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夸克

夸克(英語:quark)意譯為層子[1],是一種基本粒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夸克互相結合,形成一種複合粒子,叫強子,強子中最穩定的是質子中子,它們是構成原子核的單元[2]。由於一種叫“夸克禁閉”的現象,夸克不能夠直接被觀測到,或是被分離出來;只能夠在強子裏面找到夸克[3][4]。因為這個原因,人類對夸克的所知大都是來自對強子的觀測。

夸克
由二個上夸克及一個下夸克所構成的質子
组成基本粒子
費米子
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
基本相互作用電磁力重力
符号q
反粒子反夸克 (q)
理论默里·蓋爾曼 (1964年)
喬治·茨威格 (1964年)
发现史丹佛線性加速器中心
(約1968年)
类型6種
電荷+23 e, −13 e
色荷
自旋12
CAS号12585-73-8  [失效連結]

目前已知夸克共有六種“”,分別是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夸克頂夸克底夸克[5]。上夸克及下夸克的質量是所有夸克中最低的。較重的夸克會通過一個叫粒子衰變的過程,來迅速地變成上或下夸克。粒子衰變是一個從高質量態變成低質量態的過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上及下夸克一般來說很穩定,所以它們在宇宙中很常見,而奇、粲、頂及底則只能經由高能粒子的碰撞產生(例如宇宙射線粒子加速器)。

夸克有着多種不同的內在特性,包括電荷色荷自旋質量等。在標準模型中,夸克是唯一一種能經受全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基本相互作用有時會被稱為“基本力”(電磁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夸克同時是現時已知唯一一種基本電荷整數的粒子。夸克每一種味都有一種對應的反粒子,叫反夸克,它跟夸克的不同之處,只在於它的一些特性跟夸克大小一樣但正負不同

夸克模型分別由默里·蓋爾曼喬治·茨威格於1964年獨立地提出[6]。引入夸克這一概念,是為了能更好地整理各種強子,而當時並沒有甚麼能證實夸克存在的物理證據,直到1968年SLAC開發出深度非彈性散射英语Deep inelastic scattering實驗為止[7][8]。夸克的六種味已經全部被加速器實驗所觀測到;而於1995年在費米實驗室被觀測到的頂夸克,是最後發現的一種[6]

分類

 
標準模型中的粒子有六種是夸克(圖中用紫色表示)。左邊的三行中,每一行構成物質的一

標準模型是描述所有已知基本粒子的理論框架[9]。此模型包含六種的夸克(
q
):
u
)、
d
)、
s
)、
c
)、
b
)及
t
[5]。夸克的反粒子反夸克,在對應的夸克符號上加一橫作為標記,例如
u
代表反上夸克。跟一般反物質一樣,反夸克跟對應的夸克有着相同的質量、平均壽命自旋,但兩者的電荷及其他的正負則相反[10]

夸克的自旋為12,因此根據自旋統計定理,它們是費米子。它們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即兩個相同的費米子,不能同時擁有相同的量子態。這點跟玻色子相反(擁有整數自旋的粒子),在相同的量子態上,相同的玻色子沒有數量限制[11]。跟輕子不同的是,夸克擁有色荷,因此它們會參與強相互作用。因為這種夸克間吸引力的關係,而形成的複合粒子,叫做“強子”(見下文強相互作用與色荷部份)。

在強子中決定量子數的夸克叫“價夸克”;除了這些夸克,任何強子都可以含有無限量的(或“”)夸克、反夸克,及不影響其量子數的膠子[12]。強子分兩種:帶三個價夸克的重子,及帶一個價夸克和一個反價夸克的介子[13]。最常見的重子是質子和中子,它們是構成原子核的基礎材料[14]。我們已經知道有很多不同的強子(見重子列表介子列表),它們的不同點在於其所含的夸克,及這些內含物所賦予的性質。而含有更多價夸克的“奇異”強子,如四夸克粒子
q

q

q

q
)及五夸克粒子
q

q

q

q

q
),目前仍在理論階段[15],它們的存在仍未被證實[註 1][15][16]

基本費米子被分成三,每一代由兩個輕子和兩個夸克組成。第一代有上及下夸克,第二代有奇及魅夸克,而第三代則有頂及底夸克。過去所有搜尋第四代基本粒子的研究均以失敗告終[17],又有有力的間接證據支持不會有超過三代[註 2][18]。代數較高的粒子,一般會有較大的質量及較低的穩定性,於是它們會通過弱相互作用衰變成代數較低的粒子。在自然中,只有第一代夸克(上及下)是常見的。較重的夸克只能通過高能碰撞來生成(例如宇宙射線),而且它們很快就會衰變;然而,科學家們相信大霹靂後,第一秒的最早部份會存有重夸克,那時宇宙處於溫度及密度極高的狀態(夸克時期)。重夸克的實驗研究都在人工的環境下進行,例如粒子加速器[19]

同時擁有電荷、質量、色荷及味,夸克是唯一一種能經受現代物理全部四種相互作用的已知粒子,這四種作用為:電磁、重力、強相互作用及弱相互作用[14]。對於個別粒子的相互作用而言,除非是在極端的能量(普朗克能量)及距離尺度(普朗克距離)下,重力實在是小得微不足道。然而,由於現時仍沒有成功的量子重力理論,所以標準模型並不描述重力。

關於六種夸克味更完整的概述,可見於下文中的列表

歷史

 
默里·盖尔曼,攝於2007年的TED大會。蓋爾曼與喬治·茨威格在1964年提出了夸克模型。

夸克模型於1964年由物理學家默里·蓋爾曼[20]喬治·茨威格(George Zweig)[21][22]獨立提出[6]。在這個提案前不久的1961年,蓋爾曼提出了一種粒子分類系統,叫“八重道”——或技術上應叫特殊么正群味對稱[23]。以色列物理學家尤瓦勒·內埃曼英语Yuval Ne'eman(Yuval Ne'eman),在同年亦獨立地開發出一套跟八重道相近的理論[24][25]

在夸克理論的初期,當時的“粒子園”除了其他各種粒子,還包括了許多強子。蓋爾曼和茨威格假定它們不是基本粒子,而是由夸克和反夸克組成的。在他們的模型中,夸克有三種味,分別是,他們把電荷及自旋等性質都歸因於這些味[20][21][22]。初時物理學界對於這份提案的意見不一。當時學界對於夸克的本質有所爭論,一方認為夸克是物理實體,另一方則認為,它只是用來解釋當時未明物理的抽象概念而已[26]

在一年之內,就有人提出了蓋爾曼-茨威格模型的延伸方案。謝爾登·李·格拉肖詹姆斯·布約肯英语James Bjorken(James Bjorken)預測有第四種夸克存在,他們把它叫做“粲”。加上第四種夸克的原因有三:一、能更好地描述弱相互作用(導致夸克衰變的機制);二、夸克的數量會變得與當時已知的輕子數量一樣;三、能產生一條質量方程英语Mass formula,可以計算出已知介子的質量[27]

史丹佛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深度非彈性散射英语Deep inelastic scattering實驗在1968年指出,質子含有比自己小得多的點狀物,因此質子並非基本粒子[7][8][28]。物理學家當時並不願意把這些物體視為夸克,反而叫它們做“部分子”(parton)——一個由理查德·費曼所創造的新詞[29][30][31]:42隨着更多的發現,在SLAC所觀測到的粒子後來被鑑定為上及下夸克[32]:556。不過,“部分子”一詞到現在還在使用,是重子構成物(夸克、反夸克和膠子)的總稱。

奇夸克的存在由SLAC的散射實驗間接證實:奇夸克不但是蓋爾曼和茨威格三夸克模型的必要部份,而且還解釋到1947年從宇宙射線中發現的
K

π
強子[33]

在1971年的一份論文中,格拉肖、約翰·李爾普羅斯盧奇亞諾·馬伊阿尼(Luciano Maiani)一起對當時尚未發現的魅夸克,提出更多它存在的理據[34][31]:44。到1973年,小林誠益川敏英指出再加一對夸克,就能解釋實驗中觀測到的CP破壞[註 3][35],於是夸克應有的味被提昇到現時的六種。

魅夸克在1974年被兩個研究小組幾乎同時發現(見十一月革命)——一組在SLAC,由伯頓·里克特領導;而另一組則在布魯克哈芬國家實驗室,由丁肇中領導。觀測到的魅夸克在介子裏面,與一個反魅夸克束縛(Bound state)在一起。兩組分別為這種介子起了不同的名子:J及ψ;因此這種粒子的正式名子叫J/ψ介子。這個發現終於使物理學界相信夸克模型是正確的[31]

在之後的幾年,有一些把夸克數量增至六個的提案。其中,以色列物理學家哈伊姆·哈拉里英语Haim Harari(Haim Harari)在1975年的論文[36]中,最早把加上的夸克命名為“”及“[37]:31-33

底夸克在1977年被利昂·萊德曼領導的費米實驗室研究小組觀測到[38][39]。這是一個代表頂夸克存在的有力徵兆:沒有頂夸克的話,底夸克就沒有伴侶。然而一直都沒有觀測到頂夸克,直至1995年,終於被費米實驗室CDF英语Collider Detector at Fermilab[40]英语D0 experiment小組[41]觀測到[6]。它的質量比之前預料的要大得多[37]:144——幾乎跟原子一樣重[42]

命名

蓋爾曼原本想用鴨的叫聲來命名夸克[43]。開始時他並不太確定自己這個新詞的實際拼法,直到他在詹姆斯·喬伊斯小說《芬尼根的守灵夜》裏面找到“夸克”這個詞:

蓋爾曼在其著作《夸克與美洲豹英语The Quark and the Jaguar》中,更詳細地述說了夸克這個詞的由來[46]

茨威格則用“埃斯”(Ace)來稱呼他所理論化的粒子,但是在夸克模型被廣泛接納時,蓋爾曼的用詞就變得很有名[47]。很多中国物理学家则称夸克为“层子”,在台灣亦曾翻譯「虧子」,但並不普遍使用。

