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像法

像法梵語sad-dharma-pratirūpaka巴利語sad-dhamma-patirupaka),佛教術語,指在佛陀入滅後,只有佛教正法sad-dharma)的相似法(pratirūpaka,“像”)流世,證果者減少。這個時期稱爲像法時期像法時代

概論

佛教三期法运论認為佛法分為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此後便是法滅盡時如來滅度後,教法住世,依教法修行,即能證果,稱為正法;雖有教法及修行者,多不能證果,稱為像法;教法垂世,人雖秉教,多不修行及無證果,稱為末法。據記載,末法時代佛之正法衰頹,僧風濁亂。[1][2]

佛教中對佛教三个时期的界定並非絕對,有多種說法。《阿含經》部分有正法、像法之稱[3],但部分經典沒有末法之稱[4]。而正法時期、像法時期的時長也不盡一致,有正法500年、像法1000年[5],或正法、像法各500年,或各1000年[6],南傳佛教的律藏中說正法本有1000年,受阿難的請求,佛陀准許女人出家,使得正法縮減到500年,此後便是像法[7]

參見

參考文獻

  1. ^ 增支部》5集155經:「諸比丘!此等五法,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何等為五?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眾,通利於契經、應頌、記說、諷頌、無問自說、如是說、本生、未曾有法、智解〔等〕。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之第一法。復次,諸比丘!有比丘眾,如聽聞,如通達,廣為他人說法。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之第二法。復次,諸比丘!有比丘眾,如聽聞,如通達,廣令他人說法。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之第三法。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眾,如聽聞,如通達,廣為他人複誦其法。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之第四法。復次,諸比丘!有比丘眾,如聽聞,如通達,以心隨尋、隨伺,以意隨觀其法。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之第五法。諸比丘!此等五法,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
    善見律毘婆沙》:「令正法久住者,正法有三種。何謂為三?一者、學正法久住,二者、信受正法久住,三者、得道正法久住。問曰:何謂學正法久住?答曰:學三藏,一切久住。佛所說,是名正法。於三藏中,十二頭陀、十四威儀、八十二大威儀戒、禪定三昧,是名信受正法久住。四沙門道果及涅槃者,是名得道正法久住。如來結戒故,令比丘隨順;若隨順者,具足而得聖利,是故學為初正法久住。」
    大毗婆沙論》:「有二種正法:一、世俗正法;二、勝義正法。世俗正法,謂名、句、文身,即素怛纜、毘奈耶、阿毘達磨;勝義正法,謂聖道,即無漏根、力、覺支、道支。行法者亦有二種:一、持教法:二、持證法。持教法者,謂讀誦、解說素怛纜等;持證法者,謂能修證無漏聖道。若持教者相續不滅,能令世俗正法久住。若持證者相續不滅,能令勝義正法久住,彼若滅時,正法則滅。故契經說「我之正法不依牆壁柱等而住,但依行法有情相續而住」
    阿毘達磨俱舍論》:「頌曰:『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論曰:「世尊正法體有二種,一教二證。教謂契經調伏對法,證謂三乘菩提分法。有能受持及正說者,佛正教法便住世間。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證法便住世間。故隨三人住世時量,應知正法住爾所時。聖教總言唯住千載,有釋證法唯住千年,教法住時復過於此。」
