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鸟神星

鸟神星(英語:Makemake,发音为:/ˌmɑːkiːˈmɑːkiː/[6]/ˌmɑːkeɪˈmɑːkeɪ/[7][8]),正式名称(136472) Makemake符号[9]),是太陽系內已知的第四大矮行星,亦是傳統古柏帶天體中最大的兩顆之一。[a]鸟神星的直徑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10]鳥神星有一颗衛星。鸟神星的平均溫度極低(約40 K(−230 °C)),这意味着它的表面覆蓋着甲烷乙烷,并可能还存在固态[11]

鸟神星
藝術家筆下的鸟神星與其卫星
发现
發現者米高·E·布朗
查德·特鲁希略
大衛·拉比諾維茨
發現日期2005年3月31日
編號
MPC編號(136472) Makemake
其它名稱2005 FY9
小行星分類矮行星類冥矮行星外海王星天體QB1天體[1]
形容詞Makemakean
軌道參數[2][3]
曆元 1955年1月28日(JD 2 435 135.5)
遠日點7 939.7 Gm(53.074 AU
近日點5 760.8 Gm(38.509 AU)
半長軸6 850.3 Gm(45.791 AU)
離心率0.159
軌道週期113 183 d(309.88 a
平均軌道速度4.419 km/s
平近點角15°
軌道傾角29.00685°
升交點黃經79.382°
近日點參數298.41°
物理特徵
大小1300-1900 km
平均半徑 km[4]
表面積~7 000 000 km²
體積~1.8 × 109 km³
質量~4 × 1021 kg
平均密度~2 g/cm³(假定)
表面重力~0.47 m/s²
~0.84 km/s
恆星週期22.8266 ± 0.0001 h
轉軸傾角( 未知 )
反照率几何[4]
溫度30-35 K [c](假定反照率不变)
視星等16.7([5]
絕對星等(H)-0.48[3]

最初被稱為2005 FY9的鸟神星(後来被编号为136472),是由迈克尔·E·布朗領導的团队在2005年3月31日發现的;2005年7月29日,他们公佈了该次發現。2008年6月11日,國際天文聯合會將鳥神星列入類冥矮行星的候選者名單內。類冥矮行星是海王星轨道外的矮行星的专属分類,當時只有冥王星鬩神星屬於這個分類。2008年7月,鳥神星正式被列为類冥矮行星。[12][13][14][15]

發現 编辑

米高·布朗領導的團隊在2005年3月31日發現了鳥神星,[3]并在2005年7月19日将此發現與鬩神星的發現一同公布,但比妊神星的公布晚了兩天。[16]

虽然鸟神星的相對亮度较高(约有冥王星的五分之一亮),[b]但人们长久以来都没有发现它,而事实上连許多更暗的古柏帶天體都已被發現了。这是因为多數搜尋小行星的活動都是緊鄰着黃道(從地球上觀察,太陽、月球和众多行星所处的平面)進行的,毕竟在黃道附近發現小行星的幾率最高。因此,在早期的观测中,人们并没有发现鸟神星,這大概得歸咎於它的高軌道傾角,以及它被發現時的位置:当时它正位于北天后髮座,处于離黃道最遠的地方。[5]

1930年前后,在克萊德·湯博外海王星星体的搜寻中,除冥王星外,鸟神星是唯一一颗其亮度足以让汤博观测到的矮行星。[17]在汤博观测的那段时间里,鳥神星距黃道只有幾度,靠近金牛座御夫座的交界處,[d]視星等约為16.0等。[5]很不幸的是,這一位置也相当靠近銀河,湯博几乎不可能從密布恆星的背景中找出鸟神星来。發現冥王星後,湯博在多年里仍在孜孜不倦地搜尋行星,[18]但他终未發現鳥神星或任何其他的外海王星天體

命名 编辑

在鳥神星的發現被公之于众时,它曾使用过2005 FY9暫定名稱。而在此之前,發現的團隊还曾使用「復活兔」作为该天体的代称,因为它是在復活節过後不久被發現的。[6]

2008年7月,為了与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對傳統古柏帶天體命名的規則相一致,2005 FY9被以创造之神马奇马奇的名字来命名。马奇马奇是复活节岛拉帕努伊族原住民神話中的人類創造者与生殖之神,[12]選擇這一名称的部份原因是要保留该天体同復活節之間的關聯。[6]

軌道与分类 编辑

 
鳥神星轨道(藍色)、妊神星轨道(綠色)、冥王星軌道(紅色)以及黄道(灰色)。近日点(q)[3]远日点(Q)旁标注有经过日期。图中各天体均处于2006年4月的位置,并表现出了相对大小和不同的反照率及颜色。

截至2009年,鳥神星距離太陽52天文單位(7.78×109公里);[5]幾乎是在它軌道上離太陽最遠的地方。[11]鳥神星的軌道與妊神星非常相似:高达29°的軌道傾角和约0.16的中度離心率[19]然而,鳥神星的軌道在半長軸近日點处都要離太陽稍微遠一些。它的軌道週期大約是310年,[2]比冥王星的248年与妊神星的283年都要长。鸟神星与妊神星现在的位置都远离黄道——角距大约为29°。鳥神星將在2033年經過遠日點[5]而妊神星已在1992年初經過遠日點。[20]

