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教唆犯

教唆犯(英語:abettor),是一个大陆法系刑法学概念,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犯罪分子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稱為教唆

大陸法系刑法
三階層論
構成要件該當性

行为作为 · 不作为
結果
主觀要件(故意 · 過失 · 意圖
未遂 · 既遂 · 中止 · 预备
不能犯 · 继续犯 · 狀態犯德语Zustandsdelikt

違法性

阻卻違法事由
正當防衛 · 緊急避難 · 自救行為

罪責(有責性)-

心神喪失 · 精神耗弱
原因自由行為 · 責任能力
期待可能性期待可能性
假想防衛
法律認識錯誤德语Verbotsirrtum · 許可認識錯誤德语Erlaubnisirrtum

參與論
正犯間接正犯 · 共同正犯 ·
共謀共同正犯)
共犯教唆犯 · 幫助犯
罪數論
想像競合

吸收原則德语Absorptionsprinzip

實質競合德语Tatmehrheit

数罪并罚 · 连续犯
加重原則德语Asperationsprinzip · 累加原則德语Kumulationsprinzip

-法條競合-

特別規定德语Lex specialis · 輔助規定 · 吸收犯
牵连犯

刑罰論
法定刑法定刑

死刑

無期徒刑 · 死刑缓期执行
有期徒刑 · 拘役
没收
罰金 · 科料(小额刑罚)

褫奪公權 · 剥夺政治权利

處斷刑

自首 · 累犯

宣告刑

自由裁量權

-執行刑-

数罪并罚
易科罰金 · 缓刑
假釋 · 减刑

保安處分
保護管束 · 驅逐出境 · 终身禁业
法律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 · 罪責原則
正當法律程序 · 比例原則
信賴保護原則 · 平等原則
刑事訴訟 · 刑事政策
其他學說
四要件論
犯罪主體

責任能力
刑事責任年齡 · 精神障碍

犯罪客體

法益
阻卻違法事由
正當防衛 · 緊急避難

犯罪的主觀方面

故意 · 過失
目的

犯罪的客觀方面

危害行为作为 · 不作为
危害結果
未遂 · 既遂 · 中止 · 预备

二階層論

构成要件 编辑

成立教唆犯的必须要件有,教唆的对象必须是对被教唆的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客观上有教唆他人的行为;主观上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教唆犯属于共犯的一种,如果教唆者没有和对方构成共同犯罪,则不成立教唆犯,而可能成立间接正犯[1]。此外,根据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教唆犯可能会是从犯[2]

教唆既遂和犯罪既遂的成立时间不同[3]

定罪处罚 编辑

中國大陸 编辑

情形 处罚 备注
一般教唆犯 按照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应当从重处罚[4]
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 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教唆未遂
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或精神病患者犯罪的 对教唆者应当按单独犯论处[5] 间接正犯

参考 编辑

  1. ^ 曹希国. 间接正犯基本理论研究. 《山东大学》. 2006年 [2014-12-13]. (原始内容于2014-12-13). 
  2. ^ 何庆仁. 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 《法学研究》. 2004年, (05期) [2014-12-13]. (原始内容于2014-12-13). 
  3. ^ 曹坚. 从犯的犯罪既遂认定问题.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09年, (03期) [2014-12-13]. (原始内容于2014-12-13). 
  4. ^ 肖吕宝. 关于“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的理解与适用. 《政法学刊》. 2007年, (05期) [2014-12-13]. (原始内容于2014-12-13). 
  5. ^ 卢勤忠; 华东政法学院. 论教唆罪的设立. 《现代法学》. 1996年, (第6期) [2014-12-13]. (原始内容于2014-12-13). 

教唆犯, 維基百科中的法律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如需獲取法律相關的幫助或意見, 請諮詢所在司法管轄區的法律從業人士, 詳見法律聲明, 英語, abettor, 是一个大陆法系刑法学概念, 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犯罪分子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 或者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 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 授意的犯罪, 稱為教唆, 大陸法系刑法三階層論, 構成要件該當性, 行为, 作为, 不作为, 結果, 主觀要件, 故意, 過失, 意圖, 未遂, 既遂, 中止, 预备不能犯, 继续. 維基百科中的法律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如需獲取法律相關的幫助或意見 請諮詢所在司法管轄區的法律從業人士 詳見法律聲明 教唆犯 英語 abettor 是一个大陆法系刑法学概念 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犯罪分子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 或者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 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 授意的犯罪 稱為教唆 大陸法系刑法三階層論 構成要件該當性 行为 作为 不作为 結果 主觀要件 故意 過失 意圖 未遂 既遂 中止 预备不能犯 继续犯 狀態犯 德语 Zustandsdelikt 違法性 阻卻違法事由 正當防衛 緊急避難 自救行為 罪責 有責性 心神喪失 精神耗弱原因自由行為 責任能力期待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 假想防衛法律認識錯誤 德语 Verbotsirrtum 許可認識錯誤 德语 Erlaubnisirrtum 參與論正犯 間接正犯 共同正犯 共謀共同正犯 共犯 教唆犯 幫助犯 罪數論 想像競合 吸收原則 德语 Absorptionsprinzip 實質競合 德语 Tatmehrheit 数罪并罚 连续犯加重原則 德语 Asperationsprinzip 累加原則 德语 Kumulationsprinzip 法條競合 特別規定 德语 Lex specialis 輔助規定 吸收犯牵连犯刑罰論 法定刑 法定刑 死刑無期徒刑 死刑缓期执行有期徒刑 拘役没收罰金 科料 小额刑罚 褫奪公權 剥夺政治权利 處斷刑 自首 累犯 宣告刑 自由裁量權 執行刑 数罪并罚易科罰金 缓刑假釋 减刑保安處分保護管束 驅逐出境 终身禁业法律原則罪刑法定原則 罪責原則正當法律程序 比例原則信賴保護原則 平等原則刑事訴訟 刑事政策其他學說四要件論 犯罪主體 責任能力刑事責任年齡 精神障碍 犯罪客體 法益阻卻違法事由正當防衛 緊急避難 犯罪的主觀方面 故意 過失目的 犯罪的客觀方面 危害行为 作为 不作为 危害結果未遂 既遂 中止 预备二階層論本模板 查看讨论编辑 目录 1 构成要件 2 定罪处罚 2 1 中國大陸 3 参考构成要件 编辑成立教唆犯的必须要件有 教唆的对象必须是对被教唆的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客观上有教唆他人的行为 主观上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 教唆犯属于共犯的一种 如果教唆者没有和对方构成共同犯罪 则不成立教唆犯 而可能成立间接正犯 1 此外 根据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教唆犯可能会是从犯 2 教唆既遂和犯罪既遂的成立时间不同 3 定罪处罚 编辑中國大陸 编辑 情形 处罚 备注一般教唆犯 按照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应当从重处罚 4 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 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教唆未遂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或精神病患者犯罪的 对教唆者应当按单独犯论处 5 间接正犯参考 编辑 曹希国 间接正犯基本理论研究 山东大学 2006年 2014 1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2 13 何庆仁 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 法学研究 2004年 05期 2014 1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2 13 曹坚 从犯的犯罪既遂认定问题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09年 03期 2014 1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2 13 肖吕宝 关于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 应当从重处罚 的理解与适用 政法学刊 2007年 05期 2014 1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2 13 卢勤忠 华东政法学院 论教唆罪的设立 现代法学 1996年 第6期 2014 1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2 1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維基教科書中的相關電子教程 中華民國法律註解 中華民國刑法 第29條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教唆犯 amp oldid 7808497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