    大乘法苑義林章》:「佛滅度後法有三時,謂正.像.末。具教.行.證三,名為正法;但有教行,名為像法;有教無餘名為末法。此教行二有漏攝者及葉文字皆住持法寶,無漏三法真法寶故,示道.命道二沙門中,異生具戒.具見等類。正.像.末法能住持者,是住持僧。」
    吉藏《法華玄論》:「問:經何故云正法千年住世,復何故千年外別有佛法? 答:此不相違。所以然者,佛法有二種:一正得二正教。正得者,得道人也。正教者,佛正法教也。言千年佛法滅者,此就正得為言耳。千年內,有得道人多。千年外,得道人少。故名佛法滅也。正教法者乃至萬年住世也」
    《相應部義註》:「有兩種相似正法:相似證悟正法和相似教理正法。其中,光明、智、喜……等十種觀智產生的隨煩惱,名為相似的證悟正法。沒收錄進第三次結集界論(dhātu-kathā)、所緣論(ārammaṇa-kathā)、不淨論(asubha-kathā)、智事論(ñāṇavatthu-kathā)、明咒藏(vijjā-karaṇḍaka)這五論事(kathā-vatthu)以外的秘密律(guḷha-vinaya)、秘密毘輸安呾囉太子(guḷha-vessantara)、秘密靈藥智者英语Mahanipata_Jataka#5._Prince_Mahosadha_(the_clever_sage)_-_Act_of_insight(guḷha-mahosadha)、字音藏(vaṇṇa-piṭaka)、指鬘藏(aṅgulimāla-piṭaka)、護國吼(raṭṭhapāla-gajjita)、曠野夜叉吼(āḷavaka-gajjita)、方廣藏(vedalla-piṭaka)等非佛語,名為相似的教理正法。……最初覺悟的比丘們能得達無礙解(paṭisambhidā)。其時過後不能再得達無礙解,則是六通。自從六通不能得達後能得三明。這個時期過後不能得達三明,則只能得達漏盡。那也不能後則是不來果,那也不能後則是一來果,那也不能後則是入流果。過了[那]時後連入流果也不能得。但直到那時他們修觀只能染著這些隨煩惱而住於精進,才稱為證悟正法的隱沒。……但直到連適合於完成入流果的修行也不能,只能住立於戒清淨,這才稱為修行正法的隱沒。……只要三藏佛語存在,就不能說教法隱沒。……兩本戒經(pātimokkha)還存在,教法還不算隱沒。直到兩本戒經隱沒,那時教理正法才隱沒。在它隱沒時,教法才稱為隱沒。教理隱沒故修行隱沒,修行隱沒故證悟隱沒。什麼原因呢?此教理是修行的基礎,修行是證悟的[基礎]。如是,修行只以教理為標準。……教理充滿時,持教理的人就能完成修行,完成修行者就能完成證悟。如是顯示猶如新月般的教理等增長時,我們的教法也就增長。」
  2. ^ 法滅盡經》“佛告阿难。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著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啖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求作沙門不修戒律。月半月盡雖名誦戒。厭倦懈怠不欲聽聞。抄略前後不肯盡說。經不誦習。設有讀者不識字句。為強言是”
    《阿難七夢經》:「佛告阿難。汝於夢者。皆為當來五濁惡世。不損汝也。何為憂色。第一夢陂池火炎滔天者。當來比丘。善心轉少。惡逆熾盛。共相殺害。不可稱計。第二夢者日月沒星宿亦沒。佛泥洹後。一切聲聞。隨佛泥洹不在世。眾生眼滅。第三夢出家比丘。轉在於不淨坑塹之中。在家白衣。登頭出者。當來比丘懷毒嫉妬。至相殺害。道士斬頭。白衣視之。諫訶不從。死入地獄。白衣精進。死生天上。第四夢者。群猪來觝揬栴檀林怪之者。當來白衣。來入塔寺。誹謗眾僧。求其長短。破塔害僧。第五夢者。頭戴須彌山。不以為重者。佛泥洹後。阿難當為千阿羅漢。出經之師。一句不忘。受悟亦多。不以為重。第六夢者。大象棄小象。將來邪見熾盛。壞我佛法。有德之人。皆隱不現。第七夢師子死者。佛泥洹後。一千四百七十歲。我諸弟子修德之心。一切惡魔不得嬈亂。七毫者七百歲後事」
