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明朝七卿年表

明朝七卿年表,即尚书与都御史年表,旨在列举中国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祯末年(1644年),以及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至永曆朝廷末年(1662年)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与都察院的最高长官。除短暫的明朝中書省時期外,七卿长官均为正二品,为明朝政府文臣中最高行政长官。

 橙色部份為《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描绘的明朝最大版图(1424年,含羈縻地区

吏部尚書户部尚書礼部尚書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工部尚書都御史,往往與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寺卿合稱“九卿”。明朝時,重臣任擇須由九卿及外省巡撫、總督公開舉薦,此為廷推。各部司不能單獨決定的國家大事、要事,須經七卿、九卿公決,此為廷議。而由三法司無法決定的大型狱讼,以由七卿、九卿開會定獄,此為廷鞠或園審。七卿與明朝內閣構成了明朝的行政權力中心與決策核心。

南明時,弘光朝南京即京城,隆武朝福京即京城,另設行在、南京六部官員[1][2],永曆朝都城不定,但依舊於其首府設立六部。

此表不包括明朝南京七卿年表

洪武年間 编辑

中書省時期 编辑

明最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書省,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國,其中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吳元年,改右相國為左相國,左相國為右相國。洪武元年,改為左、右丞相[3]。由中书省统六部,但不设置中書令[4]。中書省時期的六部尚書官員為正三品[5]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御史台
御史大夫
洪武元年戊申
1368年
滕毅[6]
盛原辅[7]
张明善[8]
楊思義[9]
杭琪[10]
钱用壬[5]
崔亮[11]
陈亮[5] 周祯[5][8]
钱唐[12]
单安仁[5] 汤和
邓愈
洪武二年己酉
1369年
张明善 杨思义
杭琪
朱昭[13]
樊思民[14]
崔亮[11] 陈亮
单安仁[15]
安统[16]
王居仁[17]
刘诚[18]
钱唐
刘希鲁[19]
世家宝[20][21]
周祯[22]
单安仁
孙克义[15]
张允文[18]
李遷桂
汤和
邓愈
洪武三年庚戌
1370年
張明善
王興福[23]
郎本中
商暠
杭琪
李延桂
滕德懋
陳昱
蔣思德
宋冕
崔亮[11]
陶凱
楊訓文
劉貞
王居仁
滕德懋
郎本中
程徐
周湞
劉大昕
班用吉
安然[24][25]
安慶
汤和
邓愈
洪武四年辛亥
1371年
郎本中
李仁[26]
陳修[27]
李守道
詹同[28]
李廷桂
蔣思德
秦文繹
楊訓文
宋冕
徐本
海淵
陶凱
楊訓文
劉貞
吳琳[29]
李有諒
劉惟謙
班用吉
端以善
安然
安慶
朱守仁
洪武五年壬子
1372年
詹同[28]
呂本
周時中
朱斌
李信
楊訓文
蔣思德
徐本
海淵
秦文繹
陶凱 吳琳[29] 李有諒
李質
吳雲
端以善
安然[24]
朱守仁
黃肅
洪武六年癸丑
1373年
李信
吳琳[29]
詹同[28]
呂本
呂熙
趙孠堅
顏希哲
呂熙
俞浦
李儼
陶凱
牛諒
劉紹先
吳琳[29]
樂韶鳳
孫克義
劉仁
吳雲
孫克義
孫堯
李儼
馮冕
高萬傑
劉惟謙
李敬
陳璿
唐鐸
黃肅
李敏
趙翥
陳寧
洪武七年甲寅
1374年
吳琳[29]
詹同[28]
呂熙
盛原輔
顏希哲
俞浦
馬貴
牛諒
劉紹先
趙翥
呂本
孫克義
劉仁
李儼
馮冕
劉惟謙
徐本
唐鐸
李敏
趙翥
嚴達
汪廣洋
陳寧
洪武八年乙卯
1375年
呂熙
盛原輔
趙好德[30]
俞浦
馬貴
趙好德
宋冕
李泰
周肅
何士弘
呂本
章善
單安仁 劉惟謙 李敏
薛祥
汪廣洋
陳寧
洪武九年丙辰
1376年
趙好德[30]
王敏
李泰
王博
偰斯
周斌
張籌 單安仁
李允
徐本
馮冕
商暠
韓士原
唐俊
薛祥
王虎
李敏
汪廣洋
陳寧
洪武十年丁巳
1377年
王敏 周斌
偰斯
沈立本
張籌
李允
呂本
單安仁
李允
陳銘
李澂
唐俊
馮冕
商暠
周斌
秦中
刑懋
尹性
李敏
王虎
趙翥
汪廣洋
陳寧
丁玉
洪武十一年戊午
1378年
王敏
李煥文
陳銘
陳煜
費震[31]
沈立本
朱夢炎 李澂
李煥文
沈立本
馮諒
王虎
趙翥
朱瑛
陳寧
丁玉
洪武十二年己未
1379年
陳煜
張度
費震[31]
顧禮
任彬
朱夢炎
張籌
李澂
趙本
董俊
沈立本
顧禮
呂宗藝
趙翥
馮諒
朱瑛
余文昇
趙翥
王虎
陳寧
丁玉
安然

廢除中書省后 编辑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六部尚書均進秩為正二品[32]。原中書省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33]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洪武十三年庚申
1380年
偰斯[34]

洪彝
劉崧[35]
阮畯

徐鐸[36]

劉平仲[37]
范敏[38]

鄭九成

偰斯[34]
李冕[39]

趙本 呂宗藝[40] 余文昇
薛祥[41]
安然
李善長[42]
洪武十四年辛酉
1381年
阮畯 范敏[43]

徐恢[44]

李叔正
高信
李澂
唐鐸
胡楨
王時[45]
薛祥
趙俊[46]
李善長[47]
洪武十五年壬戌
1382年
阮畯
李信
郭允道
曾泰
王時[48]
高信
劉仲質
任昂
唐鐸
何禮[49]
王時
開濟[50]
趙俊[51] 李善長
洪武十六年癸亥
1383年
李信

陳敬[52]

王時 任昂 何禮 開濟[53] 趙俊[54] 李善長[55]
洪武十七年甲子
1384年
陳敬
余熂
栗恕[56]
郭桓
任昂
趙瑁
何禮
俞綸[57]
劉逵
王惠迪[58]
麥至德[59] 詹徽左都御史
湯友恭右都御史[60]
洪武十八年乙丑
1385年
余熂
趙瑁
詹徽[61]
郭桓[62]
徐輝[63]
茹太素[64]
趙瑁[65]
唐鐸[66]
溫祥卿
趙仁[67]
王惠迪
唐鐸[68]
麥至德
徐本[69]
詹徽左都御史
湯友恭右都御史
洪武十九年丙寅
1386年
詹徽 茹太素 唐鐸 趙仁 唐鐸 徐本 詹徽左都御史
湯友恭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年丁卯
1387年
詹徽 茹太素 李原名 趙仁 唐鐸 徐本
潘孟舉[70]
詹徽左都御史
湯友恭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一年戊辰
1388年
詹徽 茹太素 李原名 趙仁[71]
唐鐸[72]
唐鐸[72] 潘孟舉 詹徽左都御史
湯友恭右都御史
凌漢右都御史[73]
洪武二十二年己巳
1389年
詹徽 茹太素[74]
楊靖
李原名 唐鐸[75]
沈溍
趙勉 潘孟舉
秦逵[76]
詹徽左都御史
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390年
詹徽 楊靖[77]
趙勉
李原名 沈溍[78]
秦逵[79]
茹瑺
趙勉
楊靖
秦逵[80]
沈溍[81]
詹徽左都御史
楊克明右都御史[82]
洪武二十四年辛未
1391年
詹徽[83] 趙勉 趙勉[84] 沈溍
茹瑺
楊靖 秦逵 詹徽左都御史[85]
楊克明右都御史
袁泰右都御史[86]
洪武二十五年壬申
1392年
詹徽 趙勉[87] 趙勉 茹瑺 楊靖 秦逵
嚴震直[88]
詹徽左都御史[89]
袁泰右都御史
解敏右都御史[90]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
1393年
詹徽[91]
梁煥[92]
翟善[93]
郁新 楊靖[94] 茹瑺 楊靖[95] 嚴震直[96] 張廷蘭左都御史[97]
解敏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七年甲戌
1394年
翟善[98] 郁新 楊靖
任亨泰[99]
茹瑺 楊靖 嚴震直[100] 張廷蘭左都御史[101]
解敏右都御史
曹銘右都御史[102]
洪武二十八年乙亥
1395年
翟善[103] 郁新 任亨泰[104] 茹瑺 楊靖
夏恕[105]
王儁[106] 曹銘右都御史[107]
王平右都御史[108]
吳斌左都御史 [109]
洪武二十九年丙子
1396年
杜澤 郁新 任亨泰[110]
門克新[111]
茹瑺 夏恕 王儁
孫顯[112]
來恭左都御史 [113]
王平右都御史[114]
鄧文鏗右都御史[115]
洪武三十年丁丑
1397年
杜澤 郁新 鄭沂[116] 茹瑺 夏恕 孫顯[117]
嚴震直[118]
楊靖左都御史
暴昭左都御史[119]
鄧文鏗右都御史
嚴震直右都御史[118]
洪武三十一年戊寅
1398年
茹瑺[120]
張紞
郁新
王鈍
鄭沂[121]
陳迪
茹瑺[122]
齊泰[123]
夏恕
暴昭[124]
嚴震直
鄭賜[125]
暴昭左都御史[126]
景清左都御史
練子寧右都御史[127]

建文年間 编辑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明惠帝即位。次年改年號為建文。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基,為明成祖,废除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五年,翌年改元永樂

明惠帝在登基后不久,即重新選拔六部官員,其中大多數為靖難之役前主張削藩或陣亡、或在燕王朱棣攻佔南京應天府后拒絕合作自殺或不屈而亡者,其中包括禮部尚書陳廸兵部尚書齊泰鐵鉉刑部尚書暴昭侯泰左都御史景清右都御史練子寧等。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将六部尚书改为正一品,改都察院為御史府、都御史为御史大夫[128]。朱棣攻入南京后,恢复原制度。

永樂年間 编辑

遷都之前 编辑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基,為明成祖,废除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五年,翌年改元永乐

永樂元年,朱棣以北平為北京,置北京行部尚書二人,侍郎四人,其屬置六曹清吏司。吏、戶、禮、兵、工五曹,郎中、員外郎、主事各一人。[154]

永樂十八年十一月,裁革北京行部。[155]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行部尚書 都御史
永乐元年癸未
1403年
蹇義 郁新
夏原吉[156]
郭資[157]
李至剛
鄭沂[158]
劉儁 鄭賜
雒僉[159]
黃福 雒僉
郭資[160]
陳瑛左都御史[161]
永乐二年甲申
1404年
蹇義 郁新
夏原吉
李至剛 劉儁
金忠
鄭賜 黃福
宋禮
雒僉
郭資
陳瑛左都御史
吳中右都御史
永樂三年乙酉
1405年
蹇義 郁新
夏原吉[162]
李至剛[163]
鄭賜[164]
劉儁
金忠
鄭賜
呂震
黃福
宋禮
雒僉
郭資
黃福[165]
陳瑛左都御史
吳中右都御史
永樂四年丙戌
1406年
蹇義 夏原吉 鄭賜 劉儁
金忠
呂震 宋禮 黃福
朱濬
郭資[166]
陳瑛左都御史
吳中右都御史
永樂五年丁亥
1407年
蹇義 夏原吉 鄭賜
趙羾[167]
金忠 呂震 宋禮
吳中
朱濬
郭資[168]
陳瑛左都御史
吳中右都御史
永樂六年戊子
1408年
蹇義 夏原吉 鄭賜[169]
趙羾
劉觀
呂震
金忠
劉儁
呂震
劉觀
宋禮
吳中
朱濬
郭資
陳瑛左都御史
永樂七年己丑
1409年
蹇義 夏原吉 趙羾
呂震
金忠
方賓
劉觀 宋禮
吳中
朱濬
郭資
陳瑛左都御史
永樂八年庚寅
1410年
蹇義 夏原吉[170] 趙羾
呂震
金忠
方賓
劉觀[171] 宋禮
吳中
朱濬
郭資
陳瑛左都御史
陳德文右都御史[172]
永樂九年辛卯
1411年
蹇義 夏原吉 趙羾
呂震
金忠
方賓
劉觀 宋禮[173]
吳中
朱濬
郭資
陳瑛左都御史[174]
陳德文右都御史
永樂十年壬辰
1412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 金忠
方賓
劉觀 宋禮
吳中
白彥芳[175]
朱濬
郭資
陳德文右都御史
永樂十一年癸巳
1413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 金忠
方賓
劉觀 宋禮
吳中
朱濬
郭資
陳德文右都御史
永樂十二年甲午
1414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 金忠
方賓
劉觀 宋禮
吳中
朱濬
郭資[176]
陳德文右都御史
劉觀左都御史[177]
永樂十三年乙未
1415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 金忠
方賓
陳洽
劉觀 宋禮
吳中
郭資 劉觀左都御史
永樂十四年丙申
1416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
金純
方賓 吳中[178] 宋禮
吳中
郭資 劉觀左都御史
永樂十五年丁酉
1417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
金純
方賓
趙羾[179]
吳中 宋禮 郭資 劉觀左都御史
永樂十六年戊戌
1418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
金純
方賓
趙羾
吳中 宋禮 郭資 劉觀左都御史
永樂十七年己亥
1419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
金純
方賓
趙羾
吳中 宋禮 郭資 劉觀左都御史
永樂十八年庚子
1420年
蹇義 夏元吉
郭資[180]
呂震
金純
方賓
趙羾
吳中 宋禮
李慶
郭資[181] 劉觀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

遷都之後 编辑

永樂十八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后,罷免行部及六曹,以六部官屬移之北,不再稱“行在”。而其留守南京的官員一律加“南京”字(即所謂“南京吏部尚書”等)。[154]

此後在南京任命之尚書與都御史,請參閱明朝南京七卿年表

洪熙年間 编辑

洪熙元年,明仁宗打算仍在南京定都,并恢復置各部官屬於南京,去除“南京”兩字,而在位於北京的六部官員頭銜前加“行在”兩字,并設行部[154]

宣德年間 编辑

明宣宗即位後,於宣德三年復罷行部。[198] 宣宗在位期間,國力強盛,政治清明,與其父明仁宗時期,合稱“仁宣之治”。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行部尚書 都御史
宣德元年丙午
1426年
蹇義 夏元吉 呂震[199]
胡濙[200]
張本[201]
陳洽[202]
金純 黄福[203]
吴中
李友直 劉觀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
宣德二年丁未
1427年
蹇義 夏元吉
郭敦[204]
胡濙 張本[205] 金純 黄福[206]
吴中
李友直 劉觀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207]
宣德三年戊申
1428年
蹇義[208] 夏元吉[209]
郭敦[210]
胡濙[211] 張本 金純[212] 黄福
吴中[213]
李友直[214]
李友直 劉觀左都御史[215]
顧佐右都御史[216]
宣德四年己酉
1429年
蹇義
郭璡[217]
夏元吉
郭敦
郭資[218]
胡濙[219] 張本[220] 黄福[221]
吴中
李友直
不適用 顧佐左都御史
宣德五年庚戌
1430年
蹇義
郭璡
夏元吉[222]
郭敦
郭資
黃福[223]
李昶[224]
胡濙 張本[225] 黄福[226]
吴中[227]
李友直
顧佐左都御史
宣德六年辛亥
1431年
蹇義
郭璡
郭敦[228]
郭資
黃福
李昶[229]
胡濙[230] 張本[231]
許廓[232]
吴中
李友直
顧佐左都御史
宣德七年壬子
1432年
蹇義
郭璡
郭資
黃福[233]
胡濙[234] 許廓[235] 吴中
李友直
顧佐左都御史
宣德八年癸丑
1433年
蹇義
郭璡[236]
郭資[237] 胡濙[234] 吴中
李友直
顧佐左都御史[238]
熊槩右都御史[239]
宣德九年甲寅
1434年
蹇義
郭璡[240]
胡濙[234] 王驥[241] 吴中
李友直
顧佐左都御史[242]
熊槩右都御史[243]
宣德十年乙卯
1435年
蹇義[244]
郭璡
胡濙[234] 王驥 魏源[245]
郭璡[246]
吴中[247]
李友直[248]
顧佐左都御史[242]
熊槩右都御史[243]

