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法性宗

法性宗,簡稱性宗,漢傳佛教術語,為判教分類方法之一,法性宗與法相宗構成了大乘佛教的兩大主流。傳統上認為,法性宗即中觀學派,但現代佛教研究學者認為,由宗義來看,漢傳佛教所判定的法性宗應是如來藏學派

概論 编辑

法相宗與法性宗的分類,起源於印度那爛陀寺中,護法戒賢等人,建立了法相宗;而清辯、智光等人,依據《般若經》和《中論》等,建立了法性宗[1],其中智光的宗義為「緣生即是性空[2]、平等[3]一相[4]」。性、相二宗,形成那爛陀寺中的兩大宗派,這個分類隨後在唐朝時傳入中國。

法性,意指諸本性實相[5],一切法皆具無自性性(niḥ-sva-bhāva-tva[6],如此立宗的學派,可稱為法性宗。歸入其下的清辯所立空宗即真空無相宗[7],與如來藏緣起宗,對「性」的定義不同[8]。漢傳記載的法性宗為如來藏緣起宗,其宗義為:心為本源,知為真體[9]真如隨緣為染淨之本[10]

學派歸屬 编辑

就宗義而言,漢傳性、相二分判教,不必然涵蓋後世月稱論師等人的宗義;也並未論及真諦三藏等傳譯的源於安慧論師等[11]的唯識古學[12],其宗義在空、有問題上有別於法相宗[13]。智光論師學說的具體內容未有傳譯,無法確定其與現今承襲的判教類屬的關係。

華嚴宗很早就將法性宗歸於如來藏學派,如將大乘佛教分為法相宗、破相宗與法性宗三大流派,智光一派為破相宗,屬於空宗[14],認為法性宗並不屬於空宗,或中觀宗的範圍,並舉出十種差異[15]

因為智光的傳承來自清辯,遠承龍樹,漢傳佛教傳統上將法性宗等同於空宗,或稱為般若中觀學派[16],並將三論宗天台宗等,都歸於法性宗之下[17]

註釋 编辑

  1. ^ 法藏《十二門論宗致義記》:「中天竺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唐言日照,說云:近代中天竺那爛陀寺,同時有二大德論師,一名戒賢,一名智光,並神解超倫,聲高五印,六師稽顙,異部歸依,大乘學人,仰之日月如。天竺獨步,軌範成規,遂各守一宗,互為矛盾。
    戒賢,則遠承彌勒無著,近踵護法難陀,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明法相大乘,廣分名數,用三教開宗,顯自所依為真了義。……第二時中,雖依遍計所執,而說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於依他、圓成,猶未說有。第三時中,就大乘正理,具說三性三無性等,方為盡理。……
    二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稟青目清辨,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顯無相大乘,廣辨真空,亦以三教開宗,顯自所依真為了義。……次於第二時,為中根,說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則唯識義等,以根猶劣故,未能全入平等真空,故作是說。於第三時,方為上根,說此無相大乘,顯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次則為破小乘實有,說此緣生,但是假有,以恐彼怖畏此真空,故猶存有而接引之。第三方就究竟大乘,說此緣生即是性空,平等一相。此亦是入法之漸次也。……此三教次第,智光法師《般若燈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所說。」
  2. ^ 龍樹十二門論》:「【論】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釋】眾緣所生法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眾亦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外因緣者,如泥團、轉繩、陶師等和合故,有瓶生。……又如種子、地、水、火、風、虛空、時節、人功等和合故,有芽生。當知外緣等法,皆亦如是。內因緣者,所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各各先因而後生。如是內外諸法,皆從眾緣生,從眾緣生故,即非是無性耶?
    若法自性無,他性亦無,自他亦無。何以故?因他性故,無自性
    • 若謂『以他性故有』者,則牛以馬性有,馬以牛性有;梨以柰性有,柰以梨性有,餘皆應爾,而實不然。
    • 若謂『不以他性故有、但因他故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以蒲故有席』者,則蒲席一體,不名為他;若謂『蒲於席為他』者,不得言『以蒲故有席』。又蒲亦無自性,何以故?蒲亦從眾緣出故,無自性,無自性故,不得言『以蒲性故有席』,是故席不應以蒲為體。
    餘瓶、酥等外因緣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內因緣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
    【論】如《七十論》中說:緣法實無生,若謂為有生,為在一心中?為在多心中?【釋】是十二因緣法,實自無生,若謂有生,為一心中有?為眾心中有?
    • 若一心中有者,因果即一時共生;又因果一時有,是事不然,何以故?凡物先因後果故。
    • 若眾心中有者,十二因緣法,則各各別異,先分共心滅已,後分誰為因緣滅?法無所有何得為因?
