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小行星90377

賽德娜(英語:Sedna符號[7])為一顆外海王星天體小行星編號為90377。它於2003年11月14日由天文學家布朗加州理工學院)、特魯希略雙子星天文臺)及拉比諾維茨耶魯大學)共同發現,它被發現時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遠的大型天然天體。賽德娜目前距離太陽88天文單位[8],為海王星與太陽之間距離的3倍。在賽德娜大部分的公轉週期中,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比任何已知的矮行星候選都要遙遠。賽德娜是太陽系中颜色最紅的天體之一。它大部分由甲烷氮冰托林(Tholin)所構成。國際天文聯會目前並未將賽德娜視為矮行星,但是有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它應該是一顆矮行星[9][10][11][12][13]

賽德娜
哈伯太空望遠鏡於2004年拍攝到的賽德娜
发现[1]
發現者米高·E·布朗
乍德·特魯希略
大衛·拉比諾維茨
發現日期2003年11月14日
編號
MPC編號90377 Sedna
其它名稱2003 VB12
小行星分類外海王星天體
獨立天體[2]
軌道參數[2]
曆元 1990年9月26日 (JD 2 448 160.5)
遠日點937 天文單位
(1.402×1014 米)
近日點76.361 天文單位
(1.1423×1013米)
半長軸518.57 天文單位
(7.7576×1013米)
離心率0.855
軌道週期大約 4 404 480
(12 059.06 儒略年
平均軌道速度1.04 千米/秒
平近點角357.457°
軌道傾角11.934°
升交點黃經144.514°
近日點參數311.123°
物理特徵
大小(直徑)995 ± 80 千米[3]
質量≈1 × 1021公斤 [註 1]
平均密度2.0? /立方公分
表面重力0.4975 米/秒²
0.4975 千米/秒
恆星週期0.42 日(10 小時)
反照率0.32 ± 0.06 [3]
溫度≈12K
光譜類型(紅色)B-V=1.24; V-R=0.78 [4]
視星等21.1[5]
20.5 [6]
絕對星等(H)1.83 ± 0.05 [3]

賽德娜的公轉軌道是一個離心率較大的橢圓遠日點估計為937天文單位,所以它是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天體之一,比大部份的長週期彗星都還要遠[註 2]。賽德娜的公轉週期約為11,400年,近日點約為76天文單位,天文學家可以藉此推斷它的起源。小行星中心目前將賽德娜視為黃道離散天體,這類天體是因為海王星向外遷徙造成的引力擾動,从柯伊柏帶散射入高傾斜和高離心率的軌道內。但是這種分類已經引起爭議,因為賽德娜不曾接近海王星,所以海王星的引力擾動無法造成它的軌道如此橢圓。一些天文學家認為賽德娜是人類首度發現的首顆歐特雲天體[15],其他天文學家則認為賽德娜的橢圓軌道是一顆通過太陽系附近的恆星所造成的,它可能位在與诞生太陽的星團(一个疏散星團)之內,甚至有天文學家認為賽德娜是太陽從其他恆星系所捕捉到的天體。有些假說[16]認為賽德娜的軌道是海王星外天體存在的證據。共同發現賽德娜和矮行星鬩神星妊神星,和鸟神星的天文學家米高·E·布朗認為它是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外海王星天體中最重要的一顆,因為瞭解它的特殊公轉軌道可能可以得知太陽系的起源及早期的演化資訊[17]

發現 编辑

位於聖地牙哥東北部帕洛馬山天文臺塞繆爾·奧斯欽望遠鏡英语Samuel Oschin telescope(Samuel Oschin telescope)首次在2003年11月14日觀測到賽德娜,當時帕洛馬山天文臺正在搜尋黃道離散天體[18][19]。天文學家布朗加州理工學院)、特魯希略雙子星天文臺)及拉比諾維茨耶魯大學)在當天共同觀測到一個天體在超過3.1小時之內移動了4.6角分,顯示它的距離約為100天文單位。智利托洛洛山美洲際天文台在11月至12月進行的後續觀測及美國夏威夷州凱克天文台的觀測顯示它的公轉軌道非常接近橢圓。天文學家後來根據塞繆爾·奧斯欽望遠鏡拍攝的老舊照片及近地小行星追蹤拍攝的照片,辨認出賽德娜。天文學家得以更精確的計算出它的軌道及且傾斜角度[16]

米高·E·布朗在他的網站上說「我們發現的新天體是太陽系最遙遠也是最寒冷的一個,所以我們認為它適合用因努伊特神話中的海洋女神賽德娜來命名,傳說祂居住在北極海的深處[20]」。布朗也建議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未來在賽德娜公轉地區發現的天體都應該使用北極地區的神祇[20]。這個天體在獲得官方正式名稱之前被公開稱為賽德娜[21],當時它的臨時名稱為2003 VB12。小行星中心主任布萊恩·馬斯登認為這種行為違悖命名協議,一些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會員也可能投票反對[22]。但是後來並沒有任何天文學家反對這個名稱,也沒有其他名稱被提出,於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4年9月正式接受賽德娜這個名稱[23]。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也認為未來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可能可以允許天文學家在官方正式名稱確定之前先公佈天體名稱[21]

西班牙與美國其他地區(亞利桑那州)的天文臺也在幾天之內觀測到該天體。美國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當時也正在觀測這個區域,不過並沒有發現它。天文學家後來使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來觀測賽德娜,並計算出它的直徑上限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小於1,600公里)[24]

軌道特性 编辑

 
賽德娜的公轉軌道與太陽系其他天體的比較

賽德娜擁有離心率非常大的橢圓公轉軌道,它的近日點遠日點估計分別約為76天文單位及937天文單位[25],是天文學家觀測到的天體中近日點距離太陽最遙遠的一個[26]。賽德娜在天文學家發現它的時候正接近近日點,當時距離太陽為89.6天文單位[27],是人類觀測到距離太陽最遠的太陽系天體。鬩神星後來在距離太陽97天文單位的位置被天文學家發現,比發現賽德娜的位置更遠。有一些長週期彗星會運行到比賽德娜更遠的位置,不過因為太過黑暗而無法觀測(除非是在接近近日點的時候)。即使賽德娜在2076年抵達近日點,太陽仍然只是天空中一個非常明亮的恆星,只比滿月還要明亮100倍,而且因為太過遙遠,所以無法用肉眼觀測到圓盤面[28]

赛德娜的公轉周期約為11,400年[25],會在2075年末[29][2]至2076年中[6]之間通過近日點,而賽德娜也會在2114年追過鬩神星,成為距離太陽最遠的球狀天體[6]

根據法國尼斯蔚藍海岸天文臺(Observatoire de la Côte d'Azur)天文學家哈洛·F·李維森(Harold F. Levison)與阿勒山卓·摩比德里(Alessandro Morbidelli)的研究顯示,賽德娜目前軌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一顆恆星在太陽系形成後的1億年間曾近距離的通過(小於800天文單位)該天體附近,或一顆與太陽同時形成的恆星後來從太陽系分離出去所造成的[30]。他們也提出另一種解釋:賽德娜可能是在一顆質量為太陽20分之一的褐矮星附近所形成的,後來在褐矮星通過太陽系的時候被太陽所捕捉到。雖然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更低,但是卻可能更精確的解釋賽德娜的形成。

天文學家戈麥斯則提出另一種解釋,認為賽德娜受到一顆位於內奧爾特雲的未知行星所干擾。最近的模擬顯示賽德娜可能受到一顆位於2,000天文單位或更近的天體(質量與海王星相當)所擾動,或是一顆具有木星質量的天體(距離5,000天文單位),甚至是一顆位於1,000天文單位、質量類似地球的天體所影響[31]

小行星148209是另一顆擁有類似賽德娜軌道的天體,雖然它沒有那麼極端的軌道:它的近日點為44.3天文單位、遠日點則是394天文單位,軌道週期則是3,240年。它的軌道可能也跟賽德娜一樣受到類似的影響。

天文學家剛發現賽德娜時,認為它的自轉週期擁有相當長,介於20到50天之間[28]。天文學家推論這樣長的自轉週期是大型衛星引力拉扯所造成的,例如冥衛一,因此天文學家嘗試尋找它的衛星。但是根據哈伯太空望遠鏡於2004年3月作出的觀測結果,天文學家並未發現有衛星繞其公轉[32]。而多鏡面望遠鏡後續的觀測則顯示賽德娜的自轉週期約為10小時,符合賽德娜的大小應該具有的情況[33]