鳥神星在分類上屬於傳統的古柏帶天體[1][a]意即它的轨道因远离海王星而能长期保持稳定。[21][22]不同於會穿越海王星軌道的冥族小天體,傳統柯伊伯带天體已經擺脫了海王星的軌道擾動;这是因为冥族小天體与海王星之间存在2:3的軌道共振,而傳統天體在近日点处都比海王星遠離太陽。[21]傳統柯伊伯带天體的相對離心率較低(e低于0.2),因此像行星一樣的繞着太陽運轉。然而,鳥神星在此一族群中仍称得上是一名“另类”,因为它相較於其他傳統古柏帶天體有着較大的軌道傾角。[23] 鸟神星与海王星之间可能存在着11:6的軌道共振,但需进一步的天文观测资料来加以验证。[24]

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公布了对行星的新定義,其中將環繞太陽运行的天體明確地分為三類:“太陽系小天體”的質量小到不足以依靠自身引力形成球形表面;“矮行星”虽有足夠质量以形成球形,但仍不能清除其軌道上相似大小的天體;“行星”则不僅有足夠质量形成球形,且能清除其軌道上相似大小的天體。[25]在此分類下,冥王星鬩神星穀神星被重新分類為矮行星。[25]

2008年6月11日,在原有行星分类的基础上,为了专门给海王星軌道外發現的矮行星进行分類,IAU進一步增加了類冥矮行星这一矮行星子分類。鬩神星和冥王星屬之,但穀神星却不是。一颗未知是否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天体,如要能被IAU歸類為類冥矮行星,则必须具有较高的亮度,其絕對星等必须小于或等于+1,[26]這意味着只有鳥神星与妊神星可能符合这个资格。[27]2008年7月11日,IAU/USGS的行星命名工作小組將鳥神星列入類冥矮行星,使它成為官方認定的矮行星,也是繼冥王星和鬩神星之後的第三顆類冥矮行星。[12][15]

物理特徵 编辑

亮度、大小和自转 编辑

 
天文愛好者拍攝的鳥神星(箭頭所指)。上方的螺旋星系是位於后髮座的IC 3587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鳥神星與其衛星(箭頭所指)

目前,鳥神星是繼冥王星之後第二亮的古柏帶天體,[17]在3月於后髮座的時候視星等約为16.7等。[5]這種亮度使用一门業餘的高档望遠鏡就可以觀測到。鳥神星的反照率高达80%左右,由此估計其表面溫度約为30 K。[c][4]鳥神星的精確大小還不是十分清楚,但依據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紅外觀測数据以及与冥王星相似的光譜,可得出的直徑估计值约为1,500+400
−200
 km。[4]這個數值比妊神星略大,使鸟神星成為繼鬩神星冥王星後的已知第三大外海王星天體。[19]鸟神星现在已成為太陽系的第四顆矮行星,因为它在可见光波段絕對星等已达-0.48等;[3]这实际上确保了它拥有足夠大的质量来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并成为椭球体[12]

鸟神星的自转周期估計為22.83小時,對於矮行星來說,這個自轉週期相對較長。[28]这其中有两种可能的原因:其一是鸟神星寒冷的大气将各处地表塑造得极为相似,其二是鸟神星可能是以极地对着地球的。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可以预料,鸟神星的地貌将极不对称:当前可见的夏季半球要比冬季半球稳定得多。[29]

 地球月球冥卫一CharonNixNixKerberosKerberosStyxStyxHydraHydraPlutoPlutoDysnomiaDysnomiaErisErisNamakaNamakaHi'iakaHi'iakaHaumeaHaumeaMakemakeMakemakeMK2MK2XiangliuXiangliuGonggongGonggongWeywotWeywotQuaoarQuaoarSednaSednaVanthVanthOrcusOrcusActaeaActaeaSalaciaSalacia2002 MS42002 MS4
比較藝術化的冥王星、阋神星妊神星鳥神星共工星创神星賽德娜亡神星小行星1203472002 MS4、和與地球一起的月球

光譜 编辑

在2006年寫給《天文和天文物理》期刊的快报中,利坎德罗(Licandro)等人报告了对鸟神星可见光与近红外光谱的观测结果。他们使用了威廉·赫歇耳望遠鏡伽利略望遠鏡英语Telescopio Nazionale Galileo进行了观测,得出了鳥神星地表类似于冥王星的结论。[30]类似于冥王星,鸟神星在可見光譜中呈現紅色,但要远浅于阋神星地表的红色(參見外海王星天體的顏色比較)。[30]近紅外光譜顯示有甲烷(CH4吸收频带的存在。此前亦在冥王星与鬩神星上观测到有甲烷存在,但后两者的光谱特征要明显弱于鸟神星。[30]

光譜分析顯示,鳥神星表面存在有直徑大于一公分的大顆粒甲烷晶体。[11]除此之外,鳥神星表面还可能存在着大量的乙烷托林物质,这些物质极有可能是甲烷受太陽輻射后光解的产物。[11]托林物质可能是鸟神星可见光谱呈红色的原因。尽管有证据表明,鸟神星表面存在着可能与其他冰质混合的氮冰,但它却没有达到冥王星与海卫一外壳含氮98%的水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氮物质在太陽系早期因不明原因被消耗了。[11][29][31]

