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黑索金

黑索金(代号:RDX[註 1]),也称旋风炸药,是当代最重要的单质炸药之一,拥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爆炸性能,作为主装药广泛运用于雷管、导爆索等火工品及各式武器弹药。黑索金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1,3,5-三硝基-1,3,5-三氮杂环己烷,也可描述为环三亚甲基三硝铵,是典型的硝胺类炸药,与拥有更优良性能的奥克托今同系物[4]

黑索金
IUPAC名
1,3,5-Trinitroperhydro-1,3,5-triazine
1,3,5-三硝基-1,3,5-三氮杂环己烷
别名 环三亚甲基三硝胺
RDX
旋風炸藥
识别
CAS号 121-82-4  Y
PubChem 8490
ChemSpider 8177
SMILES
 
  • C1N(CN(CN1[N+](=O)[O-])[N+](=O)[O-])[N+](=O)[O-]
InChI
 
  • 1S/C3H6N6O6/c10-7(11)4-1-5(8(12)13)3-6(2-4)9(14)15/h1-3H2
InChIKey XTFIVUDBNACUBN-UHFFFAOYSA-N
UN编号 0072, 0391, 0483
EINECS 204-500-1
性质
化学式 C3H6N6O6
摩尔质量 222.117 g·mol⁻¹
外观 白色粉末状结晶,依工艺可能呈浅灰色或粉红色
密度 1.818 g/cm3[1]
熔点 204°C[2]
溶解性 40.2 mg/L(22 °C)[3]
溶解性 不溶于四氯化碳
微溶于乙醇乙醚乙酸乙酯
易溶于丙酮二甲基甲酰胺、浓硝酸[4]
热力学[1][5]
ΔfHm298K 66.94 kJ·mol−1
ΔcHm -2107 kJ·mol−1
Cp 251.17J·mol−1·K−1
爆炸性[2]
撞击感度 7.5 J
摩擦感度 120 N
爆速 8428 m/s(1.7 g/cm3
8080 m/s(1.6 g/cm3
危险性[7]
GHS危险性符号
GHS提示词 Danger
H-术语 H201, H301, H370, H373
P-术语 P210, P250, P301+310, P308, P311, P370+380, P373
致死量或浓度:
LD50中位剂量
100 mg/kg(大鼠,口服)[6]
相关物质
相关硝胺类炸药 奥克托今
硝基胍
特屈儿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历史 编辑

黑索金最早由亨宁于1899年基于医用药物合成模式制得,此后他于1922年发现其爆炸性[10][註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里特尔·冯·赫茨(Ritter von Herz)于1920年首次通过直接硝化乌洛托品的方法成功制得黑索金,并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其具有优良的爆炸性能,随后,一些研究人员又改进了原有制备技术,使得黑索金产率达到68%,促成了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该药剂的大量使用[1][11]。世界大战结束后,又有多种以黑索金为主要组成成分的高能混合炸药先后问世,其中部分在军用民用领域影响巨大:

炸药名称 组成成分
A炸药 88.3%黑索金,11.7%增塑剂
B炸药 60%黑索金,39%TNT,1%粘结剂
C4炸药 90%黑索金,10%聚异丁烯
H6炸药 42%黑索金,40%TNT,18%
注:以上混合炸药组成成分比例不固定,此处数据为较常使用的组成成分比例。参考文献:[11]

物理性质 编辑

纯的黑索金为白色粉末状晶体,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呈现浅灰色或粉红色,一般工业级生产品熔点略高于200°C,晶体密度则约为1.82g/cm3。黑索金自由堆积密度[註 3]约为0.8g/cm3,加压35MPa时密度升至1.52g/cm3,加压200MPa时,密度则可达到1.7g/cm3[4]

黑索金性质较为稳定,在100°C以下温度环境中分解量极少,与此同时其基本不具有挥发性和吸湿性。黑索金不溶于四氯化碳,微溶于乙醇乙醚甲苯氯仿乙酸乙酯有机溶剂,易溶于丙酮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和浓硝酸,总体溶解性能优于奥克托今[4]。此外,溶解于丙酮中的黑索金也可通过温度变化引发结晶而较为轻易地被提取出来[8]

化学性质及反应 编辑

纯净的黑索金与稀酸不反应,与不同浓度盐酸作用也不明显,其在低温下能够溶于浓硝酸中且不分解,但在浓硫酸中会发生明显的分解反应。黑索金在碱性环境下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分解,生成氮气硝酸盐硝酸酯亚硝酸盐亚硝酸酯甲醛乌洛托品等多种产物,因此使用一定浓度的碱液可以去除相关设备上的黑索金残液。黑索金与绝大多数金属材料不反应,仅与等几种特定金属的氧化物混合时会发生反应,生成不稳定化合物[10]

制备工艺 编辑

黑索金存在2种主要的制备方法,即直接硝解法与巴赫曼法,二者均以乌洛托品为底料,其差异主要在于生产中的辅料与反应环境[4]

直接硝解法 编辑

直接硝解法是将浓硝酸加入乌洛托品中,使其生成黑索金并放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其主体反应如下,二者差别体现于甲醛等产物是否被硝酸氧化:[4][12]

 
 

