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拼音注音ㄌㄨˊ;英語:Rutherfordium),是一種人工合成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Rf原子序數为104。鑪是一種具極高放射性的人工合成元素,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其壽命最長的已知同位素267Rf,半衰期約為1.3小時。鑪是為紀念紐西蘭物理學家欧内斯特·卢瑟福而以他命名的。

鑪   104Rf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Upq)
𨧀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鑪(Rutherfordium)·Rf·104
元素類別過渡金屬
·週期·4 ·7·d
標準原子質量[267]
电子排布[Rn] 5f14 6d2 7s2[1][2]
2, 8, 18, 32, 32, 10, 2
歷史
發現聯合核研究所(1964年)
物理性質
物態固體(預測)[1][2]
密度(接近室温
23(估值)[1][2] g·cm−3
熔点2400 K,2100 °C,3800(估值)[1][2] °F
沸點5800 K,5500 °C,9900(估值)[1][2] °F
蒸氣壓
原子性質
氧化态4,[1] 3(預測)[2]
(實驗證實的氧化態以粗體顯示)
电离能第一:579.9(估值)[2] kJ·mol−1

第二:1389.4(估值)[2] kJ·mol−1
第三:2296.4(估值)[2] kJ·mol−1

更多
原子半径150(估值)[2] pm
共价半径157(估值)[1] pm
雜項
CAS号53850-36-5
最穩定同位素
主条目:鑪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t1/2) 衰變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261Rf syn 70 s[3] >80% α 8.28 257No
<15% ε 261Lr
<10% SF -
263Rf syn 15 min[3] <100% SF -
~30% α 7.90 ? 259No
265Rf syn 2.5 min[4] SF -
266Rf? syn 10? h SF?/α? ?
267Rf syn 1.3 h[3] SF -
268Rf? syn 6? h SF?/α? ?

此處只列出半衰期超過5秒的同位素

Rutherfordium
鑪(Rutherfordium)的英語發音

元素週期表中,鑪是位於d區塊過渡金屬,是第一個錒系後元素,也是第一個超重元素。鑪屬於第7週期4族。人們對鑪的化學特性瞭解不全,儘管某些計算指出,由於相對論性效應,它可能會具有和同族元素顯著不同的化學屬性,但目前化學實驗已證實,鑪是比同族的較重的化學同系物,表現出的部分化學性質與其他的4族元素相似。

位於前蘇聯美國加州的實驗室在1960年代分別製造出少量的鑪。由於雙方發現鑪的先後次序不清,因此蘇聯和美國科學家們對其命名產生了爭議;直到1997年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才將鑪作為該元素的正式名稱。

概述

 
核聚变反应的图示。两个原子核融合成一个,并发射出一个中子。在这一刻,这个反应和用来创造新元素的反应是相似的,唯一可能的区别是它有时会释放几个中子,或者根本不释放中子。
外部视频链接
  基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计算,核聚变未成功的可视化[5]

超重元素[a]原子核是在两个不同大小的原子核[b]的聚变中产生的。粗略地说,两个原子核的质量之差越大,两者发生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11]由较重原子核组成的物质会作為靶子,被较轻原子核的粒子束轰击。两个原子核只能在距离足够近的时候,才能聚变成一个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电荷)会因为静电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两个原子核的距离足够短时,强核力才能克服这个排斥力并发生聚变。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这种排斥力与粒子束的速度相比变得微不足道。[12]不过,只是靠得足够近不足以使两个原子核聚变:当两个原子核逼近彼此时,它们通常会在一起约10−20秒后裂变(产物不需要和反应物相同),而非形成单独的原子核。[12][13]如果聚变发生了,两个原子核产生的一个原子核会处于激发态[14],被称为复合原子核英语compound nucleus,非常不稳定。[12]为了达到更稳定的状态,这个暂时存在的原子核可能会直接核裂变[15]或是放出一些带走激发能量的中子。如果这些激发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复合原子核就会放出γ射线。这个过程会在原子核碰撞后的10−16秒发生,并创造出更稳定的原子核。[15]联合工作团队英语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JWP)定义,化学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14秒内不进行放射性衰变,才能被识别出来,这个值大约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层电子,显示其化学性质所需的时间。[16][c]

粒子束穿过目标后,会到达下一个腔室——分离室。如果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会被这个粒子束携带。[18]在分离室中,新产生的原子核会从其它核素(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应产物)中分离,[d]并转移到半导体探测器英语Semiconductor detector中,在这里停止原子核。这时标记撞击探测器的确切位置、能量和到达时间。[18]这个转移需要10−6秒的时间,意即这个原子核需要存活这么长的时间才能被检测到。[21]衰变被记录后,这个原子核被再次记录,并测量位置、衰变能量和衰变时间。[18]

原子核的稳定性源自于强核力,但强核力的作用距离很短,随着原子核越来越大,强核力对最外层的核子质子和中子)的影响减弱。同时,原子核会被质子之间,范围不受限制的静电排斥力撕裂。[22]超重元素[23]的主要衰变方式——α衰变自发裂变都是这种排斥引起的。[e]α衰变由发射出去的α粒子记录,在实际衰变之前很容易确定衰变产物。如果这样的衰变或一系列连续衰变产生了一个已知的原子核,则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反应的原始产物。[f](衰变链中的所有衰变都必须在同一个地方发生。)[18]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过它经历的衰变的特定特征来识别,例如衰变能量(或更具体地说,发射粒子的动能)。[g]然而,自发裂变会产生各种分裂产物,因此无法从其分裂产物确定原始核素。[h]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学家可以获得的信息是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达探测器的位置、能量和时间,以及粒子衰变的信息。物理学家分析这些数据并试图得出结论,確認它确实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素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数据不足以得出创造出来的核素确实是新元素的结论,并且对观察到的影响没有其他解释,就可能在解释数据时出现错误。[i]

歷史

發現

位於杜布納(當時位於前蘇聯)的聯合核研究所於1964年宣佈首次發現鑪。研究人員以-22離子撞擊-242目標,把產物與四氯化鋯(ZrCl4)反應後將其轉變為氯化物,再用溫度梯度色譜法把鑪從產物中分離出來。該團隊在一種具揮發性的的氯化物中探測到自發裂變事件,該氯化物具有類似於鉿的較重同系物的化學屬性。其半衰期數值最初並沒有被準確量度,但後來的計算則指出,衰變產物最可能為鑪-259:[35]

242
94
Pu
+ 22
10
Ne
264−x
104
Rf
264−x
104
Rf
Cl4

1969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碳-12離子撞擊,確定性地合成了鑪,並測量了257Rf 的α衰變:[36]

249
98
Cf
+ 12
6
C
257
104
Rf
+ 4
n

在美國進行的實驗於1973年得到獨立證實,其中通過觀測257Rf衰變產物——鍩-253——的K-α X光,確實了鑪為母衰變體。[37]

命名爭議

 
 
第104號元素最終以譽為原子核物理學之父的紐西蘭物理學家、化學家歐内斯特·盧瑟福(左)命名。該元素最初建議以譽為蘇聯原子彈之父的蘇聯原子核物理學家伊格爾·庫爾恰托夫(右)命名。

俄方科學家建議使用Kurchatovium作為該新元素命名,而美方科學家則建議使用Rutherfordium。[38]1992年,IUPAC/IUPAP超鐨元素工作組(TWG)評審了發現報告後,認為雙方是同時合成了第104號元素的,所以雙方應該共同享有這份名譽。[35]

美國的團隊其後回復了TWG,並稱TWG過分重視杜布納團隊的研究結果。他們也指出,俄方團隊曾在過去20年以內多次修改其報告細節,俄方對此沒有否認。他們還強調,TWG過於看重俄方團隊所進行的化學實驗,並指責TWG的委員會成員缺乏足夠的資歷。TWG隨後回應,稱已經審視過美方提出的各項意見,並認為沒有理由撤回先前有關發現順序的結論。[39]IUPAC最終使用了美國團隊所提出的名稱(Rutherfordium),這可能反映了其實際改變了決定。[40]

蘇聯的團隊稱其首次探測到該新元素,因此建議將其命名為Kurchatovium(Ku)以紀念伊格爾·庫爾恰托夫,其曾經領導過蘇聯原子彈計劃東方集團國家的教科書都使用Kurchatovium作為該元素的正式命名,而中文則譯為「[41]。美國的團隊則提議用Rutherfordium(Rf)為新元素的命名,以紀念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歐内斯特·盧瑟福

由於國際上對104號、105號元素名稱存在較大分歧,1977年8月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IUPAC)正式宣佈100號以後元素停止使用人名命名,而使用臨時系統命名,譬如104號元素為Unnilquadium(Unq)(該名稱源自數字1、0和4的拉丁文寫法)。但由於應用不便,1994年IUPAC無機化學命名委員會又提出仍以人名命名,同時建議使用Dubnium(105號元素的現名,名稱源自杜布納,Dubna)作為104號元素的當時的名稱,因為Rutherfordium已被建議作為106號元素的名稱,而IUPAC也認為應該承認杜布納團隊對此領域研究的貢獻。然而,這時104至107號元素的名稱都具有爭議。1997年,有關的團隊解決了紛爭,并於同年8月27日IUPAC正式對101至109號元素重新英文定名,最終采用了現名Rutherfordium,Dubnium一名則成為了105號元素的名稱。[40]

隨後,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也據此於1998年7月8日公佈了101至109號元素重新审定的中文命名。其中104号元素Rutherfordium中文名曾定為「鑪」(音同「盧」),現根據IUPAC的決定,仍予以採用;105號元素Dubnium定為「𨧀」(音同「杜」)。自此,101至105號元素被正式定名,也彌補了1998年之前106號以后的元素一直無中文名称的遺憾,同時海峽兩岸化學家也已取得共識,可望在兩岸共同使用。[42][43]

核合成

鑪等超重元素的合成方法是將兩種較輕的元素通過粒子加速器相互高速撞擊,並以此產生核聚變反應。多數鑪同位素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合成,但某些較重的同位素目前只能在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變產物當中發現。[44]

根據所用能量的高低,核合成分為「熱」和「冷」兩類。在熱核聚變反應中,低質量、高能的發射體朝着高質量標靶(錒系元素)加速,產生處於高激發能的複核(約40至50 MeV),再裂變或蒸發出3至5顆中子。[44]在冷核聚變反應中,聚變所產生的複核有着低激發能(約10至20 MeV),因此這些產物的裂變可能性較低。複核冷卻至基態時,會只射出1到2顆中子,因此產物的含中子量更高。[45]冷核聚變一詞在此指的不是在室溫下發生的核聚變反應(見冷核聚變)。[46]

熱核聚變

位於杜布納的研究團隊在1964年首次嘗試合成鑪,所用的熱核聚變反應將-22發射體撞擊-242目標[35]

242
94
Pu
+ 22
10
Ne
264-x
104
Rf
+ x
n
(x=3,5).

於首次研究中,他們探測到兩次半衰期分別為0.3秒和8秒的自發裂變事件。前者之後被撤回,而後者則源自鑪-259同位素。[35]1966年,該團隊重復進行了這條反應,並對具揮發性的氯化物產物進行了化學研究。他們辨認出一種揮發性化物,其屬性與的較重化學同系物相似,並以自發裂變快速衰變。這是產生了RfCl4的有力證據。儘管其半衰期沒有被準確地測量出來,但是之後的證據指出產物最有可能是鑪-259。團隊在接下來的幾年之內多次重復進行實驗,並於1971年把該同位素的自發裂變半衰期確定為4.5秒。[35]

1969年,以阿伯特·吉奧索為首,位於加州大學的團隊嘗試證實杜布納團隊所公佈的結果。在一次-248和氧-16之間的反應中,他們未能證實杜布納團隊的結果,但卻探測到鑪-260的自發裂變,其半衰期只有10至30 ms:

248
96
Cm
+ 16
8
O
260
104
Rf
+ 4
n
.

