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拼音注音丨ˇ粤拼jyut3;英語:Yttrium),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Y原子序數为39,原子量88.90584 u。釔是銀白色的過渡金屬,化學性質與鑭系元素相近,且常歸為稀土金屬[2]釔在自然中並不單獨出現,而是和鑭系元素結合出現在稀土礦中。89Y是釔的唯一一種穩定同位素和自然同位素。

釔 39Y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外觀
銀白色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釔(Yttrium)·Y·39
元素類別過渡金屬
·週期·3 ·5·d
標準原子質量88.90584(2)
电子排布[] 4d1 5s2
2, 8, 18, 9, 2
釔的电子層(2, 8, 18, 9, 2)
歷史
發現約翰·加多林(1794年)
分離卡爾·古斯塔夫·莫桑德英语Carl Gustaf Mosander(1840年)
物理性質
物態固體
密度(接近室温
4.472 g·cm−3
熔点時液體密度4.24 g·cm−3
熔点1799 K,1526 °C,2779 °F
沸點3203 K,2730 °C,5306 °F
熔化热11.42 kJ·mol−1
汽化热363 kJ·mol−1
比熱容26.53 J·mol−1·K−1
蒸氣壓
壓/Pa 1 10 100 1 k 10 k 100 k
溫/K 1883 2075 (2320) (2627) (3036) (3607)
原子性質
氧化态3, 2, 1(鹼性氧化物)
电负性1.22(鲍林标度)
电离能第一:600 kJ·mol−1

第二:1180 kJ·mol−1

第三:1980 kJ·mol−1
原子半径180 pm
共价半径190±7 pm
雜項
晶体结构六方密堆積
磁序順磁性[1]
电阻率室溫)(α、多晶)596 n Ω·m
熱導率17.2 W·m−1·K−1
热膨胀系数室溫)(α、多晶)
10.6 µm/(m·K)
聲速(細棒)(20 °C)3300 m·s−1
杨氏模量63.5 GPa
剪切模量25.6 GPa
体积模量41.2 GPa
泊松比0.243
布氏硬度589 MPa
CAS号7440-65-5
同位素
主条目:釔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t1/2 衰變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86Y 人造 14.74 小时 β+ 4.398 86Sr
88Y 人造 106.629  β+ 1.601 88Sr
89Y 100% 穩定,帶50粒中子
90Y 人造 64.05 小时 β 2.276 90Zr
91Y 人造 58.51  β 1.544 91Zr

1787年,卡爾·阿克塞爾·阿列紐斯英语Carl Axel Arrhenius在瑞典伊特比附近發現了一種新的礦石,即硅鈹釔礦,並根據發現地村落的名稱將它命名為「Ytterbite」。約翰·加多林在1789年於阿列紐斯的礦物樣本中,發現了氧化釔[3]安德斯·古斯塔夫·埃克貝格英语Anders Gustaf Ekeberg把這一氧化物命名為「Yttria」。弗里德里希·維勒在1828年首次分離出釔的單質。[4]

釔的最大用途在於磷光體的生產,特別是紅色LED和電視機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屏的紅色磷光體。[5]釔元素也被用於電極電解質電子濾波器激光器超導體中,也有多項醫學和材料科學上的應用。釔沒有已知的生物用途,人類接觸釔元素可導致肺病[6]

性質 编辑

釔是一種質軟、帶光澤的銀白色金屬晶體,在元素週期表中屬於3族。根據週期表的趨勢,它的電負性比前面的元素、4族中的下一個元素都要低。由於鑭系收縮現象,釔的電負性和相近。[7][8]釔也是第五週期中的首個d區塊元素。

成塊的純釔在空氣中會在表面形成保護性氧化層(Y
2
O
3
),這種“鈍化”過程使它相對穩定。在水汽中加熱至750 °C時,保護層的厚度可達10微米。[9]不過釔粉末在空氣中很不穩定,其金屬屑在400 °C以上的空氣中即可燃燒。[4]釔金屬在氣中加熱至1000 °C後會形成氮化釔(YN)。[9]

4 Y + 3 O2 → 2 Y2O3
2 Y + N2 → 2 YN

與鑭系元素的相似性 编辑

釔元素的性質和鑭系元素十分相似,所以在歷史上曾一同被歸為稀土元素[2]自然中的釔一定與鑭系元素共同出現在稀土礦中。[10]

在化學屬性上,鑭系元素比釔旁邊的更接近釔。[11]如果以物理屬性對原子序作圖,根據趨勢,釔的原子序像是在64.5和67.5之間,即位於鑭系元素之間。[12]

釔的反應級數也一般在這個區間之內,[9]化學反應活性也與相近。[5]它的大小與屬於「釔族」的重鑭系元素幾乎相同,所以它們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屬性十分接近。[9][13]雖然所有鑭系元素在元素週期表中都位於釔以下的一行,但釔在多方面都卻與其極為相似,這是由於鑭系收縮現象。[14]

釔和鑭系元素間最大的差異在於,釔幾乎只會形成三價化合物或離子,但大約半數鑭系元素都可以形成三價以外的價態。[9]

化合物及反應 编辑

釔可以形成各種無機化合物,氧化態一般為+3,其中釔原子失去其3顆價電子[15]例如白色、固態的氧化釔(III)Y
2
O
3
)就是一種六配位的三價釔化合物。[16]

釔可以形成不溶於水的氟化物氫氧化物草酸鹽,以及可溶於水溴化物氯化物碘化物硝酸鹽硫酸鹽[9]Y3+離子在溶液中無色,因為它的d和f電子殼層中缺乏電子。[9]

釔及其化合物會和水產生反應,形成Y
2
O
3
[10]硝酸氫氟酸不會對釔產生快速侵蝕,但其他的強酸則可以快速侵蝕釔,产生钇盐。[9]

在200 °C以上溫度,釔可以和各種鹵素形成三鹵化物,如三氟化釔YF
3
)、三氯化釔YCl
3
)和三溴化釔YBr
3
)。[6]在高溫下也都可以和釔形成二元化合物[9]

釔的有機化合物中都含有碳﹣釔鍵,其中一些化合物中的釔呈0氧化態。[17][18](科學家在氯化釔熔體中曾觀測到+2態,[19]以及在釔氧原子簇中觀測到+1態。[20])有機釔化合物可以催化某些三聚反應。[18]這些化合物的合成過程都從YCl
3
開始,而YCl
3
則是經Y
2
O
3
與濃盐酸氯化銨進行反應所得。[21][22]

哈普托數指中心原子對於周邊配位體原子的配位數,符號為η。科學家首次在釔配合物中發現碳硼烷配位體能以η7哈普托數與d0金屬中心原子進行配位。[18]石墨層間化合物石墨-Y和石墨-Y
2
O
3
在氣化後會產生內嵌富勒烯,例如Y@C82[5]電子自旋共振研究顯示,這種富勒烯是由Y3+和(C82)3−離子對所組成的。[5]Y3C、Y2C和YC2等碳化物在水解後會形成[9]

核合成及同位素 编辑

太陽系中的釔元素是在恒星核合成過程中產生的,大部份經S-過程(約72%),其餘的經R-過程(約28%)。[23]在R-過程中,輕元素在超新星爆炸中進行快中子捕獲;而在S-過程中,輕元素在紅巨星脈動時,在星體內部進行慢中子捕獲。[24]

 
太陽系中大部份的釔都是在紅巨星內部形成的,例如圖中的蒭藁增二

在核爆炸和核反應爐中,釔同位素是裂變過程中的一大產物。在核廢料的處理上,最重要的釔同位素為91Y和90Y,半衰期分別為58.51天和64小時。[25]雖然90Y的半衰期短,但它與其母同位素鍶-9090Sr)處於長期平衡狀態(即產生率接近衰變率),實際半衰期為29年。[4]

所有3族元素的原子序都是奇數,所以穩定同位素很少。[7]釔只有一種穩定同位素89Y,這也是它唯一一種自然同位素。在S-過程當中,經其他途徑產生的同位素有足夠時間進行β衰變中子轉換為質子,並釋放電子反微中子)。[24]中子數為50、82和126的原子核原子量分別為90、138和208)特別穩定[注 1],所以這種慢速過程使這些同位素能夠保持其較高的豐度。[4]89Y的質量數和中子數分別靠近90和50,所以其豐度也較高。

釔的人工合成同位素已知至少有32種,原子質量數在76和108之間。[25]其中最不穩定的同位素為106Y,半衰期只有>150納秒76Y的半衰期為>200納秒);最穩定的則為88Y,半衰期為106.626天。[25]91Y、87Y和90Y的半衰期分別為58.51天、79.8小時和64小時,而其餘所有人造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在一天以下,大部份甚至不到一小時。[25]

質量數在88或以下的釔同位素的主要衰變途徑是正電子發射(質子→中子),形成(原子序為38)的同位素;[25]質量數在90或以上的則進行電子發射(中子→質子),形成(原子序為40)的同位素。[25]另外質量數在97或以上的同位素亦會進行少量β緩發中子發射[26]

釔的同核異構體至少有20種,質量數在78和102之間。[25][注 2]80Y和97Y的同核異構體超過一個。[25]釔的大部份同核異構體的穩定性都比基態更低,但78mY、84mY、85mY、96mY、98m1Y、100mY和102mY的半衰期都比它們的基態更高。這是因為這些同核異構體都進行β衰變,而不進行同核異構體轉換[26]

