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基督教

基督宗教,即廣義上的基督教[1][2],是公元一世紀起源於西亞巴勒斯坦地區一神論宗教信徒稱為基督徒,他們相信當時一位具有權威的猶太人耶穌神之子基督,更是全人類唯一的救主[3][4]亦即是希伯來人期待的彌賽亞[5]。其與伊斯蘭教佛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也是世界信徒人數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的大部分思想和信仰實踐源自猶太教,包括「一神論」、彌賽亞、祈禱、宗教典籍、祭司職分等等。基督教核心信仰強調,透過相信耶穌基督的犧牲和復活,信徒可從罪惡中得到救贖,繼而在靈魂肉身上擺脫死亡;藉著信心和悔改,每個人都可以與神和解,並去到天堂與神同在。[註 1]然而,基督教不同支派對耶穌犧牲的確切意義存不同看法。[13]

基督教的典籍稱為《聖經》,包括出自古以色列先知手筆、主要由希伯來文寫成的《舊約聖經》,以及由使徒傳道人通用希臘語寫成的《新約聖經[14]。經文內容包含信徒日常生活上和救贖上的指導[15][16]

基督徒組成的團體稱為教會,是基督教的基本單位;而整個基督教在歷史的發展下,分為多個宗派,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三大分支;另一分法則為依照教會各自的禮儀傳統分為東方基督教西方基督教。狹義上,中文「基督教」一詞係指新教。[1][2]截至2022年中,全球約有25億基督徒,包括12億天主教徒、11億新教徒和約3億東正教徒等。[17]

历史 编辑

起源 编辑

基督宗教起源於公元一世紀。新約《使徒行傳》十一章記載,耶穌的追隨者在猶太地區早期遭迫害後逃到安提阿,並在那裡定居下來,信徒亦在那裏首次被稱為「基督徒」。[18] 耶穌死後,使徒保羅和其他使徒重申了早期的教義。流傳至四世紀的《十二使徒遺訓》是最早的西方基督教入門著作,其內容深受猶太宗教影響。

據記載,猶太人耶穌宣稱自己是希伯來人期待已久的「彌賽亞」,[19][20]但當時猶太當局拒絕承認,並視為叛教者。[21]他被判褻瀆罪成,並於公元30年左右被羅馬人處決。他被處決的正式罪名是領導叛亂[22]:他被審判官彼拉多稱為「猶太人的王」,而刑具十字架上亦掛有寫上有關罪狀的牌子。[23][24]

儘管一些學者認為這是羅馬對叛亂者的普通審判,聖經內的《福音書》指出,羅馬的指控實際上是為了安撫猶太當局,基督徒相信《舊約聖經》這部收集數千年來資訊的猶太宗教經典,預言了後來《新約聖經》所記載耶穌的死亡和被辱。 例如,《以賽亞書》中提到了他被掌摑[25]、鞭打[26]及其他相關記載。

耶穌的使徒是他的生活和教導的主要見證人,另教會早期亦任命了約70位使徒,包括雅各、馬可、路加、抹大拉的馬利亞等 ,他們也跟隨耶穌前赴各地傳教,見證了他行的神蹟。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後,使徒和其他追隨者聲稱他從死裡復活,並開始傳播更多信息,當時部分使徒更寫成《福音書》和《使徒書信》。

《新約》二十七卷書中很多都出自使徒保羅手筆,當中十二卷《書信》清楚指出他的作者身份,一些教會傳統甚至指出他也是《希伯來書》的作者。

《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被認為是路加醫生所寫。許多人相信路加是受保羅影響,《使》一書透露保羅未追隨耶穌前是猶太公會領袖迦瑪列的學生[27][28],也是當時猶太宗教權威[29]

追隨耶穌後,保羅成為非猶太人族群中基督信仰主要傳播者。[30]

早期教會 编辑

直到三世紀,羅馬帝國政局相對穩定,交通網絡發達,基督教經以下路線迅速傳播:

早期基督教界作家德爾圖良在向一位羅馬總督的演說中指出,北非迦太基基督徒數量短期內增長迅速,信徒們今日「已經充滿了你們中間的每一個地方...大小城市、島嶼、要塞、城鎮、市場、營地、部落、連隊、宮殿、元老院、論壇」。[31] 此外,基督誕生後的幾百年內,俄利根奧古斯丁等基督教學者為神學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早期教會組織逐漸成形的同時,信徒亦面對嚴重迫害。殉道者寧死不屈,獲後世稱頌。《新約》的二十七書卷普遍獲信徒承認為《正典》,最早期的譯本亦在當時出現。教會管治上,亞歷山大、安提阿和羅馬市內的教會監督(即主教)相繼獲「牧首」的頭銜。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於西元313年透過《米蘭法令》 結束迫害基督徒。叛教者尤利安統治期間曾一度恢復迫害信徒,並試圖推廣其他宗教。382 年左右,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基督宗教定為國教,[32]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當地亦有類似發展。

波斯帝國410年塞琉西亞會議上,塞琉西亞主教取代安提阿宗主教成為東方教會的最高權威。東方教會分裂期間,當地教會正式斷絕與西方教會之聯繫。[33]千多年來,他們一直是亞洲最具影響力教會,更在印度爪哇中國建立教區。

地方民族教會的出現 编辑

早期教會的核心神學問題,往往離不開關於耶穌神性的爭論。許多早期學者,包括殉道者游斯丁特土良,都證明相信耶穌是神。[34]同時,亦有各界人士和團體出來否定這項教義,大量跟從亞流的主教和信徒,指出耶穌是受造之物,令爭論白熱化。[35]這個爭議在羅馬君士坦丁大帝召集的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上得到解決:亞他那修所擁護的教義最後被奉為教條。[36]尼西亞會議後,阿里烏派的思想在國內中繼續傳播幾十年,另在各日耳曼部落中也存在了近兩個世紀。[37]

除尼西亞會議外,教會亦召開眾多解決教義問題的大公會議,希望能透過確認教會傳統來令基督徒更團結。這一系列會議大多得到拜占庭皇帝的支持,以促進帝國境內信徒的合一。可惜,部分會議上使用過的神學詞彙被一些來自東方操敘利亞語亞美尼亞語科普特語的教徒拒絕。 最後,在神學教導上的不同領受導致這些東方教會與其他教會決裂,分離出來的團體就成為後來的東方正統教會[38][39]

進入中世紀中期,基督信仰已經廣傳大半個文明世界,早期普世教會在基礎信仰立場仍然相當一致,主要的神學爭議在大公會議中陸續得到解決,但後來教會漸漸在神學和信仰實踐中出現重大差異,為普世教會帶來越來越大的問題,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後教會出現西方教會和東方教會兩個體系,西方教會逐漸被羅馬市主教納入天主教會權威下,而東方教會則以「正教」之名來強調他們對守護教會傳統、抗拒改變的承諾。這些東方教會,成為了今日的東正教。與羅馬主教管治下的天主教不同,東正教拒絕由單一主教統領一切,其信眾以君士坦丁堡牧首為領袖的同時,亦強調他與其他地方牧首在信仰上地位同等,為「同儕之首」。[40]

中世紀宗教改革 编辑

16世紀初,歐洲爆發宗教改革,新教徒公開反對羅馬教皇濫權,並大力批判天主教的錯誤教義。[41][42]改革爭議中的關鍵問題可歸納為五個「唯獨」:[43][44][45]

  • 唯獨聖經:教會最高權威是否唯獨來自《聖經》?教會領袖是否擁有與《聖經》同等權威?
  • 唯獨信心:人是否單單藉著相信基督的犧牲得到救贖?參與教會、「行善」是得救之條件嗎?
  • 唯獨恩典:靈魂的救贖,是人類不配得、純粹出於上帝白白的施予(「恩典」)嗎?抑或部分是出於個人表現?
  • 唯獨基督:人與上帝之間,是否衹有耶穌一位調解人(「中保」)?教會領袖、聖人是否也擔當這種調解角色?
  • 唯獨神的榮耀:人得到拯救,純粹是上帝的光榮和功勞?教會組織及其領袖是否也領有功勞?

宗教改革在歐洲人心目中引發出激烈鬥爭,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爭端演變成宗教迫害,最後更令無數人捲入了各種戰爭。

近代教會 编辑

天主教和新教隨著歐洲移民而傳播到北美洲以及澳洲。有別於天主教,新教在普世教會層面上沒有單一組織架構或領導,[46][47]教內幾千個宗派,包括路德宗改革宗聖公會浸礼宗重洗派衛理公會再臨宗五旬宗等,互不統屬。[48]在16世紀至19世紀期間的歐洲殖民化中,基督新教進一步傳播至南美洲非洲。18世紀,東正教亦透過移居阿拉斯加的俄羅斯人傳入北美洲,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從歐洲來到北美的信徒數目更有顯著增長。

在19世紀和20世紀,隨著科學與技術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許多基督教國家,特別是西歐國家,變得更世俗化。大多數共產國家的領袖都是公開的無神論者;而近代美國和其他地區傳統信徒的宗教思想,也受到了進化論者的挑戰。

基督教經典 编辑

 
古騰堡聖經,第一本印刷的聖經

基督教的基本经典是圣经,由《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两大部分构成,有四十余位执笔作者,前后写作时间跨越约1千6百年。

舊約聖經 编辑

《旧约圣经》源流自耶穌在世时代以前所写成的《希伯來聖經》,即猶太教的《塔納赫》。全書记载了从耶和華创造天地到公元前5世纪为止以以色列人为核心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摩西五經,記載了神给以色列人的律法,另外还有歷史書、智慧書、先知書等内容,原文以希伯来语亚兰语写成。成書約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500年。

现今,有7卷被天主教和东正教承认的旧约经书未被列入現在犹太教和新教承认的圣经,被基督新教称为次经,不同教派间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差别,包括分卷、排列。天主教旧约圣经46卷,东正教50卷,新教39卷。

新約聖經 编辑

《新约圣经》是耶稣升天以后由耶稣的门徒写成,内容有福音书(记载耶稣言行事蹟)、使徒行傳保羅書信大公書信啟示錄等27卷书,原文以通用希臘語和部分亚兰语在1世纪写成,从2世纪开始被编排成典。同时,犹太教并不承认新约,也不相信耶稣为神的独生子,也不是一个先知,而穆斯林則認為耶穌為一名先知,並不是神的獨子。

