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色 (佛教)

 五蘊(pañca khandha)
依據巴利聖典
 
 
(rūpa)
  四大種
(mahābhūta)
 
 
 
 
(phassa)
 
 

(viññāna)
 
 
 
 
 


 
 
 
  心所(cetasika)  
 

(vedanā)
 
 
 

(sañña)
 
 
 

(saṅkhāra)
 
 
 
 
 Source: MN 109 (Thanissaro, 2001)  | ; 示意圖詳情

梵語रूप羅馬化:rūpa巴利語रूप羅馬化:rūpa泰語รูป羅馬化:rûup標準藏語གཟུགས羅馬化:gzugs),是佛教婆羅門教基本概念[1],在佛教中,與併舉,稱為「名色」,而是為十二因緣之一;又在五取蘊之中,稱為色蘊色阴色受阴色身

概論

在《阿含經》中,以很多方式來解說色

色,为变碍[3],占有一定空间、互相障礙,且会轉易变坏者,称之为色[4][5];而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的聚集,称为色蕴,即有质碍、变碍诸法之类聚[6]。色蘊體性為:生滅,無常,苦,空,無我[7]

說一切有部派系闡述

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立色蘊種類為十一種色法:五根、五塵、法處所攝色[8]四大種攝於觸處[9]

  • 五根: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又名五色根,此處所說五根不同於能生一切善法的「信、進、念、定、慧」五根。眼等五識之所依,故名「根」。根亦名身[10],此處所說「五根」指的是眼睛、鼻子等身體的五種器官。譬如眼識的生起,必須有「眼根」為其所依。眼根,乃能見色塵,即眼所見山河大地、青黃赤白、男女形貌等,眼識之所依,故名眼根。
  • 法處所攝色:與某人見面時,覺得其人「威儀具足、氣質優雅柔美」,或「舉止粗魯、令人討厭」等,此「姿態神韻」等稱為「無表色」,諸「無表色」皆為「法處所攝色」[11]

經量部等立色為意識的俱生別依[12]

南傳上座部闡述

在《巴利三藏》中,佛陀對色蘊有详细的解释。色蘊,包括“色”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3]。而其中的“色”包括两类,一類是地、水、火、風四大種[14];另一類则是二十四種四大種所造色[15]

28种色法 Rūpa
十八种完成色
(一)元素色(大种) 1.地界
2.水界
3.火界
4.风界
(二)净色 5.眼净色
6.耳净色
7.鼻净色
8.舌净色
9.身净色
(三)境色 10.颜色
11.声音
12.气味
13.味道(* 加 接触=地、火、风三界)
(四)性根色 14.女根色
15.男根色
(五)心色 16.心所依处
(六)命色 17.命根色
(七)食色 18.段食(营养)
十种不完成色(anipphannarūpa)
(八)界限色 19.空界
(九)表色 20.身表
21.语表
(十)变化色 22.色轻快性
23.色柔软性
24.色适业性(*加身表色、语表色)
(十一)相色 25.色积集
26.色相续
27.色老性
28.色无常性