夸克味的命名都是有原因的。上及下夸克被這樣叫,是源於同位旋的上及下分量,而它們確實各自帶有這樣一個量[48]。奇夸克這個名字,是因為它們是在宇宙射線的奇異粒子中被發現的,發現奇異粒子的時候還沒有夸克理論;它們被視為“奇異”,是因為它們的壽命不尋常地長[49]。跟布約肯一起提出魅夸克的格拉肖說過:“我們把它叫魅夸克,是因為在構建它的過程中,見到它為亞原子世界所帶來的對稱,我們被這種美迷住了,對成果感到很滿意。”[50]至於“頂”和“底”這兩個名字,哈拉里決定這樣做,是因為“它們是上及下夸克邏輯上的伙伴”[36][37][49]。在過往,底及頂夸克有時會分別被叫作“美”及“真”夸克,但這兩個名字現在已經很少人會用[51]:133

性質

電荷

夸克的電荷值為分數——基本電荷的−13倍或+23倍,隨味而定。上、粲及頂夸克(這三種叫“上型夸克”)的電荷為+23,而下、奇及底夸克(這三種叫“下型夸克”)的則為−13。反夸克與其所對應的夸克電荷相反;上型反夸克的電荷為−23,而下型反夸克的電荷則為+13。由於強子的電荷,為組成它的夸克的電荷總和,所以所有強子的電荷均為整數:三個夸克的組合(重子)、三個反夸克(反重子),或一個夸克配一個反夸克(介子),加起來電荷值都是整數[52]。例如,組成原子核的強子,中子和質子,其電荷分別為0及+1;中子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而質子則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14]

自旋

自旋是基本粒子的一種內在特性,它的方向是一項重要的自由度。在視像化時,有時它會被視為一沿着自己中軸轉動的物體(所以名叫“自旋”)。

自旋可以用向量來代表,其長度可用約化普朗克常數ħ來量度。量度夸克時,在任何軸上量度自旋的向量分量,結果皆為+ħ/2或−ħ/2;因此夸克是一種自旋12粒子[51]:80–90。沿某一軸(慣例上為z軸)上的旋轉分量,一般用上箭頭↑來代表+12,下箭頭↓來代表−12,然後在後加上味的符號。例如,一自旋為+12的上夸克可被寫成u↑[53]

弱相互作用

 
圖為β衰變費曼圖,時間箭頭向上。CKM矩陣(詳見下文)包含了β及其他夸克衰變的發生概率。

夸克只能通過弱相互作用,由一種味轉變成另一種味,弱相互作用是粒子物理學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任何上型的夸克(上、粲及頂夸克),都可以通過吸收或釋放一W玻色子,而變成下型的夸克(下、奇及底夸克),反之亦然。這種變味機制正是導致β衰變這種放射過程的原因,在β衰變中,一中子(
n
)“分裂”成一質子(
p
)、一電子
e
)及一反電中微子
ν
e
)(見右圖)。在β衰變發生時,中子(
u

d

d
)內的一下夸克在釋放一虛
W
玻色子後,隨即衰變成一上夸克,於是中子就變成了質子(
u

u

d
)。隨後
W
玻色子衰變成一電子及一反電中微子[31]:307ff

 
n
 
p
+
e
+
ν
e
(β衰變,重子標記)

u

d

d

u

u

d
+
e
+
ν
e
(β衰變,夸克標記)

β衰變及其逆過程“逆β過程”在醫學上都有常規性的應用,例如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這兩個過程在高能實驗中也有應用,例如中微子探測

 
圖為六種夸克間弱相互作用的強度。線的“深淺”由CKM矩陣的元決定。

儘管所有夸克的變味過程都一樣,每一種夸克都偏向於變成跟自己同一代的另一夸克。所有味變的這種相對趨勢,都是由一個數學表來描述,叫卡比博-小林-益川矩陣(CKM矩陣)。CKM矩陣內所有數值的大約大小如下[54]

 

其中Vij 代表一夸克味i 變成夸克味j(反之亦然)的可能性[註 4]

輕子(上圖β衰變中在W玻色子右邊的粒子)也有一個等效的弱相互作用矩陣,叫龐蒂科夫-牧-中川-坂田矩陣(PMNS矩陣)[55]。PMNS矩陣及CKM矩陣合起來能夠描述所有味變,但兩者間的關係並不明朗[56]

強相互作用與色荷

 
不论种类,强子的总色荷为零。

夸克有一種叫“色荷”的性質。色荷共分三種,可任意標示為“藍”、“綠”及“紅”[註 5]每一種色荷都有其對應的反色荷——“反藍”、“反綠”及“反紅”。每一個夸克都帶一種色,而每一個反夸克則帶一種反色。[57]

掌管夸克間吸引及排斥的系統,是由三種色的各種不同組合所負責,叫強相互作用,它是由一種叫膠子規範玻色子所傳遞的;下文中有關於膠子更詳細的討論。描述強相互作用的理論叫量子色動力學(QCD)。一個帶某色荷的夸克,可以和一個帶對應反色荷的反夸克,一起生成一束縛系統;三個(反)色荷各異的(反)夸克,也就是三種色每種一個,同樣也可以束縛在一起。兩個互相吸引的夸克會達至色中性:一夸克帶色荷ξ,加上一個帶色荷−ξ的反夸克,結合後色荷為零(或“白”色),成為一個介子。跟基本光學顏色疊加一樣,把三個色荷互不相同的夸克或三個這樣的反夸克組合在一起,就會同樣地得到“白”的色荷,成為一個重子或反重子[58]

在現代粒子物理學中,聯繫粒子相互作用的,是一種叫規範對稱空間對稱群(見規範場論)。色荷SU(3)(一般簡寫成SU(3)c)是夸克色荷的規範對稱,也是量子色動力學的定義對稱[32]:part III}。物理學定律不受空間的方向(如x、y及z)所限,即使座標軸旋轉到一個新方向,定律依然不變,量子色動力學的物理也一樣,不受三維色空間的方向影響,色空間的三個方向分別為藍、紅和綠。SU(3)c的色變與色空間的“旋轉”相對應(數學上,色空間是複數空間英语Complex space)。每一種夸克味,f,下面都有三種小分類fBfGfR,對應三種夸克色藍、綠和紅[59],形成一個三重態:一股有三個分量的量子場,並且在變換時遵從SU(3)c的基本表示[60]。這個時候SU(3)c應是局部的,這個要求換句話說,就是容許變換隨空間及時間而定,所以說這個局部表示決定了強相互作用的性質,尤其是有八種載力用膠子這一點[32]:part III[61]

質量

在提及夸克質量時,需要用到兩個詞:一個是“淨夸克英语Current quark質量”,也就是夸克本身的質量;另一個是“組夸克英语Constituent quark質量”,也就是淨夸克質量加上其周圍膠子場的質量[62]。這兩個質量的數值一般相差甚遠。一個強子中的大部份的質量,都屬於把夸克束縛起來的膠子,而不是夸克本身。儘管膠子的內在質量為零,它們擁有能量——更準確地,應為量子色動力學束縛能(QCBE)——就是它為強子提供了這麼多的質量(見狹義相對論中的質量)。例如,一個質子的質量約為938 MeV/c2,其中三個價夸克大概只有11 MeV/c2;其餘大部份質量都可以歸咎於膠子的QCBE[63][64]

標準模型假定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都是來自希格斯機制,而這個機制跟希格斯玻色子有關係。頂夸克有着很大的質量,一個頂夸克大約跟一個金原子核一樣重(~171 GeV/c2[63][65],而透過研究為甚麼頂夸克的質量那麼大,物理學家希望能找到更多有關於夸克,及其他基本粒子的質量來源[66]

性質列表

下表總結了六種夸克的關鍵性質。每種夸克味都有自己的一組味量子數同位旋I3)、魅數C)、奇異數S)、頂數T)及底數B′)),它們代表着夸克系統及強子的一些特性。因為重子由三個夸克組成,所以所有夸克的重子數B)均為+13。反夸克的話,電荷(Q)及其他味量子數(BI3CSTB′)都跟夸克的差一個正負號。質量和總角動量J;相等於點粒子的自旋)不會因為反粒子而變號。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夸克味的性質[63]
名稱 符號 質量(MeV/c2* J B Q I3 C S T B′ 反粒子 反粒子符號
第一代
u
1.7 to 3.3 12 +13 +23 +12 0 0 0 0 反上
u

d
4.1 to 5.8 12 +13 13 12 0 0 0 0 反下
d
下一代
第二代
c
1270+70
−90
12 +13 +23 0 +1 0 0 0 反粲
c

s
101+29
−21
12 +13 13 0 0 −1 0 0 反奇
s
下一代
第三代
t
172000±900  ±1,300  12 +13 +23 0 0 0 +1 0 反頂
t

b
4190+180
−60
12 +13 13 0 0 0 0 −1 反底
b
J = 總角動量B = 重子數Q = 電荷I3 = 同位旋, C = 魅數S = 奇異數T = 頂數B′ = 底數
* 像4190+180
−60
這樣的標記代表量測不確定度。以頂夸克為例,第一個不確定度是自然中的隨機,第二個是系統的

註:每一味夸克都具有紅、綠及藍三種色的版本,但對上表所列的性質而言,三種版本都一樣,故不列出。

相互作用中的夸克

就像量子色動力學所描述的,夸克間的強相互作用由膠子傳遞,膠子是無質量的向量英语Vector boson規範玻色子。每一個膠子帶有一種色及一種反色。在粒子相互作用的標準框架下(它是通用表述微擾理論的一部份),膠子通過發射與吸收虛粒子,不斷在夸克間進行交換。當膠子在夸克間轉換時,兩者的色荷都會改變;例如一紅夸克在發射出一紅-反綠膠子後,它就會變成綠夸克,又例如一綠夸克在吸收了一紅-反綠膠子,它就會變成紅夸克。因此,儘管夸克的色不斷在變,但是它們間的強相互作用是維持着的[67][68]:45-47[69]:85

