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香港體育學院

香港體育學院英文Hong Kong Sports Institute,縮寫HKSI)是協助香港政府執行精英體育培訓的機構,為培訓香港運動員的主要地點之一。前身為香港康體發展局。學院位於新界沙田源禾路25號,毗連沙田馬場,登臨城門河畔。

香港體育學院
Hong Kong Sports Institute,HKSI
创办时间1982年:成立銀禧體育中心
1991年4月1日:更名為香港體育學院
院長李翠莎博士(Dr Trisha Leahy)
網站香港體育學院網頁
位置

設施

 
體院大樓
 
綜合體育館入口
 
已經被拆卸的舊式鑊形單車訓練場
 
位於白石的新臨時鑊形單車場
香港體育學院的運動設施包括:
游泳館
  • 52米之室內泳池可視乎訓練需要,用作50米國際標準泳池、或以浮橋分為兩個25米短池
  • 符合奧運標準的起跳台
  • 可提供1,500個座位之觀眾席
田徑場
  • 可作標準足球/欖球場之用
  • 設有8條跑道及2條有蓋跑道供熱身之用
賽艇中心
  • 可存放140艘賽艇(所有艇架可調較高度及闊度,以配合不同大小的賽艇)
綜合體育館
  • 劍擊館
    • 13條賽道配備內置計分系統
  • 網球場
    • 2個有蓋硬地球場
    • 4個硬地球場
    • 2個泥地球場
  • 羽毛球館
    • 16個羽毛球球場
    • 可提供150個座位之觀眾席
  • 乒乓球館
    • 16張符合國際標準賽事的乒乓球桌
  • 武術館
    • 面積1,454平方米,並設三幅18x12米、及兩幅16x10米巨型軟墊
    • 可提供100個座位之觀眾席
    • 場內配備巨型電子計分板可供舉行國際賽事時使用
  • 壁球場
    • 提供共15個單打壁球場(其中4個單打場可轉換成3個雙打場)
賽馬會體育館
  • 多用途訓練場館
    • 面積1,875平方米,並設有活動間牆
    • 可轉換為2個小型訓練室,以配合不同訓練需要
體能訓練中心
  • 總面積逾1,000平方米,並劃分為不同區域
香港體育學院大樓
  • 演講廳
  • 會議及活動場地
  • 餐廳及餐飲服務
  • 訪客住宿
  • 體育資訊中心

組織架構

歷史

 
香港體育學院位於火炭(圖左下角位置)
 
香港體育學院入口

香港體育學院前身為銀禧[2]體育中心英文Jubilee Sports Centre,縮寫JSC),是由香港賽馬會於1982年成立,並且獲得馬會撥款資助營運開支至1987年,該年賽馬會一次性捐出3億5,000萬港元成立信託基金,用作支持體院日後的經常開支。

於1991年4月1日,銀禧體育中心易名為香港體育學院,該中心的董事局同時解散。

自1994年4月1日起,香港體育學院與香港康體發展局合併,該局於2004年10月1日解散,香港體育學院有限公司亦於當日正式成立,繼續負責發掘、培訓及發展香港具體育潛能之運動員,協助運動員追求卓越,在國際體壇爭取佳績。香港體育學院為運動員提供全面的支援,除了各項訓練設施外,還包括精英教練的指導及訓練、運動科學運動醫學體適能訓練、運動員事務及教育支援、以及體育研究和資訊等服務。

重建工程

 
被拆除的馬術場地

由於香港協辦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項目(參見香港奧運馬術場地),香港體育學院於2007年初至2010年年底暫時遷移至烏溪沙青年新村作為臨時訓練基地[3]香港政府同時預留撥款18億港元以開展香港體育學院的重建工作,於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完結後啟動。由於香港體育學院已經有25年歷史,部份設施開始老化,故此希望藉著工程全面改善訓練環境,為精英運動員提供更先進及完善的配套。