參考條目

参考文献

  1. ^ 徐梵澄譯《大林間奧義書·第一分·第六婆羅門書》:「唯然,此世界三重,名、色、業是也。其屬於名者:所謂語言者,名之頌讚也;蓋一切名皆起乎是。是即其三曼也,蓋於一切名而皆等平。是其祈禱,蓋支持一切名也。其次屬於色者:所謂眼者,其頌讚也;蓋一切色皆起乎是。是即三曼也,蓋於一切色而皆等平。是其祈禱,蓋支持一切色也。其次屬於業者:所謂身者,其頌讚也;蓋一切業皆起乎是。是即三曼也,蓋於一切業而皆等平。是其祈禱,蓋支持一切業也。是雖三重也,然而為一,即“自我”也。自我雖一,即是此三。是即永生,而為真實所掩。生命(氣息),永生也;名色,真實也。以斯二者而生命隱矣。」
    黃寶生譯《大森林奧義書·第一章·第六梵書》:「確實,這個世界有三重:名稱(“名”)、形態(“色”)、和行動(“業”)。其中,語言是那些名稱的讚歌(uktha),因為一切名稱出自(utthiṣṭhanti)語言。語言是它們的娑摩(sāman),因為語言等同(sama)於一切名稱。語言是它們的梵(brahman),因為語言支撐(bibharti)一切名稱。然後,眼睛是那些形態的讚歌,因為一切形態出自眼睛。眼睛是它們的娑摩,因為眼睛等同於一切形態。眼睛是它們的梵,因為眼睛支撐一切形態。然後,身體是那些行動的讚歌,因為一切行動出自身體。身體是它們的娑摩,因為身體等同於一切行動。身體是它們的梵,因為身體支撐一切行動。這是三者,也是唯一者自我。自我是唯一者,也是這三者。它是由真實掩蓋的永生者。確實,生命氣息是永生者,名稱和形態是真實。它倆掩蓋生命氣息。」
  2. ^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3. ^ 《雜阿含經》卷2〈35經〉:「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變易之法,厭、離欲、滅、寂、沒。』」
  4. ^ 《俱舍論》卷1:「何故此蘊無表,為後說為色耶?由變壞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由變壞故名色取蘊。』誰能變壞,謂手觸故即便變壞,乃至廣說。變壞即是可惱壞義。故義品中作如是說:『趣求諸欲人,常起於希望,諸欲若不遂,惱壞如箭中。』色復云何欲所惱壞,欲所擾惱變壞生故。有說,變礙故名為色。」
  5. ^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44:「變礙故名為色。」
  6. ^ 大毗婆沙论》(七十四卷):“问:色蕴云何?答:如契经说:诸所有色,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余经复说:云何色蕴?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
    《集异门论》(卷十一):“云何色蕴?答: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此中诸所有色者:云何名为诸所有色?答:尽所有色。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如是名为诸所有色。复次尽所有色。谓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如是名为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者:云何过去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色。云何未来色?答:若色,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名未来色。云何现在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名现在色。若内若外者:云何内色?答:若色,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内色。云何外色?答:若色,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续。若非情数。是名外色。若粗若细者:云何施设粗色细色?答:观待施设粗色细色。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无见有对色;则有见有对色名粗。若观待有见有对色;则无见有对色名细。若观待无见无对色;则无见有对色名粗;若观待无见有对色;则无见无对色名细。若观待色界色;则欲界色名麤。若观待欲界色;则色界色名细。若观待不系色;则色界色名粗。若观待色界色;则不系色名细。如是施设粗色细色。如是名为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色胜色?答:观待施设劣色胜色。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有覆无记色;则不善色名劣。若观待不善色;则有覆无记色名胜。若观待无覆无记色;则有覆无记色名劣。若观待有覆无记色;则无覆无记色名胜。若观待有漏善色;则无覆无记色名劣。若观待无覆无记色;则有漏善色名胜。若观待无漏善色;则有漏善色名劣。若观待有漏善色;则无漏善色名胜。若观待色界色;则欲界色名劣。若观待欲界色;则色界色名胜。若观待不系色;则色界色名劣。若观待色界色;则不系色名胜。如是施设劣色胜色。如是名为若劣若胜。若远若近者:云何远色?答:过去未来色。云何近色?答:现在色。复次云何远色?答:若色,过去,非无间灭。若色,未来,非现前起。是名远色。云何近色?答:若色,过去,无间已灭。若色,未来,现前正起。是名近色。如是名为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为一聚?答:推度思惟称量观察,集为一聚。是故名为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者:云何说名色蕴?答:于此色蕴,显色显蕴显身显聚。是故名为说名色蕴。”
