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开悟

,在佛教中与“迷”相对[1][2],是佛教徒的修行目的,指依佛陀所教導的真理修行而有所體會見地,獲得「體驗性的智慧[1]

在廣義上等同於菩提覺悟(究竟開悟)梵語bodhi);在禪宗的語言文化裡,也可以說成開悟证悟悟入梵語praviṣṭa,义为「趋入」)。禪宗所言的開悟,通常是指“明心見性”,即悟到真如實相,但未及證得究竟佛果,仍需繼續實修[3],但相對於凡夫對世間本質及生命實相的無所知道,已經有了初步的證量

釋義 编辑

開悟即是禪宗所謂的「明心」,明心二字:一為明、二為心,以「能明」的心去找出「被明」的心,意即透過能明白思維的意識心去找到法界實相心。

首先,以《六祖壇經 行由品》為例:五祖以袈裟遮圍,為六祖慧能解說《金剛經》,談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說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表示六祖所悟的自性,其體性本即清淨、從不生滅、本自具足、從無動搖、能生一切法。五祖聽後便確知六祖已悟其本性。

現以黃金為例:真正的黃金可藉由色澤、延展性、導電性、密度等特性來辨別。因此,必須符合前述所有特性的物質,方能說是黃金。若僅單取金黃色澤及導電性佳的特性,那麼黃銅也符合這兩種特性,但能說黃銅是黃金嗎?惟現今社會常有不知、不解實相心體性者,僅單取實相心其中一或二項體性,便表示其所證悟為實相內涵。例如單取自性中本無動搖之特性,便錯誤執取意識心為實相心,表明可以藉由修行(打坐、壓抑)令意識心一念不生,即稱已開悟,豈不如前所述,把黃銅當黃金嗎?

復舉《六祖壇經 機緣品》臥輪禪師偈「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即是壓抑自身對外在環境所生起之意識,就是以意識心為修證標的錯誤範例。本偈已由六祖破斥表示「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六祖壇經 行由品》中神秀所說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亦是指導學人時時觀照其意識心,勿使著塵。若此法正確,則神秀即應承五祖衣缽為六代祖師才對,可見意識心絕非開悟標的。

壇經開示:法無頓、漸(般若品、頓漸品),迷有疾遲。六祖蒙五祖教授金剛經後大悟。開悟只有大悟、頓悟,而悟後為次第進修,稱為漸修,非為漸悟。倘有小悟、漸悟而未見於六祖等開悟祖師大德著述中,豈非指責渠等吝法不願教受學人。

實相心體性則是所有大乘經典所共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本體清淨故說淨,惟因含藏不淨業種,需待歷緣對境後修學淨化故說垢)、本無動搖(自性心體無我性,若有我性,則世人造惡下墮,自性應會有我不要下墮之表示)等等體性。

是以綜上簡述,開悟明心是以意識心藉由聞、思、修,找到符合大乘經教中所描述實相心體性的心體。

三乘菩提的覺悟 编辑

覺悟佛法的道理,由於悟的內涵不同,所以分為三乘聲聞乘人即是修學、覺悟聲聞菩提者;緣覺乘人即是修學、覺悟緣覺菩提者;賢聖菩薩乃至究竟佛即是覺悟佛菩提者。

依據《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所云:「菩提是因為證得法義、證得真如義、證得實際義、證得法性義、證得法界義而可以稱為菩提」。[4]

依據《優婆塞戒經》對於三種菩提意涵的解釋可知,由於三乘菩提的施設是基於覺悟的內涵不同,二乘菩提不能稱為佛菩提,也不能稱為大菩提,最大的差別在於能否成佛。三乘菩提意義的異同如下:

  • 開悟的方法則是指通过佛教教法的聞思修的基礎學習,並以可令人開悟的禪法加以鍛鍊參悟而達到的覺悟境界,一般來說佛教中的開悟是指佛法智慧上的開啟突破,所以說是「開智悟理」[5],而且是對佛法中的三乘菩提的內涵有所徹悟,尤其是指大乘佛菩提道,如禪宗行者因為禪法的修習後,或由教門之經教熏修後而一念相應,能證得不生不滅的真如法身,能現觀真如法身之真實與如如之體性。
  • 廣義的開悟,除了大乘佛菩提道證得法界實相的真如法身之外,二乘解脫道的緣覺菩提及聲聞菩提則是覺悟世間的無常本質,那即是世間一切法皆是五蘊的無常變異相,這包含了身、能知能覺的意識覺知心的色心自我,以及一切種種的五欲粗重身心覺受、因透過打坐觀想身心內外的殊勝相(如自見身高廣大、見自身漂浮於空中、見身放大光明、見自身來去宇宙虛空等),以及經過正確的修定功夫而有的四禪八定的清淨禪定境界等,這一些皆是不離五蘊的境界,也仍然都是虛妄無常相。透過佛法四聖諦八正道乃至因緣法的修習,確實勝解實證世間一切法皆是五陰虛妄、因緣假合,終能心得決定,斷除三縛結,這便是修習聲聞菩提與緣覺菩提行者的證解。
  • 但也有人主張禅定冥想)等修行方式在意識觉知心上的升华或突破。开悟者感受到神圣生命的本质———人类自身乃至一切众生是平等的,所以能够爱他者如愛自己。究竟开悟的人的内心因為經由證悟法界實相、生命本源並確實證知五陰虛妄;涵蓋在識陰中的意識心須藉許多緣而現起[6],念念變異;所以是無常、是苦。由此漸斷我見,我執而解脫於三界,获得了终极的自由,所有的欲望、波动、烦恼熄灭了。佛陀将开悟简单地定义为“受苦的终结”。

聲聞菩提所悟 编辑

聲聞菩提之要義,是依聞佛之音聲說法,思惟修證佛所詳述或略述的五蘊十二處六入十八界之意涵,因此而可以斷除我見,進而修除我執而後能出離三界輪迴,所以才叫做聲聞;聲聞菩提就是意謂著經由聽聞佛或善知識的音聲說法,而覺悟一切有情無我(覺悟蘊、處、界空相),因如此而覺悟所以稱為聲聞菩提。[7]

聲聞種性的學人,體認陰、處、界等一切法是無常、因為無常所以是苦、是空、是無我,因此斷除身見而說為覺悟。聲聞弟子聽聞如來開示四聖諦,依教觀察:一切色無常,由因緣所生之色,更是無常變易之法,由此正確的觀察色陰無常。

為何六識身無常?由眼、色為緣生眼識,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由此正觀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身皆由他因、他緣而得出生,故知六識身無常。

為何六受身無常?由眼、色為緣生眼識,由眼、色、眼識三事和合生眼觸,因眼、色、眼識、眼觸為緣生眼受;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由意、法、意識三事和合生意觸,因意、法、意識、意觸為緣生意受,由此正確觀察六受身無常。

為何六想身無常?由眼、色為緣生眼識,由眼、色、眼識三事和合生眼觸,因眼、色、眼識、眼觸為緣生眼想,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由意、法、意識三事和合生意觸,因意、法、意識、意觸為緣生法想,由此正確觀察六想身無常。