大气 编辑

甲烷与可能存在的氮意味着鸟神星上可以短暂地存在大气,这一现象与冥王星靠近其近日点时相似。[30]如果鸟神星存在氮物质,那么氮气将成为鸟神星大气中的主要物质。[11]大气的存在也为氮的流失提供一种合理解释:由于鸟神星的引力弱于冥王星、阋神星与海卫一,鸟神星可能会因为大气逃逸作用英语atmospheric escape而损失大量的氮;而甲烷虽轻于氮,但在鸟神星表面处于常温(30-35 K)时,[c]甲烷的蒸汽压却会明显低于氮气,这会抑制甲烷的逃逸;此过程的结果便是让甲烷的相对含量不断升高。

最新研究发现,鸟神星上没有大气。安达鲁西亚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约瑟-奥尔蒂斯博士表示:“鸟神星在一颗恒星前经过时把它挡住,于是看上去这颗红星就好像一下子消失了,然后又非常突然地出现,而不是逐渐消失然后渐渐变亮。这意味着这颗矮行星没有明显的大气。鸟神星被认为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进化出大气来。从我们对精选出来的冰冷矮行星所进行的研究来看,第一次了解鸟神星的特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衛星 编辑

 
哈伯望远镜拍摄到的鸟神星和其卫星(箭头所指)

在发现之初,研究人员未能发现鸟神星的卫星。[17]但同时其他較大的外海王星天體都至少擁有一顆衛星:鬩神星一颗妊神星兩顆,而冥王星更有五顆。預測大約有10%-20%的外海王星天體有一顆或更多的衛星。[17]由于衛星能为質量測定提供一种簡單的方法,缺少衛星會令人们更加难以测定鳥神星的准确質量。[17]

2016年4月26日,美国研究人员宣布发现鸟神星的唯一卫星S/2015 (136472) 1。2015年4月,研究人员用哈伯望遠鏡第三代廣域照相機观测到鸟神星附近有一亮点,经过数据分析之后,在2016年正式宣布这一发现。[32]距離鳥神星約13,000英里(21,000公里),估計直徑為100英里(160公里),其轨道形状尚不明确,亮度约为鸟神星的1/1300,形成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33]这一发现证实鸟神星与冥王星的相似度高于之前的预期,研究人员可以因此了解鸟神星的密度等更多细节。[34]

注释 编辑

  1. ^ 天文学家迈克·布朗戴维·朱伊特马克·布伊英语Marc Buie将鸟神星归类为近离散天体,但小行星中心则将鸟神星分类为主柯伊伯带天体.[11][35][2][36]
  2. ^ 鸟神星在冲时的视星等为16.7等,而冥王星为15等.[28]
  3. ^小行星中心在线的小行星星历服务(Minor Planet Ephemeris Service):1930年3月1日: RA: 05h51m, Dec: +29.0.

