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自贡市人物列表

自贡市因盐而兴,历来文教兴盛,人物杰出。陆游就曾在诗中评价自贡荣县说,“其民简朴士甚良,千里郁为诗书乡”。而自贡富顺县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古代,富顺县曾孕育出了238名进士、807名举人和863名贡生。清代“湖广填四川”时期,大量湖广人迁入自贡市,湖广人成为当时自贡的主体族群。清末第一次川盐济楚时期,赣、粤、闽、湘、鄂、黔、滇、秦、晋等十一省的外省盐商、盐工等纷至沓来,竞相追逐自贡井盐业的“黄金贸易”,至此,外省人成为自贡的主体族群。抗日战争时期,华东沦陷,伴随着国民政府播迁来川,许多“下江人”亦迁居自贡市,成为新自贡人。许多优秀外省人物为自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共内战爆发后,部份自貢人跟随中華民國政府播迁到台湾,不少自流井人和富順人对中華民國政府的党、政、军、文、教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他们组织“富井同乡会”,并经常举办“富井联谊会”,共叙乡情。中共建国后,部分自贡人因为种种原因侨居外地、外省、外国,甚至归化外国国籍,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促进了自贡文化在市外和海外的传播。

自貢出身的名人

政治法律及軍事界

 
戊戌君子刘光第
 
革命家吴玉章
 
民国元老謝持
  • 明初政治人物胡子昭,字仲常,初名志高。荣县人。孝孺为汉中教授时往从学,蜀献王荐为县训导。建文初,与修《太祖实录》,授检讨。累迁至刑部侍郎。
  • 维新派刘光第,“戊戌六君子”之一。富顺县赵化镇客家人。
  • 民国元老、同盟会元老吴玉章,自貢荣县人。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策划荣县独立,开创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政权。
  • 同盟会元老谢奉琦,自貢贡井人。先后就读于私塾、富顺炳文书院、贡井旭川书院。在日本学习期间并考取了的东京早稻田大学。1905年在孙中山、黄兴的主盟下加入中国同盟会,很快受到孙中山、黄兴的赏识,并委以重任。发动叙州起义时英勇就义。民国元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追赠他为陆军中将,谥“章左将军”。
  • 民国元老、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元老政要谢持,自贡富顺人。1912年11月2日策划重庆独立,成立军政府,任总务处长。1917年护法军政府成立,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代理秘书长。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25年11月与邹鲁等发起西山会议,公开反对联共政策。1927年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委、国民政府委员。九一八事变后,为全国统一抗战奔走,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和国府委员。1939年病逝,获国葬待遇。
  • 民国元老、同盟会元老、报业巨子雷铁崖,自贡贡井人,南社重要诗人,华文报业先驱,政治家。他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创办了《光华日报》,又在新加坡创办了《国民日报》、《星洲日报》等最早的华文日报。中华民国成立后,雷铁崖应邀担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秘书,极力辅佐了孙中山所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 民国元老、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元老曹笃,自贡自流井人。早年投身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时,组织保路同志军发明了“水电报”,促成了荣县首义的成功。民国六年(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东组织军政府,曹笃被任命为军政府秘书,后又委派他兼任广州海关监督。
  • 北伐名将许祖熊,自貢富顺人。中国国民党党员。黄埔军校政治部编撰股长。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参谋长。
  • 中華民國政要张远愆,自貢富順縣人。民國時期财政金融界方面有一位举足轻重的重量级人物,是國民政府的资深财政学专家,畢生服務於政府機關。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战乱时期,他带头捐款,组织财源,为国民政府购买武器、医药物品等,支援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抗战胜利后,他潜心研究和修订国库法规以及公库制度之实施推广,无论任务或艰巨或烦琐,无不竭尽智虑,悉力驰驱。其最卓越之贡献,乃为建立各级政府公库网,扩充府库机构,并规划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改进国库之财务调度,加强预算控制。实施以来,国库收支由逆差趋于平衡,年盈余逐年增加,对于国家财政事业之起飞实可谓功不可没。民國三十八年去台灣,歷任財政部國庫署科長、行政院財政部稽核。他退休后被台灣的富顺、自流井同乡推选为富井同乡会会长参与诸多乡谊活动。并与数位同乡李公权、胡伦章先生、台湾货币发行人陈先生等共同成立青城出版公司,担任总经理。民國八十三年逝世,遗体安葬于台北市林口墓园。
  • 台湾政要易劲秋,自贡富顺县人。民國七年生,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法律系。抗战时期投笔从戎,奉派青年军第二O三师担任政治工作。迨至抗战全面胜利,政府办理青年军复员,出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庐县青年职业训练班主任,成绩斐然。三十八年任陆军第一编练司令部政工处长并兼福建省龙溪县长,勤政爱民,深具治绩。民国三十八年去台湾,先后担任国防部总政治部组长、第一厅副厅长、人事助理参谋次长及人事行政局局长。五十五年九月奉调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干部管理处主任,本以往之经验,策划培育人才,蔚为国用。六十一年夏,后奉命出任中国国民党台北市委员会主任,致力于为民服务工作,深受该市两百万市民所爱戴。民國六十八年任台湾中华电视公司董事长等职。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校友會會長。易劲秋從國民黨十大起就當選歷屆中央委員。民国七十七年,国民党十三大,易劲秋又被黨主席李登輝提名,作为中华电视公司董事长而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民國八十二年被聘為國民黨第十四屆中央評議委員。民国八十五年被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民國九十五年春病逝于台北。
  • 台灣“十大建設”功臣、台灣政要陳樹曦,籍貫自貢富順縣,民前一年生於北平。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肄業於美利堅大學運輸研究系。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為寶島鐵、公路建設付出最多心力、功績卓著。民國三十七年陳樹曦奉令赴台接收台鐵,歷任台鐵管理局運務處副處長、處長、副局長、局長、台灣省交通處處長。民國六十七年交通部林金生延攬他進入中華民國交通部擔任政務次長,直到民國七十三年退休。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專業能力與超強記憶力。在省議會立法院面對質詢,他經常隨口引用正確數據,贏得「陳電腦」封號。台灣推動十大建設時,由陳樹曦負責的項目就占八項。陳樹曦在交通界服務滿50年時,交通記者聯誼會曾為他舉辦慶祝酒會,前交通部長林金生特來表彰他推動蘇澳港、北迴、南迴鐵路、鐵路電氣化、都會區平交道地下化、花東鐵路雙軌工程等貢獻。陳樹曦退休後,香港船王董浩雲邀請他擔任中國航運公司董事長。2012年,於美國過世。
  • 台灣政要李公權,民國元年生,富順縣琵琶鄉人。民國二十九年畢業於国立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研究。民國三十六年當選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民國三十八年去台灣後,歷任中國青年黨中央副主席、中華民國立法院立法委員,同時兼任律師業務,擔任川康渝同鄉會、富井同鄉會理事長、會長。生平著作甚多。
  • 台灣政要陳翰珍, 清光緒二十三年生於自貢市大山鋪。於民國十四年人加入中國青年黨,並任青年黨北京市黨部委員,以國家主義派屢以言論嚴厲抨擊國民黨及政府。民國三十五年,為中國青年黨黨籍的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參與制憲工作。三十六年七月,陳翰珍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華民國憲法施行。民國三十八年去台灣後,任中國青年黨副主席、中華民國監察院監察委員。七十七年,以青年黨內訌迭起,爭鬥不休,翰珍雖斡旋其間,以弭爭息紛,和衷共濟為要務,然力竭聲嘶,仍難允協如初。八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翰珍暨監察院第一屆全體資深監委退職,綜翰珍在監察院四十餘年中,前後經其主提之糾彈案件有四十多件,參與連署而提出者倍之,糾彈案外之提案則近百數,後彙輯成「陳翰珍先生肅政紀要全集」一書。退職後,被聘為監察院高級顧問, 每週仍到院二、三次,遇國家統一建設促進會及北京大學同學會聚會,亦出席之。民國八十五年病逝於榮總醫院。
  • 原最高法院副院長王怀安,自贡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参加了几部重要法律的制订。是中国法律界最高奖——天平奖章获得者。是全国第一个获得这项最高荣誉的。他是自流井珍珠寺王家的,与王三畏堂同属一个家族。
  • 中宣部副部長曾德林,自貢人。曾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等职。1979年8月调教育部工作,任副部长、党组成员兼机关临时党委书记。1982年6月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文化界