為何六思身無常?由眼、色為緣生眼識,由眼、色、眼識三事和合生眼觸,因眼、色、眼識、眼觸為緣生眼思,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由意、法、意識三事和合生意觸,因意、法、意識、意觸為緣生法思,由此正確觀察六思身無常。

聲聞弟子如實、如理觀察五陰我、十八界我無常,無常者是苦,無常者是空,無常者無我 ,因此不論是過去、現在、未來、粗、細、好、醜、遠、近的五陰、十八界,皆不見此五陰、十八界是我,不見異我,也不見相在於我,是為聲聞菩提之覺悟[8]

聲聞弟子已經如實覺悟五陰、十八界無常、苦、空、無我,已斷了三縛結,所以不敢因為貪求色、受、想、行、識的韻味而造惡 ,佛說這樣的弟子,即使放逸也可以天上人間極盡七有,而究竟苦邊。

如果這位聲聞弟子現在修不放逸行,中間不死的話,或者現世得阿那含果,或者得阿羅漢果,成為人天應供[9]

緣覺菩提所悟 编辑

緣覺菩提之要義,是指緣覺行者藉由思惟因緣觀而親證蘊處界空;因為不同於聲聞是依聞佛之音聲而悟入,所以不稱為聲聞菩提,而稱為緣覺菩提,因為此乘行者是緣於世間一切法而覺悟,因如此覺悟故所以稱緣覺菩提。[10]

緣覺種性的行者,因體認十二因緣,知此事有故而彼事有;知因此事起故而彼事得生,得此智慧斷除身見而說為覺悟。 緣覺行者見此世間無常,乃至思維「為何有我此無常之身,受老、病、死苦呢?」他如實觀察是「因為有『生』這個法,因為我『出生』了,才有我受老、病、死苦」。

那為何有『生』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有』這個法,因為我母親懷有我的胎藏,所以才有我的出生。

那為何有『有』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取』這個法,因為我父母行欲,由『欲取』為因,所以有了我的胎藏。

那為何有『取』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愛』這個法,因為對欲行的『貪愛』故取,而有我胎藏,乃至出生受老死苦。

那為何有『愛』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受』這個法,因為此欲行有所『覺受』,由樂求此覺受的韻味故愛,由愛故取,乃至有生。

那為何有『受』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觸』這個法,因為欲行有所『接觸』,因為接觸故有覺受、然後有貪愛、乃至有生等。

那為何有『觸』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六入』法,由眼入色、身入觸乃至意入法,由入到觸乃至此欲受引生貪愛等法,皆因為有『六入』法。

那為何有『六入』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名色』法,由於有名身和色身,所以才有此『六入』、觸、愛等法。

那為何有『名色』呢?他如理觀察必有一入胎『』入胎、出生名色,由於『入胎識』故才有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等法出生。

那為何有『識』呢?他如理觀察思維此入胎『識』已,出生之法到此為止了[11],他發現『識』並不是被出生的法,如果『識』是被出生的法,此一切都將成為無因而有的斷滅法[12],那先前所觀察的因果次序就不能成立,所以並無他法出生此『入胎識』。

那為何『識』會出生『名色』呢?他再如理觀察思維此『識』和名色的關係,由於父母的名色行欲,而我前世的名色也貪愛此欲行,以至於當我父母和合之時,入胎『識』前去投胎,執持母親腹中胎藏,然後再有我這一『名色』的出生,原來由於先有識故才有名色轉;又由於名色有故而又轉於識[13],由此三世輪轉無有休息。

「那我要如何中止這樣的輪轉而得解脫呢?」此緣覺行者再如理思維觀察,如果我不『貪愛』欲行,當我父母『行欲』之時,『入胎識』不取父精母血,不住我母親胎中 ,不住我母親胎中者,即無我此名色出生,受此老病死等種種苦處,不受生者豈不解脫老病死苦了嗎[14]

此行者順、逆推求,反復觀察,如理思維,終於確認此法真實 ,終於從輪轉生死的迷霧中,覺悟此三世十二因緣法,於是他決定精進,修不放逸行終究證得因緣覺的極果,他如果生在無佛法的時代,自覺自證則成為辟支佛(獨覺佛),如是聲聞弟子的緣覺行者,則成為緣覺阿羅漢

佛菩提所悟 编辑

佛菩提亦稱為大乘菩提,或稱大菩提。主要是因為大乘行者能夠依之而成佛,所以稱為佛菩提;由於佛菩提具備一切智及一切種智,至高無上,究竟無比,才能夠稱為大;佛菩提又稱為大菩提,主要是因為聲聞菩提及緣覺菩提是二乘所證的菩提,二乘菩提所覺悟的智慧,只能成就出離三界分段生死的解脫果,不能成佛,佛菩提也涵蓋二乘菩提,所以才能稱為大菩提。大乘菩薩若得證悟大乘菩提,不論證悟後是否證得有餘涅槃證悟大乘菩提後皆必依於大悲之心,而發起世世受生、永不入無餘涅槃之大願;世世自度,並且也如是教人轉而度化有情。如是長時劫自度度他,無有疲厭乃至成佛,其中所度眾生無量,才能被稱為大乘菩提,也因此大乘菩提亦可被稱為大佛菩提。[15]

佛菩提的開悟,就是親證如來藏阿賴耶識),這個實相心。

菩薩種性的佛弟子,聽聞佛說如來藏(阿賴耶識),德相備足如佛無異,志心信樂,想要實證這個人人都有的實相心,想要悟知這個離我、我所的自性清淨涅槃妙心,想要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是菩薩常隨善知識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菩薩常隨善知識熏習,如來藏(阿賴耶識)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妙心,能出生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法,一切出世間法皆由此而出生得證,當菩薩修學六度萬行至般若波羅蜜多,滿足第六住位時,般若波羅蜜多正觀現在前時,即是親證如來藏(阿賴耶識)實相心,再值佛菩薩等善知識所攝護,而入菩薩第七住位(或說初地菩薩以上),即成為不退位菩薩,正式邁向成佛之道[16][17]

部分的開悟 编辑

離常見的開悟 编辑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大慧!有時說、無相、無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

那如何是常見呢?以色、受、想、行、識的少分或多分為恆常不壞的我,是為常見論者。

雜阿含經》卷3:「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於五受陰,生我見、繫著,使心繫著而生貪欲。』」

又《雜阿含經》卷5:「見今世後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則是常見。」[18]

中阿含經》中有這樣記載:佛說有四種常見神我的施設。「第一種人認為,有一個微細色法是真實我能往來三世;第二種人否定有微細色是真實我,而認為有一個無量無邊的色法是真實我能往來三世 ;第三種人否定有微細色法是真實我,也否定有無量無邊的色法是真實我,而認為有一個微細的覺知法為真實我能往來三世;第四種人否定有微細色法是真實我,也否定有無量無邊的色法是真實我,也否定有微細的覺知法為真實我,而認為有一個無量無邊的覺知法為真實我能往來三世。[19] 」經中所說是為四種常見者 。