    十二因緣法,若先有者,應若一心?若多心?二俱不然,是故眾緣皆空;緣空故,從緣生法亦空。是故當知,一切有為法皆空。」
  3. ^ 龍樹大智度論》:「諸法實相中,三世等一無異。如《般若波羅蜜·如品》中說:「過去如,未來如,現在如,如來如,一如無有異。」……以是故三世平等,名為「」。」
  4. ^ 龍樹大智度論》:「如水性下流,故會歸於海,合為一味。諸法亦如是,一切總相、別相,皆歸法性,同為一相,是名法性。」
  5. ^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法性者,諸法實相,除心中無明諸結使,以清淨實觀,得諸法本性,名為法性,性名真實。」
  6. ^ 深密解脫經》:「世尊!此第二轉法輪,說上法相,可入法相,分別彼諸不了義修多羅,為住大乘眾生,說於諸法,無有體相,諸法不生,諸法不滅,諸法寂靜,諸法自性涅槃。……世尊!此是第三轉法輪,為住一切大乘眾生,說諸法,無體相,不生不滅,寂靜,自性涅槃,善說四諦差別之相。」
    解深密經》:「世尊在昔第二時中,惟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
    葉少勇《中論頌:梵藏漢合校·導讀·譯註》:「一切法皆無自性,換句話說,一切法皆具“無自性性”(niḥsvabhāvatva),這個無自性性就是“空性”(śūnyatā),空性是世界的普遍性(4.8-9),是一切法的終極真實(tattva),它超越了名言所能詮表的境界,不可妄論生滅、斷常、一多(18.7-9)。空性是龍樹的根本主張。」
  7. ^ 圓測《仁王經疏》:「問:此無相輪,三性中遣何等?此三無性中,依何無性?解云:西方諸師,分成兩釋。一者、清辨其遣三性,以立為空,即說空理,以為無相,具如《掌珍》。二者、護法但遣所執,以為無相,如《深密》等。……真諦三藏,……於一真如,遣三性故,立三無性,具如《三無性論》。是故真諦大同清辨,而差別者,清辨菩薩,立而無當;真諦師,意存三無性,非安立諦。」
    清辯《大乘掌珍論》:「相應論師有作是說:……諸有為法,從眾緣生,非自然有,就生無性,立彼為空。……遍計所執,自性本無,由彼故空,即妄計事,彼自性無。依此故空,即緣生事,此自性有,此若無者,則為斷滅,於何事上說誰為空?此緣生事,即說名為依他起性。依此得有色、受、想等,自性差別,假立性轉。此若無者,假法亦無,便成無見。……如是成立:遍計所執,自性為空;及依他起,自性為有。……我則不爾,云何迷成相應師義。……若因緣力所生眼等一切,世間共許實有,是諸愚夫,覺慧所行,世俗似有自性顯現。以勝義諦,覺慧尋求,猶如幻士,都無實性。是故說言,由彼故空,彼實是無,為欲遮墮常邊過故。……亦為棄捨墮斷邊過,說此為有,謂因緣力所生眼等,世俗諦攝自性是有,不同空華,全無有物,但就真性,立之為空。是故說言,依此故空,此實是有。如是空性,是天人師如實所說。若就此義說依他起自性是有,則為善說。……若眾緣力所生一切,依他起性,就勝義諦有自性者,幻士應有實士自性,若有他性,亦不應理。」
  8. ^ 圭峯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空宗,一向目諸法本源為性。性宗,多目諸法本源為心。……空宗,以諸法無性為性。性宗,以靈明常住不空之體為性。故性字雖同,而體異也。……空宗云:諸經每說有者,即約遍計、依他,每說空者,即是圓成實性,三法皆無性也。性宗,即三法皆具空有之義,謂遍計:情有理無,依他:相有性無,圓成:情無理有、相無性有。」
  9. ^ 圭峯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判佛教總為三種者:一密意依性說相教,……。二密意破相顯性教,……。三顯示真心即性教,此教說,一切眾生,皆有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如是開示,靈知之心,即是真性,與佛無異,故顯示真心即性教也。《華嚴》、《密嚴》、《圓覺》、《佛頂》、《勝鬘》、《如來藏》、《法華》、《涅槃》等四十餘部經,《寶性》、《佛性》、《起信》、《十地》、《法界》、《涅槃》等十五部論,雖或頓或漸不同,據所顯法體,皆屬此教,全同禪門第三直顯心性之宗。既馬鳴標心為本源,文殊揀知為真體;如何破相之黨,但云寂滅,不許真知;說相之家,執凡異聖,不許即佛。……」
