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拼音yǒu注音丨ㄡˇ;英語:Europium),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Eu原子序數为63,原子量151.964 u,属于镧系元素,也是稀土元素之一。銪是一種柔軟的銀白色的金屬,是最活潑的鑭系元素,在空氣和水中會快速氧化,需要保存在真空或充滿惰性氣體的玻璃管中才能保持其閃亮的外觀。銪也是硬度最低的鑭系元素,可以用指甲壓出凹痕,也可以用刀輕鬆切割。銪於1901年被發現,並以歐洲(Europe)命名。

銪   63Eu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外觀
銀白色,表面常因氧化而變色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銪(Europium)·Eu·63
元素類別鑭系元素
·週期·不適用 ·6·f
標準原子質量151.964
电子排布[] 4f7 6s2
2, 8, 18, 25, 8, 2
歷史
發現尤金·德馬塞(1896年)
分離尤金·德馬塞(1901年)
物理性質
物態固體
密度(接近室温
5.264 g·cm−3
熔点時液體密度5.13 g·cm−3
熔点1099 K,826 °C,1519 °F
沸點1802 K,1529 °C,2784 °F
熔化热9.21 kJ·mol−1
汽化热176 kJ·mol−1
比熱容27.66 J·mol−1·K−1
蒸氣壓
壓/Pa 1 10 100 1 k 10 k 100 k
溫/K 863 957 1072 1234 1452 1796
原子性質
氧化态0[1], +2, +3
(中等鹼性的氧化物)
电负性? 1.2(鲍林标度)
电离能第一:547.1 kJ·mol−1

第二:1085 kJ·mol−1

第三:2404 kJ·mol−1
原子半径180 pm
共价半径198±6 pm
雜項
晶体结构體心立方
磁序順磁性[2]
电阻率室溫)(多晶)0.900 µ Ω·m
熱導率13.9(估值) W·m−1·K−1
热膨胀系数室溫)(多晶)
35.0 µm/(m·K)
杨氏模量18.2 GPa
剪切模量7.9 GPa
体积模量8.3 GPa
泊松比0.152
維氏硬度167 MPa
CAS号7440-53-1
最穩定同位素
主条目:銪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t1/2) 衰變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150Eu 人造 36.9年 ε 2.261 150Sm
151Eu 47.8% 5×1018 α 1.9644 147Pm
152Eu 人造 13.516年 ε 1.874 152Sm
β 1.819 152Gd
153Eu 52.2% 穩定,帶90個中子

身為稀土元素的一員,銪最尋常的氧化態為+3,但其+2態亦很常見。所有銪(II)化合物都具有輕微的還原性。如同其他稀土元素,銪在生物體中沒有重要的功用,和其他重金屬相比毒性較低。

自然界中的銪大多和其他稀土元素一同伴生於稀土礦物中,但由於銪也很容易形成+2價化合物,因此在和其他鹼土金屬礦物中有時也會摻雜部分的銪,造成一些稀土礦物(如獨居石)中銪的含量相對偏低,這種現象稱為銪異常英语Europium anomaly。銪是地球上豐度最低的稀土元素之一。

銪的大部分用途都是利用其化合物的螢光特性,例如電視機的磷光體以及用於歐元紙幣防偽措施的螢光墨水等。

性質

由於鑭系收縮現象的影響,鑭系元素的部分物理及化學性質有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逐漸上升或下降的趨勢,然而銪是其中最大的例外。銪是硬度和密度最低、熔點第二低且化學性質最活潑的鑭系元素,這些性質和銪原子半滿的f軌域有很大的關係。由於原子最外層的軌域為半滿或全滿時,電子組態較安定,所以銪傾向失去最外層的兩個電子,使得原子最外層為較安定的半滿f軌域,因此金屬態的銪是以+2價存在,性質也和其他+3價鑭系金屬有所差異。

物理性質

 
約300克純度為99.998%的純銪枝晶

銪是一種具延展性的銀白色金屬,硬度與相近。其晶體結構為體心立方[3]鑭系元素中,銪的熔點第二低(僅高於,鑭系收縮的另一例外),密度和硬度則最低。[3]

在冷卻至1.8K、加壓至80GPa時,銪會變成超導體。這是因為銪在金屬態下為+2價,[4]在受壓的情況下化合價變為+3。+2價狀態下強大的局域磁矩(J = 7/2)抑制了超導相態,而+3價時的磁矩為零,因此其超導性質得以發揮。[5]

化學性質

 
氧化的銪塊,表面覆著黃色的碳酸亞銪

銪是反應性最強的鑭系及稀土元素。它在空氣中會迅速氧化並持續往內侵蝕,一立方公分大小的銪金屬樣本在幾天之內就會整塊腐蝕。[6]由於其高度的反應性,固體的銪樣品很難保有閃亮的金屬表面,就算浸在礦物油中也無法防止其失去光澤,只有保存在真空或充滿惰性氣體的玻璃管中才能維持其光亮的外觀。銪在水中的反應性和相當,反應式為:

2 Eu + 6 H2O → 2 Eu(OH)3 + 3 H2

銪在150至180 °C的空氣中會自燃,形成三氧化二銪

4 Eu + 3 O2 → 2 Eu2O3

銪在稀硫酸中容易溶解,形成淡粉紅色的水合銪(III)溶液:[7]

2 Eu + 3 H2SO4 + 18 H2O → 2 [Eu(H2O)9]3+ + 3 SO2−
4
+ 3 H2

價態

銪最穩定的氧化態為+3,但其+2價化合物也很常見。這在幾乎完全形成+3價化合物的鑭系元素中是比較少見的。雖然一些鑭系元素(如)也能形成相對穩定的+2氧化態,但+2態的銪仍是其中穩定性最高的。[8]+2價銪的電子排布為4f7,因為半滿的f軌域具有更高的穩定性。

Eu2+離子(亞銪離子)的半徑和配位數Ba2+相近,其化合物的性質也和+2價鹼土金屬化合物十分相似,例如兩者的硫酸鹽都難溶於水。[9]

銪(II)是一種弱還原劑,在空氣或水中都會逐漸氧化成銪(III)。在缺氧條件(特別是地熱條件)下,銪(II)足夠穩定,再加上性質和鹼土金屬相近,所以會摻入以及其他鹼土金屬的礦物之中。這種離子交換過程是「負銪異常英语Europium anomaly」現象的原因,即部分稀土礦物(如獨居石)中的銪含量相對球粒隕石中的含量偏少。氟碳鈰礦英语Bastnäsite的負銪異常現象比獨居石輕微,因此成為了今天銪元素的主要來源。雖然礦物中銪的濃度一般很低,但由於它的+2價離子可以很容易從其他+3價鑭系元素中分離出來,所以較易取得。

同位素

自然形成的銪元素由兩種同位素組成:151Eu和153Eu,後者的豐度為52.2%,比前者稍高。153Eu是穩定同位素,但151Eu則會進行α衰變半衰期5+11
−3
×1018 
[10]即在1公斤自然銪樣本中大約每2分鐘發生一次α衰變事件。這一數值與理論預測值吻合。除了自然的放射性同位素151Eu以外,已知的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共有35種,其中最穩定的有150Eu(半衰期為36.9年)、152Eu(13.516年)和154Eu(8.593年)。所有剩餘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都在4.7612年以下,且大部份小於12.2秒。銪共有8種亞穩態,最穩定的有150mEu(半衰期為12.8小時)、152m1Eu(9.3116小時)和152m2Eu(96分鐘)。[11]

質量比153Eu低的同位素衰變模式主要是電子捕獲,並一般產生的同位素;質量更高的則主要進行β衰變,並一般產生的同位素。[11]

作為核裂變產物

熱中子捕獲截面
同位素 151Eu 152Eu 153Eu 154Eu 155Eu
產量 ~10 1580 >2.5 330
靶恩 5900 12800 312 1340 3950