歷史 编辑

1787年,同時為陸軍中尉和兼職化學家的卡爾·阿克塞爾·阿列紐斯(Carl Axel Arrhenius)在瑞典伊特比村(現屬於斯德哥爾摩群島)附近的一處舊採石場發現了一塊黑色大石。[3]他認為這是一種未知礦石,含有當時新發現的元素,[27]並將其命名為「Ytterbite」。[注 3]樣本被送往多個化學家作進一步分析。[3]

 
氧化釔的發現者約翰·加多林

奧布皇家學院約翰·加多林於1789年在阿列紐斯的樣本中發現了一種新的氧化物,並於1794發佈完整的分析結果。[28][注 4]安德斯·古斯塔夫·埃克貝格(Anders Gustaf Ekeberg)在1797年證實了這項發現,並把氧化物命名為「Yttria」。[29]安東萬·拉瓦節提出首個近代化學元素定義之後,人們認為氧化物都能夠還原成元素,所以發現新氧化物就等同於發現新元素。對應於Yttria的元素因此被命名為「Yttrium」。[注 5]

1843年,卡爾·古斯塔夫·莫桑德(Carl Gustaf Mosander)發現,該樣本中其實含有三種氧化物:白色的氧化釔(Yttria)、黃色的氧化鋱(Erbia)以及玫紅色的氧化鉺(Terbia)。[30][注 6]1878年,讓-夏爾·加利薩·德馬里尼亞(Jean Charles Galissard de Marigna)分離出第四種氧化物氧化鐿[31]這四種氧化物所含的新元素都以伊特比命名,除釔以外還有(Ytterbium)、(Terbium)和(Erbium)。[32]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科學家又在加多林的礦石樣本中發現了7種新元素。[3]馬丁·海因里希·克拉普羅特(Martin Heinrich Klaproth)後將這種礦物命名為加多林礦(Gadolinite,即矽鈹釔礦),以紀念加多林為發現這些新元素所做出的貢獻。[3]

1828年,弗里德里希·維勒把無水三氯化釔一同加熱,首次產生了釔金屬:[33][34]

YCl3 + 3 K → 3 KCl + Y

釔的化學符號最初是Yt,直到1920年代初才開始轉為Y。[35]

1987年,科學家發現釔鋇銅氧具有高溫超導性質。[36]它是第二種被發現擁有這種性質的物質,[36]而且是第一種能在的沸點以上達到超導現象的物質。[注 7]

存量 编辑

 
磷釔礦含有釔,圖為磷釔礦晶體。

豐度 编辑

釔元素出現在大部份稀土礦英语Rare-earth mineral[8]和某些礦中,但從不以單質出現。[37]釔在地球地殼中的豐度約為百萬分之31,[5]在所有元素中排第28位,是豐度的400倍。[38]泥土中的釔含量介乎百萬分之10至150間(去水後平均重量佔百萬分之23),在海水中含量為一兆(萬億)分之9。[38]美國阿波羅計劃期間從月球採得的岩石樣本中含有較高的釔含量。[32]

釔元素沒有已知的生物用途,但幾乎所有生物體內都存在少量的釔。進入人體後,釔主要積累在肝、腎、脾、肺和骨骼當中。[39]一個人體內一共只有約0.5毫克的釔,而人乳則含有百萬分之4的釔。[40]在食用植物中,釔的含量在百萬分之20至100之間(鮮重),其中以捲心菜為最高;[40]木本植物種子中的含量為百萬分之700,是植物中已知最高的。[40]

生產 编辑

釔的化學性質與鑭系元素非常相似,所以經過各種自然過程,這些元素都一同出現在稀土礦中。[41][42]

 
釔很難從其他稀土元素中分離出來。圖為釔金屬塊。

稀土元素共有四種來源:[43]

  • 含碳酸鹽和氟化物的礦石,如氟碳鈰礦英语Bastnäsite([(Ce, La, …)(CO3)F]),平均釔含量為0.1%。[4][41]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氟碳鈰礦的主要來源是美國加州山口(Mountain Pass)稀土礦場,因此美國是這段時期稀土元素的最大產國。[41][43]
  • 獨居石(即磷鈰鑭礦,[(Ce, La, …)PO4])是一種漂沙沉積物,為花崗岩移動及重力分離之後的產物。獨居石含2%[41](或3%)[44]的釔。20世紀初的最大礦藏位於印度和巴西,兩國當時是最大產國。[41][43]
  • 磷釔礦是一種含有稀土元素的磷酸鹽礦物,其中包括磷酸釔(YPO4),礦物的釔含量約為60%。[41]最大礦藏是位於中國內蒙古白雲鄂博鐵礦。在1990年代山口稀土礦場關閉之後,中國繼而成為目前稀土元素的最大產國。[41][43]
  • 離子吸附型粘土是花崗岩的風化產物,含1%的稀土元素。[41]處理後的精礦的釔含量可以達到8%。離子吸附型粘土主要在中國南部開採生產。[41][43][45]釔也出現在鈮釔礦英语Samarskite-(Y)褐鈮釔礦英语Fergusonite中。[38]

從混合氧化物礦中提取純釔的其中一種方法是把樣本溶於硫酸,再以離子交換層析法進行分離。加入草酸後,草酸釔會沉澱出來。草酸釔在氧氣中加熱,會轉化為氧化釔,再與氟化氫反應後變為氟化釔[46]使用季銨鹽作為萃取劑,釔會維持水溶狀態。以硝酸鹽作抗衡離子,可以去除輕鑭系元素;以硫氰酸鹽作抗衡離子,可以去除重鑭系元素。這種過程可以產生純度為99.999%的釔。一般釔佔重鑭系元素混合物的三分之二,所以為了方便分離其他的元素,須先移除釔元素。

全球氧化釔年產量在2001年達到600噸,儲備量估計有9百萬噸。[38]合金可以把三氟化釔還原成海綿狀釔金屬,如此生產出的釔金屬每年不到10噸。電弧爐所達到的1,600 °C溫度足以熔化釔金屬。[38][46]

應用 编辑

日用品 编辑

 
釔是其中一種用於陰極射線管電視機螢屏中紅色磷光體的元素。

氧化釔Y
2
O
3
)可以做Eu3+過程中所用的主體晶格,以及正釩酸釔YVO4:Eu3+或氧硫化釔Y
2
O
2
S
:Eu3+磷光體的反應劑。這些磷光體在彩色電視機的顯像管中能產生紅光。[4][5]實際上紅光是銪所產生的,釔只是把电子枪的能量傳遞到磷光體上。[47]釔化合物還可以為不同鑭系元素陽離子做摻雜過程的主體晶格,除了Eu3+外,還有能發出綠光的摻Tb3+磷光體。氧化釔可以在多孔氮化矽的生產過程中作燒結添加劑。[48]它還是材料科學中的常用原料,許多釔化合物的合成也需要從氧化釔開始。

釔同位素可以催化乙烯聚合反應[4]一些高性能火花塞的電極以釔金屬作為材料。[49]丙烷燈網罩的生產過程中,釔可以代替具有放射性元素。[50]

釔穩定氧化鋯是一種正在研發當中的材料,可以做固態電解質,以及在汽車排氣系統中用於探測氧含量。[5]

石榴石 编辑

 
直徑0.5厘米的Nd:YAG激光晶棒

釔可以用來生產各種合成石榴石[51]釔鐵石榴石Y
3
Fe
5
O
12
,簡稱YIG)是十分有效的微波電子濾波器,生產就需用到氧化釔。[4]釔、石榴石(如Y3(Fe,Al)5O12和Y3(Fe,Ga)5O12)具有重要的磁性質[4]釔鐵石榴石是一種高效聲能發射器和傳感器。[52]釔鋁石榴石Y
3
Al
5
O
12
,簡稱YAG)的莫氏硬度為8.5,能當寶石作首飾之用(人造鑽石)。[4]的釔鋁石榴石(YAG:Ce)晶體可用在白色發光二極體的磷光體中。[53][54][55]

釔鋁石榴石、氧化釔、氟化釔鋰LiYF
4
)和正釩酸釔YVO
4
)可以用在近紅外線激光器中,可用的摻雜劑包括[56][57]釔鋁石榴石激光器能夠在大功率下運作,可應用在金屬鑽孔和切割上。[44]單個釔鋁石榴石晶體一般是經由柴可拉斯基法生產出來的。[58]

材料增強 编辑

添加少量的釔(0.1%至0.2%)可以降低的晶粒度。[59]它也可以增強合金和合金的材料強度。[4]在合金中加入釔,可以降低加工程序的難度,使材料能抵抗高溫再結晶,並且大大提高對高溫氧化的抵禦能力。[47]

釔還能對以及其他非鐵金屬進行去氧。[4]氧化釔可以穩定立方氧化鋯的結構,使它適合作為首飾。[60]

科學家正在研究釔的球化性質,這可能有助生產球墨鑄鐵。如此生產出來的鑄鐵具有較高的延展性石墨形成小球,而非薄片)。[4]氧化釔熔點高,可抵抗衝擊,且熱膨脹係數也較低,因此能用來製造陶瓷玻璃[4]例如某些照相機鏡頭[38]