直接硝解法存在众多副反应,作用机理也较为复杂,一般生产制备中仅考虑上述主要反应。目前该方法工艺较为成熟,主要生产步骤为:乌洛托品原料的预处理;乌洛托品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期间大量放热;使用水稀释酸液降温并过滤析出的黑索金结晶;洗涤黑索金结晶;使用钝化剂包覆药剂并干燥,随后即可得到黑索金成品[4]。该方法最严重的缺陷是硝酸会因氧化甲醛而出现大量损耗,因此就算是在最适条件下,黑索金产量与乌洛托品投入量也远远达不到1比1的理论反应比例,与此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需要大量设备处理[12]

直接硝解法中黑索金存在数值约为40%的最大产率,为达到该理论产值所消耗的浓硝酸量与其浓度负相关,且随着浓度的降低,其消耗量迅速增加。当使用97%硝酸时,仅需26倍乌洛托品量的硝酸就可达到最大产值,但当浓度降至88%时,该值迅速上升至110倍乌洛托品量。与此相对应的,乌洛托品硝解初始速率与硝酸浓度正相关,但高浓度下其速率下降趋势也更加明显[13]

巴赫曼法 编辑

巴赫曼法又称醋酐法,由沃纳·伊曼纽尔·巴赫曼约翰·克拉克·希恩英语John C. Sheehan于1949年发表,主要原料包括乌洛托品、硝酸硝酸铵、醋酐和醋酸。巴赫曼等人计算出该反应中黑索金产率约为70%,是传统直接硝解法的2倍,硝酸消耗量也大幅下降,其反应方程式如下,由于反应产物不固定,该方程式各物质比例系数不代表实际反应物质消耗生成比例:[12]

 

巴赫曼法制备黑索金存在最佳硝酸-乌洛托品比例,即一定条件下单位乌洛托品与硝酸反应,黑索金产率随着硝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该最佳比例几乎不会受到硝酸铵量的影响,但会随着醋酸量和温度的上升向硝酸占比更多方向偏移,其他药剂投入量和环境条件也会造成该比例略微偏移。此外,黑索金在最佳比例时的产率与醋酸量负相关,与硝酸铵量正相关,但与温度变化关系不大[14]

巴赫曼法原料混合物在醋酐或乌洛托品质量分数极低且其他组成成分处于特定比例的极端情况下有燃烧和爆炸风险,但实际生产中各原料比例与该危险情况对应比例相差较大,该风险对巴赫曼法应用生产影响有限[15]

其他方法 编辑

除直接硝解法和巴赫曼法外,还可通过硝酸-硝酸铵法、甲醛-硝酸铵法、白盐法等多种方法制备黑索金[16]

其中硝酸-硝酸铵法为直接硝解法的衍生方法,该法第一步与直接硝解法一致,第二步则引入硝酸铵与第一步生成的甲醛反应以生成更多黑索金,反应方程如下:[16]

 

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直接硝解法产率低的问题,但会导致硝酸与乌洛托品的消耗比值进一步提高,产生更多废液,难以运用于实际生产[16]

甲醛-硝酸铵法是以这两种物质为底料,使其在醋酐条件下直接合成黑索金,但该生产路径中间产物已被证明是乌洛托品,故其实际为巴赫曼法的另一不完善版本,在发布之初即被放弃[17]。白盐法与其他以乌洛托品为基础的制备方法间存在巨大差异,其以三氧化硫钾盐为原料制备氨基磺酸钾(结构参见CID 23687442 PubChem的链接)并将其与甲醛缩合制得1,3,5-三氮代环己烷-1,3,5-三磺酸三钾(结构参见CID 17388739 PubChem的链接),该物质在低温下硝化即可制得黑索金,其产率可达82%,但该方法步骤较多,安全性差,在实际生产中较少使用[16]

改性与钝化 编辑

纯净的黑索金机械感度较高,为适应某些特殊需求,一般会对工业制备的黑索金进行改性与钝化处理,相关钝化原理包括通过重结晶减少晶体缺陷、降低药剂粒度以降低比表面积、对颗粒进行钝感剂包覆等。生产中常用虫胶溶剂对黑索金颗粒进行包覆,相关方法也被称为造粒,使用的即为上述第三种钝化原理[4]。黑索金的钝化处理效果受到多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包括巴赫曼法制备产品中奥克托今含量[18]、黑索金颗粒本身缺陷及周边粘合剂孔隙大小[19]、粘合剂种类及用量[20]等。

爆炸性能 编辑

黑索金爆炸的理论方程式为:[21]

 

氧平衡英语oxygen balance为-21.6%,属负氧平衡炸药[2][註 4]。黑索金爆容为900L/kg,爆温3700K,爆热6.32MJ/kg,爆压33.8GPa。密度为1.767g/cm3时,其爆速为8640m/s,密度为1.796g/cm3时,该数值上升至8741m/s[4]