正統年間 编辑

明英宗即位后,于正統六年(1441年),在北京六部官員頭銜前去「行在」字,于南京仍加「南京」字,之後成為定制[198][249]。正統十四年(1449年),英宗率眾北征瓦剌,在宣化土木堡,明軍被蒙古軍圍困,英宗被俘,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等数十名官員陣亡,史稱土木之變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正统元年丙辰
1436年
郭璡 劉中敷 胡濙 王驥[250] 魏源 吴中
李友直[248]
顧佐左都御史[251]
陳智右都御史[252]
正统二年丁巳
1437年
郭璡 劉中敷 胡濙 王驥[253] 魏源[254] 吴中
李友直
陳智左都御史
正统三年戊午
1438年
郭璡 劉中敷[255] 胡濙[256] 王驥[257] 魏源[258] 吴中
李友直[259]
陳智左都御史[260]
正统四年己未
1439年
郭璡 劉中敷 胡濙 王驥 魏源[261] 吴中 陳智左都御史[262]
正统五年庚申
1440年
郭璡 劉中敷 胡濙 王驥[263]
柴車[264]
魏源 吴中 陳智左都御史
正统六年辛酉
1441年
郭璡 劉中敷[265]
王佐[266]
胡濙 王驥[267]
柴車[268]
魏源 吴中[269] 陳智左都御史[270]
王文[271]
正统七年壬戌
1442年
郭璡
魏驥[272]
王佐 胡濙 王驥[273]
徐晞[274]
魏源 吴中[275]
王卺[276]
王文右都御史
正统八年癸亥
1443年
郭璡[277]
王直[278]
王佐 胡濙 徐晞 魏源[279]
王質[280]
金濂[281]
王卺 王文右都御史
正统九年甲子
1444年
王直 王佐 胡濙 徐晞 金濂 王卺 王文右都御史
正统十年己丑
1445年
王直 王佐 胡濙 徐晞[282]
鄺埜[283]
金濂 王卺
黎澄[284]
王文左都御史[285]
陳鎰右都御史[286]
正统十一年丙寅
1446年
王直[287] 王佐[288] 胡濙 鄺埜 金濂[289] 王卺
黎澄[290]
陳鎰右都御史[291]
正统十二年丁卯
1447年
王直 王佐 胡濙 鄺埜 金濂 王卺 陳鎰右都御史
正统十三年戊辰
1448年
王直 王佐 胡濙 鄺埜 金濂[292] 王卺[293]
石璞[294]
陳鎰右都御史
正统十四年己巳
1449年
王直 王佐[295]
金濂[296]
胡濙[297] 鄺埜[298]
于謙[299]
金濂[300]
俞士悅[301]
石璞[302] 陳鎰左都御史[303]
俞士悅[304]
楊善右都御史[305]

景泰年間 编辑

景泰年間,吏部曾經設置兩名尚書。天順初年,恢復定制,改為一名[306]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景泰元年庚午
1450年
王直 金濂 胡濙 于謙 俞士悅 石璞 陳鎰右都御史
楊善左都御史
王文
景泰二年辛未
1451年
王直
何文淵
金濂 胡濙 于謙 俞士悅 石璞 陳鎰右都御史
楊善左都御史
王文
景泰三年壬申
1452年
王直
何文淵
金濂[307] 胡濙 于謙
儀銘[308]
俞士悅 石璞 陳鎰右都御史
楊善左都御史
王文
王翺
景泰四年癸酉
1453年
王直
何文淵
王翺[309]
金濂 胡濙 于謙
儀銘
俞士悅 石璞 陳鎰右都御史
楊善左都御史
王翺左都御史
羅通右都御史
蕭維禎左都御史[310]
景泰五年甲戌
1454年
王直
王翺
金濂
張鳳[311]
胡濙 于謙
儀銘[312]
俞士悅 石璞 楊善左都御史
李實右都御史
蕭維禎左都御史[313]
景泰六年乙亥
1455年
王直
王翺
張鳳 胡濙 于謙
石璞
俞士悅 石璞
江淵[314]
楊善左都御史
李實右都御史
蕭維禎左都御史
景泰七年丙子
1456年
王直
王翺
張鳳 胡濙 于謙
石璞
俞士悅 江淵 李實右都御史
蕭維禎左都御史

天顺年間 编辑

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改年号为“天顺”。此前景泰年間的吏部兩名尚書规制,也经恢復改為一名[306]。夺门之变后,六部首脑大换血,其中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遭到奪銜致仕;户部尚书張鳳改为南京闲置;刑部尚书俞士悅、工部尚书江淵謫戍;兵部尚书于谦遭棄市。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天顺元年丁丑
1457年
王直[315]
王翺[316]
張鳳[317]
沈固[318]
胡濙[319]
楊善[320]
于謙[321]
石璞[322]
王驥[323]
陳汝言[324]
俞士悅[325]
軒輗[326]
劉廣衡[327]
江淵[328]
趙榮[329]
李實[330]
蕭維禎[331]
耿九疇[332]
馬昂[333]
寇深[334]
天顺二年戊寅
1458年
王翺 沈固 楊善[335] 陳汝言[336]
馬昂[337]
劉廣衡[338]
陸瑜[339]
趙榮 馬昂[340]
寇深
天顺三年己卯
1459年
王翺 沈固 馬昂 陸瑜 趙榮 寇深
天顺四年庚辰
1460年
王翺 沈固[341]
年富[342]
蕭晅[343]
石瑁[344]
馬昂 陸瑜 趙榮 寇深
天顺五年辛巳
1461年
王翺 年富 石瑁 馬昂[345] 陸瑜 趙榮[346] 寇深[347]
李賓右都御史[348]
天顺六年壬午
1462年
王翺 年富 石瑁[349] 馬昂 陸瑜 趙榮[350] 李賓右都御史
天顺七年癸未
1463年
王翺 年富 姚夔[351] 馬昂 陸瑜[352] 周瑄[353]
白圭[354]
李賓右都御史[355]
周瑄[356]
天顺八年甲申
1464年
王翺 年富[357]
馬昂[358]
姚夔 馬昂[359]
王竑[360]
陸瑜 白圭[354] 李賓右都御史
李秉左都御史[361]

成化年间 编辑

明憲宗成化初年,吏治尚佳。但成化中期以後,憲宗寵信万贵妃及宦官汪直,朝纲败坏,民不聊生。史书多载,成化十九年后,其六部长官与内阁阁老(萬安劉吉劉珝)合称为:“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362]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成化元年乙酉
1465年
王翺[363] 馬昂 姚夔 王竑[364]
王復[365]
陸瑜 白圭[366] 李賓右都御史[367]
李秉左都御史
成化二年丙戌
1466年
王翺 馬昂 姚夔 王復[368] 陸瑜 白圭[369] 李秉左都御史[370]
成化三年丁亥
1467年
王翺[371]
李秉[372]
馬昂 姚夔 王復[373]
白圭[374]
陸瑜 白圭[375]
王復[373]
李秉左都御史[376]
林聰右都御史[377]
成化四年戊子
1468年
李秉[378] 馬昂[379]
楊鼎[380]
姚夔 白圭
程信[381]
陸瑜 王復 林聰右都御史
成化五年己丑
1469年
李秉[382]
崔恭[383]
姚夔[384]
楊鼎 姚夔[385]
鄒幹[386]
白圭
程信
陸瑜 王復 林聰右都御史
成化六年庚寅
1470年
姚夔 楊鼎 鄒幹 白圭
程信[387]
陸瑜 王復 林聰右都御史
李賓[388]
成化七年辛卯
1471年
姚夔[389] 楊鼎 鄒幹 白圭 陸瑜 王復 林聰右都御史[390]
成化八年壬辰
1472年
姚夔 楊鼎 鄒幹 白圭 陸瑜 王復 李賓右都御史
項忠左都御史[391]
成化九年癸巳
1473年
姚夔[392]
尹旻[393]
楊鼎 鄒幹 白圭[394] 陸瑜[395]
王槩[396]
王復 李賓右都御史
項忠左都御史[391]
董方[397]
成化十年甲午
1474年
尹旻 楊鼎 鄒幹 白圭[398]
項忠[399]
王槩[400]
項忠[401]
董方[402]
王復 李賓右都御史
項忠左都御史
董方[403]
成化十一年乙未
1475年
尹旻 楊鼎 鄒幹 項忠 董方 王復 李賓右都御史
王越左都御史[404]
成化十二年丙申
1476年
尹旻 楊鼎 鄒幹 項忠 董方 王復 李賓右都御史
王越左都御史
成化十三年丁酉
1477年
尹旻 楊鼎 鄒幹 項忠[405]
余子俊[406]
董方[407]
林聰[408]
王復 李賓右都御史[409]
王越左都御史[410]
成化十四年戊戌
1478年
尹旻[411] 楊鼎[412] 鄒幹[413] 余子俊[414] 林聰[415] 王復 王越左都御史[416]
成化十五年己亥
1479年
尹旻 楊鼎[417]
陳鉞[418]
鄒幹[419]
張文質[420]
余子俊 林聰 王復[421]
劉昭[422]
王越左都御史[423]
成化十六年庚子
1480年
尹旻 陳鉞[424] 張文質 余子俊 林聰 劉昭 王越左都御史[425]
成化十七年辛丑
1481年
尹旻 陳鉞[426]
翁世資[427]
張文質[428]
周洪謨[429]
余子俊[430]
陳鉞[431]
林聰 劉昭 王越左都御史[432]
戴縉右都御史[433]
成化十八年壬寅
1482年
尹旻 翁世資 周洪謨 陳鉞[434]
張鵬[435]
林聰[436]
張鎣[437]
劉昭 戴縉右都御史
成化十九年癸卯
1483年
尹旻 翁世資[438]
余子俊[439]
周洪謨 張鵬 張鎣 劉昭 戴縉右都御史[440]
李裕右都御史[441]
成化二十年甲辰
1484年
尹旻[442] 余子俊[443]
殷謙[444]
周洪謨[445] 張鵬[446] 張鎣[447] 劉昭[448] 朱英右都御史[449]
李裕右都御史[450]
成化二十一年乙巳
1485年
尹旻 殷謙 周洪謨 張鵬[451]
馬文升[452]
張鎣 劉昭 朱英右都御史[453]
屠滽右都御史[454]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
1486年
尹旻[455]
耿裕[456]
李裕[457]
殷謙[458]
劉昭[459]
周洪謨 馬文升[460] 張鎣[461]
杜銘[462]
劉昭[463]
李裕[464]
謝一夔[465]
劉敷右都御史[466]
屠滽右都御史[467]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
1487年
李裕[468]
王恕[469]
李敏[470] 周洪謨 余子俊[471] 杜銘[472] 謝一夔[473]
賈俊[474]
劉敷右都御史[475]
馬文升左都御史[476]

弘治年间 编辑

弘治为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时期的年号。其上任后,重新任免明朝内阁、六部官员,任用贤能,使得其统治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史称“弘治中兴”。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弘治元年戊申
1488年
王恕 李敏 周洪謨
耿裕[477]
余子俊 何喬新 賈俊 馬文升左都御史
弘治二年己酉
1489年
王恕 李敏 耿裕 余子俊
馬文升[478]
何喬新 賈俊 馬文升左都御史[479]
屠滽左都御史
弘治三年庚戌
1490年
王恕 李敏 耿裕 馬文升 何喬新 賈俊 屠滽左都御史
弘治四年辛亥
1491年
王恕 李敏
葉淇[480]
耿裕[481] 馬文升 何喬新
彭韶[482]
賈俊 屠滽左都御史
白昂左都御史[483]
弘治五年壬子
1492年
王恕 葉淇 耿裕 馬文升 彭韶 賈俊 白昂左都御史
弘治六年癸丑
1493年
王恕
耿裕[484]
葉淇 耿裕
倪岳[485]
馬文升 彭韶
白昂[486]
賈俊 白昂左都御史
屠滽右都御史[487]
弘治七年甲寅
1494年
耿裕 葉淇 倪岳 馬文升 白昂 賈俊
劉璋
屠滽左都御史[488]
弘治八年乙卯
1495年
耿裕 葉淇 倪岳 馬文升 白昂 劉璋 屠滽左都御史
弘治九年丙辰
1496年
耿裕
屠滽[489]
葉淇
周經[490]
倪岳
徐瓊[491]
馬文升 白昂 劉璋
徐貫[492]
屠滽左都御史[493]
閔珪左都御史
弘治十年丁巳
1497年
屠滽 周經 徐瓊 馬文升 白昂 徐貫 閔珪左都御史
弘治十一年戊午
1498年
屠滽 周經 徐瓊 馬文升 白昂 徐貫 閔珪左都御史
佀鍾右都御史[494]
弘治十二年己未
1499年
屠滽 周經 徐瓊 馬文升 白昂 徐貫 閔珪左都御史
佀鍾右都御史
弘治十三年庚申
1500年
屠滽
倪岳[495]
周經
佀鍾[496]
徐瓊
傅瀚[497]
馬文升 白昂
閔珪[498]
徐貫
曾鑑[499]
閔珪左都御史[500]
佀鍾右都御史[501]
戴珊左都御史[502]
史琳右都御史[503]
弘治十四年辛酉
1501年
倪岳
馬文升[504]
佀鍾 傅瀚 馬文升
劉大夏[505]
閔珪 曾鑑 戴珊左都御史
史琳右都御史
弘治十五年壬戌
1502年
馬文升 佀鍾 傅瀚
張昇[506]
劉大夏 閔珪 曾鑑 戴珊左都御史
史琳右都御史
弘治十六年癸亥
1503年
馬文升 佀鍾 張昇 劉大夏 閔珪 曾鑑 戴珊左都御史
史琳右都御史
弘治十七年甲子
1504年
馬文升 佀鍾
秦紘
韓文[507]
張昇 劉大夏 閔珪 曾鑑 戴珊左都御史
史琳右都御史
弘治十八年乙丑
1505年
馬文升 韓文 張昇 劉大夏 閔珪 曾鑑 戴珊左都御史[508]
史琳右都御史
屠勛右都御史[509]

正德年间 编辑

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期的年号,朱厚照在位前期,宠信刘瑾等宦官,并设立豹房,骄奢淫逸。中后期虽治理内政,铲除宦官,但听信江彬等奸臣,後因落水染病駕崩。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正德元年丙寅
1506年
馬文升[510]
焦芳[511]
許進[512]
韓文[513]
顧佐[514]
張昇 劉大夏[515]
許進[516]
閻仲宇[517]
閔珪 曾鑑 張敷華左都御史[518]
史琳右都御史[519]
屠勛右都御史
正德二年丁卯
1507年
許進 顧佐 張昇[520]
李傑[521]
劉機
閻仲宇[522]
劉宇[523]
閔珪
屠勛
曾鑑
李鐩
劉宇左都御史
屠滽右都御史
屠勛右都御史
正德三年戊辰
1508年
許進
劉宇[524]
顧佐
劉璣
劉機
周經
白鉞
劉宇[525]
曹元
屠勛
王鑑之
李鐩
洪鍾
屠滽右都御史
正德四年己巳
1509年
劉宇[526]
張綵
劉璣 白鉞 曹元 王鑑之
洪鍾[527]
劉璟
洪鍾
才寬
畢亨
屠滽右都御史
陳金右都御史
洪鍾右都御史
正德五年庚午
1510年
張綵
劉機[528]
劉璣
楊一清[529]
白鉞[530]
費宏
曹元
胡汝礪
王敞
劉璟[531] 畢亨
李鐩
洪鍾左都御史
正德六年辛未
1511年
楊一清[532] 楊一清[533]
孫交
費宏
傅珪
王敞
何鑑
何鑑[534] 李鐩 洪鍾左都御史
王鼎右都御史
正德七年壬申
1512年
楊一清 孫交 傅珪 何鑑 張子麟 李鐩 洪鍾左都御史
王鼎右都御史
陸完左都御史
李士實右都御史
正德八年癸酉
1513年
楊一清 孫交
王瓊
傅珪
劉春
何鑑
陸完
張子麟 李鐩 陸完左都御史[535]
李士實右都御史
石玠右都御史
正德九年甲戌
1514年
楊一清 王瓊 劉春 陸完 張子麟 李鐩 石玠右都御史
正德十年乙亥
1515年
楊一清[536]
陸完[537]
王瓊[538]
石玠
劉春
毛紀
陸完[539]
王瓊
張子麟 李鐩 石玠右都御史[540]
彭澤左都御史
王璟右都御史
正德十一年丙子
1516年
陸完 石玠 毛紀
李遜學
王瓊 張子麟 李鐩 彭澤左都御史
王璟右都御史
正德十二年丁丑
1517年
陸完 石玠 李遜學[541]
毛澄
王瓊 張子麟 李鐩 彭澤左都御史[542]
王璟左都御史[543]
張綸右都御史
正德十三年戊寅
1518年
陸完 石玠 毛澄 王瓊 張子麟 李鐩 王璟左都御史
張綸右都御史
正德十四年己卯
1519年
陸完 石玠
楊潭[544]
毛澄 王瓊 張子麟 李鐩 王璟左都御史
張綸右都御史
正德十五年庚辰
1520年
陸完[545]
王瓊[546]
楊潭 毛澄 王瓊 張子麟 李鐩 王璟左都御史
張綸右都御史
陳金右都御史
正德十六年辛巳
1521年
王瓊[547]
石珤[548]
喬宇[549]
楊潭[550]
孫交[551]
毛澄 王憲
彭澤
張子麟 李鐩
林俊
王璟左都御史[552]
張綸右都御史[553]
陳金右都御史[554]
金獻民右都御史[555]