1970年,美國團隊又再次研究了這條反應,但這次使用氧-18作為發射體,並探測到鑪-261的自發裂變,半衰期長達65秒(之後修正為75秒)。[47][48]之後在加州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進行的實驗得出一種短半衰期的同核異構體鑪-262m(其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為47 ms)[49]及長半衰期的自發裂變事件,後者不確定地指向鑪-263。[50]


吉奧索的團隊也研究了-249與碳-13之間的反應,並合成了短半衰期的鑪-258(其在11毫秒後進行自發裂變):[36]

249
98
Cf
+ 13
6
C
258
104
Rf
+ 4
n
.

在轉用碳-12之後,他們更首次觀測到鑪-257的α衰變[36]

杜布納的團隊於1977首次研究-249和-14之間的反應,並於1985年證實產生了鑪-260同位素,該同位素在28毫秒之後進行自發裂變:[35]

249
97
Bk
+ 14
7
N
260
104
Rf
+ 3
n
.

1996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進行鈽-244和氖-22的核聚變反應時,觀測到了同位素鑪-262:

244
94
Pu
+ 22
10
Ne
266-x
104
Rf
+ x
n
(x=4, 5).

研究團隊將半衰期確定為2.1秒,而不是先前報告中的47毫秒,這意味著兩個半衰期值可能是源自鑪-262的兩種同核異構體的。[51]杜布納的團隊也研究了該反應,並於2000年觀測到鑪-261的α衰變及鑪-261m的自發裂變。[52]

杜布納團隊於2000年首次公佈了使用鈾目標體的熱核聚變反應:

238
92
U
+ 26
12
Mg
264-x
104
Rf
+ x
n
(x = 3, 4, 5, 6).

他們觀測到鑪-260和鑪-259的衰變,之後又觀測到鑪-259的衰變。在一系列利用鈾目標體的實驗中,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於2006年探測到了鑪-261。[52][53][54]

冷核聚變

首次合成鑪的冷核聚變反應是於1974年在杜布納進行的,反應將-50射向-208同位素標靶:

208
82
Pb
+ 50
22
Ti
258-x
104
Rf
+ x
n
(x = 1, 2, 3).

測量到的自發裂變事件源自鑪-256,[55]而其後在重離子研究所(GSI)進行的實驗則測量了鑪-257和鑪-255的衰變屬性。[56][57]

1974年,杜布納的研究人員研究了鉛-207和鈦-50之間的反應,並產生了鑪-255。[58]1994年重離子研究所的一項研究使用鉛-206同位素,並探測到鑪-255和鑪-254。同年轉用鉛-204後則探測到鑪-253。[57]

衰變

大部分質量數低於262的鑪同位素都會出現於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變產物中,這能夠使之前探測的屬性有更準確的數值。較重的鑪同位素只出現在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中。比如,自2004年起,在-279衰變鏈中多次觀測到有通過α衰變形成鑪-267的事件[59]

279
110
Ds
275
108
Hs
+
α
271
106
Sg
+
α
267
104
Rf
+
α
.

這又繼續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約為1.3小時。[59][60][61]

伯爾尼大學於1999年對𨧀-263同位素的合成進行了研究,並發現了符合通過電子捕獲形成鑪-263的事件。產物中的鑪被分離出來,期間觀測到的有長半衰期(15分鐘)的自發裂變事件,以及半衰期大約為10分鐘的α衰變。[50]2010年有關-285衰變鏈的報告中顯示了5個連續的α衰變,在產生鑪-265之後,再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為152秒。[4]

2004年進行的實驗初步顯示,在-288的衰變鏈中存在一種質量更高的鑪同位素,鑪-268[62]

288
115
Mc
284
113
Nh
+
α
280
111
Rg
+
α
276
109
Mt
+
α
272
107
Bh
+
α
268
105
Db
+
α
 ? → 268
104
Rf
+
ν
e
.

不過衰變鏈的最後一個步驟仍待確認。在5個α衰變事件產生𨧀-268之後,研究人員又觀測到了長半衰期的自發裂變事件。目前未知這些事件是否來自𨧀-268的直接自發裂變,還是𨧀-268進行長半衰期的電子捕獲而產生鑪-268。如果後者在產生後進行短半衰期的衰變,那麼這兩種情況是無法分辨的。[63]假設沒有探測到𨧀-268的電子捕獲,則這些自發裂變事件就可能源自鑪-268,那麼這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就不得而知了。[62][64]

根據2007年一項有關合成的報告,同位素鉨-282進行類似的衰變,並形成𨧀-266,𨧀會再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為22分鐘。假設沒有探測到𨧀-266的電子捕獲,則這些自發裂變事件就可能源自鑪-266,那麼這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就不得而知了。[65][66]

同位素

同位素半衰期及發現年份
(ε:電子捕獲;α:α衰變;SF:自發裂變
同位素 半衰期[3] 衰變方式[3] 發現年份 所用反應
253Rf 48 μs α, SF 1994年 204Pb(50Ti,n)[57]
254Rf 23 μs SF 1994年 206Pb(50Ti,2n)[57]
255Rf 2.3 s ε?, α, SF 1974年 207Pb(50Ti,2n)[58]
256Rf 6.4 ms α, SF 1974年 208Pb(50Ti,2n)[58]
257Rf 4.7 s ε, α, SF 1969年 249Cf(12C,4n)[36]
257mRf 4.1 s ε, α, SF 1969年 249Cf(12C,4n)[36]
258Rf 14.7 ms α, SF 1969年 249Cf(13C,4n)[36]
259Rf 3.2 s α, SF 1969年 249Cf(13C,3n)[36]
259mRf 2.5 s ε 1969年 249Cf(13C,3n)[36]
260Rf 21 ms α, SF 1969年 248Cm(16O,4n)[35]
261Rf 78 s α, SF 1970年 248Cm(18O,5n)[47]
261mRf 4 s ε, α, SF 2001年 244Pu(22Ne,5n)[67]
262Rf 2.3 s α, SF 1996年 244Pu(22Ne,4n)[51]
263Rf 15 min α, SF 1999年 263Db(
e
,
ν
e
)[50]
263mRf ? 8 s α, SF 1999年 263Db(
e
,
ν
e
)[50]
264Rf 1? h α ? 未知
265Rf 2.5 min SF 2010年 269Sg(—,α)[4]
266Rf 10 h ? α, SF ? 2007年? 266Db(
e
,
ν
e
)?[65]
267Rf 1.3 h SF 2004年 271Sg(—,α)[59]
268Rf 6 h ? α, SF ? 2004年? 268Db(
e
,
ν
e
)?[62]

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鑪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高度放射性,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的同位素共有15種,質量數從253到268不等(264除外),大部分通過自發裂變進行衰變。鑪的一些同位素已在實驗室中成功合成,所用方法有兩種:高速撞擊兩種原子核以產生核聚變,或製造出更高的元素並觀測其衰變產物。[3]

半衰期

較輕的鑪同位素一般具有較短的半衰期:253Rf和254Rf的為50微秒。256Rf、258Rf和260Rf更為穩定,半衰期在10毫秒左右;255Rf、257Rf、259Rf和262Rf的半衰期介乎1至5秒,而261Rf、265Rf和263Rf則較穩定,半衰期分別為1、1.5和10分鐘。最重的同位素最為穩定,其中267Rf的約為1.3小時。[3]

低質量的同位素有兩種生成方式:兩種原子直接經過核聚變產生,或作為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通過直接核聚變產生的最重的同位素為262Rf,比其質量更高的同位素則只在其他元素的衰變產物中出現,其中已證實的只有267Rf一種。同位素266Rf和268Rf也曾被發現於衰變產物中,半衰期可能分別長達10小時和6小時,但它們是通過系統化研究間接探測的。雖然264Rf仍待發現,但預計半衰期長達1小時。[3]在被發現之前,265Rf曾被預測擁有13小時的長半衰期,[3]但實際只有2.5分鐘。[4]

1999年,位於美國加州伯克利的科學家宣佈成功合成3顆293Uuo原子。[68]他們稱這些原子核先後射出7顆α粒子,並形成265Rf原子核,但在2001年撤回了這一項結果。[69]

同核異構體

 
目前提出的257Rfg,m衰變能級圖[70]

最初有關合成263Rf的研究指出,該核素主要是以自發裂變方式衰變的,半衰期為10至20分鐘。近期對𨭆同位素的研究也同時產生了263Rf原子,其半衰期較短,約為8秒。這兩種衰變方式意味著存在兩種不同的同核異構體,但由於觀測到的事件太少,未能確定同核異構體的屬性。[50]

在利用244Pu(22Ne,5n)261Rf這條反應研究鑪同位素的合成時,人們發現反應的產物進行了8.28 MeV的α衰變,半衰期為78秒。之後重離子研究所在研究和𨭆的合成時,卻得到了不同的數據:衰變鏈中的261Rf進行8.52 MeV的α衰變,半衰期為4秒。後來的結果指出,該核素主要進行裂變。這些矛盾使人們對鎶的合成產生了懷疑。第一種同核異構體為261aRf(或直接記為261Rf),第二種為261bRf(或記為261mRf)。不過,一般認為前者屬於高自旋基態,而後者則屬於低自旋亞穩態。[67]同核異構體261bRf的發現及確認最終使鎶的發現在1996年得到了肯定。[71]

對利用208Pb(50Ti,n)257Rf這條反應的詳細光譜分析確認了257Rf的一種同核異能態。分析發現257gRf有著具15條α譜線的複雜光譜,並算出了兩種同核異構體的能級結構圖。[72]類似的同核異構體也被發現存在於256Rf中。[73]

預測的屬性

化學屬性

鑪是第一個超重元素錒系後元素,也是第二個6d系過渡金屬。對鑪以及其離子態的電離能原子半徑等屬性的計算指出,鑪與相似,但與相異。人們依此推斷,鑪的基本屬性會和其他的4族元素及鉿)相似。[74][50]它的一些屬性是通過氣態及水溶化學實驗而取得的。同族前兩個元素的唯一穩定氧化態為+4,因此鑪也應會有+4氧化態。[74]另外,鑪也預計會產生較不穩定的+3態。[2]

對鑪化學屬性的計算指出,相對論性效應足以使p軌域的能級比d軌域的要低,價電子排布將為6d1 7s2 7p1或甚至為7s2 7p2,因此與鉿相比,會和鑪更為相似。然而通過更準確的計算及對鑪化合物的化學研究指出,鑪的屬性與4族元素的相符。[74][2]

與鋯和鉿相似,鑪預計會形成一種非常穩定的高熔點氧化物RfO2。它會和鹵素反應形成四鹵化物RfX4,在與水接觸後會水解成氧鹵化物RfOX2。這些四鹵化物都是具揮發性的固體,在呈氣態時為單體四面體分子。[74]

在水溶狀態時,Rf4+離子的水解程度較Ti4+低,但與鋯和鉿的相約。鑪的鹵化物與鹵素離子混合時,會促進形成絡離子。使用氯離子和溴離子時,反應會產生RfCl2−
6
RfBr2−
6
。鋯和鉿會形成七氟及八氟絡合物,因此更大的鑪離子應該可以形成RfF2−
6
RfF2−
7
RfF4−
8
[74]

物理及原子屬性

鑪在一般狀態下預計會是一種固體,[75]其密度會很高,約為23 g/cm3。相比之下,已知密度最高的元素————的密度為22.61 g/cm3。這是由於鑪擁有高原子量,以及由於錒系收縮相對論性效應。實際產生足夠的鑪來測量這些屬性卻是不切實際的,而且就算製成了,樣本也會迅速衰變。鑪的原子半徑預測約為150 pm。相對論性效應使鑪的7s軌域具有穩定性,而6d軌域則有不穩定性,因此Rf+和Rf2+離子會失去6d電子,而非7s電子。這是和同族的較輕元素相反的。[2]

實驗化學

鑪的化合物及絡離子
公式 名稱
RfCl4 四氯化鑪
RfBr4 四溴化鑪
RfOCl2 氯氧化鑪
[RfCl6]2− 六氯合鑪(IV)酸阴离子
[RfF6]2− 六氟合鑪(IV)酸阴离子
K2[RfCl6] 六氯合鑪(IV)酸钾

