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荔枝

荔枝學名Litchi chinensis)又名荔支離枝丹荔、麗枝、貴妃香、火山荔、勒荔、荔果[1],是中國南部出產的一種亞熱帶果樹,属无患子目无患子科,是荔枝属的唯一物种,為華南的重要水果農作物,每年產量逾百萬噸。荔枝对保鲜的要求相當高,所以一般采用低温运输。生荔枝和荔枝含有毒物亞甲基環丙基乙酸英语Methylene cyclopropyl acetic acid,食用過量會導致低血糖和急性癲癇發作[2]。其果樹與果實狀似同科不同屬的龍眼

荔枝
荔枝剝皮前後,和中間果實的樣子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蔷薇类植物 Rosids
目: 无患子目 Sapindales
科: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亚科: 无患子亚科 Sapindoideae
属: 荔枝属 Litchi
Sonn., 1782
种: 荔枝 L. chinensis
二名法
Litchi chinensis
Sonn., 1782

植物學特徵

 
荔枝的花
 
玉荷包種子非常小

常綠喬木,高8~20m。莖上多分枝,灰色;小枝圓柱形,有白色小斑點和微柔毛。雙數羽狀複葉互生,連葉柄長10~25 cm;小葉2~4對,對生,具柄,葉片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6~15 cm,寬2~4 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而稍偏斜,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粉綠。春季開綠白色或淡黃色小花,圓錐花序,花雜性。核果球形或卵形,果皮暗紅色,有小瘤狀突起。種子外被白色、肉質、多汁、甘甜的假種皮,易與核分離。種子矩圓形,褐色至黑紅色,有光澤。

荔枝樹的壽命很長,有樹齡1,300年的荔枝樹仍然有結果實的能力。

歷史

中國的古籍中荔枝最初作“離枝”,《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隐夫薁棣,答遝离支。”李善注引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麄,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扶南記》記:“荔枝之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以刀劙其枝”,故名離枝。一般相信荔枝是源自中國南部的野生森林。《西京雜記》所載,公元前2世紀漢朝劉邦稱帝時,南海尉趙佗以荔枝進奉。公元1世紀的《异物志》、3世紀的《廣誌》中,荔枝都是作為嶺南物產登錄。东汉杨孚《异物志》:

荔支为异:多汁,味甘绝口,又小酸,所以成其味。可饱食,不可使厌。生时大如鸡子,其肤光泽。皮中食,乾则焦小,则肌核不如生时奇。四月始熟也

公元3世紀時張勃著的《吳錄》有「蒼梧多荔枝,生山中,人家亦種之」的記載。蒼梧便在今日的廣西境內。現在廣東廣西海南的原始森林中仍然可以找到野生的荔枝樹。

晋郭义恭《广志》:

荔枝树,高五六尺,大如桂树。绿叶蓬蓬,冬夏荣茂。青花朱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子。实白如肪,甘而多汁,似安石榴有甜醋者。

由此可見,荔枝在中國南部的栽種和生產已有二千年的歷史。《华阳国志》等史籍就记载宜宾一带早在秦汉时就盛产荔枝,《新唐书·地理志》也载宜宾土贡有荔枝煎。蔡襄的《荔枝譜》是中国最早的荔枝专著,列舉了福建沿海四郡的陳紫、江緑大、方家紅、游家紫等三十二個品種。据元代《王祯农书》记载,中国的荔枝在元代已经远销西夏,新罗,日本,琉球,大食等地[3]

产地

 
满树的荔枝
 
未熟的荔枝

中國大陆荔枝种植范围主要分布在北緯18度至北緯28度,北至四川南部的合江县,南至海南岛五指山一带,主产地区有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雲南四川,另外贵州浙江等地亦有零星分布。其中又以广东荔枝分布最广,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占全国五成以上,茂名更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其他如臺灣越南泰國等地都有荔枝出產,引入荔枝栽種的國家則有美國佛羅里達州加利福尼亞州澳洲昆士蘭印度南非馬達加斯加以色列墨西哥等。