物理特徵 编辑

 
賽德娜的想像圖

賽德娜的絕對星等為1.8等[34]反照率估計為0.32[35],因此推断出賽德娜的直徑約為1,000公里[3][35][36]。當它在2003年被天文學家發現時,是人類自1930年發現冥王星以來在太陽系所發現的最明亮天體。賽德娜的發現者在2004年認為它的直徑上限為1,800公里[37],不過天文學家在2007年使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觀測賽德娜後,認為它的直徑上限在1,600公里以下[24]赫雪爾太空望遠鏡在2012年的觀測結果顯示賽德娜的直徑為995±80公里,比冥衛一還要小[3]。因為賽德娜沒有任何衛星[38],所以天文學家無法估計出它的質量,除非發射太空船來近距離探測它。假設它的密度與冥王星相當,為2.0公克/立方公分,那麼賽德娜的質量約為1 × 1021 千克。

托洛洛山美洲際天文台的觀測顯示賽德娜是太陽系中最紅的天體之一,颜色類似火星。雙子星天文臺的乍德·特魯希略及他的同事認為賽德娜呈現出的暗紅色是因為沉澱物或簡單有機化合物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所形成的托林覆蓋在表面的結果,就像在小行星佛拉斯上所發現的一樣[39]。賽德娜表面的物質與光譜相當均勻,可能是因為它距離太陽過於遙遠,很少受到其他天體的影響,所以不像飛龍星那樣暴露出內部構造[40]。賽德娜與兩顆非常遙遠的天體(小行星87269小行星308933)、半人馬小行星小行星5145的顏色相當,就像外側的傳統古柏帶天體一樣,表示它們都有相同的起源[41]。賽德娜表面的甲烷冰或水冰很少,與冥王星或冥衛一相異。

特魯希略及他的同事認為賽德娜的表面由60%甲烷冰及70%水冰所構成[42]。甲烷冰受到輻射照射後,托林得以在賽德娜的表面形成[43]。巴魯希及他的同事在比較賽德娜與土衛六之後,發現該天體擁有甲烷及氮氣的微弱譜線。根據這些觀測結果,他們認為賽德娜的表面由24%托林(類似土衛六)、7%無定形碳、26%甲醇冰與33%甲烷所組成[44][45]。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紅外線光度測量在2006年確認賽德娜的表面存在甲烷及水冰[43]。天文學家認為它的表面可能至少在短暫時間內有氮氣存在,所以它可能擁有大氣層。賽德娜表面的最高溫度在接近太陽的200年當中會超過35.6K(−237.6 °C),可以讓固態氮ɑ階段轉變成β階段,與土衛六相似。氮氣在35K的蒸氣壓是14微巴[45]。然而賽德娜的深紅色光譜斜率顯示有機化學高度集中在表面,微弱的甲烷譜線表示它表面的甲烷並不是新生成的。天文學家由此推斷賽德娜的表面太過寒冷,所以甲烷無法蒸發,然後像一樣落在表面上(類似土衛六,冥王星很可能也有這種情況)[43]。天文學家經由放射性過程產生的內部加熱現象,認為賽德娜的地表下可能擁有液態水構成的海洋[46]。業餘天文學家可以使用先進的電腦軟體及長時間的曝光攝影來搜尋賽德娜[47]

族群 编辑

 
藝術家所想像的塞德娜地平線,可以見到銀河、太陽、心宿二角宿一

除非這次發現只是僥倖,否則天文學家很可能偵測到其他類似塞德娜這樣軌道為高度橢圓的天體,天文學家估計還有40至120個這類天體存在塞德娜運行的區域內[16][35]小行星148209的公轉軌道類似塞德娜,近日點為44.3天文單位,遠日點為394天文單位,公轉週期為3,240年,其形成的過程可能跟塞德娜相同[30]

天文學家提出每一個解釋塞德娜橢圓軌道的機制都明確顯示出這樣天體結構及力學模式。如果海王星外天體存在,所有類似的天體都會有相當的近日點(約80天文單位)。如果塞德娜是從另一個旋轉方向與太陽相同的恆星系所捕獲的話,這樣的天體都會有低傾斜角,半長軸為100至500天文單位。如果它是從另一個旋轉方向與太陽相反的恆星系所捕獲的話,將會形成兩個群體,一個會有低傾斜角的軌道,另一個則有高傾斜角的軌道。恆星的重力將會導致天體近日點及傾斜角分散開來,角度及數量都是相異的[48]

天文學家從這類天體獲取的大量數據可以決定哪一種情況比較有可能發生。布朗在2006年說「我稱塞德娜為早期太陽系的化石紀錄。最後,當其他化石紀錄被發現後,塞德娜將會幫助我們了解太陽如何形成及太陽形成時有多少恆星曾經接近過」[17]。布朗在2007年至2008年間進行一次觀測,試圖尋找塞德娜這類天體的其他成員。這次觀測將範圍延伸到1,000天文單位,並發現大型外海王星天體小行星225088,但是沒有觀測到任何類似塞德娜的天體[49]。後續新的電腦摹擬資料顯示類似塞德娜的天體約有40個可能出現在這個區域[49]

起源 编辑

 
哈伯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賽德娜

天文學家布朗在公佈發現賽德娜消息的論文中將賽德娜視為人類首次觀測到的奧爾特雲天體。奧爾特雲是包圍著太陽系的球體雲團,佈滿不少彗星,距離太陽約一光年。賽德娜的近日點為76天文單位,所以不像黃道離散天體的軌道會受到海王星引力的影響[16]。因為它比其他假設的奧爾特雲天體還要接近太陽,軌道傾角與行星及古柏帶約成一直線,所以他們將賽德娜視為「內奧爾特雲天體」,位於古柏帶及奧爾特雲之間的區域[18][19]

如果賽德娜是在目前所在區域內形成的話,太陽的原行星盤至少延伸至75天文單位的地區[50]。賽德娜原本的公轉軌道必定是圓形的,除非它是藉由其他小型天體吸積而成的,但是因為原行星之間巨大的相對速度相當不一致,所以這種情況不大可能發生。賽德娜必定是受到其他天體的引力交互作用[51],然後才進入目前的橢圓軌道。布朗、拉比諾維茨及其同事在最早的論文中這個天體有3種可能:一顆未發現且位於古柏帶外側的行星、一顆通過太陽附近的恆星或一顆在太陽形成時,與它融合在一起的年輕恆星[16]

米高·布朗及其團隊偏好的假說認為一顆出現在形成太陽的星團的恆星讓賽德娜進入目前的橢圓軌道。他們認為它的遠日點約1,000天文單位,比其他長周期彗星都還要近,所以一顆通過太陽附近的恆星無法影響其軌道。布朗認為最佳解釋是:太陽形成的疏散星團也生成其他幾顆恆星,它們後來分開時影響到賽德娜的公轉軌道[16][52][53][30]。阿勒山卓·摩比德里(Alessandro Morbidelli)及史考特·J·肯楊後來進一步修正這個假說[30][54]。裘洛·佛南德茲及Adrian Brunini認為疏散星團中一些年輕恆星多次近距離接近太陽會造成許多公轉軌道類似賽德娜的天體[16]。根據法國尼斯蔚藍海岸天文臺(Observatoire de la Côte d'Azur)天文學家摩比德里及哈洛·F·李维森(Harold F. Levison)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賽德娜的公轉軌道最有可能是一顆恆星在太陽系形成後的1億年間以不到800天文單位的距離通過賽德娜所引起的[30][55]

許多天文學家(包括戈麥斯及帕特克·莱卡维卡)經由幾種不同的模式來描述海王星外天體假說。一種假設認為賽德娜的軌道受到一顆位於內奧爾特雲的未知行星所擾動。最近的電腦模擬顯示賽德娜可能受到一顆位於2,000天文單位(或更近)的天體(質量與海王星相當)擾動,或一顆木星質量的天體(距離5,000天文單位),甚至是一顆位於1,000天文單位,質量類似地球的天體[53][56]。帕特克·莱卡维卡的電腦模擬認為賽德娜的軌道是由一顆大小類似地球的天體所引起的,海王星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將它彈射出去,所以目前它繞著80至170天文單位的狹長軌道公轉[57]。米高·布朗的巡天計畫並未在100天文單位內的區域發現任何大小類似地球的天體,但是這樣的天體可能在內奧爾特雲形成後被拋離太陽系內[48]

另一假設認為賽德娜的軌道是一顆巨大且遙遠的(距離幾千天文單位)太陽伴星所造成的,涅墨西斯星是可能存在的太陽伴星其中之一。涅墨西斯星是一顆暗淡的恆星,可能是地球數次週期性的生物集群滅絕月球撞擊事件及許多長周期彗星公轉軌道的主因[56][58]。然而並沒有涅墨西斯星存在的直接證據,許多證據(例如撞擊坑計數)都質疑它的存在[59][60]。約翰·馬泰塞(John J. Matese)及丹尼爾·懷特米爾(Daniel P. Whitmire)這兩位長期支持遙遠太陽伴星存在的學者認為一顆位於7,850天文單位,質量為木星5倍的天體可以導致天體擁有類似賽德娜的公轉軌道[61]。摩比德里及肯楊也提出另一種看法:賽德娜可能是在另一個恆星系(特別是質量比太陽小20倍的棕矮星)附近形成的,後來它在通過太陽系附近的時候被太陽所捕捉到[30][54]