離斷滅見的開悟 编辑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那如何是斷滅見呢?以色、受、想、行、識為現在的我,而不認為命終後還有未來世的我,是為斷滅見者。如《雜阿含經》卷5佛說:「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

又《中阿含經》也有記載:佛說有一種執著斷滅無我的施設。「有一種人,否定有微細色法是真實我,也否定有無量無邊的色法是真實我,也否定有微細的覺知法為真實我,也否定有無量無邊的覺知法為真實我,當他身壞命終時,這個真實的神我離開微細色、無量無邊色、微細覺、無量無邊覺時,他還是執著無真實我的看法[19]。」是為一種斷滅見者。

菩薩的開悟 编辑

在《解深密經》中佛曾說:「阿陀那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的行相非常地微細、奧妙、難得親證,所含藏的一切法種,尤如瀑布激流一般不斷流注出來!阿陀那識的深妙並非凡夫、未親證的聲聞聖人所知,所以我對凡夫、未親證的二乘愚人並不開演此深妙的實相之法,是唯恐那凡夫、愚人之輩因為沒有親證的緣故,將阿陀那識(阿賴耶識)妄自分別,錯誤地認作為意識心我[20]。」

佛在《楞嚴經》中也再次提及相同語意的偈語:「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21]。」

「如果人不能滅除過去養成積聚的滯礙煩惱的話,你就教這人,一心一意地誦持佛頂光明魔訶薩怛多般怛啰無上神咒。這是從如來無上頂中由無為心佛發射出光輝,坐在寶蓮花上宣說的心咒。況且你前世與摩登伽女有無數劫的因緣,恩恩愛愛的雜染習氣已不是一生一劫的了,只要一宣揚這個神咒,便會使你永遠脫離恩愛之心,成就阿羅漢果位。那些還陷在淫行之中的女子,雖然還沒發心修行,但是神咒之力仍在冥冥之中幫助她們,很快便令她們証得了無學果位。為什麼要說你們這些在法會的聲聞求証最上乘的道,決定成就佛果,就像在順風中揚塵一樣,不會有什麼艱難危險,如果在末法之世想要安坐道場,就先要持守比丘的清淨禁戒,特別應當選擇持戒精嚴清淨最上的沙門,作為他們的導師。如果他們沒有遇到真正的持戒清淨的僧侶,那麼,你的持戒律儀必然不會有所成就,戒律成就之後,穿上新做的清潔衣服,點燃香在屋內安坐,誦唸這心佛所說的神咒一百零八遍,然後設置戒壇,建立道場,並懇請住在這國土中的十方無上如來,放射大慈悲智光,以給道場灌頂加持。阿難,身處這樣末法之世,持戒清淨的比丘、比丘尼、俗人施主,心中已滅除了貪淫,持守著佛的清淨戒律,在這道場中,發心修持菩薩願行。他們在出入道場時都要沐浴淨身,早晨、中午、黃昏、初夜、中夜、後夜的時間裡都在修行道中,這樣不睡不眠,經過二十一日,我便會顯現自己的身相,來到這人面前,安慰他的心,為他摩頂加持,使他開悟得獲無上覺。」

