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反氫

反氫(英語:antihydrogen)是對應元素反物質:每顆氫原子是由一顆質子電子組成,而反氫則是由一顆反質子正電子組成。其化學符號多以「H」表示,即「H」上加一橫條,讀作「H-bar」。科学家希望研究反氢,来阐明为什么在可观测宇宙中,物质反物质多的问题,被称为重子不对称性问题。 [2] 反氢是在粒子加速器中人工产生的。 1999年,NASA 估计每克反氢的制造成本为62.5兆美元 (相当于今天的110兆美元),使得它成为制造成本最高的物质。[3] 这是由于每个实验产生的反氢极低,并且使用粒子加速器机会成本高。

反氫
IUPAC名
Antihydrogen
反氫
英文名 Antihydrogen
别名 反氕
種類 反物质
對應物質
物質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



- ←
結構
組成 1個反質子
1個正子[1]
识别
CAS号 12791-17-2
性质
化学式 H
最穩定同位素
主条目:反氫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t1/2 衰變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1H 人造[查证请求] 未有實驗測定 [查证请求]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一顆反氫原子由一個正子和一個反質子組成

歷史 编辑

1932年,此前一直研究宇宙射線的卡尔·戴维·安德森了發現帶正電荷的電子:正電子

1955年埃米利奥·塞格雷欧文·张伯伦通過使用粒子加速器「Bevatron英语Bevatron」發現了反質子,即反氫的原子核。在此實驗中還發現了反中子

1995年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和德國的研究小組發現在反質子周圍與正電子反應,產生反氫圈,次年一月公佈結果。

根據粒子物理學CPT定律,反氫的不少特性均與氫相同,包括質量磁矩及在量子狀態中的過渡頻率(即把激光微波光束射在反氫原子上,會發出與氫相同顏色的光,例如:1s-2s的過渡頻率同樣為243 nm[4])。由於反物質的質量不會呈負數,因此在萬有引力方面,反氫也應與正氫相同。

當反氫原子與正物質接觸,它們會很快湮滅並化為伽馬射線及高能量π介子,這些π介子又很快會衰變為μ子中微子、正子及電子,並很快會消失。如果反氫原子處於真空環境,又不與正物質碰撞,它們理應永遠存在,不會湮滅消失。

自然界的環境不會出現反氫,因此需靠人們以粒子加速器來製造。1995年,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成功在瑞士日內瓦的研究所中,以射擊反質子來製造反氫原子,而這些反質子是在粒子加速器中的原子團中產生的。當一粒反質子接近氙原子核時,會產生正負電子各一粒,正電子給反質子抓獲時,便會產生反氫原子。由於每粒反質子能變為反氫原子的機會率約為10-19,因此以這個方法去大量生產反氫原子,成本定會極為昂貴。

近年,ATRAP及ATHENA兩個計劃正於CERN共同進行研究,他們把從放射性金屬中產生的正電子與困在彭寧離子阱中的反質子融合為反氫原子,每秒鐘可生產100顆,這個方法於2002年首度試驗,至2004年共生產了數十萬顆。

這些反氫原子由於溫度極高,約為攝氏數千度,因此撞向實驗器皿時湮滅的機會也極高。而下一個目標是要製造低溫的反氫,並處於接近絕對零度的水平,使之可由磁場來密封。然後可以激光來準確量度其過渡頻率,如果其結果與正氫不同,縱使其差距小,也能證明它們的特性不完全相同,並能幫助解釋為何宇宙的物質以正物質為主,而非反物質。

2016年12月19日,《自然》雜誌登出CERN的反氫激光物理儀器(Antihydrogen Laser Physics Apparatus︔縮寫作ALPHA)反質子減速器測得反氫中最低的兩個能階(1S與2S)之間的電子躍遷英语atomic electron transition,其結果在實驗誤差內與一般的氫原子一致,吻合物質-反物質對稱性的CPT對稱性定律概念[4][5]

实验历史 编辑

粒子加速器在 1990年代侦测到热的反氢。 2002年,ATHENA英语ATHENA 研究过冷的反氢。 它是2010年由 CERN[6][7] 的反氢激光物理仪器(ALPHA英语ALPHA Collaboration)小组首先捕获的, 然后测量了结构和其他重要特性。 [8] ALPHA、 AEGIS和 GBAR 计划进一步冷却和研究反氢原子。