 
釔90局部放射線療法,術前會以同位素進行流體模擬測試

醫學 编辑

釔-90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被用在依多曲肽英语Edotreotide替伊莫單抗英语Ibritumomab tiuxetan等抗癌藥物中,可治療淋巴癌白血病卵巢癌大腸癌胰腺癌骨癌英语Bone tumor等等。[40]該藥物會附在單克隆抗體上,與癌症細胞結合後以釔-90的強烈β輻射把癌細胞中的DNA產生變異,經過半衰期間內的放射曝露,之後經由生物轉殖的特性,致使癌細胞DNA無法繼續往下轉錄繁衍,一般被仍定為成功的治療,約需經過3-6個月的觀察週期而論。不過釔90仍舊屬於局部放射療法之一,仍舊可能帶給治療患者不可預期的傷害,例如:急性肝衰竭。[61]

用釔-90做的針頭可以比解剖刀更加精確,可用於割斷脊髓裡的疼痛神經[27]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時,釔-90還能用在發炎關節的滑膜切除術中,特別針對膝蓋部位。[62]

曾有實驗在犬類身上用摻釹的釔鋁石榴石激光來進行前列腺切除術,手術由機械人協助,能夠降低對周邊神經等組織的損傷。[63]摻鉺的釔鋁石榴石則開始被用在磨皮整容手術上。[5]

超導體 编辑

 
釔鋇銅氧超導體

1987年,阿拉巴馬大學休斯頓大學研發了釔鋇銅氧(YBa2Cu3O7,又稱YBCO或1-2-3)超導體[36]它可以在93 K溫度下運作,比液氮的沸點(77.1 K)要高。[36]其他超導體都必須使用價格更高的液氦降溫,所以這項發現能降低成本。

實際超導材料的化學式為YBa2Cu3O7–d,其中d必須低於0.7才會使材料成為超導體。具體原因未知,但目前科學家知道在晶體內只有某些位置會出現空缺,即位於氧化銅平面和鏈上。這造成銅原子擁有奇特的氧化態,這再因某種原因引致了超導性質。

BCS理論在1957年被發佈之後,人們對低溫超導的認知已經非常詳盡了。這種現象與兩顆電子在一個晶格當中的特殊交互作用相關。然而高溫超導卻在這一理論的解釋範圍外,其確切原理仍是未知的。實驗所得出的結果指出,材料中氧化銅份量必須十分準確才能帶出超導性質。[64]

這一物質呈黑綠色,為一多晶、多相態礦物。科學家正在研究一類成份比例不同的物質,稱為鈣鈦礦,並希望能最終研發出一種更為實用的高溫超導體[44]

安全性 编辑

水溶釔化合物具微毒性,但非水溶化合物則不具毒性[40]動物實驗顯示,釔及其化合物會造成肝和肺的破壞,但不同化合物的毒性程度各異。老鼠在吸入檸檬酸釔後,產生肺水腫呼吸困難,吸入氯化釔後則有肝性水腫、胸腔積液及肺充血等症狀。[6]

釔化合物對人類可引致肺病。[6]釩酸釔銪飄塵會對人的眼部、皮膚和上呼吸道有輕微的刺激,但這可能是飄塵的釩成份所導致的,而不是釔。[6]短期暴露在大量釔化合物中,會引致呼吸急促、咳嗽、胸部疼痛以及發紺[6]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所建議的允許暴露限值為1 mg/m3,超過500 mg/m3時屬於「即時對生命或健康造成危險」。[65]雖然成塊的釔金屬在空氣中相對穩定,但釔金屬粉末卻屬於易燃物。[6]

備註 编辑

  1. ^ 參見:幻數。這些原子核的中子捕獲截面很低,所以穩定性異常高。(Greenwood 1997,pp.12–13)這些同位素不易發生β衰變,所以擁有較高的豐度。
  2. ^ 同核異構體亦稱亞穩態,其能量比處於基態的原子核更高。亞穩態在釋放伽馬射線轉換電子英语Internal conversion之後,才會回到基態。亞穩態以同位素質量數旁的「m」表示。
  3. ^ 「Ytterbite」取自發現地村名「Ytterby」,而「-bite」則是礦物的通用後綴。
  4. ^ Stwertka 1998, p. 115稱加多林在1789年發現該氧化物,但未指何時發佈。Van der Krogt 2005引用原文獻,并註明1794年加多林著
  5. ^ 氧化物名稱均以「-a」結尾,而新元素名則一般以「-ium」結尾。
  6. ^ 的名稱分別是Terbium和Erbium,但兩者的氧化物卻分別稱為「Erbium」和「Terbium」,拼法相反。
  7. ^ 釔鋇銅氧的超導臨界溫度(Tc)為93 K,而氮的沸點為77 K。

