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6][7](英語:Flerovium[8][9]),是一種人工合成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Fl原子序數为114。鈇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所有同位素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鈇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反應生成。鈇於1999年由俄羅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JINR)的研究團隊用48Ca)離子撞擊而發現,其名稱得自蘇聯原子物理學家格奧爾基·佛雷洛夫科學家至今共觀測到約90個鈇原子,其中58個是直接合成的,其餘的則是在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中發現的。[來源請求]

鈇 114Fl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Uhq)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鈇(Flerovium)·Fl·114
元素類別貧金屬
·週期·14·7·p
標準原子質量[289]
电子排布[Rn] 5f14 6d10 7s2 7p2
(預測[1]
2, 8, 18, 32, 32, 18, 4
(預測)
鈇的电子層(2, 8, 18, 32, 32, 18, 4
(預測))
歷史
發現聯合核研究所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1999年)
物理性質
物態液体(預測)[2]
密度(接近室温
11.4±0.3(预测)[2] g·cm−3
熔点284±50 K,11±50 °C,52±90 °F(预测[2]
原子性質
氧化态2, 4(預測)[1]
电离能第一:823.9(預測)[1] kJ·mol−1
第二:1600(预测)[3] kJ·mol−1
原子半径160(估值)[1] pm
共价半径143(估值)[4] pm
雜項
CAS号54085-16-4
同位素
主条目:鈇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t1/2 衰變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287Fl[5] 人造 360 毫秒 α 10.16 283Cn
288Fl 人造 653 毫秒 α 10.076 284Cn
289Fl 人造 2.1  α 9.95 285Cn

元素週期表中,鈇是位於p區錒系後元素,屬於第7週期第14族(碳族),是已知最重的碳族成員。但2007年進行的初步化學實驗指出,鈇具有出乎意料的高揮發性,性質和同族的非常不同。[10]在初步實驗中,鈇甚至似乎表現出與稀有气体相似的性質。[11]更近期的實驗結果顯示,鈇與的化學反應與相似,表明鈇是一種極易揮發的元素,在標準狀況下甚至可能是氣態的。實驗中鈇也表現出其金屬性,符合鉛的較重同族元素的屬性,且是第14族中反應活性最低的金屬。截至2022年,科學家對鈇的性質到底更像金屬還是惰性氣體的問題仍未有定論。

鈇有284Fl~289Fl共6种同位素,其中最長壽的鈇同位素为鈇-289,半衰期約為2.1秒。未經證實的同位素鈇-290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為19秒。科學家預計鈇位於理論上的穩定島的中心附近,並且預測更重的未發現同位素,尤其是核子數為雙重幻數的鈇-298,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

概论 编辑

超重元素的合成 编辑

 
核聚变反应的图示。两个原子核融合成一个,并发射出一个中子。在这一刻,这个反应和用来创造新元素的反应是相似的,唯一可能的区别是它有时会释放几个中子,或者根本不释放中子。
外部视频链接
  基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计算,核聚变未成功的可视化[12]

超重元素[a]原子核是在两个不同大小的原子核[b]的聚变中产生的。粗略地说,两个原子核的质量之差越大,两者就越有可能发生反应。[18]由较重原子核组成的物质会作為靶子,被较轻原子核的粒子束轰击。两个原子核只能在距离足够近的时候,才能聚变成一个原子核。原子核都带正电荷,会因为静电排斥力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两个原子核的距离足够短时,强核力才能克服这个排斥力并发生聚变。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这种排斥力与粒子束的速度相比变得微不足道。[19]施加到粒子束上以加速它们的能量可以使它们的速度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但是,如果施加太多能量,粒子束可能会分崩离析。[19]

不过,只是靠得足够近不足以使两个原子核聚变:当两个原子核逼近彼此时,它们通常会融為一體约10−20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单一的原子核。[19][20]这是因为在尝试形成单个原子核的过程中,静电排斥力会撕开正在形成的原子核。[19]每一对目标和粒子束的特征在于其截面,即两个原子核彼此接近时发生聚变的概率。[c]这种聚变是量子效应的结果,其中原子核可通过量子穿隧效應克服静电排斥力。如果两个原子核可以在该阶段之后保持靠近,则多个核相互作用会导致能量的重新分配和平衡。[19]

两个原子核聚变产生的原子核处于非常不稳定,[19]被称为复合原子核英语compound nucleus激发态[22]复合原子核为了达到更稳定的状态,可能会直接裂变[23]或是放出一些中子来带走激发能量。如果激发能量太小,无法放出中子,复合原子核就会放出γ射线来带走激发能量。这个过程会在原子核碰撞后的10−16秒发生,并创造出更稳定的原子核。[23]原子核只有在10−14秒内不衰变IUPAC/IUPAP联合工作小组才会认为它是化学元素。这个值大约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层电子,显示其化学性质所需的时间。[24][d]

衰变和探测 编辑

粒子束穿过目标后,会到达下一个腔室——分离室。如果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会存在于这个粒子束中。[26]在分离室中,新的原子核会从其它核素(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应产物)中分离,[e]到达半导体探测器英语Semiconductor detector后停止。这时标记撞击探测器的确切位置、能量和到达时间。[26]这个转移需要10−6秒的时间,因此原子核需要存在这么长的时间才能被检测到。[29]若衰变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记录,并测量位置、衰变能量和衰变时间。[26]

原子核的稳定性源自于强核力,但强核力的作用距离很短,随着原子核越来越大,强核力对最外层的核子质子和中子)的影响减弱。同时,原子核会被质子之间,范围不受限制的静电排斥力撕裂。[30]强核力提供的核结合能以线性增长,而静电排斥力则以原子序数的平方增长。后者增长更快,对重元素和超重元素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31][32]超重元素理论预测[33]及实际观测到[34]的主要衰变方式,即α衰变自发裂变都是这种排斥引起的。[f]几乎所有会α衰变的核素都有超过210个核子,[36]而主要通过自发裂变衰变的最轻核素有238个核子。[34]有限位势垒在这两种衰变方式中抑制了原子核衰变,但原子核可以隧穿这个势垒,发生衰变。[31][32]

 
基于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中设置的杜布纳充气反冲分离器,用于产生超重元素的装置方案。在检测器和光束聚焦装置内的轨迹会因为前者的磁偶极英语Magnetic dipole和后者的四极磁体英语Quadrupole magnet而改变。[37]

放射性衰变中常产生α粒子是因为α粒子中的核子平均质量足够小,足以使α粒子有多余能量离开原子核。[38]自发裂变则是由静电排斥力将原子核撕裂而致,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产物。[32]随着原子序数增加,自发裂变迅速变得重要:自发裂变的部分半衰期从92号元素到102号元素下降了23个数量级,[39]从90号元素到100号元素下降了30个数量级。[40]早期的液滴模型因此表明有约280个核子的原子核的裂变势垒英语Fission barrier会消失,因此自发裂变会立即发生。[32][41]之后的核壳层模型表明有大约300个核子的原子核将形成一个稳定岛,其中的原子核不易发生自发裂变,而是会发生半衰期更长的α衰变。[32][41]随后的发现表明预测存在的稳定岛可能比原先预期的更远,还发现长寿命锕系元素和稳定岛之间的原子核发生变形,获得额外的稳定性。[42]对较轻的超重核素[43]以及那些更接近稳定岛的核素[39]的实验发现它们比先前预期的更难发生自发裂变,表明核壳层效应变得重要。[g]

α衰变由发射出去的α粒子记录,在原子核衰变之前就能确定衰变产物。如果α衰变或连续的α衰变产生了已知的原子核,则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反应的原始产物。[h]因为连续的α衰变都会在同一个地方发生,所以通过确定衰变发生的位置,可以确定衰变彼此相关。[26]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过它经历的衰变的特定特征来识别,例如衰变能量(或更具体地说,发射粒子的动能)。[i]然而,自发裂变会产生各种分裂产物,因此无法从其分裂产物确定原始核素。[j]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学家可以获得的信息是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即原子核到达探测器的位置、能量、时间以及它衰变的信息。他们分析这些数据并试图得出结论,確認它确实是由新元素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数据不足以得出创造出来的核素确实是新元素的结论,且对观察到的现象没有其它解释,就可能在解释数据时出现错误。[k]