分類 编辑

 地球月球冥卫一CharonNixNixKerberosKerberosStyxStyxHydraHydraPlutoPlutoDysnomiaDysnomiaErisErisNamakaNamakaHi'iakaHi'iakaHaumeaHaumeaMakemakeMakemakeMK2MK2XiangliuXiangliuGonggongGonggongWeywotWeywotQuaoarQuaoarSednaSednaVanthVanthOrcusOrcusActaeaActaeaSalaciaSalacia2002 MS42002 MS4
比較藝術化的冥王星、阋神星妊神星鳥神星共工星创神星賽德娜亡神星小行星1203472002 MS4、和與地球一起的月球

小行星中心將賽德娜視為一顆黃道離散天體,但是這種分類有許多問題存在。許多天文學家認為賽德娜與一些其他少數天體(例如小行星148209)應該歸類為一種新的天體類型,稱為延伸黃道離散天體(E-SDO)[62]、分離天體[63]、遙遠分離天體(DDO)[31]或離散-延伸黃道天體(根據黃道巡天計畫的正式分類[64])。

發現賽德娜也讓天文學家重新面對一個問題:“怎麼樣的天體可以被視為是一顆行星”。2004年3月15日的一篇大眾媒體文章這樣報導賽德娜的消息:「發現第10顆行星」。後來國際天文聯合會在2006年8月24日所決議的行星定義解決這個問題,認為行星必須清除鄰近的小天體。天文學家目前估計賽德娜的史藤-李文森參數介於冥王星的8×10−5至6×10−3之間[註 3],因此即使尚未在它的周圍發現其他天體,也無法認為賽德娜可以清除鄰近的小天體。天文學家懷疑賽德娜是否達到流體靜力平衡(Hydrostatic equilibrium),但仍然無法確定[65]。如果它真的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話,將會被視為是矮行星的候選天體。

探測 编辑

賽德娜將在2075年至2076年間通過近日點,在接近太陽期間將是人類探測該天體的最佳時機,因為它下一次通過近日點將發生在12,000年後。雖然美國太空總署將賽德娜名列太陽系探測網站[66],但是目前並未考慮任何探測計畫[67]

据计算,在2033年5月6日和2046年6月23日发射探测器,使用木星重力助推可以在24.5年后对塞德纳进行一次飞掠任务。当太空船到达时,塞德纳距离太阳77.27或76.43 AU。

註釋 编辑

  1. ^ 假設賽德娜直徑約1,000公里,密度與冥王星相當(2.0/立方公分)。
  2. ^ 直到2012年為止, 賽德娜距離太陽為87天文單位[8][14][5]鬩神星正逐漸接近近日點,而賽德娜會在2075年末至2076年中之間通過近日點[6],賽德娜會在2114年追過鬩神星,但是2007 OR10會在2045年同時追過鬩神星與賽德娜[6]
  3. ^ 史藤-李文森參數 (使用不準確的最高估計質量) = (7×1021) / (5.9736×1024)^2 / 12,059年 = 1.14×10−10
    (賽德娜: 1.14×10−10) / (冥王星: 1.95×10−8) = 5.8×10−3