    《摩訶摩耶經》:「五百歲已寶天比丘,善說法要度二萬人,八部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正法於此便就滅盡。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競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七百歲已。有一比丘名曰龍樹。善說法要滅邪見幢然正法炬。八百歲後。諸比丘等樂好衣服縱逸嬉戲。百千人中或有一兩得道果者。九百歲已。奴為比丘。婢為比丘尼。一千歲已。諸比丘等聞不淨觀阿那波那瞋恚不欲。無量比丘。若一若兩思惟正受。千一百歲已。諸比丘等。如世俗人嫁娶行媒。於大眾中毀謗毘尼。千二百歲已。是諸比丘及比丘尼。作非梵行。若有子息。男為比丘。女為比丘尼。千三百歲已。袈裟變白不受染色。千四百歲已。時諸四眾猶如獵師。好樂殺生賣三寶物。千五百歲。俱睒彌國有三藏比丘。善說法要徒眾五百。又一羅漢比丘。善持戒行徒眾五百。於十五日布薩之時。羅漢比丘。昇於高座說清淨法云。此所應作此不應作。彼三藏比丘弟子答羅漢言。汝今身口自不清淨。云何而反說是麁言。羅漢答言。我久清淨身口意業無諸過惡。三藏弟子聞此語已倍更恚忿。即於座上殺彼羅漢。時羅漢弟子而作是言。我師所說合於法理。云何汝等害我和上。即以利刀殺彼三藏。天龍八部莫不憂惱。惡魔波旬及外道眾踊躍歡喜。競破塔寺殺害比丘。一切經藏皆悉流移至鳩尸那竭國。阿耨達龍王悉持入海。於是佛法而滅盡也。」
    《雜阿含640經》:「爾時世尊復告東方天王:汝當於東方護持正法。次告南方、西方、北方天王:汝當於北方護持正法。過千歲後,我教法滅時,當有非法出於世間,十善悉壞,閻浮提中惡風暴起,水雨不時世多饑饉,雨則災雹江河消滅,華果不成人無光澤,蟲村鬼村悉皆磨滅,飲食失味珍寶沈沒,人民服食粗澀草木。……時,諸比丘大得供養。諸比丘輩食人信施,而不讀誦經書,不薩阇為人受經,戲論過日,眠臥終夜,貪著利養,好自嚴飾,身著妙服,離諸出要、寂靜、出家、三菩提樂,形類比丘離沙門功德,是法中之大賊,助作末世壞正法幢建惡魔幢,滅正法炬然煩惱火,壞正法鼓毀正法輪,消正法海壞正法山,破正法城拔正法樹,毀禪定智慧斷戒瓔珞,污染正道。……時,彼諸天、龍、神等皆生不歡喜心,不復當護諸比丘,而同聲唱言:『佛法卻後七日滅盡!』號啕悲泣,共相謂言:『至比丘說戒日,共相鬥諍,如來正法於中而滅。』如是諸天悲惱啼泣。……爾時,上座有弟子,名曰安伽陀,起不忍之心,極生忿恨,從座起,罵辱彼聖:『汝是下座比丘,愚痴無智,而毀辱我和上!』即持利刀,殺彼聖人。……爾時,阿羅漢弟子見彼弟子殺害其師,忿恨不忍,即殺三藏。爾時,諸天、世人悲哀啼泣:『嗚呼,苦哉,如來正法今便都盡!』尋即此大地六種震動,無量眾生號啕啼泣,極為愁惱:『嗚呼,今日正法不復現世!』作是語已,各各離散。……爾時,拘睒彌王聞諸比丘殺真人阿羅漢及三藏法師,心生悲惱,惋慨而坐。爾時,諸邪見輩諍競打破塔廟,及害比丘,從是佛法索然頓滅。爾時,世尊語釋提桓因,四大天王,諸天、世人:於我滅度之後,法盡之相,如上所說。是故汝等,今者不可不以勤力加於精進,護持正法,久令在世。」(本經為《阿育王傳》〈優波毱多因緣〉卷六、卷七之異譯本雜入,參見:印順. 雜阿含經論會編(上)之部類整編. [2018-12-24]. (原始内容于2016-12-13). 
    大毗婆沙論》:「如來正法云何滅耶?答:如來正法將欲滅時,此贍部洲當有三王出世,一王有法、二王無法。其有法者,生在東方,威德慈仁,伏五印度。其無法者,生在達絮、篾戾車中,性皆頑囂,憎賤佛法,相與合縱。從西侵食,漸入印度,轉至東方,志與佛法,為大衰損。……時東方王聞彼達絮、篾戾車王,侵食印度漸至東方,乃率兵士與之交戰。彼王軍眾即時退走,擒獲二王,皆斷其命。尋時遣使,遍諸方維,召命一切沙門釋子。……於是一切贍部洲中所有苾芻皆來集會,憍餉彌國。時王日日設五年會種種供養,然諸苾芻由多得利養故,及由多有先為活命而出家故,不能精勤讀誦經典,不樂獨處靜慮思惟,晝則群聚談說世事擾動喧雜,夜則疲怠耽著睡眠無所覺察,由此於佛所有教誡,皆悉慢緩而不遵行。