參考資料 编辑

  1. ^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e elements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1-03-03., in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1st edition, CRC press.
  2. ^ 2.0 2.1 IUPAC contributors. Edited by N G Connelly and T Damhus (with R M Hartshorn and A T Hutton) , 编. (PDF). RSC Publishing. 2005: 51 [2007-12-17]. ISBN 0-85404-438-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5-27). 
  3. ^ 3.0 3.1 3.2 3.3 3.4 Van der Krogt 2005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CRC contributors. Yttrium. Lide, David R. (编).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4. New York: CRC Press. 2007–2008: 41. ISBN 978-0-8493-0488-0.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Cotton, Simon A. Scandium, Yttrium & the Lanthanides: Inorganic & Coordination Chemistry. Encyclopedia of Inorganic Chemistry. 2006-03-15. ISBN 0-470-86078-2. doi:10.1002/0470862106.ia211.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OSHA contributors. . United States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2007-01-11 [200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公有領域)
  7. ^ 7.0 7.1 Greenwood 1997,第946頁
  8. ^ 8.0 8.1 Hammond, C. R. Yttrium. (PDF). 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 4–33 [2008-08-26]. ISBN 0-04-91008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6-26).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Daane 1968, p. 817
  10. ^ 10.0 10.1 Emsley 2001, p. 498
  11. ^ Daane 1968, p. 810
  12. ^ Daane 1968, p. 815
  13. ^ Greenwood 1997,第945頁
  14. ^ Greenwood 1997,第1234頁
  15. ^ Greenwood 1997,第948頁
  16. ^ Greenwood 1997,第947頁
  17. ^ Cloke, F. Geoffrey N. Zero Oxidation State Compounds of Scandium, Yttrium, and the Lanthanides. Chem. Soc. Rev. 1993, 22: 17–24. doi:10.1039/CS9932200017. 
  18. ^ 18.0 18.1 18.2 Schumann, Herbert; Fedushkin, Igor L. Scandium, Yttrium & The Lanthanides: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Encyclopedia of Inorganic Chemistry. 2006. ISBN 0-470-86078-2. doi:10.1002/0470862106.ia212. 
  19. ^ Nikolai B., Mikheev; Auerman, L N; Rumer, Igor A; Kamenskaya, Alla N; Kazakevich, M Z. The anomalous stabilisation of the oxidation state 2+ of lanthanides and actinides. Russian Chemical Reviews. 1992, 61 (10): 990–998. Bibcode:1992RuCRv..61..990M. doi:10.1070/RC1992v061n10ABEH001011. 
  20. ^ Kang, Weekyung; E. R. Bernstein. . Bull. Korean Chem. Soc. 2005, 26 (2): 345–348. doi:10.5012/bkcs.2005.26.2.3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2). 
  21. ^ Turner, Jr., Francis M.; Berolzheimer, Daniel D.; Cutter, William P.; Helfrich, John. The Condensed Chemical Dictionary. New York: Chemical Catalog Company. 1920: 492 [2008-08-12]. 
  22. ^ Spencer, James F. The Metals of the Rare Earths.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19: 135 [2008-08-12]. 
  23. ^ Pack, Andreas; Sara S. Russell, J. Michael G. Shelley and Mark van Zuilen. Geo- and cosmochemistry of the twin elements yttrium and holmium.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7, 71 (18): 4592–4608. Bibcode:2007GeCoA..71.4592P. doi:10.1016/j.gca.2007.07.010. 
  24. ^ 24.0 24.1 Greenwood 1997,第12–13頁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NNDC contributors. Alejandro A. Sonzogni (Database Manager) , 编. . Upton, New York: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2008 [2008-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1). 
  26. ^ 26.0 26.1 Audi, Georges; Bersillon, O.; Blachot, J.; Wapstra, A.H. The NUBASE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 Nuclear Physics A (Atomic Mass Data Center). 2003, 729: 3–128. Bibcode:2003NuPhA.729....3A. doi:10.1016/j.nuclphysa.2003.11.001. 
  27. ^ 27.0 27.1 Emsley 2001, p. 496
  28. ^ Gadolin 1794
  29. ^ Greenwood 1997,第944頁
  30. ^ Mosander, Carl Gustaf. Ueber die das Cerium begleitenden neuen Metalle Lathanium und Didymium, so wie über die mit der Yttererde vorkommen-den neuen Metalle Erbium und Terbium. Annalen der Physik und Chemie. 1843, 60 (2): 297–315. Bibcode:1843AnP...136..297M. doi:10.1002/andp.18431361008. 
  31. ^ Britannica contributors. Ytterbiu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05.  |encyclopedia=被忽略 (帮助)
  32. ^ 32.0 32.1 Stwertka 1998, p. 115
  33. ^ Heiserman, David L. Element 39: Yttrium. Exploring Chemical Elements and their Compounds. New York: TAB Books. 1992: 150–152. ISBN 0-8306-3018-X. 
  34. ^ Wöhler, Friedrich. Ueber das Beryllium und Yttrium. Annalen der Physik. 1828, 89 (8): 577–582. Bibcode:1828AnP....89..577W. doi:10.1002/andp.18280890805. 
  35. ^ Coplen, Tyler B.; Peiser, H. S. History of the Recommended Atomic-Weight Values from 1882 to 1997: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from Current Values to the Estimated Uncertainties of Earlier Values (Technical Report). Pure Appl. Chem. (IUPAC's Inorganic Chemistry Division Commission on Atomic Weights and Isotopic Abundances). 1998, 70 (1): 237–257. doi:10.1351/pac199870010237. 
  36. ^ 36.0 36.1 36.2 36.3 Wu, M. K.; Ashburn, J. R.; et al. Superconductivity at 93 K in a New Mixed-Phase Y-Ba-Cu-O Compound System at Ambient Pressur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87, 58 (9): 908–910. Bibcode:1987PhRvL..58..908W. PMID 10035069. doi:10.1103/PhysRevLett.58.908. 
  37. ^ Lenntech contributors. . Lenntech.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2). 
  38. ^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Emsley 2001, p. 497
  39. ^ MacDonald, N. S.; Nusbaum, R. E. and Alexander, G. V. (PDF).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52, 195 (2): 837–841 [2014-03-09]. PMID 1494619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6). 
  40. ^ 40.0 40.1 40.2 40.3 40.4 Emsley 2001, p. 495
  41. ^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Morteani, Giulio. . European Journal of Mineralogy. 1991, 3 (4): 641–650 [201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4). 
  42. ^ Kanazawa, Yasuo; Kamitani, Masaharu. Rare earth minerals and resources in the world.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6,. 408–412: 1339–1343. doi:10.1016/j.jallcom.2005.04.033. 
  43. ^ 43.0 43.1 43.2 43.3 43.4 Naumov, A. V. . Russian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 2008, 49 (1): 14–22 [2014-03-09]. doi:10.1007/s11981-008-100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44. ^ 44.0 44.1 44.2 Stwertka 1998, p. 116
  45. ^ Zheng, Zuoping; Lin Chuanxian. The behaviour of rare-earth elements (REE) during weathering of granites in southern Guangxi,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1996, 15 (4): 344–352. doi:10.1007/BF02867008. 
  46. ^ 46.0 46.1 Holleman, Arnold F.; Wiberg, Egon and Wiberg, Nils. Lehr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91–100. Walter de Gruyter. 1985: 1056–1057. ISBN 3-11-007511-3. 
  47. ^ 47.0 47.1 Daane 1968, p. 818
  48. ^ US patent 5935888,「Porous silicon nitride with rodlike grains oriented」,发行于1999-08-10,指定于Agency Ind Science Techn (JP)和Fine Ceramics Research Ass (JP) 
  49. ^ Carley, Larry. . Counterman (Babcox). December 2000 [2008-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1). 
  50. ^ US patent 4533317,Addison, Gilbert J.,「Yttrium oxide mantles for fuel-burning lanterns」,发行于1985-08-06,指定于The Coleman Company, Inc. 
  51. ^ Jaffe, H.W. (PDF). American Mineralogist. 1951: 133–155 [2008-08-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2-20). 
  52. ^ Vajargah, S. Hosseini; Madaahhosseini, H; Nemati, Z.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yttrium iron garnet (YIG) nanocrystalline powders by auto-combustion of nitrate-citrate gel.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7, 430 (1–2): 339–343. doi:10.1016/j.jallcom.2006.05.023. 
  53. ^ US patent 6409938,Comanzo Holly Ann,「Aluminum fluoride flux synthesis method for producing cerium doped YAG」,发行于2002-06-25,指定于General Electrics 
  54. ^ GIA contributors. GIA Gem Reference Guide. 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1995. ISBN 0-87311-019-6. 
  55. ^ Kiss, Z. J.; Pressley, R. J. .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54 (10). IEEE: 1236–1248. October 1966 [2008-08-16]. issn: 0018-9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56. ^ Kong, J.; Tang, D. Y.; Zhao, B.; Lu, J.; Ueda, K.; Yagi, H. and Yanagitani, T. 9.2-W diode-pumped Yb:Y2O3 ceramic laser.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5, 86 (16): 116. Bibcode:2005ApPhL..86p1116K. doi:10.1063/1.1914958. 
  57. ^ Tokurakawa, M.; Takaichi, K.; Shirakawa, A.; Ueda, K.; Yagi, H.; Yanagitani, T. and Kaminskii, A. A. Diode-pumped 188 fs mode-locked Yb3+:Y2O3 ceramic laser.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7, 90 (7): 071101. Bibcode:2007ApPhL..90g1101T. doi:10.1063/1.2476385. 
  58. ^ Golubović, Aleksandar V.; Nikolić, Slobodanka N.; Gajić, Radoš; Đurić, Stevan; Valčić, Andreja. The growth of Nd: YAG single crystals. Journal of the Serbian Chemical Society. 2002, 67 (4): 91–300. doi:10.2298/JSC0204291G. 
  59. ^ PIDC contributors. . Pacific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9). 
  60. ^ Berg, Jessica. . Emporia State University.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4). 
  61. ^ Adams, Gregory P.; Shaller, C. C.; et al. A Single Treatment of Yttrium-90-labeled CHX-A–C6.5 Diabody Inhibits the Growth of Established Human Tumor Xenografts in Immunodeficient Mice. Cancer Research. 2004, 64 (17): 6200–6206. PMID 15342405. doi:10.1158/0008-5472.CAN-03-2382. 
  62. ^ Fischer, M.; Modder, G. Radionuclide therapy of inflammatory joint diseases. Nuclear Medicine Communications. 2002, 23 (9): 829–831. PMID 12195084. doi:10.1097/00006231-200209000-00003. 
  63. ^ Gianduzzo, Troy; Colombo Jr, Jose R.; Haber, Georges-Pascal; Hafron, Jason; Magi-Galluzzi, Cristina; Aron, Monish; Gill, Inderbir S.; Kaouk, Jihad H. Laser robotically assisted nerve-spar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a pilot study of technical feasibility in the canine model. BJU International (Cleveland: Glickman Urological Institute). 2008, 102 (5): 598–602. PMID 18694410. doi:10.1111/j.1464-410X.2008.07708.x. 
  64. ^ . Imperial College. [200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7). 
  65. ^ NIOSH contributors. . NIOSH Pocket Guide to Chemical Hazard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September 2005 [200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書目 编辑

  • Daane, A. H. Yttrium. Hampel, Clifford A. (编).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Chemical Elements. New York: Reinhold Book Corporation. 1968: 810–821. LCCN 68-29938. 
  • Emsley, John. Yttrium. Nature's Building Blocks: An A-Z Guide to the Elements. Oxford, Englan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495–498. ISBN 0-19-850340-7. 
  • Gadolin, Johan. Undersökning af en svart tung Stenart ifrån Ytterby Stenbrott i Roslagen. Kongl. Vetenskaps Academiens Nya Handlingar. 1794, 15: 137–155. 
  • Greenwood, N. N.; Earnshaw, A.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2nd.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7. ISBN 0-7506-3365-4. 
  • Stwertka, Albert. Yttrium. Guide to the Elements Revis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15–116. ISBN 0-19-508083-1. 
  • van der Krogt, Peter. . Elementymology & Elements Multidict. 2005-05-05 [2008-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外部連結 编辑