氣態

 
RfCl4分子的四面體形

早期對鑪的化學研究主要集中於使用氣態熱力色譜法及對相對沉積溫度吸附曲線的測量。最早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是由杜布納進行的,他們希望以此確認鑪的發現。這些實驗使用了261mRf同位素。實驗假設鑪是第一個6d系元素,因此會形成四氯化物。[74][63][76]四氯化鑪比四氯化鉿(HfCl4)揮發性更高,因為其中的化學鍵更似共價鍵[2]

一系列的實驗已經證實,鑪具有典型的4族元素特性,會形成RfCl4和RfBr4,以及一種氯氧化物RfOCl2。在使用固態而非氣態的氯化鉀時,所產生的RfCl
4
的揮發性降低了。這表示產生了不揮發的K
2
RfCl
6
混合鹽。[74][50][77]

水溶態

鑪的電子排布預計為[Rn]5f14 6d2 7s2,因此會具有的4族同系物的屬性。它會在強酸中形成Rf4+水合離子,並在氫氯酸氫溴酸氫氟酸中形成絡合物。[74]

至今最具確定性的鑪水溶化學研究是由日本原子能研究所進行的,使用的為261mRf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分別用鑪、鉿、鋯及在氫氯酸中進行提取,並證實了鑪不具備錒系元素的特性。在和其同系物對比之下,鑪能夠肯定地歸為4族元素。在氯離子溶液中,鑪會形成六氯化鑪絡離子,這與鉿和鋯相似。[74][78]

261mRf4+ + 6 Cl
→ [261mRfCl6]2-

在氫氟酸中的情況類似。鑪對氟離子的親和力較弱,並會形成六氟化鑪絡離子,而鉿和鋯則在同樣的氟離子濃度下產生了七氟甚至八氟絡離子:[74]

261mRf4+ + 6 F
→ [261mRfF6]2-

注释

  1. ^ 核物理学中,如果一个元素有高原子序,就可以被称为重元素。82号元素就是重元素的例子。“超重元素”这一词通常指原子序大于103的元素(尽管也有其它的定义,例如原子序大于100[6]或112。[7]有时这一词和锕系后元素是同义词,将超重元素的上限定在还未发现的超锕系元素的开始。)[8](那个元素的)“超重同位素”和“超重核素”顾名思义——分别是(那个元素的)高质量同位素和高质量的核素。
  2. ^ 2009年,由尤里·奥加涅相引领的团队在JINR发表了他们通过对称的136Xe + 136Xe反应,尝试合成钅黑的结果。他们未能在这个反应中观察到单个原子,因此对截面设置了上限,即核反应概率的度量为2.5 pb[9]作为比较,发现钅黑的反应208Pb + 58Fe的截面约为20 pb(进一步来说,为19+19
    -11
     pb),符合发现者的预测。[10]
  3. ^ 这个值也标志着普遍接受的复合原子核寿命上限。[17]
  4. ^ 这种分离是基于产生的原子核会比未反应的粒子束更慢地通过目标。分离器中包含电场和磁场,它们对运动粒子的影响会因粒子的特定速度而被抵消。[19]飞行时间质谱法英语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和反冲能量的测量也有助于这种分离,两者结合可以估计原子核的质量。[20]
  5. ^ 不是所有放射性衰变都是因为静电排斥力导致的。举个例子,β衰变弱核力导致的。[24]
  6. ^ 由于原子核的质量不是直接测量的,而是根据另一个原子核的质量计算得出的,因此这种测量称为间接测量。直接测量也是有可能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仍然无法用于超重原子核。[25]2018年,LBNL首次直接测量了超重原子核的质量,[26]它的质量是根据转移后原子核的位置确定的(位置有助于确定其轨迹,这与原子核的质荷比有关,因为转移是在有磁铁的情况下完成的)。[27]
  7. ^ 如果在真空中发生衰变,那么由于孤立系统在衰变前后的总动量必须保持守恒,衰变产物也将获得很小的速度。这两个速度的比值以及相应的动能比值与两个质量的比值成反比。衰变能量等于α粒子和衰变产物的已知动能之和。[28]这些计算也适用于实验,但不同之处在于原子核在衰变后不会移动,因为它与探测器相连。
  8. ^ 自发裂变是由苏联科学家格奥尔基·弗廖罗夫发现的。[29]LBL的科学家们认为自发裂变的信息不足以声称合成元素,他们认为对自发裂变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无法将其用于识别新元素,因为很难确定复合原子核是不是仅喷射中子,而不是质子或α粒子等带电粒子。[17]因此他们更喜欢通过连续的α衰变将新的同位素与已知的同位素联系起来。[29]
  9. ^ 举个例子,1957年,元素102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省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物理研究所被错误地鉴定。[30]早先没有关于该元素发现的明确声明,所以由它的瑞典、美国和英国发现者命名为nobelium。后来证明这个元素的鉴定是错误的。[31]第二年,RL无法重现瑞典的结果,而是宣布他们合成了该元素,这一说法后来也被驳回。[31] JINR坚持认为他们是第一个发现该元素的人,并为新元素建议命名为joliotium[32]而这个名称也没有被接受(JINR后来认为元素102的命名是仓促的)。[33]这个名称是在IUPAC对元素发现优先权的裁决的书面答复中提出的,该裁决于1992年9月29日签署。[33]但由于其广泛使用,“nobelium”这个名称仍然保持不变。[34]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Chemical Data. Rutherfordium - R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yal Chemical Society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Haire, Richard G. Transactinides and the future elements. Morss;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and Transactinide Elements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2006. ISBN 1-4020-3555-1.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Sonzogni, Alejandro. Interactive Chart of Nuclides.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2008-06-06]. (原始内容于2007-07-23). 
  4. ^ 4.0 4.1 4.2 4.3 Ellison, P.; Gregorich, K.; Berryman, J.; Bleuel, D.; Clark, R.; Dragojević, I.; Dvorak, J.; Fallon, P.; Fineman-Sotomayor, C. New Superheavy Element Isotopes: 242Pu(48Ca,5n)285114.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0, 105. Bibcode:2010PhRvL.105r2701E. doi:10.1103/PhysRevLett.105.182701. 
  5. ^ Wakhle, A.; Simenel, C.; Hinde, D. J.; et al. Simenel, C.; Gomes, P. R. S.; Hinde, D. J.; et al , 编. Comparing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Quasifission Mass Angle Distribution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Web of Conferences. 2015, 86: 00061. ISSN 2100-014X. doi:10.1051/epjconf/20158600061  (英语). 
  6. ^ Krämer, K. Explainer: superheavy elements. Chemistry World. 2016 [2020-03-15].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英语). 
  7. ^ .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2020-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1) (英语). 
  8. ^ Eliav, E.; Kaldor, U.; Borschevsky, A.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Transactinide Atoms. Scott, R. A. (编). Encyclopedia of Inorganic and Bioinorganic Chemistry. John Wiley & Sons: 1–16. 2018. ISBN 978-1-119-95143-8. doi:10.1002/9781119951438.eibc2632 (英语). 
  9. ^ Oganessian, Yu. Ts.; Dmitriev, S. N.; Yeremin, A. V.; et al. Attempt to produce the isotopes of element 108 in the fusion reaction 136Xe + 136Xe. Physical Review C. 2009, 79 (2): 024608. ISSN 0556-2813. doi:10.1103/PhysRevC.79.024608 (英语). 
  10. ^ Münzenberg, G.; Armbruster, P.; Folger, H.; et al. (PDF).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A. 1984, 317 (2): 235–236 [20 October 2012]. Bibcode:1984ZPhyA.317..235M. doi:10.1007/BF0142126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7 June 2015) (英语). 
  11. ^ Subramanian, S. Making New Elements Doesn't Pay. Just Ask This Berkeley Scientist.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20-01-18]. (原始内容于2019-12-11) (英语). 
  12. ^ 12.0 12.1 12.2 Ivanov, D. Сверхтяжелые шаги в неизвестное [Superheavy steps into the unknown]. nplus1.ru. 2019 [2020-02-02]. (原始内容于2020-04-23) (俄语). 
  13. ^ Hinde, D. Something new and superheavy at the periodic table. The Conversation. 2017 [2020-01-30]. (原始内容于2020-03-17) (英语). 
  14. ^ Nuclear Reactions (PDF): 7–8. [2020-01-27]. (原始内容 (PDF)于2020-11-30).  Published as Loveland, W. D.; Morrissey, D. J.; Seaborg, G. T. Nuclear Reactions. Modern Nuclear Chemistry.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5: 249–297. ISBN 978-0-471-76862-3. doi:10.1002/0471768626.ch10 (英语). 
  15. ^ 15.0 15.1 Krása, A. Neutron Sources for ADS. Faculty of Nuclear Sciences and Physical Engineering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2010: 4–8. S2CID 28796927 (英语). 
  16. ^ Wapstra, A. H. Criteria that must be satisfied for the discovery of a new chemical element to be recognized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1, 63 (6): 883 [2021-11-28]. ISSN 1365-3075. doi:10.1351/pac199163060879. (原始内容 (PDF)于2021-10-11) (英语). 
  17. ^ 17.0 17.1 Hyde, E. K.; Hoffman, D. C.; Keller, O. L. A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the Discovery of Elements 104 and 105. Radiochimica Acta. 1987, 42 (2): 67–68 [2021-11-28]. ISSN 2193-3405. doi:10.1524/ract.1987.42.2.57. (原始内容于2021-11-27) (英语). 
  18. ^ 18.0 18.1 18.2 18.3 Chemistry World. How to Make Superheavy Elements and Finish the Periodic Table [Video]. Scientific American. 2016 [2020-01-27]. (原始内容于2020-04-21) (英语). 
  19. ^ Hoffman, Ghiorso & Seaborg 2000,第334頁.
  20. ^ Hoffman, Ghiorso & Seaborg 2000,第335頁.
  21. ^ Zagrebaev, Karpov & Greiner 2013,第3頁.
  22. ^ Beiser 2003,第432頁.
  23. ^ Staszczak, A.; Baran, A.; Nazarewicz, W. Spontaneous fission modes and lifetimes of superheavy elements in the nuclea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Physical Review C. 2013, 87 (2): 024320–1. ISSN 0556-2813. doi:10.1103/physrevc.87.024320  (英语). 
  24. ^ Beiser 2003,第439頁.
  25. ^ Oganessian, Yu. Ts.; Rykaczewski, K. P. A beachhead on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Physics Today. 2015, 68 (8): 32–38 [2021-11-28]. ISSN 0031-9228. OSTI 1337838. doi:10.1063/PT.3.2880. (原始内容于2021-11-28) (英语). 
  26. ^ Grant, A. Weighing the heaviest elements. Physics Today. 2018. doi:10.1063/PT.6.1.20181113a (英语). 
  27. ^ Howes, L. Exploring the superheavy elements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ic table.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2019 [2020-01-27]. (原始内容于2021-11-28) (英语). 
  28. ^ Beiser 2003,第433頁.
  29. ^ 29.0 29.1 Robinson, A. E. The Transfermium Wars: Scientific Brawling and Name-Calling during the Cold War. Distillations. 2019 [2020-02-22]. (原始内容于2021-11-28) (英语). 
  30. ^ Nobelium - Element information, properties and uses | Periodic Tabl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20-03-01]. (原始内容于2021-03-08) (英语). 
  31. ^ 31.0 31.1 Kragh 2018,第38–39頁.
  32. ^ Kragh 2018,第40頁.
  33. ^ 33.0 33.1 Ghiorso, A.; Seaborg, G. T.; Oganessian, Yu. Ts.; et al. Responses on the report 'Discovery of the Transfermium elements' followed by reply to the responses by Transfermium Working Group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65 (8): 1815–1824 [7 September 2016]. doi:10.1351/pac199365081815. (原始内容 (PDF)于25 November 2013) (英语). 
  34. ^ Commission on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Names and symbols of transfermium elements (IUPAC Recommendations 1997)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7, 69 (12): 2471–2474 [2021-11-28]. doi:10.1351/pac199769122471. (原始内容 (PDF)于2021-10-11) (英语). 
  35. ^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Barber, R. C.; Greenwood, N. N.; Hrynkiewicz, A. Z.; Jeannin, Y. P.; Lefort, M.; Sakai, M.; Ulehla, I.; Wapstra, A. P.; Wilkinson, D. H. Discovery of the transfermium elements. Part II: Introduction to discovery profiles. Part III: Discovery profiles of the transfermium elements.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65 (8): 1757–1814. doi:10.1351/pac199365081757. 
  36.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Ghiorso, A.; Nurmia, M.; Harris, J.; Eskola, K.; Eskola, P. Positive Identification of Two Alpha-Particle-Emitting Isotopes of Element 104.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69, 22 (24): 1317–1320. Bibcode:1969PhRvL..22.1317G. doi:10.1103/PhysRevLett.22.1317. 
  37. ^ Bemis, C. E.; et al. X-Ray Identification of Element 104.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73, 31 (10): 647–650. Bibcode:1973PhRvL..31..647B. doi:10.1103/PhysRevLett.31.647. 
  38. ^ Rutherfordium. Rsc.org. [2010-09-04]. (原始内容于2011-04-08). 
  39. ^ Ghiorso, A.; Seaborg, G. T.; Organessian, Yu. Ts.; Zvara, I.; Armbruster, P.; Hessberger, F. P.; Hofmann, S.; Leino, M.; Munzenberg, G.; Reisdorf W.; Schmidt, K.-H. Responses on 'Discovery of the transfermium elements' by Lawrence Berkeley Laboratory, California; 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 Dubna; and Gesellschaft fur Schwerionenforschung, Darmstadt followed by reply to responses by the Transfermium Working Group.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65 (8): 1815–1824. doi:10.1351/pac199365081815. 
  40. ^ 40.0 40.1 Names and symbols of transfermium elements (IUPAC Recommendations 1997).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7, 69 (12): 2471–2474. doi:10.1351/pac199769122471. 
  41. ^ 元素是什麼. 香港教育城. [2013-02-23]. (原始内容于2016-03-05). 
  42. ^ 刘路沙. . 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20-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43. ^ 贵州地勘局情报室摘于《中国地质矿产报》(1998年8月13日). . 貴州地質. 1998, 15: 298–298 [2020-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44. ^ 44.0 44.1 Barber, Robert C.; Gäggeler, Heinz W.; Karol, Paul J.; Nakahara, Hiromichi; Vardaci, Emanuele; Vogt, Erich.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112 (IUPAC Technical Report).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09, 81 (7): 1331. doi:10.1351/PAC-REP-08-03-05. 
  45. ^ Armbruster, Peter & Munzenberg, Gottfried. Creating superheavy elements. Scientific American. 1989, 34: 36–42. 
  46. ^ Martin Fleischmann. Electrochemically induced nuclear fusion of deuterium.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Interfacial Electrochemistry. 10 April 1989, 261 (2): 301–308. doi:10.1016/0022-0728(89)80006-3. 
  47. ^ 47.0 47.1 Ghiorso, A.; Nurmia, M.; Eskola, K.; Eskola P. 261Rf; new isotope of element 104. Physics Letters B. 1970, 32 (2): 95–98. Bibcode:1970PhLB...32...95G. doi:10.1016/0370-2693(70)90595-2. 
  48. ^ Sylwester, E. R.; et al. On-line gas chromatographic studies of Rf, Zr, and Hf bromides. Radiochimica Acta. 2000, 88 (12_2000): 837. doi:10.1524/ract.2000.88.12.837. 
  49. ^ Somerville, L. P.; M. J. Nurmia, J. M. Nitschke, and A. Ghiorso E. K. Hulet and R. W. Lougheed. Spontaneous fission of rutherfordium isotopes. Physical Review C. 1985, 31 (5): 1801–1815. Bibcode:1985PhRvC..31.1801S. doi:10.1103/PhysRevC.31.1801. 
  50.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Kratz, J. V.; et al. (PDF). Radiochim. Acta. 2003, 91 (1-2003): 59–62. doi:10.1524/ract.91.1.59.190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2-25). 
  51. ^ 51.0 51.1 Lane, M. R.; et al. Spontaneous fission properties of 104262Rf. Physical Review C. 1996, 53 (6): 2893–2899. Bibcode:1996PhRvC..53.2893L. doi:10.1103/PhysRevC.53.2893. 
  52. ^ 52.0 52.1 Lazarev, Yu.; et al. Decay properties of 257No, 261Rf, and 262Rf. Physical Review C. 2000, 62 (6). Bibcode:2000PhRvC..62f4307L. doi:10.1103/PhysRevC.62.064307. 
  53. ^ Gregorich, K.E.; et al. Systematic Study of Heavy Element Production in Compound Nucleus Reactions with 238U Targets (PDF). LBNL annual report. 2005 [2008-02-29]. (原始内容 (PDF)于2008-02-29). 
  54. ^ Gates, J. M.; et al. Synthesis of rutherfordium isotopes in the 238U(26Mg,xn)264−xRf reaction and study of their decay properties. Physical Review C. 2008, 77 (3). Bibcode:2008PhRvC..77c4603G. doi:10.1103/PhysRevC.77.034603. 
  55. ^ Oganessian, Yu. Ts.; Demin, A. G.; Il'inov, A. S.; Tret'yakova, S. P.; Pleve, A. A.; Penionzhkevich, Yu. É.; Ivanov M. P.; Tret'yakov, Yu. P. Experiments on the synthesis of neutron-deficient kurchatovium isotopes in reactions induced by 50Ti Ions. Nuclear Physics A. 1975, 38 (6): 492–501. Bibcode:1975NuPhA.239..157O. doi:10.1016/0375-9474(75)91140-9. 
  56. ^ Heßberger, F. P.; et al. Study of evaporation residues produced in reactions of 207,208Pb with 50Ti.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A. 1985, 321 (2): 317. Bibcode:1985ZPhyA.321..317H. doi:10.1007/BF01493453. 
  57. ^ 57.0 57.1 57.2 57.3 Heßberger, F. P.; Hofmann, S.; Ninov, V.; Armbruster, P.; Folger, H.; Münzenberg, G.; Schött, H. J.; Popeko, A. K.; Yeremin, A. V. ; Andreyev, A. N.; Saro, S. Spontaneous fission and alpha-decay properties of neutron deficient isotopes 257−253104 and 258106.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A. 1997, 359 (4): 415. Bibcode:1997ZPhyA.359..415A. doi:10.1007/s002180050422. 
  58. ^ 58.0 58.1 58.2 Heßberger, F.P.; Hofmann, S.; Ackermann, D.; Ninov, V.; Leino, M.; Münzenberg, G.; Saro, S.; Lavrentev, A.; Popeko, A.G.; Yeremin, A.V.; Stodel, Ch. Decay properties of neutron-deficient isotopes 256,257Db, 255Rf, 252,253Lr"].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2001, 12 (1): 57–67. Bibcode:2001EPJA...12...57H. doi:10.1007/s100500170039. 
  59. ^ 59.0 59.1 59.2 Hofmann, S. The Euroschool Lectures on Physics with Exotic Beams, Vol. III Lecture Notes in Physics 764. Springer. 2009: 203–252. doi:10.1007/978-3-540-85839-3_6. 
  60. ^ Oganessian, Yu. Ts.; et al. Measurements of cross sections and decay properties of the isotopes of elements 112, 114, and 116 produced in the fusion reactions U233, 238, Pu242, and Cm248+Ca48. Physical Review C. 2004, 70 (6). Bibcode:2004PhRvC..70f4609O. doi:10.1103/PhysRevC.70.064609. 
  61. ^ Oganessian, Yuri. Heaviest nuclei from 48Ca-induced reactions. Journal of Physics G: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2007, 34 (4): R165. Bibcode:2007JPhG...34..165O. doi:10.1088/0954-3899/34/4/R01. 
  62. ^ 62.0 62.1 62.2 . Cdsweb.cern.ch. [201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2). 
  63. ^ 63.0 63.1 Oganessian, Yury Ts; Dmitriev, Sergey N. Superheavy elements in D I Mendeleev's Periodic Table. Russian Chemical Reviews. 2009, 78 (12): 1077. Bibcode:2009RuCRv..78.1077O. doi:10.1070/RC2009v078n12ABEH004096. 
  64. ^ Krebs, Robert E. The history and use of our earth's chemical elements: a reference guid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6: 344 [2010-09-19]. ISBN 978-0-313-33438-2. 
  65. ^ 65.0 65.1 Oganessian, Yu. Ts.; et al. Synthesis of the isotope 282113 in the Np237+Ca48 fusion reaction. Physical Review C. 2007, 76 (1). Bibcode:2007PhRvC..76a1601O. doi:10.1103/PhysRevC.76.011601. 
  66. ^ Hofmann, S. The Euroschool Lectures on Physics with Exotic Beams, Vol. III Lecture Notes in Physics 764. Springer. 2009: 229. doi:10.1007/978-3-540-85839-3_6. 
  67. ^ 67.0 67.1 Dressler, R. and Türler, A. (PDF). PSI Annual Report 2001. [2008-01-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07). 
  68. ^ Ninov, Viktor; et al.. Observation of Superheavy Nuclei Produced in the Reaction of 86
    Kr
    with 208
    Pb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9, 83 (6): 1104–1107. Bibcode:1999PhRvL..83.1104N. doi:10.1103/PhysRevLett.83.1104.
     