 
思想家宋育仁
  • 南宋诗人王庠,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荣县人,品学兼优,娶苏东坡女为妻。
  • 明朝晏铎,富顺县人,明朝“景泰十才子”之一。
  • 明朝熊过,富顺县人,明朝“西蜀四大家”“嘉靖八才子”之一。号“南沙先生”,所以又称熊南沙。
  • 清朝学者段玉裁,在代理富顺知县任内完成了《说文解字注》。
  • 思想家宋育仁,自貢仙市镇人。清末维新派,曾任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主张西方议会制。宣讲“中国自强之学”,著有《时务论》、《泰西各国采风记》。创《渝报》,为四川创报之始。1898年,出任成都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山长(院长),开西式大学教育之先河。是四川“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厚黑學教主李宗吾,自贡自流井人,以《厚黑学》闻名。
  • 文史作家毛一波,名纶明,字颖若,自贡人。原为上海文坛作家。发表过《妇女问题杂论》、《马克思主义批评》、《社会主义批判》、《马克思经济学批评》、《个人主义哲学》及散文、诗集等。民国三十八年去台湾,期间后赴美并定居彼邦。在台、美,成为文史研究专家。出版了《南明史谈》、《方志新论》、《台湾文化源流》、《古今台湾文献考》、《台湾史谈》、《清史补编》、《文史存稿》、《中华民国年鉴》、以及出任《台湾通志》编审,并编《台湾省志》中的《拒清篇》、《文化篇》;编纂《宜兰县志》、《高雄县、市志》各若干篇目,以及《臺北縣志》的《风俗篇》、《台北市志》的《学艺篇》、《文化事业篇》。并著有《郑成功研究》、《台湾古史》、《文史续稿》、《前尘琐忆》等。
  • 作家文艺家刘若平,生于自贡盛嘉公司,荣县成长,南京求学,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员,川南早期地下民盟负责人之一,自贡荣县志人物,载入《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抗战初期创办《流露》、《流火》杂志月刊,老舍、胡风等许多知名作家是《流火》撰稿人,作家毛一波常列其中。其在省内外多种报刊发表诗歌、杂文、政论、漫画、木刻等,如1938年《流火》第二期发表长诗《起来了,地东方的巨人!》、木刻《鲁迅》等等;组织“怒火剧团”、“抗敌歌咏团”、”乡村工作团“并任编导,创作不少抗日剧目,以著名抗战独幕剧《一个游击队员》为代表。1945年参加创办《荣县新闻》任常务理事并主编《旭水》副刊,47年后在蓉编辑《四川公路》杂志,49年后组织《星海歌咏团》编导话剧《王占标与董二嫂》……在《诗刊》等刊报发表诗歌、杂文。
  • 红学家邓遂夫,自贡人,当代学者,红学家。现为中国红学会理事,对《红楼梦》研究颇深,有很高造诣。
  • 作家李銳,自贡人,国际中国作家。其小说《旧址》、《银城故事》均以其故乡自贡为蓝本,并超越其上。作品《厚土》获得过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他的作品被翻译为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兰文等多种文字出版。2004年,李锐获得“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甚至认为,李锐北岛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两位中国作家。
  • 诗人白渔,其事略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傳》等辞书。是中国作协会员、世界华文诗人协会创会理事。
  • 诗人傅仇,森林诗人。
  • 建筑师张锦秋,自贡市荣县人。女建筑师,师承清华大学梁思成。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师学会理事,中国科协委员、清华大学双聘教授。获建设部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称号。
  • 陈建民,原籍自贡市富顺县,日本中华料理大师。1947年他到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发展,1948年国共内战中,赴台北高雄,后在香港开川菜餐馆。1952年,陈建民到日本横滨工作。他于1954年取得日本国籍。1958年他在东京新桥田村町开设了日本第一家川菜餐馆“四川饭店”。他针对日本顾客的口味,对传统川菜调味进行了改进,并在NHK电视台的《今日の料理》节目中表演。1966年他在东京建立了惠比寿中国料理学院并任院长,传授中国菜的烹饪。1970年,在赤坂等地又开办了多家四川饭店。麻婆豆腐就是陈建民带到日本的。 1983年,陈建民偕夫人陈洋子和儿子陈建一回祖国,并专程到富顺老家探亲祭祖,并乘车远赴李桥乡,又坐两乘滑竿到他父亲的墓地拜扫。
  • 陈建一(ちん けんいち),自贡裔日本厨师。生于东京。玉川大学文学部英美文学科毕业之后,在他的父亲陈建民手下学习川菜烹饪技艺。其后参加富士电视台的烹饪节目铁人料理。他是日本川菜连锁店“四川饭店”的现任董事长。
  • 钟富华,自贡市自流井人,美国密西根川菜坊、竹园盐帮川菜馆东主,厨师。1991年, 钟富华以中美友好城市烹饪文化交流使者的身份,来到密西根州米德兰市做餐饮文化交流。他把盐帮菜带到了美国,并广泛的向美国人传播教授。先后为米德兰市小学、中学、洛斯威德大学、老人活动中心、米德兰电视台表演了10多场,引起轰动。当地主流媒体《米德兰新闻》、《塞格洛新闻》、《摩加录新闻》、米德兰电视台等对此进行了报道,称之为中国菜旋风,好评如潮。这是美国媒体第一次对自贡盐帮菜进行报道,使自贡菜在美国发扬光大。竹园盐帮川菜馆也成为美国餐饮业百强。2012年,自贡菜品更是融进“世界全席”,钟富华应伦敦奥运会餐饮部门邀请,任奥运村主餐厅厨房任主厨,成为奥运村唯一的川菜厨师。
  • 郭敬明,自贡人,中国青年作家,代表作有《小时代》、《爵迹》、《夏至未至》等。
  • Ayawawa(本名杨冰阳),自贡人,中国网络红人,身兼作家、电视节目嘉宾、情感咨询师等身份。
  • 王刚,自贡人,厨师、网红。

