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雙冠龍屬

雙冠龍屬名Dilophosaurus,發音:/dˌlfəˈsɔːrəs, -f-/[1] dy-LOHF-o-SOR-əs,或譯雙脊龍)是種早期的中大型肉食性獸腳類恐龍,生存於約1億9300萬年前早侏羅世錫內穆階北美洲。1940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發現三個骨骼,其中保存最好的兩個採集於1942年。最完整的標本成為正模標本,於1954年由山繆·韋爾斯英语Samuel Paul Welles命名為斑龍屬(當時是個分類垃圾桶英语Wastebasket taxon)的新種魏氏斑龍(Megalosaurus wetherilli)。1964年韋爾斯發現一個較大的骨骼也屬於同一物種,並意識到這種動物的頭骨其實長有頭冠,於是在命名時隔十幾年後的1970年建立為獨立的雙冠龍屬,模式種魏氏雙冠龍Dilophosaurus wetherilli),屬名在古希臘語意為「兩個脊冠的蜥蜴」,種名紀念一位納瓦霍人議員約翰·魏瑟瑞(John Wetherill)。1984年韋爾斯發表了關於雙冠龍的詳細骨骼描述。後續還進一步發現更多標本,其中包括一具幼體。一些足跡化石也被歸入雙冠龍,其中還有休息留下的痕跡。一隻於1984年在中國雲南祿豐組英语Lufeng Formation發現近乎完整的標本於1993年被命名為中國雙冠龍(Dilophosaurus sinensis),後來發現其實屬於中國龍屬。2020年亞當·馬許(Adam D. Marsh)和提摩西·羅威(Timothy B. Rowe)對雙冠龍的所有已知標本進行了全面性的重新描述,這項耗時7年的研究澄清了許多過去在研究雙冠龍時所遇到的問題。

雙冠龍屬
化石时期:早侏羅世錫內穆階
193 Ma
正模標本UCMP 37302的骨架模型,呈現被掩埋的原況姿勢,展示於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雙冠龍科 Dilophosauridae
属: 雙冠龍屬 Dilophosaurus
Welles英语Samuel Paul Welles, 1970
模式種
魏氏雙冠龍
Dilophosaurus wetherilli

(Welles, 1954)
異名
  • 魏氏斑龙 Megalosaurus wetherilli
    Welles, 1954

雙冠龍身長約7公尺,體重約400公斤,是年代最早期的大型掠食性獸腳類之一,也是已知當時北美洲體型最大的陸生動物。雙冠龍身型纖細且結構輕盈,頭骨特別大但纖巧。吻部狹窄,上頜鼻骨下方有個凹槽。頭骨上方有一對縱向的拱形嵴冠,完整的形狀尚未確認,但相信生前可能覆蓋著角質層而更大。下頜前部纖細、後部深。牙齒長、彎曲、薄且側扁。下頜的牙齒比上頜的小許多。大多數牙齒前後緣都有鋸齒狀。頸部很長,脊椎中空所以非常輕巧。手臂強壯,上臂骨長而纖細。手部有四根手指;第一指短而強壯,長有大型指爪;第二指較長且細,爪子較小;第四指是退化的痕跡器官。股骨大,腳很粗壯,並長著大趾爪。

雙冠龍與近緣的龍獵龍構成雙冠龍科,演化位置介於腔骨龍科與後來更進階的堅尾龍類之間。雙冠龍以雙足行走,可能是活躍主動的掠食者,並能捕殺大型獵物,也可能以較小型動物或魚類為食。因為前肢短小且活動範圍有限,可能主要透過嘴部來襲擊獵物。頭冠確切功能尚未知曉,但相信對於打鬥來說過於脆弱,較可能用作視覺展示英语Display (zoology)用途,如種內識別英语Intra-species recognition性選擇。成長過程可能十分迅速,生命階段早期每年增長程度達到30至35公斤。正模標本的個體顯示出許多古病理跡象,包括發育異常及損傷後的癒合痕跡。雙冠龍的化石來自凱恩塔層英语Kayenta Formation,與巨歿龍莎拉龍共享棲地。雙冠龍曾在侏羅紀公園及其改編電影中登場,當中賦予其噴射毒液及展開頸邊皮摺的虛構能力,且只有狗一般的大小,遠遠小於真實動物的體型。根據在康乃狄克州發現的足跡,雙冠龍被指定為該州的州恐龍英语state dinosaur

發現及研究歷史 编辑

 
北亞利桑那英语northern Arizona化石點的地圖,其中雙冠龍的化石採集於正方形標示處

1942年夏天,古生物學家查爾斯·坎普英语Charles Lewis Camp帶領來自加州大學古生物博物館英语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的團隊前往北亞利桑那英语Northern Arizona納瓦霍縣找尋脊椎動物化石。此消息於當地原住民間傳播開來,納瓦霍的傑西·威廉斯(Jesse Williams)帶領三位團隊成員去到他於1940年發現的一些骨骸。當地屬於凱恩塔層英语Kayenta Formation的一部分,位於納瓦荷保留地圖巴市附近卡梅倫以北32公里處。在紫色頁岩中發現了三具恐龍骨骼,排列成三角形,一側長約9.1公尺。第一具骨骼近乎完整,僅缺乏頭骨前部、部分骨盆與一些脊椎。第二具骨骼遭到嚴重侵蝕,包括頭骨前部、下頜、一些脊椎、肢骨、一隻關節連接的手。第三具骨骼被侵蝕到只剩下脊椎碎片。第一具完好的骨骼經歷10個工作天後以石膏包裹起來並運上卡車載走。第二具骨骼採集十分容易,因為已被風化到完全露出地表。但遺憾的是,第三具骨骼幾乎徹底遺失了。[2][3][4]

第一具近乎完整的標本被送至加州大學古生物博物館進行清修工作,在古生物學家浣·蘭斯頓英语Wann Langston Jr.的監督下,過程由三個人進行並耗時兩年。該骨架以淺浮雕的樣貌裝設於牆面上,尾部上彎、頸部伸直、左腿上移以提升能見度,而骨架其餘位置則維持在埋藏原位。由於骨架本身的頭骨已碎裂,重建過程參考了第一具標本的頭骨後部與第二具標本的頭骨前部。骨盆參考異特龍來進行重建。而腳部亦是重建。雖然完整度還不是很高,卻已是當時保存最良好的獸腳類化石之一。1954年,曾參與挖掘工作的其中一名古生物學家山繆·韋爾斯英语Samuel Paul Welles將這種恐龍初步描述為當時現有的斑龍屬底下的一個新物種:魏氏斑龍(M. wetherilli)。近乎完整的第一具標本UCMP 37302被指定為該物種的正模標本,而第二具標本UCMP 37303則作為副模標本英语paratype種名紀念納瓦霍議員約翰·魏瑟瑞(John Wetherill),韋爾斯稱其為「探險家、科學家之友及值得信賴的商人」。魏瑟瑞的姪子米爾頓首先告知了化石考察隊。韋爾斯將這個新物種歸入斑龍是基於其與巴氏斑龍(M. bucklandii)的肢體比例相近,且他沒有發現兩者之間有太大的差異。在當時斑龍屬是一個分類垃圾桶英语wastebasket taxon,其中丟進了許多未知、不限年代及地點的獸腳類。[2][5][3][6]

韋爾斯於1964年回到圖巴市確認凱恩塔層的年代(曾被認為是晚三疊世,但韋爾斯認為是早至中侏羅世),並在1942年那批骨骼以南約400公尺處發現了另一具骨骼。在北亞利桑那博物館英语Museum of Northern Arizona的威廉·比德(William Breed)等人的協助下,採集了近乎完整的UCMP 77270標本。在清修該標本的過程中意識到這是一隻更大的魏氏斑龍個體,且頭骨頂部有兩個頭冠。因為是塊骨頭薄片,其中一片頭冠起初被認為屬於頭骨缺失的左側部分(已被食腐動物從原位置挖出)。當意識到這明顯是個頭冠時,基於右頭冠位於中線右側,且延中線長呈凹陷,而認為另一片對應的頭冠應位於左側。此發現導致重新對正模標本進行檢驗,並發現該標本有兩根向上延伸的細骨基部已被擠壓成一坨。這也屬於頭冠一部分,但過去被誤認為屬於位移的顴骨。1942年的兩具標本被認為是年輕個體,而1964年的標本是個成年個體,體型大於其他標本約1/3。[2][7][8]韋爾斯後來回憶道:這個頭冠就像「在蠕蟲身上發現翅膀」般令人出乎意料。[9]

 
 
皇家蒂勒爾博物館(左)與北亞利桑那博物館英语Museum of Northern Arizona(右)所展示的重建骨架模型,其中呈現過時的手部下彎英语Pronation of the foot姿勢及頭冠造型;右邊的骨架是雙冠龍第一個3D站立的骨架[10]

韋爾斯和一名助理隨後根據新標本對正模標本的模型進行修正,包括復原頭冠、重作骨盆、加長頸肋及使彼此更靠近。在研究各種北美及歐洲的獸腳類骨骼後,韋爾斯意識到這個物種不屬於斑龍,而需要一個新的屬名。在當時還未曾見過其他頭上長有大頭冠的獸腳類恐龍,於是引起了古生物學界的關注。製作了一個正模標本的模型,並將玻璃纖維材質的複製品提供於各種展示;為了易於標示展示品,韋爾斯決定先在一篇簡略的聲明中命名新屬,而非拖到詳細描述論文發佈的時候。1970年韋爾斯建立了新屬名雙冠龍,由古希臘語的δι/di(雙)、λόφος/lophos(嵴冠)、σαυρος/sauros(蜥蜴)組成:全意為「兩個頭冠的蜥蜴」。1984年,韋爾斯發表了對雙冠龍的詳細骨學描述,但沒有涵蓋1964年的標本,因為當時他認為這是另一種不同的動物。[2][7][11][8][10]雙冠龍是第一種知名的侏羅紀早期獸腳類,且依舊是那個時代保存最良好的例子之一。[5]

2001年古生物學家羅伯·給英语Robert J. Gay在北亞利桑那博物館的館藏中鑑定出至少三具新的雙冠龍標本(基於三個恥骨碎片及兩個不同尺寸的股骨而推估出來的數量)。這些標本是於1978年在距離初始標本發現地約190公里處的岩頭矩(Rock Head Quadrangle)所採集,並被標示為「大型獸腳類」的名下。雖然多數材料已毀損,但其中涵蓋一些早期標本中缺失的部位(包括部分骨盆及幾根肋骨)而具有重要意義。這些館藏的其中一些材料來自幼體(MNA P1.3181),是雙冠龍已知最年幼的標本,也是北美已知最古老的獸腳類幼體之一,僅稍晚於某些腔骨龍標本。右體標本包括部分肱骨、部分腓骨、牙齒碎片。[12]2005年古生物學家羅納·泰可斯基(Ronald S. Tykoski)將一具來自亞利桑那金泉的TMM 43646-140標本歸入雙冠龍,但2012年古生物學家馬修·卡拉諾(Matthew T. Carrano)與同事發現某些細節處有所差異。[13][14]

2020年古生物學家亞當·馬許(Adam D. Marsh)和提摩西·羅威(Timothy B. Rowe)針對現時已知所有的雙冠龍標本發表了全面的重新描述,其中包括自1964年以來長期未曾被描述的UCMP 77270標本,同時也排除了一些過去曾歸入、過於破碎而難以鑑別的標本,且還透過傑西·威廉斯親戚的協助下重新定位了化石的初始發現地。[6][15]在一次訪談中馬許稱雙冠龍是「所知最少的知名恐龍」("best worst-known dinosaur"),因為雖然這種恐龍早在80年前就被發現了,人們對牠的了解卻一直以來都很模糊。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在於,過去對標本的研究都未指明哪些是原本的化石、哪些是石膏重建的部分,而後來的研究人員皆參考韋爾斯1984年的論文進行後續研究,造成理解雙冠龍解剖結構上的混淆。馬許費時七年來研究這些標本,以為了澄清各種關於雙冠龍的疑問,其中也包括由他的指導教授羅威於20年前發現的兩個標本。[16]

過去歸入種 编辑

 
中國中國龍的重建骨架模型,原被歸入雙冠龍底下的新種。展示於特倫托科學博物館英语Museo delle Scienze

1984年韋爾斯表示,於1964年發現的UCMP 77270標本不屬於雙冠龍,根據頭骨、脊椎、股骨上的差異,而判定屬於一個未知的新屬。他維持原有的觀點,即兩屬都具有頭冠,但雙冠龍的確切頭冠形狀是未知的。[2]韋爾斯於1997年逝世,當時他還沒能來得及命名這隻所謂的新屬恐龍,此後這些標本存在不同屬的觀點普遍受到後世的忽視或遺忘。[5]1999年業餘古生物學家史蒂芬·皮克林(Stephan Pickering)在私人著作中將1964年標本發表為雙冠龍的新種比氏雙冠龍(Dilophosaurus "breedorum"),種名紀念對採集標本有貢獻的威廉·比德(William Breed)。這個物種被視為裸名(非官方正式發表的無效學名)。而2005年給的研究指出比氏種與其他魏氏種的標本沒有任何顯著的差異。[17][18]2012年,卡拉諾與同事發現1964年標本與正模標本間的差異,但認為這只是個體上自然存在的變異、而非種間差異。[13]2014年,古生物學家奎斯妥夫·罕垂克斯(Christophe Hendrickx)和奧塔維歐·馬諦烏斯(Octávio Mateus)表示,依照標本存在不同的頭骨特徵、及彼此出土地層的差異,已知標本仍可能屬於兩個不同物種,但仍需待對這些標本進行進一步的描述。[19]2020年,馬許和羅威的研究得出結論:在所有已知的雙冠龍標本中僅存在單一物種魏氏雙冠龍,而彼此間的形態差異是受到成熟度及保存程度上的不同所影響;另外他們也發現標本出土地層並沒有特別大的差距。[6]

1987年,在中國雲南省祿豐組英语Lufeng Formation發現了一具近乎完整的獸腳類骨骼,編號KMV 8701標本。整體外形近似雙冠龍,有一對頭冠、前上頜骨與上頜骨間有道間隙,但在一些細節上與雙冠龍有所差異。1993年古生物學家胡紹錦將之命名為雙冠龍的新種:中國雙冠龍(D. sinensis,當時舊譯為中國雙脊龍)。[20]1998年古生物學家馬修·拉曼納英语Matthew C. Lamanna和同事發現中國雙冠龍與另一種來自同一地層、於1940年命名的三疊中國龍Sinosaurus triassicus)幾乎一致。[21]2013年邢立達和同事確認了前述論點,而王國富和同事於2017年認同將中國種納入中國龍屬下,卻表示這個物種可能與三疊種不同,而維持將中國中國龍(S. sinensis)視為獨立種。[22][23]

生痕化石 编辑

 
晚三疊世早侏羅世足跡的描繪圖,其中數個曾被認為屬於類似雙冠龍的獸腳類,包括真雷龍足跡英语Eubrontes/Eubrontes(A)、雙冠龍足跡/Dilophosauripus(E)、凱恩塔足跡英语Kayentapus/Kayentapus(F)

已有數個根據痕跡化石建立的遺跡分類單元英语Ichnotaxon被認為屬於雙冠龍或類似的獸腳類。1971年韋爾斯記載了來自北亞利桑納凱恩塔層的恐龍足跡,位於初始雙冠龍骨骸之下14公尺及112公尺的兩層。較下方的足跡為三趾型,可能由雙冠龍所留下;韋爾斯根據其建立了新的足跡分類單元威氏雙冠龍足跡(Dilophosauripus williamsi),種名紀念第一具雙冠龍骨骸的發現者威廉斯。其正模標本是塊大型腳印模型UCMP 79690-4,其餘參考標本有另外三個腳印模型。[24]1984年韋爾斯表示並未發現任何方法足以證明或反駁這些痕跡屬於雙冠龍。[2]1996年邁可·莫拉萊斯(Michael Morales)、史考特·伯奇(Scott Bulkey)記載了一條來自凱恩塔層遺跡分類單元真雷龍足跡英语Eubrontes,由某種非常大型的獸腳類所留下。他們註記道這可能是由一個非常大型的雙冠龍個體所製造,但又不太合理,因為依照痕跡估計製造者的臀高高達2.83至2.99公尺,明顯高於雙冠龍的1.5至1.75公尺。[25]

 
展示於日本的麻塞諸塞州休息痕跡,被懷疑屬於某種類似雙冠龍的獸腳類,且在腹部周圍包含可能的羽毛印痕(圖中箭頭所指處),但受到諸多爭議

傑拉德·哲林斯基(Gerard Gierliński)檢驗了來自波蘭聖十字山脈的三趾足跡,並於1991年表示屬於某種類似雙冠龍的獸腳類。他據此命名了新的足跡分類單元薩提柯夫蹺行足跡英语GrallatorGrallator (Eubrontes) soltykovensis),並指定MGIW 1560.11.12足模為正模標本。[26]1994年哲林斯基還將1974年在瑞士霍加納斯層英语Höganäs Formation發現的足跡歸入薩提柯夫蹺行足跡。[27]1996年哲林斯基記載了來自麻塞諸塞州透納瀑布層英语Turners Falls Formation的AC 1/7痕跡,是一道休息痕跡,他相信其中帶有羽毛印痕,並屬於某種類似雙冠龍或理理恩龍的獸腳類,歸入微型蹺行足跡(Grallator minisculus)。[28]2004年馬汀·昆札特(Martin Kundrát)認同該痕跡顯示出羽毛印痕,但這番詮釋分別於2003年馬汀·洛克里英语Martin Lockley及2004年安東尼·傑馬汀英语Anthony J. Martin的研究中受到質疑,他們認為這些痕跡是移動時產生的碎屑沉積物。馬汀等人還將痕跡歸入Fulicopus lyellii[29][30][31]

2003年羅伯·偉因斯(Robert E. Weems)提出真雷龍足跡並非由獸腳類製造,而是由類似板龍蜥腳形亞目,從而排除了雙冠龍的可能性。偉因斯認為由韋爾斯於1971年命名的霍皮凱恩塔足跡(Kayentapus hopii)才與雙冠龍最為吻合。[32]歸入雙冠龍的主要依據來自足跡第三和第四趾間的角度,符合正模標本觀察到相似的第四趾開展。同樣於2003年,艾瑪·蕊茵芙(Emma Rainforth)反駁道雙冠龍正模標本腳趾的開展僅是化石變形的結果,真雷龍足跡依然與雙冠龍相符。[33][34]2006年史賓賽·盧卡斯英语Spencer G. Lucas和同事表示,真雷龍足跡是由類似雙冠龍的獸腳類所製造已受到普遍的共識,從而反對偉因斯的觀點。[35]

2006年偉因斯為其2003年對真雷龍足跡的論點提出了辯駁,並表示維吉尼亞州寇沛珀採石場(Culpeper Quarry)的數個凱恩塔足跡可能是由類似雙冠龍的動物所製造的。他推測一些與足跡關聯的圓形印痕,可能代表著手指沒印上去的手部痕跡,將之解釋成四足行動的證據。[34]2009年米爾納等人使用新的命名組合英语Combinatio nova薩提柯夫凱恩塔足跡(Kayentapus soltykovensis),並表示雙冠龍足跡、真雷龍足跡、凱恩塔足跡之間可能沒有明顯的差異。他們認為用以界定雙冠龍足跡的長趾爪印可能由拖曳所造成,並發現巨雙足跡(Gigandipus)與近蜥龍足跡(Anchisauripus)也可能同樣是真雷龍足跡的變異形態。他們指出足跡物種間的差異可能是由足跡製造者與底質交互作用的結果,而非分類學上的差異。他們還發現在猶他州繆內孚層英语Moenave Formation聖喬治恐龍發現遺址英语St. George Dinosaur Discovery Site,雖然該地區沒有發現過雙冠龍骨骼,且年代稍比凱恩塔層要古老一些,但當地的真雷龍足跡與休息痕跡(編號SGDS 18.T1)卻與雙冠龍相符合。[36]2019年偉因斯表示真雷龍足跡並非雙冠龍纖細的腳,而是由雙足蜥腳形亞目近蜥龍所製造的。[37]

描述 编辑

 
已知最大的標本(左)和正模標本(右)的體型比較

雙冠龍是年代最早期的大型掠食性恐龍之一,體型在獸腳類中屬於中間值,但仍較其他晚期獸腳類小型。[2][5]牠同時也是侏羅紀早期北美洲已知最大的陸生動物。[6]其身體纖細、結構輕盈,體型堪比現代棕熊[5][38][39]已知最大隻的標本個體體重約400公斤、身長測量有7公尺、頭骨長59公分。較小的正模標本個體體重約283公斤、6.03公尺長、臀高約1.36公尺、頭骨長52.3公分。[38][40]一個由類似雙冠龍或理理恩龍的獸腳類所遺留下的休息痕跡被某些研究人員描述成在腹部與腳部周圍顯示出羽毛印痕,結構類似絨羽[28][29]其他研究人員則將這類印痕解釋為恐龍移動時產生的碎屑沉積物,但仍不排除痕跡製造者本身長有羽毛的可能性。[30][31]