參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Marsden, Brian G. MPEC 2008-O05 : Distant Minor Planets (2008 Aug. 2.0 TT).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2008-07-17 [2008-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9). 
  2. ^ 2.0 2.1 2.2 Buie, Marc W. . SwRI (Space Science Department). 2008-04-05 [200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3. ^ 3.0 3.1 3.2 3.3 3.4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136472 (2005 FY9).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 2008-04-05 [2008-06-11]. (原始内容于2015-11-05). 
  4. ^ 4.0 4.1 4.2 4.3 Stansberry, J.; Grundy, W.;Brown, M.等. Physical Properties of Kuiper Belt and Centaur Objects: Constraints from Spitzer Space Telescope (abstract).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Neptun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2007年2月 [2014-03-04]. (原始内容于2019-08-10). 
  5. ^ 5.0 5.1 5.2 5.3 5.4 5.5 Asteroid 136472 Makemake (2005 FY9). HORIZONS Web-Interface. JPL Solar System Dynamics. [2008-07-01]. (原始内容于2016-08-17). 
  6. ^ 6.0 6.1 6.2 Brown, Mike. Mike Brown's Planets: What's in a name? (part 2) [迈克·布朗的行星:关于名称(第二部分)].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8 [2008-07-14]. (原始内容于2019-10-08). 
  7. ^ Brown, Mike. Mike Brown's Planets: Make-make [迈克·布朗的行星:鸟神星].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8 [2008-07-14]. (原始内容于2008-07-17). 
  8. ^ Craig, Robert D. Handbook of Polynesian Mythology [玻利尼西亚神话手册]. ABC-CLIO. 2004年: 63页. 
  9. ^ JPL/NASA. What is a Dwarf Planet?.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15-04-22 [2022-01-19]. (原始内容于2021-01-19). 
  10. ^ Brown, Michael E. The discovery of 2003 UB313 Eris, the 10th planet largest known dwarf planet.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6 [2008-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0).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Brown, Mike; Barksume, K. M.;Blake, G. L.;Schaller, E. L.;Rabinowitz, D. L.;Roe, H. G.和Trujillo, C. A. Methane and Ethane on the Bright Kuiper Belt Object 2005 FY9.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7, 133: 284-289页 [2009-02-05]. doi:10.1086/509734. (原始内容于2016-02-07). 
  12. ^ 12.0 12.1 12.2 12.3 Dwarf Planets and their Systems [矮行星与它们的系统].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 (WGPSN). U.S. Geological Survey. 2008-11-07 [2008-07-13]. (原始内容于2018-12-25). 
  13. ^ Tancredi, Gonzalo; Favre, Sofia. Which are the dwarfs in the Solar System? [在太阳系里谁是矮行星?] (PDF). Icarus. 2008年6月, 195 (2): 851-862页 [2008-08-03]. doi:10.1016/j.icarus.2007.12.020. (原始内容 (PDF)于2016-06-03). 
  14. ^ Brown, Michael E.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2008-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9). 
  15. ^ 15.0 15.1 国际天文联合会. (新闻稿).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News Release - IAU0806). 2008-07-19 [2008-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3). 
  16. ^ Thomas H. Maugh II和John Johnson Jr. His Stellar Discovery Is Eclipsed [他的天体探索成就已被超越]. 《洛杉矶时报》. 2005 [2008-07-14]. (原始内容于2017-02-21).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Brown, M. E.; van Dam, M. A.和Bouchez, A. H.等. Satellites of the Largest Kuiper Belt Objects (PDF).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6, 639: 43-46页 [2008-07-14]. doi:10.1086/501524. (原始内容 (PDF)于2008-05-14). 
  18. ^ Clyde W. Tombaugh [克莱德·W·汤博]. New Mexico Museum of Space History. [2008-06-29]. (原始内容于2019-09-25). 
  19. ^ 19.0 19.1 Tegler, S. C.; Grundy, W. M.;Romanishin, W.;Consolmagno, G. J.;Mogren, K.和Vilas, F. Optical Spectroscopy of the Large Kuiper Belt Objects 136472 (2005 FY9) and 136108 (2003 EL61).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7-01-08, 133: 526-530页 [2008-07-18]. doi:10.1086/510134. (原始内容于2009-01-07). 
  20. ^ Asteroid 136108 (2003 EL61). HORIZONS Web-Interface. JPL Solar System Dynamics. [2008-08-04]. (原始内容于2008-07-18). 
  21. ^ 21.0 21.1 Jewitt, David. . 夏威夷大学. 2000年2月 [2008-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5). 
  22. ^ Luu, Jane X.; Jewitt, David C. Kuiper Belt Objects: Relics from the Accretion Disk of the Sun (pdf). Ann. Rev. Astron. Astrophys. 2002, 40: 63-101页 [2008-08-04]. doi:10.1146/annurev.astro.40.060401.093818. (原始内容 (PDF)于2007-08-09). 
  23. ^ Levison, Harold F.; Morbidelli, Alessandro. (PDF). Nature. 2003, 426: 419-421页 [2007-06-25]. doi:10.1038/nature021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2-04). 
  24. ^ ([//web.archive.org/web/20190902034836/http://www.orbitsimulator.com/gravity/articles/newtno.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鸟神星(2005 FY9)轨道模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 ^ 25.0 25.1 (新闻稿).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News Release - IAU0603). 2006-08-24 [2007-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3). (原始链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 ^ (新闻稿). 巴黎: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News Release - IAU0804). 2008-06-11 [2008-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3). 
  27. ^ Brown, Michael. Mike Brown's Planets: Plutoid fever [迈克·布朗的行星:类冥热] (网志). 2008 [2008-07-14]. (原始内容于2008-06-14). 
  28. ^ 28.0 28.1 Rabinowitz, David L.; Schaefer, Bradley E.和Tourtellotte, Suzanne W. The Diverse Solar Phase Curves of Distant Icy Bodies. I. Photometric Observations of 18 Trans-Neptunian Objects, 7 Centaurs, and Nereid.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7, 133: 26-43页 [2008-08-03]. doi:10.1086/508931. (原始内容于2016-06-03). 
  29. ^ 29.0 29.1 Tegler, S.C.; Grundy, W.M.;Vilas, F.;Romanishin, W.;Cornelison, D.M.和Consolmagno, G.J. Evidence of N2-ice on the surface of the icy dwarf Planet 136472 (2005 FY9). Icarus. June 2008, 195 (2): 844-850页 [2009-02-07]. doi:10.1016/j.icarus.2007.12.015. (原始内容于2016-06-03). 
  30. ^ 30.0 30.1 30.2 30.3 Licandro, J.; Pinilla-Alonso, N.;Pedani, M.;Oliva, E.;Tozzi, G. P.和Grundy, W. M. The methane ice rich surface of large TNO 2005 FY9: a Pluto-twin in the trans-neptunian belt?.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6, 445 (3): L35-L38 [2009-02-07]. doi:10.1051/0004-6361:200500219. (原始内容于2016-02-07). 
  31. ^ Tobias C. Owen, Ted L. Roush; et al. Surface Ices and the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of Pluto. Science. 1993-08-06, 261 (5122): 745-748页 [2008-08-03]. PMID 17757212. doi:10.1126/science.261.5122.745. (原始内容于2019-06-16). 
  32. ^ Hubble Discovers Moon Orbiting the Dwarf Planet Makemake. HubbleSite. 2016-04-26 [2016-04-27]. (原始内容于2016-10-13). 
  33. ^ Griggs, Mary Beth. HUBBLE SPIES A MOON ORBITING A DISTANT DWARF PLANET. Popular Science. 2016-04-26 [2016-04-27]. (原始内容于2016-08-01). 
  34. ^ Hubble Discovers Moon Orbiting the Dwarf Planet Makemake. NASA. 2016-04-27 [2016-04-27]. (原始内容于2017-08-18). 
  35. ^ Delsanti, Audrey; Jewitt, David.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The Planets (PDF). 夏威夷大学. [2008-08-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03). 
  36. ^ List Of Transneptunian Objects. Minor Planet Center. Harvard-Smithsonian Chenter for Astrophysics. [2008-08-03]. (原始内容于2011-03-02). 