科學及教育界

  • 中国首位物理学博士李复几,出生于吴县,1906年进入德国波恩大学,从事光谱学研究,获高等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关于勒纳的碱金属光谱理论的分光镜实验的研究》是中国最早的一篇物理学博士学位论文。抗战时期日军进逼苏州时,逃亡到自贡。民国二十六年,李复几受国民政府指派调入川康盐务局任工程师。整个抗战期间,李复几都在自贡矿井工作,对改进自贡矿盐的挖掘、盐卤的提升、传运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到晚年时,李复几仍不遗余力地在自贡奉献着自己最后的光和热,担任旭川中学英文教员直至民国三十六年在自贡去世。自贡的陆路盐运通道全长82千米的自内路是李复几主张修建的,并可能垫付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可能是由于出资修建公路,在他去世时家徒四壁无钱安葬,是自贡的大盐商余述怀出钱将他安埋。
  • 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東,湖南湘阴县人。他是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1914年,范旭东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现代化工企业――久大精盐公司(1919年以后改为久大盐业公司)[1],以及中国第一个精盐工厂——久大精盐工厂。抗戰爆發後,久大盐厂播迁到自贡。他致力于在自貢市开辟新的化学工业基地,支援抗战与国家建设。他在在久大自贡模范制盐厂落成开工大会上的致词:“只要世界上仍有一寸土地是立于青天白日旗下的,吾们亦必在这一寸土地上建立吾们合法的实业……这颖在渤海天涯照耀了二十多年的‘海王星’(久大盐业公司),今天闪烁于自贡市的天空,并不是没有意义啊!”
  • 放射化学家王方定,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制成了武器点火的核材料,完成了多次核爆炸的放化诊断。近期从事放射化学及核化学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进行了核裂变的电荷分布及裂变产物在乏燃料后处理工艺流程中的化学行为的研究,是中国核工业的创业者之一。
  • 周金德,中国首批火箭发射功臣。
  • 李慎之无锡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李慎之从燕京大学毕业在自贡市蜀光中学做公民课教员,对蜀光中学毕业的许多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任周恩来外交秘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美国研究所所长。资深新闻人,的国际问题专家。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 民主社會主義派學者谢韬,自贡人,在自贡市培德小学和培德初中毕业,民国3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以后又回蜀光中学教过书。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社长。谢韬指出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是正统马克思主义,而中共所一直执行的是左倾路线,并呼吁中共应该回归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對社會發展造成影響。
  • 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黄枏森,出生于富顺县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毕业于自贡市蜀光中学,同年考进西南联大物理系,1943年转到哲学系,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
  • 清华大學副校长张思敬,富顺邓关人,1947年从自贡市蜀光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奉献于教育事业。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自贡市荣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3月26日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1983年9月邱勇以自贡理科第二名、荣县理科第一名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1988年7月本科毕业后免试攻读清华化学系研究生,1994年7月博士毕业留校工作。