保存

未經保存處理的荔枝有「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1]的特點。荔枝的保鮮相對較為困難。傳聞唐代唐玄宗為博楊貴妃一笑,從嶺南把荔枝送到長安[4]蔡襄的《荔枝譜》與吴曾的《能改斋漫录》說是洛州(今重慶涪陵),宋景文《益部方物略记》则认为贵妃所食的荔枝来自嘉州(乐山),今人蔺同在《涪州文史资料选辑》肯定杨贵妃吃的是洛州荔枝),為了保存荔枝的色香味,要以快騎驛送[5]杜牧有〈過華清宮〉詩:“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甫有《病橘》詩曰:“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杨贵妃外传》谈到楊贵妃在马嵬驿被赐缢死,恰好广州进贡的荔枝到,玄宗用它来祭奠贵妃。

現代一般常用的保存方法是挑選易於保存的品種,以低温高濕(攝氏二至四度,濕度90%至95%)保存。亦有配合使用氣調,降低氧氣比例以減慢氧化;或配合藥物來殺菌防腐。亦有一些不法商贩用稀硫酸喷洒在荔枝以防腐,但对人体有害。

新鲜的荔枝每年五月開始上市,七至八月是最當造的時節。產地附近的城市經常可以買到剛剛摘下來的新鲜荔枝。至於離產地較遠的地方,便只可以買到冰凍過的。荔枝罐頭也非常流行,一般是去殼去核,泡在淡糖水裡。味道和新鮮度差的很遠,經常用來作冷飲或甜點。亦有用淡鹽水浸泡荔枝的吃法。

藥用

《本草纲目》载:荔枝有补脾益肝、生津止呃、消肿痛、镇咳养心等功效。但李时珍说:“荔枝气味纯阳,其性微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也。”

  • 根部:微苦、涩,温。消肿止痛。用于胃脘胀痛。[來源請求]
  • 葉片:
  • 果肉:假种皮,甘、酸,温。益气补血。用于病后体弱,脾虚久泻,血崩。[來源請求]
  • 果核:甘、微苦、涩,温。理气,散结,止痛。用于疝气痛,鞘膜积液,睾丸肿痛,胃痛,痛经。[來源請求]

種類

 
中国深圳大南山的古荔枝树
 
荔枝树树枝新芽(中国深圳)
 
台灣高雄市玉荷包(妃子笑)荔枝

荔枝有多個品種,當中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種,亦是鲜食之選;掛綠更是珍貴難求的品種。“羅崗桂味”,“畢村糯米糍”及“增城挂綠”有“荔枝三傑”之稱。 惠阳镇隆桂味,糯米糍更为美味鲜甜。