歷史 编辑

發現 编辑

1998年12月,位於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JINR)的科學家使用48Ca離子撞擊244Pu目標體,合成一個鈇原子。該原子以9.67 MeV的能量進行α衰變,半衰期為30秒。該原子其後被確認為289Fl同位素。這項發現在1999年1月公佈。[54]然而,之後的實驗並未能重現所觀測到的衰變鏈。因此這顆原子的真正身份仍待確認,有可能是穩定的同核異構體289mFl。

1999年3月,同一個團隊以242Pu代替244Pu目標體,以合成其他的鈇同位素。這次,他們成功合成兩個鈇原子,原子以10.29 MeV的能量進行α衰變,半衰期為5.5秒。這兩個原子確認為287Fl。[55]其他的實驗同樣未能重現這次實驗的結果,因此真正產生的原子核身份一樣不能被確定,但有可能是穩定的同核異構體287mFl。

杜布納的團隊在1999年6月進行實驗,成功製成鈇。這項結果是受到公認的。他們重複進行244Pu的反應,並產生兩個鈇原子,原子以9.82 MeV能量進行α衰變,半衰期為2.6秒。[56]

研究人員一開始把所產生的原子認定為288Fl,但2002年12月進行的研究工作則將結論更改為289Fl。[57]

 

2009年5月,IUPAC的聯合工作組發布的發現報告,其中提到283Cn的發現。[58]由於287Fl和291Lv(見下)的合成數據牽涉到283Cn,因此這也意味著鈇的發現得到證實。

2009年1月,伯克利團隊證實287Fl和286Fl的發現。接著在2009年7月,德國重離子研究所又證實288Fl和289Fl的發現。

2011年6月11日,IUPAC證實鈇的存在。[59]

命名 编辑

Flerovium(Fl)是IUPAC在2012年5月30日正式採用的,以纪念苏联原子物理学家格奥尔基·弗廖罗夫[60]。此前根据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所產生的臨時名稱為Ununquadium(Uuq)[61]。科學家通常稱之為“元素114”(或E114)。

中文命名 编辑

2012年6月2日,中華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學名詞審譯委員會暫定以作為該元素的中文名稱。[6] 2013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通過以𫓧(读音同「夫」)為中文定名。[7][62]

未來的實驗 编辑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一個團隊已表示有計劃研究以下的冷聚變反應:

 

Flerov核反應實驗室在未來有計劃研究在239Pu和48Ca反應中合成的較輕的鈇同位素。

也有計劃使用不同發射體能量再次用244Pu進行反應,以進一步了解2n通道,從而發現新的同位素290Fl。

同位素與核特性 编辑

目前已知的鈇同位素共有6個,質量數分別為284-289,此外鈇-289還有已知但未確認的亞穩態。鈇的同位素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非常不穩定,且較重的同位素大多比較輕的同位素來的穩定,因為它們更接近穩定島的中心,其中最長壽的同位素為鈇-289,半衰期約1.9秒,也是目前發現最重的鈇同位素。未經證實的同位素鈇-290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為19秒。除了鈇-289外,其他半衰期較長的同位素還有鈇-289m(未經證實),半衰期為1.1秒,其餘較輕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在1秒以下。

化學屬性 编辑

推算的化學屬性 编辑

氧化態 编辑

鈇預計屬於7p系,並是元素週期表中14 (IVA)族最重的成員,位於之下。這一族的氧化態為+IV,而較重的元素也表現出較強的+II態,這是因為惰性電子對效應的+II和+IV態強度相近。的+II態比+IV態強。因此鈇應該繼續這一趨勢,有著氧化性的+IV態和穩定的+II態。

化學特性 编辑

鈇的化學特性應與鉛相近,能形成FlO、FlF2、FlCl2、FlBr2和FlI2。如果其+IV態能夠進行化學反應,它將只能形成FlO2和FlF4。它也有可能形成混合氧化物Fl3O4,類似於Pb3O4

一些研究指出鈇的化學特性可能和惰性氣體更接近。[11][已过时]

實驗化學 编辑

原子氣態 编辑

2007年4月至5月,瑞士保羅謝勒研究所與Flerov核反應實驗室的合作計劃研究了的化學特性。第一項反應為242Pu(48Ca,3n)287Fl,第二項反應為244Pu(48Ca,4n)288Fl。他們將所生成的原子在平面上的吸收屬性與氡的屬性作了比較。第一項實驗探測到3個283Cn原子,但同時也似乎探測到了1個287Fl原子。這項結果是出乎意料的,因為要移動生成了的原子需時大約2秒,鈇原子應該在被吸收前已經衰變了。第二個反應產生了2個288Fl原子和1個289Fl原子。其中兩個原子的吸收特性符合惰性氣體的特性。2008年進行的實驗肯定了這一重要的結果,所產生的289Fl原子特性也符合先前的數據,表示鈇和金發生交互作用時類似於惰性氣體。[63]