  69. ^ Public Affairs Department. . Berkeley Lab. 2001-07-21 [2008-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月29日). 
  70. ^ Streicher, B.; et al. Alpha-gamma decay studies of 261Sg and 257Rf.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2010, 45 (3): 275. Bibcode:2010EPJA...45..275S. doi:10.1140/epja/i2010-11005-2. 
  71. ^ Barber, R.C; Gaeggeler, H.W; Karol, P.J; Nakahara, H; Vardaci, E; Vogt, E.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112 (IUPAC Technical Report). Pure Appl. Chem. 2009, 81 (7): 1331 [2013-02-18]. doi:10.1351/PAC-REP-08-03-05. (原始内容 (PDF)于2012-03-13). 
  72. ^ Qian, J.; et al. Spectroscopy of Rf257. Physical Review C. 2009, 79 (6): 064319. Bibcode:2009PhRvC..79f4319Q. doi:10.1103/PhysRevC.79.064319. 
  73. ^ Jeppesen, H. B.; et al. Multi-quasiparticle states in256Rf. Physical Review C. 2009, 79 (3): 031303(R). Bibcode:2009PhRvC..79c1303J. doi:10.1103/PhysRevC.79.031303. 
  74. ^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Kratz, J. V.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03, 75 (1): 103. doi:10.1351/pac2003750101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26). 
  75. ^ Östlin, A.; Vitos, L.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of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6d transition metals. Physical Review B. 2011, 84 (11). Bibcode:2011PhRvB..84k3104O. doi:10.1103/PhysRevB.84.113104. 
  76. ^ Türler, A; Buklanov, G.V.; Eichler, B.; Gäggeler, H.W.; Grantz, M.; Hübener, S.; Jost, D.T.; Lebedev, V.Ya.; Piguet, D. Evidence for relativistic effects in the chemistry of element 104.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1998,. 271–273: 287. doi:10.1016/S0925-8388(98)00072-3. 
  77. ^ Gäggeler, Heinz W. (PDF). 2007-11-05 [2010-03-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2-20). 
  78. ^ Nagame, Y.; et al. (PDF). Radiochimica Acta. 2005, 93 (9-10_2005): 519. doi:10.1524/ract.2005.93.9-10.5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5-28). 