是時贍部洲中唯有二行法者,一是阿羅漢名蘇剌多,一是三藏名室史迦,亦名般株,而為眾首,即於是日正法將滅。……作是語時,三藏弟子生大瞋恚即叱之言:是何苾芻,故於眾前,違反我師不受教誨,尋共害彼阿羅漢命,勝義正法從斯滅沒。時有敬重彼阿羅漢天龍藥叉,興大瞋忿殺彼三藏。有說,即彼阿羅漢弟子為報仇故害三藏命。有說,王聞彼阿羅漢無辜被殺,追戀懊惱而殺三藏。世俗正法從斯滅沒。爾時世間勝義世俗二種正法皆滅沒,已經七晝夜天地冥闇,而其世間猶故未知正法已滅。……過七日已,大地震動殞星雨火燒諸方維,空中天鼓發聲振吼甚可怖畏,天魔眷屬生大歡喜,於虛空中張大白蓋。空中復有大聲唱言:釋迦大仙所有正法從今永滅,更無能入正性離生,妙甘露門於斯永閉,大苦黑闇遍滿世間,更無救護將導之者。」
    瑜伽師地論》:「末法時生諸聲聞相,云何可知?謂諸聲聞於當來世法末時生,多分愛重利養恭敬,違背妙法,諸貪恚癡及不正法並皆增盛。……於佛世尊所說:甚深與空相應隨順緣性緣起緣生所有經典,並皆棄捨。於世聰慧所造諷誦,綺飾言辭絢藻文章,隨順世典,恭敬受持深生歡喜。於似正法非正法中妄生法想,於正法中起非法想。……法末時者,所謂大師般涅槃後聖教沒時,爾時如是聲聞弟子,身壞命終,多墮惡趣,生那落迦。若有成就與此相違不染污法,當知是名賢善時生聲聞,彼於如來初出世時,瘜肉未生時,大師現前時,或有一類般涅槃後,如是多分,身壞命終還得善趣,往生天上樂世界中。」
    法苑珠林》:「又大五濁經云:佛涅槃後當有五亂。一者當來比丘從白衣學法,世之一亂;二者白衣上坐比丘處下,世之二亂;三者比丘說法不行承受,白衣說法以為無上,世之三亂;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現在,於世間以為真道諦,佛法正典自為不明,詐偽為信,世之四亂;五者當來比丘畜養妻子奴僕治生,但共諍訟不承佛教,世之五亂。」
    複注心義燈(Saratthadipani-tika):「此時期過後,是爭鬥時(Kali Yuga)國王的非法期,他們非法故,他們的大臣也都非法,然後國家人民[都行非法]。他們行非法故,天不適時下雨,從此莊稼不能豐收。因其欠收故,資具施主們不能供養比丘僧團資具,比丘們因資具貧乏而不能攝取弟子。此時過後教理消亡,不能憶持其義理,只能憶持聖典。此時過後,連整部聖典也不能憶持,最初從論藏消失,消失時從最後開始消失。首先是《大論》消失,然後消失的是《雙(論)》、《論事》、《人施設(論)》、《界論》、《分別(論)》、《法集(論)》。如此論藏消失後,經藏從最後開始消失。首先是《增支部》消失,其中首先是十一集……直到一集。如此《增支部》消失後,《相應部》從最後開始消失。首先是《大品》消失,然後是《六處品》、《蘊品》、《因緣品》、《有偈品》。如此《相應部》消失後,《中部》從最後開始消失。首先是《後五十》消失,然後是《中五十》、《根本五十》。如此《中部》消失後,《長部》從最後開始消失。首先是《波梨品》消失,然後是《大品》,然後是《戒蘊品》。如此《長部》消失即是《經藏》消失,只剩《律藏》和《本生》還憶持著。《律藏》是有慚恥者所持,欲求利得者則不關心經中所說而只憶持《本生》。此時過後,連《本生》也不能憶持,於是它們首先從《毘輸安呾囉本生》(須達拿太子)開始消失,然後逆序為《毘樓本生》《摩訶那羅陀本生》,最後是《無戲論本生》消失,只剩《律藏》還保留著。此時過後,它也從最後開始消失。首先是《附隨》消失,然後是《篇章》、《比丘尼分別》、《大分別》,漸次只剩《布薩篇》還保留著。這樣教理還不算消失,乃至人間還存在四句偈,教理都還沒消失。直到有信心、淨信的國王在象背上放了裝有一千金的鑲金邊的袋子說「知道佛陀所說的四句偈者可拿走這一千金」,並在城中鳴鼓巡行也無人拿走。「只巡行一次有人聽見,但有人沒聽見。」於是直到走第三次也無人拿走,王使臣只能把一千金錢袋送回王宮,這時才叫做教理隱沒。」
  3. ^ 如《雜阿含經·906經》
  4. ^ 如《中阿含經·瞿曇彌經》
  5. ^ 《大方等大集經·月藏分》:「今我涅槃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住於世,限滿一千年。」