頭骨 编辑

 
 
 
 
 
 
正模標本(左上)、副模標本(中上)、參考標本(右上)的頭骨;副模標本(左下)和參考標本(中下)的下頜;參考標本的腦殼(右下)

與全身骨骼相比,雙冠龍的頭骨比例較大,但結構精緻。吻部前視狹窄,往圓潤尖端越變越窄。前上頜骨側視長而低矮,前方呈球莖狀,其外表面從吻部向鼻孔凸度趨緩。與多數獸腳類相比,鼻孔位置更後方。前上頜骨彼此關節緊密相連,前上頜骨僅在上頜中部與上頜骨連接,側面未有相交,彼此透過骨骼前後緊鎖的突起構成堅固的關節。前上頜骨後下方與上頜骨之間構成一道壁,稱為扭結的鼻下縫(subnarial gap),這也存在於腔骨龍科等恐龍身上。次鼻縫構成齒列中的齒間隙(diastema)。鼻下縫內坐落前上頜骨齒列後面的深凹,稱為鼻下凹(subnarial pit),由前上頜骨向下的骨突圍成壁。[2][38][41][7][6]

前上頜骨外表面覆蓋著大小不等的孔洞。前上頜骨兩條後向延伸突起的上部長而低矮,構成加長鼻孔的大部分上緣,前傾使底部輪廓呈凹狀。前上頜骨下側包括牙槽呈橢圓形。上頜骨淺,在眶前孔周圍凹陷,構成一前圓凹陷,比上頜骨其餘部分還光滑。上眶前孔於前彎處開放至此凹陷。上頜骨側邊、牙槽上方有大孔洞。從鼻下凹延至上頜骨齒間板基部有道後向的深營養孔。[2]

 
復原圖,頭冠形狀和羽毛樣貌是推測的

雙冠龍頭骨頂端水平向有一對高而薄、呈拱形或板狀的嵴冠。頭冠/鼻淚冠(nasolacrimal crests)始於前上頜骨上的低矮稜脊,主要由鼻骨淚骨的向上擴張所構成。這些骨頭在發育時彼此融合成一塊,而無法分辨出其間的縫線。淚骨擴張成厚、有皺紋的眶前凸部,於眼眶上緣構成弧形,支撐頭冠後方的底部。雙冠龍的獨特之處在於,眼眶上緣繼續延伸向後,止於眼眶後方一道接近三角形、略外彎的小突起。由於該突起上表面僅一小部分保存完整,推測頭冠其餘部分可能在頭骨上隆起超過12毫米。UCMP 77270保存的頭冠部分在眶前孔長邊的中點附近處達到最高點。UCMP 77270保存了頭冠底部間的凹板,正視其朝上及兩側成80度角伸展開來。韋爾斯覺得這樣的頭冠令人聯想成兩個頭冠的食火雞,而馬許和羅威表示頭冠生前可能覆蓋著角蛋白或角質化皮膚。他們指出,與有頭冠的珠雞相較之下,雙冠龍頭冠的角蛋白可能使本身尺寸比骨頭留下的部分要擴大更多。有鑑於只有一具標本的頭冠有大部分被保存下來,關於個體間頭冠是否存在差異,目前尚無法得知。[6][2][7][11][5][13]斷層掃描顯示氣囊英语Air sac(為骨骼提供強度並減輕重量的空腔)存在於圍繞腦殼的骨骼中,並連接到頭骨前部的竇腔。眶前孔與頭冠側邊接續,代表頭冠亦存在氣囊(至於其他多數獸腳類則是一道骨嵴構成眶前孔的上蓋)。[15]

 
保存下來的頭骨部位,可見頭冠延伸物的殘留

眼眶呈橢圓形,往底部變窄。顴骨有兩個朝上的突起,第一個突起構成眶前孔、眼眶下緣的一部分。方骨至外顳孔(眼眶後方的洞)的突起構成了腎形輪廓。枕骨大孔英语Foramen magnum(腦殼後方的大孔洞)寬度約為枕髁的一半。枕髁呈心形,頸短、側面有凹陷。[2]下頜骨前端纖巧,但與頭骨相連的關節區龐大。下頜孔周圍區域很深。與腔骨龍相比雙冠龍的下頜孔很小,由前向後縮減,為本屬獨有特徵。齒骨形成一道上彎的下巴,而非尖利。下巴尖端有個大孔,一排小孔大致平行於齒骨上緣。內側下頜兩半連接處平坦光滑,未顯示出彼此融合的跡象。梅氏孔英语Meckelian foramen沿齒骨外側延伸。隅骨側面與方骨關節前有個獨特的錐形突,該橫脊構成一隔板。下頜後關節突長。[2][41][6]

雙冠龍每個前上頜骨有4顆牙、每個上頜骨有12顆牙、每個齒骨有18顆牙。牙齒普遍長、薄且下彎,基部相對小。牙齒側扁,底部橫切面呈橢圓形、上視呈透鏡狀、內外側略凹。上頜骨最大牙位於第四牙槽內或附近,牙冠高度朝後降低。上頜骨第一牙由其牙槽略向前,因前上頜突下緣上翹所致。齒骨的牙齒比上頜骨的小許多。雙冠龍與某些腔骨龍科的齒骨第三或第四牙最大,而似乎與上頜鼻下凹處吻合。多數牙齒前後緣有鋸齒狀,與縱凹相抵,前面較小。前緣約31至41鋸、後緣約29至33鋸。至少前上頜骨第二及第三牙有鋸齒,但第四牙沒有。牙齒表面覆蓋一層薄琺瑯質,厚約0.1至0.15公厘,朝基部延伸很遠。牙槽為橢圓到近乎圓形,並大於其所包含牙齒的基部,因此在嘴內可能固定得鬆散。雖然牙槽數顯示牙齒可能排列擁擠,但牙槽較大而牙齒彼此距離較遠。頜骨內含有不同階段的替生齒。牙齒間的齒間板非常低矮。[2][41][12]

顱後骨骼 编辑

 
 
 
 
 
 
正模標本的寰椎樞椎(左上);頸椎(中上);背椎(右上);薦骨(左下);尾椎(中下);胸帶(右下)

雙冠龍有10節頸椎、14節背椎、45節尾椎,氣囊生長其中。牠的頸部很長,從頸部到頭部間呈彎曲近90度角,使頭骨維持水平姿勢。頸椎不尋常地輕,其椎體(centra)由側凹(pleurocoels)與內凹(centrocoels)所鑿成空心。頸椎弓也有氣孔(pneumatic fossae/chonoses),其圓錐形凹陷之大使分隔骨有時薄如紙張。椎體呈平-凹型,即前部平坦或微凸、後部凹入,類似角鼻龍。這代表著就算頸肋長而重疊並與椎體融合,頸部依然高度靈活。[2][41][6][15]

寰椎(連接頭骨的第一頸椎)有小方形椎體,前端凹面,在頭骨後部構成一連接枕的杯狀。樞椎(第二頸椎)厚重,其後關節突與第三頸椎上彎的前關節突相連。椎體及神經棘長而低矮,側視呈階梯狀,前後構成「肩部」、中央有較高的「帽部」,使俯視呈馬爾他十字形,是雙冠龍的獨有特徵。後部中央椎板出現連續變化,延頸部分叉與結合,是為獨有特徵。背椎神經棘也低矮、前後擴張,構成韌帶牢固附著處。額外椎板由中部背椎的前中央椎板與後中央椎板伸出,是為獨有特徵。佔據腸骨長邊的薦椎似乎未融合。第一薦椎的肋骨與腸骨的前髖臼突相連,是為獨有特徵。尾椎椎體長度相當一致,但直徑朝後方漸小,橫切面由橢圓形變為圓形。[2][41][6]

 
 
 
 
 
 
正模標本的前肢(上);骨盆(左下、中間);後肢(右下)

肩胛骨長度中等,內側隨身體曲線而凹彎。肩胛骨寬闊,尤其上部,呈矩形,是為獨有特徵。鳥喙骨呈橢圓形,未與肩胛骨融合。鳥喙骨後下部二頭肌結節旁有個橫壁,是為獨有特徵。手臂強有力,有深凹陷及厚實突起,作為肌肉及韌帶的附著。肱骨大而纖細,尺骨粗而筆直,肘突英语Olecranon厚實。手部有四根手指:第一指較後兩指短但強壯,配有大型指爪;後兩指長而纖細,爪小;爪子彎曲而鋒利;第四指退化成無功能的痕跡器官[2][41][6]

腸骨脊在腸骨體柄英语Peduncle (anatomy)(下突)處達到最高,外側呈凹形。恥骨靴僅略為擴張,而坐骨下端擴張較大,其軸也非常纖細。後肢龐大,股骨略長於脛骨,與腔骨龍之類的相反。股骨巨大,軸彎曲呈S形,大轉子英语greater trochanter位於軸中央。脛骨結節英语Tuberosity of the tibia下端擴張並發育良好。距骨由脛骨與跟骨英语Calcaneus間分離出來,佔據腓骨窩的一半。腳部長而粗壯,三個發達腳趾帶有大爪,爪子彎曲程度比手爪小得多。第三趾最為粗壯,第一趾抬高遠離地面。[2][41][42][6]

分類 编辑

 
腔骨龍,傳統上常被認為與雙冠龍有所關聯

韋爾斯最初於1954年認為這是一種斑龍類,但1970年當頭冠被發現後他隨即修正了觀點。[7][3]到了1974年,韋爾斯和羅伯·艾隆(Robert A. Long)認為雙冠龍是種角鼻龍下目[43]1984年韋爾斯發現雙冠龍同時具有虛骨龍類肉食龍下目(進階型獸腳類的兩大分支)的特徵,並根據體型藉此提出這種分法是不準確的觀點。他發現雙冠龍與通常被歸類為敏捷龍科(Halticosauridae)的獸腳類最近緣,尤其是理理恩龍[2]

1988年葛瑞格利·保羅英语Gregory S. Paul將敏捷龍科列入腔骨龍科的分支,並認為雙冠龍是腔骨龍的直系後裔。保羅還認為棘龍科是倖存至晚期的雙冠龍,是基於兩者類似的吻部凹槽、鼻孔位置,以及重爪龍的細齒來推定。[38]1994年湯瑪斯·霍茨英语Thomas R. Holtz將雙冠龍與腔骨龍科一同置於腔骨龍超科,但彼此各為獨立分支。[44]2000年詹姆斯·麥德森(James H. Madsen)和韋爾斯將角鼻龍下目分為角鼻龍科和雙冠龍科,其中雙冠龍是後者演化支中的唯一物種。[45]

 
冰脊龍,有時被認為與雙冠龍近緣

1998年拉曼納和同事指出不只雙冠龍具有頭冠,也曾發現其他有類似頭冠的獸腳類,代表這項特徵並非雙冠龍所獨有,而是作為一個演化支內物種關係的共有特徵。[21]2005年亞當·耶茨(Adam M. Yates)描述了來自南非龍獵龍,並發現牠與雙冠龍、惡魔龍近緣。他提出的系統發生學分析表示這些物種不屬於腔骨龍超科,而是更衍化的新獸腳類。他指出若雙冠龍比腔骨龍類更為衍化,那一些與後者特徵的相似之處可能是從某些原始獸腳類中遺傳下來的,這代表獸腳類在演化過程的早期階段可能曾經歷過一段「腔骨龍形態」的時期。[46]

2007年內森·迪史密斯(Nathan D. Smith)和同事認為冰脊龍(另一種帶冠獸腳類)與雙冠龍互成姊妹群,並與龍獵龍、中國龍構成一個演化支。該類群較腔骨龍超科衍化、但比角鼻龍類原始,於是使獸腳類的演化進程呈現一種階梯式排列。[47]2012年卡拉諾和同事認為史密斯等人所提出的有冠獸腳類族群僅根據彼此具有類似的頭冠,但骨骼其餘部位缺乏一致的相似性。他們將雙冠龍視為一種腔骨龍科,而冰脊龍和中國龍較進階,屬於堅尾龍類的基礎位置。[13]

2015年罕垂克斯和同事將雙冠龍科定義為包含雙冠龍及龍獵龍兩屬,並提到雖然該演化知的確切位置尚不明確,顯然比腔骨龍超科進階,並與鳥獸腳類互成姊妹群。雙冠龍科與腔骨龍超科的共同特徵包括鼻部下方的凹陷、上頜骨牙齒朝前;而與鳥獸腳類的共有特徵包含上頜骨前面的孔、上頜骨牙齒數量減少。研究認為冰脊龍和中國龍的頭冠都是趨同演化的結果、或是某種從共同祖先遺留下來的特徵。以下演化樹取自該篇研究,數據本身參考更早期的研究:[48]

 
龍獵龍頭骨部位示意圖,對應在雙冠龍頭骨的位置,兩者可能近緣
新獸腳類 Neotheropoda

腔骨龍科 Coelophysidae

理理恩龍屬 Liliensternus

惡魔龍屬 Zupaysaurus

雙冠龍科 Dilophosauridae

雙冠龍屬 Dilophosaurus

龍獵龍屬 Dracovenator

鳥獸腳類 Averostra

角鼻龍類 Ceratosauria

堅尾龍類 Tetanurae

冰脊龍屬 Cryolophosaurus

中國龍屬 Sinosaurus

單脊龍屬 Monolophosaurus

俄里翁龍類 Orionides

2019年瑪麗安·札訥(Marion Zahner)和威楠·賓克曼(Winand Brinkmann)發現雙冠龍科物種是鳥獸腳類並系群中的姊妹分支,而非一個自然的單系群。但同時仍指出一些分析證實雙冠龍科的有效性,包含雙冠龍、冰脊龍、龍獵龍、可能還有嵌征盗龙作為最基礎的物種;還根據一些下頜特徵提出雙冠龍科的鑑定方法。[49]在2020年馬許和羅威重新描研究中的系統發生學分析,發現雙冠龍的所有標本構成一個單系群,與鳥獸腳類互成姊妹群,並比冰脊龍更衍化。該分析並未支持雙冠龍科的存在,並認為頭冠構造是角鼻龍類和堅尾龍類的祖徵英语Plesiomorphic遺傳。[6]

古生物學 编辑

食性 编辑

 
頭骨和頸部重建,展示於皇家蒂勒爾博物館;注意鼻下縫、較大的上排牙齒、細長下頜骨

韋爾斯認為雙冠龍缺乏強勁的咬合力,因鼻下縫導致虛弱。他覺得雙冠龍前上頜骨的牙齒主要用於拉取或撕扯,而非咬合,而後方的上頜骨牙齒用以刺穿和切割。他推測雙冠龍可能是食腐動物而非捕食者,若真能獵殺大型獵物,將是以手腳而非嘴部來進行。韋爾斯沒在雙冠龍頭骨中發現任何能使各部位骨頭進行相互移動的證據。[2]1986年羅伯特·巴克卻發現雙冠龍有厚重的頸部與頭骨、及巨大的上排牙齒,適合捕殺大型獵物,且足夠強壯得以攻擊任何已知的早侏羅世植食恐龍。[50]1988年保羅反駁雙冠龍是食腐動物的觀點,並指出完全食腐的陸生動物基本上並不存在。他表示雙冠龍的吻部咬合力比過去認為的要強得多,加上大而細長的上排牙齒相對於指爪來說更為致命。保羅推測牠會捕殺像原始蜥腳形亞目之類的大型獵物,同時又比其他相近尺寸的獸腳類更容易捕捉小型獵物。[38]

2005年法蘭索瓦·特里安(François Therrien)與同事進行了棟樑方程式研究發現雙冠龍下頜的咬合力在咬緊牙齒後快速減低,顯示其下頜骨前部上翹的下巴、玫瑰花座狀的牙齒序列、強化的骨融合區域(類似棘龍科)可能適合用來捕捉及固定相對小型的獵物。雙冠龍下頜骨融合近似於貓科動物及鱷魚制服獵物時透過下頜前部強力咬合的特性。下頜骨所承受的壓力與小型獵物的掙扎一致,可能以切割咬傷的方式來削弱獵物體力直至無力抵抗而以吻部前部捕捉,再來獵物被移動至較大牙齒所在的頜部後方,並以側扁的牙齒來切咬殺死獵物(如同某些鱷魚)。研究人員推測若雙冠龍真以小型獵物為食則其能掠食的體型將受到侷限。[51]

2007年安琪拉·米爾納英语Angela Milner詹姆斯·I·科克蘭英语James I. Kirkland指出雙冠龍具有食魚的特徵,即頜部末端朝兩側擴張,構成一團互疊牙齒而成的玫瑰花座狀,近似以魚為主食的棘龍科及現代長吻鱷。鼻孔位置也退後至頜骨上,如同鼻孔大幅後退的棘龍科,能防止捕魚過程鼻孔被水濺到;兩者手臂也都很長並有發達的爪子利於捕魚。一座橫跨猶他、亞利桑納、內華達巨大的迪西湖(Lake Dixie),形成於雙冠龍出現之前500至1500萬年,在約消滅地球四分之三物種的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後生態圈貧乏的後滅絕時代,為殘存生物提供了豐富的魚類食物來源。[52][15]

 
莎拉龍肩胛骨外表面(C)有疑似齒痕可能由雙冠龍食腐所留下

2018年馬許和羅威記載了蜥腳形亞目的莎拉龍正模標本骨骼上散佈著疑似的齒痕,可能是由雙冠龍啃食其屍體所留下(巨歿龍太小則不太可能),骨骼位置也可能受到食腐者的移動。其中一例可見於左肩胛骨,其上側表面有個橢圓形凹陷;另外右脛骨前下端也有個大孔洞。挖出莎拉龍正模與副模標本的採集地還包含部分未成年雙冠龍標本。[53]2020年馬許和羅威提出雙冠龍與其他早期獸腳類區別開來的衍化特徵都與體型增加、捕食大型獵物有正相關。儘管兩人仍認同雙冠龍在其棲息環境可能以河流中的魚類及小型獵物為食,他們指出前上頜骨與上頜骨之間的關節是固定的,且比過去所認為得要結實許多,而在捕食大型獵物或食腐的過程中,雙冠龍將以前肢抓取固定。莎拉龍標本上的大型咬痕、脫落的牙齒、同一採集地發現的雙冠龍標本都支持此論點。[6]

2021年馬修·伯朗(Matthew A. Brown)和羅威在一篇文章中表示這些遺骸顯示雙冠龍的下頜強壯得足以刺穿骨頭。從其呼吸系統長入脊椎的肉質氣囊同時對骨骼有著加固與減輕效果,使氣流得以單向流通肺部一如鳥類及鱷魚,將比哺乳類的雙向呼吸還能獲得更多氧氣。單向呼吸顯示代謝率相對較高,等同高度活躍性,代表雙冠龍可能是種快速靈敏的掠食者。布朗和羅威認為雙冠龍是其生態系統的頂級掠食者而非清除者。[15]

活動能力 编辑

 
根據猶他州聖喬治恐龍遺址英语St. George Dinosaur Discovery Site發現的生痕化石而繪出呈似鳥休息姿勢的雙冠龍復原圖

韋爾斯將雙冠龍設想為一個活躍的雙足動物,類似特大號鴕鳥。他認為前肢將作為強有力的武器,強壯而靈活並不用於行走。他指出雙手能夠抓握及揮砍,彼此可互相接觸,並能伸向頸部上方三分之二處。他並推測雙冠龍坐著時,將倚靠在坐骨的大「靴」狀處以及尾巴與腳部。[2]1990年史蒂芬和希薇亞·徹卡司(Stephen and Sylvia Czerkas)兄妹提出雙冠龍纖弱的骨盆用來適應水棲生活,水足以支撐其體重,且還可能是個高效率的游泳者。關於是否生存被侷限在有水環境他們表示存疑,然而後肢比例及力量仍顯示其雙足步行時行動敏捷。[54]保羅假想雙冠龍在向獵物發動攻勢時以尾部進行彈跳,近似袋鼠的行為。[55]

2005年菲爾·森特(Phil Senter)和詹姆斯·羅賓斯(James H. Robins)檢驗了雙冠龍與其他獸腳類前肢的運動範圍。研究顯示雙冠龍能將肱骨向後伸起直至幾乎與肩胛骨平行的角度,但無法前伸到超過垂直角度。肘部能夠接近完全伸展及彎曲,但並非徹底達到。手指似乎無法刻意(向後)過伸(hyperextensible)(超出正常伸屈範圍),但也許能被動屈伸,以抵銷因抓住獵物劇烈掙扎造成的脫臼。[56]2015年森特和羅賓斯的論文針對各屬雙足恐龍進行檢驗,來推測前肢姿勢,其中就包括雙冠龍。肩胛骨維持在接近水平,肘部休止位置接近直角,而手部與下臂間的方向沒有太多偏差。[57]