  • 元素钇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钇(英文)
  • 元素钇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钇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钇(英文)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銥或鐿, 拼音, 注音, 丨ˇ, 粤拼, jyut3, 英語, yttrium, 是一種化學元素, 其化學符號为y, 原子序數为39, 原子量為7001889058400000000, 90584, 釔是銀白色的過渡金屬, 化學性質與鑭系元素相近, 且常歸為稀土金屬, 釔在自然中並不單獨出現, 而是和鑭系元素結合出現在稀土礦中, 89y是釔的唯一一種穩定同位素和自然同位素, 39y氫, 非金屬, 惰性氣體, 鹼金屬, 鹼土金屬, 類金屬, 非金屬, 非金屬, 非金屬, 鹵素, 惰性氣體, 鹼.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銥或鐿 釔 拼音 yǐ 注音 丨ˇ 粤拼 jyut3 英語 Yttrium 是一種化學元素 其化學符號为Y 原子序數为39 原子量為7001889058400000000 88 90584 u 釔是銀白色的過渡金屬 化學性質與鑭系元素相近 且常歸為稀土金屬 2 釔在自然中並不單獨出現 而是和鑭系元素結合出現在稀土礦中 89Y是釔的唯一一種穩定同位素和自然同位素 釔 39Y氫 非金屬 氦 惰性氣體 鋰 鹼金屬 鈹 鹼土金屬 硼 類金屬 碳 非金屬 氮 非金屬 氧 非金屬 氟 鹵素 氖 惰性氣體 鈉 鹼金屬 鎂 鹼土金屬 鋁 貧金屬 矽 類金屬 磷 非金屬 硫 非金屬 氯 鹵素 氬 惰性氣體 鉀 鹼金屬 鈣 鹼土金屬 鈧 過渡金屬 鈦 過渡金屬 釩 過渡金屬 鉻 過渡金屬 錳 過渡金屬 鐵 過渡金屬 鈷 過渡金屬 鎳 過渡金屬 銅 過渡金屬 鋅 過渡金屬 鎵 貧金屬 鍺 類金屬 砷 類金屬 硒 非金屬 溴 鹵素 氪 惰性氣體 銣 鹼金屬 鍶 鹼土金屬 釔 過渡金屬 鋯 過渡金屬 鈮 過渡金屬 鉬 過渡金屬 鎝 過渡金屬 釕 過渡金屬 銠 過渡金屬 鈀 過渡金屬 銀 過渡金屬 鎘 過渡金屬 銦 貧金屬 錫 貧金屬 銻 類金屬 碲 類金屬 碘 鹵素 氙 惰性氣體 銫 鹼金屬 鋇 鹼土金屬 鑭 鑭系元素 鈰 鑭系元素 鐠 鑭系元素 釹 鑭系元素 鉕 鑭系元素 釤 鑭系元素 銪 鑭系元素 釓 鑭系元素 鋱 鑭系元素 鏑 鑭系元素 鈥 鑭系元素 鉺 鑭系元素 銩 鑭系元素 鐿 鑭系元素 鎦 鑭系元素 鉿 過渡金屬 鉭 過渡金屬 鎢 過渡金屬 錸 過渡金屬 鋨 過渡金屬 銥 過渡金屬 鉑 過渡金屬 金 過渡金屬 汞 過渡金屬 鉈 貧金屬 鉛 貧金屬 鉍 貧金屬 釙 貧金屬 砈 類金屬 氡 惰性氣體 鍅 鹼金屬 鐳 鹼土金屬 錒 錒系元素 釷 錒系元素 鏷 錒系元素 鈾 錒系元素 錼 錒系元素 鈽 錒系元素 鋂 錒系元素 鋦 錒系元素 鉳 錒系元素 鉲 錒系元素 鑀 錒系元素 鐨 錒系元素 鍆 錒系元素 鍩 錒系元素 鐒 錒系元素 鑪 過渡金屬 𨧀 過渡金屬 𨭎 過渡金屬 𨨏 過渡金屬 𨭆 過渡金屬 䥑 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 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 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 過渡金屬 鉨 預測為貧金屬 鈇 貧金屬 鏌 預測為貧金屬 鉝 預測為貧金屬 鿬 預測為鹵素 鿫 預測為惰性氣體 钪 釔 镥锶 釔 锆外觀銀白色概況名稱 符號 序數釔 Yttrium Y 39元素類別過渡金屬族 週期 區3 5 d標準原子質量88 90584 2 电子排布 氪 4d1 5s22 8 18 9 2 釔的电子層 2 8 18 9 2 歷史發現約翰 加多林 1794年 分離卡爾 古斯塔夫 莫桑德 英语 Carl Gustaf Mosander 1840年 物理性質物態固體密度 接近室温 4 472 g cm 3熔点時液體密度4 24 g cm 3熔点1799 K 1526 C 2779 F沸點3203 K 2730 C 5306 F熔化热11 42 kJ mol 1汽化热363 kJ mol 1比熱容26 53 J mol 1 K 1蒸氣壓壓 Pa 1 10 100 1 k 10 k 100 k溫 K 1883 2075 2320 2627 3036 3607 原子性質氧化态3 2 1 鹼性氧化物 电负性1 22 鲍林标度 电离能第一 600 kJ mol 1第二 1180 kJ mol 1 第三 1980 kJ mol 1原子半径180 pm共价半径190 7 pm雜項晶体结构六方密堆積磁序順磁性 1 电阻率 室溫 a 多晶 596 n W m熱導率17 2 W m 1 K 1热膨胀系数 室溫 a 多晶 10 6 µm m K 聲速 細棒 20 C 3300 m s 1杨氏模量63 5 GPa剪切模量25 6 GPa体积模量41 2 GPa泊松比0 243布氏硬度589 MPaCAS号7440 65 5同位素主条目 釔的同位素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t1 2 衰變方式 能量 MeV 產物86Y 人造 14 74 小时 b 4 398 86Sr88Y 人造 106 629 天 b 1 601 88Sr89Y 100 穩定 帶50粒中子90Y 人造 64 05 小时 b 2 276 90Zr91Y 人造 58 51 天 b 1 544 91Zr1787年 卡爾 阿克塞爾 阿列紐斯 英语 Carl Axel Arrhenius 在瑞典伊特比附近發現了一種新的礦石 即硅鈹釔礦 並根據發現地村落的名稱將它命名為 Ytterbite 約翰 加多林在1789年於阿列紐斯的礦物樣本中 發現了氧化釔 3 安德斯 古斯塔夫 埃克貝格 英语 Anders Gustaf Ekeberg 把這一氧化物命名為 Yttria 弗里德里希 維勒在1828年首次分離出釔的單質 4 釔的最大用途在於磷光體的生產 特別是紅色LED和電視機陰極射線管 CRT 顯示屏的紅色磷光體 5 釔元素也被用於電極 電解質 電子濾波器 激光器和超導體中 也有多項醫學和材料科學上的應用 釔沒有已知的生物用途 人類接觸釔元素可導致肺病 6 目录 1 性質 1 1 與鑭系元素的相似性 1 2 化合物及反應 1 3 核合成及同位素 2 歷史 3 存量 3 1 豐度 3 2 生產 4 應用 4 1 日用品 4 2 石榴石 4 3 材料增強 4 4 醫學 4 5 超導體 5 安全性 6 備註 7 參考資料 8 書目 9 外部連結性質 编辑釔是一種質軟 帶光澤的銀白色金屬晶體 在元素週期表中屬於3族 根據週期表的趨勢 它的電負性比前面的元素 鈧和4族中的下一個元素鋯都要低 由於鑭系收縮現象 釔的電負性和鑥相近 7 8 釔也是第五週期中的首個d區塊元素 成塊的純釔在空氣中會在表面形成保護性氧化層 Y2 O3 這種 鈍化 過程使它相對穩定 在水汽中加熱至750 C時 保護層的厚度可達10微米 9 不過釔粉末在空氣中很不穩定 其金屬屑在400 C以上的空氣中即可燃燒 4 釔金屬在氮氣中加熱至1000 C後會形成氮化釔 YN 9 4 Y 3 O2 2 Y2O32 Y N2 2 YN與鑭系元素的相似性 编辑 釔元素的性質和鑭系元素十分相似 所以在歷史上曾一同被歸為稀土元素 2 自然中的釔一定與鑭系元素共同出現在稀土礦中 10 在化學屬性上 鑭系元素比釔旁邊的鈧更接近釔 11 如果以物理屬性對原子序作圖 根據趨勢 釔的原子序像是在64 5和67 5之間 即位於鑭系元素釓和鉺之間 12 釔的反應級數也一般在這個區間之內 9 化學反應活性也與鋱和鏑相近 5 它的大小與屬於 釔族 的重鑭系元素幾乎相同 所以它們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屬性十分接近 9 13 雖然所有鑭系元素在元素週期表中都位於釔以下的一行 但釔在多方面都卻與其極為相似 這是由於鑭系收縮現象 14 釔和鑭系元素間最大的差異在於 釔幾乎只會形成三價化合物或離子 但大約半數鑭系元素都可以形成三價以外的價態 9 化合物及反應 编辑 主条目 釔化合物和钇化合物列表 釔可以形成各種無機化合物 氧化態一般為 3 其中釔原子失去其3顆價電子 15 例如白色 固態的氧化釔 III Y2 O3 就是一種六配位的三價釔化合物 16 釔可以形成不溶於水的氟化物 氫氧化物和草酸鹽 以及可溶於水的溴化物 氯化物 碘化物 硝酸鹽和硫酸鹽 9 Y3 離子在溶液中無色 因為它的d和f電子殼層中缺乏電子 9 釔及其化合物會和水產生反應 形成Y2 O3 10 濃硝酸和氫氟酸不會對釔產生快速侵蝕 但其他的強酸則可以快速侵蝕釔 产生钇盐 9 在200 C以上溫度 釔可以和各種鹵素形成三鹵化物 如三氟化釔 YF3 三氯化釔 YCl3 和三溴化釔 YBr3 6 碳 磷 硒 矽和硫在高溫下也都可以和釔形成二元化合物 9 釔的有機化合物中都含有碳 釔鍵 其中一些化合物中的釔呈0氧化態 17 18 科學家在氯化釔熔體中曾觀測到 2態 19 以及在釔氧原子簇中觀測到 1態 20 有機釔化合物可以催化某些三聚反應 18 這些化合物的合成過程都從YCl3 開始 而YCl3 則是經Y2 O3 與濃盐酸和氯化銨進行反應所得 21 22 哈普托數指中心原子對於周邊配位體原子的配位數 符號為h 科學家首次在釔配合物中發現碳硼烷配位體能以h7哈普托數與d0金屬中心原子進行配位 18 石墨層間化合物石墨 Y和石墨 Y2 O3 在氣化後會產生內嵌富勒烯 例如Y C82 5 電子自旋共振研究顯示 這種富勒烯是由Y3 和 C82 3 離子對所組成的 5 Y3C Y2C和YC2等碳化物在水解後會形成烴 9 核合成及同位素 编辑 主条目 釔的同位素 太陽系中的釔元素是在恒星核合成過程中產生的 大部份經S 過程 約72 其餘的經R 過程 約28 23 在R 過程中 輕元素在超新星爆炸中進行快中子捕獲 而在S 過程中 輕元素在紅巨星脈動時 在星體內部進行慢中子捕獲 24 nbsp 太陽系中大部份的釔都是在紅巨星內部形成的 例如圖中的蒭藁增二 在核爆炸和核反應爐中 釔同位素是鈾裂變過程中的一大產物 在核廢料的處理上 最重要的釔同位素為91Y和90Y 半衰期分別為58 51天和64小時 25 雖然90Y的半衰期短 但它與其母同位素鍶 90 90Sr 處於長期平衡狀態 即產生率接近衰變率 實際半衰期為29年 4 所有3族元素的原子序都是奇數 所以穩定同位素很少 7 釔只有一種穩定同位素89Y 這也是它唯一一種自然同位素 在S 過程當中 經其他途徑產生的同位素有足夠時間進行b衰變 中子轉換為質子 並釋放電子和反微中子 24 中子數為50 82和126的原子核 原子量分別為90 138和208 特別穩定 注 1 所以這種慢速過程使這些同位素能夠保持其較高的豐度 4 89Y的質量數和中子數分別靠近90和50 所以其豐度也較高 釔的人工合成同位素已知至少有32種 原子質量數在76和108之間 25 其中最不穩定的同位素為106Y 半衰期只有 gt 150納秒 76Y的半衰期為 gt 200納秒 最穩定的則為88Y 半衰期為106 626天 25 91Y 87Y和90Y的半衰期分別為58 51天 79 8小時和64小時 而其餘所有人造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在一天以下 大部份甚至不到一小時 25 質量數在88或以下的釔同位素的主要衰變途徑是正電子發射 質子 中子 形成鍶 原子序為38 的同位素 25 質量數在90或以上的則進行電子發射 中子 質子 形成鋯 原子序為40 的同位素 25 另外質量數在97或以上的同位素亦會進行少量b 緩發中子發射 26 釔的同核異構體至少有20種 質量數在78和102之間 25 注 2 80Y和97Y的同核異構體超過一個 25 釔的大部份同核異構體的穩定性都比基態更低 但78mY 84mY 85mY 96mY 98m1Y 100mY和102mY的半衰期都比它們的基態更高 這是因為這些同核異構體都進行b衰變 而不進行同核異構體轉換 26 歷史 编辑1787年 同時為陸軍中尉和兼職化學家的卡爾 阿克塞爾 阿列紐斯 Carl Axel Arrhenius 在瑞典伊特比村 現屬於斯德哥爾摩群島 附近的一處舊採石場發現了一塊黑色大石 3 他認為這是一種未知礦石 含有當時新發現的鎢元素 27 並將其命名為 Ytterbite 注 3 樣本被送往多個化學家作進一步分析 3 nbsp 氧化釔的發現者約翰 加多林奧布皇家學院的約翰 加多林於1789年在阿列紐斯的樣本中發現了一種新的氧化物 並於1794發佈完整的分析結果 28 注 4 安德斯 古斯塔夫 埃克貝格 Anders Gustaf Ekeberg 在1797年證實了這項發現 