參考資料 编辑

  1. ^ Discovery Circumstances: Numbered Minor Planets (90001)-(95000).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200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4). 
  2. ^ 2.0 2.1 2.2 Buie, Marc W. Orbit Fit and Astrometric record for 90377. 黃道巡天計畫. 2007-08-13 [2006-01-17]. (原始内容于2014-04-29). 
  3. ^ 3.0 3.1 3.2 3.3 3.4 A. Pál, C. Kiss, T. G. Müller, P. Santos-Sanz, E. Vilenius, N. Szalai, M. Mommert, E. Lellouch, M. Rengel, P. Hartogh, S. Protopapa, J. Stansberry, J.-L. Ortiz, R. Duffard, A. Thirouin, F. Henry, A. Delsanti. “TNOs are Cool”: A survey of the trans-Neptunian region.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12-05-01, 541 [2018-04-02]. ISSN 0004-6361. doi:10.1051/0004-6361/201218874 (英语). 
  4. ^ Tegler, Stephen C. . 2006-01-26 [2006-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1). 
  5. ^ 5.0 5.1 .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Pisa, Italy. [201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4). 
  6. ^ 6.0 6.1 6.2 6.3 6.4 Horizons Output for Sedna 2076/2114. [2007-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4).  Horiz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U+2BF2 ⯲. David Faulks (2016) 'Eris and Sedna Symbols,' L2/16-173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code Technical Committee Document Register.
  8. ^ 8.0 8.1 AstDys (90377) Sedna Ephemerides.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Pisa, Italy. [2011-05-05]. (原始内容于2012-03-27). 
  9. ^ Barucci; et al. (90377) Sedna: Investigation of surface compositional variation.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10, 140: 6. 
  10. ^ Rabinowitz, Schaefer, Tourtellotte, 2011. "SMARTS Studie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Dwarf Plane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 43
  11. ^ Malhotra, 2010. "On the Importance of a Few Dwarf Plane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 41
  12. ^ Tancredi, G.; Favre, S. Which are the dwarfs in the solar system? (PDF). Asteroids, Comets, Meteors. 2008 [2011-01-05]. (原始内容 (PDF)于2016-06-03). 
  13. ^ Michael E. Brown.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1-09-23 [201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8). 
  14. ^ 目前鬩神星距離太陽比賽德娜更遠,為96.6天文單位。
  15. ^ Discovery of a candidate inner Oort cloud planetoid (PDF). Mike Brown. 2004-08-10 [2012-07-18]. (原始内容 (PDF)于2007-10-26).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Mike Brown, David Rabinowitz, Chad Trujillo. Discovery of a Candidate Inner Oort Cloud Planetoid.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4, 617 (1): 645–649. Bibcode:2004ApJ...617..645B. arXiv:astro-ph/0404456 . doi:10.1086/422095. 
  17. ^ 17.0 17.1 Cal Fussman. The Man Who Finds Planets. Discover. 2006 [2010-05-22]. (原始内容于2010-06-16). 
  18. ^ 18.0 18.1 Jewitt, David, Morbidelli, Alessandro, & Rauer, Heike. (2007). Trans-Neptunian Objects and Comets: Saas-Fee Advanced Course 35. Swiss Society for Astrophysics and Astronomy. Berlin: Springer. ISBN 978-3-540-71957-1. Page 86.
  19. ^ 19.0 19.1 Lykawka, Patryk Sofia & Mukai, Tadashi. (2007). Dynamical classification of trans-neptunian objects: Probing their origin, evolution, and interrelation. Icarus Volume 189, Issue 1, July , Pages 213-232. doi:10.1016/j.icarus.2007.01.001.
  20. ^ 20.0 20.1 Brown, Mike. Sedna. Caltech. [2010-07-20]. (原始内容于2010-07-25). 
  21. ^ 21.0 21.1 MPEC 2004-S73 : Editorial Notice.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2004 [2010-07-18]. (原始内容于2012-03-20). 
  22. ^ Walker, Duncan. How do planets get their names?. BBC News. 2004-03-16 [2010-05-22]. (原始内容于2006-12-19). 
  23. ^ MPC 52733 (PDF). Minor Planet Center. 2004 [2010-08-30]. (原始内容 (PDF)于2011-07-25). 
  24. ^ 24.0 24.1 Stansberry, John; Will Grundy, Mike Brown, Dale Cruikshank, John Spencer, David Trilling, Jean-Luc Margo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Kuiper Belt and Centaur Objects: Constraints from Spitzer Space Telescope. University of Arizona, Lowell Observator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rnell University. 2007 [2009-03-17]. (原始内容于2016-10-09). 
  25. ^ 25.0 25.1 JPL Horizons On-Line Ephemeris System output. Barycentric Osculating Orbital Elements for 90377 Sedna (2003 VB12). [2011-04-30]. (原始内容于2015-09-12).  (Solution using the Solar System Center of mass#Barycenter in astrophysics and astronomy and Barycentric coordinates. Select Ephemeris Type:Elements and Center:@0) (saved Horizons output file 2011-Feb-04)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2-11-19.
  26. ^ Chadwick A. Trujillo, M. E. Brown, D. L. Rabinowitz; Brown; Rabinowitz. The Surface of Sedna in the Near-infrared.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7, 39: 510. Bibcode:2007DPS....39.4906T. 
  27. ^ .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Pisa, Italy. [2008-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28. ^ 28.0 28.1 Hubble Observes Planetoid Sedna, Mystery Deepens; Long View from a Lonely Planet. Hubblesite, STScI-2004-14. 2004 [2010-07-21]. (原始内容于2010-04-23). 
  29. ^ Lowell DES 近日點時間 = 2000.0 + (2479283.2278 − 2451545.0)/365.25 = 2075.9431 = (2076-1-1 - 20.7768 日) = 2075-12-11 (Julian Date Conver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7-07-15.)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Morbidelli, Alessandro; Harold F. Levison. Scenarios for the Origin of the Orbits of the Trans-Neptunian Objects 2000 CR105 and 2003 VB12 (Sedna).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4,. 128: 2564–2576. doi:10.1086/424617.  (Original Prepri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 ^ 31.0 31.1 Gomes, Rodney S.; John J. Matese, and Jack J. Lissauer. A distant planetary-mass solar companion may have produced distant detached objects. Icarus. 2006, 184: 589–601 [2009-08-22]. doi:10.1016/j.icarus.2006.05.026. (原始内容于2007-10-12). 
  32. ^ Hubble Observes Planetoid Sedna, Mystery Deepens. Hubblesite, STScI-2004-14. 2004 [2010-08-30]. (原始内容于2011-06-10). 
  33. ^ Gaudi, B. Scott; Krzysztof Z. Stanek, Joel D. Hartman, Matthew J. Holman, Brian A. McLeod (CfA). On the Rotation Period of (90377) Sedna. Astrophys.J. 2005, 629: L49–L52 [2009-08-22]. doi:10.1086/444355. (原始内容于2016-06-13). 
  34. ^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90377 Sedna (2003 VB12). 2010-01-05 [2008-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5). 
  35. ^ 35.0 35.1 35.2 Michael E. Brown. The largest Kuiper belt objects. M. Antonietta Barucci, Hermann Boehnhardt, Dale P. Cruikshank (编).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Neptune (pdf).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 335–345 [2009-08-22]. ISBN 0-8165-2755-5. (原始内容 (PDF)于2012-11-13). 
  36. ^ D. L. Rabinowitz; K. M. Barkume, M. E. Brown, H. G. Roe, M. Schwartz, S. W. Tourtellotte, C. A. Trujillo. Photometric Observations Constraining the Size, Shape, and Albedo of 2003 EL61, a Rapidly Rotating, Pluto-Sized Object in the Kuiper Belt.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preprint on arXiv). 2006, 639 (2): 1238–1251. doi:10.1086/499575. 
  37. ^ W. M. Grundy, K. S. Noll, D. C. Stephens. Diverse Albedos of Small Trans-Neptunian Objects. Lowell Observatory, 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 [2007-03-26]. (原始内容于2015-03-19). 
  38. ^ Sedna has no moon say astronomers. 2004-04-14 [2012-07-31]. (原始内容于2006-02-13). 
  39. ^ McKee, Maggie. Distant planetoid Sedna gives up more secrets. NewScientist.com news service. 2005 [2005-03-05]. (原始内容于2008-09-30). 
  40. ^ Alexander, Amir. .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05-04-18 [2006-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06). 
  41. ^ Sheppard, Scott S. The colors of extreme outer Solar System object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10, 139 (4): 1394–1405. Bibcode:2010AJ....139.1394S. arXiv:1001.3674 . doi:10.1088/0004-6256/139/4/1394. 
  42. ^ Trujillo, Chadwick A.; Brown, Michael E.; Rabinowitz, David L.; Geballe, Thomas R. (2005). "Near‐Infrared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Two Intrinsically Brightest Minor Planets: (90377) Sedna and (90482) Orcu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627 (2): 1057–1065. arXiv:astro-ph/050428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ibcode 2005ApJ...627.1057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oi:10.1086/430337.
  43. ^ 43.0 43.1 43.2 J. P. Emery; C. M. Dalle Ore; D. P. Cruikshank; et al. (PD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7, 406 (1): 395–398. Bibcode:2007A&A...466..395E. doi:10.1051/0004-6361:200670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6-09). 
  44. ^ Barucci, M. A.; D. P. Cruikshank, E. Dotto, F. Merlin, F. Poulet, C. Dalle Ore, S. Fornasier and C. de Bergh. Is Sedna another Triton?.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5, 439: L1–L4. doi:10.1051/0004-6361:200500144. 
  45. ^ 45.0 45.1 M. A. Barucci; D. P. Cruikshank; E. Dotto; et al. Is Sedna another Triton?.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5, 439 (2): L1–L4. Bibcode:2005A&A...439L...1B. doi:10.1051/0004-6361:200500144. 
  46. ^ Hussmann, H.; Sohl, Frank; Spohn, Tilman (November 2006)"Subsurface oceans and deep interiors of medium-sized outer planet satellites and large trans-neptunian objects". Icarus 185 (1): 258–273. Bibcode 2006Icar..185..258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oi:10.1016/j.icarus.2006.06.0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7. ^ RickJ. 1.5 hour exposure of Sedna (apmag 21) and UGC 2712 (apmag 17). Bad Astronomy and Universe Today Forum. [2009-08-01]. (原始内容于2021-03-03). 
  48. ^ 48.0 48.1 Megan Schwamb. (PDF). Cal Tech. 2007 [2010-08-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5-12). 
  49. ^ 49.0 49.1 Schwamb, Megan E.; Brown, Michael E.; Rabinowitz, David L. A Search for Distant Solar System Bodies in the Region of Sedna.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09, 694 (1): L45–L48. Bibcode:2009ApJ...694L..45S. arXiv:0901.4173 . doi:10.1088/0004-637X/694/1/L45. 
  50. ^ S. Alan Stern. Regarding the accretion of 2003 VB12 (Sedna) and like bodies in distant heliocentric orbit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5, 129 (1): 526–529 [2010-08-05]. Bibcode:2005AJ....129..526S. arXiv:astro-ph/0404525 . doi:10.1086/426558. 
  51. ^ Scott S. Sheppard, D. Jewitt. Small Bodies in the Outer Solar System (PDF). Frank N. Bash Symposiu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05 [2008-03-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8-04). 
  52. ^ Mike Brown. Sedna and the birth of the solar system.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Meeting 205). 2004, 36 (127.04): 1553. Bibcode:2004AAS...20512704B. 
  53. ^ 53.0 53.1 .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10-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25). 
  54. ^ 54.0 54.1 Scott J. Kenyon, Benjamin C. Bromley. Stellar encounters as the origin of distant Solar System objects in highly eccentric orbits. Nature. 2004-12-02, 432 (7017): 598–602. Bibcode:2004Natur.432..598K. PMID 15577903. arXiv:astro-ph/0412030 . doi:10.1038/nature03136. 
  55. ^ The Challenge of Sedna.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2009-03-26]. (原始内容于2012-08-25). 
  56. ^ 56.0 56.1 Rodney S. Gomes, John J. Matese, and Jack J. Lissauer. A distant planetary-mass solar companion may have produced distant detached objects. Icarus. 2006, 184 (2): 589–601. Bibcode:2006Icar..184..589G. doi:10.1016/j.icarus.2006.05.026. 
  57. ^ P. S. Lykawka and T. Mukai. An Outer Planet Beyond Pluto and the Origin of the Trans-Neptunian Belt Architectur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8, 135 (4): 1161. Bibcode:2008AJ....135.1161L. arXiv:0712.2198 . doi:10.1088/0004-6256/135/4/1161. 
  58. ^ Staff. . SpaceDaily. 2006-04-25 [200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7). 
  59. ^ J. G. Hills. Dynamical constraints on the mass and perihelion distance of Nemesis and the stability of its orbit. Nature. 1984, 311 (5987): 636–638. Bibcode:1984Natur.311..636H. doi:10.1038/311636a0. 
  60. ^ Nemesis is a myth. Max Planck Institute. 2011 [2011-08-11]. (原始内容于2021-02-12). 
  61. ^ John J. Matese, Daniel P. Whitmire and Jack J. Lissauer. . Earth, Moon, and Planets. 2006, 97 (3–4): 459–470 [2010-08-17]. Bibcode:2005EM&P...97..459M. doi:10.1007/s11038-006-907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6). 
  62. ^ Evidence for an Extended Scattered Disk?. [2009-08-22]. (原始内容于2012-02-04). 
  63. ^ Jewitt, D., A. Delsanti,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The Planets in Solar System Update : Topical and Timely Reviews in Solar System Sciences , Springer-Praxis Ed., ISBN 978-3-540-26056-1 (2006)
  64. ^ Elliot, J. L., S. D. Kern, K. B. Clancy, A. A. S. Gulbis, R. L. Millis, M. W. Buie, L. H. Wasserman, E. I. Chiang, A. B. Jordan, D. E. Trilling, and K. J. Meech The Deep Ecliptic Survey: A Search for Kuiper Belt Objects and Centaurs. II. Dynamical Classification, the Kuiper Belt Plane, and the Core Population.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29 (2006), pp. prepri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6-08-23..
  65. ^ Brown, Michael E.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200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29). 
  66. ^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Multimedia: Gallery. NASA. [2010-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9). 
  67. ^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Missions to Dwarf Planets. NASA. [2010-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9). 