銪是某些核裂變反應的產物,但銪同位素質量較高,其裂變產物產量很低。

和其他鑭系元素一樣,銪的許多同位素,特別是奇數質量數和低中子數的同位素(如152Eu),擁有很高的中子捕獲截面,通常可以作為中子毒物

釤-151經β衰變後會產生151Eu,但由於半衰期長,吸收中子的平均時間短,所以大部份151Sm最終會變為152Sm。

中等寿命裂变产物
项:
单位:
t½
a
产额
%
Q*
KeV
βγ
*
155Eu 4.76 .0803 252 βγ
85Kr 10.76 .2180 687 βγ
113mCd 14.1 .0008 316 β
90Sr 28.9 4.505 2826 β
137Cs 30.23 6.337 1176 βγ
121mSn 43.9 .00005 390 βγ
151Sm 90 .5314 77 β

152Eu(半衰期為13.516年)和154Eu(8.593年)不能作為β衰變產物,因為152Sm和154Sm都沒有放射性。154Eu和134Cs是僅有的兩個裂變產量高於百萬分之2.5的長壽命受屏蔽核素[12]153Eu進行中子活化,可以產生更大量的154Eu,但其中大部份會再轉化為155Eu。

對於鈾-235熱中子155Eu(半衰期為4.7612年)的裂變產量為百萬分之330,其大部份會在燃料燃耗結束時嬗變成無放射性、無吸收性的-156。

整體來說,在輻射危害上,銪比銫-137和-90弱得多,而作為中子毒物,銪則比釤弱很多。[13][14][15][16][17][18][19]

存量

 
獨居石

銪在自然界中不以單體出現。許多礦物都含有銪,其中最重要的包括:氟碳鈰礦、獨居石磷釔礦和鈰鈮鈣鈦礦。[20]

相對其他稀土元素來說,銪有時會在礦物中具有偏高或者偏低的含量,這種現象稱為銪異常。[21]地球化學岩石學的微量元素分析常用到銪元素,以了解火成岩的形成過程。通過分析銪異常情況,可有助重建一套火成岩之間的關係。

少量的二價銪(Eu2+)可以作為某些螢石(CaF2)樣本的亮藍色螢光激活劑。Eu3+在高能粒子照射下會變為Eu2+[22]這種螢光礦物可以在英國北部Weardale及周邊地區。英文中的螢光一詞(fluorescence)就是來自此處所發現的螢石(fluorite)。直到很久以後人們才發現,螢光是礦石中的銪所造成的。[23][24][25][26]

生產

銪一般和其他的稀土元素一同出現,所以是一起開採,並之後再分離開來的。氟碳鈰礦、鈰鈮鈣鈦礦、磷釔礦獨居石等礦石中含有可開採量的稀土元素。首兩種為正磷酸鹽礦物LnPO4(Ln表示除以外所有的鑭系元素),磷釔礦為氟碳酸鹽礦物LnCO3F。獨居石同時含有,而釷及其衰變產物都具有放射性,使處理過程更為困難。從原礦萃取和分離各種鑭系元素的方法有幾種。方法的選擇要考慮礦物的成份和濃度,以及每種鑭系元素在礦物濃縮物中的分佈。礦石首先經過烘烤,再經酸鹼來回浸溶,形成鑭系元素的混合濃縮物。如果其中居多,就可將鈰(III)轉化為鈰(IV),從而沉澱出來。利用溶劑萃取法或離子交換層析法能夠增加銪在混合物中的比例。用、鋅汞齊電離等方法可以把銪(III)轉化為銪(II)。後者的化學性質和鹼土金屬相似,因此可以以碳酸鹽的形態沉澱出來,或與硫酸鋇共沉澱。[27]要製備銪金屬,可以對熔融三氯化銪(EuCl3)和氯化鈉(NaCl)或氯化鈣(CaCl2)的混合物進行電離,以石墨電解槽作為陰極,石墨作為陽極。反應同時也會產生氯氣[20][27][28][29][30]

世界上有多個出產銪的大型礦藏。中國內蒙古白雲鄂博鐵礦含有大量的氟碳鈰礦和獨居石,估計稀土金屬氧化物的含量有3600萬噸,因此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礦藏。[31][32][33]中國依靠白雲鄂博鐵礦在1990年代成為了最大的稀土元素產國。所產出的稀土元素中,只有0.2%是銪。1965年至1990年代,美國加州山口(Mountain Pass)稀土礦場是全球第二大稀土元素來源。當地的氟碳鈰礦含有較高濃度的輕稀土元素(鑭至釓、鈧、釔),而銪含量則只有0.1%。俄羅斯西北部的科拉半島出產鈰鈮鈣鈦礦,是另一個大型稀土元素產地。除和鈦以外,它擁有高達30%的稀土元素,因此是這些元素在俄羅斯的最大來源。[20][34]

化合物

 
硫酸銪,Eu2(SO4)3
 
紫外線下發紅色螢光的硫酸銪
 
二价铕化合物在紫外线下发出绿光

在大多數條件下,銪化合物都具有+3氧化態。在這些化合物中,銪(III)通常與6至9個含氧配位體(通常為水)成鍵。銪的氯化物、硫酸鹽、硝酸鹽都可溶於水和極性有機溶液。具親脂性的銪配合物一般擁有類似乙酰丙酮的配位體,例如EuFOD。

鹵化物

銪金屬可與所有鹵素反應:

2 Eu + 3 X2 → 2 EuX3(X = F, Cl, Br, I)

如此形成白色的三氟化銪(EuF3)、黃色的三氯化銪(EuCl3)、灰色的三溴化銪(EuBr3)以及無色的三碘化銪(EuI3)。對應的二鹵化物同樣可以形成:黃綠色的二氟化銪(EuF2)、無色的二氯化銪(EuCl2)、無色的二溴化銪(EuBr2)以及綠色的二碘化銪(EuI2)。[3]

氧族及氮族元素化合物

銪可以和所有氧族元素形成穩定化合物,其中較重的氧族元素(硫、硒和碲)會使較低的氧化態更加穩定。已知的氧化物共有三種:一氧化銪(EuO)、三氧化二銪(Eu2O3)及混合價態氧化物Eu3O4,其同時含有銪(II)和銪(III)。其他的氧族元素化合物包括一硫化銪(EuS)、一硒化銪(EuSe)和一碲化銪(EuTe),三者均為黑色固體。三氧化二銪在高溫下分解,經過硫化形成一硫化銪:[35]

Eu2O3 + 3 H2S → 2 EuS + 3 H2O + S

銪的主要氮化物為一氮化銪(EuN)。

研究歷史

雖然銪存在於大部份稀有元素礦物之中,但由於分離過程的困難,所以直到19世紀末該元素才被分離出來。威廉·克魯克斯在1885年對稀有元素的螢光光譜進行過分析,其中的一些「異常」譜線後來發現來自於銪元素。[36]

保羅·埃米爾·勒科克·德布瓦博德蘭於1890年首次發現銪元素。他在釤釓濃縮物的分餾提取物中,觀測到了既不屬於釤,又不屬於釓的譜線。然而,一般的說法是法國化學家尤金·德馬塞發現了銪。他在1896年懷疑新發現的釤樣本中有一種未知元素的污染物,並在1901年成功將其分離出來。他依據歐洲的名稱「Europe」將此元素命名為「Europium」。[37][38]

1960年代初,人們發現了摻銪正釩酸釔紅色磷光體。但在彩色電視機工業即將革新之時,獨居石加工廠卻無法維持足夠的銪元素供給,[39]因為獨居石的銪含量一般只在0.05%左右。當時莫利礦業位於加州山口的氟碳鈰礦藏即將開啟運作,當地的稀土礦含有異常高的0.1%銪含量,所以能夠支撐這一工業。在銪磷光體被發現之前,彩色電視機的紅色磷光體很弱,以致其他顏色的磷光體須要抑制才能保持顏色的平衡。銪磷光體能產生明亮的紅光,因此不再須要調低別的顏色,彩色電視機的亮度也可以大大提高。[39]自此銪就一直用於電視機和電腦螢屏的生產中。加州山口稀土礦場之後面臨中國白雲鄂博鐵礦的競爭,後者能產出銪含量為0.2%的礦石。