工程於2009年3月展開,分3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工程包括翻新火炭院舍的室內體育大樓及在白石興建臨時鑊形單車場,室內運動場的設施亦有改善,壁球場及羽毛球場都合符國際標準,以及改善運動醫學部;其他階段工程於2012年年末竣工。2009年3月22日[4]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主持香港體育學院重新發展計劃動土儀式,第一階段工程於2010年5月下旬完成,總部由馬鞍山的臨時院舍遷回火炭原址,並且在同月31日舉行慶祝儀式。2013年6月20日,部份新設施落成及啟用。新建的多用途體育館與現有的室內體育大樓相連,設壁球場、武術館、保齡球中心,提供世界級的訓練場地。所有項目於2015年年底完成。

體院用地讓予馬會

2008年,香港協辦北京奧運的馬術項目,徵用了體院用地舉行。當局稱在比賽結束後,馬會須保留用地7至10年作重建原沙田馬廐之用。2017年,當局擬正式將近5公頃土地,即前高爾夫球練習場及兩個足球場讓予馬會。2015年4月審計署報告,原址本擬重建為一個全新有蓋單車場及兩個足球場的體院設施[5]

香港精英體育發展

 
因應香港體育學院原址改建,學院設施在2006年9月起陸續遷往烏溪沙青年新村

銀禧體育中心成立以來分別資助本身的駐院項目成為重點發展體育項目,曾經接受資助的主要駐院項目包括羽毛球劍擊足球體操划艇壁球游泳乒乓球網球田徑等。

1995年香港體院推行「攜手邁向精英計劃」,把資助制度改為四級制。第一級項目是羽毛球、劍擊、賽艇、壁球、足球、游泳、乒乓球、網球和滑浪風帆,第二級則是獨木舟單車保齡球三項鐵人武術帆船

1996年4月政府進行一項顧問研究,評估香港體院的未來策略和各項計劃的資助條件,並就資助和未來策略提出具體建議,包括建議資助項目的甄選準則。康體局於是訂定一套甄選準則以決定哪些項目在1997至1999年獲取為期兩年的資助,該段期間涵蓋1998年曼谷亞運會。1997年4月康體局另闢一類項目稱為重點發展體育項目(Focus Sports)以取代先前的第一至四級項目,獲選為重點發展體育項目有12項,即羽毛球、單車、劍擊、體操、賽艇、壁球、游泳、乒乓球、田徑、三項鐵人、滑浪風帆和武術。其中一向最受歡迎的足球被放棄,由於失去精英計劃資助,在接下來數年缺乏有系統訓練的年青球員,導致球員青黃不接,足球水準直線下降,可見精英計劃對一個運動項目的影響。

在首兩年資助期接近屆滿時,康體局修訂了重點發展體育項目的甄選準則,以決定何者可獲資助,選出13個重點發展體育項目,包括羽毛球、單車、劍擊、賽艇、壁球、游泳、乒乓球、網球、保齡球、田徑、滑浪風帆及武術。在13個體育項目中,保齡球首次被列入精英項目,網球則再次被列入精英項目。不過,體操卻未能入選。

1999年成立一個由康體局、港協暨奧委會民政事務局代表組成的特別專責小組檢討體育資助,重新訂定精英體育政策。他們制訂了一套計分制度作為新的甄選準則,以決定哪些項目可於2001至2005年接受精英資助。在13個原有的重點發展體育項目中,三項鐵人及網球這兩個項目均未能在2000年的檢討中入選,故此康體局給予兩年資助(2001至2003年)的寬限期,以便再作評估。釜山亞運會後,康體局在2002年完成了對所有奧運及亞運項目的定期檢討,三項鐵人、網球及其餘11個一直接受精英資助的體育項目均能符合準則。康體局因此保證在未來四年直至2007年會為所有13個體育項目提供精英資助。在這次檢討有兩個項目-騎術空手道均達標準,但礙於財政預算所限及體育政策檢討的建議,兩個項目均須接受為期兩年的觀察。

2011年2月,政府為配合體育學院重建後的設施改進需求,成立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利用基金的投資回報,取代對香港體育學院的資助模式,為精英運動員提供更全面的支援。政府預算基金每年的投資回報為4%至5%,即每年資助額逾3億元,較之前的資助按年上升1億元,並且不設資助上限。[6]