外部連結

  • 元素鑪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鑪(英文)
  • 元素鑪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鑪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鑪(英文)

注意, 本页面含有unihan新版汉字, 𨧀, 𨭆, 𫓧, 𫟼, 𬬻, 𬭊, 𬭶, 有关字符可能會错误显示, 詳见unicode扩展汉字, 拼音, 注音, ㄌㄨˊ, 英語, rutherfordium, 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 其化學符號为rf, 原子序數为104, 是一種具極高放射性的人工合成元素, 不出現在自然界中, 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 其壽命最長的已知同位素為267rf, 半衰期約為1, 3小時, 是為紀念紐西蘭物理學家欧内斯特, 卢瑟福而以他命名的, 104rf氫, 非金屬, 惰性氣體. 注意 本页面含有Unihan新版汉字 龲 鿔 鿭 𨧀 𨭆 𫓧 𫟼 𬬻 𬭊 𬭶 有关字符可能會错误显示 詳见Unicode扩展汉字 鑪 拼音 lu 注音 ㄌㄨˊ 英語 Rutherfordium 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 其化學符號为Rf 原子序數为104 鑪是一種具極高放射性的人工合成元素 不出現在自然界中 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 其壽命最長的已知同位素為267Rf 半衰期約為1 3小時 鑪是為紀念紐西蘭物理學家欧内斯特 卢瑟福而以他命名的 鑪 104Rf氫 非金屬 氦 惰性氣體 鋰 鹼金屬 鈹 鹼土金屬 硼 類金屬 碳 非金屬 氮 非金屬 氧 非金屬 氟 鹵素 氖 惰性氣體 鈉 鹼金屬 鎂 鹼土金屬 鋁 貧金屬 矽 類金屬 磷 非金屬 硫 非金屬 氯 鹵素 氬 惰性氣體 鉀 鹼金屬 鈣 鹼土金屬 鈧 過渡金屬 鈦 過渡金屬 釩 過渡金屬 鉻 過渡金屬 錳 過渡金屬 鐵 過渡金屬 鈷 過渡金屬 鎳 過渡金屬 銅 過渡金屬 鋅 過渡金屬 鎵 貧金屬 鍺 類金屬 砷 類金屬 硒 非金屬 溴 鹵素 氪 惰性氣體 銣 鹼金屬 鍶 鹼土金屬 釔 過渡金屬 鋯 過渡金屬 鈮 過渡金屬 鉬 過渡金屬 鎝 過渡金屬 釕 過渡金屬 銠 過渡金屬 鈀 過渡金屬 銀 過渡金屬 鎘 過渡金屬 銦 貧金屬 錫 貧金屬 銻 類金屬 碲 類金屬 碘 鹵素 氙 惰性氣體 銫 鹼金屬 鋇 鹼土金屬 鑭 鑭系元素 鈰 鑭系元素 鐠 鑭系元素 釹 鑭系元素 鉕 鑭系元素 釤 鑭系元素 銪 鑭系元素 釓 鑭系元素 鋱 鑭系元素 鏑 鑭系元素 鈥 鑭系元素 鉺 鑭系元素 銩 鑭系元素 鐿 鑭系元素 鎦 鑭系元素 鉿 過渡金屬 鉭 過渡金屬 鎢 過渡金屬 錸 過渡金屬 鋨 過渡金屬 銥 過渡金屬 鉑 過渡金屬 金 過渡金屬 汞 過渡金屬 鉈 貧金屬 鉛 貧金屬 鉍 貧金屬 釙 貧金屬 砈 類金屬 氡 惰性氣體 鍅 鹼金屬 鐳 鹼土金屬 錒 錒系元素 釷 錒系元素 鏷 錒系元素 鈾 錒系元素 錼 錒系元素 鈽 錒系元素 鋂 錒系元素 鋦 錒系元素 鉳 錒系元素 鉲 錒系元素 鑀 錒系元素 鐨 錒系元素 鍆 錒系元素 鍩 錒系元素 鐒 錒系元素 鑪 過渡金屬 𨧀 過渡金屬 𨭎 過渡金屬 𨨏 過渡金屬 𨭆 過渡金屬 䥑 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 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 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 過渡金屬 鉨 預測為貧金屬 鈇 貧金屬 鏌 預測為貧金屬 鉝 預測為貧金屬 鿬 預測為鹵素 鿫 預測為惰性氣體 鉿 鑪 Upq 鐒 鑪 𨧀概況名稱 符號 序數鑪 Rutherfordium Rf 104元素類別過渡金屬族 週期 區4 7 d標準原子質量 267 电子排布 Rn 5f14 6d2 7s2 1 2 2 8 18 32 32 10 2歷史發現聯合核研究所 1964年 物理性質物態固體 預測 1 2 密度 接近室温 23 估值 1 2 g cm 3熔点2400 K 2100 C 3800 估值 1 2 F沸點5800 K 5500 C 9900 估值 1 2 F蒸氣壓原子性質氧化态4 1 3 預測 2 實驗證實的氧化態以粗體顯示 电离能第一 579 9 估值 2 kJ mol 1第二 1389 4 估值 2 kJ mol 1 第三 2296 4 估值 2 kJ mol 1 更多 原子半径150 估值 2 pm共价半径157 估值 1 pm雜項CAS号53850 36 5最穩定同位素主条目 鑪的同位素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t1 2 衰變方式 能量 MeV 產物261Rf syn 70 s 3 gt 80 a 8 28 257No lt 15 e 261Lr lt 10 SF 263Rf syn 15 min 3 lt 100 SF 30 a 7 90 259No265Rf syn 2 5 min 4 SF 266Rf syn 10 h SF a 267Rf syn 1 3 h 3 SF 268Rf syn 6 h SF a 此處只列出半衰期超過5秒的同位素 Rutherfordium source source 鑪 Rutherfordium 的英語發音在元素週期表中 鑪是位於d區塊的過渡金屬 是第一個錒系後元素 也是第一個超重元素 鑪屬於第7週期 4族 人們對鑪的化學特性瞭解不全 儘管某些計算指出 由於相對論性效應 它可能會具有和同族元素顯著不同的化學屬性 但目前化學實驗已證實 鑪是比同族的鉿較重的化學同系物 表現出的部分化學性質與其他的4族元素相似 位於前蘇聯和美國加州的實驗室在1960年代分別製造出少量的鑪 由於雙方發現鑪的先後次序不清 因此蘇聯和美國科學家們對其命名產生了爭議 直到1997年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才將鑪作為該元素的正式名稱 目录 1 概述 2 歷史 2 1 發現 2 2 命名爭議 3 核合成 3 1 熱核聚變 3 2 冷核聚變 3 3 衰變 4 同位素 4 1 半衰期 4 2 同核異構體 5 預測的屬性 5 1 化學屬性 5 2 物理及原子屬性 6 實驗化學 6 1 氣態 6 2 水溶態 7 注释 8 參考資料 9 外部連結概述 编辑此节转录于最重元素概论 编辑 历史 参见 超重元素 概论 核聚变反应的图示 两个原子核融合成一个 并发射出一个中子 在这一刻 这个反应和用来创造新元素的反应是相似的 唯一可能的区别是它有时会释放几个中子 或者根本不释放中子 外部视频链接 基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计算 核聚变未成功的可视化 5 超重元素 a 的原子核是在两个不同大小的原子核 b 的聚变中产生的 粗略地说 两个原子核的质量之差越大 两者发生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 11 由较重原子核组成的物质会作為靶子 被较轻原子核的粒子束轰击 两个原子核只能在距离足够近的时候 才能聚变成一个原子核 原子核 全部都有正电荷 会因为静电排斥而相互排斥 所以只有两个原子核的距离足够短时 强核力才能克服这个排斥力并发生聚变 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 以使这种排斥力与粒子束的速度相比变得微不足道 12 不过 只是靠得足够近不足以使两个原子核聚变 当两个原子核逼近彼此时 它们通常会在一起约10 20秒后裂变 产物不需要和反应物相同 而非形成单独的原子核 12 13 如果聚变发生了 两个原子核产生的一个原子核会处于激发态 14 被称为复合原子核 英语 compound nucleus 非常不稳定 12 为了达到更稳定的状态 这个暂时存在的原子核可能会直接核裂变 15 或是放出一些带走激发能量的中子 如果这些激发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 复合原子核就会放出g射线 这个过程会在原子核碰撞后的10 16秒发生 并创造出更稳定的原子核 15 联合工作团队 英语 IUPAC 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 JWP 定义 化学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 14秒内不进行放射性衰变 才能被识别出来 这个值大约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层电子 显示其化学性质所需的时间 16 c 粒子束穿过目标后 会到达下一个腔室 分离室 如果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它就会被这个粒子束携带 18 在分离室中 新产生的原子核会从其它核素 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应产物 中分离 d 并转移到半导体探测器 英语 Semiconductor detector 中 在这里停止原子核 这时标记撞击探测器的确切位置 能量和到达时间 18 这个转移需要10 6秒的时间 意即这个原子核需要存活这么长的时间才能被检测到 21 衰变被记录后 这个原子核被再次记录 并测量位置 衰变能量和衰变时间 18 原子核的稳定性源自于强核力 但强核力的作用距离很短 随着原子核越来越大 强核力对最外层的核子 质子和中子 的影响减弱 同时 原子核会被质子之间 范围不受限制的静电排斥力撕裂 22 超重元素 23 的主要衰变方式 a衰变和自发裂变都是这种排斥引起的 e a衰变由发射出去的a粒子记录 在实际衰变之前很容易确定衰变产物 如果这样的衰变或一系列连续衰变产生了一个已知的原子核 则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反应的原始产物 f 衰变链中的所有衰变都必须在同一个地方发生 18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过它经历的衰变的特定特征来识别 例如衰变能量 或更具体地说 发射粒子的动能 g 然而 自发裂变会产生各种分裂产物 因此无法从其分裂产物确定原始核素 h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学家可以获得的信息是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 粒子到达探测器的位置 能量和时间 以及粒子衰变的信息 物理学家分析这些数据并试图得出结论 確認它确实是由新元素引起的 而非由不同的核素引起的 如果提供的数据不足以得出创造出来的核素确实是新元素的结论 并且对观察到的影响没有其他解释 就可能在解释数据时出现错误 i 歷史 编辑發現 编辑 位於杜布納 當時位於前蘇聯 的聯合核研究所於1964年宣佈首次發現鑪 研究人員以氖 22離子撞擊鈈 242目標 把產物與四氯化鋯 ZrCl4 反應後將其轉變為氯化物 再用溫度梯度色譜法把鑪從產物中分離出來 該團隊在一種具揮發性的的氯化物中探測到自發裂變事件 該氯化物具有類似於鉿的較重同系物的化學屬性 其半衰期數值最初並沒有被準確量度 但後來的計算則指出 衰變產物最可能為鑪 259 35 24294 Pu 2210 Ne 264 x104 Rf 264 x104 Rf Cl41969年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碳 12離子撞擊鉲 確定性地合成了鑪 並測量了257Rf 的a衰變 36 24998 Cf 126 C 257104 Rf 4 n在美國進行的實驗於1973年得到獨立證實 其中通過觀測257Rf衰變產物 鍩 253 的K a X光 確實了鑪為母衰變體 37 命名爭議 编辑 第104號元素最終以譽為原子核物理學之父的紐西蘭物理學家 化學家歐内斯特 盧瑟福 左 命名 該元素最初建議以譽為蘇聯原子彈之父的蘇聯原子核物理學家伊格爾 庫爾恰托夫 右 命名 俄方科學家建議使用Kurchatovium作為該新元素命名 而美方科學家則建議使用Rutherfordium 38 1992年 IUPAC IUPAP超鐨元素工作組 TWG 評審了發現報告後 認為雙方是同時合成了第104號元素的 所以雙方應該共同享有這份名譽 35 美國的團隊其後回復了TWG 並稱TWG過分重視杜布納團隊的研究結果 他們也指出 俄方團隊曾在過去20年以內多次修改其報告細節 俄方對此沒有否認 他們還強調 TWG過於看重俄方團隊所進行的化學實驗 並指責TWG的委員會成員缺乏足夠的資歷 TWG隨後回應 稱已經審視過美方提出的各項意見 並認為沒有理由撤回先前有關發現順序的結論 39 IUPAC最終使用了美國團隊所提出的名稱 Rutherfordium 這可能反映了其實際改變了決定 40 蘇聯的團隊稱其首次探測到該新元素 因此建議將其命名為Kurchatovium Ku 以紀念伊格爾 庫爾恰托夫 其曾經領導過蘇聯原子彈計劃 東方集團國家的教科書都使用Kurchatovium作為該元素的正式命名 而中文則譯為 龲 41 美國的團隊則提議用Rutherfordium Rf 為新元素的命名 以紀念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歐内斯特 盧瑟福 由於國際上對104號 105號元素名稱存在較大分歧 1977年8月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 IUPAC 正式宣佈100號以後元素停止使用人名命名 而使用臨時系統命名 譬如104號元素為Unnilquadium Unq 該名稱源自數字1 0和4的拉丁文寫法 但由於應用不便 1994年IUPAC無機化學命名委員會又提出仍以人名命名 同時建議使用Dubnium 105號元素的現名 名稱源自杜布納 Dubna 作為104號元素的當時的名稱 因為Rutherfordium已被建議作為106號元素的名稱 而IUPAC也認為應該承認杜布納團隊對此領域研究的貢獻 然而 這時104至107號元素的名稱都具有爭議 1997年 有關的團隊解決了紛爭 并於同年8月27日IUPAC正式對101至109號元素重新英文定名 最終采用了現名Rutherfordium Dubnium一名則成為了105號元素的名稱 40 隨後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也據此於1998年7月8日公佈了101至109號元素重新审定的中文命名 其中104号元素Rutherfordium中文名曾定為 鑪 音同 盧 現根據IUPAC的決定 仍予以採用 105號元素Dubnium定為 𨧀 音同 杜 自此 101至105號元素被正式定名 也彌補了1998年之前106號以后的元素一直無中文名称的遺憾 同時海峽兩岸化學家也已取得共識 可望在兩岸共同使用 42 43 核合成 编辑主条目 鑪的同位素 鑪等超重元素的合成方法是將兩種較輕的元素通過粒子加速器相互高速撞擊 並以此產生核聚變反應 多數鑪同位素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合成 但某些較重的同位素目前只能在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變產物當中發現 44 根據所用能量的高低 核合成分為 熱 和 冷 兩類 在熱核聚變反應中 低質量 高能的發射體朝着高質量標靶 錒系元素 加速 產生處於高激發能的複核 約40至50 MeV 再裂變或蒸發出3至5顆中子 44 在冷核聚變反應中 聚變所產生的複核有着低激發能 約10至20 MeV 因此這些產物的裂變可能性較低 複核冷卻至基態時 會只射出1到2顆中子 因此產物的含中子量更高 45 冷核聚變一詞在此指的不是在室溫下發生的核聚變反應 見冷核聚變 46 熱核聚變 编辑 位於杜布納的研究團隊在1964年首次嘗試合成鑪 所用的熱核聚變反應將氖 22發射體撞擊鈽 242目標 35 24294 Pu 2210 Ne 264 x104 Rf x n x 3 5 於首次研究中 他們探測到兩次半衰期分別為0 3秒和8秒的自發裂變事件 前者之後被撤回 而後者則源自鑪 259同位素 35 1966年 該團隊重復進行了這條反應 並對具揮發性的氯化物產物進行了化學研究 他們辨認出一種揮發性氯化物 其屬性與鉿的較重化學同系物相似 並以自發裂變快速衰變 這是產生了RfCl4的有力證據 儘管其半衰期沒有被準確地測量出來 但是之後的證據指出產物最有可能是鑪 259 團隊在接下來的幾年之內多次重復進行實驗 並於1971年把該同位素的自發裂變半衰期確定為4 5秒 35 1969年 以阿伯特 吉奧索為首 位於加州大學的團隊嘗試證實杜布納團隊所公佈的結果 在一次鋦 248和氧 16之間的反應中 他們未能證實杜布納團隊的結果 但卻探測到鑪 260的自發裂變 其半衰期只有10至30 ms 24896 Cm 168 O 260104 Rf 4 n 1970年 美國團隊又再次研究了這條反應 但這次使用氧 18作為發射體 並探測到鑪 261的自發裂變 半衰期長達65秒 之後修正為75秒 47 48 之後在加州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進行的實驗得出一種短半衰期的同核異構體鑪 262m 其進行自發裂變 半衰期為47 ms 49 及長半衰期的自發裂變事件 後者不確定地指向鑪 263 50 吉奧索的團隊也研究了鉲 249與碳 13之間的反應 並合成了短半衰期的鑪 258 其在11毫秒後進行自發裂變 36 24998 Cf 136 C 258104 Rf 4 n 在轉用碳 12之後 他們更首次觀測到鑪 257的a衰變 36 杜布納的團隊於1977首次研究錇 249和氮 14之間的反應 並於1985年證實產生了鑪 260同位素 該同位素在28毫秒之後進行自發裂變 35 24997 Bk 147 N 260104 Rf 3 n 1996年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進行鈽 244和氖 22的核聚變反應時 觀測到了同位素鑪 262 24494 Pu 2210 Ne 266 x104 Rf x n x 4 5 研究團隊將半衰期確定為2 