毒性及危害 编辑

黑索金对人体的毒性主要体现于神经系统,急性中毒表现为反复的癫痫发作,慢性中毒则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并对接触者记忆力、视觉感知空间能力造成影响[22]。急性中毒案例中,患者常伴有头痛、恶心、心慌、乏力、体温升高等症状,重症患者则会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但黑索金并不会引发正铁血红蛋白血症肝脏功能损伤,仅会对肾脏功能造成轻微影响。急性中毒患者治疗一般采取洗胃、催吐等方法排除毒物,随后使用葡萄糖维生素C等溶液补充液体,后以对症处理原则在患者抽搐时合理应用镇定剂,在发生肺水肿时应用脱水剂辅助治疗。在得到及时处理治疗后,患者一般在1至2天内症状缓解,数周内完全康复[23][24]

黑索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也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一般设置最高容许排放量标准以限制工厂随意排放。采用直接硝解法工艺时,中间产物和黑索金成品的洗涤水和煮洗水可以回用,过滤工序洗涤水可用于结晶机稀释水和降温水,煮洗工序废水则可用于洗涤酸性产品,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废水排放量[25]

对于含有黑索金的废水,则一般采用吸附法、水解法、生物降解法和光解法进行处理。吸附法原理较为简单,即将废水通过装有活性炭等吸附剂的容器,经过一定时间即可有效去除相关毒性物质,但该方法存在吸附剂难以复产的缺陷。水解法具有可运用性,但存在处理速度缓慢的弊端[26]。进入21世纪后,生物降解法逐渐开始受到重视,研究人员也发现了多种可以降解黑索金的微生物,其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的微生物在该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放线菌门的微生物运用优势不如前两者,拟杆菌门绿菌门纤维杆菌门螺旋体门的微生物降解能力较差[27]。光解法主要以紫外光照射芬顿试剂进而氧化降解黑索金,该方法降解效果受到PH值过氧化氢亚铁离子量、降解时间、紫外光强度等多重因素影响[28]