藝術界

 
电影大师孙瑜
  • 電影大師、诗人导演孙瑜,编剧、导演 中国电影歌曲首创者。原名孙成玙,原籍自贡市贡井区。1900年3月生于重庆。少时曾入富顺江阳书院学习,1914年入南开中学,1923年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电影编剧,后入纽约摄影学校学习。1925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1926年回国。孙瑜在中国影坛上的地位,从其发现培养的新人,便可见一斑。大名鼎鼎的阮玲玉金焰王人美黎莉莉郑君里张瑞芳刘琼陈燕燕吴茵、白璐、王蓓、李伟中叔皇等人,均是由孙瑜使用培养而后红极一时的。被誉为30年代“中国电影界的伯乐”。
  • 摄影家、电影家、教育家孙明经,中国电影教育先驱,中国电视事业的拓荒者。1938年赴自贡赶拍《自贡井盐》《井盐工业》两片。两片一成,广泛放映,安定人心,也平抑了大后方盐价。同期摄影作品《布满井架天车的小城》后来收入二十世纪华人摄影经典。
  • 郑用之 ,自贡沿滩人,1925年2月投笔从军,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1926年1月毕业随部队北伐。1937年建中国电影制片厂任厂长,后又离任,授少将衔,还组织战地摄影队冒枪林弹雨摄录日军暴行。1946年赴美侨居。 1971年独身去台湾任中央制片厂顾问,1981年返回美国。
  • 台灣導演張英, 本名张云汉。民國八年生於自貢市富順縣永年鄉。 民國三十六年赴上海,为报纸撰写影评,同时在上海国泰影业厂长徐欣夫邀请下,写了个人的第一部电影剧本〈黑河魂〉,之后并担任影片《十步芳草》副导演。民國三十七年率领外景队到台湾拍摄《阿里山风云》,完工时适逢民国三十八年国共内战上海沦陷,遂留台发展。该片也得以在台湾首映,成为台湾影­史上第一部剧情片。片中的插曲「高山青」在台湾和内地被广为传唱,成为华语电影音乐中的经典之作。之后成立万寿公司拍摄台语片《小情人逃亡》,并以本片或得第一届台语片金马奖最佳导演。民國四十四年,其独幕剧本作品《殊途同归》荣获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颁发的国父诞辰纪念奖金。民國四十七年进入中影任制片部经理,离开中影后即专注于台语片制片与导演工作。 民國五十四年获得由《台湾日报》主办的“民国54年度国产台语影片展览会颁奖典礼暨影星大会”最佳导演奖。張英是戰後台灣舞台劇發展的重要人物,也是重要的導演教師,亞洲訓練班、大專院校話劇團、地方戲劇訓練班都常邀請他去任教。
  • 音乐家黎英海,自贡富顺人,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协第四届常务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席。对中国多声部音乐的民族风格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果的探索、科研及创作。
  • 独立电影人应亮、彭姗,自2003年短片《古城的夏天》起,多年来以自贡为基地创作了长片《背鸭子的男孩》、《另一半》、《好猫》、《消失在春天的生命》及数部短片。屡获国际影奖。
  • 歌手谭维维,出生于自贡市富顺县永年镇。是中国内地女歌手,曾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独唱。获得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2015年參加《我是歌手3》。

體育界

  • 跳水皇后高敏,16岁得到第一个世界冠军,18岁成为世界赛大满贯得主。她创造了长达7年的“高敏时代”,在她参加的所有重大赛事中保持全胜,共获得70多枚国际比赛的金牌、11项世界冠军,并于1988年和1992年蝉联两届奥运会冠军。成为当时世界上惟一突破600分大关的女子跳水运动员,是“任何一个女板运动员都想战胜的目标。”许多国外选手认定:“与高敏生活在同一时代是个悲剧。”被认为是“优雅和技艺超群的中国冠军”,“最受尊敬的中国运动员”及“最伟大的跳水运动员之一”。
  • 童玲,是世界上乒坛史上第一个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世界乒乓球单打冠军。
  • 王伟,世界航模冠军。
  • 张世洪,世界技巧冠军。
  • 颜文珍,世界技巧锦标赛冠军。
  • 周义霖,世界跳水冠军。
  • 谢映梅,世界女子垒球金牌得主。
  • 刘静,多哈亚运会100米栏冠军。

公益界

  • 李强 自贡自流井人 中国劳工观察创始人

祖籍自貢的名人

  • 鄭裕玲

旅居自貢的名人

  • 南宋诗人陆游,中年时入蜀抗金九年,曾赴荣州(荣县,今隶属自贡)摄理州事。荣州任内作《水龙吟·荣南作》。
  • 宋光宗赵惇,南宋皇帝,在即位前,于绍兴年间在自贡做过三年荣州刺史。
  • 南宋藏书家和目录学家晁公武,在自贡为官期间,“日夕躬以朱黄,雠校舛误”,完成《郡斋读书志》,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具有提要内容的私人藏书目录。