 
前肢在自然曲伸狀態下可能的角度描繪圖

2018年森特和寇文·蘇黎范(Corwin Sullivan)透過對骨骼的操縱來檢驗雙冠龍前肢關節的運動範圍,以推測各種關於前肢功能的假設。他們還將在檢驗鱷魚屍體觀察到的情況考量進來,其顯示表面包覆軟組織(包括軟骨、韌帶、肌肉)時的肘部運動範圍,遠大於單純只有骨骼的時候。他們還發現雙冠龍的肱骨可以收縮到與肩胛骨近乎平行的位置,並伸直到幾乎完全垂直的角度,而抬高可到達65度角。肘部無法彎曲超過與肱骨夾的角度。手腕的前轉與後轉(Pronation and supination)(尺橈骨以下的手部轉動)被限制住,因尺橈骨關節無法滑動,所以構成手掌朝體內側、彼此平行的狀態。無法前轉的手腕是獸腳類及其他恐龍類群共有的祖徵。手腕運動範圍受限,屈曲時手指分叉並過伸。[58]

森特和蘇黎范得出結論,雙冠龍能用雙手抓握物體;單手抓取或握住小物體;抓住靠近胸下位置的物體;將物體抓到嘴邊;沿胸腔兩側以弧形擺動手臂以進行展示;抓撓胸腹部或另一邊前肢距離最遠的一端;抓住胸部與頸部下方位置的獵物;將物體抱在胸前。雙冠龍無法做出抓鑿、鉤拉、用一隻手兩個指尖夾住物體、將手臂向外伸展以保持平衡、或像現代指猴那般把手或手指伸進小縫中。手指的過伸特性可能防止獵物劇烈掙扎引發脫臼,因為使手指運動程度加大(但對運動沒有實際重要性)。由肩部活動受限、前肢短小來判斷,先接觸獵物的是嘴部而非手部。只有在捕捉小到能擺在胸下位置的獵物時、或透過嘴壓制住更大的獵物時,手部才可能會派上用場。大比例的頭頸部使吻部的延伸範圍遠遠超過手臂可及。[58]

 
 
一種類似雙冠龍的獸腳類真雷龍休息痕跡(左)SGDS 18.T1,(右)為發現地地圖,真雷龍足跡以紅色表示

1971年韋爾斯記載的雙冠龍足跡皆位於同一水平面,被描述成像「養雞場大亂步」,很少明確構成移動路線。足跡陷入泥中約5至10公分深,趾痕模糊,其寬度變化代表著泥土沾黏在腳上。印痕也因基質和產生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有時腳直接著地,但經常發生前後滑動。腳趾位置及角度變化也很大,代表勢必相當靈活。雙冠龍足跡中看出第二趾偏轉,基部厚、爪子長直、與趾墊軸線成一直線。其中一個足跡缺少了第二趾爪,可能由受傷所造成。[24]1984年韋爾斯將三個個體彼此靠近及附近縱橫交錯足跡的發現解釋為雙冠龍群居活動的證據。[2]給認同小團行動,但指出沒有明確證據來支持,洪水或土石流之類的災難也可能將不同個體的零散骨頭集中成一塊。[12]

2009年米爾納等人檢驗了可能的雙冠龍足跡SGDS 18.T1,包括帶有尾巴拖曳痕跡的典型腳印以及一些異常的靜止痕跡,沉積於湖灘砂岩。足跡始於與岸緣大致平行,然後停在雙腳平行的堤岸前,再來蹲下身體,將蹠骨及坐骨周圍的骨痂碰觸到地表,形成對稱的腳跟與坐骨的圓形印痕。尾巴與身體連接的地方遠離地表,而末端與地表接觸。動物在斜坡上休息,將雙手放到地上靠近腳的位置。休息完後,恐龍拖著腳往前走,腳、蹠骨、坐骨都留下新印痕,手卻沒有。此時右腳踩在原本右手印痕,左腳第二爪由一靜止位到下一靜止位間作了一道拖曳。再過一會,動物左腳在前站起來往前移,完全站直後,牠走過其於暴露的表面,同時尾巴末端留下淺淺的拖痕。[36]

獸腳類中很少發現蹲伏行為。SGDS 18.T1是唯一呈現出清晰手部印痕的獸腳類足跡,提供其如何運用前肢的珍貴資訊。獸腳類的蹲伏被認為與現代鳥類十分相似,顯示早期獸腳類手掌往內側朝向彼此。代表著該姿勢在演化支初期便已出現,並很可能是所有獸腳類共有的特徵。早期的描繪經常將獸腳類手掌朝下,但解剖學研究顯示牠們與鳥類一樣無法將手臂前後轉動。足跡顯示雙腿保持對稱,體重分擔於腳部及蹠骨間,此特徵也可見於平胸鳥類。米爾納等人亦駁斥了偉因斯記載凱恩塔足跡的手掌印痕由四族獸腳類所留下的觀點。偉因斯推測足跡製造者緩慢行走時可用四足步態,手指會習慣性過度伸展,使只有手掌著地。米爾納等人則認為這樣的動作顯得多餘,並推測與SGDS 18.T1類似方式製造足跡但未留下趾痕。[36]

頭冠功能 编辑

 
形狀可能已過時的雙冠龍頭骨復原,展示於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韋爾斯承認關於雙冠龍的頭冠功能都僅止於推測。他認為雖然頭冠中沒有凹槽顯示血管分布,但不排除體溫調節功能的可能性。他還推測頭冠可能用作物種辨識或裝飾物。[2]徹卡司兄妹指出,頭冠無法用於戰鬥,因為結構脆弱容易損傷。他們認為這是調節體溫或吸引配偶的視覺展示物。[54]1990年華特·庫姆斯(Walter P. Coombs)表示頭冠可能具有鮮豔色彩,以增強展示效果。[59]

2011年凱文·帕迪安英语Kevin Padian約翰·霍納英语John R. Horner提出許多恐龍的「奇特結構」(如頭冠、褶飾、角、圓顱頂等)主要都用作物種識別,從而反駁其他功能皆無法提供證據支持。他們指出有頭冠的獸腳類標本(包括雙冠龍)太少,無法計算其演化規律、或是否與兩性異形性成熟有關。[60]同一年羅伯·奈爾(Rob J. Knell)與史考特·山普森英语Scott D. Sampson在對帕迪安和霍納的回覆中辯論道,不排除物種識別作為恐龍奇特結構的次要功能的可能性,但性擇(展示或爭取配偶的戰鬥)依然是最可能的解釋,有鑑於發育此條件耗費的代價相當高,加上此結構在物種內的變異性似乎也很高。[61]

2013年大衛·伊宏恩(David E. Hone)和戴倫·奈許英语Darren Naish批判了「物種識別假說」,認為現代沒有物種透過這種結構來進行種間辨識,並且帕迪安和霍納的理論忽略了交互性擇(兩性皆有裝飾物)的可能性。[62]2020年馬許和羅威表示認同雙冠龍的頭冠可能同時在物種識別及性擇中皆有作用,類似某些現代鳥類的例子。[6]對於頭冠內的氣腔是否與前述功能有關,目前尚未明瞭。[15]

發育 编辑

 
一隻成年雙冠龍照顧蛋巢的復原圖

韋爾斯起初認為雙冠龍較小型的標本是幼體、較大的是成體,後將牠們視為不同物種。[2][7]保羅認為標本間的體格差異可能是兩性異形腔骨龍似乎有著類似的狀況,同樣體型分為「粗壯」、「纖細」兩種形態,也可能被誤認為不同物種。以此推論較小的雙冠龍標本可能屬於「纖細」形。[38]

2005年泰可斯基根據骨化程度判斷,發現已知的大部分雙冠龍標本是幼年個體,只有最大型的標本為成年。[14]2005年給並未發現保羅提出兩性異形的相關證據(腔骨龍的狀況也僅止於推測),從而將雙冠龍標本間的差異歸因於個體發育過程中及個體間的差異。骨骼並未顯示出兩性異形,但不排除頭冠有的可能性;只是需要更多證據才能支持。[17]耶茨根據幼體標本上的細小鼻冠暫時歸入近緣的龍獵龍,他表示隨動物邁向成年鼻冠將越變越大。[46]

1996年卡赫(J.S. Tkach)發表了雙冠龍組織學研究報告,對UCMP 37303(兩個初始標本中保存較少的那副)的長骨和肋骨進行薄切片。骨骼組織的血管化程度良好,並具類似其他獸腳類與蜥腳形類大椎龍的層狀纖維結構。骨骼織狀結構顯示其生長快速,在雙冠龍的生命初期即可能達到每年增長30至35公斤的速率。[63]

韋爾斯發現雙冠龍和其他獸腳類的替生齒發源與骨骼深處,牙齒隨距離齒槽緣越遠尺寸越小。齒槽中通常有二至三顆替生齒,最年輕的牙齒僅有一個小的空心牙冠。替生齒長在舊牙齒外側。當牙齒靠近牙齦線,齒間板的內壁被吸收形成營養凹陷。隨著新牙齒萌發,以齒槽為中心向外移動,營養凹陷閉合。[2]

古病理學 编辑

 
正模病徵與部位示意圖

韋爾斯在雙冠龍發現許多病徵:正模頸椎神經弓有道溝槽英语Sulcus (morphology),可能由受傷或擠壓所致;右肱骨有兩個可能由膿瘍或人為製造出的凹陷。韋爾斯還稱其左肱骨相較於右側要小且纖弱,但前臂狀況恰好相反。2001年勞弗·莫納英语Ralph Molnar提出這是由變動不對稱英语Fluctuating asymmetry的異常發育所造成,可能起因於動物族群的壓力,如棲地干擾,可能代表著更強烈的演化壓力。不對稱也可能由動物早期發育的創傷事件所致,其發生機率更為隨機。[2][64]2001年布魯斯·羅斯柴爾德(Bruce Rothschild)和同事對60塊雙冠龍腳部骨頭檢驗是否存在疲勞性骨折(起因於劇烈重複動作),但沒有發現任何跡象。此傷害可能存在於活躍的掠食者。[65]

 
正模的畸形右手復原,第三指無法彎曲

2016年森特與撒拉·楊思忑(Sara L. Juengst)檢驗了正模病徵,發現其保存了迄今所有已描述獸腳類前肢及胸帶中最多且最多樣的病徵,其中某些尚未在任何其他恐龍發現過。僅知其他有六種獸腳類前肢及胸帶發現過多種病徵。正模有八塊骨頭受損,遠超過其他獸腳類已知最多四塊。左側中,肩胛骨與橈骨骨折,尺骨與外側指骨出現纖維囊腫。右側中,肱骨軸扭曲,橈骨有三個腫瘤,第三掌骨關節面斷裂,第三指第一節變形,該手指永久變形而無法彎曲。肱骨與第三指畸形可能由骨發育不全症英语Osteochondrodysplasia造成,過去未曾於非鳥恐龍發現,但已在鳥類發現過。此疾病影響著經歷過營養不良的雛鳥,使其中一邊肢體感到疼痛,從而偏好使用另一邊而導致扭曲。[66]

造成這類創傷的事件次數未知,可能產生於同一次遭遇,如跟別人打架撞到樹或岩石而被爪子刺傷。有鑑於傷口均已痊癒,可以肯定這隻雙冠龍經歷事件後仍存活了很長一段時間,短至數月長至數年。癒合過程必定對前肢捕獵的使用造成限制,因此牠可能承受一段長時間斷食,或靠嘴、腳、或另一邊前肢捕食較小獵物來充飢。據森特和楊思忑所述,恐龍能在多處地點忍受高度疼痛也顯示其為一種高強耐受力的動物。他們並稱恐龍的病徵被低估,雖然韋爾斯徹底描述了正模,他只提及發現的其中一項病徵。作者認為這些病徵有時容易被忽略,因為物種描述論文主要關注於特徵而非變異處,或這些異狀難以識別。[66]森特和蘇利文發現正模的病狀改變其右肩與右手第三指的活動範圍,因此對該個體活動範圍的估計可能與健康個體的情況有所落差。[58]

古生態學 编辑

地質環境 编辑

 
双冠龙捕食小盾龙的复原图

雙冠龍所知來自凱恩塔層,年代可追溯至早侏羅世錫內穆期普林斯巴期,約1億9600萬至1億8300萬年前。[67]凱恩塔層是格蘭峽谷群英语Glen Canyon Group的一部分,該系列涵蓋了北亞歷桑納、部分東南猶他、西科羅拉多、西北新墨西哥。其主要由兩種岩相構成,一為粉砂岩、另為砂岩沉積物。粉砂岩相在亞利桑那大部分地區發現,而砂岩相則存在於北亞利桑那、南猶他、西科羅拉多、西北新墨西哥。該地層主要為河流沉積,其中粉砂岩相屬於河流系統較緩和、滯慢的部分。凱恩塔沉積層終止於將成為納瓦霍砂岩的風化沙丘區。[68]環境屬於季節性乾旱氣候,沙丘不斷於動物所棲息的潮濕環境中更迭,類似河邊的綠洲,形成一條岸邊長滿針葉樹、並被砂地圍繞的水道。[15]該地層的確切年代尚未知曉,可以判斷的關聯依據包括脊椎動物化石、磁地學、花粉證據等輻射測年方法。[67]根據標本存在於凱恩塔層中的範圍顯示,雙冠龍橫跨了相當久的年代。[6]

凱恩塔層產出一小群但持續增長的生物群。大部分化石來自粉砂岩相。[69]非脊椎動物包含微生物、藻類石灰石、[70]矽化木[71]植物痕跡、[72]淡水雙殼綱蝸牛[68]介形綱[73]以及無脊椎動物生痕化石。[70]其餘已知大多數生物都是脊椎動物,包含遺骸與生痕。有遺骸的脊椎動物包含[69]弓鯊科、未定硬骨魚肺魚[71]蠑螈[74]前躍蛙英语Prosalirus蚓類英语Caecilia始蚓英语Eocaecilia凱恩塔龜、一種喙頭目、蜥蜴、[75]數種早期鱷形超目卡索亞鱷始氣腔鱷英语Eopneumatosuchus凱恩塔鱷原鱷翼龍類喙頸龍。除了雙冠龍之外已知還有數種恐龍:獸腳類巨歿龍[14]凱恩塔獵龍[76]蜥腳形亞目莎拉龍[77]一種畸齒龍科裝甲類小盾龍合弓綱三瘤齒獸科丁尼齒獸英语Dinnebitodon凱恩塔獸小駝獸摩根錐齒獸類英语Morganucodonta;可能還有早期的真正哺乳類丁尼獸英语Dinnetherium與一種賊獸目。大多發現於亞利桑那的金泉附近。[69]脊椎動物生痕化石有糞化石獸孔目、類似蜥蜴的動物、數種恐龍足跡。[70][78]

埋藏學 编辑

韋爾斯大略描述了初始標本的埋藏方式(即屍體分解與化石化過程的變化)。正模標本發現時倒向右側,頸部與尾部後彎,呈現出恐龍遺骸常見的「死亡姿勢英语Death pose」。此姿勢現認為由角弓反張(屍體痙攣)造成,也可能是由屍體嵌入沉積物所致。背部挺直,而最後的背椎朝左側偏轉。尾椎由骨盆不規則延展開來,腿部則關節相連幾乎無位移。韋爾斯提出結論為標本於死亡原位保存,未經移動,其中正模似乎曾受啃食者破壞,其頭骨及脊椎被壓碎。[2][79]給指出其2001年描述的標本顯示出被河流搬運的跡象,因沒有一個是完整的,可能經過搬移了一段距離,或搬移前已躺在地表一段時間而被風化。由發現的各種碎片及斷裂跡象判斷可能由洪水搬運。[12]

文化意義 编辑

影視娛樂 编辑

 
萱儂律展示的侏羅紀公園版本有頸褶且手部姿勢過時的雙冠龍模型

雙冠龍出現在作家麥可·克萊頓1990年的小說侏羅紀公園與其1993年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改編電影侏羅紀公園系列的雙冠龍在其幕後花絮書籍中被提到是「唯一嚴重偏離科學準確性的動物」,以及在由史丹·溫斯頓工作室一本關於製作電腦特效的書中提到是電影系列的所有恐龍中「虛構程度最高的」。小說中克萊頓賦予恐龍噴吐毒液的能力,以彌補下頜纖弱的弱點。電影藝術家則還添加了頸部的褶皺皮膜,攻擊時會如同現代傘蜥蜴將皮膜展開震動。為避免與片中迅猛龍混淆,雙冠龍的體型被縮減至只有1.2公尺高,而非現實中古生物學家估計的3公尺。電影的雙冠龍被暱稱為「噴毒者」(the spitter)。片中場景是以木偶戲製作而成,需要一個完整的身體及三個可互換的頭來做出劇本所要求的動作。而也製作了個別的腿供跳躍畫面使用。與電影中多數其他恐龍最不同的是,雙冠龍登場時沒有使用到任何電腦圖像。[80][81][82]

 
成體復原比例圖

1996年地質學家班寧頓(J. Bret Bennington)指出雖然雙冠龍可能沒有頸褶也不會吐毒液,但咬可能帶有毒性,一如科摩多龍。他認為增加毒液的想法就像同樣未知的皮膚顏色假想一樣是可行的。若恐龍帶有頸褶,骨骼應會發現相關證據,如以堅固結構來支撐,或在附著處有用來移動的肌肉痕跡。他還補充道若頸褶確實存在則功能並非來嚇阻獵物,而是競爭者;他推測電影情節的角色可能是戴上連帽而讓雙冠龍認為是威脅而作出反應。[83]1997年一本討論侏儸紀公園科學的書評中,彼得·多德森英语Peter Dodson同樣指出電影中雙冠龍的錯誤比例與毒液、頸褶的可能性。[84]2014年巴克指出電影的雙冠龍缺乏明顯的上頜凹槽,總結道電影製作人在創造可怕嵌合體分面做得很好,但警告不能拿來當作真正動物的教材。[85]布朗和馬許表示雖然這些特徵是虛構,但參考真實動物生理學而增加了可信度。[15]韋爾斯本人對雙冠龍登場於侏儸紀公園表示興奮,就算發現其中存在小問題和不準確性,依然欣賞這部電影,也很高興「恐龍成為國際知名演員」。[86]

現實象徵 编辑

 
 
康乃狄克恐龍州公園英语Dinosaur State Park and Arboretum的真雷龍足跡,屬於某種類似雙冠龍的獸腳類;足跡被選為州化石英语List of U.S. state fossils,雙冠龍因而被指定為州恐龍英语List of U.S. state dinosaurs

根據納瓦霍神話英语Diné Bahaneʼ,屠殺的怪物屍體被打入土中,但無法消滅,化石便成為傳統上對其遺骸的解釋。自19世紀以來納瓦霍人曾協助古生物學家定位化石,傳統觀念認為怪物魂魄依然殘留於部分掩埋的屍體中,且必須透過強力儀式將其鎮壓在原地。同樣地,有些民眾認為他們親戚的骨骸會隨恐龍化石一同被挖出,而將之移除會造成對這些生命生前的不尊重。[87]2005年歷史學家亞淳·梅約(Adrienne Mayor)表示韋爾斯曾提到最早挖掘雙冠龍的過程中,納瓦霍人威廉斯幾天後就消失無蹤,並推測可能是因為他覺得挖掘工作用細刷仔細清修「有失其尊嚴」。梅約卻指出納瓦霍人實際上熱衷於珠寶及繪畫等需要細心的工作,而威廉斯的退出也許只是傳統上對骷髏出現所引起的焦慮。梅約亦提到1940年代曾發生過一名納瓦霍人協助五角龍骨骼的挖掘,前提是他不用碰觸到骨骼本身,並於只剩少許塵土覆蓋骨骼時便離開現場。[87]在1994年的書裡,韋爾斯提到威廉斯在幾天後曾帶著兩個納瓦霍女性回歸,並稱「那不是男人的工作,是Squaw(婦女的貶稱)的工作」。[9]

出產雙冠龍化石的亞歷桑納懸崖,亦可見到其上覆蓋著古普韋布洛人岩刻,當地縱橫交錯的足跡被納瓦霍人稱為「Naasho’illbahitsho Biikee」,意即「大蜥蜴足跡」。據梅約稱,納瓦霍人常舉行儀式向這些怪物足跡獻祭。霍皮族祖尼人服裝和石飾藝術英语Rock art上的三趾腳印,靈感也可能來自雙冠龍之類的足跡。[87]2017年雙冠龍被指定為康乃狄克州州恐龍英语List of U.S. state dinosaurs,隨後2019年成為新的州官方預算的一部分。之所以選擇雙冠龍是因為1966年在岩丘91號州際公路建設期間發現了認為是類似動物的足跡,該六道足跡於1991年歸入巨型真雷龍足跡屬,其發現地原是一座三疊紀的湖泊,就在確認了當地的重要意義後,高速公路因而改道,並在原地設立了一座州立公園名為恐龍州公園英语Dinosaur State Park and Arboretum。1981年一座雙冠龍雕像被捐贈給公園,成為此物種首個真實比例復原模型。[38][88][89]