特征 编辑

粒子物理学的CPT定理预测反氢原子具有的特征和正常的氢具有的许多特征一样;即质量磁矩和原子态跃迁频率相同(请参见“原子光谱”)。[9] 举个例子,激发态的反氢原子会和激发态的普通氢原子发出一样颜色的光。 反氢原子应该会吸引其它物质和反物质英语Gravitational interaction of antimatter,其作用力应与普通氢原子所承受的力相同。[6] 如果反物质具有负的重力质量,这将是不正确的,尽管在经验上尚未得到证明,反氢有负重力质量的可能性很小(请参阅“ 反物质的重力相互作用英语Gravitational interaction of antimatter”)。[10]

当反氢接触到正物质时,它们会迅速湮灭。 正电子会和电子反应并湮灭,放出伽马射线。而反质子,由反夸克组成,会和由夸克组成的质子或中子反应并湮灭, 生成高能的π介子,并衰变成缈子中微子正电子电子。 如果反氢原子存在于 真空的环境, 它们理论上可以永远存在。

作为一种反元素,反氢预计会有和氢一样的性质。[11] 举个例子,反氢在标准情况下会是一种无色气体,会和反氧反应,生成反水 ,
H
2
O

合成 编辑

第一个反氢于 1995 年由瓦尔特·厄莱尔特 的队伍在 CERN[12] 用Charles Munger Jr、Stanley J Brodsky 和 Ivan Schmidt Andrade提出的方法首次合成。[13]

LEAR英语Low Energy Antiproton Ring中,从一个粒子加速器 发射的反质子会射到 原子簇[14] 形成电子-正电子对。 反质子捕获一个正电子,形成反氢原子的概率为 10−19,因此该方法不适合用于实际生产(如所计算的)。 [15][16][17] 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 测量了一些不同的横截面 ,[18]量子电动力学的预测一致。 [19] 两者均导致高能或高温的反原子的反应,不适合进行详细研究。

随后,CERN建立了反质子减速器(AD),以支持朝着低能反氢的方向努力,以测试基本对称性。反质子减速器将提供给几个CERN组。CERN预计其设施将能够每分钟产生1000万个反质子。 [20]

反氫的同位素與其他反原子 编辑

主要的反氫同位素
同位素 衰變
丰度 半衰期 (t1/2) 方式 能量
MeV
產物
1H 人造[查证请求] 理論上穩定[查证请求],未有實驗測定,帶0粒反中子
2D 人造[查证请求] 理論上穩定[查证请求],未有實驗測定,帶1粒反中子

人們亦可利用同樣方法製造反氘D2H)、反氚(T3H),或甚至是反氦He),只是其難度更高。在2011年4月29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登了成功合成反氦-4的消息,方法是將兩個接近光速的金原子核對撞,通過篩選共探測到18個反氦-4的信號。反氘、[21][22] 反氦-3 (3
He
)[23][24] 和反氦-4 (4
He
) 的原子核[25] ,以如此高的速度产生了它们的相应原子的合成,带来了几个技术障碍。