参考资料

  1. ^ 章用中、楼义林《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学编·化学卷·范旭东

自贡市人物列表,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編修, 以確保文法, 用詞, 语气, 格式, 標點等使用恰当, 2021年6月12日, 請按照校對指引, 幫助编辑這個條目, 幫助, 討論, 此條目的语调或风格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寫作方式, 2021年6月12日, 請根據指南協助改善这篇条目, 請在讨论页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6月12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編修 以確保文法 用詞 语气 格式 標點等使用恰当 2021年6月12日 請按照校對指引 幫助编辑這個條目 幫助 討論 此條目的语调或风格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寫作方式 2021年6月12日 請根據指南協助改善这篇条目 請在讨论页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6月12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自贡市人物列表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自贡市因盐而兴 历来文教兴盛 人物杰出 陆游就曾在诗中评价自贡荣县说 其民简朴士甚良 千里郁为诗书乡 而自贡富顺县素有 才子之乡 的美誉 古代 富顺县曾孕育出了238名进士 807名举人和863名贡生 清代 湖广填四川 时期 大量湖广人迁入自贡市 湖广人成为当时自贡的主体族群 清末第一次川盐济楚时期 赣 粤 闽 湘 鄂 黔 滇 秦 晋等十一省的外省盐商 盐工等纷至沓来 竞相追逐自贡井盐业的 黄金贸易 至此 外省人成为自贡的主体族群 抗日战争时期 华东沦陷 伴随着国民政府播迁来川 许多 下江人 亦迁居自贡市 成为新自贡人 许多优秀外省人物为自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共内战爆发后 部份自貢人跟随中華民國政府播迁到台湾 不少自流井人和富順人对中華民國政府的党 政 军 文 教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他们组织 富井同乡会 并经常举办 富井联谊会 共叙乡情 中共建国后 部分自贡人因为种种原因侨居外地 外省 外国 甚至归化外国国籍 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促进了自贡文化在市外和海外的传播 目录 1 自貢出身的名人 1 1 政治法律及軍事界 1 2 文化界 1 3 科學及教育界 1 4 藝術界 1 5 體育界 1 6 公益界 2 旅居自貢的名人 3 参考资料自貢出身的名人 编辑政治法律及軍事界 编辑 戊戌君子刘光第 革命家吴玉章 民国元老謝持 明初政治人物胡子昭 字仲常 初名志高 荣县人 孝孺为汉中教授时往从学 蜀献王荐为县训导 建文初 与修 太祖实录 授检讨 累迁至刑部侍郎 维新派刘光第 戊戌六君子 之一 富顺县赵化镇客家人 民国元老 同盟会元老吴玉章 自貢荣县人 革命家 教育家 历史学家 文学家 策划荣县独立 开创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政权 同盟会元老谢奉琦 自貢贡井人 先后就读于私塾 富顺炳文书院 贡井旭川书院 在日本学习期间并考取了的东京早稻田大学 1905年在孙中山 黄兴的主盟下加入中国同盟会 很快受到孙中山 黄兴的赏识 并委以重任 发动叙州起义时英勇就义 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追赠他为陆军中将 谥 章左将军 民国元老 同盟会和中国国民党元老政要谢持 自贡富顺人 1912年11月2日策划重庆独立 成立军政府 任总务处长 1917年护法军政府成立 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 代理秘书长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 1925年11月与邹鲁等发起西山会议 公开反对联共政策 1927年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委 国民政府委员 九一八事变后 为全国统一抗战奔走 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和国府委员 1939年病逝 获国葬待遇 民国元老 同盟会元老 报业巨子雷铁崖 自贡贡井人 南社重要诗人 华文报业先驱 政治家 他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创办了 光华日报 又在新加坡创办了 国民日报 星洲日报 等最早的华文日报 中华民国成立后 雷铁崖应邀担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秘书 极力辅佐了孙中山所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民国元老 同盟会和中国国民党元老曹笃 自贡自流井人 早年投身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时 组织保路同志军发明了 水电报 促成了荣县首义的成功 民国六年 1917年 9月 孙中山在广东组织军政府 曹笃被任命为军政府秘书 后又委派他兼任广州海关监督 北伐名将许祖熊 自貢富顺人 中国国民党党员 黄埔军校政治部编撰股长 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参谋长 中華民國政要张远愆 自貢富順縣人 民國時期财政金融界方面有一位举足轻重的重量级人物 是國民政府的资深财政学专家 畢生服務於政府機關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战乱时期 他带头捐款 组织财源 为国民政府购买武器 医药物品等 支援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抗战胜利后 他潜心研究和修订国库法规以及公库制度之实施推广 无论任务或艰巨或烦琐 无不竭尽智虑 悉力驰驱 其最卓越之贡献 乃为建立各级政府公库网 扩充府库机构 并规划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以改进国库之财务调度 加强预算控制 实施以来 国库收支由逆差趋于平衡 年盈余逐年增加 对于国家财政事业之起飞实可谓功不可没 民國三十八年去台灣 歷任財政部國庫署科長 行政院財政部稽核 他退休后被台灣的富顺 自流井同乡推选为富井同乡会会长参与诸多乡谊活动 并与数位同乡李公权 胡伦章先生 台湾货币发行人陈先生等共同成立青城出版公司 