參見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核物理学中,原子序高的元素可称为重元素,如82号元素。超重元素通常指原子序大于103(也有大于100[13]或112[14]的定义)的元素。有定义认为超重元素等同于锕系后元素,因此认为还未发现的超锕系元素不是超重元素。[15]
  2. ^ 2009年,由尤里·奥加涅相引领的团队发表了他们尝试通过对称的136Xe + 136Xe反应合成𬭶的结果。他们未能在这个反应中观察到单个原子,因此设置截面,即发生核反应的概率的上限为2.5 pb[16]作为比较,发现𬭶的反应208Pb + 58Fe的截面为19+19
    -11
     pb。[17]
  3. ^ 施加到粒子束以加速它的能量也会影响截面。举个例子,在28
    14
    Si
    + 1
    0
    n
    28
    13
    Al
    + 1
    1
    p
    反应中,截面会从12.3 MeV的370 mb变化成18.3 MeV的160 mb,最高值是13.5 MeV的380 mb。[21]
  4. ^ 这个值也是普遍接受的复合原子核寿命上限。[25]
  5. ^ 分离基于产生的原子核会比未反应的粒子束更慢地通过目标这一点。分离器中包含电场和磁场,它们对运动粒子的影响会因粒子的特定速度而被抵消。[27]飞行时间质谱法英语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和反冲能量的测量也有助于分离,两者结合可以估计原子核的质量。[28]
  6. ^ 不是所有放射性衰变都是因为静电排斥力导致的,β衰变便是弱核力导致的。[35]
  7. ^ 早在1960年代,人们就已经知道原子核的基态在能量和形状上的不同,也知道核子数为幻数时,原子核就会更稳定。然而,当时人们假设超重元素的原子核因为过于畸形,无法形成核子结构。[39]
  8. ^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的质量通常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是根据另一个原子核的质量间接计算得出的。[44]2018年,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首次直接测量了超重原子核的质量,[45]它的质量是根据转移后原子核的位置确定的(位置有助于确定其轨迹,这与原子核的质荷比有关,因为转移是在有磁铁的情况下完成的)。[46]
  9. ^ 如果在真空中发生衰变,那么由于孤立系统在衰变前后的总动量必须保持守恒,衰变产物也将获得很小的速度。这两个速度的比值以及相应的动能比值与两个质量的比值成反比。衰变能量等于α粒子和衰变产物的已知动能之和。[36]这些计算也适用于实验,但不同之处在于原子核在衰变后不会移动,因为它与探测器相连。
  10. ^ 自发裂变是由苏联科学家格奥尔基·弗廖罗夫发现的,[47]而他也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学家,所以自发裂变就成了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经常讨论的课题。[48]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认为自发裂变的信息不足以声称合成元素,他们认为对自发裂变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无法将其用于识别新元素,因为很难确定复合原子核是不是仅喷射中子,而不是质子或α粒子等带电粒子。[25]因此,他们更喜欢通过连续的α衰变将新的同位素与已知的同位素联系起来。[47]
  11. ^ 举个例子,1957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省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物理研究所错误鉴定102号元素。[49]早先没有关于该元素发现的明确声明,所以瑞典、美国、英国发现者将其命名为nobelium。后来证明该鉴定是错误的。[50]次年,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无法重现瑞典的结果。他们宣布合成了该元素,但后来也被驳回。[50]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坚持认为他们第一个发现该元素,并建议把新元素命名为joliotium,[51]而这个名称也没有被接受(他们后来认为102号元素的命名是仓促的)。[52]由于nobelium这个名称在三十年间已被广泛使用,因此没有更名。[53]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Haire, Richard G. Transactinides and the future elements. Morss;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and Transactinide Elements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2006. ISBN 1-4020-3555-1. 
  2. ^ 2.0 2.1 2.2 Florez, Edison; Smits, Odile R.; Mewes, Jan-Michael; Jerabek, Paul; Schwerdtfeger, Peter. From the gas phase to the solid state: The chemical bonding in the superheavy element flerovium.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22, 157. doi:10.1063/5.0097642. 
  3. ^ 3.0 3.1 Fricke, Burkhard. Superheavy elements: a prediction of their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Recent Impact of Physics on Inorganic Chemistry. Structure and Bonding. 1975, 21: 89–144 [2013-10-04]. ISBN 978-3-540-07109-9. doi:10.1007/BFb0116498 (英语). 
  4. ^ Chemical Data. Flerovium - F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yal Chemical Society
  5. ^ Oganessian, Yu. Ts.; Utyonkov, V. K.; Ibadullayev, D.; et al. Investigation of 48Ca-induced reactions with 242Pu and 238U targets at the JINR Superheavy Element Factory. Physical Review C. 2022, 106 (024612). doi:10.1103/PhysRevC.106.024612. 
  6. ^ 6.0 6.1 (PDF). chemistry.org.tw. [2013-05-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9-21). 
  7. ^ 7.0 7.1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2013-07-23 [2014-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7). 
  8. ^ . [2015-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9. ^ Jennifer Welsh. . LiveScience. 2 December 2011 [201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10. ^ Eichler, Robert; et al. (PDF). Radiochimica Acta. 2010, 98 (3): 133–139 [2022-02-04]. S2CID 95172228. doi:10.1524/ract.2010.17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4-06). 
  11. ^ 11.0 11.1 Gas Phase Chemistry of Superheavy Element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2-02-20., lecture by Heinz W. Gäggeler, Nov. 2007. Last accessed on Dec. 12, 2008.
  12. ^ Wakhle, A.; Simenel, C.; Hinde, D. J.; et al. Simenel, C.; Gomes, P. R. S.; Hinde, D. J.; et al , 编. Comparing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Quasifission Mass Angle Distribution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Web of Conferences. 2015, 86: 00061. ISSN 2100-014X. doi:10.1051/epjconf/20158600061 . 
  13. ^ Krämer, K. Explainer: superheavy elements. Chemistry World. 2016 [2020-03-15].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英语). 
  14. ^ .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2020-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1). 
  15. ^ Eliav, E.; Kaldor, U.; Borschevsky, A.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Transactinide Atoms. Scott, R. A. (编). Encyclopedia of Inorganic and Bioinorganic Chemistry. John Wiley & Sons: 1–16. 2018. ISBN 978-1-119-95143-8. doi:10.1002/9781119951438.eibc2632 (英语). 
  16. ^ Oganessian, Yu. Ts.; Dmitriev, S. N.; Yeremin, A. V.; et al. Attempt to produce the isotopes of element 108 in the fusion reaction 136Xe + 136Xe. Physical Review C. 2009, 79 (2): 024608. ISSN 0556-2813. doi:10.1103/PhysRevC.79.024608 (英语). 
  17. ^ Münzenberg, G.; Armbruster, P.; Folger, H.; et al. (PDF).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A. 1984, 317 (2): 235–236 [20 October 2012]. Bibcode:1984ZPhyA.317..235M. doi:10.1007/BF0142126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7 June 2015). 
  18. ^ Subramanian, S. Making New Elements Doesn't Pay. Just Ask This Berkeley Scientist.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20-01-18]. (原始内容于2019-12-11).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Ivanov, D. Сверхтяжелые шаги в неизвестное [Superheavy steps into the unknown]. nplus1.ru. 2019 [2020-02-02]. (原始内容于2020-04-23) (俄语). 
  20. ^ Hinde, D. Something new and superheavy at the periodic table. The Conversation. 2017 [2020-01-30]. (原始内容于2020-03-17) (英语). 
  21. ^ Kern, B. D.; Thompson, W. E.; Ferguson, J. M. Cross sections for some (n, p) and (n, α) reactions. Nuclear Physics. 1959, 10: 226–234. doi:10.1016/0029-5582(59)90211-1 (英语). 
  22. ^ Nuclear Reactions (PDF): 7–8. [2020-01-27]. (原始内容 (PDF)于2020-11-30).  Published as Loveland, W. D.; Morrissey, D. J.; Seaborg, G. T. Nuclear Reactions. Modern Nuclear Chemistry.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5: 249–297. ISBN 978-0-471-76862-3. doi:10.1002/0471768626.ch10 (英语). 
  23. ^ 23.0 23.1 Krása, A. Neutron Sources for ADS. Faculty of Nuclear Sciences and Physical Engineering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2010: 4–8. S2CID 28796927. 
  24. ^ Wapstra, A. H. Criteria that must be satisfied for the discovery of a new chemical element to be recognized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1, 63 (6): 883 [2021-11-28]. ISSN 1365-3075. doi:10.1351/pac199163060879. (原始内容 (PDF)于2021-10-11) (英语). 