參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Observation of the 1S–2S transition in trapped antihydrogen. [2020-11-14]. (原始内容于2021-02-24). 
  2. ^ BBC News – Antimatter atoms are corralled even long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co.uk. Retrieved on 2011-06-08.
  3. ^ Reaching for the stars: Scientists examine using antimatter and fusion to propel future spacecraft. NASA. 12 April 1999 [11 June 2010]. (原始内容于2010-06-12). Antimatter is the most expensive substance on Earth 
  4. ^ 4.0 4.1 Ahmadi, M; et al. Observation of the 1S–2S transition in trapped antihydrogen. Nature. 2016-12-19 [2016-12-21]. doi:10.1038/nature21040. (原始内容于2016-12-30) (英语). 
  5. ^ Castelvecchi, Davide. Ephemeral antimatter atoms pinned down in milestone laser test. Nature. 2016-12-19 [2016-12-20]. (原始内容于2016-12-20) (英语). 
  6. ^ 6.0 6.1 Reich, Eugenie Samuel. Antimatter held for questioning. Nature. 2010, 468 (7322): 355. Bibcode:2010Natur.468..355R. PMID 21085144. doi:10.1038/468355a . 
  7. ^ eiroforum.org – CERN: Antimatter in the tra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cember 2011, accessed 2012-06-08
  8. ^ Internal Structure of Antihydrogen probed for the first time. Physics World. March 7, 2012 [2020-12-31]. (原始内容于2017-07-30). 
  9. ^ Grossman, Lisa. The Coolest Antiprotons. Physical Review Focus. July 2, 2010, 26 (1) [2020-12-31]. (原始内容于2010-07-04). 
  10. ^ Antihydrogen trapped for a thousand seconds. Technology Review. May 2, 2011 [2020-12-31]. (原始内容于2015-04-14). 
  11. ^ Palmer, Jason. Antihydrogen undergoes its first-ever measurement. 14 March 2012 [2020-12-31]. (原始内容于2019-10-07) –通过www.bbc.co.uk. 
  12. ^ Freedman, David H. Antiatoms: Here Today . . .. Discover Magazine. January 1997 [2021-01-02]. (原始内容于2019-07-21). 
  13. ^ Munger, Charles T. Production of relativistic antihydrogen atoms by pair production with positron capture. Physical Review D. 1994, 49 (7): 3228–3235. Bibcode:1994PhRvD..49.3228M. PMID 10017318. S2CID 12149672. doi:10.1103/physrevd.49.3228. 
  14. ^ Baur, G.; Boero, G.; Brauksiepe, A.; Buzzo, A.; Eyrich, W.; Geyer, R.; Grzonka, D.; Hauffe, J.; Kilian, K.; LoVetere, M.; Macri, M.; Moosburger, M.; Nellen, R.; Oelert, W.; Passaggio, S.; Pozzo, A.; Röhrich, K.; Sachs, K.; Schepers, G.; Sefzick, T.; Simon, R.S.; Stratmann, R.; Stinzing, F.; Wolke, M. Production of Antihydrogen. Physics Letters B. 1996, 368 (3): 251ff [2021-01-02]. Bibcode:1996PhLB..368..251B. doi:10.1016/0370-2693(96)00005-6. (原始内容于2018-07-21). 
  15. ^ Bertulani, C.A.; Baur, G. Pair production with atomic shell capture in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sions (PDF). Braz. J. Phys. 1988, 18: 559 [2021-01-02].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1-17). 
  16. ^ Bertulani, Carlos A.; Baur, Gerhard. Electromagnetic processes in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sions (PDF). Physics Reports. 1988, 163 (5–6): 299 [2021-01-02]. Bibcode:1988PhR...163..299B. doi:10.1016/0370-1573(88)90142-1. (原始内容 (PDF)于2018-07-20). 
  17. ^ Aste, Andreas; Hencken, Kai; Trautmann, Dirk; Baur, G. Electromagnetic Pair Production with Capture (PDF). Physical Review A. 1993, 50 (5): 3980–3983 [2021-01-02]. Bibcode:1994PhRvA..50.3980A. PMID 9911369. doi:10.1103/PhysRevA.50.3980. (原始内容 (PDF)于2018-07-20). 
  18. ^ Blanford, G.; Christian, D.C.; Gollwitzer, K.; Mandelkern, M.; Munger, C.T.; Schultz, J.; Zioulas, G. Observation of Atomic Antihydroge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December 1997, 80 (14): 3037. Bibcode:1997APS..APR.C1009C. S2CID 58942287. doi:10.1103/PhysRevLett.80.3037. FERMILAB-Pub-97/398-E E862 ... p and H experiments 
  19. ^ Bertulani, C.A.; Baur, G. Antihydrogen production and accuracy of the equivalent photon approximation. Physical Review D. 1998, 58 (3): 034005. Bibcode:1998PhRvD..58c4005B. S2CID 11764867. arXiv:hep-ph/9711273 . doi:10.1103/PhysRevD.58.034005. 
  20. ^ Madsen, N. Cold antihydrogen: a new frontier in fundamental physic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2010, 368 (1924): 3671–82. Bibcode:2010RSPTA.368.3671M. PMID 20603376. doi:10.1098/rsta.2010.0026 . 
  21. ^ Massam, T; Muller, Th.; Righini, B.; Schneegans, M.; Zichichi, A.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antideuteron production. Il Nuovo Cimento. 1965, 39 (1): 10–14. Bibcode:1965NCimS..39...10M. S2CID 122952224. doi:10.1007/BF02814251. 
  22. ^ Dorfan, D. E; Eades, J.; Lederman, L. M.; Lee, W.; Ting, C. C. Observation of Antideuterons. Phys. Rev. Lett. June 1965, 14 (24): 1003–1006. Bibcode:1965PhRvL..14.1003D. doi:10.1103/PhysRevLett.14.1003. 
  23. ^ Antipov, Y.M.; et al. Observation of antihelium3 (in Russian). Yadernaya Fizika. 1974, 12: 311. 
  24. ^ Arsenescu, R.; et al. Antihelium-3 production in lead-lead collisions at 158 A GeV/c. New Journal of Physics. 2003, 5 (1): 1. Bibcode:2003NJPh....5....1A. doi:10.1088/1367-2630/5/1/301 . 
  25. ^ Agakishiev, H.; et al. Observation of the antimatter helium-4 nucleus. Nature. 2011, 473 (7347): 353–6. Bibcode:2011Natur.473..353S. PMID 21516103. S2CID 118484566. arXiv:1103.3312 . doi:10.1038/nature10079. 

