色為所緣 於眼所識色 諸了別 異了別 各別了別色 是名眼識界 玄奘譯提婆設摩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契經中 世尊善語 善詞 善說 苾芻 了別 了別故名為識 何所了別 謂 了別色 了別聲 香 味 觸 法 玄奘譯 大毘婆沙論 了別 是識業 如契經說 苾芻當知 識能了別種種境事 浮陀跋摩譯 阿毘曇毘婆沙論 分別物體相 是識義 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 何等名為五識身耶 所謂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云何眼識自性 謂依眼了別色 云何耳識自性 謂依耳了別聲 云何鼻識自性 謂依鼻了別香 云何舌識自性 謂依舌了別味 云何身識自性 謂依身了別觸 云何意自性 謂心 意 識 心 謂一切種子 所隨依止性 所隨 依附依止 性 體能執受 異熟所攝 阿賴耶識 意 謂恒行意 及六識身無間滅意 識 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玄奘譯無著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識蘊何相 了別相是識相 謂由識故 了別色 聲 香 味 觸 法 種種境界 云何建立識蘊 謂心 意 識差別 何等為識 謂六識身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何等眼識 謂依眼緣色 了別為性 何等耳識 謂依耳緣聲 了別為性 何等鼻識 謂依鼻緣香 了別為性 何等舌識 謂依舌緣味 了別為性 何等身識 謂依身緣觸 了別為性 何等意識 謂依意緣法 了別為性 玄奘譯世親著 大乘五蘊論 卷1 云何識蘊 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 亦名心 意 由採集故 意所攝故 外部連結 编辑葉阿月 三法中的 所知 與 所識 之研究 以 阿毘達磨集論 為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陳一標 真諦的 三性 思想 以 轉識論 為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也 唯識無境略解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識 的詮釋 Vijnna與Vijnapti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了別 amp oldid 6431362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