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線粒體

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1]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大多数真核细胞或多或少都拥有线粒体,但它们各自拥有的线粒体在大小、数量及外观等方面上都有所不同。[2]这种细胞器拥有自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体系,但因其基因组大小有限,所以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活动提供了化学能量,所以有“細胞的發電站”(the powerhouse of the cell)之称。[3]除了为细胞供能外,线粒体还参与诸如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细胞凋亡等过程,并拥有调控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能力。[4]

「線粒體」的各地常用別名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哺乳动物肺组织中的两个线粒体。
中国大陸線粒體
臺灣粒線體
港澳線粒體
细胞生物学
线粒体的基本结构:

1 线粒体外膜
2 膜间隙

3 嵴内间隙
4 嵴外间隙

5 内层

8 线粒体内膜
9 内界膜
10 嵴膜
6 基质
7 线粒体嵴

11 线粒体DNA
12 基质颗粒
13 核糖体
14 ATP 合酶
15 孔蛋白


英文中的“线粒体”(mitochondrion复数形式为“mitochondria”)一词是由希腊语中的“线”(“μίτος”或“mitos”)和“颗粒”(“χονδρίον”或“chondrion”)组合而成的。在“线粒体”这一名称出现前后,“粒体”“球状体”等众多名字曾先后或同时被使用。[5][注 1]

概况

大小

粒線體直径一般为0.5-1.0μm,长1.5-3.0μm,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6]动物细胞中,线粒体大小受细胞代谢水平限制。[7]不同组织在不同条件下可能产生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称为“巨线粒体英语megamitochondria”(megamitochondria):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10-20μm;神经元胞体中的线粒体尺寸差异很大,有的也可能长达10μm;人类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则更长,可达40μm。[8]有研究表明在低氧气分压环境中,某些如烟草植物的线粒体能可逆地变为巨线粒体,长度可达80μm,并形成网络。[9]

形状

线粒体一般呈短棒状或圆球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还可呈环状、线状、哑铃状、分杈状、扁盘状或其它形状。成型蛋白(shape-forming protein)介导线粒体以不同方式与周围的细胞骨架接触或在线粒体的两层膜间形成不同的连接可能是线粒体在不同细胞中呈现出不同形态的原因。[10]

数量

不同生物的不同组织中线粒体数量的差异是巨大的。[11]有许多细胞拥有多达数千个的线粒体(如肝脏细胞中有1000-2000个线粒体),而一些细胞则只有一个线粒体(如酵母菌细胞的大型分支线粒体)。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线粒体。[12]一般来说,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取决于该细胞的代谢水平,代谢活动越旺盛的细胞线粒体越多。

分布

线粒体分布方向与微管一致,[13]通常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如在肾脏细胞中靠近微血管,呈平行或栅状排列;在肠表皮细胞中呈两极分布,集中在顶端和基部;在精子中分布在鞭毛中区。在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中,随着细胞逐渐成熟,线粒体会由在细胞周边分布发展成均匀分布。[14][15]线粒体在细胞质中能以微管为导轨、由马达蛋白提供动力向功能旺盛的区域迁移。

组成

线粒体的化学组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质,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辅酶等小分子及核酸。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既有可溶的也有不溶的。可溶的蛋白质主要是位于线粒体基质的和膜的外周蛋白;不溶的蛋白质构成膜的本体,其中一部分是镶嵌蛋白,也有一些是酶。线粒体中脂类主要分布在两层膜中,占干重的20-30%。在线粒体中的磷脂占总脂质的3/4以上。同种生物不同组织线粒体膜中磷脂的量相对稳定。[16]含丰富的心磷脂和较少的胆固醇是线粒体在组成上与细胞其他膜结构的明显差别。

结构

线粒体由外至内可划分为线粒体外膜(OMM)、线粒体膜间隙线粒体内膜(IMM)和线粒体基质四个功能区。处于线粒体外侧的膜彼此平行,都是典型的单位膜。其中,线粒体外膜较光滑,起细胞器界膜的作用;线粒体内膜则向内皱褶形成线粒体嵴,负担更多的生化反应。这两层膜将线粒体分出两个区室,位于两层线粒体膜之间的是线粒体膜间隙,被线粒体内膜包裹的是线粒体基质。

发现及研究的历史

 
阿尔伯特·冯·科立克,瑞士科学家,线粒体的发现者。

线粒体的研究是从19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

1857年,瑞士解剖学家生理学家阿尔伯特·冯·科立克在肌肉细胞中发现了颗粒状结构。[17]另外的一些科学家在其他细胞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构,证实了科立克的发现。普魯士王國病理学家组织学家理查德·阿尔特曼英语Richard Altmann将这些颗粒命名为“原生粒”(bioblast)并于1886年发明了一种鉴别这些颗粒的染色法。阿尔特曼猜测这些颗粒可能是共生于细胞内的独立生活的细菌。[18]

1898年,德国科学家卡尔·本达英语Carl Benda因这些结构时而呈线状时而呈颗粒状[注 2],所以用希腊语中“线”和“颗粒”对应的两个词——“mitos”和“chondros”——组成“mitochondrion”来为这种结构命名,这个名称被沿用至今。[19]一年后,美国化学家莱昂诺尔·米歇利斯英语Leonor Michaelis开发出用具有还原性健那绿染液为线粒体染色的方法,并推断线粒体参与某些氧化反应[20]这一方法于1900年公布,并由美国细胞学家埃德蒙·文森特·考德里(Edmund Vincent Cowdry)推广。[21]1913年,德国生物化学家奥托·海因里希·沃伯格成功完成线粒体的粗提取且分离得到一些催化与氧有关的反应的呼吸酶,并提出这些能被氰化物(如氢氰酸)抑制的猜想。[22]

英国生物学家大卫·基林英语David Keilin在1923年至1933年这十年间对线粒体内的氧化还原链redox chain)的物质基础进行探索,辨别出反应中的电子载体——细胞色素[23]

沃伯格于1931年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及作用方式”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4]

结构

 
线粒体剖面图

外膜

线粒体外膜是位于线粒体最外围的一层单位膜,厚度约为6-7nm。其中磷脂与蛋白质质量为0.9:1,与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同一比例相近。线粒体外膜中酶的含量相对较少,其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线粒体外膜包含称为“孔蛋白”的整合蛋白,其内部通道宽約2-3nm,这使线粒体外膜对分子量小于5000Da分子完全通透。分子量大于上述限制的分子则需拥有一段特定的信号序列以供识别并通过外膜转运酶(translocase of the outer membrane,TOM)的主动运输来进出线粒体。[25]

线粒体外膜主要参与诸如脂肪酸链延伸、肾上腺素氧化以及色氨酸生物降解生化反应,它也能同时对那些将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彻底氧化的物质先行初步分解。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外膜对多种存在于线粒体膜间隙中的蛋白的通透性增加,[26]使致死性蛋白进入细胞质基质,促进了细胞凋亡。[27]高分辨三维X射线摄影可见内质网及线粒体之间的有20%膜是紧密接触的,[28]在这些接触位点上线粒体外膜与内质网膜通过某些蛋白质相连,形成称为“线粒体结合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R-membrane,MAM)的结构。该结构在脂质的相互交换和线粒体与内质网间的钙离子信号传导等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29]

膜间隙

线粒体膜间隙是线粒体外膜与线粒体内膜之间的空隙,宽约6-8nm,其中充满无定形液体。由于线粒体外膜含有孔蛋白,通透性较高,而线粒体内膜通透性较低,所以线粒体膜间隙内容物的组成与细胞质基质十分接近,含有众多生化反应底物、可溶性的酶和辅助因子等。线粒体膜间隙中还含有比细胞质基质中浓度更高的腺苷酸激酶、单磷酸激酶和二磷酸激酶等激酶,其中腺苷酸激酶是线粒体膜间隙的标志酶。线粒体膜间隙中存在的蛋白质可统称为“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全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30]

内膜

线粒体内膜是位于线粒体外膜内侧、包裹着线粒体基质的单位膜。线粒体内膜中蛋白质与磷脂的质量比约为0.7:0.3,并含有大量的心磷脂(心磷脂常为细菌细胞膜的成分[31])。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分会向线粒体基质折叠形成线粒体嵴。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

线粒体内膜含有電子傳遞鏈(ETC)以及比外膜更多的蛋白质(超过151种,约占线粒体所含所有蛋白质的五分之一),所以承担着更复杂的生化反应。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中的几类蛋白质主要负责以下生理过程:特异性载体运输磷酸谷氨酸鸟氨酸、各种离子核苷酸代谢产物和中间产物;内膜转运酶(translocase of the inner membrane,TIM)运输蛋白质;参与氧化磷酸化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ATP的合成;控制线粒体的分裂与融合。[32]

线粒体嵴简称“嵴”,是线粒体内膜向线粒体基质折褶形成的一种结构。线粒体嵴的形成增大线粒体内膜的表面积。在不同种类的细胞中,线粒体嵴的数目、形态和排列方式可能有较大差别。线粒体嵴主要有几种排列方式,分别称为“片状嵴”(lamellar cristae)、“管状嵴”(tubular cristae)和“泡状嵴”(vesicular cristae)。[33]片状排列的线粒体嵴主要出现在高等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这些片状嵴多数垂直于线粒体长轴;管状排列的线粒体嵴则主要出现在原生动物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有研究发现,睾丸间质细胞中既存在层状嵴也存在管状嵴。[34]线粒体嵴上有许多有柄小球体,即线粒体基粒,基粒中含有ATP合酶,能利用呼吸链产生的能量合成三磷酸腺苷。所以需要较多能量的细胞,线粒体嵴的数目一般也较多。但某些形态特殊的线粒体嵴由于没有ATP合酶,所以不能合成ATP。[35]

基质

线粒体基质是线粒体中由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内部空间,其中含有参与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降解等生化反应的酶等众多蛋白质,所以较细胞质基质黏稠。[注 3][36]苹果酸脱氢酶是线粒体基质的标志酶。线粒体基质中一般还含有线粒体自身的DNA(即线粒体DNA)、RNA核糖体(即线粒体核糖体)。

线粒体DNA是线粒体中的遗传物质,呈双链环状,并可与多种蛋白质结合成高度紧密的线粒体拟核。一个线粒体中可有一个或数个线粒体DNA分子。线粒体RNA是线粒体DNA的表达产物,RNA编辑也普遍存在于线粒体RNA中,是线粒体产生功能蛋白所必不可少的过程。[37]线粒体核糖体是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内的一种核糖体,负责完成线粒体内进行的翻译工作。线粒体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介干55S-56S之间。一般的线粒体核糖体由28S核糖体亚基(小亚基)和39S核糖体亚基(大亚基)组成。[38]在这类核糖体中,rRNA约占25%,核糖体蛋白质约占75%。线粒体核糖体是已发现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类核糖体。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的蛋白质统称为“线粒体基质蛋白质”,包括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柠檬酸合成酶以及三羧酸循环酶系中的酶类。大部分线粒体基质蛋白是由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基质蛋白不一定只在线粒体基质中表达,它们也可以在线粒体外表达。[39]

功能

能量转化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氧化代谢的部位,是糖类脂肪氨基酸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线粒体负责的最终氧化的共同途径是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分别对应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注 4]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糖酵解和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三羧酸循环在会产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nicotinarn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和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flavin adenosine dinucleotide,FADH2)等高能分子,而氧化磷酸化这一步骤的作用则是利用这些物质还原氧气释放能量合成ATP。在有氧呼吸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将能量释放后,可产生30-32分子ATP(考虑到将NADH运入线粒体可能需消耗2分子ATP)。[40]如果细胞所在环境缺氧,则会转而进行无氧呼吸。此时,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便不再进入线粒体内的三羧酸循环,而是继续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被NADH还原成乙醇乳酸发酵产物),但不产生ATP。所以在无氧呼吸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只能在第一阶段产生2分子ATP。

三羧酸循環

糖酵解中生成的每分子丙酮酸会被主动运输转运穿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基质后,丙酮酸会被氧化,并与辅酶A结合生成CO2、还原型辅酶Ⅰ和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是三羧酸循环(也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的初级底物。参与该循环的酶除位于线粒体内膜的琥珀酸脱氢酶外都游离于线粒体基质中。[41]在三羧酸循环中,每分子乙酰辅酶A被氧化的同时会产生起始电子传递链的还原型辅因子(包括3分子NADH和1分子FADH2)以及1分子三磷酸鸟苷(GTP)。

氧化磷酸化

 

NADH和FADH2等具有还原性的分子(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还原当量可从由逆向转运蛋白构成的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或通过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电子传递链)在电子传递链里面经过几步反应最终将氧气还原并释放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生成ATP,其余则作为热能散失。在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复合物(NADH-泛醌还原酶、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利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质子逆浓度梯度泵入线粒体膜间隙。虽然这一过程是高效的,但仍有少量电子会过早地还原氧气,形成超氧化物活性氧(ROS),这些物质能引起氧化应激反应使线粒体性能发生衰退。[42]

当质子被泵入线粒体膜间隙后,线粒体内膜两侧便建立起了电化学梯度,质子就会有顺浓度梯度扩散的趋势。质子唯一的扩散通道是ATP合酶(呼吸链复合物V)。当质子通过复合物从膜间隙回到线粒体基质时,电势能被ATP合酶用于将ADP和磷酸合成ATP。这个过程被称为“化学渗透”,是一种协助扩散。彼得·米切尔就因为提出了这一假说而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1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博耶約翰·沃克阐明了ATP合酶的机制。

储存钙离子

 
软骨细胞中线粒体(字母M附近的黑斑)经钙离子染料染色后得到的电镜照片。

线粒体可以储存钙离子,可以和内质网、细胞外基质等结构协同作用,[43]从而控制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的动态平衡。[44]线粒体迅速吸收钙离子的能力使其成为细胞中钙离子的缓冲区。[45]鈣離子可通過粒線體外膜上的電壓依賴性陰離子選擇性通道蛋白(voltage-dependent anion-selective channel protein, VDAC)及內膜上的粒線體Ca2+單向轉運體(mitochondrial Ca2+ uniporter, MCU)輸送進入粒線體基質; 排出粒線體基質時則需要經由粒線體鈉鈣交換器(mitochondrial Na+/Ca2+ exchanger, mNCX)和粒線體氫鈣交換器(mitochondrial H+/Ca2+ exchanger, mHCX)釋放鈣離子。