  25. ^ 25.0 25.1 Hyde, E. K.; Hoffman, D. C.; Keller, O. L. A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the Discovery of Elements 104 and 105. Radiochimica Acta. 1987, 42 (2): 67–68 [2021-11-27]. ISSN 2193-3405. doi:10.1524/ract.1987.42.2.57. (原始内容于2021-11-27). 
  26. ^ 26.0 26.1 26.2 26.3 Chemistry World. How to Make Superheavy Elements and Finish the Periodic Table [Video]. Scientific American. 2016 [2020-01-27]. (原始内容于2020-04-21) (英语). 
  27. ^ Hoffman, Ghiorso & Seaborg 2000,第334頁.
  28. ^ Hoffman, Ghiorso & Seaborg 2000,第335頁.
  29. ^ Zagrebaev, V.; Karpov, A.; Greiner, W. Future of superheavy element research: Which nuclei could be synthesized within the next few years?.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13, 420: 3. ISSN 1742-6588. doi:10.1088/1742-6596/420/1/012001 . 
  30. ^ Beiser 2003,第432頁.
  31. ^ 31.0 31.1 Pauli, N. Alpha decay (PDF). Introductory Nuclear,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Nuclear Physics Part).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2019 [2020-02-16]. (原始内容 (PDF)于2021-11-28). 
  32. ^ 32.0 32.1 32.2 32.3 32.4 Pauli, N. Nuclear fission (PDF). Introductory Nuclear,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Nuclear Physics Part).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2019 [2020-02-16]. (原始内容 (PDF)于2021-10-21). 
  33. ^ Staszczak, A.; Baran, A.; Nazarewicz, W. Spontaneous fission modes and lifetimes of superheavy elements in the nuclea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Physical Review C. 2013, 87 (2): 024320–1. ISSN 0556-2813. doi:10.1103/physrevc.87.024320 . 
  34. ^ 34.0 34.1 Kondev, F. G.; Wang, M.; Huang, W. J.; Naimi, S.; Audi, G. The NUBASE2020 evaluation of nuclear properties (PDF). Chinese Physics C. 2021, 45 (3): 030001. doi:10.1088/1674-1137/abddae. 
  35. ^ Beiser 2003,第439頁.
  36. ^ 36.0 36.1 Beiser 2003,第433頁.
  37. ^ Aksenov, N. V.; Steinegger, P.; Abdullin, F. Sh.; et al. On the volatility of nihonium (Nh, Z = 113).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2017, 53 (7): 158. ISSN 1434-6001. doi:10.1140/epja/i2017-12348-8 (英语). 
  38. ^ Beiser 2003,第432–433頁.
  39. ^ 39.0 39.1 39.2 Oganessian, Yu. Nuclei in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of Superheavy Elements.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12, 337: 012005–1–012005–6. ISSN 1742-6596. doi:10.1088/1742-6596/337/1/012005 . 
  40. ^ Moller, P.; Nix, J. R. Fission properties of the heaviest elements (PDF). Dai 2 Kai Hadoron Tataikei no Simulation Symposium, Tokai-mura, Ibaraki, Japan.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1994 [2020-02-16]. (原始内容 (PDF)于2021-11-01). 
  41. ^ 41.0 41.1 Oganessian, Yu. Ts. Superheavy elements. Physics World. 2004, 17 (7): 25–29 [2020-02-16]. doi:10.1088/2058-7058/17/7/31. (原始内容于2021-11-28). 
  42. ^ Schädel, M. Chemistry of the superheavy element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15, 373 (2037): 20140191. ISSN 1364-503X. PMID 25666065. doi:10.1098/rsta.2014.0191  (英语). 
  43. ^ Hulet, E. K. Biomodal spontaneous fission. 50th Anniversary of Nuclear Fission, Leningrad, USSR. 1989. Bibcode:1989nufi.rept...16H. 
  44. ^ Oganessian, Yu. Ts.; Rykaczewski, K. P. A beachhead on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Physics Today. 2015, 68 (8): 32–38 [2021-11-28]. ISSN 0031-9228. OSTI 1337838. doi:10.1063/PT.3.2880. (原始内容于2021-11-28) (英语). 
  45. ^ Grant, A. Weighing the heaviest elements. Physics Today. 2018. doi:10.1063/PT.6.1.20181113a (英语). 
  46. ^ Howes, L. Exploring the superheavy elements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ic table.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2019 [2020-01-27]. (原始内容于2021-11-28) (英语). 
  47. ^ 47.0 47.1 Robinson, A. E. The Transfermium Wars: Scientific Brawling and Name-Calling during the Cold War. Distillations. 2019 [2020-02-22]. (原始内容于2021-11-28) (英语). 
  48. ^ Популяр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химических элементов. Сиборгий (экавольфрам) [Popular library of chemical elements. Seaborgium (eka-tungsten)]. n-t.ru. [2020-01-07]. (原始内容于2011-08-23) (俄语).  Reprinted from Экавольфрам [Eka-tungsten]. Популяр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химических элементов. Серебро — Нильсборий и далее [Popular library of chemical elements. Silver through nielsbohrium and beyond]. Nauka. 1977 (俄语). 
  49. ^ Nobelium - Element information, properties and uses | Periodic Tabl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20-03-01]. (原始内容于2021-03-08) (英语). 
  50. ^ 50.0 50.1 Kragh 2018,第38–39頁.
  51. ^ Kragh 2018,第40頁.
  52. ^ Ghiorso, A.; Seaborg, G. T.; Oganessian, Yu. Ts.; et al. Responses on the report 'Discovery of the Transfermium elements' followed by reply to the responses by Transfermium Working Group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65 (8): 1815–1824 [2016-09-07]. doi:10.1351/pac199365081815. (原始内容 (PDF)于2013-11-25) (英语). 
  53. ^ Commission on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Names and symbols of transfermium elements (IUPAC Recommendations 1997)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7, 69 (12): 2471–2474 [2021-11-28]. doi:10.1351/pac199769122471. (原始内容 (PDF)于2021-10-11) (英语). 
  54. ^ Oganessian, Yu. Ts. Synthesis of Superheavy Nuclei in the ^{48}Ca+ ^{244}Pu React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9, 83: 3154. Bibcode:1999PhRvL..83.3154O. doi:10.1103/PhysRevLett.83.3154. 
  55. ^ Yeremin, A. V.; Oganessian, Yu. Ts.; Popeko, A. G.; Bogomolov, S. L.; Buklanov, G. V.; Chelnokov, M. L.; Chepigin, V. I.; Gikal, B. N.; Gorshkov, V. A. Synthesis of nuclei of the superheavy element 114 in reactions induced by 48Ca. Nature. 1999, 400 (6741): 242. Bibcode:1999Natur.400..242O. doi:10.1038/22281. 
  56. ^ Oganessian, Yu. Ts.; Utyonkov, V.; Lobanov, Yu.; Abdullin, F.; Polyakov, A.; Shirokovsky, I.; Tsyganov, Yu.; Gulbekian, G.; Bogomolov, S. Synthesis of superheavy nuclei in the 48Ca+244Pu reaction: 288114. Physical Review C. 2000, 62: 041604. Bibcode:2000PhRvC..62d1604O. doi:10.1103/PhysRevC.62.041604. 
  57. ^ Oganessian, Yu. Ts.; Utyonkov, V.; Lobanov, Yu.; Abdullin, F.; Polyakov, A.; Shirokovsky, I.; Tsyganov, Yu.; Gulbekian, G.; Bogomolov, S. Measurements of cross sections for the fusion-evaporation reactions 244Pu(48Ca,xn)292−x114 and 245Cm(48Ca,xn)293−x116. Physical Review C. 2004, 69: 054607. Bibcode:2004PhRvC..69e4607O. doi:10.1103/PhysRevC.69.054607. 
  58. ^ R.C.Barber; H.W.Gaeggeler;P.J.Karol;H. Nakahara; E.Verdaci; E. Vogt. (PDF). Pure Appl. Chem. 2009, 81: 1331. doi:10.1351/PAC-REP-08-03-05. (原始内容 (IUPAC Technical Report)存档于2009-06-17). 
  59. ^ . [2011-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4). 
  60. ^ . IUPAC. 2012-05-31 [2012-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5) (英语). 
  61. ^ J. Chatt.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Naming of Elements of Atomic Numbers Greater than 100. Pure Appl. Chem. 1979, 51: 381–384. doi:10.1351/pac197951020381. 
  62. ^ . 《材料保护》. 2013-12, 46 (12): 66–66 [2020-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63. ^ (PDF). [2014-05-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10-06) (俄语). 