由於膠子帶色荷,所以它們自己能發射及吸收其他膠子。因此導致“漸近自由”:當兩個夸克間的距離愈來愈近時,它們之間的色動束縛力就愈來愈弱[69]:400ff。相反地,當夸克間的距離愈來愈遠時,束縛力就愈來愈強。色場開始受到“應力”影響而不穩定,就像橡皮筋拉長時受應力影響而快斷開一樣,於是色場就會自發地生成許多合適色荷的膠子,來強化色場。當能量過了一個底限時,就會開始生成夸克和反夸克對。這些對與分離中的夸克束縛在一起,形成新的強子。這個現象叫“夸克禁閉”:夸克不能單獨存在[68]:295–297[70]。夸克在高能碰撞中生成後,在能與其他夸克作出任何相互作用之前,就會發生強子化英语Hadronization這個過程。唯一的例外是頂夸克,因為它會在強子化前先衰變[71]

海夸克

除影響量子數價夸克((
q
v
)之外,強子也含有夸克-反夸克對(
q

q
),這些對粒子叫“海夸克”(
q
s
)。當強子色場的膠子分裂時,就會產生海夸克;以上過程的逆過程也會發生,當兩個海夸克湮滅時,會產生一個膠子。於是膠子就會持續地分裂與生成,形成所謂的“海”[72]。海夸克比價夸克不穩定得多,它們一般會在強子內部互相湮滅。儘管如此,海夸克在某些情況下還是會強子化,形成重子或介子類的粒子[73]

夸克物質的其他相

 
夸克物质的性质描述相图。图中准确的细节,仍是进行中的研究课题[74][75]

在足夠極端的條件下,夸克可能會脫離禁閉,成為自由粒子。在漸近自由的演變下,高溫時的強相互作用變得較弱。最後,色禁閉會失效,形成一股超熱電漿體,由自由移動的夸克與膠子組成。這種物質的理論相叫夸克-膠子漿[76]。需要達到這個相的確切條件,現時仍是未知,但這方面一直都有不少的推測及實驗。溫度需求的近期估計為(1.90±0.02)×1012 開爾文[77]。雖然夸克及膠子的完全自由態從未被實現(儘管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在1980年代至90年代間嘗試過許多次),但是在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機的近期實驗中,有證據指出像液體的夸克物質,能展示出“近乎完美”的流體運動[78]

夸克-膠子漿的特點是,相對於上及下夸克對的數量,重夸克對的數量大幅提昇。宇宙學家們相信,在大霹靂後10−6秒之前(夸克時期),宇宙裏充滿着這種夸克-膠子漿,因為當時的溫度實在太高,重子會不穩定[79]

當重子密度足夠高時,且溫度相對地低——大概可以跟中子星相比的條件——根據理論預測,夸克物質會退化成一弱作用夸克的費米液體。這種液體的特點是,它是由帶色夸克的庫珀對凝聚而成的,因此會對局部SU(3)c對稱性造成破缺。由於庫珀對含有色荷,所以這樣的一種夸克物質相,叫色超導體英语Color superconductivity,此時色荷能夠在無色阻的情況下通過[80]

另見

註解

  1. ^ 2000年代初,有幾個研究小組聲稱,已證實了四夸克粒子與五夸克粒子的存在。儘管四夸克粒子的情況目前仍在爭論中,但是所有五夸克候選粒子都已被證實不存在。
  2. ^ 主要證據是基於
    Z0
    玻色子
    共振寬度,它限制了第四代中微子的質量,此時質量需要大於~45 GeV/c2。與其他三代的中微子相比,它們的質量不高於2 MeV/c2,可見兩者形成非常大的對比。
  3. ^ 在弱相互作用下的一個反應中,當左右被逆轉(P對稱),且粒子被換成反粒子(C對稱)後,CP破壞會使這個反應的前後不一樣。
  4. ^ 從一夸克衰變至另一夸克的實際概率,是一個包含衰變夸克質量、衰變產物質量及對應CKM矩陣元等變數的複雜函數。該概率與CKM矩陣對應項(|Vij|2) 的平方成正比(但不相等)。
  5. ^ 儘管名字中有顏色,色荷跟可見光的色譜並沒有關係。

參考資料

  1. ^ 現代漢語. : 246. ISBN 9787100091169. 
  2. ^ Quark (subatomic particl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8-06-29]. (原始内容于2015-05-07). 
  3. ^ R. Nave. Confinement of Quarks. HyperPhysic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8-06-29]. (原始内容于2015-09-05). 
  4. ^ R. Nave. Bag Model of Quark Confinement. HyperPhysic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8-06-29]. (原始内容于2019-05-01). 
  5. ^ 5.0 5.1 R. Nave. Quarks. HyperPhysic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8-06-29]. (原始内容于2015-09-05). 
  6. ^ 6.0 6.1 6.2 6.3 B. Carithers, P. Grannis. Discovery of the Top Quark (PDF). Beam Line (SLAC). 1995, 25 (3): 4–16 [2008-09-23]. (原始内容 (PDF)于2016-12-03). 
  7. ^ 7.0 7.1 E.D. Bloom; et al. High-Energy Inelastic ep Scattering at 6° and 10°.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69, 23 (16): 930–934. Bibcode:1969PhRvL..23..930B. doi:10.1103/PhysRevLett.23.930. 
  8. ^ 8.0 8.1 M. Breidenbach; et al. Observed Behavior of Highly Inelastic Electron–Proton Scatteri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69, 23 (16): 935–939. Bibcode:1969PhRvL..23..935B. doi:10.1103/PhysRevLett.23.935. 
  9. ^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Higgs Bosons: Theory and Searches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1340 [2011-07-25]. Bibcode:2008PhLB..667....1P. doi:10.1016/j.physletb.2008.07.018. (原始内容 (PDF)于2017-02-01). 
  10. ^ S.S.M. Wong. Introductory Nuclear Physics 2nd. Wiley Interscience. 1998: 30. ISBN 0-471-23973-9. 
  11. ^ K.A. Peacock. The Quantum Revolution.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8: 125. ISBN 031333448X. 
  12. ^ B. Povh, C. Scholz, K. Rith, F. Zetsche. Particles and Nuclei. Springer. 2008: 98. ISBN 3540793674. 
  13. ^ Section 6.1. in P.C.W. Davies. The Forces of Na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ISBN 052122523X. 
  14. ^ 14.0 14.1 14.2 M. Munowitz. Know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35. ISBN 0195167376. 
  15. ^ 15.0 15.1 W.-M. Yao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Pentaquark Update (PDF). Journal of Physics G. 2006, 33 (1): 1–1232 [2011-07-25]. Bibcode:2006JPhG...33....1Y. arXiv:astro-ph/0601168 . doi:10.1088/0954-3899/33/1/001. (原始内容 (PDF)于2017-02-12). 
  16. ^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Pentaquarks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1340 [2011-07-25]. Bibcode:2008PhLB..667....1P. doi:10.1016/j.physletb.2008.07.018. (原始内容 (PDF)于2017-10-29).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New Charmonium-Like States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1340 [2011-07-25]. Bibcode:2008PhLB..667....1P. doi:10.1016/j.physletb.2008.07.018. (原始内容 (PDF)于2018-12-21). 
    E.V. Shuryak. The QCD Vacuum, Hadrons and Superdense Matter. World Scientific. 2004: 59. ISBN 9812385746. 
  17. ^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b′ (4th Generation) Quarks, Searches for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1340 [2011-07-25]. Bibcode:2008PhLB..667....1P. doi:10.1016/j.physletb.2008.07.018. (原始内容 (PDF)于2018-12-21).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t′ (4th Generation) Quarks, Searches for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1340 [2011-07-25]. Bibcode:2008PhLB..667....1P. doi:10.1016/j.physletb.2008.07.018. (原始内容 (PDF)于2018-12-21). 
  18. ^ D. Decamp. 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 of light neutrino species. Physics Letters B. 1989, 231 (4): 519. Bibcode:1989PhLB..231..519D. doi:10.1016/0370-2693(89)90704-1. 
    A. Fisher. Searching for the Beginning of Time: Cosmic Connection. Popular Science. 1991, 238 (4): 70. 
    J.D. Barrow. The Singularity and Other Problems.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Reprint. Basic Books. 1997 [1994]. ISBN 978-0465053148. 
  19. ^ D.H. Perkins. Particle Astrophys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ISBN 0198509529. 
  20. ^ 20.0 20.1 M. Gell-Mann. A Schematic Model of Baryons and Mesons. Physics Letters. 1964, 8 (3): 214–215. Bibcode:1964PhL.....8..214G. doi:10.1016/S0031-9163(64)92001-3. 
  21. ^ 21.0 21.1 G. Zweig. (PDF). CERN Report No.8182/TH.401. 1964 [2011-07-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2-22). 
  22. ^ 22.0 22.1 G. Zweig. An SU(3) Model for Strong Interaction Symmetry and its Breaking: II. CERN Report No.8419/TH.412. 1964 [2015-11-22]. (原始内容于2017-10-03). 
  23. ^ M. Gell-Mann. The Eightfold Way: A theory of strong interaction symmetry. M. Gell-Manm, Y. Ne'emann (编). The Eightfold Way. Westview Press. 2000: 11 [1964]. ISBN 0-7382-0299-1. 
    Original: M. Gell-Mann. The Eightfold Way: A theory of strong interaction symmetry. Synchroton Laboratory Report CTSL-20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61. 
  24. ^ Y. Ne'emann. Derivation of strong interactions from gauge invariance. M. Gell-Manm, Y. Ne'emann (编). The Eightfold Way. Westview Press. 2000 [1964]. ISBN 0-7382-0299-1. 
    Original Y. Ne'emann. Derivation of strong interactions from gauge invariance. Nuclear Physics. 1961, 26: 222. Bibcode:1961NucPh..26..222N. doi:10.1016/0029-5582(61)90134-1. 
  25. ^ R.C. Olby; G.N. Cantor.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Taylor & Francis. 1996: 673. ISBN 0-415-14578-3. 
  26. ^ A. Pickering. Constructing Quark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114–125. ISBN 0226667995. 
  27. ^ B.J. Bjorken, S.L. Glashow. Elementary Particles and SU(4). Physics Letters. 1964, 11 (3): 255–257. Bibcode:1964PhL....11..255B. doi:10.1016/0031-9163(64)90433-0. 
  28. ^ J.I. Friedman. The Road to the Nobel Prize. Hue University. [2017-06-13]. (原始内容于2017-04-23). 
  29. ^ R.P. Feynman. Very High-Energy Collisions of Hadr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69, 23 (24): 1415–1417. Bibcode:1969PhRvL..23.1415F. doi:10.1103/PhysRevLett.23.1415. 
  30. ^ S. Kretzer; et al. CTEQ6 Parton Distributions with Heavy Quark Mass Effects. Physical Review D. 2004, 69 (11): 114005. Bibcode:2004PhRvD..69k4005K. arXiv:hep-ph/0307022 . doi:10.1103/PhysRevD.69.114005. 
  31. ^ 31.0 31.1 31.2 31.3 D.J. Griffiths. Introduction to Elementary Particles. John Wiley & Sons. 1987. ISBN 0-471-60386-4. 
  32. ^ 32.0 32.1 32.2 M.E. Peskin, D.V. Schroeder. 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field theory. Addison–Wesley. 1995. ISBN 0-201-50397-2. 
  33. ^ V.V. Ezhela. Particle physics. Springer. 1996: 2. ISBN 1563966425. 
  34. ^ S.L. Glashow, J. Iliopoulos, L. Maiani. Weak Interactions with Lepton–Hadron Symmetry. Physical Review D. 1970, 2 (7): 1285–1292. Bibcode:1970PhRvD...2.1285G. doi:10.1103/PhysRevD.2.1285. 
  35. ^ M. Kobayashi, T. Maskawa. CP-Violation in the Renormalizable Theory of Weak Interaction (PDF). Progres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1973, 49 (2): 652–657 [2015-11-22]. Bibcode:1973PThPh..49..652K. doi:10.1143/PTP.49.652. (原始内容 (PDF)于2015-11-02). 
  36. ^ 36.0 36.1 H. Harari. A new quark model for hadrons. Physics Letters B. 1975, 57B: 265. Bibcode:1975PhLB...57..265H. doi:10.1016/0370-2693(75)90072-6. 
  37. ^ 37.0 37.1 37.2 K.W. Staley. The Evidence for the Top Qua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521827102. 
  38. ^ S.W. Herb; et al. Observation of a Dimuon Resonance at 9.5 GeV in 400-GeV Proton-Nucleus Collisi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7, 39: 252. Bibcode:1977PhRvL..39..252H. doi:10.1103/PhysRevLett.39.252. 
  39. ^ M. Bartusiak. A Positron named Priscilla.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4: 245. ISBN 0309048931. 
  40. ^ F. Abe et al. (CDF Collaboration). Observation of Top Quark Production in
    p