    呂澂《試論中國佛學有關心性的基本思想》:「印度佛學對於心性明淨的理解是側重於心性之不與煩惱同類。它以為煩惱的性質囂動不安,乃是偶然發生的,與心性不相順的,因此形容心性為寂滅、寂靜的。這一種說法可稱為「性寂」之說。中國佛學用本覺的意義來理解心性明淨,則可稱為「性覺」之說。從性寂上說人心明淨,只就其「可能的」、「當然的」方面而言;至於從性覺上說來,則等同「現實的」、「已然的」一般。這一切都是中印佛學有關心性的思想所有的重要區別。」
  10. ^ 圭峯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今性相二宗互相非者,良由不識真心,每聞心字,將謂只是八識,不知八識但是真心上隨緣之義。故馬鳴菩薩,以一心為法,以真如生滅二門為義。……汎言心者,略有四種,梵語各別,翻譯亦殊。……四乾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也。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與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染淨,目為藏識。不和合者,體常不變,目為真如,都是如來藏。」
    法雲《翻譯名義集》:「性相二宗,肇分於竺國。南北之黨,彌盛於齊朝。故西域那爛陀寺戒賢大德,遠承彌勒無著,近踵法護難陀,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立法相宗。言法相者,唯齊八識業相,以為諸法生起之本,故法相宗,以識相行布為旨。其寺同時智光大德,遠稟文殊龍樹,近遵青目清辯,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立法性宗。言法性者,以明真如隨緣,為染淨之本,故一性宗,以真理融觀為門。」
  11. ^ 圓測《解深密經疏》:「今依大乘,自有兩釋。一、龍猛等,但說六識,是故清辨菩薩所造,《中觀心論》入真甘露品云:『離六識外,無別阿賴耶識,眼等六識所不攝故,猶如空華。』故知彼宗唯立六識。二、彌勒宗,依《金光明》等,具立八識。然依此宗,西方諸師,有其三說。一、菩提留支《唯識論》云:『立二種心:一、法性心,真如為體,此即真如心之性故,名之為心,而非能緣。二、相應心,與信貪等心所相應。』……二、真諦三藏,依《決定藏論》,立九識義。……依安慧宗,作如是說:『第九阿摩羅識,此云無垢識,真如為體。於一真如,有其二義,一所緣境,名為真如及實際等;二能緣義,名無垢識,亦名本覺。』具如九識章,引《決定藏論》九識品中說。三、大唐三藏,依《楞伽》等,及護法宗,唯立八識,不說第九。……准經可知,無垢識者,即是淨分第八識也。又《決定藏論》,即是《瑜伽》,彼論本無九識品也。」
  12. ^ 真諦譯《轉識論》:「然一切諸法,但有三性,攝法皆盡,如來為眾生說,諸法無性,亦有三種。……三無性者,即不離前三性。
    • 分別性,名無相性,無體相故。
    • 依他性,名無生性,體及因果無所有;體似塵相,塵即分別性,分別既無,體亦是無也;因亦無者,本由分別性為境,能發生識果,境界既無,云何生果?如種子能生芽,種子既無,芽從何出?是故無生也。
    • 真實性,名無性性,無有性,無無性;約人法故,無有性;約二空故,無無性,即是非有性、非無性故,重稱無性性也。
    此三無性,是一切法真實,以其離有故名常。欲顯此三無性故,明唯識義也。」
    真諦譯《三無性論》:「約此三性,說三無性,由三無性,應知是一無性理。
    • 約分別者,由相無性,說名無性;何以故?如所顯現,是相實無;是故分別性,以無相為性
    • 約依他性者,由生無性,說名無性;何以故?此生由緣力成,不由自成,緣力即是分別性,分別性體既無,以無緣力故,生不得立;是故依他性,以無生為性
    • 約真實性者,由真實無性故,說無性;何以故?此理是真實故,一切諸法由此理故,同一無性;是故真實性,以無性為性