更為廣泛的義涵 编辑

有時經中對於疑惑的釐清,而其內涵尚不等於佛法中覺悟的實質,確能對於將來的覺悟有所助力,也更廣義的使用「開悟」一詞。

例如,《阿含經》中記載,摩揭陀國頻婆沙羅王與韋提希后之子阿闍世王,為了獲得王位,不惜害得他的父親頻婆沙羅王自殺。事後心中常有疑悔,擔憂來世是否會有報應,因此常常問人,尋求心靈導師,訪求諸外道。然而諸外道皆言不及義,後來經由壽命童子推薦,在疑惑與不安中前去求見釋迦牟尼佛,並以現在正在修學清淨梵行之出家人在家人,是否能獲得現世果報為例,請問於釋迦牟尼佛。佛舉例:即使以依賴國王賜予為生的僕人、寄食客人以信出家,現世即可得阿闍世王禮敬供養;若證阿羅漢果者,命終尚得阿闍世王立塔為例,令阿闍世王以無根信,信有因果律存在,阿闍世王決定信佛因果,隨即向佛發露懺悔殺害父親的罪行,並請佛到王宮接受阿闍世王的供養。[22]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光大辞典》【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佛學大辭典》【悟】(術語)覺之意。對於迷而言。即自迷夢醒覺也。與覺悟同義。
  3. ^ 印光大師文鈔·由上海回至靈岩開示法語(民國二十五年十月十七晚)》:“有人說:禪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道理,不是很好嗎?殊不知見性成佛,是見到自性天真的佛,叫做成佛,並非是成福慧圓滿的究竟佛。為什麼呢?因為宗門下的人,工夫用到開悟的時候,就知道他自己的真性,原來是和佛一樣,所以叫做見性成佛。但他的粗細煩惱,絲毫尚未斷,不過能常自覺照,伏住煩惱,舉動就和聖人相近。假使是失了覺照的工夫,伏不住煩惱,那造起業來,比他人更要厲害。因為他的煩惱裏頭,有開悟的力量夾雜著,就變做狂慧,所以造業的能力,也異常的猖獗。這樣不但沒有成佛的希望,而且還要墮落三惡道。所以已經開悟的人,更要加工進修,時時覺照。等到見思煩惱斷盡了,方是了生死的時候,並非一悟便了。類如前朝的五祖戒和草堂青禪師,因為悟後未證,仍不免輪迴之苦。覆轍昭然,是不可不知的。若說真成佛,更加差得很遠了。”
  4. ^ 大正藏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201-400卷》卷365〈63 巧便行品〉〉:「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菩提,菩提以何義故名為菩提?」佛言:「善現!證法空義是菩提義,證真如義是菩提義,證實際義是菩提義,證法性義是菩提義,證法界義是菩提義。復次,善現!假立名相,施設言說,能真實覺,最上勝妙,故名菩提。復次,善現!不可破壞,不可分別,故名菩提。復次,善現!法真如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無顛倒性,故名菩提。復次,善現!唯假名相謂為菩提,而無真實名相可得,故名菩提。復次,善現!諸佛所有真淨妙覺,故名菩提。復次,善現!諸佛由此現覺諸法一切種相,故名菩提。」
  5.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fxdcd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 ^ 《雜阿含經》卷9:「時。有異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眼識生?何因何緣耳、鼻、舌、身、意識生?佛告比丘:眼因緣色、眼識生。所以者何?若眼識生,一切眼色因緣故。耳聲因緣、鼻香因緣、舌味因緣、意法因緣意識生。所以者何?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是名比丘眼識因緣生,乃至意識因緣生。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
  7. ^ 大正藏《優婆塞戒經》卷1〈5 三種菩提品〉
  8. ^ 《雜阿含經》卷5:「佛告火種居士:『我為諸弟子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如實觀察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學必見跡不斷壞,堪任成就厭離知見,守甘露門,雖非一切悉得究竟,且向涅槃。如是弟子從我教法,得離疑惑。』」
  9. ^ 《雜阿含經》卷3:「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云何識受陰?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復次,彼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比丘!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
  10. ^ 大正藏《優婆塞戒經》卷1〈5 三種菩提品>
  11. ^ 《雜阿含經》卷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12.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佛告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根識滅。大慧!是名相滅。大慧!相續滅者,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所從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謂無始妄想薰。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13. ^ 《長阿含經》卷10:「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苦陰集。」
  14. ^ 《長阿含經》卷10:「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苦陰集。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此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無漏心解脫。阿難!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
  15. ^ 大正藏《優婆塞戒經》卷1〈5 三種菩提品〉〉:「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菩提三種:一者聲聞菩提,二者緣覺菩提,三者諸佛菩提;若得菩提,名為佛者,何以故聲聞辟支佛人不名為佛。若覺法性名為佛者,聲聞緣覺亦覺法性,以何緣故不名為佛?若一切智名為佛者,聲聞緣覺亦一切智,復以何故不名為佛?言一切者即是四諦。』佛言:『善男子!菩提有三種:一者從聞而得,二者從思惟得,三者從修而得。聲聞之人從聞得故不名為佛。辟支佛人從思惟已,少分覺故名辟支佛。如來無師,不依聞思,從修而得,覺悟一切,是故名佛。善男子!了知法性故名為佛。法性二種:一者總相,二者別相。聲聞之人,總相知故,不名為佛。辟支佛人同知總相,不從聞故,名辟支佛,不名為佛。如來世尊,總相別相一切覺了,不依聞思,無師獨悟,從修而得,故名為佛。善男子!如來世尊,緣智具足;聲聞緣覺,雖知四諦,緣智不具,以是義故,不得名佛;如來世尊,緣智具足,故得名佛。善男子!如恒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猶如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聲聞緣覺,雖斷煩惱,不斷習氣;如來能拔一切煩惱習氣根原,故名為佛。」
  16. ^ 《大乘密嚴經》:「藏識亦爾,諸識習氣,雖常餘俱,不為所雜。諸仁者!阿賴耶識,恒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是諸聖人,現法樂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諸佛國土悉以為因,常與諸乘而作種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
  17. ^ 《增壹阿含經》卷31:「諸比丘當知,我昔未成菩薩時,在山中學道,見古昔諸佛所遊行處!便從彼道。即知生、老、病、死所起原本!有生、有滅,皆悉分別,知生苦、生習、生盡、生道,皆悉了知。有、受、愛、痛、更樂、六入、名色、識、行、癡亦復如是。無明起,則行起,行所造者,復由於識,我今以明於識!今與四部之眾而說此本,皆當知此原本所起,知苦、知習、知盡、知道,念使分明!以知六入,則知生、老、病、死,六入滅則生、老、病、死滅。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於六入!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18. ^ 《雜阿含經》卷5:「佛告仙尼:『汝莫生疑!以有惑故,彼則生疑。仙尼當知,有三種師:何等為三?有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而無能知命終後事,是名第一師出於世間。復次仙尼!有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見是我,如所知說。復次仙尼!有一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亦復不見命終之後真實是我。仙尼!其第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彼第二師見今世後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則是常見。彼第三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不見我,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槃。仙尼白佛言:『世尊!我聞世尊所說,遂更增疑!』佛告仙尼:『正應增疑,所以者何?此甚深處,難見!難知!應須甚深照,微妙至到,聰慧所了!凡眾生類,未能辯知。所以者何?眾生長夜異見、異忍、異求、異欲故!』」
  19. ^ 19.0 19.1 《中阿含經》卷24:因品
  20. ^ 《解深密經》卷1〈心意識相品〉
  21.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5
  22. ^ 長阿含經》卷17:「(阿闍世王)其去未久,佛告諸比丘言:此阿闍世王過罪損減,已拔重咎。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淨;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罪咎損減,已拔重咎!」