    p
    Collisions with the Collider Detector at Fermilab.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5, 74: 2626–2631. Bibcode:1995PhRvL..74.2626A. PMID 10057978. doi:10.1103/PhysRevLett.74.2626.
     
  41. ^ S. Abachi et al. (DØ Collaboration). Search for High Mass Top Quark Production in
    p

    p
    Collisions at √s = 1.8 TeV.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5, 74: 2422–2426. Bibcode:1995PhRvL..74.2422A. doi:10.1103/PhysRevLett.74.2422.
     
  42. ^ New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Top Quark Mass.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News. [2008-09-24]. (原始内容于2012-10-09). 
  43. ^ J. Gribbin, M. Gribbin. Richard Feynman: A Life in Science. Penguin Books. 1997: 194. ISBN 0-452-27631-4. 
  44. ^ 卡洛·罗韦利;译者:文铮 陶慧慧;. 七堂极简物理课. 企鹅图书. 2016: 39. ISBN 978-7-5357-8927-3. 
  45. ^ J. Joyce. Finnegans Wake. Penguin Books. 1982: 383 [1939]. ISBN 0-14-00-6286-6. LCCN 59-0 – 000. 
  46. ^ M. Gell-Mann. The Quark and the Jaguar: Adventures in the Simple and the Complex. Henry Holt and Co. 1995: 180. ISBN 978-0805072532. 
  47. ^ J. Gleick. Genius: Richard Feynman and modern physic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2: 390. ISBN 0-316-903167. 
  48. ^ J.J. Sakurai. S.F Tuan , 编. Modern Quantum Mechanics Revised. Addison–Wesley. 1994: 376. ISBN 0-201-53929-2. 
  49. ^ 49.0 49.1 D.H. Perkins. Introduction to high energy 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8. ISBN 0521621968. 
  50. ^ M. Riordan. The Hunting of the Quark: A True Story of Modern Physics. Simon & Schuster. 1987: 210. ISBN 9780671504663. 
  51. ^ 51.0 51.1 F. Close. The New Cosmic Onion. CRC Press. 2006. ISBN 1584887982. 
  52. ^ G. Fraser. The New Physic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91. ISBN 0521816009. 
  53. ^ D. Lincoln. Understanding the Universe. World Scientific. 2004: 116. ISBN 9812387056. 
  54. ^ K. Nakamura; et al. Review of Particles Physics: The CKM Quark-Mixing Matrix (PDF). J. Phys. G. 2010, 37 (075021): 150 [2011-07-25]. (原始内容 (PDF)于2018-07-14). 
  55. ^ Z. Maki, M. Nakagawa, S. Sakata. Remarks on the Unified Model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PDF). Progres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1962, 28 (5): 870. Bibcode:1962PThPh..28..870M. doi:10.1143/PTP.28.870. 
  56. ^ B.C. Chauhan, M. Picariello, J. Pulido, E. Torrente-Lujan. Quark–lepton complementarity, neutrino and standard model data predict
    θPMNS
    13
    = +1°
    −2°
    .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2007, C50 (3): 573–578. Bibcode:2007EPJC...50..573C. arXiv:hep-ph/0605032 . doi:10.1140/epjc/s10052-007-0212-z.
     
  57. ^ R. Nave. The Color Force. HyperPhysic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9-04-26]. (原始内容于2007-08-20). 
  58. ^ B.A. Schumm. Deep Down Thing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4: 131–132. ISBN 080187971X. OCLC 55229065. 
  59. ^ V. Icke. The force of symmet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16. ISBN 052145591X. 
  60. ^ M.Y. Han. A story of light. World Scientific. 2004: 78. ISBN 9812560343. 
  61. ^ C. Sutton. Quantum chromodynamics (physic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09-05-12]. (原始内容于2010-12-09). 
  62. ^ A. Watson. The Quantum Qua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85–286. ISBN 0521829070. 
  63. ^ 63.0 63.1 63.2 K. Nakamura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Quarks (PDF). Journal of Physics G. 2010, 37: 075021 [2011-07-26]. Bibcode:2010JPhG...37g5021N. doi:10.1088/0954-3899/37/7A/075021. (原始内容 (PDF)于2011-08-05). 
  64. ^ W. Weise, A.M. Green. Quarks and Nuclei. World Scientific. 1984: 65–66. ISBN 9971966611. 
  65. ^ D. McMahon. Quantum Field Theory Demystified. McGraw–Hill. 2008: 17. ISBN 0071543821. 
  66. ^ S.G. Roth. Precision electroweak physics at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s. Springer. 2007: VI. ISBN 3540351647. 
  67. ^ R.P. Feynman. QED: The Strange Theory of Light and Matter 1s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136–137. ISBN 0-691-08388-6. 
  68. ^ 68.0 68.1 M. Veltman. Facts and Mysteries in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 World Scientific. 2003. ISBN 981238149X. 
  69. ^ 69.0 69.1 F. Wilczek, B. Devine. Fantastic Realities. World Scientific. 2006. ISBN 981256649X. 
  70. ^ T. Yulsman. Origin. CRC Press. 2002: 55. ISBN 075030765X. 
  71. ^ F. Garberson. Top Quark Mass and Cross Section Results from the Tevatron. 2008. arXiv:0808.0273  [hep-ex]. 
  72. ^ J. Steinberger. Learning about Particles. Springer. 2005: 130. ISBN 3540213295. 
  73. ^ C.-Y. Wong. Introduction to High-energy Heavy-ion Collisions. World Scientific. 1994: 149. ISBN 9810202636. 
  74. ^ 74.0 74.1 74.2 S.B. Rüester, V. Werth, M. Buballa, I.A. Shovkovy, D.H. Rischke. The phase diagram of neutral quark matter: Self-consistent treatment of quark masses. Physical Review D. 2005, 72: 034003. Bibcode:2005PhRvD..72c4004R. arXiv:hep-ph/0503184 . doi:10.1103/PhysRevD.72.034004. 
  75. ^ 75.0 75.1 75.2 M.G. Alford, K. Rajagopal, T. Schaefer, A. Schmitt. Color superconductivity in dense quark matter.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2008, 80: 1455–1515. Bibcode:2008RvMP...80.1455A. arXiv:0709.4635 . doi:10.1103/RevModPhys.80.1455. 
  76. ^ S. Mrowczynski. Quark–Gluon Plasma. Acta Physica Polonica B. 1998, 29: 3711. Bibcode:1998AcPPB..29.3711M. arXiv:nucl-th/9905005 . 
  77. ^ Z. Fodor, S.D. Katz. Critical point of QCD at finite T and μ, lattice results for physical quark masses. 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2004, 2004: 50. Bibcode:2004JHEP...04..050F. arXiv:hep-lat/0402006 . doi:10.1088/1126-6708/2004/04/050. 
  78. ^ .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News. 2005 [200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5). 
  79. ^ T. Yulsman. Origins: The Quest for Our Cosmic Roots. CRC Press. 2002: 75. ISBN 075030765X. 
  80. ^ A. Sedrakian, J.W. Clark, M.G. Alford. Pairing in fermionic systems. World Scientific. 2007: 2–3. ISBN 9812569073. 