弗蘭克·斯佩丁(Frank Spedding)對發展離子交換技術所作出的貢獻在1950年代中革新了稀土工業。他曾自述[40]在1930年代在做有關稀土元素的演講時,一位老人說要向他獻上幾磅重的氧化銪。當時這算作是極大量的銪,所以斯佩丁並沒有認真對待。但不久後他確實收到了內含幾磅氧化銪的郵件。這位老人正是發展了氧化還原銪純化方法的赫伯特·紐比·麥科伊(Herbert Newby McCoy)。[29][41]

應用

 
銪是CRT電視機中的紅色磷光體的組成元素之一。

銪的商業用途非常有限。幾乎所有應用都用到銪在+2或+3氧化態下的磷光特性。

激光器和其他光電裝置中,銪可以作玻璃的摻雜劑。三氧化二銪是一種常用的紅色磷光體,用於CRT電視機和螢光燈中。它也是基磷光體的激活劑。[42][43]彩色電視機屏含有0.5至1克銪元素。[44]三價銪磷光體能給出紅光,但二價銪的螢光顏色則取決於主體晶格,一般靠近藍色。兩種銪磷光體(紅、藍)加上黃綠色的磷光體,可產生「白」光。通過調節不同磷光體的比例,可以產生不同色溫的白光。這種螢光系統一般應用在螺旋型螢光燈泡中。一些電視機和電腦螢屏也同樣使用這種系統作為其三個原色[42]螢光玻璃的生產也用到了銪。除摻銅硫化鋅之外,另一種持續發光的較常見磷光體就是摻銪氯酸鍶[45]銪的螢光性質還能用在新葯研發篩選過程中,以追蹤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歐羅紙幣的防偽磷光體也含有銪。[46][47]

銪配合物,如Eu(fod)3,可以用作核磁共振光譜法的位移試劑,但這項應用已近乎被平價超導磁鐵所淘汰。手性位移試劑(如Eu(hfc)3)今天仍被用於測量對映異構體純度。[48][49][50][51][52]

安全

沒有明確證據顯示銪的毒性比其他的重金屬高。氯化銪的急性腹腔注射半數致死量(LD50)為550 mg/kg,急性口服LD50為5000 mg/kg。硝酸銪的腹腔注射LD50為320 mg/kg,口服LD50超過5000 mg/kg。[53][54]

粉狀的銪金屬有自燃或爆炸的危險。[55]