對聖經內容的觀點與論述 编辑

傳統的基督教教義承認圣经是神启示,由不同背景,不同時代的人写下来的,是基督教其中的信仰根據。但不同教派和思潮對聖經的觀點有所不同。天主教對教會的聖諭也給予很高的地位,新教則提出“唯獨聖經”,19世紀出現的自由派神學否定聖經是神的啟示,與之對立的基要派則提出“聖經無誤”。

聖經即是神所啟示的。聖經常常直接引用神的話語,“神吩咐這一切的話”(出埃及記20:1),“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耶利米書1:4),新約福音書直接引用耶穌(神)的話語,保羅對自己書信的內容稱“我不是從人領受的,也不是人教導我的,而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啟示而來”(加拉太書1:12)。保羅總結說:“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后书3:16)。此處“聖經”原文應該是指《舊約聖經》,因為這封書信本身是新約聖經的一部分,寫的時候新約聖經還未正式成典,但新約成典以後,基督教將這句話的意思推及整本聖經。

4世纪的聖奧古斯丁著有“论基督教教义”,专门讲读圣经的方法论和由此所得到的对神的认识,他认为圣经是教义的根本基础。在第四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以后,教会逐渐形成一些增补的教导、礼仪,後來教会认为也是神所启示的基督教信仰的必要部分,与圣经一样重要。16世紀宗教改革,以马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為代表,提出“唯独圣经”,基督新教只承认《圣经》为信仰的唯一正确、不变经典,並且反对罗马公教教會与教宗有诠释聖經的最高权威。

19世纪开始出现自由派神学思潮,认为圣经最多來說是神對當時的人的一些啟示,有歷史的時限性,而且記載中有很多錯誤,中间很多東西根本可能只是传说、寓言、想像,認為圣经中有很多,甚至絕大部分,是错误、过时的内容,比如童女懷孕耶穌復活、行神蹟等,因而反對用聖經作為信仰的基礎,只使用聖經中一些他們認為可取的道德教訓。这种思潮影响到不同教派。現代福音派基督徒反對這種看法,稱自由派神學的人根本就是不信基督教教義。福音派中間的一些對聖經的權威性進一步強調,提出“聖經無誤”,一般這些人被稱為基要派

共同信仰 编辑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内的耶稣像(镶嵌画)

由于基督教有不同教派,所以不同教派的教义会有所出入,主要教派在信仰上的共同性远大于其差异,以下的教义尽量涵盖各教派公认的基本信仰。

神学教义 编辑

  • 独一真神(“神”或譯“上帝”、“天主”):宇宙间只有一位独一的至高神[49],是自有永有、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者,称为耶和华[50]
  • 三位一体:神有聖父聖子聖灵(又譯為圣神)三个位格,圣父是万有之源,圣子是耶稣基督,聖灵是神的灵。三者为同一本体、同一本质、同一属性,圣父是神,圣子是神,圣靈是神,但只有一位神,而非三位神。亞他拿修信经对三位一体进行了比较得到公认的解释,但这仍然是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註 2]。相信三位一体被基督徒看作是最重要的一项教义。[54]
  • 基督二性:耶稣基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按神性来说在永恒中被圣父生出,有着圣父的本质,祂就是神[55]。按人性来说为了拯救世人降生于世成了具有理性之灵魂及人类血肉实体的人。二性各俱完备,合于一个位格,不混合为一性,也不分开为兩性。[56]
  • 創造:神创造了天地万物,最后照神自己圣洁良善的形象造人,乃是造男造女,名为亚当夏娃[57]
  • :基督教的“罪”原文的字面意思是“不中靶心”,“罪”指一切不符合神的圣洁良善的行为、思想。人的始祖亚当夏娃犯罪,带来了死。从此,罪与死進入了世界,世人生而有罪(罪性),必然会犯罪(罪行)。如果没有神的救赎,都要走上滅亡之路,不仅肉体要死亡,灵魂也要永远死亡,而靈魂的死,不是永遠的消亡,而是永遠受火湖折磨。[58]
  • 基督救赎:耶稣基督本為神的兒子,與神同在,祂就是神。耶稣基督為了將世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而降世為人,從三十歲開始傳道,在十字架上被钉死,他的无罪之身成了赎罪的祭,赎了世人的罪。他第三日從死裡复活,升到天上,与父同在,他让父差下圣灵住在信他的人心中,与他们同在。他还活着,他在继续地作工。他将要再来,审判一切的活人死人,彻底地消灭罪,成就新天新地。[59]
  • 复活永生:將來耶稣基督要再来,所有的人都要复活,接受最后的审判。信耶稣基督的人罪得赦免,得到永生,与神和好。罪不得赦免的最後會因罪而下地獄,與神永遠隔絕。[60](圣经对末世的启示不是很清楚,基督教的末世论在细节上可以很复杂,不同意见也比较多。)
  • 榮神益人:人生存的目的是為了榮耀神,全然歸給神,使人真正的謙卑下來,憑著信心行善愛人,做「榮神益人」連結人的枝子。[61]

自由派神學的神學觀是例外,他們基本對上述教義全部否定,只承認有一位慈愛的神,但他創造世界、能行神蹟、將來審判都是不大可能的事。耶穌在世上傳播愛的福音,後來被人迫害而死,是我們學習的道德典範,但童女懷孕、死後復活,都是不大可能的事。福音派認為自由派是“不信派”。

人伦道德 编辑

与基督教的神学教义有紧密联系的是它的人伦道德的教导,如果说神学教义侧重于人与神的关系,那么这些道德的教导就是侧重于人与人的关系,但这两者之间也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些道德的教训是圣经和基督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大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爱”是基督教信仰的道德观的最重要的一点,神对人最大的诫命是要爱神、爱人[62]。另外,基督教也强调认罪、悔改、饶恕、谦卑等等。“十诫”和“登山宝训”是圣经中对道德的比较集中的论述。

基督教信仰中的伦理道德观虽然与其他宗教、文化的伦理道德观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其根源、目的、方法、侧重又有诸多不同,这十分关键。基督教认为爱来自于神,行善的目的是为了荣耀神,善行需要出于真心的爱。基督新教特別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的好行为应该是对神的信心的结果,不应该脱离信心而单独强调做好事。因为众人都死在罪中,没有能力行善,而真正能够行善也是圣灵借着信徒所结出的“圣灵的果子”。(加拉太书5:22-23)

宗教比較 编辑

基督教源於猶太教(獨一真神),後來又有伊斯蘭教承接二者若干淵源而另立旁支,三者擁有共同的先知亞伯拉罕,可稱為亞伯拉罕諸教。這三者有若干相似之處,與其他宗教相比,它們又有其相似點。

  • 相信只有一位獨一真神。這與其他的多神論宗教區分開。
  • 相信這位神是有位格的神,就是神有自我的意識,並進而有思想、意志、情感,這與自然神論不同。
  • 相信這位神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人,是永恆、全能、全善、全知、全在的神,他還要來審判。相比起來,中國神話裡的盤古印度教梵天等大神,創造世界之後,已經不再具有大權了。基督教對審判的觀念非常獨特(猶太教對於審判的觀念比較模糊一點,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很清楚)。
  • 相信這個世界只是神的創造物,非常忌諱將神的創造物當作神來崇拜,並且認為神的形象即是人的形象[63][64],因此非常強調不可拜偶像,這與許多宗教及傳統信仰都不相同。
  • 強調經典:猶太教的《希伯來聖經》,基督教的《聖經》,伊斯蘭教的《可蘭經》。這幾個宗教傳統上都很強調其經典是神的啟示,是無誤的,是其信仰的重要基礎。它們對經典的嚴謹態度比其他許多宗教更強(19世紀開始的自由派神學在這一點上反對傳統的觀念。)

這三者之間看似殊途但實際上卻出於同源,關係錯綜複雜,並相互充滿矛盾及衝突,甚至爭戰。按時間的先後 - 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 - 較晚出現的信仰對發展為先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承認,同時又有很多的發展和變化,發展為先的信仰都不承認較晚發展的信仰。下面列表僅就其宗教陣營的觀點及實際現況做簡略比較,不在具體的宗教實踐的細節上做比較

基督教多個派系,在某些派系的儀式和信條或組織上和其他一神論信仰很相似,如在中世紀的天主教和十九世紀前的東正教,有些像伏都教薩滿教一樣有魔法化的儀式,而在新教卻有些像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的信條,如否定偶像崇拜和接受牧師結婚。

猶太教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屬性 神的名字(中譯) 耶和華雅威 阿拉
獨一性 獨一真神,創造世界,全知、全能、全善、全在、永恆,將來審判
三位一體
工作 創造與審判 神創造天地,並造人。神是世界的審判者
揀選 揀選亞伯拉罕
揀選亞伯拉罕的二兒子以撒
(亞伯拉罕與其妻撒拉所生,是以色列人的祖先)
揀選亞伯拉罕的大兒子以實瑪利
(亞巴郎與其妾哈加爾所生,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揀選亞伯拉罕的孫子以色列的後裔:以色列人 揀選一切相信耶穌基督福音的人 揀選一切相信安拉的人
救贖工作 神揀選以色列人 耶穌降世為人的罪付上贖價,人必須信耶穌帶來的福音 安拉的仁慈,人行善功。
聖者 耶穌是誰 褻瀆者 聖子真神 先知
穆罕默德是誰 褻瀆者 最后的先知
聖書 希伯來聖經是什麼 聖經 舊約聖經
(與猶太教的解讀有很多不同)
受啟示的经典,

已被篡改。

新約聖經是什麼 褻瀆 神終極的啟示、信徒的生活及行為指引
以耶穌言行事蹟詮釋「舊約內容真義」(福音)
古兰经是什麼 褻瀆 安拉的啟示
總結 對猶太教的看法 - 是基督教信仰的前身,但錯誤解讀如揀選和律法等「舊約內容真義」 是奉行已被篡改的宗教
對基督教的看法 是褻瀆神 -
對伊斯蘭教的看法 是褻瀆神 -