外部链接

  • 默里·蓋爾曼於196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伯頓·里克特於196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丁肇中於196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小林誠於200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益川敏英於200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夸克之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頂夸克與希格斯玻色子,T·A·賀本海默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ERN計量夸克代的實驗描述

夸克, 关于同名瀏覽器, 请见, 瀏覽器, 英語, quark, 意譯為層子, 是一種基本粒子, 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 互相結合, 形成一種複合粒子, 叫強子, 強子中最穩定的是質子和中子, 它們是構成原子核的單元, 由於一種叫, 禁閉, 的現象, 不能夠直接被觀測到, 或是被分離出來, 只能夠在強子裏面找到, 因為這個原因, 人類對的所知大都是來自對強子的觀測, 由二個上及一個下所構成的質子组成基本粒子系費米子代第一代, 第二代及第三代基本相互作用電磁力, 重力, 強及弱符号q反粒子反, 理论默里, 蓋爾曼,. 关于同名瀏覽器 请见 夸克瀏覽器 夸克 英語 quark 意譯為層子 1 是一種基本粒子 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 夸克互相結合 形成一種複合粒子 叫強子 強子中最穩定的是質子和中子 它們是構成原子核的單元 2 由於一種叫 夸克禁閉 的現象 夸克不能夠直接被觀測到 或是被分離出來 只能夠在強子裏面找到夸克 3 4 因為這個原因 人類對夸克的所知大都是來自對強子的觀測 夸克由二個上夸克及一個下夸克所構成的質子组成基本粒子系費米子代第一代 第二代及第三代基本相互作用電磁力 重力 強及弱符号q反粒子反夸克 q 理论默里 蓋爾曼 1964年 喬治 茨威格 1964年 发现史丹佛線性加速器中心 約1968年 类型6種 上 下 粲 奇 頂及底 電荷 2 3 e 1 3 e色荷有自旋1 2CAS号12585 73 8 失效連結 目前已知夸克共有六種 味 分別是上夸克 下夸克 粲夸克 奇夸克 頂夸克及底夸克 5 上夸克及下夸克的質量是所有夸克中最低的 較重的夸克會通過一個叫粒子衰變的過程 來迅速地變成上或下夸克 粒子衰變是一個從高質量態變成低質量態的過程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上及下夸克一般來說很穩定 所以它們在宇宙中很常見 而奇 粲 頂及底則只能經由高能粒子的碰撞產生 例如宇宙射線及粒子加速器 夸克有着多種不同的內在特性 包括電荷 色荷 自旋及質量等 在標準模型中 夸克是唯一一種能經受全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 基本相互作用有時會被稱為 基本力 電磁相互作用力 萬有引力 強相互作用力及弱相互作用力 夸克同時是現時已知唯一一種基本電荷非整數的粒子 夸克每一種味都有一種對應的反粒子 叫反夸克 它跟夸克的不同之處 只在於它的一些特性跟夸克大小一樣但正負不同 夸克模型分別由默里 蓋爾曼與喬治 茨威格於1964年獨立地提出 6 引入夸克這一概念 是為了能更好地整理各種強子 而當時並沒有甚麼能證實夸克存在的物理證據 直到1968年SLAC開發出深度非彈性散射 英语 Deep inelastic scattering 實驗為止 7 8 夸克的六種味已經全部被加速器實驗所觀測到 而於1995年在費米實驗室被觀測到的頂夸克 是最後發現的一種 6 目录 1 分類 2 歷史 2 1 命名 3 性質 3 1 電荷 3 2 自旋 3 3 弱相互作用 3 4 強相互作用與色荷 3 5 質量 3 6 性質列表 4 相互作用中的夸克 4 1 海夸克 4 2 夸克物質的其他相 5 另見 6 註解 7 參考資料 8 外部链接分類 编辑参见 標準模型 標準模型中的粒子有六種是夸克 圖中用紫色表示 左邊的三行中 每一行構成物質的一代 標準模型是描述所有已知基本粒子的理論框架 9 此模型包含六種味的夸克 q 上 u 下 d 奇 s 粲 c 底 b 及頂 t 5 夸克的反粒子叫反夸克 在對應的夸克符號上加一橫作為標記 例如u 代表反上夸克 跟一般反物質一樣 反夸克跟對應的夸克有着相同的質量 平均壽命及自旋 但兩者的電荷及其他荷的正負則相反 10 夸克的自旋為1 2 因此根據自旋統計定理 它們是費米子 它們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 即兩個相同的費米子 不能同時擁有相同的量子態 這點跟玻色子相反 擁有整數自旋的粒子 在相同的量子態上 相同的玻色子沒有數量限制 11 跟輕子不同的是 夸克擁有色荷 因此它們會參與強相互作用 因為這種夸克間吸引力的關係 而形成的複合粒子 叫做 強子 見下文強相互作用與色荷部份 在強子中決定量子數的夸克叫 價夸克 除了這些夸克 任何強子都可以含有無限量的虛 或 海 夸克 反夸克 及不影響其量子數的膠子 12 強子分兩種 帶三個價夸克的重子 及帶一個價夸克和一個反價夸克的介子 13 最常見的重子是質子和中子 它們是構成原子核的基礎材料 14 我們已經知道有很多不同的強子 見重子列表及介子列表 它們的不同點在於其所含的夸克 及這些內含物所賦予的性質 而含有更多價夸克的 奇異 強子 如四夸克粒子 q q q q 及五夸克粒子 q q q q q 目前仍在理論階段 15 它們的存在仍未被證實 註 1 15 16 基本費米子被分成三代 每一代由兩個輕子和兩個夸克組成 第一代有上及下夸克 第二代有奇及魅夸克 而第三代則有頂及底夸克 過去所有搜尋第四代基本粒子的研究均以失敗告終 17 又有有力的間接證據支持不會有超過三代 註 2 18 代數較高的粒子 一般會有較大的質量及較低的穩定性 於是它們會通過弱相互作用 衰變成代數較低的粒子 在自然中 只有第一代夸克 上及下 是常見的 較重的夸克只能通過高能碰撞來生成 例如宇宙射線 而且它們很快就會衰變 然而 科學家們相信大霹靂後 第一秒的最早部份會存有重夸克 那時宇宙處於溫度及密度極高的狀態 夸克時期 重夸克的實驗研究都在人工的環境下進行 例如粒子加速器 19 同時擁有電荷 質量 色荷及味 夸克是唯一一種能經受現代物理全部四種相互作用的已知粒子 這四種作用為 電磁 重力 強相互作用及弱相互作用 14 對於個別粒子的相互作用而言 除非是在極端的能量 普朗克能量 及距離尺度 普朗克距離 下 重力實在是小得微不足道 然而 由於現時仍沒有成功的量子重力理論 所以標準模型並不描述重力 關於六種夸克味更完整的概述 可見於下文中的列表 歷史 编辑 默里 盖尔曼 攝於2007年的TED大會 蓋爾曼與喬治 茨威格在1964年提出了夸克模型 夸克模型於1964年由物理學家默里 蓋爾曼 20 和喬治 茨威格 George Zweig 21 22 獨立提出 6 在這個提案前不久的1961年 蓋爾曼提出了一種粒子分類系統 叫 八重道 或技術上應叫特殊么正群味對稱 23 以色列物理學家尤瓦勒 內埃曼 英语 Yuval Ne eman Yuval Ne eman 在同年亦獨立地開發出一套跟八重道相近的理論 24 25 在夸克理論的初期 當時的 粒子園 除了其他各種粒子 還包括了許多強子 蓋爾曼和茨威格假定它們不是基本粒子 而是由夸克和反夸克組成的 在他們的模型中 夸克有三種味 分別是上 下及奇 他們把電荷及自旋等性質都歸因於這些味 20 21 22 初時物理學界對於這份提案的意見不一 當時學界對於夸克的本質有所爭論 一方認為夸克是物理實體 另一方則認為 它只是用來解釋當時未明物理的抽象概念而已 26 在一年之內 就有人提出了蓋爾曼 茨威格模型的延伸方案 謝爾登 李 格拉肖和詹姆斯 布約肯 英语 James Bjorken James Bjorken 預測有第四種夸克存在 他們把它叫做 粲 加上第四種夸克的原因有三 一 能更好地描述弱相互作用 導致夸克衰變的機制 二 夸克的數量會變得與當時已知的輕子數量一樣 三 能產生一條質量方程 英语 Mass formula 可以計算出已知介子的質量 27 史丹佛線性加速器中心 SLAC 深度非彈性散射 英语 Deep inelastic scattering 實驗在1968年指出 質子含有比自己小得多的點狀物 因此質子並非基本粒子 7 8 28 物理學家當時並不願意把這些物體視為夸克 反而叫它們做 部分子 parton 一個由理查德 費曼所創造的新詞 29 30 31 42隨着更多的發現 在SLAC所觀測到的粒子後來被鑑定為上及下夸克 32 556 不過 部分子 一詞到現在還在使用 是重子構成物 夸克 反夸克和膠子 的總稱 奇夸克的存在由SLAC的散射實驗間接證實 奇夸克不但是蓋爾曼和茨威格三夸克模型的必要部份 而且還解釋到1947年從宇宙射線中發現的K和p強子 33 在1971年的一份論文中 格拉肖 約翰 李爾普羅斯和盧奇亞諾 馬伊阿尼 Luciano Maiani 一起對當時尚未發現的魅夸克 提出更多它存在的理據 34 31 44 到1973年 小林誠和益川敏英指出再加一對夸克 就能解釋實驗中觀測到的CP破壞 註 3 35 於是夸克應有的味被提昇到現時的六種 魅夸克在1974年被兩個研究小組幾乎同時發現 見十一月革命 一組在SLAC 由伯頓 里克特領導 而另一組則在布魯克哈芬國家實驗室 由丁肇中領導 觀測到的魅夸克在介子裏面 與一個反魅夸克束縛 Bound state 在一起 兩組分別為這種介子起了不同的名子 J及ps 因此這種粒子的正式名子叫J ps介子 這個發現終於使物理學界相信夸克模型是正確的 31 在之後的幾年 有一些把夸克數量增至六個的提案 其中 以色列物理學家哈伊姆 哈拉里 英语 Haim Harari Haim Harari 在1975年的論文 36 中 最早把加上的夸克命名為 頂 及 底 37 31 33 底夸克在1977年被利昂 萊德曼領導的費米實驗室研究小組觀測到 38 39 這是一個代表頂夸克存在的有力徵兆 沒有頂夸克的話 底夸克就沒有伴侶 然而一直都沒有觀測到頂夸克 直至1995年 終於被費米實驗室的CDF 英语 Collider Detector at Fermilab 40 及DO 英语 D0 experiment 小組 41 觀測到 6 它的質量比之前預料的要大得多 37 144 幾乎跟金原子一樣重 42 命名 编辑 蓋爾曼原本想用鴨的叫聲來命名夸克 43 開始時他並不太確定自己這個新詞的實際拼法 直到他在詹姆斯 喬伊斯小說 芬尼根的守灵夜 裏面找到 夸克 這個詞 给马斯特 马克来三个夸克 芬尼根的守灵夜 詹姆斯 喬伊斯 44 45 蓋爾曼在其著作 夸克與美洲豹 英语 The Quark and the Jaguar 中 更詳細地述說了夸克這個詞的由來 46 在1963年 我把核子的基本構成部份命名為 夸克 quark 我先有的是聲音 而沒有拼法 所以當時也可以寫成 郭克 kwork 不久之後 在我偶爾翻閱詹姆斯 喬伊斯所著的 芬尼根的守灵夜 時 我在 向麥克老大三呼夸克 這句中看到夸克這個詞 由於 夸克 字面上意為海鷗的叫聲 很明顯是要跟 麥克 及其他這樣的詞押韻 所以我要找個藉口讓它讀起來像 郭克 但是書中代表的是酒館老闆伊厄威克的夢 詞源多是同時有好幾種 書中的詞很多時候是酒館點酒用的詞 所以我認為或許 向麥克老大三呼夸克 源頭可能是 敬麥克老大三個夸脫 那麼我要它讀 郭克 也不是完全沒根據 再怎麼樣 字句裏的三跟自然中夸克的性質完全不謀而合 茨威格則用 埃斯 Ace 來稱呼他所理論化的粒子 但是在夸克模型被廣泛接納時 蓋爾曼的用詞就變得很有名 47 很多中国物理学家则称夸克为 层子 在台灣亦曾翻譯 虧子 但並不普遍使用 夸克味的命名都是有原因的 上及下夸克被這樣叫 是源於同位旋的上及下分量 而它們確實各自帶有這樣一個量 48 奇夸克這個名字 是因為它們是在宇宙射線的奇異粒子中被發現的 發現奇異粒子的時候還沒有夸克理論 它們被視為 奇異 是因為它們的壽命不尋常地長 49 跟布約肯一起提出魅夸克的格拉肖說過 我們把它叫魅夸克 是因為在構建它的過程中 見到它為亞原子世界所帶來的對稱 我們被這種美迷住了 對成果感到很滿意 50 至於 頂 和 底 這兩個名字 哈拉里決定這樣做 是因為 它們是上及下夸克邏輯上的伙伴 36 37 49 在過往 底及頂夸克有時會分別被叫作 美 及 真 夸克 但這兩個名字現在已經很少人會用 51 133 性質 编辑電荷 编辑 参见 電荷 夸克的電荷值為分數 基本電荷的 1 3 倍或 2 3 倍 隨味而定 上 粲及頂夸克 這三種叫 上型夸克 的電荷為 2 3 而下 奇及底夸克 這三種叫 下型夸克 的則為 1 3 反夸克與其所對應的夸克電荷相反 上型反夸克的電荷為 2 3 而下型反夸克的電荷則為 1 3 由於強子的電荷 為組成它的夸克的電荷總和 所以所有強子的電荷均為整數 三個夸克的組合 重子 三個反夸克 反重子 或一個夸克配一個反夸克 介子 加起來電荷值都是整數 52 例如 組成原子核的強子 中子和質子 其電荷分別為0及 1 中子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 而質子則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 14 自旋 编辑 参见 自旋 自旋是基本粒子的一種內在特性 它的方向是一項重要的自由度 在視像化時 有時它會被視為一沿着自己中軸轉動的物體 所以名叫 自旋 自旋可以用向量來代表 其長度可用約化普朗克常數ħ來量度 量度夸克時 在任何軸上量度自旋的向量分量 結果皆為 ħ 2或 ħ 2 因此夸克是一種自旋1 2粒子 51 80 90 沿某一軸 慣例上為z軸 上的旋轉分量 一般用上箭頭 來代表 1 2 下箭頭 來代表 1 2 然後在後加上味的符號 例如 一自旋為 1 2 的上夸克可被寫成u 53 弱相互作用 编辑 主条目 弱相互作用 圖為b衰變的費曼圖 時間箭頭向上 CKM矩陣 詳見下文 包含了b及其他夸克衰變的發生概率 夸克只能通過弱相互作用 由一種味轉變成另一種味 弱相互作用是粒子物理學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任何上型的夸克 