  7. ^ 《雜阿含經》卷2:「「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CBETA, T02, no. 99, p. 7, b23-28)
  8. ^ 大毘婆沙論》:「問:有色法云何?答:謂:十處、一處少分;十處者,謂: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處;一處少分者,謂:法處少分。問無色法云何?答:謂一處、一處少分;一處者,謂:意處;一處少分者,謂:法處少分。
    問:此中何等名有色法?無色法耶?答:……復次、若法體是四大種,或是四大種所造者,名有色法。若法體非四大種,或非四大種所造者,名無色法。……問:墮法處色,何不攝在十色處中?答:若色,可以剎那、極微,而分析者,立十色處。墮法處色,雖有剎那可分析義,而無極微可分析義故,不攝在十色處中。復次、若色,可作五識所依,及所緣者,立十色處。墮法處色,不與五識,作所依緣故,不攝在十色處中。復次、若色有障礙,可立十色處。墮法處色,既無障礙故,不攝在十色處中。」
    「色處,有二十種,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雲、烟、塵、霧,影、光、明、闇,有說:色處有二十一,謂:前二十,及空一顯色。如是諸色,或有顯故可知,非形故,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闇,及空一顯色。或有形故可知,非顯故,謂:身表業。或有顯、形故可知,謂:餘十二種色。若非顯、形故可知者,無也。」
    「聲處,有八種,謂: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此各有二,謂:有情名聲,非有情名聲;此復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故成八種。」
    「香處,有四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不平等香。」
    「味處,有六種,謂:甘,酢,醎,辛,苦,淡。」
    「觸處,有十一種,謂:四大種,滑性、澁性,輕性、重性,冷性、飢性、渴性。」
    「法處,有七種,謂:前四蘊,及三無為。於色蘊中,取無表色;三無為者,謂:虛空,擇滅,非擇滅。」
    順正理論》:「有說:色有二十一種,空一顯色,第二十一,此即空界色之差別。」「空一顯者,謂:見空中,蘇迷盧山,所現純色。豈影等色,有種種顯,而但說此是一顯耶?不爾,云何?以影等色,與地等顯,和雜難辯,不可別見,依不純義,說非一顯。此空界色,無別所依,以純可見,故名一顯。」
    俱舍论》(卷一):“色蕴者何?颂曰:色者唯五根五境及无表。论曰:言五根者,所谓眼耳鼻舌身根。言五境者,卽是眼等五根境界。所谓色声香味所触。及无表者:谓无表色。唯依此量,立色蕴名。”
    《瑜伽師地論》卷25:「謂言色者,即十色處,及墮法處所攝眾色,是名色蘊。」(CBETA, T30, no. 1579, p. 419, a27-28)
  9. ^ 大毘婆沙論》:「觸處,實事有十一種,謂:四大種,及七種造觸。七種造觸者,謂:滑、澁,輕、重,冷、飢、渴。滑謂:細軟,澁謂:麁強。輕謂:不可稱,重謂:可稱。冷謂:此所逼,便起暖求;飢謂:此所逼,便起食欲;渴謂:此所逼,便起飲欲。」
  10.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8
  11. ^ 《薩婆多宗五事論》卷1:「何等名為諸無表色,謂法處所攝色。」
  12. ^ 攝大乘論無性釋》:「經部所立:色為意識俱生別依,此不成就,不應道理,以就思擇、隨念分別,應一切時無分別故。由此道理,餘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識別依,亦不成就,如所說過,恒隨逐故,譬如依止色根諸識,如是難通,應廣決擇。」
    玄奘成唯識論》:「不可說色為彼(意識)所依,意非色故,意識應無隨念、計度二分別故。」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論:『表既實無,無表寧實?』述曰:第二例破無表亦無。……若大眾法密部,別立無表色,謂:身勇、身精進,若心勇等心所攝。上座胸中色物,亦法處攝。今例破之。」
  13. ^ 巴利三藏·相應部》(卷22,第48章):“諸比庫!所有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色蘊。”
  14. ^ 清淨道論·第十一品》:“堅硬相的是地界……於此身中,堅性或固性的是地界。”“粘結相的是水界……於此身中,粘結性或流動性的是水界。”“遍熟相的是火界……於此身中,遍熟性或暖熱性的是火界”“支持相的是風界……於此身中,支持性或浮動性的是風界”。”
  15. ^ 它們分別是:眼、耳、鼻、舌、身五種淨色;色、聲、香、味四種境色;女根色、男根色兩種性根色;心所依處;命根色;營養;空界;身表、語表兩種表色;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三種變化色;色集聚、色相續、色老性、色無常性四種相色。详见《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六章“色之概要”。

