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閩南語白話文

閩南語白話文,在台灣也被稱為臺語白話文台灣話文台語文台文,是一種符合閩南語語法、本身詞彙以及外來詞彙的書寫系統,主要流行於臺灣福建廣東一帶、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閩南語社區。傳統的閩南語白話文型式以漢字傳統漢字臺閩漢字等)行文,近代以來隨著傳教士來到東亞,為了傳教需要另外發展出一套以羅馬字為書寫文字的閩南語白話字,後來又有羅馬化的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頒佈,甚至以兩者一同行文而產生了漢羅混寫的書寫模式。由於母語讀寫教育的缺乏,臺灣閩南人有九成以上不識母語文字而不自知[1],常以音義相近的漢語官話字詞來書寫,產生許多錯別字

閩南語白話文、臺語白話文
臺文、Tâi-bûn
类型
语言閩南語
关联书写系统
父系统
漢語書面文
姊妹系统官話白話文
吳語白話文
粵語白話文
客語白話文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 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臺語文
注音ㄊㄞˊ ㄩˇ ㄨㄣˊ
台羅Tâi-gí-bûn / Tâi-gú-bûn
客羅Toiˇ Ngiˊ Vunˇ(四縣)
英语Written Taiwanese Hokkien
Written Hokkien

發展歷史

目前並不清楚古漢語是在什麼時候開始走向「口語」和「書面語」的逐漸分離,然而,從商朝後期開始慢慢發展出來的漢字,一方面算是進入一個比較穩定而統一的局面,另一方面卻也開始走向「口語」和「書面語」分離的情況。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漢朝末年這段時間所產生的《詩經》、《論語》、《孟子》、《左傳》、《史記》等,形成了古漢語的「書面體」古典文體,中間再加上從開始科舉制度的施行,一般文人更是只採用標準書面語來研習經史、吟詩作文,因此,一直到20世紀初期中國新文學運動的發軔為止,「文言文」支配了中國歷史快2000年。[2]

然而,在中國文學史上卻也一直存在另一個白話文學的傳統。在唐朝時期,當時「佛經」的翻譯,就十分接近「白話文」的形式。以後,《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等通俗口語小說的出現,也為20世紀初期中國新文學運動所倡導的「我手寫我口」理念,埋下了一個成功的基礎。

閩南語文學也是在通俗小說的這個傳統下開始發展的。從現存最早的閩南語書面語文獻資料 --- 明嘉靖重刊的《荔鏡記》戲文(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出版)算起,[3] 閩南語文字化歷史應該至少有430年以上的歷史了。以下就閩南語的文字化歷史,依年代大致分為「傳統民間口語文學時期」和「現代書面化運動時期」兩大階段。

傳統民間口語文學時期

民間文學乃是以一般大眾做為訴求對象的,因此,它往往能夠直接地呈現當時歷史文化的真貌。又因為它常訴諸口語,所以也保存了當時語言的實際狀況。此時期大致可以再分為三個部份:

南管文字

南管是一種流行於閩南民間音樂,其形成歷史相當悠久,隨著閩南人的遷移外傳,明鄭時傳入台灣。廣義的南管包括南管戲劇音樂,南管戲的演出用泉腔,以泉州府城語音為準則。鹿仔港陳佛賜創立的「雅正齋」,是台灣最早的南管社團[4]。南管文字可以說是閩南語最早的文字,其文字力求典雅,之中亦有不少的白話音,用字多有所依據。一般來講,在南管語言中可以找到方言字、擬音字、以及訓讀字[5]

歌仔冊文字

 
台灣日治時期的歌仔冊《農場相褒歌》

歌仔冊最早出現於乾隆時期,延續至今,是一種表現濃厚地方語言色彩的庶民文學。其作品大多是七字一句的韻文形式,但押韻不太整齊。其用字則有「擬音」、「擬意」與「造字」等三種方式。由於唱本售價低廉,用語用字通俗易懂,使其影響層面迅速擴大至中低階層的廣大群眾。「歌仔冊」的用字最能代表閩南語的通俗文字(侯俊榮 nd;王順隆 2002)。[6]

有《識丁歌》、《千金譜》等書[7]