担任总经理 民國八十三年逝世 遗体安葬于台北市林口墓园 台湾政要易劲秋 自贡富顺县人 民國七年生 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法律系 抗战时期投笔从戎 奉派青年军第二O三师担任政治工作 迨至抗战全面胜利 政府办理青年军复员 出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庐县青年职业训练班主任 成绩斐然 三十八年任陆军第一编练司令部政工处长并兼福建省龙溪县长 勤政爱民 深具治绩 民国三十八年去台湾 先后担任国防部总政治部组长 第一厅副厅长 人事助理参谋次长及人事行政局局长 五十五年九月奉调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干部管理处主任 本以往之经验 策划培育人才 蔚为国用 六十一年夏 后奉命出任中国国民党台北市委员会主任 致力于为民服务工作 深受该市两百万市民所爱戴 民國六十八年任台湾中华电视公司董事长等职 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校友會會長 易劲秋從國民黨十大起就當選歷屆中央委員 民国七十七年 国民党十三大 易劲秋又被黨主席李登輝提名 作为中华电视公司董事长而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 民國八十二年被聘為國民黨第十四屆中央評議委員 民国八十五年被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 民國九十五年春病逝于台北 台灣 十大建設 功臣 台灣政要陳樹曦 籍貫自貢富順縣 民前一年生於北平 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 肄業於美利堅大學運輸研究系 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 為寶島鐵 公路建設付出最多心力 功績卓著 民國三十七年陳樹曦奉令赴台接收台鐵 歷任台鐵管理局運務處副處長 處長 副局長 局長 台灣省交通處處長 民國六十七年交通部長林金生延攬他進入中華民國交通部擔任政務次長 直到民國七十三年退休 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專業能力與超強記憶力 在省議會 立法院面對質詢 他經常隨口引用正確數據 贏得 陳電腦 封號 台灣推動十大建設時 由陳樹曦負責的項目就占八項 陳樹曦在交通界服務滿50年時 交通記者聯誼會曾為他舉辦慶祝酒會 前交通部長林金生特來表彰他推動蘇澳港 北迴 南迴鐵路 鐵路電氣化 都會區平交道地下化 花東鐵路雙軌工程等貢獻 陳樹曦退休後 香港船王董浩雲邀請他擔任中國航運公司董事長 2012年 於美國過世 台灣政要李公權 民國元年生 富順縣琵琶鄉人 民國二十九年畢業於国立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研究 民國三十六年當選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 民國三十八年去台灣後 歷任中國青年黨中央副主席 中華民國立法院立法委員 同時兼任律師業務 擔任川康渝同鄉會 富井同鄉會理事長 會長 生平著作甚多 台灣政要陳翰珍 清光緒二十三年生於自貢市大山鋪 於民國十四年人加入中國青年黨 並任青年黨北京市黨部委員 以國家主義派屢以言論嚴厲抨擊國民黨及政府 民國三十五年 為中國青年黨黨籍的制憲國民大會代表 參與制憲工作 三十六年七月 陳翰珍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 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中華民國憲法施行 民國三十八年去台灣後 任中國青年黨副主席 中華民國監察院監察委員 七十七年 以青年黨內訌迭起 爭鬥不休 翰珍雖斡旋其間 以弭爭息紛 和衷共濟為要務 然力竭聲嘶 仍難允協如初 八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翰珍暨監察院第一屆全體資深監委退職 綜翰珍在監察院四十餘年中 前後經其主提之糾彈案件有四十多件 參與連署而提出者倍之 糾彈案外之提案則近百數 後彙輯成 陳翰珍先生肅政紀要全集 一書 退職後 被聘為監察院高級顧問 每週仍到院二 三次 遇國家統一建設促進會及北京大學同學會聚會 亦出席之 民國八十五年病逝於榮總醫院 原最高法院副院長王怀安 自贡人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参加了几部重要法律的制订 是中国法律界最高奖 天平奖章获得者 是全国第一个获得这项最高荣誉的 他是自流井珍珠寺王家的 与王三畏堂同属一个家族 原中宣部副部長曾德林 自貢人 曾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兼重庆大学党委书记 校长等职 1979年8月调教育部工作 任副部长 党组成员兼机关临时党委书记 1982年6月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文化界 编辑 思想家宋育仁 南宋诗人王庠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荣县人 品学兼优 娶苏东坡女为妻 明朝晏铎 富顺县人 明朝 景泰十才子 之一 明朝熊过 富顺县人 明朝 西蜀四大家 嘉靖八才子 之一 号 南沙先生 所以又称熊南沙 清朝学者段玉裁 在代理富顺知县任内完成了 说文解字注 思想家宋育仁 自貢仙市镇人 清末维新派 曾任驻英 法 意 比四国公使参赞 主张西方议会制 宣讲 中国自强之学 著有 时务论 泰西各国采风记 创 渝报 为四川创报之始 1898年 出任成都尊经书院 四川大学前身 山长 院长 开西式大学教育之先河 是四川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厚黑學教主李宗吾 自贡自流井人 以 厚黑学 闻名 文史作家毛一波 名纶明 字颖若 自贡人 原为上海文坛作家 发表过 妇女问题杂论 马克思主义批评 社会主义批判 马克思经济学批评 个人主义哲学 及散文 诗集等 民国三十八年去台湾 期间后赴美并定居彼邦 在台 美 成为文史研究专家 出版了 南明史谈 方志新论 台湾文化源流 古今台湾文献考 台湾史谈 清史补编 文史存稿 中华民国年鉴 以及出任 台湾通志 编审 并编 台湾省志 中的 拒清篇 文化篇 编纂 宜兰县志 高雄县 市志 各若干篇目 以及 臺北縣志 的 风俗篇 台北市志 的 学艺篇 文化事业篇 并著有 郑成功研究 台湾古史 文史续稿 前尘琐忆 等 作家文艺家刘若平 生于自贡盛嘉公司 荣县成长 南京求学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员 川南早期地下民盟负责人之一 自贡荣县志人物 载入 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 抗战初期创办 流露 流火 杂志月刊 老舍 胡风等许多知名作家是 流火 撰稿人 作家毛一波常列其中 其在省内外多种报刊发表诗歌 杂文 政论 