並把氧化物命名為 Yttria 29 在安東萬 拉瓦節提出首個近代化學元素定義之後 人們認為氧化物都能夠還原成元素 所以發現新氧化物就等同於發現新元素 對應於Yttria的元素因此被命名為 Yttrium 注 5 1843年 卡爾 古斯塔夫 莫桑德 Carl Gustaf Mosander 發現 該樣本中其實含有三種氧化物 白色的氧化釔 Yttria 黃色的氧化鋱 Erbia 以及玫紅色的氧化鉺 Terbia 30 注 6 1878年 讓 夏爾 加利薩 德馬里尼亞 Jean Charles Galissard de Marigna 分離出第四種氧化物氧化鐿 31 這四種氧化物所含的新元素都以伊特比命名 除釔以外還有鐿 Ytterbium 鋱 Terbium 和鉺 Erbium 32 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 科學家又在加多林的礦石樣本中發現了7種新元素 3 馬丁 海因里希 克拉普羅特 Martin Heinrich Klaproth 後將這種礦物命名為加多林礦 Gadolinite 即矽鈹釔礦 以紀念加多林為發現這些新元素所做出的貢獻 3 1828年 弗里德里希 維勒把無水三氯化釔和鉀一同加熱 首次產生了釔金屬 33 34 YCl3 3 K 3 KCl Y釔的化學符號最初是Yt 直到1920年代初才開始轉為Y 35 1987年 科學家發現釔鋇銅氧具有高溫超導性質 36 它是第二種被發現擁有這種性質的物質 36 而且是第一種能在氮的沸點以上達到超導現象的物質 注 7 存量 编辑 nbsp 磷釔礦含有釔 圖為磷釔礦晶體 豐度 编辑 釔元素出現在大部份稀土礦 英语 Rare earth mineral 8 和某些鈾礦中 但從不以單質出現 37 釔在地球地殼中的豐度約為百萬分之31 5 在所有元素中排第28位 是銀豐度的400倍 38 泥土中的釔含量介乎百萬分之10至150間 去水後平均重量佔百萬分之23 在海水中含量為一兆 萬億 分之9 38 美國阿波羅計劃期間從月球採得的岩石樣本中含有較高的釔含量 32 釔元素沒有已知的生物用途 但幾乎所有生物體內都存在少量的釔 進入人體後 釔主要積累在肝 腎 脾 肺和骨骼當中 39 一個人體內一共只有約0 5毫克的釔 而人乳則含有百萬分之4的釔 40 在食用植物中 釔的含量在百萬分之20至100之間 鮮重 其中以捲心菜為最高 40 木本植物種子中的含量為百萬分之700 是植物中已知最高的 40 生產 编辑 釔的化學性質與鑭系元素非常相似 所以經過各種自然過程 這些元素都一同出現在稀土礦中 41 42 nbsp 釔很難從其他稀土元素中分離出來 圖為釔金屬塊 稀土元素共有四種來源 43 含碳酸鹽和氟化物的礦石 如氟碳鈰礦 英语 Bastnasite Ce La CO3 F 平均釔含量為0 1 4 41 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 氟碳鈰礦的主要來源是美國加州山口 Mountain Pass 稀土礦場 因此美國是這段時期稀土元素的最大產國 41 43 獨居石 即磷鈰鑭礦 Ce La PO4 是一種漂沙沉積物 為花崗岩移動及重力分離之後的產物 獨居石含2 41 或3 44 的釔 20世紀初的最大礦藏位於印度和巴西 兩國當時是最大產國 41 43 磷釔礦是一種含有稀土元素的磷酸鹽礦物 其中包括磷酸釔 YPO4 礦物的釔含量約為60 41 最大礦藏是位於中國內蒙古的白雲鄂博鐵礦 在1990年代山口稀土礦場關閉之後 中國繼而成為目前稀土元素的最大產國 41 43 離子吸附型粘土是花崗岩的風化產物 含1 的稀土元素 41 處理後的精礦的釔含量可以達到8 離子吸附型粘土主要在中國南部開採生產 41 43 45 釔也出現在鈮釔礦 英语 Samarskite Y 和褐鈮釔礦 英语 Fergusonite 中 38 從混合氧化物礦中提取純釔的其中一種方法是把樣本溶於硫酸 再以離子交換層析法進行分離 加入草酸後 草酸釔會沉澱出來 草酸釔在氧氣中加熱 會轉化為氧化釔 再與氟化氫反應後變為氟化釔 46 使用季銨鹽作為萃取劑 釔會維持水溶狀態 以硝酸鹽作抗衡離子 可以去除輕鑭系元素 以硫氰酸鹽作抗衡離子 可以去除重鑭系元素 這種過程可以產生純度為99 999 的釔 一般釔佔重鑭系元素混合物的三分之二 所以為了方便分離其他的元素 須先移除釔元素 全球氧化釔年產量在2001年達到600噸 儲備量估計有9百萬噸 38 鈣鎂合金可以把三氟化釔還原成海綿狀釔金屬 如此生產出的釔金屬每年不到10噸 電弧爐所達到的1 600 C溫度足以熔化釔金屬 38 46 應用 编辑日用品 编辑 nbsp 釔是其中一種用於陰極射線管電視機螢屏中紅色磷光體的元素 氧化釔 Y2 O3 可以做摻Eu3 過程中所用的主體晶格 以及正釩酸釔YVO4 Eu3 或氧硫化釔Y2 O2 S Eu3 磷光體的反應劑 這些磷光體在彩色電視機的顯像管中能產生紅光 4 5 實際上紅光是銪所產生的 釔只是把电子枪的能量傳遞到磷光體上 47 釔化合物還可以為不同鑭系元素陽離子做摻雜過程的主體晶格 除了Eu3 外 還有能發出綠光的摻Tb3 磷光體 氧化釔可以在多孔氮化矽的生產過程中作燒結添加劑 48 它還是材料科學中的常用原料 許多釔化合物的合成也需要從氧化釔開始 釔同位素可以催化乙烯的聚合反應 4 一些高性能火花塞的電極以釔金屬作為材料 49 在丙烷燈網罩的生產過程中 釔可以代替具有放射性的釷元素 50 釔穩定氧化鋯是一種正在研發當中的材料 可以做固態電解質 以及在汽車排氣系統中用於探測氧含量 5 石榴石 编辑 nbsp 直徑0 5厘米的Nd YAG激光晶棒釔可以用來生產各種合成石榴石 51 釔鐵石榴石 Y3 Fe5 O12 簡稱YIG 是十分有效的微波電子濾波器 生產就需用到氧化釔 4 釔 鐵 鋁和釓石榴石 如Y3 Fe Al 5O12和Y3 Fe Ga 5O12 具有重要的磁性質 4 釔鐵石榴石是一種高效聲能發射器和傳感器 52 釔鋁石榴石 Y3 Al5 O12 簡稱YAG 的莫氏硬度為8 5 能當寶石作首飾之用 人造鑽石 4 摻鈰的釔鋁石榴石 YAG Ce 晶體可用在白色發光二極體的磷光體中 53 54 55 釔鋁石榴石 氧化釔 氟化釔鋰 LiYF4 和正釩酸釔 YVO4 可以用在近紅外線激光器中 可用的摻雜劑包括釹 鉺和鐿 56 57 釔鋁石榴石激光器能夠在大功率下運作 可應用在金屬鑽孔和切割上 44 單個釔鋁石榴石晶體一般是經由柴可拉斯基法生產出來的 58 材料增強 编辑 添加少量的釔 0 1 至0 2 可以降低鉻 鉬 鈦和鋯的晶粒度 59 它也可以增強鋁合金和鎂合金的材料強度 4 在合金中加入釔 可以降低加工程序的難度 使材料能抵抗高溫再結晶 並且大大提高對高溫氧化的抵禦能力 47 釔還能對釩以及其他非鐵金屬進行去氧 4 氧化釔可以穩定立方氧化鋯的結構 使它適合作為首飾 60 科學家正在研究釔的球化性質 這可能有助生產球墨鑄鐵 如此生產出來的鑄鐵具有較高的延展性 石墨形成小球 而非薄片 4 氧化釔熔點高 可抵抗衝擊 且熱膨脹係數也較低 因此能用來製造陶瓷和玻璃 4 例如某些照相機鏡頭 38 nbsp 釔90局部放射線療法 術前會以同位素進行流體模擬測試醫學 编辑 釔 90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 被用在依多曲肽 英语 Edotreotide 及替伊莫單抗 英语 Ibritumomab tiuxetan 等抗癌藥物中 可治療淋巴癌 白血病 卵巢癌 大腸癌 胰腺癌和骨癌 英语 Bone tumor 等等 40 該藥物會附在單克隆抗體上 與癌症細胞結合後以釔 90的強烈b輻射把癌細胞中的DNA產生變異 經過半衰期間內的放射曝露 之後經由生物轉殖的特性 致使癌細胞DNA無法繼續往下轉錄繁衍 一般被仍定為成功的治療 約需經過3 6個月的觀察週期而論 不過釔90仍舊屬於局部放射療法之一 仍舊可能帶給治療患者不可預期的傷害 例如 急性肝衰竭 61 用釔 90做的針頭可以比解剖刀更加精確 可用於割斷脊髓裡的疼痛神經 27 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時 釔 90還能用在發炎關節的滑膜切除術中 特別針對膝蓋部位 62 曾有實驗在犬類身上用摻釹的釔鋁石榴石激光來進行前列腺切除術 手術由機械人協助 能夠降低對周邊神經等組織的損傷 63 摻鉺的釔鋁石榴石則開始被用在磨皮整容手術上 5 超導體 编辑 nbsp 釔鋇銅氧超導體1987年 阿拉巴馬大學和休斯頓大學研發了釔鋇銅氧 YBa2Cu3O7 又稱YBCO或1 2 3 超導體 36 它可以在93 K溫度下運作 比液氮的沸點 77 1 K 要高 36 其他超導體都必須使用價格更高的液氦降溫 所以這項發現能降低成本 實際超導材料的化學式為YBa2Cu3O7 d 其中d必須低於0 7才會使材料成為超導體 具體原因未知 但目前科學家知道在晶體內只有某些位置會出現空缺 即位於氧化銅平面和鏈上 這造成銅原子擁有奇特的氧化態 這再因某種原因引致了超導性質 BCS理論在1957年被發佈之後 人們對低溫超導的認知已經非常詳盡了 這種現象與兩顆電子在一個晶格當中的特殊交互作用相關 然而高溫超導卻在這一理論的解釋範圍外 其確切原理仍是未知的 實驗所得出的結果指出 材料中氧化銅份量必須十分準確才能帶出超導性質 64 這一物質呈黑綠色 為一多晶 多相態礦物 科學家正在研究一類成份比例不同的物質 稱為鈣鈦礦 並希望能最終研發出一種更為實用的高溫超導體 44 安全性 编辑水溶釔化合物具微毒性 但非水溶化合物則不具毒性 40 動物實驗顯示 釔及其化合物會造成肝和肺的破壞 但不同化合物的毒性程度各異 老鼠在吸入檸檬酸釔後 產生肺水腫和呼吸困難 吸入氯化釔後則有肝性水腫 胸腔積液及肺充血等症狀 6 釔化合物對人類可引致肺病 6 釩酸釔銪飄塵會對人的眼部 皮膚和上呼吸道有輕微的刺激 但這可能是飄塵的釩成份所導致的 而不是釔 6 短期暴露在大量釔化合物中 會引致呼吸急促 咳嗽 胸部疼痛以及發紺 6 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NIOSH 所建議的允許暴露限值為1 mg m3 超過500 mg m3時屬於 即時對生命或健康造成危險 65 雖然成塊的釔金屬在空氣中相對穩定 但釔金屬粉末卻屬於易燃物 6 備註 编辑 參見 幻數 這些原子核的中子捕獲截面很低 所以穩定性異常高 Greenwood 1997 pp 12 13 這些同位素不易發生b衰變 所以擁有較高的豐度 同核異構體亦稱亞穩態 其能量比處於基態的原子核更高 亞穩態在釋放伽馬射線或轉換電子 英语 Internal conversion 之後 才會回到基態 亞穩態以同位素質量數旁的 m 表示 Ytterbite 取自發現地村名 Ytterby 而 bite 則是礦物的通用後綴 Stwertka 1998 p 115稱加多林在1789年發現該氧化物 但未指何時發佈 Van der Krogt 2005引用原文獻 并註明1794年加多林著 氧化物名稱均以 a 結尾 而新元素名則一般以 ium 結尾 鋱和鉺的名稱分別是Terbium和Erbium 但兩者的氧化物卻分別稱為 Erbium 和 Terbium 拼法相反 釔鋇銅氧的超導臨界溫度 Tc 為93 K 而氮的沸點為77 K 參考資料 编辑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e elements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1 03 03 in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1st edition CRC press 2 0 2 1 IUPAC contributors Edited by N G Connelly and T Damhus with R M Hartshorn and A T Hutton 编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IUPAC Recommendations 2005 PDF RSC Publishing 2005 51 2007 12 17 ISBN 0 85404 438 8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 05 27 3 0 3 1 3 2 3 3 3 4 Van der Krogt 2005 4 00 4 01 4 02 4 03 4 04 4 05 4 06 4 07 4 08 4 09 4 10 4 11 4 12 4 13 CRC contributors Yttrium Lide David R 编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4 New York CRC Press 2007 2008 41 ISBN 978 0 8493 0488 0 5 0 5 1 5 2 5 3 5 4 5 5 5 6 5 7 Cotton Simon A Scandium