外部連結 编辑

  • 美國太空總署有關賽德娜的網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包括天文學家發現賽德娜的照片)
  • 米高·布朗有關賽德娜的網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每日一天文圖(2004年6月4日)–藝術家想像的賽德娜天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ttp://www.boulder.swri.edu/~hal/CR105.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阿勒山卓·摩比德里與哈洛·F·李維森的相關文章
  • MPEC 2004-S73: 有關賽德娜名稱的評論
  • 遙遠的天體可能保有地球過去的秘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哈伯望遠鏡在2004年4月14日所公佈的照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軌道模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噴氣推進實驗室中的相關數據 / 位置推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關於賽德娜被發現的新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paceDaily)2006年4月25日


前一小行星:
(90376)小行星90376
小行星列表 後一小行星:
(90378)小行星90378

小行星90377, 賽德娜, 英語, sedna, 符號, 為一顆外海王星天體, 小行星編號為90377, 它於2003年11月14日由天文學家布朗, 加州理工學院, 特魯希略, 雙子星天文臺, 及拉比諾維茨, 耶魯大學, 共同發現, 它被發現時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遠的大型天然天體, 賽德娜目前距離太陽88天文單位, 為海王星與太陽之間距離的3倍, 在賽德娜大部分的公轉週期中, 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比任何已知的矮行星候選都要遙遠, 賽德娜是太陽系中颜色最紅的天體之一, 它大部分由水, 甲烷, 氮冰及托林, tholi. 賽德娜 英語 Sedna 符號 7 為一顆外海王星天體 小行星編號為90377 它於2003年11月14日由天文學家布朗 加州理工學院 特魯希略 雙子星天文臺 及拉比諾維茨 耶魯大學 共同發現 它被發現時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遠的大型天然天體 賽德娜目前距離太陽88天文單位 8 為海王星與太陽之間距離的3倍 在賽德娜大部分的公轉週期中 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比任何已知的矮行星候選都要遙遠 賽德娜是太陽系中颜色最紅的天體之一 它大部分由水 甲烷 氮冰及托林 Tholin 所構成 國際天文聯會目前並未將賽德娜視為矮行星 但是有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它應該是一顆矮行星 9 10 11 12 13 賽德娜哈伯太空望遠鏡於2004年拍攝到的賽德娜发现 1 發現者米高 E 布朗 乍德 特魯希略 大衛 拉比諾維茨發現日期2003年11月14日編號MPC編號90377 Sedna其它名稱2003 VB12小行星分類外海王星天體獨立天體 2 軌道參數 2 曆元 1990年9月26日 JD 2 448 160 5 遠日點937 天文單位 1 402 1014 米 近日點76 361 天文單位 1 1423 1013米 半長軸518 57 天文單位 7 7576 1013米 離心率0 855軌道週期大約 4 404 480 日 12 059 06 儒略年 平均軌道速度1 04 千米 秒平近點角357 457 軌道傾角11 934 升交點黃經144 514 近日點參數311 123 物理特徵大小 直徑 995 80 千米 3 質量 1 1021公斤 註 1 平均密度2 0 克 立方公分表面重力0 4975 米 秒 逃逸速度0 4975 千米 秒恆星週期0 42 日 10 小時 1反照率0 32 0 06 3 溫度 12K光譜類型 紅色 B V 1 24 V R 0 78 4 視星等21 1 5 20 5 6 絕對星等 H 1 83 0 05 3 賽德娜的公轉軌道是一個離心率較大的橢圓 遠日點估計為937天文單位 所以它是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天體之一 比大部份的長週期彗星都還要遠 註 2 賽德娜的公轉週期約為11 400年 近日點約為76天文單位 天文學家可以藉此推斷它的起源 小行星中心目前將賽德娜視為黃道離散天體 這類天體是因為海王星向外遷徙造成的引力擾動 从柯伊柏帶散射入高傾斜和高離心率的軌道內 但是這種分類已經引起爭議 因為賽德娜不曾接近海王星 所以海王星的引力擾動無法造成它的軌道如此橢圓 一些天文學家認為賽德娜是人類首度發現的首顆歐特雲天體 15 其他天文學家則認為賽德娜的橢圓軌道是一顆通過太陽系附近的恆星所造成的 它可能位在與诞生太陽的星團 一个疏散星團 之內 甚至有天文學家認為賽德娜是太陽從其他恆星系所捕捉到的天體 有些假說 16 認為賽德娜的軌道是海王星外天體存在的證據 共同發現賽德娜和矮行星鬩神星 妊神星 和鸟神星的天文學家米高 E 布朗認為它是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外海王星天體中最重要的一顆 因為瞭解它的特殊公轉軌道可能可以得知太陽系的起源及早期的演化資訊 17 目录 1 發現 2 軌道特性 3 物理特徵 4 族群 5 起源 6 分類 7 探測 8 註釋 9 參考資料 10 外部連結發現 编辑位於聖地牙哥東北部帕洛馬山天文臺的塞繆爾 奧斯欽望遠鏡 英语 Samuel Oschin telescope Samuel Oschin telescope 首次在2003年11月14日觀測到賽德娜 當時帕洛馬山天文臺正在搜尋黃道離散天體 18 19 天文學家布朗 加州理工學院 特魯希略 雙子星天文臺 及拉比諾維茨 耶魯大學 在當天共同觀測到一個天體在超過3 1小時之內移動了4 6角分 顯示它的距離約為100天文單位 智利托洛洛山美洲際天文台在11月至12月進行的後續觀測及美國夏威夷州的凱克天文台的觀測顯示它的公轉軌道非常接近橢圓 天文學家後來根據塞繆爾 奧斯欽望遠鏡拍攝的老舊照片及近地小行星追蹤拍攝的照片 辨認出賽德娜 天文學家得以更精確的計算出它的軌道及且傾斜角度 16 米高 E 布朗在他的網站上說 我們發現的新天體是太陽系最遙遠也是最寒冷的一個 所以我們認為它適合用因努伊特神話中的海洋女神賽德娜來命名 傳說祂居住在北極海的深處 20 布朗也建議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未來在賽德娜公轉地區發現的天體都應該使用北極地區的神祇 20 這個天體在獲得官方正式名稱之前被公開稱為賽德娜 21 當時它的臨時名稱為2003 VB12 小行星中心主任布萊恩 馬斯登認為這種行為違悖命名協議 一些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會員也可能投票反對 22 但是後來並沒有任何天文學家反對這個名稱 也沒有其他名稱被提出 於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4年9月正式接受賽德娜這個名稱 23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也認為未來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 可能可以允許天文學家在官方正式名稱確定之前先公佈天體名稱 21 西班牙與美國其他地區 亞利桑那州 的天文臺也在幾天之內觀測到該天體 美國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當時也正在觀測這個區域 不過並沒有發現它 天文學家後來使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來觀測賽德娜 並計算出它的直徑上限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 小於1 600公里 24 軌道特性 编辑 nbsp 賽德娜的公轉軌道與太陽系其他天體的比較賽德娜擁有離心率非常大的橢圓公轉軌道 它的近日點及遠日點估計分別約為76天文單位及937天文單位 25 是天文學家觀測到的天體中近日點距離太陽最遙遠的一個 26 賽德娜在天文學家發現它的時候正接近近日點 當時距離太陽為89 6天文單位 27 是人類觀測到距離太陽最遠的太陽系天體 鬩神星後來在距離太陽97天文單位的位置被天文學家發現 比發現賽德娜的位置更遠 有一些長週期彗星會運行到比賽德娜更遠的位置 不過因為太過黑暗而無法觀測 除非是在接近近日點的時候 即使賽德娜在2076年抵達近日點 太陽仍然只是天空中一個非常明亮的恆星 只比滿月還要明亮100倍 而且因為太過遙遠 所以無法用肉眼觀測到圓盤面 28 赛德娜的公轉周期約為11 400年 25 會在2075年末 29 2 至2076年中 6 之間通過近日點 而賽德娜也會在2114年追過鬩神星 成為距離太陽最遠的球狀天體 6 根據法國尼斯蔚藍海岸天文臺 Observatoire de la Cote d Azur 天文學家哈洛 F 李維森 Harold F Levison 與阿勒山卓 摩比德里 Alessandro Morbidelli 的研究顯示 賽德娜目前軌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一顆恆星在太陽系形成後的1億年間曾近距離的通過 小於800天文單位 該天體附近 或一顆與太陽同時形成的恆星後來從太陽系分離出去所造成的 30 他們也提出另一種解釋 賽德娜可能是在一顆質量為太陽20分之一的褐矮星附近所形成的 後來在褐矮星通過太陽系的時候被太陽所捕捉到 雖然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更低 但是卻可能更精確的解釋賽德娜的形成 天文學家戈麥斯則提出另一種解釋 認為賽德娜受到一顆位於內奧爾特雲的未知行星所干擾 最近的模擬顯示賽德娜可能受到一顆位於2 000天文單位或更近的天體 質量與海王星相當 所擾動 或是一顆具有木星質量的天體 距離5 000天文單位 甚至是一顆位於1 000天文單位 質量類似地球的天體所影響 31 小行星148209是另一顆擁有類似賽德娜軌道的天體 雖然它沒有那麼極端的軌道 它的近日點為44 3天文單位 遠日點則是394天文單位 軌道週期則是3 240年 它的軌道可能也跟賽德娜一樣受到類似的影響 天文學家剛發現賽德娜時 認為它的自轉週期擁有相當長 介於20到50天之間 28 天文學家推論這樣長的自轉週期是大型衛星引力拉扯所造成的 例如冥衛一 因此天文學家嘗試尋找它的衛星 但是根據哈伯太空望遠鏡於2004年3月作出的觀測結果 天文學家並未發現有衛星繞其公轉 32 而多鏡面望遠鏡後續的觀測則顯示賽德娜的自轉週期約為10小時 符合賽德娜的大小應該具有的情況 33 物理特徵 编辑 nbsp 賽德娜的想像圖賽德娜的絕對星等為1 8等 34 反照率估計為0 32 35 因此推断出賽德娜的直徑約為1 000公里 3 35 36 當它在2003年被天文學家發現時 是人類自1930年發現冥王星以來在太陽系所發現的最明亮天體 賽德娜的發現者在2004年認為它的直徑上限為1 800公里 37 不過天文學家在2007年使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觀測賽德娜後 認為它的直徑上限在1 600公里以下 24 赫雪爾太空望遠鏡在2012年的觀測結果顯示賽德娜的直徑為995 80公里 比冥衛一還要小 3 因為賽德娜沒有任何衛星 38 所以天文學家無法估計出它的質量 除非發射太空船來近距離探測它 假設它的密度與冥王星相當 為2 0公克 立方公分 那麼賽德娜的質量約為1 1021 千克 托洛洛山美洲際天文台的觀測顯示賽德娜是太陽系中最紅的天體之一 颜色類似火星 雙子星天文臺的乍德 特魯希略及他的同事認為賽德娜呈現出的暗紅色是因為烴沉澱物或簡單有機化合物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所形成的托林覆蓋在表面的結果 就像在小行星佛拉斯上所發現的一樣 39 賽德娜表面的物質與光譜相當均勻 可能是因為它距離太陽過於遙遠 很少受到其他天體的影響 所以不像飛龍星那樣暴露出內部構造 40 賽德娜與兩顆非常遙遠的天體 小行星87269及小行星308933 半人馬小行星小行星5145的顏色相當 就像外側的傳統古柏帶天體一樣 表示它們都有相同的起源 41 賽德娜表面的甲烷冰或水冰很少 與冥王星或冥衛一相異 特魯希略及他的同事認為賽德娜的表面由60 甲烷冰及70 水冰所構成 42 甲烷冰受到輻射照射後 托林得以在賽德娜的表面形成 43 巴魯希及他的同事在比較賽德娜與土衛六之後 發現該天體擁有甲烷及氮氣的微弱譜線 根據這些觀測結果 他們認為賽德娜的表面由24 托林 類似土衛六 7 無定形碳 26 甲醇冰與33 甲烷所組成 44 45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紅外線光度測量在2006年確認賽德娜的表面存在甲烷及水冰 43 天文學家認為它的表面可能至少在短暫時間內有氮氣存在 所以它可能擁有大氣層 賽德娜表面的最高溫度在接近太陽的200年當中會超過35 6K 237 6 C 可以讓固態氮ɑ階段轉變成b階段 與土衛六相似 氮氣在35K的蒸氣壓是14微巴 45 然而賽德娜的深紅色光譜斜率顯示有機化學高度集中在表面 