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有餘涅槃界

有餘涅槃界巴利語sa-upādisesa-nibbānadhātu辟支佛阿羅漢弟子生前所體驗的涅槃界,因為雖然一切煩惱已滅盡,但由於過去執取所產生的諸蘊還存在。在《巴利三藏》注疏裏也被稱為“煩惱之滅盡”(kilesa-parinibbāna)。

佛經記載

本事經》:

增一阿含經·火滅品·二經》:

雜阿含經·七三八經》:

雜阿含經·七四〇經》:

阿毘達磨發智論》:

註釋與引用

  1.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二涅槃界。一有餘依涅槃界。二無餘依涅槃界。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辨。云何有餘依涅槃界。云何無餘依涅槃界。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皆應分別之。復次前說。云何擇滅。謂諸滅是離繫。此離繫是涅槃。然涅槃有二種。一有餘依。二無餘依。今欲分別此二差別。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
    謂或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有自性。無餘依涅槃界無自性。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有自性。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有漏。無餘依涅槃界是無漏。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無漏。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有為。無餘依涅槃界是無為。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無為。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善。無餘依涅槃界是無記。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善性。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道非道果。無餘依涅槃界是道果非道。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道果。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道果。無餘依涅槃界非道果。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俱是道果。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諦攝。無餘依涅槃界非諦攝。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諦攝。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無學。無餘依涅槃界非學非無學。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非學非無學。由此所說種種因緣故作斯論。
    云何有餘依涅槃界。答若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猶存。大種造色相續未斷。依五根身心相續轉。有餘依故。諸結永盡得獲觸證。名有餘依涅槃界。此中壽命者。謂命根。問何故不說眾同分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復次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以命根眾同分俱是牽引業果。命根一向是異熟故。此中偏說依此有餘色心等轉。於中大種是所依故。最初說之。依此大種所造色生。依所造色心心所起。心是主故。此中偏說大種造色者。總顯色身依五根身。心相續者。顯心心所。亦有生等不相應行。難了知故。屬前法故。不別顯說。如是諸法相續未斷。所得諸結永盡。名有餘依涅槃界。有作是說。大種造色是身。五根是根。心相續是覺。此身根覺相續未斷。諸結永盡。名有餘依涅槃界。如契經說。身根覺未斷。名有餘依涅槃。有餘依故者。依有二種。一煩惱依。二生身依。此阿羅漢雖無煩惱依。而有生身依。復次依有二種。一染污依。二不染污依。此阿羅漢雖無染污依。而有不染污依故。所得諸結永盡。名有餘依涅槃界。得獲觸證。文字雖別同顯一義。
    云何無餘依涅槃界。答即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已滅。大種造色相續已斷。依五根身心不復轉。無餘依故。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此中壽命已滅者。顯命根及眾同分已滅。俱是牽引業果故。且舉命根。當知亦即說眾同分。大種造色相續已斷者。總顯色身相續已斷。依五根身心不復轉者。顯心心所不復相續。不說生等義如前說。有作是說。大種造色者顯身。五根身者顯根。心相續者顯覺。如是色身心心所法。或身根覺。相續已斷。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謂阿羅漢將般涅槃。身中風起令不調適。不調適故內火羸劣。火羸劣故所食不消。食不消故不起食欲。無食欲故不復飲食。不飲食故大種損減。大損減故造色諸根亦隨損減。根損減故心心所法無所依止不復相續。心心所法不相續故命根等斷。命等斷故名入涅槃。無餘依故者。無二種依。一無煩惱依。二無生身依。復次一無染污依。二無不染污依。無餘依故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