  • 掛綠:因外殼四分微綠六分紅,每個都有一圈綠線而名。據《廣東新語》说,掛綠「爽脆如梨,漿液不見,去殼懷之,三日不變。」當中增城挂绿历来都是皇帝的贡品。据闻乾隆年间,增城人因为不堪每年纳贡之扰,把百棵挂绿砍掉。亦有傳大部分掛綠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砍掉。現只存一棵母树现仍存在增城荔城街挂绿园,称「西园挂绿」。西园挂绿每年仍有结果,2001年便有一颗西园挂绿荔枝,在拍卖会中创下「最贵水果」的世界纪录。
  • 桂味:特點是有桂花味,肉爽而清甜。果皮淺紅色,皮上的裂片峰尖刺手,皮薄而脆;核有正常發育的大核,亦有退化的焦核。桂味中有一種叫「鴨頭綠」,有墨綠色的斑片,是特佳的品種,羅崗桂味更為名品。
  • 糯米糍:特點是肉厚,多汁,濃甜如蜜。果皮鮮紅,皮薄,皮上裂片無峰尖。核小,更有退化成無核的,畢村糯米糍為名品。
  • 三月紅:是最早熟的品種,每年5月左右就會上市。
  • 妃子笑:四川叫铊提,結果碩大,肉厚核小。妃子笑的特點是果皮青紅,個大,肉色有如白蠟,脆爽而清甜,果核小。傳說當年唐明皇為搏楊貴妃一笑,千里送的荔枝就是妃子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玉荷包:台灣研發的王牌品種,肉肥多甜度極高,外包以紅帶綠為上品。近年臺灣高雄市推廣粒裝式玉荷包,把枝葉留在山林裡作肥料。
  • 懷枝:傳聞古時有尚書路過嶺南,把鄉親送的荔枝入懷中,故名。
  • 黑葉:中熟品種,果實大、果核大、果皮暗紅心形。雖然黑葉荔枝果核大,但因為其獨特的荔枝味道深得顧客歡心,且香味濃郁,很多荔枝雪糕或乳酪都是使用黑葉荔枝來調味。是臺中市潭子區頭家里的名產之一。
  • 白糖罂:又名蜂糖罂,主产于廣東西南部,早熟品种,一般于5月下旬成熟。果型为歪形或短歪心形,果皮薄而鲜红,果核一般中大,也有少部份小核,肉质厚,爽脆而蜜甜。
  • 白臘:又稱白蠟子,原稱電白白蠟,主產於廣東省茂名市的電白、高州等地,因果肉色白如蠟得名,多汁清甜。早熟豐産,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一般比白糖罌晚熟一周左右。白蠟品種也有著不同的品系,有电白下洞的白蜡、高州的新兴、茂南地區的大果白蠟等。
  • 吉荔:新品種的台農四號「吉荔」是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研發的新品種,由太平區農會引進試種,一般荔枝每粒重25公克,吉荔重45公克,體積也比一般大1倍,果厚、汁甜,是目前最大的荔枝。

台灣農民對於荔枝產期有著:「三月紅→五月玉荷包(南部趕早)→六七月黑葉(中部大出)→八月糯米茲(北部拼晚)」的口訣,正好是每種荔枝盛產時期與接續品種上市。

 
十七世纪波兰籍天主教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卜弥格著作《Flora Sinensis》(译:中国植物志)笔下的荔枝树

營養

生荔枝
每100 g(3.5 oz)食物營養值
276 kJ(66 kcal)
16.53 g
15.23 g
膳食纖維1.3 g
0.44 g
飽和脂肪0.099 g
單元不飽和脂肪0.12 g
多元不飽和脂肪0.132 g
0.83 g
色氨酸0.007 g
賴氨酸0.041 g
蛋氨酸0.009 g
维生素
維生素A equiv.
(0%)
0 μg
(0%)
0 μg
0 μg
硫胺(維生素B1
(1%)
0.011 mg
核黃素(維生素B2
(5%)
0.065 mg
菸鹼酸(維生素B3
(4%)
0.603 mg
吡哆醇維生素B6
(8%)
0.1 mg
葉酸(維生素B9
(4%)
14 μg
維生素B12
(0%)
0 μg
胆碱
(1%)
7.1 mg
维生素C
(86%)
71.5 mg
维生素D
(0%)
0 IU
维生素E
(0%)
0.07 mg
维生素K
(0%)
0.4 μg
膳食礦物質
(1%)
5 mg
(2%)
0.31 mg
(3%)
10 mg
(3%)
0.055 mg
(4%)
31 mg
(4%)
171 mg
(0%)
1 mg
(1%)
0.07 mg
其他成分
81.76 g
參照美國標準的相對百分比
成人每日的参考膳食摄入量(DRI)
來源:(英文)美國農業部營養数据库

荔枝果肉中含糖量高達20%;每一百毫升果汁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可達70毫克,此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等成分。

毒性

荔枝含有抑制人體產生葡萄糖毒素次甘氨酸印度北部以前每年有超過100名兒童因為空腹吃大量荔枝中毒,發生急性脑肿喪命。後來發現病因與吃荔枝有關,治療方法是迅速按照低血糖症處理。在查明原因後,官員教導家長不要讓孩子空腹吃大量荔枝,當地兒童急性腦腫病例數目大減。[6]