2011年4月起,精英體育項目包括:田徑羽毛球桌球單車劍擊體操空手道賽艇壁球游泳乒乓球保齡球三項鐵人滑浪風帆武術

2017年4月起,精英體育項目包括:田徑羽毛球桌球單車劍擊體操空手道賽艇七人欖球帆船滑冰壁球游泳乒乓球網球保齡球三項鐵人滑浪風帆武術

香港運動員基金

 
香港體育學院全景

香港運動員基金(英文:Hong Kong Athletes Fund)於1996年成立,以表揚香港運動員在阿特蘭大奧運會傷殘人士奧運會所取得的成就。成立初期基金約有1,300萬港元,其中800萬元為香港政府撥款,餘款為公眾捐助。基金旨在為現役及退役運動員提供教育進修經費,退役運動員在進修時亦可以獲得生活資助,基金由香港體育學院負責管理。

毅力十二愛心跑

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主辦的年度慈善籌款活動,1998年12月31日首次舉辦。活動於每年除夕日正午至元旦子夜以隊際接力長跑方式,在12小時內不停有一位隊員在香港體育學院跑道上跑步。所得款頂,悉數捐助協助長期病患者的再生會

由於香港體育學院為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項目的主要比賽場地,需要改建,毅力十二愛心跑在2006年12月31日舉辦後易地舉辦,是屆參加隊伍非常踴躍,有169支隊伍、逾1,600位跑手參賽。

公共交通

參見

註腳

  1. ^ 體院委任新院長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8-04-15.
  2. ^ 銀禧體育中心的「銀禧」代表英女皇銀禧紀念基金會
  3. ^ 香港體育學院喬遷標誌精英體育發展新里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7-10-13.
  4. ^ . www.hksi.org.hk. [2017-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3) (英语). 
  5. ^ 陳潤南; 勞顯亮. 文件揭政府暗合馬會借荊州 十年三變臉 體院用地不復返. 香港01. 2017-03-10 [2017-06-10]. 
  6. ^ 撥70億建基金 推動體育發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匯報. 2011-02-24.