微弱的甲烷譜線表示它表面的甲烷並不是新生成的 天文學家由此推斷賽德娜的表面太過寒冷 所以甲烷無法蒸發 然後像雪一樣落在表面上 類似土衛六 冥王星很可能也有這種情況 43 天文學家經由放射性過程產生的內部加熱現象 認為賽德娜的地表下可能擁有液態水構成的海洋 46 業餘天文學家可以使用先進的電腦軟體及長時間的曝光攝影來搜尋賽德娜 47 族群 编辑 nbsp 藝術家所想像的塞德娜地平線 可以見到銀河 太陽 心宿二及角宿一除非這次發現只是僥倖 否則天文學家很可能偵測到其他類似塞德娜這樣軌道為高度橢圓的天體 天文學家估計還有40至120個這類天體存在塞德娜運行的區域內 16 35 小行星148209的公轉軌道類似塞德娜 近日點為44 3天文單位 遠日點為394天文單位 公轉週期為3 240年 其形成的過程可能跟塞德娜相同 30 天文學家提出每一個解釋塞德娜橢圓軌道的機制都明確顯示出這樣天體結構及力學模式 如果海王星外天體存在 所有類似的天體都會有相當的近日點 約80天文單位 如果塞德娜是從另一個旋轉方向與太陽相同的恆星系所捕獲的話 這樣的天體都會有低傾斜角 半長軸為100至500天文單位 如果它是從另一個旋轉方向與太陽相反的恆星系所捕獲的話 將會形成兩個群體 一個會有低傾斜角的軌道 另一個則有高傾斜角的軌道 恆星的重力將會導致天體近日點及傾斜角分散開來 角度及數量都是相異的 48 天文學家從這類天體獲取的大量數據可以決定哪一種情況比較有可能發生 布朗在2006年說 我稱塞德娜為早期太陽系的化石紀錄 最後 當其他化石紀錄被發現後 塞德娜將會幫助我們了解太陽如何形成及太陽形成時有多少恆星曾經接近過 17 布朗在2007年至2008年間進行一次觀測 試圖尋找塞德娜這類天體的其他成員 這次觀測將範圍延伸到1 000天文單位 並發現大型外海王星天體小行星225088 但是沒有觀測到任何類似塞德娜的天體 49 後續新的電腦摹擬資料顯示類似塞德娜的天體約有40個可能出現在這個區域 49 起源 编辑 nbsp 哈伯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賽德娜天文學家布朗在公佈發現賽德娜消息的論文中將賽德娜視為人類首次觀測到的奧爾特雲天體 奧爾特雲是包圍著太陽系的球體雲團 佈滿不少彗星 距離太陽約一光年 賽德娜的近日點為76天文單位 所以不像黃道離散天體的軌道會受到海王星引力的影響 16 因為它比其他假設的奧爾特雲天體還要接近太陽 軌道傾角與行星及古柏帶約成一直線 所以他們將賽德娜視為 內奧爾特雲天體 位於古柏帶及奧爾特雲之間的區域 18 19 如果賽德娜是在目前所在區域內形成的話 太陽的原行星盤至少延伸至75天文單位的地區 50 賽德娜原本的公轉軌道必定是圓形的 除非它是藉由其他小型天體吸積而成的 但是因為原行星之間巨大的相對速度相當不一致 所以這種情況不大可能發生 賽德娜必定是受到其他天體的引力交互作用 51 然後才進入目前的橢圓軌道 布朗 拉比諾維茨及其同事在最早的論文中這個天體有3種可能 一顆未發現且位於古柏帶外側的行星 一顆通過太陽附近的恆星或一顆在太陽形成時 與它融合在一起的年輕恆星 16 米高 布朗及其團隊偏好的假說認為一顆出現在形成太陽的星團的恆星讓賽德娜進入目前的橢圓軌道 他們認為它的遠日點約1 000天文單位 比其他長周期彗星都還要近 所以一顆通過太陽附近的恆星無法影響其軌道 布朗認為最佳解釋是 太陽形成的疏散星團也生成其他幾顆恆星 它們後來分開時影響到賽德娜的公轉軌道 16 52 53 30 阿勒山卓 摩比德里 Alessandro Morbidelli 及史考特 J 肯楊後來進一步修正這個假說 30 54 裘洛 佛南德茲及Adrian Brunini認為疏散星團中一些年輕恆星多次近距離接近太陽會造成許多公轉軌道類似賽德娜的天體 16 根據法國尼斯蔚藍海岸天文臺 Observatoire de la Cote d Azur 天文學家摩比德里及哈洛 F 李维森 Harold F Levison 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 賽德娜的公轉軌道最有可能是一顆恆星在太陽系形成後的1億年間以不到800天文單位的距離通過賽德娜所引起的 30 55 許多天文學家 包括戈麥斯及帕特克 莱卡维卡 經由幾種不同的模式來描述海王星外天體假說 一種假設認為賽德娜的軌道受到一顆位於內奧爾特雲的未知行星所擾動 最近的電腦模擬顯示賽德娜可能受到一顆位於2 000天文單位 或更近 的天體 質量與海王星相當 擾動 或一顆木星質量的天體 距離5 000天文單位 甚至是一顆位於1 000天文單位 質量類似地球的天體 53 56 帕特克 莱卡维卡的電腦模擬認為賽德娜的軌道是由一顆大小類似地球的天體所引起的 海王星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將它彈射出去 所以目前它繞著80至170天文單位的狹長軌道公轉 57 米高 布朗的巡天計畫並未在100天文單位內的區域發現任何大小類似地球的天體 但是這樣的天體可能在內奧爾特雲形成後被拋離太陽系內 48 另一假設認為賽德娜的軌道是一顆巨大且遙遠的 距離幾千天文單位 太陽伴星所造成的 涅墨西斯星是可能存在的太陽伴星其中之一 涅墨西斯星是一顆暗淡的恆星 可能是地球數次週期性的生物集群滅絕 月球撞擊事件及許多長周期彗星公轉軌道的主因 56 58 然而並沒有涅墨西斯星存在的直接證據 許多證據 例如撞擊坑計數 都質疑它的存在 59 60 約翰 馬泰塞 John J Matese 及丹尼爾 懷特米爾 Daniel P Whitmire 這兩位長期支持遙遠太陽伴星存在的學者認為一顆位於7 850天文單位 質量為木星5倍的天體可以導致天體擁有類似賽德娜的公轉軌道 61 摩比德里及肯楊也提出另一種看法 賽德娜可能是在另一個恆星系 特別是質量比太陽小20倍的棕矮星 附近形成的 後來它在通過太陽系附近的時候被太陽所捕捉到 30 54 分類 编辑 nbsp 比較藝術化的冥王星 阋神星 妊神星 鳥神星 共工星 创神星 賽德娜 亡神星 小行星120347 2002 MS4 和與地球一起的月球 查论编 小行星中心將賽德娜視為一顆黃道離散天體 但是這種分類有許多問題存在 許多天文學家認為賽德娜與一些其他少數天體 例如小行星148209 應該歸類為一種新的天體類型 稱為延伸黃道離散天體 E SDO 62 分離天體 63 遙遠分離天體 DDO 31 或離散 延伸黃道天體 根據黃道巡天計畫的正式分類 64 發現賽德娜也讓天文學家重新面對一個問題 怎麼樣的天體可以被視為是一顆行星 2004年3月15日的一篇大眾媒體文章這樣報導賽德娜的消息 發現第10顆行星 後來國際天文聯合會在2006年8月24日所決議的行星定義解決這個問題 認為行星必須清除鄰近的小天體 天文學家目前估計賽德娜的史藤 李文森參數介於冥王星的8 10 5至6 10 3之間 註 3 因此即使尚未在它的周圍發現其他天體 也無法認為賽德娜可以清除鄰近的小天體 天文學家懷疑賽德娜是否達到流體靜力平衡 Hydrostatic equilibrium 但仍然無法確定 65 如果它真的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話 將會被視為是矮行星的候選天體 探測 编辑賽德娜將在2075年至2076年間通過近日點 在接近太陽期間將是人類探測該天體的最佳時機 因為它下一次通過近日點將發生在12 000年後 雖然美國太空總署將賽德娜名列太陽系探測網站中 66 但是目前並未考慮任何探測計畫 67 据计算 在2033年5月6日和2046年6月23日发射探测器 使用木星重力助推可以在24 5年后对塞德纳进行一次飞掠任务 当太空船到达时 塞德纳距离太阳77 27或76 43 AU 註釋 编辑 假設賽德娜直徑約1 000公里 密度與冥王星相當 2 0克 立方公分 直到2012年為止 賽德娜距離太陽為87天文單位 8 14 5 鬩神星正逐漸接近近日點 而賽德娜會在2075年末至2076年中之間通過近日點 6 賽德娜會在2114年追過鬩神星 但是2007 OR10 會在2045年同時追過鬩神星與賽德娜 6 史藤 李文森參數 使用不準確的最高估計質量 7 1021 5 9736 1024 2 12 059年 1 14 10 10 賽德娜 1 14 10 10 冥王星 1 95 10 8 5 8 10 3參考資料 编辑 Discovery Circumstances Numbered Minor Planets 90001 95000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2008 07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04 2 0 2 1 2 2 Buie Marc W Orbit Fit and Astrometric record for 90377 黃道巡天計畫 2007 08 13 2006 0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4 29 3 0 3 1 3 2 3 3 3 4 A Pal C Kiss T G Muller P Santos Sanz E Vilenius N Szalai M Mommert E Lellouch M Rengel P Hartogh S Protopapa J Stansberry J L Ortiz R Duffard A Thirouin F Henry A Delsanti TNOs are Cool A survey of the trans Neptunian region Astronomy amp Astrophysics 2012 05 01 541 2018 04 02 ISSN 0004 6361 doi 10 1051 0004 6361 201218874 英语 Tegler Stephen C Kuiper Belt Object Magnitudes and Surface Colors 2006 01 26 2006 11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01 5 0 5 1 AstDys 136199 Eris Ephemerides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Pisa Italy 2011 05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6 04 6 0 6 1 6 2 6 3 6 4 Horizons Output for Sedna 2076 2114 2007 11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04 Horizon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 2BF2 David Faulks 2016 Eris and Sedna Symbols L2 16 173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code Technical Committee Document Register 8 0 8 1 AstDys 90377 Sedna Ephemerides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Pisa Italy 2011 05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3 27 Barucci et al 90377 Sedna Investigation of surface compositional variation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10 140 6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Rabinowitz Schaefer Tourtellotte 2011 SMARTS Studie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Dwarf Planet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 43 Malhotra 2010 On the Importance of a Few Dwarf Planet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 41 Tancredi G Favre S Which are the dwarfs in the solar system PDF Asteroids Comets Meteors 2008 2011 01 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06 03 Michael E Brown How many dwarf planets are there in the outer solar system updates dail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1 09 23 2011 09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18 目前鬩神星距離太陽比賽德娜更遠 為96 6天文單位 Discovery of a candidate inner Oort cloud planetoid PDF Mike Brown 2004 08 10 2012 07 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7 10 26 16 0 16 1 16 2 16 3 16 4 16 5 16 6 Mike Brown David Rabinowitz Chad Trujillo Discovery of a Candidate Inner Oort Cloud