1998年一名9歲男童提名雙冠龍作為亞歷桑納州的州恐龍。但立法者提議使用索諾拉龍,宣稱雙冠龍並非亞歷桑納州特有。有人曾提出可同時承認兩種恐龍的折衷方案,但後來撤銷了,因為意識到雙冠龍化石未經納瓦霍保留地許可被帶走,且本身早已不位在亞歷桑納州。2018年一名11歲男童再次提議索諾拉龍應作為亞歷桑納州恐龍。納瓦霍族官員隨即展開討論如何讓化石歸還回來。[90][91]據梅約所述,一名納瓦霍人表示不再堅持取回化石,但想了解為何沒有製作模型以留下骨頭本身,因為能留在地下最好,還可以建造博物館讓民眾可以到原址參觀。[87]在納瓦霍保留地礦產部的許可下,納瓦霍保留地的雙冠龍田野考察工作進一步展開。[15]

參考來源 编辑

  1. ^ Dilophosaurus. Oxford Dictiona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Welles, S.P. Dilophosaurus wetherilli (Dinosauria, Theropoda), osteology and comparisons. Palaeontographica Abteilung A. 1984, 185: 85–180. 
  3. ^ 3.0 3.1 3.2 Welles, S.P. New Jurassic dinosaur from the Kayenta Formation of Arizona.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54, 65 (6): 591–598. Bibcode:1954GSAB...65..591W. doi:10.1130/0016-7606(1954)65[591:NJDFTK]2.0.CO;2. 
  4. ^ Welles, S.P.; Guralnick, R.P. Dilophosaurus discovered. ucmp.berkeley.ed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94 [2018-02-13]. (原始内容于2017-11-08). 
  5. ^ 5.0 5.1 5.2 5.3 5.4 5.5 Naish, D. The Great Dinosaur Discoveries. London, UK: A & C Black Publishers Ltd. 2009: 94–95. ISBN 978-1-4081-1906-8.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Marsh, A.D.; Rowe, T.B. A comprehensive anatomical and phylogenetic evaluation of Dilophosaurus wetherilli (Dinosauria, Theropoda) with descriptions of new specimens from the Kayenta Formation of northern Arizon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2020, 94 (S78): 1–103. S2CID 220601744. doi:10.1017/jpa.2020.14 . 
  7. ^ 7.0 7.1 7.2 7.3 7.4 7.5 Welles, S.P. Dilophosaurus (Reptilia: Saurischia), a new name for a dinosaur.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70, 44 (5): 989. JSTOR 1302738. 
  8. ^ 8.0 8.1 Welles, S.P.; Guralnick, R.P. Dilophosaurus Details. ucmp.berkeley.ed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94 [2018-02-13]. (原始内容于2017-08-02). 
  9. ^ 9.0 9.1 Psihoyos, L.; Knoebber, J. Hunting Dinosaurs. London, UK: Cassell. 1994: 86–89. ISBN 978-0679431244. 
  10. ^ 10.0 10.1 Glut, D.F. Dinosaurs: The Encyclopedia. Jefferson: McFarland & Company, Inc. 1997: 347–350. ISBN 978-0786472222. 
  11. ^ 11.0 11.1 Rauhut, O.W.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nd evolution of basal theropod dinosaurs. Special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2004, 69: 213 [2022-01-30]. (原始内容于2022-03-24). 
  12. ^ 12.0 12.1 12.2 12.3 Gay, R. New specimens of Dilophosaurus wetherilli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Kayenta Formation of northern Arizona. Western Association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ists Annual Meeting 1. Mesa, Arizona: 1. 2001. 
  13. ^ 13.0 13.1 13.2 13.3 Carrano, M.T.; Benson, R.B.J.; Sampson, S.D. The phylogeny of Tetanurae (Dinosauria: Theropod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2, 10 (2): 211–300. S2CID 85354215. doi:10.1080/14772019.2011.630927. 
  14. ^ 14.0 14.1 14.2 Tykoski, R.S. Anatomy, ontogeny, and phylogeny of coelophysoid theropods (学位论文). University of Texas: 1–232. 2005 [2022-01-31]. (原始内容于2020-07-29) –通过UT Libraries: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Brown, M. A.; Marsh, A. D. The real Dilophosaurus would have eaten the Jurassic Park version for breakfast. Scientific American. 2021, 324 (1): 46–53 [2022-01-30].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121-46 (不活跃 October 31, 2021). (原始内容于2021-01-08). 
  16. ^ Pickrell, J. Jurassic Park got almost everything wrong about this iconic dinosaur. National Geographic. Science. 2020-07-07 [2020-07-12]. (原始内容于2021-02-17). 
  17. ^ 17.0 17.1 Gay, R. Evidence for sexual dimorphism in the Early Jurassic theropod dinosaur, Dilophosaurus and a comparison with other related forms. Carpenter, K. (编). The Carnivorous Dinosaurs.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277–283. ISBN 978-0-253-34539-4. 
  18. ^ Mortimer, M. Pickering's taxa 6: Dilophosaurus breedorum. Theropoddatabase.blogspot.com. May 2010 [2017-12-29]. (原始内容于2017-12-29). 
  19. ^ Hendrickx, C.; Mateus, O.; Evans, Alistair Robert. Torvosaurus gurneyi n. sp., the largest terrestrial predator from Europe, and a proposed terminology of the maxilla anatomy in non-avian theropods. PLOS ONE. 2014, 9 (3): e88905. Bibcode:2014PLoSO...988905H. PMC 3943790 . PMID 24598585. doi:10.1371/journal.pone.0088905 . 
  20. ^ Hu, S. A short report on the occurrence of Dilophosaurus from Jinni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Vertebrata PalAsiatica. 1 1. 1993, 31: 65–69 (中文). 
  21. ^ 21.0 21.1 Lamanna, M.C.; Holtz, T.R., Jr.; Dodson, P. A reassessment of the Chinese theropod dinosaur Dilophosaurus sinensi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bstracts of Papers, Fifty-Eighth Annual Meeting,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8, 18 (3): 57–58. JSTOR 4523942. 
  22. ^ Xing, L.; Bell, P.R.; Rothschild, B.M.; Ran, H.; Zhang, J.; Dong, Z.; Zhang, W.; Currie, P.J. Tooth loss and alveolar remodeling in Sinosaurus triassicus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strata of the Lufeng Basi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 58 (16): 1931. Bibcode:2013ChSBu..58.1931X. doi:10.1007/s11434-013-5765-7 . 
  23. ^ Wang, Guo-Fu; You, Hai-Lu; Pan, Shi-Gang; Wang, Tao. A new crested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17, 55 (2): 177–186 [2022-01-30]. (原始内容于2021-08-19). 
  24. ^ 24.0 24.1 Welles, S.P. Dinosaur footprints from the Kayenta Formation of northern Arizona. Plateau. 1971, 44: 27–38. 
  25. ^ Morales, M.; Bulkley, S. Paleoichnological evidence for a theropod dinosaur larger than Dilophosaurus in the Lower Jurassic Kayenta Formation. The Continental Jurassic. Museum of Northern Arizona Bulletin. 1996, 60: 143–145. 
  26. ^ Gierliński, G. New dinosaur ichnotaxa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the Holy Cross Mountains, Poland.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991, 85 (1–2): 137–148. Bibcode:1991PPP....85..137G. doi:10.1016/0031-0182(91)90030-U. 
  27. ^ Gierliński, G.; Ahlberg, A. Late triassic and early jurassic dinosaur footprints in the Höganäs Formation of southern Sweden. Ichnos. 1994, 3 (2): 99. doi:10.1080/10420949409386377. 
  28. ^ 28.0 28.1 Gierliński, G. Feather-like impressions in a theropod resting trace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of Massachusetts. Museum of Northern Arizona Bulletin. 1996, 60: 179–184. 
  29. ^ 29.0 29.1 Kundrát, M. When did theropods become feathered? – Evidence for pre-Archaeopteryx feathery appendag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Zoology Part B: Molecular and Developmental Evolution. 2004, 302B (4): 355–364. PMID 15287100. doi:10.1002/jez.b.20014. 
  30. ^ 30.0 30.1 Lockley, M.; Matsukawa, M.; Jianjun, L. Crouching theropods in taxonomic jungles: Ichnological and ichnotaxonomic investigations of footprints with metatarsal and ischial impressions. Ichnos. 2003, 10 (2–4): 169–177. S2CID 128759174. doi:10.1080/10420940390256249. 
  31. ^ 31.0 31.1 Martin, A.J.; Rainforth, E.C.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2004, 36 (2): 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5-31). 
  32. ^ Weems, R.E. Plateosaurus foot structure suggests a single trackmaker for Eubrontes and Gigandipus footprints. le Tourneau, P.M.; Olsen, P.E. (编). The Great Rift Valleys of Pangea in Eastern North America 2.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 293–313. ISBN 978-0231126762. 
  33. ^ Rainforth, E.C. Revision and re-evaluation of the Early Jurassic dinosaurian ichnogenus Otozoum. Palaeontology. 2003, 46 (4): 803–838. doi:10.1111/1475-4983.00320 . 
  34. ^ 34.0 34.1 Weems, R.E. The manus print of Kayentapus minor; its bearing on the biomechanics and ichnotaxonomy of Early Mesozoic saurischian dinosaurs.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2006, 37: 369–378. 
  35. ^ Lucas, S.G.; Klein, H.; Lockley, M.G.; Spielmann, J.A.; Gierlinski, G.D.; Hunt, A. P.; Tanner, L.H. Triassic–Jurassic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theropod footprint ichnogenus Eubrontes.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2006, 37 [2022-02-13]. 265. (原始内容于2016-10-04). 
  36. ^ 36.0 36.1 36.2 Milner, Andrew R.C.; Harris, J.D.; Lockley, M.G.; Kirkland, J.I.; Matthews, N.A.; Harpending, H. Bird-like anatomy, posture, and behavior revealed by an Early Jurassic theropod dinosaur resting trace. PLOS ONE. 2009, 4 (3): e4591. Bibcode:2009PLoSO...4.4591M. PMC 2645690 . PMID 19259260. doi:10.1371/journal.pone.0004591 . 
  37. ^ Weems, R.E. Evidence for bipedal prosauropods as the likely Eubrontes track-makers. Ichnos. 2019, 26 (3): 187–215. S2CID 133770251. doi:10.1080/10420940.2018.1532902. 
  38. ^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Paul, G.S. 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 New York, NY: Simon & Schuster. 1988: 258, 267–271. ISBN 978-0-671-61946-6. 
  39. ^ Holtz, T.R., Jr.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2012: 81. ISBN 978-0-375-82419-7. 
  40. ^ Paul, G.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75. ISBN 978-0-691-13720-9. 
  41. ^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Tykoski, R.S.; Rowe, T. Ceratosauria. Weishampel, D.B.; Dodson, P.; Osmolska, H. (编). The Dinosauria 2.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47–70. ISBN 978-0-520-24209-8. 
  42. ^ Welles, S.P. Two centers of ossification in a theropod astragalu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83, 57 (2): 401. JSTOR 1304663. 
  43. ^ Welles, S.P.; Long, R.A. The tarsus of theropod dinosaurs [Annals of the South African Museum]. Annale van die Suid-Afrikaanse Museum. 1974, 64: 191–218 [2022-02-08]. ISSN 0303-2515. (原始内容于2022-02-08). 
  44. ^ Holtz, T.R., Jr. The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the Tyrannosauridae: Implications for theropod systematic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94, 68 (5): 1100–1117. JSTOR 1306180. doi:10.1017/S0022336000026706. 
  45. ^ Madsen, J.H.; Welles, S.P. . Utah Geological Survey. 2000: 1–89 [2022-02-08]. 412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3). 
  46. ^ 46.0 46.1 Yates, A.M. A new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South Afric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early evolution of theropods. Palaeontologia Africana. 2005, 41: 105–122 [2022-02-08]. ISSN 0078-8554. (原始内容于2022-02-08). 
  47. ^ Smith, N.D.; Makovicky, P.J.; Hammer, W.R.; Currie, P.J. Osteology of Cryolophosaurus ellioti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Antarctica and implications for early theropod evolution.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7, 151 (2): 377–421. doi:10.1111/j.1096-3642.2007.00325.x . 
  48. ^ Hendrickx, C.; Hartman, S.A.; Mateus, O. . PalArch'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2015, 12 (1): 73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49. ^ Zahner, M.; Brinkmann, W. A Triassic averostran-line theropod from Switzerland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dinosaurs.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019, 3 (8): 1146–1152. PMC 6669044 . PMID 31285577. doi:10.1038/s41559-019-0941-z. 
  50. ^ Bakker, R.T. The Dinosaur Heresies. New York, NY: William Morrow. 1986: 263–264. ISBN 978-0-8217-5608-9. 
  51. ^ Therrien, F.; Henderson, D.; Ruff, C. Bite me – biomechanical models of theropod mandibles and implications for feeding behavior. Carpenter, K. (编). The Carnivorous Dinosaur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179–230. ISBN 978-0-253-34539-4. 
  52. ^ Milner, A.; Kirkland, J. (PDF). Survey Notes of the Utah Geological Survey. 2007, 39: 1–3 [2022-03-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1-04). 
  53. ^ Marsh, A.D.; Rowe, T.B. Anatomy and systematics of the sauropodomorph Sarahsaurus aurifontanalis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Kayenta Formation. PLOS ONE. 2018, 13 (10): e0204007. Bibcode:2018PLoSO..1304007M. PMC 6179219 . PMID 30304035. doi:10.1371/journal.pone.0204007 . 
  54. ^ 54.0 54.1 Czerkas, S.J.; Czerkas, S.A. Dinosaurs: A global view. Limpsfield: Dragons’ World. 1990: 208. ISBN 978-0-7924-5606-3. 
  55. ^ Paul, G.S. (编). Color section. The Scientific American Book of Dinosaurs.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2000: 216. ISBN 978-0-312-31008-0. 
  56. ^ Senter, P.; Robins, J.H. Range of motion in the forelimb of the theropod dinosaur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edatory behaviour. Journal of Zoology. 2005, 266 (3): 307–318. doi:10.1017/S0952836905006989. 
  57. ^ Senter, P.; Robins, J.H. Resting orientations of dinosaur scapulae and forelimbs: A numerical analysis, with implications for reconstructions and museum mounts. PLOS ONE. 2015, 10 (12): e0144036. Bibcode:2015PLoSO..1044036S. PMC 4684415 . PMID 26675035. doi:10.1371/journal.pone.0144036 . 
  58. ^ 58.0 58.1 58.2 Senter, P.; Sullivan, C. Forelimbs of the theropod dinosaur Dilophosaurus wetherilli: Range of motion, influence of paleopathology and soft tissues, and description of a distal carpal bone. Palaeontologia Electronica. 2019. doi:10.26879/900 . 
  59. ^ Coombs, W.P. Behavior patterns of dinosaurs. Weishampel, D.B.; Osmolska, H.; Dodson, P. (编). The Dinosauria 1st.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42. ISBN 978-0-520-06727-1. 
  60. ^ Padian, K.; Horner, J.R. The evolution of 'bizarre structures' in dinosaurs: Biomechanics, sexual selection, social selection or species recognition?. Journal of Zoology. 2011, 283 (1): 3–17. doi:10.1111/j.1469-7998.2010.00719.x . 
  61. ^ Knell, R.J.; Sampson, S. Bizarre structures in dinosaurs: species recognition or sexual selection? A response to Padian and Horner (PDF). Journal of Zoology. 2011, 283 (1): 18–22 [2022-02-21]. doi:10.1111/j.1469-7998.2010.00758.x. (原始内容 (PDF)于2018-07-22). 
  62. ^ Hone, D.W.E.; Naish, D. The 'species recognition hypothesis' does not explain the presence and evolution of exaggerated structures in non-avialan dinosaurs. Journal of Zoology. 2013, 290 (3): 172–180. doi:10.1111/jzo.12035 . 
  63. ^ Tkach, J.S. Multi-element osteohistological analysis of Dilphosaurus wetherilli.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Fifty-sixth Annual Meeting,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bstracts of Papers 16 (3).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New York, New York: 1A–80A. 1996-10-19. JSTOR 4523755. 
  64. ^ Molnar, R.E. Theropod paleopathology: A literature survey. Tanke, D.H.; Carpenter, K. (编).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7–363. ISBN 978-0-253-33907-2. 
  65. ^ Rothschild, B.; Tanke, D.H.; Ford, T.L. Theropod stress fractures and tendon avulsions as a clue to activity. Tanke, D.H.; Carpenter, K. (编).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1–336. ISBN 978-0253339072. 
  66. ^ 66.0 66.1 Senter, P.; Juengst, S.L.; Heymann, D. Record-breaking pain: The largest number and variety of forelimb bone maladies in a theropod dinosaur. PLOS ONE. 2016, 11 (2): e0149140. Bibcode:2016PLoSO..1149140S. PMC 4765892 . PMID 26909701. doi:10.1371/journal.pone.0149140 . 
  67. ^ 67.0 67.1 J. M., Clark; Fastovsky, D.E. Vertebrate biostratigraphy of the Glen Canyon Group in northern Arizona. Fraser, N.C.; Sues, H.-D. (编). The Beginning of the Age of the Dinosaurs: Faunal change across the 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85–301. ISBN 978-0-521-36779-0. 
  68. ^ 68.0 68.1 Harshbarger, J. W.; Repenning, C. A.; Irwin, J. H. . New Mexico Geological Society. 1957, 291: 98–114 [2022-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69. ^ 69.0 69.1 69.2 Lucas, S.G.; Heckert, A. B.; Tanner, L.H. .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Bulletins. 2005, 29: 95–104 [2022-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8). 
  70. ^ 70.0 70.1 70.2 Luttrell, P.R.; Morales, M. Bridging the gap across Moenkopi Wash: a lith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Museum of Northern Arizona Bulletin. 1993, 59: 111–127. 
  71. ^ 71.0 71.1 Jenkins, F.A.; Shubin, N. H. Prosalirus bitis and the anuran caudopelvic mechanism.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8, 18 (3): 495–510. doi:10.1080/02724634.1998.10011077. 
  72. ^ Rigby, J.K.; Hamblin, W.K.; Matheny, R.; Welsh, S.L. (PDF).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Research Studies, Geology Series. 1971, 18 (2): 7 [2022-03-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1-25). 
  73. ^ Lucas, S.G.; Tanner, L.H. Tetrapod biostratigraphy and biochronology of the Triassic–Jurassic transition on the southern Colorado Plateau, US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07, 244 (1–4): 242–256. Bibcode:2007PPP...244..242L. doi:10.1016/j.palaeo.2006.06.030. 
  74. ^ Curtis, K.; Padian, K. An Early Jurassic microvertebrate fauna from the Kayenta Formation of northeastern Arizona: microfaunal change across the 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 PaleoBios. 1999, 19 (2): 19–37. 
  75. ^ Jenkins, F. A.; Crompton, A. W.; Downs, W. R. Mesozoic mammals from Arizona: New evidence on mammalian evolution. Science. 1983, 222 (4629): 1233–1235. Bibcode:1983Sci...222.1233J. PMID 17806725. S2CID 35607107. doi:10.1126/science.222.4629.1233. 
  76. ^ Gay, R. Kayentavenator elysiae, a new tetanuran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Arizona. Gay, R. (编). Notes on Early Mesozoic Theropods. Lulu Press. 2010: 27–43. ISBN 978-0557466160. 
  77. ^ Rowe, T.B.; Sues, H.-D.; Reisz, R.R. Dispersal and diversity in the earliest North American sauropodomorph dinosaurs, with a description of a new tax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0, 278 (1708): 1044–1053. PMC 3049036 . PMID 20926438. doi:10.1098/rspb.2010.1867. 
  78. ^ Hamblin, A.H.; Foster, J.R. Ancient animal footprints and traces in the 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 south-central Utah. Sprinkel, D.A.; Chidsey, T.C., Jr.; Anderson, P.B. (编). Geology of Utah's Parks and Monuments. Salt Lake City: Utah Geological Association. 2000: 557–568. ISBN 978-1882054107. 
  79. ^ Reisdorf, A.G.; Wuttke, M. Re-evaluating Moodie's opisthotonic-posture hypothesis in fossil vertebrates, Part I: Reptiles – the taphonomy of the bipedal dinosaurs Compsognathus longipes and Juravenator starki from the Solnhofen archipelago (Jurassic, Germany). 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 2012, 92 (1): 119–168. doi:10.1007/s12549-011-0068-y. 
  80. ^ Crichton, M. Jurassic Park. London: Random Century Group. 1990: 76–78. ISBN 978-0-394-58816-2. 
  81. ^ Shay, D.; Duncan, J. The Making of Jurassic Park. New York: Boxtree Ltd. 1993: 24, 35–36, 113. ISBN 978-1-85283-774-7. 
  82. ^ Duncan, J. The Winston Effect: The art and history of Stan Winston studio. London, UK: Titan Books. 2007: 177–178. ISBN 978-1-84576-150-9. 
  83. ^ Bennington, J.B. . American Paleontologist. 1996, 4 (2): 4–7 [2017-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2). 
  84. ^ Dodson, P. Raising the dead. Science. 1997, 277 (5326): 644–645. JSTOR 2893254. S2CID 178195275. doi:10.1126/science.277.5326.644b. 
  85. ^ Bakker, R.T. . blog.hmns.org. The Houston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2014 [2020-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86. ^ Welles, S.P.; Guralnick, R.P. Dilophosaurus, the actor. ucmp.berkeley.ed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94 [2018-02-13]. (原始内容于2018-01-04). 
  87. ^ 87.0 87.1 87.2 87.3 Mayor, A. The Southwest: Fossil fetishes and monster slayers. Fossil Legends of the First America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130–143. ISBN 978-0691130491. JSTOR j.ctt4cgcs9.10. 
  88. ^ Stone, M. . CTBoom.com. 2017 [2018-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5). 
  89. ^ Rogers, O. . Connecticut History. 2016 [2018-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1). 
  90. ^ Moeser, C. . The Arizona Republic. Deseret News. 1998-04-26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9). 
  91. ^ Gebers, S. Arizona has no official state dinosaur, so an 11 year-old proposed one – the Sonorasaurus. The Republic. 2018-02-19 [2018-02-20] –通过AZ Central. 