注释 编辑

  1. ^ RDX是研究部炸药Research Department eXplosive皇家爆破炸藥Royal Demolition eXplosive的縮寫[8][9]
  2. ^ 部分文献记载黑索金最早由伦塞于1897年通过硝解六硝基二苯胺英语Hexanitrodiphenylamine的方法制得,此后直至1916年,其才被亨宁发现含能材料特性[1]
  3. ^ 又称假密度或表观密度,指不加压时单位质量药剂所占体积。
  4. ^ 即炸药分子中元素无法完全氧化其他元素,在黑索金中表现为未被氧化为二氧化碳,而是直接生成一氧化碳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Koch 2021,第392-394頁.
  2. ^ 2.0 2.1 2.2 Meyer, Köhler & Homburg 2015,第178-180頁.
  3. ^ Chao Wang, Mark E. Fuller, Charles Schaefer, Jeffrey L. Caplan, Yan Jin. Dissolution of explosive compounds TNT, RDX, and HMX under continuous flow condition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2-05,. 217-218: 187–193 [2023-07-12]. doi:10.1016/j.jhazmat.2012.03.012 (英语).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韦爱勇 2014,第33-38頁.
  5. ^ 徐抗震; 常春然; 宋纪蓉; 高红旭; 李梦; 马海霞; 赵凤起; 胡荣祖. RDX的比热容、热力学性质及绝热至爆时间. 火炸药学报. 2008, (04): 35–38. ISSN 1007-7812. CNKI BGXB200804010 (中文(简体)). 
  6. ^ Schneider, N. R.; Bradley, S. L.; Andersen, M. E. Toxicology of cyclotrimethylenetrinitramine: distribution and metabolism in the rat and the miniature swine.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1977, 39 (3): 531–541. ISSN 0041-008X. PMID 854927. doi:10.1016/0041-008x(77)90144-2. 
  7. ^ Perhydro-1,3,5-trinitro-1,3,5-triazin. GESTIS-Stoffdatenbank. [2023-07-09]. (原始内容于2023-07-09) (德语). 
  8. ^ 8.0 8.1 Agrawal 2010,第81-82頁.
  9. ^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编). RDX. Britannica. 2024-02-22 [2024-04-03]. (原始内容于2023-07-28) (英语). 
  10. ^ 10.0 10.1 崔庆忠; 刘德润; 徐军培; 徐洋 2019,第60-65頁.
  11. ^ 11.0 11.1 Klapotke(著); 张建国; 秦涧(译) 2016,第5-6頁.
  12. ^ 12.0 12.1 12.2 Bachmann, W. E.; Sheehan, John C. A New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High Explosive RDX.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49, 71 (5): 1842–1845. ISSN 0002-7863. doi:10.1021/ja01173a092 (英语). 
  13. ^ Vroom, A. H.; Winkler, C. A. STUDIES ON RDX AND RELATED COMPOUNDS: I. THE DIRECT NITROLYSIS OF HEXAMINE TO RDX. Canadian Journal of Research. 1950, 28 (11): 701–714. ISSN 1923-4287. doi:10.1139/cjr50b-085 (英语). 
  14. ^ Epstein, S.; Winkler, C. A. STUDIES OF RDX AND RELATED COMPOUNDS: VII RELATION BETWEEN RDX AND HMX PRODUCTION IN THE BACHMANN REAC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52, 30 (10): 734–742. ISSN 0008-4042. doi:10.1139/v52-088 (英语). 
  15. ^ Leach, James T.; Staples, John M. Hazards of inadvertent mixing of chemicals used in the Bachmann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the military explosives RDX and HMX.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981, 4 (3): 271–281. ISSN 0304-3894. doi:10.1016/0304-3894(81)80005-2 (英语). 
  16. ^ 16.0 16.1 16.2 16.3 米向超; 胡立双; 陈毅峰; 柳魁; 郭文建. 黑索今工业生产技术进展. 化工中间体. 2013, 10 (08): 26–29. ISSN 1672-8114. CNKI ZJTY201308012 (中文(简体)). 
  17. ^ Gillies, A.; Williams, H. L.; Winkler, C. A. STUDIES OF RDX AND RELATED COMPOUNDS: III. THE REACTION TO FORM RDX FROM AMMONIUM NITRATE AND FORMALDEHYDE IN ACETIC ANHYDRIDE.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51, 29 (5): 377–381. ISSN 0008-4042. doi:10.1139/v51-045 (英语). 
  18. ^ Spyckerelle, Christian; Eck, Geneviève; Sjöberg, Per; Amnéus, Anna-Maria. Reduced Sensitivity RDX Obtained From Bachmann RDX. Propellants, Explosives, Pyrotechnics. 2008, 33 (1): 14–19. ISSN 0721-3115. doi:10.1002/prep.200800202 (英语). 
  19. ^ Borne, Lionel; Mory, Julien; Schlesser, Franck. Reduced Sensitivity RDX (RS-RDX) in Pressed Formulations: Respective Effects of Intra-Granular Pores, Extra-Granular Pores and Pore Sizes. Propellants, Explosives, Pyrotechnics. 2008, 33 (1): 37–43. ISSN 0721-3115. doi:10.1002/prep.200800206 (英语). 
  20. ^ Zhu, Wei; Xiao, Jijun; Zhu, Weihua; Xiao, Hem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RDX and RDX-based plastic-bonded explosive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 164 (2-3): 1082–1088. ISSN 0304-3894. PMID 18938030. doi:10.1016/j.jhazmat.2008.09.021 (英语). 
  21. ^ Meyer 2010,第728-730頁.
  22. ^ 马宝珊; 李惠芬. 黑索金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993, (01): 20–23. ISSN 1000-7164. CNKI GYWZ199301009 (中文(简体)). 
  23. ^ 喻良波; 王本荆; 欧婉端; 柯秀兰; 黄喻生. 黑索金(Hexogen)急性中毒44例临床观察. 铁道医学. 1986, (05): 282–283. ISSN 1671-7562. CNKI TDYX198605013 (中文(简体)). 
  24. ^ 彭志高; 董瑞祥. 黑索金急性中毒37例. 实用内科杂志. 1989, (05): 250. ISSN 1005-2194. CNKI SYNK198905021 (中文(简体)). 
  25. ^ 肖忠良; 胡双启; 吴晓青; 王晶禹 2006,第313-314頁.
  26. ^ 范广裕. 黑索金废水的处理. 化工环保. 1996, (03): 156–161. ISSN 1006-1878. CNKI HGHB603.005 (中文(简体)). 
  27. ^ Cupples, Alison M. RDX degrading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the prediction of microorganisms responsible for RDX bioremediation.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3, 85: 260–270. ISSN 0964-8305. doi:10.1016/j.ibiod.2013.08.002 (英语). 
  28. ^ 侯筠. 紫外光降解黑索金(RDX)的研究. 环境科学. 1991, (04): 90–93+97. ISSN 0250-3301. doi:10.13227/j.hjkx.1991.04.019. CNKI HJKZ199104020 (中文(简体)). 

参考书籍 编辑

  • Koch, Ernst-Christian. High Explosives, Propellants, Pyrotechnics 1st English Edition. Berlin/Boston: Walter de Gruyter GmbH. 2021. ISBN 978-3-11-066052-4 (英语). 
  • 崔庆忠; 刘德润; 徐军培; 徐洋. 高能炸药与装药设计 第2版.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9. ISBN 978-7-118-11804-9 (中文(简体)). 
  • Klapotke, Thomas.M. 高能材料化学 中文版. 由张建国; 秦涧翻译.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682-1728-6 (中文(简体)). 
  • Meyer, Rudolf; Köhler, Josef; Homburg, Axel. Explosives 7th, completely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Weinheim: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2015. ISBN 978-3-527-33776-7 (英语). 
  • 韦爱勇. 单质与混合火工药剂 第1版.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661-0750-3 (中文(简体)). 
  • Agrawal, Jai Prakash. High Energy Materials Propellants, Explosives and Pyrotechnics. Weinheim: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2010. ISBN 978-3-527-32610-5 (英语). 
  • Meyer, Eugene. Chemistry of hazardous materials 5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10. ISBN 978-0-13-504159-8 (英语). 
  • 肖忠良; 胡双启; 吴晓青; 王晶禹. 火炸药的安全与环保技术 第1版.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ISBN 7-5640-0490-8 (中文(简体)). 

