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péi(英語:Berkelium,香港译pui4,台湾译běi),是一種人工合成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Bk原子序數为97,属于锕系元素超鈾元素,具有放射性。位於美國加州伯克利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1949年12月首次合成出錇元素,因此錇以伯克萊(Berkeley)命名。錇是繼後第五個被發現的超鈾元素。

錇 97Bk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Uqs)
外觀
銀白色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錇(Berkelium)·Bk·97
元素類別錒系元素
·週期·不適用 ·7·f
標準原子質量(247)
电子排布[Rn] 5f9 7s2
2, 8, 18, 32, 27, 8, 2
錇的电子層(2, 8, 18, 32, 27, 8, 2)
歷史
發現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1949年)
物理性質
物態固體
密度(接近室温
(α)14.78 g·cm−3
密度(接近室温)
(β)13.25 g·cm−3
熔点(β)1259 K,986 °C,1807 °F
沸點(β)2900 K,2627 °C,4760 °F
原子性質
氧化态3, 4
电负性1.3(鲍林标度)
电离能第一:601 kJ·mol−1
原子半径170 pm
雜項
晶体结构六方密堆积
磁序順磁性
CAS号7440-40-6
同位素
主条目:錇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t1/2 衰變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247Bk 人造 1380  α 5.826 243Am
SF
248Bk 人造 >300 [1] α 5.803 244Am
249Bk 人造 327.2  β 0.123 249Cf
α 5.521 245Am
SF

最常見的錇同位素是錇-249,主要經高通量核反應爐產生,半衰期為330天。目前製造該同位素的單位有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俄羅斯季米特洛夫格勒的核反應器研究所。第二重要的同位素錇-247要用高能量α粒子鋦-244進行撞擊而產生,是錇最穩定的同位素,半衰期為1380年。

從1967年至今,在美國生產的錇元素僅僅超過1克。除在科學研究中用來合成更重的超鈾元素外,錇沒有實際的用途。2009年,在進行250天的輻射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製成了22毫克的錇-249,並在其後的90天內對該樣本進行了純化處理。純化後的錇元素同年被送到俄羅斯聯合核研究所,以鈣-48離子向其撞擊150天後,合成出了(117號元素),是截至目前最新發現的元素。

錇是一種柔軟的銀白色放射性金屬。錇-249輻射的是低能電子,所以相對安全。不過,其半衰期為330天,衰變後會產生-249,而該同位素會釋放高能量的α粒子,十分危險。這種衰變的現象在研究錇元素及其化合物屬性時尤其重要,因為不斷生成的鉲不但會污染化學樣本,還會釋放輻射,破壞樣本的結構。

歷史 编辑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伯克利加州大學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1.5米直徑迴旋加速器,攝於1939年8月

1949年12月,格倫·西奧多·西博格阿伯特·吉奧索史丹利·傑拉德·湯普森英语Stanley Gerald Thompson使用伯克利加州大學的1.5米直徑迴旋加速器,成功合成並分離出錇元素。在1949至1950年同期被發現的還有元素(原子序為98)。[2][3][4][5]

與95和96號元素相似,發現團隊為97號元素命名時,也參考了元素週期表中對上的鑭系元素的命名方式。95號元素(Americium)是以其發現所在的美洲大陸(America)命名的,類似於以歐洲(Europe)命名的元素;96號元素則是以科學家瑪莉·居禮(Marie Curie)和皮埃爾·居禮(Pierre Curie)命名的,類似於以科學家、工程師約翰·加多林英语Johan Gadolin(Johan Gadolin)命名的元素。發現團隊在報告中寫道:「我們建議以發現所在的伯克利城(Berkeley),將第97號元素命名為Berkelium(符號Bk),就像它的化學同類物英语congener (chemistry)(Terbium,65號)是以礦物發現所在地瑞典伊特比(Ytterby)命名的一樣。」[3]

錇的合成過程中最困難的是要產生足夠的鋂作為目標體,以及要從最終產物中把錇分離出來。首先,薄片上要塗上硝酸鋂(241Am)溶液,在溶液蒸發後,殘留物須退火二氧化鋂(AmO2)。科學家再將如此做成的目標體放在位於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1.5米直徑迴旋加速器中,受能量為35 MeV的α粒子輻射6小時。輻射造成的(α,2n)核反應產生了243Bk同位素,另加兩顆中子[3]

 

輻射完畢之後,科學家把薄片上的塗層溶解在硝酸當中,再用濃氨水使其沉澱為氫氧化錇。離心分離後,產物再次被溶於硝酸中。要從鋂中分離出錇,溶液須加入到硫酸銨的混合溶液中並進行加熱,使溶解了的鋂轉化為+6氧化態。剩餘未被氧化的鋂可以通過加入氫氟酸,以三氟化鋂(AmF
3
)的形式沉澱出來。這一步的產物包括三氟化鋦和三氟化錇。該混合物在與氫氧化鉀反應後形成對應的氫氧化物,並在最後進行離心分離後溶解在高氯酸中。[3]

 
層析洗提曲線,能看出鑭系的(Tb)、(Gd)和(Eu)與相應錒系的(Bk)、(Cm)和(Am)之間的相近之處。[3]

更進一步的分離過程是在微酸(pH≈3.5)的檸檬酸/緩衝溶液中進行的,並使用到高溫離子交換法。當時人們並不瞭解第97號元素的層析特性為何,但可從鋱的洗提曲線中推導出來(見圖)。最初在洗提產物中探測不出α粒子輻射的特徵,但在繼續尋找K-α特徵X光和轉變電子後,科學家終於辨認到了錇元素。在最初的報告中,該新元素的質量數並不確定是243還是244,[4]之後才確定為243。[3]

特性 编辑

物理特性 编辑

 
α型錇金屬的雙六方密排晶體結構,層序為ABAC(A:綠色,B:藍色,C:紅)

錇是一種柔軟的銀白色放射性錒系金屬,在元素週期表中位於之右,之左,鑭系元素之下。錇的許多物理和化學特性與鋱相似。錇的密度為14.78 g/cm3,介乎鋦(13.52 g/cm3)和鉲(15.1 g/cm3)之間;其熔點(986 °C)也低於鋦(1340 °C),高於鉲(900 °C)。[6]錇的體積模量是錒系元素中相對較低的,大約為20 GPa(2×1010Pa)。[a][7]

由於f軌域電子的內部躍遷,Bk3+離子會發出螢光,峰值在652納米(紅光)和742納米(深紅光,近紅外線)波長處。激發功率和樣本的溫度會影響這兩個峰值的相對亮度。要觀察到這一螢光現象,可以把矽酸鹽玻璃連同氧化錇或鹵化錇一起加熱,使錇離子在熔化了的玻璃中分散。[8][9]

當溫度介乎70 K和室溫之間時,錇呈居里外斯順磁性,實際磁矩為9.69玻爾磁子(µB),居里溫度為101 K。實際磁矩值幾乎與簡單原子L-S耦合模型計算出的理論值9.72 µB相同。當溫度降到大約34 K的時候,錇會轉為呈反鐵磁性[10]錇在標準狀態下在氫氯酸中的溶解焓為−600 kJ/mol−1,並可依此推算出水溶Bk3+離子的標準生成焓(ΔfH°)為−601 kJ/mol−1。Bk3+與Bk0間的標準電極電勢為−2.01 V。[11]中性錇原子的電離電勢為6.23 eV。[12]

同素異形體 编辑

在一般情況下,錇的結構是最穩定的α型。該結構呈六方對稱形,空間群P63/mmc,晶格參數分別為341 pm和1107 pm。該晶體有著雙六方密排結構,層序為ABAC,因此它與α-和鋦以後的錒系元素的α型晶體同型(具有相似的結構)。[13]這種結構隨著壓力和溫度而變化。在室溫下壓縮到7 GPa時,α-錇會轉變為β型,該結構屬於面心立方fcc)對稱型,空間群為Fm3m。這種結構轉變不會使體積產生變化,但其會增加3.66 kJ/mol。[14]當繼續加壓到25 GPa時,錇更會轉變為屬於正交晶系的γ型結構,與α-鈾相似。轉變後的體積會增加12%,並使5f殼層電子離域。[15]直到57 GPa錇都不會再進行相變。[7][16]

加熱後,α-錇會變為面心立方結構(但與β-錇稍有不同),空間群為Fm3m,晶格常數為500 pm。這種結構和層序為ABC的密排結構相同。這是一種亞穩態,並會在室溫下緩慢地變回α-錇。[13]科學家認為這一相變發生時的溫度與錇的熔點非常相近。[17][18][19]

化學特性 编辑

和所有錒系元素一樣,錇可溶於各種無機酸溶液中,並在轉化為Bk3+時釋放氫氣。這種三價氧化態(+3)特別在水溶液中最為穩定[20][21],但另外也存在四價(+4)[22]和五价(+5)[23]的錇化合物。二價(+2)錇化合物也有可能存在,但目前仍不確定。[24][25]錇的鑭系同類物英语congener (chemistry)也有類似的特性。[4]Bk4+在多數酸溶液中都呈綠色,Bk4+則在氫氯酸中呈黃色,並在硫酸中呈橘黃色。[24][26][27]錇在室溫下不會與發生劇烈反應,這可能是因為它的表面形成了氧化物保護層。另外,錇會與熔化了的金屬、、各種鹵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反應,形成各類二元化合物[10][17]

同位素 编辑

目前已知屬性的錇同位素共有20種,同核異構體共6種,質量數從235到254不等,全都具有放射性半衰期最長的有247Bk(1380年)、248Bk(9年)和249Bk(330天)。其餘的同位素半衰期從幾微秒到幾天不等。錇-249是所有同位素中最容易合成的。它主要釋放軟β粒子,因此較容易被探測到。錇-249的α輻射非常弱,只有其β輻射的1.45×10-3%,但也被用於探測該同位素。第二重要的錇同位素是錇-247,它像大部分錒系元素的同位素一樣會釋放α粒子。[28][29]

存量 编辑

由於所有錇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在1380年以下,遠遠不足以從地球形成時(數十億年前)存留至今。因此所有的原始的錇元素(地球形成時存在的錇)至今都已衰變殆盡了。

在地球上,錇主要集聚在幾處曾在1945至1980年用於進行核試驗的地點,以及一些核事故地點,如切爾諾貝爾核事故三哩岛核泄漏事故1968年图勒空军基地B-52坠毁事件等的發生地點。1952年11月1日,美國在埃內韋塔克環礁引爆了代號為常春藤麥克氫彈。分析顯示,爆炸碎片中含有高濃度的各種錒系元素,其中也包括了錇。由於正值冷戰,研究結果起初被軍方列為機密,直到1956年才被發佈。[30]

利用核反應爐產生的錇同位素主要是錇-249。在儲存和運載時,大部分的錇會經β衰變變為-249。鉲-249的半衰期為351年,相對其他在反應爐中產生的同位素來說相當長,[31]

量極高的礦藏中,重元素經中子捕獲β衰變之後,可能會自然產生痕量的鉳,儘管這一點尚未得到證實。[32][33]從95號至100號的超鈾元素,包括鉳,都曾在位於加彭奧克洛天然核反應爐中自然產生,但至今已不再形成了。[34]