嘉靖年间 编辑

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时期的年号。明武宗无子,朱厚熜是由内阁及六部大臣经明朝宗法顺序寻找确立的继承人,为明宪宗孙。其继位初期,改革吏治,节省浪费,清除宦官,多有建树。因大禮議事件,明世宗与明朝内阁、六部为首的文臣相抗,并最终以强权镇压而获胜。此后,世宗日渐腐化,大建宫殿、重用奸臣,长城以北及东南沿海深受战乱入侵。世宗崇尚道教,因服食仙丹去世。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嘉靖元年壬午
1522年
喬宇 孫交 毛澄[556] 彭澤 張子麟
林俊[557]
林俊[558]
陶琰[559]
趙璜[560]
金獻民左都御史
嘉靖二年癸未
1523年
喬宇 孫交
秦金[561]
毛澄[562]
羅欽順[563]
汪俊[564]
彭澤
金獻民[565]
林俊[566]
金獻民[567]
趙鑑[568]
趙璜 金獻民左都御史[569]
俞諫左都御史[570]
嘉靖三年甲申
1524年
喬宇
楊旦[571]
廖紀[572]
秦金 汪俊
席書[573]
金獻民[574] 趙鑑 趙璜 俞諫左都御史
邊憲左都御史
李鉞左都御史[575]
嘉靖四年乙酉
1525年
廖紀 秦金 席書 金獻民
李鉞[576]
趙鑑 趙璜 顏頤壽左都御史
李鉞左都御史[577]
嘉靖五年丙戌
1526年
廖紀 秦金 席書 李鉞
王時中[578]
趙鑑
顏頤壽[579]
趙璜 顏頤壽左都御史[580]
聶賢左都御史
嘉靖六年丁亥
1527年
廖紀[581]
羅欽順[582]
李承勛[583]
桂萼[584]
秦金
鄒文盛[585]
席書[586]
羅欽順[587]
吳一鵬[588]
桂萼[589]
方獻夫[590]
王時中[591]
李承勛[592]
顏頤壽[593]
桂萼[594]
李承勛[595]
胡世寧[596]
趙璜
童瑞[597]
聶賢左都御史[598]
胡世寧左都御史[599]
伍文定右都御史[600]
嘉靖七年戊子
1528年
桂萼 鄒文盛
梁材[601]
方獻夫 王時中
李承勛
胡世寧[602]
胡世寧[603]
高友璣[604]
童瑞
劉麟[605]
伍文定右都御史[606]
李承勛左都御史[607]
嘉靖八年己丑
1529年
桂萼
方獻夫[608]
梁材 方獻夫
李時[609]
胡世寧
李承勛[610]
高友璣
周倫
許讚[611]
劉麟
章拯[612]
伍文定右都御史[613]
李承勛左都御史[614]
熊浹左都御史
王憲左都御史
汪鋐左都御史[615]
嘉靖九年庚寅
1530年
方獻夫 梁材 李時 李承勛 許讚 章拯
蔣瑤[616]
汪鋐左都御史[617]
嘉靖十年辛卯
1531年
方獻夫
王瓊
梁材
許讚
李時
夏言[618]
李承勛
王時中
王憲[619]
許讚
王時中[620]
蔣瑤 汪鋐左都御史
嘉靖十一年壬辰
1532年
王瓊
方獻夫[621]
汪鋐[622]
許讚 夏言 王憲 王時中 蔣瑤
趙璜[623]
聶賢[624]
秦金[625]
汪鋐左都御史
聶賢左都御史[626]
王大用右都御史[627]
嘉靖十二年癸巳
1533年
汪鋐 許讚 夏言 王憲 王時中
聶賢[628]
秦金 聶賢左都御史
王廷相左都御史[629]
嘉靖十三年甲午
1534年
汪鋐[630] 許讚
梁材[631]
夏言 王憲 聶賢 秦金 王廷相左都御史[632]
嘉靖十四年乙未
1535年
汪鋐[633] 梁材 夏言 王憲
張瓚[634]
聶賢
唐龍[635]
秦金
林庭㭿[636]
王廷相左都御史
嘉靖十五年丙申
1536年
許讚[637] 梁材 夏言
嚴嵩[638]
張瓚 唐龍 林庭㭿
甘為霖[639]
王廷相左都御史
嘉靖十六年丁酉
1537年
許讚 梁材 嚴嵩 張瓚 唐龍 林庭㭿
甘為霖
溫仁和
毛伯溫[640]
王廷相左都御史
毛伯溫右都御史[641]
嘉靖十七年戊戌
1538年
許讚 梁材
李廷相[642]
嚴嵩 張瓚
毛伯溫[643]
唐龍
楊志學
溫仁和
毛伯溫
楊志學
蔣瑤
周敍[644]
王廷相左都御史
毛伯溫右都御史[645]
王堯封右都御史[646]
嘉靖十八年己亥
1539年
許讚 李廷相
梁材[647]
嚴嵩 張瓚 楊志學
周期雍[648]
蔣瑤
甘為霖[649]
王廷相左都御史
毛伯溫右都御史[650]
嘉靖十九年庚子
1540年
許讚 梁材
李如圭[651]
嚴嵩 張瓚
樊繼祖[652]
周期雍
錢如京[653]
蔣瑤
甘為霖
張潤[654]
王廷相左都御史
毛伯溫右都御史
嘉靖二十年辛丑
1541年
許讚[655] 李如圭 嚴嵩 張瓚
樊繼祖
劉天和[656]
錢如京
吳山[657]
甘為霖
張潤[658]
王廷相左都御史
毛伯溫左都御史[659]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
1542年
許讚 李如圭
王杲[660]
嚴嵩[661] 張瓚
劉天和
毛伯溫[662]
吳山
聞淵[663]
甘為霖 毛伯溫左都御史
潘鑑右都御史
熊浹左都御史[664]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
1543年
許讚 王杲 嚴嵩
張璧[665]
毛伯溫 聞淵 甘為霖 熊浹左都御史
潘鑑右都御史[666]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
1544年
許讚
熊浹[667]
王杲 張璧
費寀[668]
毛伯溫
戴金[669]
聞淵 甘為霖 周用左都御史
熊浹左都御史[670]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
1545年
熊浹
唐龍[671]
王杲 費寀 戴金
唐龍
路迎[672]
聞淵 甘為霖 周用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1546年
唐龍
周用[673]
王杲 費寀 路迎
陳經[674]
聞淵 甘為霖
王以旂[675]
周用左都御史
宋景左都御史[676]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
1547年
周用
聞淵[677]
王杲
夏邦謨[678]
費寀 陳經
王以旂[679]
聞淵
屠僑
喻茂堅[680]
王以旂
文明[681]
宋景左都御史
王以旂左都御史
屠僑左都御史[682]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
1548年
聞淵 夏邦謨 費寀
孫承恩[683]
王以旂
劉儲秀
趙廷瑞[684]
喻茂堅 文明 屠僑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
1549年
聞淵
夏邦謨[685]
夏邦謨
潘潢[686]
孫承恩
徐階[687]
趙廷瑞
范鏓[688]
翁萬達
丁汝夔[689]
喻茂堅
劉訒[690]
文明
李士翺[691]
屠僑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
1550年
夏邦謨 潘潢
李士翺
孫應奎[692]
徐階 丁汝夔
翁萬達
王邦瑞[693]
劉訒
李士翺
顧應祥[694]
李士翺
胡松[695]
屠僑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年辛亥
1551年
夏邦謨
李默
萬鏜[696]
孫應奎 徐階 王邦瑞
趙錦[697]
顧應祥
萬鏜
應大猷[698]
胡松
歐陽必進[699]
屠僑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
1552年
萬鏜 孫應奎
韓士英
方鈍[700]
徐階
歐陽德[701]
趙錦
翁萬達[702]
應大猷
何鰲[703]
歐陽必進 屠僑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
1553年
萬鏜
李默[704]
方鈍 歐陽德 聶豹[705] 何鰲 歐陽必進 屠僑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
1554年
李默 方鈍 歐陽德
王用賓[706]
聶豹 何鰲 歐陽必進
吳鵬[707]
屠僑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
1555年
李默 方鈍 王用賓 聶豹
楊博[708]
何鰲 吳鵬 屠僑左都御史
周延左都御史[709]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
1556年
李默
吳鵬[710]
方鈍 王用賓
吳山[711]
楊博
許論[712]
何鰲
歐陽必進[713]
吳鵬
趙文華[714]
周延左都御史
鄭曉右都御史[715]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
1557年
吳鵬 方鈍 吳山 許論 歐陽必進
賈應春[716]
趙文華
歐陽必進[717]
周延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
1558年
吳鵬 方鈍
賈應春[718]
吳山 許論
楊博[719]
賈應春
鄭曉[720]
歐陽必進
雷禮[721]
周延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
1559年
吳鵬 賈應春
馬坤[722]
吳山 楊博 鄭曉 歐陽必進
雷禮
周延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九年庚申
1560年
吳鵬 馬坤
江東
高燿[723]
吳山 楊博 鄭曉
閔煦
潘恩[724]
歐陽必進
雷禮[725]
周延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年辛酉
1561年
吳鵬
歐陽必進
郭朴[726]
高燿 吳山
袁煒[727]
楊博 潘恩
馮天馭
蔡雲程[728]
歐陽必進
雷禮[729]
周延左都御史
歐陽必進左都御史
潘恩左都御史[730]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
1562年
郭朴 高燿 嚴訥[731] 楊博 蔡雲程
張永明
黃光昇[732]
雷禮 潘恩左都御史
張永明左都御史[733]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
1563年
郭朴
嚴訥[734]
高燿 嚴訥
李春芳[735]
楊博 黃光昇 雷禮 張永明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
1564年
嚴訥 高燿 李春芳 楊博 黃光昇 雷禮 張永明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
1565年
嚴訥
郭朴[736]
高燿 李春芳
董份
高拱[737]
楊博 黃光昇 雷禮 張永明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738]
1566年
郭朴
胡松
楊博[739]
高燿 高拱
高儀[740]
楊博
趙炳然[741]
黃光昇 雷禮 張永明左都御史
王廷左都御史[742]

隆庆年间 编辑

隆庆明穆宗朱载坖在位期间的年号。其上任后,改革明世宗弊政,平反冤案并惩治方士宦官,重用贤臣。北部与蒙古俺答汗议和、南方荡平倭寇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隆庆元年丁卯
1567年
楊博[743] 高燿[744]
葛守禮[745]
馬森[746]
高儀 趙炳然[747]
郭乾[748]
霍冀[749]
黃光昇[750]
毛愷[751]
雷禮 王廷左都御史
隆庆二年戊辰
1568年
楊博 馬森 高儀 霍冀 毛愷 雷禮
朱衡[752]
王廷左都御史
隆庆三年己巳
1569年
楊博[753]
高拱[754]
馬森
劉體乾[755]
高儀[756]
殷士儋[757]
霍冀 毛愷 朱衡 王廷左都御史
隆庆四年庚午
1570年
高拱 劉體乾
張守直[758]
殷士儋[759]
潘晟[760]
霍冀[761]
郭乾[762]
毛愷[763]
葛守禮[764]
劉自強[765]
朱衡 王廷左都御史[766]
趙貞吉左都御史[767]
葛守禮左都御史[768]
隆庆五年辛未
1571年
高拱 張守直 潘晟 郭乾
楊博[769]
劉自強 朱衡 葛守禮左都御史
隆庆六年壬申
1572年
高拱
楊博[770]
張守直
王國光[771]
潘晟[772]
呂調陽[773]
陸樹聲[774]
楊博
譚綸[775]
劉自強
王之誥[776]
朱衡[777] 葛守禮左都御史

萬曆、泰昌年间 编辑

万历明神宗朱翊鈞在位期间的年号,其亦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朱翊鈞早年登基,因孝定皇太后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扶政,在位前十四年社会改革卓越,史称“万历中兴”。万历十四年,因立储之事(国本之争)与内阁、六部官员对抗,从此三十年不再参与任何朝政事务,史为“万历怠政”。而万历三大征女真部族的崛起,使得明朝内贫外患。

泰昌(1620年八月至十二月)为明朝第十四个皇帝明光宗的年号。神宗朱翊鈞去世后,其子朱常洛登基,因沉迷酒色染疾,随即吞食丹药于登基后次月去世,史为红丸案。故泰昌這個年號僅用了不足一年,此表中列入萬曆年間。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万历元年癸酉
1573年
楊博
張瀚[778]
王國光 陸樹聲[779]
萬士和
譚綸 王之誥 朱衡 葛守禮左都御史
万历二年甲戌
1574年
張瀚 王國光 萬士和 譚綸 王之誥 朱衡
郭朝賓[780]
葛守禮左都御史
万历三年乙亥
1575年
張瀚 王國光 萬士和
馬自強[781]
譚綸 王之誥
王崇古[782]
郭朝賓 葛守禮左都御史
陳瓚左都御史[783]
万历四年丙子
1576年
張瀚 王國光
殷正茂[784]
馬自強 譚綸 王崇古 郭朝賓 陳瓚左都御史
万历五年丁丑
1577年
張瀚
方逢時
王國光[785]
殷正茂 馬自強 譚綸
王崇古
方逢時[786]
王崇古
劉應節
吳百朋[787]
郭朝賓
李幼滋[788]
陳瓚左都御史
陳炌左都御史[789]
万历六年戊寅
1578年
王國光 殷正茂
張學顏[790]
馬自強
潘晟[791]
方逢時 吳百朋
嚴清[792]
李幼滋 陳炌左都御史
万历七年己卯
1579年
王國光 張學顏 潘晟 方逢時 嚴清 李幼滋 陳炌左都御史
万历八年庚辰
1580年
王國光 張學顏 潘晟
徐學謨[793]
方逢時 嚴清 曾省吾 陳炌左都御史
万历九年辛巳
1581年
王國光 張學顏 徐學謨 方逢時
梁夢龍[794]
嚴清 曾省吾 陳炌左都御史
万历十年壬午
1582年
王國光
梁夢龍
嚴清[795]
張學顏 徐學謨 梁夢龍
吳兌[796]
嚴清[797] 曾省吾
楊巍[798]
陳炌左都御史
万历十一年癸未
1583年
嚴清
楊巍[799]
張學顏
楊巍
王遴[800]
徐學謨
陳經邦[801]
吳兌
張學顏[802]
潘季馴[803] 楊巍
楊兆[804]
陳炌左都御史
趙錦左都御史[805]
万历十二年甲申
1584年
楊巍 王遴 陳經邦
沈鯉[806]
張學顏 潘季馴
舒化[807]
楊兆 趙錦左都御史
万历十三年乙酉
1585年
楊巍 王遴
畢鏘[808]
沈鯉 張學顏
王遴
張佳允[809]
舒化 楊兆 趙錦左都御史[810]
万历十四年丙戌
1586年
楊巍 畢鏘
宋纁[811]
沈鯉 張佳允[812] 舒化 楊兆 辛自修左都御史
万历十五年丁亥
1587年
楊巍 宋纁 沈鯉 嚴清
王一鶚[813]
舒化
李世達[814]
楊兆
何起鳴
石星[815]
辛自修左都御史
吳時來左都御史[816]
万历十六年戊子
1588年
楊巍 宋纁 沈鯉
朱賡[817]
王一鶚 李世達 石星
曾同亨[818]
吳時來左都御史
万历十七年己丑
1589年
楊巍 宋纁 朱賡
于慎行[819]
王一鶚 李世達 石星
曾同亨
吳時來左都御史
万历十八年庚寅
1590年
楊巍
宋纁[820]
宋纁
石星
于慎行 王一鶚 李世達
陸光祖[821]
石星
曾同亨[822]
吳時來左都御史
李世達左都御史[823]
万历十九年辛卯
1591年
宋纁
陸光祖[824]
石星
楊俊民[825]
于慎行
李長春[826]
王一鶚
石星[827]
陸光祖
趙錦
張國彥
孫丕揚[828]
曾同亨 李世達左都御史
万历二十年壬辰
1592年
陸光祖
孫鑨[829]
楊俊民 李長春
羅萬化[830]
石星 孫丕揚 曾同亨[831] 李世達左都御史
万历二十一年癸巳
1593年
孫鑨
陳有年[832]
楊俊民 羅萬化 石星 孫丕揚
趙煥[833]
辛自修
溫純
衷貞吉[834]
李世達左都御史
孫丕揚左都御史
万历二十二年甲午
1594年
陳有年
孫丕揚[835]
楊俊民 羅萬化
范謙[836]
石星 趙煥 衷貞吉
沈節甫[837]
孫丕揚左都御史
衷貞吉左都御史[838]
万历二十三年乙未
1595年
孫丕揚 楊俊民 范謙 石星 趙煥
蕭大亨[839]
沈節甫
李戴[840]
衷貞吉左都御史
万历二十四年丙申
1596年
孫丕揚[841] 楊俊民 范謙 石星 蕭大亨 徐作[842] 衷貞吉左都御史
徐作右都御史[843]
万历二十五年丁酉
1597年
蔡國珍[844] 楊俊民 范謙 石星[845] 蕭大亨 徐作 徐作右都御史
万历二十六年戊戌
1598年
蔡國珍
李戴[846]
楊俊民 余繼登[847] 田樂[848] 蕭大亨 楊一魁[849] 溫純左都御史
徐作右都御史[850]
万历二十七年己亥
1599年
李戴 楊俊民
陳蕖[851]
余繼登[852] 田樂 蕭大亨 楊一魁 溫純左都御史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
1600年
李戴 陳蕖 余繼登[853] 田樂 蕭大亨 楊一魁 溫純左都御史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
1601年
李戴 陳蕖 馮琦[854] 田樂 蕭大亨 楊一魁 溫純左都御史
万历三十年壬寅
1602年
李戴 陳蕖
趙世卿[855]
馮琦 田樂
蕭大亨[856]
蕭大亨 楊一魁
姚繼可[857]
溫純左都御史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
1603年
李戴
趙世卿[858]
趙世卿 馮琦
李廷機[859]
蕭大亨 蕭大亨 姚繼可 溫純左都御史
万历三十二年甲辰
1604年
趙世卿
楊時喬[860]
趙世卿 李廷機 蕭大亨[861] 蕭大亨[862] 姚繼可 溫純左都御史
万历三十三年乙巳
1605年
楊時喬 趙世卿 李廷機 蕭大亨 蕭大亨
董裕
沈應文[863]
姚繼可
趙煥[864]
溫純左都御史
詹沂[865]
万历三十四年丙午
1606年
楊時喬 趙世卿 李廷機 蕭大亨 沈應文 趙煥
劉元霖[866]
詹沂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
1607年
楊時喬 趙世卿 李廷機
楊道賓[867]
蕭大亨 沈應文 劉元霖 詹沂
万历三十六年戊申
1608年
楊時喬
孫丕揚[868]
趙世卿 楊道賓 蕭大亨
李化龍[869]
沈應文[870] 劉元霖 詹沂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
1609年
楊時喬
孫丕揚[871]
趙世卿 楊道賓
吳道南[872]
李化龍 沈應文 王汝訓[873] 詹沂
孫瑋[874]
万历三十八年庚戌
1610年
孫丕揚[875] 趙世卿[876] 吳道南
翁正春[877]
李化龍 沈應文
劉元霖
趙煥[878]
王汝訓
劉元霖[879]
孫瑋
万历三十九年辛亥
1611年
孫丕揚 李汝華[880] 翁正春 李化龍[881] 劉元霖
趙煥[882]
劉元霖 孫瑋
許弘綱[883]
万历四十年壬子
1612年
孫丕揚
趙煥[884]
李汝華 翁正春 王象乾[885] 趙煥
許弘綱[886]
劉元霖 許弘綱[887]
万历四十一年癸丑
1613年
趙煥
王象乾[888]
李汝華 翁正春
孫慎行[889]
王象乾[890] 許弘綱
魏養蒙[891]
劉元霖[892] 許弘綱
孫瑋左都御史
劉元霖[893]
万历四十二年甲寅
1614年
王象乾
鄭繼之[894]
李汝華 孫慎行
何宗彥[895]
王象乾
涂宗濬
鄭繼之
李鋕[896]
張問達[897] 劉元霖
林如楚[898]
張問達[899]
万历四十三年乙卯
1615年
鄭繼之 李汝華 何宗彥 李鋕
崔景榮
魏養蒙[900]
張問達 林如楚 張問達
李鋕[901]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
1616年
鄭繼之 李汝華[902] 何宗彥 魏養蒙
黃嘉善[903]
李鋕[904] 林如楚 李鋕[905]
万历四十五年丁巳
1617年
鄭繼之 李汝華 何宗彥 魏養蒙
崔景榮[906]
李鋕 林如楚 李鋕
万历四十六年戊午
1618年
鄭繼之
李汝華
趙煥[907]
李汝華[908] 何宗彥 崔景榮
黃嘉善[909]
李鋕[910] 林如楚 李鋕左都御史[910]
万历四十七年己未
1619年
趙煥
李汝華[911]
李汝華 何宗彥[912] 黃嘉善
楊應聘[913]
張問達 林如楚
李汝華
周嘉謨
黃克纘[914]
李鋕左都御史
張問達[915]
万历四十八年庚申
泰昌元年[916]
1620年
周嘉謨[917] 李汝華
王紀[918]
孫如游[919]
孫慎行[920]
黃嘉善
楊應聘
崔景榮[921]
張問達
黃克纘[922]
周嘉謨
王佐[923]
張問達左都御史[924]