信徒生活 编辑

相比起猶太教、伊斯蘭教來說,基督教對於基督徒的生活在形式上 - 比如在禮拜、衣著、飲食方面 - 要求是比較少的,除了個別宗派以外。

舊約聖經中神給以色列人頒布了很詳細的律法,涉及到宗教禮儀、飲食衣著條例、司法民法等方面。基督教在從猶太教分離出來的初期過程中,與保守的猶太教徒在是否要遵行舊約的律法條例產生了矛盾,以保羅為代表的基督徒認為舊約律法的目的是帶領人認識耶穌基督,律法的總綱是愛神與愛人,這是我們要堅守的,而非關道德的律法不重要。律法終將歸於無有,而信、望、愛卻將長存,其中最大的是愛。關於律法的不同理解是基督教從猶太教中分裂出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後來基督教在發展過程中漸漸形成了自己的禮儀,宗教改革中間新教教派對這些禮儀進行了改革,許多形式上進行了簡化,但增加了普通信徒的參與度。

傳播 编辑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傳播範圍最廣的宗教。西元1世紀由巴勒斯坦境內拿撒勒(Nazareth)人耶穌創立,現有信徒25億以上。分為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又稱抗羅宗)等主要派別,此外還有東方的幾個獨立教派以及散見於世界各地的許多小教派。

自耶穌出生至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為止的大約500年,是早期基督教時期。其後,自500~1500年,基督教逐漸傳播給羅曼(Roman)、塞爾特、日耳曼和斯拉夫等民族,在歐洲建立起中世紀基督教文明。但是,也是在這個時期,基督教受到嚴酷的考驗。它早期的勢力範圍巴勒斯坦、敘利亞、小亞細亞、北非乃至西班牙部分地區已經伊斯蘭化,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也受到威脅。俄羅斯淪於蒙古可汗及突厥金帳汗的統治之下,隨之阿瓦爾人(Avar)、匈奴人、蒙古人、土耳其人也先後侵入西方。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產生了新教安立甘宗、信義宗、歸正宗和其他各派,同時也促使天主教會進行反省、整頓內部,隨後獲得發展。19世紀是基督教傳播史上的「偉大世紀」,基督教傳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傳遍全球,其傳布範圍超過任何其他宗教,在伊斯蘭教向西方衝擊之前,東方教會已在大力從事傳教活動。東方教會,特別是聶斯托留派教會在3、4世紀傳入中國(稱為景教)、亞洲中部和蒙古等地。東方教會也向西擴展,遷移中的日耳曼部族在小亞細亞和拜占庭接受基督教。在北方、東北方和西北方,斯拉夫系統的不同民族也通過拜占庭教會接受基督教。

傳教、開化和殖民這三種活動往往配合進行,因此,代表較先進文化的傳教士往往給許多較後進地區帶來重要變化。抗羅宗的傳教活動從一開始就受到虔敬派的一種理論的影響,這種理論認為,必須用基督福音之光去照亮「黑暗」的異教世界。在20世紀,由歐美傳教機構產生的所謂子教會,強烈要求獨立,要求基督教各派聯合。

彌撒、禮拜與聚會 编辑

傳統宗派(天主教聖公會東正教)視主日(周日)為非常重要的節慶,一般會在這天于教堂進行主日彌撒,教友共同參與基督的祭獻(彌撒或神聖禮儀)。天主教,正教會在主日的祈禱生活以彌撒為中心。分為聖道禮(悔罪、讀經、講道、信友禱文(主日及大節日))及聖祭禮,以聖體聖事作禮儀的高峰。而同時,在平日亦有時辰祈禱(日課),在主日彌撒以外供熱心教友選擇在不同時間,個别或集體祈禱,有時還聘用探題,教導信眾。

天主教、東正教傳統的教堂比新教教堂宏偉壯觀,堂內聖像或是聖像畫,展現基督在世的生活,或是教恩的果實(聖人),以激勵信眾在世成聖自己,並以聖人為榜樣,其彌撒的儀式感較强,並在部分堂區舉行傳統拉丁文彌撒。

新教基督徒一般會在禮拜天聚會和進行禮拜,這個做法在聖經上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從尼西亞會議後就開始了。使徒行傳20章提到“七日的第一日,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65]”,可見那時就有了。一般解釋這是紀念禮拜天基督復活。在希伯來原文中,基督是猶太教徒。一些教會按照需要會增開更多的禮拜時間,一般基督徒按自己時間參加其中一次。現代安息日聚會時間横跨週五晚上至週六太陽下山,開設數教會,以方便教友參加。

新教的禮拜堂一般比較簡樸,但大概有十字架,並且不用雕像,畫像一般也較少,用意是希望信徒全心敬拜那無處不在的神。

基督新教的禮拜儀式一般有會眾唱聖詩和牧師講道的環節,部分傳統教會每次都領聖餐,有些教會不是每次都有,其他環節依各個教會安排而定。

基督新教的教會常常在禮拜天的禮拜以外有其他的週間的小型聚會,稱為團契,或者查經班。

婚姻與家庭 编辑

泛基督教各教派在這方面仍然還存在許多矛盾,以下為現行實際狀況,而非以解釋聖經內容為依據

天主教東儀天主教外,要求全職的神父不許娶妻,過單身的生活。基督新教沒有這個限制,牧師可有自由選擇建立家庭的權利。

天主教認為婚姻是一種聖禮,除天主教法典之中載明婚姻無效事項,不許可離婚,但因為世俗化,對普通的信眾管制漸緩。基督新教認為婚姻雖然不至於到聖禮程度,但認為這是神所設立的一夫一妻的神聖結合而重視婚姻,不贊同離婚,但教會對於普通會眾離婚沒有意見,或者說沒有制約權力。

天主教反對婚前性行為,也反對人工避孕,認為嬰兒是從天主而來,並為婚姻愛情中的祝福。基督新教亦反對婚前性行為,但對避孕與否,一般來說沒有意見。

天主教和傳統的基督新教教會,都反對任何情況下的墮胎行為[66][67][68]

保守的、傳統的天主教與基督新教教會,都反對基督徒進行同性性行為,認為同性性行為是一種罪。不少這類教會基於其教義反對同性戀的立場,反對同性婚姻

傳統的天主教與基督新教教會,都要求女性在家庭中擔任婦職的角色,服從男人的領導和權威(男人是女人的頭),同時要求男人要像耶稣保护教会那样爱护自己的妻子。

工作與教育 编辑

基督教提倡積極工作。天主教自十九世紀,教宗良十三世頒佈《新事通諭》以後提出重視工作之重要及勞工權益,並特將勞動節加上聖若瑟勞工日加以特別記念。

基督新教在週日除了禮拜以外一般開有主日學,是兒童和成人會眾進行聖經教育的時間,週間的團契的一個主要活動內容也是學習聖經。天主教一直有主日學教育自幼領洗或外教兒童,並於近年恢復團契(亦即基基團)的做法。

基督宗教設立了許多的神學院,授予從學士到博士多種不同的學位,培育神職人員或增進普通信友神學知識。各宗派神學院一般都存在各自傳統及特色。

在歷史上教會對於現代教育制度的出現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修道院就有教育及研究的職能,於中世紀至近代培養不少哲學、科學家,如阿奎那孟德爾聖賀德佳,並於大學任教(見道明會耶穌會等修道人員),中古大學就以此為基礎所建立。

教會組織 编辑

天主教只有一個教會,就是天主教會,是以羅馬主教(即教宗)領導的全球教會,以羅馬教會為首並管有數十個東方禮教會

基督新教在組織上有許多不同的宗派和教會,宗派下面有各個地方的當地教會,也有許多教會是無宗派的獨立教會,這種情況在華人教會中比較常見,因為沒有產生宗派的許多歷史因素。宗派和教會的組織結構往往是團隊領導,重大事情通過會眾投票來決定。

目前在各個容許及保障宗教自由的國家一般都是奉行政教分離,這個理念最早從美國開始,現在被基督徒及教會廣泛接受這個原則。不過,不少基督徒認同教會在社會仍有一定的角色。

人口統計 编辑

 
世界基督徒人口百分比(2011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資料)

根據2010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估計全球人口中31.7%是基督徒,限定在基督信仰人口中則50.1%是天主教、36.7%是新教、11.9%是東正教、1.3%屬其他派系[69]

2011年發表的數字指出,全球基督徒人口由1900年的6億飆升至1970年的16.5億,預計2050年全球基督徒人數將達到30億,到時新教徒(包括新興獨立教會和聖公宗信眾)將會佔一半以上的基督教人口。[70]

基督徒的分布方面,大約90%的基督徒生活在基督徒佔多數的國家(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等等),只有約10%的基督徒生活在基督徒佔少數的國家(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亞洲除北亞以外)。各地分布方面,25%生活在歐洲,37%生活在美洲,24%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亞太地區佔13%。將近一半(48%)居住在基督徒數量最多的10個國家中,其中3個在美洲(美國巴西墨西哥),2個在歐洲(俄羅斯德國),兩個在亞太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菲律賓),3個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衣索比亞)。這一分布反映了基督教的全球影響。[71][72]

中国官方在2018年發佈的報告指出,中国基督徒整體人數已達4,400多萬人,其中包含3,800多萬新教徒與約600萬天主教徒[73]。而外界評估則指包含躲避政府干預的地下教會信徒,中國基督徒總數可能達一億人,但其真實性在中國政府的管制下難以驗證[74][75]

批评与護教行為 编辑

基督教与暴力 编辑

基督教的傳播在經過三個階段,包括羅馬帝國(第一階段),中世紀歐洲(第二階段),到地理大发现(第三階段),使基督教傳播至全世界,但期間不少有帝國主義及暴力成分,如十字軍東征宗教戰爭殖民主義等,在宗教改革后數百年在歐洲進行的戰爭更影響基督教的發展。

基督教與科學和自由意志的爭議 编辑

無神論者批評基督教反科學(例如:反對達爾文演化論),並且反人類的自由意志。(例如:巴别塔事件,就被一些人批評這件事違反自由意志)

對文化的影響 编辑

以基督教為材的現代藝術。

重要人物 编辑

初期 编辑

教父时期 编辑

中世纪 编辑

宗教改革以来 编辑

重要城市 编辑

基督教並沒有像伊斯蘭教麥加那样的必須前往朝聖的聖城,其朝聖無時間要求,但朝聖是古今基督宗教的一個重要項目(見聖年),古時作悔罪的行程,現今作反思信仰的行動。

下面是基督宗教歷史中涉及到的幾個重要城市。除了少數城市之外,多數都位於巴勒斯坦境內。由於巴勒斯坦是耶穌在世時生活、以及基督教早期發展的地方,基督徒常將巴勒斯坦別稱為「聖地」。