    釋曰:『約真實性,由真實無性故,說無性』者,此真實性,更無別法,還即前兩性之無,是真實性,真實是無相、無生故。一切有為法,不出此分別、依他兩性;此二性,既真實無相、無生,由此理故,一切諸法同一無性。此一無性,……不可說有,亦不可說無。……即是非有性、非無性故,名無性性,亦以無性為性,名無性性,即是非安立諦。若是三性,並是安立,前兩性,是安立世諦,體實是無,安立為有故;真實性,即是安立真諦,對遣二有,安立二無,名為真諦。還尋此性,離有離無故,非安立,三無性皆非安立也。」
  13. ^ 圓測《解深密經疏》:「問:此經意,即依三性,立三無性,體即三性。何故《三無性論》,於一真如,立三無性?故《三無性論》第一卷云:『約此三性,說三無性,由三無性,應知是一無性理。……』具如彼說。解云:此有兩釋。一、真諦三藏云:『於一真如,遣三性故,說為三種無自性性;於中圓成實性,安立諦攝;三無性者,皆非安立。』如《三無性論》。二、大唐三藏云:『如《顯揚》等,即依三性,立三無性。』以此為正,所以者何?世親菩薩《三十唯識》,作此頌言:『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護法釋云:『於有及無,總說無性,故名密意。』又《顯揚論》,無著所造,與《攝大乘》等,同顯一義。又《瑜伽論》,廣引此經,及三無性,通有及無。故知《三無性論》,譯家謬也,所以者何?《三十唯識》,《三無性論》,世親所造,如何二論,有此差別?又彼世親,依彌勒宗及無著等,故知『同一無性』者,真諦謬耳。或可今勘真諦《三無性論》,即無著所造《顯揚論》無自性品,然彼真諦譯為別本(須勘目錄及《顯揚》未了)。」
    無著《顯揚聖教論》:「如是三種自性,當知由三無自性故,說三無性。
    • 一、相無性,謂遍計所執自性,由此自性,體相無故。
    • 二、生無性,謂依他起自性,由此自性,緣力所生,非自然生故。
    • 三、勝義無性,謂圓成實自性,由此自性,體是勝義,又是諸法無性。」
    玄奘成唯識論》:「即依此前所說三性,立彼後說三種無性,謂即相、生、勝義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非性全無,說『密意』言,顯非了義。謂後二性,雖體非無,而有愚夫,於彼增益妄執,實有我、法自性,此即名為遍計所執。為除此執故,佛世尊,於有及無,總說無性。云何依此而立彼三?
    • 謂依此初遍計所執,立相無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華故。
    • 依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託眾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
    • 依後圓成實,立勝義無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遍計所執我、法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如太虛空,雖遍眾色,而是眾色無性所顯。雖依他起非勝義故,亦得說為勝義無性,而濫第二故,此不說。此性即是諸法勝義,是一切法勝義諦故。」
  14. ^ 圭峰宗密《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然大乘教總有三宗。謂法相破相。二皆漸教之始。即戒賢、智光二論師。各依一經。立三時教。互相破斥。而傳習者。皆認法性之經。成立自宗之義。法性通於頓漸。漸即終教。終於始故。頓如後說。」
  15. ^ 圭峰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2:「講者禪者同迷,皆謂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為真性。故今廣辨空宗性宗,有其十異:一法義真俗異。二心性二名異。三性字二體異。四真智真知異。五有我無我異。六遮詮表詮異。七認名認體異。八二諦三諦異。九三性空有異。十佛德空有異。」
  16. ^ 宋高僧傳》卷6:「昔佛滅度後,十有三世至龍樹,始用文字廣第一義諦。嗣其學者,號法性宗。」