Planetoid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4 617 1 645 649 Bibcode 2004ApJ 617 645B arXiv astro ph 0404456 nbsp doi 10 1086 422095 17 0 17 1 Cal Fussman The Man Who Finds Planets Discover 2006 2010 05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6 16 18 0 18 1 Jewitt David Morbidelli Alessandro amp Rauer Heike 2007 Trans Neptunian Objects and Comets Saas Fee Advanced Course 35 Swiss Society for Astrophysics and Astronomy Berlin Springer ISBN 978 3 540 71957 1 Page 86 19 0 19 1 Lykawka Patryk Sofia amp Mukai Tadashi 2007 Dynamical classification of trans neptunian objects Probing their origin evolution and interrelation Icarus Volume 189 Issue 1 July Pages 213 232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7 01 001 20 0 20 1 Brown Mike Sedna Caltech 2010 07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7 25 21 0 21 1 MPEC 2004 S73 Editorial Notice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2004 2010 07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3 20 Walker Duncan How do planets get their names BBC News 2004 03 16 2010 05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2 19 MPC 52733 PDF Minor Planet Center 2004 2010 08 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1 07 25 24 0 24 1 Stansberry John Will Grundy Mike Brown Dale Cruikshank John Spencer David Trilling Jean Luc Margo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Kuiper Belt and Centaur Objects Constraints from Spitzer Space Telescope University of Arizona Lowell Observator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rnell University 2007 2009 03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0 09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25 0 25 1 JPL Horizons On Line Ephemeris System output Barycentric Osculating Orbital Elements for 90377 Sedna 2003 VB12 2011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12 Solution using the Solar System Center of mass Barycenter in astrophysics and astronomy and Barycentric coordinates Select Ephemeris Type Elements and Center 0 saved Horizons output file 2011 Feb 04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2 11 19 Chadwick A Trujillo M E Brown D L Rabinowitz Brown Rabinowitz The Surface of Sedna in the Near infrared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7 39 510 Bibcode 2007DPS 39 4906T AstDys 90377 Sedna Ephemerides 2003 11 14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Pisa Italy 2008 05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6 29 28 0 28 1 Hubble Observes Planetoid Sedna Mystery Deepens Long View from a Lonely Planet Hubblesite STScI 2004 14 2004 2010 07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4 23 Lowell DES 近日點時間 2000 0 2479283 2278 2451545 0 365 25 2075 9431 2076 1 1 20 7768 日 2075 12 11 Julian Date Converte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7 07 15 30 0 30 1 30 2 30 3 30 4 30 5 Morbidelli Alessandro Harold F Levison Scenarios for the Origin of the Orbits of the Trans Neptunian Objects 2000 CR105 and 2003 VB12 Sedna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4 128 2564 2576 doi 10 1086 42461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Original Preprin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 0 31 1 Gomes Rodney S John J Matese and Jack J Lissauer A distant planetary mass solar companion may have produced distant detached objects Icarus 2006 184 589 601 2009 08 22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6 05 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Hubble Observes Planetoid Sedna Mystery Deepens Hubblesite STScI 2004 14 2004 2010 08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6 10 Gaudi B Scott Krzysztof Z Stanek Joel D Hartman Matthew J Holman Brian A McLeod CfA On the Rotation Period of 90377 Sedna Astrophys J 2005 629 L49 L52 2009 08 22 doi 10 1086 4443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1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JPL Small Body Database Browser 90377 Sedna 2003 VB12 2010 01 05 2008 06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25 35 0 35 1 35 2 Michael E Brown The largest Kuiper belt objects M Antonietta Barucci Hermann Boehnhardt Dale P Cruikshank 编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Neptune pdf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335 345 2009 08 22 ISBN 0 8165 2755 5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2 11 13 D L Rabinowitz K M Barkume M E Brown H G Roe M Schwartz S W Tourtellotte C A Trujillo Photometric Observations Constraining the Size Shape and Albedo of 2003 EL61 a Rapidly Rotating Pluto Sized Object in the Kuiper Belt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preprint on arXiv 使用 format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2006 639 2 1238 1251 doi 10 1086 499575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W M Grundy K S Noll D C Stephens Diverse Albedos of Small Trans Neptunian Objects Lowell Observatory 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 2007 03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19 Sedna has no moon say astronomers 2004 04 14 2012 07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2 13 McKee Maggie Distant planetoid Sedna gives up more secrets NewScientist com news service 2005 2005 03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30 Alexander Amir Sedna Mysterious Planetoid Slowly Yielding Up Its Secrets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05 04 18 2006 09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3 06 Sheppard Scott S The colors of extreme outer Solar System object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10 139 4 1394 1405 Bibcode 2010AJ 139 1394S arXiv 1001 3674 nbsp doi 10 1088 0004 6256 139 4 1394 Trujillo Chadwick A Brown Michael E Rabinowitz David L Geballe Thomas R 2005 Near Infrared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Two Intrinsically Brightest Minor Planets 90377 Sedna and 90482 Orcu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627 2 1057 1065 arXiv astro ph 0504280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ibcode 2005ApJ 627 1057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oi 10 1086 430337 43 0 43 1 43 2 J P