外部連結 编辑

反氫, 英語, antihydrogen, 是對應元素氫的反物質, 每顆氫原子是由一顆質子及電子組成, 而則是由一顆反質子及正電子組成, 其化學符號多以, 表示, 上加一橫條, 讀作, 科学家希望研究反氢, 来阐明为什么在可观测宇宙中, 物质比反物质多的问题, 被称为重子不对称性问题, 反氢是在粒子加速器中人工产生的, 1999年, nasa, 估计每克反氢的制造成本为62, 5兆美元, 相当于今天的110兆美元, 使得它成为制造成本最高的物质, 这是由于每个实验产生的反氢极低, 并且使用粒子加速器的机会成本高, . 反氫 英語 antihydrogen 是對應元素氫的反物質 每顆氫原子是由一顆質子及電子組成 而反氫則是由一顆反質子及正電子組成 其化學符號多以 H 表示 即 H 上加一橫條 讀作 H bar 科学家希望研究反氢 来阐明为什么在可观测宇宙中 物质比反物质多的问题 被称为重子不对称性问题 2 反氢是在粒子加速器中人工产生的 1999年 NASA 估计每克反氢的制造成本为62 5兆美元 相当于今天的110兆美元 使得它成为制造成本最高的物质 3 这是由于每个实验产生的反氢极低 并且使用粒子加速器的机会成本高 反氫IUPAC名Antihydrogen反氫英文名 Antihydrogen别名 反氕種類 反物质對應物質物質 氫氫 非金屬 氦 惰性氣體 鋰 鹼金屬 鈹 鹼土金屬 硼 類金屬 碳 非金屬 氮 非金屬 氧 非金屬 氟 鹵素 氖 惰性氣體 鈉 鹼金屬 鎂 鹼土金屬 鋁 貧金屬 矽 類金屬 磷 非金屬 硫 非金屬 氯 鹵素 氬 惰性氣體 鉀 鹼金屬 鈣 鹼土金屬 鈧 過渡金屬 鈦 過渡金屬 釩 過渡金屬 鉻 過渡金屬 錳 過渡金屬 鐵 過渡金屬 鈷 過渡金屬 鎳 過渡金屬 銅 過渡金屬 鋅 過渡金屬 鎵 貧金屬 鍺 類金屬 砷 類金屬 硒 非金屬 溴 鹵素 氪 惰性氣體 銣 鹼金屬 鍶 鹼土金屬 釔 過渡金屬 鋯 過渡金屬 鈮 過渡金屬 鉬 過渡金屬 鎝 過渡金屬 釕 過渡金屬 銠 過渡金屬 鈀 過渡金屬 銀 過渡金屬 鎘 過渡金屬 銦 貧金屬 錫 貧金屬 銻 類金屬 碲 類金屬 碘 鹵素 氙 惰性氣體 銫 鹼金屬 鋇 鹼土金屬 鑭 鑭系元素 鈰 鑭系元素 鐠 鑭系元素 釹 鑭系元素 鉕 鑭系元素 釤 鑭系元素 銪 鑭系元素 釓 鑭系元素 鋱 鑭系元素 鏑 鑭系元素 鈥 鑭系元素 鉺 鑭系元素 銩 鑭系元素 鐿 鑭系元素 鎦 鑭系元素 鉿 過渡金屬 鉭 過渡金屬 鎢 過渡金屬 錸 過渡金屬 鋨 過渡金屬 銥 過渡金屬 鉑 過渡金屬 金 過渡金屬 汞 過渡金屬 鉈 貧金屬 鉛 貧金屬 鉍 貧金屬 釙 貧金屬 砈 類金屬 氡 惰性氣體 鍅 鹼金屬 鐳 鹼土金屬 錒 錒系元素 釷 錒系元素 鏷 錒系元素 鈾 錒系元素 錼 錒系元素 鈽 錒系元素 鋂 錒系元素 鋦 錒系元素 鉳 錒系元素 鉲 錒系元素 鑀 錒系元素 鐨 錒系元素 鍆 錒系元素 鍩 錒系元素 鐒 錒系元素 鑪 過渡金屬 𨧀 過渡金屬 𨭎 過渡金屬 𨨏 過渡金屬 𨭆 過渡金屬 䥑 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 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 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 過渡金屬 鉨 預測為貧金屬 鈇 貧金屬 鏌 預測為貧金屬 鉝 預測為貧金屬 鿬 預測為鹵素 鿫 預測為惰性氣體 氫 鋰 氫 氦結構組成 1個反質子與1個正子 1 识别CAS号 12791 17 2性质化学式 H最穩定同位素主条目 反氫的同位素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t1 2 衰變方式 能量 MeV 產物1H 人造 查证请求 未有實驗測定 查证请求 查论编若非注明 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 25 100 kPa 下 一顆反氫原子由一個正子和一個反質子組成 目录 1 歷史 2 实验历史 3 特征 4 合成 5 反氫的同位素與其他反原子 6 參看 7 參考文獻 8 外部連結歷史 编辑1932年 此前一直研究宇宙射線的卡尔 戴维 安德森了發現帶正電荷的電子 正電子 1955年 埃米利奥 塞格雷和欧文 张伯伦通過使用粒子加速器 Bevatron 英语 Bevatron 發現了反質子 即反氫的原子核 在此實驗中還發現了反中子 1995年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CERN 和德國的研究小組發現在反質子周圍與正電子反應 產生反氫圈 次年一月公佈結果 根據粒子物理學的CPT定律 反氫的不少特性均與氫相同 包括質量 磁矩及在量子狀態中的過渡頻率 即把激光或微波光束射在反氫原子上 會發出與氫相同顏色的光 例如 1s 2s的過渡頻率同樣為243 nm 4 由於反物質的質量不會呈負數 因此在萬有引力方面 反氫也應與正氫相同 當反氫原子與正物質接觸 它們會很快湮滅並化為伽馬射線及高能量p介子 這些p介子又很快會衰變為m子 中微子 正子及電子 並很快會消失 如果反氫原子處於真空環境 又不與正物質碰撞 它們理應永遠存在 不會湮滅消失 自然界的環境不會出現反氫 因此需靠人們以粒子加速器來製造 1995年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CERN 成功在瑞士日內瓦的研究所中 以射擊反質子來製造反氫原子 而這些反質子是在粒子加速器中的氙原子團中產生的 當一粒反質子接近氙原子核時 會產生正負電子各一粒 正電子給反質子抓獲時 