参见 编辑

注釋 编辑

  1. ^ 信徒普遍相信耶穌還要再來,審判一切的活人死人。[6]用信心接受耶穌赦罪的,將會得到永生,[7][8]不信者會被定罪。[9][10][11][12]
  2. ^ 雖然圣经中没有通用希臘語“三位一体”这个單词,但現代基督徒相信在《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九節中上帝已經顯明自己是三位一體的神,擁有三個位格。[51][52][53]否認三位一體的理论當中有「一位一體論」(只有一个神,乃是父)、「三位三體論」(父、子、灵乃是三个神)、形態論等,因此三位一体与非三位一体论的争论焦点往往是耶稣基督的地位问题。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1. ^ 1.0 1.1 彭國翔,《重建斯文:儒學與當今世界》,頁143,註12,「基督教取其廣義,包括天主教和新教(狹義的基督教)。」
  2. ^ 2.0 2.1 Cibala(著),《哲學很有事:中世紀到文藝復興》,頁13,「中文口語中的『基督教』有兩種用法,廣義而言指所有以耶穌基督為核心的宗教,包含天主教、東正教與新教,狹義而言只指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的『新教』。新教從天主教中獨立出來是宗教界大事,也牽涉到整個世界觀的轉變」
  3. ^ 使徒行傳》第4章第12节,「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4. ^ 提摩太前書》第4章第10节,「他是萬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
  5. ^ 詩篇》第45章第7节,「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
  6. ^ 提摩太後書》第4章第1节:「我在神、基督耶穌面前,就是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那一位面前,藉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鄭重地勸誡你」
  7. ^ 以弗所書》第2章第8节:「你們得救是靠著恩典,藉著信心。這不是出於自己,而是 神所賜的」
  8. ^ 約翰福音第3章第16节:「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9. ^ 約翰福音第3章第18节:「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
  10. ^ 約翰福音第3章第36节:「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11. ^ 約翰福音第8章第24节:「你們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
  12. ^ 馬可福音第16章第16节:「不信的必被定罪。」
  13. ^ Min, A.K., Dialectic of Salvation: Issues in Theology of Liberation, p79
  14. ^ 《》,威斯康辛州路德會,亞洲路德宗神學院中文譯本,頁2
  15. ^ 提摩太後書》第3章第17节,「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16. ^ 提摩太後書》第3章第15节,「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
  17. ^ Zurlo, G.A., Johnson, T.M., Crossing, P.F., World Christianity and Religions 2022: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from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 Research, Vol 46(1), p77
  18. ^ 使徒行傳11:26,「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
  19. ^ 約翰福音 8:23-24
  20. ^ 約翰福音 14:11
  21. ^ 馬太福音26:63-64
  22. ^ 路加福音23:1-5
  23. ^ 約翰福音19:19-22
  24. ^ 路加福音16:8
  25. ^ 馬太福音26:67-68、以賽亞書52:14-15、以賽亞書50:6、馬可福音14:65、路加福音23:63-64
  26. ^ 以賽亞書53:5、約翰福音19:1,馬太福音27:26
  27. ^ 使徒行傳22:3
  28. ^ 使徒行傳5:34-40
  29. ^ 使徒行傳28:16-22
  30. ^ 羅馬書11:13
  31. ^ Tertullian, Apologeticus, Vol. 37, quoted from Robinson, T.A., Who Were the First Christians?: Dismantling the Urban, p148
  32. ^ Chambers, W., Chambers's Encyclopaedia, Vol. 11, p779
  33. ^ Bailey, B.K., Bailey, J.M., Who Are the Christians in the Middle East?, p130
  34. ^ Chatraw, J.D., Allen, M.D., Apologetics at the Cross: An Introduction for Christian Witness, pp65-66
  35. ^ 蘇祖門,《教會歷史》,引自唐健倫,《教會歷史(主後0-1400年)》,頁84,「(亞流)敢於在教會中宣講一些在他之前從沒有人提出過的言論:上帝的兒子是從之前並不存在的『無』中被創造出來的、有一段時間祂並不存在、祂有自由意志去決定作好事或壞事,祂是被創造的。」
  36. ^ Corben, H.C., The Struggle to Understand: A History of Human Wonder & Discovery, p126
  37. ^ Dunstan, W.E., Ancient Rome, p507
  38. ^ Alexander, G., Philip, A., Western Rites of Syriac-Malankara Orthodox Churches, p272
  39. ^ 唐健倫,《教會歷史(主後0-1400年)》,頁128
  40. ^ Grzymała-Busse, A.M., Sacred Foundations The Religious and Medieval Roots of the European State, p180
  41. ^ Richardson, A., Bowde, J. [ed.], A New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p545
  42. ^ Löffler, Klemens, Pope Leo X, in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0, "The immediate cause was bound up with the odious greed for money displayed by the Roman Curia, and shows how far short all efforts at reform had hitherto fallen...(The pope) gave himself up unrestrainedly to his pleasures and failed to grasp fully the duties of his high office."
  43. ^ 五個唯獨:簡介. 南亞路德會. [2023-10-25]. 
  44. ^ Hindson, Ed. Mitchell, Dan , 编. The Popular Encyclopedia of Church History: The People, Places, and Events that shaped Christianity. : 277. 
  45. ^ Holcomb, Justin. The Five Solas - Points from the past that should matter to you. Christianity.com. [2023-10-25]. 
  46. ^ 《馬太福音》二十章25-26節上,「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
  47. ^ Spence, H.D.M. (编). The Pulpit Commentary: St. Matthew (Vol. 2). Kegan Paul, Trench, Trübner & Co. Ltd. 1894: 296. 
  48. ^ Ellwood, R.S.; Alles, G.D.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Religions. : 359. 
  49. ^ 由於源自猶太教思想的教派,也同樣堅持「一神」論。
  50.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14
  51. ^ 《我們所信》,威斯康辛州路德會,亞洲路德宗神學院中文翻譯版,頁2, 「耶穌指示祂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施洗正好證明這一點。」
  52. ^ Januariy, Archimandrite (2013). The Elements of Triadology in the New Testament,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p99, "Some of them are well-known such as for example the baptismal formula in Matt. 28:19, the greet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letter of the apostle Peter and the blessing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letter to the Corinthians."
  53. ^ Fee, Gordon (2002). Paul and the Trinity: The experience of Christ and the Spirit for Paul's Understanding of Go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52
  54.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16
  55. ^ 約翰福音第1章第1节
  56.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40
  57.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23-24
  58.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32-36
  59.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46-48
  60.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42
  61.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58
  62. ^ 甚至是爱自己的敌人。圣经(和合本译文):“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37-40)“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约翰一书4:8)。“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哥林多前书13:13)
  63. ^ 創世記第1章第26-27节
  64. ^ 《古蘭經》2 : 21
  65. ^ 使徒行傳》第20章第7节(和合本修訂版)
  66. ^ 存档副本. [2020-05-31]. (原始内容于2020-08-01). 
  67. ^ 存档副本. [2020-05-31]. (原始内容于2020-06-04). 
  68. ^ 存档副本. [2020-05-31]. (原始内容于2020-06-04). 
  69. ^ Global Christianity – A Report on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World's Christian Population. 19 December 2011 [2020-03-24]. (原始内容于2015-04-29). 
  70. ^ Johnstone,Patrick,History,Trends and Possibilities: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Church,頁100, 頁105,頁109,頁113,頁111
  71. ^ 《皮尤研究中心:關於全世界基督徒規模與分布的報告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2. ^ Status of Global Mission, 2014, in the Context of AD 1800–20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ary Research, Vol 38, No. 1
  73. ^ . web.archive.org. 2018-05-08 [2020-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8. 
  74. ^ 存档副本. [2023-05-29]. (原始内容于2023-05-28). 
  75. ^ 《基督日報》2014年4月文章:“具體的數字仍有爭議,很多人傾向認為中國現在約有八千萬到一億的基督徒。”,這是指基督新教;聖神研究中心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估算至2004年底,中國天主教徒人數約1千2百萬。

Robinson, George. Essential Judaism: A Complete Guide to Beliefs, Customs and Rituals. New York: Pocket Books. 2000. ISBN 978-0-671-03481-8. 

  • Esler, Philip F. The Early Christian World. Routledge (2004).