外部連結 编辑


前一小行星:
(136471)小行星136471
小行星列表 後一小行星:
(136473)小行星136473

鸟神星, 英語, makemake, 发音为, ˌmɑːkiːˈmɑːkiː, ˌmɑːkeɪˈmɑːkeɪ, 正式名称为, 136472, makemake, 符号, 是太陽系內已知的第四大矮行星, 亦是傳統古柏帶天體中最大的兩顆之一, 的直徑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 鳥神星有一颗衛星, 的平均溫度極低, 約40, 这意味着它的表面覆蓋着甲烷与乙烷, 并可能还存在固态氮, 藝術家筆下的與其卫星发现發現者米高, 布朗, 查德, 特鲁希略, 大衛, 拉比諾維茨發現日期2005年3月31日編號mpc編號, 136472. 鸟神星 英語 Makemake 发音为 ˌmɑːkiːˈmɑːkiː 6 或 ˌmɑːkeɪˈmɑːkeɪ 7 8 正式名称为 136472 Makemake 符号 9 是太陽系內已知的第四大矮行星 亦是傳統古柏帶天體中最大的兩顆之一 a 鸟神星的直徑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 10 鳥神星有一颗衛星 鸟神星的平均溫度極低 約40 K 230 C 这意味着它的表面覆蓋着甲烷与乙烷 并可能还存在固态氮 11 鸟神星藝術家筆下的鸟神星與其卫星发现發現者米高 E 布朗 查德 特鲁希略 大衛 拉比諾維茨發現日期2005年3月31日編號MPC編號 136472 Makemake其它名稱2005 FY9小行星分類矮行星 類冥矮行星 外海王星天體 QB1天體 1 形容詞Makemakean軌道參數 2 3 曆元 1955年1月28日 JD 2 435 135 5 遠日點7 939 7 Gm 53 074 AU 近日點5 760 8 Gm 38 509 AU 半長軸6 850 3 Gm 45 791 AU 離心率0 159軌道週期113 183 d 309 88 a 平均軌道速度4 419 km s平近點角15 軌道傾角29 00685 升交點黃經79 382 近日點參數298 41 物理特徵大小1300 1900 km平均半徑750 100 200 displaystyle 750 100 200 km 4 表面積 7 000 000 km 體積 1 8 109 km 質量 4 1021 kg平均密度 2 g cm 假定 表面重力 0 47 m s 逃逸速度 0 84 km s恆星週期22 8266 0 0001 h轉軸傾角 未知 反照率78 2 8 6 10 3 displaystyle 78 2 8 6 10 3 几何 4 溫度30 35 K c 假定反照率不变 視星等16 7 冲 5 絕對星等 H 0 48 3 最初被稱為2005 FY9的鸟神星 後来被编号为136472 是由迈克尔 E 布朗領導的团队在2005年3月31日發现的 2005年7月29日 他们公佈了该次發現 2008年6月11日 國際天文聯合會將鳥神星列入類冥矮行星的候選者名單內 類冥矮行星是海王星轨道外的矮行星的专属分類 當時只有冥王星和鬩神星屬於這個分類 2008年7月 鳥神星正式被列为類冥矮行星 12 13 14 15 目录 1 發現 1 1 命名 2 軌道与分类 3 物理特徵 3 1 亮度 大小和自转 3 2 光譜 3 3 大气 4 衛星 5 注释 6 參考文献 7 外部連結發現 编辑米高 布朗領導的團隊在2005年3月31日發現了鳥神星 3 并在2005年7月19日将此發現與鬩神星的發現一同公布 但比妊神星的公布晚了兩天 16 虽然鸟神星的相對亮度较高 约有冥王星的五分之一亮 b 但人们长久以来都没有发现它 而事实上连許多更暗的古柏帶天體都已被發現了 这是因为多數搜尋小行星的活動都是緊鄰着黃道 從地球上觀察 太陽 月球和众多行星所处的平面 進行的 毕竟在黃道附近發現小行星的幾率最高 因此 在早期的观测中 人们并没有发现鸟神星 這大概得歸咎於它的高軌道傾角 以及它被發現時的位置 当时它正位于北天后髮座 处于離黃道最遠的地方 5 1930年前后 在克萊德 湯博对外海王星星体的搜寻中 除冥王星外 鸟神星是唯一一颗其亮度足以让汤博观测到的矮行星 17 在汤博观测的那段时间里 鳥神星距黃道只有幾度 靠近金牛座和御夫座的交界處 d 視星等约為16 0等 5 很不幸的是 這一位置也相当靠近銀河 湯博几乎不可能從密布恆星的背景中找出鸟神星来 發現冥王星後 湯博在多年里仍在孜孜不倦地搜尋行星 18 但他终未發現鳥神星或任何其他的外海王星天體 命名 编辑 在鳥神星的發現被公之于众时 它曾使用过2005 FY9的暫定名稱 而在此之前 發現的團隊还曾使用 復活兔 作为该天体的代称 因为它是在復活節过後不久被發現的 6 2008年7月 為了与國際天文聯合會 IAU 對傳統古柏帶天體命名的規則相一致 2005 FY9被以创造之神马奇马奇的名字来命名 马奇马奇是复活节岛拉帕努伊族原住民神話中的人類創造者与生殖之神 12 選擇這一名称的部份原因是要保留该天体同復活節之間的關聯 6 軌道与分类 编辑 nbsp 鳥神星轨道 藍色 妊神星轨道 綠色 冥王星軌道 紅色 以及黄道 灰色 近日点 q 3 与远日点 Q 旁标注有经过日期 图中各天体均处于2006年4月的位置 并表现出了相对大小和不同的反照率及颜色 截至2009年 鳥神星距離太陽52天文單位 7 78 109公里 5 幾乎是在它軌道上離太陽最遠的地方 11 鳥神星的軌道與妊神星非常相似 高达29 的軌道傾角和约0 16的中度離心率 19 然而 鳥神星的軌道在半長軸与近日點处都要離太陽稍微遠一些 它的軌道週期大約是310年 2 比冥王星的248年与妊神星的283年都要长 鸟神星与妊神星现在的位置都远离黄道 角距大约为29 鳥神星將在2033年經過遠日點 5 而妊神星已在1992年初經過遠日點 20 鳥神星在分類上屬於傳統的古柏帶天體 1 a 意即它的轨道因远离海王星而能长期保持稳定 21 22 不同於會穿越海王星軌道的冥族小天體 傳統柯伊伯带天體已經擺脫了海王星的軌道擾動 这是因为冥族小天體与海王星之间存在2 3的軌道共振 而傳統天體在近日点处都比海王星遠離太陽 21 傳統柯伊伯带天體的相對離心率較低 e低于0 2 因此像行星一樣的繞着太陽運轉 然而 鳥神星在此一族群中仍称得上是一名 另类 因为它相較於其他傳統古柏帶天體有着較大的軌道傾角 23 鸟神星与海王星之间可能存在着11 6的軌道共振 但需进一步的天文观测资料来加以验证 24 2006年8月24日 國際天文聯合會 IAU 公布了对行星的新定義 其中將環繞太陽运行的天體明確地分為三類 太陽系小天體 的質量小到不足以依靠自身引力形成球形表面 矮行星 虽有足夠质量以形成球形 但仍不能清除其軌道上相似大小的天體 行星 则不僅有足夠质量形成球形 且能清除其軌道上相似大小的天體 25 在此分類下 冥王星 鬩神星和穀神星被重新分類為矮行星 25 2008年6月11日 在原有行星分类的基础上 为了专门给海王星軌道外發現的矮行星进行分類 IAU進一步增加了類冥矮行星这一矮行星子分類 鬩神星和冥王星屬之 但穀神星却不是 一颗未知是否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天体 如要能被IAU歸類為類冥矮行星 则必须具有较高的亮度 其絕對星等必须小于或等于 1 26 這意味着只有鳥神星与妊神星可能符合这个资格 27 2008年7月11日 IAU USGS的行星命名工作小組將鳥神星列入類冥矮行星 使它成為官方認定的矮行星 也是繼冥王星和鬩神星之後的第三顆類冥矮行星 12 15 物理特徵 编辑亮度 大小和自转 编辑 nbsp 天文愛好者拍攝的鳥神星 箭頭所指 上方的螺旋星系是位於后髮座的IC 3587 nbsp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鳥神星與其衛星 箭頭所指 目前 鳥神星是繼冥王星之後第二亮的古柏帶天體 17 在3月於后髮座衝的時候視星等約为16 7等 5 這種亮度使用一门業餘的高档望遠鏡就可以觀測到 鳥神星的反照率高达80 左右 由此估計其表面溫度約为30 K c 4 鳥神星的精確大小還不是十分清楚 但依據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紅外觀測数据以及与冥王星相似的光譜 可得出的直徑估计值约为1 500 400 200 km 4 這個數值比妊神星略大 