黑索金, 代号, 也称旋风炸药, 是当代最重要的单质炸药之一, 拥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爆炸性能, 作为主装药广泛运用于雷管, 导爆索等火工品及各式武器弹药, 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1, 三硝基, 三氮杂环己烷, 也可描述为环三亚甲基三硝铵, 是典型的硝胺类炸药, 与拥有更优良性能的奥克托今为同系物, iupac名1, trinitroperhydro, triazine1, 三硝基, 三氮杂环己烷别名, 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旋風炸藥识别cas号, ypubchem, 8490chemspider, 8177smil. 黑索金 代号 RDX 註 1 也称旋风炸药 是当代最重要的单质炸药之一 拥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爆炸性能 作为主装药广泛运用于雷管 导爆索等火工品及各式武器弹药 黑索金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1 3 5 三硝基 1 3 5 三氮杂环己烷 也可描述为环三亚甲基三硝铵 是典型的硝胺类炸药 与拥有更优良性能的奥克托今为同系物 4 黑索金IUPAC名1 3 5 Trinitroperhydro 1 3 5 triazine1 3 5 三硝基 1 3 5 三氮杂环己烷别名 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旋風炸藥识别CAS号 121 82 4 YPubChem 8490ChemSpider 8177SMILES C1N CN CN1 N O O N O O N O O InChI 1S C3H6N6O6 c10 7 11 4 1 5 8 12 13 3 6 2 4 9 14 15 h1 3H2InChIKey XTFIVUDBNACUBN UHFFFAOYSA NUN编号 0072 0391 0483EINECS 204 500 1性质化学式 C3H6N6O6摩尔质量 222 117 g mol 外观 白色粉末状结晶 依工艺可能呈浅灰色或粉红色密度 1 818 g cm3 1 熔点 204 C 2 溶解性 水 40 2 mg L 22 C 3 溶解性 不溶于四氯化碳微溶于乙醇 乙醚 苯 乙酸乙酯等易溶于丙酮 二甲基甲酰胺 浓硝酸等 4 热力学 1 5 DfHm 298K 66 94 kJ mol 1DcHm 2107 kJ mol 1Cp 251 17J mol 1 K 1爆炸性 2 撞击感度 7 5 J摩擦感度 120 N爆速 8428 m s 1 7 g cm3 8080 m s 1 6 g cm3 危险性 7 GHS危险性符号GHS提示词 DangerH 术语 H201 H301 H370 H373P 术语 P210 P250 P301 310 P308 P311 P370 380 P373致死量或浓度 LD50 中位剂量 100 mg kg 大鼠 口服 6 相关物质相关硝胺类炸药 奥克托今硝基胍特屈儿若非注明 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 25 100 kPa 下 目录 1 历史 2 物理性质 3 化学性质及反应 4 制备工艺 4 1 直接硝解法 4 2 巴赫曼法 4 3 其他方法 4 4 改性与钝化 5 爆炸性能 6 毒性及危害 7 注释 8 参考文献 9 参考书籍历史 编辑黑索金最早由亨宁于1899年基于医用药物合成模式制得 此后他于1922年发现其爆炸性 10 註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里特尔 冯 赫茨 Ritter von Herz 于1920年首次通过直接硝化乌洛托品的方法成功制得黑索金 并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其具有优良的爆炸性能 随后 一些研究人员又改进了原有制备技术 使得黑索金产率达到68 促成了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该药剂的大量使用 1 11 世界大战结束后 又有多种以黑索金为主要组成成分的高能混合炸药先后问世 其中部分在军用民用领域影响巨大 炸药名称 组成成分A炸药 88 3 黑索金 11 7 增塑剂B炸药 60 黑索金 39 TNT 1 粘结剂C4炸药 90 黑索金 10 聚异丁烯H6炸药 42 黑索金 40 TNT 18 铝粉注 以上混合炸药组成成分比例不固定 此处数据为较常使用的组成成分比例 参考文献 11 物理性质 编辑纯的黑索金为白色粉末状晶体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呈现浅灰色或粉红色 一般工业级生产品熔点略高于200 C 晶体密度则约为1 82g cm3 黑索金自由堆积密度 註 3 约为0 8g cm3 加压35MPa时密度升至1 52g cm3 加压200MPa时 密度则可达到1 7g cm3 4 黑索金性质较为稳定 在100 C以下温度环境中分解量极少 与此同时其基本不具有挥发性和吸湿性 黑索金不溶于水和四氯化碳 微溶于乙醇 乙醚 苯 甲苯 氯仿 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易溶于丙酮 环己酮 二甲基甲酰胺和浓硝酸 总体溶解性能优于奥克托今 4 此外 溶解于丙酮中的黑索金也可通过温度变化引发结晶而较为轻易地被提取出来 8 化学性质及反应 编辑纯净的黑索金与稀酸不反应 与不同浓度盐酸作用也不明显 其在低温下能够溶于浓硝酸中且不分解 但在浓硫酸中会发生明显的分解反应 黑索金在碱性环境下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分解 生成氮气 氨 硝酸盐 硝酸酯 亚硝酸盐 亚硝酸酯 甲醛 乌洛托品等多种产物 因此使用一定浓度的碱液可以去除相关设备上的黑索金残液 黑索金与绝大多数金属材料不反应 仅与铁 铜等几种特定金属的氧化物混合时会发生反应 生成不稳定化合物 10 制备工艺 编辑黑索金存在2种主要的制备方法 即直接硝解法与巴赫曼法 二者均以乌洛托品为底料 其差异主要在于生产中的辅料与反应环境 4 直接硝解法 编辑 直接硝解法是将浓硝酸加入乌洛托品中 使其生成黑索金并放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 其主体反应如下 二者差别体现于甲醛等产物是否被硝酸氧化 4 12 CH2 6N4 6HNO3 RDX 6H2O 3CO2 2N2 displaystyle rm CH 2 6 N 4 6HNO 3 rightarrow RDX 6H 2 O 3CO 2 2N 2 nbsp CH2 6N4 3HNO3 RDX 3HCHO NH3 displaystyle rm CH 2 