漫画 木刻等 如1938年 流火 第二期发表长诗 起来了 地东方的巨人 木刻 鲁迅 等等 组织 怒火剧团 抗敌歌咏团 乡村工作团 并任编导 创作不少抗日剧目 以著名抗战独幕剧 一个游击队员 为代表 1945年参加创办 荣县新闻 任常务理事并主编 旭水 副刊 47年后在蓉编辑 四川公路 杂志 49年后组织 星海歌咏团 编导话剧 王占标与董二嫂 在 诗刊 等刊报发表诗歌 杂文 红学家邓遂夫 自贡人 当代学者 红学家 现为中国红学会理事 对 红楼梦 研究颇深 有很高造诣 作家李銳 自贡人 国际中国作家 其小说 旧址 银城故事 均以其故乡自贡为蓝本 并超越其上 作品 厚土 获得过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第十二届台湾 中国时报 文学奖 他的作品被翻译为瑞典文 英文 法文 日文 德文 荷兰文等多种文字出版 2004年 李锐获得 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甚至认为 李锐和北岛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两位中国作家 诗人白渔 其事略被收入 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傳 等辞书 是中国作协会员 世界华文诗人协会创会理事 诗人傅仇 森林诗人 建筑师张锦秋 自贡市荣县人 女建筑师 师承清华大学梁思成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 中国建筑师学会理事 中国科协委员 清华大学双聘教授 获建设部首批 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 称号 陈建民 原籍自贡市富顺县 日本中华料理大师 1947年他到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等地发展 1948年国共内战中 赴台北 高雄 后在香港开川菜餐馆 1952年 陈建民到日本横滨工作 他于1954年取得日本国籍 1958年他在东京新桥田村町开设了日本第一家川菜餐馆 四川饭店 他针对日本顾客的口味 对传统川菜调味进行了改进 并在NHK电视台的 今日の料理 节目中表演 1966年他在东京建立了惠比寿中国料理学院并任院长 传授中国菜的烹饪 1970年 在赤坂等地又开办了多家四川饭店 麻婆豆腐就是陈建民带到日本的 1983年 陈建民偕夫人陈洋子和儿子陈建一回祖国 并专程到富顺老家探亲祭祖 并乘车远赴李桥乡 又坐两乘滑竿到他父亲的墓地拜扫 陈建一 ちん けんいち 自贡裔日本厨师 生于东京 玉川大学文学部英美文学科毕业之后 在他的父亲陈建民手下学习川菜烹饪技艺 其后参加富士电视台的烹饪节目铁人料理 他是日本川菜连锁店 四川饭店 的现任董事长 钟富华 自贡市自流井人 美国密西根川菜坊 竹园盐帮川菜馆东主 厨师 1991年 钟富华以中美友好城市烹饪文化交流使者的身份 来到密西根州米德兰市做餐饮文化交流 他把盐帮菜带到了美国 并广泛的向美国人传播教授 先后为米德兰市小学 中学 洛斯威德大学 老人活动中心 米德兰电视台表演了10多场 引起轰动 当地主流媒体 米德兰新闻 塞格洛新闻 摩加录新闻 米德兰电视台等对此进行了报道 称之为中国菜旋风 好评如潮 这是美国媒体第一次对自贡盐帮菜进行报道 使自贡菜在美国发扬光大 竹园盐帮川菜馆也成为美国餐饮业百强 2012年 自贡菜品更是融进 世界全席 钟富华应伦敦奥运会餐饮部门邀请 任奥运村主餐厅厨房任主厨 成为奥运村唯一的川菜厨师 郭敬明 自贡人 中国青年作家 代表作有 小时代 爵迹 夏至未至 等 Ayawawa 本名杨冰阳 自贡人 中国网络红人 身兼作家 电视节目嘉宾 情感咨询师等身份 王刚 自贡人 厨师 网红 科學及教育界 编辑 中国首位物理学博士李复几 出生于吴县 1906年进入德国波恩大学 从事光谱学研究 获高等物理学博士学位 他的 关于勒纳的碱金属光谱理论的分光镜实验的研究 是中国最早的一篇物理学博士学位论文 抗战时期日军进逼苏州时 逃亡到自贡 民国二十六年 李复几受国民政府指派调入川康盐务局任工程师 整个抗战期间 李复几都在自贡矿井工作 对改进自贡矿盐的挖掘 盐卤的提升 传运等方面做出了努力 到晚年时 李复几仍不遗余力地在自贡奉献着自己最后的光和热 担任旭川中学英文教员直至民国三十六年在自贡去世 自贡的陆路盐运通道全长82千米的自内路是李复几主张修建的 并可能垫付了自己多年的积蓄 可能是由于出资修建公路 在他去世时家徒四壁无钱安葬 是自贡的大盐商余述怀出钱将他安埋 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東 湖南湘阴县人 他是中国化工实业家 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被称作 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1914年 范旭东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现代化工企业 久大精盐公司 1919年以后改为久大盐业公司 1 以及中国第一个精盐工厂 久大精盐工厂 抗戰爆發後 久大盐厂播迁到自贡 他致力于在自貢市开辟新的化学工业基地 支援抗战与国家建设 他在在久大自贡模范制盐厂落成开工大会上的致词 只要世界上仍有一寸土地是立于青天白日旗下的 吾们亦必在这一寸土地上建立吾们合法的实业 这颖在渤海天涯照耀了二十多年的 海王星 久大盐业公司 今天闪烁于自贡市的天空 并不是没有意义啊 放射化学家王方定 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 制成了武器点火的核材料 完成了多次核爆炸的放化诊断 近期从事放射化学及核化学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 进行了核裂变的电荷分布及裂变产物在乏燃料后处理工艺流程中的化学行为的研究 是中国核工业的创业者之一 周金德 中国首批火箭发射功臣 李慎之 无锡人 民国三十四年 1945年 李慎之从燕京大学毕业在自贡市蜀光中学做公民课教员 对蜀光中学毕业的许多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任周恩来外交秘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美国研究所所长 资深新闻人 的国际问题专家 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民主社會主義派學者谢韬 自贡人 在自贡市培德小学和培德初中毕业 民国3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以后又回蜀光中学教过书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副院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社长 谢韬指出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是正统马克思主义 而中共所一直执行的是左倾路线 