使鸟神星成為繼鬩神星和冥王星後的已知第三大外海王星天體 19 鸟神星现在已成為太陽系的第四顆矮行星 因为它在可见光波段的絕對星等已达 0 48等 3 这实际上确保了它拥有足夠大的质量来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并成为椭球体 12 鸟神星的自转周期估計為22 83小時 對於矮行星來說 這個自轉週期相對較長 28 这其中有两种可能的原因 其一是鸟神星寒冷的大气将各处地表塑造得极为相似 其二是鸟神星可能是以极地对着地球的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 那么可以预料 鸟神星的地貌将极不对称 当前可见的夏季半球要比冬季半球稳定得多 29 nbsp 比較藝術化的冥王星 阋神星 妊神星 鳥神星 共工星 创神星 賽德娜 亡神星 小行星120347 2002 MS4 和與地球一起的月球 查论编光譜 编辑 在2006年寫給 天文和天文物理 期刊的快报中 利坎德罗 Licandro 等人报告了对鸟神星可见光与近红外光谱的观测结果 他们使用了威廉 赫歇耳望遠鏡与伽利略望遠鏡 英语 Telescopio Nazionale Galileo 进行了观测 得出了鳥神星地表类似于冥王星的结论 30 类似于冥王星 鸟神星在可見光譜中呈現紅色 但要远浅于阋神星地表的红色 參見外海王星天體的顏色比較 30 近紅外光譜顯示有甲烷 CH4 吸收频带的存在 此前亦在冥王星与鬩神星上观测到有甲烷存在 但后两者的光谱特征要明显弱于鸟神星 30 光譜分析顯示 鳥神星表面存在有直徑大于一公分的大顆粒甲烷晶体 11 除此之外 鳥神星表面还可能存在着大量的乙烷与托林物质 这些物质极有可能是甲烷受太陽輻射后光解的产物 11 托林物质可能是鸟神星可见光谱呈红色的原因 尽管有证据表明 鸟神星表面存在着可能与其他冰质混合的氮冰 但它却没有达到冥王星与海卫一外壳含氮98 的水平 其中的原因 可能是氮物质在太陽系早期因不明原因被消耗了 11 29 31 大气 编辑 甲烷与可能存在的氮意味着鸟神星上可以短暂地存在大气 这一现象与冥王星靠近其近日点时相似 30 如果鸟神星存在氮物质 那么氮气将成为鸟神星大气中的主要物质 11 大气的存在也为氮的流失提供一种合理解释 由于鸟神星的引力弱于冥王星 阋神星与海卫一 鸟神星可能会因为大气逃逸作用 英语 atmospheric escape 而损失大量的氮 而甲烷虽轻于氮 但在鸟神星表面处于常温 30 35 K 时 c 甲烷的蒸汽压却会明显低于氮气 这会抑制甲烷的逃逸 此过程的结果便是让甲烷的相对含量不断升高 最新研究发现 鸟神星上没有大气 安达鲁西亚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约瑟 奥尔蒂斯博士表示 鸟神星在一颗恒星前经过时把它挡住 于是看上去这颗红星就好像一下子消失了 然后又非常突然地出现 而不是逐渐消失然后渐渐变亮 这意味着这颗矮行星没有明显的大气 鸟神星被认为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进化出大气来 从我们对精选出来的冰冷矮行星所进行的研究来看 第一次了解鸟神星的特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衛星 编辑 nbsp 哈伯望远镜拍摄到的鸟神星和其卫星 箭头所指 在发现之初 研究人员未能发现鸟神星的卫星 17 但同时其他較大的外海王星天體都至少擁有一顆衛星 鬩神星有一颗 妊神星有兩顆 而冥王星更有五顆 預測大約有10 20 的外海王星天體有一顆或更多的衛星 17 由于衛星能为質量測定提供一种簡單的方法 缺少衛星會令人们更加难以测定鳥神星的准确質量 17 2016年4月26日 美国研究人员宣布发现鸟神星的唯一卫星S 2015 136472 1 2015年4月 研究人员用哈伯望遠鏡第三代廣域照相機观测到鸟神星附近有一亮点 经过数据分析之后 在2016年正式宣布这一发现 32 距離鳥神星約13 000英里 21 000公里 估計直徑為100英里 160公里 其轨道形状尚不明确 亮度约为鸟神星的1 1300 形成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33 这一发现证实鸟神星与冥王星的相似度高于之前的预期 研究人员可以因此了解鸟神星的密度等更多细节 34 注释 编辑 天文学家迈克 布朗 戴维 朱伊特与马克 布伊 英语 Marc Buie 将鸟神星归类为近离散天体 但小行星中心则将鸟神星分类为主柯伊伯带天体 11 35 2 36 鸟神星在冲时的视星等为16 7等 而冥王星为15等 28 据小行星中心在线的小行星星历服务 Minor Planet Ephemeris Service 1930年3月1日 RA 05h51m Dec 29 0 參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Marsden Brian G MPEC 2008 O05 Distant Minor Planets 2008 Aug 2 0 TT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Harvard 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2008 07 17 2008 09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4 09 2 0 2 1 2 2 Buie Marc W Orbit Fit and Astrometric record for 136472 SwRI Space Science Department 2008 04 05 2008 07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4 24 3 0 3 1 3 2 3 3 3 4 JPL Small Body Database Browser 136472 2005 FY9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 2008 04 05 2008 06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05 4 0 4 1 4 2 4 3 Stansberry J Grundy W Brown M 等 Physical Properties of Kuiper Belt and Centaur Objects Constraints from Spitzer Space Telescope abstract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Neptun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2007年2月 2014 03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8 10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5 0 5 1 5 2 5 3 5 4 5 5 Asteroid 136472 Makemake 2005 FY9 HORIZONS Web Interface JPL Solar System Dynamics 2008 07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8 17 6 0 6 1 6 2 Brown Mike Mike Brown s Planets What s in a name part 2 迈克 布朗的行星 关于名称 第二部分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8 2008 07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0 08 Brown Mike Mike Brown s Planets Make make 迈克 布朗的行星 鸟神星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8 2008 