參考資料

  1. ^ Yttrium and all lanthanides except Ce and Pm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e oxidation state 0 in bis(1,3,5-tri-t-butylbenzene) complexes, see Cloke, F. Geoffrey N. Zero Oxidation State Compounds of Scandium, Yttrium, and the Lanthanides. Chem. Soc. Rev. 1993, 22: 17–24. doi:10.1039/CS9932200017.  and Arnold, Polly L.; Petrukhina, Marina A.; Bochenkov, Vladimir E.; Shabatina, Tatyana I.; Zagorskii, Vyacheslav V.; Cloke. Arene complexation of Sm, Eu, Tm and Yb atoms: a variable temperature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03-12-15, 688 (1–2): 49–55. doi:10.1016/j.jorganchem.2003.08.028. 
  2. ^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e elements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1-03-03., in Lide, D. R. (编),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6th,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2005, ISBN 0-8493-0486-5 
  3. ^ 3.0 3.1 3.2 Holleman, A. F.; Wiberg, E. "Inorganic 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2001. ISBN 978-0-12-352651-9.
  4. ^ Johansson, Börje; Rosengren, Anders. Generalized phase diagram for the rare-earth elements: Calculations and correlations of bulk properties. Physical Review B. 1975, 11 (8): 2836–2857. Bibcode:1975PhRvB..11.2836J. doi:10.1103/PhysRevB.11.2836. 
  5. ^ Debessai, M.; Matsuoka, T.; Hamlin, J.; Schilling, J.; Shimizu, K. Pressure-Induced Superconducting State of Europium Metal at Low Temperatures. Phys. Rev. Lett. 2009, 102 (19): 197002. Bibcode:2009PhRvL.102s7002D. PMID 19518988. doi:10.1103/PhysRevLett.102.197002. 
  6. ^ . [2009-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30). 
  7. ^ Chemical reactions of Europium. Webelements. [2009-06-06]. (原始内容于2009-05-01). 
  8. ^ 无机化学丛书. pp 187-188. 1.2.3 氧化态及电极电势.
  9. ^ Cooley, Robert A.; Yost, Don M.; Stone, Hosmer W. Inorganic Syntheses. Inorganic Syntheses 2: 69–73. 1946. ISBN 978-0-470-13233-3. doi:10.1002/9780470132333.ch19.  |chapter=被忽略 (帮助)
  10. ^ Belli, P.; et al. Search for α decay of natural europium. Nuclear Physics A. 2007, 789: 15–29. Bibcode:2007NuPhA.789...15B. doi:10.1016/j.nuclphysa.2007.03.001. 
  11. ^ 11.0 11.1 Nucleonica. Nucleonica: Universal Nuclide Chart. Nucleonica: Universal Nuclide Chart. Nucleonica. 2007–2011 [2011-07-22]. (原始内容于2017-02-19). 
  12. ^ Tables of Nuclear Dat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apan Atomic Energy Agency
  13. ^ Oh, S.Y.; Chang, J.; Mughabghab, S. Neutron cross section evaluations of fission products below the fast energy region. 2000. doi:10.2172/759039. 
  14. ^ Inghram, Mark; Hayden, Richard; Hess, David. Activities Induced by Pile Neutron Bombardment of Samarium. Physical Review. 1947, 71 (9): 643–643. Bibcode:1947PhRv...71..643I. doi:10.1103/PhysRev.71.643. 
  15. ^ Hayden, Richard; Reynolds, John; Inghram, Mark. Reactions Induced by Slow Neutron Irradiation of Europium. Physical Review. 1949, 75 (10): 1500–1507. Bibcode:1949PhRv...75.1500H. doi:10.1103/PhysRev.75.1500. 
  16. ^ Meinke, W. W.; Anderson, R. E. Activation Analysis of Several Rare Earth Elements. Analytical Chemistry. 1954, 26 (5): 907–909. doi:10.1021/ac60089a030. 
  17. ^ Farrar, H; Tomlinson, R.H. Cumulative yields of the heavy fragments in U235 thermal neutron fission. Nuclear Physics. 1962, 34 (2): 367–381. Bibcode:1962NucPh..34..367F. doi:10.1016/0029-5582(62)90227-4. 
  18. ^ Inghram, Mark; Hayden, Richard; Hess, David. U235 Fission Yields in the Rare Earth Region. Physical Review. 1950, 79 (2): 271–274. Bibcode:1950PhRv...79..271I. doi:10.1103/PhysRev.79.271. 
  19. ^ Fajans, Kasimir; Voigt, Adolf. A Note on the Radiochemistry of Europium. Physical Review. 1941, 60 (7): 533–534. Bibcode:1941PhRv...60..533F. doi:10.1103/PhysRev.60.533.2. 
  20. ^ 20.0 20.1 20.2 Maestro, Patrick. Lanthanides. Kirk-Othmer 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 14. : 1096–1120. ISBN 978-0-471-23896-6. doi:10.1002/0471238961.120114201901021. 
  21. ^ Sinha, Shyama P.; Scientific Affairs Division,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The Europium anomaly. Systematics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nthanides. 1983: 550–553 [2014-06-04]. ISBN 978-90-277-1613-2. (原始内容于2014-07-09). 
  22. ^ Bill, H.; Calas, G. Color centers, associated rare-earth ions and the origin of coloration in natural fluorites.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s. 1978, 3 (2): 117–131. Bibcode:1978PCM.....3..117B. doi:10.1007/BF00308116. 
  23. ^ Valeur, Bernard; Berberan-Santos, Mário N. A Brief History of Fluorescence and Phosphorescence before the Emergence of Quantum Theory.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11, 88 (6): 731–738. Bibcode:2011JChEd..88..731V. doi:10.1021/ed100182h. 
  24. ^ Mariano, A; King, P. Europium-activated cathodoluminescence in mineral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1975, 39 (5): 649–660. Bibcode:1975GeCoA..39..649M. doi:10.1016/0016-7037(75)90008-3. 
  25. ^ Sidike, Aierken; Kusachi, I.; Yamashita, N. Natural fluorite emitting yellow fluorescence under UV light.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s. 2003, 30 (8): 478–485. Bibcode:2003PCM....30..478S. doi:10.1007/s00269-003-0341-3. 
  26. ^ Przibram, K. Fluorescence of Fluorite and the Bivalent Europium Ion. Nature. 1935, 135 (3403): 100–100. Bibcode:1935Natur.135..100P. doi:10.1038/135100a0. 
  27. ^ 27.0 27.1 Gupta, C. K.; Krishnamurthy, N. Extractive metallurgy of rare earths.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 1992, 37: 197–248 [2014-06-04]. (原始内容于2012-10-24). 
  28. ^ Morais, C; Ciminelli, V.S.T. Recovery of europium by chemical reduction of a commercial solution of europium and gadolinium chlorides. Hydrometallurgy. 2001, 60 (3): 247–253. doi:10.1016/S0304-386X(01)00156-6. 
  29. ^ 29.0 29.1 McCoy, Herbert 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36, 58 (9): 1577–1580. doi:10.1021/ja01300a020.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30. ^ Neikov, Oleg D.; Naboychenko, Stanislav; Gopienko, Victor G.; Frishberg, Irina V. Handbook of Non-Ferrous Metal Powder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2009-01-15: 505 [2014-06-04]. ISBN 978-1-85617-422-0. (原始内容于2014-07-09). 
  31. ^ Lawrence J. Drewa, Meng Qingrunb and Sun Weijun. The Bayan Obo iron-rare-earth-niobium deposits, Inner Mongolia, China. Lithos. 1990, 26 (1–2): 43–65. Bibcode:1990Litho..26...43D. doi:10.1016/0024-4937(90)90040-8. 
  32. ^ Xue-Ming Yang, Michael J. Le Bas.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carbonate minerals from Bayan Obo, Inner Mongolia,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etrogenesis. Lithos. 2004, 72 (1–2): 97–116. Bibcode:2004Litho..72...97Y. doi:10.1016/j.lithos.2003.09.002. 
  33. ^ Chengyu Wu. Bayan Obo Controversy: Carbonatites versus Iron Oxide-Cu-Au-(REE-U). Resource Geology. 2007, 58 (4): 348 [2014-06-04]. doi:10.1111/j.1751-3928.2008.00069.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7). 
  34. ^ Hedrick, J; Sinha, S; Kosynkin, V. Loparite, a rare-earth ore (Ce, Na, Sr, Ca)(Ti, Nb, Ta, Fe+3)O3.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1997, 250: 467–470. doi:10.1016/S0925-8388(96)02824-1. 
  35. ^ Archer, R. D.; Mitchell, W. N.; Mazelsky, R. Inorganic Syntheses. Inorganic Syntheses 10: 77–79. 1967. ISBN 978-0-470-13241-8. doi:10.1002/9780470132418.ch15.  |chapter=被忽略 (帮助)
  36. ^ Crookes, W. On the Phosphorescent Spectra of S δ and Europium.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905, 76 (511): 411–414. Bibcode:1905RSPSA..76..411C. JSTOR 92772. doi:10.1098/rspa.1905.0043. 
  37. ^ Demarçay, Eugène-Anatole. Sur un nouvel élément l'europium. Comptes rendus. 1901, 132: 1484–1486 [2014-06-04]. (原始内容于2013-12-24). 
  38. ^ Weeks, Mary Elvira. The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s. XVI.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32, 9 (10): 1751. Bibcode:1932JChEd...9.1751W. doi:10.1021/ed009p1751. 
  39. ^ 39.0 39.1 Srivastava, A. M.; Ronda, C. R. Phosphors (PD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Interface. 2003: 48–51 [2014-06-04]. (原始内容 (PDF)于2014-06-30). 
  40. ^ Spedding, Frank H. Large-scale separation of rare-earth salt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ure metals. Discussions of the Faraday Society. 1949, 7: 214. doi:10.1039/DF9490700214. 
  41. ^ Corbett, John D. Frank Harold Spedding. Biographical Memoir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86, 80 (5): 106 [2020-09-20]. Bibcode:1986PhT....39e.106H. doi:10.1063/1.2815016. (原始内容于2012-04-05). 
  42. ^ 42.0 42.1 Caro, Paul. Rare earths in luminescence. Rare earths. 1998-06-01: 323–325 [2014-06-04]. ISBN 978-84-89784-33-8. (原始内容于2014-05-03). 
  43. ^ Bamfield, Peter. Inorganic Phosphors. Chromic phenomena: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colour chemistry. 2001: 159–171 [2014-06-04]. ISBN 978-0-85404-474-0. (原始内容于2014-05-03). 
  44. ^ Gupta, C. K.; Krishnamurthy, N. Extractive metallurgy of rare earths.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 1992, 37: 197–248 [2014-06-04]. (原始内容于2012-10-24). 
  45. ^ Lakshmanan, Arunachalam. Persistent Afterglow Phosphors. Luminescence and Display Phosphors: Phenomena and Applications. 2008 [2014-06-04]. ISBN 978-1-60456-018-3. (原始内容于2014-07-06). 
  46. ^ Europium and the Euro. [2009-06-06]. (原始内容于2009-08-04). 
  47. ^ Cotton, Simon. Euro banknotes. Lanthanide and actinide chemistry. 2006: 77 [2014-06-04]. ISBN 978-0-470-01006-8. (原始内容于2014-05-03). 
  48. ^ Richards, Stephen; Hollerton, John. Essential Practical NMR for Organic Chemistry. 2011-02-15 [2014-06-04]. ISBN 978-0-470-71092-0. (原始内容于2014-06-06). 
  49. ^ Pavia, Donald L; Lampman, Gary M. Introduction to spectroscopy. 2009 [2014-06-04]. ISBN 978-0-495-11478-9. (原始内容于2014-06-07). 
  50. ^ Wenzel, Thomas J. Discrimination of chiral compounds using NMR spectroscopy. 2007 [2014-06-04]. ISBN 978-0-471-76352-9. (原始内容于2014-06-06). 
  51. ^ Cotton, Simon. Lanthanide and actinide chemistry. 2006 [2014-06-04]. ISBN 978-0-470-01006-8. (原始内容于2014-05-03). 
  52. ^ Gschneidner, Karl A; Bünzli, Jean-Claude; Pecharsky, Vitalij K. Handbook on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Rare Earths. 2005-09-26 [2014-06-04]. ISBN 978-0-444-52028-9. (原始内容于2014-06-07). 
  53. ^ Haley, Thomas J.; Komesu, N.; Colvin, G.; Koste, L.; Upham, H. C.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europium chlorid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965, 54 (4): 643–5. PMID 5842357. doi:10.1002/jps.2600540435. 
  54. ^ Bruce, D; Hietbrink, Bernard E.; Dubois, Kenneth P. The acute mammalian toxicity of rare earth nitrates and oxides*1.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1963, 5 (6): 750. doi:10.1016/0041-008X(63)90067-X. 
  55. ^ Lenntech BV. Europium (Eu) - Chemical properties,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Lenntech Periodic Table. Lenntech BV. [July 20, 2011]. (原始内容于2014-06-05). 