1秒 而不是先前報告中的47毫秒 這意味著兩個半衰期值可能是源自鑪 262的兩種同核異構體的 51 杜布納的團隊也研究了該反應 並於2000年觀測到鑪 261的a衰變及鑪 261m的自發裂變 52 杜布納團隊於2000年首次公佈了使用鈾目標體的熱核聚變反應 23892 U 2612 Mg 264 x104 Rf x n x 3 4 5 6 他們觀測到鑪 260和鑪 259的衰變 之後又觀測到鑪 259的衰變 在一系列利用鈾目標體的實驗中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於2006年探測到了鑪 261 52 53 54 冷核聚變 编辑 首次合成鑪的冷核聚變反應是於1974年在杜布納進行的 反應將鈦 50射向鉛 208同位素標靶 20882 Pb 5022 Ti 258 x104 Rf x n x 1 2 3 測量到的自發裂變事件源自鑪 256 55 而其後在重離子研究所 GSI 進行的實驗則測量了鑪 257和鑪 255的衰變屬性 56 57 1974年 杜布納的研究人員研究了鉛 207和鈦 50之間的反應 並產生了鑪 255 58 1994年重離子研究所的一項研究使用鉛 206同位素 並探測到鑪 255和鑪 254 同年轉用鉛 204後則探測到鑪 253 57 衰變 编辑 大部分質量數低於262的鑪同位素都會出現於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變產物中 這能夠使之前探測的屬性有更準確的數值 較重的鑪同位素只出現在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中 比如 自2004年起 在鐽 279衰變鏈中多次觀測到有通過a衰變形成鑪 267的事件 59 279110 Ds 275108 Hs a 271106 Sg a 267104 Rf a 這又繼續進行自發裂變 半衰期約為1 3小時 59 60 61 伯爾尼大學於1999年對𨧀 263同位素的合成進行了研究 並發現了符合通過電子捕獲形成鑪 263的事件 產物中的鑪被分離出來 期間觀測到的有長半衰期 15分鐘 的自發裂變事件 以及半衰期大約為10分鐘的a衰變 50 2010年有關鈇 285衰變鏈的報告中顯示了5個連續的a衰變 在產生鑪 265之後 再進行自發裂變 半衰期為152秒 4 2004年進行的實驗初步顯示 在鏌 288的衰變鏈中存在一種質量更高的鑪同位素 鑪 268 62 288115 Mc 284113 Nh a 280111 Rg a 276109 Mt a 272107 Bh a 268105 Db a 268104 Rf ne 不過衰變鏈的最後一個步驟仍待確認 在5個a衰變事件產生𨧀 268之後 研究人員又觀測到了長半衰期的自發裂變事件 目前未知這些事件是否來自𨧀 268的直接自發裂變 還是𨧀 268進行長半衰期的電子捕獲而產生鑪 268 如果後者在產生後進行短半衰期的衰變 那麼這兩種情況是無法分辨的 63 假設沒有探測到𨧀 268的電子捕獲 則這些自發裂變事件就可能源自鑪 268 那麼這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就不得而知了 62 64 根據2007年一項有關合成鉨的報告 同位素鉨 282進行類似的衰變 並形成𨧀 266 𨧀會再進行自發裂變 半衰期為22分鐘 假設沒有探測到𨧀 266的電子捕獲 則這些自發裂變事件就可能源自鑪 266 那麼這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就不得而知了 65 66 同位素 编辑同位素半衰期及發現年份 e 電子捕獲 a a衰變 SF 自發裂變 同位素 半衰期 3 衰變方式 3 發現年份 所用反應253Rf 000000048 48 ms a SF 1994年 204Pb 50Ti n 57 254Rf 000000023 23 ms SF 1994年 206Pb 50Ti 2n 57 255Rf 00023 2 3 s e a SF 1974年 207Pb 50Ti 2n 58 256Rf 0000064 6 4 ms a SF 1974年 208Pb 50Ti 2n 58 257Rf 00047 4 7 s e a SF 1969年 249Cf 12C 4n 36 257mRf 00041 4 1 s e a SF 1969年 249Cf 12C 4n 36 258Rf 0000147 14 7 ms a SF 1969年 249Cf 13C 4n 36 259Rf 00032 3 2 s a SF 1969年 249Cf 13C 3n 36 259mRf 00025 2 5 s e 1969年 249Cf 13C 3n 36 260Rf 000021 21 ms a SF 1969年 248Cm 16O 4n 35 261Rf 00013 78 s a SF 1970年 248Cm 18O 5n 47 261mRf 00004 4 s e a SF 2001年 244Pu 22Ne 5n 67 262Rf 00023 2 3 s a SF 1996年 244Pu 22Ne 4n 51 263Rf 015 15 min a SF 1999年 263Db e ne 50 263mRf 000080 8 s a SF 1999年 263Db e ne 50 264Rf 060 1 h a 未知 265Rf 0025 2 5 min SF 2010年 269Sg a 4 266Rf 600 10 h a SF 2007年 266Db e ne 65 267Rf 080 1 3 h SF 2004年 271Sg a 59 268Rf 360 6 h a SF 2004年 268Db e ne 62 主条目 鑪的同位素 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 鑪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高度放射性 半衰期很短 非常不穩定 目前已知的同位素共有15種 質量數從253到268不等 264除外 大部分通過自發裂變進行衰變 鑪的一些同位素已在實驗室中成功合成 所用方法有兩種 高速撞擊兩種原子核以產生核聚變 或製造出更高的元素並觀測其衰變產物 3 半衰期 编辑 較輕的鑪同位素一般具有較短的半衰期 253Rf和254Rf的為50微秒 256Rf 258Rf和260Rf更為穩定 半衰期在10毫秒左右 255Rf 257Rf 259Rf和262Rf的半衰期介乎1至5秒 而261Rf 265Rf和263Rf則較穩定 半衰期分別為1 1 5和10分鐘 最重的同位素最為穩定 其中267Rf的約為1 3小時 3 低質量的同位素有兩種生成方式 兩種原子直接經過核聚變產生 或作為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 通過直接核聚變產生的最重的同位素為262Rf 比其質量更高的同位素則只在其他元素的衰變產物中出現 其中已證實的只有267Rf一種 同位素266Rf和268Rf也曾被發現於衰變產物中 半衰期可能分別長達10小時和6小時 但它們是通過系統化研究間接探測的 雖然264Rf仍待發現 但預計半衰期長達1小時 3 在被發現之前 265Rf曾被預測擁有13小時的長半衰期 3 但實際只有2 5分鐘 4 1999年 位於美國加州伯克利的科學家宣佈成功合成3顆293Uuo原子 68 他們稱這些原子核先後射出7顆a粒子 並形成265Rf原子核 但在2001年撤回了這一項結果 69 同核異構體 编辑 目前提出的257Rfg m衰變能級圖 70 最初有關合成263Rf的研究指出 該核素主要是以自發裂變方式衰變的 半衰期為10至20分鐘 近期對𨭆同位素的研究也同時產生了263Rf原子 其半衰期較短 約為8秒 這兩種衰變方式意味著存在兩種不同的同核異構體 但由於觀測到的事件太少 未能確定同核異構體的屬性 50 在利用244Pu 22Ne 5n 261Rf這條反應研究鑪同位素的合成時 人們發現反應的產物進行了8 28 MeV的a衰變 半衰期為78秒 之後重離子研究所在研究鎶和𨭆的合成時 卻得到了不同的數據 衰變鏈中的261Rf進行8 52 MeV的a衰變 半衰期為4秒 後來的結果指出 該核素主要進行裂變 這些矛盾使人們對鎶的合成產生了懷疑 第一種同核異構體為261aRf 或直接記為261Rf 第二種為261bRf 或記為261mRf 不過 一般認為前者屬於高自旋基態 而後者則屬於低自旋亞穩態 67 同核異構體261bRf的發現及確認最終使鎶的發現在1996年得到了肯定 71 對利用208Pb 50Ti n 257Rf這條反應的詳細光譜分析確認了257Rf的一種同核異能態 分析發現257gRf有著具15條a譜線的複雜光譜 並算出了兩種同核異構體的能級結構圖 72 類似的同核異構體也被發現存在於256Rf中 73 預測的屬性 编辑化學屬性 编辑 鑪是第一個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 也是第二個6d系過渡金屬 對鑪以及其離子態的電離能 原子半徑等屬性的計算指出 鑪與鉿相似 但與鉛相異 人們依此推斷 鑪的基本屬性會和其他的4族元素 鈦 鋯及鉿 相似 74 50 它的一些屬性是通過氣態及水溶化學實驗而取得的 同族前兩個元素的唯一穩定氧化態為 4 因此鑪也應會有 4氧化態 74 另外 鑪也預計會產生較不穩定的 3態 2 對鑪化學屬性的計算指出 相對論性效應足以使p軌域的能級比d軌域的要低 價電子排布將為6d1 7s2 7p1或甚至為7s2 7p2 因此與鉿相比 鉛會和鑪更為相似 然而通過更準確的計算及對鑪化合物的化學研究指出 鑪的屬性與4族元素的相符 74 2 與鋯和鉿相似 鑪預計會形成一種非常穩定的高熔點氧化物RfO2 它會和鹵素反應形成四鹵化物RfX4 在與水接觸後會水解成氧鹵化物RfOX2 這些四鹵化物都是具揮發性的固體 在呈氣態時為單體四面體分子 74 在水溶狀態時 Rf4 離子的水解程度較Ti4 低 但與鋯和鉿的相約 鑪的鹵化物與鹵素離子混合時 會促進形成絡離子 使用氯離子和溴離子時 反應會產生RfCl2 6 和RfBr2 6 鋯和鉿會形成七氟及八氟絡合物 因此更大的鑪離子應該可以形成RfF2 6 RfF2 7 和RfF4 8 74 物理及原子屬性 编辑 鑪在一般狀態下預計會是一種固體 75 其密度會很高 約為23 g cm3 相比之下 已知密度最高的元素 鋨 的密度為22 61 g cm3 這是由於鑪擁有高原子量 以及由於錒系收縮和相對論性效應 實際產生足夠的鑪來測量這些屬性卻是不切實際的 而且就算製成了 樣本也會迅速衰變 鑪的原子半徑預測約為150 pm 相對論性效應使鑪的7s軌域具有穩定性 而6d軌域則有不穩定性 因此Rf 和Rf2 離子會失去6d電子 而非7s電子 這是和同族的較輕元素相反的 2 實驗化學 编辑鑪的化合物及絡離子 公式 名稱RfCl4 四氯化鑪RfBr4 四溴化鑪RfOCl2 氯氧化鑪 RfCl6 2 六氯合鑪 IV 酸阴离子 RfF6 2 六氟合鑪 IV 酸阴离子K2 RfCl6 六氯合鑪 IV 酸钾 氣態 编辑 RfCl4分子的四面體形 早期對鑪的化學研究主要集中於使用氣態熱力色譜法及對相對沉積溫度吸附曲線的測量 最早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是由杜布納進行的 他們希望以此確認鑪的發現 這些實驗使用了261mRf同位素 實驗假設鑪是第一個6d系元素 因此會形成四氯化物 74 63 76 四氯化鑪比四氯化鉿 HfCl4 揮發性更高 因為其中的化學鍵更似共價鍵 2 一系列的實驗已經證實 鑪具有典型的4族元素特性 會形成RfCl4和RfBr4 以及一種氯氧化物RfOCl2 在使用固態而非氣態的氯化鉀時 所產生的RfCl4 的揮發性降低了 這表示產生了不揮發的K2 RfCl6 混合鹽 74 50 77 水溶態 编辑 鑪的電子排布預計為 Rn 5f14 6d2 7s2 因此會具有鉿的4族同系物的屬性 它會在強酸中形成Rf4 水合離子 並在氫氯酸 氫溴酸或氫氟酸中形成絡合物 74 至今最具確定性的鑪水溶化學研究是由日本原子能研究所進行的 使用的為261mRf放射性同位素 實驗分別用鑪 鉿 鋯及釷在氫氯酸中進行提取 並證實了鑪不具備錒系元素的特性 在和其同系物對比之下 鑪能夠肯定地歸為4族元素 在氯離子溶液中 鑪會形成六氯化鑪絡離子 這與鉿和鋯相似 74 78 261mRf4 6 Cl 261mRfCl6 2 在氫氟酸中的情況類似 鑪對氟離子的親和力較弱 並會形成六氟化鑪絡離子 而鉿和鋯則在同樣的氟離子濃度下產生了七氟甚至八氟絡離子 74 261mRf4 6 F 261mRfF6 2 注释 编辑 在核物理学中 如果一个元素有高原子序 就可以被称为重元素 82号元素铅就是重元素的例子 超重元素 这一词通常指原子序大于103的元素 尽管也有其它的定义 例如原子序大于100 6 或112 7 有时这一词和锕系后元素是同义词 将超重元素的上限定在还未发现的超锕系元素的开始 8 那个元素的 超重同位素 和 超重核素 顾名思义 分别是 那个元素的 高质量同位素和高质量的核素 2009年 由尤里 奥加涅相引领的团队在JINR发表了他们通过对称的136Xe 136Xe反应 尝试合成钅黑的结果 他们未能在这个反应中观察到单个原子 因此对截面设置了上限 即核反应概率的度量为2 5 pb 9 作为比较 发现钅黑的反应208Pb 58Fe的截面约为20 pb 进一步来说 为19 19 11 pb 符合发现者的预测 10 这个值也标志着普遍接受的复合原子核寿命上限 17 这种分离是基于产生的原子核会比未反应的粒子束更慢地通过目标 分离器中包含电场和磁场 它们对运动粒子的影响会因粒子的特定速度而被抵消 19 飞行时间质谱法 英语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和反冲能量的测量也有助于这种分离 两者结合可以估计原子核的质量 20 不是所有放射性衰变都是因为静电排斥力导致的 举个例子 b衰变是弱核力导致的 24 由于原子核的质量不是直接测量的 而是根据另一个原子核的质量计算得出的 因此这种测量称为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也是有可能的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它们仍然无法用于超重原子核 25 2018年 LBNL首次直接测量了超重原子核的质量 26 它的质量是根据转移后原子核的位置确定的 位置有助于确定其轨迹 这与原子核的质荷比有关 因为转移是在有磁铁的情况下完成的 27 如果在真空中发生衰变 那么由于孤立系统在衰变前后的总动量必须保持守恒 衰变产物也将获得很小的速度 这两个速度的比值以及相应的动能比值与两个质量的比值成反比 衰变能量等于a粒子和衰变产物的已知动能之和 28 这些计算也适用于实验 但不同之处在于原子核在衰变后不会移动 因为它与探测器相连 自发裂变是由苏联科学家格奥尔基 弗廖罗夫发现的 29 LBL的科学家们认为自发裂变的信息不足以声称合成元素 他们认为对自发裂变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无法将其用于识别新元素 因为很难确定复合原子核是不是仅喷射中子 而不是质子或a粒子等带电粒子 17 因此他们更喜欢通过连续的a衰变将新的同位素与已知的同位素联系起来 29 举个例子 1957年 元素102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省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物理研究所被错误地鉴定 30 早先没有关于该元素发现的明确声明 所以由它的瑞典 美国和英国发现者命名为nobelium 后来证明这个元素的鉴定是错误的 31 第二年 RL无法重现瑞典的结果 而是宣布他们合成了该元素 这一说法后来也被驳回 31 JINR坚持认为他们是第一个发现该元素的人 并为新元素建议命名为joliotium 32 而这个名称也没有被接受 JINR后来认为元素102的命名是仓促的 33 这个名称是在IUPAC对元素发现优先权的裁决的书面答复中提出的 该裁决于1992年9月29日签署 33 但由于其广泛使用 nobelium 这个名称仍然保持不变 34 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Chemical Data Rutherfordium Rf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yal Chemical Society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2 11 2 12 2 13 Haire Richard G Transactinides and the future elements Morss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and Transactinide Elements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2006 ISBN 1 4020 3555 1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3 7 3 8 Sonzogni Alejandro Interactive Chart of Nuclides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2008 06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7 23 4 0 4 1 4 2 4 3 Ellison P Gregorich K Berryman J Bleuel D Clark R Dragojevic I Dvorak J Fallon P Fineman Sotomayor C New Superheavy Element Isotopes 242Pu 48Ca 5n 285114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0 105 Bibcode 2010PhRvL 105r2701E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105 182701 Wakhle A Simenel C Hinde D J et al Simenel C Gomes P R S Hinde D J et al 编 Comparing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Quasifission