07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7 17 Craig Robert D Handbook of Polynesian Mythology 玻利尼西亚神话手册 ABC CLIO 2004年 63页 JPL NASA What is a Dwarf Planet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15 04 22 2022 01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19 Brown Michael E The discovery of 2003 UB313 Eris the 10th planet largest known dwarf planet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6 2008 07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20 11 0 11 1 11 2 11 3 11 4 11 5 11 6 Brown Mike Barksume K M Blake G L Schaller E L Rabinowitz D L Roe H G 和Trujillo C A Methane and Ethane on the Bright Kuiper Belt Object 2005 FY9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7 133 284 289页 2009 02 05 doi 10 1086 5097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2 0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12 0 12 1 12 2 12 3 Dwarf Planets and their Systems 矮行星与它们的系统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 WGPSN U S Geological Survey 2008 11 07 2008 07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2 25 Tancredi Gonzalo Favre Sofia Which are the dwarfs in the Solar System 在太阳系里谁是矮行星 PDF Icarus 2008年6月 195 2 851 862页 2008 08 03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7 12 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06 0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Brown Michael E The Dwarf Planets 矮行星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2008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29 15 0 15 1 国际天文联合会 Fourth dwarf planet named Makemake 新闻稿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News Release IAU0806 2008 07 19 2008 07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7 23 Thomas H Maugh II和John Johnson Jr His Stellar Discovery Is Eclipsed 他的天体探索成就已被超越 洛杉矶时报 2005 2008 07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21 17 0 17 1 17 2 17 3 17 4 Brown M E van Dam M A 和Bouchez A H 等 Satellites of the Largest Kuiper Belt Objects PDF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6 639 43 46页 2008 07 14 doi 10 1086 5015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8 05 1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Clyde W Tombaugh 克莱德 W 汤博 New Mexico Museum of Space History 2008 06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25 19 0 19 1 Tegler S C Grundy W M Romanishin W Consolmagno G J Mogren K 和Vilas F Optical Spectroscopy of the Large Kuiper Belt Objects 136472 2005 FY9 and 136108 2003 EL61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7 01 08 133 526 530页 2008 07 18 doi 10 1086 5101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1 0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Asteroid 136108 2003 EL61 HORIZONS Web Interface JPL Solar System Dynamics 2008 08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7 18 21 0 21 1 Jewitt David Classical Kuiper Belt Objects CKBOs 夏威夷大学 2000年2月 2008 08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8 05 Luu Jane X Jewitt David C Kuiper Belt Objects Relics from the Accretion Disk of the Sun pdf Ann Rev Astron Astrophys 2002 40 63 101页 2008 08 04 doi 10 1146 annurev astro 40 060401 0938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7 08 09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Levison Harold F Morbidelli Alessandro The formation of the Kuiper belt by the outward transport of bodies during Neptune s migration PDF Nature 2003 426 419 421页 2007 06 25 doi 10 1038 nature0212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02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web archive org web 20190902034836 http www orbitsimulator com gravity articles newtno