外部連結

  • 元素铕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铕(英文)
  • 元素铕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铕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铕(英文)

拼音, yǒu, 注音, 丨ㄡˇ, 英語, europium, 是一種化學元素, 其化學符號为eu, 原子序數为63, 原子量為7002151964000000000, 属于镧系元素, 也是稀土元素之一, 銪是一種柔軟的銀白色的金屬, 是最活潑的鑭系元素, 在空氣和水中會快速氧化, 需要保存在真空或充滿惰性氣體的玻璃管中才能保持其閃亮的外觀, 銪也是硬度最低的鑭系元素, 可以用指甲壓出凹痕, 也可以用刀輕鬆切割, 銪於1901年被發現, 並以歐洲, europe, 命名, 63eu氫, 非金屬, 惰性氣體, 鹼金屬. 銪 拼音 yǒu 注音 丨ㄡˇ 英語 Europium 是一種化學元素 其化學符號为Eu 原子序數为63 原子量為7002151964000000000 151 964 u 属于镧系元素 也是稀土元素之一 銪是一種柔軟的銀白色的金屬 是最活潑的鑭系元素 在空氣和水中會快速氧化 需要保存在真空或充滿惰性氣體的玻璃管中才能保持其閃亮的外觀 銪也是硬度最低的鑭系元素 可以用指甲壓出凹痕 也可以用刀輕鬆切割 銪於1901年被發現 並以歐洲 Europe 命名 銪 63Eu氫 非金屬 氦 惰性氣體 鋰 鹼金屬 鈹 鹼土金屬 硼 類金屬 碳 非金屬 氮 非金屬 氧 非金屬 氟 鹵素 氖 惰性氣體 鈉 鹼金屬 鎂 鹼土金屬 鋁 貧金屬 矽 類金屬 磷 非金屬 硫 非金屬 氯 鹵素 氬 惰性氣體 鉀 鹼金屬 鈣 鹼土金屬 鈧 過渡金屬 鈦 過渡金屬 釩 過渡金屬 鉻 過渡金屬 錳 過渡金屬 鐵 過渡金屬 鈷 過渡金屬 鎳 過渡金屬 銅 過渡金屬 鋅 過渡金屬 鎵 貧金屬 鍺 類金屬 砷 類金屬 硒 非金屬 溴 鹵素 氪 惰性氣體 銣 鹼金屬 鍶 鹼土金屬 釔 過渡金屬 鋯 過渡金屬 鈮 過渡金屬 鉬 過渡金屬 鎝 過渡金屬 釕 過渡金屬 銠 過渡金屬 鈀 過渡金屬 銀 過渡金屬 鎘 過渡金屬 銦 貧金屬 錫 貧金屬 銻 類金屬 碲 類金屬 碘 鹵素 氙 惰性氣體 銫 鹼金屬 鋇 鹼土金屬 鑭 鑭系元素 鈰 鑭系元素 鐠 鑭系元素 釹 鑭系元素 鉕 鑭系元素 釤 鑭系元素 銪 鑭系元素 釓 鑭系元素 鋱 鑭系元素 鏑 鑭系元素 鈥 鑭系元素 鉺 鑭系元素 銩 鑭系元素 鐿 鑭系元素 鎦 鑭系元素 鉿 過渡金屬 鉭 過渡金屬 鎢 過渡金屬 錸 過渡金屬 鋨 過渡金屬 銥 過渡金屬 鉑 過渡金屬 金 過渡金屬 汞 過渡金屬 鉈 貧金屬 鉛 貧金屬 鉍 貧金屬 釙 貧金屬 砈 類金屬 氡 惰性氣體 鍅 鹼金屬 鐳 鹼土金屬 錒 錒系元素 釷 錒系元素 鏷 錒系元素 鈾 錒系元素 錼 錒系元素 鈽 錒系元素 鋂 錒系元素 鋦 錒系元素 鉳 錒系元素 鉲 錒系元素 鑀 錒系元素 鐨 錒系元素 鍆 錒系元素 鍩 錒系元素 鐒 錒系元素 鑪 過渡金屬 𨧀 過渡金屬 𨭎 過渡金屬 𨨏 過渡金屬 𨭆 過渡金屬 䥑 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 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 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 過渡金屬 鉨 預測為貧金屬 鈇 貧金屬 鏌 預測為貧金屬 鉝 預測為貧金屬 鿬 預測為鹵素 鿫 預測為惰性氣體 銪 鋂釤 銪 釓外觀銀白色 表面常因氧化而變色概況名稱 符號 序數銪 Europium Eu 63元素類別鑭系元素族 週期 區不適用 6 f標準原子質量151 964电子排布 氙 4f7 6s22 8 18 25 8 2歷史發現尤金 德馬塞 1896年 分離尤金 德馬塞 1901年 物理性質物態固體密度 接近室温 5 264 g cm 3熔点時液體密度5 13 g cm 3熔点1099 K 826 C 1519 F沸點1802 K 1529 C 2784 F熔化热9 21 kJ mol 1汽化热176 kJ mol 1比熱容27 66 J mol 1 K 1蒸氣壓壓 Pa 1 10 100 1 k 10 k 100 k溫 K 863 957 1072 1234 1452 1796原子性質氧化态0 1 2 3 中等鹼性的氧化物 电负性 1 2 鲍林标度 电离能第一 547 1 kJ mol 1第二 1085 kJ mol 1 第三 2404 kJ mol 1原子半径180 pm共价半径198 6 pm雜項晶体结构體心立方磁序順磁性 2 电阻率 室溫 多晶 0 900 µ W m熱導率13 9 估值 W m 1 K 1热膨胀系数 室溫 多晶 35 0 µm m K 杨氏模量18 2 GPa剪切模量7 9 GPa体积模量8 3 GPa泊松比0 152維氏硬度167 MPaCAS号7440 53 1最穩定同位素主条目 銪的同位素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t1 2 衰變方式 能量 MeV 產物150Eu 人造 36 9年 e 2 261 150Sm151Eu 47 8 5 1018年 a 1 9644 147Pm152Eu 人造 13 516年 e 1 874 152Smb 1 819 152Gd153Eu 52 2 穩定 帶90個中子身為稀土元素的一員 銪最尋常的氧化態為 3 但其 2態亦很常見 所有銪 II 化合物都具有輕微的還原性 如同其他稀土元素 銪在生物體中沒有重要的功用 和其他重金屬相比毒性較低 自然界中的銪大多和其他稀土元素一同伴生於稀土礦物中 但由於銪也很容易形成 2價化合物 因此在鈣和其他鹼土金屬礦物中有時也會摻雜部分的銪 造成一些稀土礦物 如獨居石 中銪的含量相對偏低 這種現象稱為銪異常 英语 Europium anomaly 銪是地球上豐度最低的稀土元素之一 銪的大部分用途都是利用其化合物的螢光特性 例如電視機的磷光體以及用於歐元紙幣防偽措施的螢光墨水等 目录 1 性質 1 1 物理性質 1 2 化學性質 1 2 1 價態 1 3 同位素 1 3 1 作為核裂變產物 1 4 存量 2 生產 3 化合物 3 1 鹵化物 3 2 氧族及氮族元素化合物 4 研究歷史 5 應用 6 安全 7 參考資料 8 外部連結性質 编辑由於鑭系收縮現象的影響 鑭系元素的部分物理及化學性質有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逐漸上升或下降的趨勢 然而銪是其中最大的例外 銪是硬度和密度最低 熔點第二低且化學性質最活潑的鑭系元素 這些性質和銪原子半滿的f軌域有很大的關係 由於原子最外層的軌域為半滿或全滿時 電子組態較安定 所以銪傾向失去最外層的兩個電子 使得原子最外層為較安定的半滿f軌域 因此金屬態的銪是以 2價存在 性質也和其他 3價鑭系金屬有所差異 物理性質 编辑 約300克純度為99 998 的純銪枝晶 銪是一種具延展性的銀白色金屬 硬度與鉛相近 其晶體結構為體心立方 3 在鑭系元素中 銪的熔點第二低 僅高於鐿 鑭系收縮的另一例外 密度和硬度則最低 3 在冷卻至1 8K 加壓至80GPa時 銪會變成超導體 這是因為銪在金屬態下為 2價 4 在受壓的情況下化合價變為 3 2價狀態下強大的局域磁矩 J 7 2 抑制了超導相態 而 3價時的磁矩為零 因此其超導性質得以發揮 5 化學性質 编辑 氧化的銪塊 表面覆著黃色的碳酸亞銪 銪是反應性最強的鑭系及稀土元素 它在空氣中會迅速氧化並持續往內侵蝕 一立方公分大小的銪金屬樣本在幾天之內就會整塊腐蝕 6 由於其高度的反應性 固體的銪樣品很難保有閃亮的金屬表面 就算浸在礦物油中也無法防止其失去光澤 只有保存在真空或充滿惰性氣體的玻璃管中才能維持其光亮的外觀 銪在水中的反應性和鈣相當 反應式為 2 Eu 6 H2O 2 Eu OH 3 3 H2銪在150至180 C的空氣中會自燃 形成三氧化二銪 4 Eu 3 O2 2 Eu2O3銪在稀硫酸中容易溶解 形成淡粉紅色的水合銪 III 溶液 7 2 Eu 3 H2SO4 18 H2O 2 Eu H2O 9 3 3 SO2 4 3 H2價態 编辑 銪最穩定的氧化態為 3 但其 2價化合物也很常見 這在幾乎完全形成 3價化合物的鑭系元素中是比較少見的 雖然一些鑭系元素 如釤 鐿 也能形成相對穩定的 2氧化態 但 2態的銪仍是其中穩定性最高的 8 2價銪的電子排布為4f7 因為半滿的f軌域具有更高的穩定性 Eu2 離子 亞銪離子 的半徑和配位數和Ba2 相近 其化合物的性質也和 2價鹼土金屬化合物十分相似 例如兩者的硫酸鹽都難溶於水 9 銪 II 是一種弱還原劑 在空氣或水中都會逐漸氧化成銪 III 在缺氧條件 特別是地熱條件 下 銪 II 足夠穩定 再加上性質和鹼土金屬相近 所以會摻入鈣以及其他鹼土金屬的礦物之中 這種離子交換過程是 負銪異常 英语 Europium anomaly 現象的原因 即部分稀土礦物 如獨居石 中的銪含量相對球粒隕石中的含量偏少 氟碳鈰礦 英语 Bastnasite 的負銪異常現象比獨居石輕微 因此成為了今天銪元素的主要來源 雖然礦物中銪的濃度一般很低 但由於它的 2價離子可以很容易從其他 3價鑭系元素中分離出來 所以較易取得 同位素 编辑 主条目 銪的同位素 自然形成的銪元素由兩種同位素組成 151Eu和153Eu 後者的豐度為52 2 比前者稍高 153Eu是穩定同位素 但151Eu則會進行a衰變 半衰期為7018500000000000000 5 11 3 1018 年 10 即在1公斤自然銪樣本中大約每2分鐘發生一次a衰變事件 這一數值與理論預測值吻合 除了自然的放射性同位素151Eu以外 已知的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共有35種 其中最穩定的有150Eu 半衰期為36 9年 152Eu 13 516年 和154Eu 8 593年 所有剩餘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都在4 7612年以下 且大部份小於12 2秒 銪共有8種亞穩態 最穩定的有150mEu 半衰期為12 8小時 152m1Eu 9 3116小時 和152m2Eu 96分鐘 11 質量比153Eu低的同位素衰變模式主要是電子捕獲 並一般產生釤的同位素 質量更高的則主要進行b 衰變 並一般產生釓的同位素 11 作為核裂變產物 编辑 熱中子捕獲截面 同位素 151Eu 152Eu 153Eu 154Eu 155Eu產量 10 低 1580 gt 2 5 330靶恩 5900 12800 312 1340 3950銪是某些核裂變反應的產物 但銪同位素質量較高 其裂變產物產量很低 和其他鑭系元素一樣 銪的許多同位素 特別是奇數質量數和低中子數的同位素 如152Eu 擁有很高的中子捕獲截面 通常可以作為中子毒物 釤 151經b衰變後會產生151Eu 但由於半衰期長 吸收中子的平均時間短 所以大部份151Sm最終會變為152Sm 中等寿命裂变产物 项 单位 t a 产额 Q KeV bg 155Eu 