参考书目 编辑

  • Beiser, A. Concepts of modern physics 6th. McGraw-Hill. 2003. ISBN 978-0-07-244848-1. OCLC 48965418. 
  • Hoffman, D. C.; Ghiorso, A.; Seaborg, G. T. The Transuranium People: The Inside Story. World Scientific. 2000. ISBN 978-1-78-326244-1. 
  • Kragh, H. From Transuranic to Superheavy Elements: A Story of Dispute and Creation. Springer. 2018. ISBN 978-3-319-75813-8. 

外部連結 编辑

  • 元素鈇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鈇(英文)
  • 元素鈇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鈇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鈇(英文)

注意, 本页有unihan新版汉字, 𫓧, 𫟷, 這些字符可能會错误显示, 詳见unicode扩展汉字, 英語, flerovium, 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 其化學符號为fl, 原子序數为114, 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 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 非常不穩定, 不出現在自然界中, 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反應生成, 於1999年由俄羅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 jinr, 的研究團隊用鈣, 48ca, 離子撞擊鈽而發現, 其名稱得自蘇聯原子物理學家格奧爾基, 佛雷洛夫, 科學家至今共觀測到約90個原. 注意 本页有Unihan新版汉字 鿔 鿭 𫓧 𫟷 鿫 這些字符可能會错误显示 詳见Unicode扩展汉字 鈇 fu 6 7 英語 Flerovium 8 9 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 其化學符號为Fl 原子序數为114 鈇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 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 非常不穩定 鈇不出現在自然界中 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反應生成 鈇於1999年由俄羅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 JINR 的研究團隊用鈣 48Ca 離子撞擊鈽而發現 其名稱得自蘇聯原子物理學家格奧爾基 佛雷洛夫 科學家至今共觀測到約90個鈇原子 其中58個是直接合成的 其餘的則是在更重元素 鉝和鿫 的衰變產物中發現的 來源請求 鈇 114Fl氫 非金屬 氦 惰性氣體 鋰 鹼金屬 鈹 鹼土金屬 硼 類金屬 碳 非金屬 氮 非金屬 氧 非金屬 氟 鹵素 氖 惰性氣體 鈉 鹼金屬 鎂 鹼土金屬 鋁 貧金屬 矽 類金屬 磷 非金屬 硫 非金屬 氯 鹵素 氬 惰性氣體 鉀 鹼金屬 鈣 鹼土金屬 鈧 過渡金屬 鈦 過渡金屬 釩 過渡金屬 鉻 過渡金屬 錳 過渡金屬 鐵 過渡金屬 鈷 過渡金屬 鎳 過渡金屬 銅 過渡金屬 鋅 過渡金屬 鎵 貧金屬 鍺 類金屬 砷 類金屬 硒 非金屬 溴 鹵素 氪 惰性氣體 銣 鹼金屬 鍶 鹼土金屬 釔 過渡金屬 鋯 過渡金屬 鈮 過渡金屬 鉬 過渡金屬 鎝 過渡金屬 釕 過渡金屬 銠 過渡金屬 鈀 過渡金屬 銀 過渡金屬 鎘 過渡金屬 銦 貧金屬 錫 貧金屬 銻 類金屬 碲 類金屬 碘 鹵素 氙 惰性氣體 銫 鹼金屬 鋇 鹼土金屬 鑭 鑭系元素 鈰 鑭系元素 鐠 鑭系元素 釹 鑭系元素 鉕 鑭系元素 釤 鑭系元素 銪 鑭系元素 釓 鑭系元素 鋱 鑭系元素 鏑 鑭系元素 鈥 鑭系元素 鉺 鑭系元素 銩 鑭系元素 鐿 鑭系元素 鎦 鑭系元素 鉿 過渡金屬 鉭 過渡金屬 鎢 過渡金屬 錸 過渡金屬 鋨 過渡金屬 銥 過渡金屬 鉑 過渡金屬 金 過渡金屬 汞 過渡金屬 鉈 貧金屬 鉛 貧金屬 鉍 貧金屬 釙 貧金屬 砈 類金屬 氡 惰性氣體 鍅 鹼金屬 鐳 鹼土金屬 錒 錒系元素 釷 錒系元素 鏷 錒系元素 鈾 錒系元素 錼 錒系元素 鈽 錒系元素 鋂 錒系元素 鋦 錒系元素 鉳 錒系元素 鉲 錒系元素 鑀 錒系元素 鐨 錒系元素 鍆 錒系元素 鍩 錒系元素 鐒 錒系元素 鑪 過渡金屬 𨧀 過渡金屬 𨭎 過渡金屬 𨨏 過渡金屬 𨭆 過渡金屬 䥑 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 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 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 過渡金屬 鉨 預測為貧金屬 鈇 貧金屬 鏌 預測為貧金屬 鉝 預測為貧金屬 鿬 預測為鹵素 鿫 預測為惰性氣體 铅 鈇 Uhq 鉨 鈇 镆概況名稱 符號 序數鈇 Flerovium Fl 114元素類別貧金屬族 週期 區14 7 p標準原子質量 289 电子排布 Rn 5f14 6d10 7s2 7p2 預測 1 2 8 18 32 32 18 4 預測 鈇的电子層 2 8 18 32 32 18 4 預測 歷史發現聯合核研究所及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 1999年 物理性質物態液体 預測 2 密度 接近室温 11 4 0 3 预测 2 g cm 3熔点284 50 K 11 50 C 52 90 F 预测 2 原子性質氧化态2 4 預測 1 电离能第一 823 9 預測 1 kJ mol 1 第二 1600 预测 3 kJ mol 1原子半径160 估值 1 pm共价半径143 估值 4 pm雜項CAS号54085 16 4同位素查论编主条目 鈇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t1 2 衰變 方式 能量 MeV 產物 287Fl 5 人造 360 毫秒 a 10 16 283Cn 288Fl 人造 653 毫秒 a 10 076 284Cn 289Fl 人造 2 1 秒 a 9 95 285Cn 在元素週期表中 鈇是位於p區的錒系後元素 屬於第7週期 第14族 碳族 是已知最重的碳族成員 但2007年進行的初步化學實驗指出 鈇具有出乎意料的高揮發性 性質和同族的鉛非常不同 10 在初步實驗中 鈇甚至似乎表現出與稀有气体相似的性質 11 更近期的實驗結果顯示 鈇與金的化學反應與鎶相似 表明鈇是一種極易揮發的元素 在標準狀況下甚至可能是氣態的 實驗中鈇也表現出其金屬性 符合鉛的較重同族元素的屬性 且是第14族中反應活性最低的金屬 截至2022年 科學家對鈇的性質到底更像金屬還是惰性氣體的問題仍未有定論 鈇有284Fl 289Fl共6种同位素 其中最長壽的鈇同位素为鈇 289 半衰期約為2 1秒 未經證實的同位素鈇 290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 為19秒 科學家預計鈇位於理論上的穩定島的中心附近 並且預測更重的未發現同位素 尤其是核子數為雙重幻數的鈇 298 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 目录 1 概论 1 1 超重元素的合成 1 2 衰变和探测 2 歷史 2 1 發現 2 2 命名 2 3 中文命名 2 4 未來的實驗 3 同位素與核特性 4 化學屬性 4 1 推算的化學屬性 4 1 1 氧化態 4 1 2 化學特性 4 2 實驗化學 4 2 1 原子氣態 5 參見 6 注释 7 參考資料 8 参考书目 9 外部連結概论 编辑这个部分摘自 超重元素 概论 编辑 超重元素的合成 编辑 nbsp 核聚变反应的图示 两个原子核融合成一个 并发射出一个中子 在这一刻 这个反应和用来创造新元素的反应是相似的 唯一可能的区别是它有时会释放几个中子 或者根本不释放中子 外部视频链接 nbsp 基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计算 核聚变未成功的可视化 12 超重元素 a 的原子核是在两个不同大小的原子核 b 的聚变中产生的 粗略地说 两个原子核的质量之差越大 两者就越有可能发生反应 18 由较重原子核组成的物质会作為靶子 被较轻原子核的粒子束轰击 两个原子核只能在距离足够近的时候 才能聚变成一个原子核 原子核都带正电荷 会因为静电排斥力而相互排斥 所以只有两个原子核的距离足够短时 强核力才能克服这个排斥力并发生聚变 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 以使这种排斥力与粒子束的速度相比变得微不足道 19 施加到粒子束上以加速它们的能量可以使它们的速度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 但是 如果施加太多能量 粒子束可能会分崩离析 19 不过 只是靠得足够近不足以使两个原子核聚变 当两个原子核逼近彼此时 它们通常会融為一體约10 20秒 之後再分開 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 而非形成单一的原子核 19 20 这是因为在尝试形成单个原子核的过程中 静电排斥力会撕开正在形成的原子核 19 每一对目标和粒子束的特征在于其截面 即两个原子核彼此接近时发生聚变的概率 c 这种聚变是量子效应的结果 其中原子核可通过量子穿隧效應克服静电排斥力 如果两个原子核可以在该阶段之后保持靠近 则多个核相互作用会导致能量的重新分配和平衡 19 两个原子核聚变产生的原子核处于非常不稳定 19 被称为复合原子核 英语 compound nucleus 的激发态 22 复合原子核为了达到更稳定的状态 可能会直接裂变 23 或是放出一些中子来带走激发能量 如果激发能量太小 无法放出中子 复合原子核就会放出g射线来带走激发能量 这个过程会在原子核碰撞后的10 16秒发生 并创造出更稳定的原子核 23 原子核只有在10 14秒内不衰变 IUPAC IUPAP联合工作小组才会认为它是化学元素 这个值大约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层电子 显示其化学性质所需的时间 24 d 衰变和探测 编辑 粒子束穿过目标后 会到达下一个腔室 分离室 如果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它就会存在于这个粒子束中 26 在分离室中 新的原子核会从其它核素 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应产物 中分离 e 到达半导体探测器 英语 Semiconductor detector 后停止 这时标记撞击探测器的确切位置 能量和到达时间 26 这个转移需要10 6秒的时间 因此原子核需要存在这么长的时间才能被检测到 29 若衰变發生 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记录 并测量位置 衰变能量和衰变时间 26 原子核的稳定性源自于强核力 但强核力的作用距离很短 随着原子核越来越大 强核力对最外层的核子 质子和中子 的影响减弱 同时 原子核会被质子之间 范围不受限制的静电排斥力撕裂 30 强核力提供的核结合能以线性增长 而静电排斥力则以原子序数的平方增长 后者增长更快 对重元素和超重元素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 31 32 超重元素理论预测 33 及实际观测到 34 的主要衰变方式 即a衰变和自发裂变都是这种排斥引起的 f 几乎所有会a衰变的核素都有超过210个核子 36 而主要通过自发裂变衰变的最轻核素有238个核子 34 有限位势垒在这两种衰变方式中抑制了原子核衰变 但原子核可以隧穿这个势垒 发生衰变 31 32 nbsp 基于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中设置的杜布纳充气反冲分离器 用于产生超重元素的装置方案 在检测器和光束聚焦装置内的轨迹会因为前者的磁偶极 英语 Magnetic dipole 和后者的四极磁体 英语 Quadrupole magnet 而改变 37 放射性衰变中常产生a粒子是因为a粒子中的核子平均质量足够小 足以使a粒子有多余能量离开原子核 38 自发裂变则是由静电排斥力将原子核撕裂而致 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产物 32 随着原子序数增加 自发裂变迅速变得重要 