外部链接

香港體育學院, 英文, hong, kong, sports, institute, 縮寫, hksi, 是協助香港政府執行精英體育培訓的機構, 為培訓香港運動員的主要地點之一, 前身為香港康體發展局, 學院位於新界沙田源禾路25號, 毗連沙田馬場, 登臨城門河畔, hong, kong, sports, institute, hksi创办时间1982年, 成立銀禧體育中心1991年4月1日, 更名為院長李翠莎博士, trisha, leahy, 網站網頁位置, 目录, 設施, 組織架構, 董事局, 2021, 2. 香港體育學院 英文 Hong Kong Sports Institute 縮寫 HKSI 是協助香港政府執行精英體育培訓的機構 為培訓香港運動員的主要地點之一 前身為香港康體發展局 學院位於新界沙田源禾路25號 毗連沙田馬場 登臨城門河畔 香港體育學院Hong Kong Sports Institute HKSI创办时间1982年 成立銀禧體育中心1991年4月1日 更名為香港體育學院院長李翠莎博士 Dr Trisha Leahy 網站香港體育學院網頁位置 目录 1 設施 2 組織架構 2 1 董事局 2021 2023年 3 歷史 3 1 重建工程 3 2 體院用地讓予馬會 4 香港精英體育發展 5 香港運動員基金 6 毅力十二愛心跑 7 公共交通 8 參見 9 註腳 10 外部链接設施 编辑 體院大樓 綜合體育館入口 已經被拆卸的舊式鑊形單車訓練場 位於白石的新臨時鑊形單車場 香港體育學院的運動設施包括 游泳館52米之室內泳池可視乎訓練需要 用作50米國際標準泳池 或以浮橋分為兩個25米短池 符合奧運標準的起跳台 可提供1 500個座位之觀眾席田徑場可作標準足球 欖球場之用 設有8條跑道及2條有蓋跑道供熱身之用賽艇中心可存放140艘賽艇 所有艇架可調較高度及闊度 以配合不同大小的賽艇 綜合體育館劍擊館 13條賽道配備內置計分系統 網球場 2個有蓋硬地球場 4個硬地球場 2個泥地球場 羽毛球館 16個羽毛球球場 可提供150個座位之觀眾席 乒乓球館 16張符合國際標準賽事的乒乓球桌 武術館 面積1 454平方米 並設三幅18x12米 及兩幅16x10米巨型軟墊 可提供100個座位之觀眾席 場內配備巨型電子計分板可供舉行國際賽事時使用 壁球場 提供共15個單打壁球場 其中4個單打場可轉換成3個雙打場 賽馬會體育館多用途訓練場館 面積1 875平方米 並設有活動間牆 可轉換為2個小型訓練室 以配合不同訓練需要體能訓練中心總面積逾1 000平方米 並劃分為不同區域香港體育學院大樓演講廳 會議及活動場地 餐廳及餐飲服務 訪客住宿 體育資訊中心組織架構 编辑現任院長李翠莎博士 Dr Trisha Leahy 1 副院長蔡玉坤先生 Mr Tony Choi 教練部莊志恆博士 Dr Anthony Giorgi 田徑總教練 何一鳴先生 羽毛球總教練 郭偉恩先生 Mr Wayne Griffiths 桌球總教練 沈金康先生 單車總教練 鄭兆康先生 劍擊總教練 熊松良先生 體操總教練 Mr William Thomas 空手道總教練 白勵先生 Mr Chris Perry 賽艇總教練 Mr Paul John 欖球總教練 Mr Jamie Boag 帆船總教練 孫丹丹女士 滑冰總教練 Mr Peter Genever 壁球總教練 陳劍虹先生 游泳總教練 陳江華先生 乒乓球總教練 鮑毅民先生 Mr Amine Boustani 網球總教練 比爾荷夫曼先生 Mr Bill Hoffman 保齡球總教練 Mr Andrew James Wright 三項鐵人總教練 陳敬然先生 滑浪風帆總教練 林杭貴先生 武術總教練 精英訓練科技科蘇志雄博士 精英訓練科技總監 精英培訓事務科蕭宛華女士 精英培訓事務總監 社區關係及市務科李忠民先生 社區關係及市務總監 公司事務科馮志深先生 公司事務總監 重建計劃工程組黃兆鈞先生 高級項目總監 董事局 2021 2023年 编辑 主席林大輝博士 SBS JP副主席周福安先生 馮馬潔嫻女士 BBS JP董事陳念慈女士 JP 霍啟剛議員 JP 鄭麗珊女士 洪楚英先生 李碧茜女士 JP 鄭泳舜議員 MH JP 梁栢賢醫生 SBS JP 湯徫掄先生 BBS MH JP 謝家德博士 JP 黃克強先生 黃文傑先生 楊德強先生 JP 余烽立先生 袁銘輝先生 GBS JP候補董事鄭青雲先生 為楊德強先生 JP 候補董事 孔得泉先生 為李碧茜女士 JP 候補董事 資料來源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歷史 编辑 香港體育學院位於火炭 圖左下角位置 香港體育學院入口 香港體育學院前身為銀禧 2 體育中心 英文 Jubilee Sports Centre 縮寫JSC 是由香港賽馬會於1982年成立 並且獲得馬會撥款資助營運開支至1987年 該年賽馬會一次性捐出3億5 000萬港元成立信託基金 用作支持體院日後的經常開支 於1991年4月1日 銀禧體育中心易名為香港體育學院 該中心的董事局同時解散 自1994年4月1日起 香港體育學院與香港康體發展局合併 