粒線體和ER間存在類似於神經突觸的間隙(10-60nm),稱為ER-粒線體連結(ER-mitochondria tethering),當ER表面之Ins(1,4,5)P3R開啟釋出鈣離子,OMM表面[Ca2+]比細胞質[Ca2+]高十倍,確保MCU複合物可被活化而允許鈣離子進入粒線體,此構造稱為粒線體相關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membrane, MAM);粒線體也可和細胞膜形成類似的間隙,在voltage-gated Ca2+ channel開啟後OMM表面[Ca2+]比細胞質[Ca2+]高三倍,稱為細胞膜相關粒線體(plasma membrane-associated mitochondria, PAM)。 當細胞去極化而使細胞膜中的電壓敏感型鈣離子通道開啟,細胞外的鈣離子會大量湧入細胞,PAM感應高[Ca2+]後透過MCU吸收鈣離子,產生ATP促進細胞分泌激素或供給肌肉收縮;同時高[Ca2+]也促進ER中鈣離子累積,經Ryanodine receptor(RyR)釋放(calcium-induced calcium release, CICR)後粒線體在MAM處吸收鈣離子,增強反應。 [46]

在钙离子释放时会引起伴随着较大膜电位变化的“钙波”(calcium wave),能激活某些第二信使系统蛋白,协调诸如突触神经递质的释放及内分泌细胞中激素的分泌。线粒体也参与细胞凋亡时的钙离子信号转导。[47]

粒線體自噬

粒線體自噬 (mitophagy)為一演化下保留的細胞損傷控制機制,和細胞自噬 (autophage)並列人體中兩個最重要的清理機制,其作用為去除功能失調及多餘的粒線體以調控粒線體數量及能量代謝的功能,也與粒線體新生一同構成粒線體的動態平衡。粒線體會隨著老化,功能逐漸受損,而到後期當粒線體所產生的游離基比能量還多時便會累積越來越多的氧化壓力,因此粒線體自噬在這些狀況下便必須啟動,使粒線體可以回收並更新。

細胞內有許多不同的訊息傳遞路徑和機制調控粒線體自噬,而其調控路徑可分為泛素依賴 (ubiquitin-dependent)和非泛素依賴 (ubiquitin-independent)。近年來的研究也顯示出傳遞路徑和執行路經間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強調粒線體凋亡因子 (mitophagy factors)是一經過長期演化保留下來的調控機制,且多種類的受器和適應器分子強調了回饋和補償機制在調控粒線體數量的重要性,並且這些複雜的相互關係會確保能量代謝功能的正常以及恆定,並維持粒線體的功能和品質,這些都和細胞以及生命的存活習習相關。其常見的作用機制有PINK1-Parkin-mediated mitophagy、Parkin-independent mitophagy及mitophagy receptors-mediated mitophagy。

而粒線體自噬在生理中主要可分為三個種類,分別是基礎型 (basal mitophagy)、壓力誘導型 (stress-induced)以及計劃型 (programmed)。基礎型粒線體自噬為持續性的持家作用,用以確保老舊粒線體的更新和汰換;壓力誘導型粒線體自噬則受到細胞外的壓力訊號影響而受到激發,因而促成急性的粒線體清除;而計畫型粒線體自噬則是會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依據不同的細胞型態而分別啟動。

粒線體自噬功能缺陷也與老化及許多病理狀況都有關聯,例如神經退化性疾病、肌肉病變、代謝性疾病、發炎和癌症等。心臟是身體中最耗能的器官之一,因此粒線體的功能和心臟的功能息息相關,若粒線體自噬系統缺損,會引起心肌病變並加劇老化的心臟衰退現象;此外,粒線體自噬也調控血小板的活化,使因缺氧/灌留而造成的心臟受損能受到保護,由此可見粒線體自噬和心血管功能有著極大的關聯,並且是具有保護作用的。此外,如上述所說,粒線體自噬缺損會加劇隨年紀老化的粒腺體衰退,這對不可再生的細胞影響最為嚴重,如神經細胞,因此粒線體自噬缺損可能和神經退化疾病有相當大的關連。而除了粒線體自噬功能缺損外,過度活躍的自噬也會造成問題,如骨髓細胞結構減少、缺血型貧血及B淋巴球細胞減少等症狀。因此,無論是功能缺損或是過度活躍對身體均會造成負面影響,能達到與粒線體生成的平衡才是最佳的。

其他功能

除了合成ATP为细胞提供能量等主要功能外,线粒体还承担了许多其他生理功能。

  • 调节膜电位并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48]当线粒体内膜与外膜接触位点处生成了由己糖激酶(细胞质基质蛋白)、外周苯并二氮受体和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线粒体外膜蛋白)、肌酸激酶(线粒体膜间隙蛋白)、ADP-ATP载体(线粒体内膜蛋白)和亲环蛋白D(线粒体基质蛋白)等多种蛋白质组成的通透性转变孔道(PT孔道)后,会使线粒体内膜通透性提高,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的耗散,从而导致细胞凋亡。[49]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也能使诱导凋亡因子(AIF)等分子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破坏细胞结构。[50]
  • 细胞增殖与细胞代谢的调控;
  • 合成胆固醇及某些血红素[51]

线粒体的某些功能只有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才能展现。例如,只有肝脏细胞中的线粒体才具有对氨气(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造成的毒害解毒的功能。[52]

起源假说

对于线粒体的起源有两种假说,分别为内共生假说与非内共生假说:

内共生假说

该假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被另一个细胞吞噬的线粒体祖先——原线粒体——一种能进行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的革兰氏阴性菌。这种好氧细菌是变形菌门下的一个分支,与立克次氏体有密切关系。原线粒体被吞噬后,并没有被消化,而是与宿主细胞形成了共生关系——寄主可以从宿主处获得更多营养,而宿主则可使用寄主产生的能量——这种关系增加了细胞的竞争力,使其可以适应更多的生存环境。在长期对寄主和宿主都有利的互利共生中,原线粒体逐渐演变形成了线粒体,使宿主细胞中进行的糖酵解和原线粒体中进行的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成功耦合。[53]有研究认为,这种共生关系大约发生在17亿年以前,[54],与进化趋异产生真核生物和古细菌的时期几乎相同。[55]但线粒体与真核生物细胞核出现的先后关系仍存在争议。[56]

现已发现支持内共生学说的证据包括:

  1. 线粒体有內膜,拥有自己的DNA,其形状与细菌的环状DNA类似;
  2. 线粒体的DNA上编码了在线粒体中表达的特定蛋白质;
  3. 线粒体的遗传密码与变形菌门细菌的遗传密码更为相似[57]
  4. 线粒体核糖体不论在大小还是在结构上都与细菌70S核糖体较为相似,而与真核细胞的80S核糖体差异较大。[58]

非内共生假说

非内共生假说又称为“细胞分化学说”,认为线粒体的发生是由细胞膜或内质网膜等生物膜系统中的膜结构演变而来的。非内共生学说有几种模型,主流的模型认为在细胞进化的最初阶段,原核细胞基因组复制后并不伴有典型的无丝分裂,而是拟核附近的细胞膜内陷形成双层膜,将其中一个基因组包围、隔离,进而发生细胞分裂。未分裂出来的子细胞则缓慢演化为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等高度特化的细胞结构

遗传学

基因组

线粒体的基因组中基因的数量很少,规模远小于细菌基因组。但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源于被吞噬的细菌,那么两者基因组规模应该较为相似。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有猜想认为原线粒体的基因除了丢失了一些外,大部分转移到了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59]所以核基因编码了超过98%的线粒体蛋白质。[60]某些线粒体中不含DNA的生物(如隐孢子虫等)的mtDNA可能已完全丢失或整合入核DNA中。[61]线粒体DNA(mtDNA)在线粒体中有2-10个备份,[62]呈双链环状(但也有呈线状的特例存在[63])。mtDNA长度一般为几万至数十万碱基对人类mtDNA的长度为16,569bp[64]拥有37个基因,编码了两种rRNA12S rRNA16S rRNA)、22种tRNA(同样转运20种标准氨基酸,只是亮氨酸丝氨酸都有两种对应的tRNA)以及13种多肽(呼吸链复合物Ⅰ、Ⅲ、Ⅳ、Ⅴ的亚基)。[65]mtDNA的长度和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因物种而异,表一列出了几种模式生物mtDNA的长度:

表一:几种模式生物mtDNA的长度
生物 学名 mtDNA长度(bp)
芽殖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85779[66]
裂殖酵母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19431[67]
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366924[68]
水稻 Oryza sativa 490520[69]
秀丽隐杆线虫 Caenorhabditis elegans 13794[70]
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19517[71]
非洲爪蟾 Xenopus laevis 17553[72]
小鼠 Mus musculus 16300[73]

mtDNA利用率极高,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之间排列十分紧凑,部分区域还可能出现重叠(即前一个基因的最后一段碱基与下一个基因的第一段碱基相衔接)。人类mtDNA中基因间隔区总共只有87bp,占mtDNA总长的0.5%。[74]mtDNA的两条DNA单链均有编码功能,其中重链编码两个rRNA、12个mRNA和14个tRNA;轻链编码一个mRNA和8个tRNA。[75]mtDNA一般没有内含子(如人类的mtDNA等),[76]但也已发现某些真核生物的mtDNA拥有内含子,[77]这些生物包括:盘基网柄菌[78]原生生物[79]和酵母菌(其OXi3基因有9个内含子)[80]。这些mtDNA中的内含子在基因转录产物的加工和翻译中可能有一定功能。[81]

线粒体基因组通常都是存在于同一个mtDNA分子中,但少数生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却分别储存在多个不同的mtDNA中。例如,人虱的线粒体基因组就分开储藏于18个长约3-4kb的微型环状DNA中,每个DNA分子只分配到了1-3个基因。[82]这些微型环状DNA之间也存在着同源或非同源的基因重组现象,但成因未知。[83]

遗传密码

线粒體中拥有一套独特的遗传系统。在进行人类線粒體遗传学研究时,人们确认線粒體的遗传密码与通用遗传密码也有些许差异。[84]自从上述发现证明并不只存在单独的一种遗传密码之后,许多有轻微不同的遗传密码都陆续被发现。[85]在線粒體的遗传密码中最常见的差异是:AUA由異白胺酸变为甲硫氨酸密码子、UGA由终止密码子变为色氨酸的密码子、AGA和AGG由精氨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植物等生物的线粒体遗传密码另有差异,参见表二)。[86]此外,也有某些特例是只涉及终止密码子的,在山羊支原体线粒体遗传密码的UGA由终止密码子变为色氨酸的密码子,而且使用频率比UGG更高;[87]四膜虫線粒體遗传密码里只有UGA一种终止密码子,其UAA和UAG由终止密码子变为谷氨酰胺的密码子;而游仆虫線粒體遗传密码里则只有UAA和UAG两种终止密码子,其UGA由终止密码子变为半胱氨酸的密码子。[88]通过線粒體遗传密码和通用遗传密码的对比,可以推导出遗传密码演化过程的可能模式。[89]

表二:線粒體遗传密码与通用遗传密码的差异
密码子 通用密码 線粒體遗传密码
真菌 植物 无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
UGA 终止密码子 色氨酸 终止密码子 色氨酸 色氨酸
AUA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
CUA 亮氨酸 苏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AGA、AGG 精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丝氨酸 终止密码子

分裂与融合

线粒体的融合是与分裂协同进行的,过程高度保守,需要在多种蛋白质的精确调控下完成。[90]两者一般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对维持线粒体正常的形态、分布和功能十分重要。线粒体融合与分裂间的失衡可产生巨型线粒体,这种过大的线粒体常见于病变的肝细胞、恶性营养不良患者的胰脏细胞和白血病患者骨髓巨噬细胞中。[91]分裂异常会导致线粒体破碎,而融合异常则会导致线粒体形态延长,两者都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92]分裂与融合活动异常的线粒体膜电位通常会降低,并最终经线粒体自噬作用清除。

线粒体的分裂在真核细胞内经常发生。为了保证在细胞发生分裂后每个子细胞都能继承母细胞的线粒体,母细胞中的线粒体在一个细胞周期需要至少复制一次。即使是在不再分裂的细胞内,线粒体为了填补已老化的线粒体造成的空缺也需要进行分裂。[93]的线粒体以与细菌的无丝分裂类似的方式进行增殖,可细分为三种模式:[94]

  1. 间壁分离(见于部分动物和植物线粒体):线粒体内部首先由内膜形成隔,随后外膜的一部分内陷,插入到隔的双层膜之间,将线粒体一分为二。
  2. 收缩分离(见于蕨类植物和酵母菌线粒体):线粒体中部先缢缩同时向两端不断拉长然后一分为二。
  3. 出芽分离(见于藓类植物和酵母菌线粒体):线粒体上先出现小芽,小芽脱落后成长、发育为成熟线粒体。

线粒体的融合也是细胞中的基本事件,对线粒体正常功能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细胞需要通过线粒体融合的互补作用来抵抗衰老;酵母细胞线粒体融合发生障碍会引起呼吸链缺陷。[95]线粒体间的融合需在一种分子量约为800kDa的蛋白质复合物——“融合装置”(fusion machinery)的介导下进行,[96]该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步骤:锚定、外膜融合、内膜融合以及基质内含物融合。[97]

群体遺傳學

因为mtDNA几乎不发生基因重组,所以遗传学家长期将其作为研究群体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的信息来源。[98]所有mtDNA是以单一单元(单体型)进行遗传的(而不像细胞核中的DNA储存在多个染色体中),它们在亲本与子代之间的传递关系并不复杂,因此不同个体间mtDNA的联系便可以利用系统发生树来表现。[99]而从这些系统发生树的形态中人们可以得知种群的进化史。人类进化遗传学中运用分子钟技术推算出了线粒体夏娃最晚出现的时间[100](这个成果被认为是人类由非洲单地起源的有力依据[101])是利用mtDNA研究群体遗传学的典型例子。另外一个例子是对尼安德特人骨骼化石中mtDNA测序。该测序的结果显示,尼安德特人与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在mtDNA序列上有较大差异,说明两者间缺乏基因交流。[102]虽然mtDNA在遗传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mtDNA序列中的信息只能反映所考察的群体中的雌性成员的演化进程,而不能代表整个种群。这一缺陷需要由对父系遗传序列(如Y染色体上的非重组区)的测序弥补。[103]广义上来说,只有既考虑了mtDNA又考虑了核DNA的遗传学研究才能为种群的进化史提供全面的线索。[104]