htm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鸟神星 2005 FY9 轨道模拟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 0 25 1 IAU 2006 General Assembly Result of the IAU Resolution votes 新闻稿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News Release IAU0603 2006 08 24 2007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13 原始链接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lutoid chosen as name for Solar System objects like Pluto 新闻稿 巴黎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News Release IAU0804 2008 06 11 2008 06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6 13 Brown Michael Mike Brown s Planets Plutoid fever 迈克 布朗的行星 类冥热 网志 2008 2008 07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6 14 28 0 28 1 Rabinowitz David L Schaefer Bradley E 和Tourtellotte Suzanne W The Diverse Solar Phase Curves of Distant Icy Bodies I Photometric Observations of 18 Trans Neptunian Objects 7 Centaurs and Nereid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7 133 26 43页 2008 08 03 doi 10 1086 5089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29 0 29 1 Tegler S C Grundy W M Vilas F Romanishin W Cornelison D M 和Consolmagno G J Evidence of N2 ice on the surface of the icy dwarf Planet 136472 2005 FY9 Icarus June 2008 195 2 844 850页 2009 02 07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7 12 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0 0 30 1 30 2 30 3 Licandro J Pinilla Alonso N Pedani M Oliva E Tozzi G P 和Grundy W M The methane ice rich surface of large TNO 2005 FY9 a Pluto twin in the trans neptunian belt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6 445 3 L35 L38 2009 02 07 doi 10 1051 0004 6361 2005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2 0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Tobias C Owen Ted L Roush et al Surface Ices and the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of Pluto Science 1993 08 06 261 5122 745 748页 2008 08 03 PMID 17757212 doi 10 1126 science 261 5122 7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16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Hubble Discovers Moon Orbiting the Dwarf Planet Makemake HubbleSite 2016 04 26 2016 04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0 13 Griggs Mary Beth HUBBLE SPIES A MOON ORBITING A DISTANT DWARF PLANET Popular Science 2016 04 26 2016 04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8 01 Hubble Discovers Moon Orbiting the Dwarf Planet Makemake NASA 2016 04 27 2016 04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18 Delsanti Audrey Jewitt David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The Planets PDF 夏威夷大学 2008 08 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2 11 0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List Of Transneptunian Objects Minor Planet Center Harvard Smithsonian Chenter for Astrophysics 2008 08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3 02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鸟神星MPEC的鸟神星列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stDy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轨道数据 轨道模拟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来自JPL Java 星历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闻稿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HT与TNG对鸟神星的观测发现其类似于冥王星 鸟神星的图表与轨道 Precovery imag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 06米的克莱季天文台望远镜 2003年4月20日 外太阳系的鸟神星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POD 2008年7月15日 前一小行星 136471 小行星136471 小行星列表 後一小行星 136473 小行星136473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鸟神星 amp oldid 7962591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