合成與提取 编辑

同位素的製備 编辑

核反應爐中對238U)或239Pu)進行中子撞擊,可以形成錇。首先,鈾燃料經中子捕獲(又稱(n,γ)反應或中子聚變)變為鈈:[35]

  (箭頭下的時間為半衰期)

鈈-239再經中子通量比一般反應爐高幾倍的輻射源(如位於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85百萬瓦特高通率同位素反應爐)照射。[36]高中子通量能夠催發多次中子融合反應,把239Pu轉換為244Cm,然後轉換為249Cm:[35]

 

鋦-249的半衰期很短,只有64分鐘,所以不太可能進一步轉換為250Cm。不過,鋦-249會經β衰變形成249Bk。[29]

 

249Bk半衰期較長,有330天,因此可以再捕獲一顆中子。但是產生出來的250Bk半衰期又非常短,只有3.212小時,所以不可能再變成更重的錇同位素,而是衰變為鉲同位素250Cf:[37][38]

 

雖然247Bk是錇最穩定的同位素,但是合成該同位素的過程卻缺乏效率。這是因為鋦-247(原同位素)的衰變率很慢,所以在進行β衰變形成錇-247,就已吸收了更多的中子,形成別的同位素了。因此249Bk是最容易合成的錇同位素,但其產量仍然微乎其微(美國在1967至1983年間的錇產量總和只有0.66克[39],每毫克價格高達185美元。[6]

同位素248Bk是在1956年以能量為25MeV的α粒子撞擊含各種鋦同位素的混合物而首次合成的。該同位素和245Bk的訊號互相重疊,無法直接辨識,但科學家通過測量衰變產物248Cf量的增加,確定了這個新的同位素的存在。[40]同年,科學家以α粒子撞擊244Cm,產生了錇-247:[1]

 
 

1979年,科學家以11B撞擊235U,以10B撞擊238U,以14N撞擊232Th並且以15N撞擊232Th,合成了錇-242。錇-242經電子捕獲轉變為242Cm,半衰期為7.0 ± 1.3分鐘。該實驗並沒有產生241Bk同位素。[41]科學家在後來成功合成了241Bk。[42]

 
 

分離 编辑

錇在液體中有著較穩定的+4氧化態,因此要把錇從別的錒系元素中分離出來會較為簡單。核合成會產生大量的錒系元素副產品,這些元素的氧化態主要為+3。在最初進行的實驗當中,科學家沒有用到這一分離法,而是使用了一種相對複雜的過程。三價錇離子可以被氧化為+4態,可用的氧化劑包括溴酸鹽BrO
3
)、鉍酸鹽(BiO
3
)、鉻酸鹽CrO2−
4
和Cr
2
O2−
7
)、硫醇銀(I)(Ag
2
S
2
O
8
)、二氧化鉛(PbO
2
)和臭氧O
3
)等,另也可用光化學氧化過程。製成的四價錇離子再通過離子交換層析法或液態-液態提取法分離出來。液態-液態提取法可使用HDEHP(二(2-乙基已基)膦酸)、各種磷酸三丁酯或其他的各種試劑。這些過程都能將錇從多數三價的錒系元素和鑭系元素中分離出來,但除外。(鑭系元素並不是離子照射後的產物,而是在各種核裂變衰變鏈中產生的。)[43]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采用的方法如下:先用氯化鋰作為試劑對最初的錒系元素混合物進行離子交換法,再將其沉澱為氫氧化物,過濾後溶解在硝酸中。然後用正離子交換樹脂對該溶液進行高壓洗提,其中的錇再經由以上的任一方法氧化並提取出來。[43]這個溶液當中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的錒系元素(但仍含鈰)。把Bk4+還原為Bk3+之後,可再次用離子交換法把錇從鈰中分離出去。[44]

錇金屬的製備 编辑

位於美國愛達荷州的愛達荷國家實驗室於1952年開始了一項計劃,以研究固態錇及其化合物的化學及物理屬性。Burris B. Cunningham和Stanley Gerald Thompson英语Stanley G. Thompson於1958年用8克的鈈-239作為目標體,在反應爐內對其進行持續6年的放射,最後首次製成了宏觀數量的錇元素(0.6微克)。[39][45]這是目前唯一一種可用來製造可稱量的錇的方法,且大部分實驗所用到的固態錇重量都不超過幾微克。[17][46]

世界上主要用來製造錇的放射反應爐是位於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80百萬瓦特高通率同位素反應爐,[47]以及在俄羅斯季米特洛夫格勒核反應器研究所的SM-2環流反應器。[48]兩者都是專門用來製造超鋦元素的(原子序超過96的元素),有著相似的功率和通量,對超鋦元素的產量也預計相似,[49]但俄羅斯核反應器研究所並不公開他們的生產記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一次常規作業會對數十克進行放射,產生約十分之一克、數毫克-249和以及數皮克[50][51]從1967年至今在橡樹嶺生產的錇-249總量僅僅超過1克。[17]

科學家在1971年在1000 °C的溫度下用氣態三氟化錇的還原反應,首次製備了錇金屬,共製成1.7微克。他們把三氟化錇懸掛在鎢絲上,置於由做成的坩堝上方,坩堝裝著熔化了的鋰。[13][52]

 

用四氟化錇也能達到類似的結果。[15]還原四價錇離子,也會形成錇金屬。[52][53]

化合物 编辑

氧化物 编辑

已知的氧化錇有兩種,其中的錇氧化態分別為+3(三氧化二錇,Bk2O3)和+4(二氧化錇,BkO2)。[54]二氧化錇是一種棕色的固體,[55]三氧化二錇則是熔點為1920 °C的黃綠色固體,[56][55]可通過分子來還原二氧化錇而取得:

 

加熱到1200 °C後,Bk2O3會進行相變,到1750 °C時再進行一次相變。錒系元素的倍半氧化物(三氧化二……)都具有這三種相態。另外,有報告稱一氧化錇(BkO)是一種灰色的脆弱固體。[57]

鹵化物 编辑

鹵化物中錇的氧化態為+3或+4,[58]其中+3態特別在溶液中最為穩定。科學家目前只知道四價鹵化物BkF4和Cs2BkCl6的固態屬性。[59]三氟化錇和三氯化錇中錇原子的配位呈三帽三角菱柱形,配位數為9。在三溴化錇中,錇原子的配位呈二帽三角菱柱形形,配位數為8;或呈八面體形,配位數為6。[60]三碘化錇中的錇配位呈八面體形。[61]

氧化態 F Cl Br I
+3 BkF3
(黃色[61]
BkCl3
(綠色[61]
Cs2NaBkCl6[62]
BkBr3[60][63]
(黃綠色[61]
BkI3
(黃色[61]
+4 BkF4
(黃色[61]
Cs2BkCl6
(橙色[57]

四氟化錇(BkF4)是一種黃綠色的離子固體,與四氟化鈾四氟化鋯同型。[62][64][65]三氟化錇(BkF3)也是種黃綠色的固體,但它有兩種晶體結構。較穩定的一種存在於較低溫度,與三氟化釔同型;另一種存在於350和600 °C之間,與三氟化鑭同型。[62][64][66]

1962年,科學家首次分離並研究了三氯化錇(BkCl3),其重量只有30億分之一克。他們首先準備一條溫度為500 °C,含有氧化錇的中空石英管,再注入氯化氫[67]製成三氯化錇為綠色固體,熔點在600 °C,[58]結構與三氯化鈾同型。[68][69]當加熱到接近熔點時BkCl3會進行相變,結構轉為屬於正交晶系。[70]

已知的三溴化錇共有兩種,其中錇的配位數分別為6和8。[46]後者不甚穩定,在加熱到大約350 °C時會轉變為前者。科學家從249BkBr3樣本剛製成時,持續超過3年利用X光散射技術對該樣本進行檢測。在這段時間內,一部分的錇-249經過β衰變轉變成鉲-249,使化合物變為249CfBr2。樣本的結構並沒有隨時間變化,但249CfBr3可以被氫還原成249CfBr2,而249BkBr3則不能被還原。科學家又對單獨的249BkBr3249CfBr3,以及對兩者的混合物分別進行了實驗,都證實了該項結果。[60]化合物中的錇以每天0.22%的速率衰變為鉲,這有礙對錇化合物的研究。除了會干擾化學成分之外,249Cf還會釋放α粒子,從而對晶體結構造成破壞,並使樣本自然加熱。要消除化學成份變化的影響,可以在不同時間對樣本進行測量,並依此推算出所需的數值。[59]

其他無機化合物 编辑

錇-249可以和[71]分別形成BkX型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的晶體結構屬於立方晶系,可在高溫(約600 °C)、高真空環境下使三氫化錇(BkH3)或錇金屬與這些元素反應而制得。[72]

三硫化二錇(Bk2S3)是一種棕黑色晶體。在1130 °C使氧化錇與硫化氫二硫化碳的氣態混合物反應,或使錇金屬直接和硫反應,都可以形成三硫化二錇。[73]

在1摩爾濃度氫氧化鈉溶液中,氫氧化錇(III)和氫氧化錇(IV)都是穩定的。磷酸錇(III)(BkPO4)是一種固體,並在綠光照射下會有強烈的螢光反應。[74]要製備氫化錇,須使錇金屬和氫氣在大約250 °C的溫度下反應。[71]氫化錇的化學式中,氫的系數不是整數:BkH2+x(0 < x < 1)。[73]錇還有幾種其他的鹽,包括硫氧化錇(Bk2O2S)以及水合硝酸錇(Bk(NO
3
)
3
·4H
2
O
)、水合氯化錇(BkCl
3
·6H
2
O
)、水合硫酸錇(Bk
2
(SO
4
)
3
·12H
2
O
)和水合草酸錇(Bk
2
(C
2
O
4
)
3
·4H
2
O
)。[59]Bk
2
(SO
4
)
3
·12H
2
O
在600 °C溫度下於氬氣中(為避免氧化成BkO
2
)經熱分解後,會產生硫氧化錇(III)晶體(Bk
2
O
2
SO
4
)。該化合物在惰性環境裏在1000 °C以下不會熱分解。[75]

有機化合物 编辑

錇能形成三角型(η5–C5H5)3Bk茂金屬,含有三個環戊二烯基團。合成方法是在70 °C下使三氯化錇與熔化了的二茂(Be(C5H5)2)反應。該化合物呈琥珀色,密度為2.47 g/cm3,在250 °C以下不會熱分解,並在大約350 °C昇華。由於錇具有高放射性,所以這種化合物在幾個星期之內便會自我破壞。[67][76]5–C5H5)3Bk當中的一個環戊二烯基可以被取代為氯原子,形成[Bk(C5H5)2Cl]2。該化合物的吸收光譜與(η5–C5H5)3Bk的相似。[52][75]

應用 编辑

 
用來合成Ts的錇目標體,溶於水中[77]

目前錇在基礎科學研究之外沒有實際的用途。[17]錇-249常被用於製備更重的超鈾元素超重元素,如𨨏[17]它也可以被用於製造鉲-249。對的化學研究常用到鉲-249,以取代放射性更強、須用中子撞擊產生的鉲-252同位素。[17][78]