上 粲及頂夸克 都可以通過吸收或釋放一W玻色子 而變成下型的夸克 下 奇及底夸克 反之亦然 這種變味機制正是導致b衰變這種放射過程的原因 在b衰變中 一中子 n 分裂 成一質子 p 一電子 e 及一反電中微子 n e 見右圖 在b衰變發生時 中子 u d d 內的一下夸克在釋放一虛W 玻色子後 隨即衰變成一上夸克 於是中子就變成了質子 u u d 隨後W 玻色子衰變成一電子及一反電中微子 31 307ff n p e n e b衰變 重子標記 u d d u u d e n e b衰變 夸克標記 b衰變及其逆過程 逆b過程 在醫學上都有常規性的應用 例如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 這兩個過程在高能實驗中也有應用 例如中微子探測 圖為六種夸克間弱相互作用的強度 線的 深淺 由CKM矩陣的元決定 儘管所有夸克的變味過程都一樣 每一種夸克都偏向於變成跟自己同一代的另一夸克 所有味變的這種相對趨勢 都是由一個數學表來描述 叫卡比博 小林 益川矩陣 CKM矩陣 CKM矩陣內所有數值的大約大小如下 54 V u d V u s V u b V c d V c s V c b V t d V t s V t b 0 974 0 225 0 003 0 225 0 973 0 041 0 009 0 040 0 999 displaystyle begin bmatrix V mathrm ud amp V mathrm us amp V mathrm ub V mathrm cd amp V mathrm cs amp V mathrm cb V mathrm td amp V mathrm ts amp V mathrm tb end bmatrix approx begin bmatrix 0 974 amp 0 225 amp 0 003 0 225 amp 0 973 amp 0 041 0 009 amp 0 040 amp 0 999 end bmatrix 其中Vij 代表一夸克味i 變成夸克味j 反之亦然 的可能性 註 4 輕子 上圖b衰變中在W玻色子右邊的粒子 也有一個等效的弱相互作用矩陣 叫龐蒂科夫 牧 中川 坂田矩陣 PMNS矩陣 55 PMNS矩陣及CKM矩陣合起來能夠描述所有味變 但兩者間的關係並不明朗 56 強相互作用與色荷 编辑 参见 色荷和強相互作用 不论种类 强子的总色荷为零 夸克有一種叫 色荷 的性質 色荷共分三種 可任意標示為 藍 綠 及 紅 註 5 每一種色荷都有其對應的反色荷 反藍 反綠 及 反紅 每一個夸克都帶一種色 而每一個反夸克則帶一種反色 57 掌管夸克間吸引及排斥的系統 是由三種色的各種不同組合所負責 叫強相互作用 它是由一種叫膠子的規範玻色子所傳遞的 下文中有關於膠子更詳細的討論 描述強相互作用的理論叫量子色動力學 QCD 一個帶某色荷的夸克 可以和一個帶對應反色荷的反夸克 一起生成一束縛系統 三個 反 色荷各異的 反 夸克 也就是三種色每種一個 同樣也可以束縛在一起 兩個互相吸引的夸克會達至色中性 一夸克帶色荷3 加上一個帶色荷 3的反夸克 結合後色荷為零 或 白 色 成為一個介子 跟基本光學的顏色疊加一樣 把三個色荷互不相同的夸克或三個這樣的反夸克組合在一起 就會同樣地得到 白 的色荷 成為一個重子或反重子 58 在現代粒子物理學中 聯繫粒子相互作用的 是一種叫規範對稱的空間對稱群 見規範場論 色荷SU 3 一般簡寫成SU 3 c 是夸克色荷的規範對稱 也是量子色動力學的定義對稱 32 part III 物理學定律不受空間的方向 如x y及z 所限 即使座標軸旋轉到一個新方向 定律依然不變 量子色動力學的物理也一樣 不受三維色空間的方向影響 色空間的三個方向分別為藍 紅和綠 SU 3 c的色變與色空間的 旋轉 相對應 數學上 色空間是複數空間 英语 Complex space 每一種夸克味 f 下面都有三種小分類fB fG和fR 對應三種夸克色藍 綠和紅 59 形成一個三重態 一股有三個分量的量子場 並且在變換時遵從SU 3 c的基本表示 60 這個時候SU 3 c應是局部的 這個要求換句話說 就是容許變換隨空間及時間而定 所以說這個局部表示決定了強相互作用的性質 尤其是有八種載力用膠子這一點 32 part III 61 質量 编辑 参见 質量 在提及夸克質量時 需要用到兩個詞 一個是 淨夸克 英语 Current quark 質量 也就是夸克本身的質量 另一個是 組夸克 英语 Constituent quark 質量 也就是淨夸克質量加上其周圍膠子場的質量 62 這兩個質量的數值一般相差甚遠 一個強子中的大部份的質量 都屬於把夸克束縛起來的膠子 而不是夸克本身 儘管膠子的內在質量為零 它們擁有能量 更準確地 應為量子色動力學束縛能 QCBE 就是它為強子提供了這麼多的質量 見狹義相對論中的質量 例如 一個質子的質量約為938 MeV c2 其中三個價夸克大概只有11 MeV c2 其餘大部份質量都可以歸咎於膠子的QCBE 63 64 標準模型假定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 都是來自希格斯機制 而這個機制跟希格斯玻色子有關係 頂夸克有着很大的質量 一個頂夸克大約跟一個金原子核一樣重 171 GeV c2 63 65 而透過研究為甚麼頂夸克的質量那麼大 物理學家希望能找到更多有關於夸克 及其他基本粒子的質量來源 66 性質列表 编辑 参见 味 粒子物理學 下表總結了六種夸克的關鍵性質 每種夸克味都有自己的一組味量子數 同位旋 I3 魅數 C 奇異數 S 頂數 T 及底數 B 它們代表着夸克系統及強子的一些特性 因為重子由三個夸克組成 所以所有夸克的重子數 B 均為 1 3 反夸克的話 電荷 Q 及其他味量子數 B I3 C S T及B 都跟夸克的差一個正負號 質量和總角動量 J 相等於點粒子的自旋 不會因為反粒子而變號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 如下表所示 夸克味的性質 63 名稱 符號 質量 MeV c2 J B Q I3 C S T B 反粒子 反粒子符號第一代 上 u 1 7 to 3 3 1 2 1 3 2 3 1 2 0 0 0 0 反上 u下 d 4 1 to 5 8 1 2 1 3 1 3 1 2 0 0 0 0 反下 d下一代第二代 粲 c 7003127000000000000 1270 70 90 1 2 1 3 2 3 0 1 0 0 0 反粲 c奇 s 7002101000000000000 101 29 21 1 2 1 3 1 3 0 0 1 0 0 反奇 s下一代第三代 頂 t 7005172000000000000 172000 900 1 300 1 2 1 3 2 3 0 0 0 1 0 反頂 t底 b 7003419000000000000 4190 180 60 1 2 1 3 1 3 0 0 0 0 1 反底 bJ 總角動量 B 重子數 Q 電荷 I3 同位旋 C 魅數 S 奇異數 T 頂數及B 底數 像7003419000000000000 4190 180 60 這樣的標記代表量測不確定度 以頂夸克為例 第一個不確定度是自然中的隨機 第二個是系統的 註 每一味夸克都具有紅 綠及藍三種色的版本 但對上表所列的性質而言 三種版本都一樣 故不列出 相互作用中的夸克 编辑参见 夸克禁閉和膠子 就像量子色動力學所描述的 夸克間的強相互作用由膠子傳遞 膠子是無質量的向量 英语 Vector boson 規範玻色子 每一個膠子帶有一種色及一種反色 在粒子相互作用的標準框架下 它是通用表述微擾理論的一部份 膠子通過發射與吸收虛粒子 不斷在夸克間進行交換 當膠子在夸克間轉換時 兩者的色荷都會改變 例如一紅夸克在發射出一紅 反綠膠子後 它就會變成綠夸克 又例如一綠夸克在吸收了一紅 反綠膠子 它就會變成紅夸克 因此 儘管夸克的色不斷在變 但是它們間的強相互作用是維持着的 67 68 45 47 69 85 由於膠子帶色荷 所以它們自己能發射及吸收其他膠子 因此導致 漸近自由 當兩個夸克間的距離愈來愈近時 它們之間的色動束縛力就愈來愈弱 69 400ff 相反地 當夸克間的距離愈來愈遠時 束縛力就愈來愈強 色場開始受到 應力 影響而不穩定 就像橡皮筋拉長時受應力影響而快斷開一樣 於是色場就會自發地生成許多合適色荷的膠子 來強化色場 當能量過了一個底限時 就會開始生成夸克和反夸克對 這些對與分離中的夸克束縛在一起 形成新的強子 這個現象叫 夸克禁閉 夸克不能單獨存在 68 295 297 70 夸克在高能碰撞中生成後 在能與其他夸克作出任何相互作用之前 就會發生強子化 英语 Hadronization 這個過程 唯一的例外是頂夸克 因為它會在強子化前先衰變 71 海夸克 编辑 除影響量子數的價夸克 qv 之外 強子也含有虛夸克 反夸克對 q q 這些對粒子叫 海夸克 qs 當強子色場的膠子分裂時 就會產生海夸克 以上過程的逆過程也會發生 當兩個海夸克湮滅時 會產生一個膠子 於是膠子就會持續地分裂與生成 形成所謂的 海 72 海夸克比價夸克不穩定得多 它們一般會在強子內部互相湮滅 儘管如此 海夸克在某些情況下還是會強子化 形成重子或介子類的粒子 73 夸克物質的其他相 编辑 夸克物质的性质描述相图 图中准确的细节 仍是进行中的研究课题 74 75 在足夠極端的條件下 夸克可能會脫離禁閉 成為自由粒子 在漸近自由的演變下 高溫時的強相互作用變得較弱 最後 色禁閉會失效 形成一股超熱電漿體 由自由移動的夸克與膠子組成 這種物質的理論相叫夸克 膠子漿 76 需要達到這個相的確切條件 現時仍是未知 但這方面一直都有不少的推測及實驗 溫度需求的近期估計為7012190000000000000 1 90 0 02 1012 開爾文 77 雖然夸克及膠子的完全自由態從未被實現 儘管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在1980年代至90年代間嘗試過許多次 但是在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機的近期實驗中 有證據指出像液體的夸克物質 能展示出 近乎完美 的流體運動 78 夸克 膠子漿的特點是 相對於上及下夸克對的數量 重夸克對的數量大幅提昇 宇宙學家們相信 在大霹靂後10 6秒之前 夸克時期 宇宙裏充滿着這種夸克 膠子漿 因為當時的溫度實在太高 重子會不穩定 79 當重子密度足夠高時 且溫度相對地低 大概可以跟中子星相比的條件 根據理論預測 夸克物質會退化成一弱作用夸克的費米液體 這種液體的特點是 它是由帶色夸克的庫珀對凝聚而成的 因此會對局部SU 3 c對稱性造成破缺 由於庫珀對含有色荷 所以這樣的一種夸克物質相 叫色超導體 英语 Color superconductivity 此時色荷能夠在無色阻的情況下通過 80 另見 编辑 物理主题 夸克星 奇異夸克團 毛粒子註解 编辑 2000年代初 有幾個研究小組聲稱 已證實了四夸克粒子與五夸克粒子的存在 儘管四夸克粒子的情況目前仍在爭論中 但是所有五夸克候選粒子都已被證實不存在 主要證據是基於Z0 玻色子的共振寬度 它限制了第四代中微子的質量 此時質量需要大於 7001450000000000000 45 GeV c2 與其他三代的中微子相比 它們的質量不高於7000200000000000000 2 MeV c2 可見兩者形成非常大的對比 在弱相互作用下的一個反應中 當左右被逆轉 P對稱 且粒子被換成反粒子 C對稱 後 CP破壞會使這個反應的前後不一樣 從一夸克衰變至另一夸克的實際概率 是一個包含衰變夸克質量 衰變產物質量及對應CKM矩陣元等變數的複雜函數 該概率與CKM矩陣對應項 Vij 2 的平方成正比 但不相等 儘管名字中有顏色 色荷跟可見光的色譜並沒有關係 參考資料 编辑 現代漢語 246 ISBN 9787100091169 Quark subatomic particl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08 06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5 07 R Nave Confinement of Quarks HyperPhysic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8 06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05 R Nave Bag Model of Quark Confinement HyperPhysic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8 06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1 5 0 5 1 R Nave Quarks HyperPhysic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8 06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05 6 0 6 1 6 2 6 3 B Carithers P Grannis Discovery of the Top Quark PDF Beam Line SLAC 1995 25 3 4 16 2008 09 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12 03 7 0 7 1 E D Bloom et al High Energy Inelastic e p Scattering at 6 and 10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69 23 16 930 934 Bibcode 1969PhRvL 23 930B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23 930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8 0 8 1 M Breidenbach et al Observed Behavior of Highly Inelastic Electron Proton Scatteri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69 