  17. ^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二宗〉:「二宗,法相宗與法性宗也。此為大乘之宗別,華嚴宗之所判。一、法相宗,略曰相宗。以萬法之生起歸於阿賴耶識,以阿賴耶識為一切染淨因果之根本,就其所生之法,廣分別名義,故名法相宗。如深密經唯識論之所明是也。華嚴之大乘始教,天台之通教,八宗中之法相宗當之。二、法性宗,略曰性宗。破前相宗所說之萬法,而顯真性空寂之理,故名法性宗,如般若經,四論等之所明是也。華嚴宗五教中之終教已上,天台之四教中別圓二教,八宗中之三論宗當之。在竺土稱為龍樹天親之二宗,中觀瑜伽之二宗,護法戒賢之有相大乘,清辨智光之無相大乘者也。 」

外部連結 编辑

  • 單培根:論相宗空宗與性宗之十異

法性宗,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法相宗或相宗, 簡稱性宗, 漢傳佛教術語, 為判教分類方法之一, 與法相宗構成了大乘佛教的兩大主流, 傳統上認為, 即中觀學派, 但現代佛教研究學者認為, 由宗義來看, 漢傳佛教所判定的應是如來藏學派, 目录, 概論, 學派歸屬, 註釋, 外部連結概論, 编辑法相宗與的分類, 起源於印度那爛陀寺中, 護法, 戒賢等人, 建立了法相宗, 而清辯, 智光等人, 依據, 般若經, 中論, 建立了, 其中智光的宗義為, 緣生即是性空, 平等, 一相, 相二宗, 形成那爛陀寺中的兩大宗派, .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法相宗或相宗 法性宗 簡稱性宗 漢傳佛教術語 為判教分類方法之一 法性宗與法相宗構成了大乘佛教的兩大主流 傳統上認為 法性宗即中觀學派 但現代佛教研究學者認為 由宗義來看 漢傳佛教所判定的法性宗應是如來藏學派 目录 1 概論 2 學派歸屬 3 註釋 4 外部連結概論 编辑法相宗與法性宗的分類 起源於印度那爛陀寺中 護法 戒賢等人 建立了法相宗 而清辯 智光等人 依據 般若經 和 中論 等 建立了法性宗 1 其中智光的宗義為 緣生即是性空 2 平等 3 一相 4 性 相二宗 形成那爛陀寺中的兩大宗派 這個分類隨後在唐朝時傳入中國 法性 意指諸法的本性與實相 5 一切法皆具無自性性 niḥ sva bhava tva 6 如此立宗的學派 可稱為法性宗 歸入其下的清辯所立空宗即真空無相宗 7 與如來藏緣起宗 對 性 的定義不同 8 漢傳記載的法性宗為如來藏緣起宗 其宗義為 心為本源 知為真體 9 真如隨緣為染淨之本 10 學派歸屬 编辑就宗義而言 漢傳性 相二分判教 不必然涵蓋後世月稱論師等人的宗義 也並未論及真諦三藏等傳譯的源於安慧論師等 11 的唯識古學 12 其宗義在空 有問題上有別於法相宗 13 智光論師學說的具體內容未有傳譯 無法確定其與現今承襲的判教類屬的關係 華嚴宗很早就將法性宗歸於如來藏學派 如將大乘佛教分為法相宗 破相宗與法性宗三大流派 智光一派為破相宗 屬於空宗 14 認為法性宗並不屬於空宗 或中觀宗的範圍 並舉出十種差異 15 因為智光的傳承來自清辯 遠承龍樹 漢傳佛教傳統上將法性宗等同於空宗 或稱為般若中觀學派 16 並將三論宗 天台宗等 都歸於法性宗之下 17 註釋 编辑 法藏 十二門論宗致義記 中天竺三藏法師 地婆訶羅 唐言日照 說云 近代中天竺那爛陀寺 同時有二大德論師 一名戒賢 一名智光 並神解超倫 聲高五印 六師稽顙 異部歸依 大乘學人 仰之日月如 天竺獨步 軌範成規 遂各守一宗 互為矛盾 謂戒賢 則遠承彌勒無著 近踵護法難陀 依 深密 等經 瑜伽 等論 明法相大乘 廣分名數 用三教開宗 顯自所依為真了義 第二時中 雖依遍計所執 而說諸法自性皆空 翻彼小乘 然於依他 圓成 猶未說有 第三時中 就大乘正理 具說三性 三無性等 方為盡理 二智光論師 遠承文殊龍樹 近稟青目清辨 依 般若 等經 中觀 等論 顯無相大乘 廣辨真空 亦以三教開宗 顯自所依真為了義 次於第二時 為中根 說法相大乘 境空心有 則唯識義等 以根猶劣故 未能全入平等真空 故作是說 於第三時 方為上根 說此無相大乘 顯心境俱空 平等一味 為真了義 次則為破小乘實有 說此緣生 但是假有 以恐彼怖畏此真空 故猶存有而接引之 第三方就究竟大乘 說此緣生即是性空 平等一相 此亦是入法之漸次也 