Emery C M Dalle Ore D P Cruikshank et al Ices on 90377 Sedna Conformation and compositional constraints PD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7 406 1 395 398 Bibcode 2007A amp A 466 395E doi 10 1051 0004 6361 2006702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0 06 09 Barucci M A D P Cruikshank E Dotto F Merlin F Poulet C Dalle Ore S Fornasier and C de Bergh Is Sedna another Triton Astronomy amp Astrophysics 2005 439 L1 L4 doi 10 1051 0004 6361 20050014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5 0 45 1 M A Barucci D P Cruikshank E Dotto et al Is Sedna another Triton Astronomy amp Astrophysics 2005 439 2 L1 L4 Bibcode 2005A amp A 439L 1B doi 10 1051 0004 6361 200500144 Hussmann H Sohl Frank Spohn Tilman November 2006 Subsurface oceans and deep interiors of medium sized outer planet satellites and large trans neptunian objects Icarus 185 1 258 273 Bibcode 2006Icar 185 258H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6 06 005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ickJ 1 5 hour exposure of Sedna apmag 21 and UGC 2712 apmag 17 Bad Astronomy and Universe Today Forum 2009 08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3 48 0 48 1 Megan Schwamb Searching for Sedna s Sisters Exploring the inner Oort cloud PDF Cal Tech 2007 2010 08 0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3 05 12 49 0 49 1 Schwamb Megan E Brown Michael E Rabinowitz David L A Search for Distant Solar System Bodies in the Region of Sedna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09 694 1 L45 L48 Bibcode 2009ApJ 694L 45S arXiv 0901 4173 nbsp doi 10 1088 0004 637X 694 1 L45 S Alan Stern Regarding the accretion of 2003 VB12 Sedna and like bodies in distant heliocentric orbit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5 129 1 526 529 2010 08 05 Bibcode 2005AJ 129 526S arXiv astro ph 0404525 nbsp doi 10 1086 426558 Scott S Sheppard D Jewitt Small Bodies in the Outer Solar System PDF Frank N Bash Symposiu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05 2008 03 2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9 08 04 Mike Brown Sedna and the birth of the solar system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Meeting 205 2004 36 127 04 1553 Bibcode 2004AAS 20512704B 53 0 53 1 Transneptunian Object 90377 Sedna formerly known as 2003 VB12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10 0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11 25 54 0 54 1 Scott J Kenyon Benjamin C Bromley Stellar encounters as the origin of distant Solar System objects in highly eccentric orbits Nature 2004 12 02 432 7017 598 602 Bibcode 2004Natur 432 598K PMID 15577903 arXiv astro ph 0412030 nbsp doi 10 1038 nature03136 The Challenge of Sedna Harvard 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2009 03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8 25 56 0 56 1 Rodney S Gomes John J Matese and Jack J Lissauer A distant planetary mass solar companion may have produced distant detached objects Icarus 2006 184 2 589 601 Bibcode 2006Icar 184 589G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6 05 026 P S Lykawka and T Mukai An Outer Planet Beyond Pluto and the Origin of the Trans Neptunian Belt Architectur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8 135 4 1161 Bibcode 2008AJ 135 1161L arXiv 0712 2198 nbsp doi 10 1088 0004 6256 135 4 1161 Staff Evidence Mounts For Companion Star To Our Sun SpaceDaily 2006 04 25 2009 11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1 07 J G Hills Dynamical constraints on the mass and perihelion distance of Nemesis and the stability of its orbit Nature 1984 311 5987 636 638 Bibcode 1984Natur 311 636H doi 10 1038 311636a0 Nemesis is a myth Max Planck Institute 2011 2011 08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12 John J Matese Daniel P Whitmire and Jack J Lissauer A Widebinary Solar Companion as a Possible Origin of Sedna like Objects Earth Moon and Planets 2006 97 3 4 459 470 2010 08 17 Bibcode 2005EM amp P 97 459M doi 10 1007 s11038 006 9078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16 Evidence for an Extended Scattered Disk 2009 08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2 04 Jewitt D A Delsanti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The Planets in Solar System Update Topical and Timely Reviews in Solar System Sciences Springer Praxis Ed ISBN 978 3 540 26056 1 2006 Preprint of the article pdf Elliot J L S D Kern K B Clancy A A S Gulbis R L Millis M W Buie L H Wasserman E I Chiang A B Jordan D E Trilling and K J Meech The Deep Ecliptic Survey A Search for Kuiper Belt Objects and Centaurs II Dynamical Classification the Kuiper Belt Plane and the Core Population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29 2006 pp preprin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6 08 23 Brown Michael E The Dwarf Planet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2008 02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2 29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Multimedia Gallery NASA 2010 0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8 09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Missions to Dwarf Planets NASA 2010 1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8 09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小行星90377美國太空總署有關賽德娜的網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包括天文學家發現賽德娜的照片 米高 布朗有關賽德娜的網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每日一天文圖 2004年6月4日 藝術家想像的賽德娜天空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ttp www boulder swri edu hal CR105 htm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阿勒山卓 摩比德里與哈洛 F 李維森的相關文章 MPEC 2004 S73 有關賽德娜名稱的評論 遙遠的天體可能保有地球過去的秘密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哈伯望遠鏡在2004年4月14日所公佈的照片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軌道模擬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噴氣推進實驗室中的相關數據 位置推算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關於賽德娜被發現的新聞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paceDaily 2006年4月25日 前一小行星 90376 小行星90376 小行星列表 後一小行星 90378 小行星90378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小行星90377 amp oldid 7895374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