6 N 4 3HNO 3 rightarrow RDX 3HCHO NH 3 nbsp 直接硝解法存在众多副反应 作用机理也较为复杂 一般生产制备中仅考虑上述主要反应 目前该方法工艺较为成熟 主要生产步骤为 乌洛托品原料的预处理 乌洛托品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 期间大量放热 使用水稀释酸液降温并过滤析出的黑索金结晶 洗涤黑索金结晶 使用钝化剂包覆药剂并干燥 随后即可得到黑索金成品 4 该方法最严重的缺陷是硝酸会因氧化甲醛而出现大量损耗 因此就算是在最适条件下 黑索金产量与乌洛托品投入量也远远达不到1比1的理论反应比例 与此同时 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 需要大量设备处理 12 直接硝解法中黑索金存在数值约为40 的最大产率 为达到该理论产值所消耗的浓硝酸量与其浓度负相关 且随着浓度的降低 其消耗量迅速增加 当使用97 硝酸时 仅需26倍乌洛托品量的硝酸就可达到最大产值 但当浓度降至88 时 该值迅速上升至110倍乌洛托品量 与此相对应的 乌洛托品硝解初始速率与硝酸浓度正相关 但高浓度下其速率下降趋势也更加明显 13 巴赫曼法 编辑 巴赫曼法又称醋酐法 由沃纳 伊曼纽尔 巴赫曼和约翰 克拉克 希恩 英语 John C Sheehan 于1949年发表 主要原料包括乌洛托品 硝酸 硝酸铵 醋酐和醋酸 巴赫曼等人计算出该反应中黑索金产率约为70 是传统直接硝解法的2倍 硝酸消耗量也大幅下降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由于反应产物不固定 该方程式各物质比例系数不代表实际反应物质消耗生成比例 12 CH2 6N4 HNO3 NH4NO3 CH3CO 2O RDX CH3COOH displaystyle rm CH 2 6 N 4 HNO 3 NH 4 NO 3 CH 3 CO 2 O rightarrow RDX CH 3 COOH nbsp 巴赫曼法制备黑索金存在最佳硝酸 乌洛托品比例 即一定条件下单位乌洛托品与硝酸反应 黑索金产率随着硝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 该最佳比例几乎不会受到硝酸铵量的影响 但会随着醋酸量和温度的上升向硝酸占比更多方向偏移 其他药剂投入量和环境条件也会造成该比例略微偏移 此外 黑索金在最佳比例时的产率与醋酸量负相关 与硝酸铵量正相关 但与温度变化关系不大 14 巴赫曼法原料混合物在醋酐或乌洛托品质量分数极低且其他组成成分处于特定比例的极端情况下有燃烧和爆炸风险 但实际生产中各原料比例与该危险情况对应比例相差较大 该风险对巴赫曼法应用生产影响有限 15 其他方法 编辑 除直接硝解法和巴赫曼法外 还可通过硝酸 硝酸铵法 甲醛 硝酸铵法 白盐法等多种方法制备黑索金 16 其中硝酸 硝酸铵法为直接硝解法的衍生方法 该法第一步与直接硝解法一致 第二步则引入硝酸铵与第一步生成的甲醛反应以生成更多黑索金 反应方程如下 16 3NH4NO3 3CH2O RDX 6H2O displaystyle rm 3NH 4 NO 3 3CH 2 O rightarrow RDX 6H 2 O nbsp 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直接硝解法产率低的问题 但会导致硝酸与乌洛托品的消耗比值进一步提高 产生更多废液 难以运用于实际生产 16 甲醛 硝酸铵法是以这两种物质为底料 使其在醋酐条件下直接合成黑索金 但该生产路径中间产物已被证明是乌洛托品 故其实际为巴赫曼法的另一不完善版本 在发布之初即被放弃 17 白盐法与其他以乌洛托品为基础的制备方法间存在巨大差异 其以氨 三氧化硫 钾盐为原料制备氨基磺酸钾 结构参见CID 23687442 PubChem的链接 并将其与甲醛缩合制得1 3 5 三氮代环己烷 1 3 5 三磺酸三钾 结构参见CID 17388739 PubChem的链接 该物质在低温下硝化即可制得黑索金 其产率可达82 但该方法步骤较多 安全性差 在实际生产中较少使用 16 改性与钝化 编辑 纯净的黑索金机械感度较高 为适应某些特殊需求 一般会对工业制备的黑索金进行改性与钝化处理 相关钝化原理包括通过重结晶减少晶体缺陷 降低药剂粒度以降低比表面积 对颗粒进行钝感剂包覆等 生产中常用虫胶溶剂对黑索金颗粒进行包覆 相关方法也被称为造粒 使用的即为上述第三种钝化原理 4 黑索金的钝化处理效果受到多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 包括巴赫曼法制备产品中奥克托今含量 18 黑索金颗粒本身缺陷及周边粘合剂孔隙大小 19 粘合剂种类及用量 20 等 爆炸性能 编辑黑索金爆炸的理论方程式为 21 RDX 3CO 3N2 3H2O displaystyle rm RDX rightarrow 3CO uparrow 3N 2 uparrow 3H 2 O uparrow nbsp 其氧平衡 英语 oxygen balance 为 21 6 属负氧平衡炸药 2 註 4 黑索金爆容为900L kg 爆温3700K 爆热6 32MJ kg 爆压33 8GPa 密度为1 767g cm3时 其爆速为8640m s 密度为1 796g cm3时 该数值上升至8741m s 4 毒性及危害 编辑 nbsp 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 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 请咨询专业人士 詳見醫學聲明 黑索金对人体的毒性主要体现于神经系统 急性中毒表现为反复的癫痫发作 慢性中毒则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并对接触者记忆力 视觉感知空间能力造成影响 22 急性中毒案例中 患者常伴有头痛 恶心 心慌 乏力 体温升高等症状 重症患者则会出现抽搐 意识丧失等症状 但黑索金并不会引发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肝脏功能损伤 仅会对肾脏功能造成轻微影响 急性中毒患者治疗一般采取洗胃 催吐等方法排除毒物 随后使用葡萄糖 维生素C等溶液补充液体 后以对症处理原则在患者抽搐时合理应用镇定剂 在发生肺水肿时应用脱水剂辅助治疗 在得到及时处理治疗后 患者一般在1至2天内症状缓解 数周内完全康复 23 24 黑索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废气等也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一般设置最高容许排放量标准以限制工厂随意排放 采用直接硝解法工艺时 中间产物和黑索金成品的洗涤水和煮洗水可以回用 过滤工序洗涤水可用于结晶机稀释水和降温水 煮洗工序废水则可用于洗涤酸性产品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废水排放量 