便會產生反氫原子 由於每粒反質子能變為反氫原子的機會率約為10 19 因此以這個方法去大量生產反氫原子 成本定會極為昂貴 近年 ATRAP及ATHENA兩個計劃正於CERN共同進行研究 他們把從放射性金屬鈉中產生的正電子與困在彭寧離子阱中的反質子融合為反氫原子 每秒鐘可生產100顆 這個方法於2002年首度試驗 至2004年共生產了數十萬顆 這些反氫原子由於溫度極高 約為攝氏數千度 因此撞向實驗器皿時湮滅的機會也極高 而下一個目標是要製造低溫的反氫 並處於接近絕對零度的水平 使之可由磁場來密封 然後可以激光來準確量度其過渡頻率 如果其結果與正氫不同 縱使其差距小 也能證明它們的特性不完全相同 並能幫助解釋為何宇宙的物質以正物質為主 而非反物質 2016年12月19日 自然 雜誌登出CERN的反氫激光物理儀器 Antihydrogen Laser Physics Apparatus 縮寫作ALPHA 反質子減速器測得反氫中最低的兩個能階 1S與2S 之間的電子躍遷 英语 atomic electron transition 其結果在實驗誤差內與一般的氫原子一致 吻合物質 反物質對稱性的CPT對稱性定律概念 4 5 实验历史 编辑粒子加速器在 1990年代侦测到热的反氢 2002年 ATHENA 英语 ATHENA 研究过冷的反氢 它是2010年由 CERN 6 7 的反氢激光物理仪器 ALPHA 英语 ALPHA Collaboration 小组首先捕获的 然后测量了结构和其他重要特性 8 ALPHA AEGIS和 GBAR 计划进一步冷却和研究反氢原子 特征 编辑粒子物理学的CPT定理预测反氢原子具有的特征和正常的氢具有的许多特征一样 即质量 磁矩和原子态跃迁频率相同 请参见 原子光谱 9 举个例子 激发态的反氢原子会和激发态的普通氢原子发出一样颜色的光 反氢原子应该会吸引其它物质和反物质 英语 Gravitational interaction of antimatter 其作用力应与普通氢原子所承受的力相同 6 如果反物质具有负的重力质量 这将是不正确的 尽管在经验上尚未得到证明 反氢有负重力质量的可能性很小 请参阅 反物质的重力相互作用 英语 Gravitational interaction of antimatter 10 当反氢接触到正物质时 它们会迅速湮灭 正电子会和电子反应并湮灭 放出伽马射线 而反质子 由反夸克组成 会和由夸克组成的质子或中子反应并湮灭 生成高能的p介子 并衰变成缈子 中微子 正电子和 电子 如果反氢原子存在于 真空的环境 它们理论上可以永远存在 作为一种反元素 反氢预计会有和氢一样的性质 11 举个例子 反氢在标准情况下会是一种无色气体 会和反氧反应 生成反水 H 2O 合成 编辑第一个反氢于 1995 年由瓦尔特 厄莱尔特 的队伍在 CERN 12 用Charles Munger Jr Stanley J Brodsky 和 Ivan Schmidt Andrade提出的方法首次合成 13 在LEAR 英语 Low Energy Antiproton Ring 中 从一个粒子加速器 发射的反质子会射到氙 原子簇 14 形成电子 正电子对 反质子捕获一个正电子 形成反氢原子的概率为 6981099999999999999 10 19 因此该方法不适合用于实际生产 如所计算的 15 16 17 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 测量了一些不同的横截面 18 与量子电动力学的预测一致 19 两者均导致高能或高温的反原子的反应 不适合进行详细研究 随后 CERN建立了反质子减速器 AD 以支持朝着低能反氢的方向努力 以测试基本对称性 反质子减速器将提供给几个CERN组 CERN预计其设施将能够每分钟产生1000万个反质子 20 反氫的同位素與其他反原子 编辑主要的反氫同位素同位素 衰變丰度 半衰期 t1 2 方式 能量 MeV 產物1H 人造 查证请求 理論上穩定 查证请求 未有實驗測定 帶0粒反中子2D 人造 查证请求 理論上穩定 查证请求 未有實驗測定 帶1粒反中子查看讨论编辑人們亦可利用同樣方法製造反氘 D 2H 反氚 T 3H 或甚至是反氦 He 只是其難度更高 在2011年4月29日出版的英國 自然 雜誌上刊登了成功合成反氦 4的消息 方法是將兩個接近光速的金原子核對撞 通過篩選共探測到18個反氦 4的信號 反氘 21 22 反氦 3 3 He 23 24 和反氦 4 4 He 的原子核 25 以如此高的速度产生了它们的相应原子的合成 带来了几个技术障碍 參看 编辑氫 反氦 反質子減速器參考文獻 编辑 Observation of the 1S 2S transition in trapped antihydrogen 2020 1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24 BBC News Antimatter atoms are corralled even longe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co uk Retrieved on 2011 06 08 Reaching for the stars Scientists examine using antimatter and fusion to propel future spacecraft NASA 12 April 1999 11 June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6 12 Antimatter is the most expensive substance on Earth 