  6. ^ 吉藏《法華玄論》說「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年」。
  7. ^ 見《犍度·小品·比丘尼犍度》

像法, 梵語, dharma, pratirūpaka, 巴利語, dhamma, patirupaka, 佛教術語, 指在佛陀入滅後, 只有佛教正法, dharma, 的相似法, pratirūpaka, 流世, 證果者減少, 這個時期稱爲時期, 時代, 概論, 编辑佛教三期法运论認為佛法分為正法, 末法三個時期, 此後便是法滅盡時, 如來滅度後, 教法住世, 依教法修行, 即能證果, 稱為正法, 雖有教法及修行者, 多不能證果, 稱為, 教法垂世, 人雖秉教, 多不修行及無證果, 稱為末法, 據記載, 末法時代. 像法 梵語 sad dharma pratirupaka 巴利語 sad dhamma patirupaka 佛教術語 指在佛陀入滅後 只有佛教正法 sad dharma 的相似法 pratirupaka 像 流世 證果者減少 這個時期稱爲像法時期 像法時代 概論 编辑佛教三期法运论認為佛法分為正法 像法 末法三個時期 此後便是法滅盡時 如來滅度後 教法住世 依教法修行 即能證果 稱為正法 雖有教法及修行者 多不能證果 稱為像法 教法垂世 人雖秉教 多不修行及無證果 稱為末法 據記載 末法時代佛之正法衰頹 僧風濁亂 1 2 佛教中對佛教三个时期的界定並非絕對 有多種說法 阿含經 部分有正法 像法之稱 3 但部分經典沒有末法之稱 4 而正法時期 像法時期的時長也不盡一致 有正法500年 像法1000年 5 或正法 像法各500年 或各1000年 6 南傳佛教的律藏中說正法本有1000年 受阿難的請求 佛陀准許女人出家 使得正法縮減到500年 此後便是像法 7 參見 编辑正法 佛教 末法 法 佛教 法 印度哲學 參考文獻 编辑 增支部 5集155經 諸比丘 此等五法 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 何等為五 諸比丘 世間有比丘眾 通利於契經 應頌 記說 諷頌 無問自說 如是說 本生 未曾有法 智解 等 諸比丘 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之第一法 復次 諸比丘 有比丘眾 如聽聞 如通達 廣為他人說法 諸比丘 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之第二法 復次 諸比丘 有比丘眾 如聽聞 如通達 廣令他人說法 諸比丘 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之第三法 復次 諸比丘 有比丘眾 如聽聞 如通達 廣為他人複誦其法 諸比丘 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之第四法 復次 諸比丘 有比丘眾 如聽聞 如通達 以心隨尋 隨伺 以意隨觀其法 諸比丘 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之第五法 諸比丘 此等五法 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隱沒 善見律毘婆沙 令正法久住者 正法有三種 何謂為三 一者 學正法久住 二者 信受正法久住 三者 得道正法久住 問曰 何謂學正法久住 答曰 學三藏 一切久住 佛所說 是名正法 於三藏中 十二頭陀 十四威儀 八十二大威儀戒 禪定三昧 是名信受正法久住 四沙門道果及涅槃者 是名得道正法久住 如來結戒故 令比丘隨順 若隨順者 具足而得聖利 是故學為初正法久住 大毗婆沙論 有二種正法 一 世俗正法 二 勝義正法 世俗正法 謂名 句 文身 即素怛纜 毘奈耶 阿毘達磨 勝義正法 謂聖道 即無漏根 力 覺支 道支 行法者亦有二種 一 持教法 二 持證法 持教法者 謂讀誦 解說素怛纜等 持證法者 謂能修證無漏聖道 若持教者相續不滅 