Yttrium amp the Lanthanides Inorganic amp Coordination Chemistry Encyclopedia of Inorganic Chemistry 2006 03 15 ISBN 0 470 86078 2 doi 10 1002 0470862106 ia211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6 6 OSHA contributors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Guideline for Yttrium and Compounds United States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2007 01 11 2008 08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3 02 公有領域 7 0 7 1 Greenwood 1997 第946頁 8 0 8 1 Hammond C R Yttrium The Elements PDF 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4 33 2008 08 26 ISBN 0 04 910081 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 06 26 9 0 9 1 9 2 9 3 9 4 9 5 9 6 9 7 9 8 9 9 Daane 1968 p 817 10 0 10 1 Emsley 2001 p 498 Daane 1968 p 810 Daane 1968 p 815 Greenwood 1997 第945頁 Greenwood 1997 第1234頁 Greenwood 1997 第948頁 Greenwood 1997 第947頁 Cloke F Geoffrey N Zero Oxidation State Compounds of Scandium Yttrium and the Lanthanides Chem Soc Rev 1993 22 17 24 doi 10 1039 CS9932200017 18 0 18 1 18 2 Schumann Herbert Fedushkin Igor L Scandium Yttrium amp The Lanthanides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Encyclopedia of Inorganic Chemistry 2006 ISBN 0 470 86078 2 doi 10 1002 0470862106 ia21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Nikolai B Mikheev Auerman L N Rumer Igor A Kamenskaya Alla N Kazakevich M Z The anomalous stabilisation of the oxidation state 2 of lanthanides and actinides Russian Chemical Reviews 1992 61 10 990 998 Bibcode 1992RuCRv 61 990M doi 10 1070 RC1992v061n10ABEH001011 Kang Weekyung E R Bernstein Formation of Yttrium Oxide Clusters Using Pulsed Laser Vaporization Bull Korean Chem Soc 2005 26 2 345 348 doi 10 5012 bkcs 2005 26 2 3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2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Turner Jr Francis M Berolzheimer Daniel D Cutter William P Helfrich John The Condensed Chemical Dictionary New York Chemical Catalog Company 1920 492 2008 08 1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Spencer James F The Metals of the Rare Earths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19 135 2008 08 12 Pack Andreas Sara S Russell J Michael G Shelley and Mark van Zuilen Geo and cosmochemistry of the twin elements yttrium and holmium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7 71 18 4592 4608 Bibcode 2007GeCoA 71 4592P doi 10 1016 j gca 2007 07 010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24 0 24 1 Greenwood 1997 第12 13頁 25 0 25 1 25 2 25 3 25 4 25 5 25 6 25 7 NNDC contributors Alejandro A Sonzogni Database Manager 编 Chart of Nuclides Upton New York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2008 2008 09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21 26 0 26 1 Audi Georges Bersillon O Blachot J Wapstra A H The NUBASE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 Nuclear Physics A Atomic Mass Data Center 2003 729 3 128 Bibcode 2003NuPhA 729 3A doi 10 1016 j nuclphysa 2003 11 001 27 0 27 1 Emsley 2001 p 496 Gadolin 1794 Greenwood 1997 第944頁 Mosander Carl Gustaf Ueber die das Cerium begleitenden neuen Metalle Lathanium und Didymium so wie uber die mit der Yttererde vorkommen den neuen Metalle Erbium und Terbium Annalen der Physik und Chemie 1843 60 2 297 315 Bibcode 1843AnP 136 297M doi 10 1002 andp 18431361008 Britannica contributors Ytterbiu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2005 encyclopedia 被忽略 帮助 32 0 32 1 Stwertka 1998 p 115 Heiserman David L Element 39 Yttrium Exploring Chemical Elements and their Compounds New York TAB Books 1992 150 152 ISBN 0 8306 3018 X Wohler Friedrich Ueber das Beryllium und Yttrium Annalen der Physik 1828 89 8 577 582 Bibcode 1828AnP 89 577W doi 10 1002 andp 18280890805 Coplen Tyler B Peiser H S History of the Recommended Atomic Weight Values from 1882 to 1997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from Current Values to the Estimated Uncertainties of Earlier Values Technical Report Pure Appl Chem IUPAC s Inorganic Chemistry Division Commission on Atomic Weights and Isotopic Abundances 1998 70 1 237 257 doi 10 1351 pac19987001023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6 0 36 1 36 2 36 3 Wu M K Ashburn J R et al Superconductivity at 93 K in a New Mixed Phase Y Ba Cu O Compound System at Ambient Pressur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87 58 9 908 910 Bibcode 1987PhRvL 58 908W PMID 10035069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58 908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Lenntech contributors yttrium Lenntech 2008 08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6 02 38 0 38 1 38 2 38 3 38 4 38 5 Emsley 2001 p 497 MacDonald N S Nusbaum R E and Alexander G V The Skeletal Deposition of Yttrium PDF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52 195 2 837 841 2014 03 09 PMID 1494619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9 03 26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0 0 40 1 40 2 40 3 40 4 Emsley 2001 p 495 41 0 41 1 41 2 41 3 41 4 41 5 41 6 41 7 41 8 Morteani Giulio The rare earths their minerals production and technical use European Journal of Mineralogy 1991 3 4 641 650 2014 03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24 Kanazawa Yasuo Kamitani Masaharu Rare earth minerals and resources in the world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6 408 412 1339 1343 doi 10 1016 j jallcom 2005 04 03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3 0 43 1 43 2 43 3 43 4 Naumov A V Review of the World Market of Rare Earth Metals Russian Journal of Non Ferrous Metals 2008 49 1 14 22 2014 03 09 doi 10 1007 s11981 008 