白話字

閩南語白話字(或稱教會羅馬字)在明朝萬歷年間由西洋傳教士利馬竇傳入,屬拼音字,基本上是西洋傳教士為了傳教上的方便而設計發明的,用來學習各地語言,使使用各種不同漢語的人,能夠透過羅馬字譯文來讀解基督教義。雖然其本意是為了傳教而設計的,然而其對各地方言語音的記錄,卻給後代研究不同漢語的學者提供了不少的幫助。

早在1600年左右,在菲律賓印行的《基督教義》中,就已經可以看到閩南語羅馬字的早期形態。1832年,第一本用白話字編寫的閩南語字典 --- 麥都思(Medhurst)牧師所編的《福建方言字典》(見Medhurst 1832) --- 問世,這是一本讀音白話音兼收的福建語字典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簽訂的天津條約中台灣有四個港口(雞籠淡水安平打狗)開港通商,英國長老教會也因此開始進入台灣,並以白話字傳教。從1860年至今,白話字在台灣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了。

現代書面化運動時期

20世紀以來,來自台灣文學界的台語文書面化運動有兩次:第一次是發生於日治時期台灣話文論戰;另一次則是萌芽於1970年代、成長於1990年代的台語文學運動。

台灣話文運動

這次的文學運動,乃是前期台灣「白話文運動」的延續。在「言文一致」理念影響及愧於自己無法書寫母語[8],促使文學界自覺而欲將台灣人民的生活語付諸書面語,因而產生建構台灣話文的主張。

1924年,連溫卿發表〈言語之社會的性質〉一文;1929年,《台灣民報》先後刊載連雅堂〈台語整理之頭緒〉、〈台語教理之責任〉,兩人都論及台灣本土語言的重要性。1930年,黃石輝發表〈怎麼不提倡鄉土文學〉一文,強調「用台灣話做文,用台灣話做詩,用台灣話做小說,用台灣做歌謠,描寫台灣的事物」;1931年,郭秋生亦為文發表。黃、郭兩人主張於日本文學和白話文學之外,運用台灣人最親近的台灣語另創台灣話文學的文章,引起了全島的注目,有人贊成,也有人反對,因而展開了繼「新舊文學論爭」之後的另一場「鄉土文學論爭」大論戰(侯俊榮 nd)。

1937年7月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前,中日間敵對狀態已使局勢非常緊繃,日本治台殖民政權雖未明確地全面禁止漢文,但數月之前就在「使用日本語」等同「日本化」的政策思考下迫使主要報紙雜誌等大眾媒體「主動」聲明撤廢「漢文欄」,使用日本語以外的文學創作即失去大半的公開場域。爾後隨著所謂皇民化運動的推行,才剛做為一種理論基礎而出現的台灣話文運動當然只有噤聲匿跡一途。

戰後的台語文學運動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二二八事件爆發,緊接著進入白色恐怖時期,在中國國民黨当局高壓統治的戒嚴體制下,關懷台灣的本土文學倍受壓抑。1970年代以降,由於一連串的國際事件的衝擊,[需要解释]台灣本土意識逐漸抬頭,鄉土文學躍登歷史舞台,影響深遠的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也隨之爆發,台語文學遂在這種環境裡萌芽而逐漸成長。

戰後最早主張用母語寫詩的是林宗源,接著向陽也於1976年開始以台語寫詩。進入1980年代初期則有宋澤萊林央敏黃勁連陳明仁胡民祥等人的加入。1987年解嚴,隨著政治符咒解除,社會內部隱藏的文化動能開始爆發,台語文學作品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文類也由初期的詩開始往小說、散文、戲劇開拓,文學技巧也更見提升,主題也更趨多元。1980年代後期之後陸續有更多作家投入台語文創作的行列,比如說陳雷李勤岸、林沈默、莊柏林路寒袖方耀乾陳金順、陳正雄 、周定邦胡長松、施俊州等。