此三教次第 智光法師 般若燈論釋 中 引 大乘妙智經 所說 龍樹 十二門論 論 眾緣所生法 是即無自性 若無自性者 云何有是法 釋 眾緣所生法有二種 一者 內 二者 外 眾緣亦有二種 一者 內 二者 外 外因緣者 如泥團 轉繩 陶師等和合故 有瓶生 又如種子 地 水 火 風 虛空 時節 人功等和合故 有芽生 當知外緣等法 皆亦如是 內因緣者 所謂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各各先因而後生 如是內外諸法 皆從眾緣生 從眾緣生故 即非是無性耶 若法自性無 他性亦無 自他亦無 何以故 因他性故 無自性 若謂 以他性故有 者 則牛以馬性有 馬以牛性有 梨以柰性有 柰以梨性有 餘皆應爾 而實不然 若謂 不以他性故有 但因他故有 者 是亦不然 何以故 若 以蒲故有席 者 則蒲席一體 不名為他 若謂 蒲於席為他 者 不得言 以蒲故有席 又蒲亦無自性 何以故 蒲亦從眾緣出故 無自性 無自性故 不得言 以蒲性故有席 是故席不應以蒲為體 餘瓶 酥等外因緣生法 皆亦如是不可得 內因緣生法 皆亦如是不可得 論 如 七十論 中說 緣法實無生 若謂為有生 為在一心中 為在多心中 釋 是十二因緣法 實自無生 若謂有生 為一心中有 為眾心中有 若一心中有者 因果即一時共生 又因果一時有 是事不然 何以故 凡物先因後果故 若眾心中有者 十二因緣法 則各各別異 先分共心滅已 後分誰為因緣滅 法無所有何得為因 十二因緣法 若先有者 應若一心 若多心 二俱不然 是故眾緣皆空 緣空故 從緣生法亦空 是故當知 一切有為法皆空 龍樹 大智度論 諸法實相中 三世等一無異 如 般若波羅蜜 如品 中說 過去如 未來如 現在如 如來如 一如無有異 以是故三世平等 名為 如 龍樹 大智度論 如水性下流 故會歸於海 合為一味 諸法亦如是 一切總相 別相 皆歸法性 同為一相 是名法性 鳩摩羅什譯 大智度論 法性者 諸法實相 除心中無明諸結使 以清淨實觀 得諸法本性 名為法性 性名真實 深密解脫經 世尊 此第二轉法輪 說上法相 可入法相 分別彼諸不了義修多羅 為住大乘眾生 說於諸法 無有體相 諸法不生 諸法不滅 諸法寂靜 諸法自性涅槃 世尊 此是第三轉法輪 為住一切大乘眾生 說諸法 無體相 不生不滅 寂靜 自性涅槃 善說四諦差別之相 解深密經 世尊在昔第二時中 惟為發趣修大乘者 依一切法 皆無自性 無生無滅 本來寂靜 自性涅槃 以隱密相轉正法輪 世尊於今第三時中 普為發趣一切乘者 依一切法 皆無自性 無生無滅 本來寂靜 自性涅槃 無自性性 以顯了相轉正法輪 葉少勇 中論頌 梵藏漢合校 導讀 譯註 一切法皆無自性 換句話說 一切法皆具 無自性性 niḥsvabhavatva 這個無自性性就是 空性 sunyata 空性是世界的普遍性 4 8 9 是一切法的終極真實 tattva 它超越了名言所能詮表的境界 不可妄論生滅 斷常 一多 18 7 9 空性是龍樹的根本主張 圓測 仁王經疏 問 此無相輪 三性中遣何等 此三無性中 依何無性 解云 西方諸師 分成兩釋 一者 清辨其遣三性 以立為空 即說空理 以為無相 具如 掌珍 二者 護法但遣所執 以為無相 如 深密 等 真諦三藏 於一真如 遣三性故 立三無性 具如 三無性論 是故真諦大同清辨 而差別者 清辨菩薩 立而無當 真諦師 意存三無性 非安立諦 清辯 大乘掌珍論 相應論師有作是說 諸有為法 從眾緣生 非自然有 就生無性 立彼為空 遍計所執 自性本無 由彼故空 即妄計事 彼自性無 依此故空 即緣生事 此自性有 此若無者 則為斷滅 於何事上說誰為空 此緣生事 即說名為依他起性 依此得有色 受 想等 自性差別 假立性轉 此若無者 假法亦無 便成無見 如是成立 遍計所執 自性為空 及依他起 自性為有 我則不爾 云何迷成相應師義 若因緣力所生眼等一切 世間共許實有 是諸愚夫 覺慧所行 世俗似有自性顯現 以勝義諦 覺慧尋求 猶如幻士 都無實性 是故說言 由彼故空 彼實是無 為欲遮墮常邊過故 亦為棄捨墮斷邊過 說此為有 謂因緣力所生眼等 世俗諦攝自性是有 不同空華 全無有物 但就真性 立之為空 是故說言 依此故空 此實是有 如是空性 是天人師如實所說 若就此義說依他起自性是有 則為善說 若眾緣力所生一切 依他起性 就勝義諦有自性者 幻士應有實士自性 