4 76 0803 252 bg85Kr 10 76 2180 687 bg113mCd 14 1 0008 316 b90Sr 28 9 4 505 2826 b137Cs 30 23 6 337 1176 bg121mSn 43 9 00005 390 bg151Sm 90 5314 77 b152Eu 半衰期為13 516年 和154Eu 8 593年 不能作為b衰變產物 因為152Sm和154Sm都沒有放射性 154Eu和134Cs是僅有的兩個裂變產量高於百萬分之2 5的長壽命受屏蔽核素 12 對153Eu進行中子活化 可以產生更大量的154Eu 但其中大部份會再轉化為155Eu 對於鈾 235和熱中子 155Eu 半衰期為4 7612年 的裂變產量為百萬分之330 其大部份會在燃料燃耗結束時嬗變成無放射性 無吸收性的釓 156 整體來說 在輻射危害上 銪比銫 137和鍶 90弱得多 而作為中子毒物 銪則比釤弱很多 13 14 15 16 17 18 19 存量 编辑 獨居石 銪在自然界中不以單體出現 許多礦物都含有銪 其中最重要的包括 氟碳鈰礦 獨居石 磷釔礦和鈰鈮鈣鈦礦 20 相對其他稀土元素來說 銪有時會在礦物中具有偏高或者偏低的含量 這種現象稱為銪異常 21 地球化學和岩石學的微量元素分析常用到銪元素 以了解火成岩的形成過程 通過分析銪異常情況 可有助重建一套火成岩之間的關係 少量的二價銪 Eu2 可以作為某些螢石 CaF2 樣本的亮藍色螢光激活劑 Eu3 在高能粒子照射下會變為Eu2 22 這種螢光礦物可以在英國北部Weardale及周邊地區 英文中的螢光一詞 fluorescence 就是來自此處所發現的螢石 fluorite 直到很久以後人們才發現 螢光是礦石中的銪所造成的 23 24 25 26 生產 编辑銪一般和其他的稀土元素一同出現 所以是一起開採 並之後再分離開來的 氟碳鈰礦 鈰鈮鈣鈦礦 磷釔礦和獨居石等礦石中含有可開採量的稀土元素 首兩種為正磷酸鹽礦物LnPO4 Ln表示除鉕以外所有的鑭系元素 磷釔礦為氟碳酸鹽礦物LnCO3F 獨居石同時含有釷和釔 而釷及其衰變產物都具有放射性 使處理過程更為困難 從原礦萃取和分離各種鑭系元素的方法有幾種 方法的選擇要考慮礦物的成份和濃度 以及每種鑭系元素在礦物濃縮物中的分佈 礦石首先經過烘烤 再經酸鹼來回浸溶 形成鑭系元素的混合濃縮物 如果其中鈰居多 就可將鈰 III 轉化為鈰 IV 從而沉澱出來 利用溶劑萃取法或離子交換層析法能夠增加銪在混合物中的比例 用鋅 鋅汞齊 電離等方法可以把銪 III 轉化為銪 II 後者的化學性質和鹼土金屬相似 因此可以以碳酸鹽的形態沉澱出來 或與硫酸鋇共沉澱 27 要製備銪金屬 可以對熔融三氯化銪 EuCl3 和氯化鈉 NaCl 或氯化鈣 CaCl2 的混合物進行電離 以石墨電解槽作為陰極 石墨作為陽極 反應同時也會產生氯氣 20 27 28 29 30 世界上有多個出產銪的大型礦藏 中國內蒙古的白雲鄂博鐵礦含有大量的氟碳鈰礦和獨居石 估計稀土金屬氧化物的含量有3600萬噸 因此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礦藏 31 32 33 中國依靠白雲鄂博鐵礦在1990年代成為了最大的稀土元素產國 所產出的稀土元素中 只有0 2 是銪 1965年至1990年代 美國加州山口 Mountain Pass 稀土礦場是全球第二大稀土元素來源 當地的氟碳鈰礦含有較高濃度的輕稀土元素 鑭至釓 鈧 釔 而銪含量則只有0 1 俄羅斯西北部的科拉半島出產鈰鈮鈣鈦礦 是另一個大型稀土元素產地 除鈮 鉭和鈦以外 它擁有高達30 的稀土元素 因此是這些元素在俄羅斯的最大來源 20 34 化合物 编辑参见 銪化合物 硫酸銪 Eu2 SO4 3 紫外線下發紅色螢光的硫酸銪 二价铕化合物在紫外线下发出绿光 在大多數條件下 銪化合物都具有 3氧化態 在這些化合物中 銪 III 通常與6至9個含氧配位體 通常為水 成鍵 銪的氯化物 硫酸鹽 硝酸鹽都可溶於水和極性有機溶液 具親脂性的銪配合物一般擁有類似乙酰丙酮的配位體 例如EuFOD 鹵化物 编辑 銪金屬可與所有鹵素反應 2 Eu 3 X2 2 EuX3 X F Cl Br I 如此形成白色的三氟化銪 EuF3 黃色的三氯化銪 EuCl3 灰色的三溴化銪 EuBr3 以及無色的三碘化銪 EuI3 對應的二鹵化物同樣可以形成 黃綠色的二氟化銪 EuF2 無色的二氯化銪 EuCl2 無色的二溴化銪 EuBr2 以及綠色的二碘化銪 EuI2 3 氧族及氮族元素化合物 编辑 銪可以和所有氧族元素形成穩定化合物 其中較重的氧族元素 硫 硒和碲 會使較低的氧化態更加穩定 已知的氧化物共有三種 一氧化銪 EuO 三氧化二銪 Eu2O3 及混合價態氧化物Eu3O4 其同時含有銪 II 和銪 III 其他的氧族元素化合物包括一硫化銪 EuS 一硒化銪 EuSe 和一碲化銪 EuTe 三者均為黑色固體 三氧化二銪在高溫下分解 經過硫化形成一硫化銪 35 Eu2O3 3 H2S 2 EuS 3 H2O S銪的主要氮化物為一氮化銪 EuN 研究歷史 编辑雖然銪存在於大部份稀有元素礦物之中 但由於分離過程的困難 所以直到19世紀末該元素才被分離出來 威廉 克魯克斯在1885年對稀有元素的螢光光譜進行過分析 其中的一些 異常 譜線後來發現來自於銪元素 36 保羅 埃米爾 勒科克 德布瓦博德蘭於1890年首次發現銪元素 他在釤釓濃縮物的分餾提取物中 觀測到了既不屬於釤 又不屬於釓的譜線 然而 一般的說法是法國化學家尤金 德馬塞發現了銪 他在1896年懷疑新發現的釤樣本中有一種未知元素的污染物 並在1901年成功將其分離出來 他依據歐洲的名稱 Europe 將此元素命名為 Europium 37 38 1960年代初 人們發現了摻銪正釩酸釔紅色磷光體 但在彩色電視機工業即將革新之時 獨居石加工廠卻無法維持足夠的銪元素供給 39 因為獨居石的銪含量一般只在0 05 左右 當時莫利礦業位於加州山口的氟碳鈰礦藏即將開啟運作 當地的稀土礦含有異常高的0 1 銪含量 所以能夠支撐這一工業 在銪磷光體被發現之前 彩色電視機的紅色磷光體很弱 以致其他顏色的磷光體須要抑制才能保持顏色的平衡 銪磷光體能產生明亮的紅光 因此不再須要調低別的顏色 彩色電視機的亮度也可以大大提高 39 自此銪就一直用於電視機和電腦螢屏的生產中 加州山口稀土礦場之後面臨中國白雲鄂博鐵礦的競爭 後者能產出銪含量為0 2 的礦石 弗蘭克 斯佩丁 Frank Spedding 對發展離子交換技術所作出的貢獻在1950年代中革新了稀土工業 他曾自述 40 在1930年代在做有關稀土元素的演講時 一位老人說要向他獻上幾磅重的氧化銪 當時這算作是極大量的銪 所以斯佩丁並沒有認真對待 但不久後他確實收到了內含幾磅氧化銪的郵件 這位老人正是發展了氧化還原銪純化方法的赫伯特 紐比 麥科伊 Herbert Newby McCoy 29 41 應用 编辑 銪是CRT電視機中的紅色磷光體的組成元素之一 銪的商業用途非常有限 幾乎所有應用都用到銪在 2或 3氧化態下的磷光特性 在激光器和其他光電裝置中 銪可以作玻璃的摻雜劑 三氧化二銪是一種常用的紅色磷光體 用於CRT電視機和螢光燈中 它也是釔基磷光體的激活劑 42 43 彩色電視機屏含有0 5至1克銪元素 44 三價銪磷光體能給出紅光 但二價銪的螢光顏色則取決於主體晶格 一般靠近藍色 兩種銪磷光體 紅 藍 加上黃綠色的鋱磷光體 可產生 白 光 通過調節不同磷光體的比例 可以產生不同色溫的白光 這種螢光系統一般應用在螺旋型螢光燈泡中 一些電視機和電腦螢屏也同樣使用這種系統作為其三個原色 42 螢光玻璃的生產也用到了銪 除摻銅硫化鋅之外 另一種持續發光的較常見磷光體就是摻銪氯酸鍶 45 銪的螢光性質還能用在新葯研發篩選過程中 以追蹤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歐羅紙幣的防偽磷光體也含有銪 46 47 銪配合物 如Eu fod 3 可以用作核磁共振光譜法的位移試劑 但這項應用已近乎被平價超導磁鐵所淘汰 手性位移試劑 如Eu hfc 3 今天仍被用於測量對映異構體純度 48 49 50 51 52 安全 编辑沒有明確證據顯示銪的毒性比其他的重金屬高 氯化銪的急性腹腔注射半數致死量 LD50 為550 mg kg 急性口服LD50為5000 mg kg 硝酸銪的腹腔注射LD50為320 mg kg 口服LD50超過5000 mg kg 53 54 粉狀的銪金屬有自燃或爆炸的危險 55 參考資料 编辑 Yttrium and all lanthanides except Ce and Pm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e oxidation state 0 in bis 1 3 5 tri t butylbenzene complexes see Cloke F Geoffrey N Zero Oxidation State Compounds of Scandium Yttrium and the Lanthanides Chem Soc Rev 1993 22 17 24 doi 10 1039 CS9932200017 and Arnold Polly L Petrukhina Marina A Bochenkov Vladimir E Shabatina Tatyana I Zagorskii Vyacheslav V Cloke Arene complexation of Sm Eu Tm and Yb atoms a variable temperature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03 12 15 688 1 2 49 55 doi 10 1016 j jorganchem 2003 08 028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e elements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1 03 03 in Lide D R 编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6th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2005 ISBN 0 8493 0486 5 3 0 3 1 3 2 Holleman A F Wiberg E Inorganic 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2001 ISBN 978 0 12 352651 9 Johansson Borje Rosengren Anders Generalized phase diagram for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Calculations and correlations of bulk properties Physical Review B 1975 11 8 2836 2857 Bibcode 1975PhRvB 11 2836J doi 10 1103 PhysRevB 11 2836 