开悟, 在佛教中与, 相对, 是佛教徒的修行目的, 指依佛陀所教導的真理修行而有所體會見地, 獲得, 體驗性的智慧, 在廣義上等同於菩提, 覺悟, 究竟開悟, 梵語, bodhi, 在禪宗的語言文化裡, 也可以說成開悟, 证悟, 悟入, 梵語, praviṣṭa, 义为, 趋入, 禪宗所言的開悟, 通常是指, 明心見性, 即悟到真如實相, 但未及證得究竟佛果, 仍需繼續實修, 但相對於凡夫對世間本質及生命實相的無所知道, 已經有了初步的證量, 目录, 釋義, 三乘菩提的覺悟, 聲聞菩提所悟, 緣覺菩提所悟, 佛菩提. 悟 在佛教中与 迷 相对 1 2 是佛教徒的修行目的 指依佛陀所教導的真理修行而有所體會見地 獲得 體驗性的智慧 1 在廣義上等同於菩提 覺悟 究竟開悟 覺 梵語 bodhi 在禪宗的語言文化裡 也可以說成開悟 证悟 悟入 梵語 praviṣṭa 义为 趋入 禪宗所言的開悟 通常是指 明心見性 即悟到真如實相 但未及證得究竟佛果 仍需繼續實修 3 但相對於凡夫對世間本質及生命實相的無所知道 已經有了初步的證量 目录 1 釋義 2 三乘菩提的覺悟 2 1 聲聞菩提所悟 2 2 緣覺菩提所悟 2 3 佛菩提所悟 3 部分的開悟 3 1 離常見的開悟 3 2 離斷滅見的開悟 3 3 菩薩的開悟 4 更為廣泛的義涵 5 參見 6 參考文獻釋義 编辑開悟即是禪宗所謂的 明心 明心二字 一為明 二為心 以 能明 的心去找出 被明 的心 意即透過能明白思維的意識心去找到法界實相心 首先 以 六祖壇經 行由品 為例 五祖以袈裟遮圍 為六祖慧能解說 金剛經 談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言下大悟 說出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表示六祖所悟的自性 其體性本即清淨 從不生滅 本自具足 從無動搖 能生一切法 五祖聽後便確知六祖已悟其本性 現以黃金為例 真正的黃金可藉由色澤 延展性 導電性 密度等特性來辨別 因此 必須符合前述所有特性的物質 方能說是黃金 若僅單取金黃色澤及導電性佳的特性 那麼黃銅也符合這兩種特性 但能說黃銅是黃金嗎 惟現今社會常有不知 不解實相心體性者 僅單取實相心其中一或二項體性 便表示其所證悟為實相內涵 例如單取自性中本無動搖之特性 便錯誤執取意識心為實相心 表明可以藉由修行 打坐 壓抑 令意識心一念不生 即稱已開悟 豈不如前所述 把黃銅當黃金嗎 復舉 六祖壇經 機緣品 臥輪禪師偈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即是壓抑自身對外在環境所生起之意識 就是以意識心為修證標的錯誤範例 本偈已由六祖破斥表示 此偈未明心地 若依而行之 是加繫縛 六祖壇經 行由品 中神秀所說偈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亦是指導學人時時觀照其意識心 勿使著塵 若此法正確 則神秀即應承五祖衣缽為六代祖師才對 可見意識心絕非開悟標的 壇經開示 法無頓 漸 般若品 頓漸品 迷有疾遲 六祖蒙五祖教授金剛經後大悟 開悟只有大悟 頓悟 而悟後為次第進修 稱為漸修 非為漸悟 倘有小悟 漸悟而未見於六祖等開悟祖師大德著述中 豈非指責渠等吝法不願教受學人 實相心體性則是所有大乘經典所共說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本體清淨故說淨 惟因含藏不淨業種 需待歷緣對境後修學淨化故說垢 本無動搖 自性心體無我性 若有我性 則世人造惡下墮 自性應會有我不要下墮之表示 等等體性 是以綜上簡述 開悟明心是以意識心藉由聞 思 修 找到符合大乘經教中所描述實相心體性的心體 三乘菩提的覺悟 编辑覺悟佛法的道理 由於悟的內涵不同 所以分為三乘 聲聞乘人即是修學 覺悟聲聞菩提者 緣覺乘人即是修學 覺悟緣覺菩提者 賢聖菩薩乃至究竟佛即是覺悟佛菩提者 依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中所云 菩提是因為證得法空義 證得真如義 證得實際義 證得法性義 證得法界義而可以稱為菩提 4 依據 優婆塞戒經 對於三種菩提意涵的解釋可知 由於三乘菩提的施設是基於覺悟的內涵不同 二乘菩提不能稱為佛菩提 也不能稱為大菩提 最大的差別在於能否成佛 三乘菩提意義的異同如下 開悟的方法則是指通过佛教教法的聞思修的基礎學習 並以可令人開悟的禪法加以鍛鍊參悟而達到的覺悟境界 一般來說佛教中的開悟是指佛法智慧上的開啟突破 所以說是 開智悟理 5 而且是對佛法中的三乘菩提的內涵有所徹悟 尤其是指大乘佛菩提道 如禪宗行者因為禪法的修習後 或由教門之經教熏修後而一念相應 能證得不生不滅的真如法身 能現觀真如法身之真實與如如之體性 廣義的開悟 除了大乘佛菩提道證得法界實相的真如法身之外 二乘解脫道的緣覺菩提及聲聞菩提則是覺悟世間的無常本質 那即是世間一切法皆是五蘊的無常變異相 這包含了色身 能知能覺的意識覺知心的色心自我 以及一切種種的五欲粗重身心覺受 因透過打坐觀想身心內外的殊勝相 如自見身高廣大 見自身漂浮於空中 見身放大光明 見自身來去宇宙虛空等 以及經過正確的修定功夫而有的四禪八定的清淨禪定境界等 這一些皆是不離五蘊的境界 也仍然都是虛妄無常相 透過佛法四聖諦 八正道乃至因緣法的修習 確實勝解實證世間一切法皆是五陰虛妄 因緣假合 終能心得決定 斷除三縛結 這便是修習聲聞菩提與緣覺菩提行者的證解 但也有人主張禅定 冥想 等修行方式在意識觉知心上的升华或突破 开悟者感受到神圣生命的本质 人类自身乃至一切众生是平等的 所以能够爱他者如愛自己 究竟开悟的人的内心因為經由證悟法界實相 生命本源並確實證知五陰虛妄 涵蓋在識陰中的意識心須藉許多緣而現起 6 念念變異 所以是無常 是苦 由此漸斷我見 我執而解脫於三界 获得了终极的自由 所有的欲望 波动 烦恼熄灭了 佛陀将开悟简单地定义为 受苦的终结 聲聞菩提所悟 编辑 聲聞菩提之要義 是依聞佛之音聲說法 思惟修證佛所詳述或略述的五蘊十二處六入十八界之意涵 因此而可以斷除我見 進而修除我執而後能出離三界輪迴 所以才叫做聲聞 聲聞菩提就是意謂著經由聽聞佛或善知識的音聲說法 而覺悟一切有情無我 覺悟蘊 處 界空相 因如此而覺悟所以稱為聲聞菩提 7 聲聞種性的學人 體認陰 處 界等一切法是無常 因為無常所以是苦 是空 是無我 因此斷除身見而說為覺悟 聲聞弟子聽聞如來開示四聖諦 依教觀察 一切色無常 由因緣所生之色 更是無常變易之法 由此正確的觀察色陰無常 為何六識身無常 由眼 色為緣生眼識 乃至意 法為緣生意識 由此正觀察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等六識身皆由他因 他緣而得出生 故知六識身無常 為何六受身無常 由眼 色為緣生眼識 由眼 色 眼識三事和合生眼觸 因眼 色 眼識 眼觸為緣生眼受 乃至意 法為緣生意識 由意 法 意識三事和合生意觸 因意 法 意識 意觸為緣生意受 由此正確觀察六受身無常 為何六想身無常 由眼 色為緣生眼識 由眼 色 眼識三事和合生眼觸 因眼 色 眼識 眼觸為緣生眼想 乃至意 法為緣生意識 由意 法 意識三事和合生意觸 因意 法 意識 意觸為緣生法想 由此正確觀察六想身無常 為何六思身無常 由眼 色為緣生眼識 由眼 色 眼識三事和合生眼觸 因眼 色 眼識 眼觸為緣生眼思 乃至意 法為緣生意識 由意 法 意識三事和合生意觸 因意 法 意識 意觸為緣生法思 由此正確觀察六思身無常 聲聞弟子如實 如理觀察五陰我 十八界我無常 無常者是苦 無常者是空 無常者無我 因此不論是過去 現在 未來 粗 細 好 醜 遠 近的五陰 十八界 皆不見此五陰 十八界是我 不見異我 也不見相在於我 是為聲聞菩提之覺悟 8 聲聞弟子已經如實覺悟五陰 十八界無常 苦 空 無我 已斷了三縛結 所以不敢因為貪求色 受 想 行 識的韻味而造惡 佛說這樣的弟子 即使放逸也可以天上人間極盡七有 而究竟苦邊 如果這位聲聞弟子現在修不放逸行 中間不死的話 或者現世得阿那含果 或者得阿羅漢果 