25 对于含有黑索金的废水 则一般采用吸附法 水解法 生物降解法和光解法进行处理 吸附法原理较为简单 即将废水通过装有活性炭等吸附剂的容器 经过一定时间即可有效去除相关毒性物质 但该方法存在吸附剂难以复产的缺陷 水解法具有可运用性 但存在处理速度缓慢的弊端 26 进入21世纪后 生物降解法逐渐开始受到重视 研究人员也发现了多种可以降解黑索金的微生物 其中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微生物在该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放线菌门的微生物运用优势不如前两者 拟杆菌门 绿菌门 纤维杆菌门 螺旋体门的微生物降解能力较差 27 光解法主要以紫外光照射芬顿试剂进而氧化降解黑索金 该方法降解效果受到PH值 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量 降解时间 紫外光强度等多重因素影响 28 注释 编辑 RDX是研究部炸药Research Department eXplosive 或皇家爆破炸藥Royal Demolition eXplosive 的縮寫 8 9 部分文献记载黑索金最早由伦塞于1897年通过硝解六硝基二苯胺 英语 Hexanitrodiphenylamine 的方法制得 此后直至1916年 其才被亨宁发现含能材料特性 1 又称假密度或表观密度 指不加压时单位质量药剂所占体积 即炸药分子中氧元素无法完全氧化其他元素 在黑索金中表现为碳未被氧化为二氧化碳 而是直接生成一氧化碳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1 3 Koch 2021 第392 394頁 2 0 2 1 2 2 Meyer Kohler amp Homburg 2015 第178 180頁 Chao Wang Mark E Fuller Charles Schaefer Jeffrey L Caplan Yan Jin Dissolution of explosive compounds TNT RDX and HMX under continuous flow condition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2 05 217 218 187 193 2023 07 12 doi 10 1016 j jhazmat 2012 03 012 英语 4 0 4 1 4 2 4 3 4 4 4 5 4 6 4 7 4 8 韦爱勇 2014 第33 38頁 徐抗震 常春然 宋纪蓉 高红旭 李梦 马海霞 赵凤起 胡荣祖 RDX的比热容 热力学性质及绝热至爆时间 火炸药学报 2008 04 35 38 ISSN 1007 7812 CNKI BGXB200804010 中文 简体 Schneider N R Bradley S L Andersen M E Toxicology of cyclotrimethylenetrinitramine distribution and metabolism in the rat and the miniature swine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1977 39 3 531 541 ISSN 0041 008X PMID 854927 doi 10 1016 0041 008x 77 90144 2 Perhydro 1 3 5 trinitro 1 3 5 triazin GESTIS Stoffdatenbank 2023 07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7 09 德语 8 0 8 1 Agrawal 2010 第81 82頁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编 RDX Britannica 2024 02 22 2024 04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7 28 英语 10 0 10 1 崔庆忠 刘德润 徐军培 徐洋 2019 第60 65頁 11 0 11 1 Klapotke 著 张建国 秦涧 译 2016 第5 6頁 12 0 12 1 12 2 Bachmann W E Sheehan John C A New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High Explosive RDX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49 71 5 1842 1845 ISSN 0002 7863 doi 10 1021 ja01173a092 英语 Vroom A H Winkler C A STUDIES ON RDX AND RELATED COMPOUNDS I THE DIRECT NITROLYSIS OF HEXAMINE TO RDX Canadian Journal of Research 1950 28 11 701 714 ISSN 1923 4287 doi 10 1139 cjr50b 085 英语 Epstein S Winkler C A STUDIES OF RDX AND RELATED COMPOUNDS VII RELATION BETWEEN RDX AND HMX PRODUCTION IN THE BACHMANN REAC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52 30 10 734 742 ISSN 0008 4042 doi 10 1139 v52 088 英语 Leach James T Staples John M Hazards of inadvertent mixing of chemicals used in the Bachmann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the military explosives RDX and HMX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981 4 3 271 281 ISSN 0304 3894 doi 10 1016 0304 3894 81 80005 2 英语 16 0 16 1 16 2 16 3 米向超 胡立双 陈毅峰 柳魁 郭文建 黑索今工业生产技术进展 化工中间体 2013 10 08 26 29 ISSN 1672 8114 CNKI ZJTY201308012 中文 简体 Gillies A Williams H L Winkler C A STUDIES OF RDX AND RELATED COMPOUNDS III THE REACTION TO FORM