Debessai M Matsuoka T Hamlin J Schilling J Shimizu K Pressure Induced Superconducting State of Europium Metal at Low Temperatures Phys Rev Lett 2009 102 19 197002 Bibcode 2009PhRvL 102s7002D PMID 19518988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102 197002 Rare Earth Metal Long Term Air Exposure Test 2009 08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30 Chemical reactions of Europium Webelements 2009 06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5 01 无机化学丛书 pp 187 188 1 2 3 氧化态及电极电势 Cooley Robert A Yost Don M Stone Hosmer W Inorganic Syntheses Inorganic Syntheses 2 69 73 1946 ISBN 978 0 470 13233 3 doi 10 1002 9780470132333 ch19 chapter 被忽略 帮助 Belli P et al Search for a decay of natural europium Nuclear Physics A 2007 789 15 29 Bibcode 2007NuPhA 789 15B doi 10 1016 j nuclphysa 2007 03 001 11 0 11 1 Nucleonica Nucleonica Universal Nuclide Chart Nucleonica Universal Nuclide Chart Nucleonica 2007 2011 2011 07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19 Tables of Nuclear Dat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apan Atomic Energy Agency Oh S Y Chang J Mughabghab S Neutron cross section evaluations of fission products below the fast energy region 2000 doi 10 2172 759039 Inghram Mark Hayden Richard Hess David Activities Induced by Pile Neutron Bombardment of Samarium Physical Review 1947 71 9 643 643 Bibcode 1947PhRv 71 643I doi 10 1103 PhysRev 71 643 Hayden Richard Reynolds John Inghram Mark Reactions Induced by Slow Neutron Irradiation of Europium Physical Review 1949 75 10 1500 1507 Bibcode 1949PhRv 75 1500H doi 10 1103 PhysRev 75 1500 Meinke W W Anderson R E Activation Analysis of Several Rare Earth Elements Analytical Chemistry 1954 26 5 907 909 doi 10 1021 ac60089a030 Farrar H Tomlinson R H Cumulative yields of the heavy fragments in U235 thermal neutron fission Nuclear Physics 1962 34 2 367 381 Bibcode 1962NucPh 34 367F doi 10 1016 0029 5582 62 90227 4 Inghram Mark Hayden Richard Hess David U235 Fission Yields in the Rare Earth Region Physical Review 1950 79 2 271 274 Bibcode 1950PhRv 79 271I doi 10 1103 PhysRev 79 271 Fajans Kasimir Voigt Adolf A Note on the Radiochemistry of Europium Physical Review 1941 60 7 533 534 Bibcode 1941PhRv 60 533F doi 10 1103 PhysRev 60 533 2 20 0 20 1 20 2 Maestro Patrick Lanthanides Kirk Othmer 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 14 1096 1120 ISBN 978 0 471 23896 6 doi 10 1002 0471238961 120114201901021 Sinha Shyama P Scientific Affairs Division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The Europium anomaly Systematics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nthanides 1983 550 553 2014 06 04 ISBN 978 90 277 1613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09 Bill H Calas G Color centers associated rare earth ions and the origin of coloration in natural fluorites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s 1978 3 2 117 131 Bibcode 1978PCM 3 117B doi 10 1007 BF00308116 Valeur Bernard Berberan Santos Mario N A Brief History of Fluorescence and Phosphorescence before the Emergence of Quantum Theory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11 88 6 731 738 Bibcode 2011JChEd 88 731V doi 10 1021 ed100182h Mariano A King P Europium activated cathodoluminescence in mineral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1975 39 5 649 660 Bibcode 1975GeCoA 39 649M doi 10 1016 0016 7037 75 90008 3 Sidike Aierken Kusachi I Yamashita N Natural fluorite emitting yellow fluorescence under UV light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s 2003 30 8 478 485 Bibcode 2003PCM 30 478S doi 10 1007 s00269 003 0341 3 Przibram K Fluorescence of Fluorite and the Bivalent Europium Ion Nature 1935 135 3403 100 100 Bibcode 1935Natur 135 100P doi 10 1038 135100a0 27 0 27 1 Gupta C K Krishnamurthy N Extractive metallurgy of rare earths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 1992 37 197 248 2014 06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0 24 Morais C Ciminelli V S T Recovery of europium by chemical reduction of a commercial solution of europium and gadolinium chlorides Hydrometallurgy 2001 60 3 247 253 doi 10 1016 S0304 386X 01 00156 6 29 0 29 1 McCoy Herbert 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36 58 9 1577 1580 doi 10 1021 ja01300a020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Neikov Oleg D Naboychenko Stanislav Gopienko Victor G Frishberg Irina V Handbook of Non Ferrous Metal Powder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2009 01 15 505 2014 06 04 ISBN 978 1 85617 422 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09 Lawrence J Drewa Meng Qingrunb and Sun Weijun The Bayan Obo iron rare earth niobium deposits Inner Mongolia China Lithos 1990 26 1 2 43 65 Bibcode 1990Litho 26 43D doi 10 1016 0024 4937 90 90040 8 Xue Ming Yang Michael J Le Bas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carbonate minerals from