1990年以前臺語用字仍屬嘗試期,用字極不統一,有人創造新字,也有語文專家考証本字,再加上原有的傳統用字、汉语用字,可謂百花齊放。進入1990年代以後,由於台語文作家互相觀摩學習的結果,用字漸趨統一,奇怪的新創字、古字逐漸銷聲匿跡。新的台語文字,一方面有所傳承,也有所創新,但總不離「通俗性」、「語源可靠性」、「音義系統性」三大原則。其次是漢字和拼音不再自成系統,而有合流現象,即所謂「有音無字」的詞素用拼音字表示,嘗試以拼音字做為文字的一部分,台語文學的用字,逐漸朝向統一的道路邁進(侯俊榮 nd;楊允言 1993)。另外以北京官話為主的白話文運動隨著時代演進,生活口語跟正式書面語已各自有一定程度上的區別,台語文獲得使用後,是否要貫徹我手寫我口,則為另一問題。

書寫規範

由於長期缺乏母語教育,多數閩南裔台灣人於書寫母語時,皆以官话中音義相似的字詞或者注音符號來代替書寫,導致民間的台語文用字十分地混亂,但基本的「約定俗成」還是存在。西元2009年,台灣教育部公佈700個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並架設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供大眾學習參考使用。雖然這批推薦用字的準確性時有爭議,但它卻為台語文的標準化提供了重大的突破,台語文的規範亦因此愈漸統一。[來源請求]

代表作品

文學

字辭典

報章雜誌

注釋

  1. ^ 王俊忠. . 自由電子報. 2010-10-18 [201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5). 
  2. ^ 蔣為文 1996;侯俊榮 nd。
  3. ^ 這本書的書名注明是重刊,這表示更早以前便有舊本《荔鏡記》的存在。關於這本民間文學的討論,現在在台灣是還算熱門的題目,也有專門的網站,見羅鳳珠(2002),這是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所補助的專題研究計畫。值得注意的是,像這類的閩南語作品雖然和台語文相關,但也有學者認為並不能直接歸類為台語文學的範疇,見呂興昌(1996)。
  4. ^ 南管在台湾 - 福建南音网
  5. ^ 高雪卿 nd;侯俊榮 nd。
  6. ^ 根據王順隆(2002)的看法,閩南語的「歌仔冊」文化,可以算是明末以來各種不同漢語之地方戲文化的一部份,除了閩南語「歌仔冊」以外,其他常見的還有吳語彈詞粵語木魚書福州評話、潮州歌冊、客語傳仔等說唱刊本,都是以漢字書寫方言口語文學的代表性作品。
  7. ^ 王順隆. . 閩南語俗曲唱本「歌仔冊」全文資料庫. 2006-03-16 [2014-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5) (中文(臺灣)). 
  8. ^ 連雅堂. 臺灣語典. 「余臺灣人也,能操臺灣之語而不能書臺語之字,且不能明臺語之義,余深自愧。」 

參考出處

  • 高雪卿,nd,電子媒體興起前 台灣傳統舊戲曲沿革與演出內容 [online]。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引用於 2005年1月14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侯俊榮,nd,談當代小說的台語用字:以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為例 [online]。台南市:國立台南大學語言教育學系。[引用於 2005年1月13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蔣為文,1996,廢漢字chiah有chai-tiau獨立 [online]。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引用於 2005年1月14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呂興昌,1996,加減拾.較省共人借:談台語文學資料兮收集佮整理 [online]。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引用於2005年1月14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羅鳳珠 ,2002,荔鏡記首頁 [online]。np:網路展書讀。[引用於 2005年2月4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Medhurst, Walter Henry. 1832. A Dictionary of the Hok-Keen Dialec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and Colloquial Idioms. Macao: Honorable East India Company's Press.
  • 王順隆,2002,漢語方言中「有音無字」的書寫問題:從閩南語俗曲唱本「歌仔冊」的用字來看 [online]。np:閩南語俗曲唱本「歌仔冊」全文資料庫。5月31日 [引用於 2005年1月13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楊允言,1993,台語文字化的過去合現在。台灣史料研究 1:57-75。