机能障碍与疾病

正常細胞含數個至千餘個相同的粒線體,如細菌大小。研究證實,在老人身上,其身體細胞內粒線體的含量有明顯減少。粒線體負責製造腺苷三磷酸ATP,如同發電機一般,是身體能量的來源,其在轉換為ATP能量的過程需動用電子傳遞。如果沒有正確捕捉到電子,逸出的電子會與氧分子結合成超氧自由基,很容易破壞鹼基而造成粒線體DNA突變,進而累積一些細胞的衰老或疾病因子,像是一些老年疾病:糖尿病、心臟病、關節炎等,都與粒線體DNA變異有關。另外,這些超氧自由基也會活化發炎反應,造成身體內其他的組織受損。[105] 除了超氧自由基之外,鈣離子失衡、粒線體本身的生長受阻、破壞粒線體分裂與融合的動態平衡、MPTP的誘導、不適當的活化細胞凋亡機制以及NAD+的消耗殆盡,都是造成粒線體功能障礙的原因,或是在粒線體失去功能後所看到的變化。由於代謝症候群或是神經退化障礙等病理變化都可以看到這些粒線體功能失調的蹤跡,現今科學界已聚焦在粒線體功能身上,為這些病理變化找出新的治療策略。[106]

粒線體缺陷疾病

線粒體病(mitochondrial disorders)是遺傳缺損引起線粒體代謝酶缺陷,致使ATP合成障礙、能量來源不足導致的一組異質性病變。

線粒體是密切與能量代謝相關的細胞器,無論是細胞的存活(氧化磷酸化)和細胞死亡(凋亡)均與線粒體功能有關,特別是呼吸鏈的氧化磷酸化異常與許多人類疾病有關。

Luft等(1962)首次報道一例線粒體肌病,生化研究證實為氧化磷酸化脫耦聯引起。Anderson(1981)測定人類線粒體DNA(mtDNA)全長序列,Holt(1988)首次發現線粒體病患者mtDNA缺失,證實mtDNA突變是人類疾病的重要病因,建立了有別于傳統孟德爾遺傳的線粒體遺傳新概念。

根據線粒體病變部位不同可分為:

  1. 線粒體肌病(mitochondrial myopathy)線粒體病變侵犯骨骼肌為主。
  2. 線粒體腦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病變同時侵犯骨骼肌和中樞神經系統
  3. 線粒體腦病病變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為主。

参见

注释

  1. ^ 这些现在已不再继续使用的名称包括:blepharoblastcondriokontchondriomitechondrioplastchondriosomechondriosherefilumfuchsinophilic granuleinterstitial bodykörnerfädenkörnermitogelparabasal bodyplasmasomeplastochondriaplastomesphereoplastvermicle等(按首字母英文字母表中的顺序排列),其中“chondriosome”(可译为“颗粒体”)直至1982年仍见诸欧洲各国的科学文献
  2. ^ 现在人们已经了解前人观察细胞时发现线粒体呈现不同形状的原因:一方面,线粒体自身形状多变;另一方面,制备切片时切割细胞的角度不同也会影响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线粒体的形状。
  3. ^ 线粒体基质中每1μL的水溶解了约1.25mg的蛋白质,而细胞质基质中每1μL的水中只溶解了约0.26mg蛋白质,所以线粒体基质较细胞质基质黏稠。
  4. ^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对应的是糖酵解,是糖类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产生丙酮酸的hi过程。该过程在细胞质基质内完成,能释放少量能量。