RDX FROM AMMONIUM NITRATE AND FORMALDEHYDE IN ACETIC ANHYDRIDE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51 29 5 377 381 ISSN 0008 4042 doi 10 1139 v51 045 英语 Spyckerelle Christian Eck Genevieve Sjoberg Per Amneus Anna Maria Reduced Sensitivity RDX Obtained From Bachmann RDX Propellants Explosives Pyrotechnics 2008 33 1 14 19 ISSN 0721 3115 doi 10 1002 prep 200800202 英语 Borne Lionel Mory Julien Schlesser Franck Reduced Sensitivity RDX RS RDX in Pressed Formulations Respective Effects of Intra Granular Pores Extra Granular Pores and Pore Sizes Propellants Explosives Pyrotechnics 2008 33 1 37 43 ISSN 0721 3115 doi 10 1002 prep 200800206 英语 Zhu Wei Xiao Jijun Zhu Weihua Xiao Hem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RDX and RDX based plastic bonded explosive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 164 2 3 1082 1088 ISSN 0304 3894 PMID 18938030 doi 10 1016 j jhazmat 2008 09 021 英语 Meyer 2010 第728 730頁 马宝珊 李惠芬 黑索金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993 01 20 23 ISSN 1000 7164 CNKI GYWZ199301009 中文 简体 喻良波 王本荆 欧婉端 柯秀兰 黄喻生 黑索金 Hexogen 急性中毒44例临床观察 铁道医学 1986 05 282 283 ISSN 1671 7562 CNKI TDYX198605013 中文 简体 彭志高 董瑞祥 黑索金急性中毒37例 实用内科杂志 1989 05 250 ISSN 1005 2194 CNKI SYNK198905021 中文 简体 肖忠良 胡双启 吴晓青 王晶禹 2006 第313 314頁 范广裕 黑索金废水的处理 化工环保 1996 03 156 161 ISSN 1006 1878 CNKI HGHB603 005 中文 简体 Cupples Alison M RDX degrading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the prediction of microorganisms responsible for RDX bioremediation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amp Biodegradation 2013 85 260 270 ISSN 0964 8305 doi 10 1016 j ibiod 2013 08 002 英语 侯筠 紫外光降解黑索金 RDX 的研究 环境科学 1991 04 90 93 97 ISSN 0250 3301 doi 10 13227 j hjkx 1991 04 019 CNKI HJKZ199104020 中文 简体 参考书籍 编辑Koch Ernst Christian High Explosives Propellants Pyrotechnics 1st English Edition Berlin Boston Walter de Gruyter GmbH 2021 ISBN 978 3 11 066052 4 英语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崔庆忠 刘德润 徐军培 徐洋 高能炸药与装药设计 第2版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9 ISBN 978 7 118 11804 9 中文 简体 Klapotke Thomas M 高能材料化学 中文版 由张建国 秦涧翻译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6 ISBN 978 7 5682 1728 6 中文 简体 Meyer Rudolf Kohler Josef Homburg Axel Explosives 7th completely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Weinheim WILEY VCH Verlag GmbH amp Co KGaA 2015 ISBN 978 3 527 33776 7 英语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韦爱勇 单质与混合火工药剂 第1版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4 ISBN 978 7 5661 0750 3 中文 简体 Agrawal Jai Prakash High Energy Materials Propellants Explosives and Pyrotechnics Weinheim WILEY VCH Verlag GmbH amp Co KGaA 2010 ISBN 978 3 527 32610 5 英语 Meyer Eugene Chemistry of hazardous materials 5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10 ISBN 978 0 13 504159 8 英语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肖忠良 胡双启 吴晓青 王晶禹 火炸药的安全与环保技术 第1版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ISBN 7 5640 0490 8 中文 简体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黑索金 amp oldid 8214186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