若有他性 亦不應理 圭峯宗密 禪源諸詮集都序 空宗 一向目諸法本源為性 性宗 多目諸法本源為心 空宗 以諸法無性為性 性宗 以靈明常住不空之體為性 故性字雖同 而體異也 空宗云 諸經每說有者 即約遍計 依他 每說空者 即是圓成實性 三法皆無性也 性宗 即三法皆具空有之義 謂遍計 情有理無 依他 相有性無 圓成 情無理有 相無性有 圭峯宗密 禪源諸詮集都序 判佛教總為三種者 一密意依性說相教 二密意破相顯性教 三顯示真心即性教 此教說 一切眾生 皆有空寂真心 無始本來 性自清淨 明明不昧 了了常知 盡未來際 常住不滅 名為佛性 亦名如來藏 亦名心地 如是開示 靈知之心 即是真性 與佛無異 故顯示真心即性教也 華嚴 密嚴 圓覺 佛頂 勝鬘 如來藏 法華 涅槃 等四十餘部經 寶性 佛性 起信 十地 法界 涅槃 等十五部論 雖或頓或漸不同 據所顯法體 皆屬此教 全同禪門第三直顯心性之宗 既馬鳴標心為本源 文殊揀知為真體 如何破相之黨 但云寂滅 不許真知 說相之家 執凡異聖 不許即佛 呂澂 試論中國佛學有關心性的基本思想 印度佛學對於心性明淨的理解是側重於心性之不與煩惱同類 它以為煩惱的性質囂動不安 乃是偶然發生的 與心性不相順的 因此形容心性為寂滅 寂靜的 這一種說法可稱為 性寂 之說 中國佛學用本覺的意義來理解心性明淨 則可稱為 性覺 之說 從性寂上說人心明淨 只就其 可能的 當然的 方面而言 至於從性覺上說來 則等同 現實的 已然的 一般 這一切都是中印佛學有關心性的思想所有的重要區別 圭峯宗密 禪源諸詮集都序 今性相二宗互相非者 良由不識真心 每聞心字 將謂只是八識 不知八識但是真心上隨緣之義 故馬鳴菩薩 以一心為法 以真如生滅二門為義 汎言心者 略有四種 梵語各別 翻譯亦殊 四乾栗陀耶 此云堅實心 亦云貞實心 此是真心也 然第八識 無別自體 但是真心 以不覺故 與諸妄想 有和合 不和合義 和合義者 能含染淨 目為藏識 不和合者 體常不變 目為真如 都是如來藏 法雲 翻譯名義集 性相二宗 肇分於竺國 南北之黨 彌盛於齊朝 故西域那爛陀寺戒賢大德 遠承彌勒無著 近踵法護難陀 依 深密 等經 瑜伽 等論 立法相宗 言法相者 唯齊八識業相 以為諸法生起之本 故法相宗 以識相行布為旨 其寺同時智光大德 遠稟文殊龍樹 近遵青目清辯 依 般若 等經 中觀 等論 立法性宗 言法性者 以明真如隨緣 為染淨之本 故一性宗 以真理融觀為門 圓測 解深密經疏 今依大乘 自有兩釋 一 龍猛等 但說六識 是故清辨菩薩所造 中觀心論 入真甘露品云 離六識外 無別阿賴耶識 眼等六識所不攝故 猶如空華 故知彼宗唯立六識 二 彌勒宗 依 金光明 等 具立八識 然依此宗 西方諸師 有其三說 一 菩提留支 唯識論 云 立二種心 一 法性心 真如為體 此即真如心之性故 名之為心 而非能緣 二 相應心 與信貪等心所相應 二 真諦三藏 依 決定藏論 立九識義 依安慧宗 作如是說 第九阿摩羅識 此云無垢識 真如為體 於一真如 有其二義 一所緣境 名為真如及實際等 二能緣義 名無垢識 亦名本覺 具如九識章 引 決定藏論 九識品中說 三 大唐三藏 依 楞伽 等 及護法宗 唯立八識 不說第九 准經可知 無垢識者 即是淨分第八識也 又 決定藏論 即是 瑜伽 彼論本無九識品也 真諦譯 轉識論 然一切諸法 但有三性 攝法皆盡 如來為眾生說 諸法無性 亦有三種 三無性者 即不離前三性 分別性 名無相性 無體相故 依他性 名無生性 體及因果無所有 體似塵相 塵即分別性 分別既無 體亦是無也 因亦無者 本由分別性為境 能發生識果 境界既無 云何生果 如種子能生芽 種子既無 芽從何出 是故無生也 真實性 名無性性 無有性 無無性 約人法故 無有性 約二空故 無無性 即是非有性 非無性故 重稱無性性也 此三無性 是一切法真實 以其離有故名常 欲顯此三無性故 明唯識義也 真諦譯 三無性論 約此三性 說三無性 由三無性 應知是一無性理 約分別者 由相無性 說名無性 何以故 如所顯現 是相實無 是故分別性 以無相為性 約依他性者 由生無性 說名無性 何以故 此生由緣力成 不由自成 緣力即是分別性 分別性體既無 以無緣力故 生不得立 是故依他性 以無生為性 約真實性者 由真實無性故 說無性 何以故 此理是真實故 一切諸法由此理故 同一無性 是故真實性 以無性為性 釋曰 