参考文献

  1. ^ 朱正威、赵占良等.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 53–54 [2011年]. ISBN 978-7-107-176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3) (中文). 
  2. ^ Henze K, Martin W. . Nature. 2003-11-13, 426 (6963): 127–128 [2011-08-16]. PMID 14614484. doi:10.1038/426127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7) (英语). 
  3. ^ Campbell, Neil A.; Brad Williamson; Robin J. Heyden. Biology: Exploring Life. Boston, Massachusetts: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 [2011-08-16]. ISBN 0-13-250882-6. (原始内容于2014-11-02) (英语). 
  4. ^ McBride HM, Neuspiel M, Wasiak S. . Curr. Biol. 2006-07-25, 16 (14): R551–R560 [2011-08-16]. PMID 16860735. doi:10.1016/j.cub.2006.06.0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英语). 
  5. ^ William Bechtel.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04-28: 81 [2011-08-28]. ISBN 978-0-521-7294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1) (英语). 
  6. ^ 肖义军、俞如旺.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实验的建议. 生物学教学. 2011, (2): 60–60 [2011-08-17]. (原始内容于2012-01-14) (中文). 
  7. ^ Bereiter‐Hahn J, Vöth M. Metabolic control of shape and structure of mitochondria in situ. Biology of the Cell. 1983, 47: 309–322 (英语). 
  8. ^ Pieter Vanden Berghe, Grant W. Hennig, and Terence K. Smith. .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 2003-10-30, 286 (4): G671–G682. doi:10.1152/ajpgi.00283.2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6日) (英语). 
  9. ^ K. Van Gestel and J‐P. Verbelen. Giant mitochondria are a response to low oxygen pressure in cells of tobacco (Nicotiana tabacum L.). J. Exp. Bot. 2002-01-18, 53 (371): 1215–1218 [2011-08-17]. doi:10.1093/jexbot/53.371.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3) (英语). 
  10. ^ Robert E Jensen. Control of Mitochondrial Shape.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Aug 2005, 17 (4): 384–388. doi:10.1016/j.ceb.2005.06.011 (英语). 
  11. ^ Julie St-Pierre. (PDF). J Exp Biol 208, vii. 2005-02-01 [2011-08-16]. doi:10.1242/jeb.0144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5) (英语). 
  12. ^ 李依新、潘桂珍.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 (PDF). 生物学教学. 2007, 32 (8): 68–69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13. ^ 党永明、房亚东、胡炯宇等. . 中华烧伤杂志. 2010年二月, 26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5) (中文). 
  14. ^ 刘姗、李媛、高选、杨慧军、颜军昊、陈子江. 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前后线粒体分布的变化. 解剖学报. 2007, 38 (5) [2011-08-19]. (原始内容于2012-01-14) (中文). 
  15. ^ 曲杨燕、刘云海、郭勇、李凯、赵雁伟、李晓燕、倪和民. 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线粒体分布变化 (PDF). 畜牧兽医学报. 2009, (8): 1258–1261 [2011-08-19]. (原始内容 (PDF)于2011-12-15) (中文). 
  16. ^ Sidney Fleischer, George Rouser, Becca Fleischer, Anna Casu and Gene Kritchevsky. (PDF). The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May 1967, 8 (3): 170–180 [2011-08-24]. PMID 42922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7-24) (英语). 
  17. ^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68-11-25, 206 (9): 2111–2112 [2011-08-25]. PMID 4880509. doi:10.1001/jama.1968.03150090187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英语). 
  18. ^ Richard Altmann. . Veit. 1894 [2011-08-25]. ISBN 978-3-8364-0891-2. OCLC 11276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9) (德语). 
  19. ^ Carl Benda. Weitere Mitteilungen über die Mitochondria. Verh Physiol Ges Berlin Jahrg. 1899, 99 (4-7): 376–383 (德语). 
  20. ^ Leonor Michaelis. Die vitale Färbung, eine Darstellungsmethode der Zellgranula (PDF). Arch. Mikrosk. Anat. 1900, 55: 558–575 (德语). [永久失效連結]
  21. ^ Leonor Michaelis (with additions by D. A. Macinnes and S. Granick). (PDF). 1958: 284 [2011-08-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0-15) (英语). 
  22. ^ Otto Heinrich Warburg. Über die Rolle des Eisens in der Atmung des Seeigeleis nebst Bemerkungen über einige durch Eisen beschleunigte Oxydationen. Hoppe-Seyler´s Zeitschrift für physiologische Chemie. 1914-01-01, 92 (3). ISSN 0018-4888. doi:10.1515/bchm2.1914.92.3.231 (德语). 
  23. ^ David Keilin. .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 1925-08-01, 98 (690): 312–339 [2011-08-28]. doi:10.1098/rspb.1925.00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8) (英语). 
  24.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31. [2011-08-27]. (原始内容于2007-02-19). Your discovery about the nature and effect of the ferment of respiration, which the Caroline Institute is rewarding this year with Alfred Nobel's Priz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has added a link of brilliant achievement to the chain that binds for all time, John Mayow, 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 and Otto Warburg. 
  25. ^ Herrmann JM, Neupert W. .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2000-04-04, 3 (2): 210–214 [2011-08-20]. PMID 10744987. doi:10.1016/S1369-5274(00)0007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1) (英语). 
  26. ^ Chipuk JE, Bouchier-Hayes L, Green DR. .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2006-05-19, 13 (8): 1396–1402 [2011-08-20]. PMID 16710362. doi:10.1038/sj.cdd.44019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7) (英语). 
  27. ^ J D Robertson, B Zhivotovsky, V Gogvadze, and S Orrenius. .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2003, 10 (11): 485–487 [2011-08-19]. doi:10.1038/sj.cdd.440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6) (英语). 
  28. ^ PACS-2可控制内质网与线粒体之间的信息及介导Bid凋亡. 生命的化学. 2005, 25 (2): 168–168 [2011-08-20]. (原始内容于2012-01-13) (中文). 
  29. ^ Hayashi T, Rizzuto R, Hajnoczky G, Su TP. . Trends Cell Biol. Feb 2009, 19 (2): 81–88 [2011-08-20]. PMC 2750097 . PMID 19144519. doi:10.1016/j.tcb.2008.1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7) (英语). 
  30. ^ 付玉龙、杨晓明. .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06, 3 (3) [2011-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中文). 
  31. ^ McMillin JB, Dowhan W. .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2-12-30, 1585 (2-3): 97–107 [2011-08-20]. PMID 12531542. doi:10.1016/S1388-1981(02)0032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7) (英语). 
  32. ^ Alberts, Bruce; Alexander Johnson, Julian Lewis, Martin Raff, Keith Roberts, Peter Walter. 14.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2002 [2011-08-20]. ISBN 0-8153-3218-1. (原始内容于2019-09-19) (英语). 
  33. ^ Hanaki M, Tanaka K, Kashima Y. . Journal of Electron Microscopy. 1985, 34 (4): 373–380 [2011-08-21]. PMID 3837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8) (英语). 
  34. ^ Frederick P. Prince. . Anat Rec. 1999-04-01, 254 (4): 534–541 [2011-08-21]. PMID 102032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英语). 
  35. ^ Frederick P. Prince. Lamellar and tubular associations of the mitochondrial cristae: unique forms of the cristae present in steroid-producing cells. Mitochondrion. Feb 2002, 1 (4): 381–389. doi:10.1016/S1567-7249(01)00038-1 (英语). 
  36. ^ Soboll, S., Scholz, R., Freisl, M., Elbers, R. & Heldt, H. W. Distribution of metabolites between mitochondria and cytosol of perfused liver. J. M. Tager, Hans-Dieter Söling, John R. Williamson (编). Use of Isolated Liver Cells and Kidney Tubules in Metabolic Studies. New York: Elsevier. 1976: 29–40. ISBN 978-0444109255. OCLC 2137029. LCCN 76-0 (英语). 
  37. ^ 谢红卫、陈光辉、李绍清、谭艳平. . 作物研究. 2005, (5): 404–408 [2011-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英语). 
  38. ^ O'Brien, T.W. (PDF). J. Biol. Chem. 1971-05-25, 245 (10): 3409–3417 [2011-08-21]. PMID 493006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7-24) (英语). 
  39. ^ Jianzhong Jiang, Ying Zhang, Adrian R Krainer, Rui-Ming Xu. Crystal structure of human p32, a doughnut-shaped acidic mitochondrial matrix protein (PDF).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of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9-03-30, 96 (7): 3572–3577. PMID 10097078 (英语). 
  40. ^ Reginald Garrett,Charles M. Grisham. 20. Electron Transport an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4th. Mary Finch. Dec 2008: 623 [2011-09-02]. ISBN 0-495-1093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3) (英语). 
  41. ^ King A, Selak MA, Gottlieb E. . Oncogene. 2006-08-07, 25 (34): 4675–4682 [2011-08-28]. PMID 16892081. doi:10.1038/sj.onc.12095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7) (英语). 
  42. ^ Huang H, Manton KG. .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2004-05-01, 9: 1100–1117 [2011-08-28]. PMID 14977532. doi:10.2741/12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8) (英语). 
  43. ^ Pizzo P, Pozzan T. . Trends in Cell Biology. Oct 2007, 17 (10): 511–517 [2011-08-30]. PMID 17851078. doi:10.1016/j.tcb.2007.07.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8) (英语). 
  44. ^ Editor-in-chief, George J. Siegel; editors, Bernard W. Agranoff; et al. 23. Siegel GJ, Agranoff BW, Fisher SK, Albers RW, Uhler MD (编). 6.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1999. part 3 [2011-08-30]. ISBN 0-397-51820-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英语). 
  45. ^ CT Brighton, RM Hunt. Mitochondrial calcium and its role in calcification.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1974, 100 (100): 406–416. PMID 4134194. doi:10.1097/00003086-197405000-00057 (英语). [永久失效連結]
  46. ^ Giorgi, C., Marchi, S., & Pinton, P. The machineries, regulation and cellular functions of mitochondrial calcium.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018, 19 (11): 713–730. 
  47. ^ Hajnóczky G, Csordás G, Das S, Garcia-Perez C, Saotome M, Sinha Roy S, Yi M. . Cell Calcium. Nov–Dec 2006, 40 (5-6): 553–560 [2011-08-30]. PMC 2692319 . PMID 17074387. doi:10.1016/j.ceca.2006.08.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7) (英语). 
  48. ^ Green DR. . Cell. 1998-09-18, 94 (6): 695–698 [2011-08-30]. PMID 9753316. doi:10.1016/S0092-8674(00)8172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7) (英语). 
  49. ^ Zamzami N, Hirsch T, Dallaporta B, Petit PX, Kroemer G. Mitochondrial implication in accidental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apoptosis and necrosis (PDF). Journal of Bioenergetics and Biomembranes. 1997-04-02, 29 (2): 185–193. PMID 9239543. doi:10.1023/A:1022694131572 (英语). [永久失效連結]
  50. ^ 白世平、罗绪刚、吕 林. 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介导作用. 生命科学. Aug 2006, 18 (4): 368–372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51. ^ Oh-hama T. . Origins of Life and Evolution of Biospheres. Aug 1997, 27 (4): 405–412 [2011-08-30]. PMID 9249985. doi:10.1023/A:10065836013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8) (英语). 
  52. ^ Campbell JW, Smith DD Jr, Vorhaben JE. Avian and Mammalian Mitochondrial Ammonia-Detoxifying Systems in Tortoise Liver. Science. 1985-04-19, 228 (4697): 349–351. PMID 17790238. doi:10.1126/science.228.4697.349 (英语). 
  53. ^ Emelyanov VV. Mitochondrial connection to the origin of the eukaryotic cell (PDF).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pr 2003, 270 (8): 1599–1618 [2011-08-30]. PMID 12694174. doi:10.1046/j.1432-1033.2003.03499.x. (原始内容 (PDF)于2012-01-12) (英语). 
  54. ^ Emelyanov VV. Rickettsiaceae, rickettsia-like endosymbionts, and the origin of mitochondria (PDF). Bioscience Reports. Feb 2001, 21 (1): 1–17. PMID 11508688. doi:10.1023/A:1010409415723 (英语). 
  55. ^ Feng D-F, Cho G, Doolittle RF.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7-11-25, 94 (24): 13028–13033 [2011-08-30]. PMC 24257 . PMID 9371794. doi:10.1073/pnas.94.24.13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2) (英语). 
  56. ^ Gray MW, Burger G, Lang BF. . Science (journal). 1999-03-05, 283 (5407): 1476–1481 [2011-08-30]. PMID 10066161. doi:10.1126/science.283.5407.14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2) (英语). 
  57. ^ {{cite journal
    1. 线粒体的RNA聚合酶可被原核细胞RNA聚合酶抑制剂利福霉素所抑制,但不被真核细胞RNA聚合酶抑制剂放线菌素D所抑制等
    | author = Futuyma DJ | title = On Darwin's Shoulders | journal = Natural History | volume = 114 | issue = 9 | pages = 64-68 | doi = | url = http://www.mendeley.com/research/darwins-shoulders-darwins-shoulders/ | language = en |date=2005-11-01}}
  58. ^ O'Brien TW. . IUBMB Life. Sep 2003, 55 (9): 505–513 [2011-08-30]. PMID 14658756. doi:10.1080/15216540310001626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8) (英语). 
  59. ^ Ryan MT, Hoogenraad NJ. (PDF).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2007, 76: 701–722 [2011-09-01]. ISSN 0066-4154. PMID 17227225. doi:10.1146/annurev.biochem.76.052305.0917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0-31) (英语). 
  60. ^ Stolzenberg N, Nguyen The B, Salducci MD, Cavalli L. . PLoS One. 2009-06-18, 4 (6): e5962 [2011-09-01]. PMID 19536286. doi:10.1371/journal.pone.00059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4) (英语). 
  61. ^ Henriquez FL, Richards TA, Roberts F, McLeod R, Roberts CW. The unusual mitochondrial compartment of Cryptosporidium parvum. Trends in Parasitology. 2005 February, 21 (2): 68–74. PMID 15664529. doi:10.1016/j.pt.2004.11.010 (英语). 
  62. ^ Wiesner RJ, Ruegg JC, Morano I. . Biochim Biophys Acta. 1992-03-16, 183 (2): 553–559 [2011-08-31]. PMID 15505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8) (英语). 
  63. ^ Fukuhara H, Sor F, Drissi R, Dinouël N, Miyakawa I, Rousset, and Viola AM. (PD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Apr 1993, 13 (4): 2309–2314 [2011-08-31]. PMC 359551 . PMID 84556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0) (英语). 
  64. ^ Anderson S, Bankier AT, Barrell BG, de Bruijn MH, Coulson AR; et al. Sequenc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mitochondrial genome. Nature. 1981-04-09, 410 (5806): 141 [2011-08-21]. PMID 7219534. doi:10.1038/290457a0. (原始内容于2017-07-22) (英语). 
  65. ^ Chan DC. . Cell. 2006-06-30, 125 (7): 1241–1252 [2011-08-31]. PMID 16814712. doi:10.1016/j.cell.2006.06.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英语). 
  66. ^ Foury F, Roganti T, Lecrenier N, Purnelle B. (PDF). FEBS Letters. 1998-12-04, 440 (3): 325–331. PMID 987239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7-20) (英语). 
  67. ^ BF Lang, R Cedergren, MW Gray. .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Sep 1984, 3 (9): 2129–2136 [2011-08-31]. PMC 557654 . PMID 6092057. doi:10.1111/j.1432-1033.1987.tb13641.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1) (英语). 
  68. ^ J Marienfeld, M Unseld, P Brandt, A Brennicke. Genomic recombin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atp6 gen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t the protein processing site creates two different presequences (PDF). DNA Research. 1996, 3 (5): 287–290. PMID 9039497. doi:10.1093/dnares/3.5.287 (英语). 
  69. ^ Y. Notsu, S. Masood, T. Nishikawa, N. Kubo, G. Akiduki, M. Nakazono, A. Hirai and K. Kadowaki.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the rice (Oryza sativa L.) mitochondrial genome: frequent DNA sequence acquisition and loss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PDF).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02-11-04, 268 (4): 434–445. PMID 12471441. doi:10.1007/s00438-002-0767-1 (英语). [永久失效連結]
  70. ^ R Okimoto, JL Macfarlane, DR Wolstenholme. .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0-10-25, 18 (20): 6113–6118 [2011-08-31]. PMC 332414 . PMID 2235493. doi:10.1093/nar/18.20.6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1) (英语). 
  71. ^ Douglas O. Clary, Judy M. Goddard*, Susan C. Martin, Christiane M.-R. Fauron† and David R. Wolstenholme. (PDF).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82-11-11, 10 (21): 6619–6637 [2011-08-31]. PMC 326953 . PMID 6294611. doi:10.1093/nar/10.21.66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0) (英语). 
  72. ^ Wong JF, Ma DP, Wilson RK, Roe BA. . Nucleic Acids Res. 1983-07-25, 11 (14): 4977–4995 [2011-08-31]. PMC 326100 . PMID 63085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英语). 
  73. ^ Goios A, Pereira L, Bogue M, Macaulay V, Amorim A. (PDF). Genome Research. 2007-02-06, 17 (3): 293–298 [2011-08-31]. PMC 1800920 . PMID 17284675. doi:10.1101/gr.59410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0) (英语). 
  74. ^ РИ Сукерник, ОА Дербенева, ЕБ Стариковская, НВ Володько, ИЕ Михайловская, ИЮ Бычков, МТ Лотт, МД Браун, ДК Уоллес. (PDF). Генетика. 2002, 38 (2): 1–10 [2011-09-01]. PMID 11898607. doi:10.1023/A:101436962434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4-21) (俄语). 
  75. ^ DA Clayton. .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1984, 53: 573–594 [2011-08-31]. PMID 6383200. doi:10.1146/annurev.bi.53.070184.0030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英语). 
  76. ^ Anderson S, Bankier AT, Barrell BG, de-Bruijn MHL, Coulson AR; et al. Sequenc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mitochondrial genome. Nature. 1981-04-09, 290 (5806): 427–465 [2011-08-21]. PMID 7219534. doi:10.1038/290457a0. (原始内容于2017-07-22) (英语). 
  77. ^ Bernardi G. . Nature. 1978-12-07, 276 (5688): 558–559 [2011-08-31]. PMID 214710. doi:10.1038/276558a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0) (英语). 
  78. ^ Gray MW, Lang BF, Burger G. . 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 2004, 38: 477–524 [2011-08-31]. PMID 15568984. doi:10.1146/annurev.genet.37.110801.142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8). 
  79. ^ Gray MW, Lang BF, Cedergren R, Golding GB, Lemieux C, Sankoff D; et al. (PDF).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8, 26 (4): 865–878 [2011-08-31]. PMC 147373 . PMID 9461442. doi:10.1093/nar/26.4.86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0) (英语). 
  80. ^ Hebbar SK, Belcher SM, Perlman PS. (PDF). Nucleic Acids Research. Apr 1992, 20 (7): 1747–1754 [2011-08-31]. PMC 312266 . PMID 1579468. doi:10.1093/nar/20.7.174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0) (英语). 
  81. ^ 齐义鹏. 酵母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突变的定位和内含子的功能. 科学通报. 1986, 17: 1342–1346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82. ^ Shao R, Kirkness EF, Barker SC. . Genome Research. Mar 2009, 19 (5): 904–912 [2011-08-31]. PMC 2675979 . PMID 19336451. doi:10.1101/gr.083188.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7) (英语). 
  83. ^ Shao R, Barker SC. Chimeric mitochondrial minichromosomes of the human body louse, Pediculus humanus: evidence for homologous and non-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Gene. 2011-02-15, 473 (1): 36–43. ISSN 0378-1119. PMID 21092752. doi:10.1016/j.gene.2010.11.002 (英语). 
  84. ^ Barrell BG, Bankier AT, Drouin J. . Nature. 1979-11-08, 282 (5735): 189–194 [2011-08-31]. PMID 226894. doi:10.1038/282189a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7) (英语). 
  85. ^ Jukes TH, Osawa S. . Experientia. 1990-12-01, 46 (11-12): 1117–1126 [2011-09-01]. PMID 2253709. doi:10.1007/BF01936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8) (英语). 
  86. ^ SM Khan, RM Smigrodzki, R Swerdlow. Cell and animal models of mtDNA biology: progress and prospects (PDF).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Cell Physiology. Feb 2007, 292 (2): C658–C669. PMID 16899549. doi:10.1152/ajpcell.00224.2006 (英语). 
  87. ^ F Yamao, A Muto, Y Kawauchi, M Iwami, S Iwagami, Y Azumi, and S Osawa. UGA is read as tryptophan in Mycoplasma capricolum (PDF).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pr 1985, 82 (8): 2306–2309. PMC 397546 . PMID 3887399. doi:10.1073/pnas.82.8.2306 (英语). 
  88. ^ Salas-Marco J, Fan-Minogue H, Kallmeyer AK, Klobutcher LA, Farabaugh PJ, Bedwell DM. Distinct paths to stop codon reassignment by the variant-code organisms Tetrahymena and Euplotes (PD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Jan 2006, 26 (2): 438–447. PMC 1346903 . PMID 16382136. doi:10.1128/MCB.26.2.438-447.2006 (英语). 
  89. ^ 陈惟昌、陈志华、王自强、刘伟、左琳. . 生物物理学报. Mar 2002, 18 (1): 87–94 [2011-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英语). 
  90. ^ 蒋春笋、肖伟明、陈佺. . 生物物理学报. 2007, 23 (4): 256–264 [2011-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5) (中文). 
  91. ^ Hermann GJ, Thatcher JW, Mills JP, Hales KG, Fuller MT, Nunnari J, Shaw JM. Mitochondrial Fusion in Yeast Requires the Transmembrane GTPase Fzo1p (PDF). 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1998-10-19, 143 (2): 359–373. PMC 2132826 . PMID 9786948. doi:10.1083/jcb.143.2.359 (英语). 
  92. ^ Diaz F, Moraes CT. . Cell Calcium. Jul 2008, 44 (1): 24–35 [2011-09-01]. PMID 183952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英语). 
  93. ^ 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et al. 14. Energy Conversion: Mitochondria and Chloroplasts (The Genetic Systems of Mitochondria and Plastids).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New York: Garland Science. 2002 [2011-09-02]. ISBN 0-8153-3218-1. (原始内容于2019-09-25) (英语). 
  94. ^ 孟紫强、耿红. (PDF). 生命的化学. 2002, 22 (2): 118–120 [2011-09-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0) (中文). 
  95. ^ Westermann B. . EMBO Reports. Jun 2002, 3 (6): 527–531 [2011-09-02]. ISSN 1469-221X. PMC 1084147 . PMID 12052774. doi:10.1093/embo-reports/kvf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5) (英语). 
  96. ^ Westermann B. (PDF).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8-03-27, 283 (20): 13501–13505 [2011-09-02]. PMID 18372247. doi:10.1074/jbc.R80001120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7-24) (英语). 
  97. ^ 耿红、孟紫强. 线粒体融合机制研究进展.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3, 25 (1): 17–21 [2011-09-02]. (原始内容于2012-01-14) (中文). 
  98. ^ RamonCastro JA, Picornell A, Ramon M. Mitochondrial DNA: a tool for populational genetics studies (PDF). International Microbiology. Dec 1998, 1 (4): 327–332 [2011-08-29]. PMID 10943382. (原始内容 (PDF)于2003-03-19) (英语). 
  99. ^ Torroni A, Achilli A, Macaulay V, Richards M, Bandelt HJ. . Trends Genet. Jun 2006, 22 (6): 339–345 [2011-08-29]. PMID 16678300. doi:10.1016/j.tig.2006.04.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8) (英语). 
  100. ^ Cann RL, Stoneking M, Wilson AC. (PDF). Nature. 1987-01-01, 325 (6099): 31–36 [2011-08-29]. PMID 3025745. doi:10.1038/325031a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4-21) (英语). 
  101. ^ Garrigan D, Hammer MF. .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Sep 2006, 7 (9): 669–680 [2011-08-29]. PMID 16921345. doi:10.1038/nrg19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6) (英语). 
  102. ^ Krings M, Stone A, Schmitz RW, Krainitzki H, Stoneking M, Pääbo S. (PDF). Cell. 1997-07-11, 90 (1): 19–30. PMID 9230299. doi:10.1016/S0092-8674(00)8031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3-04) (英语). 
  103. ^ Peter A. Underhill, Peidong Shen, Alice A. Lin, Li Jin, Giuseppe Passarino, Wei H. Yang, Erin Kauffman, Batsheva Bonné-Tamir, Jaume Bertranpetit, Paolo Francalacci, Muntaser Ibrahim, Trefor Jenkins, Judith R. Kidd, S. Qasim Mehdi, Mark T. Seielstad, R. Spencer Wells, Alberto Piazza, Ronald W. Davis, Marcus W. Feldman, L. Luca Cavalli-Sforza & Peter. J. Oefner. Y chromosome sequence variation and the history of human populations. Nature Genetics. Nov 2000, 26 (3): 358–361 [2011-08-29]. PMID 11062480. doi:10.1038/81685. (原始内容于2009-05-01) (英语). 
  104. ^ Harding RM, Fullerton SM, Griffiths RC, Bond J, Cox MJ, Schneider JA, Moulin DS, Clegg JB. (PDF).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Apr 1997, 60 (4): 772–789 [2011-08-29]. PMC 1712470 . PMID 91065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0) (英语). 
  105. ^ Mittal M, Siddiqui MR, Tran K, Reddy SP, Malik AB.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inflammation and tissue injury.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14, 20 (7): 1126-1167. doi:10.1089/ars.2012.5149. 
  106. ^ Murphy, M., Hartley, R. Mitochondria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common pathologie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8, 17: 865-886. doi:10.1038/nrd.2018.174. 