自发裂变的部分半衰期从92号元素铀到102号元素锘下降了23个数量级 39 从90号元素钍到100号元素镄下降了30个数量级 40 早期的液滴模型因此表明有约280个核子的原子核的裂变势垒 英语 Fission barrier 会消失 因此自发裂变会立即发生 32 41 之后的核壳层模型表明有大约300个核子的原子核将形成一个稳定岛 其中的原子核不易发生自发裂变 而是会发生半衰期更长的a衰变 32 41 随后的发现表明预测存在的稳定岛可能比原先预期的更远 还发现长寿命锕系元素和稳定岛之间的原子核发生变形 获得额外的稳定性 42 对较轻的超重核素 43 以及那些更接近稳定岛的核素 39 的实验发现它们比先前预期的更难发生自发裂变 表明核壳层效应变得重要 g a衰变由发射出去的a粒子记录 在原子核衰变之前就能确定衰变产物 如果a衰变或连续的a衰变产生了已知的原子核 则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反应的原始产物 h 因为连续的a衰变都会在同一个地方发生 所以通过确定衰变发生的位置 可以确定衰变彼此相关 26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过它经历的衰变的特定特征来识别 例如衰变能量 或更具体地说 发射粒子的动能 i 然而 自发裂变会产生各种分裂产物 因此无法从其分裂产物确定原始核素 j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学家可以获得的信息是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 即原子核到达探测器的位置 能量 时间以及它衰变的信息 他们分析这些数据并试图得出结论 確認它确实是由新元素引起的 如果提供的数据不足以得出创造出来的核素确实是新元素的结论 且对观察到的现象没有其它解释 就可能在解释数据时出现错误 k 歷史 编辑發現 编辑 1998年12月 位於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 JINR 的科學家使用48Ca離子撞擊244Pu目標體 合成一個鈇原子 該原子以9 67 MeV的能量進行a衰變 半衰期為30秒 該原子其後被確認為289Fl同位素 這項發現在1999年1月公佈 54 然而 之後的實驗並未能重現所觀測到的衰變鏈 因此這顆原子的真正身份仍待確認 有可能是穩定的同核異構體289mFl 1999年3月 同一個團隊以242Pu代替244Pu目標體 以合成其他的鈇同位素 這次 他們成功合成兩個鈇原子 原子以10 29 MeV的能量進行a衰變 半衰期為5 5秒 這兩個原子確認為287Fl 55 其他的實驗同樣未能重現這次實驗的結果 因此真正產生的原子核身份一樣不能被確定 但有可能是穩定的同核異構體287mFl 杜布納的團隊在1999年6月進行實驗 成功製成鈇 這項結果是受到公認的 他們重複進行244Pu的反應 並產生兩個鈇原子 原子以9 82 MeV能量進行a衰變 半衰期為2 6秒 56 研究人員一開始把所產生的原子認定為288Fl 但2002年12月進行的研究工作則將結論更改為289Fl 57 94 244 P u 20 48 C a 114 292 F l 114 289 F l 3 0 1 n displaystyle 94 244 mathrm Pu 20 48 mathrm Ca to 114 292 mathrm Fl to 114 289 mathrm Fl 3 0 1 mathrm n nbsp 2009年5月 IUPAC的聯合工作組發布鎶的發現報告 其中提到283Cn的發現 58 由於287Fl和291Lv 見下 的合成數據牽涉到283Cn 因此這也意味著鈇的發現得到證實 2009年1月 伯克利團隊證實287Fl和286Fl的發現 接著在2009年7月 德國重離子研究所又證實288Fl和289Fl的發現 2011年6月11日 IUPAC證實鈇的存在 59 命名 编辑 Flerovium Fl 是IUPAC在2012年5月30日正式採用的 以纪念苏联原子物理学家格奥尔基 弗廖罗夫 60 此前根据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所產生的臨時名稱為Ununquadium Uuq 61 科學家通常稱之為 元素114 或E114 中文命名 编辑 2012年6月2日 中華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學名詞審譯委員會暫定以鈇作為該元素的中文名稱 6 2013年7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通過以𫓧 读音同 夫 為中文定名 7 62 未來的實驗 编辑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一個團隊已表示有計劃研究以下的冷聚變反應 82 208 P b 32 76 G e 114 284 F l displaystyle 82 208 mathrm Pb 32 76 mathrm Ge to 114 284 mathrm Fl to nbsp Flerov核反應實驗室在未來有計劃研究在239Pu和48Ca反應中合成的較輕的鈇同位素 也有計劃使用不同發射體能量再次用244Pu進行反應 以進一步了解2n通道 從而發現新的同位素290Fl 同位素與核特性 编辑主条目 鈇的同位素 目前已知的鈇同位素共有6個 質量數分別為284 289 此外鈇 289還有已知但未確認的亞穩態 鈇的同位素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 半衰期極短 非常不穩定 且較重的同位素大多比較輕的同位素來的穩定 因為它們更接近穩定島的中心 其中最長壽的同位素為鈇 289 半衰期約1 9秒 也是目前發現最重的鈇同位素 未經證實的同位素鈇 290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 為19秒 除了鈇 289外 其他半衰期較長的同位素還有鈇 289m 未經證實 半衰期為1 1秒 其餘較輕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在1秒以下 化學屬性 编辑推算的化學屬性 编辑 氧化態 编辑 鈇預計屬於7p系 並是元素週期表中14 IVA 族最重的成員 位於鉛之下 這一族的氧化態為 IV 而較重的元素也表現出較強的 II態 這是因為惰性電子對效應 錫的 II和 IV態強度相近 鉛的 II態比 IV態強 因此鈇應該繼續這一趨勢 有著氧化性的 IV態和穩定的 II態 化學特性 编辑 鈇的化學特性應與鉛相近 能形成FlO FlF2 FlCl2 FlBr2和FlI2 如果其 IV態能夠進行化學反應 它將只能形成FlO2和FlF4 它也有可能形成混合氧化物Fl3O4 類似於Pb3O4 一些研究指出鈇的化學特性可能和惰性氣體氡更接近 11 已过时 實驗化學 编辑 原子氣態 编辑 2007年4月至5月 瑞士保羅謝勒研究所與Flerov核反應實驗室的合作計劃研究了鎶的化學特性 第一項反應為242Pu 48Ca 3n 287Fl 第二項反應為244Pu 48Ca 4n 288Fl 他們將所生成的原子在金平面上的吸收屬性與氡的屬性作了比較 第一項實驗探測到3個283Cn原子 但同時也似乎探測到了1個287Fl原子 這項結果是出乎意料的 因為要移動生成了的原子需時大約2秒 鈇原子應該在被吸收前已經衰變了 第二個反應產生了2個288Fl原子和1個289Fl原子 其中兩個原子的吸收特性符合惰性氣體的特性 2008年進行的實驗肯定了這一重要的結果 所產生的289Fl原子特性也符合先前的數據 表示鈇和金發生交互作用時類似於惰性氣體 63 參見 编辑稳定元素岛 鈇 120号元素 126号元素 元素 元素周期表 幻数 鉛 擴展元素週期表 鈇的同位素注释 编辑 在核物理学中 原子序高的元素可称为重元素 如82号元素铅 超重元素通常指原子序大于103 也有大于100 13 或112 14 的定义 的元素 有定义认为超重元素等同于锕系后元素 因此认为还未发现的超锕系元素不是超重元素 15 2009年 由尤里 奥加涅相引领的团队发表了他们尝试通过对称的136Xe 136Xe反应合成𬭶的结果 他们未能在这个反应中观察到单个原子 因此设置截面 即发生核反应的概率的上限为2 5 pb 16 作为比较 发现𬭶的反应208Pb 58Fe的截面为19 19 11 pb 17 施加到粒子束以加速它的能量也会影响截面 举个例子 在2814 Si 10 n 2813 Al 11 p 反应中 截面会从12 3 MeV的370 mb变化成18 3 MeV的160 mb 最高值是13 5 MeV的380 mb 21 这个值也是普遍接受的复合原子核寿命上限 25 分离基于产生的原子核会比未反应的粒子束更慢地通过目标这一点 分离器中包含电场和磁场 它们对运动粒子的影响会因粒子的特定速度而被抵消 27 飞行时间质谱法 英语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和反冲能量的测量也有助于分离 两者结合可以估计原子核的质量 28 不是所有放射性衰变都是因为静电排斥力导致的 b衰变便是弱核力导致的 35 早在1960年代 人们就已经知道原子核的基态在能量和形状上的不同 也知道核子数为幻数时 原子核就会更稳定 然而 当时人们假设超重元素的原子核因为过于畸形 无法形成核子结构 39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的质量通常无法直接测量 所以是根据另一个原子核的质量间接计算得出的 44 2018年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首次直接测量了超重原子核的质量 45 它的质量是根据转移后原子核的位置确定的 位置有助于确定其轨迹 这与原子核的质荷比有关 因为转移是在有磁铁的情况下完成的 46 如果在真空中发生衰变 那么由于孤立系统在衰变前后的总动量必须保持守恒 衰变产物也将获得很小的速度 这两个速度的比值以及相应的动能比值与两个质量的比值成反比 衰变能量等于a粒子和衰变产物的已知动能之和 36 这些计算也适用于实验 但不同之处在于原子核在衰变后不会移动 因为它与探测器相连 自发裂变是由苏联科学家格奥尔基 弗廖罗夫发现的 47 而他也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学家 所以自发裂变就成了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经常讨论的课题 48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认为自发裂变的信息不足以声称合成元素 他们认为对自发裂变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无法将其用于识别新元素 因为很难确定复合原子核是不是仅喷射中子 而不是质子或a粒子等带电粒子 25 因此 他们更喜欢通过连续的a衰变将新的同位素与已知的同位素联系起来 47 举个例子 1957年 瑞典斯德哥尔摩省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物理研究所错误鉴定102号元素 49 早先没有关于该元素发现的明确声明 所以瑞典 美国 英国发现者将其命名为nobelium 后来证明该鉴定是错误的 50 次年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无法重现瑞典的结果 他们宣布合成了该元素 但后来也被驳回 50 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坚持认为他们第一个发现该元素 并建议把新元素命名为joliotium 51 而这个名称也没有被接受 他们后来认为102号元素的命名是仓促的 52 由于nobelium这个名称在三十年间已被广泛使用 因此没有更名 53 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Haire Richard G Transactinides and the future elements Morss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and Transactinide Elements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2006 ISBN 1 4020 3555 1 2 0 2 1 2 2 Florez Edison Smits Odile R Mewes Jan Michael Jerabek Paul Schwerdtfeger Peter From the gas phase to the solid state The chemical bonding in the superheavy element flerovium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22 157 doi 10 1063 5 0097642 3 0 3 1 Fricke Burkhard Superheavy elements a prediction of