能令世俗正法久住 若持證者相續不滅 能令勝義正法久住 彼若滅時 正法則滅 故契經說 我之正法不依牆壁柱等而住 但依行法有情相續而住 阿毘達磨俱舍論 頌曰 佛正法有二 謂教證為體 有持說行者 此便住世間 論曰 世尊正法體有二種 一教二證 教謂契經調伏對法 證謂三乘菩提分法 有能受持及正說者 佛正教法便住世間 有能依教正修行者 佛正證法便住世間 故隨三人住世時量 應知正法住爾所時 聖教總言唯住千載 有釋證法唯住千年 教法住時復過於此 大乘法苑義林章 佛滅度後法有三時 謂正 像 末 具教 行 證三 名為正法 但有教行 名為像法 有教無餘名為末法 此教行二有漏攝者及葉文字皆住持法寶 無漏三法真法寶故 示道 命道二沙門中 異生具戒 具見等類 正 像 末法能住持者 是住持僧 吉藏 法華玄論 問 經何故云正法千年住世 復何故千年外別有佛法 答 此不相違 所以然者 佛法有二種 一正得二正教 正得者 得道人也 正教者 佛正法教也 言千年佛法滅者 此就正得為言耳 千年內 有得道人多 千年外 得道人少 故名佛法滅也 正教法者乃至萬年住世也 相應部義註 有兩種相似正法 相似證悟正法和相似教理正法 其中 光明 智 喜 等十種觀智產生的隨煩惱 名為相似的證悟正法 沒收錄進第三次結集 界論 dhatu katha 所緣論 arammaṇa katha 不淨論 asubha katha 智事論 naṇavatthu katha 明咒藏 vijja karaṇḍaka 這五論事 katha vatthu 以外的秘密律 guḷha vinaya 秘密毘輸安呾囉太子 guḷha vessantara 秘密靈藥智者 英语 Mahanipata Jataka 5 Prince Mahosadha the clever sage Act of insight guḷha mahosadha 字音藏 vaṇṇa piṭaka 指鬘藏 aṅgulimala piṭaka 護國吼 raṭṭhapala gajjita 曠野夜叉吼 aḷavaka gajjita 方廣藏 vedalla piṭaka 等非佛語 名為相似的教理正法 最初覺悟的比丘們能得達無礙解 paṭisambhida 其時過後不能再得達無礙解 則是六通 自從六通不能得達後能得三明 這個時期過後不能得達三明 則只能得達漏盡 那也不能後則是不來果 那也不能後則是一來果 那也不能後則是入流果 過了 那 時後連入流果也不能得 但直到那時他們修觀只能染著這些隨煩惱而住於精進 才稱為證悟正法的隱沒 但直到連適合於完成入流果的修行也不能 只能住立於戒清淨 這才稱為修行正法的隱沒 只要三藏佛語存在 就不能說教法隱沒 兩本戒經 patimokkha 還存在 教法還不算隱沒 直到兩本戒經隱沒 那時教理正法才隱沒 在它隱沒時 教法才稱為隱沒 教理隱沒故修行隱沒 修行隱沒故證悟隱沒 什麼原因呢 此教理是修行的基礎 修行是證悟的 基礎 如是 修行只以教理為標準 教理充滿時 持教理的人就能完成修行 完成修行者就能完成證悟 如是顯示猶如新月般的教理等增長時 我們的教法也就增長 法滅盡經 佛告阿难 吾涅槃后法欲灭时 五逆浊世魔道兴盛 魔作沙门坏乱吾道 著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 饮酒啖肉杀生贪味 无有慈心更相憎嫉 求作沙門不修戒律 月半月盡雖名誦戒 厭倦懈怠不欲聽聞 抄略前後不肯盡說 經不誦習 設有讀者不識字句 為強言是 阿難七夢經 佛告阿難 汝於夢者 皆為當來五濁惡世 不損汝也 何為憂色 第一夢陂池火炎滔天者 當來比丘 善心轉少 惡逆熾盛 共相殺害 不可稱計 第二夢者日月沒星宿亦沒 佛泥洹後 一切聲聞 隨佛泥洹不在世 眾生眼滅 第三夢出家比丘 轉在於不淨坑塹之中 在家白衣 登頭出者 當來比丘懷毒嫉妬 至相殺害 道士斬頭 白衣視之 諫訶不從 死入地獄 白衣精進 死生天上 第四夢者 群猪來觝揬栴檀林怪之者 當來白衣 來入塔寺 誹謗眾僧 求其長短 破塔害僧 第五夢者 頭戴須彌山 不以為重者 佛泥洹後 阿難當為千阿羅漢 出經之師 一句不忘 受悟亦多 不以為重 第六夢者 大象棄小象 將來邪見熾盛 壞我佛法 有德之人 皆隱不現 第七夢師子死者 