常见荔枝品种

桂味荔枝类:1.桂味 2.八宝香 3.大丁香 4.小汉 5.水精球 6.无核荔 7.红球 8.苏州荔 9.丽仔 10.香荔 等等。

笑枝类: 1.笑枝 2.大造 3.电白白蜡 4.焦核荔 5.攀谷子 等等。

进奉类: 1.增城进奉 2.大肉 3.小丁香 4.六月雪 5.布袋 6.红荔 7.灵山香荔 8.金刚锤 9.枚瑰露 10.香荔 11.绝淮子 12脆肉 13.高州进奉 14.黄丁香 15.四季荔 16.鹅蛋荔 17.称铊 18.仙进奉 等等。

三月红类:1.三月红 2.四月半 3.败育三月红 等等。

黑叶荔枝类: 1.黑叶 2.水东 3.白腊 4.白糖罂 5.宋家香 6.青壳 7.挂绿 等等。

糯米糍类: 1.糯米糍 2.小金钟 3.龙荔 4.娘喜 5.尚枝 6.甜岩 7.雪怀子 8.紫娘喜 9.甜眼 等等。

淮枝荔枝类 1.淮枝 2.七月熟 3.广元红 4.风吹寮 5.将军荔 等等。

文學上的荔枝

荔枝常見於文學作品之中。

  • ·杜牧《過華清宮三絕》:「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是唐明皇為博楊貴妃紅顏一笑,不惜勞師動眾,千里送荔枝的事。
  • ·白居易《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形团团如帷盖。,冬青;如桔,荣;实如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如红,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 蘇東坡哲宗紹聖年間被貶嶺南,在紹聖二年第一次吃到荔枝,非常喜愛。以後多次在他詩詞內提到荔枝,當中以《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最為著名。
  • ·宋徽宗赵佶《宣和殿荔枝》:“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酣国艳非朱粉,泛天香转蕙兰。何必红尘飞一骑,芬芳数本座中看。”
  • ·徐勃《咏荔枝膜》:“曾向忠州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盈盈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 ·文征明《新荔篇》:“常熟顾氏自闽中移荔枝数本,经岁遂活。石田使折枝验之,翠叶芃芃,然不敢信也。以示人,良是。因作《新荔篇》命同赋。”
  • 贾祖璋的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被选入中国大陆初中、高中语文教材。

註釋

  1. ^ 1.0 1.1 王祯农书》 卷九 荔枝
  2. ^ 遺傳代謝之不思議-生荔枝有毒. 2017-01-26 [2017-06-27]. [永久失效連結]
  3. ^ 元 王祯 《农书》 《百谷谱集之七·荔枝》
  4. ^ 《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十一载:“玄宗天宝五年(746年),(杨贵)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比至长安,色味不变。”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另外《太平御览》所引《唐书》以及明人徐勃《荔枝谱》等都认为贵妃食荔来自岭南
  5. ^ 《碧鸡漫志》称:“太真妃好食荔枝,每岁忠州置急递上进,五日至都”。《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6. ^ Indian children died after 'eating lychees on empty stomach'. BBC News. 2017-02-01 [2017-02-02]. (原始内容于2017-02-02). 

參考文獻

延伸阅读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荔枝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植物名實圖考·荔枝》,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