4 0 4 1 Ahmadi M et al Observation of the 1S 2S transition in trapped antihydrogen Nature 2016 12 19 2016 12 21 doi 10 1038 nature210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30 英语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Castelvecchi Davide Ephemeral antimatter atoms pinned down in milestone laser test Nature 2016 12 19 2016 1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20 英语 6 0 6 1 Reich Eugenie Samuel Antimatter held for questioning Nature 2010 468 7322 355 Bibcode 2010Natur 468 355R PMID 21085144 doi 10 1038 468355a nbsp eiroforum org CERN Antimatter in the trap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cember 2011 accessed 2012 06 08 Internal Structure of Antihydrogen probed for the first time Physics World March 7 2012 2020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7 30 Grossman Lisa The Coolest Antiprotons Physical Review Focus July 2 2010 26 1 2020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7 04 Antihydrogen trapped for a thousand seconds Technology Review May 2 2011 2020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4 14 Palmer Jason Antihydrogen undergoes its first ever measurement 14 March 2012 2020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0 07 通过www bbc co uk Freedman David H Antiatoms Here Today Discover Magazine January 1997 2021 01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7 21 Munger Charles T Production of relativistic antihydrogen atoms by pair production with positron capture Physical Review D 1994 49 7 3228 3235 Bibcode 1994PhRvD 49 3228M PMID 10017318 S2CID 12149672 doi 10 1103 physrevd 49 3228 Baur G Boero G Brauksiepe A Buzzo A Eyrich W Geyer R Grzonka D Hauffe J Kilian K LoVetere M Macri M Moosburger M Nellen R Oelert W Passaggio S Pozzo A Rohrich K Sachs K Schepers G Sefzick T Simon R S Stratmann R Stinzing F Wolke M Production of Antihydrogen Physics Letters B 1996 368 3 251ff 2021 01 02 Bibcode 1996PhLB 368 251B doi 10 1016 0370 2693 96 00005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7 21 Bertulani C A Baur G Pair production with atomic shell capture in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sions PDF Braz J Phys 1988 18 559 2021 01 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1 17 Bertulani Carlos A Baur Gerhard Electromagnetic processes in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sions PDF Physics Reports 1988 163 5 6 299 2021 01 02 Bibcode 1988PhR 163 299B doi 10 1016 0370 1573 88 