美國和俄羅斯從1989年起開始合作合成113至118號元素。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於2009年在進行250天長的粒子照射後,產生了22毫克的錇-249。該樣本被送往位於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JINR),並在U400迴旋加速器中經鈣離子撞擊150天後,首次產生了共6顆的Ts原子。[79][80]

核燃料循環 编辑

錇的核裂變屬性與其鄰近的錒系元素不同,這使錇不能成為一種有效的核反應燃料。錇-249的熱中子捕獲截面較大(710靶恩),共振積分為1200靶恩,但熱中子裂變截面卻很低。因此在熱核反應爐中,大部分的錇-249會轉變為錇-250,再迅速衰變為鉲-250。[81][82][83]理論上,錇-249可以在快中子增殖反應堆中維持核連鎖反應。其臨界質量較高,有192 kg。利用水或鋼反射器,可以降低臨界質量,但仍然會大大超出錇在全球的總產量。[84]

錇-247在熱中子反應堆和快中子反應堆中都能夠維持核連鎖反應,但由於製造方法繁複,其產量遠低於臨界質量。球體錇-247的臨界質量為75.7 kg,加上水反射器後為41.2 kg,用鋼反射器(厚30 cm)的話,則為35.2 kg。[84]

安全 编辑

科學家並不瞭解錇會對人的身體有何影響,而且無法拿其他元素借鑒,因為錇的輻射產物很不同(錇釋放電子,而大部分其他錒系元素則釋放α粒子中子)。錇-249所釋放的電子能量頗低(不足126 keV),在其他衰變發生的同時,信號受到干擾而無法被探測到,因此相比其他錒系元素,它對人體相對無害。不過,錇-249會變為釋放大量α粒子的鉲-249同位素,半衰期只有330天。鉲-249非常危險,必須在特殊的實驗室裏,在手套箱內處理。[85]

大部分有關錇的毒性的數據都是來自於動物實驗的。當老鼠進食錇之後,大約只有0.01%的錇元素會進入血液。血液中的錇有65%進入骨骼,並存留約50年;25%進入肺部(生物半衰期約為20年);0.035%進入睾丸或0.01%進入卵巢,並永久存留;約10%排出體外。[86]錇在以上的器官內都可以致癌,而在骨骼系統內,它還會破壞紅血球。人類骨骼裏錇-249的量的允許上限為0.4納克[6][87]