外部連結 编辑

線上聖經 编辑

基督教,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10月21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争议, 其內容, 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2018年8月26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 以便.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10月21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基督教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争议 其內容 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2018年8月26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 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 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 此條目的语调或风格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寫作方式 2019年8月19日 請根據指南協助改善这篇条目 請在讨论页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此條目介紹的是一世紀由耶穌所創的宗教及信仰團體 包括天主教 東正教 新教等教派 关于華人俗称为 基督教 的教派分支 请见 新教 本條目的基督宗教相關術語主要採用新教之翻譯 若需查詢其他基督宗教之對應用詞 可參閱圣经汉语译本用语对照表 基督宗教 即廣義上的基督教 1 2 是公元一世紀起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的一神論宗教 信徒稱為基督徒 他們相信當時一位具有權威的猶太人耶穌是神之子及基督 更是全人類唯一的救主 3 4 亦即是希伯來人期待的彌賽亞 5 其與伊斯蘭教 佛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 也是世界信徒人數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的大部分思想和信仰實踐源自猶太教 包括 一神論 彌賽亞 祈禱 宗教典籍 祭司職分等等 基督教核心信仰強調 透過相信耶穌基督的犧牲和復活 信徒可從罪惡中得到救贖 繼而在靈魂和肉身上擺脫死亡 藉著信心和悔改 每個人都可以與神和解 並去到天堂與神同在 註 1 然而 基督教不同支派對耶穌犧牲的確切意義存不同看法 13 基督教的典籍稱為 聖經 包括出自古以色列先知手筆 主要由希伯來文寫成的 舊約聖經 以及由使徒及傳道人以通用希臘語寫成的 新約聖經 14 經文內容包含信徒日常生活上和救贖上的指導 15 16 基督徒組成的團體稱為教會 是基督教的基本單位 而整個基督教在歷史的發展下 分為多個宗派 包括天主教 東正教 新教等三大分支 另一分法則為依照教會各自的禮儀傳統分為東方基督教及西方基督教 狹義上 中文 基督教 一詞係指新教 1 2 截至2022年中 全球約有25億基督徒 包括12億天主教徒 11億新教徒和約3億東正教徒等 17 目录 1 历史 1 1 起源 1 2 早期教會 1 3 地方民族教會的出現 1 4 中世紀宗教改革 1 5 近代教會 2 基督教經典 2 1 舊約聖經 2 2 新約聖經 2 3 對聖經內容的觀點與論述 3 共同信仰 3 1 神学教义 3 2 人伦道德 4 宗教比較 5 信徒生活 5 1 傳播 5 2 彌撒 禮拜與聚會 5 3 婚姻與家庭 5 4 工作與教育 5 5 教會組織 6 人口統計 7 批评与護教行為 7 1 基督教与暴力 7 2 基督教與科學和自由意志的爭議 8 對文化的影響 9 重要人物 9 1 初期 9 2 教父时期 9 3 中世纪 9 4 宗教改革以来 10 重要城市 11 参见 12 注釋 13 参考文献 14 外部連結 14 1 線上聖經历史 编辑此條目不符合維基百科的质量标准 需要完全重寫 請在討論頁中討論相關議題 並參考更优秀条目写作指南 主条目 基督教历史和基督教派系 起源 编辑 基督宗教起源於公元一世紀 新約 使徒行傳 十一章記載 耶穌的追隨者在猶太地區早期遭迫害後逃到安提阿 並在那裡定居下來 信徒亦在那裏首次被稱為 基督徒 18 耶穌死後 使徒保羅和其他使徒重申了早期的教義 流傳至四世紀的 十二使徒遺訓 是最早的西方基督教入門著作 其內容深受猶太宗教影響 據記載 猶太人耶穌宣稱自己是希伯來人期待已久的 彌賽亞 19 20 但當時猶太當局拒絕承認 並視為叛教者 21 他被判褻瀆罪成 並於公元30年左右被羅馬人處決 他被處決的正式罪名是領導叛亂 22 他被審判官彼拉多稱為 猶太人的王 而刑具十字架上亦掛有寫上有關罪狀的牌子 23 24 儘管一些學者認為這是羅馬對叛亂者的普通審判 聖經內的 福音書 指出 羅馬的指控實際上是為了安撫猶太當局 基督徒相信 舊約聖經 這部收集數千年來資訊的猶太宗教經典 預言了後來 新約聖經 所記載耶穌的死亡和被辱 例如 以賽亞書 中提到了他被掌摑 25 鞭打 26 及其他相關記載 耶穌的使徒是他的生活和教導的主要見證人 另教會早期亦任命了約70位使徒 包括雅各 馬可 路加 抹大拉的馬利亞等 他們也跟隨耶穌前赴各地傳教 見證了他行的神蹟 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後 使徒和其他追隨者聲稱他從死裡復活 並開始傳播更多信息 當時部分使徒更寫成 福音書 和 使徒書信 新約 二十七卷書中很多都出自使徒保羅手筆 當中十二卷 書信 清楚指出他的作者身份 一些教會傳統甚至指出他也是 希伯來書 的作者 路加福音 和 使徒行傳 被認為是路加醫生所寫 許多人相信路加是受保羅影響 使 一書透露保羅未追隨耶穌前是猶太公會領袖迦瑪列的學生 27 28 也是當時猶太宗教權威 29 追隨耶穌後 保羅成為非猶太人族群中基督信仰主要傳播者 30 早期教會 编辑 直到三世紀 羅馬帝國政局相對穩定 交通網絡發達 基督教經以下路線迅速傳播 經埃及進入北非 蘇丹和衣索比亞 經美索不達米亞至波斯和印度 經希臘和羅馬到達歐洲各地早期基督教界作家德爾圖良在向一位羅馬總督的演說中指出 北非迦太基基督徒數量短期內增長迅速 信徒們今日 已經充滿了你們中間的每一個地方 大小城市 島嶼 要塞 城鎮 市場 營地 部落 連隊 宮殿 元老院 論壇 31 此外 基督誕生後的幾百年內 俄利根和奧古斯丁等基督教學者為神學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早期教會組織逐漸成形的同時 信徒亦面對嚴重迫害 殉道者寧死不屈 獲後世稱頌 新約 的二十七書卷普遍獲信徒承認為 正典 最早期的譯本亦在當時出現 教會管治上 亞歷山大 安提阿和羅馬市內的教會監督 即主教 相繼獲 牧首 的頭銜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於西元313年透過 米蘭法令 結束迫害基督徒 叛教者尤利安統治期間曾一度恢復迫害信徒 並試圖推廣其他宗教 382 年左右 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基督宗教定為國教 32 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當地亦有類似發展 在波斯帝國410年塞琉西亞會議上 塞琉西亞主教取代安提阿宗主教成為東方教會的最高權威 東方教會分裂期間 當地教會正式斷絕與西方教會之聯繫 33 千多年來 他們一直是亞洲最具影響力教會 更在印度 爪哇和中國建立教區 地方民族教會的出現 编辑 早期教會的核心神學問題 往往離不開關於耶穌神性的爭論 許多早期學者 包括殉道者游斯丁和特土良 都證明相信耶穌是神 34 同時 亦有各界人士和團體出來否定這項教義 大量跟從亞流的主教和信徒 指出耶穌是受造之物 令爭論白熱化 35 這個爭議在羅馬君士坦丁大帝召集的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上得到解決 亞他那修所擁護的教義最後被奉為教條 36 尼西亞會議後 阿里烏派的思想在國內中繼續傳播幾十年 另在各日耳曼部落中也存在了近兩個世紀 37 除尼西亞會議外 教會亦召開眾多解決教義問題的大公會議 希望能透過確認教會傳統來令基督徒更團結 這一系列會議大多得到拜占庭皇帝的支持 以促進帝國境內信徒的合一 可惜 部分會議上使用過的神學詞彙被一些來自東方操敘利亞語 亞美尼亞語或科普特語的教徒拒絕 最後 在神學教導上的不同領受導致這些東方教會與其他教會決裂 分離出來的團體就成為後來的東方正統教會 38 39 進入中世紀中期 基督信仰已經廣傳大半個文明世界 早期普世教會在基礎信仰立場仍然相當一致 主要的神學爭議在大公會議中陸續得到解決 但後來教會漸漸在神學和信仰實踐中出現重大差異 為普世教會帶來越來越大的問題 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後教會出現西方教會和東方教會兩個體系 西方教會逐漸被羅馬市主教納入天主教會權威下 而東方教會則以 正教 之名來強調他們對守護教會傳統 抗拒改變的承諾 這些東方教會 成為了今日的東正教 與羅馬主教管治下的天主教不同 東正教拒絕由單一主教統領一切 其信眾以君士坦丁堡牧首為領袖的同時 亦強調他與其他地方牧首在信仰上地位同等 為 同儕之首 40 中世紀宗教改革 编辑 主条目 宗教改革 16世紀初 歐洲爆發宗教改革 新教徒公開反對羅馬教皇濫權 並大力批判天主教的錯誤教義 41 42 改革爭議中的關鍵問題可歸納為五個 唯獨 43 44 45 唯獨聖經 教會最高權威是否唯獨來自 聖經 教會領袖是否擁有與 聖經 同等權威 唯獨信心 人是否單單藉著相信基督的犧牲得到救贖 參與教會 行善 是得救之條件嗎 唯獨恩典 靈魂的救贖 是人類不配得 純粹出於上帝白白的施予 恩典 嗎 抑或部分是出於個人表現 唯獨基督 人與上帝之間 是否衹有耶穌一位調解人 中保 教會領袖 聖人是否也擔當這種調解角色 唯獨神的榮耀 人得到拯救 純粹是上帝的光榮和功勞 教會組織及其領袖是否也領有功勞 宗教改革在歐洲人心目中引發出激烈鬥爭 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爭端演變成宗教迫害 最後更令無數人捲入了各種戰爭 近代教會 编辑 参见 啟蒙時代 天主教和新教隨著歐洲移民而傳播到北美洲以及澳洲 有別於天主教 新教在普世教會層面上沒有單一組織架構或領導 46 47 教內幾千個宗派 包括路德宗 改革宗 聖公會 浸礼宗 重洗派 衛理公會 再臨宗 五旬宗等 互不統屬 48 在16世紀至19世紀期間的歐洲殖民化中 基督新教進一步傳播至南美洲和非洲 18世紀 東正教亦透過移居阿拉斯加的俄羅斯人傳入北美洲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從歐洲來到北美的信徒數目更有顯著增長 在19世紀和20世紀 隨著科學與技術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 許多基督教國家 特別是西歐國家 變得更世俗化 大多數共產國家的領袖都是公開的無神論者 而近代美國和其他地區傳統信徒的宗教思想 也受到了進化論者的挑戰 基督教經典 编辑主条目 聖經 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 nbsp 古騰堡聖經 第一本印刷的聖經基督教的基本经典是圣经 由 旧约圣经 和 新约圣经 两大部分构成 有四十余位执笔作者 前后写作时间跨越约1千6百年 舊約聖經 编辑 旧约圣经 源流自耶穌在世时代以前所写成的 希伯來聖經 即猶太教的 塔納赫 全書记载了从耶和華创造天地到公元前5世纪为止以以色列人为核心的历史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摩西五經 記載了神给以色列人的律法 另外还有歷史書 智慧書 先知書等内容 原文以希伯来语和亚兰语写成 成書約公元前1500年 公元前500年 现今 有7卷被天主教和东正教承认的旧约经书未被列入現在犹太教和新教承认的圣经 被基督新教称为次经 