90142 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07 20 Aste Andreas Hencken Kai Trautmann Dirk Baur G Electromagnetic Pair Production with Capture PDF Physical Review A 1993 50 5 3980 3983 2021 01 02 Bibcode 1994PhRvA 50 3980A PMID 9911369 doi 10 1103 PhysRevA 50 398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07 20 Blanford G Christian D C Gollwitzer K Mandelkern M Munger C T Schultz J Zioulas G Observation of Atomic Antihydroge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December 1997 80 14 3037 Bibcode 1997APS APR C1009C S2CID 58942287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80 3037 FERMILAB Pub 97 398 E E862 p and H experiments Bertulani C A Baur G Antihydrogen production and accuracy of the equivalent photon approximation Physical Review D 1998 58 3 034005 Bibcode 1998PhRvD 58c4005B S2CID 11764867 arXiv hep ph 9711273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D 58 034005 Madsen N Cold antihydrogen a new frontier in fundamental physic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2010 368 1924 3671 82 Bibcode 2010RSPTA 368 3671M PMID 20603376 doi 10 1098 rsta 2010 0026 nbsp Massam T Muller Th Righini B Schneegans M Zichichi A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antideuteron production Il Nuovo Cimento 1965 39 1 10 14 Bibcode 1965NCimS 39 10M S2CID 122952224 doi 10 1007 BF02814251 Dorfan D E Eades J Lederman L M Lee W Ting C C Observation of Antideuterons Phys Rev Lett June 1965 14 24 1003 1006 Bibcode 1965PhRvL 14 1003D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14 1003 Antipov Y M et al Observation of antihelium3 in Russian Yadernaya Fizika 1974 12 311 Arsenescu R et al Antihelium 3 production in lead lead collisions at 158 A GeV c New Journal of Physics 2003 5 1 1 Bibcode 2003NJPh 5 1A doi 10 1088 1367 2630 5 1 301 nbsp Agakishiev H et al Observation of the antimatter helium 4 nucleus Nature 2011 473 7347 353 6 Bibcode 2011Natur 473 353S PMID 21516103 S2CID 118484566 arXiv 1103 3312 nbsp doi 10 1038 nature10079 外部連結 编辑捕捉反氫原子 Sciscape org 欧洲科学家制造出大量反氢物质流 反氫原子是如何創生的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制造出大量反物质 国际科学家小组观察到反物质原子内部结构 Merrifield Michael Copeland Ed H Antihydrogen Sixty Symbols Brady Haran for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2021 01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8 24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反氫 amp oldid 7712333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