外部連結

線粒體, 线粒体, mitochondrion, 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 直径在0, 5到10微米左右, 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 蓝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 大多数真核细胞或多或少都拥有线粒体, 但它们各自拥有的线粒体在大小, 数量及外观等方面上都有所不同, 这种细胞器拥有自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体系, 但因其基因组大小有限, 所以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 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合成三磷酸腺苷, 的主要场所, 为细胞的活动提供了化学能量, 所以有, 細胞的發電站, powerh. 线粒体 mitochondrion 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 1 直径在0 5到10微米左右 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 蓝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 大多数真核细胞或多或少都拥有线粒体 但它们各自拥有的线粒体在大小 数量及外观等方面上都有所不同 2 这种细胞器拥有自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体系 但因其基因组大小有限 所以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 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合成三磷酸腺苷 ATP 的主要场所 为细胞的活动提供了化学能量 所以有 細胞的發電站 the powerhouse of the cell 之称 3 除了为细胞供能外 线粒体还参与诸如细胞分化 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等过程 并拥有调控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能力 4 線粒體 的各地常用別名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下哺乳动物肺组织中的两个线粒体 中国大陸線粒體臺灣粒線體港澳線粒體细胞生物学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核仁 细胞核 核糖体 囊泡 粗面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骨架 光面内质网 线粒体 液泡 胞质溶胶 溶酶体 中心体 细胞膜线粒体的基本结构 1 线粒体外膜2 膜间隙 3 嵴内间隙 4 嵴外间隙5 内层 8 线粒体内膜9 内界膜 10 嵴膜 dd 6 基质 7 线粒体嵴11 线粒体DNA 12 基质颗粒13 核糖体14 ATP 合酶15 孔蛋白英文中的 线粒体 mitochondrion 复数形式为 mitochondria 一词是由希腊语中的 线 mitos 或 mitos 和 颗粒 xondrion 或 chondrion 组合而成的 在 线粒体 这一名称出现前后 粒体 球状体 等众多名字曾先后或同时被使用 5 注 1 目录 1 概况 2 发现及研究的历史 3 结构 3 1 外膜 3 2 膜间隙 3 3 内膜 3 4 嵴 3 5 基质 4 功能 4 1 能量转化 4 1 1 三羧酸循環 4 1 2 氧化磷酸化 4 2 储存钙离子 4 3 粒線體自噬 4 4 其他功能 5 起源假说 5 1 内共生假说 5 2 非内共生假说 6 遗传学 6 1 基因组 6 2 遗传密码 6 3 分裂与融合 6 4 群体遺傳學 7 机能障碍与疾病 8 粒線體缺陷疾病 9 参见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2 外部連結概况 编辑大小粒線體直径一般为0 5 1 0mm 长1 5 3 0mm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6 在动物细胞中 线粒体大小受细胞代谢水平限制 7 不同组织在不同条件下可能产生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 称为 巨线粒体 英语 megamitochondria megamitochondria 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10 20mm 神经元胞体中的线粒体尺寸差异很大 有的也可能长达10mm 人类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则更长 可达40mm 8 有研究表明在低氧气分压的环境中 某些如烟草的植物的线粒体能可逆地变为巨线粒体 长度可达80mm 并形成网络 9 形状线粒体一般呈短棒状或圆球状 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 还可呈环状 线状 哑铃状 分杈状 扁盘状或其它形状 成型蛋白 shape forming protein 介导线粒体以不同方式与周围的细胞骨架接触或在线粒体的两层膜间形成不同的连接可能是线粒体在不同细胞中呈现出不同形态的原因 10 数量不同生物的不同组织中线粒体数量的差异是巨大的 11 有许多细胞拥有多达数千个的线粒体 如肝脏细胞中有1000 2000个线粒体 而一些细胞则只有一个线粒体 如酵母菌细胞的大型分支线粒体 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线粒体 12 一般来说 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取决于该细胞的代谢水平 代谢活动越旺盛的细胞线粒体越多 分布线粒体分布方向与微管一致 13 通常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 如在肾脏细胞中靠近微血管 呈平行或栅状排列 在肠表皮细胞中呈两极分布 集中在顶端和基部 在精子中分布在鞭毛中区 在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中 随着细胞逐渐成熟 线粒体会由在细胞周边分布发展成均匀分布 14 15 线粒体在细胞质中能以微管为导轨 由马达蛋白提供动力向功能旺盛的区域迁移 组成线粒体的化学组分主要包括水 蛋白质和脂质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辅酶等小分子及核酸 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 70 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既有可溶的也有不溶的 可溶的蛋白质主要是位于线粒体基质的酶和膜的外周蛋白 不溶的蛋白质构成膜的本体 其中一部分是镶嵌蛋白 也有一些是酶 线粒体中脂类主要分布在两层膜中 占干重的20 30 在线粒体中的磷脂占总脂质的3 4以上 同种生物不同组织线粒体膜中磷脂的量相对稳定 16 含丰富的心磷脂和较少的胆固醇是线粒体在组成上与细胞其他膜结构的明显差别 结构线粒体由外至内可划分为线粒体外膜 OMM 线粒体膜间隙 线粒体内膜 IMM 和线粒体基质四个功能区 处于线粒体外侧的膜彼此平行 都是典型的单位膜 其中 线粒体外膜较光滑 起细胞器界膜的作用 线粒体内膜则向内皱褶形成线粒体嵴 负担更多的生化反应 这两层膜将线粒体分出两个区室 位于两层线粒体膜之间的是线粒体膜间隙 被线粒体内膜包裹的是线粒体基质 发现及研究的历史 编辑 阿尔伯特 冯 科立克 瑞士科学家 线粒体的发现者 线粒体的研究是从19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 1857年 瑞士解剖学家及生理学家阿尔伯特 冯 科立克在肌肉细胞中发现了颗粒状结构 17 另外的一些科学家在其他细胞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构 证实了科立克的发现 普魯士王國病理学家及组织学家理查德 阿尔特曼 英语 Richard Altmann 将这些颗粒命名为 原生粒 bioblast 并于1886年发明了一种鉴别这些颗粒的染色法 阿尔特曼猜测这些颗粒可能是共生于细胞内的独立生活的细菌 18 1898年 德国科学家卡尔 本达 英语 Carl Benda 因这些结构时而呈线状时而呈颗粒状 注 2 所以用希腊语中 线 和 颗粒 对应的两个词 mitos 和 chondros 组成 mitochondrion 来为这种结构命名 这个名称被沿用至今 19 一年后 美国化学家莱昂诺尔 米歇利斯 英语 Leonor Michaelis 开发出用具有还原性的健那绿染液为线粒体染色的方法 并推断线粒体参与某些氧化反应 20 这一方法于1900年公布 并由美国细胞学家埃德蒙 文森特 考德里 Edmund Vincent Cowdry 推广 21 1913年 德国生物化学家奥托 海因里希 沃伯格成功完成线粒体的粗提取且分离得到一些催化与氧有关的反应的呼吸酶 并提出这些酶能被氰化物 如氢氰酸 抑制的猜想 22 英国生物学家大卫 基林 英语 David Keilin 在1923年至1933年这十年间对线粒体内的氧化还原链 redox chain 的物质基础进行探索 辨别出反应中的电子载体 细胞色素 23 沃伯格于1931年因 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及作用方式 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4 结构 编辑 线粒体剖面图 外膜 编辑 主条目 线粒体外膜 线粒体外膜是位于线粒体最外围的一层单位膜 厚度约为6 7nm 其中磷脂与蛋白质的质量为0 9 1 与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同一比例相近 线粒体外膜中酶的含量相对较少 其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线粒体外膜包含称为 孔蛋白 的整合蛋白 其内部通道宽約2 3nm 这使线粒体外膜对分子量小于5000Da的分子完全通透 分子量大于上述限制的分子则需拥有一段特定的信号序列以供识别并通过外膜转运酶 translocase of the outer membrane TOM 的主动运输来进出线粒体 25 线粒体外膜主要参与诸如脂肪酸链延伸 肾上腺素氧化以及色氨酸生物降解等生化反应 它也能同时对那些将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彻底氧化的物质先行初步分解 细胞凋亡过程中 线粒体外膜对多种存在于线粒体膜间隙中的蛋白的通透性增加 26 使致死性蛋白进入细胞质基质 促进了细胞凋亡 27 高分辨三维X射线摄影可见内质网及线粒体之间的有20 膜是紧密接触的 28 在这些接触位点上线粒体外膜与内质网膜通过某些蛋白质相连 形成称为 线粒体结合内质网膜 mitochondria associated ER membrane MAM 的结构 该结构在脂质的相互交换和线粒体与内质网间的钙离子信号传导等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 29 膜间隙 编辑 主条目 线粒体膜间隙 线粒体膜间隙是线粒体外膜与线粒体内膜之间的空隙 宽约6 8nm 其中充满无定形液体 由于线粒体外膜含有孔蛋白 通透性较高 而线粒体内膜通透性较低 所以线粒体膜间隙内容物的组成与细胞质基质十分接近 含有众多生化反应底物 可溶性的酶和辅助因子等 线粒体膜间隙中还含有比细胞质基质中浓度更高的腺苷酸激酶 单磷酸激酶和二磷酸激酶等激酶 其中腺苷酸激酶是线粒体膜间隙的标志酶 线粒体膜间隙中存在的蛋白质可统称为 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全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30 内膜 编辑 主条目 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内膜是位于线粒体外膜内侧 包裹着线粒体基质的单位膜 线粒体内膜中蛋白质与磷脂的质量比约为0 7 0 3 并含有大量的心磷脂 心磷脂常为细菌细胞膜的成分 31 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分会向线粒体基质折叠形成线粒体嵴 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 线粒体内膜含有電子傳遞鏈 ETC 以及比外膜更多的蛋白质 超过151种 约占线粒体所含所有蛋白质的五分之一 所以承担着更复杂的生化反应 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中的几类蛋白质主要负责以下生理过程 特异性载体运输磷酸 谷氨酸 鸟氨酸 各种离子及核苷酸等代谢产物和中间产物 内膜转运酶 translocase of the inner membrane TIM 运输蛋白质 参与氧化磷酸化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参与ATP的合成 控制线粒体的分裂与融合 32 嵴 编辑 主条目 线粒体嵴 线粒体嵴简称 嵴 是线粒体内膜向线粒体基质折褶形成的一种结构 线粒体嵴的形成增大线粒体内膜的表面积 在不同种类的细胞中 线粒体嵴的数目 形态和排列方式可能有较大差别 线粒体嵴主要有几种排列方式 分别称为 片状嵴 lamellar cristae 管状嵴 tubular cristae 和 泡状嵴 vesicular cristae 33 片状排列的线粒体嵴主要出现在高等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 这些片状嵴多数垂直于线粒体长轴 管状排列的线粒体嵴则主要出现在原生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 有研究发现 睾丸间质细胞中既存在层状嵴也存在管状嵴 34 线粒体嵴上有许多有柄小球体 即线粒体基粒 基粒中含有ATP合酶 能利用呼吸链产生的能量合成三磷酸腺苷 所以需要较多能量的细胞 线粒体嵴的数目一般也较多 但某些形态特殊的线粒体嵴由于没有ATP合酶 所以不能合成ATP 35 基质 编辑 主条目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基质是线粒体中由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内部空间 其中含有参与三羧酸循环 脂肪酸氧化 氨基酸降解等生化反应的酶等众多蛋白质 所以较细胞质基质黏稠 注 3 36 苹果酸脱氢酶是线粒体基质的标志酶 线粒体基质中一般还含有线粒体自身的DNA 即线粒体DNA RNA和核糖体 即线粒体核糖体 线粒体DNA是线粒体中的遗传物质 呈双链环状 并可与多种蛋白质结合成高度紧密的线粒体拟核 一个线粒体中可有一个或数个线粒体DNA分子 线粒体RNA是线粒体DNA的表达产物 RNA编辑也普遍存在于线粒体RNA中 是线粒体产生功能蛋白所必不可少的过程 37 线粒体核糖体是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内的一种核糖体 负责完成线粒体内进行的翻译工作 线粒体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介干55S 56S之间 一般的线粒体核糖体由28S核糖体亚基 小亚基 和39S核糖体亚基 大亚基 组成 38 在这类核糖体中 rRNA约占25 核糖体蛋白质约占75 线粒体核糖体是已发现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类核糖体 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的蛋白质统称为 线粒体基质蛋白质 包括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柠檬酸合成酶以及三羧酸循环酶系中的酶类 大部分线粒体基质蛋白是由核基因编码的 线粒体基质蛋白不一定只在线粒体基质中表达 它们也可以在线粒体外表达 39 功能 编辑能量转化 编辑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氧化代谢的部位 是糖类 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 线粒体负责的最终氧化的共同途径是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 分别对应有氧呼吸的第二 三阶段 注 4 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糖酵解和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三羧酸循环在会产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reduced nicotinarn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H 和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reduced flavin adenosine dinucleotide FADH2 等高能分子 而氧化磷酸化这一步骤的作用则是利用这些物质还原氧气释放能量合成ATP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 1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将能量释放后 可产生30 32分子ATP 考虑到将NADH运入线粒体可能需消耗2分子ATP 40 如果细胞所在环境缺氧 则会转而进行无氧呼吸 此时 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便不再进入线粒体内的三羧酸循环 而是继续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 被NADH还原成乙醇或乳酸等发酵产物 但不产生ATP 所以在无氧呼吸过程中 1分子葡萄糖只能在第一阶段产生2分子ATP 三羧酸循環 编辑 主条目 三羧酸循環 糖酵解中生成的每分子丙酮酸会被主动运输转运穿过线粒体膜 进入线粒体基质后 丙酮酸会被氧化 并与辅酶A结合生成CO2 还原型辅酶 和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是三羧酸循环 也称为 柠檬酸循环 或 Krebs循环 的初级底物 参与该循环的酶除位于线粒体内膜的琥珀酸脱氢酶外都游离于线粒体基质中 41 在三羧酸循环中 每分子乙酰辅酶A被氧化的同时会产生起始电子传递链的还原型辅因子 包括3分子NADH和1分子FADH2 以及1分子三磷酸鸟苷 GTP 氧化磷酸化 编辑 主条目 氧化磷酸化 NADH和FADH2等具有还原性的分子 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还原当量可从由逆向转运蛋白构成的苹果酸 天冬氨酸穿梭系统或通过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电子传递链 在电子传递链里面经过几步反应最终将氧气还原并释放能量 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生成ATP 其余则作为热能散失 在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复合物 NADH 泛醌还原酶 泛醌 细胞色素c还原酶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利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质子逆浓度梯度泵入线粒体膜间隙 虽然这一过程是高效的 但仍有少量电子会过早地还原氧气 形成超氧化物等活性氧 ROS 这些物质能引起氧化应激反应使线粒体性能发生衰退 42 当质子被泵入线粒体膜间隙后 线粒体内膜两侧便建立起了电化学梯度 质子就会有顺浓度梯度扩散的趋势 质子唯一的扩散通道是ATP合酶 呼吸链复合物V 当质子通过复合物从膜间隙回到线粒体基质时 电势能被ATP合酶用于将ADP和磷酸合成ATP 这个过程被称为 化学渗透 是一种协助扩散 彼得 米切尔就因为提出了这一假说而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 1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 博耶和約翰 沃克阐明了ATP合酶的机制 储存钙离子 编辑 软骨细胞中线粒体 字母M附近的黑斑 经钙离子染料染色后得到的电镜照片 线粒体可以储存钙离子 可以和内质网 细胞外基质等结构协同作用 43 从而控制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的动态平衡 44 线粒体迅速吸收钙离子的能力使其成为细胞中钙离子的缓冲区 45 鈣離子可通過粒線體外膜上的電壓依賴性陰離子選擇性通道蛋白 voltage dependent anion selective channel protein VDAC 及內膜上的粒線體Ca2 單向轉運體 mitochondrial Ca2 uniporter MCU 輸送進入粒線體基質 排出粒線體基質時則需要經由粒線體鈉鈣交換器 mitochondrial Na Ca2 exchanger mNCX 和粒線體氫鈣交換器 mitochondrial H Ca2 exchanger mHCX 釋放鈣離子 粒線體和ER間存在類似於神經突觸的間隙 10 60nm 稱為ER 粒線體連結 ER mitochondria tethering 當ER表面之Ins 1 4 5 P3R開啟釋出鈣離子 OMM表面 Ca2 比細胞質 Ca2 高十倍 確保MCU複合物可被活化而允許鈣離子進入粒線體 此構造稱為粒線體相關膜 mitochondria associated membrane MAM 粒線體也可和細胞膜形成類似的間隙 在voltage gated Ca2 channel開啟後OMM表面 Ca2 比細胞質 Ca2 高三倍 稱為細胞膜相關粒線體 plasma membrane associated mitochondria PAM 當細胞去極化而使細胞膜中的電壓敏感型鈣離子通道開啟 細胞外的鈣離子會大量湧入細胞 PAM感應高 Ca2 後透過MCU吸收鈣離子 產生ATP促進細胞分泌激素或供給肌肉收縮 同時高 Ca2 也促進ER中鈣離子累積 經Ryanodine receptor RyR 釋放 calcium induced calcium release CICR 後粒線體在MAM處吸收鈣離子 增強反應 46 在钙离子释放时会引起伴随着较大膜电位变化的 钙波 calcium wave 能激活某些第二信使系统蛋白 协调诸如突触中神经递质的释放及内分泌细胞中激素的分泌 线粒体也参与细胞凋亡时的钙离子信号转导 47 粒線體自噬 编辑 粒線體自噬 mitophagy 為一演化下保留的細胞損傷控制機制 和細胞自噬 autophage 並列人體中兩個最重要的清理機制 其作用為去除功能失調及多餘的粒線體以調控粒線體數量及能量代謝的功能 也與粒線體新生一同構成粒線體的動態平衡 粒線體會隨著老化 功能逐漸受損 而到後期當粒線體所產生的游離基比能量還多時便會累積越來越多的氧化壓力 因此粒線體自噬在這些狀況下便必須啟動 使粒線體可以回收並更新 細胞內有許多不同的訊息傳遞路徑和機制調控粒線體自噬 而其調控路徑可分為泛素依賴 ubiquitin dependent 和非泛素依賴 ubiquitin independent 近年來的研究也顯示出傳遞路徑和執行路經間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 並且強調粒線體凋亡因子 mitophagy factors 是一經過長期演化保留下來的調控機制 且多種類的受器和適應器分子強調了回饋和補償機制在調控粒線體數量的重要性 並且這些複雜的相互關係會確保能量代謝功能的正常以及恆定 並維持粒線體的功能和品質 這些都和細胞以及生命的存活習習相關 其常見的作用機制有PINK1 Parkin mediated mitophagy Parkin independent mitophagy及mitophagy receptors mediated mitophagy 而粒線體自噬在生理中主要可分為三個種類 分別是基礎型 basal mitophagy 壓力誘導型 stress induced 以及計劃型 programmed 基礎型粒線體自噬為持續性的持家作用 用以確保老舊粒線體的更新和汰換 壓力誘導型粒線體自噬則受到細胞外的壓力訊號影響而受到激發 因而促成急性的粒線體清除 而計畫型粒線體自噬則是會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 依據不同的細胞型態而分別啟動 粒線體自噬功能缺陷也與老化及許多病理狀況都有關聯 例如神經退化性疾病 肌肉病變 代謝性疾病 發炎和癌症等 心臟是身體中最耗能的器官之一 因此粒線體的功能和心臟的功能息息相關 若粒線體自噬系統缺損 會引起心肌病變並加劇老化的心臟衰退現象 此外 粒線體自噬也調控血小板的活化 使因缺氧 