1004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7 01 44 0 44 1 44 2 Stwertka 1998 p 116 Zheng Zuoping Lin Chuanxian The behaviour of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during weathering of granites in southern Guangxi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1996 15 4 344 352 doi 10 1007 BF02867008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6 0 46 1 Holleman Arnold F Wiberg Egon and Wiberg Nils Lehr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91 100 Walter de Gruyter 1985 1056 1057 ISBN 3 11 007511 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7 0 47 1 Daane 1968 p 818 US patent 5935888 Porous silicon nitride with rodlike grains oriented 发行于1999 08 10 指定于Agency Ind Science Techn JP 和Fine Ceramics Research Ass JP Carley Larry Spark Plugs What s Next After Platinum Counterman Babcox December 2000 2008 09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01 US patent 4533317 Addison Gilbert J Yttrium oxide mantles for fuel burning lanterns 发行于1985 08 06 指定于The Coleman Company Inc Jaffe H W The role of yttrium and other minor elements in the garnet group PDF American Mineralogist 1951 133 155 2008 08 2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1 02 20 Vajargah S Hosseini Madaahhosseini H Nemati Z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yttrium iron garnet YIG nanocrystalline powders by auto combustion of nitrate citrate gel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7 430 1 2 339 343 doi 10 1016 j jallcom 2006 05 023 US patent 6409938 Comanzo Holly Ann Aluminum fluoride flux synthesis method for producing cerium doped YAG 发行于2002 06 25 指定于General Electrics GIA contributors GIA Gem Reference Guide 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1995 ISBN 0 87311 019 6 Kiss Z J Pressley R J Crystalline solid laser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54 10 IEEE 1236 1248 October 1966 2008 08 16 issn 0018 9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7 01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Kong J Tang D Y Zhao B Lu J Ueda K Yagi H and Yanagitani T 9 2 W diode pumped Yb Y2O3 ceramic laser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5 86 16 116 Bibcode 2005ApPhL 86p1116K doi 10 1063 1 1914958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Tokurakawa M Takaichi K Shirakawa A Ueda K Yagi H Yanagitani T and Kaminskii A A Diode pumped 188 fs mode locked Yb3 Y2O3 ceramic laser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7 90 7 071101 Bibcode 2007ApPhL 90g1101T doi 10 1063 1 2476385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Golubovic Aleksandar V Nikolic Slobodanka N Gajic Rados Đuric Stevan Valcic Andreja The growth of Nd YAG single crystals Journal of the Serbian Chemical Society 2002 67 4 91 300 doi 10 2298 JSC0204291G PIDC contributors Rare Earth metals amp compounds Pacific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2008 08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8 19 Berg Jessica Cubic Zirconia Emporia State University 2008 08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24 Adams Gregory P Shaller C C et al A Single Treatment of Yttrium 90 labeled CHX A C6 5 Diabody Inhibits the Growth of Established Human Tumor Xenografts in Immunodeficient Mice Cancer Research 2004 64 17 6200 6206 PMID 15342405 doi 10 1158 0008 5472 CAN 03 2382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Fischer M Modder G Radionuclide therapy of inflammatory joint diseases Nuclear Medicine Communications 2002 23 9 829 831 PMID 12195084 doi 10 1097 00006231 200209000 0000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Gianduzzo Troy Colombo Jr Jose R Haber Georges Pascal Hafron Jason Magi Galluzzi Cristina Aron Monish Gill Inderbir S Kaouk Jihad H Laser robotically assisted nerve spar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a pilot study of technical feasibility in the canine model BJU International Cleveland Glickman Urological Institute 2008 102 5 598 602 PMID 18694410 doi 10 1111 j 1464 410X 2008 07708 x Yttrium Barium Copper Oxide YBCO Imperial College 2009 1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8 17 NIOSH contributors Yttrium NIOSH Pocket Guide to Chemical Hazard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September 2005 2008 08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2 書目 编辑Daane A H Yttrium Hampel Clifford A 编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Chemical Elements New York Reinhold Book Corporation 1968 810 821 LCCN 68 29938 Emsley John Yttrium Nature s Building Blocks An A Z Guide to the Elements Oxford Englan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495 498 ISBN 0 19 850340 7 Gadolin Johan Undersokning af en svart tung Stenart ifran Ytterby Stenbrott i Roslagen Kongl Vetenskaps Academiens Nya Handlingar 1794 15 137 155 Greenwood N N Earnshaw A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2nd Oxford Butterworth Heinemann 1997 ISBN 0 7506 3365 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Stwertka Albert Yttrium Guide to the Elements Revis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15 116 ISBN 0 19 508083 1 van der Krogt Peter 39 Yttrium Elementymology amp Elements Multidict 2005 05 05 2008 08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2 外部連結 编辑元素钇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介紹 英文 EnvironmentalChemistry com 钇 英文 元素钇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 諾丁漢大學 的介紹 英文 元素钇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 英文 WebElements com 钇 英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钇 amp oldid 7758346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