外部連結

  • 荔枝, Lizh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

荔枝, 关于其他用法, 请见, 消歧义, 學名, litchi, chinensis, 又名荔支, 離枝, 丹荔, 麗枝, 貴妃香, 火山荔, 勒荔, 荔果, 是中國南部出產的一種亞熱帶果樹, 属无患子目无患子科, 是属的唯一物种, 為華南的重要水果農作物, 每年產量逾百萬噸, 对保鲜的要求相當高, 所以一般采用低温运输, 生和核含有毒物亞甲基環丙基乙酸, 英语, methylene, cyclopropyl, acetic, acid, 食用過量會導致低血糖和急性癲癇發作, 其果樹與果實狀似同科不同屬的龍眼, 剝. 关于其他用法 请见 荔枝 消歧义 荔枝 學名 Litchi chinensis 又名荔支 離枝 丹荔 麗枝 貴妃香 火山荔 勒荔 荔果 1 是中國南部出產的一種亞熱帶果樹 属无患子目无患子科 是荔枝属的唯一物种 為華南的重要水果農作物 每年產量逾百萬噸 荔枝对保鲜的要求相當高 所以一般采用低温运输 生荔枝和荔枝核含有毒物亞甲基環丙基乙酸 英语 Methylene cyclopropyl acetic acid 食用過量會導致低血糖和急性癲癇發作 2 其果樹與果實狀似同科不同屬的龍眼 荔枝荔枝剝皮前後 和中間果實的樣子科学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演化支 蔷薇类植物 Rosids目 无患子目 Sapindales科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亚科 无患子亚科 Sapindoideae属 荔枝属 Litchi Sonn 1782种 荔枝 L chinensis二名法Litchi chinensisSonn 1782 目录 1 植物學特徵 2 歷史 3 产地 4 保存 5 藥用 6 種類 7 營養 8 毒性 9 常见荔枝品种 10 文學上的荔枝 11 註釋 12 參考文獻 13 延伸阅读 14 外部連結植物學特徵 编辑 荔枝的花 玉荷包種子非常小 常綠喬木 高8 20m 莖上多分枝 灰色 小枝圓柱形 有白色小斑點和微柔毛 雙數羽狀複葉互生 連葉柄長10 25 cm 小葉2 4對 對生 具柄 葉片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 長6 15 cm 寬2 4 cm 先端漸尖 基部楔形而稍偏斜 全緣 上面深綠色 有光澤 下面粉綠 春季開綠白色或淡黃色小花 圓錐花序 花雜性 核果球形或卵形 果皮暗紅色 有小瘤狀突起 種子外被白色 肉質 多汁 甘甜的假種皮 易與核分離 種子矩圓形 褐色至黑紅色 有光澤 荔枝樹的壽命很長 有樹齡1 300年的荔枝樹仍然有結果實的能力 歷史 编辑中國的古籍中荔枝最初作 離枝 文选 司马相如 上林赋 隐夫薁棣 答遝离支 李善注引晋灼曰 离支 大如鸡子 皮麄 剥去皮 肌如鸡子中黄 味甘多酢少 扶南記 記 荔枝之弱而蒂牢 不可摘取 必以刀劙其枝 故名離枝 一般相信荔枝是源自中國南部的野生森林 西京雜記 所載 公元前2世紀漢朝劉邦稱帝時 南海尉趙佗以荔枝進奉 公元1世紀的 异物志 3世紀的 廣誌 中 荔枝都是作為嶺南物產登錄 东汉杨孚 异物志 荔支为异 多汁 味甘绝口 又小酸 所以成其味 可饱食 不可使厌 生时大如鸡子 其肤光泽 皮中食 乾则焦小 则肌核不如生时奇 四月始熟也 公元3世紀時張勃著的 吳錄 有 蒼梧多荔枝 生山中 人家亦種之 的記載 蒼梧便在今日的廣西境內 現在廣東 廣西及海南的原始森林中仍然可以找到野生的荔枝樹 晋郭义恭 广志 荔枝树 高五六尺 大如桂树 绿叶蓬蓬 冬夏荣茂 青花朱实 大如鸡子 核黄黑似熟莲子 实白如肪 甘而多汁 似安石榴有甜醋者 由此可見 荔枝在中國南部的栽種和生產已有二千年的歷史 华阳国志 等史籍就记载宜宾一带早在秦汉时就盛产荔枝 新唐书 地理志 也载宜宾土贡有荔枝煎 蔡襄的 荔枝譜 是中国最早的荔枝专著 列舉了福建沿海四郡的陳紫 江緑大 方家紅 游家紫等三十二個品種 据元代 王祯农书 记载 