外部連結 编辑

  • Dilophosaurus!. 由山繆·韋爾斯英语Samuel Paul Welles導覽. [2010-01-09]. (原始内容于2009-04-14). 

雙冠龍屬, 雙冠龍, 屬名, dilophosaurus, 發音, ɔːr, lohf, 或譯雙脊龍, 是種早期的中大型肉食性獸腳類恐龍, 生存於約1億9300萬年前早侏羅世錫內穆階的北美洲, 1940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發現三個骨骼, 其中保存最好的兩個採集於1942年, 最完整的標本成為正模標本, 於1954年由山繆, 韋爾斯, 英语, samuel, paul, welles, 命名為斑龍屬, 當時是個分類垃圾桶, 英语, wastebasket, taxon, 的新種魏氏斑龍, megalosaurus,. 雙冠龍 屬名 Dilophosaurus 發音 d aɪ ˌ l oʊ f e ˈ s ɔːr e s f oʊ 1 dy LOHF o SOR es 或譯雙脊龍 是種早期的中大型肉食性獸腳類恐龍 生存於約1億9300萬年前早侏羅世錫內穆階的北美洲 1940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發現三個骨骼 其中保存最好的兩個採集於1942年 最完整的標本成為正模標本 於1954年由山繆 韋爾斯 英语 Samuel Paul Welles 命名為斑龍屬 當時是個分類垃圾桶 英语 Wastebasket taxon 的新種魏氏斑龍 Megalosaurus wetherilli 1964年韋爾斯發現一個較大的骨骼也屬於同一物種 並意識到這種動物的頭骨其實長有頭冠 於是在命名時隔十幾年後的1970年建立為獨立的雙冠龍屬 模式種為魏氏雙冠龍 Dilophosaurus wetherilli 屬名在古希臘語意為 兩個脊冠的蜥蜴 種名紀念一位納瓦霍人議員約翰 魏瑟瑞 John Wetherill 1984年韋爾斯發表了關於雙冠龍的詳細骨骼描述 後續還進一步發現更多標本 其中包括一具幼體 一些足跡化石也被歸入雙冠龍 其中還有休息留下的痕跡 一隻於1984年在中國雲南祿豐組 英语 Lufeng Formation 發現近乎完整的標本於1993年被命名為中國雙冠龍 Dilophosaurus sinensis 後來發現其實屬於中國龍屬 2020年亞當 馬許 Adam D Marsh 和提摩西 羅威 Timothy B Rowe 對雙冠龍的所有已知標本進行了全面性的重新描述 這項耗時7年的研究澄清了許多過去在研究雙冠龍時所遇到的問題 雙冠龍屬 化石时期 早侏羅世錫內穆階193 Ma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 正模標本UCMP 37302的骨架模型 呈現被掩埋的原況姿勢 展示於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蜥形纲 Sauropsida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目 蜥臀目 Saurischia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科 雙冠龍科 Dilophosauridae属 雙冠龍屬 Dilophosaurus Welles 英语 Samuel Paul Welles 1970模式種 魏氏雙冠龍Dilophosaurus wetherilli Welles 1954 異名魏氏斑龙 Megalosaurus wetherilliWelles 1954雙冠龍身長約7公尺 體重約400公斤 是年代最早期的大型掠食性獸腳類之一 也是已知當時北美洲體型最大的陸生動物 雙冠龍身型纖細且結構輕盈 頭骨特別大但纖巧 吻部狹窄 上頜鼻骨下方有個凹槽 頭骨上方有一對縱向的拱形嵴冠 完整的形狀尚未確認 但相信生前可能覆蓋著角質層而更大 下頜前部纖細 後部深 牙齒長 彎曲 薄且側扁 下頜的牙齒比上頜的小許多 大多數牙齒前後緣都有鋸齒狀 頸部很長 脊椎中空所以非常輕巧 手臂強壯 上臂骨長而纖細 手部有四根手指 第一指短而強壯 長有大型指爪 第二指較長且細 爪子較小 第四指是退化的痕跡器官 股骨大 腳很粗壯 並長著大趾爪 雙冠龍與近緣的龍獵龍構成雙冠龍科 演化位置介於腔骨龍科與後來更進階的堅尾龍類之間 雙冠龍以雙足行走 可能是活躍主動的掠食者 並能捕殺大型獵物 也可能以較小型動物或魚類為食 因為前肢短小且活動範圍有限 可能主要透過嘴部來襲擊獵物 頭冠確切功能尚未知曉 但相信對於打鬥來說過於脆弱 較可能用作視覺展示 英语 Display zoology 用途 如種內識別 英语 Intra species recognition 或性選擇 成長過程可能十分迅速 生命階段早期每年增長程度達到30至35公斤 正模標本的個體顯示出許多古病理跡象 包括發育異常及損傷後的癒合痕跡 雙冠龍的化石來自凱恩塔層 英语 Kayenta Formation 與巨歿龍 莎拉龍共享棲地 雙冠龍曾在侏羅紀公園及其改編電影中登場 當中賦予其噴射毒液及展開頸邊皮摺的虛構能力 且只有狗一般的大小 遠遠小於真實動物的體型 根據在康乃狄克州發現的足跡 雙冠龍被指定為該州的州恐龍 英语 state dinosaur 目录 1 發現及研究歷史 1 1 過去歸入種 1 2 生痕化石 2 描述 2 1 頭骨 2 2 顱後骨骼 3 分類 4 古生物學 4 1 食性 4 2 活動能力 4 3 頭冠功能 4 4 發育 4 5 古病理學 5 古生態學 5 1 地質環境 5 2 埋藏學 6 文化意義 6 1 影視娛樂 6 2 現實象徵 7 參考來源 8 外部連結發現及研究歷史 编辑 nbsp 北亞利桑那 英语 northern Arizona 化石點的地圖 其中雙冠龍的化石採集於正方形標示處1942年夏天 古生物學家查爾斯 坎普 英语 Charles Lewis Camp 帶領來自加州大學古生物博物館 英语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 的團隊前往北亞利桑那 英语 Northern Arizona 納瓦霍縣找尋脊椎動物化石 此消息於當地原住民間傳播開來 納瓦霍的傑西 威廉斯 Jesse Williams 帶領三位團隊成員去到他於1940年發現的一些骨骸 當地屬於凱恩塔層 英语 Kayenta Formation 的一部分 位於納瓦荷保留地圖巴市附近卡梅倫以北32公里處 在紫色頁岩中發現了三具恐龍骨骼 排列成三角形 一側長約9 1公尺 第一具骨骼近乎完整 僅缺乏頭骨前部 部分骨盆與一些脊椎 第二具骨骼遭到嚴重侵蝕 包括頭骨前部 下頜 一些脊椎 肢骨 一隻關節連接的手 第三具骨骼被侵蝕到只剩下脊椎碎片 第一具完好的骨骼經歷10個工作天後以石膏包裹起來並運上卡車載走 第二具骨骼採集十分容易 因為已被風化到完全露出地表 但遺憾的是 第三具骨骼幾乎徹底遺失了 2 3 4 第一具近乎完整的標本被送至加州大學古生物博物館進行清修工作 在古生物學家浣 蘭斯頓 英语 Wann Langston Jr 的監督下 過程由三個人進行並耗時兩年 該骨架以淺浮雕的樣貌裝設於牆面上 尾部上彎 頸部伸直 左腿上移以提升能見度 而骨架其餘位置則維持在埋藏原位 由於骨架本身的頭骨已碎裂 重建過程參考了第一具標本的頭骨後部與第二具標本的頭骨前部 骨盆參考異特龍來進行重建 而腳部亦是重建 雖然完整度還不是很高 卻已是當時保存最良好的獸腳類化石之一 1954年 曾參與挖掘工作的其中一名古生物學家山繆 韋爾斯 英语 Samuel Paul Welles 將這種恐龍初步描述為當時現有的斑龍屬底下的一個新物種 魏氏斑龍 M wetherilli 近乎完整的第一具標本UCMP 37302被指定為該物種的正模標本 而第二具標本UCMP 37303則作為副模標本 英语 paratype 種名紀念納瓦霍議員約翰 魏瑟瑞 John Wetherill 韋爾斯稱其為 探險家 科學家之友及值得信賴的商人 魏瑟瑞的姪子米爾頓首先告知了化石考察隊 韋爾斯將這個新物種歸入斑龍是基於其與巴氏斑龍 M bucklandii 的肢體比例相近 且他沒有發現兩者之間有太大的差異 在當時斑龍屬是一個分類垃圾桶 英语 wastebasket taxon 其中丟進了許多未知 不限年代及地點的獸腳類 2 5 3 6 韋爾斯於1964年回到圖巴市確認凱恩塔層的年代 曾被認為是晚三疊世 但韋爾斯認為是早至中侏羅世 並在1942年那批骨骼以南約400公尺處發現了另一具骨骼 在北亞利桑那博物館 英语 Museum of Northern Arizona 的威廉 比德 William Breed 等人的協助下 採集了近乎完整的UCMP 77270標本 在清修該標本的過程中意識到這是一隻更大的魏氏斑龍個體 且頭骨頂部有兩個頭冠 因為是塊骨頭薄片 其中一片頭冠起初被認為屬於頭骨缺失的左側部分 已被食腐動物從原位置挖出 當意識到這明顯是個頭冠時 基於右頭冠位於中線右側 且延中線長呈凹陷 而認為另一片對應的頭冠應位於左側 此發現導致重新對正模標本進行檢驗 並發現該標本有兩根向上延伸的細骨基部已被擠壓成一坨 這也屬於頭冠一部分 但過去被誤認為屬於位移的顴骨 1942年的兩具標本被認為是年輕個體 而1964年的標本是個成年個體 體型大於其他標本約1 3 2 7 8 韋爾斯後來回憶道 這個頭冠就像 在蠕蟲身上發現翅膀 般令人出乎意料 9 nbsp nbsp 皇家蒂勒爾博物館 左 與北亞利桑那博物館 英语 Museum of Northern Arizona 右 所展示的重建骨架模型 其中呈現過時的手部下彎 英语 Pronation of the foot 姿勢及頭冠造型 右邊的骨架是雙冠龍第一個3D站立的骨架 10 韋爾斯和一名助理隨後根據新標本對正模標本的模型進行修正 包括復原頭冠 重作骨盆 加長頸肋及使彼此更靠近 在研究各種北美及歐洲的獸腳類骨骼後 韋爾斯意識到這個物種不屬於斑龍 而需要一個新的屬名 在當時還未曾見過其他頭上長有大頭冠的獸腳類恐龍 於是引起了古生物學界的關注 製作了一個正模標本的模型 並將玻璃纖維材質的複製品提供於各種展示 為了易於標示展示品 韋爾斯決定先在一篇簡略的聲明中命名新屬 而非拖到詳細描述論文發佈的時候 1970年韋爾斯建立了新屬名雙冠龍 由古希臘語的di di 雙 lofos lophos 嵴冠 sayros sauros 蜥蜴 組成 全意為 兩個頭冠的蜥蜴 1984年 韋爾斯發表了對雙冠龍的詳細骨學描述 但沒有涵蓋1964年的標本 因為當時他認為這是另一種不同的動物 2 7 11 8 10 雙冠龍是第一種知名的侏羅紀早期獸腳類 且依舊是那個時代保存最良好的例子之一 5 2001年古生物學家羅伯 給 英语 Robert J Gay 在北亞利桑那博物館的館藏中鑑定出至少三具新的雙冠龍標本 基於三個恥骨碎片及兩個不同尺寸的股骨而推估出來的數量 這些標本是於1978年在距離初始標本發現地約190公里處的岩頭矩 Rock Head Quadrangle 所採集 並被標示為 大型獸腳類 的名下 雖然多數材料已毀損 但其中涵蓋一些早期標本中缺失的部位 包括部分骨盆及幾根肋骨 而具有重要意義 這些館藏的其中一些材料來自幼體 MNA P1 3181 是雙冠龍已知最年幼的標本 也是北美已知最古老的獸腳類幼體之一 僅稍晚於某些腔骨龍標本 右體標本包括部分肱骨 部分腓骨 牙齒碎片 12 2005年古生物學家羅納 泰可斯基 Ronald S Tykoski 將一具來自亞利桑那金泉的TMM 43646 140標本歸入雙冠龍 但2012年古生物學家馬修 卡拉諾 Matthew T Carrano 與同事發現某些細節處有所差異 13 14 2020年古生物學家亞當 馬許 Adam D Marsh 和提摩西 羅威 Timothy B Rowe 針對現時已知所有的雙冠龍標本發表了全面的重新描述 其中包括自1964年以來長期未曾被描述的UCMP 77270標本 同時也排除了一些過去曾歸入 過於破碎而難以鑑別的標本 且還透過傑西 威廉斯親戚的協助下重新定位了化石的初始發現地 6 15 在一次訪談中馬許稱雙冠龍是 所知最少的知名恐龍 best worst known dinosaur 因為雖然這種恐龍早在80年前就被發現了 人們對牠的了解卻一直以來都很模糊 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在於 過去對標本的研究都未指明哪些是原本的化石 哪些是石膏重建的部分 而後來的研究人員皆參考韋爾斯1984年的論文進行後續研究 造成理解雙冠龍解剖結構上的混淆 馬許費時七年來研究這些標本 以為了澄清各種關於雙冠龍的疑問 其中也包括由他的指導教授羅威於20年前發現的兩個標本 16 過去歸入種 编辑 nbsp 中國中國龍的重建骨架模型 原被歸入雙冠龍底下的新種 展示於特倫托科學博物館 英语 Museo delle Scienze 1984年韋爾斯表示 於1964年發現的UCMP 77270標本不屬於雙冠龍 根據頭骨 脊椎 股骨上的差異 而判定屬於一個未知的新屬 他維持原有的觀點 即兩屬都具有頭冠 但雙冠龍的確切頭冠形狀是未知的 2 韋爾斯於1997年逝世 當時他還沒能來得及命名這隻所謂的新屬恐龍 此後這些標本存在不同屬的觀點普遍受到後世的忽視或遺忘 5 1999年業餘古生物學家史蒂芬 皮克林 Stephan Pickering 在私人著作中將1964年標本發表為雙冠龍的新種比氏雙冠龍 Dilophosaurus breedorum 種名紀念對採集標本有貢獻的威廉 比德 William Breed 這個物種被視為裸名 非官方正式發表的無效學名 而2005年給的研究指出比氏種與其他魏氏種的標本沒有任何顯著的差異 17 18 2012年 卡拉諾與同事發現1964年標本與正模標本間的差異 但認為這只是個體上自然存在的變異 而非種間差異 13 2014年 古生物學家奎斯妥夫 罕垂克斯 Christophe Hendrickx 和奧塔維歐 馬諦烏斯 Octavio Mateus 表示 依照標本存在不同的頭骨特徵 及彼此出土地層的差異 已知標本仍可能屬於兩個不同物種 但仍需待對這些標本進行進一步的描述 19 2020年 馬許和羅威的研究得出結論 在所有已知的雙冠龍標本中僅存在單一物種魏氏雙冠龍 而彼此間的形態差異是受到成熟度及保存程度上的不同所影響 另外他們也發現標本出土地層並沒有特別大的差距 6 1987年 在中國雲南省祿豐組 英语 Lufeng Formation 發現了一具近乎完整的獸腳類骨骼 編號KMV 8701標本 整體外形近似雙冠龍 有一對頭冠 前上頜骨與上頜骨間有道間隙 但在一些細節上與雙冠龍有所差異 1993年古生物學家胡紹錦將之命名為雙冠龍的新種 中國雙冠龍 D sinensis 當時舊譯為中國雙脊龍 20 1998年古生物學家馬修 拉曼納 英语 Matthew C Lamanna 和同事發現中國雙冠龍與另一種來自同一地層 於1940年命名的三疊中國龍 Sinosaurus triassicus 幾乎一致 21 2013年邢立達和同事確認了前述論點 而王國富和同事於2017年認同將中國種納入中國龍屬下 卻表示這個物種可能與三疊種不同 而維持將中國中國龍 S sinensis 視為獨立種 22 23 生痕化石 编辑 nbsp 晚三疊世 早侏羅世足跡的描繪圖 其中數個曾被認為屬於類似雙冠龍的獸腳類 包括真雷龍足跡 英语 Eubrontes Eubrontes A 雙冠龍足跡 Dilophosauripus E 凱恩塔足跡 英语 Kayentapus Kayentapus F 已有數個根據痕跡化石建立的遺跡分類單元 英语 Ichnotaxon 被認為屬於雙冠龍或類似的獸腳類 1971年韋爾斯記載了來自北亞利桑納凱恩塔層的恐龍足跡 位於初始雙冠龍骨骸之下14公尺及112公尺的兩層 較下方的足跡為三趾型 可能由雙冠龍所留下 韋爾斯根據其建立了新的足跡分類單元威氏雙冠龍足跡 Dilophosauripus williamsi 種名紀念第一具雙冠龍骨骸的發現者威廉斯 其正模標本是塊大型腳印模型UCMP 79690 4 其餘參考標本有另外三個腳印模型 24 1984年韋爾斯表示並未發現任何方法足以證明或反駁這些痕跡屬於雙冠龍 2 1996年邁可 莫拉萊斯 Michael Morales 史考特 伯奇 Scott Bulkey 記載了一條來自凱恩塔層遺跡分類單元真雷龍足跡 英语 Eubrontes 由某種非常大型的獸腳類所留下 他們註記道這可能是由一個非常大型的雙冠龍個體所製造 但又不太合理 因為依照痕跡估計製造者的臀高高達2 83至2 99公尺 明顯高於雙冠龍的1 5至1 75公尺 25 nbsp 展示於日本的麻塞諸塞州休息痕跡 被懷疑屬於某種類似雙冠龍的獸腳類 且在腹部周圍包含可能的羽毛印痕 圖中箭頭所指處 但受到諸多爭議傑拉德 哲林斯基 Gerard Gierlinski 檢驗了來自波蘭聖十字山脈的三趾足跡 並於1991年表示屬於某種類似雙冠龍的獸腳類 他據此命名了新的足跡分類單元薩提柯夫蹺行足跡 英语 Grallator Grallator Eubrontes soltykovensis 並指定MGIW 1560 11 12足模為正模標本 26 1994年哲林斯基還將1974年在瑞士霍加納斯層 英语 Hoganas Formation 發現的足跡歸入薩提柯夫蹺行足跡 27 1996年哲林斯基記載了來自麻塞諸塞州透納瀑布層 英语 Turners Falls Formation 的AC 1 7痕跡 是一道休息痕跡 他相信其中帶有羽毛印痕 並屬於某種類似雙冠龍或理理恩龍的獸腳類 歸入微型蹺行足跡 Grallator minisculus 28 2004年馬汀 昆札特 Martin Kundrat 認同該痕跡顯示出羽毛印痕 但這番詮釋分別於2003年馬汀 洛克里 英语 Martin Lockley 及2004年安東尼 傑馬汀 英语 Anthony J Martin 的研究中受到質疑 他們認為這些痕跡是移動時產生的碎屑沉積物 馬汀等人還將痕跡歸入Fulicopus lyellii 29 30 31 2003年羅伯 偉因斯 Robert E Weems 提出真雷龍足跡並非由獸腳類製造 而是由類似板龍的蜥腳形亞目 從而排除了雙冠龍的可能性 偉因斯認為由韋爾斯於1971年命名的霍皮凱恩塔足跡 Kayentapus hopii 才與雙冠龍最為吻合 32 歸入雙冠龍的主要依據來自足跡第三和第四趾間的角度 符合正模標本觀察到相似的第四趾開展 同樣於2003年 艾瑪 蕊茵芙 Emma Rainforth 反駁道雙冠龍正模標本腳趾的開展僅是化石變形的結果 真雷龍足跡依然與雙冠龍相符 33 34 2006年史賓賽 盧卡斯 英语 Spencer G Lucas 和同事表示 真雷龍足跡是由類似雙冠龍的獸腳類所製造已受到普遍的共識 從而反對偉因斯的觀點 35 2006年偉因斯為其2003年對真雷龍足跡的論點提出了辯駁 並表示維吉尼亞州寇沛珀採石場 Culpeper Quarry 的數個凱恩塔足跡可能是由類似雙冠龍的動物所製造的 他推測一些與足跡關聯的圓形印痕 可能代表著手指沒印上去的手部痕跡 將之解釋成四足行動的證據 34 2009年米爾納等人使用新的命名組合 英语 Combinatio nova 薩提柯夫凱恩塔足跡 Kayentapus soltykovensis 並表示雙冠龍足跡 真雷龍足跡 凱恩塔足跡之間可能沒有明顯的差異 他們認為用以界定雙冠龍足跡的長趾爪印可能由拖曳所造成 並發現巨雙足跡 Gigandipus 與近蜥龍足跡 Anchisauripus 也可能同樣是真雷龍足跡的變異形態 他們指出足跡物種間的差異可能是由足跡製造者與底質交互作用的結果 而非分類學上的差異 他們還發現在猶他州繆內孚層 英语 Moenave Formation 聖喬治恐龍發現遺址 英语 St George Dinosaur Discovery Site 雖然該地區沒有發現過雙冠龍骨骼 且年代稍比凱恩塔層要古老一些 但當地的真雷龍足跡與休息痕跡 編號SGDS 18 T1 卻與雙冠龍相符合 36 2019年偉因斯表示真雷龍足跡並非雙冠龍纖細的腳 而是由雙足蜥腳形亞目近蜥龍所製造的 37 描述 编辑 nbsp 已知最大的標本 左 和正模標本 右 的體型比較雙冠龍是年代最早期的大型掠食性恐龍之一 體型在獸腳類中屬於中間值 但仍較其他晚期獸腳類小型 2 5 牠同時也是侏羅紀早期北美洲已知最大的陸生動物 6 其身體纖細 結構輕盈 體型堪比現代棕熊 5 38 39 已知最大隻的標本個體體重約400公斤 身長測量有7公尺 頭骨長59公分 較小的正模標本個體體重約283公斤 6 03公尺長 臀高約1 36公尺 頭骨長52 3公分 38 40 一個由類似雙冠龍或理理恩龍的獸腳類所遺留下的休息痕跡被某些研究人員描述成在腹部與腳部周圍顯示出羽毛印痕 結構類似絨羽 28 29 其他研究人員則將這類印痕解釋為恐龍移動時產生的碎屑沉積物 但仍不排除痕跡製造者本身長有羽毛的可能性 30 31 頭骨 编辑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正模標本 左上 副模標本 中上 參考標本 右上 的頭骨 副模標本 左下 和參考標本 中下 的下頜 參考標本的腦殼 右下 與全身骨骼相比 雙冠龍的頭骨比例較大 但結構精緻 吻部前視狹窄 往圓潤尖端越變越窄 前上頜骨側視長而低矮 前方呈球莖狀 其外表面從吻部向鼻孔凸度趨緩 與多數獸腳類相比 鼻孔位置更後方 前上頜骨彼此關節緊密相連 前上頜骨僅在上頜中部與上頜骨連接 側面未有相交 彼此透過骨骼前後緊鎖的突起構成堅固的關節 前上頜骨後下方與上頜骨之間構成一道壁 稱為扭結的鼻下縫 subnarial gap 這也存在於腔骨龍科等恐龍身上 次鼻縫構成齒列中的齒間隙 diastema 鼻下縫內坐落前上頜骨齒列後面的深凹 稱為鼻下凹 subnarial pit 由前上頜骨向下的骨突圍成壁 2 38 41 7 6 前上頜骨外表面覆蓋著大小不等的孔洞 前上頜骨兩條後向延伸突起的上部長而低矮 構成加長鼻孔的大部分上緣 前傾使底部輪廓呈凹狀 前上頜骨下側包括牙槽呈橢圓形 上頜骨淺 在眶前孔周圍凹陷 構成一前圓凹陷 比上頜骨其餘部分還光滑 上眶前孔於前彎處開放至此凹陷 上頜骨側邊 牙槽上方有大孔洞 從鼻下凹延至上頜骨齒間板基部有道後向的深營養孔 2 nbsp 復原圖 頭冠形狀和羽毛樣貌是推測的雙冠龍頭骨頂端水平向有一對高而薄 呈拱形或板狀的嵴冠 頭冠 鼻淚冠 nasolacrimal crests 始於前上頜骨上的低矮稜脊 主要由鼻骨及淚骨的向上擴張所構成 這些骨頭在發育時彼此融合成一塊 而無法分辨出其間的縫線 淚骨擴張成厚 有皺紋的眶前凸部 於眼眶上緣構成弧形 支撐頭冠後方的底部 雙冠龍的獨特之處在於 眼眶上緣繼續延伸向後 止於眼眶後方一道接近三角形 略外彎的小突起 由於該突起上表面僅一小部分保存完整 推測頭冠其餘部分可能在頭骨上隆起超過12毫米 UCMP 77270保存的頭冠部分在眶前孔長邊的中點附近處達到最高點 UCMP 77270保存了頭冠底部間的凹板 正視其朝上及兩側成80度角伸展開來 韋爾斯覺得這樣的頭冠令人聯想成兩個頭冠的食火雞 而馬許和羅威表示頭冠生前可能覆蓋著角蛋白或角質化皮膚 他們指出 與有頭冠的珠雞相較之下 雙冠龍頭冠的角蛋白可能使本身尺寸比骨頭留下的部分要擴大更多 有鑑於只有一具標本的頭冠有大部分被保存下來 關於個體間頭冠是否存在差異 目前尚無法得知 6 2 7 11 5 13 斷層掃描顯示氣囊 英语 Air sac 為骨骼提供強度並減輕重量的空腔 存在於圍繞腦殼的骨骼中 並連接到頭骨前部的竇腔 眶前孔與頭冠側邊接續 代表頭冠亦存在氣囊 至於其他多數獸腳類則是一道骨嵴構成眶前孔的上蓋 15 nbsp 保存下來的頭骨部位 可見頭冠延伸物的殘留眼眶呈橢圓形 往底部變窄 顴骨有兩個朝上的突起 第一個突起構成眶前孔 眼眶下緣的一部分 方骨至外顳孔 眼眶後方的洞 的突起構成了腎形輪廓 枕骨大孔 英语 Foramen magnum 腦殼後方的大孔洞 寬度約為枕髁的一半 枕髁呈心形 頸短 側面有凹陷 2 下頜骨前端纖巧 但與頭骨相連的關節區龐大 下頜孔周圍區域很深 與腔骨龍相比雙冠龍的下頜孔很小 由前向後縮減 為本屬獨有特徵 齒骨形成一道上彎的下巴 而非尖利 下巴尖端有個大孔 一排小孔大致平行於齒骨上緣 內側下頜兩半連接處平坦光滑 未顯示出彼此融合的跡象 梅氏孔 英语 Meckelian foramen 沿齒骨外側延伸 隅骨側面與方骨關節前有個獨特的錐形突 該橫脊構成一隔板 下頜後關節突長 2 41 6 雙冠龍每個前上頜骨有4顆牙 每個上頜骨有12顆牙 每個齒骨有18顆牙 牙齒普遍長 薄且下彎 基部相對小 牙齒側扁 底部橫切面呈橢圓形 上視呈透鏡狀 內外側略凹 上頜骨最大牙位於第四牙槽內或附近 牙冠高度朝後降低 上頜骨第一牙由其牙槽略向前 因前上頜突下緣上翹所致 齒骨的牙齒比上頜骨的小許多 雙冠龍與某些腔骨龍科的齒骨第三或第四牙最大 而似乎與上頜鼻下凹處吻合 多數牙齒前後緣有鋸齒狀 與縱凹相抵 前面較小 前緣約31至41鋸 後緣約29至33鋸 至少前上頜骨第二及第三牙有鋸齒 但第四牙沒有 牙齒表面覆蓋一層薄琺瑯質 厚約0 1至0 15公厘 