their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Recent Impact of Physics on Inorganic Chemistry Structure and Bonding 1975 21 89 144 2013 10 04 ISBN 978 3 540 07109 9 doi 10 1007 BFb0116498 英语 Chemical Data Flerovium F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yal Chemical Society Oganessian Yu Ts Utyonkov V K Ibadullayev D et al Investigation of 48Ca induced reactions with 242Pu and 238U targets at the JINR Superheavy Element Factory Physical Review C 2022 106 024612 doi 10 1103 PhysRevC 106 024612 6 0 6 1 中國化學會第12次會議決議 PDF chemistry org tw 2013 05 3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3 09 21 7 0 7 1 114 116号元素中文定名研讨会在京召开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2013 07 23 2014 05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1 07 存档副本 2015 05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Jennifer Welsh Two Elements Named Livermorium and Flerovium LiveScience 2 December 2011 2011 12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9 Eichler Robert et al Indication for a volatile element 114 PDF Radiochimica Acta 2010 98 3 133 139 2022 02 04 S2CID 95172228 doi 10 1524 ract 2010 170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04 06 11 0 11 1 Gas Phase Chemistry of Superheavy Element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2 02 20 lecture by Heinz W Gaggeler Nov 2007 Last accessed on Dec 12 2008 Wakhle A Simenel C Hinde D J et al Simenel C Gomes P R S Hinde D J et al 编 Comparing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Quasifission Mass Angle Distribution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Web of Conferences 2015 86 00061 ISSN 2100 014X doi 10 1051 epjconf 20158600061 nbsp Kramer K Explainer superheavy elements Chemistry World 2016 2020 03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英语 Discovery of Elements 113 and 115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2020 03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11 Eliav E Kaldor U Borschevsky A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Transactinide Atoms Scott R A 编 Encyclopedia of Inorganic and Bioinorganic Chemistry John Wiley amp Sons 1 16 2018 ISBN 978 1 119 95143 8 doi 10 1002 9781119951438 eibc2632 英语 Oganessian Yu Ts Dmitriev S N Yeremin A V et al Attempt to produce the isotopes of element 108 in the fusion reaction 136Xe 136Xe Physical Review C 2009 79 2 024608 ISSN 0556 2813 doi 10 1103 PhysRevC 79 024608 英语 Munzenberg G Armbruster P Folger H et al The identification of element 108 PDF Zeitschrift fur Physik A 1984 317 2 235 236 20 October 2012 Bibcode 1984ZPhyA 317 235M doi 10 1007 BF0142126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7 June 2015 Subramanian S Making New Elements Doesn t Pay Just Ask This Berkeley Scientist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20 01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11 19 0 19 1 19 2 19 3 19 4 19 5 Ivanov D Sverhtyazhelye shagi v neizvestnoe Superheavy steps into the unknown nplus1 ru 2019 2020 02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23 俄语 Hinde D Something new and superheavy at the periodic table The Conversation 2017 2020 01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17 英语 Kern B D Thompson W E Ferguson J M Cross sections for some n p and n a reactions Nuclear Physics 1959 10 226 234 doi 10 1016 0029 5582 59 90211 1 英语 Nuclear Reactions PDF 7 8 2020 01 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 11 30 Published as Loveland W D Morrissey D J Seaborg G T Nuclear Reactions Modern Nuclear Chemistry John Wiley amp Sons Inc 2005 249 297 ISBN 978 0 471 76862 3 doi 10 1002 0471768626 ch10 英语 23 0 23 1 Krasa A Neutron Sources for ADS Faculty of Nuclear Sciences and Physical Engineering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2010 4 8 S2CID 28796927 Wapstra A H Criteria that must be satisfied for the discovery of a new chemical element to be recognized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1 63 6 883 2021 11 28 ISSN 1365 3075 doi 10 1351 pac19916306087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10 11 英语 25 0 25 1 Hyde E K Hoffman D C Keller O L A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the Discovery of Elements 104 and 105 Radiochimica Acta 1987 42 2 67 68 2021 11 27 ISSN 2193 3405 doi 10 1524 ract 1987 42 2 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7 26 0 26 1 26 2 26 3 Chemistry World How to Make Superheavy Elements and Finish the Periodic Table Video Scientific American 2016 2020 01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21 英语 Hoffman Ghiorso amp Seaborg 2000 第334頁 Hoffman Ghiorso amp Seaborg 2000 第335頁 Zagrebaev V Karpov A Greiner W Future of superheavy element research Which nuclei could be synthesized within the next few years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13 420 3 ISSN 1742 6588 doi 10 1088 1742 6596 420 1 012001 nbsp Beiser 2003 第432頁 31 0 31 1 Pauli N Alpha decay PDF Introductory Nuclear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Nuclear Physics Part Universite libre de Bruxelles 2019 2020 02 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11 28 32 0 32 1 32 2 32 3 32 4 Pauli N Nuclear fission PDF Introductory Nuclear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Nuclear Physics Part Universite libre de Bruxelles 2019 2020 02 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10 21 Staszczak A Baran A Nazarewicz W Spontaneous fission modes and lifetimes of superheavy elements in the nuclea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Physical Review C 2013 87 2 024320 1 ISSN 0556 2813 doi 10 1103 physrevc 87 024320 nbsp 34 0 34 1 Kondev F G Wang M Huang W J Naimi S Audi G The NUBASE2020 evaluation of nuclear properties PDF Chinese Physics C 2021 45 3 030001 doi 10 1088 1674 1137 abddae Beiser 2003 第439頁 36 0 36 1 Beiser 2003 第433頁 Aksenov N V Steinegger P Abdullin F Sh et al On the volatility of nihonium Nh