參見

有餘涅槃界, 巴利語, upādisesa, nibbānadhātu, 辟支佛, 阿羅漢弟子生前所體驗的涅槃界, 因為雖然一切煩惱已滅盡, 但由於過去執取所產生的諸蘊還存在, 巴利三藏, 注疏裏也被稱為, 煩惱之滅盡, kilesa, parinibbāna, 佛經記載, 编辑, 本事經, 吾從世尊, 聞如是語, 苾芻當知, 其涅槃界, 略有二種, 云何為二, 一者有餘依涅槃界, 二者無餘依涅槃界, 云何名為有餘依涅槃界, 謂諸苾芻, 得阿羅漢, 諸漏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已捨重擔, 已證自義, 已盡有. 有餘涅槃界 巴利語 sa upadisesa nibbanadhatu 佛 辟支佛 阿羅漢弟子生前所體驗的涅槃界 因為雖然一切煩惱已滅盡 但由於過去執取所產生的諸蘊還存在 在 巴利三藏 注疏裏也被稱為 煩惱之滅盡 kilesa parinibbana 佛經記載 编辑 本事經 吾從世尊 聞如是語 苾芻當知 其涅槃界 略有二種 云何為二 一者有餘依涅槃界 二者無餘依涅槃界 云何名為有餘依涅槃界 謂諸苾芻 得阿羅漢 諸漏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已捨重擔 已證自義 已盡有結 已正解了 心善解脫 已得遍知 宿行為緣 所感諸根 猶相續住 雖成諸根 現觸種種好醜境界 而能厭捨 無所執著 不為愛恚纏繞其心 愛恚等結 皆永斷故 乃至其身 相續住世 未般涅槃 常為天人 瞻仰禮拜 恭敬供養 是名有餘依涅槃界 云何名為無餘依涅槃界 謂諸苾芻 得阿羅漢 諸漏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已捨重擔 已證自義 已盡有結 已正解了 已善解脫 已得遍知 彼於今時 一切所受 無引因故 不復希望 皆永盡滅 畢竟寂靜 究竟清涼 隱沒不現 惟由清淨 無戲論體 如是清淨 無戲論體 不可謂有 不可謂無 不可謂彼亦有亦無 不可謂彼非有非無 惟可說為不可施設究竟涅槃 是名無餘依涅槃界 苾芻當知 如是名為略有二種涅槃之界 爾時世尊 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漏盡心解脫 任持最後身 名有餘涅槃 諸行猶相續 諸所受皆滅 寂靜永清涼 名無餘涅槃 眾戲論皆息 此二涅槃界 最上無等倫 謂現法當來 寂靜常安樂 增一阿含經 火滅品 二經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有此二法涅槃界 云何為二 有餘涅槃界 無餘涅槃界 彼云何名為有餘涅槃界 於是 比丘滅五下分結 即彼般涅槃 不還來此世 是謂名為有餘涅槃界 彼云何名為無餘涅槃界 於是 比丘盡有漏成無漏 意解脫 智慧解脫 自身作證而自遊戲 生死已盡 梵行已立 更不受有 如實知之 是謂為無餘涅槃界 此二涅槃界 當求方便 至無餘涅槃界 雜阿含經 七三八經 此七覺分修習多修習 當得二果 得現法智有餘涅槃 及阿那含果 雜阿含經 七四 經 若比丘修習此七覺分 多修習已 當得七果 何等為七 謂現法智有餘涅槃 及命終時 若不爾者 五下分結盡 得中般涅槃 若不爾者 得生般涅槃 若不爾者 得無行般涅槃 若不爾者 得有行般涅槃 若不爾者 得上流般涅槃 阿毘達磨發智論 如契經說 有二涅槃界 謂有餘依涅槃界 及無餘依涅槃界 云何有餘依涅槃界 答若阿羅漢 諸漏永盡 壽命猶存 大種造色相續未斷 依五根身 心相續轉 有餘依故 諸結永盡 得獲觸證 名有餘依涅槃界 云何無餘依涅槃界 答即阿羅漢 諸漏永盡 壽命已滅 大種造色相續已斷 依五根身 心不復轉 無餘依故 諸結永盡 名無餘依涅槃界 1 註釋與引用 编辑 大毘婆沙論 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 謂契經說 有二涅槃界 一有餘依涅槃界 二無餘依涅槃界 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辨 云何有餘依涅槃界 云何無餘依涅槃界 彼是此論所依根本 彼所不分別者今皆應分別之 復次前說 云何擇滅 謂諸滅是離繫 此離繫是涅槃 然涅槃有二種 一有餘依 二無餘依 今欲分別此二差別 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 謂或有執 有餘依涅槃界有自性 無餘依涅槃界無自性 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有自性 或復有執 有餘依涅槃界是有漏 無餘依涅槃界是無漏 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無漏 或復有執 有餘依涅槃界是有為 無餘依涅槃界是無為 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無為 或復有執 有餘依涅槃界是善 無餘依涅槃界是無記 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善性 或復有執 有餘依涅槃界是道非道果 無餘依涅槃界是道果非道 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道果 或復有執 有餘依涅槃界是道果 無餘依涅槃界非道果 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俱是道果 或復有執 有餘依涅槃界是諦攝 無餘依涅槃界非諦攝 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諦攝 或復有執 有餘依涅槃界是無學 無餘依涅槃界非學非無學 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非學非無學 由此所說種種因緣故作斯論 云何有餘依涅槃界 答若阿羅漢諸漏永盡 壽命猶存 大種造色相續未斷 依五根身心相續轉 有餘依故 諸結永盡得獲觸證 名有餘依涅槃界 此中壽命者 謂命根 問何故不說眾同分耶 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 乃至廣說 復次應說而不說者 當知此義有餘 復次以命根眾同分俱是牽引業果 命根一向是異熟故 此中偏說依此有餘色心等轉 於中大種是所依故 最初說之 依此大種所造色生 依所造色心心所起 心是主故 此中偏說大種造色者 總顯色身依五根身 心相續者 顯心心所 亦有生等不相應行 難了知故 屬前法故 不別顯說 如是諸法相續未斷 所得諸結永盡 名有餘依涅槃界 有作是說 大種造色是身 五根是根 心相續是覺 此身根覺相續未斷 諸結永盡 名有餘依涅槃界 如契經說 身根覺未斷 名有餘依涅槃 有餘依故者 依有二種 一煩惱依 二生身依 此阿羅漢雖無煩惱依 而有生身依 復次依有二種 一染污依 二不染污依 此阿羅漢雖無染污依 而有不染污依故 所得諸結永盡 名有餘依涅槃界 得獲觸證 文字雖別同顯一義 云何無餘依涅槃界 答即阿羅漢諸漏永盡 壽命已滅 大種造色相續已斷 依五根身心不復轉 無餘依故 諸結永盡 名無餘依涅槃界 此中壽命已滅者 顯命根及眾同分已滅 俱是牽引業果故 且舉命根 當知亦即說眾同分 大種造色相續已斷者 總顯色身相續已斷 依五根身心不復轉者 顯心心所不復相續 不說生等義如前說 有作是說 大種造色者顯身 五根身者顯根 心相續者顯覺 如是色身心心所法 或身根覺 相續已斷 諸結永盡 名無餘依涅槃界 謂阿羅漢將般涅槃 身中風起令不調適 不調適故內火羸劣 火羸劣故所食不消 食不消故不起食欲 無食欲故不復飲食 不飲食故大種損減 大損減故造色諸根亦隨損減 根損減故心心所法無所依止不復相續 心心所法不相續故命根等斷 命等斷故名入涅槃 無餘依故者 無二種依 一無煩惱依 二無生身依 復次一無染污依 二無不染污依 無餘依故諸結永盡 名無餘依涅槃界 參見 编辑涅槃 無餘涅槃界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有餘涅槃界 amp oldid 7528421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