該局於2004年10月1日解散 香港體育學院有限公司亦於當日正式成立 繼續負責發掘 培訓及發展香港具體育潛能之運動員 協助運動員追求卓越 在國際體壇爭取佳績 香港體育學院為運動員提供全面的支援 除了各項訓練設施外 還包括精英教練的指導及訓練 運動科學 運動醫學 體適能訓練 運動員事務及教育支援 以及體育研究和資訊等服務 重建工程 编辑 被拆除的馬術場地 由於香港協辦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項目 參見香港奧運馬術場地 香港體育學院於2007年初至2010年年底暫時遷移至烏溪沙青年新村作為臨時訓練基地 3 香港政府同時預留撥款18億港元以開展香港體育學院的重建工作 於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完結後啟動 由於香港體育學院已經有25年歷史 部份設施開始老化 故此希望藉著工程全面改善訓練環境 為精英運動員提供更先進及完善的配套 工程於2009年3月展開 分3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工程包括翻新火炭院舍的室內體育大樓及在白石興建臨時鑊形單車場 室內運動場的設施亦有改善 壁球場及羽毛球場都合符國際標準 以及改善運動醫學部 其他階段工程於2012年年末竣工 2009年3月22日 4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主持香港體育學院重新發展計劃動土儀式 第一階段工程於2010年5月下旬完成 總部由馬鞍山的臨時院舍遷回火炭原址 並且在同月31日舉行慶祝儀式 2013年6月20日 部份新設施落成及啟用 新建的多用途體育館與現有的室內體育大樓相連 設壁球場 武術館 保齡球中心 提供世界級的訓練場地 所有項目於2015年年底完成 體院用地讓予馬會 编辑 2008年 香港協辦北京奧運的馬術項目 徵用了體院用地舉行 當局稱在比賽結束後 馬會須保留用地7至10年作重建原沙田馬廐之用 2017年 當局擬正式將近5公頃土地 即前高爾夫球練習場及兩個足球場讓予馬會 2015年4月審計署報告 原址本擬重建為一個全新有蓋單車場及兩個足球場的體院設施 5 香港精英體育發展 编辑 因應香港體育學院原址改建 學院設施在2006年9月起陸續遷往烏溪沙青年新村 銀禧體育中心成立以來分別資助本身的駐院項目成為重點發展體育項目 曾經接受資助的主要駐院項目包括羽毛球 劍擊 足球 體操 划艇 壁球 游泳 乒乓球 網球及田徑等 1995年香港體院推行 攜手邁向精英計劃 把資助制度改為四級制 第一級項目是羽毛球 劍擊 賽艇 壁球 足球 游泳 乒乓球 網球和滑浪風帆 第二級則是獨木舟 單車 保齡球 三項鐵人 武術和帆船 1996年4月政府進行一項顧問研究 評估香港體院的未來策略和各項計劃的資助條件 並就資助和未來策略提出具體建議 包括建議資助項目的甄選準則 康體局於是訂定一套甄選準則以決定哪些項目在1997至1999年獲取為期兩年的資助 該段期間涵蓋1998年曼谷的亞運會 1997年4月康體局另闢一類項目稱為重點發展體育項目 Focus Sports 以取代先前的第一至四級項目 獲選為重點發展體育項目有12項 即羽毛球 單車 劍擊 體操 賽艇 壁球 游泳 乒乓球 田徑 三項鐵人 滑浪風帆和武術 其中一向最受歡迎的足球被放棄 由於失去精英計劃資助 在接下來數年缺乏有系統訓練的年青球員 導致球員青黃不接 足球水準直線下降 可見精英計劃對一個運動項目的影響 在首兩年資助期接近屆滿時 康體局修訂了重點發展體育項目的甄選準則 以決定何者可獲資助 選出13個重點發展體育項目 包括羽毛球 單車 劍擊 賽艇 壁球 游泳 乒乓球 網球 保齡球 田徑 滑浪風帆及武術 在13個體育項目中 保齡球首次被列入精英項目 網球則再次被列入精英項目 不過 體操卻未能入選 1999年成立一個由康體局 港協暨奧委會和民政事務局代表組成的特別專責小組檢討體育資助 重新訂定精英體育政策 他們制訂了一套計分制度作為新的甄選準則 以決定哪些項目可於2001至2005年接受精英資助 在13個原有的重點發展體育項目中 三項鐵人及網球這兩個項目均未能在2000年的檢討中入選 故此康體局給予兩年資助 2001至2003年 的寬限期 以便再作評估 釜山亞運會後 康體局在2002年完成了對所有奧運及亞運項目的定期檢討 三項鐵人 網球及其餘11個一直接受精英資助的體育項目均能符合準則 康體局因此保證在未來四年直至2007年會為所有13個體育項目提供精英資助 在這次檢討有兩個項目 騎術及空手道均達標準 但礙於財政預算所限及體育政策檢討的建議 兩個項目均須接受為期兩年的觀察 2011年2月 政府為配合體育學院重建後的設施改進需求 成立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 利用基金的投資回報 取代對香港體育學院的資助模式 為精英運動員提供更全面的支援 政府預算基金每年的投資回報為4 至5 即每年資助額逾3億元 較之前的資助按年上升1億元 並且不設資助上限 6 2011年4月起 精英體育項目包括 田徑 羽毛球 桌球 