不同教派间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差别 包括分卷 排列 天主教旧约圣经46卷 东正教50卷 新教39卷 新約聖經 编辑 新约圣经 是耶稣升天以后由耶稣的门徒写成 内容有福音书 记载耶稣言行事蹟 使徒行傳 保羅書信 大公書信及啟示錄等27卷书 原文以通用希臘語和部分亚兰语在1世纪写成 从2世纪开始被编排成典 同时 犹太教并不承认新约 也不相信耶稣为神的独生子 也不是一个先知 而穆斯林則認為耶穌為一名先知 並不是神的獨子 對聖經內容的觀點與論述 编辑 傳統的基督教教義承認圣经是神启示 由不同背景 不同時代的人写下来的 是基督教其中的信仰根據 但不同教派和思潮對聖經的觀點有所不同 天主教對教會的聖諭也給予很高的地位 新教則提出 唯獨聖經 19世紀出現的自由派神學否定聖經是神的啟示 與之對立的基要派則提出 聖經無誤 聖經即是神所啟示的 聖經常常直接引用神的話語 神吩咐這一切的話 出埃及記20 1 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 耶利米書1 4 新約福音書直接引用耶穌 神 的話語 保羅對自己書信的內容稱 我不是從人領受的 也不是人教導我的 而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啟示而來 加拉太書1 12 保羅總結說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 提摩太后书3 16 此處 聖經 原文應該是指 舊約聖經 因為這封書信本身是新約聖經的一部分 寫的時候新約聖經還未正式成典 但新約成典以後 基督教將這句話的意思推及整本聖經 4世纪的聖奧古斯丁著有 论基督教教义 专门讲读圣经的方法论和由此所得到的对神的认识 他认为圣经是教义的根本基础 在第四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以后 教会逐渐形成一些增补的教导 礼仪 後來教会认为也是神所启示的基督教信仰的必要部分 与圣经一样重要 16世紀宗教改革 以马丁路德 加尔文 慈运理為代表 提出 唯独圣经 基督新教只承认 圣经 为信仰的唯一正确 不变经典 並且反对罗马公教教會与教宗有诠释聖經的最高权威 19世纪开始出现自由派神学思潮 认为圣经最多來說是神對當時的人的一些啟示 有歷史的時限性 而且記載中有很多錯誤 中间很多東西根本可能只是传说 寓言 想像 認為圣经中有很多 甚至絕大部分 是错误 过时的内容 比如童女懷孕 耶穌復活 行神蹟等 因而反對用聖經作為信仰的基礎 只使用聖經中一些他們認為可取的道德教訓 这种思潮影响到不同教派 現代福音派基督徒反對這種看法 稱自由派神學的人根本就是不信基督教教義 福音派中間的一些對聖經的權威性進一步強調 提出 聖經無誤 一般這些人被稱為基要派 共同信仰 编辑 nbsp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内的耶稣像 镶嵌画 由于基督教有不同教派 所以不同教派的教义会有所出入 主要教派在信仰上的共同性远大于其差异 以下的教义尽量涵盖各教派公认的基本信仰 神学教义 编辑 参见 信經 使徒信經 尼西亞信經 亞他拿修信经和迦克墩信經 独一真神 神 或譯 上帝 天主 宇宙间只有一位独一的至高神 49 是自有永有 昔在 今在 永在的全能者 称为耶和华 50 三位一体 神有聖父 聖子 聖灵 又譯為圣神 三个位格 圣父是万有之源 圣子是耶稣基督 聖灵是神的灵 三者为同一本体 同一本质 同一属性 圣父是神 圣子是神 圣靈是神 但只有一位神 而非三位神 亞他拿修信经对三位一体进行了比较得到公认的解释 但这仍然是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 註 2 相信三位一体被基督徒看作是最重要的一项教义 54 基督二性 耶稣基督是完全的神 也是完全的人 按神性来说在永恒中被圣父生出 有着圣父的本质 祂就是神 55 按人性来说为了拯救世人降生于世成了具有理性之灵魂及人类血肉实体的人 二性各俱完备 合于一个位格 不混合为一性 也不分开为兩性 56 創造 神创造了天地万物 最后照神自己圣洁良善的形象造人 乃是造男造女 名为亚当和夏娃 57 罪与死 基督教的 罪 原文的字面意思是 不中靶心 罪 指一切不符合神的圣洁良善的行为 思想 人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犯罪 带来了死 从此 罪与死進入了世界 世人生而有罪 罪性 必然会犯罪 罪行 如果没有神的救赎 都要走上滅亡之路 不仅肉体要死亡 灵魂也要永远死亡 而靈魂的死 不是永遠的消亡 而是永遠受火湖折磨 58 基督救赎 耶稣基督本為神的兒子 與神同在 祂就是神 耶稣基督為了將世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而降世為人 從三十歲開始傳道 在十字架上被钉死 他的无罪之身成了赎罪的祭 赎了世人的罪 他第三日從死裡复活 升到天上 与父同在 他让父差下圣灵住在信他的人心中 与他们同在 他还活着 他在继续地作工 他将要再来 审判一切的活人死人 彻底地消灭罪 成就新天新地 59 复活与永生 將來耶稣基督要再来 所有的人都要复活 接受最后的审判 信耶稣基督的人罪得赦免 得到永生 与神和好 罪不得赦免的最後會因罪而下地獄 與神永遠隔絕 60 圣经对末世的启示不是很清楚 基督教的末世论在细节上可以很复杂 不同意见也比较多 榮神益人 人生存的目的是為了榮耀神 全然歸給神 使人真正的謙卑下來 憑著信心行善愛人 做 榮神益人 連結人的枝子 61 自由派神學的神學觀是例外 他們基本對上述教義全部否定 只承認有一位慈愛的神 但他創造世界 能行神蹟 將來審判都是不大可能的事 耶穌在世上傳播愛的福音 後來被人迫害而死 是我們學習的道德典範 但童女懷孕 死後復活 都是不大可能的事 福音派認為自由派是 不信派 人伦道德 编辑 参见 十诫和登山宝训 与基督教的神学教义有紧密联系的是它的人伦道德的教导 如果说神学教义侧重于人与神的关系 那么这些道德的教导就是侧重于人与人的关系 但这两者之间也没有严格的界限 这些道德的教训是圣经和基督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对大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爱 是基督教信仰的道德观的最重要的一点 神对人最大的诫命是要爱神 爱人 62 另外 基督教也强调认罪 悔改 饶恕 谦卑等等 十诫 和 登山宝训 是圣经中对道德的比较集中的论述 基督教信仰中的伦理道德观虽然与其他宗教 文化的伦理道德观有很多相通之处 但其根源 目的 方法 侧重又有诸多不同 这十分关键 基督教认为爱来自于神 行善的目的是为了荣耀神 善行需要出于真心的爱 基督新教特別强调 因信称义 认为人的好行为应该是对神的信心的结果 不应该脱离信心而单独强调做好事 因为众人都死在罪中 没有能力行善 而真正能够行善也是圣灵借着信徒所结出的 圣灵的果子 加拉太书5 22 23 宗教比較 编辑参见 亞伯拉罕諸教 基督教的神 基督教和犹太教 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和基督教派系 基督教源於猶太教 獨一真神 後來又有伊斯蘭教承接二者若干淵源而另立旁支 三者擁有共同的先知亞伯拉罕 可稱為亞伯拉罕諸教 這三者有若干相似之處 與其他宗教相比 它們又有其相似點 相信只有一位獨一真神 這與其他的多神論宗教區分開 相信這位神是有位格的神 就是神有自我的意識 並進而有思想 意志 情感 這與自然神論不同 相信這位神創造了世界 創造了人 是永恆 全能 全善 全知 全在的神 他還要來審判 相比起來 中國神話裡的盤古 印度教的梵天等大神 創造世界之後 已經不再具有大權了 基督教對審判的觀念非常獨特 猶太教對於審判的觀念比較模糊一點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很清楚 相信這個世界只是神的創造物 非常忌諱將神的創造物當作神來崇拜 並且認為神的形象即是人的形象 63 64 因此非常強調不可拜偶像 這與許多宗教及傳統信仰都不相同 強調經典 猶太教的 希伯來聖經 基督教的 聖經 伊斯蘭教的 可蘭經 這幾個宗教傳統上都很強調其經典是神的啟示 是無誤的 是其信仰的重要基礎 它們對經典的嚴謹態度比其他許多宗教更強 19世紀開始的自由派神學在這一點上反對傳統的觀念 這三者之間看似殊途但實際上卻出於同源 關係錯綜複雜 並相互充滿矛盾及衝突 甚至爭戰 按時間的先後 猶太教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較晚出現的信仰對發展為先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承認 同時又有很多的發展和變化 發展為先的信仰都不承認較晚發展的信仰 下面列表僅就其宗教陣營的觀點及實際現況做簡略比較 不在具體的宗教實踐的細節上做比較 基督教多個派系 在某些派系的儀式和信條或組織上和其他一神論信仰很相似 如在中世紀的天主教和十九世紀前的東正教 有些像伏都教或薩滿教一樣有魔法化的儀式 而在新教卻有些像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的信條 如否定偶像崇拜和接受牧師結婚 猶太教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屬性 神的名字 中譯 耶和華或雅威 阿拉獨一性 獨一真神 創造世界 全知 全能 全善 全在 永恆 將來審判三位一體 否 是 否工作 創造與審判 神創造天地 並造人 神是世界的審判者揀選 揀選亞伯拉罕揀選亞伯拉罕的二兒子以撒 亞伯拉罕與其妻撒拉所生 是以色列人的祖先 揀選亞伯拉罕的大兒子以實瑪利 亞巴郎與其妾哈加爾所生 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揀選亞伯拉罕的孫子以色列的後裔 以色列人 揀選一切相信耶穌基督福音的人 揀選一切相信安拉的人救贖工作 神揀選以色列人 耶穌降世為人的罪付上贖價 人必須信耶穌帶來的福音 安拉的仁慈 人行善功 聖者 耶穌是誰 褻瀆者 聖子真神 先知穆罕默德是誰 褻瀆者 最后的先知聖書 希伯來聖經是什麼 聖經 舊約聖經 與猶太教的解讀有很多不同 受啟示的经典 已被篡改 新約聖經是什麼 褻瀆 神終極的啟示 信徒的生活及行為指引以耶穌言行事蹟詮釋 舊約內容真義 福音 古兰经是什麼 褻瀆 安拉的啟示總結 對猶太教的看法 是基督教信仰的前身 但錯誤解讀如揀選和律法等 舊約內容真義 是奉行已被篡改的宗教對基督教的看法 是褻瀆神 對伊斯蘭教的看法 是褻瀆神 信徒生活 编辑相比起猶太教 伊斯蘭教來說 基督教對於基督徒的生活在形式上 比如在禮拜 衣著 飲食方面 要求是比較少的 除了個別宗派以外 舊約聖經中神給以色列人頒布了很詳細的律法 涉及到宗教禮儀 飲食衣著條例 司法民法等方面 基督教在從猶太教分離出來的初期過程中 與保守的猶太教徒在是否要遵行舊約的律法條例產生了矛盾 以保羅為代表的基督徒認為舊約律法的目的是帶領人認識耶穌基督 律法的總綱是愛神與愛人 這是我們要堅守的 而非關道德的律法不重要 律法終將歸於無有 而信 望 愛卻將長存 其中最大的是愛 關於律法的不同理解是基督教從猶太教中分裂出來的一個重要原因 後來基督教在發展過程中漸漸形成了自己的禮儀 宗教改革中間新教教派對這些禮儀進行了改革 許多形式上進行了簡化 但增加了普通信徒的參與度 傳播 编辑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 傳播範圍最廣的宗教 西元1世紀由巴勒斯坦境內拿撒勒 Nazareth 人耶穌創立 現有信徒25億以上 分為天主教 東正教 新教 又稱抗羅宗 等主要派別 此外還有東方的幾個獨立教派以及散見於世界各地的許多小教派 自耶穌出生至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為止的大約500年 是早期基督教時期 其後 自500 1500年 基督教逐漸傳播給羅曼 Roman 塞爾特 日耳曼和斯拉夫等民族 在歐洲建立起中世紀基督教文明 但是 也是在這個時期 基督教受到嚴酷的考驗 它早期的勢力範圍巴勒斯坦 敘利亞 小亞細亞 北非乃至西班牙部分地區已經伊斯蘭化 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也受到威脅 俄羅斯淪於蒙古可汗及突厥金帳汗的統治之下 隨之阿瓦爾人 Avar 匈奴人 蒙古人 土耳其人也先後侵入西方 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產生了新教安立甘宗 