成為人天應供 9 緣覺菩提所悟 编辑 緣覺菩提之要義 是指緣覺行者藉由思惟因緣觀而親證蘊處界空 因為不同於聲聞是依聞佛之音聲而悟入 所以不稱為聲聞菩提 而稱為緣覺菩提 因為此乘行者是緣於世間一切法而覺悟 因如此覺悟故所以稱緣覺菩提 10 緣覺種性的行者 因體認十二因緣 知此事有故而彼事有 知因此事起故而彼事得生 得此智慧斷除身見而說為覺悟 緣覺行者見此世間無常 乃至思維 為何有我此無常之身 受老 病 死苦呢 他如實觀察是 因為有 生 這個法 因為我 出生 了 才有我受老 病 死苦 那為何有 生 呢 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 有 這個法 因為我母親懷有我的胎藏 所以才有我的出生 那為何有 有 呢 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 取 這個法 因為我父母行欲 由 欲取 為因 所以有了我的胎藏 那為何有 取 呢 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 愛 這個法 因為對欲行的 貪愛 故取 而有我胎藏 乃至出生受老死苦 那為何有 愛 呢 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 受 這個法 因為此欲行有所 覺受 由樂求此覺受的韻味故愛 由愛故取 乃至有生 那為何有 受 呢 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 觸 這個法 因為欲行有所 接觸 因為接觸故有覺受 然後有貪愛 乃至有生等 那為何有 觸 呢 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 六入 法 由眼入色 身入觸乃至意入法 由入到觸乃至此欲受引生貪愛等法 皆因為有 六入 法 那為何有 六入 呢 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 名色 法 由於有名身和色身 所以才有此 六入 觸 愛等法 那為何有 名色 呢 他如理觀察必有一入胎 識 入胎 出生名色 由於 入胎識 故才有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等法出生 那為何有 識 呢 他如理觀察思維此入胎 識 已 出生之法到此為止了 11 他發現 識 並不是被出生的法 如果 識 是被出生的法 此一切都將成為無因而有的斷滅法 12 那先前所觀察的因果次序就不能成立 所以並無他法出生此 入胎識 那為何 識 會出生 名色 呢 他再如理觀察思維此 識 和名色的關係 由於父母的名色行欲 而我前世的名色也貪愛此欲行 以至於當我父母和合之時 入胎 識 前去投胎 執持母親腹中胎藏 然後再有我這一 名色 的出生 原來由於先有識故才有名色轉 又由於名色有故而又轉於識 13 由此三世輪轉無有休息 那我要如何中止這樣的輪轉而得解脫呢 此緣覺行者再如理思維觀察 如果我不 貪愛 欲行 當我父母 行欲 之時 入胎識 不取父精母血 不住我母親胎中 不住我母親胎中者 即無我此名色出生 受此老病死等種種苦處 不受生者豈不解脫老病死苦了嗎 14 此行者順 逆推求 反復觀察 如理思維 終於確認此法真實 終於從輪轉生死的迷霧中 覺悟此三世十二因緣法 於是他決定精進 修不放逸行終究證得因緣覺的極果 他如果生在無佛法的時代 自覺自證則成為辟支佛 獨覺佛 如是聲聞弟子的緣覺行者 則成為緣覺阿羅漢 佛菩提所悟 编辑 佛菩提亦稱為大乘菩提 或稱大菩提 主要是因為大乘行者能夠依之而成佛 所以稱為佛菩提 由於佛菩提具備一切智及一切種智 至高無上 究竟無比 才能夠稱為大 佛菩提又稱為大菩提 主要是因為聲聞菩提及緣覺菩提是二乘所證的菩提 二乘菩提所覺悟的智慧 只能成就出離三界分段生死的解脫果 不能成佛 佛菩提也涵蓋二乘菩提 所以才能稱為大菩提 大乘菩薩若得證悟大乘菩提 不論證悟後是否證得有餘涅槃 證悟大乘菩提後皆必依於大悲之心 而發起世世受生 永不入無餘涅槃之大願 世世自度 並且也如是教人轉而度化有情 如是長時劫自度度他 無有疲厭乃至成佛 其中所度眾生無量 才能被稱為大乘菩提 也因此大乘菩提亦可被稱為大佛菩提 15 佛菩提的開悟 就是親證如來藏 阿賴耶識 這個實相心 大方等如來藏經 卷1 善男子 一切眾生雖在諸趣 煩惱身中有如來藏 常無染污 德相備足 如我無異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4 佛告大慧 如來之藏 是善不善因 能遍興造一切趣生 譬如伎兒 變現諸趣 離我 我所 不覺彼故 三緣和合方便而生 外道不覺 計著作者 為無始虛偽惡習所薰 名為識藏 生無明住地 與七識俱 如海浪身 常生不斷 離無常過 離於我論 自性無垢 畢竟清淨 大般涅槃經 卷7 佛言 善男子 我者 即是如來藏義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即是我義 如是我義 從本已來 常為無量煩惱所覆 是故眾生不能得見 菩薩種性的佛弟子 聽聞佛說如來藏 阿賴耶識 德相備足如佛無異 志心信樂 想要實證這個人人都有的實相心 想要悟知這個離我 我所的自性清淨涅槃妙心 想要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是菩薩常隨善知識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菩薩常隨善知識熏習 如來藏 阿賴耶識 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妙心 能出生五陰 六入 十二處 十八界法 一切世 出世間法皆由此而出生得證 當菩薩修學六度萬行至般若波羅蜜多 滿足第六住位時 般若波羅蜜多正觀現在前時 即是親證如來藏 阿賴耶識 實相心 再值佛菩薩等善知識所攝護 而入菩薩第七住位 或說初地菩薩以上 即成為不退位菩薩 正式邁向成佛之道 16 17 部分的開悟 编辑離常見的開悟 编辑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2 佛告大慧 我說如來藏 不同外道所說之我 大慧 有時說空 無相 無願 如 實際 法性 法身 涅槃 離自性 不生不滅 本來寂靜 自性涅槃 如是等句 說如來藏已 如來 應供 等正覺 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 說離妄想 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 那如何是常見呢 以色 受 想 行 識的少分或多分為恆常不壞的我 是為常見論者 雜阿含經 卷3 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受陰 謂色受陰 受 想 行 識受陰 愚癡無聞凡夫無慧 無明 於五受陰 生我見 繫著 使心繫著而生貪欲 又 雜阿含經 卷5 見今世後世真實是我 如所知說者 則是常見 18 中阿含經 中有這樣記載 佛說有四種常見神我的施設 第一種人認為 有一個微細色法是真實我能往來三世 第二種人否定有微細色是真實我 而認為有一個無量無邊的色法是真實我能往來三世 第三種人否定有微細色法是真實我 也否定有無量無邊的色法是真實我 而認為有一個微細的覺知法為真實我能往來三世 第四種人否定有微細色法是真實我 也否定有無量無邊的色法是真實我 也否定有微細的覺知法為真實我 而認為有一個無量無邊的覺知法為真實我能往來三世 19 經中所說是為四種常見者 離斷滅見的開悟 编辑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1 如是大慧 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 藏識非因 若不異者 轉識滅藏識亦應滅 而自真相實不滅 是故大慧 非自真相識滅 但業相滅 若自真相滅者 藏識則滅 大慧 藏識滅者 