佛教, 五蘊, pañca, khandha, 依據巴利聖典, rūpa, 四大種, mahābhūta, phassa, viññāna, 心所, cetasika, vedanā, sañña, saṅkhāra, source, thanissaro, 2001, 示意圖詳情色, 梵語, 羅馬化, rūpa, 巴利語, 羅馬化, rūpa, 泰語, 羅馬化, rûup, 標準藏語, གཟ, གས, 羅馬化, gzugs, 是佛教與婆羅門教基本概念, 在佛教中, 與名併舉, 稱為, 名色, 而是為十二因緣之一,. 五蘊 panca khandha 依據巴利聖典 色 rupa 四大種 mahabhuta 觸 phassa 識 vinnana 心所 cetasika 受 vedana 想 sanna 行 saṅkhara Source MN 109 Thanissaro 2001 示意圖詳情色 梵語 र प 羅馬化 rupa 巴利語 र प 羅馬化 rupa 泰語 rup 羅馬化 ruup 標準藏語 གཟ གས 羅馬化 gzugs 是佛教與婆羅門教基本概念 1 在佛教中 與名併舉 稱為 名色 而是為十二因緣之一 又在五取蘊之中 稱為色蘊 色阴 色受阴 色身 目录 1 概論 2 說一切有部派系闡述 3 南傳上座部闡述 4 參考條目 5 参考文献概論 编辑在 阿含經 中 以很多方式來解說色 色蘊 為五蘊之一 2 色處 又稱色根 為六處之一 也是十八界之一 名色 十二因缘之一 色界 三界之一 色 为变碍 3 占有一定空间 互相障礙 且会轉易变坏者 称之为色 4 5 而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的聚集 称为色蕴 即有质碍 变碍诸法之类聚 6 色蘊體性為 生滅 無常 苦 空 無我 7 說一切有部派系闡述 编辑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立色蘊種類為十一種色法 五根 五塵 法處所攝色 8 四大種攝於觸處中 9 五根 指眼根 耳根 鼻根 舌根 身根 又名五色根 此處所說五根不同於能生一切善法的 信 進 念 定 慧 五根 眼等五識之所依 故名 根 根亦名身 10 此處所說 五根 指的是眼睛 鼻子等身體的五種器官 譬如眼識的生起 必須有 眼根 為其所依 眼根 乃能見色塵 即眼所見山河大地 青黃赤白 男女形貌等 眼識之所依 故名眼根 法處所攝色 與某人見面時 覺得其人 威儀具足 氣質優雅柔美 或 舉止粗魯 令人討厭 等 此 姿態神韻 等稱為 無表色 諸 無表色 皆為 法處所攝色 11 經量部等立色為意識的俱生別依 12 南傳上座部闡述 编辑在 巴利三藏 中 佛陀對色蘊有详细的解释 色蘊 包括 色 的过去 未来 现在 内外 粗细 优劣 远近等等 13 而其中的 色 包括两类 一類是地 水 火 風四大種 14 另一類则是二十四種四大種所造色 15 28种色法 Rupa 十八种完成色 一 元素色 大种 1 地界2 水界3 火界4 风界 二 净色 5 眼净色6 耳净色7 鼻净色8 舌净色9 身净色 三 境色 10 颜色11 声音12 气味13 味道 加 接触 地 火 风三界 四 性根色 14 女根色15 男根色 五 心色 16 心所依处 六 命色 17 命根色 七 食色 18 段食 营养 十种不完成色 anipphannarupa 八 界限色 19 空界 九 表色 20 身表21 语表 十 变化色 22 色轻快性23 色柔软性24 色适业性 加身表色 语表色 十一 相色 25 色积集26 色相续27 色老性28 色无常性參考條目 编辑五蘊 色蘊 受蘊 想蘊 行蘊 識蘊 名色 五根加上意根就是六根参考文献 编辑 徐梵澄譯 大林間奧義書 第一分 第六婆羅門書 唯然 此世界三重 名 色 業是也 其屬於名者 所謂語言者 名之頌讚也 蓋一切名皆起乎是 是即其三曼也 蓋於一切名而皆等平 是其祈禱 蓋支持一切名也 其次屬於色者 所謂眼者 其頌讚也 蓋一切色皆起乎是 是即三曼也 蓋於一切色而皆等平 是其祈禱 蓋支持一切色也 其次屬於業者 所謂身者 其頌讚也 蓋一切業皆起乎是 是即三曼也 蓋於一切業而皆等平 是其祈禱 蓋支持一切業也 是雖三重也 然而為一 即 自我 也 自我雖一 即是此三 是即永生 而為真實所掩 生命 氣息 永生也 名色 真實也 以斯二者而生命隱矣 黃寶生譯 大森林奧義書 第一章 第六梵書 確實 這個世界有三重 名稱 名 形態 色 和行動 業 其中 語言是那些名稱的讚歌 uktha 因為一切名稱出自 utthiṣṭhanti 語言 語言是它們的娑摩 saman 