信義宗 歸正宗和其他各派 同時也促使天主教會進行反省 整頓內部 隨後獲得發展 19世紀是基督教傳播史上的 偉大世紀 基督教傳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傳遍全球 其傳布範圍超過任何其他宗教 在伊斯蘭教向西方衝擊之前 東方教會已在大力從事傳教活動 東方教會 特別是聶斯托留派教會在3 4世紀傳入中國 稱為景教 亞洲中部和蒙古等地 東方教會也向西擴展 遷移中的日耳曼部族在小亞細亞和拜占庭接受基督教 在北方 東北方和西北方 斯拉夫系統的不同民族也通過拜占庭教會接受基督教 傳教 開化和殖民這三種活動往往配合進行 因此 代表較先進文化的傳教士往往給許多較後進地區帶來重要變化 抗羅宗的傳教活動從一開始就受到虔敬派的一種理論的影響 這種理論認為 必須用基督福音之光去照亮 黑暗 的異教世界 在20世紀 由歐美傳教機構產生的所謂子教會 強烈要求獨立 要求基督教各派聯合 彌撒 禮拜與聚會 编辑 傳統宗派 天主教 聖公會 東正教 視主日 周日 為非常重要的節慶 一般會在這天于教堂進行主日彌撒 教友共同參與基督的祭獻 彌撒或神聖禮儀 天主教 正教會在主日的祈禱生活以彌撒為中心 分為聖道禮 悔罪 讀經 講道 信友禱文 主日及大節日 及聖祭禮 以聖體聖事作禮儀的高峰 而同時 在平日亦有時辰祈禱 日課 在主日彌撒以外供熱心教友選擇在不同時間 個别或集體祈禱 有時還聘用探題 教導信眾 天主教 東正教傳統的教堂比新教教堂宏偉壯觀 堂內聖像或是聖像畫 展現基督在世的生活 或是教恩的果實 聖人 以激勵信眾在世成聖自己 並以聖人為榜樣 其彌撒的儀式感較强 並在部分堂區舉行傳統拉丁文彌撒 新教基督徒一般會在禮拜天聚會和進行禮拜 這個做法在聖經上沒有明確的規定 但從尼西亞會議後就開始了 使徒行傳20章提到 七日的第一日 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 65 可見那時就有了 一般解釋這是紀念禮拜天基督復活 在希伯來原文中 基督是猶太教徒 一些教會按照需要會增開更多的禮拜時間 一般基督徒按自己時間參加其中一次 現代安息日聚會時間横跨週五晚上至週六太陽下山 開設數教會 以方便教友參加 新教的禮拜堂一般比較簡樸 但大概有十字架 並且不用雕像 畫像一般也較少 用意是希望信徒全心敬拜那無處不在的神 基督新教的禮拜儀式一般有會眾唱聖詩和牧師講道的環節 部分傳統教會每次都領聖餐 有些教會不是每次都有 其他環節依各個教會安排而定 基督新教的教會常常在禮拜天的禮拜以外有其他的週間的小型聚會 稱為團契 或者查經班 婚姻與家庭 编辑 泛基督教各教派在這方面仍然還存在許多矛盾 以下為現行實際狀況 而非以解釋聖經內容為依據 天主教除東儀天主教外 要求全職的神父不許娶妻 過單身的生活 基督新教沒有這個限制 牧師可有自由選擇建立家庭的權利 天主教認為婚姻是一種聖禮 除天主教法典之中載明婚姻無效事項 不許可離婚 但因為世俗化 對普通的信眾管制漸緩 基督新教認為婚姻雖然不至於到聖禮程度 但認為這是神所設立的一夫一妻的神聖結合而重視婚姻 不贊同離婚 但教會對於普通會眾離婚沒有意見 或者說沒有制約權力 天主教反對婚前性行為 也反對人工避孕 認為嬰兒是從天主而來 並為婚姻愛情中的祝福 基督新教亦反對婚前性行為 但對避孕與否 一般來說沒有意見 天主教和傳統的基督新教教會 都反對任何情況下的墮胎行為 66 67 68 保守的 傳統的天主教與基督新教教會 都反對基督徒進行同性性行為 認為同性性行為是一種罪 不少這類教會基於其教義反對同性戀的立場 反對同性婚姻 傳統的天主教與基督新教教會 都要求女性在家庭中擔任婦職的角色 服從男人的領導和權威 男人是女人的頭 同時要求男人要像耶稣保护教会那样爱护自己的妻子 工作與教育 编辑 基督教提倡積極工作 天主教自十九世紀 教宗良十三世頒佈 新事通諭 以後提出重視工作之重要及勞工權益 並特將勞動節加上聖若瑟勞工日加以特別記念 基督新教在週日除了禮拜以外一般開有主日學 是兒童和成人會眾進行聖經教育的時間 週間的團契的一個主要活動內容也是學習聖經 天主教一直有主日學教育自幼領洗或外教兒童 並於近年恢復團契 亦即基基團 的做法 基督宗教設立了許多的神學院 授予從學士到博士多種不同的學位 培育神職人員或增進普通信友神學知識 各宗派神學院一般都存在各自傳統及特色 在歷史上教會對於現代教育制度的出現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修道院就有教育及研究的職能 於中世紀至近代培養不少哲學 科學家 如阿奎那 孟德爾 聖賀德佳 並於大學任教 見道明會 耶穌會等修道人員 中古大學就以此為基礎所建立 教會組織 编辑 天主教只有一個教會 就是天主教會 是以羅馬主教 即教宗 領導的全球教會 以羅馬教會為首並管有數十個東方禮教會 基督新教在組織上有許多不同的宗派和教會 宗派下面有各個地方的當地教會 也有許多教會是無宗派的獨立教會 這種情況在華人教會中比較常見 因為沒有產生宗派的許多歷史因素 宗派和教會的組織結構往往是團隊領導 重大事情通過會眾投票來決定 目前在各個容許及保障宗教自由的國家一般都是奉行政教分離 這個理念最早從美國開始 現在被基督徒及教會廣泛接受這個原則 不過 不少基督徒認同教會在社會仍有一定的角色 人口統計 编辑 nbsp 世界基督徒人口百分比 2011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資料 主条目 基督教國家和基督徒 参见 各國基督教 根據2010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 估計全球人口中31 7 是基督徒 限定在基督信仰人口中則50 1 是天主教 36 7 是新教 11 9 是東正教 1 3 屬其他派系 69 2011年發表的數字指出 全球基督徒人口由1900年的6億飆升至1970年的16 5億 預計2050年全球基督徒人數將達到30億 到時新教徒 包括新興獨立教會和聖公宗信眾 將會佔一半以上的基督教人口 70 基督徒的分布方面 大約90 的基督徒生活在基督徒佔多數的國家 歐洲 美洲 大洋洲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等等 只有約10 的基督徒生活在基督徒佔少數的國家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 亞洲除北亞以外 各地分布方面 25 生活在歐洲 37 生活在美洲 24 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亞太地區佔13 將近一半 48 居住在基督徒數量最多的10個國家中 其中3個在美洲 美國 巴西 墨西哥 2個在歐洲 俄羅斯 德國 兩個在亞太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菲律賓 3個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奈及利亞 剛果民主共和國 衣索比亞 這一分布反映了基督教的全球影響 71 72 中国官方在2018年發佈的報告指出 中国基督徒整體人數已達4 400多萬人 其中包含3 800多萬新教徒與約600萬天主教徒 73 而外界評估則指包含躲避政府干預的地下教會信徒 中國基督徒總數可能達一億人 但其真實性在中國政府的管制下難以驗證 74 75 批评与護教行為 编辑基督教与暴力 编辑 主条目 基督教和暴力 参见 基督教恐怖主義和十字軍東征 基督教的傳播在經過三個階段 包括羅馬帝國 第一階段 中世紀歐洲 第二階段 到地理大发现 第三階段 使基督教傳播至全世界 但期間不少有帝國主義及暴力成分 如十字軍東征 宗教戰爭及殖民主義等 在宗教改革后數百年在歐洲進行的戰爭更影響基督教的發展 基督教與科學和自由意志的爭議 编辑 参见 基督教与科学和宗教与科学 無神論者批評基督教反科學 例如 反對達爾文的演化論 並且反人類的自由意志 例如 巴别塔事件 就被一些人批評這件事違反自由意志 對文化的影響 编辑主条目 基督教文化 基督教美術 基督教建築 基督教音樂 基督教文學以基督教為材的現代藝術 現代基督教美術 現代基督教建築 福音音樂 Gospel 當代基督教音樂 CCM 華人基督教音樂 現代基督教文學重要人物 编辑初期 编辑 耶穌基督 保罗或譯保祿 彼得或譯伯多祿 安得烈或譯安德肋 公義者雅各 坡旅甲 帕皮亞教父时期 编辑 主条目 教父 基督教歷史 亞歷山太的革利免 羅馬的革利免 特土良 居普良 俄利根 圣奥古斯丁 耶柔米 安波羅修 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教宗額我略一世中世纪 编辑 大阿尔伯特 托马斯 阿奎那 聖伯爾納鐸宗教改革以来 编辑 圣依纳爵 罗耀拉 揚 胡斯 馬丁 路德 加爾文 慈運理 约翰 卫斯理 约翰 纽曼枢机 愛德華滋 司布真 查爾斯 芬尼 約翰 納爾遜 達秘 約瑟斯密 班傑明 威爾斯 牛頓 喬治 慕勒 約翰 貝勒特 伊凡 羅伯斯 賓路易師母 巴辛重要城市 编辑基督教並沒有像伊斯蘭教的麥加那样的必須前往朝聖的聖城 其朝聖無時間要求 但朝聖是古今基督宗教的一個重要項目 見聖年 古時作悔罪的行程 現今作反思信仰的行動 下面是基督宗教歷史中涉及到的幾個重要城市 除了少數城市之外 多數都位於巴勒斯坦境內 由於巴勒斯坦是耶穌在世時生活 以及基督教早期發展的地方 基督徒常將巴勒斯坦別稱為 聖地 耶路撒冷 以色列的首都 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发生其他众多圣经事件的地方 基督教建立後 城內許多出現在聖經內的地點都建有教堂作紀念 並作為朝聖地 伯利恆 或譯為白冷 耶稣的出生地 拿撒勒 天主教稱納匝勒 耶稣長大的地方 耶穌因而又被稱為 拿撒勒人耶穌 安提阿 或譯為安提約基雅 基督教向羅馬帝國開展的中心 羅馬 天主教會的中心 歷任教宗的駐地 在前往耶路撒冷受阻的年代 該城做為替代耶路撒冷之聖地地位的地方 見特級宗座聖殿 君士坦丁堡 直到1453年拜占庭帝国滅亡為止 仍然是東正教的中心 亞歷山卓 作為五牧首之一的座堂所在地 該地也是東方正統教會的中心 参见 编辑基督 基督徒 教父 经院学者 天主教 東正教 新教 聖公宗 一神論 三位一體 舊約聖經 新約聖經 耶穌誕生 耶穌受難 耶穌復活 基督教与科学 宗教与科学注釋 编辑 信徒普遍相信耶穌還要再來 審判一切的活人死人 6 用信心接受耶穌赦罪的 將會得到永生 7 8 不信者會被定罪 9 10 11 12 雖然圣经中没有通用希臘語 三位一体 这个單词 但現代基督徒相信在 馬太福音 二十八章十九節中上帝已經顯明自己是三位一體的神 擁有三個位格 51 52 53 否認三位一體的理论當中有 一位一體論 只有一个神 乃是父 三位三體論 父 子 灵乃是三个神 形態論等 因此三位一体与非三位一体论的争论焦点往往是耶稣基督的地位问题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1 0 1 1 彭國翔 重建斯文 儒學與當今世界 頁143 註12 基督教取其廣義 包括天主教和新教 狹義的基督教 2 0 2 1 Cibala 著 哲學很有事 中世紀到文藝復興 頁13 中文口語中的 基督教 有兩種用法 廣義而言指所有以耶穌基督為核心的宗教 包含天主教 東正教與新教 狹義而言只指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的 新教 新教從天主教中獨立出來是宗教界大事 也牽涉到整個世界觀的轉變 使徒行傳 第4章第12节 除他以外 別無拯救 因為在天下人間 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提摩太前書 第4章第10节 他是萬人的救主 更是信徒的救主 詩篇 第45章第7节 你喜愛公義 恨惡罪惡 所以神 就是你的神 用喜樂油膏你 勝過膏你的同伴 提摩太後書 第4章第1节 我在神 基督耶穌面前 就是將要審判活人 死人的那一位面前 藉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鄭重地勸誡你 以弗所書 第2章第8节 你們得救是靠著恩典 藉著信心 這不是出於自己 而是 神所賜的 約翰福音 第3章第16节 神愛世人 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 反得永生 約翰福音 第3章第18节 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 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 約翰福音 第3章第36节 