灌留而造成的心臟受損能受到保護 由此可見粒線體自噬和心血管功能有著極大的關聯 並且是具有保護作用的 此外 如上述所說 粒線體自噬缺損會加劇隨年紀老化的粒腺體衰退 這對不可再生的細胞影響最為嚴重 如神經細胞 因此粒線體自噬缺損可能和神經退化疾病有相當大的關連 而除了粒線體自噬功能缺損外 過度活躍的自噬也會造成問題 如骨髓細胞結構減少 缺血型貧血及B淋巴球細胞減少等症狀 因此 無論是功能缺損或是過度活躍對身體均會造成負面影響 能達到與粒線體生成的平衡才是最佳的 其他功能 编辑 除了合成ATP为细胞提供能量等主要功能外 线粒体还承担了许多其他生理功能 调节膜电位并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 48 当线粒体内膜与外膜接触位点处生成了由己糖激酶 细胞质基质蛋白 外周苯并二氮受体和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 线粒体外膜蛋白 肌酸激酶 线粒体膜间隙蛋白 ADP ATP载体 线粒体内膜蛋白 和亲环蛋白D 线粒体基质蛋白 等多种蛋白质组成的通透性转变孔道 PT孔道 后 会使线粒体内膜通透性提高 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的耗散 从而导致细胞凋亡 49 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也能使诱导凋亡因子 AIF 等分子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 破坏细胞结构 50 细胞增殖与细胞代谢的调控 合成胆固醇及某些血红素 51 线粒体的某些功能只有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才能展现 例如 只有肝脏细胞中的线粒体才具有对氨气 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造成的毒害解毒的功能 52 起源假说 编辑主条目 共生體學說 对于线粒体的起源有两种假说 分别为内共生假说与非内共生假说 内共生假说 编辑 该假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被另一个细胞吞噬的线粒体祖先 原线粒体 一种能进行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的革兰氏阴性菌 这种好氧细菌是变形菌门下的一个分支 与立克次氏体有密切关系 原线粒体被吞噬后 并没有被消化 而是与宿主细胞形成了共生关系 寄主可以从宿主处获得更多营养 而宿主则可使用寄主产生的能量 这种关系增加了细胞的竞争力 使其可以适应更多的生存环境 在长期对寄主和宿主都有利的互利共生中 原线粒体逐渐演变形成了线粒体 使宿主细胞中进行的糖酵解和原线粒体中进行的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成功耦合 53 有研究认为 这种共生关系大约发生在17亿年以前 54 与进化趋异产生真核生物和古细菌的时期几乎相同 55 但线粒体与真核生物细胞核出现的先后关系仍存在争议 56 现已发现支持内共生学说的证据包括 线粒体有內膜 拥有自己的DNA 其形状与细菌的环状DNA类似 线粒体的DNA上编码了在线粒体中表达的特定蛋白质 线粒体的遗传密码与变形菌门细菌的遗传密码更为相似 57 线粒体核糖体不论在大小还是在结构上都与细菌70S核糖体较为相似 而与真核细胞的80S核糖体差异较大 58 非内共生假说 编辑 非内共生假说又称为 细胞分化学说 认为线粒体的发生是由细胞膜或内质网膜等生物膜系统中的膜结构演变而来的 非内共生学说有几种模型 主流的模型认为在细胞进化的最初阶段 原核细胞基因组复制后并不伴有典型的无丝分裂 而是拟核附近的细胞膜内陷形成双层膜 将其中一个基因组包围 隔离 进而发生细胞分裂 未分裂出来的子细胞则缓慢演化为细胞核 线粒体和叶绿体等高度特化的细胞结构 遗传学 编辑基因组 编辑 线粒体的基因组中基因的数量很少 规模远小于细菌基因组 但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源于被吞噬的细菌 那么两者基因组规模应该较为相似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 有猜想认为原线粒体的基因除了丢失了一些外 大部分转移到了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 59 所以核基因编码了超过98 的线粒体蛋白质 60 某些线粒体中不含DNA的生物 如隐孢子虫等 的mtDNA可能已完全丢失或整合入核DNA中 61 线粒体DNA mtDNA 在线粒体中有2 10个备份 62 呈双链环状 但也有呈线状的特例存在 63 mtDNA长度一般为几万至数十万碱基对 人类mtDNA的长度为16 569bp 64 拥有37个基因 编码了两种rRNA 12S rRNA和16S rRNA 22种tRNA 同样转运20种标准氨基酸 只是亮氨酸和丝氨酸都有两种对应的tRNA 以及13种多肽 呼吸链复合物 的亚基 65 mtDNA的长度和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因物种而异 表一列出了几种模式生物mtDNA的长度 表一 几种模式生物mtDNA的长度 生物 学名 mtDNA长度 bp 芽殖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85779 66 裂殖酵母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19431 67 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366924 68 水稻 Oryza sativa 490520 69 秀丽隐杆线虫 Caenorhabditis elegans 13794 70 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19517 71 非洲爪蟾 Xenopus laevis 17553 72 小鼠 Mus musculus 16300 73 mtDNA利用率极高 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之间排列十分紧凑 部分区域还可能出现重叠 即前一个基因的最后一段碱基与下一个基因的第一段碱基相衔接 人类mtDNA中基因间隔区总共只有87bp 占mtDNA总长的0 5 74 mtDNA的两条DNA单链均有编码功能 其中重链编码两个rRNA 12个mRNA和14个tRNA 轻链编码一个mRNA和8个tRNA 75 mtDNA一般没有内含子 如人类的mtDNA等 76 但也已发现某些真核生物的mtDNA拥有内含子 77 这些生物包括 盘基网柄菌 78 等原生生物 79 和酵母菌 其OXi3 基因有9个内含子 80 这些mtDNA中的内含子在基因转录产物的加工和翻译中可能有一定功能 81 线粒体基因组通常都是存在于同一个mtDNA分子中 但少数生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却分别储存在多个不同的mtDNA中 例如 人虱的线粒体基因组就分开储藏于18个长约3 4kb的微型环状DNA中 每个DNA分子只分配到了1 3个基因 82 这些微型环状DNA之间也存在着同源或非同源的基因重组现象 但成因未知 83 遗传密码 编辑 线粒體中拥有一套独特的遗传系统 在进行人类線粒體遗传学研究时 人们确认線粒體的遗传密码与通用遗传密码也有些许差异 84 自从上述发现证明并不只存在单独的一种遗传密码之后 许多有轻微不同的遗传密码都陆续被发现 85 在線粒體的遗传密码中最常见的差异是 AUA由異白胺酸变为甲硫氨酸的密码子 UGA由终止密码子变为色氨酸的密码子 AGA和AGG由精氨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植物等生物的线粒体遗传密码另有差异 参见表二 86 此外 也有某些特例是只涉及终止密码子的 在山羊支原体线粒体遗传密码的UGA由终止密码子变为色氨酸的密码子 而且使用频率比UGG更高 87 四膜虫線粒體遗传密码里只有UGA一种终止密码子 其UAA和UAG由终止密码子变为谷氨酰胺的密码子 而游仆虫線粒體遗传密码里则只有UAA和UAG两种终止密码子 其UGA由终止密码子变为半胱氨酸的密码子 88 通过線粒體遗传密码和通用遗传密码的对比 可以推导出遗传密码演化过程的可能模式 89 表二 線粒體遗传密码与通用遗传密码的差异 密码子 通用密码 線粒體遗传密码真菌 植物 无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UGA 终止密码子 色氨酸 终止密码子 色氨酸 色氨酸AUA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CUA 亮氨酸 苏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AGA AGG 精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丝氨酸 终止密码子分裂与融合 编辑 线粒体的融合是与分裂协同进行的 过程高度保守 需要在多种蛋白质的精确调控下完成 90 两者一般保持动态平衡 这种平衡对维持线粒体正常的形态 分布和功能十分重要 线粒体融合与分裂间的失衡可产生巨型线粒体 这种过大的线粒体常见于病变的肝细胞 恶性营养不良患者的胰脏细胞和白血病患者骨髓的巨噬细胞中 91 分裂异常会导致线粒体破碎 而融合异常则会导致线粒体形态延长 两者都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 92 分裂与融合活动异常的线粒体膜电位通常会降低 并最终经线粒体自噬作用清除 线粒体的分裂在真核细胞内经常发生 为了保证在细胞发生分裂后每个子细胞都能继承母细胞的线粒体 母细胞中的线粒体在一个细胞周期需要至少复制一次 即使是在不再分裂的细胞内 线粒体为了填补已老化的线粒体造成的空缺也需要进行分裂 93 的线粒体以与细菌的无丝分裂类似的方式进行增殖 可细分为三种模式 94 间壁分离 见于部分动物和植物线粒体 线粒体内部首先由内膜形成隔 随后外膜的一部分内陷 插入到隔的双层膜之间 将线粒体一分为二 收缩分离 见于蕨类植物和酵母菌线粒体 线粒体中部先缢缩同时向两端不断拉长然后一分为二 出芽分离 见于藓类植物和酵母菌线粒体 线粒体上先出现小芽 小芽脱落后成长 发育为成熟线粒体 线粒体的融合也是细胞中的基本事件 对线粒体正常功能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类细胞需要通过线粒体融合的互补作用来抵抗衰老 酵母细胞线粒体融合发生障碍会引起呼吸链缺陷 95 线粒体间的融合需在一种分子量约为800kDa的蛋白质复合物 融合装置 fusion machinery 的介导下进行 96 该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锚定 外膜融合 内膜融合以及基质内含物融合 97 群体遺傳學 编辑 因为mtDNA几乎不发生基因重组 所以遗传学家长期将其作为研究群体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的信息来源 98 所有mtDNA是以单一单元 单体型 进行遗传的 而不像细胞核中的DNA储存在多个染色体中 它们在亲本与子代之间的传递关系并不复杂 因此不同个体间mtDNA的联系便可以利用系统发生树来表现 99 而从这些系统发生树的形态中人们可以得知种群的进化史 人类进化遗传学中运用分子钟技术推算出了线粒体夏娃最晚出现的时间 100 这个成果被认为是人类由非洲单地起源的有力依据 101 是利用mtDNA研究群体遗传学的典型例子 另外一个例子是对尼安德特人骨骼化石中mtDNA测序 该测序的结果显示 尼安德特人与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在mtDNA序列上有较大差异 说明两者间缺乏基因交流 102 虽然mtDNA在遗传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但是mtDNA序列中的信息只能反映所考察的群体中的雌性成员的演化进程 而不能代表整个种群 这一缺陷需要由对父系遗传序列 如Y染色体上的非重组区 的测序弥补 103 广义上来说 只有既考虑了mtDNA又考虑了核DNA的遗传学研究才能为种群的进化史提供全面的线索 104 机能障碍与疾病 编辑正常細胞含數個至千餘個相同的粒線體 如細菌大小 研究證實 在老人身上 其身體細胞內粒線體的含量有明顯減少 粒線體負責製造腺苷三磷酸ATP 如同發電機一般 是身體能量的來源 其在轉換為ATP能量的過程需動用電子傳遞 如果沒有正確捕捉到電子 逸出的電子會與氧分子結合成超氧自由基 很容易破壞鹼基而造成粒線體DNA突變 進而累積一些細胞的衰老或疾病因子 像是一些老年疾病 糖尿病 心臟病 關節炎等 都與粒線體DNA變異有關 另外 這些超氧自由基也會活化發炎反應 造成身體內其他的組織受損 105 除了超氧自由基之外 鈣離子失衡 粒線體本身的生長受阻 破壞粒線體分裂與融合的動態平衡 MPTP的誘導 不適當的活化細胞凋亡機制以及NAD 的消耗殆盡 都是造成粒線體功能障礙的原因 或是在粒線體失去功能後所看到的變化 由於代謝症候群或是神經退化障礙等病理變化都可以看到這些粒線體功能失調的蹤跡 現今科學界已聚焦在粒線體功能身上 為這些病理變化找出新的治療策略 106 粒線體缺陷疾病 编辑線粒體病 mitochondrial disorders 是遺傳缺損引起線粒體代謝酶缺陷 致使ATP合成障礙 能量來源不足導致的一組異質性病變 線粒體是密切與能量代謝相關的細胞器 無論是細胞的存活 氧化磷酸化 和細胞死亡 凋亡 均與線粒體功能有關 特別是呼吸鏈的氧化磷酸化異常與許多人類疾病有關 Luft等 1962 首次報道一例線粒體肌病 生化研究證實為氧化磷酸化脫耦聯引起 Anderson 1981 測定人類線粒體DNA mtDNA 全長序列 Holt 1988 首次發現線粒體病患者mtDNA缺失 證實mtDNA突變是人類疾病的重要病因 建立了有別于傳統孟德爾遺傳的線粒體遺傳新概念 根據線粒體病變部位不同可分為 線粒體肌病 mitochondrial myopathy 線粒體病變侵犯骨骼肌為主 線粒體腦肌病 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病變同時侵犯骨骼肌和中樞神經系統 線粒體腦病病變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為主 参见 编辑 生物学主题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主题 內共生理論 呼吸作用 化学渗透假说 叶绿体 线粒体病 线粒体DNA 糖酵解 线粒体遗传学 线粒体核糖体 紡錘核移植 Spindle transfer spindle nuclear transfer 線粒體病 Mitochondrial disease 注释 编辑 这些现在已不再继续使用的名称包括 blepharoblast condriokont chondriomite chondrioplast chondriosome chondrioshere filum fuchsinophilic granule interstitial body korner fadenkorner mitogel parabasal body plasmasome plastochondria plastome sphereoplast和vermicle等 按首字母在英文字母表中的顺序排列 其中 chondriosome 可译为 颗粒体 直至1982年仍见诸欧洲各国的科学文献 现在人们已经了解前人观察细胞时发现线粒体呈现不同形状的原因 一方面 线粒体自身形状多变 另一方面 制备切片时切割细胞的角度不同也会影响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线粒体的形状 线粒体基质中每1mL的水溶解了约1 25mg的蛋白质 而细胞质基质中每1mL的水中只溶解了约0 26mg蛋白质 所以线粒体基质较细胞质基质黏稠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对应的是糖酵解 是糖类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产生丙酮酸的hi过程 该过程在细胞质基质内完成 能释放少量能量 参考文献 编辑 朱正威 赵占良等 生物1分子与细胞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 53 54 2011年 ISBN 978 7 107 17670 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13 中文 Henze K Martin W Evolutionary biology essence of mitochondria Nature 2003 11 13 426 6963 127 128 2011 08 16 PMID 14614484 doi 10 1038 426127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7 英语 Campbell Neil A Brad Williamson Robin J Heyden Biology Exploring Life Boston Massachusetts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 2011 08 16 ISBN 0 13 250882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1 02 英语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McBride HM Neuspiel M Wasiak S Mitochondria more than just a powerhouse Curr Biol 2006 07 25 16 14 R551 R560 2011 08 16 PMID 16860735 doi 10 1016 j cub 2006 06 0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21 英语 William Bechtel Discovering cell mechanisms the creation of modern cell bi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04 28 81 2011 08 28 ISBN 978 0 521 72944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3 11 英语 肖义军 俞如旺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实验的建议 生物学教学 2011 2 60 60 2011 08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14 中文 Bereiter Hahn J Voth M Metabolic control of shape and structure of mitochondria in situ Biology of the Cell 1983 47 309 322 英语 Pieter Vanden Berghe Grant W Hennig and Terence K Smith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mittent mitochondrial transport in guinea pig enteric nerve fibers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 2003 10 30 286 4 G671 G682 doi 10 1152 ajpgi 00283 2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6日 英语 K Van Gestel and J P Verbelen Giant mitochondria are a response to low oxygen pressure in cells of tobacco Nicotiana tabacum L J Exp Bot 2002 01 18 53 371 1215 1218 2011 08 17 doi 10 1093 jexbot 53 371 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5 03 英语 Robert E Jensen Control of Mitochondrial Shape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Aug 2005 17 4 384 388 doi 10 1016 j ceb 2005 06 011 英语 Julie St Pierre Master of Mitochondrial Number PDF J Exp Biol 208 vii 2005 02 01 2011 08 16 doi 10 1242 jeb 0144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6 03 05 英语 李依新 潘桂珍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 PDF 生物学教学 2007 32 8 68 69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党永明 房亚东 胡炯宇等 成体大鼠心肌细胞微管解聚对线粒体分布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中华烧伤杂志 2010年二月 26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2 15 中文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刘姗 李媛 高选 杨慧军 颜军昊 陈子江 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前后线粒体分布的变化 解剖学报 2007 38 5 2011 08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14 中文 曲杨燕 刘云海 郭勇 李凯 赵雁伟 李晓燕 倪和民 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线粒体分布变化 PDF 畜牧兽医学报 2009 8 1258 1261 2011 08 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1 12 15 中文 Sidney Fleischer George Rouser Becca Fleischer Anna Casu and Gene Kritchevsky Lipid composition of mitochondria from bovine heart liver and kidney PDF The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May 1967 8 3 170 180 2011 08 24 PMID 429222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0 07 24 英语 Albert von Kolliker 1817 1905 Wurzburger histologis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68 11 25 206 9 2111 2112 2011 08 25 PMID 4880509 doi 10 1001 jama 1968 03150090187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08 英语 Richard Altmann Die elementarorganismen und ihre beziehungen zu den zellen Veit 1894 2011 08 25 ISBN 978 3 8364 0891 2 OCLC 11276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9 19 德语 Carl Benda Weitere Mitteilungen uber die Mitochondria Verh Physiol Ges Berlin Jahrg 1899 99 4 7 376 383 德语 Leonor Michaelis Die vitale Farbung eine Darstellungsmethode der Zellgranula PDF Arch Mikrosk Anat 1900 55 558 575 德语 永久失效連結 Leonor Michaelis with additions by D A Macinnes and S Granick Leonor Michaelis PDF 1958 284 2011 08 2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10 15 英语 Otto Heinrich Warburg Uber die Rolle des Eisens in der Atmung des Seeigeleis