注釋 编辑

  1. ^ 物質的體積模量指的是产生单位相对体积收缩所需的压强。

參考 编辑

  1. ^ 1.0 1.1 Milsted, J.; Friedman, A. M.; Stevens, C. M. The alpha half-life of berkelium-247; a new long-lived isomer of berkelium-248. Nuclear Physics. 1965, 71 (2): 299. doi:10.1016/0029-5582(65)90719-4. 
  2. ^ Thompson, S.; Ghiorso, A.; Seaborg, G. Element 97. Physical Review. 1950, 77 (6): 838. Bibcode:1950PhRv...77..838T. doi:10.1103/PhysRev.77.838.2. 
  3. ^ 3.0 3.1 3.2 3.3 3.4 3.5 Thompson, S.; Ghiorso, A.; Seaborg, G. (PDF). Physical Review. 1950, 80 (5): 781 [2013-03-18]. Bibcode:1950PhRv...80..781T. doi:10.1103/PhysRev.80.78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5).  Abstrac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4.0 4.1 4.2 Thompson, Stanley G.; Seaborg, Glenn T. . 1950. doi:10.2172/932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8). 
  5. ^ Thompson, S. G.; Cunningham, B. B.; Seaborg, G. T. Chemical Properties of Berkeliu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50, 72 (6): 2798. doi:10.1021/ja01162a538. 
  6. ^ 6.0 6.1 6.2 Hammond C. R. "The elements" in Lide, D. R. (编),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6th,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2005, ISBN 0-8493-0486-5 
  7. ^ 7.0 7.1 Benedict, U. Study of actinide metals and actinide compounds under high pressures. Journal of the Less Common Metals. 1984, 100: 153. doi:10.1016/0022-5088(84)90061-4. 
  8. ^ Assefa, Z.; Haire, R.G.; Stump, N.A. Emission profile of Bk(III) in a silicate matrix: anomalous dependence on excitation power.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1998,. 271-273: 854. doi:10.1016/S0925-8388(98)00233-3. 
  9. ^ Rita Cornelis, Joe Caruso, Helen Crews, Klaus Heumann Handbook of elemental speciation II: species in the environment, food, medicine & occupational health. Volume 2 of Handbook of Elemental Speci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hn Wiley and Sons, 2005, ISBN 978-0-470-85598-0 p. 553
  10. ^ 10.0 10.1 Peterson 1984,第45頁.
  11. ^ Fuger, J; Haire, R.G.; Peterson, J.R. A new determination of the enthalpy of solution of berkelium metal and the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Bk3+ (aq).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81, 43 (12): 3209. doi:10.1016/0022-1902(81)80090-5. 
  12. ^ Peterson 1984,第34頁.
  13. ^ 13.0 13.1 13.2 Peterson, J. R.; Fahey, J. A.; Baybarz, R. D. The crystal structures and lattice parameters of berkelium metal. J. Inorg. Nucl. Chem. 1971, 33 (10): 3345–51. doi:10.1016/0022-1902(71)80656-5. 
  14. ^ Peterson 1984,第44頁.
  15. ^ 15.0 15.1 Itie, J P; Peterson, J R; Haire, R G; Dufour, C; Benedict, U. Delocalisation of 5f electrons in berkelium-californium alloys under pressure. Journal of Physics F: Metal Physics. 1985, 15 (9): L213. Bibcode:1985JPhF...15L.213I. doi:10.1088/0305-4608/15/9/001. 
  16. ^ Young, David A. Phase diagrams of the elemen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ISBN 978-0-520-07483-5 p. 228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Hobart, David E.; Peterson, Joseph R. Berkelium. Morss, Lester R.;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PDF) 3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2006: 1444–98. doi:10.1007/1-4020-3598-5_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7-17). 
  18. ^ Fahey, J. A.; Peterson, J. R.; Baybarz, R. D. Some properties of berkelium metal and the apparent trend toward divalent character in the transcurium actinide metals. Inorg. Nucl. Chem. Lett. 1972, 8 (1): 101–7. doi:10.1016/0020-1650(72)80092-8. 
  19. ^ Ward, John W.; Kleinschmidt, Phillip D.; Haire, Richard G. Vapor pressure and thermodynamics of Bk-249 metal. J. Chem. Phys. 1982, 77 (3): 1464–68. Bibcode:1982JChPh..77.1464W. doi:10.1063/1.443975. 
  20. ^ Deblonde, Gauthier J.-P.; Kelley, Morgan P.; Su, Jing; Batista, Enrique R.; Yang, Ping; Booth, Corwin H.; Abergel, Rebecca J. Spectroscopic and Computa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Transplutonium Chelates: Evidencing Heterogeneity in the Heavy Actinide(III) Seri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8, 57 (17): 4521–4526. ISSN 1521-3773. PMID 29473263. doi:10.1002/anie.201709183  (英语). 
  21. ^ Kelley, Morgan P.; Deblonde, Gauthier J.-P.; Su, Jing; Booth, Corwin H.; Abergel, Rebecca J.; Batista, Enrique R.; Yang, Ping. Bond Covalency and Oxidation State of Actinide Ions Complexed with Therapeutic Chelating Agent 3,4,3-LI(1,2-HOPO). Inorganic Chemistry. 2018-05-07, 57 (9): 5352–5363 [2022-10-30]. ISSN 0020-1669. OSTI 1458511. PMID 29624372. doi:10.1021/acs.inorgchem.8b00345. (原始内容于2022-10-30). 
  22. ^ Deblonde, Gauthier; Sturzbecher-Hoehne, Manuel; Rupert, Peter; An, Dahlia; Illy, Marie-Claire; Ralston, Corie; brabec, Jiri; de Jong, Wibe; Strong, Roland; Abergel, Rebecca. Chel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berkelium in oxidation state +IV. Nature Chemistry. 2017, 9 (9): 843–849 [2022-10-30]. Bibcode:2017NatCh...9..843D. OSTI 1436161. PMID 28837177. doi:10.1038/nchem.2759. (原始内容于2022-10-30). 
  23. ^ Attila Kovács; Phuong D. Dau; Joaquim Marçalo; John K. Gibson. Pentavalent Curium, Berkelium, and Californium in Nitrate Complexes: Extending Actinide Chemistry and Oxidation States. Inorganic Chemistry (ACS Publications). 2018, 57 (15): 9453–9467. doi:10.1021/acs.inorgchem.8b01450 (英语). 
  24. ^ 24.0 24.1 Peterson 1984,第55頁.
  25. ^ Sullivan, Jim C.; Schmidt, K. H.; Morss, L. R.; Pippin, C. G.; Williams, C. Pulse radiolysis studies of berkelium(III): pr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erkelium(II) in aqueous perchlorate media. Inorganic Chemistry. 1988, 27 (4): 597. doi:10.1021/ic00277a005. 
  26. ^ Holleman 2007,第1956頁.
  27. ^ Greenwood 1997,第1265頁.
  28. ^ B. Myasoedov; et al. Analytical chemistry of transplutonium elements. Moscow: Nauka. 1972. ISBN 0-470-62715-8. 
  29. ^ 29.0 29.1 Audi, G; Bersillon, O.; Blachot, J.; Wapstra, A.H. (PDF). Nuclear Physics A. 1997, 624: 1. Bibcode:1997NuPhA.624....1A. doi:10.1016/S0375-9474(97)00482-X.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9-23). 
  30. ^ Fields, P.; Studier, M.; Diamond, H.; Mech, J.; Inghram, M.; Pyle, G.; Stevens, C.; Fried, S.; Manning, W. Transplutonium Elements in Thermonuclear Test Debris. Physical Review. 1956, 102: 180. Bibcode:1956PhRv..102..180F. doi:10.1103/PhysRev.102.180. 
  31. ^ NNDC contributors. Alejandro A. Sonzogni (Database Manager) , 编. Chart of Nuclides. Upton, New York: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2008 [2010-03-01]. (原始内容于2008-05-22). 
  32. ^ Earth, Rachel Ross 2017-05-23T02:31:00Z Planet. . livescience.com. 23 May 2017 [2019-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4) (英语). 
  33. ^ . www.rsc.org. [2019-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1). 
  34. ^ Emsley, John. Nature's Building Blocks: An A-Z Guide to the Elements New.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58. ISBN 978-0-19-960563-7. 
  35. ^ 35.0 35.1 Thompson, S.; Ghiorso, A.; Harvey, B.; Choppin, G. Transcurium Isotopes Produced in the Neutron Irradiation of Plutonium. Physical Review. 1954, 93 (4): 908. Bibcode:1954PhRv...93..908T. doi:10.1103/PhysRev.93.908. 
  36. ^ Seaborg, Glenn T. Twenty-five years of radioisotope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Isotopes and Radiation Technology. 1971, 8. 
  37. ^ Magnusson, L.; Studier, M.; Fields, P.; Stevens, C.; Mech, J.; Friedman, A.; Diamond, H.; Huizenga, J. Berkelium and Californium Isotopes Produced in Neutron Irradiation of Plutonium. Physical Review. 1954, 96 (6): 1576. Bibcode:1954PhRv...96.1576M. doi:10.1103/PhysRev.96.1576. 
  38. ^ Eastwood, T.; Butler, J.; Cabell, M.; Jackson, H.; Schuman, R.; Rourke, F.; Collins, T. Isotopes of Berkelium and Californium Produced by Neutron Irradiation of Plutonium. Physical Review. 1957, 107 (6): 1635. Bibcode:1957PhRv..107.1635E. doi:10.1103/PhysRev.107.1635. 
  39. ^ 39.0 39.1 Peterson 1984,第30頁.
  40. ^ Hulet, E. New Isotope of Berkelium. Physical Review. 1956, 102: 182. Bibcode:1956PhRv..102..182H. doi:10.1103/PhysRev.102.182. 
  41. ^ Williams, Kimberly; Seaborg, Glenn. New isotope 242Bk. Physical Review C. 1979, 19 (5): 1794. Bibcode:1979PhRvC..19.1794W. doi:10.1103/PhysRevC.19.1794. 
  42. ^ Nucleonica. Nucleonica: Universal Nuclide Chart. Nucleonica: Universal Nuclide Chart. Nucleonica. 2007–2011 [July 22, 2011]. (原始内容于2017-02-19). 
  43. ^ 43.0 43.1 Peterson 1984,第32頁.
  44. ^ Peterson 1984,第33–34頁.
  45. ^ S. G. Thompson, BB Cunningham: "First Macroscopic Observations of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Berkelium and californium," supplement to Paper P/825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aceful Uses of Atomic Energy, Geneva, 1958
  46. ^ 46.0 46.1 Peterson 1984,第38頁.
  47. ^ .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201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8). 
  48. ^ . Research Institute of Atomic Reactors. [2010-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49. ^ Haire, Richard G. Einsteinium. Morss, Lester R.;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PDF) 3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2006: 1577–1620. doi:10.1007/1-4020-3598-5_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7-17). 
  50. ^ Greenwood 1997,第1262頁.
  51. ^ Porter, C. E.; Riley, F. D., Jr.; Vandergrift, R. D.; Felker, L. K. Fermium Purification Using Teva Resin Extraction Chromatography. Sep. Sci. Technol. 1997, 32 (1–4): 83–92. doi:10.1080/01496399708003188. 
  52. ^ 52.0 52.1 52.2 Peterson 1984,第41頁.
  53. ^ Spirlet, J. C.; Peterson, J. R.; Asprey, L. B. Pr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ctinide Metals. Adv. Inorg. Chem. Advance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1987, 31: 1–41. ISBN 9780120236312. doi:10.1016/S0898-8838(08)60220-2. 
  54. ^ Peterson, J; Cunningham, B.B. Crystal structures and lattice parameters of the compounds of berkelium I. Berkelium dioxide and cubic berkelium sesquioxide.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Letters. 1967, 3 (9): 327. doi:10.1016/0020-1650(67)80037-0. 
  55. ^ 55.0 55.1 Baybarz, R.D. The berkelium oxide system.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68, 30 (7): 1769. doi:10.1016/0022-1902(68)80352-5. 
  56. ^ Holleman 2007,第1972頁.
  57. ^ 57.0 57.1 Peterson 1984,第51頁.
  58. ^ 58.0 58.1 Holleman 2007,第1969頁.
  59. ^ 59.0 59.1 59.2 Peterson 1984,第47頁.
  60. ^ 60.0 60.1 60.2 Young, J. P.; Haire, R. G.; Peterson, J. R.; Ensor, D. D.; Fellows, R. L. Chemical consequences of radioactive decay. 1. Study of californium-249 ingrowth into crystalline berkelium-249 tribromide: a new crystalline phase of californium tribromide. Inorganic Chemistry. 1980, 19 (8): 2209. doi:10.1021/ic50210a003. 
  61. ^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Greenwood 1997,第1270頁.
  62. ^ 62.0 62.1 62.2 Peterson 1984,第48頁.
  63. ^ Burns, J; Peterson, J.R.; Stevenson, J.N. Crystallographic studies of some transuranic trihalides: 239PuCl3, 244CmBr3, 249BkBr3 and 249CfBr3.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75, 37 (3): 743. doi:10.1016/0022-1902(75)80532-X. 
  64. ^ 64.0 64.1 Ensor, D; Peterson, J.R.; Haire, R.G.; Young, J.P.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ic study of berkelium(III) and (IV) fluorides in the solid state.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81, 43 (5): 1001. doi:10.1016/0022-1902(81)80164-9. 
  65. ^ Keenan, Thomas K.; Asprey, Larned B. Lattice constants of actinide tetrafluorides including berkelium. Inorganic Chemistry. 1969, 8 (2): 235. doi:10.1021/ic50072a011. 
  66. ^ Peterson, J.R.; Cunningham, B.B. Crystal structures and lattice parameters of the compounds of berkelium—IV berkelium trifluoride☆.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68, 30 (7): 1775. doi:10.1016/0022-1902(68)80353-7. 
  67. ^ 67.0 67.1 Laubereau, Peter G.; Burns, John H. Microchemical preparation of tricyclopentadienyl compounds of berkelium, californium, and some lanthanide elements. Inorganic Chemistry. 1970, 9 (5): 1091. doi:10.1021/ic50087a018. 
  68. ^ Peterson, J.R.; Cunningham, B.B. Crystal structures and lattice parameters of the compounds of berkelium—IIBerkelium trichloride.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68, 30 (3): 823. doi:10.1016/0022-1902(68)80443-9. 
  69. ^ Peterson, J. R.; Young, J. P.; Ensor, D. D.; Haire, R. G.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ic and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the trichlorides of berkelium-249 and californium-249. Inorganic Chemistry. 1986, 25 (21): 3779. doi:10.1021/ic00241a015. 
  70. ^ Peterson 1984,第52頁.
  71. ^ 71.0 71.1 Stevenson, J; Peterson, J.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studies of elemental curium-248 and the nitrides of curium-248 and berkelium-249. Journal of the Less Common Metals. 1979, 66 (2): 201. doi:10.1016/0022-5088(79)90229-7. 
  72. ^ Damien, D.; Haire, R.G.; Peterson, J.R. Preparation and lattice parameters of 249Bk monopnictides.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80, 42 (7): 995. doi:10.1016/0022-1902(80)80390-3. 
  73. ^ 73.0 73.1 Peterson 1984,第53頁.
  74. ^ Peterson 1984,第39–40頁.
  75. ^ 75.0 75.1 Peterson 1984,第54頁.
  76. ^ Christoph Elschenbroich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6th Edition, Wiesbaden 2008, ISBN 978-3-8351-0167-8, pp. 583–584
  77. ^ Finally, Element 117 Is He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ience Now, 7 April 2010
  78. ^ Haire, Richard G. Californium. Morss, Lester R.;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PDF) 3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2006: 1499–1576. doi:10.1007/1-4020-3598-5_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7-17). 
  79. ^ Collaboration Expands the Periodic Table, One Element at a Ti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October/November 2010
  80. ^ Nuclear Missing Link Created at Last: Superheavy Element 1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ience daily, 7 April 2010
  81. ^ G. Pfennig, H. Klewe-Nebenius, W. Seelmann Eggebert (Eds.): Karlsruhe nuclide, 7 Edition, 2006
  82. ^ Chadwick, M; Oblozinsky, P; Herman, M; Greene, N; McKnight, R; Smith, D; Young, P; MacFarlane, R; Hale, G. ENDF/B-VII.0: Next Generation Evaluated Nuclear Data Library for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uclear Data Sheets. 2006, 107 (12): 2931. Bibcode:2006NDS...107.2931C. doi:10.1016/j.nds.2006.11.001. 
  83. ^ Koning, A. J.; Avrigeanu, M.; Avrigeanu, V.; Batistoni, P.; Bauge, E.; Bé, M.-M.; Bem, P.; Bernard, D.; Bersillon, O. ND2007. 20082007. doi:10.1051/ndata:07476.  |chapter=被忽略 (帮助);
  84. ^ 84.0 84.1 Institut de Radioprotection et de Sûreté Nucléaire: "Evaluation of nuclear criticality safety. data and limits for actinides in transpor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16
  85. ^ Emeleus, H. J. Advance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ademic Press, 1987, ISBN 978-0-12-023631-2 p. 32
  86. ^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Limits for intakes of radionuclides by workers, Part 4, Volume 19, Issue 4[失效連結],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ISBN, 0080368867 p. 14
  87. ^ Pradyot Patnaik. Handbook of Inorganic Chemicals McGraw-Hill, 2002, ISBN 978-0-07-049439-8

書目 编辑

  • Greenwood, Norman N; Earnshaw, Alan.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2.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7. ISBN 0-08-037941-9. 
  • Holleman, Arnold F.; Wiberg, Nils. Textbook of Inorganic Chemistry 102. Berlin: de Gruyter. 2007. ISBN 978-3-11-017770-1. 
  • Peterson, J. R.; Hobart D. E. The Chemistry of Berkelium. Emeléus, Harry Julius (编). 28. Academic Press. 1984: 29–64 [2013-03-18]. ISBN 0-12-023628-1. doi:10.1016/S0898-8838(08)6020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外部連結 编辑

  • 元素锫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锫(英文)
  • 元素锫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锫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锫(英文)