中国的荔枝在元代已经远销西夏 新罗 日本 琉球 大食等地 3 产地 编辑 满树的荔枝 未熟的荔枝 中國大陆荔枝种植范围主要分布在北緯18度至北緯28度 北至四川南部的合江县 南至海南岛五指山一带 主产地区有廣東 廣西 海南 福建 雲南 四川 另外贵州 浙江等地亦有零星分布 其中又以广东荔枝分布最广 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占全国五成以上 茂名更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 其他如臺灣 越南 泰國等地都有荔枝出產 引入荔枝栽種的國家則有美國佛羅里達州及加利福尼亞州 澳洲的昆士蘭 印度 南非 馬達加斯加 以色列和墨西哥等 保存 编辑未經保存處理的荔枝有 一日色變 二日香變 三日味變 四日色香味盡去 1 的特點 荔枝的保鮮相對較為困難 傳聞唐代唐玄宗為博楊貴妃一笑 從嶺南把荔枝送到長安 4 蔡襄的 荔枝譜 與吴曾的 能改斋漫录 說是洛州 今重慶涪陵 宋景文 益部方物略记 则认为贵妃所食的荔枝来自嘉州 乐山 今人蔺同在 涪州文史资料选辑 肯定杨贵妃吃的是洛州荔枝 為了保存荔枝的色香味 要以快騎驛送 5 杜牧有 過華清宮 詩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甫有 病橘 詩曰 忆昔南海使 奔腾献荔枝 百马死山谷 到今耆旧悲 杨贵妃外传 谈到楊贵妃在马嵬驿被赐缢死 恰好广州进贡的荔枝到 玄宗用它来祭奠贵妃 現代一般常用的保存方法是挑選易於保存的品種 以低温高濕 攝氏二至四度 濕度90 至95 保存 亦有配合使用氣調 降低氧氣比例以減慢氧化 或配合藥物來殺菌防腐 亦有一些不法商贩用稀硫酸喷洒在荔枝以防腐 但对人体有害 新鲜的荔枝每年五月開始上市 七至八月是最當造的時節 產地附近的城市經常可以買到剛剛摘下來的新鲜荔枝 至於離產地較遠的地方 便只可以買到冰凍過的 荔枝罐頭也非常流行 一般是去殼去核 泡在淡糖水裡 味道和新鮮度差的很遠 經常用來作冷飲或甜點 亦有用淡鹽水浸泡荔枝的吃法 藥用 编辑 本草纲目 载 荔枝有补脾益肝 生津止呃 消肿痛 镇咳养心等功效 但李时珍说 荔枝气味纯阳 其性微热 鲜者食多 即龈肿口痛也 根部 微苦 涩 温 消肿止痛 用于胃脘胀痛 來源請求 葉片 果肉 假种皮 甘 酸 温 益气补血 用于病后体弱 脾虚久泻 血崩 來源請求 果核 甘 微苦 涩 温 理气 散结 止痛 用于疝气痛 鞘膜积液 睾丸肿痛 胃痛 痛经 來源請求 種類 编辑 中国深圳大南山的古荔枝树 荔枝树树枝新芽 中国深圳 台灣高雄市玉荷包 妃子笑 荔枝 荔枝有多個品種 當中桂味 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種 亦是鲜食之選 掛綠更是珍貴難求的品種 羅崗桂味 畢村糯米糍 及 增城挂綠 有 荔枝三傑 之稱 惠阳镇隆桂味 糯米糍更为美味鲜甜 掛綠 因外殼四分微綠六分紅 每個都有一圈綠線而名 據 廣東新語 说 掛綠 爽脆如梨 漿液不見 去殼懷之 三日不變 當中增城挂绿历来都是皇帝的贡品 据闻乾隆年间 增城人因为不堪每年纳贡之扰 把百棵挂绿砍掉 亦有傳大部分掛綠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砍掉 現只存一棵母树现仍存在增城荔城街挂绿园 称 西园挂绿 西园挂绿每年仍有结果 2001年便有一颗西园挂绿荔枝 在拍卖会中创下 最贵水果 的世界纪录 桂味 特點是有桂花味 肉爽而清甜 果皮淺紅色 皮上的裂片峰尖刺手 皮薄而脆 核有正常發育的大核 亦有退化的焦核 桂味中有一種叫 鴨頭綠 有墨綠色的斑片 是特佳的品種 羅崗桂味更為名品 糯米糍 特點是肉厚 多汁 濃甜如蜜 果皮鮮紅 皮薄 皮上裂片無峰尖 核小 更有退化成無核的 畢村糯米糍為名品 三月紅 是最早熟的品種 每年5月左右就會上市 妃子笑 四川叫铊提 結果碩大 肉厚核小 妃子笑的特點是果皮青紅 個大 肉色有如白蠟 脆爽而清甜 果核小 傳說當年唐明皇為搏楊貴妃一笑 千里送的荔枝就是妃子笑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玉荷包 