延伸閱讀

  • 陳柏壽,2003,台語文的筆跡。台南市:復文。
  • 洪惟仁,1992,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台北:前衛出版社。
  • 蔣為文,2004,海洋台灣:歷史與語言。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 蔣為文,2005,語言、認同與去殖民。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 蔣為文,2007,語言、文學kap台灣國家再想像。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 林央敏,1996,台語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前衛出版社。
  • 呂興昌,1994,白話字中的台灣文學資料。台北:前衛。
  • 呂興昌、林央敏主編,1999,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 方耀乾,2005,台語文學的起源與發展。台南:方耀乾。ISBN 978-957-41-3117-4
  • 沙卡布拉揚(A. D. Sakabulajo),2003,台語文學語言生態的合觀想。台北:前衛出版社。
  • 曾金金計劃主持,1997,台語文學出版物收集、目錄、選讀編輯計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鄭良偉、李櫻計劃合作。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 張春凰、江永進、沈冬青,2001,台語文學概論。台北:前衛出版社。
  • 張素華編,1990,台語文學特輯。台北:前衛出版社。
  • 鄭良偉, 1989,走向標準化的台灣話文。台北:自立晚報。

參閲

外部連結

閩南語白話文, 在台灣也被稱為臺語白話文, 台灣話文, 台語文, 台文, 是一種符合閩南語語法, 本身詞彙以及外來詞彙的書寫系統, 主要流行於臺灣, 福建, 廣東一帶, 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閩南語社區, 傳統的型式以漢字, 傳統漢字, 臺閩漢字等, 行文, 近代以來隨著傳教士來到東亞, 為了傳教需要另外發展出一套以羅馬字為書寫文字的閩南語白話字, 後來又有羅馬化的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頒佈, 甚至以兩者一同行文而產生了漢羅混寫的書寫模式, 由於母語讀寫教育的缺乏, 臺灣閩南人有九成以上不識母語文字而不自知, 常以. 閩南語白話文 在台灣也被稱為臺語白話文 台灣話文 台語文 台文 是一種符合閩南語語法 本身詞彙以及外來詞彙的書寫系統 主要流行於臺灣 福建 廣東一帶 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閩南語社區 傳統的閩南語白話文型式以漢字 傳統漢字 臺閩漢字等 行文 近代以來隨著傳教士來到東亞 為了傳教需要另外發展出一套以羅馬字為書寫文字的閩南語白話字 後來又有羅馬化的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頒佈 甚至以兩者一同行文而產生了漢羅混寫的書寫模式 由於母語讀寫教育的缺乏 臺灣閩南人有九成以上不識母語文字而不自知 1 常以音義相近的漢語官話字詞來書寫 產生許多錯別字 閩南語白話文 臺語白話文臺文 Tai bun类型漢語白話文體语言閩南語关联书写系统父系统漢語書面文漢語白話文 漢字 拉丁文字閩南語白話文 臺語白話文臺文 Tai bun姊妹系统官話白話文吳語白話文粵語白話文客語白話文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 請參閱 Help IPA 及 之間的區別 參閲IPA 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漢字臺語文注音ㄊㄞˊ ㄩˇ ㄨㄣˊ台羅Tai gi bun Tai gu bun客羅Toiˇ Ngiˊ Vunˇ 四縣 英语Written Taiwanese HokkienWritten Hokkien 目录 1 發展歷史 2 傳統民間口語文學時期 2 1 南管文字 2 2 歌仔冊文字 2 3 白話字 3 現代書面化運動時期 3 1 台灣話文運動 3 2 戰後的台語文學運動 4 書寫規範 5 代表作品 5 1 文學 5 2 字辭典 5 3 報章雜誌 6 注釋 7 參考出處 8 延伸閱讀 9 參閲 10 外部連結發展歷史 编辑目前並不清楚古漢語是在什麼時候開始走向 口語 和 