péi, 英語, berkelium, 香港译錇, pui4, 台湾译鉳, běi, 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 其化學符號为bk, 原子序數为97, 属于锕系元素和超鈾元素, 具有放射性, 位於美國加州伯克利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1949年12月首次合成出錇元素, 因此錇以伯克萊, berkeley, 命名, 錇是繼鎿, 鋦和鎇後第五個被發現的超鈾元素, 97bk氫, 非金屬, 惰性氣體, 鹼金屬, 鹼土金屬, 類金屬, 非金屬, 非金屬, 非金屬, 鹵素, 惰性氣體, 鹼金屬, 鹼土金屬, 貧金屬, 類金屬. 锫 pei 英語 Berkelium 香港译錇 pui4 台湾译鉳 bei 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 其化學符號为Bk 原子序數为97 属于锕系元素和超鈾元素 具有放射性 位於美國加州伯克利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1949年12月首次合成出錇元素 因此錇以伯克萊 Berkeley 命名 錇是繼鎿 鈈 鋦和鎇後第五個被發現的超鈾元素 錇 97Bk氫 非金屬 氦 惰性氣體 鋰 鹼金屬 鈹 鹼土金屬 硼 類金屬 碳 非金屬 氮 非金屬 氧 非金屬 氟 鹵素 氖 惰性氣體 鈉 鹼金屬 鎂 鹼土金屬 鋁 貧金屬 矽 類金屬 磷 非金屬 硫 非金屬 氯 鹵素 氬 惰性氣體 鉀 鹼金屬 鈣 鹼土金屬 鈧 過渡金屬 鈦 過渡金屬 釩 過渡金屬 鉻 過渡金屬 錳 過渡金屬 鐵 過渡金屬 鈷 過渡金屬 鎳 過渡金屬 銅 過渡金屬 鋅 過渡金屬 鎵 貧金屬 鍺 類金屬 砷 類金屬 硒 非金屬 溴 鹵素 氪 惰性氣體 銣 鹼金屬 鍶 鹼土金屬 釔 過渡金屬 鋯 過渡金屬 鈮 過渡金屬 鉬 過渡金屬 鎝 過渡金屬 釕 過渡金屬 銠 過渡金屬 鈀 過渡金屬 銀 過渡金屬 鎘 過渡金屬 銦 貧金屬 錫 貧金屬 銻 類金屬 碲 類金屬 碘 鹵素 氙 惰性氣體 銫 鹼金屬 鋇 鹼土金屬 鑭 鑭系元素 鈰 鑭系元素 鐠 鑭系元素 釹 鑭系元素 鉕 鑭系元素 釤 鑭系元素 銪 鑭系元素 釓 鑭系元素 鋱 鑭系元素 鏑 鑭系元素 鈥 鑭系元素 鉺 鑭系元素 銩 鑭系元素 鐿 鑭系元素 鎦 鑭系元素 鉿 過渡金屬 鉭 過渡金屬 鎢 過渡金屬 錸 過渡金屬 鋨 過渡金屬 銥 過渡金屬 鉑 過渡金屬 金 過渡金屬 汞 過渡金屬 鉈 貧金屬 鉛 貧金屬 鉍 貧金屬 釙 貧金屬 砈 類金屬 氡 惰性氣體 鍅 鹼金屬 鐳 鹼土金屬 錒 錒系元素 釷 錒系元素 鏷 錒系元素 鈾 錒系元素 錼 錒系元素 鈽 錒系元素 鋂 錒系元素 鋦 錒系元素 鉳 錒系元素 鉲 錒系元素 鑀 錒系元素 鐨 錒系元素 鍆 錒系元素 鍩 錒系元素 鐒 錒系元素 鑪 過渡金屬 𨧀 過渡金屬 𨭎 過渡金屬 𨨏 過渡金屬 𨭆 過渡金屬 䥑 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 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 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 過渡金屬 鉨 預測為貧金屬 鈇 貧金屬 鏌 預測為貧金屬 鉝 預測為貧金屬 鿬 預測為鹵素 鿫 預測為惰性氣體 鋱 錇 Uqs 鋦 錇 鉲外觀銀白色概況名稱 符號 序數錇 Berkelium Bk 97元素類別錒系元素族 週期 區不適用 7 f標準原子質量 247 电子排布 Rn 5f9 7s22 8 18 32 27 8 2 錇的电子層 2 8 18 32 27 8 2 歷史發現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1949年 物理性質物態固體密度 接近室温 a 14 78 g cm 3密度 接近室温 b 13 25 g cm 3熔点 b 1259 K 986 C 1807 F沸點 b 2900 K 2627 C 4760 F原子性質氧化态3 4电负性1 3 鲍林标度 电离能第一 601 kJ mol 1原子半径170 pm雜項晶体结构六方密堆积磁序順磁性CAS号7440 40 6同位素主条目 錇的同位素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t1 2 衰變方式 能量 MeV 產物247Bk 人造 1380 年 a 5 826 243AmSF 248Bk 人造 gt 300 年 1 a 5 803 244Am249Bk 人造 327 2 天 b 0 123 249Cfa 5 521 245AmSF 最常見的錇同位素是錇 249 主要經高通量核反應爐產生 半衰期為330天 目前製造該同位素的單位有美國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和俄羅斯季米特洛夫格勒的核反應器研究所 第二重要的同位素錇 247要用高能量a粒子向鋦 244進行撞擊而產生 是錇最穩定的同位素 半衰期為1380年 從1967年至今 在美國生產的錇元素僅僅超過1克 除在科學研究中用來合成更重的超鈾元素外 錇沒有實際的用途 2009年 在進行250天的輻射後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製成了22毫克的錇 249 並在其後的90天內對該樣本進行了純化處理 純化後的錇元素同年被送到俄羅斯聯合核研究所 以鈣 48離子向其撞擊150天後 合成出了鿬 117號元素 是截至目前最新發現的元素 錇是一種柔軟的銀白色放射性金屬 錇 249輻射的是低能電子 所以相對安全 不過 其半衰期為330天 衰變後會產生鉲 249 而該同位素會釋放高能量的a粒子 十分危險 這種衰變的現象在研究錇元素及其化合物屬性時尤其重要 因為不斷生成的鉲不但會污染化學樣本 還會釋放輻射 破壞樣本的結構 目录 1 歷史 2 特性 2 1 物理特性 2 2 同素異形體 2 3 化學特性 2 4 同位素 3 存量 4 合成與提取 4 1 同位素的製備 4 2 分離 4 3 錇金屬的製備 5 化合物 5 1 氧化物 5 2 鹵化物 5 3 其他無機化合物 5 4 有機化合物 6 應用 7 核燃料循環 8 安全 9 注釋 10 參考 11 書目 12 外部連結歷史 编辑 nbsp 格倫 西奧多 西博格 nbsp 伯克利加州大學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1 5米直徑迴旋加速器 攝於1939年8月1949年12月 格倫 西奧多 西博格 阿伯特 吉奧索和史丹利 傑拉德 湯普森 英语 Stanley Gerald Thompson 使用伯克利加州大學的1 5米直徑迴旋加速器 成功合成並分離出錇元素 在1949至1950年同期被發現的還有鉲元素 原子序為98 2 3 4 5 與95和96號元素相似 發現團隊為97號元素命名時 也參考了元素週期表中對上的鑭系元素的命名方式 95號元素鋂 Americium 是以其發現所在的美洲大陸 America 命名的 類似於以歐洲 Europe 命名的銪元素 96號元素鋦則是以科學家瑪莉 居禮 Marie Curie 和皮埃爾 居禮 Pierre Curie 命名的 類似於以科學家 工程師約翰 加多林 英语 Johan Gadolin Johan Gadolin 命名的釓元素 發現團隊在報告中寫道 我們建議以發現所在的伯克利城 Berkeley 將第97號元素命名為Berkelium 符號Bk 就像它的化學同類物 英语 congener chemistry 鋱 Terbium 65號 是以礦物發現所在地瑞典伊特比 Ytterby 命名的一樣 3 錇的合成過程中最困難的是要產生足夠的鋂作為目標體 以及要從最終產物中把錇分離出來 首先 鉑薄片上要塗上硝酸鋂 241Am 溶液 在溶液蒸發後 殘留物須退火成二氧化鋂 AmO2 科學家再將如此做成的目標體放在位於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1 5米直徑迴旋加速器中 受能量為35 MeV的a粒子輻射6小時 輻射造成的 a 2n 核反應產生了243Bk同位素 另加兩顆中子 3 95 241 A m 2 4 H e 97 243 B k 2 0 1 n displaystyle mathrm 241 95 Am 2 4 He longrightarrow 97 243 Bk 2 0 1 n nbsp 輻射完畢之後 科學家把薄片上的塗層溶解在硝酸當中 再用濃氨水使其沉澱為氫氧化錇 離心分離後 產物再次被溶於硝酸中 要從鋂中分離出錇 溶液須加入到銨和硫酸銨的混合溶液中並進行加熱 使溶解了的鋂轉化為 6氧化態 剩餘未被氧化的鋂可以通過加入氫氟酸 以三氟化鋂 AmF3 的形式沉澱出來 這一步的產物包括三氟化鋦和三氟化錇 該混合物在與氫氧化鉀反應後形成對應的氫氧化物 並在最後進行離心分離後溶解在高氯酸中 3 nbsp 層析洗提曲線 能看出鑭系的鋱 Tb 釓 Gd 和銪 Eu 與相應錒系的錇 Bk 鋦 Cm 和鋂 Am 之間的相近之處 3 更進一步的分離過程是在微酸 pH 3 5 的檸檬酸 銨緩衝溶液中進行的 並使用到高溫離子交換法 當時人們並不瞭解第97號元素的層析特性為何 但可從鋱的洗提曲線中推導出來 見圖 最初在洗提產物中探測不出a粒子輻射的特徵 但在繼續尋找K a特徵X光和轉變電子後 科學家終於辨認到了錇元素 在最初的報告中 該新元素的質量數並不確定是243還是244 4 之後才確定為243 3 特性 编辑物理特性 编辑 nbsp a型錇金屬的雙六方密排晶體結構 層序為ABAC A 綠色 B 藍色 C 紅 錇是一種柔軟的銀白色放射性錒系金屬 在元素週期表中位於鋦之右 鉲之左 鑭系元素鋱之下 錇的許多物理和化學特性與鋱相似 錇的密度為14 78 g cm3 介乎鋦 13 52 g cm3 和鉲 15 1 g cm3 之間 其熔點 986 C 也低於鋦 1340 C 高於鉲 900 C 6 錇的體積模量是錒系元素中相對較低的 大約為20 GPa 2 1010Pa a 7 由於f軌域電子的內部躍遷 Bk3 離子會發出螢光 峰值在652納米 紅光 和742納米 深紅光 近紅外線 波長處 激發功率和樣本的溫度會影響這兩個峰值的相對亮度 要觀察到這一螢光現象 可以把矽酸鹽玻璃連同氧化錇或鹵化錇一起加熱 使錇離子在熔化了的玻璃中分散 8 9 當溫度介乎70 K和室溫之間時 錇呈居里外斯順磁性 實際磁矩為9 69玻爾磁子 µB 居里溫度為101 K 實際磁矩值幾乎與簡單原子L S耦合模型計算出的理論值9 72 µB相同 當溫度降到大約34 K的時候 錇會轉為呈反鐵磁性 10 錇在標準狀態下在氫氯酸中的溶解焓為 600 kJ mol 1 並可依此推算出水溶Bk3 離子的標準生成焓 DfH 為 601 kJ mol 1 Bk3 與Bk0間的標準電極電勢為 2 01 V 11 中性錇原子的電離電勢為6 23 eV 12 同素異形體 编辑 在一般情況下 錇的結構是最穩定的a型 該結構呈六方對稱形 空間群為P63 mmc 晶格參數分別為341 pm和1107 pm 該晶體有著雙六方密排結構 層序為ABAC 因此它與a 鑭和鋦以後的錒系元素的a型晶體同型 具有相似的結構 13 這種結構隨著壓力和溫度而變化 在室溫下壓縮到7 GPa時 a 錇會轉變為b型 該結構屬於面心立方 fcc 對稱型 空間群為Fm3m 這種結構轉變不會使體積產生變化 但其焓會增加3 66 kJ mol 14 當繼續加壓到25 GPa時 錇更會轉變為屬於正交晶系的g型結構 與a 鈾相似 轉變後的體積會增加12 並使5f殼層電子離域 15 直到57 GPa錇都不會再進行相變 7 16 加熱後 a 錇會變為面心立方結構 但與b 錇稍有不同 空間群為Fm3m 晶格常數為500 pm 這種結構和層序為ABC的密排結構相同 這是一種亞穩態 並會在室溫下緩慢地變回a 錇 13 科學家認為這一相變發生時的溫度與錇的熔點非常相近 17 18 19 化學特性 编辑 和所有錒系元素一樣 錇可溶於各種無機酸溶液中 並在轉化為Bk3 時釋放氫氣 這種三價氧化態 3 特別在水溶液中最為穩定 20 21 但另外也存在四價 4 22 和五价 5 23 的錇化合物 二價 2 錇化合物也有可能存在 但目前仍不確定 24 25 錇的鑭系同類物 英语 congener chemistry 鋱也有類似的特性 4 Bk4 在多數酸溶液中都呈綠色 Bk4 則在氫氯酸中呈黃色 並在硫酸中呈橘黃色 24 26 27 錇在室溫下不會與氧發生劇烈反應 這可能是因為它的表面形成了氧化物保護層 另外 錇會與熔化了的金屬 氫 各種鹵素 氧族元素和氮族元素反應 形成各類二元化合物 10 17 同位素 编辑 主条目 錇的同位素 目前已知屬性的錇同位素共有20種 同核異構體共6種 質量數從235到254不等 全都具有放射性 半衰期最長的有247Bk 1380年 248Bk 9年 和249Bk 330天 其餘的同位素半衰期從幾微秒到幾天不等 錇 249是所有同位素中最容易合成的 它主要釋放軟b粒子 因此較容易被探測到 錇 249的a輻射非常弱 只有其b輻射的1 45 10 3 但也被用於探測該同位素 第二重要的錇同位素是錇 247 它像大部分錒系元素的同位素一樣會釋放a粒子 28 29 存量 编辑由於所有錇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在1380年以下 遠遠不足以從地球形成時 數十億年前 存留至今 因此所有的原始的錇元素 地球形成時存在的錇 至今都已衰變殆盡了 在地球上 錇主要集聚在幾處曾在1945至1980年用於進行核試驗的地點 以及一些核事故地點 如切爾諾貝爾核事故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1968年图勒空军基地B 52坠毁事件等的發生地點 1952年11月1日 美國在埃內韋塔克環礁引爆了代號為常春藤麥克的氫彈 分析顯示 爆炸碎片中含有高濃度的各種錒系元素 其中也包括了錇 由於正值冷戰 研究結果起初被軍方列為機密 直到1956年才被發佈 30 利用核反應爐產生的錇同位素主要是錇 249 在儲存和運載時 大部分的錇會經b衰變變為鉲 249 鉲 249的半衰期為351年 相對其他在反應爐中產生的同位素來說相當長 31 含鈾量極高的礦藏中 重元素經中子捕獲和b衰變之後 可能會自然產生痕量的鉳 儘管這一點尚未得到證實 32 33 從95號鋂至100號鐨的超鈾元素 包括鉳 都曾在位於加彭奧克洛的天然核反應爐中自然產生 但至今已不再形成了 34 合成與提取 编辑同位素的製備 编辑 在核反應爐中對鈾 238U 或鈈 239Pu 進行中子撞擊 可以形成錇 首先 鈾燃料經中子捕獲 又稱 n g 反應或中子聚變 變為鈈 35 92 238 U n g 92 239 U 23 5 m i n b 93 239 N p 2 3565 d b 94 239 P u displaystyle mathrm 238 92 U xrightarrow n gamma 92 239 U xrightarrow 23 5 min beta 93 239 Np xrightarrow 2 3565 d beta 94 239 Pu nbsp 箭頭下的時間為半衰期 鈈 239再經中子通量比一般反應爐高幾倍的輻射源 如位於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85百萬瓦特高通率同位素反應爐 照射 36 高中子通量能夠催發多次中子融合反應 把239Pu轉換為244Cm 然後轉換為249Cm 35 94 239 P u 4 n g 94 243 P u 4 956 h b 95 243 A m n g 95 244 A m 10 1 h b 96 244 C m 96 244 C m 5 n g 96 249 C m displaystyle mathrm 239 94 Pu xrightarrow 4 n gamma 94 243 Pu xrightarrow 4 956 h beta 95 243 Am xrightarrow n gamma 95 244 Am xrightarrow 10 1 h beta 96 244 Cm quad quad mathrm 244 96 Cm xrightarrow 5 n gamma 96 249 Cm nbsp 鋦 