23 16 935 939 Bibcode 1969PhRvL 23 935B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23 935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Higgs Bosons Theory and Searches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 1340 2011 07 25 Bibcode 2008PhLB 667 1P doi 10 1016 j physletb 2008 07 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7 02 01 S S M Wong Introductory Nuclear Physics 2nd Wiley Interscience 1998 30 ISBN 0 471 23973 9 K A Peacock The Quantum Revolution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8 125 ISBN 031333448X B Povh C Scholz K Rith F Zetsche Particles and Nuclei Springer 2008 98 ISBN 3540793674 Section 6 1 in P C W Davies The Forces of Na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ISBN 052122523X 14 0 14 1 14 2 M Munowitz Know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35 ISBN 0195167376 15 0 15 1 W M Yao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Pentaquark Update PDF Journal of Physics G 2006 33 1 1 1232 2011 07 25 Bibcode 2006JPhG 33 1Y arXiv astro ph 0601168 doi 10 1088 0954 3899 33 1 0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7 02 12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Pentaquarks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 1340 2011 07 25 Bibcode 2008PhLB 667 1P doi 10 1016 j physletb 2008 07 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7 10 29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New Charmonium Like States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 1340 2011 07 25 Bibcode 2008PhLB 667 1P doi 10 1016 j physletb 2008 07 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12 21 E V Shuryak The QCD Vacuum Hadrons and Superdense Matter World Scientific 2004 59 ISBN 9812385746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b 4th Generation Quarks Searches for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 1340 2011 07 25 Bibcode 2008PhLB 667 1P doi 10 1016 j physletb 2008 07 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12 21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t 4th Generation Quarks Searches for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 1340 2011 07 25 Bibcode 2008PhLB 667 1P doi 10 1016 j physletb 2008 07 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12 21 D Decamp 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 of light neutrino species Physics Letters B 1989 231 4 519 Bibcode 1989PhLB 231 519D doi 10 1016 0370 2693 89 90704 1 A Fisher Searching for the Beginning of Time Cosmic Connection Popular Science 1991 238 4 70 J D Barrow The Singularity and Other Problems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Reprint Basic Books 1997 1994 ISBN 978 0465053148 D H Perkins Particle Astrophys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ISBN 0198509529 20 0 20 1 M Gell Mann A Schematic Model of Baryons and Mesons Physics Letters 1964 8 3 214 215 Bibcode 1964PhL 8 214G doi 10 1016 S0031 9163 64 92001 3 21 0 21 1 G Zweig An SU 3 Model for Strong Interaction Symmetry and its Breaking PDF CERN Report No 8182 TH 401 1964 2011 07 2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1 02 22 22 0 22 1 G Zweig An SU 3 Model for Strong Interaction Symmetry and its Breaking II CERN Report No 8419 TH 412 1964 2015 11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0 03 M Gell Mann The Eightfold Way A theory of strong interaction symmetry M Gell Manm Y Ne emann 编 The Eightfold Way Westview Press 2000 11 1964 ISBN 0 7382 0299 1 Original M Gell Mann The Eightfold Way A theory of strong interaction symmetry Synchroton Laboratory Report CTSL 20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61 Y Ne emann Derivation of strong interactions from gauge invariance M Gell Manm Y Ne emann 编 The Eightfold Way Westview Press 2000 1964 ISBN 0 7382 0299 1 Original Y Ne emann Derivation of strong interactions from gauge invariance Nuclear Physics 1961 26 222 Bibcode 1961NucPh 26 222N doi 10 1016 0029 5582 61 90134 1 R C Olby G N Cantor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Taylor amp Francis 1996 673 ISBN 0 415 14578 3 A Pickering Constructing Quark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114 125 ISBN 0226667995 B J Bjorken S L Glashow Elementary Particles and SU 4 Physics Letters 1964 11 3 255 257 Bibcode 1964PhL 11 255B doi 10 1016 0031 9163 64 90433 0 J I Friedman The Road to the Nobel Prize Hue University 2017 06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4 23 R P Feynman Very High Energy Collisions of Hadr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69 23 24 1415 1417 Bibcode 1969PhRvL 23 1415F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23 1415 S Kretzer et al CTEQ6 Parton Distributions with Heavy Quark Mass Effects Physical Review D 2004 69 11 114005 Bibcode 2004PhRvD 69k4005K arXiv hep ph 0307022 doi 10 1103 PhysRevD 69 114005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31 0 31 1 31 2 31 3 D J Griffiths Introduction to Elementary Particles John Wiley amp Sons 1987 ISBN 0 471 60386 4 32 0 32 1 32 2 M E Peskin D V Schroeder 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field theory Addison Wesley 1995 ISBN 0 201 50397 2 V V Ezhela Particle physics Springer 1996 2 ISBN 1563966425 S L Glashow J Iliopoulos L Maiani Weak Interactions with Lepton Hadron Symmetry Physical Review D 1970 2 7 1285 1292 Bibcode 1970PhRvD 2 1285G doi 10 1103 PhysRevD 2 1285 M Kobayashi T Maskawa CP Violation in the Renormalizable Theory of Weak Interaction PDF Progres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1973 49 2 652 657 2015 11 22 Bibcode 1973PThPh 49 652K doi 10 1143 PTP 49 65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5 11 02 36 0 36 1 H Harari A new quark model for hadrons Physics Letters B 1975 57B 265 Bibcode 1975PhLB 57 265H doi 10 1016 0370 2693 75 90072 6 37 0 37 1 37 2 K W Staley The Evidence for the Top Qua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521827102 S W Herb et al Observation of a Dimuon Resonance at 9 5 GeV in 400 GeV Proton Nucleus Collisi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7 39 252 Bibcode 1977PhRvL 39 252H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39 252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M Bartusiak A Positron named Priscilla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4 245 ISBN 0309048931 