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 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約翰福音 第8章第24节 你們若不信我是基督 必要死在罪中 馬可福音 第16章第16节 不信的必被定罪 Min A K Dialectic of Salvation Issues in Theology of Liberation p79 我們所信 威斯康辛州路德會 亞洲路德宗神學院中文譯本 頁2 提摩太後書 第3章第17节 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 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摩太後書 第3章第15节 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 Zurlo G A Johnson T M Crossing P F World Christianity and Religions 2022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from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 Research Vol 46 1 p77 使徒行傳11 26 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 約翰福音 8 23 24 約翰福音 14 11 馬太福音26 63 64 路加福音23 1 5 約翰福音19 19 22 路加福音16 8 馬太福音26 67 68 以賽亞書52 14 15 以賽亞書50 6 馬可福音14 65 路加福音23 63 64 以賽亞書53 5 約翰福音19 1 馬太福音27 26 使徒行傳22 3 使徒行傳5 34 40 使徒行傳28 16 22 羅馬書11 13 Tertullian Apologeticus Vol 37 quoted from Robinson T A Who Were the First Christians Dismantling the Urban p148 Chambers W Chambers s Encyclopaedia Vol 11 p779 Bailey B K Bailey J M Who Are the Christians in the Middle East p130 Chatraw J D Allen M D Apologetics at the Cross An Introduction for Christian Witness pp65 66 蘇祖門 教會歷史 引自唐健倫 教會歷史 主後0 1400年 頁84 亞流 敢於在教會中宣講一些在他之前從沒有人提出過的言論 上帝的兒子是從之前並不存在的 無 中被創造出來的 有一段時間祂並不存在 祂有自由意志去決定作好事或壞事 祂是被創造的 Corben H C The Struggle to Understand A History of Human Wonder amp Discovery p126 Dunstan W E Ancient Rome p507 Alexander G Philip A Western Rites of Syriac Malankara Orthodox Churches p272 唐健倫 教會歷史 主後0 1400年 頁128 Grzymala Busse A M Sacred Foundations The Religious and Medieval Roots of the European State p180 Richardson A Bowde J ed A New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p545 Loffler Klemens Pope Leo X in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0 The immediate cause was bound up with the odious greed for money displayed by the Roman Curia and shows how far short all efforts at reform had hitherto fallen The pope gave himself up unrestrainedly to his pleasures and failed to grasp fully the duties of his high office 五個唯獨 簡介 南亞路德會 2023 10 25 Hindson Ed Mitchell Dan 编 The Popular Encyclopedia of Church History The People Places and Events that shaped Christianity 277 Holcomb Justin The Five Solas Points from the past that should matter to you Christianity com 2023 10 25 馬太福音 二十章25 26節上 你們知道 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 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 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 Spence H D M 编 The Pulpit Commentary St Matthew Vol 2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amp Co Ltd 1894 296 Ellwood R S Alles G D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Religions 359 由於源自猶太教思想的教派 也同樣堅持 一神 論 薛思捷 聖經要道 頁14 我們所信 威斯康辛州路德會 亞洲路德宗神學院中文翻譯版 頁2 耶穌指示祂的門徒 奉父 子 聖靈的名 施洗正好證明這一點 Januariy Archimandrite 2013 The Elements of Triadology in the New Testament Springer Science amp Business Media p99 Some of them are well known such as for example the baptismal formula in Matt 28 19 the greet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letter of the apostle Peter and the blessing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letter to the Corinthians Fee Gordon 2002 Paul and the Trinity The experience of Christ and the Spirit for Paul s Understanding of Go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52 薛思捷 聖經要道 頁16 約翰福音 第1章第1节 薛思捷 聖經要道 頁40 薛思捷 聖經要道 頁23 24 薛思捷 聖經要道 頁32 36 薛思捷 聖經要道 頁46 48 薛思捷 聖經要道 頁42 薛思捷 聖經要道 頁58 甚至是爱自己的敌人 圣经 和合本译文 耶稣对他说 你要尽心 尽性 尽意爱主你的神 这是诫命中的第一 且是最大的 其次也相仿 就是要爱人如己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马太福音22 37 40 没有爱心的 就不认识神 因为神就是爱 约翰一书4 8 如今常存的有信 有望 有爱这三样 其中最大的是爱 哥林多前书13 13 創世記 第1章第26 27节 古蘭經 2 21 使徒行傳 第20章第7节 和合本修訂版 存档副本 2020 05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1 存档副本 2020 05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04 存档副本 2020 05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04 Global Christianity A Report on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World s Christian Population 19 December 2011 2020 03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4 29 Johnstone Patrick History Trends and Possibilities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Church 頁100 頁105 頁109 頁113 頁111 皮尤研究中心 關於全世界基督徒規模與分布的報告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tatus of Global Mission 2014 in the Context of AD 1800 2025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ary Research Vol 38 No 1 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 白皮书 全文 web archive org 2018 05 08 2020 05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5 08 存档副本 2023 05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5 28 基督日報 2014年4月文章 具體的數字仍有爭議 很多人傾向認為中國現在約有八千萬到一億的基督徒 這是指基督新教 聖神研究中心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估算至2004年底 中國天主教徒人數約1千2百萬 Robinson George Essential Judaism A Complete Guide to Beliefs Customs and Rituals New York Pocket Books 2000 ISBN 978 0 671 03481 8 Esler Philip F The Early Christian World Routledge 2004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基督教 分類 線上聖經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聖經 分類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聖經维基语录上的聖經语录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 Bible 或 聖經 在线圣经 多版本对照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英对照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對照原文聖經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基督教 amp oldid 7969412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