249的半衰期很短 只有64分鐘 所以不太可能進一步轉換為250Cm 不過 鋦 249會經b衰變形成249Bk 29 96 249 C m 64 15 m i n b 97 249 B k 330 d b 98 249 C f displaystyle mathrm 249 96 Cm xrightarrow 64 15 min beta 97 249 Bk xrightarrow 330 d beta 98 249 Cf nbsp 249Bk半衰期較長 有330天 因此可以再捕獲一顆中子 但是產生出來的250Bk半衰期又非常短 只有3 212小時 所以不可能再變成更重的錇同位素 而是衰變為鉲同位素250Cf 37 38 97 249 B k n g 97 250 B k 3 212 h b 98 250 C f displaystyle mathrm 249 97 Bk xrightarrow n gamma 97 250 Bk xrightarrow 3 212 h beta 98 250 Cf nbsp 雖然247Bk是錇最穩定的同位素 但是合成該同位素的過程卻缺乏效率 這是因為鋦 247 原同位素 的衰變率很慢 所以在進行b衰變形成錇 247 就已吸收了更多的中子 形成別的同位素了 因此249Bk是最容易合成的錇同位素 但其產量仍然微乎其微 美國在1967至1983年間的錇產量總和只有0 66克 39 每毫克價格高達185美元 6 同位素248Bk是在1956年以能量為25MeV的a粒子撞擊含各種鋦同位素的混合物而首次合成的 該同位素和245Bk的訊號互相重疊 無法直接辨識 但科學家通過測量衰變產物248Cf量的增加 確定了這個新的同位素的存在 40 同年 科學家以a粒子撞擊244Cm 產生了錇 247 1 96 244 C m a n 98 247 C f 3 11 h ϵ 97 247 B k displaystyle mathrm 244 96 Cm xrightarrow alpha n 98 247 Cf xrightarrow 3 11 h epsilon 97 247 Bk nbsp 96 244 C m a p 97 247 B k displaystyle mathrm 244 96 Cm xrightarrow alpha p 97 247 Bk nbsp 1979年 科學家以11B撞擊235U 以10B撞擊238U 以14N撞擊232Th並且以15N撞擊232Th 合成了錇 242 錇 242經電子捕獲轉變為242Cm 半衰期為7 0 1 3分鐘 該實驗並沒有產生241Bk同位素 41 科學家在後來成功合成了241Bk 42 92 235 U 5 11 B 97 242 B k 4 0 1 n 90 232 T h 7 14 N 97 242 B k 4 0 1 n displaystyle mathrm 235 92 U 5 11 B longrightarrow 97 242 Bk 4 0 1 n quad quad 90 232 Th 7 14 N longrightarrow 97 242 Bk 4 0 1 n nbsp 92 238 U 5 10 B 97 242 B k 6 0 1 n 90 232 T h 7 15 N 97 242 B k 5 0 1 n displaystyle mathrm 238 92 U 5 10 B longrightarrow 97 242 Bk 6 0 1 n quad quad 90 232 Th 7 15 N longrightarrow 97 242 Bk 5 0 1 n nbsp 分離 编辑 錇在液體中有著較穩定的 4氧化態 因此要把錇從別的錒系元素中分離出來會較為簡單 核合成會產生大量的錒系元素副產品 這些元素的氧化態主要為 3 在最初進行的實驗當中 科學家沒有用到這一分離法 而是使用了一種相對複雜的過程 三價錇離子可以被氧化為 4態 可用的氧化劑包括溴酸鹽 BrO 3 鉍酸鹽 BiO 3 鉻酸鹽 CrO2 4 和Cr2 O2 7 硫醇銀 I Ag2 S2 O8 二氧化鉛 PbO2 和臭氧 O3 等 另也可用光化學氧化過程 製成的四價錇離子再通過離子交換層析法或液態 液態提取法分離出來 液態 液態提取法可使用HDEHP 二 2 乙基已基 膦酸 各種胺 磷酸三丁酯或其他的各種試劑 這些過程都能將錇從多數三價的錒系元素和鑭系元素中分離出來 但鈰除外 鑭系元素並不是離子照射後的產物 而是在各種核裂變衰變鏈中產生的 43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采用的方法如下 先用氯化鋰作為試劑對最初的錒系元素混合物進行離子交換法 再將其沉澱為氫氧化物 過濾後溶解在硝酸中 然後用正離子交換樹脂對該溶液進行高壓洗提 其中的錇再經由以上的任一方法氧化並提取出來 43 這個溶液當中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的錒系元素 但仍含鈰 把Bk4 還原為Bk3 之後 可再次用離子交換法把錇從鈰中分離出去 44 錇金屬的製備 编辑 位於美國愛達荷州的愛達荷國家實驗室於1952年開始了一項計劃 以研究固態錇及其化合物的化學及物理屬性 Burris B Cunningham和Stanley Gerald Thompson 英语 Stanley G Thompson 於1958年用8克的鈈 239作為目標體 在反應爐內對其進行持續6年的放射 最後首次製成了宏觀數量的錇元素 0 6微克 39 45 這是目前唯一一種可用來製造可稱量的錇的方法 且大部分實驗所用到的固態錇重量都不超過幾微克 17 46 世界上主要用來製造錇的放射反應爐是位於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80百萬瓦特高通率同位素反應爐 47 以及在俄羅斯季米特洛夫格勒核反應器研究所的SM 2環流反應器 48 兩者都是專門用來製造超鋦元素的 原子序超過96的元素 有著相似的功率和通量 對超鋦元素的產量也預計相似 49 但俄羅斯核反應器研究所並不公開他們的生產記錄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一次常規作業會對數十克鋦進行放射 產生約十分之一克鉲 數毫克錇 249和鑀以及數皮克鐨 50 51 從1967年至今在橡樹嶺生產的錇 249總量僅僅超過1克 17 科學家在1971年在1000 C的溫度下用氣態鋰對三氟化錇的還原反應 首次製備了錇金屬 共製成1 7微克 他們把三氟化錇懸掛在鎢絲上 置於由鉭做成的坩堝上方 坩堝裝著熔化了的鋰 13 52 B k F 3 3 L i B k 3 L i F displaystyle mathrm BkF 3 3 Li longrightarrow Bk 3 LiF nbsp 用四氟化錇也能達到類似的結果 15 用釷和鑭還原四價錇離子 也會形成錇金屬 52 53 化合物 编辑主条目 锫化合物 氧化物 编辑 已知的氧化錇有兩種 其中的錇氧化態分別為 3 三氧化二錇 Bk2O3 和 4 二氧化錇 BkO2 54 二氧化錇是一種棕色的固體 55 三氧化二錇則是熔點為1920 C的黃綠色固體 56 55 可通過氫分子來還原二氧化錇而取得 2 B k O 2 H 2 B k 2 O 3 H 2 O displaystyle mathrm 2 BkO 2 H 2 longrightarrow Bk 2 O 3 H 2 O nbsp 加熱到1200 C後 Bk2O3會進行相變 到1750 C時再進行一次相變 錒系元素的倍半氧化物 三氧化二 都具有這三種相態 另外 有報告稱一氧化錇 BkO 是一種灰色的脆弱固體 57 鹵化物 编辑 錇鹵化物中錇的氧化態為 3或 4 58 其中 3態特別在溶液中最為穩定 科學家目前只知道四價鹵化物BkF4和Cs2BkCl6的固態屬性 59 三氟化錇和三氯化錇中錇原子的配位呈三帽三角菱柱形 配位數為9 在三溴化錇中 錇原子的配位呈二帽三角菱柱形形 配位數為8 或呈八面體形 配位數為6 60 三碘化錇中的錇配位呈八面體形 61 氧化態 F Cl Br I 3 BkF3 黃色 61 BkCl3 綠色 61 Cs2NaBkCl6 62 BkBr3 60 63 黃綠色 61 BkI3 黃色 61 4 BkF4 黃色 61 Cs2BkCl6 橙色 57 四氟化錇 BkF4 是一種黃綠色的離子固體 與四氟化鈾和四氟化鋯同型 62 64 65 三氟化錇 BkF3 也是種黃綠色的固體 但它有兩種晶體結構 較穩定的一種存在於較低溫度 與三氟化釔同型 另一種存在於350和600 C之間 與三氟化鑭同型 62 64 66 1962年 科學家首次分離並研究了三氯化錇 BkCl3 其重量只有30億分之一克 他們首先準備一條溫度為500 C 含有氧化錇的中空石英管 再注入氯化氫 67 製成三氯化錇為綠色固體 熔點在600 C 58 結構與三氯化鈾同型 68 69 當加熱到接近熔點時BkCl3會進行相變 結構轉為屬於正交晶系 70 已知的三溴化錇共有兩種 其中錇的配位數分別為6和8 46 後者不甚穩定 在加熱到大約350 C時會轉變為前者 科學家從249BkBr3樣本剛製成時 持續超過3年利用X光散射技術對該樣本進行檢測 在這段時間內 一部分的錇 249經過b衰變轉變成鉲 249 使化合物變為249CfBr2 樣本的結構並沒有隨時間變化 但249CfBr3可以被氫還原成249CfBr2 而249BkBr3則不能被還原 科學家又對單獨的249BkBr3和249CfBr3 以及對兩者的混合物分別進行了實驗 都證實了該項結果 60 化合物中的錇以每天0 22 的速率衰變為鉲 這有礙對錇化合物的研究 除了會干擾化學成分之外 249Cf還會釋放a粒子 從而對晶體結構造成破壞 並使樣本自然加熱 要消除化學成份變化的影響 可以在不同時間對樣本進行測量 並依此推算出所需的數值 59 其他無機化合物 编辑 錇 249可以和氮 71 磷 硒和銻分別形成BkX型的化合物 這些化合物的晶體結構屬於立方晶系 可在高溫 約600 C 高真空環境下使三氫化錇 BkH3 或錇金屬與這些元素反應而制得 72 三硫化二錇 Bk2S3 是一種棕黑色晶體 在1130 C使氧化錇與硫化氫和二硫化碳的氣態混合物反應 或使錇金屬直接和硫反應 都可以形成三硫化二錇 73 在1摩爾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 氫氧化錇 III 和氫氧化錇 IV 都是穩定的 磷酸錇 III BkPO4 是一種固體 並在綠光照射下會有強烈的螢光反應 74 要製備氫化錇 須使錇金屬和氫氣在大約250 C的溫度下反應 71 氫化錇的化學式中 氫的系數不是整數 BkH2 x 0 lt x lt 1 73 錇還有幾種其他的鹽 包括硫氧化錇 Bk2O2S 以及水合硝酸錇 Bk NO3 3 4H2 O 水合氯化錇 BkCl3 6H2 O 水合硫酸錇 Bk2 SO4 3 12H2 O 和水合草酸錇 Bk2 C2 O4 3 4H2 O 59 Bk2 SO4 3 12H2 O 在600 C溫度下於氬氣中 為避免氧化成BkO2 經熱分解後 會產生硫氧化錇 III 晶體 Bk2 O2 SO4 該化合物在惰性環境裏在1000 C以下不會熱分解 75 有機化合物 编辑 錇能形成三角型 h5 C5H5 3Bk茂金屬 含有三個環戊二烯基團 合成方法是在70 C下使三氯化錇與熔化了的二茂鈹 Be C5H5 2 反應 該化合物呈琥珀色 密度為2 47 g cm3 在250 C以下不會熱分解 並在大約350 C昇華 由於錇具有高放射性 所以這種化合物在幾個星期之內便會自我破壞 67 76 h5 C5H5 3Bk當中的一個環戊二烯基可以被取代為氯原子 形成 Bk C5H5 2Cl 2 該化合物的吸收光譜與 h5 C5H5 3Bk的相似 52 75 應用 编辑 nbsp 用來合成Ts的錇目標體 溶於水中 77 目前錇在基礎科學研究之外沒有實際的用途 17 錇 249常被用於製備更重的超鈾元素和超重元素 如鐒 鑪和𨨏 17 它也可以被用於製造鉲 249 對鉲的化學研究常用到鉲 249 以取代放射性更強 須用中子撞擊產生的鉲 252同位素 17 78 美國和俄羅斯從1989年起開始合作合成113至118號元素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於2009年在進行250天長的粒子照射後 產生了22毫克的錇 249 該樣本被送往位於俄羅斯杜布納的聯合核研究所 JINR 並在U400迴旋加速器中經鈣離子撞擊150天後 首次產生了共6顆的Ts原子 79 80 核燃料循環 编辑錇的核裂變屬性與其鄰近的錒系元素不同 這使錇不能成為一種有效的核反應燃料 錇 249的熱中子捕獲截面較大 710靶恩 共振積分為1200靶恩 但熱中子裂變截面卻很低 因此在熱核反應爐中 大部分的錇 249會轉變為錇 250 再迅速衰變為鉲 250 81 82 83 理論上 錇 249可以在快中子增殖反應堆中維持核連鎖反應 其臨界質量較高 有192 kg 利用水或鋼反射器 可以降低臨界質量 但仍然會大大超出錇在全球的總產量 84 錇 247在熱中子反應堆和快中子反應堆中都能夠維持核連鎖反應 但由於製造方法繁複 其產量遠低於臨界質量 球體錇 247的臨界質量為75 7 kg 加上水反射器後為41 2 kg 用鋼反射器 厚30 cm 的話 則為35 2 kg 84 安全 编辑科學家並不瞭解錇會對人的身體有何影響 而且無法拿其他元素借鑒 因為錇的輻射產物很不同 錇釋放電子 而大部分其他錒系元素則釋放a粒子和中子 錇 249所釋放的電子能量頗低 不足126 keV 在其他衰變發生的同時 信號受到干擾而無法被探測到 因此相比其他錒系元素 它對人體相對無害 不過 錇 249會變為釋放大量a粒子的鉲 249同位素 半衰期只有330天 鉲 249非常危險 必須在特殊的實驗室裏 在手套箱內處理 85 大部分有關錇的毒性的數據都是來自於動物實驗的 當老鼠進食錇之後 大約只有0 01 的錇元素會進入血液 血液中的錇有65 進入骨骼 並存留約50年 25 進入肺部 生物半衰期約為20年 0 035 進入睾丸或0 01 進入卵巢 並永久存留 約10 排出體外 86 錇在以上的器官內都可以致癌 而在骨骼系統內 它還會破壞紅血球 人類骨骼裏錇 249的量的允許上限為0 4納克 6 87 注釋 编辑 物質的體積模量指的是产生单位相对体积收缩所需的压强 參考 编辑 1 0 1 1 Milsted J Friedman A M Stevens C M The alpha half life of berkelium 247 a new long lived isomer of berkelium 248 Nuclear Physics 1965 71 2 299 doi 10 1016 0029 5582 65 90719 4 Thompson S Ghiorso A Seaborg G Element 97 Physical Review 1950 77 6 838 Bibcode 1950PhRv 77 838T doi 10 1103 PhysRev 77 838 2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Thompson S Ghiorso A Seaborg G The New Element Berkelium Atomic Number 97 PDF Physical Review 1950 80 5 781 2013 03 18 Bibcode 1950PhRv 80 781T doi 10 1103 PhysRev 80 78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6 03 05 Abstrac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0 4 1 4 2 Thompson Stanley G Seaborg Glenn T Chemical Properties of Berkelium 1950 doi 10 2172 932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18 Thompson S G Cunningham B B Seaborg G T Chemical Properties of Berkeliu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50 72 6 2798 doi 10 1021 ja01162a538 