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那如何是斷滅見呢 以色 受 想 行 識為現在的我 而不認為命終後還有未來世的我 是為斷滅見者 如 雜阿含經 卷5佛說 見現在世真實是我 如所知說者 名曰斷見 又 中阿含經 也有記載 佛說有一種執著斷滅無我的施設 有一種人 否定有微細色法是真實我 也否定有無量無邊的色法是真實我 也否定有微細的覺知法為真實我 也否定有無量無邊的覺知法為真實我 當他身壞命終時 這個真實的神我離開微細色 無量無邊色 微細覺 無量無邊覺時 他還是執著無真實我的看法 19 是為一種斷滅見者 菩薩的開悟 编辑 在 解深密經 中佛曾說 阿陀那識 如來藏 阿賴耶識 的行相非常地微細 奧妙 難得親證 所含藏的一切法種 尤如瀑布激流一般不斷流注出來 阿陀那識的深妙並非凡夫 未親證的聲聞聖人所知 所以我對凡夫 未親證的二乘愚人並不開演此深妙的實相之法 是唯恐那凡夫 愚人之輩因為沒有親證的緣故 將阿陀那識 阿賴耶識 妄自分別 錯誤地認作為意識心我 20 佛在 楞嚴經 中也再次提及相同語意的偈語 陀那微細識 習氣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開演 21 如果人不能滅除過去養成積聚的滯礙煩惱的話 你就教這人 一心一意地誦持佛頂光明魔訶薩怛多般怛啰無上神咒 這是從如來無上頂中由無為心佛發射出光輝 坐在寶蓮花上宣說的心咒 況且你前世與摩登伽女有無數劫的因緣 恩恩愛愛的雜染習氣已不是一生一劫的了 只要一宣揚這個神咒 便會使你永遠脫離恩愛之心 成就阿羅漢果位 那些還陷在淫行之中的女子 雖然還沒發心修行 但是神咒之力仍在冥冥之中幫助她們 很快便令她們証得了無學果位 為什麼要說你們這些在法會的聲聞求証最上乘的道 決定成就佛果 就像在順風中揚塵一樣 不會有什麼艱難危險 如果在末法之世想要安坐道場 就先要持守比丘的清淨禁戒 特別應當選擇持戒精嚴清淨最上的沙門 作為他們的導師 如果他們沒有遇到真正的持戒清淨的僧侶 那麼 你的持戒律儀必然不會有所成就 戒律成就之後 穿上新做的清潔衣服 點燃香在屋內安坐 誦唸這心佛所說的神咒一百零八遍 然後設置戒壇 建立道場 並懇請住在這國土中的十方無上如來 放射大慈悲智光 以給道場灌頂加持 阿難 身處這樣末法之世 持戒清淨的比丘 比丘尼 俗人施主 心中已滅除了貪淫 持守著佛的清淨戒律 在這道場中 發心修持菩薩願行 他們在出入道場時都要沐浴淨身 早晨 中午 黃昏 初夜 中夜 後夜的時間裡都在修行道中 這樣不睡不眠 經過二十一日 我便會顯現自己的身相 來到這人面前 安慰他的心 為他摩頂加持 使他開悟得獲無上覺 更為廣泛的義涵 编辑有時經中對於疑惑的釐清 而其內涵尚不等於佛法中覺悟的實質 確能對於將來的覺悟有所助力 也更廣義的使用 開悟 一詞 例如 阿含經 中記載 摩揭陀國頻婆沙羅王與韋提希后之子阿闍世王 為了獲得王位 不惜害得他的父親頻婆沙羅王自殺 事後心中常有疑悔 擔憂來世是否會有報應 因此常常問人 尋求心靈導師 訪求諸外道 然而諸外道皆言不及義 後來經由壽命童子推薦 在疑惑與不安中前去求見釋迦牟尼佛 並以現在正在修學清淨梵行之出家人 在家人 是否能獲得現世果報為例 請問於釋迦牟尼佛 佛舉例 即使以依賴國王賜予為生的僕人 寄食客人以信出家 現世即可得阿闍世王禮敬供養 若證阿羅漢果者 命終尚得阿闍世王立塔為例 令阿闍世王以無根信 信有因果律存在 阿闍世王決定信佛因果 隨即向佛發露懺悔殺害父親的罪行 並請佛到王宮接受阿闍世王的供養 22 參見 编辑菩提 三乘菩提 成佛 禪宗 明心 證悟參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佛光大辞典 悟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佛學大辭典 悟 術語 覺之意 對於迷而言 即自迷夢醒覺也 與覺悟同義 印光大師文鈔 由上海回至靈岩開示法語 民國二十五年十月十七晚 有人說 禪宗明心見性 見性成佛的道理 不是很好嗎 殊不知見性成佛 是見到自性天真的佛 叫做成佛 並非是成福慧圓滿的究竟佛 為什麼呢 因為宗門下的人 工夫用到開悟的時候 就知道他自己的真性 原來是和佛一樣 所以叫做見性成佛 但他的粗細煩惱 絲毫尚未斷 不過能常自覺照 伏住煩惱 舉動就和聖人相近 假使是失了覺照的工夫 伏不住煩惱 那造起業來 比他人更要厲害 因為他的煩惱裏頭 有開悟的力量夾雜著 就變做狂慧 所以造業的能力 也異常的猖獗 這樣不但沒有成佛的希望 而且還要墮落三惡道 所以已經開悟的人 更要加工進修 時時覺照 等到見思煩惱斷盡了 方是了生死的時候 並非一悟便了 類如前朝的五祖戒和草堂青禪師 因為悟後未證 仍不免輪迴之苦 覆轍昭然 是不可不知的 若說真成佛 更加差得很遠了 大正藏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201 400卷 卷365 63 巧便行品 爾時 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 如來常說菩提 菩提以何義故名為菩提 佛言 善現 證法空義是菩提義 證真如義是菩提義 證實際義是菩提義 證法性義是菩提義 證法界義是菩提義 復次 善現 假立名相 施設言說 能真實覺 最上勝妙 故名菩提 復次 善現 不可破壞 不可分別 故名菩提 復次 善現 法真如性 不虛妄性 不變異性 無顛倒性 故名菩提 復次 善現 唯假名相謂為菩提 而無真實名相可得 故名菩提 復次 善現 諸佛所有真淨妙覺 故名菩提 復次 善現 諸佛由此現覺諸法一切種相 故名菩提 引证错误 没有为名为fxdcd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雜阿含經 卷9 時 有異比丘往詣佛所 稽首佛足 退坐一面 白佛言 世尊 何因何緣眼識生 何因何緣耳 鼻 舌 身 意識生 佛告比丘 眼因緣色 眼識生 所以者何 若眼識生 一切眼色因緣故 耳聲因緣 鼻香因緣 舌味因緣 意法因緣意識生 所以者何 諸所有意識 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 是名比丘眼識因緣生 乃至意識因緣生 時 彼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隨喜 作禮而去 大正藏 優婆塞戒經 卷1 5 三種菩提品 雜阿含經 卷5 佛告火種居士 我為諸弟子說諸所有色 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 若內 若外 若麁 若細 若好 若醜 若遠 若近 彼一切如實觀察非我 非異我 不相在 受 想 行 識亦復如是 彼學必見跡不斷壞 堪任成就厭離知見 守甘露門 雖非一切悉得究竟 且向涅槃 如是弟子從我教法 得離疑惑 雜阿含經 卷3 云何色受陰 所有色 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是名為色受陰 復次 彼色是無常 苦 變易之法 云何識受陰 謂六識身 何等為六 謂眼識身 乃至意識身 是名識受陰 復次 彼識受陰是無常 苦 變易之法 乃至滅盡 涅槃 比丘 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 觀察 分別忍 是名隨信行 超昇 離生 越凡夫地 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 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 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 觀察忍 是名隨法行 超昇 離生 越凡夫地 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 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 於此法如實正慧 