F Abe et al CDF Collaboration Observation of Top Quark Production in p p Collisions with the Collider Detector at Fermilab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5 74 2626 2631 Bibcode 1995PhRvL 74 2626A PMID 10057978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74 2626 S Abachi et al DO Collaboration Search for High Mass Top Quark Production in p p Collisions at s 1 8 TeV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5 74 2422 2426 Bibcode 1995PhRvL 74 2422A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74 2422 New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Top Quark Mass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News 2008 09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0 09 J Gribbin M Gribbin Richard Feynman A Life in Science Penguin Books 1997 194 ISBN 0 452 27631 4 卡洛 罗韦利 译者 文铮 陶慧慧 七堂极简物理课 企鹅图书 2016 39 ISBN 978 7 5357 8927 3 J Joyce Finnegans Wake Penguin Books 1982 383 1939 ISBN 0 14 00 6286 6 LCCN 59 0 000 M Gell Mann The Quark and the Jaguar Adventures in the Simple and the Complex Henry Holt and Co 1995 180 ISBN 978 0805072532 J Gleick Genius Richard Feynman and modern physic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2 390 ISBN 0 316 903167 J J Sakurai S F Tuan 编 Modern Quantum Mechanics Revised Addison Wesley 1994 376 ISBN 0 201 53929 2 49 0 49 1 D H Perkins Introduction to high energy 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8 ISBN 0521621968 M Riordan The Hunting of the Quark A True Story of Modern Physics Simon amp Schuster 1987 210 ISBN 9780671504663 51 0 51 1 F Close The New Cosmic Onion CRC Press 2006 ISBN 1584887982 G Fraser The New Physics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91 ISBN 0521816009 D Lincoln Understanding the Universe World Scientific 2004 116 ISBN 9812387056 K Nakamura et al Review of Particles Physics The CKM Quark Mixing Matrix PDF J Phys G 2010 37 075021 150 2011 07 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07 14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Z Maki M Nakagawa S Sakata Remarks on the Unified Model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PDF Progres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1962 28 5 870 Bibcode 1962PThPh 28 870M doi 10 1143 PTP 28 870 B C Chauhan M Picariello J Pulido E Torrente Lujan Quark lepton complementarity neutrino and standard model data predict 8PMNS13 6999157079632679490 9 1 2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2007 C50 3 573 578 Bibcode 2007EPJC 50 573C arXiv hep ph 0605032 doi 10 1140 epjc s10052 007 0212 z R Nave The Color Force HyperPhysic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9 04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8 20 B A Schumm Deep Down Thing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4 131 132 ISBN 080187971X OCLC 55229065 V Icke The force of symmet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16 ISBN 052145591X M Y Han A story of light World Scientific 2004 78 ISBN 9812560343 C Sutton Quantum chromodynamics physics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nline 2009 05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2 09 A Watson The Quantum Qua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85 286 ISBN 0521829070 63 0 63 1 63 2 K Nakamura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Quarks PDF Journal of Physics G 2010 37 075021 2011 07 26 Bibcode 2010JPhG 37g5021N doi 10 1088 0954 3899 37 7A 0750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1 08 05 W Weise A M Green Quarks and Nuclei World Scientific 1984 65 66 ISBN 9971966611 D McMahon Quantum Field Theory Demystified McGraw Hill 2008 17 ISBN 0071543821 S G Roth Precision electroweak physics at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s Springer 2007 VI ISBN 3540351647 R P Feynman QED The Strange Theory of Light and Matter 1s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136 137 ISBN 0 691 08388 6 68 0 68 1 M Veltman Facts and Mysteries in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 World Scientific 2003 ISBN 981238149X 69 0 69 1 F Wilczek B Devine Fantastic Realities World Scientific 2006 ISBN 981256649X T Yulsman Origin CRC Press 2002 55 ISBN 075030765X F Garberson Top Quark Mass and Cross Section Results from the Tevatron 2008 arXiv 0808 0273 hep ex J Steinberger Learning about Particles Springer 2005 130 ISBN 3540213295 C Y Wong Introduction to High energy Heavy ion Collisions World Scientific 1994 149 ISBN 9810202636 74 0 74 1 74 2 S B Ruester V Werth M Buballa I A Shovkovy D H Rischke The phase diagram of neutral quark matter Self consistent treatment of quark masses Physical Review D 2005 72 034003 Bibcode 2005PhRvD 72c4004R arXiv hep ph 0503184 doi 10 1103 PhysRevD 72 034004 75 0 75 1 75 2 M G Alford K Rajagopal T Schaefer A Schmitt Color superconductivity in dense quark matter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2008 80 1455 1515 Bibcode 2008RvMP 80 1455A arXiv 0709 4635 doi 10 1103 RevModPhys 80 1455 S Mrowczynski Quark Gluon Plasma Acta Physica Polonica B 1998 29 3711 Bibcode 1998AcPPB 29 3711M arXiv nucl th 9905005 Z Fodor S D Katz Critical point of QCD at finite T and m lattice results for physical quark masses 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2004 2004 50 Bibcode 2004JHEP 04 050F arXiv hep lat 0402006 doi 10 1088 1126 6708 2004 04 050 RHIC Scientists Serve Up Perfect Liquid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News 2005 2009 05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4 15 T Yulsman Origins The Quest for Our Cosmic Roots CRC Press 2002 75 ISBN 075030765X A Sedrakian J W Clark M G Alford Pairing in fermionic systems World Scientific 2007 2 3 ISBN 9812569073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夸克默里 蓋爾曼於196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伯頓 里克特於196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丁肇中於196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小林誠於200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益川敏英於200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夸克之舞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頂夸克與希格斯玻色子 T A 賀本海默著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ERN計量夸克代的實驗描述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夸克 amp oldid 7399668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