因為語言等同 sama 於一切名稱 語言是它們的梵 brahman 因為語言支撐 bibharti 一切名稱 然後 眼睛是那些形態的讚歌 因為一切形態出自眼睛 眼睛是它們的娑摩 因為眼睛等同於一切形態 眼睛是它們的梵 因為眼睛支撐一切形態 然後 身體是那些行動的讚歌 因為一切行動出自身體 身體是它們的娑摩 因為身體等同於一切行動 身體是它們的梵 因為身體支撐一切行動 這是三者 也是唯一者自我 自我是唯一者 也是這三者 它是由真實掩蓋的永生者 確實 生命氣息是永生者 名稱和形態是真實 它倆掩蓋生命氣息 增一阿含经 卷二十七 色如聚沫 受如浮泡 想如野马 行如芭蕉 识为幻法 雜阿含經 卷2 35經 佛告比丘 善哉 善哉 色是無常 變易之法 厭 離欲 滅 寂 沒 俱舍論 卷1 何故此蘊無表 為後說為色耶 由變壞故 如世尊說 苾芻當知 由變壞故名色取蘊 誰能變壞 謂手觸故即便變壞 乃至廣說 變壞即是可惱壞義 故義品中作如是說 趣求諸欲人 常起於希望 諸欲若不遂 惱壞如箭中 色復云何欲所惱壞 欲所擾惱變壞生故 有說 變礙故名為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卷44 變礙故名為色 大毗婆沙论 七十四卷 问 色蕴云何 答 如契经说 诸所有色 皆是四大种 及四大种所造 余经复说 云何色蕴 诸所有色 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 若内 若外 若粗 若细 若劣 若胜 若远 若近 如是一切 略为一聚 说名色蕴 集异门论 卷十一 云何色蕴 答 诸所有色 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 若内 若外 若粗 若细 若劣 若胜 若远 若近 如是一切 略为一聚 说名色蕴 此中诸所有色者 云何名为诸所有色 答 尽所有色 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 如是名为诸所有色 复次尽所有色 谓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 如是名为诸所有色 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者 云何过去色 答 若色 已起 已等起 已生 已等生 已转 已现转 已聚集 已出现 落谢 过去 尽灭离变 过去性 过去类 过去世摄 是名过去色 云何未来色 答 若色 未已起 未已等起 未已生 未已等生 未已转 未已现转 未聚集 未出现 未来性 未来类 未来世摄 是名未来色 云何现在色 答 若色 已起 已等起 已生 已等生 已转 已现转 聚集出现 住 未已谢 未已尽灭 未已离变 和合现前 现在性 现在类 现在世摄 是名现在色 若内若外者 云何内色 答 若色 在此相续 已得不失 是名内色 云何外色 答 若色 在此相续 或本未得 或得已失 若他相续 若非情数 是名外色 若粗若细者 云何施设粗色细色 答 观待施设粗色细色 复如何等 答 若观待无见有对色 则有见有对色名粗 若观待有见有对色 则无见有对色名细 若观待无见无对色 则无见有对色名粗 若观待无见有对色 则无见无对色名细 若观待色界色 则欲界色名麤 若观待欲界色 则色界色名细 若观待不系色 则色界色名粗 若观待色界色 则不系色名细 如是施设粗色细色 如是名为若粗若细 若劣若胜者 云何施设劣色胜色 答 观待施设劣色胜色 复如何等 答 若观待有覆无记色 则不善色名劣 若观待不善色 则有覆无记色名胜 若观待无覆无记色 则有覆无记色名劣 若观待有覆无记色 则无覆无记色名胜 若观待有漏善色 则无覆无记色名劣 若观待无覆无记色 则有漏善色名胜 若观待无漏善色 则有漏善色名劣 若观待有漏善色 则无漏善色名胜 若观待色界色 则欲界色名劣 若观待欲界色 则色界色名胜 若观待不系色 则色界色名劣 若观待色界色 则不系色名胜 如是施设劣色胜色 如是名为若劣若胜 若远若近者 云何远色 答 过去未来色 云何近色 答 现在色 复次云何远色 答 若色 过去 非无间灭 若色 未来 非现前起 是名远色 云何近色 答 若色 过去 无间已灭 若色 未来 现前正起 是名近色 如是名为若远若近 如是一切 略为一聚者 云何一切略为一聚 答 推度思惟称量观察 集为一聚 是故名为如是一切略为一聚 说名色蕴者 云何说名色蕴 答 于此色蕴 显色显蕴显身显聚 是故名为说名色蕴 雜阿含經 卷2 色非是我 若色是我者 不應於色病 苦生 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 