台灣研發的王牌品種 肉肥多甜度極高 外包以紅帶綠為上品 近年臺灣高雄市推廣粒裝式玉荷包 把枝葉留在山林裡作肥料 懷枝 傳聞古時有尚書路過嶺南 把鄉親送的荔枝入懷中 故名 黑葉 中熟品種 果實大 果核大 果皮暗紅心形 雖然黑葉荔枝果核大 但因為其獨特的荔枝味道深得顧客歡心 且香味濃郁 很多荔枝雪糕或乳酪都是使用黑葉荔枝來調味 是臺中市潭子區頭家里的名產之一 白糖罂 又名蜂糖罂 主产于廣東西南部 早熟品种 一般于5月下旬成熟 果型为歪形或短歪心形 果皮薄而鲜红 果核一般中大 也有少部份小核 肉质厚 爽脆而蜜甜 白臘 又稱白蠟子 原稱電白白蠟 主產於廣東省茂名市的電白 高州等地 因果肉色白如蠟得名 多汁清甜 早熟豐産 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 一般比白糖罌晚熟一周左右 白蠟品種也有著不同的品系 有电白下洞的白蜡 高州的新兴 茂南地區的大果白蠟等 吉荔 新品種的台農四號 吉荔 是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研發的新品種 由太平區農會引進試種 一般荔枝每粒重25公克 吉荔重45公克 體積也比一般大1倍 果厚 汁甜 是目前最大的荔枝 台灣農民對於荔枝產期有著 三月紅 五月玉荷包 南部趕早 六七月黑葉 中部大出 八月糯米茲 北部拼晚 的口訣 正好是每種荔枝盛產時期與接續品種上市 十七世纪波兰籍天主教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卜弥格著作 Flora Sinensis 译 中国植物志 笔下的荔枝树營養 编辑生荔枝每100 g 3 5 oz 食物營養值熱量276 kJ 66 kcal 糖类16 53 g糖15 23 g膳食纖維1 3 g脂肪0 44 g飽和脂肪0 099 g單元不飽和脂肪0 12 g多元不飽和脂肪0 132 g蛋白质0 83 g色氨酸0 007 g賴氨酸0 041 g蛋氨酸0 009 g维生素維生素A equiv b 胡萝卜素葉黃素與玉米黃素 0 0 mg 0 0 mg0 mg硫胺 維生素B1 1 0 011 mg核黃素 維生素B2 5 0 065 mg菸鹼酸 維生素B3 4 0 603 mg吡哆醇 維生素B6 8 0 1 mg葉酸 維生素B9 4 14 mg維生素B12 0 0 mg胆碱 1 7 1 mg维生素C 86 71 5 mg维生素D 0 0 IU维生素E 0 0 07 mg维生素K 0 0 4 mg膳食礦物質鈣 1 5 mg鐵 2 0 31 mg鎂 3 10 mg錳 3 0 055 mg磷 4 31 mg鉀 4 171 mg鈉 0 1 mg鋅 1 0 07 mg其他成分水81 76 g單位 mg 微克 mg 毫克 IU 藥學国际單位參照美國標準的相對百分比成人每日的参考膳食摄入量 DRI 來源 英文 美國農業部營養数据库荔枝果肉中含糖量高達20 每一百毫升果汁中 維生素C含量最高可達70毫克 此外還含有蛋白質 脂肪 磷 鈣 鐵等成分 毒性 编辑荔枝含有抑制人體產生葡萄糖的毒素次甘氨酸 印度北部以前每年有超過100名兒童因為空腹吃大量荔枝中毒 發生急性脑肿喪命 後來發現病因與吃荔枝有關 治療方法是迅速按照低血糖症處理 在查明原因後 官員教導家長不要讓孩子空腹吃大量荔枝 當地兒童急性腦腫病例數目大減 6 常见荔枝品种 编辑桂味荔枝类 1 桂味 2 八宝香 3 大丁香 4 小汉 5 水精球 6 无核荔 7 红球 8 苏州荔 9 丽仔 10 香荔 等等 笑枝类 1 笑枝 2 大造 3 电白白蜡 4 焦核荔 5 攀谷子 等等 进奉类 1 增城进奉 2 大肉 3 小丁香 4 六月雪 5 布袋 6 红荔 7 灵山香荔 8 金刚锤 9 枚瑰露 10 香荔 11 绝淮子 12脆肉 13 高州进奉 14 黄丁香 15 四季荔 16 鹅蛋荔 17 称铊 18 仙进奉 等等 三月红类 1 三月红 2 四月半 3 败育三月红 等等 黑叶荔枝类 1 黑叶 2 水东 3 白腊 4 白糖罂 5 宋家香 6 青壳 7 挂绿 等等 糯米糍类 1 糯米糍 2 小金钟 3 龙荔 4 娘喜 