等見 三結盡斷知 謂身見 戒取 疑 比丘 是名須陀洹果 不墮惡道 必定正趣三菩提 七有天人往生 然後究竟苦邊 比丘 若於此法如實正慧 等見 不起心漏 名阿羅漢 諸漏已盡 所作已作 捨離重擔 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 正智心得解脫 大正藏 優婆塞戒經 卷1 5 三種菩提品 雜阿含經 卷12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 獨一靜處專精禪思 作是念 何法有故老死有 何法緣故老死有 即正思惟 生如實無間等 生有故老死有 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處 名色 何法有故名色有 何法緣故名色有 即正思惟 如實無間等生 識有故名色有 識緣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時 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謂緣識名色 緣名色六入處 緣六入處觸 緣觸受 緣受愛 緣愛取 緣取有 緣有生 緣生老 病 死 憂 悲 惱苦 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1 佛告大慧 若覆彼真識 種種不實諸虛妄滅 則一切根識滅 大慧 是名相滅 大慧 相續滅者 相續所因滅 則相續滅 所從滅及所緣滅 則相續滅 大慧 所以者何 是其所依故 依者 謂無始妄想薰 緣者 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 大慧 譬如泥團微塵 非異非不異 金莊嚴具 亦復如是 大慧 若泥團微塵異者 非彼所成 而實彼成 是故不異 若不異者 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 如是 大慧 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 藏識非因 若不異者 轉識滅藏識亦應滅 而自真相實不滅 是故 大慧 非自真相識滅 但業相滅 若自真相滅者 藏識則滅 大慧 藏識滅者 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長阿含經 卷10 阿難 緣識有名色 此為何義 若識不入母胎者 有名色不 答曰 無也 若識入胎不出者 有名色不 答曰 無也 若識出胎 嬰孩壞敗 名色得增長不 答曰 無也 阿難 若無識者 有名色不 答曰 無也 阿難 我以是緣 知名色由識 緣識有名色 我所說者 義在於此 阿難 緣名色有識 此為何義 若識不住名色 則識無住處 若無住處 寧有生 老 病 死 憂 悲苦惱不 答曰 無也 阿難 若無名色 寧有識不 答曰 無也 阿難 我以此緣 知識由名色 緣名色有識 我所說者 義在於此 阿難 是故名色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緣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 死 憂 悲苦惱 大苦陰集 長阿含經 卷10 阿難 我以此緣 知識由名色 緣名色有識 我所說者 義在於此 阿難 是故名色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緣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 死 憂 悲苦惱 大苦陰集 阿難 齊是為語 齊是為應 齊是為限 齊此為演說 齊是為智觀 齊是為眾生 阿難 諸比丘於此法中 如實正觀 無漏心解脫 阿難 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 大正藏 優婆塞戒經 卷1 5 三種菩提品 善生言 世尊 如佛所說菩薩二種 一者在家 二者出家 菩提三種 一者聲聞菩提 二者緣覺菩提 三者諸佛菩提 若得菩提 名為佛者 何以故聲聞辟支佛人不名為佛 若覺法性名為佛者 聲聞緣覺亦覺法性 以何緣故不名為佛 若一切智名為佛者 聲聞緣覺亦一切智 復以何故不名為佛 言一切者即是四諦 佛言 善男子 菩提有三種 一者從聞而得 二者從思惟得 三者從修而得 聲聞之人從聞得故不名為佛 辟支佛人從思惟已 少分覺故名辟支佛 如來無師 不依聞思 從修而得 覺悟一切 是故名佛 善男子 了知法性故名為佛 法性二種 一者總相 二者別相 聲聞之人 總相知故 不名為佛 辟支佛人同知總相 不從聞故 名辟支佛 不名為佛 如來世尊 總相別相一切覺了 不依聞思 無師獨悟 從修而得 故名為佛 善男子 如來世尊 緣智具足 聲聞緣覺 雖知四諦 緣智不具 以是義故 不得名佛 如來世尊 緣智具足 故得名佛 善男子 如恒河水 三獸俱渡 兔馬香象 兔不至底 浮水而過 馬或至底 或不至底 象則盡底 恒河水者 即是十二因緣河也 聲聞渡時 猶如彼兔 緣覺渡時 猶如彼馬 如來渡時 猶如香象 是故如來得名為佛 聲聞緣覺 雖斷煩惱 不斷習氣 如來能拔一切煩惱習氣根原 故名為佛 大乘密嚴經 藏識亦爾 諸識習氣 雖常餘俱 不為所雜 諸仁者 阿賴耶識 恒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 是諸聖人 現法樂住三昧之境 人天等趣 諸佛國土悉以為因 常與諸乘而作種性 若能了悟即成佛道 增壹阿含經 卷31 諸比丘當知 我昔未成菩薩時 在山中學道 見古昔諸佛所遊行處 便從彼道 即知生 老 病 死所起原本 有生 有滅 皆悉分別 知生苦 生習 生盡 生道 皆悉了知 有 受 愛 痛 更樂 六入 名色 識 行 癡亦復如是 無明起 則行起 行所造者 復由於識 我今以明於識 今與四部之眾而說此本 皆當知此原本所起 知苦 知習 知盡 知道 念使分明 以知六入 則知生 老 病 死 六入滅則生 老 病 死滅 是故比丘 當求方便 滅於六入 如是 諸比丘 當作是學 雜阿含經 卷5 佛告仙尼 汝莫生疑 以有惑故 彼則生疑 仙尼當知 有三種師 何等為三 有一師 見現在世真實是我 如所知說 而無能知命終後事 是名第一師出於世間 復次仙尼 有一師 見現在世真實是我 命終之後亦見是我 如所知說 復次仙尼 有一師 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 亦復不見命終之後真實是我 仙尼 其第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 如所知說者 名曰斷見 彼第二師見今世後世真實是我 如所知說者 則是常見 彼第三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 命終之後 亦不見我 是則如來 應 等正覺說 現法愛斷 離欲 滅盡 涅槃 仙尼白佛言 世尊 我聞世尊所說 遂更增疑 佛告仙尼 正應增疑 所以者何 此甚深處 難見 難知 應須甚深照 微妙至到 聰慧所了 凡眾生類 未能辯知 所以者何 眾生長夜異見 異忍 異求 異欲故 19 0 19 1 中阿含經 卷24 因品 解深密經 卷1 心意識相品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5 長阿含經 卷17 阿闍世王 其去未久 佛告諸比丘言 此阿闍世王過罪損減 已拔重咎 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 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淨 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 罪咎損減 已拔重咎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开悟 amp oldid 7253147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