書面語 的逐漸分離 然而 從商朝後期開始慢慢發展出來的漢字 一方面算是進入一個比較穩定而統一的局面 另一方面卻也開始走向 口語 和 書面語 分離的情況 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漢朝末年這段時間所產生的 詩經 論語 孟子 左傳 史記 等 形成了古漢語的 書面體 古典文體 中間再加上從隋唐開始科舉制度的施行 一般文人更是只採用標準書面語來研習經史 吟詩作文 因此 一直到20世紀初期中國新文學運動的發軔為止 文言文 支配了中國歷史快2000年 2 然而 在中國文學史上卻也一直存在另一個白話文學的傳統 在唐朝時期 當時 佛經 的翻譯 就十分接近 白話文 的形式 明清以後 三國演義 西遊記 水滸傳 紅樓夢 等通俗口語小說的出現 也為20世紀初期中國新文學運動所倡導的 我手寫我口 理念 埋下了一個成功的基礎 閩南語文學也是在通俗小說的這個傳統下開始發展的 從現存最早的閩南語書面語文獻資料 明嘉靖重刊的 荔鏡記 戲文 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出版 算起 3 閩南語文字化歷史應該至少有430年以上的歷史了 以下就閩南語的文字化歷史 依年代大致分為 傳統民間口語文學時期 和 現代書面化運動時期 兩大階段 傳統民間口語文學時期 编辑民間文學乃是以一般大眾做為訴求對象的 因此 它往往能夠直接地呈現當時歷史文化的真貌 又因為它常訴諸口語 所以也保存了當時語言的實際狀況 此時期大致可以再分為三個部份 南管文字 编辑 南管是一種流行於閩南的民間音樂 其形成歷史相當悠久 隨著閩南人的遷移外傳 明鄭時傳入台灣 廣義的南管包括南管戲劇和音樂 南管戲的演出用泉腔 以泉州府城語音為準則 鹿仔港陳佛賜創立的 雅正齋 是台灣最早的南管社團 4 南管文字可以說是閩南語最早的文字 其文字力求典雅 之中亦有不少的白話音 用字多有所依據 一般來講 在南管語言中可以找到方言字 擬音字 以及訓讀字 5 歌仔冊文字 编辑 参见 歌仔冊文字 台灣日治時期的歌仔冊 農場相褒歌 歌仔冊最早出現於清乾隆時期 延續至今 是一種表現濃厚地方語言色彩的庶民文學 其作品大多是七字一句的韻文形式 但押韻不太整齊 其用字則有 擬音 擬意 與 造字 等三種方式 由於唱本售價低廉 用語用字通俗易懂 使其影響層面迅速擴大至中低階層的廣大群眾 歌仔冊 的用字最能代表閩南語的通俗文字 侯俊榮 nd 王順隆 2002 6 有 識丁歌 千金譜 等書 7 白話字 编辑 閩南語白話字 或稱教會羅馬字 在明朝萬歷年間由西洋傳教士利馬竇傳入 屬拼音字 基本上是西洋傳教士為了傳教上的方便而設計發明的 用來學習各地語言 使使用各種不同漢語的人 能夠透過羅馬字譯文來讀解基督教義 雖然其本意是為了傳教而設計的 然而其對各地方言語音的記錄 卻給後代研究不同漢語的學者提供了不少的幫助 早在1600年左右 在菲律賓印行的 基督教義 中 就已經可以看到閩南語羅馬字的早期形態 1832年 第一本用白話字編寫的閩南語字典 麥都思 Medhurst 牧師所編的 福建方言字典 見Medhurst 1832 問世 這是一本讀音 白話音兼收的福建語字典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 簽訂的天津條約中台灣有四個港口 雞籠 淡水 安平及打狗 開港通商 英國的長老教會也因此開始進入台灣 並以白話字傳教 從1860年至今 白話字在台灣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了 現代書面化運動時期 编辑20世紀以來 來自台灣文學界的台語文書面化運動有兩次 第一次是發生於日治時期的台灣話文論戰 另一次則是萌芽於1970年代 成長於1990年代的台語文學運動 台灣話文運動 编辑 主条目 台灣話文運動 這次的文學運動 乃是前期台灣 白話文運動 的延續 在 言文一致 理念影響及愧於自己無法書寫母語 8 促使文學界自覺而欲將台灣人民的生活語付諸書面語 因而產生建構台灣話文的主張 1924年 連溫卿發表 言語之社會的性質 一文 1929年 台灣民報 先後刊載連雅堂 台語整理之頭緒 台語教理之責任 兩人都論及台灣本土語言的重要性 1930年 黃石輝發表 怎麼不提倡鄉土文學 一文 強調 用台灣話做文 用台灣話做詩 用台灣話做小說 用台灣做歌謠 描寫台灣的事物 1931年 郭秋生亦為文發表 黃 郭兩人主張於日本文學和白話文學之外 運用台灣人最親近的台灣語另創台灣話文學的文章 引起了全島的注目 有人贊成 也有人反對 因而展開了繼 新舊文學論爭 之後的另一場 鄉土文學論爭 大論戰 侯俊榮 nd 1937年7月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前 中日間敵對狀態已使局勢非常緊繃 日本治台殖民政權雖未明確地全面禁止漢文 但數月之前就在 使用日本語 等同 