不令如是 以色無我故 於色有病 有苦生 亦得於色欲令如是 不令如是 受 想 行 識亦復如是 比丘 於意云何 色為是常 為無常耶 CBETA T02 no 99 p 7 b23 28 大毘婆沙論 問 有色法云何 答 謂 十處 一處少分 十處者 謂 眼 耳 鼻 舌 身 色 聲 香 味 觸 處 一處少分者 謂 法處少分 問無色法云何 答 謂一處 一處少分 一處者 謂 意處 一處少分者 謂 法處少分 問 此中何等名有色法 無色法耶 答 復次 若法體是四大種 或是四大種所造者 名有色法 若法體非四大種 或非四大種所造者 名無色法 問 墮法處色 何不攝在十色處中 答 若色 可以剎那 極微 而分析者 立十色處 墮法處色 雖有剎那可分析義 而無極微可分析義故 不攝在十色處中 復次 若色 可作五識所依 及所緣者 立十色處 墮法處色 不與五識 作所依緣故 不攝在十色處中 復次 若色有障礙 可立十色處 墮法處色 既無障礙故 不攝在十色處中 色處 有二十種 謂 青 黃 赤 白 長 短 方 圓 高 下 正 不正 雲 烟 塵 霧 影 光 明 闇 有說 色處有二十一 謂 前二十 及空一顯色 如是諸色 或有顯故可知 非形故 謂 青 黃 赤 白 影 光 明 闇 及空一顯色 或有形故可知 非顯故 謂 身表業 或有顯 形故可知 謂 餘十二種色 若非顯 形故可知者 無也 聲處 有八種 謂 執受大種因聲 非執受大種因聲 此各有二 謂 有情名聲 非有情名聲 此復各有 可意 不可意別 故成八種 香處 有四種 謂 好香 惡香 平等香 不平等香 味處 有六種 謂 甘 酢 醎 辛 苦 淡 觸處 有十一種 謂 四大種 滑性 澁性 輕性 重性 冷性 飢性 渴性 法處 有七種 謂 前四蘊 及三無為 於色蘊中 取無表色 三無為者 謂 虛空 擇滅 非擇滅 順正理論 有說 色有二十一種 空一顯色 第二十一 此即空界色之差別 空一顯者 謂 見空中 蘇迷盧山 所現純色 豈影等色 有種種顯 而但說此是一顯耶 不爾 云何 以影等色 與地等顯 和雜難辯 不可別見 依不純義 說非一顯 此空界色 無別所依 以純可見 故名一顯 俱舍论 卷一 色蕴者何 颂曰 色者唯五根五境及无表 论曰 言五根者 所谓眼耳鼻舌身根 言五境者 卽是眼等五根境界 所谓色声香味所触 及无表者 谓无表色 唯依此量 立色蕴名 瑜伽師地論 卷25 謂言色者 即十色處 及墮法處所攝眾色 是名色蘊 CBETA T30 no 1579 p 419 a27 28 大毘婆沙論 觸處 實事有十一種 謂 四大種 及七種造觸 七種造觸者 謂 滑 澁 輕 重 冷 飢 渴 滑謂 細軟 澁謂 麁強 輕謂 不可稱 重謂 可稱 冷謂 此所逼 便起暖求 飢謂 此所逼 便起食欲 渴謂 此所逼 便起飲欲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卷8 薩婆多宗五事論 卷1 何等名為諸無表色 謂法處所攝色 攝大乘論無性釋 經部所立 色為意識俱生別依 此不成就 不應道理 以就思擇 隨念分別 應一切時無分別故 由此道理 餘部所立 胸中色物意識別依 亦不成就 如所說過 恒隨逐故 譬如依止色根諸識 如是難通 應廣決擇 玄奘 成唯識論 不可說色為彼 意識 所依 意非色故 意識應無隨念 計度二分別故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論 表既實無 無表寧實 述曰 第二例破無表亦無 若大眾 法密部 別立無表色 謂 身勇 身精進 若心勇等心所攝 上座胸中色物 亦法處攝 今例破之 巴利三藏 相應部 卷22 第48章 諸比庫 所有色之過去 未來 現在 內 外 粗 細 劣 勝 遠 近者 名為色蘊 清淨道論 第十一品 堅硬相的是地界 於此身中 堅性或固性的是地界 粘結相的是水界 於此身中 粘結性或流動性的是水界 遍熟相的是火界 於此身中 遍熟性或暖熱性的是火界 支持相的是風界 於此身中 支持性或浮動性的是風界 它們分別是 眼 耳 鼻 舌 身五種淨色 色 聲 香 味四種境色 女根色 男根色兩種性根色 心所依處 命根色 營養 空界 身表 語表兩種表色 色輕快性 色柔軟性 色適業性三種變化色 色集聚 色相續 色老性 色無常性四種相色 详见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第六章 色之概要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色 佛教 amp oldid 6796567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