6 0 6 1 6 2 Hammond C R The elements in Lide D R 编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6th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2005 ISBN 0 8493 0486 5 7 0 7 1 Benedict U Study of actinide metals and actinide compounds under high pressures Journal of the Less Common Metals 1984 100 153 doi 10 1016 0022 5088 84 90061 4 Assefa Z Haire R G Stump N A Emission profile of Bk III in a silicate matrix anomalous dependence on excitation power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1998 271 273 854 doi 10 1016 S0925 8388 98 00233 3 Rita Cornelis Joe Caruso Helen Crews Klaus Heumann Handbook of elemental speciation II species in the environment food medicine amp occupational health Volume 2 of Handbook of Elemental Specia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hn Wiley and Sons 2005 ISBN 978 0 470 85598 0 p 553 10 0 10 1 Peterson 1984 第45頁 Fuger J Haire R G Peterson J R A new determination of the enthalpy of solution of berkelium metal and the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Bk3 aq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81 43 12 3209 doi 10 1016 0022 1902 81 80090 5 Peterson 1984 第34頁 13 0 13 1 13 2 Peterson J R Fahey J A Baybarz R D The crystal structures and lattice parameters of berkelium metal J Inorg Nucl Chem 1971 33 10 3345 51 doi 10 1016 0022 1902 71 80656 5 Peterson 1984 第44頁 15 0 15 1 Itie J P Peterson J R Haire R G Dufour C Benedict U Delocalisation of 5f electrons in berkelium californium alloys under pressure Journal of Physics F Metal Physics 1985 15 9 L213 Bibcode 1985JPhF 15L 213I doi 10 1088 0305 4608 15 9 001 Young David A Phase diagrams of the element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ISBN 978 0 520 07483 5 p 228 17 0 17 1 17 2 17 3 17 4 17 5 17 6 Hobart David E Peterson Joseph R Berkelium Morss Lester R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and Transactinide Elements PDF 3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2006 1444 98 doi 10 1007 1 4020 3598 5 1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0 07 17 Fahey J A Peterson J R Baybarz R D Some properties of berkelium metal and the apparent trend toward divalent character in the transcurium actinide metals Inorg Nucl Chem Lett 1972 8 1 101 7 doi 10 1016 0020 1650 72 80092 8 Ward John W Kleinschmidt Phillip D Haire Richard G Vapor pressure and thermodynamics of Bk 249 metal J Chem Phys 1982 77 3 1464 68 Bibcode 1982JChPh 77 1464W doi 10 1063 1 443975 Deblonde Gauthier J P Kelley Morgan P Su Jing Batista Enrique R Yang Ping Booth Corwin H Abergel Rebecca J Spectroscopic and Computa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Transplutonium Chelates Evidencing Heterogeneity in the Heavy Actinide III Seri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8 57 17 4521 4526 ISSN 1521 3773 PMID 29473263 doi 10 1002 anie 201709183 nbsp 英语 Kelley Morgan P Deblonde Gauthier J P Su Jing Booth Corwin H Abergel Rebecca J Batista Enrique R Yang Ping Bond Covalency and Oxidation State of Actinide Ions Complexed with Therapeutic Chelating Agent 3 4 3 LI 1 2 HOPO Inorganic Chemistry 2018 05 07 57 9 5352 5363 2022 10 30 ISSN 0020 1669 OSTI 1458511 PMID 29624372 doi 10 1021 acs inorgchem 8b003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30 Deblonde Gauthier Sturzbecher Hoehne Manuel Rupert Peter An Dahlia Illy Marie Claire Ralston Corie brabec Jiri de Jong Wibe Strong Roland Abergel Rebecca Chel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berkelium in oxidation state IV Nature Chemistry 2017 9 9 843 849 2022 10 30 Bibcode 2017NatCh 9 843D OSTI 1436161 PMID 28837177 doi 10 1038 nchem 27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30 Attila Kovacs Phuong D Dau Joaquim Marcalo John K Gibson Pentavalent Curium Berkelium and Californium in Nitrate Complexes Extending Actinide Chemistry and Oxidation States Inorganic Chemistry ACS Publications 2018 57 15 9453 9467 doi 10 1021 acs inorgchem 8b01450 英语 24 0 24 1 Peterson 1984 第55頁 Sullivan Jim C Schmidt K H Morss L R Pippin C G Williams C Pulse radiolysis studies of berkelium III pr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erkelium II in aqueous perchlorate media Inorganic Chemistry 1988 27 4 597 doi 10 1021 ic00277a005 Holleman 2007 第1956頁 Greenwood 1997 第1265頁 B Myasoedov et al Analytical chemistry of transplutonium elements Moscow Nauka 1972 ISBN 0 470 62715 8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29 0 29 1 Audi G Bersillon O Blachot J Wapstra A H The NUBASE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 PDF Nuclear Physics A 1997 624 1 Bibcode 1997NuPhA 624 1A doi 10 1016 S0375 9474 97 00482 X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 09 23 Fields P Studier M Diamond H Mech J Inghram M Pyle G Stevens C Fried S Manning W Transplutonium Elements in Thermonuclear Test Debris Physical Review 1956 102 180 Bibcode 1956PhRv 102 180F doi 10 1103 PhysRev 102 180 NNDC contributors Alejandro A Sonzogni Database Manager 编 Chart of Nuclides Upton New York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2008 2010 03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22 Earth Rachel Ross 2017 05 23T02 31 00Z Planet Facts About Americium livescience com 23 May 2017 2019 08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24 英语 Americium Element information properties and uses Periodic Table www rsc org 2019 08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5 21 Emsley John Nature s Building Blocks An A Z Guide to the Elements New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58 ISBN 978 0 19 960563 7 35 0 35 1 Thompson S Ghiorso A Harvey B Choppin G Transcurium Isotopes Produced in the Neutron Irradiation of Plutonium Physical Review 1954 93 4 908 Bibcode 1954PhRv 93 908T doi 10 1103 PhysRev 93 908 Seaborg Glenn T Twenty five years of radioisotope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Isotopes and Radiation Technology 1971 8 Magnusson L Studier M Fields P Stevens C Mech J Friedman A Diamond H Huizenga J Berkelium and Californium Isotopes Produced in Neutron Irradiation of Plutonium Physical Review 1954 96 6 1576 Bibcode 1954PhRv 96 1576M doi 10 1103 PhysRev 96 1576 Eastwood T Butler J Cabell M Jackson H Schuman R Rourke F Collins T Isotopes of Berkelium and Californium Produced by Neutron Irradiation of Plutonium Physical Review 1957 107 6 1635 Bibcode 1957PhRv 107 1635E doi 10 1103 PhysRev 107 1635 39 0 39 1 Peterson 1984 第30頁 Hulet E New Isotope of Berkelium Physical Review 1956 102 182 Bibcode 1956PhRv 102 182H doi 10 1103 PhysRev 102 182 Williams Kimberly Seaborg Glenn New isotope 242Bk Physical Review C 1979 19 5 1794 Bibcode 1979PhRvC 19 1794W doi 10 1103 PhysRevC 19 1794 Nucleonica Nucleonica Universal Nuclide Chart Nucleonica Universal Nuclide Chart Nucleonica 2007 2011 July 22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19 43 0 43 1 Peterson 1984 第32頁 Peterson 1984 第33 34頁 S G Thompson BB Cunningham First Macroscopic Observations of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Berkelium and californium supplement to Paper P 825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aceful Uses of Atomic Energy Geneva 1958 46 