天启年间 编辑

天启为明朝第十五个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朱由校为光宗之子,在位期間,宠信宦官魏忠賢,朝廷官员多依附魏,是为阉党。天启年间,奸臣当道、朝纲混乱,阉党与东林党斗争激烈。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病故,遗诏传位五弟朱由檢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天启元年辛酉
1621年
周嘉謨[925]
張問達[926]
李汝華[927]
汪應蛟[928]
孫慎行 崔景榮[929]
王象乾[930]
張鶴鳴[931]
黃克纘 王佐[932] 張問達左都御史[933]
鄒元標左都御史[934]
天启二年壬戌
1622年
張問達 汪應蛟[935] 孫慎行[936]
顧秉謙[937]
張鶴鳴[938]
孫承宗[939]
張經世[940]
董漢儒[941]
黃克纘[942]
王紀[943]
孫瑋[944]
王佐[945]
姚思仁[946]
鄒元標左都御史[947]
趙南星左都御史[948]
天启三年癸亥
1623年
張問達[949]
趙南星[950]
李長庚[951]
陳大道[952]
李宗延[953]
盛以弘[954]
林堯俞[955]
董漢儒[956]
李瑾[957]
趙彥[958][959]
孫瑋[960]
喬允升[961]
姚思仁[962]
鍾羽正[963]
王舜鼎[964]
趙南星左都御史[965]
孫瑋左都御史[966]
天启四年甲子
1624年
趙南星[967]
崔景榮[968]
李宗延[969]
李起元[970]
林堯俞 趙彥 喬允升[971] 王舜鼎[972]
陳長祚[973]
馮從吾[974]
黃克纘[975]
孫瑋左都御史[976]
高攀龍左都御史[977]
李宗延左都御史[978]
天启五年乙丑
1625年
崔景榮[979]
李宗延[980]
王紹徽[981]
李起元 林堯俞[982]
薛三省[983]
趙彥[984]
高第[985]
王永光[986]
李養正[987]
周應秋[988]
徐兆魁[989]
黃克纘[990] 李宗延左都御史[991]
王紹徽左都御史[992]
周應秋左都御史[993]
天启六年丙寅
1626年
王紹徽[994]
周應秋[995]
李起元[996]
郭允厚[997]
李思誠[998] 王永光[999]
馮嘉會[1000]
徐兆魁[1001]
薛貞[1002]
董可威[1003]
薛鳳翔[1004]
崔呈秀[1005]
周應秋左都御史[1006]
房壯麗右都御史[1007]
崔呈秀左都御史[1008]
天启七年丁卯[1009]
1627年
周應秋[1010]
房壯麗[1011]
郭允厚[1012] 來宗道[1013]
孟紹虞[1014]
馮嘉會[1015]
王之臣[1016]
霍維華[1017]
崔呈秀[1018]
閻鳴泰[1019]
薛貞[1020]
蘇茂相[1021]
薛鳳翔[1022]
崔呈秀[1023]
房壯麗左都御史[1024]
曹思誠左都御史[1025]

崇祯年间 编辑

崇祯为中国明朝第十六个皇帝、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的在位年号,朱由檢为明熹宗之弟。明思宗在位時期,旰食宵衣,勤于政务,事必躬亲。繼位后,即迅速剷除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使得朝綱大肅。然而,其用人遲疑,國家治理及官員選用朝令夕改,官員黨爭仍此消彼長。明朝經萬曆、天啟年間國力大損,恰逢當時各地民變勢力強大,以及後金(清)的連年入侵,朱由檢最終無力回天。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崇祯元年戊辰
1628年
房壯麗[1026]
王永光[1027]
郭允厚[1028]
王永光[1029]
畢自嚴[1030]
孟紹虞[1031]
何如寵[1032]
閻鳴泰[1033]
王在晉[1034]
王洽[1035]
蘇茂相[1036]
王在晉[1037]
喬允升[1038]
薛鳳翔[1039]
劉廷元[1040]
李長庚[1041]
張維樞[1042]
王洽[1043]
曹思誠左都御史[1044]
曹于汴左都御史[1045]
崇祯二年己巳
1629年
王永光 畢自嚴 何如寵[1046] 王洽[1047]
申用懋[1048]
喬允升[1049] 張鳳翔[1050]
南居益[1051]
曹于汴左都御史
崇祯三年庚午
1630年
王永光 畢自嚴[1052] 李騰芳[1053] 梁廷棟[1054] 韓繼思[1055]
胡應台[1056]
南居益[1057]
劉遵義[1058]
曹珖[1059]
曹于汴左都御史[1060]
閔洪學左都御史[1061]
崇祯四年辛未
1631年
王永光[1062]
閔洪學[1061]
畢自嚴 李騰芳[1063]
黃汝良[1064]
梁廷棟[1065]
熊明遇[1066]
胡應台 曹珖 閔洪學左都御史[1067]
陳于廷左都御史[1068]
崇祯五年壬申
1632年
閔洪學[1069]
曾楚卿[1070]
李長庚[1071]
畢自嚴 黃汝良 熊明遇[1072]
張鳳翼[1073]
胡應台 曹珖[1074]
張延登[1075]
金世俊[1076]
周士樸[1077]
陳于廷左都御史[1078]
張延登左都御史[1079]
崇祯六年癸酉
1633年
李長庚 畢自嚴[1080]
侯恂[1081]
黃汝良[1082]
李康先[1083]
張鳳翼 胡應台 周士樸 張延登左都御史
崇祯七年甲戌
1634年
李長庚[1084]
謝陞[1085]
侯恂 李康先 張鳳翼[1086] 胡應台[1087]
馮英[1088]
周士樸[1089]
劉遵憲[1090]
張延登左都御史[1091]
唐世濟左都御史[1092]
崇祯八年乙亥
1635年
謝陞 侯恂 李康先[1093]
黃士俊[1094]
張鳳翼 馮英 劉遵憲 唐世濟左都御史
崇祯九年丙子
1636年
謝陞 侯恂[1095] 黃士俊[1096]
姜逢元[1097]
張鳳翼[1098]
王業浩[1099]
楊嗣昌[1100]
馮英 劉遵憲 唐世濟左都御史
崇祯十年丁丑
1637年
謝陞[1101]
田唯嘉[1102]
程國祥[1103] 姜逢元[1104] 楊嗣昌 馮英[1105]
鄭三俊[1106]
劉遵憲 商周祚左都御史[1107]
崇祯十一年丁丑
1638年
田唯嘉[1108]
商周祚[1109]
程國祥[1110]
李待問[1111]
林欲楫 楊嗣昌[1112] 鄭三俊[1113]
劉之鳳[1114]
劉遵憲 商周祚左都御史[1115]
鍾炌左都御史
崇祯十二年己卯
1639年
莊欽鄰[1116]
謝陞[1117]
李待問 林欲楫[1118] 楊嗣昌[1119]
傅宗龍[1120]
甄淑[1121] 劉遵憲[1122] 鍾炌左都御史[1123]
傅永淳左都御史[1124]
崇祯十三年庚辰
1640年
謝陞[1125]
傅永淳[1126]
李日宣[1127]
李待問 林欲楫 陳新甲[1128] 甄淑[1129]
李覺斯[1130]
劉澤深[1131]
劉遵憲 傅永淳左都御史[1132]
王道直左都御史[1133]
崇祯十四年辛巳
1641年
李日宣 李待問 林欲楫 陳新甲 劉澤深 劉遵憲 王道直左都御史
崇祯十五年壬午
1642年
李日宣[1134]
鄭三俊[1135]
李待問[1136]
傅淑訓[1137]
林欲楫 陳新甲[1138]
張國維[1139]
鄭三俊[1140]
范景文[1141]
徐石麒[1142]
劉遵憲[1143]
范景文[1144]
王道直左都御史[1145]
劉宗周左都御史[1146]
李邦華左都御史[1147]
崇祯十六年癸未
1643年
鄭三俊[1148]
李遇知[1149]
傅淑訓[1150]
倪元璐[1151]
林欲楫[1152]
倪元璐[1153]
張國維[1154]
馮元飇[1155]
張縉彥[1156]
徐石麒[1157]
張忻[1158]
范景文 李邦華左都御史
崇祯十七年甲申[1159][1160]
1644年
李遇知[1161]
張慎言[1162]
徐石麒[1163]
張捷[1164]
倪元璐[1165]
吳履中[1166]
張有譽[1167]
倪元璐
王鐸[1168]
顧錫疇[1169]
張縉彥[1170]
史可法[1171]
馬士英[1172]
練國事[1173]
張忻[1174]
解學龍[1175]
范景文[1176]
陳必謙[1177]
程註[1178]
何應瑞[1179]
李邦華左都御史[1180]
劉宗周左都御史[1181]
徐石麒右都御史[1182]
李沾左都御史[1183]

弘光、隆武年間 编辑

弘光(1645年正月至閏六月)是南明第一位皇帝明安宗朱由崧在位期间的年号,朱由檢殉國後在南京諸臣支持下監國,隨即稱帝,改次年為弘光。在位期間黨爭激烈,無法穩定局勢,又爆發多宗案件,令清朝乘機渡過長江,在弘光元年五月攻陷南京,故這個年號僅用了不足一年。此表中將弘光、隆武兩段時期同列。

隆武(1645年七月至1646年)为南明第二位皇帝明紹宗朱聿鍵的年号。南京失守後他在福州監國,隨即稱帝,宣布從七月初一起即時改元。朱聿鍵為明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後裔,以旁枝登極,與同期監國的魯王朱以海交惡;朱聿鍵銳意中興,但受制於內憂外患,最後出征時戰死。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弘光元年乙酉[1184]
隆武元年
1645年
張捷[1185]
張肯堂[1186]
曾櫻[1187]
張有譽
何楷[1188]
熊明遇[1189]
姜一洪[1190]
顧錫疇[1191]
陳子壯[1192]
黃錦[1193]
曹學佺[1194]
練國事[1195]
阮大鋮[1196]
張肯堂[1197]
郭必昌[1198]
解學龍[1199]
高倬[1200]
葉廷桂[1201]
周應期[1202]
何應瑞[1203]
林宰[1204]
鄭瑄[1205]
李沾左都御史[1206]
唐世濟右都御史[1207]
路振飛右都御史[1208]
何楷[1209]
張肯堂左都御史[1210]
隆武二年丙戌[1211]
1646年
曾櫻[1212]
瞿式耜[1213]
姜一洪[1214]
湯來賀[1215]
曹學佺[1216]
吳炳[1217]
郭必昌[1218]
王化澄[1219]
周應期[1220]
劉若金[1221]
黃日昌[1222]
鄭瑄[1223]
井濟[1224]
晏日曙[1225]
張肯堂[1226]
鍾炌左都御史[1227]
曾櫻右都御史[1228]
周光夏左都御史[1229]

永曆年間 编辑

永曆南明第三位及最後一位皇帝明昭宗朱由榔在位期间的年号,朱聿鍵被殺後在肇慶監國,隨即稱帝,改次年為永曆。在位初期與朱聿鍵之弟朱聿𨮁爭位,其後在清軍進逼下逃入廣西,唯得到前大順大西農民軍餘部支持抗清而得以延續,但內部依然矛盾重重。後期大西孫可望祕謀篡位失敗投降清朝,透露南明軍事情報;朱由榔只能狼狽西奔緬甸,又被緬甸國王賓德勒出賣交給吳三桂,在昆明處死。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永曆元年丁亥
1647年
李若星[1230]
侯偉時[1231]
瞿式耜[1232]
湯來賀[1233]
何三省[1234]
嚴起恒[1235]
童天閎[1236]
吳炳[1237]
晏日曙[1238]
湯來賀[1239]
傅作霖[1240]
王化澄[1241]
蕭琦[1242]
黃日昌[1243]
于元燁[1244]
劉遠生[1245]
晏日曙[1246]
周光夏[1247]
周光夏左都御史[1248]
吳璟左都御史[1249]
湯來賀右都御史[1250]
蕭琦[1251]
永曆二年戊子
1648年
嚴起恒[1252]
晏清[1253]
童天閎[1254]
吳貞毓[1255]
黃奇遇[1256]
王化澄[1257]
吳璟[1258]
蕭琦[1259]
黃奇遇[1260]
曹燁[1261]
劉遠生[1262]
毛毓祥[1263]
周光夏[1264]
佟養甲[1265]
耿獻忠[1266]
吳璟左都御史[1267]
蕭琦[1259]
袁彭年左都御史[1268]
潘世奇右都御史[1269]
永曆三年己丑
1649年
晏清 吳貞毓 吳璟[1270]
黃奇遇[1271]
郭之奇[1272]
曹燁[1273]
鄭逢玄[1274]
李陳玉[1275]
黃公輔[1276]
毛毓祥 耿獻忠[1277] 袁彭年左都御史[1278]
潘世奇右都御史[1279]
鄭逢玄左都御史[1280]
余文𪹓右都御史[1281]
永曆四年庚寅
1650年
晏清[1282]
張佐辰[1283]
吳貞毓 郭之奇 黃公輔[1284]
萬翱[1285]
萬年策[1286]
毛毓祥[1287]
童天閎[1288]
吳弘業[1289]
江振鵬[1290] 吳璟左都御史[1291]
余文𪹓右都御史
永曆五年辛卯
1651年
張佐辰 吳貞毓[1292]
馬天驥[1293]
郭之奇[1294]
趙昱[1295]
萬年策[1296][1297]
馬吉翔[1298]
馬天驥[1299]
吳弘業 尹三聘[1300] 喻思慥左都御史[1301]
余文𪹓左都御史[1302]
馬天驥[1303]
永曆六年壬辰
1652年
張佐辰[1304]
范鑛[1305]
趙昱 吳獻[1306] 吳弘業[1307]
尹三聘[1308]
尹三聘[1309]
永曆七年癸巳
1653年
范鑛 趙昱[1310] 吳獻[1311] 尹三聘
永曆八年甲午
1654年
范鑛[1312]
張佐辰[1313]
孫順[1314] 扶綱[1315] 方端士[1316] 尹三聘
永曆九年乙未
1655年
張佐辰 孫順 扶綱 孫順[1317] 尹三聘
永曆十年丙申
1656年
張佐辰[1318]
金維新[1319]
孫順[1320]
龔彝[1321]
扶綱[1322]
鄭逢玄[1323]
孫順[1324] 尹三聘[1325]
鄭逢玄[1326]
王應龍[1327] 金維新左都御史[1328]
永曆十一年丁酉
1657年
金維新 龔彝[1329] 鄭逢玄[1330] 孫順 鄭逢玄[1330] 王應龍 金維新左都御史
永曆十二年戊戌
1658年
金維新[1331]
鄧士廉[1332]
孫順[1314] 程源[1333] 孫順[1334]
鄧士廉[1335]
尹三聘[1300] 王應龍 金維新左都御史
錢邦芑右都御史[1336]
永曆十三年己亥
1659年
鄧士廉 孫順[1337] 程源[1338] 齊環[1339][1340] 尹三聘[1341] 王應龍[1342] 金維新左都御史[1343]
錢邦芑右都御史
永曆十四年庚子
1660年
鄧士廉[1344] 楊在[1345]
王祖望[1346]
永曆十五年辛丑
1661年
王祖望[1347]
永曆十六年壬寅
1662年

監國魯年間 编辑

弘光元年閏六月,魯王朱以海台州監國,史稱監國魯,和唐王朱聿鍵屢起衝突而無法合作,不久逃亡到舟山,與張名振張煌言鄭成功合力抗清。舟山陷落後,朱以海移居金門,很快去監國稱號,奉永曆正朔。