佛泥洹後 一千四百七十歲 我諸弟子修德之心 一切惡魔不得嬈亂 七毫者七百歲後事 摩訶摩耶經 五百歲已寶天比丘 善說法要度二萬人 八部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正法於此便就滅盡 六百歲已 九十六種諸外道等 邪見競興破滅佛法 有一比丘名曰馬鳴 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 七百歲已 有一比丘名曰龍樹 善說法要滅邪見幢然正法炬 八百歲後 諸比丘等樂好衣服縱逸嬉戲 百千人中或有一兩得道果者 九百歲已 奴為比丘 婢為比丘尼 一千歲已 諸比丘等聞不淨觀阿那波那瞋恚不欲 無量比丘 若一若兩思惟正受 千一百歲已 諸比丘等 如世俗人嫁娶行媒 於大眾中毀謗毘尼 千二百歲已 是諸比丘及比丘尼 作非梵行 若有子息 男為比丘 女為比丘尼 千三百歲已 袈裟變白不受染色 千四百歲已 時諸四眾猶如獵師 好樂殺生賣三寶物 千五百歲 俱睒彌國有三藏比丘 善說法要徒眾五百 又一羅漢比丘 善持戒行徒眾五百 於十五日布薩之時 羅漢比丘 昇於高座說清淨法云 此所應作此不應作 彼三藏比丘弟子答羅漢言 汝今身口自不清淨 云何而反說是麁言 羅漢答言 我久清淨身口意業無諸過惡 三藏弟子聞此語已倍更恚忿 即於座上殺彼羅漢 時羅漢弟子而作是言 我師所說合於法理 云何汝等害我和上 即以利刀殺彼三藏 天龍八部莫不憂惱 惡魔波旬及外道眾踊躍歡喜 競破塔寺殺害比丘 一切經藏皆悉流移至鳩尸那竭國 阿耨達龍王悉持入海 於是佛法而滅盡也 雜阿含640經 爾時世尊復告東方天王 汝當於東方護持正法 次告南方 西方 北方天王 汝當於北方護持正法 過千歲後 我教法滅時 當有非法出於世間 十善悉壞 閻浮提中惡風暴起 水雨不時世多饑饉 雨則災雹江河消滅 華果不成人無光澤 蟲村鬼村悉皆磨滅 飲食失味珍寶沈沒 人民服食粗澀草木 時 諸比丘大得供養 諸比丘輩食人信施 而不讀誦經書 不薩阇為人受經 戲論過日 眠臥終夜 貪著利養 好自嚴飾 身著妙服 離諸出要 寂靜 出家 三菩提樂 形類比丘離沙門功德 是法中之大賊 助作末世壞正法幢建惡魔幢 滅正法炬然煩惱火 壞正法鼓毀正法輪 消正法海壞正法山 破正法城拔正法樹 毀禪定智慧斷戒瓔珞 污染正道 時 彼諸天 龍 神等皆生不歡喜心 不復當護諸比丘 而同聲唱言 佛法卻後七日滅盡 號啕悲泣 共相謂言 至比丘說戒日 共相鬥諍 如來正法於中而滅 如是諸天悲惱啼泣 爾時 上座有弟子 名曰安伽陀 起不忍之心 極生忿恨 從座起 罵辱彼聖 汝是下座比丘 愚痴無智 而毀辱我和上 即持利刀 殺彼聖人 爾時 阿羅漢弟子見彼弟子殺害其師 忿恨不忍 即殺三藏 爾時 諸天 世人悲哀啼泣 嗚呼 苦哉 如來正法今便都盡 尋即此大地六種震動 無量眾生號啕啼泣 極為愁惱 嗚呼 今日正法不復現世 作是語已 各各離散 爾時 拘睒彌王聞諸比丘殺真人阿羅漢及三藏法師 心生悲惱 惋慨而坐 爾時 諸邪見輩諍競打破塔廟 及害比丘 從是佛法索然頓滅 爾時 世尊語釋提桓因 四大天王 諸天 世人 於我滅度之後 法盡之相 如上所說 是故汝等 今者不可不以勤力加於精進 護持正法 久令在世 本經為 阿育王傳 優波毱多因緣 卷六 卷七之異譯本雜入 參見 印順 雜阿含經論會編 上 之部類整編 2018 12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13 大毗婆沙論 如來正法云何滅耶 答 如來正法將欲滅時 此贍部洲當有三王出世 一王有法 二王無法 其有法者 生在東方 威德慈仁 伏五印度 其無法者 生在達絮 篾戾車中 性皆頑囂 憎賤佛法 相與合縱 從西侵食 漸入印度 轉至東方 志與佛法 為大衰損 時東方王聞彼達絮 篾戾車王 侵食印度漸至東方 乃率兵士與之交戰 彼王軍眾即時退走 擒獲二王 皆斷其命 尋時遣使 遍諸方維 召命一切沙門釋子 於是一切贍部洲中所有苾芻皆來集會 憍餉彌國 時王日日設五年會種種供養 然諸苾芻由多得利養故 及由多有先為活命而出家故 不能精勤讀誦經典 不樂獨處靜慮思惟 晝則群聚談說世事擾動喧雜 夜則疲怠耽著睡眠無所覺察 由此於佛所有教誡 皆悉慢緩而不遵行 是時贍部洲中唯有二行法者 