Bayan Obo Inner Mongolia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etrogenesis Lithos 2004 72 1 2 97 116 Bibcode 2004Litho 72 97Y doi 10 1016 j lithos 2003 09 002 Chengyu Wu Bayan Obo Controversy Carbonatites versus Iron Oxide Cu Au REE U Resource Geology 2007 58 4 348 2014 06 04 doi 10 1111 j 1751 3928 2008 00069 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2 17 Hedrick J Sinha S Kosynkin V Loparite a rare earth ore Ce Na Sr Ca Ti Nb Ta Fe 3 O3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1997 250 467 470 doi 10 1016 S0925 8388 96 02824 1 Archer R D Mitchell W N Mazelsky R Inorganic Syntheses Inorganic Syntheses 10 77 79 1967 ISBN 978 0 470 13241 8 doi 10 1002 9780470132418 ch15 chapter 被忽略 帮助 Crookes W On the Phosphorescent Spectra of S d and Europium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905 76 511 411 414 Bibcode 1905RSPSA 76 411C JSTOR 92772 doi 10 1098 rspa 1905 0043 Demarcay Eugene Anatole Sur un nouvel element l europium Comptes rendus 1901 132 1484 1486 2014 06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24 Weeks Mary Elvira The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s XVI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32 9 10 1751 Bibcode 1932JChEd 9 1751W doi 10 1021 ed009p1751 39 0 39 1 Srivastava A M Ronda C R Phosphors PD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Interface 2003 48 51 2014 06 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4 06 30 Spedding Frank H Large scale separation of rare earth salt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ure metals Discussions of the Faraday Society 1949 7 214 doi 10 1039 DF9490700214 Corbett John D Frank Harold Spedding Biographical Memoir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86 80 5 106 2020 09 20 Bibcode 1986PhT 39e 106H doi 10 1063 1 2815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4 05 42 0 42 1 Caro Paul Rare earths in luminescence Rare earths 1998 06 01 323 325 2014 06 04 ISBN 978 84 89784 33 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5 03 Bamfield Peter Inorganic Phosphors Chromic phenomena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colour chemistry 2001 159 171 2014 06 04 ISBN 978 0 85404 474 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5 03 Gupta C K Krishnamurthy N Extractive metallurgy of rare earths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 1992 37 197 248 2014 06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0 24 Lakshmanan Arunachalam Persistent Afterglow Phosphors Luminescence and Display Phosphors Phenomena and Applications 2008 2014 06 04 ISBN 978 1 60456 018 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06 Europium and the Euro 2009 06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8 04 Cotton Simon Euro banknotes Lanthanide and actinide chemistry 2006 77 2014 06 04 ISBN 978 0 470 01006 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5 03 Richards Stephen Hollerton John Essential Practical NMR for Organic Chemistry 2011 02 15 2014 06 04 ISBN 978 0 470 71092 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06 Pavia Donald L Lampman Gary M Introduction to spectroscopy 2009 2014 06 04 ISBN 978 0 495 11478 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07 Wenzel Thomas J Discrimination of chiral compounds using NMR spectroscopy 2007 2014 06 04 ISBN 978 0 471 76352 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06 Cotton Simon Lanthanide and actinide chemistry 2006 2014 06 04 ISBN 978 0 470 01006 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5 03 Gschneidner Karl A Bunzli Jean Claude Pecharsky Vitalij K Handbook on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Rare Earths 2005 09 26 2014 06 04 ISBN 978 0 444 52028 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07 Haley Thomas J Komesu N Colvin G Koste L Upham H C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europium chlorid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965 54 4 643 5 PMID 5842357 doi 10 1002 jps 2600540435 Bruce D Hietbrink Bernard E Dubois Kenneth P The acute mammalian toxicity of rare earth nitrates and oxides 1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1963 5 6 750 doi 10 1016 0041 008X 63 90067 X Lenntech BV Europium Eu Chemical properties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Lenntech Periodic Table Lenntech BV July 20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05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铕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 europium 元素铕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介紹 英文 EnvironmentalChemistry com 铕 英文 元素铕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 諾丁漢大學 的介紹 英文 元素铕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 英文 WebElements com 铕 英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铕 amp oldid 7532542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