年代 吏部尚書
明朝七卿年表, 即尚书与都御史年表, 旨在列举中国明朝洪武元年, 1368年, 至崇祯末年, 1644年, 以及南明弘光元年, 1645年, 至永曆朝廷末年, 1662年, 的六部,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与都察院的最高长官, 除短暫的明朝中書省時期外, 七卿长官均为正二品, 为明朝政府文臣中最高行政长官, 橙色部份為,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描绘的明朝最大版图, 1424年, 含羈縻地区, 吏部尚書, 户部尚書, 礼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往往與通政使司之通. 明朝七卿年表 即尚书与都御史年表 旨在列举中国明朝洪武元年 1368年 至崇祯末年 1644年 以及南明弘光元年 1645年 至永曆朝廷末年 1662年 的六部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与都察院的最高长官 除短暫的明朝中書省時期外 七卿长官均为正二品 为明朝政府文臣中最高行政长官 橙色部份為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描绘的明朝最大版图 1424年 含羈縻地区 吏部尚書 户部尚書 礼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往往與通政使司之通政使 大理寺之寺卿合稱 九卿 明朝時 重臣任擇須由九卿及外省巡撫 總督公開舉薦 此為廷推 各部司不能單獨決定的國家大事 要事 須經七卿 九卿公決 此為廷議 而由三法司無法決定的大型狱讼 以由七卿 九卿開會定獄 此為廷鞠或園審 七卿與明朝內閣構成了明朝的行政權力中心與決策核心 南明時 弘光朝南京即京城 隆武朝福京即京城 另設行在 南京六部官員 1 2 永曆朝都城不定 但依舊於其首府設立六部 此表不包括明朝南京七卿年表 目录 1 洪武年間 1 1 中書省時期 1 2 廢除中書省后 2 建文年間 3 永樂年間 3 1 遷都之前 3 2 遷都之後 4 洪熙年間 5 宣德年間 6 正統年間 7 景泰年間 8 天顺年間 9 成化年间 10 弘治年间 11 正德年间 12 嘉靖年间 13 隆庆年间 14 萬曆 泰昌年间 15 天启年间 16 崇祯年间 17 弘光 隆武年間 18 永曆年間 19 監國魯年間 20 参见 21 延伸阅读 22 参考文献 22 1 引用 22 2 来源洪武年間 编辑中書省時期 编辑 参见 中書省 明朝 明最初沿袭元朝制度 设立中書省 置左 右丞相 甲辰正月 初置左 右相國 其中李善長為右相國 徐達為左相國 吳元年 改右相國為左相國 左相國為右相國 洪武元年 改為左 右丞相 3 由中书省统六部 但不设置中書令 4 中書省時期的六部尚書官員為正三品 5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御史台御史大夫洪武元年戊申 1368年 滕毅 6 盛原辅 7 张明善 8 楊思義 9 杭琪 10 钱用壬 5 崔亮 11 陈亮 5 周祯 5 8 钱唐 12 单安仁 5 汤和邓愈洪武二年己酉 1369年 张明善 杨思义杭琪朱昭 13 樊思民 14 崔亮 11 陈亮单安仁 15 安统 16 王居仁 17 刘诚 18 钱唐刘希鲁 19 世家宝 20 21 周祯 22 单安仁孙克义 15 张允文 18 李遷桂 汤和邓愈洪武三年庚戌 1370年 張明善王興福 23 郎本中商暠 杭琪李延桂滕德懋陳昱蔣思德宋冕 崔亮 11 陶凱楊訓文 劉貞王居仁滕德懋 郎本中程徐周湞劉大昕班用吉 安然 24 25 安慶 汤和邓愈洪武四年辛亥 1371年 郎本中李仁 26 陳修 27 李守道詹同 28 李廷桂蔣思德秦文繹楊訓文宋冕徐本海淵 陶凱楊訓文 劉貞吳琳 29 李有諒劉惟謙班用吉端以善 安然安慶朱守仁 無洪武五年壬子 1372年 詹同 28 呂本周時中朱斌李信 楊訓文蔣思德徐本海淵秦文繹 陶凱 吳琳 29 李有諒李質吳雲端以善 安然 24 朱守仁黃肅 無洪武六年癸丑 1373年 李信吳琳 29 詹同 28 呂本呂熙趙孠堅 顏希哲呂熙俞浦李儼 陶凱牛諒劉紹先 吳琳 29 樂韶鳳孫克義劉仁 吳雲孫克義孫堯李儼馮冕高萬傑劉惟謙李敬陳璿唐鐸 黃肅李敏趙翥 陳寧洪武七年甲寅 1374年 吳琳 29 詹同 28 呂熙盛原輔 顏希哲俞浦馬貴 牛諒劉紹先趙翥呂本 孫克義劉仁 李儼馮冕劉惟謙徐本唐鐸 李敏趙翥嚴達 汪廣洋陳寧洪武八年乙卯 1375年 呂熙盛原輔趙好德 30 俞浦馬貴趙好德宋冕李泰周肅何士弘 呂本章善 單安仁 劉惟謙 李敏薛祥 汪廣洋陳寧洪武九年丙辰 1376年 趙好德 30 王敏 李泰王博偰斯周斌 張籌 單安仁李允 徐本馮冕商暠韓士原唐俊 薛祥王虎李敏 汪廣洋陳寧洪武十年丁巳 1377年 王敏 周斌偰斯沈立本 張籌李允呂本 單安仁李允陳銘李澂 唐俊馮冕商暠周斌秦中刑懋尹性 李敏王虎趙翥 汪廣洋陳寧丁玉洪武十一年戊午 1378年 王敏李煥文陳銘陳煜 費震 31 沈立本 朱夢炎 李澂李煥文 沈立本馮諒 王虎趙翥朱瑛 陳寧丁玉洪武十二年己未 1379年 陳煜張度 費震 31 顧禮任彬 朱夢炎張籌 李澂趙本董俊 沈立本顧禮呂宗藝趙翥馮諒 朱瑛余文昇趙翥王虎 陳寧丁玉安然廢除中書省后 编辑 参见 胡惟庸案 洪武十三年 1380年 胡惟庸案之后 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 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六部尚書均進秩為正二品 32 原中書省官屬盡革 惟存中書舍人 33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洪武十三年庚申 1380年 偰斯 34 洪彝 劉崧署 35 阮畯 徐鐸 36 劉平仲署 37 范敏署 38 鄭九成 偰斯 34 李冕 39 趙本 呂宗藝 40 余文昇薛祥 41 安然李善長署 42 洪武十四年辛酉 1381年 阮畯 范敏 43 徐恢署 44 李叔正 高信 李澂唐鐸 胡楨 王時 45 薛祥 趙俊署 46 李善長 47 洪武十五年壬戌 1382年 阮畯李信 郭允道 曾泰署王時 48 高信劉仲質 任昂 唐鐸何禮 49 王時開濟署 50 趙俊 51 李善長洪武十六年癸亥 1383年 李信 陳敬 52 王時 任昂 何禮 開濟 53 趙俊 54 李善長 55 洪武十七年甲子 1384年 陳敬余熂 栗恕 56 郭桓 任昂趙瑁 何禮俞綸 57 劉逵王惠迪 58 麥至德 59 詹徽左都御史湯友恭右都御史 60 洪武十八年乙丑 1385年 余熂趙瑁詹徽 61 郭桓 62 徐輝 63 茹太素 64 趙瑁 65 唐鐸署 66 溫祥卿趙仁 67 王惠迪 唐鐸 68 麥至德徐本 69 詹徽左都御史湯友恭右都御史洪武十九年丙寅 1386年 詹徽 茹太素 唐鐸署 趙仁 唐鐸 徐本 詹徽左都御史湯友恭右都御史洪武二十年丁卯 1387年 詹徽 茹太素 李原名 趙仁 唐鐸 徐本潘孟舉 70 詹徽左都御史湯友恭右都御史洪武二十一年戊辰 1388年 詹徽 茹太素 李原名 趙仁 71 唐鐸 72 唐鐸 72 潘孟舉 詹徽左都御史湯友恭右都御史凌漢右都御史 73 洪武二十二年己巳 1389年 詹徽 茹太素 74 楊靖 李原名 唐鐸 75 沈溍 趙勉 潘孟舉秦逵 76 詹徽左都御史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390年 詹徽 楊靖 77 趙勉 李原名 沈溍 78 秦逵 79 茹瑺 趙勉楊靖 秦逵 80 沈溍 81 詹徽左都御史楊克明右都御史 82 洪武二十四年辛未 1391年 詹徽 83 趙勉 趙勉 84 沈溍茹瑺 楊靖 秦逵 詹徽左都御史 85 楊克明右都御史袁泰右都御史 86 洪武二十五年壬申 1392年 詹徽 趙勉 87 趙勉 茹瑺 楊靖 秦逵嚴震直署 88 詹徽左都御史 89 袁泰右都御史解敏右都御史 90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 1393年 詹徽 91 梁煥署 92 翟善署 93 郁新 楊靖署 94 茹瑺 楊靖 95 嚴震直 96 張廷蘭左都御史 97 解敏右都御史洪武二十七年甲戌 1394年 翟善署 98 郁新 楊靖署任亨泰 99 茹瑺 楊靖 嚴震直 100 張廷蘭左都御史 101 解敏右都御史曹銘右都御史 102 洪武二十八年乙亥 1395年 翟善 103 郁新 任亨泰 104 茹瑺 楊靖夏恕 105 王儁 106 曹銘右都御史 107 王平右都御史 108 吳斌左都御史 109 洪武二十九年丙子 1396年 杜澤 郁新 任亨泰 110 門克新 111 茹瑺 夏恕 王儁孫顯署 112 來恭左都御史 113 王平右都御史 114 鄧文鏗右都御史署 115 洪武三十年丁丑 1397年 杜澤 郁新 鄭沂 116 茹瑺 夏恕 孫顯 117 嚴震直 118 楊靖左都御史暴昭左都御史署 119 鄧文鏗右都御史嚴震直右都御史 118 洪武三十一年戊寅 1398年 茹瑺 120 張紞 郁新王鈍 鄭沂 121 陳迪 茹瑺 122 齊泰 123 夏恕暴昭 124 嚴震直鄭賜 125 暴昭左都御史 126 景清左都御史練子寧右都御史 127 建文年間 编辑参见 靖难之役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 明惠帝即位 次年改年號為建文 建文四年六月 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基 為明成祖 废除建文年号 复称洪武三十五年 翌年改元永樂 明惠帝在登基后不久 即重新選拔六部官員 其中大多數為靖難之役前主張削藩或陣亡 或在燕王朱棣攻佔南京應天府后拒絕合作自殺或不屈而亡者 其中包括禮部尚書陳廸 兵部尚書齊泰 鐵鉉 刑部尚書暴昭 侯泰 左都御史景清 右都御史練子寧等 建文元年 1399年 二月 将六部尚书改为正一品 改都察院為御史府 都御史为御史大夫 128 朱棣攻入南京后 恢复原制度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御史大夫建文元年己卯 1399年 張紞 郁新王鈍 陳迪 齊泰茹瑺 129 暴昭 130 侯泰 鄭賜嚴震直 景清左都御史練子寧右都御史 131 建文二年庚辰 1400年 張紞 郁新王鈍 陳迪 茹瑺鐵鉉 132 侯泰暴昭 鄭賜嚴震直 景清練子寧建文三年辛巳 1401年 張紞 郁新王鈍 陳迪 齊泰 133 茹瑺鐵鉉 侯泰暴昭 鄭賜嚴震直 景清練子寧建文四年壬午 1402年 張紞 134 蹇義 郁新 135 王鈍 136 夏原吉 137 郭資 138 陳迪 139 宋禮署 140 李至剛 141 齊泰 142 茹瑺 143 鐵鉉 144 劉儁 145 侯泰 142 暴昭 146 鄭賜 147 雒僉 148 鄭賜 149 嚴震直 150 黃福 151 景清 152 練子寧 153 永樂年間 编辑遷都之前 编辑 建文四年六月 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基 為明成祖 废除建文年号 复称洪武三十五年 翌年改元永乐 永樂元年 朱棣以北平為北京 置北京行部尚書二人 侍郎四人 其屬置六曹清吏司 吏 戶 禮 兵 工五曹 郎中 員外郎 主事各一人 154 永樂十八年十一月 裁革北京行部 155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行部尚書 都御史永乐元年癸未 1403年 蹇義 郁新夏原吉 156 郭資 157 李至剛鄭沂 158 劉儁 鄭賜雒僉 159 黃福 雒僉郭資 160 陳瑛左都御史 161 永乐二年甲申 1404年 蹇義 郁新夏原吉 李至剛 劉儁金忠 鄭賜 黃福宋禮 雒僉郭資 陳瑛左都御史吳中右都御史永樂三年乙酉 1405年 蹇義 郁新夏原吉 162 李至剛 163 鄭賜 164 劉儁金忠 鄭賜呂震 黃福宋禮 雒僉郭資黃福 165 陳瑛左都御史吳中右都御史永樂四年丙戌 1406年 蹇義 夏原吉 鄭賜 劉儁金忠 呂震 宋禮 黃福朱濬郭資 166 陳瑛左都御史吳中右都御史永樂五年丁亥 1407年 蹇義 夏原吉 鄭賜趙羾 167 金忠 呂震 宋禮吳中 朱濬郭資 168 陳瑛左都御史吳中右都御史永樂六年戊子 1408年 蹇義 夏原吉 鄭賜 169 趙羾劉觀呂震 金忠劉儁 呂震劉觀 宋禮吳中 朱濬郭資 陳瑛左都御史永樂七年己丑 1409年 蹇義 夏原吉 趙羾呂震 金忠方賓 劉觀 宋禮吳中 朱濬郭資 陳瑛左都御史永樂八年庚寅 1410年 蹇義 夏原吉 170 趙羾呂震 金忠方賓 劉觀 171 宋禮吳中 朱濬郭資 陳瑛左都御史陳德文右都御史 172 永樂九年辛卯 1411年 蹇義 夏原吉 趙羾呂震 金忠方賓 劉觀 宋禮 173 吳中 朱濬郭資 陳瑛左都御史 174 陳德文右都御史永樂十年壬辰 1412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 金忠方賓 劉觀 宋禮吳中白彥芳署 175 朱濬郭資 陳德文右都御史永樂十一年癸巳 1413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 金忠方賓 劉觀 宋禮吳中 朱濬郭資 陳德文右都御史永樂十二年甲午 1414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 金忠方賓 劉觀 宋禮吳中 朱濬郭資 176 陳德文右都御史劉觀左都御史 177 永樂十三年乙未 1415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 金忠方賓陳洽 劉觀 宋禮吳中 郭資 劉觀左都御史永樂十四年丙申 1416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金純 方賓 吳中 178 宋禮吳中 郭資 劉觀左都御史永樂十五年丁酉 1417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金純 方賓趙羾 179 吳中 宋禮 郭資 劉觀左都御史永樂十六年戊戌 1418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金純 方賓趙羾 吳中 宋禮 郭資 劉觀左都御史永樂十七年己亥 1419年 蹇義 夏原吉 呂震金純 方賓趙羾 吳中 宋禮 郭資 劉觀左都御史永樂十八年庚子 1420年 蹇義 夏元吉郭資 180 呂震金純 方賓趙羾 吳中 宋禮李慶 郭資 181 劉觀左都御史王彰右都御史遷都之後 编辑 参见 永乐迁都 永樂十八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后 罷免行部及六曹 以六部官屬移之北 不再稱 行在 而其留守南京的官員一律加 南京 字 即所謂 南京吏部尚書 等 154 此後在南京任命之尚書與都御史 請參閱明朝南京七卿年表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永樂十九年辛丑 1421年 182 蹇義 夏元吉 183 郭資 呂震金純 方賓趙羾 吳中 宋禮李慶 劉觀左都御史王彰右都御史永樂二十年壬寅 1422年 蹇義 184 郭資 呂震金純 趙羾 185 無 宋禮李慶 劉觀左都御史王彰右都御史永樂二十一年癸卯 1423年 蹇義 郭資 呂震金純 趙羾 無 李慶 劉觀左都御史王彰右都御史永樂二十二年甲辰 1424年 蹇義 186 郭資 187 夏元吉 188 呂震 189 金純 趙羾 190 李慶 191 吳中 192 金純 李慶金純 193 黃福 194 吳中 195 劉觀左都御史 196 王彰右都御史洪熙年間 编辑参见 仁宣之治 洪熙元年 明仁宗打算仍在南京定都 并恢復置各部官屬於南京 去除 南京 兩字 而在位於北京的六部官員頭銜前加 行在 兩字 并設行部 154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行部尚書 都御史洪熙元年乙巳 1425年 蹇義 夏元吉 呂震 李慶張本 金純 黃福吳中李友直 張本 197 李友直 劉觀左都御史向珤右都御史王彰右都御史宣德年間 编辑明宣宗即位後 於宣德三年復罷行部 198 宣宗在位期間 國力強盛 政治清明 與其父明仁宗時期 合稱 仁宣之治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行部尚書 都御史宣德元年丙午 1426年 蹇義 夏元吉 呂震 