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五趣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五趣,又作五道上座佛教長部》33經記載五趣(巴利語梵語[1]:pañca-gati)是地獄、畜生、鬼、人、天神[2],不列入大乘佛教中的修羅道上座佛教多數只承認五道,不把阿修羅獨立出一道,有些派別把阿修羅歸於天道,有些派別把阿修羅歸於鬼道;有些派別則把阿修羅分為兩等,低級的阿修羅歸作鬼道,高階的阿修羅歸於天道。

上座部法轮

漢傳佛教《阿含經》說法

漢傳佛教雜阿含經》卷15〈406經〉:「佛告阿難:「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所以者何?彼諸眾生不行其義、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實,展轉殺害,強者陵弱,造無量惡故。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當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漢傳佛教雜阿含經》卷16〈436經〉:「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佛告諸比丘:「譬如五節相續輪,大力士夫令速旋轉。如是,沙門、婆羅門於此苦聖諦不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輪迴五趣,而速旋轉,或墮地獄,或墮畜生,或墮餓鬼,或人、或天,還墮惡道,長夜輪轉。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漢傳佛教長阿含經》卷13〈20經〉:「彼以定心,清淨無穢,柔濡調伏,住無動處,一心修習見生死智證。彼天眼淨,見諸眾生死此生彼、從彼生此、形色好醜、善惡諸果、尊貴卑賤、隨所造業報應因緣皆悉知之。此人身行惡,口言惡,意念惡,誹謗賢聖,信邪倒見,身敗命終,墮三惡道;此人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謗賢聖,見正信行,身壞命終,生天、人中。以天眼淨,見諸眾生隨所業緣,往來五道,譬如城內高廣平地,四交道頭起大高樓,明目之士在上而觀,見諸行人東西南北,舉動所為皆悉見之。摩納!比丘如是,以定心清淨,住無動處,見生死智證。以天眼淨,盡見眾生所為善惡,隨業受生,往來五道皆悉知之,此是比丘得第二明。斷除無明,生於慧明,捨離闇冥,出智慧光,此是見眾生生死智證明也。」

註釋與引用

  1. ^ oxfordreference. pañcagati. ( T. ’gro ba lnga; C. wudao /wuqu; J. godō /goshu; K. odo /och’wi 五道/五趣). [2021-07-28]. (原始内容于2021-07-28). 
  2. ^ 《長部》33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爲天人畜生地獄

五趣, 上座部佛教國家和地區斯里蘭卡, 緬甸, 泰國, 傣區, 柬埔寨, 老撾, 孟加拉, 越南南部, 馬來西亞, 尼泊爾, 印度, 印尼典籍集结, 阿毗达摩, 巴利三藏, 巴利聖典協會, 巴利藏外文獻, 英语, paracanonical, texts, theravada, buddhism, 巴利文献, 英语, pali, literature, 義註, 複註, 英语, commentaries, theravāda, 複複註, 英语, anutikā, 摄阿毗达摩义论, 英语, abhidhammattha. 上座部佛教國家和地區斯里蘭卡 緬甸 泰國 傣區 柬埔寨 老撾 孟加拉 越南南部 馬來西亞 尼泊爾 印度 印尼典籍集结 阿毗达摩 巴利三藏 巴利聖典協會 巴利藏外文獻 英语 Paracanonical texts Theravada Buddhism 巴利文献 英语 Pali literature 義註 複註 英语 Sub commentaries Theravada 複複註 英语 anutika 摄阿毗达摩义论 英语 Abhidhammattha sangaha 清淨道論 解脱道论歷史初期佛教 部派佛教 上座部 分別說部 赤銅鍱部 大寺派 阿育王 帝須目犍連子 第三次集結 第四次结集 第五次集結 第六次集結 英语 Sixth Buddhist council 摩哂陀 僧伽蜜多 覺音 法护尊者 英语 Anagarika Dharmapala 法护 波罗迦罗摩巴忽一世 英语 Parakramabahu I 雷迪西亚多 英语 Ledi Sayadaw 島史 大史 佛教现代主义 内观运动 英语 Vipassana movement 教義三寶 三皈依 二十八佛 四向四果 沙门果 阿罗汉 应供 輪回 轮回 佛教 涅槃 中道 八正道 四諦 业处 内观 戒律 五戒 毗奈耶 修学制度 佛教伦理 英语 Buddhist ethics 佛教大綱 英语 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查看讨论编辑五趣 又作五道 上座佛教 長部 33經記載五趣 巴利語 梵語 1 panca gati 是地獄 畜生 鬼 人 天神 2 不列入大乘佛教中的修羅道 上座佛教多數只承認五道 不把阿修羅獨立出一道 有些派別把阿修羅歸於天道 有些派別把阿修羅歸於鬼道 有些派別則把阿修羅分為兩等 低級的阿修羅歸作鬼道 高階的阿修羅歸於天道 上座部法轮漢傳佛教 阿含經 說法 编辑漢傳佛教 雜阿含經 卷15 406經 佛告阿難 盲龜浮木 雖復差違 或復相得 愚癡凡夫漂流五趣 暫復人身 甚難於彼 所以者何 彼諸眾生不行其義 不行法 不行善 不行真實 展轉殺害 強者陵弱 造無量惡故 是故 比丘 於四聖諦當未無間等者 當勤方便 起增上欲 學無間等 漢傳佛教 雜阿含經 卷16 436經 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 佛告諸比丘 譬如五節相續輪 大力士夫令速旋轉 如是 沙門 婆羅門於此苦聖諦不如實知 此苦集聖諦 苦滅聖諦 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 輪迴五趣 而速旋轉 或墮地獄 或墮畜生 或墮餓鬼 或人 或天 還墮惡道 長夜輪轉 是故 比丘 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 當勤方便 起增上欲 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 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漢傳佛教 長阿含經 卷13 20經 彼以定心 清淨無穢 柔濡調伏 住無動處 一心修習見生死智證 彼天眼淨 見諸眾生死此生彼 從彼生此 形色好醜 善惡諸果 尊貴卑賤 隨所造業報應因緣皆悉知之 此人身行惡 口言惡 意念惡 誹謗賢聖 信邪倒見 身敗命終 墮三惡道 此人身行善 口言善 意念善 不謗賢聖 見正信行 身壞命終 生天 人中 以天眼淨 見諸眾生隨所業緣 往來五道 譬如城內高廣平地 四交道頭起大高樓 明目之士在上而觀 見諸行人東西南北 舉動所為皆悉見之 摩納 比丘如是 以定心清淨 住無動處 見生死智證 以天眼淨 盡見眾生所為善惡 隨業受生 往來五道皆悉知之 此是比丘得第二明 斷除無明 生於慧明 捨離闇冥 出智慧光 此是見眾生生死智證明也 註釋與引用 编辑 oxfordreference pancagati T gro ba lnga C wudao wuqu J godō goshu K odo och wi 五道 五趣 2021 07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7 28 長部 33經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爲天人 人 畜生 鬼 地獄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五趣 amp oldid 7338102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