0 46 1 Peterson 1984 第38頁 High Flux Isotope Reactor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2010 09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2 28 Radionuklidnye istochniki i preparaty Research Institute of Atomic Reactors 2010 09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26 Haire Richard G Einsteinium Morss Lester R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and Transactinide Elements PDF 3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2006 1577 1620 doi 10 1007 1 4020 3598 5 12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0 07 17 Greenwood 1997 第1262頁 Porter C E Riley F D Jr Vandergrift R D Felker L K Fermium Purification Using Teva Resin Extraction Chromatography Sep Sci Technol 1997 32 1 4 83 92 doi 10 1080 01496399708003188 52 0 52 1 52 2 Peterson 1984 第41頁 Spirlet J C Peterson J R Asprey L B Pr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ctinide Metals Adv Inorg Chem Advance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1987 31 1 41 ISBN 9780120236312 doi 10 1016 S0898 8838 08 60220 2 Peterson J Cunningham B B Crystal structures and lattice parameters of the compounds of berkelium I Berkelium dioxide and cubic berkelium sesquioxide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Letters 1967 3 9 327 doi 10 1016 0020 1650 67 80037 0 55 0 55 1 Baybarz R D The berkelium oxide system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68 30 7 1769 doi 10 1016 0022 1902 68 80352 5 Holleman 2007 第1972頁 57 0 57 1 Peterson 1984 第51頁 58 0 58 1 Holleman 2007 第1969頁 59 0 59 1 59 2 Peterson 1984 第47頁 60 0 60 1 60 2 Young J P Haire R G Peterson J R Ensor D D Fellows R L Chemical consequences of radioactive decay 1 Study of californium 249 ingrowth into crystalline berkelium 249 tribromide a new crystalline phase of californium tribromide Inorganic Chemistry 1980 19 8 2209 doi 10 1021 ic50210a003 61 0 61 1 61 2 61 3 61 4 61 5 Greenwood 1997 第1270頁 62 0 62 1 62 2 Peterson 1984 第48頁 Burns J Peterson J R Stevenson J N Crystallographic studies of some transuranic trihalides 239PuCl3 244CmBr3 249BkBr3 and 249CfBr3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75 37 3 743 doi 10 1016 0022 1902 75 80532 X 64 0 64 1 Ensor D Peterson J R Haire R G Young J P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ic study of berkelium III and IV fluorides in the solid state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81 43 5 1001 doi 10 1016 0022 1902 81 80164 9 Keenan Thomas K Asprey Larned B Lattice constants of actinide tetrafluorides including berkelium Inorganic Chemistry 1969 8 2 235 doi 10 1021 ic50072a011 Peterson J R Cunningham B B Crystal structures and lattice parameters of the compounds of berkelium IV berkelium trifluoride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68 30 7 1775 doi 10 1016 0022 1902 68 80353 7 67 0 67 1 Laubereau Peter G Burns John H Microchemical preparation of tricyclopentadienyl compounds of berkelium californium and some lanthanide elements Inorganic Chemistry 1970 9 5 1091 doi 10 1021 ic50087a018 Peterson J R Cunningham B B Crystal structures and lattice parameters of the compounds of berkelium IIBerkelium trichloride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68 30 3 823 doi 10 1016 0022 1902 68 80443 9 Peterson J R Young J P Ensor D D Haire R G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ic and x 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the trichlorides of berkelium 249 and californium 249 Inorganic Chemistry 1986 25 21 3779 doi 10 1021 ic00241a015 Peterson 1984 第52頁 71 0 71 1 Stevenson J Peterson J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studies of elemental curium 248 and the nitrides of curium 248 and berkelium 249 Journal of the Less Common Metals 1979 66 2 201 doi 10 1016 0022 5088 79 90229 7 Damien D Haire R G Peterson J R Preparation and lattice parameters of 249Bk monopnictides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1980 42 7 995 doi 10 1016 0022 1902 80 80390 3 73 0 73 1 Peterson 1984 第53頁 Peterson 1984 第39 40頁 75 0 75 1 Peterson 1984 第54頁 Christoph Elschenbroich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6th Edition Wiesbaden 2008 ISBN 978 3 8351 0167 8 pp 583 584 Finally Element 117 Is Her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ience Now 7 April 2010 Haire Richard G Californium Morss Lester R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and Transactinide Elements PDF 3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2006 1499 1576 doi 10 1007 1 4020 3598 5 1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0 07 17 Collaboration Expands the Periodic Table One Element at a Tim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October November 2010 Nuclear Missing Link Created at Last Superheavy Element 117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ience daily 7 April 2010 G Pfennig H Klewe Nebenius W Seelmann Eggebert Eds Karlsruhe nuclide 7 Edition 2006 Chadwick M Oblozinsky P Herman M Greene N McKnight R Smith D Young P MacFarlane R Hale G ENDF B VII 0 Next Generation Evaluated Nuclear Data Library for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uclear Data Sheets 2006 107 12 2931 Bibcode 2006NDS 107 2931C doi 10 1016 j nds 2006 11 001 Koning A J Avrigeanu M Avrigeanu V Batistoni P Bauge E Be M M Bem P Bernard D Bersillon O ND2007 20082007 doi 10 1051 ndata 07476 chapter 被忽略 帮助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84 0 84 1 Institut de Radioprotection et de Surete Nucleaire Evaluation of nuclear criticality safety data and limits for actinides in transpor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16 Emeleus H J Advance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ademic Press 1987 ISBN 978 0 12 023631 2 p 32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Limits for intakes of radionuclides by workers Part 4 Volume 19 Issue 4 失效連結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ISBN 0080368867 p 14 Pradyot Patnaik Handbook of Inorganic Chemicals McGraw Hill 2002 ISBN 978 0 07 049439 8書目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锫Greenwood Norman N Earnshaw Alan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2 Oxford Butterworth Heinemann 1997 ISBN 0 08 037941 9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Holleman Arnold F Wiberg Nils Textbook of Inorganic Chemistry 102 Berlin de Gruyter 2007 ISBN 978 3 11 017770 1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Peterson J R Hobart D E The Chemistry of Berkelium Emeleus Harry Julius 编 Advance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and radiochemistry 28 Academic Press 1984 29 64 2013 03 18 ISBN 0 12 023628 1 doi 10 1016 S0898 8838 08 60204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2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外部連結 编辑元素锫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介紹 英文 EnvironmentalChemistry com 锫 英文 元素锫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 諾丁漢大學 的介紹 英文 元素锫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 英文 WebElements com 锫 英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锫 amp oldid 8003044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