199 胡濙 200 張本 201 陳洽 202 金純 黄福 203 吴中 李友直 劉觀左都御史王彰右都御史宣德二年丁未 1427年 蹇義 夏元吉郭敦 204 胡濙 張本 205 金純 黄福 206 吴中 李友直 劉觀左都御史王彰右都御史 207 宣德三年戊申 1428年 蹇義 208 夏元吉 209 郭敦 210 胡濙 211 張本 金純 212 黄福吴中 213 李友直 214 李友直 劉觀左都御史 215 顧佐右都御史 216 宣德四年己酉 1429年 蹇義郭璡 217 夏元吉郭敦郭資 218 胡濙 219 張本 220 無 黄福 221 吴中李友直 不適用 顧佐左都御史宣德五年庚戌 1430年 蹇義郭璡 夏元吉 222 郭敦郭資黃福 223 李昶 224 胡濙 張本 225 無 黄福 226 吴中 227 李友直 顧佐左都御史宣德六年辛亥 1431年 蹇義郭璡 郭敦 228 郭資黃福李昶 229 胡濙 230 張本 231 許廓 232 無 吴中李友直 顧佐左都御史宣德七年壬子 1432年 蹇義郭璡 郭資黃福 233 胡濙 234 許廓 235 無 吴中李友直 顧佐左都御史宣德八年癸丑 1433年 蹇義郭璡 236 郭資 237 胡濙 234 無 無 吴中李友直 顧佐左都御史 238 熊槩右都御史 239 宣德九年甲寅 1434年 蹇義郭璡 240 無 胡濙 234 王驥 241 無 吴中李友直 顧佐左都御史 242 熊槩右都御史 243 宣德十年乙卯 1435年 蹇義 244 郭璡 無 胡濙 234 王驥 魏源 245 郭璡 246 吴中 247 李友直 248 顧佐左都御史 242 熊槩右都御史 243 正統年間 编辑明英宗即位后 于正統六年 1441年 在北京六部官員頭銜前去 行在 字 于南京仍加 南京 字 之後成為定制 198 249 正統十四年 1449年 英宗率眾北征瓦剌 在宣化土木堡 明軍被蒙古軍圍困 英宗被俘 戶部尚書王佐 兵部尚書鄺埜等数十名官員陣亡 史稱土木之變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正统元年丙辰 1436年 郭璡 劉中敷 胡濙 王驥 250 魏源 吴中李友直 248 顧佐左都御史 251 陳智右都御史 252 正统二年丁巳 1437年 郭璡 劉中敷 胡濙 王驥 253 魏源 254 吴中李友直 陳智左都御史正统三年戊午 1438年 郭璡 劉中敷 255 胡濙 256 王驥 257 魏源 258 吴中李友直 259 陳智左都御史 260 正统四年己未 1439年 郭璡 劉中敷 胡濙 王驥 魏源 261 吴中 陳智左都御史 262 正统五年庚申 1440年 郭璡 劉中敷 胡濙 王驥 263 柴車 264 魏源 吴中 陳智左都御史正统六年辛酉 1441年 郭璡 劉中敷 265 王佐 266 胡濙 王驥 267 柴車 268 魏源 吴中 269 陳智左都御史 270 王文 271 正统七年壬戌 1442年 郭璡魏驥署 272 王佐 胡濙 王驥 273 徐晞 274 魏源 吴中 275 王卺 276 王文右都御史正统八年癸亥 1443年 郭璡 277 王直 278 王佐 胡濙 徐晞 魏源 279 王質 280 金濂 281 王卺 王文右都御史正统九年甲子 1444年 王直 王佐 胡濙 徐晞 金濂 王卺 王文右都御史正统十年己丑 1445年 王直 王佐 胡濙 徐晞 282 鄺埜 283 金濂 王卺黎澄 284 王文左都御史 285 陳鎰右都御史 286 正统十一年丙寅 1446年 王直 287 王佐 288 胡濙 鄺埜 金濂 289 王卺黎澄 290 陳鎰右都御史 291 正统十二年丁卯 1447年 王直 王佐 胡濙 鄺埜 金濂 王卺 陳鎰右都御史正统十三年戊辰 1448年 王直 王佐 胡濙 鄺埜 金濂 292 王卺 293 石璞 294 陳鎰右都御史正统十四年己巳 1449年 王直 王佐 295 金濂 296 胡濙 297 鄺埜 298 于謙 299 金濂 300 俞士悅 301 石璞 302 陳鎰左都御史 303 俞士悅 304 楊善右都御史 305 景泰年間 编辑景泰年間 吏部曾經設置兩名尚書 天順初年 恢復定制 改為一名 306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景泰元年庚午 1450年 王直 金濂 胡濙 于謙 俞士悅 石璞 陳鎰右都御史楊善左都御史王文景泰二年辛未 1451年 王直何文淵 金濂 胡濙 于謙 俞士悅 石璞 陳鎰右都御史楊善左都御史王文景泰三年壬申 1452年 王直何文淵 金濂 307 胡濙 于謙儀銘 308 俞士悅 石璞 陳鎰右都御史楊善左都御史王文王翺景泰四年癸酉 1453年 王直何文淵王翺 309 金濂 胡濙 于謙儀銘 俞士悅 石璞 陳鎰右都御史楊善左都御史王翺左都御史羅通右都御史蕭維禎左都御史 310 景泰五年甲戌 1454年 王直王翺 金濂張鳳 311 胡濙 于謙儀銘 312 俞士悅 石璞 楊善左都御史李實右都御史蕭維禎左都御史 313 景泰六年乙亥 1455年 王直王翺 張鳳 胡濙 于謙石璞 俞士悅 石璞江淵 314 楊善左都御史李實右都御史蕭維禎左都御史景泰七年丙子 1456年 王直王翺 張鳳 胡濙 于謙石璞 俞士悅 江淵 李實右都御史蕭維禎左都御史天顺年間 编辑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 改年号为 天顺 此前景泰年間的吏部兩名尚書规制 也经恢復改為一名 306 夺门之变后 六部首脑大换血 其中吏部尚书王直 礼部尚书胡濙遭到奪銜致仕 户部尚书張鳳改为南京闲置 刑部尚书俞士悅 工部尚书江淵謫戍 兵部尚书于谦遭棄市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天顺元年丁丑 1457年 王直 315 王翺 316 張鳳 317 沈固 318 胡濙 319 楊善 320 于謙 321 石璞 322 王驥 323 陳汝言 324 俞士悅 325 軒輗 326 劉廣衡 327 江淵 328 趙榮 329 李實 330 蕭維禎 331 耿九疇 332 馬昂 333 寇深 334 天顺二年戊寅 1458年 王翺 沈固 楊善 335 陳汝言 336 馬昂 337 劉廣衡 338 陸瑜 339 趙榮 馬昂 340 寇深天顺三年己卯 1459年 王翺 沈固 無 馬昂 陸瑜 趙榮 寇深天顺四年庚辰 1460年 王翺 沈固 341 年富 342 蕭晅 343 石瑁 344 馬昂 陸瑜 趙榮 寇深天顺五年辛巳 1461年 王翺 年富 石瑁 馬昂 345 陸瑜 趙榮 346 寇深 347 李賓右都御史 348 天顺六年壬午 1462年 王翺 年富 石瑁 349 馬昂 陸瑜 趙榮 350 李賓右都御史天顺七年癸未 1463年 王翺 年富 姚夔 351 馬昂 陸瑜 352 周瑄署 353 白圭 354 李賓右都御史 355 周瑄署 356 天顺八年甲申 1464年 王翺 年富 357 馬昂 358 姚夔 馬昂 359 王竑 360 陸瑜 白圭 354 李賓右都御史李秉左都御史 361 成化年间 编辑明憲宗成化初年 吏治尚佳 但成化中期以後 憲宗寵信万贵妃及宦官汪直 朝纲败坏 民不聊生 史书多载 成化十九年后 其六部长官与内阁阁老 萬安 劉吉 劉珝 合称为 紙糊三閣老 泥塑六尚書 362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成化元年乙酉 1465年 王翺 363 馬昂 姚夔 王竑 364 王復 365 陸瑜 白圭 366 李賓右都御史 367 李秉左都御史成化二年丙戌 1466年 王翺 馬昂 姚夔 王復 368 陸瑜 白圭 369 李秉左都御史 370 成化三年丁亥 1467年 王翺 371 李秉 372 馬昂 姚夔 王復 373 白圭 374 陸瑜 白圭 375 王復 373 李秉左都御史 376 林聰右都御史 377 成化四年戊子 1468年 李秉 378 馬昂 379 楊鼎 380 姚夔 白圭程信 381 陸瑜 王復 林聰右都御史成化五年己丑 1469年 李秉 382 崔恭 383 姚夔 384 楊鼎 姚夔 385 鄒幹 386 白圭程信 陸瑜 王復 林聰右都御史成化六年庚寅 1470年 姚夔 楊鼎 鄒幹 白圭程信 387 陸瑜 王復 林聰右都御史李賓 388 成化七年辛卯 1471年 姚夔 389 楊鼎 鄒幹 白圭 陸瑜 王復 林聰右都御史 390 成化八年壬辰 1472年 姚夔 楊鼎 鄒幹 白圭 陸瑜 王復 李賓右都御史項忠左都御史 391 成化九年癸巳 1473年 姚夔 392 尹旻 393 楊鼎 鄒幹 白圭 394 陸瑜 395 王槩 396 王復 李賓右都御史項忠左都御史 391 董方 397 成化十年甲午 1474年 尹旻 楊鼎 鄒幹 白圭 398 項忠 399 王槩 400 項忠 401 董方 402 王復 李賓右都御史項忠左都御史董方 403 成化十一年乙未 1475年 尹旻 楊鼎 鄒幹 項忠 董方 王復 李賓右都御史王越左都御史 404 成化十二年丙申 1476年 尹旻 楊鼎 鄒幹 項忠 董方 王復 李賓右都御史王越左都御史成化十三年丁酉 1477年 尹旻 楊鼎 鄒幹 項忠 405 余子俊 406 董方 407 林聰 408 王復 李賓右都御史 409 王越左都御史 410 成化十四年戊戌 1478年 尹旻 411 楊鼎 412 鄒幹 413 余子俊 414 林聰 415 王復 王越左都御史 416 成化十五年己亥 1479年 尹旻 楊鼎 417 陳鉞 418 鄒幹 419 張文質 420 余子俊 林聰 王復 421 劉昭 422 王越左都御史 423 成化十六年庚子 1480年 尹旻 陳鉞 424 張文質 余子俊 林聰 劉昭 王越左都御史 425 成化十七年辛丑 1481年 尹旻 陳鉞 426 翁世資 427 張文質 428 周洪謨 429 余子俊 430 陳鉞 431 林聰 劉昭 王越左都御史 432 戴縉右都御史 433 成化十八年壬寅 1482年 尹旻 翁世資 周洪謨 陳鉞 434 張鵬 435 林聰 436 張鎣 437 劉昭 戴縉右都御史成化十九年癸卯 1483年 尹旻 翁世資 438 余子俊 439 周洪謨 張鵬 張鎣 劉昭 戴縉右都御史 440 李裕右都御史 441 成化二十年甲辰 1484年 尹旻 442 余子俊 443 殷謙 444 周洪謨 445 張鵬 446 張鎣 447 劉昭 448 朱英右都御史 449 李裕右都御史 450 成化二十一年乙巳 1485年 尹旻 殷謙 周洪謨 張鵬 451 馬文升 452 張鎣 劉昭 朱英右都御史 453 屠滽右都御史 454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 1486年 尹旻 455 耿裕 456 李裕 457 殷謙 458 劉昭 459 周洪謨 馬文升 460 張鎣 461 杜銘 462 劉昭 463 李裕 464 謝一夔 465 劉敷右都御史 466 屠滽右都御史 467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 1487年 李裕 468 王恕 469 李敏 470 周洪謨 余子俊 471 杜銘 472 謝一夔 473 賈俊 474 劉敷右都御史 475 馬文升左都御史 476 弘治年间 编辑参见 弘治中兴 弘治为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时期的年号 其上任后 重新任免明朝内阁 六部官员 任用贤能 使得其统治时期 国家政治清明 经济繁荣 百姓富裕 天下小康 史称 弘治中兴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弘治元年戊申 1488年 王恕 李敏 周洪謨耿裕 477 余子俊 何喬新 賈俊 馬文升左都御史弘治二年己酉 1489年 王恕 李敏 耿裕 余子俊馬文升 478 何喬新 賈俊 馬文升左都御史 479 屠滽左都御史弘治三年庚戌 1490年 王恕 李敏 耿裕 馬文升 何喬新 賈俊 屠滽左都御史弘治四年辛亥 1491年 王恕 李敏葉淇 480 耿裕 481 馬文升 何喬新彭韶 482 賈俊 屠滽左都御史白昂左都御史 483 弘治五年壬子 1492年 王恕 葉淇 耿裕 馬文升 彭韶 賈俊 白昂左都御史弘治六年癸丑 1493年 王恕耿裕 484 葉淇 耿裕倪岳 485 馬文升 彭韶白昂 486 賈俊 白昂左都御史屠滽右都御史 487 弘治七年甲寅 1494年 耿裕 葉淇 倪岳 馬文升 白昂 賈俊劉璋 屠滽左都御史 488 弘治八年乙卯 1495年 耿裕 葉淇 倪岳 馬文升 白昂 劉璋 屠滽左都御史弘治九年丙辰 1496年 耿裕屠滽 489 葉淇周經 490 倪岳徐瓊 491 馬文升 白昂 劉璋徐貫 492 屠滽左都御史 493 閔珪左都御史弘治十年丁巳 1497年 屠滽 周經 徐瓊 馬文升 白昂 徐貫 閔珪左都御史弘治十一年戊午 1498年 屠滽 周經 徐瓊 馬文升 白昂 徐貫 閔珪左都御史佀鍾右都御史 494 弘治十二年己未 1499年 屠滽 周經 徐瓊 馬文升 白昂 徐貫 閔珪左都御史佀鍾右都御史弘治十三年庚申 1500年 屠滽倪岳 495 周經佀鍾 496 徐瓊傅瀚 497 馬文升 白昂閔珪 498 徐貫曾鑑 499 閔珪左都御史 500 佀鍾右都御史 501 戴珊左都御史 502 史琳右都御史 503 弘治十四年辛酉 1501年 倪岳馬文升 504 佀鍾 傅瀚 馬文升劉大夏 505 閔珪 曾鑑 戴珊左都御史史琳右都御史弘治十五年壬戌 1502年 馬文升 佀鍾 傅瀚張昇 506 劉大夏 閔珪 曾鑑 戴珊左都御史史琳右都御史弘治十六年癸亥 1503年 馬文升 佀鍾 張昇 劉大夏 閔珪 曾鑑 戴珊左都御史史琳右都御史弘治十七年甲子 1504年 馬文升 佀鍾秦紘韓文 507 張昇 劉大夏 閔珪 曾鑑 戴珊左都御史史琳右都御史弘治十八年乙丑 1505年 馬文升 韓文 張昇 劉大夏 閔珪 曾鑑 戴珊左都御史 508 史琳右都御史屠勛右都御史 509 正德年间 编辑正德为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期的年号 朱厚照在位前期 宠信刘瑾等宦官 并设立豹房 骄奢淫逸 中后期虽治理内政 铲除宦官 但听信江彬等奸臣 後因落水染病駕崩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正德元年丙寅 1506年 馬文升 510 焦芳 511 許進 512 韓文 513 顧佐 514 張昇 劉大夏 515 許進 516 閻仲宇 517 閔珪 曾鑑 張敷華左都御史 518 史琳右都御史 519 屠勛右都御史正德二年丁卯 1507年 許進 顧佐 張昇 520 李傑 521 劉機 閻仲宇 522 劉宇 523 閔珪屠勛 曾鑑李鐩 劉宇左都御史屠滽右都御史屠勛右都御史正德三年戊辰 1508年 許進劉宇 524 顧佐劉璣 劉機周經白鉞 劉宇 525 曹元 屠勛王鑑之 李鐩洪鍾 屠滽右都御史正德四年己巳 1509年 劉宇 526 張綵 劉璣 白鉞 曹元 王鑑之洪鍾 527 劉璟 洪鍾才寬畢亨 屠滽右都御史陳金右都御史洪鍾右都御史正德五年庚午 1510年 張綵劉機 528 劉璣楊一清 529 白鉞 530 費宏 曹元胡汝礪王敞 劉璟 531 畢亨李鐩 洪鍾左都御史正德六年辛未 1511年 楊一清 532 楊一清 533 孫交 費宏傅珪 王敞何鑑 何鑑 534 李鐩 洪鍾左都御史王鼎右都御史正德七年壬申 1512年 楊一清 孫交 傅珪 何鑑 張子麟 李鐩 洪鍾左都御史王鼎右都御史陸完左都御史李士實右都御史正德八年癸酉 1513年 楊一清 孫交王瓊 傅珪劉春 何鑑陸完 張子麟 李鐩 陸完左都御史 535 李士實右都御史石玠右都御史正德九年甲戌 1514年 楊一清 王瓊 劉春 陸完 張子麟 李鐩 石玠右都御史正德十年乙亥 1515年 楊一清 536 陸完 537 王瓊 538 石玠 劉春毛紀 陸完 539 王瓊 張子麟 李鐩 石玠右都御史 540 彭澤左都御史王璟右都御史正德十一年丙子 1516年 陸完 石玠 毛紀李遜學 王瓊 張子麟 李鐩 彭澤左都御史王璟右都御史正德十二年丁丑 1517年 陸完 石玠 李遜學 541 毛澄 王瓊 張子麟 李鐩 彭澤左都御史 542 王璟左都御史 543 張綸右都御史正德十三年戊寅 1518年 陸完 石玠 毛澄 王瓊 張子麟 李鐩 王璟左都御史張綸右都御史正德十四年己卯 1519年 陸完 石玠楊潭 544 毛澄 王瓊 張子麟 李鐩 王璟左都御史張綸右都御史正德十五年庚辰 1520年 陸完 545 王瓊 546 楊潭 毛澄 王瓊 張子麟 李鐩 王璟左都御史張綸右都御史陳金右都御史正德十六年辛巳 1521年 王瓊 547 石珤 548 喬宇 549 楊潭 