單車 劍擊 體操 空手道 賽艇 壁球 游泳 乒乓球 保齡球 三項鐵人 滑浪風帆和武術 2017年4月起 精英體育項目包括 田徑 羽毛球 桌球 單車 劍擊 體操 空手道 賽艇 七人欖球 帆船 滑冰 壁球 游泳 乒乓球 網球 保齡球 三項鐵人 滑浪風帆和武術 香港運動員基金 编辑 香港體育學院全景 香港運動員基金 英文 Hong Kong Athletes Fund 於1996年成立 以表揚香港運動員在阿特蘭大奧運會及傷殘人士奧運會所取得的成就 成立初期基金約有1 300萬港元 其中800萬元為香港政府撥款 餘款為公眾捐助 基金旨在為現役及退役運動員提供教育進修經費 退役運動員在進修時亦可以獲得生活資助 基金由香港體育學院負責管理 毅力十二愛心跑 编辑由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主辦的年度慈善籌款活動 1998年12月31日首次舉辦 活動於每年除夕日正午至元旦子夜以隊際接力長跑方式 在12小時內不停有一位隊員在香港體育學院跑道上跑步 所得款頂 悉數捐助協助長期病患者的再生會 由於香港體育學院為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項目的主要比賽場地 需要改建 毅力十二愛心跑在2006年12月31日舉辦後易地舉辦 是屆參加隊伍非常踴躍 有169支隊伍 逾1 600位跑手參賽 公共交通 编辑交通路線列表港鐵 東鐵綫 火炭站A出入口 步行5 10分鐘 巴士九龍新界巴士40X 烏溪沙站 葵涌邨48P 火炭駿洋邨 青龍頭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72 太和 長沙灣72A 大圍站 大埔工業邨80K 新翠 愉翠苑80M 穗禾苑 九龍塘站81K 新田圍 穗禾苑83K 黃泥頭 沙田市中心85 火炭 山尾街 九龍城碼頭85K 恆安 沙田站86 黃泥頭 美孚86S 錦英苑 沙田站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88K 顯徑 駿景園88X 火炭駿洋邨 藍田 平田 每日來回方向部分班次改經觀塘道 不經觀塘繞道280X 火炭 穗禾苑 尖沙咀東 麼地道 285 火炭駿洋邨 沙田市中心288B 水泉澳 禾輋邨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798 調景嶺站 火炭 駿洋邨 798X 將軍澳工業邨 火炭 駿洋邨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888 沙田馬場 沙田站 只限沙田馬場賽馬日服務過海隧道巴士900 白石角 灣仔 會展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停止服務989 火炭 駿洋邨 西灣河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專線小巴新界專線小巴28K 大埔墟站 沙田市中心28S 白石角 天賦海灣 新城市廣場65K 黃泥頭 火炭站811 穗禾苑 愉翠苑811A 華翠園 碧濤花園 碩門邨811B 耀安邨 火炭長瀝尾街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811P 駿景園 沙田第一城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參見 编辑香港體育 民政事務局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 烏溪沙青年新村註腳 编辑 體院委任新院長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8 04 15 銀禧體育中心的 銀禧 代表英女皇銀禧紀念基金會 香港體育學院喬遷標誌精英體育發展新里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7 10 13 香港體育學院 www hksi org hk 2017 08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9 03 英语 陳潤南 勞顯亮 文件揭政府暗合馬會借荊州 十年三變臉 體院用地不復返 香港01 2017 03 10 2017 06 10 撥70億建基金 推動體育發展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匯報 2011 02 24 外部链接 编辑香港體育學院網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毅力十二愛心跑 迎元旦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香港體育學院 amp oldid 7536168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