Mass Angle Distribution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Web of Conferences 2015 86 00061 ISSN 2100 014X doi 10 1051 epjconf 20158600061 英语 Kramer K Explainer superheavy elements Chemistry World 2016 2020 03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英语 Discovery of Elements 113 and 115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2020 03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11 英语 Eliav E Kaldor U Borschevsky A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Transactinide Atoms Scott R A 编 Encyclopedia of Inorganic and Bioinorganic Chemistry John Wiley amp Sons 1 16 2018 ISBN 978 1 119 95143 8 doi 10 1002 9781119951438 eibc2632 英语 Oganessian Yu Ts Dmitriev S N Yeremin A V et al Attempt to produce the isotopes of element 108 in the fusion reaction 136Xe 136Xe Physical Review C 2009 79 2 024608 ISSN 0556 2813 doi 10 1103 PhysRevC 79 024608 英语 Munzenberg G Armbruster P Folger H et al The identification of element 108 PDF Zeitschrift fur Physik A 1984 317 2 235 236 20 October 2012 Bibcode 1984ZPhyA 317 235M doi 10 1007 BF0142126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7 June 2015 英语 Subramanian S Making New Elements Doesn t Pay Just Ask This Berkeley Scientist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20 01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11 英语 12 0 12 1 12 2 Ivanov D Sverhtyazhelye shagi v neizvestnoe Superheavy steps into the unknown nplus1 ru 2019 2020 02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23 俄语 Hinde D Something new and superheavy at the periodic table The Conversation 2017 2020 01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17 英语 Nuclear Reactions PDF 7 8 2020 01 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 11 30 Published as Loveland W D Morrissey D J Seaborg G T Nuclear Reactions Modern Nuclear Chemistry John Wiley amp Sons Inc 2005 249 297 ISBN 978 0 471 76862 3 doi 10 1002 0471768626 ch10 英语 15 0 15 1 Krasa A Neutron Sources for ADS Faculty of Nuclear Sciences and Physical Engineering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2010 4 8 S2CID 28796927 英语 Wapstra A H Criteria that must be satisfied for the discovery of a new chemical element to be recognized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1 63 6 883 2021 11 28 ISSN 1365 3075 doi 10 1351 pac19916306087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10 11 英语 17 0 17 1 Hyde E K Hoffman D C Keller O L A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the Discovery of Elements 104 and 105 Radiochimica Acta 1987 42 2 67 68 2021 11 28 ISSN 2193 3405 doi 10 1524 ract 1987 42 2 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7 英语 18 0 18 1 18 2 18 3 Chemistry World How to Make Superheavy Elements and Finish the Periodic Table Video Scientific American 2016 2020 01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21 英语 Hoffman Ghiorso amp Seaborg 2000 第334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HoffmanGhiorsoSeaborg2000 help Hoffman Ghiorso amp Seaborg 2000 第335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HoffmanGhiorsoSeaborg2000 help Zagrebaev Karpov amp Greiner 2013 第3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ZagrebaevKarpovGreiner2013 help Beiser 2003 第432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Beiser2003 help Staszczak A Baran A Nazarewicz W Spontaneous fission modes and lifetimes of superheavy elements in the nuclea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Physical Review C 2013 87 2 024320 1 ISSN 0556 2813 doi 10 1103 physrevc 87 024320 英语 Beiser 2003 第439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Beiser2003 help Oganessian Yu Ts Rykaczewski K P A beachhead on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Physics Today 2015 68 8 32 38 2021 11 28 ISSN 0031 9228 OSTI 1337838 doi 10 1063 PT 3 28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8 英语 Grant A Weighing the heaviest elements Physics Today 2018 doi 10 1063 PT 6 1 20181113a 英语 Howes L Exploring the superheavy elements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ic table Chemical amp Engineering News 2019 2020 01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8 英语 Beiser 2003 第433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Beiser2003 help 29 0 29 1 Robinson A E The Transfermium Wars Scientific Brawling and Name Calling during the Cold War Distillations 2019 2020 02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8 英语 Nobelium Element information properties and uses Periodic Tabl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20 03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8 英语 31 0 31 1 Kragh 2018 第38 39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Kragh2018 help Kragh 2018 第40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Kragh2018 help 33 0 33 1 Ghiorso A Seaborg G T Oganessian Yu Ts et al Responses on the report Discovery of the Transfermium elements followed by reply to the responses by Transfermium Working Group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65 8 1815 1824 7 September 2016 doi 10 1351 pac1993650818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5 November 2013 英语 Commission on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Names and symbols of transfermium elements IUPAC Recommendations 1997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7 69 12 2471 2474 2021 11 28 doi 10 1351 pac19976912247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10 11 英语 35 0 35 1 35 2 35 3 35 4 35 5 35 6 Barber R C Greenwood N N Hrynkiewicz A Z Jeannin Y P Lefort M Sakai M Ulehla I Wapstra A P Wilkinson D H Discovery of the transfermium elements Part II Introduction to discovery profiles Part III Discovery profiles of the transfermium elements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65 8 1757 1814 doi 10 1351 pac19936508175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6 0 36 1 36 2 36 3 36 4 36 5 36 6 36 7 Ghiorso A Nurmia M Harris J Eskola K Eskola P Positive Identification of Two Alpha Particle Emitting Isotopes of Element 104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69 22 24 1317 1320 Bibcode 1969PhRvL 22 1317G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22 131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Bemis C E et al X Ray Identification of Element 104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73 31 10 647 650 Bibcode 1973PhRvL 31 647B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31 647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Rutherfordium Rsc org 2010 09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4 08 Ghiorso A Seaborg G T Organessian Yu Ts Zvara I Armbruster P Hessberger F P Hofmann S Leino M Munzenberg G Reisdorf W Schmidt K H Responses on Discovery of the transfermium elements by Lawrence Berkeley Laboratory California 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 Dubna and Gesellschaft fur Schwerionenforschung Darmstadt followed by reply to responses by the Transfermium Working Group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65 8 1815 1824 doi 10 1351 pac199365081815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0 0 40 1 Names and symbols of transfermium elements IUPAC Recommendations 1997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7 69 12 2471 2474 doi 10 1351 pac199769122471 元素是什麼 香港教育城 2013 02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5 刘路沙 101 109号元素有了中文定名 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20 11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10 贵州地勘局情报室摘于 中国地质矿产报 1998年8月13日 101 109号化学元素正式定名 貴州地質 1998 15 298 298 2020 11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03 44 0 44 1 Barber Robert C Gaggeler Heinz W Karol Paul J Nakahara Hiromichi Vardaci Emanuele Vogt Erich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112 IUPAC Technical Report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09 81 7 1331 doi 10 1351 PAC REP 08 03 05 Armbruster Peter amp Munzenberg Gottfried Creating superheavy elements Scientific American 1989 34 36 42 Martin Fleischmann Electrochemically induced nuclear fusion of deuterium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Interfacial