550 孫交 551 毛澄 王憲彭澤 張子麟 李鐩林俊 王璟左都御史 552 張綸右都御史 553 陳金右都御史 554 金獻民右都御史 555 嘉靖年间 编辑参见 大禮議 嘉靖为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时期的年号 明武宗无子 朱厚熜是由内阁及六部大臣经明朝宗法顺序寻找确立的继承人 为明宪宗孙 其继位初期 改革吏治 节省浪费 清除宦官 多有建树 因大禮議事件 明世宗与明朝内阁 六部为首的文臣相抗 并最终以强权镇压而获胜 此后 世宗日渐腐化 大建宫殿 重用奸臣 长城以北及东南沿海深受战乱入侵 世宗崇尚道教 因服食仙丹去世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嘉靖元年壬午 1522年 喬宇 孫交 毛澄 556 彭澤 張子麟林俊 557 林俊 558 陶琰 559 趙璜 560 金獻民左都御史嘉靖二年癸未 1523年 喬宇 孫交秦金 561 毛澄 562 羅欽順 563 汪俊 564 彭澤金獻民 565 林俊 566 金獻民 567 趙鑑 568 趙璜 金獻民左都御史 569 俞諫左都御史 570 嘉靖三年甲申 1524年 喬宇楊旦 571 廖紀 572 秦金 汪俊席書 573 金獻民 574 趙鑑 趙璜 俞諫左都御史邊憲左都御史李鉞左都御史 575 嘉靖四年乙酉 1525年 廖紀 秦金 席書 金獻民李鉞 576 趙鑑 趙璜 顏頤壽左都御史李鉞左都御史 577 嘉靖五年丙戌 1526年 廖紀 秦金 席書 李鉞王時中 578 趙鑑顏頤壽 579 趙璜 顏頤壽左都御史 580 聶賢左都御史嘉靖六年丁亥 1527年 廖紀 581 羅欽順 582 李承勛 583 桂萼 584 秦金鄒文盛 585 席書 586 羅欽順 587 吳一鵬 588 桂萼 589 方獻夫 590 王時中 591 李承勛 592 顏頤壽 593 桂萼署 594 李承勛 595 胡世寧 596 趙璜童瑞 597 聶賢左都御史 598 胡世寧左都御史 599 伍文定右都御史 600 嘉靖七年戊子 1528年 桂萼 鄒文盛梁材 601 方獻夫 王時中李承勛胡世寧 602 胡世寧 603 高友璣 604 童瑞劉麟 605 伍文定右都御史 606 李承勛左都御史 607 嘉靖八年己丑 1529年 桂萼方獻夫 608 梁材 方獻夫李時 609 胡世寧李承勛 610 高友璣周倫許讚 611 劉麟章拯 612 伍文定右都御史 613 李承勛左都御史 614 熊浹左都御史王憲左都御史汪鋐左都御史 615 嘉靖九年庚寅 1530年 方獻夫 梁材 李時 李承勛 許讚 章拯蔣瑤 616 汪鋐左都御史 617 嘉靖十年辛卯 1531年 方獻夫王瓊 梁材許讚 李時夏言 618 李承勛王時中王憲 619 許讚王時中 620 蔣瑤 汪鋐左都御史嘉靖十一年壬辰 1532年 王瓊方獻夫 621 汪鋐 622 許讚 夏言 王憲 王時中 蔣瑤趙璜 623 聶賢 624 秦金 625 汪鋐左都御史聶賢左都御史 626 王大用右都御史 627 嘉靖十二年癸巳 1533年 汪鋐 許讚 夏言 王憲 王時中聶賢 628 秦金 聶賢左都御史王廷相左都御史 629 嘉靖十三年甲午 1534年 汪鋐 630 許讚梁材 631 夏言 王憲 聶賢 秦金 王廷相左都御史 632 嘉靖十四年乙未 1535年 汪鋐 633 梁材 夏言 王憲張瓚 634 聶賢唐龍 635 秦金林庭㭿 636 王廷相左都御史嘉靖十五年丙申 1536年 許讚 637 梁材 夏言嚴嵩 638 張瓚 唐龍 林庭㭿甘為霖 639 王廷相左都御史嘉靖十六年丁酉 1537年 許讚 梁材 嚴嵩 張瓚 唐龍 林庭㭿甘為霖溫仁和毛伯溫 640 王廷相左都御史毛伯溫右都御史 641 嘉靖十七年戊戌 1538年 許讚 梁材李廷相 642 嚴嵩 張瓚毛伯溫 643 唐龍楊志學 溫仁和毛伯溫楊志學蔣瑤周敍 644 王廷相左都御史毛伯溫右都御史 645 王堯封右都御史 646 嘉靖十八年己亥 1539年 許讚 李廷相梁材 647 嚴嵩 張瓚 楊志學周期雍 648 蔣瑤甘為霖 649 王廷相左都御史毛伯溫右都御史 650 嘉靖十九年庚子 1540年 許讚 梁材李如圭 651 嚴嵩 張瓚樊繼祖 652 周期雍錢如京 653 蔣瑤甘為霖張潤 654 王廷相左都御史毛伯溫右都御史嘉靖二十年辛丑 1541年 許讚 655 李如圭 嚴嵩 張瓚樊繼祖劉天和 656 錢如京吳山 657 甘為霖張潤 658 王廷相左都御史毛伯溫左都御史 659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 1542年 許讚 李如圭王杲 660 嚴嵩 661 張瓚劉天和毛伯溫 662 吳山聞淵 663 甘為霖 毛伯溫左都御史潘鑑右都御史熊浹左都御史 664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 1543年 許讚 王杲 嚴嵩張璧 665 毛伯溫 聞淵 甘為霖 熊浹左都御史潘鑑右都御史 666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 1544年 許讚熊浹 667 王杲 張璧費寀 668 毛伯溫戴金 669 聞淵 甘為霖 周用左都御史熊浹左都御史 670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 1545年 熊浹唐龍 671 王杲 費寀 戴金唐龍路迎 672 聞淵 甘為霖 周用左都御史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1546年 唐龍周用 673 王杲 費寀 路迎陳經 674 聞淵 甘為霖王以旂 675 周用左都御史宋景左都御史 676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 1547年 周用聞淵 677 王杲夏邦謨 678 費寀 陳經王以旂 679 聞淵屠僑喻茂堅 680 王以旂文明 681 宋景左都御史王以旂左都御史屠僑左都御史 682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 1548年 聞淵 夏邦謨 費寀孫承恩 683 王以旂劉儲秀趙廷瑞 684 喻茂堅 文明 屠僑左都御史嘉靖二十八年己酉 1549年 聞淵夏邦謨 685 夏邦謨潘潢 686 孫承恩徐階 687 趙廷瑞范鏓 688 翁萬達丁汝夔 689 喻茂堅劉訒 690 文明李士翺 691 屠僑左都御史嘉靖二十九年庚戌 1550年 夏邦謨 潘潢李士翺孫應奎 692 徐階 丁汝夔翁萬達王邦瑞 693 劉訒李士翺顧應祥 694 李士翺胡松 695 屠僑左都御史嘉靖三十年辛亥 1551年 夏邦謨李默萬鏜 696 孫應奎 徐階 王邦瑞趙錦 697 顧應祥萬鏜應大猷 698 胡松歐陽必進 699 屠僑左都御史嘉靖三十一年壬子 1552年 萬鏜 孫應奎韓士英方鈍 700 徐階歐陽德 701 趙錦翁萬達 702 應大猷何鰲 703 歐陽必進 屠僑左都御史嘉靖三十二年癸丑 1553年 萬鏜李默 704 方鈍 歐陽德 聶豹 705 何鰲 歐陽必進 屠僑左都御史嘉靖三十三年甲寅 1554年 李默 方鈍 歐陽德王用賓 706 聶豹 何鰲 歐陽必進吳鵬 707 屠僑左都御史嘉靖三十四年乙卯 1555年 李默 方鈍 王用賓 聶豹楊博 708 何鰲 吳鵬 屠僑左都御史周延左都御史 709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 1556年 李默吳鵬 710 方鈍 王用賓吳山 711 楊博許論 712 何鰲歐陽必進 713 吳鵬趙文華 714 周延左都御史鄭曉右都御史 715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 1557年 吳鵬 方鈍 吳山 許論 歐陽必進賈應春 716 趙文華歐陽必進 717 周延左都御史嘉靖三十七年戊午 1558年 吳鵬 方鈍賈應春 718 吳山 許論楊博 719 賈應春鄭曉 720 歐陽必進雷禮 721 周延左都御史嘉靖三十八年己未 1559年 吳鵬 賈應春馬坤 722 吳山 楊博 鄭曉 歐陽必進雷禮 周延左都御史嘉靖三十九年庚申 1560年 吳鵬 馬坤江東高燿 723 吳山 楊博 鄭曉閔煦潘恩 724 歐陽必進雷禮 725 周延左都御史嘉靖四十年辛酉 1561年 吳鵬歐陽必進郭朴 726 高燿 吳山袁煒 727 楊博 潘恩馮天馭蔡雲程 728 歐陽必進雷禮 729 周延左都御史歐陽必進左都御史潘恩左都御史 730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 1562年 郭朴 高燿 嚴訥 731 楊博 蔡雲程張永明黃光昇 732 雷禮 潘恩左都御史張永明左都御史 733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 1563年 郭朴嚴訥 734 高燿 嚴訥李春芳 735 楊博 黃光昇 雷禮 張永明左都御史嘉靖四十三年甲子 1564年 嚴訥 高燿 李春芳 楊博 黃光昇 雷禮 張永明左都御史嘉靖四十四年乙丑 1565年 嚴訥郭朴 736 高燿 李春芳董份高拱 737 楊博 黃光昇 雷禮 張永明左都御史嘉靖四十五年丙寅 738 1566年 郭朴胡松楊博 739 高燿 高拱高儀 740 楊博趙炳然 741 黃光昇 雷禮 張永明左都御史王廷左都御史 742 隆庆年间 编辑隆庆为明穆宗朱载坖在位期间的年号 其上任后 改革明世宗弊政 平反冤案并惩治方士宦官 重用贤臣 北部与蒙古俺答汗议和 南方荡平倭寇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隆庆元年丁卯 1567年 楊博 743 高燿 744 葛守禮 745 馬森 746 高儀 趙炳然 747 郭乾 748 霍冀 749 黃光昇 750 毛愷 751 雷禮 王廷左都御史隆庆二年戊辰 1568年 楊博 馬森 高儀 霍冀 毛愷 雷禮朱衡 752 王廷左都御史隆庆三年己巳 1569年 楊博 753 高拱署 754 馬森劉體乾 755 高儀 756 殷士儋 757 霍冀 毛愷 朱衡 王廷左都御史隆庆四年庚午 1570年 高拱署 劉體乾張守直 758 殷士儋 759 潘晟 760 霍冀 761 郭乾 762 毛愷 763 葛守禮 764 劉自強 765 朱衡 王廷左都御史 766 趙貞吉左都御史 767 葛守禮左都御史 768 隆庆五年辛未 1571年 高拱署 張守直 潘晟 郭乾楊博 769 劉自強 朱衡 葛守禮左都御史隆庆六年壬申 1572年 高拱署楊博 770 張守直王國光 771 潘晟 772 呂調陽 773 陸樹聲 774 楊博譚綸 775 劉自強王之誥 776 朱衡 777 葛守禮左都御史萬曆 泰昌年间 编辑参见 萬曆中興 國本之爭 萬曆怠政 萬曆三大征和紅丸案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鈞在位期间的年号 其亦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鈞早年登基 因孝定皇太后与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扶政 在位前十四年社会改革卓越 史称 万历中兴 万历十四年 因立储之事 国本之争 与内阁 六部官员对抗 从此三十年不再参与任何朝政事务 史为 万历怠政 而万历三大征及女真部族的崛起 使得明朝内贫外患 泰昌 1620年八月至十二月 为明朝第十四个皇帝明光宗的年号 神宗朱翊鈞去世后 其子朱常洛登基 因沉迷酒色染疾 随即吞食丹药于登基后次月去世 史为红丸案 故泰昌這個年號僅用了不足一年 此表中列入萬曆年間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万历元年癸酉 1573年 楊博張瀚 778 王國光 陸樹聲 779 萬士和 譚綸 王之誥 朱衡 葛守禮左都御史万历二年甲戌 1574年 張瀚 王國光 萬士和 譚綸 王之誥 朱衡郭朝賓 780 葛守禮左都御史万历三年乙亥 1575年 張瀚 王國光 萬士和馬自強 781 譚綸 王之誥王崇古 782 郭朝賓 葛守禮左都御史陳瓚左都御史 783 万历四年丙子 1576年 張瀚 王國光殷正茂 784 馬自強 譚綸 王崇古 郭朝賓 陳瓚左都御史万历五年丁丑 1577年 張瀚方逢時署王國光 785 殷正茂 馬自強 譚綸王崇古方逢時 786 王崇古劉應節吳百朋 787 郭朝賓李幼滋 788 陳瓚左都御史陳炌左都御史 789 万历六年戊寅 1578年 王國光 殷正茂張學顏 790 馬自強潘晟 791 方逢時 吳百朋嚴清 792 李幼滋 陳炌左都御史万历七年己卯 1579年 王國光 張學顏 潘晟 方逢時 嚴清 李幼滋 陳炌左都御史万历八年庚辰 1580年 王國光 張學顏 潘晟徐學謨 793 方逢時 嚴清 曾省吾 陳炌左都御史万历九年辛巳 1581年 王國光 張學顏 徐學謨 方逢時梁夢龍 794 嚴清 曾省吾 陳炌左都御史万历十年壬午 1582年 王國光梁夢龍嚴清 795 張學顏 徐學謨 梁夢龍吳兌 796 嚴清 797 曾省吾楊巍 798 陳炌左都御史万历十一年癸未 1583年 嚴清楊巍 799 張學顏楊巍王遴 800 徐學謨陳經邦 801 吳兌張學顏 802 潘季馴 803 楊巍楊兆 804 陳炌左都御史趙錦左都御史 805 万历十二年甲申 1584年 楊巍 王遴 陳經邦沈鯉 806 張學顏 潘季馴舒化 807 楊兆 趙錦左都御史万历十三年乙酉 1585年 楊巍 王遴畢鏘 808 沈鯉 張學顏王遴張佳允 809 舒化 楊兆 趙錦左都御史 810 万历十四年丙戌 1586年 楊巍 畢鏘宋纁 811 沈鯉 張佳允 812 舒化 楊兆 辛自修左都御史万历十五年丁亥 1587年 楊巍 宋纁 沈鯉 嚴清王一鶚 813 舒化李世達 814 楊兆何起鳴石星 815 辛自修左都御史吳時來左都御史 816 万历十六年戊子 1588年 楊巍 宋纁 沈鯉朱賡 817 王一鶚 李世達 石星曾同亨 818 吳時來左都御史万历十七年己丑 1589年 楊巍 宋纁 朱賡于慎行 819 王一鶚 李世達 石星曾同亨 吳時來左都御史万历十八年庚寅 1590年 楊巍宋纁 820 宋纁石星 于慎行 王一鶚 李世達陸光祖 821 石星曾同亨 822 吳時來左都御史李世達左都御史 823 万历十九年辛卯 1591年 宋纁陸光祖 824 石星楊俊民 825 于慎行李長春 826 王一鶚石星 827 陸光祖趙錦張國彥孫丕揚 828 曾同亨 李世達左都御史万历二十年壬辰 1592年 陸光祖孫鑨 829 楊俊民 李長春羅萬化 830 石星 孫丕揚 曾同亨 831 李世達左都御史万历二十一年癸巳 1593年 孫鑨陳有年 832 楊俊民 羅萬化 石星 孫丕揚趙煥 833 辛自修溫純衷貞吉 834 李世達左都御史孫丕揚左都御史万历二十二年甲午 1594年 陳有年孫丕揚 835 楊俊民 羅萬化范謙 836 石星 趙煥 衷貞吉沈節甫署 837 孫丕揚左都御史衷貞吉左都御史 838 万历二十三年乙未 1595年 孫丕揚 楊俊民 范謙 石星 趙煥蕭大亨 839 沈節甫署李戴 840 衷貞吉左都御史万历二十四年丙申 1596年 孫丕揚 841 楊俊民 范謙 石星 蕭大亨 徐作署 842 衷貞吉左都御史徐作右都御史 843 万历二十五年丁酉 1597年 蔡國珍 844 楊俊民 范謙 石星 845 蕭大亨 徐作署 徐作右都御史万历二十六年戊戌 1598年 蔡國珍李戴 846 楊俊民 余繼登署 847 田樂 848 蕭大亨 楊一魁 849 溫純左都御史徐作右都御史 850 万历二十七年己亥 1599年 李戴 楊俊民陳蕖 851 余繼登 852 田樂 蕭大亨 楊一魁 溫純左都御史万历二十八年庚子 1600年 李戴 陳蕖 余繼登 853 田樂 蕭大亨 楊一魁 溫純左都御史万历二十九年辛丑 1601年 李戴 陳蕖 馮琦 854 田樂 蕭大亨 楊一魁 溫純左都御史万历三十年壬寅 1602年 李戴 陳蕖趙世卿 855 馮琦 田樂蕭大亨署 856 蕭大亨 楊一魁姚繼可 857 溫純左都御史万历三十一年癸卯 1603年 李戴趙世卿署 858 趙世卿 馮琦李廷機署 859 蕭大亨署 蕭大亨 姚繼可 溫純左都御史万历三十二年甲辰 1604年 趙世卿署楊時喬署 860 趙世卿 李廷機署 蕭大亨 861 蕭大亨署 862 姚繼可 溫純左都御史万历三十三年乙巳 1605年 楊時喬署 趙世卿 李廷機署 蕭大亨 蕭大亨署董裕沈應文署 863 姚繼可趙煥 864 溫純左都御史詹沂署 865 万历三十四年丙午 1606年 楊時喬署 趙世卿 李廷機署 蕭大亨 沈應文署 趙煥劉元霖署 866 詹沂署万历三十五年丁未 