朝基部延伸很遠 牙槽為橢圓到近乎圓形 並大於其所包含牙齒的基部 因此在嘴內可能固定得鬆散 雖然牙槽數顯示牙齒可能排列擁擠 但牙槽較大而牙齒彼此距離較遠 頜骨內含有不同階段的替生齒 牙齒間的齒間板非常低矮 2 41 12 顱後骨骼 编辑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正模標本的寰椎 樞椎 左上 頸椎 中上 背椎 右上 薦骨 左下 尾椎 中下 胸帶 右下 雙冠龍有10節頸椎 14節背椎 45節尾椎 氣囊生長其中 牠的頸部很長 從頸部到頭部間呈彎曲近90度角 使頭骨維持水平姿勢 頸椎不尋常地輕 其椎體 centra 由側凹 pleurocoels 與內凹 centrocoels 所鑿成空心 頸椎弓也有氣孔 pneumatic fossae chonoses 其圓錐形凹陷之大使分隔骨有時薄如紙張 椎體呈平 凹型 即前部平坦或微凸 後部凹入 類似角鼻龍 這代表著就算頸肋長而重疊並與椎體融合 頸部依然高度靈活 2 41 6 15 寰椎 連接頭骨的第一頸椎 有小方形椎體 前端凹面 在頭骨後部構成一連接枕髁的杯狀 樞椎 第二頸椎 厚重 其後關節突與第三頸椎上彎的前關節突相連 椎體及神經棘長而低矮 側視呈階梯狀 前後構成 肩部 中央有較高的 帽部 使俯視呈馬爾他十字形 是雙冠龍的獨有特徵 後部中央椎板出現連續變化 延頸部分叉與結合 是為獨有特徵 背椎神經棘也低矮 前後擴張 構成韌帶牢固附著處 額外椎板由中部背椎的前中央椎板與後中央椎板伸出 是為獨有特徵 佔據腸骨長邊的薦椎似乎未融合 第一薦椎的肋骨與腸骨的前髖臼突相連 是為獨有特徵 尾椎椎體長度相當一致 但直徑朝後方漸小 橫切面由橢圓形變為圓形 2 41 6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正模標本的前肢 上 骨盆 左下 中間 後肢 右下 肩胛骨長度中等 內側隨身體曲線而凹彎 肩胛骨寬闊 尤其上部 呈矩形 是為獨有特徵 鳥喙骨呈橢圓形 未與肩胛骨融合 鳥喙骨後下部二頭肌結節旁有個橫壁 是為獨有特徵 手臂強有力 有深凹陷及厚實突起 作為肌肉及韌帶的附著 肱骨大而纖細 尺骨粗而筆直 肘突 英语 Olecranon 厚實 手部有四根手指 第一指較後兩指短但強壯 配有大型指爪 後兩指長而纖細 爪小 爪子彎曲而鋒利 第四指退化成無功能的痕跡器官 2 41 6 腸骨脊在腸骨體柄 英语 Peduncle anatomy 下突 處達到最高 外側呈凹形 恥骨靴僅略為擴張 而坐骨下端擴張較大 其軸也非常纖細 後肢龐大 股骨略長於脛骨 與腔骨龍之類的相反 股骨巨大 軸彎曲呈S形 大轉子 英语 greater trochanter 位於軸中央 脛骨結節 英语 Tuberosity of the tibia 下端擴張並發育良好 距骨由脛骨與跟骨 英语 Calcaneus 間分離出來 佔據腓骨窩的一半 腳部長而粗壯 三個發達腳趾帶有大爪 爪子彎曲程度比手爪小得多 第三趾最為粗壯 第一趾抬高遠離地面 2 41 42 6 分類 编辑 nbsp 腔骨龍 傳統上常被認為與雙冠龍有所關聯韋爾斯最初於1954年認為這是一種斑龍類 但1970年當頭冠被發現後他隨即修正了觀點 7 3 到了1974年 韋爾斯和羅伯 艾隆 Robert A Long 認為雙冠龍是種角鼻龍下目 43 1984年韋爾斯發現雙冠龍同時具有虛骨龍類和肉食龍下目 進階型獸腳類的兩大分支 的特徵 並根據體型藉此提出這種分法是不準確的觀點 他發現雙冠龍與通常被歸類為敏捷龍科 Halticosauridae 的獸腳類最近緣 尤其是理理恩龍 2 1988年葛瑞格利 保羅 英语 Gregory S Paul 將敏捷龍科列入腔骨龍科的分支 並認為雙冠龍是腔骨龍的直系後裔 保羅還認為棘龍科是倖存至晚期的雙冠龍 是基於兩者類似的吻部凹槽 鼻孔位置 以及重爪龍的細齒來推定 38 1994年湯瑪斯 霍茨 英语 Thomas R Holtz 將雙冠龍與腔骨龍科一同置於腔骨龍超科 但彼此各為獨立分支 44 2000年詹姆斯 麥德森 James H Madsen 和韋爾斯將角鼻龍下目分為角鼻龍科和雙冠龍科 其中雙冠龍是後者演化支中的唯一物種 45 nbsp 冰脊龍 有時被認為與雙冠龍近緣1998年拉曼納和同事指出不只雙冠龍具有頭冠 也曾發現其他有類似頭冠的獸腳類 代表這項特徵並非雙冠龍所獨有 而是作為一個演化支內物種關係的共有特徵 21 2005年亞當 耶茨 Adam M Yates 描述了來自南非的龍獵龍 並發現牠與雙冠龍 惡魔龍近緣 他提出的系統發生學分析表示這些物種不屬於腔骨龍超科 而是更衍化的新獸腳類 他指出若雙冠龍比腔骨龍類更為衍化 那一些與後者特徵的相似之處可能是從某些原始獸腳類中遺傳下來的 這代表獸腳類在演化過程的早期階段可能曾經歷過一段 腔骨龍形態 的時期 46 2007年內森 迪史密斯 Nathan D Smith 和同事認為冰脊龍 另一種帶冠獸腳類 與雙冠龍互成姊妹群 並與龍獵龍 中國龍構成一個演化支 該類群較腔骨龍超科衍化 但比角鼻龍類原始 於是使獸腳類的演化進程呈現一種階梯式排列 47 2012年卡拉諾和同事認為史密斯等人所提出的有冠獸腳類族群僅根據彼此具有類似的頭冠 但骨骼其餘部位缺乏一致的相似性 他們將雙冠龍視為一種腔骨龍科 而冰脊龍和中國龍較進階 屬於堅尾龍類的基礎位置 13 2015年罕垂克斯和同事將雙冠龍科定義為包含雙冠龍及龍獵龍兩屬 並提到雖然該演化知的確切位置尚不明確 顯然比腔骨龍超科進階 並與鳥獸腳類互成姊妹群 雙冠龍科與腔骨龍超科的共同特徵包括鼻部下方的凹陷 上頜骨牙齒朝前 而與鳥獸腳類的共有特徵包含上頜骨前面的孔 上頜骨牙齒數量減少 研究認為冰脊龍和中國龍的頭冠都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或是某種從共同祖先遺留下來的特徵 以下演化樹取自該篇研究 數據本身參考更早期的研究 48 nbsp 龍獵龍頭骨部位示意圖 對應在雙冠龍頭骨的位置 兩者可能近緣新獸腳類 Neotheropoda 腔骨龍科 Coelophysidae 理理恩龍屬 Liliensternus 惡魔龍屬 Zupaysaurus 雙冠龍科 Dilophosauridae 雙冠龍屬 Dilophosaurus 龍獵龍屬 Dracovenator 鳥獸腳類 Averostra 角鼻龍類 Ceratosauria 堅尾龍類 Tetanurae 冰脊龍屬 Cryolophosaurus 中國龍屬 Sinosaurus 單脊龍屬 Monolophosaurus 俄里翁龍類 Orionides 2019年瑪麗安 札訥 Marion Zahner 和威楠 賓克曼 Winand Brinkmann 發現雙冠龍科物種是鳥獸腳類並系群中的姊妹分支 而非一個自然的單系群 但同時仍指出一些分析證實雙冠龍科的有效性 包含雙冠龍 冰脊龍 龍獵龍 可能還有嵌征盗龙作為最基礎的物種 還根據一些下頜特徵提出雙冠龍科的鑑定方法 49 在2020年馬許和羅威重新描研究中的系統發生學分析 發現雙冠龍的所有標本構成一個單系群 與鳥獸腳類互成姊妹群 並比冰脊龍更衍化 該分析並未支持雙冠龍科的存在 並認為頭冠構造是角鼻龍類和堅尾龍類的祖徵 英语 Plesiomorphic 遺傳 6 古生物學 编辑食性 编辑 nbsp 頭骨和頸部重建 展示於皇家蒂勒爾博物館 注意鼻下縫 較大的上排牙齒 細長下頜骨韋爾斯認為雙冠龍缺乏強勁的咬合力 因鼻下縫導致虛弱 他覺得雙冠龍前上頜骨的牙齒主要用於拉取或撕扯 而非咬合 而後方的上頜骨牙齒用以刺穿和切割 他推測雙冠龍可能是食腐動物而非捕食者 若真能獵殺大型獵物 將是以手腳而非嘴部來進行 韋爾斯沒在雙冠龍頭骨中發現任何能使各部位骨頭進行相互移動的證據 2 1986年羅伯特 巴克卻發現雙冠龍有厚重的頸部與頭骨 及巨大的上排牙齒 適合捕殺大型獵物 且足夠強壯得以攻擊任何已知的早侏羅世植食恐龍 50 1988年保羅反駁雙冠龍是食腐動物的觀點 並指出完全食腐的陸生動物基本上並不存在 他表示雙冠龍的吻部咬合力比過去認為的要強得多 加上大而細長的上排牙齒相對於指爪來說更為致命 保羅推測牠會捕殺像原始蜥腳形亞目之類的大型獵物 同時又比其他相近尺寸的獸腳類更容易捕捉小型獵物 38 2005年法蘭索瓦 特里安 Francois Therrien 與同事進行了棟樑方程式研究發現雙冠龍下頜的咬合力在咬緊牙齒後快速減低 顯示其下頜骨前部上翹的下巴 玫瑰花座狀的牙齒序列 強化的骨融合區域 類似棘龍科 可能適合用來捕捉及固定相對小型的獵物 雙冠龍下頜骨融合近似於貓科動物及鱷魚制服獵物時透過下頜前部強力咬合的特性 下頜骨所承受的壓力與小型獵物的掙扎一致 可能以切割咬傷的方式來削弱獵物體力直至無力抵抗而以吻部前部捕捉 再來獵物被移動至較大牙齒所在的頜部後方 並以側扁的牙齒來切咬殺死獵物 如同某些鱷魚 研究人員推測若雙冠龍真以小型獵物為食則其能掠食的體型將受到侷限 51 2007年安琪拉 米爾納 英语 Angela Milner 和詹姆斯 I 科克蘭 英语 James I Kirkland 指出雙冠龍具有食魚的特徵 即頜部末端朝兩側擴張 構成一團互疊牙齒而成的玫瑰花座狀 近似以魚為主食的棘龍科及現代長吻鱷 鼻孔位置也退後至頜骨上 如同鼻孔大幅後退的棘龍科 能防止捕魚過程鼻孔被水濺到 兩者手臂也都很長並有發達的爪子利於捕魚 一座橫跨猶他 亞利桑納 內華達巨大的迪西湖 Lake Dixie 形成於雙冠龍出現之前500至1500萬年 在約消滅地球四分之三物種的三疊紀 侏羅紀滅絕事件後生態圈貧乏的後滅絕時代 為殘存生物提供了豐富的魚類食物來源 52 15 nbsp 莎拉龍肩胛骨外表面 C 有疑似齒痕可能由雙冠龍食腐所留下2018年馬許和羅威記載了蜥腳形亞目的莎拉龍正模標本骨骼上散佈著疑似的齒痕 可能是由雙冠龍啃食其屍體所留下 巨歿龍太小則不太可能 骨骼位置也可能受到食腐者的移動 其中一例可見於左肩胛骨 其上側表面有個橢圓形凹陷 另外右脛骨前下端也有個大孔洞 挖出莎拉龍正模與副模標本的採集地還包含部分未成年雙冠龍標本 53 2020年馬許和羅威提出雙冠龍與其他早期獸腳類區別開來的衍化特徵都與體型增加 捕食大型獵物有正相關 儘管兩人仍認同雙冠龍在其棲息環境可能以河流中的魚類及小型獵物為食 他們指出前上頜骨與上頜骨之間的關節是固定的 且比過去所認為得要結實許多 而在捕食大型獵物或食腐的過程中 雙冠龍將以前肢抓取固定 莎拉龍標本上的大型咬痕 脫落的牙齒 同一採集地發現的雙冠龍標本都支持此論點 6 2021年馬修 伯朗 Matthew A Brown 和羅威在一篇文章中表示這些遺骸顯示雙冠龍的下頜強壯得足以刺穿骨頭 從其呼吸系統長入脊椎的肉質氣囊同時對骨骼有著加固與減輕效果 使氣流得以單向流通肺部一如鳥類及鱷魚 將比哺乳類的雙向呼吸還能獲得更多氧氣 單向呼吸顯示代謝率相對較高 等同高度活躍性 代表雙冠龍可能是種快速靈敏的掠食者 布朗和羅威認為雙冠龍是其生態系統的頂級掠食者而非清除者 15 活動能力 编辑 nbsp 根據猶他州聖喬治恐龍遺址 英语 St George Dinosaur Discovery Site 發現的生痕化石而繪出呈似鳥休息姿勢的雙冠龍復原圖韋爾斯將雙冠龍設想為一個活躍的雙足動物 類似特大號鴕鳥 他認為前肢將作為強有力的武器 強壯而靈活並不用於行走 他指出雙手能夠抓握及揮砍 彼此可互相接觸 並能伸向頸部上方三分之二處 他並推測雙冠龍坐著時 將倚靠在坐骨的大 靴 狀處以及尾巴與腳部 2 1990年史蒂芬和希薇亞 徹卡司 Stephen and Sylvia Czerkas 兄妹提出雙冠龍纖弱的骨盆用來適應水棲生活 水足以支撐其體重 且還可能是個高效率的游泳者 關於是否生存被侷限在有水環境他們表示存疑 然而後肢比例及力量仍顯示其雙足步行時行動敏捷 54 保羅假想雙冠龍在向獵物發動攻勢時以尾部進行彈跳 近似袋鼠的行為 55 2005年菲爾 森特 Phil Senter 和詹姆斯 羅賓斯 James H Robins 檢驗了雙冠龍與其他獸腳類前肢的運動範圍 研究顯示雙冠龍能將肱骨向後伸起直至幾乎與肩胛骨平行的角度 但無法前伸到超過垂直角度 肘部能夠接近完全伸展及彎曲 但並非徹底達到 手指似乎無法刻意 向後 過伸 hyperextensible 超出正常伸屈範圍 但也許能被動屈伸 以抵銷因抓住獵物劇烈掙扎造成的脫臼 56 2015年森特和羅賓斯的論文針對各屬雙足恐龍進行檢驗 來推測前肢姿勢 其中就包括雙冠龍 肩胛骨維持在接近水平 肘部休止位置接近直角 而手部與下臂間的方向沒有太多偏差 57 nbsp 前肢在自然曲伸狀態下可能的角度描繪圖2018年森特和寇文 蘇黎范 Corwin Sullivan 透過對骨骼的操縱來檢驗雙冠龍前肢關節的運動範圍 以推測各種關於前肢功能的假設 他們還將在檢驗鱷魚屍體觀察到的情況考量進來 其顯示表面包覆軟組織 包括軟骨 韌帶 肌肉 時的肘部運動範圍 遠大於單純只有骨骼的時候 他們還發現雙冠龍的肱骨可以收縮到與肩胛骨近乎平行的位置 並伸直到幾乎完全垂直的角度 而抬高可到達65度角 肘部無法彎曲超過與肱骨夾的角度 手腕的前轉與後轉 Pronation and supination 尺橈骨以下的手部轉動 被限制住 因尺橈骨關節無法滑動 所以構成手掌朝體內側 彼此平行的狀態 無法前轉的手腕是獸腳類及其他恐龍類群共有的祖徵 手腕運動範圍受限 屈曲時手指分叉並過伸 58 森特和蘇黎范得出結論 雙冠龍能用雙手抓握物體 單手抓取或握住小物體 抓住靠近胸下位置的物體 將物體抓到嘴邊 沿胸腔兩側以弧形擺動手臂以進行展示 抓撓胸腹部或另一邊前肢距離最遠的一端 抓住胸部與頸部下方位置的獵物 將物體抱在胸前 雙冠龍無法做出抓鑿 鉤拉 用一隻手兩個指尖夾住物體 將手臂向外伸展以保持平衡 或像現代指猴那般把手或手指伸進小縫中 手指的過伸特性可能防止獵物劇烈掙扎引發脫臼 因為使手指運動程度加大 但對運動沒有實際重要性 由肩部活動受限 前肢短小來判斷 先接觸獵物的是嘴部而非手部 只有在捕捉小到能擺在胸下位置的獵物時 或透過嘴壓制住更大的獵物時 手部才可能會派上用場 大比例的頭頸部使吻部的延伸範圍遠遠超過手臂可及 58 nbsp nbsp 一種類似雙冠龍的獸腳類真雷龍休息痕跡 左 SGDS 18 T1 右 為發現地地圖 真雷龍足跡以紅色表示 1971年韋爾斯記載的雙冠龍足跡皆位於同一水平面 被描述成像 養雞場大亂步 很少明確構成移動路線 足跡陷入泥中約5至10公分深 趾痕模糊 其寬度變化代表著泥土沾黏在腳上 印痕也因基質和產生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 有時腳直接著地 但經常發生前後滑動 腳趾位置及角度變化也很大 代表勢必相當靈活 雙冠龍足跡中看出第二趾偏轉 基部厚 爪子長直 與趾墊軸線成一直線 其中一個足跡缺少了第二趾爪 可能由受傷所造成 24 1984年韋爾斯將三個個體彼此靠近及附近縱橫交錯足跡的發現解釋為雙冠龍群居活動的證據 2 給認同小團行動 但指出沒有明確證據來支持 洪水或土石流之類的災難也可能將不同個體的零散骨頭集中成一塊 12 2009年米爾納等人檢驗了可能的雙冠龍足跡SGDS 18 T1 包括帶有尾巴拖曳痕跡的典型腳印以及一些異常的靜止痕跡 沉積於湖灘砂岩 足跡始於與岸緣大致平行 然後停在雙腳平行的堤岸前 再來蹲下身體 將蹠骨及坐骨周圍的骨痂碰觸到地表 形成對稱的腳跟與坐骨的圓形印痕 尾巴與身體連接的地方遠離地表 而末端與地表接觸 動物在斜坡上休息 將雙手放到地上靠近腳的位置 休息完後 恐龍拖著腳往前走 腳 蹠骨 坐骨都留下新印痕 手卻沒有 此時右腳踩在原本右手印痕 左腳第二爪由一靜止位到下一靜止位間作了一道拖曳 再過一會 動物左腳在前站起來往前移 完全站直後 牠走過其於暴露的表面 同時尾巴末端留下淺淺的拖痕 36 獸腳類中很少發現蹲伏行為 SGDS 18 T1是唯一呈現出清晰手部印痕的獸腳類足跡 提供其如何運用前肢的珍貴資訊 獸腳類的蹲伏被認為與現代鳥類十分相似 顯示早期獸腳類手掌往內側朝向彼此 代表著該姿勢在演化支初期便已出現 並很可能是所有獸腳類共有的特徵 早期的描繪經常將獸腳類手掌朝下 但解剖學研究顯示牠們與鳥類一樣無法將手臂前後轉動 足跡顯示雙腿保持對稱 體重分擔於腳部及蹠骨間 此特徵也可見於平胸鳥類 米爾納等人亦駁斥了偉因斯記載凱恩塔足跡的手掌印痕由四族獸腳類所留下的觀點 偉因斯推測足跡製造者緩慢行走時可用四足步態 手指會習慣性過度伸展 使只有手掌著地 米爾納等人則認為這樣的動作顯得多餘 並推測與SGDS 18 T1類似方式製造足跡但未留下趾痕 36 頭冠功能 编辑 nbsp 形狀可能已過時的雙冠龍頭骨復原 展示於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韋爾斯承認關於雙冠龍的頭冠功能都僅止於推測 他認為雖然頭冠中沒有凹槽顯示血管分布 但不排除體溫調節功能的可能性 他還推測頭冠可能用作物種辨識或裝飾物 2 徹卡司兄妹指出 頭冠無法用於戰鬥 因為結構脆弱容易損傷 他們認為這是調節體溫或吸引配偶的視覺展示物 54 1990年華特 庫姆斯 Walter P Coombs 表示頭冠可能具有鮮豔色彩 以增強展示效果 59 2011年凱文 帕迪安 英语 Kevin Padian 與約翰 霍納 英语 John R Horner 提出許多恐龍的 奇特結構 如頭冠 褶飾 角 圓顱頂等 主要都用作物種識別 從而反駁其他功能皆無法提供證據支持 他們指出有頭冠的獸腳類標本 包括雙冠龍 太少 無法計算其演化規律 或是否與兩性異形 性成熟有關 60 同一年羅伯 奈爾 Rob J Knell 與史考特 山普森 英语 Scott D Sampson 在對帕迪安和霍納的回覆中辯論道 不排除物種識別作為恐龍奇特結構的次要功能的可能性 但性擇 展示或爭取配偶的戰鬥 依然是最可能的解釋 有鑑於發育此條件耗費的代價相當高 加上此結構在物種內的變異性似乎也很高 61 2013年大衛 伊宏恩 David E Hone 和戴倫 奈許 英语 Darren Naish 批判了 物種識別假說 認為現代沒有物種透過這種結構來進行種間辨識 並且帕迪安和霍納的理論忽略了交互性擇 兩性皆有裝飾物 的可能性 62 2020年馬許和羅威表示認同雙冠龍的頭冠可能同時在物種識別及性擇中皆有作用 類似某些現代鳥類的例子 6 對於頭冠內的氣腔是否與前述功能有關 目前尚未明瞭 15 發育 编辑 nbsp 一隻成年雙冠龍照顧蛋巢的復原圖韋爾斯起初認為雙冠龍較小型的標本是幼體 較大的是成體 後將牠們視為不同物種 2 7 保羅認為標本間的體格差異可能是兩性異形 腔骨龍似乎有著類似的狀況 同樣體型分為 粗壯 纖細 兩種形態 也可能被誤認為不同物種 以此推論較小的雙冠龍標本可能屬於 纖細 形 38 2005年泰可斯基根據骨化程度判斷 發現已知的大部分雙冠龍標本是幼年個體 只有最大型的標本為成年 14 2005年給並未發現保羅提出兩性異形的相關證據 腔骨龍的狀況也僅止於推測 從而將雙冠龍標本間的差異歸因於個體發育過程中及個體間的差異 骨骼並未顯示出兩性異形 但不排除頭冠有的可能性 只是需要更多證據才能支持 17 耶茨根據幼體標本上的細小鼻冠暫時歸入近緣的龍獵龍 他表示隨動物邁向成年鼻冠將越變越大 46 1996年卡赫 J S Tkach 發表了雙冠龍組織學研究報告 對UCMP 37303 兩個初始標本中保存較少的那副 的長骨和肋骨進行薄切片 骨骼組織的血管化程度良好 並具類似其他獸腳類與蜥腳形類大椎龍的層狀纖維結構 骨骼織狀結構顯示其生長快速 在雙冠龍的生命初期即可能達到每年增長30至35公斤的速率 63 韋爾斯發現雙冠龍和其他獸腳類的替生齒發源與骨骼深處 牙齒隨距離齒槽緣越遠尺寸越小 齒槽中通常有二至三顆替生齒 最年輕的牙齒僅有一個小的空心牙冠 替生齒長在舊牙齒外側 當牙齒靠近牙齦線 齒間板的內壁被吸收形成營養凹陷 隨著新牙齒萌發 以齒槽為中心向外移動 營養凹陷閉合 2 古病理學 编辑 nbsp 正模病徵與部位示意圖韋爾斯在雙冠龍發現許多病徵 正模頸椎神經弓有道溝槽 英语 Sulcus morphology 可能由受傷或擠壓所致 右肱骨有兩個可能由膿瘍或人為製造出的凹陷 韋爾斯還稱其左肱骨相較於右側要小且纖弱 但前臂狀況恰好相反 2001年勞弗 莫納 英语 Ralph Molnar 提出這是由變動不對稱 英语 Fluctuating asymmetry 的異常發育所造成 可能起因於動物族群的壓力 如棲地干擾 可能代表著更強烈的演化壓力 不對稱也可能由動物早期發育的創傷事件所致 其發生機率更為隨機 2 64 2001年布魯斯 羅斯柴爾德 Bruce Rothschild 和同事對60塊雙冠龍腳部骨頭檢驗是否存在疲勞性骨折 起因於劇烈重複動作 但沒有發現任何跡象 此傷害可能存在於活躍的掠食者 65 nbsp 正模的畸形右手復原 第三指無法彎曲2016年森特與撒拉 楊思忑 Sara L Juengst 檢驗了正模病徵 發現其保存了迄今所有已描述獸腳類前肢及胸帶中最多且最多樣的病徵 其中某些尚未在任何其他恐龍發現過 僅知其他有六種獸腳類前肢及胸帶發現過多種病徵 正模有八塊骨頭受損 遠超過其他獸腳類已知最多四塊 左側中 肩胛骨與橈骨骨折 尺骨與外側指骨出現纖維囊腫 右側中 肱骨軸扭曲 橈骨有三個腫瘤 第三掌骨關節面斷裂 第三指第一節變形 該手指永久變形而無法彎曲 肱骨與第三指畸形可能由骨發育不全症 英语 Osteochondrodysplasia 造成 過去未曾於非鳥恐龍發現 但已在鳥類發現過 此疾病影響著經歷過營養不良的雛鳥 使其中一邊肢體感到疼痛 從而偏好使用另一邊而導致扭曲 66 造成這類創傷的事件次數未知 可能產生於同一次遭遇 如跟別人打架撞到樹或岩石而被爪子刺傷 有鑑於傷口均已痊癒 可以肯定這隻雙冠龍經歷事件後仍存活了很長一段時間 短至數月長至數年 癒合過程必定對前肢捕獵的使用造成限制 因此牠可能承受一段長時間斷食 或靠嘴 腳 或另一邊前肢捕食較小獵物來充飢 據森特和楊思忑所述 恐龍能在多處地點忍受高度疼痛也顯示其為一種高強耐受力的動物 他們並稱恐龍的病徵被低估 雖然韋爾斯徹底描述了正模 他只提及發現的其中一項病徵 作者認為這些病徵有時容易被忽略 因為物種描述論文主要關注於特徵而非變異處 或這些異狀難以識別 66 森特和蘇利文發現正模的病狀改變其右肩與右手第三指的活動範圍 因此對該個體活動範圍的估計可能與健康個體的情況有所落差 58 古生態學 编辑地質環境 编辑 nbsp 双冠龙捕食小盾龙的复原图雙冠龍所知來自凱恩塔層 年代可追溯至早侏羅世的錫內穆期至普林斯巴期 約1億9600萬至1億8300萬年前 67 凱恩塔層是格蘭峽谷群 英语 Glen Canyon Group 的一部分 該系列涵蓋了北亞歷桑納 部分東南猶他 西科羅拉多 西北新墨西哥 其主要由兩種岩相構成 一為粉砂岩 另為砂岩沉積物 粉砂岩相在亞利桑那大部分地區發現 而砂岩相則存在於北亞利桑那 南猶他 西科羅拉多 西北新墨西哥 該地層主要為河流沉積 其中粉砂岩相屬於河流系統較緩和 滯慢的部分 凱恩塔沉積層終止於將成為納瓦霍砂岩的風化沙丘區 68 環境屬於季節性乾旱氣候 沙丘不斷於動物所棲息的潮濕環境中更迭 類似河邊的綠洲 形成一條岸邊長滿針葉樹 並被砂地圍繞的水道 15 該地層的確切年代尚未知曉 可以判斷的關聯依據包括脊椎動物化石 磁地學 花粉證據等輻射測年方法 67 根據標本存在於凱恩塔層中的範圍顯示 雙冠龍橫跨了相當久的年代 6 凱恩塔層產出一小群但持續增長的生物群 大部分化石來自粉砂岩相 69 非脊椎動物包含微生物 藻類石灰石 70 矽化木 71 植物痕跡 72 淡水雙殼綱和蝸牛 68 介形綱 73 以及無脊椎動物生痕化石 70 其餘已知大多數生物都是脊椎動物 包含遺骸與生痕 有遺骸的脊椎動物包含 69 弓鯊科 未定硬骨魚 肺魚 71 蠑螈 74 前躍蛙 英语 Prosalirus 蚓類 英语 Caecilia 的始蚓 英语 Eocaecilia 凱恩塔龜 一種喙頭目 蜥蜴 75 數種早期鱷形超目如卡索亞鱷 始氣腔鱷 英语 Eopneumatosuchus 凱恩塔鱷 原鱷 翼龍類的喙頸龍 除了雙冠龍之外已知還有數種恐龍 獸腳類巨歿龍 14 凱恩塔獵龍 76 蜥腳形亞目莎拉龍 77 一種畸齒龍科 裝甲類小盾龍 合弓綱有三瘤齒獸科丁尼齒獸 英语 Dinnebitodon 凱恩塔獸 小駝獸 摩根錐齒獸類 英语 Morganucodonta 可能還有早期的真正哺乳類丁尼獸 英语 Dinnetherium 與一種賊獸目 大多發現於亞利桑那的金泉附近 69 脊椎動物生痕化石有糞化石 獸孔目 類似蜥蜴的動物 數種恐龍足跡 70 78 埋藏學 编辑 韋爾斯大略描述了初始標本的埋藏方式 即屍體分解與化石化過程的變化 正模標本發現時倒向右側 頸部與尾部後彎 呈現出恐龍遺骸常見的 死亡姿勢 英语 Death pose 此姿勢現認為由角弓反張 屍體痙攣 造成 也可能是由屍體嵌入沉積物所致 背部挺直 而最後的背椎朝左側偏轉 尾椎由骨盆不規則延展開來 腿部則關節相連幾乎無位移 韋爾斯提出結論為標本於死亡原位保存 未經移動 其中正模似乎曾受啃食者破壞 其頭骨及脊椎被壓碎 2 79 給指出其2001年描述的標本顯示出被河流搬運的跡象 因沒有一個是完整的 可能經過搬移了一段距離 或搬移前已躺在地表一段時間而被風化 由發現的各種碎片及斷裂跡象判斷可能由洪水搬運 12 文化意義 编辑影視娛樂 编辑 nbsp 萱儂律展示的侏羅紀公園版本有頸褶且手部姿勢過時的雙冠龍模型雙冠龍出現在作家麥可 