日本化 的政策思考下迫使主要報紙雜誌等大眾媒體 主動 聲明撤廢 漢文欄 使用日本語以外的文學創作即失去大半的公開場域 爾後隨著所謂皇民化運動的推行 才剛做為一種理論基礎而出現的台灣話文運動當然只有噤聲匿跡一途 戰後的台語文學運動 编辑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二二八事件爆發 緊接著進入白色恐怖時期 在中國國民黨当局高壓統治的戒嚴體制下 關懷台灣的本土文學倍受壓抑 1970年代以降 由於一連串的國際事件的衝擊 需要解释 台灣本土意識逐漸抬頭 鄉土文學躍登歷史舞台 影響深遠的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也隨之爆發 台語文學遂在這種環境裡萌芽而逐漸成長 戰後最早主張用母語寫詩的是林宗源 接著向陽也於1976年開始以台語寫詩 進入1980年代初期則有宋澤萊 林央敏 黃勁連 陳明仁 胡民祥等人的加入 1987年解嚴 隨著政治符咒解除 社會內部隱藏的文化動能開始爆發 台語文學作品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 文類也由初期的詩開始往小說 散文 戲劇開拓 文學技巧也更見提升 主題也更趨多元 1980年代後期之後陸續有更多作家投入台語文創作的行列 比如說陳雷 李勤岸 林沈默 莊柏林 路寒袖 方耀乾 陳金順 陳正雄 周定邦 胡長松 施俊州等 1990年以前臺語用字仍屬嘗試期 用字極不統一 有人創造新字 也有語文專家考証本字 再加上原有的傳統用字 汉语用字 可謂百花齊放 進入1990年代以後 由於台語文作家互相觀摩學習的結果 用字漸趨統一 奇怪的新創字 古字逐漸銷聲匿跡 新的台語文字 一方面有所傳承 也有所創新 但總不離 通俗性 語源可靠性 音義系統性 三大原則 其次是漢字和拼音不再自成系統 而有合流現象 即所謂 有音無字 的詞素用拼音字表示 嘗試以拼音字做為文字的一部分 台語文學的用字 逐漸朝向統一的道路邁進 侯俊榮 nd 楊允言 1993 另外以北京官話為主的白話文運動隨著時代演進 生活口語跟正式書面語已各自有一定程度上的區別 台語文獲得使用後 是否要貫徹我手寫我口 則為另一問題 書寫規範 编辑主条目 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 由於長期缺乏母語教育 多數閩南裔台灣人於書寫母語時 皆以官话中音義相似的字詞或者注音符號來代替書寫 導致民間的台語文用字十分地混亂 但基本的 約定俗成 還是存在 西元2009年 台灣教育部公佈700個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並架設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供大眾學習參考使用 雖然這批推薦用字的準確性時有爭議 但它卻為台語文的標準化提供了重大的突破 台語文的規範亦因此愈漸統一 來源請求 代表作品 编辑文學 编辑 戲曲文學 荔鏡記 啟蒙文學 千金譜 識丁歌 歌謠文學 天烏烏 草螟弄雞公 歌仔冊 辛酉一歌詩 臺灣民主歌 社會主義文學 三字集 連載文學 新聲律啟蒙 歌詞文學 望春風 雨夜花 月夜愁 白牡丹 青春嶺 望你早歸 孤戀花 詩詞文學 一枝煎匙 小說文學 俺娘的目屎 刺仔內的百合花 可愛的仇人 A chhun 鄉史補記 七字仔史詩 日人仔時代台灣人民生活史 義戰噍吧哖 桂花怨 字辭典 编辑 臺灣語典 連橫作 1933年 報章雜誌 编辑 台灣府城教會報 Tai oan hu siaⁿ Kau hōe po 海翁台語文學 台文戰線 台灣文藝 台灣文藝雜誌社 注釋 编辑 王俊忠 巫義淵台語教學 成大超人氣 自由電子報 2010 10 18 2011 10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4 15 蔣為文 1996 侯俊榮 nd 這本書的書名注明是重刊 這表示更早以前便有舊本 荔鏡記 的存在 關於這本民間文學的討論 現在在台灣是還算熱門的題目 也有專門的網站 見羅鳳珠 2002 這是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所補助的專題研究計畫 值得注意的是 像這類的閩南語作品雖然和台語文相關 但也有學者認為並不能直接歸類為台語文學的範疇 見呂興昌 1996 南管在台湾 福建南音网 高雪卿 nd 侯俊榮 nd 根據王順隆 2002 的看法 閩南語的 歌仔冊 文化 可以算是明末以來各種不同漢語之地方戲文化的一部份 除了閩南語 歌仔冊 以外 其他常見的還有吳語彈詞 粵語木魚書 福州評話 潮州歌冊 客語傳仔等說唱刊本 都是以漢字書寫方言口語文學的代表性作品 王順隆 識丁歌 與 千金譜 兩本閩南語識字蒙書的比較 閩南語俗曲唱本 歌仔冊 全文資料庫 2006 03 16 