1607年 楊時喬署 趙世卿 李廷機署楊道賓署 867 蕭大亨 沈應文署 劉元霖署 詹沂署万历三十六年戊申 1608年 楊時喬署孫丕揚 868 趙世卿 楊道賓署 蕭大亨李化龍 869 沈應文 870 劉元霖署 詹沂署万历三十七年己酉 1609年 楊時喬署孫丕揚 871 趙世卿 楊道賓署吳道南署 872 李化龍 沈應文 王汝訓署 873 詹沂署孫瑋署 874 万历三十八年庚戌 1610年 孫丕揚 875 趙世卿 876 吳道南署翁正春署 877 李化龍 沈應文劉元霖署趙煥 878 王汝訓署劉元霖署 879 孫瑋署万历三十九年辛亥 1611年 孫丕揚 李汝華署 880 翁正春署 李化龍 881 劉元霖署趙煥 882 劉元霖署 孫瑋署許弘綱署 883 万历四十年壬子 1612年 孫丕揚趙煥 884 李汝華署 翁正春署 王象乾 885 趙煥許弘綱署 886 劉元霖 許弘綱署 887 万历四十一年癸丑 1613年 趙煥王象乾署 888 李汝華署 翁正春署孫慎行署 889 王象乾 890 許弘綱魏養蒙署 891 劉元霖 892 許弘綱署孫瑋左都御史劉元霖署 893 万历四十二年甲寅 1614年 王象乾鄭繼之 894 李汝華署 孫慎行署何宗彥署 895 王象乾涂宗濬鄭繼之署李鋕署 896 張問達署 897 劉元霖林如楚署 898 張問達署 899 万历四十三年乙卯 1615年 鄭繼之 李汝華署 何宗彥署 李鋕署崔景榮署魏養蒙署 900 張問達署 林如楚署 張問達署李鋕署 901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 1616年 鄭繼之 李汝華 902 何宗彥署 魏養蒙署黃嘉善 903 李鋕 904 林如楚署 李鋕署 905 万历四十五年丁巳 1617年 鄭繼之 李汝華 何宗彥署 魏養蒙署崔景榮署 906 李鋕 林如楚署 李鋕署万历四十六年戊午 1618年 鄭繼之李汝華署趙煥 907 李汝華 908 何宗彥署 崔景榮黃嘉善 909 李鋕 910 林如楚署 李鋕左都御史 910 万历四十七年己未 1619年 趙煥李汝華署 911 李汝華 何宗彥署 912 黃嘉善楊應聘署 913 張問達署 林如楚李汝華署周嘉謨黃克纘署 914 李鋕左都御史張問達署 915 万历四十八年庚申泰昌元年 916 1620年 周嘉謨 917 李汝華王紀 918 孫如游署 919 孫慎行 920 黃嘉善楊應聘崔景榮 921 張問達署黃克纘 922 周嘉謨王佐 923 張問達左都御史 924 天启年间 编辑参见 東林黨爭和明末三案 天启为明朝第十五个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朱由校为光宗之子 在位期間 宠信宦官魏忠賢 朝廷官员多依附魏 是为阉党 天启年间 奸臣当道 朝纲混乱 阉党与东林党斗争激烈 天启七年 1627年 熹宗病故 遗诏传位五弟朱由檢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天启元年辛酉 1621年 周嘉謨 925 張問達 926 李汝華 927 汪應蛟 928 孫慎行 崔景榮 929 王象乾 930 張鶴鳴 931 黃克纘 王佐 932 張問達左都御史 933 鄒元標左都御史 934 天启二年壬戌 1622年 張問達 汪應蛟 935 孫慎行 936 顧秉謙 937 張鶴鳴 938 孫承宗 939 張經世署 940 董漢儒 941 黃克纘 942 王紀 943 孫瑋 944 王佐 945 姚思仁 946 鄒元標左都御史 947 趙南星左都御史 948 天启三年癸亥 1623年 張問達 949 趙南星 950 李長庚 951 陳大道 952 李宗延 953 盛以弘 954 林堯俞 955 董漢儒 956 李瑾署 957 趙彥 958 959 孫瑋 960 喬允升 961 姚思仁 962 鍾羽正 963 王舜鼎 964 趙南星左都御史 965 孫瑋左都御史 966 天启四年甲子 1624年 趙南星 967 崔景榮 968 李宗延 969 李起元 970 林堯俞 趙彥 喬允升 971 王舜鼎 972 陳長祚 973 馮從吾 974 黃克纘 975 孫瑋左都御史 976 高攀龍左都御史 977 李宗延左都御史 978 天启五年乙丑 1625年 崔景榮 979 李宗延 980 王紹徽 981 李起元 林堯俞 982 薛三省 983 趙彥 984 高第 985 王永光 986 李養正 987 周應秋 988 徐兆魁 989 黃克纘 990 李宗延左都御史 991 王紹徽左都御史 992 周應秋左都御史 993 天启六年丙寅 1626年 王紹徽 994 周應秋 995 李起元 996 郭允厚 997 李思誠 998 王永光 999 馮嘉會 1000 徐兆魁 1001 薛貞 1002 董可威 1003 薛鳳翔 1004 崔呈秀 1005 周應秋左都御史 1006 房壯麗右都御史 1007 崔呈秀左都御史 1008 天启七年丁卯 1009 1627年 周應秋 1010 房壯麗 1011 郭允厚 1012 來宗道 1013 孟紹虞 1014 馮嘉會 1015 王之臣 1016 霍維華 1017 崔呈秀 1018 閻鳴泰 1019 薛貞 1020 蘇茂相 1021 薛鳳翔 1022 崔呈秀 1023 房壯麗左都御史 1024 曹思誠左都御史 1025 崇祯年间 编辑参见 明末民變 崇祯为中国明朝第十六个皇帝 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的在位年号 朱由檢为明熹宗之弟 明思宗在位時期 旰食宵衣 勤于政务 事必躬亲 繼位后 即迅速剷除魏忠賢為首的閹黨 使得朝綱大肅 然而 其用人遲疑 國家治理及官員選用朝令夕改 官員黨爭仍此消彼長 明朝經萬曆 天啟年間國力大損 恰逢當時各地民變勢力強大 以及後金 清 的連年入侵 朱由檢最終無力回天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崇祯元年戊辰 1628年 房壯麗 1026 王永光 1027 郭允厚 1028 王永光 1029 畢自嚴 1030 孟紹虞 1031 何如寵 1032 閻鳴泰 1033 王在晉 1034 王洽 1035 蘇茂相 1036 王在晉 1037 喬允升 1038 薛鳳翔 1039 劉廷元 1040 李長庚 1041 張維樞署 1042 王洽署 1043 曹思誠左都御史 1044 曹于汴左都御史 1045 崇祯二年己巳 1629年 王永光 畢自嚴 何如寵 1046 王洽 1047 申用懋 1048 喬允升 1049 張鳳翔 1050 南居益 1051 曹于汴左都御史崇祯三年庚午 1630年 王永光 畢自嚴 1052 李騰芳 1053 梁廷棟 1054 韓繼思 1055 胡應台 1056 南居益 1057 劉遵義 1058 曹珖 1059 曹于汴左都御史 1060 閔洪學左都御史 1061 崇祯四年辛未 1631年 王永光 1062 閔洪學 1061 畢自嚴 李騰芳 1063 黃汝良 1064 梁廷棟 1065 熊明遇 1066 胡應台 曹珖 閔洪學左都御史 1067 陳于廷左都御史 1068 崇祯五年壬申 1632年 閔洪學 1069 曾楚卿署 1070 李長庚 1071 畢自嚴 黃汝良 熊明遇 1072 張鳳翼 1073 胡應台 曹珖 1074 張延登 1075 金世俊署 1076 周士樸 1077 陳于廷左都御史 1078 張延登左都御史 1079 崇祯六年癸酉 1633年 李長庚 畢自嚴 1080 侯恂 1081 黃汝良 1082 李康先 1083 張鳳翼 胡應台 周士樸 張延登左都御史崇祯七年甲戌 1634年 李長庚 1084 謝陞 1085 侯恂 李康先 張鳳翼 1086 胡應台 1087 馮英 1088 周士樸 1089 劉遵憲 1090 張延登左都御史 1091 唐世濟左都御史 1092 崇祯八年乙亥 1635年 謝陞 侯恂 李康先 1093 黃士俊 1094 張鳳翼 馮英 劉遵憲 唐世濟左都御史崇祯九年丙子 1636年 謝陞 侯恂 1095 黃士俊 1096 姜逢元 1097 張鳳翼 1098 王業浩署 1099 楊嗣昌 1100 馮英 劉遵憲 唐世濟左都御史崇祯十年丁丑 1637年 謝陞 1101 田唯嘉 1102 程國祥 1103 姜逢元 1104 楊嗣昌 馮英 1105 鄭三俊 1106 劉遵憲 商周祚左都御史 1107 崇祯十一年丁丑 1638年 田唯嘉 1108 商周祚 1109 程國祥 1110 李待問 1111 林欲楫 楊嗣昌 1112 鄭三俊 1113 劉之鳳 1114 劉遵憲 商周祚左都御史 1115 鍾炌左都御史崇祯十二年己卯 1639年 莊欽鄰 1116 謝陞 1117 李待問 林欲楫 1118 楊嗣昌 1119 傅宗龍 1120 甄淑 1121 劉遵憲 1122 鍾炌左都御史 1123 傅永淳左都御史 1124 崇祯十三年庚辰 1640年 謝陞 1125 傅永淳 1126 李日宣 1127 李待問 林欲楫 陳新甲 1128 甄淑 1129 李覺斯 1130 劉澤深 1131 劉遵憲 傅永淳左都御史 1132 王道直左都御史 1133 崇祯十四年辛巳 1641年 李日宣 李待問 林欲楫 陳新甲 劉澤深 劉遵憲 王道直左都御史崇祯十五年壬午 1642年 李日宣 1134 鄭三俊 1135 李待問 1136 傅淑訓 1137 林欲楫 陳新甲 1138 張國維 1139 鄭三俊 1140 范景文 1141 徐石麒 1142 劉遵憲 1143 范景文 1144 王道直左都御史 1145 劉宗周左都御史 1146 李邦華左都御史 1147 崇祯十六年癸未 1643年 鄭三俊 1148 李遇知 1149 傅淑訓 1150 倪元璐 1151 林欲楫 1152 倪元璐署 1153 張國維 1154 馮元飇 1155 張縉彥 1156 徐石麒 1157 張忻 1158 范景文 李邦華左都御史崇祯十七年甲申 1159 1160 1644年 李遇知 1161 張慎言 1162 徐石麒 1163 張捷 1164 倪元璐 1165 吳履中署 1166 張有譽 1167 倪元璐署王鐸 1168 顧錫疇 1169 張縉彥 1170 史可法 1171 馬士英 1172 練國事 1173 張忻 1174 解學龍 1175 范景文 1176 陳必謙 1177 程註 1178 何應瑞 1179 李邦華左都御史 1180 劉宗周左都御史 1181 徐石麒右都御史 1182 李沾左都御史 1183 弘光 隆武年間 编辑参见 大悲案 南都太子案 童妃案和汀州之變 弘光 1645年正月至閏六月 是南明第一位皇帝明安宗朱由崧在位期间的年号 朱由檢殉國後在南京諸臣支持下監國 隨即稱帝 改次年為弘光 在位期間黨爭激烈 無法穩定局勢 又爆發多宗案件 令清朝乘機渡過長江 在弘光元年五月攻陷南京 故這個年號僅用了不足一年 此表中將弘光 隆武兩段時期同列 隆武 1645年七月至1646年 为南明第二位皇帝明紹宗朱聿鍵的年号 南京失守後他在福州監國 隨即稱帝 宣布從七月初一起即時改元 朱聿鍵為明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後裔 以旁枝登極 與同期監國的魯王朱以海交惡 朱聿鍵銳意中興 但受制於內憂外患 最後出征時戰死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弘光元年乙酉 1184 隆武元年 1645年 張捷 1185 張肯堂 1186 曾櫻署 1187 張有譽何楷 1188 熊明遇 1189 姜一洪 1190 顧錫疇 1191 陳子壯 1192 黃錦 1193 曹學佺 1194 練國事 1195 阮大鋮 1196 張肯堂 1197 郭必昌 1198 解學龍 1199 高倬 1200 葉廷桂 1201 周應期 1202 何應瑞 1203 林宰 1204 鄭瑄 1205 李沾左都御史 1206 唐世濟右都御史 1207 路振飛右都御史 1208 何楷署 1209 張肯堂左都御史 1210 隆武二年丙戌 1211 1646年 曾櫻署 1212 瞿式耜署 1213 姜一洪 1214 湯來賀 1215 曹學佺 1216 吳炳 1217 郭必昌 1218 王化澄 1219 周應期 1220 劉若金 1221 黃日昌 1222 鄭瑄 1223 井濟 1224 晏日曙 1225 張肯堂署 1226 鍾炌左都御史 1227 曾櫻右都御史 1228 周光夏左都御史 1229 永曆年間 编辑参见 联明抗清 十八人之獄和咒水之难 永曆是南明第三位及最後一位皇帝明昭宗朱由榔在位期间的年号 朱聿鍵被殺後在肇慶監國 隨即稱帝 改次年為永曆 在位初期與朱聿鍵之弟朱聿𨮁爭位 其後在清軍進逼下逃入廣西 唯得到前大順 大西農民軍餘部支持抗清而得以延續 但內部依然矛盾重重 後期大西孫可望祕謀篡位失敗投降清朝 透露南明軍事情報 朱由榔只能狼狽西奔緬甸 又被緬甸國王賓德勒出賣交給吳三桂 在昆明處死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永曆元年丁亥 1647年 李若星 1230 侯偉時署 1231 瞿式耜署 1232 湯來賀 1233 何三省 1234 嚴起恒 1235 童天閎 1236 吳炳 1237 晏日曙署 1238 湯來賀 1239 傅作霖 1240 王化澄 1241 蕭琦 1242 黃日昌 1243 于元燁 1244 劉遠生 1245 晏日曙 1246 周光夏 1247 周光夏左都御史 1248 吳璟左都御史 1249 湯來賀右都御史 1250 蕭琦署 1251 永曆二年戊子 1648年 嚴起恒署 1252 晏清 1253 童天閎 1254 吳貞毓 1255 黃奇遇 1256 王化澄署 1257 吳璟 1258 蕭琦 1259 黃奇遇署 1260 曹燁 1261 劉遠生 1262 毛毓祥 1263 周光夏 1264 佟養甲 1265 耿獻忠 1266 吳璟左都御史 1267 蕭琦署 1259 袁彭年左都御史 1268 潘世奇右都御史 1269 永曆三年己丑 1649年 晏清 吳貞毓 吳璟 1270 黃奇遇 1271 郭之奇 1272 曹燁 1273 鄭逢玄 1274 李陳玉 1275 黃公輔 1276 毛毓祥 耿獻忠 1277 袁彭年左都御史 1278 潘世奇右都御史 1279 鄭逢玄左都御史 1280 余文𪹓右都御史 1281 永曆四年庚寅 1650年 晏清 1282 張佐辰署 1283 吳貞毓 郭之奇 黃公輔 1284 萬翱 1285 萬年策 1286 毛毓祥 1287 童天閎 1288 吳弘業 1289 江振鵬署 1290 吳璟左都御史 1291 余文𪹓右都御史永曆五年辛卯 1651年 張佐辰署 吳貞毓 1292 馬天驥 1293 郭之奇 1294 趙昱 1295 萬年策 1296 1297 馬吉翔 1298 馬天驥署 1299 吳弘業 尹三聘 1300 喻思慥左都御史 1301 余文𪹓左都御史 1302 馬天驥署 1303 永曆六年壬辰 1652年 張佐辰署 1304 范鑛 1305 趙昱 吳獻 1306 吳弘業 1307 尹三聘 1308 尹三聘 1309 永曆七年癸巳 1653年 范鑛 趙昱 1310 吳獻 1311 尹三聘永曆八年甲午 1654年 范鑛 1312 張佐辰 1313 孫順 1314 扶綱 1315 方端士署 1316 尹三聘永曆九年乙未 1655年 張佐辰 孫順 扶綱 孫順署 1317 尹三聘永曆十年丙申 1656年 張佐辰 1318 金維新署 1319 孫順 1320 龔彝 1321 扶綱 1322 鄭逢玄 1323 孫順 1324 尹三聘 1325 鄭逢玄署 1326 王應龍 1327 金維新左都御史 1328 永曆十一年丁酉 1657年 金維新署 龔彝 1329 鄭逢玄 1330 孫順 鄭逢玄署 1330 王應龍 金維新左都御史永曆十二年戊戌 1658年 金維新署 1331 鄧士廉 1332 孫順 1314 程源 1333 孫順 1334 鄧士廉署 1335 尹三聘 1300 王應龍 金維新左都御史錢邦芑右都御史 1336 永曆十三年己亥 1659年 鄧士廉 孫順 1337 程源 1338 齊環 1339 1340 尹三聘 1341 王應龍 1342 金維新左都御史 1343 錢邦芑右都御史永曆十四年庚子 1660年 鄧士廉 1344 楊在署 1345 王祖望署 1346 永曆十五年辛丑 1661年 王祖望署 1347 永曆十六年壬寅 1662年 監國魯年間 编辑弘光元年閏六月 魯王朱以海在台州監國 史稱監國魯 和唐王朱聿鍵屢起衝突而無法合作 不久逃亡到舟山 與張名振 張煌言 鄭成功合力抗清 舟山陷落後 朱以海移居金門 很快去監國稱號 奉永曆正朔 年代 吏部尚書 a,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