nebst Bemerkungen uber einige durch Eisen beschleunigte Oxydationen Hoppe Seyler s Zeitschrift fur physiologische Chemie 1914 01 01 92 3 ISSN 0018 4888 doi 10 1515 bchm2 1914 92 3 231 德语 David Keilin On cytochrome a respiratory pigment common to animals yeast and higher plant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 1925 08 01 98 690 312 339 2011 08 28 doi 10 1098 rspb 1925 00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08 英语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31 2011 08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2 19 Your discovery about the nature and effect of the ferment of respiration which the Caroline Institute is rewarding this year with Alfred Nobel s Priz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has added a link of brilliant achievement to the chain that binds for all time John Mayow 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 and Otto Warburg Herrmann JM Neupert W Protein transport into mitochondria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2000 04 04 3 2 210 214 2011 08 20 PMID 10744987 doi 10 1016 S1369 5274 00 00077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1 21 英语 Chipuk JE Bouchier Hayes L Green DR Mitochondrial outer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during apoptosis the innocent bystander scenario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2006 05 19 13 8 1396 1402 2011 08 20 PMID 16710362 doi 10 1038 sj cdd 44019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7 英语 J D Robertson B Zhivotovsky V Gogvadze and S Orrenius 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an open and shut case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2003 10 11 485 487 2011 08 19 doi 10 1038 sj cdd 440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5 16 英语 PACS 2可控制内质网与线粒体之间的信息及介导Bid凋亡 生命的化学 2005 25 2 168 168 2011 08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13 中文 Hayashi T Rizzuto R Hajnoczky G Su TP MAM more than just a housekeeper Trends Cell Biol Feb 2009 19 2 81 88 2011 08 20 PMC 2750097 PMID 19144519 doi 10 1016 j tcb 2008 12 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7 英语 付玉龙 杨晓明 线粒体膜间隙蛋白的转运机制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06 3 3 2011 08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21 中文 McMillin JB Dowhan W Cardiolipin and apoptosis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2 12 30 1585 2 3 97 107 2011 08 20 PMID 12531542 doi 10 1016 S1388 1981 02 00329 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7 英语 Alberts Bruce Alexander Johnson Julian Lewis Martin Raff Keith Roberts Peter Walter 14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2002 2011 08 20 ISBN 0 8153 3218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19 英语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Hanaki M Tanaka K Kashima 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 on mitochondrial cristae in the rat adrenal cortex Journal of Electron Microscopy 1985 34 4 373 380 2011 08 21 PMID 3837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28 英语 Frederick P Prince Mitochondrial cristae diversity in human Leydig cells a revised look at cristae morphology in these steroid producing cells Anat Rec 1999 04 01 254 4 534 541 2011 08 21 PMID 102032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14 英语 Frederick P Prince Lamellar and tubular associations of the mitochondrial cristae unique forms of the cristae present in steroid producing cells Mitochondrion Feb 2002 1 4 381 389 doi 10 1016 S1567 7249 01 00038 1 英语 Soboll S Scholz R Freisl M Elbers R amp Heldt H W Distribution of metabolites between mitochondria and cytosol of perfused liver J M Tager Hans Dieter Soling John R Williamson 编 Use of Isolated Liver Cells and Kidney Tubules in Metabolic Studies New York Elsevier 1976 29 40 ISBN 978 0444109255 OCLC 2137029 LCCN 76 0 英语 谢红卫 陈光辉 李绍清 谭艳平 线粒体RNA编辑的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05 5 404 408 2011 08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21 英语 O Brien T W The General Occurrence of 55S Ribosomes in Mammalian Liver Mitochondria PDF J Biol Chem 1971 05 25 245 10 3409 3417 2011 08 21 PMID 493006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0 07 24 英语 Jianzhong Jiang Ying Zhang Adrian R Krainer Rui Ming Xu Crystal structure of human p32 a doughnut shaped acidic mitochondrial matrix protein PDF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of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9 03 30 96 7 3572 3577 PMID 10097078 英语 Reginald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20 Electron Transport an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Biochemistry 4th Mary Finch Dec 2008 623 2011 09 02 ISBN 0 495 10935 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3 03 英语 King A Selak MA Gottlieb E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and fumarate hydratase linking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cancer Oncogene 2006 08 07 25 34 4675 4682 2011 08 28 PMID 16892081 doi 10 1038 sj onc 12095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7 英语 Huang H Manton KG The role of oxidative damage in mitochondria during aging A review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2004 05 01 9 1100 1117 2011 08 28 PMID 14977532 doi 10 2741 12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8 英语 Pizzo P Pozzan T Mitochondria endoplasmic reticulum choreography structure and signaling dynamics Trends in Cell Biology Oct 2007 17 10 511 517 2011 08 30 PMID 17851078 doi 10 1016 j tcb 2007 07 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8 英语 Editor in chief George J Siegel editors Bernard W Agranoff et al 23 Siegel GJ Agranoff BW Fisher SK Albers RW Uhler MD 编 Basic Neurochemistry 6 Lippincott Williams amp Wilkins 1999 part 3 2011 08 30 ISBN 0 397 51820 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21 英语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CT Brighton RM Hunt Mitochondrial calcium and its role in calcification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1974 100 100 406 416 PMID 4134194 doi 10 1097 00003086 197405000 00057 英语 永久失效連結 Giorgi C Marchi S amp Pinton P The machineries regulation and cellular functions of mitochondrial calcium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018 19 11 713 730 Hajnoczky G Csordas G Das S Garcia Perez C Saotome M Sinha Roy S Yi M Mitochondrial calcium signalling and cell death approaches for assessing the role of mitochondrial Ca2 uptake in apoptosis Cell Calcium Nov Dec 2006 40 5 6 553 560 2011 08 30 PMC 2692319 PMID 17074387 doi 10 1016 j ceca 2006 08 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7 英语 Green DR Apoptotic pathways the roads to ruin Cell 1998 09 18 94 6 695 698 2011 08 30 PMID 9753316 doi 10 1016 S0092 8674 00 81728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7 英语 Zamzami N Hirsch T Dallaporta B Petit PX Kroemer G Mitochondrial implication in accidental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apoptosis and necrosis PDF Journal of Bioenergetics and Biomembranes 1997 04 02 29 2 185 193 PMID 9239543 doi 10 1023 A 1022694131572 英语 永久失效連結 白世平 罗绪刚 吕 林 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介导作用 生命科学 Aug 2006 18 4 368 372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Oh hama T Evolutionary consideration on 5 aminolevulinate synthase in nature Origins of Life and Evolution of Biospheres Aug 1997 27 4 405 412 2011 08 30 PMID 9249985 doi 10 1023 A 10065836013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8 英语 Campbell JW Smith DD Jr Vorhaben JE Avian and Mammalian Mitochondrial Ammonia Detoxifying Systems in Tortoise Liver Science 1985 04 19 228 4697 349 351 PMID 17790238 doi 10 1126 science 228 4697 349 英语 Emelyanov VV Mitochondrial connection to the origin of the eukaryotic cell PDF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pr 2003 270 8 1599 1618 2011 08 30 PMID 12694174 doi 10 1046 j 1432 1033 2003 03499 x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2 01 12 英语 Emelyanov VV Rickettsiaceae rickettsia like endosymbionts and the origin of mitochondria PDF Bioscience Reports Feb 2001 21 1 1 17 PMID 11508688 doi 10 1023 A 1010409415723 英语 Feng D F Cho G Doolittle RF Determining divergence times with a protein clock update and reevalu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7 11 25 94 24 13028 13033 2011 08 30 PMC 24257 PMID 9371794 doi 10 1073 pnas 94 24 13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02 英语 Gray MW Burger G Lang BF Mitochondrial evolution Science journal 1999 03 05 283 5407 1476 1481 2011 08 30 PMID 10066161 doi 10 1126 science 283 5407 14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0 02 英语 cite journal 线粒体的RNA聚合酶可被原核细胞RNA聚合酶抑制剂利福霉素所抑制 但不被真核细胞RNA聚合酶抑制剂放线菌素D所抑制等 author Futuyma DJ title On Darwin s Shoulders journal Natural History volume 114 issue 9 pages 64 68 doi url http www mendeley com research darwins shoulders darwins shoulders language en date 2005 11 01 O Brien TW Properties of human mitochondrial ribosomes IUBMB Life Sep 2003 55 9 505 513 2011 08 30 PMID 14658756 doi 10 1080 15216540310001626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8 英语 Ryan MT Hoogenraad NJ Mitochondrial nuclear communications PDF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2007 76 701 722 2011 09 01 ISSN 0066 4154 PMID 17227225 doi 10 1146 annurev biochem 76 052305 09172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 10 31 英语 Stolzenberg N Nguyen The B Salducci MD Cavalli L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and Mitochondrial Heritage on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sh in a Hybrid Zone PLoS One 2009 06 18 4 6 e5962 2011 09 01 PMID 19536286 doi 10 1371 journal pone 00059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9 14 英语 Henriquez FL Richards TA Roberts F McLeod R Roberts CW The unusual mitochondrial compartment of Cryptosporidium parvum Trends in Parasitology 2005 February 21 2 68 74 PMID 15664529 doi 10 1016 j pt 2004 11 010 英语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Wiesner RJ Ruegg JC Morano I Counting target molecules by exponenti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opy number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rat tissues Biochim Biophys Acta 1992 03 16 183 2 553 559 2011 08 31 PMID 15505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8 英语 Fukuhara H Sor F Drissi R Dinouel N Miyakawa I Rousset and Viola AM Linear mitochondrial DNAs of yeasts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and general features PD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Apr 1993 13 4 2309 2314 2011 08 31 PMC 359551 PMID 8455612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05 20 英语 Anderson S Bankier AT Barrell BG de Bruijn MH Coulson AR et al Sequenc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mitochondrial genome Nature 1981 04 09 410 5806 141 2011 08 21 PMID 7219534 doi 10 1038 290457a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7 22 英语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Chan DC Mitochondria Dynamic Organelles in Disease Aging and Development Cell 2006 06 30 125 7 1241 1252 2011 08 31 PMID 16814712 doi 10 1016 j cell 2006 06 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21 英语 Foury F Roganti T Lecrenier N Purnelle B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DF FEBS Letters 1998 12 04 440 3 325 331 PMID 987239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7 07 20 英语 BF Lang R Cedergren MW Gray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fission