并呼吁中共应该回归民主社会主义路线 對社會發展造成影響 原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黄枏森 出生于富顺县 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42年毕业于自贡市蜀光中学 同年考进西南联大物理系 1943年转到哲学系 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 原清华大學副校长张思敬 富顺邓关人 1947年从自贡市蜀光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 毕业后奉献于教育事业 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 自贡市荣县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3月26日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 1983年9月邱勇以自贡理科第二名 荣县理科第一名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 1988年7月本科毕业后免试攻读清华化学系研究生 1994年7月博士毕业留校工作 藝術界 编辑 电影大师孙瑜 電影大師 诗人导演孙瑜 编剧 导演 中国电影歌曲首创者 原名孙成玙 原籍自贡市贡井区 1900年3月生于重庆 少时曾入富顺江阳书院学习 1914年入南开中学 1923年入清华大学 毕业后留学美国 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电影编剧 后入纽约摄影学校学习 1925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1926年回国 孙瑜在中国影坛上的地位 从其发现培养的新人 便可见一斑 大名鼎鼎的阮玲玉 金焰 王人美 黎莉莉 郑君里 张瑞芳 刘琼 陈燕燕 吴茵 白璐 王蓓 李伟 中叔皇等人 均是由孙瑜使用培养而后红极一时的 被誉为30年代 中国电影界的伯乐 摄影家 电影家 教育家孙明经 中国电影教育先驱 中国电视事业的拓荒者 1938年赴自贡赶拍 自贡井盐 井盐工业 两片 两片一成 广泛放映 安定人心 也平抑了大后方盐价 同期摄影作品 布满井架天车的小城 后来收入二十世纪华人摄影经典 郑用之 自贡沿滩人 1925年2月投笔从军 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 1926年1月毕业随部队北伐 1937年建中国电影制片厂任厂长 后又离任 授少将衔 还组织战地摄影队冒枪林弹雨摄录日军暴行 1946年赴美侨居 1971年独身去台湾任中央制片厂顾问 1981年返回美国 台灣導演張英 本名张云汉 民國八年生於自貢市富順縣永年鄉 民國三十六年赴上海 为报纸撰写影评 同时在上海国泰影业厂长徐欣夫邀请下 写了个人的第一部电影剧本 黑河魂 之后并担任影片 十步芳草 副导演 民國三十七年率领外景队到台湾拍摄 阿里山风云 完工时适逢民国三十八年国共内战上海沦陷 遂留台发展 该片也得以在台湾首映 成为台湾影 史上第一部剧情片 片中的插曲 高山青 在台湾和内地被广为传唱 成为华语电影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之后成立万寿公司拍摄台语片 小情人逃亡 并以本片或得第一届台语片金马奖最佳导演 民國四十四年 其独幕剧本作品 殊途同归 荣获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颁发的国父诞辰纪念奖金 民國四十七年进入中影任制片部经理 离开中影后即专注于台语片制片与导演工作 民國五十四年获得由 台湾日报 主办的 民国54年度国产台语影片展览会颁奖典礼暨影星大会 最佳导演奖 張英是戰後台灣舞台劇發展的重要人物 也是重要的導演教師 亞洲訓練班 大專院校話劇團 地方戲劇訓練班都常邀請他去任教 音乐家黎英海 自贡富顺人 音乐教育家 作曲家 民国三十七年 1948年 毕业于南京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 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 中国音协第四届常务理事 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席 对中国多声部音乐的民族风格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果的探索 科研及创作 独立电影人应亮 彭姗 自2003年短片 古城的夏天 起 多年来以自贡为基地创作了长片 背鸭子的男孩 另一半 好猫 消失在春天的生命 及数部短片 屡获国际影奖 歌手谭维维 出生于自贡市富顺县永年镇 是中国内地女歌手 曾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独唱 获得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国语女歌手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2015年參加 我是歌手3 體育界 编辑 跳水皇后高敏 16岁得到第一个世界冠军 18岁成为世界赛大满贯得主 她创造了长达7年的 高敏时代 在她参加的所有重大赛事中保持全胜 共获得70多枚国际比赛的金牌 11项世界冠军 并于1988年和1992年蝉联两届奥运会冠军 成为当时世界上惟一突破600分大关的女子跳水运动员 是 任何一个女板运动员都想战胜的目标 许多国外选手认定 与高敏生活在同一时代是个悲剧 被认为是 优雅和技艺超群的中国冠军 最受尊敬的中国运动员 及 最伟大的跳水运动员之一 童玲 是世界上乒坛史上第一个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世界乒乓球单打冠军 王伟 世界航模冠军 张世洪 世界技巧冠军 颜文珍 世界技巧锦标赛冠军 周义霖 世界跳水冠军 谢映梅 世界女子垒球金牌得主 刘静 多哈亚运会100米栏冠军 公益界 编辑 李强 自贡自流井人 中国劳工观察创始人祖籍自貢的名人 鄭裕玲旅居自貢的名人 编辑南宋诗人陆游 中年时入蜀抗金九年 曾赴荣州 荣县 今隶属自贡 摄理州事 荣州任内作 水龙吟 荣南作 宋光宗赵惇 南宋皇帝 在即位前 于绍兴年间在自贡做过三年荣州刺史 南宋藏书家和目录学家晁公武 在自贡为官期间 日夕躬以朱黄 雠校舛误 完成 郡斋读书志 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具有提要内容的私人藏书目录 参考资料 编辑 章用中 楼义林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工学编 化学卷 范旭东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自贡市人物列表 amp oldid 7639811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