克萊頓1990年的小說侏羅紀公園與其1993年由史蒂芬 史匹柏執導的改編電影 侏羅紀公園系列的雙冠龍在其幕後花絮書籍中被提到是 唯一嚴重偏離科學準確性的動物 以及在由史丹 溫斯頓工作室一本關於製作電腦特效的書中提到是電影系列的所有恐龍中 虛構程度最高的 小說中克萊頓賦予恐龍噴吐毒液的能力 以彌補下頜纖弱的弱點 電影藝術家則還添加了頸部的褶皺皮膜 攻擊時會如同現代傘蜥蜴將皮膜展開震動 為避免與片中迅猛龍混淆 雙冠龍的體型被縮減至只有1 2公尺高 而非現實中古生物學家估計的3公尺 電影的雙冠龍被暱稱為 噴毒者 the spitter 片中場景是以木偶戲製作而成 需要一個完整的身體及三個可互換的頭來做出劇本所要求的動作 而也製作了個別的腿供跳躍畫面使用 與電影中多數其他恐龍最不同的是 雙冠龍登場時沒有使用到任何電腦圖像 80 81 82 nbsp 成體復原比例圖1996年地質學家班寧頓 J Bret Bennington 指出雖然雙冠龍可能沒有頸褶也不會吐毒液 但咬可能帶有毒性 一如科摩多龍 他認為增加毒液的想法就像同樣未知的皮膚顏色假想一樣是可行的 若恐龍帶有頸褶 骨骼應會發現相關證據 如以堅固結構來支撐 或在附著處有用來移動的肌肉痕跡 他還補充道若頸褶確實存在則功能並非來嚇阻獵物 而是競爭者 他推測電影情節的角色可能是戴上連帽而讓雙冠龍認為是威脅而作出反應 83 1997年一本討論侏儸紀公園科學的書評中 彼得 多德森 英语 Peter Dodson 同樣指出電影中雙冠龍的錯誤比例與毒液 頸褶的可能性 84 2014年巴克指出電影的雙冠龍缺乏明顯的上頜凹槽 總結道電影製作人在創造可怕嵌合體分面做得很好 但警告不能拿來當作真正動物的教材 85 布朗和馬許表示雖然這些特徵是虛構 但參考真實動物生理學而增加了可信度 15 韋爾斯本人對雙冠龍登場於侏儸紀公園表示興奮 就算發現其中存在小問題和不準確性 依然欣賞這部電影 也很高興 恐龍成為國際知名演員 86 現實象徵 编辑 nbsp nbsp 康乃狄克恐龍州公園 英语 Dinosaur State Park and Arboretum 的真雷龍足跡 屬於某種類似雙冠龍的獸腳類 足跡被選為州化石 英语 List of U S state fossils 雙冠龍因而被指定為州恐龍 英语 List of U S state dinosaurs 根據納瓦霍神話 英语 Dine Bahaneʼ 屠殺的怪物屍體被打入土中 但無法消滅 化石便成為傳統上對其遺骸的解釋 自19世紀以來納瓦霍人曾協助古生物學家定位化石 傳統觀念認為怪物魂魄依然殘留於部分掩埋的屍體中 且必須透過強力儀式將其鎮壓在原地 同樣地 有些民眾認為他們親戚的骨骸會隨恐龍化石一同被挖出 而將之移除會造成對這些生命生前的不尊重 87 2005年歷史學家亞淳 梅約 Adrienne Mayor 表示韋爾斯曾提到最早挖掘雙冠龍的過程中 納瓦霍人威廉斯幾天後就消失無蹤 並推測可能是因為他覺得挖掘工作用細刷仔細清修 有失其尊嚴 梅約卻指出納瓦霍人實際上熱衷於珠寶及繪畫等需要細心的工作 而威廉斯的退出也許只是傳統上對骷髏出現所引起的焦慮 梅約亦提到1940年代曾發生過一名納瓦霍人協助五角龍骨骼的挖掘 前提是他不用碰觸到骨骼本身 並於只剩少許塵土覆蓋骨骼時便離開現場 87 在1994年的書裡 韋爾斯提到威廉斯在幾天後曾帶著兩個納瓦霍女性回歸 並稱 那不是男人的工作 是Squaw 婦女的貶稱 的工作 9 出產雙冠龍化石的亞歷桑納懸崖 亦可見到其上覆蓋著古普韋布洛人的岩刻 當地縱橫交錯的足跡被納瓦霍人稱為 Naasho illbahitsho Biikee 意即 大蜥蜴足跡 據梅約稱 納瓦霍人常舉行儀式向這些怪物足跡獻祭 霍皮族和祖尼人服裝和石飾藝術 英语 Rock art 上的三趾腳印 靈感也可能來自雙冠龍之類的足跡 87 2017年雙冠龍被指定為康乃狄克州的州恐龍 英语 List of U S state dinosaurs 隨後2019年成為新的州官方預算的一部分 之所以選擇雙冠龍是因為1966年在岩丘91號州際公路建設期間發現了認為是類似動物的足跡 該六道足跡於1991年歸入巨型真雷龍足跡屬 其發現地原是一座三疊紀的湖泊 就在確認了當地的重要意義後 高速公路因而改道 並在原地設立了一座州立公園名為恐龍州公園 英语 Dinosaur State Park and Arboretum 1981年一座雙冠龍雕像被捐贈給公園 成為此物種首個真實比例復原模型 38 88 89 1998年一名9歲男童提名雙冠龍作為亞歷桑納州的州恐龍 但立法者提議使用索諾拉龍 宣稱雙冠龍並非亞歷桑納州特有 有人曾提出可同時承認兩種恐龍的折衷方案 但後來撤銷了 因為意識到雙冠龍化石未經納瓦霍保留地許可被帶走 且本身早已不位在亞歷桑納州 2018年一名11歲男童再次提議索諾拉龍應作為亞歷桑納州恐龍 納瓦霍族官員隨即展開討論如何讓化石歸還回來 90 91 據梅約所述 一名納瓦霍人表示不再堅持取回化石 但想了解為何沒有製作模型以留下骨頭本身 因為能留在地下最好 還可以建造博物館讓民眾可以到原址參觀 87 在納瓦霍保留地礦產部的許可下 納瓦霍保留地的雙冠龍田野考察工作進一步展開 15 參考來源 编辑 Dilophosaurus Oxford Dictiona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2 11 2 12 2 13 2 14 2 15 2 16 2 17 2 18 2 19 2 20 2 21 2 22 2 23 2 24 2 25 Welles S P Dilophosaurus wetherilli Dinosauria Theropoda osteology and comparisons Palaeontographica Abteilung A 1984 185 85 180 3 0 3 1 3 2 Welles S P New Jurassic dinosaur from the Kayenta Formation of Arizona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54 65 6 591 598 Bibcode 1954GSAB 65 591W doi 10 1130 0016 7606 1954 65 591 NJDFTK 2 0 CO 2 Welles S P Guralnick R P Dilophosaurus discovered ucmp berkeley ed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94 2018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1 08 5 0 5 1 5 2 5 3 5 4 5 5 Naish D The Great Dinosaur Discoveries London UK A amp C Black Publishers Ltd 2009 94 95 ISBN 978 1 4081 1906 8 6 00 6 01 6 02 6 03 6 04 6 05 6 06 6 07 6 08 6 09 6 10 6 11 6 12 6 13 6 14 Marsh A D Rowe T B A comprehensive anatomical and phylogenetic evaluation of Dilophosaurus wetherilli Dinosauria Theropoda with descriptions of new specimens from the Kayenta Formation of northern Arizon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2020 94 S78 1 103 S2CID 220601744 doi 10 1017 jpa 2020 14 nbsp 7 0 7 1 7 2 7 3 7 4 7 5 Welles S P Dilophosaurus Reptilia Saurischia a new name for a dinosaur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70 44 5 989 JSTOR 1302738 8 0 8 1 Welles S P Guralnick R P Dilophosaurus Details ucmp berkeley ed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94 2018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02 9 0 9 1 Psihoyos L Knoebber J Hunting Dinosaurs London UK Cassell 1994 86 89 ISBN 978 0679431244 10 0 10 1 Glut D F Dinosaurs The Encyclopedia Jefferson McFarland amp Company Inc 1997 347 350 ISBN 978 0786472222 11 0 11 1 Rauhut O W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nd evolution of basal theropod dinosaurs Special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2004 69 213 2022 01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3 24 12 0 12 1 12 2 12 3 Gay R New specimens of Dilophosaurus wetherilli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Kayenta Formation of northern Arizona Western Association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ists Annual Meeting 1 Mesa Arizona 1 2001 13 0 13 1 13 2 13 3 Carrano M T Benson R B J Sampson S D The phylogeny of Tetanurae Dinosauria Theropod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2 10 2 211 300 S2CID 85354215 doi 10 1080 14772019 2011 630927 14 0 14 1 14 2 Tykoski R S Anatomy ontogeny and phylogeny of coelophysoid theropods 学位论文 University of Texas 1 232 2005 2022 01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29 通过UT Libraries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15 0 15 1 15 2 15 3 15 4 15 5 15 6 15 7 15 8 Brown M A Marsh A D The real Dilophosaurus would have eaten the Jurassic Park version for breakfast Scientific American 2021 324 1 46 53 2022 01 30 doi 10 1038 scientificamerican0121 46 不活跃 October 31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08 Pickrell J Jurassic Park got almost everything wrong about this iconic dinosaur National Geographic Science 2020 07 07 2020 07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17 17 0 17 1 Gay R Evidence for sexual dimorphism in the Early Jurassic theropod dinosaur Dilophosaurus and a comparison with other related forms Carpenter K 编 The Carnivorous Dinosaurs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277 283 ISBN 978 0 253 34539 4 Mortimer M Pickering s taxa 6 Dilophosaurus breedorum Theropoddatabase blogspot com May 2010 2017 12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2 29 Hendrickx C Mateus O Evans Alistair Robert Torvosaurus gurneyi n sp the largest terrestrial predator from Europe and a proposed terminology of the maxilla anatomy in non avian theropods PLOS ONE 2014 9 3 e88905 Bibcode 2014PLoSO 988905H PMC 3943790 nbsp PMID 24598585 doi 10 1371 journal pone 0088905 nbsp Hu S A short report on the occurrence of Dilophosaurus from Jinni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Vertebrata PalAsiatica 1 1 1993 31 65 69 中文 21 0 21 1 Lamanna M C Holtz T R Jr Dodson P A reassessment of the Chinese theropod dinosaur Dilophosaurus sinensi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bstracts of Papers Fifty Eighth Annual Meeting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8 18 3 57 58 JSTOR 4523942 Xing L Bell P R Rothschild B M Ran H Zhang J Dong Z Zhang W Currie P J Tooth loss and alveolar remodeling in Sinosaurus triassicus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strata of the Lufeng Basi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 58 16 1931 Bibcode 2013ChSBu 58 1931X doi 10 1007 s11434 013 5765 7 nbsp Wang Guo Fu You Hai Lu Pan Shi Gang Wang Tao A new crested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17 55 2 177 186 2022 01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19 24 0 24 1 Welles S P Dinosaur footprints from the Kayenta Formation of northern Arizona Plateau 1971 44 27 38 Morales M Bulkley S Paleoichnological evidence for a theropod dinosaur larger than Dilophosaurus in the Lower Jurassic Kayenta Formation The Continental Jurassic Museum of Northern Arizona Bulletin 1996 60 143 145 Gierlinski G New dinosaur ichnotaxa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the Holy Cross Mountains Poland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991 85 1 2 137 148 Bibcode 1991PPP 85 137G doi 10 1016 0031 0182 91 90030 U Gierlinski G Ahlberg A Late triassic and early jurassic dinosaur footprints in the Hoganas Formation of southern Sweden Ichnos 1994 3 2 99 doi 10 1080 10420949409386377 28 0 28 1 Gierlinski G Feather like impressions in a theropod resting trace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of Massachusetts Museum of Northern Arizona Bulletin 1996 60 179 184 29 0 29 1 Kundrat M When did theropods become feathered Evidence for pre Archaeopteryx feathery appendag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Zoology Part B Molecular and Developmental Evolution 2004 302B 4 355 364 PMID 15287100 doi 10 1002 jez b 20014 30 0 30 1 Lockley M Matsukawa M Jianjun L Crouching theropods in taxonomic jungles Ichnological and ichnotaxonomic investigations of footprints with metatarsal and ischial impressions Ichnos 2003 10 2 4 169 177 S2CID 128759174 doi 10 1080 10420940390256249 31 0 31 1 Martin A J Rainforth E C A theropod resting trace that is also a locomotion trace case study of Hitchcock s specimen AC 1 7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2004 36 2 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 05 31 Weems R E Plateosaurus foot structure suggests a single trackmaker for Eubrontes and Gigandipus footprints le Tourneau P M Olsen P E 编 The Great Rift Valleys of Pangea in Eastern North America 2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 293 313 ISBN 978 0231126762 Rainforth E C Revision and re evaluation of the Early Jurassic dinosaurian ichnogenus Otozoum Palaeontology 2003 46 4 803 838 doi 10 1111 1475 4983 00320 nbsp 34 0 34 1 Weems R E The manus print of Kayentapus minor its bearing on the biomechanics and ichnotaxonomy of Early Mesozoic saurischian dinosaurs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2006 37 369 378 Lucas S G Klein H Lockley M G Spielmann J A Gierlinski G D Hunt A P Tanner L H Triassic Jurassic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theropod footprint ichnogenus Eubrontes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2006 37 2022 02 13 2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0 04 36 0 36 1 36 2 Milner Andrew R C Harris J D Lockley M G Kirkland J I Matthews N A Harpending H Bird like anatomy posture and behavior revealed by an Early Jurassic theropod dinosaur resting trace PLOS ONE 2009 4 3 e4591 Bibcode 2009PLoSO 4 4591M PMC 2645690 nbsp PMID 19259260 doi 10 1371 journal pone 0004591 nbsp Weems R E Evidence for bipedal prosauropods as the likely Eubrontes track makers Ichnos 2019 26 3 187 215 S2CID 133770251 doi 10 1080 10420940 2018 1532902 38 0 38 1 38 2 38 3 38 4 38 5 38 6 Paul G S 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 New York NY Simon amp Schuster 1988 258 267 271 ISBN 978 0 671 61946 6 Holtz T R Jr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 to 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2012 81 ISBN 978 0 375 82419 7 Paul G 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75 ISBN 978 0 691 13720 9 41 0 41 1 41 2 41 3 41 4 41 5 41 6 Tykoski R S Rowe T Ceratosauria Weishampel D B Dodson P Osmolska