Electrochemistry 10 April 1989 261 2 301 308 doi 10 1016 0022 0728 89 80006 3 47 0 47 1 Ghiorso A Nurmia M Eskola K Eskola P 261Rf new isotope of element 104 Physics Letters B 1970 32 2 95 98 Bibcode 1970PhLB 32 95G doi 10 1016 0370 2693 70 90595 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Sylwester E R et al On line gas chromatographic studies of Rf Zr and Hf bromides Radiochimica Acta 2000 88 12 2000 837 doi 10 1524 ract 2000 88 12 837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Somerville L P M J Nurmia J M Nitschke and A Ghiorso E K Hulet and R W Lougheed Spontaneous fission of rutherfordium isotopes Physical Review C 1985 31 5 1801 1815 Bibcode 1985PhRvC 31 1801S doi 10 1103 PhysRevC 31 1801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50 0 50 1 50 2 50 3 50 4 50 5 50 6 Kratz J V et al An EC branch in the decay of 27 s263Db Evidence for the new isotope263Rf PDF Radiochim Acta 2003 91 1 2003 59 62 doi 10 1524 ract 91 1 59 1901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9 02 25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51 0 51 1 Lane M R et al Spontaneous fission properties of 104262Rf Physical Review C 1996 53 6 2893 2899 Bibcode 1996PhRvC 53 2893L doi 10 1103 PhysRevC 53 2893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52 0 52 1 Lazarev Yu et al Decay properties of 257No 261Rf and 262Rf Physical Review C 2000 62 6 Bibcode 2000PhRvC 62f4307L doi 10 1103 PhysRevC 62 064307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Gregorich K E et al Systematic Study of Heavy Element Production in Compound Nucleus Reactions with 238U Targets PDF LBNL annual report 2005 2008 02 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8 02 29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Gates J M et al Synthesis of rutherfordium isotopes in the 238U 26Mg xn 264 xRf reaction and study of their decay properties Physical Review C 2008 77 3 Bibcode 2008PhRvC 77c4603G doi 10 1103 PhysRevC 77 034603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Oganessian Yu Ts Demin A G Il inov A S Tret yakova S P Pleve A A Penionzhkevich Yu E Ivanov M P Tret yakov Yu P Experiments on the synthesis of neutron deficient kurchatovium isotopes in reactions induced by 50Ti Ions Nuclear Physics A 1975 38 6 492 501 Bibcode 1975NuPhA 239 157O doi 10 1016 0375 9474 75 91140 9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Hessberger F P et al Study of evaporation residues produced in reactions of 207 208Pb with 50Ti Zeitschrift fur Physik A 1985 321 2 317 Bibcode 1985ZPhyA 321 317H doi 10 1007 BF01493453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57 0 57 1 57 2 57 3 Hessberger F P Hofmann S Ninov V Armbruster P Folger H Munzenberg G Schott H J Popeko A K Yeremin A V Andreyev A N Saro S Spontaneous fission and alpha decay properties of neutron deficient isotopes 257 253104 and 258106 Zeitschrift fur Physik A 1997 359 4 415 Bibcode 1997ZPhyA 359 415A doi 10 1007 s00218005042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58 0 58 1 58 2 Hessberger F P Hofmann S Ackermann D Ninov V Leino M Munzenberg G Saro S Lavrentev A Popeko A G Yeremin A V Stodel Ch Decay properties of neutron deficient isotopes 256 257Db 255Rf 252 253Lr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2001 12 1 57 67 Bibcode 2001EPJA 12 57H doi 10 1007 s100500170039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59 0 59 1 59 2 Hofmann S The Euroschool Lectures on Physics with Exotic Beams Vol III Lecture Notes in Physics 764 Springer 2009 203 252 doi 10 1007 978 3 540 85839 3 6 Oganessian Yu Ts et al Measurements of cross sections and decay properties of the isotopes of elements 112 114 and 116 produced in the fusion reactions U233 238 Pu242 and Cm248 Ca48 Physical Review C 2004 70 6 Bibcode 2004PhRvC 70f4609O doi 10 1103 PhysRevC 70 064609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Oganessian Yuri Heaviest nuclei from 48Ca induced reactions Journal of Physics G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2007 34 4 R165 Bibcode 2007JPhG 34 165O doi 10 1088 0954 3899 34 4 R01 62 0 62 1 62 2 CERN Document Server Record 831577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Dubnium as a Decay Product of Element 115 Produced in the Reaction 48 Ca 243 Am Cdsweb cern ch 2010 09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7 22 63 0 63 1 Oganessian Yury Ts Dmitriev Sergey N Superheavy elements in D I Mendeleev s Periodic Table Russian Chemical Reviews 2009 78 12 1077 Bibcode 2009RuCRv 78 1077O doi 10 1070 RC2009v078n12ABEH004096 Krebs Robert E The history and use of our earth s chemical elements a reference guid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6 344 2010 09 19 ISBN 978 0 313 33438 2 65 0 65 1 Oganessian Yu Ts et al Synthesis of the isotope 282113 in the Np237 Ca48 fusion reaction Physical Review C 2007 76 1 Bibcode 2007PhRvC 76a1601O doi 10 1103 PhysRevC 76 011601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Hofmann S The Euroschool Lectures on Physics with Exotic Beams Vol III Lecture Notes in Physics 764 Springer 2009 229 doi 10 1007 978 3 540 85839 3 6 67 0 67 1 Dressler R and Turler A Evidence for isomeric states in 261Rf PDF PSI Annual Report 2001 2008 01 2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1 07 07 Ninov Viktor et al Observation of Superheavy Nuclei Produced in the Reaction of 86 Kr with 208 Pb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9 83 6 1104 1107 Bibcode 1999PhRvL 83 1104N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83 11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Public Affairs Department Results of element 118 experiment retracted Berkeley Lab 2001 07 21 2008 01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月29日 Streicher B et al Alpha gamma decay studies of 261Sg and 257Rf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2010 45 3 275 Bibcode 2010EPJA 45 275S doi 10 1140 epja i2010 11005 2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Barber R C Gaeggeler H W Karol P J Nakahara H Vardaci E Vogt E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112 IUPAC Technical Report Pure Appl Chem 2009 81 7 1331 2013 02 18 doi 10 1351 PAC REP 08 03 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2 03 13 Qian J et al Spectroscopy of Rf257 Physical Review C 2009 79 6 064319 Bibcode 2009PhRvC 79f4319Q doi 10 1103 PhysRevC 79 064319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Jeppesen H B et al Multi quasiparticle states in256Rf Physical Review C 2009 79 3 031303 R Bibcode 2009PhRvC 79c1303J doi 10 1103 PhysRevC 79 031303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74 0 74 1 74 2 74 3 74 4 74 5 74 6 74 7 74 8 74 9 Kratz J V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transactinide elements IUPAC Technical Report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03 75 1 103 doi 10 1351 pac20037501010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1 07 26 Ostlin A Vitos L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 of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6d transition metals Physical Review B 2011 84 11 Bibcode 2011PhRvB 84k3104O doi 10 1103 PhysRevB 84 113104 Turler A Buklanov G V Eichler B Gaggeler H W Grantz M Hubener S Jost D T Lebedev V Ya Piguet D Evidence for relativistic effects in the chemistry of element 104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1998 271 273 287 doi 10 1016 S0925 8388 98 00072 3 Gaggeler Heinz W Lecture Course Texas A amp M Gas Phase Chemistry of Superheavy Elements PDF 2007 11 05 2010 03 3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02 20 Nagame Y et al Chemical studies on rutherfordium Rf at JAERI PDF Radiochimica Acta 2005 93 9 10 2005 519 doi 10 1524 ract 2005 93 9 10 51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 05 28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外部連結 编辑元素鑪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介紹 英文 EnvironmentalChemistry com 鑪 英文 元素鑪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 諾丁漢大學 的介紹 英文 元素鑪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 英文 WebElements com 鑪 英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鑪 amp oldid 7300231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