約真實性 由真實無性故 說無性 者 此真實性 更無別法 還即前兩性之無 是真實性 真實是無相 無生故 一切有為法 不出此分別 依他兩性 此二性 既真實無相 無生 由此理故 一切諸法同一無性 此一無性 不可說有 亦不可說無 即是非有性 非無性故 名無性性 亦以無性為性 名無性性 即是非安立諦 若是三性 並是安立 前兩性 是安立世諦 體實是無 安立為有故 真實性 即是安立真諦 對遣二有 安立二無 名為真諦 還尋此性 離有離無故 非安立 三無性皆非安立也 圓測 解深密經疏 問 此經意 即依三性 立三無性 體即三性 何故 三無性論 於一真如 立三無性 故 三無性論 第一卷云 約此三性 說三無性 由三無性 應知是一無性理 具如彼說 解云 此有兩釋 一 真諦三藏云 於一真如 遣三性故 說為三種無自性性 於中圓成實性 安立諦攝 三無性者 皆非安立 如 三無性論 二 大唐三藏云 如 顯揚 等 即依三性 立三無性 以此為正 所以者何 世親菩薩 三十唯識 作此頌言 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無性 故佛密意說 一切法無性 護法釋云 於有及無 總說無性 故名密意 又 顯揚論 無著所造 與 攝大乘 等 同顯一義 又 瑜伽論 廣引此經 及三無性 通有及無 故知 三無性論 譯家謬也 所以者何 三十唯識 三無性論 世親所造 如何二論 有此差別 又彼世親 依彌勒宗及無著等 故知 同一無性 者 真諦謬耳 或可今勘真諦 三無性論 即無著所造 顯揚論 無自性品 然彼真諦譯為別本 須勘目錄及 顯揚 未了 無著 顯揚聖教論 如是三種自性 當知由三無自性故 說三無性 一 相無性 謂遍計所執自性 由此自性 體相無故 二 生無性 謂依他起自性 由此自性 緣力所生 非自然生故 三 勝義無性 謂圓成實自性 由此自性 體是勝義 又是諸法無性 玄奘 成唯識論 即依此前所說三性 立彼後說三種無性 謂即相 生 勝義無性 故佛密意說 一切法皆無自性 非性全無 說 密意 言 顯非了義 謂後二性 雖體非無 而有愚夫 於彼增益妄執 實有我 法自性 此即名為遍計所執 為除此執故 佛世尊 於有及無 總說無性 云何依此而立彼三 謂依此初遍計所執 立相無性 由此體相 畢竟非有 如空華故 依次依他 立生無性 此如幻事 託眾緣生 無如妄執自然性故 假說無性 非性全無 依後圓成實 立勝義無性 謂即勝義 由遠離前遍計所執我 法性故 假說無性 非性全無 如太虛空 雖遍眾色 而是眾色無性所顯 雖依他起非勝義故 亦得說為勝義無性 而濫第二故 此不說 此性即是諸法勝義 是一切法勝義諦故 圭峰宗密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 然大乘教總有三宗 謂法相 破相 二皆漸教之始 即戒賢 智光二論師 各依一經 立三時教 互相破斥 而傳習者 皆認法性之經 成立自宗之義 法性通於頓漸 漸即終教 終於始故 頓如後說 圭峰宗密 禪源諸詮集都序 卷2 講者禪者同迷 皆謂同是一宗一教 皆以破相便為真性 故今廣辨空宗性宗 有其十異 一法義真俗異 二心性二名異 三性字二體異 四真智真知異 五有我無我異 六遮詮表詮異 七認名認體異 八二諦三諦異 九三性空有異 十佛德空有異 宋高僧傳 卷6 昔佛滅度後 十有三世至龍樹 始用文字廣第一義諦 嗣其學者 號法性宗 丁福保 佛學大詞典 二宗 二宗 法相宗與法性宗也 此為大乘之宗別 華嚴宗之所判 一 法相宗 略曰相宗 以萬法之生起歸於阿賴耶識 以阿賴耶識為一切染淨因果之根本 就其所生之法 廣分別名義 故名法相宗 如深密經唯識論之所明是也 華嚴之大乘始教 天台之通教 八宗中之法相宗當之 二 法性宗 略曰性宗 破前相宗所說之萬法 而顯真性空寂之理 故名法性宗 如般若經 四論等之所明是也 華嚴宗五教中之終教已上 天台之四教中別圓二教 八宗中之三論宗當之 在竺土稱為龍樹天親之二宗 中觀瑜伽之二宗 護法戒賢之有相大乘 清辨智光之無相大乘者也 外部連結 编辑單培根 論相宗空宗與性宗之十異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法性宗 amp oldid 7130441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