5 尚枝 6 甜岩 7 雪怀子 8 紫娘喜 9 甜眼 等等 淮枝荔枝类 1 淮枝 2 七月熟 3 广元红 4 风吹寮 5 将军荔 等等 文學上的荔枝 编辑荔枝常見於文學作品之中 唐 杜牧 過華清宮三絕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說的是唐明皇為博楊貴妃紅顏一笑 不惜勞師動眾 千里送荔枝的事 唐 白居易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 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 冬青 华如桔 春荣 实如丹 夏熟 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 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冰雪 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 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 一日而色变 二日而香变 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 色香味尽去矣 蘇東坡在宋哲宗紹聖年間被貶嶺南 在紹聖二年第一次吃到荔枝 非常喜愛 以後多次在他詩詞內提到荔枝 當中以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芦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最為著名 宋 宋徽宗赵佶 宣和殿荔枝 密移造化出闽山 禁御新栽荔枝丹 玉液乍凝仙掌露 绛苞初结水晶丸 酒酣国艳非朱粉 风泛天香转蕙兰 何必红尘飞一骑 芬芳数本座中看 明 徐勃 咏荔枝膜 曾向忠州画里描 胭脂淡扫醉容消 盈盈荷瓣风前落 片片桃花雨后娇 明 文征明 新荔篇 常熟顾氏自闽中移荔枝数本 经岁遂活 石田使折枝验之 翠叶芃芃 然不敢信也 以示闽人 良是 因作 新荔篇 命璧同赋 贾祖璋的作品 南州六月荔枝丹 被选入中国大陆初中 高中语文教材 註釋 编辑 1 0 1 1 王祯农书 卷九 荔枝 遺傳代謝之不思議 生荔枝有毒 2017 01 26 2017 06 27 永久失效連結 元 王祯 农书 百谷谱集之七 荔枝 资治通鉴 卷二一五 唐纪 三十一载 玄宗天宝五年 746年 杨贵 妃欲得生荔枝 岁命岭南驰驿致之 比至长安 色味不变 李肇 唐国史补 卷上 杨贵妃生于蜀 好食荔枝 南海所生 尤胜蜀者 故每岁飞驰以进 然方暑而熟 经宿则败 后人皆不知之 另外 太平御览 所引 唐书 以及明人徐勃 荔枝谱 等都认为贵妃食荔来自岭南 碧鸡漫志 称 太真妃好食荔枝 每岁忠州置急递上进 五日至都 新唐书 杨贵妃传 记载 妃嗜荔枝 必欲生致之 乃置骑传送 走数千里 味未变已至京师 Indian children died after eating lychees on empty stomach BBC News 2017 02 01 2017 02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02 參考文獻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 编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草木典 荔枝部 出自陈梦雷 古今圖書集成 植物名實圖考 荔枝 出自吳其濬 植物名實圖考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荔枝外部連結 编辑荔枝 Lizhi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荔枝 amp oldid 7315296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