yeast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highly homologous introns are inserted at the same position of the otherwise less conserved cox1 genes in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and Aspergillus nidulans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Sep 1984 3 9 2129 2136 2011 08 31 PMC 557654 PMID 6092057 doi 10 1111 j 1432 1033 1987 tb13641 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5 11 英语 J Marienfeld M Unseld P Brandt A Brennicke Genomic recombin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atp6 gen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t the protein processing site creates two different presequences PDF DNA Research 1996 3 5 287 290 PMID 9039497 doi 10 1093 dnares 3 5 287 英语 Y Notsu S Masood T Nishikawa N Kubo G Akiduki M Nakazono A Hirai and K Kadowaki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the rice Oryza sativa L mitochondrial genome frequent DNA sequence acquisition and loss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PDF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02 11 04 268 4 434 445 PMID 12471441 doi 10 1007 s00438 002 0767 1 英语 永久失效連結 R Okimoto JL Macfarlane DR Wolstenholme Evidence for the frequent use of TTG as the translation initiation codon of mitochondrial protein genes in the nematodes Ascaris suum and Caenorhabditis elegan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0 10 25 18 20 6113 6118 2011 08 31 PMC 332414 PMID 2235493 doi 10 1093 nar 18 20 6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5 11 英语 Douglas O Clary Judy M Goddard Susan C Martin Christiane M R Fauron and David R Wolstenholme Drosophila mitochondrial DNA a novel gene order PDF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82 11 11 10 21 6619 6637 2011 08 31 PMC 326953 PMID 6294611 doi 10 1093 nar 10 21 661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05 20 英语 Wong JF Ma DP Wilson RK Roe BA DNA sequence of the Xenopus laevis mitochondrial heavy and light strand replication origins and flanking tRNA genes Nucleic Acids Res 1983 07 25 11 14 4977 4995 2011 08 31 PMC 326100 PMID 63085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0 英语 Goios A Pereira L Bogue M Macaulay V Amorim A mtDNA phylogeny and evolution of laboratory mouse strains PDF Genome Research 2007 02 06 17 3 293 298 2011 08 31 PMC 1800920 PMID 17284675 doi 10 1101 gr 594100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05 20 英语 RI Sukernik OA Derbeneva EB Starikovskaya NV Volodko IE Mihajlovskaya IYu Bychkov MT Lott MD Braun DK Uolles Mitohondrialnyj genom i mitohondrialnye bolezni cheloveka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and Human Mitochondrial Diseases PDF Genetika 2002 38 2 1 10 2011 09 01 PMID 11898607 doi 10 1023 A 101436962434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1 04 21 俄语 DA Clayton Transcription of the Mammalian Mitochondrial Genome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1984 53 573 594 2011 08 31 PMID 6383200 doi 10 1146 annurev bi 53 070184 0030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0 英语 Anderson S Bankier AT Barrell BG de Bruijn MHL Coulson AR et al Sequenc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mitochondrial genome Nature 1981 04 09 290 5806 427 465 2011 08 21 PMID 7219534 doi 10 1038 290457a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7 22 英语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Bernardi G Intervening sequences in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Nature 1978 12 07 276 5688 558 559 2011 08 31 PMID 214710 doi 10 1038 276558a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20 英语 Gray MW Lang BF Burger G Mitochondria of protists 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 2004 38 477 524 2011 08 31 PMID 15568984 doi 10 1146 annurev genet 37 110801 142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0 08 Gray MW Lang BF Cedergren R Golding GB Lemieux C Sankoff D et al Genome structure and gene content in protist mitochondrial DNAs PDF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8 26 4 865 878 2011 08 31 PMC 147373 PMID 9461442 doi 10 1093 nar 26 4 86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05 20 英语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Hebbar SK Belcher SM Perlman PS A maturase encoding group IIA intron of yeast mitochondria self splices in vitro PDF Nucleic Acids Research Apr 1992 20 7 1747 1754 2011 08 31 PMC 312266 PMID 1579468 doi 10 1093 nar 20 7 174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05 20 英语 齐义鹏 酵母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突变的定位和内含子的功能 科学通报 1986 17 1342 1346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Shao R Kirkness EF Barker SC The single mitochondrial chromosome typical of animals has evolved into 18 minichromosomes in the human body louse Pediculus humanus Genome Research Mar 2009 19 5 904 912 2011 08 31 PMC 2675979 PMID 19336451 doi 10 1101 gr 083188 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7 英语 Shao R Barker SC Chimeric mitochondrial minichromosomes of the human body louse Pediculus humanus evidence for homologous and non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Gene 2011 02 15 473 1 36 43 ISSN 0378 1119 PMID 21092752 doi 10 1016 j gene 2010 11 002 英语 Barrell BG Bankier AT Drouin J A different genetic code in human mitochondria Nature 1979 11 08 282 5735 189 194 2011 08 31 PMID 226894 doi 10 1038 282189a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1 07 英语 Jukes TH Osawa S The genetic code in mitochondria and chloroplasts Experientia 1990 12 01 46 11 12 1117 1126 2011 09 01 PMID 2253709 doi 10 1007 BF01936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8 英语 SM Khan RM Smigrodzki R Swerdlow Cell and animal models of mtDNA biology progress and prospects PDF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Cell Physiology Feb 2007 292 2 C658 C669 PMID 16899549 doi 10 1152 ajpcell 00224 2006 英语 F Yamao A Muto Y Kawauchi M Iwami S Iwagami Y Azumi and S Osawa UGA is read as tryptophan in Mycoplasma capricolum PDF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pr 1985 82 8 2306 2309 PMC 397546 PMID 3887399 doi 10 1073 pnas 82 8 2306 英语 Salas Marco J Fan Minogue H Kallmeyer AK Klobutcher LA Farabaugh PJ Bedwell DM Distinct paths to stop codon reassignment by the variant code organisms Tetrahymena and Euplotes PD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Jan 2006 26 2 438 447 PMC 1346903 PMID 16382136 doi 10 1128 MCB 26 2 438 447 2006 英语 陈惟昌 陈志华 王自强 刘伟 左琳 線粒體遗传密码及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对称分析 生物物理学报 Mar 2002 18 1 87 94 2011 09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21 英语 蒋春笋 肖伟明 陈佺 线粒体分裂 融合与细胞凋亡 生物物理学报 2007 23 4 256 264 2011 09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6 15 中文 Hermann GJ Thatcher JW Mills JP Hales KG Fuller MT Nunnari J Shaw JM Mitochondrial Fusion in Yeast Requires the Transmembrane GTPase Fzo1p PDF 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1998 10 19 143 2 359 373 PMC 2132826 PMID 9786948 doi 10 1083 jcb 143 2 359 英语 Diaz F Moraes CT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and turnover Cell Calcium Jul 2008 44 1 24 35 2011 09 01 PMID 183952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0 英语 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et al 14 Energy Conversion Mitochondria and Chloroplasts The Genetic Systems of Mitochondria and Plastids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New York Garland Science 2002 2011 09 02 ISBN 0 8153 3218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25 英语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孟紫强 耿红 与线粒体分裂有关的蛋白质研究进展 PDF 生命的化学 2002 22 2 118 120 2011 09 0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05 20 中文 Westermann B Merging mitochondria matters cellular role and molecular machinery of mitochondrial fusion EMBO Reports Jun 2002 3 6 527 531 2011 09 02 ISSN 1469 221X PMC 1084147 PMID 12052774 doi 10 1093 embo reports kvf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2 15 英语 Westermann B Molecular machinery of mitochondrial fusion and fission PDF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8 03 27 283 20 13501 13505 2011 09 02 PMID 18372247 doi 10 1074 jbc R80001120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0 07 24 英语 耿红 孟紫强 线粒体融合机制研究进展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3 25 1 17 21 2011 09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14 中文 RamonCastro JA Picornell A Ramon M Mitochondrial DNA a tool for populational genetics studies PDF International Microbiology Dec 1998 1 4 327 332 2011 08 29 PMID 1094338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3 03 19 英语 Torroni A Achilli A Macaulay V Richards M Bandelt HJ Harvesting the fruit of the human mtDNA tree Trends Genet Jun 2006 22 6 339 345 2011 08 29 PMID 16678300 doi 10 1016 j tig 2006 04 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8 英语 Cann RL Stoneking M Wilson AC Mitochondrial DNA and human evolution PDF Nature 1987 01 01 325 6099 31 36 2011 08 29 PMID 3025745 doi 10 1038 325031a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1 04 21 英语 Garrigan D Hammer MF Reconstructing human origins in the genomic era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Sep 2006 7 9 669 680 2011 08 29 PMID 16921345 doi 10 1038 nrg19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1 06 英语 Krings M Stone A Schmitz RW Krainitzki H Stoneking M Paabo S Neandertal DNA sequences and the origin of modern humans PDF Cell 1997 07 11 90 1 19 30 PMID 9230299 doi 10 1016 S0092 8674 00 80310 4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1 03 04 英语 Peter A Underhill Peidong Shen Alice A Lin Li Jin Giuseppe Passarino Wei H Yang Erin Kauffman Batsheva Bonne Tamir Jaume Bertranpetit Paolo Francalacci Muntaser Ibrahim Trefor Jenkins Judith R Kidd S Qasim Mehdi Mark T Seielstad R Spencer Wells Alberto Piazza Ronald W Davis Marcus W Feldman L Luca Cavalli Sforza amp Peter J Oefner Y chromosome sequence variation and the history of human populations Nature Genetics Nov 2000 26 3 358 361 2011 08 29 PMID 11062480 doi 10 1038 816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5 01 英语 Harding RM Fullerton SM Griffiths RC Bond J Cox MJ Schneider JA Moulin DS Clegg JB Archaic African and Asian lineages in the genetic ancestry of modern humans PDF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Apr 1997 60 4 772 789 2011 08 29 PMC 1712470 PMID 910652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05 20 英语 Mittal M Siddiqui MR Tran K Reddy SP Malik AB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inflammation and tissue injury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14 20 7 1126 1167 doi 10 1089 ars 2012 5149 Murphy M Hartley R Mitochondria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common pathologie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8 17 865 886 doi 10 1038 nrd 2018 174 外部連結 编辑线粒体研究 mitochondrial net 线粒体 功能决定结构 cytochemistry net MIP 线粒体生理学学会 Portuguese Web Archive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6 05 23 密西根大学提供的结构研究 线粒体外膜蛋白的3维结构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线粒体内膜蛋白的3维结构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阿拉巴马大学提供的线粒体相关链接 美因茨大学提供的线粒体图册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威斯康星大学提供的线粒体蛋白间的合作关系研究资料 Cell Centered Database中的线粒体资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提供的线粒体电子断层扫描重建资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鼠肝脏线粒体的低温电子断层扫描视频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線粒體 amp oldid 7449469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