2014 07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6 15 中文 臺灣 連雅堂 臺灣語典 余臺灣人也 能操臺灣之語而不能書臺語之字 且不能明臺語之義 余深自愧 參考出處 编辑高雪卿 nd 電子媒體興起前 台灣傳統舊戲曲沿革與演出內容 online 台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引用於 2005年1月14日 全球資訊網網址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侯俊榮 nd 談當代小說的台語用字 以王禎和 玫瑰玫瑰我愛你 為例 online 台南市 國立台南大學語言教育學系 引用於 2005年1月13日 全球資訊網網址 2 蔣為文 1996 廢漢字chiah有chai tiau獨立 online 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 引用於 2005年1月14日 全球資訊網網址 3 呂興昌 1996 加減拾 較省共人借 談台語文學資料兮收集佮整理 online 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 引用於2005年1月14日 全球資訊網網址 4 羅鳳珠 2002 荔鏡記首頁 online np 網路展書讀 引用於 2005年2月4日 全球資訊網網址 5 Medhurst Walter Henry 1832 A Dictionary of the Hok Keen Dialec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and Colloquial Idioms Macao Honorable East India Company s Press 王順隆 2002 漢語方言中 有音無字 的書寫問題 從閩南語俗曲唱本 歌仔冊 的用字來看 online np 閩南語俗曲唱本 歌仔冊 全文資料庫 5月31日 引用於 2005年1月13日 全球資訊網網址 6 楊允言 1993 台語文字化的過去合現在 台灣史料研究 1 57 75 延伸閱讀 编辑陳柏壽 2003 台語文的筆跡 台南市 復文 洪惟仁 1992 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 台北 前衛出版社 蔣為文 2004 海洋台灣 歷史與語言 台南市 國立成功大學 蔣為文 2005 語言 認同與去殖民 台南市 國立成功大學 蔣為文 2007 語言 文學kap台灣國家再想像 台南市 國立成功大學 林央敏 1996 台語文學運動史論 台北 前衛出版社 呂興昌 1994 白話字中的台灣文學資料 台北 前衛 呂興昌 林央敏主編 1999 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 台北 前衛出版社 方耀乾 2005 台語文學的起源與發展 台南 方耀乾 ISBN 978 957 41 3117 4 沙卡布拉揚 A D Sakabulajo 2003 台語文學語言生態的合觀想 台北 前衛出版社 曾金金計劃主持 1997 台語文學出版物收集 目錄 選讀編輯計畫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鄭良偉 李櫻計劃合作 台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春凰 江永進 沈冬青 2001 台語文學概論 台北 前衛出版社 張素華編 1990 台語文學特輯 台北 前衛出版社 鄭良偉 1989 走向標準化的台灣話文 台北 自立晚報 參閲 编辑白話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臺灣話 書寫系統 國立台灣文學館 台文小說 台閩字 白話字 閩南方言拼音方案 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外部連結 编辑台語文記憶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立台灣文學館 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鹭水芗南 闽南语部落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灣羅馬字協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閩南語白話文 amp oldid 7625756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