一是阿羅漢名蘇剌多 一是三藏名室史迦 亦名般株 而為眾首 即於是日正法將滅 作是語時 三藏弟子生大瞋恚即叱之言 是何苾芻 故於眾前 違反我師不受教誨 尋共害彼阿羅漢命 勝義正法從斯滅沒 時有敬重彼阿羅漢天龍藥叉 興大瞋忿殺彼三藏 有說 即彼阿羅漢弟子為報仇故害三藏命 有說 王聞彼阿羅漢無辜被殺 追戀懊惱而殺三藏 世俗正法從斯滅沒 爾時世間勝義世俗二種正法皆滅沒 已經七晝夜天地冥闇 而其世間猶故未知正法已滅 過七日已 大地震動殞星雨火燒諸方維 空中天鼓發聲振吼甚可怖畏 天魔眷屬生大歡喜 於虛空中張大白蓋 空中復有大聲唱言 釋迦大仙所有正法從今永滅 更無能入正性離生 妙甘露門於斯永閉 大苦黑闇遍滿世間 更無救護將導之者 瑜伽師地論 末法時生諸聲聞相 云何可知 謂諸聲聞於當來世法末時生 多分愛重利養恭敬 違背妙法 諸貪恚癡及不正法並皆增盛 於佛世尊所說 甚深與空相應隨順緣性緣起緣生所有經典 並皆棄捨 於世聰慧所造諷誦 綺飾言辭絢藻文章 隨順世典 恭敬受持深生歡喜 於似正法非正法中妄生法想 於正法中起非法想 法末時者 所謂大師般涅槃後聖教沒時 爾時如是聲聞弟子 身壞命終 多墮惡趣 生那落迦 若有成就與此相違不染污法 當知是名賢善時生聲聞 彼於如來初出世時 瘜肉未生時 大師現前時 或有一類般涅槃後 如是多分 身壞命終還得善趣 往生天上樂世界中 法苑珠林 又大五濁經云 佛涅槃後當有五亂 一者當來比丘從白衣學法 世之一亂 二者白衣上坐比丘處下 世之二亂 三者比丘說法不行承受 白衣說法以為無上 世之三亂 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現在 於世間以為真道諦 佛法正典自為不明 詐偽為信 世之四亂 五者當來比丘畜養妻子奴僕治生 但共諍訟不承佛教 世之五亂 複注心義燈 Saratthadipani tika 此時期過後 是爭鬥時 Kali Yuga 國王的非法期 他們非法故 他們的大臣也都非法 然後國家人民 都行非法 他們行非法故 天不適時下雨 從此莊稼不能豐收 因其欠收故 資具施主們不能供養比丘僧團資具 比丘們因資具貧乏而不能攝取弟子 此時過後教理消亡 不能憶持其義理 只能憶持聖典 此時過後 連整部聖典也不能憶持 最初從論藏消失 消失時從最後開始消失 首先是 大論 消失 然後消失的是 雙 論 論事 人施設 論 界論 分別 論 法集 論 如此論藏消失後 經藏從最後開始消失 首先是 增支部 消失 其中首先是十一集 直到一集 如此 增支部 消失後 相應部 從最後開始消失 首先是 大品 消失 然後是 六處品 蘊品 因緣品 有偈品 如此 相應部 消失後 中部 從最後開始消失 首先是 後五十 消失 然後是 中五十 根本五十 如此 中部 消失後 長部 從最後開始消失 首先是 波梨品 消失 然後是 大品 然後是 戒蘊品 如此 長部 消失即是 經藏 消失 只剩 律藏 和 本生 還憶持著 律藏 是有慚恥者所持 欲求利得者則不關心經中所說而只憶持 本生 此時過後 連 本生 也不能憶持 於是它們首先從 毘輸安呾囉本生 須達拿太子 開始消失 然後逆序為 毘樓本生 摩訶那羅陀本生 最後是 無戲論本生 消失 只剩 律藏 還保留著 此時過後 它也從最後開始消失 首先是 附隨 消失 然後是 篇章 比丘尼分別 大分別 漸次只剩 布薩篇 還保留著 這樣教理還不算消失 乃至人間還存在四句偈 教理都還沒消失 直到有信心 淨信的國王在象背上放了裝有一千金的鑲金邊的袋子說 知道佛陀所說的四句偈者可拿走這一千金 並在城中鳴鼓巡行也無人拿走 只巡行一次有人聽見 但有人沒聽見 於是直到走第三次也無人拿走 王使臣只能把一千金錢袋送回王宮 這時才叫做教理隱沒 如 雜阿含經 906經 如 中阿含經 瞿曇彌經 大方等大集經 月藏分 今我涅槃後 正法五百年 像法住於世 限滿一千年 吉藏 法華玄論 說 正法千年 像法千年 末法萬年 見 犍度 小品 比丘尼犍度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像法 amp oldid 7134096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