Z 113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2017 53 7 158 ISSN 1434 6001 doi 10 1140 epja i2017 12348 8 英语 Beiser 2003 第432 433頁 39 0 39 1 39 2 Oganessian Yu Nuclei in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of Superheavy Elements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12 337 012005 1 012005 6 ISSN 1742 6596 doi 10 1088 1742 6596 337 1 012005 nbsp Moller P Nix J R Fission properties of the heaviest elements PDF Dai 2 Kai Hadoron Tataikei no Simulation Symposium Tokai mura Ibaraki Japan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1994 2020 02 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11 01 41 0 41 1 Oganessian Yu Ts Superheavy elements Physics World 2004 17 7 25 29 2020 02 16 doi 10 1088 2058 7058 17 7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8 Schadel M Chemistry of the superheavy element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15 373 2037 20140191 ISSN 1364 503X PMID 25666065 doi 10 1098 rsta 2014 0191 nbsp 英语 Hulet E K Biomodal spontaneous fission 50th Anniversary of Nuclear Fission Leningrad USSR 1989 Bibcode 1989nufi rept 16H Oganessian Yu Ts Rykaczewski K P A beachhead on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Physics Today 2015 68 8 32 38 2021 11 28 ISSN 0031 9228 OSTI 1337838 doi 10 1063 PT 3 28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8 英语 Grant A Weighing the heaviest elements Physics Today 2018 doi 10 1063 PT 6 1 20181113a 英语 Howes L Exploring the superheavy elements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ic table Chemical amp Engineering News 2019 2020 01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8 英语 47 0 47 1 Robinson A E The Transfermium Wars Scientific Brawling and Name Calling during the Cold War Distillations 2019 2020 02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8 英语 Populyarnaya biblioteka himicheskih elementov Siborgij ekavolfram Popular library of chemical elements Seaborgium eka tungsten n t ru 2020 01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3 俄语 Reprinted from Ekavolfram Eka tungsten Populyarnaya biblioteka himicheskih elementov Serebro Nilsborij i dalee Popular library of chemical elements Silver through nielsbohrium and beyond Nauka 1977 俄语 Nobelium Element information properties and uses Periodic Tabl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20 03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8 英语 50 0 50 1 Kragh 2018 第38 39頁 Kragh 2018 第40頁 Ghiorso A Seaborg G T Oganessian Yu Ts et al Responses on the report Discovery of the Transfermium elements followed by reply to the responses by Transfermium Working Group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65 8 1815 1824 2016 09 07 doi 10 1351 pac1993650818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3 11 25 英语 Commission on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Names and symbols of transfermium elements IUPAC Recommendations 1997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7 69 12 2471 2474 2021 11 28 doi 10 1351 pac19976912247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10 11 英语 Oganessian Yu Ts Synthesis of Superheavy Nuclei in the 48 Ca 244 Pu React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9 83 3154 Bibcode 1999PhRvL 83 3154O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83 3154 Yeremin A V Oganessian Yu Ts Popeko A G Bogomolov S L Buklanov G V Chelnokov M L Chepigin V I Gikal B N Gorshkov V A Synthesis of nuclei of the superheavy element 114 in reactions induced by 48Ca Nature 1999 400 6741 242 Bibcode 1999Natur 400 242O doi 10 1038 22281 Oganessian Yu Ts Utyonkov V Lobanov Yu Abdullin F Polyakov A Shirokovsky I Tsyganov Yu Gulbekian G Bogomolov S Synthesis of superheavy nuclei in the 48Ca 244Pu reaction 288114 Physical Review C 2000 62 041604 Bibcode 2000PhRvC 62d1604O doi 10 1103 PhysRevC 62 041604 Oganessian Yu Ts Utyonkov V Lobanov Yu Abdullin F Polyakov A Shirokovsky I Tsyganov Yu Gulbekian G Bogomolov S Measurements of cross sections for the fusion evaporation reactions 244Pu 48Ca xn 292 x114 and 245Cm 48Ca xn 293 x116 Physical Review C 2004 69 054607 Bibcode 2004PhRvC 69e4607O doi 10 1103 PhysRevC 69 054607 R C Barber H W Gaeggeler P J Karol H Nakahara E Verdaci E Vogt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112 PDF Pure Appl Chem 2009 81 1331 doi 10 1351 PAC REP 08 03 05 原始内容 IUPAC Technical Report 存档于2009 06 17 IUPAC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s with Atomic Number 114 and 116 2011 10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6 04 Element 114 is Named Flerovium and Element 116 is Named Livermorium IUPAC 2012 05 31 2012 05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2 05 英语 J Chatt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Naming of Elements of Atomic Numbers Greater than 100 Pure Appl Chem 1979 51 381 384 doi 10 1351 pac19795102038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4号 116号元素的中文名称 材料保护 2013 12 46 12 66 66 2020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06 Flerov Lab PDF 2014 05 22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1 10 06 俄语 参考书目 编辑Beiser A Concepts of modern physics 6th McGraw Hill 2003 ISBN 978 0 07 244848 1 OCLC 48965418 Hoffman D C Ghiorso A Seaborg G T The Transuranium People The Inside Story World Scientific 2000 ISBN 978 1 78 326244 1 Kragh H From Transuranic to Superheavy Elements A Story of Dispute and Creation Springer 2018 ISBN 978 3 319 75813 8 外部連結 编辑元素鈇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介紹 英文 EnvironmentalChemistry com 鈇 英文 元素鈇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 諾丁漢大學 的介紹 英文 元素鈇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 英文 WebElements com 鈇 英文 First postcard from the island of nuclear stability Second postcard from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鈇 amp oldid 8182258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