H 编 The Dinosauria 2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47 70 ISBN 978 0 520 24209 8 Welles S P Two centers of ossification in a theropod astragalu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83 57 2 401 JSTOR 1304663 Welles S P Long R A The tarsus of theropod dinosaurs Annals of the South African Museum Annale van die Suid Afrikaanse Museum 1974 64 191 218 2022 02 08 ISSN 0303 2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2 08 Holtz T R Jr The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the Tyrannosauridae Implications for theropod systematic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94 68 5 1100 1117 JSTOR 1306180 doi 10 1017 S0022336000026706 Madsen J H Welles S P Ceratosaurus Dinosauria Theropoda A revised osteology Utah Geological Survey 2000 1 89 2022 02 08 412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1 13 46 0 46 1 Yates A M A new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South Afric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early evolution of theropods Palaeontologia Africana 2005 41 105 122 2022 02 08 ISSN 0078 85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2 08 Smith N D Makovicky P J Hammer W R Currie P J Osteology of Cryolophosaurus ellioti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Antarctica and implications for early theropod evolution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7 151 2 377 421 doi 10 1111 j 1096 3642 2007 00325 x nbsp Hendrickx C Hartman S A Mateus O An overview of non avian theropod discoveries and classification PalArch 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2015 12 1 73 201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22 Zahner M Brinkmann W A Triassic averostran line theropod from Switzerland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dinosaurs Nature Ecology amp Evolution 2019 3 8 1146 1152 PMC 6669044 nbsp PMID 31285577 doi 10 1038 s41559 019 0941 z Bakker R T The Dinosaur Heresies New York NY William Morrow 1986 263 264 ISBN 978 0 8217 5608 9 Therrien F Henderson D Ruff C Bite me biomechanical models of theropod mandibles and implications for feeding behavior Carpenter K 编 The Carnivorous Dinosaur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179 230 ISBN 978 0 253 34539 4 Milner A Kirkland J The case for fishing dinosaurs at the St George Dinosaur Discovery Site at Johnson Farm PDF Survey Notes of the Utah Geological Survey 2007 39 1 3 2022 03 2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7 11 04 Marsh A D Rowe T B Anatomy and systematics of the sauropodomorph Sarahsaurus aurifontanalis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Kayenta Formation PLOS ONE 2018 13 10 e0204007 Bibcode 2018PLoSO 1304007M PMC 6179219 nbsp PMID 30304035 doi 10 1371 journal pone 0204007 nbsp 54 0 54 1 Czerkas S J Czerkas S A Dinosaurs A global view Limpsfield Dragons World 1990 208 ISBN 978 0 7924 5606 3 Paul G S 编 Color section The Scientific American Book of Dinosaurs New York NY St Martin s Press 2000 216 ISBN 978 0 312 31008 0 Senter P Robins J H Range of motion in the forelimb of the theropod dinosaur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edatory behaviour Journal of Zoology 2005 266 3 307 318 doi 10 1017 S0952836905006989 Senter P Robins J H Resting orientations of dinosaur scapulae and forelimbs A numerical analysis with implications for reconstructions and museum mounts PLOS ONE 2015 10 12 e0144036 Bibcode 2015PLoSO 1044036S PMC 4684415 nbsp PMID 26675035 doi 10 1371 journal pone 0144036 nbsp 58 0 58 1 58 2 Senter P Sullivan C Forelimbs of the theropod dinosaur Dilophosaurus wetherilli Range of motion influence of paleopathology and soft tissues and description of a distal carpal bone Palaeontologia Electronica 2019 doi 10 26879 900 nbsp Coombs W P Behavior patterns of dinosaurs Weishampel D B Osmolska H Dodson P 编 The Dinosauria 1st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42 ISBN 978 0 520 06727 1 Padian K Horner J R The evolution of bizarre structures in dinosaurs Biomechanics sexual selection social selection or species recognition Journal of Zoology 2011 283 1 3 17 doi 10 1111 j 1469 7998 2010 00719 x nbsp Knell R J Sampson S Bizarre structures in dinosaurs species recognition or sexual selection A response to Padian and Horner PDF Journal of Zoology 2011 283 1 18 22 2022 02 21 doi 10 1111 j 1469 7998 2010 00758 x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07 22 Hone D W E Naish D The species recognition hypothesis does not explain the presence and evolution of exaggerated structures in non avialan dinosaurs Journal of Zoology 2013 290 3 172 180 doi 10 1111 jzo 12035 nbsp Tkach J S Multi element osteohistological analysis of Dilphosaurus wetherilli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Fifty sixth Annual Meeting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bstracts of Papers 16 3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New York New York 1A 80A 1996 10 19 JSTOR 4523755 Molnar R E Theropod paleopathology A literature survey Tanke D H Carpenter K 编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7 363 ISBN 978 0 253 33907 2 Rothschild B Tanke D H Ford T L Theropod stress fractures and tendon avulsions as a clue to activity Tanke D H Carpenter K 编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1 336 ISBN 978 0253339072 66 0 66 1 Senter P Juengst S L Heymann D Record breaking pain The largest number and variety of forelimb bone maladies in a theropod dinosaur PLOS ONE 2016 11 2 e0149140 Bibcode 2016PLoSO 1149140S PMC 4765892 nbsp PMID 26909701 doi 10 1371 journal pone 0149140 nbsp 67 0 67 1 J M Clark Fastovsky D E Vertebrate biostratigraphy of the Glen Canyon Group in northern Arizona Fraser N C Sues H D 编 The Beginning of the Age of the Dinosaurs Faunal change across the Triassic Jurassic boundar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85 301 ISBN 978 0 521 36779 0 68 0 68 1 Harshbarger J W Repenning C A Irwin J H Stratigraphy of the uppermost Triassic and the Jurassic rocks of the Navajo country New Mexico Geological Society 1957 291 98 114 2022 03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2 16 69 0 69 1 69 2 Lucas S G Heckert A B Tanner L H Arizona s Jurassic fossil vertebrates and the age of the Glen Canyon Group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Bulletins 2005 29 95 104 2022 03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1 18 70 0 70 1 70 2 Luttrell P R Morales M Bridging the gap across Moenkopi Wash a lith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Museum of Northern Arizona Bulletin 1993 59 111 127 71 0 71 1 Jenkins F A Shubin N H Prosalirus bitis and the anuran caudopelvic mechanism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8 18 3 495 510 doi 10 1080 02724634 1998 10011077 Rigby J K Hamblin W K Matheny R Welsh S L Guidebook to the Colorado river Part 3 Moab to Hite Utah through 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 PDF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Research Studies Geology Series 1971 18 2 7 2022 03 3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0 11 25 Lucas S G Tanner L H Tetrapod biostratigraphy and biochronology of the Triassic Jurassic transition on the southern Colorado Plateau US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07 244 1 4 242 256 Bibcode 2007PPP 244 242L doi 10 1016 j palaeo 2006 06 030 Curtis K Padian K An Early Jurassic microvertebrate fauna from the Kayenta Formation of northeastern Arizona microfaunal change across the Triassic Jurassic boundary PaleoBios 1999 19 2 19 37 Jenkins F A Crompton A W Downs W R Mesozoic mammals from Arizona New evidence on mammalian evolution Science 1983 222 4629 1233 1235 Bibcode 1983Sci 222 1233J PMID 17806725 S2CID 35607107 doi 10 1126 science 222 4629 1233 Gay R Kayentavenator elysiae a new tetanuran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Arizona Gay R 编 Notes on Early Mesozoic Theropods Lulu Press 2010 27 43 ISBN 978 0557466160 Rowe T B Sues H D Reisz R R Dispersal and diversity in the earliest North American sauropodomorph dinosaurs with a description of a new tax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0 278 1708 1044 1053 PMC 3049036 nbsp PMID 20926438 doi 10 1098 rspb 2010 1867 Hamblin A H Foster J R Ancient animal footprints and traces in the Grand Staircase 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 south central Utah Sprinkel D A Chidsey T C Jr Anderson P B 编 Geology of Utah s Parks and Monuments Salt Lake City Utah Geological Association 2000 557 568 ISBN 978 1882054107 Reisdorf A G Wuttke M Re evaluating Moodie s opisthotonic posture hypothesis in fossil vertebrates Part I Reptiles the taphonomy of the bipedal dinosaurs Compsognathus longipes and Juravenator starki from the Solnhofen archipelago Jurassic Germany 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 2012 92 1 119 168 doi 10 1007 s12549 011 0068 y Crichton M Jurassic Park London Random Century Group 1990 76 78 ISBN 978 0 394 58816 2 Shay D Duncan J The Making of Jurassic Park New York Boxtree Ltd 1993 24 35 36 113 ISBN 978 1 85283 774 7 Duncan J The Winston Effect The art and history of Stan Winston studio London UK Titan Books 2007 177 178 ISBN 978 1 84576 150 9 Bennington J B Errors in the movie Jurassic Park American Paleontologist 1996 4 2 4 7 2017 1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02 Dodson P Raising the dead Science 1997 277 5326 644 645 JSTOR 2893254 S2CID 178195275 doi 10 1126 science 277 5326 644b Bakker R T A tale of two compys What Jurassic Park got right and wrong about dino anatomy blog hmns org The Houston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2014 2020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21 Welles S P Guralnick R P Dilophosaurus the actor ucmp berkeley ed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94 2018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1 04 87 0 87 1 87 2 87 3 Mayor A The Southwest Fossil fetishes and monster slayers Fossil Legends of the First America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130 143 ISBN 978 0691130491 JSTOR j ctt4cgcs9 10 Stone M Connecticut welcomes its new state dinosaur CTBoom com 2017 2018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9 25 Rogers O Discovered dinosaur tracks re route highway and lead to state park Connecticut History 2016 2018 0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11 Moeser C Arizona dinosaur debate becomes real Godzilla The Arizona Republic Deseret News 1998 04 26 2020 05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5 29 Gebers S Arizona has no official state dinosaur so an 11 year old proposed one the Sonorasaurus The Republic 2018 02 19 2018 02 20 通过AZ Central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雙冠龍屬Dilophosaurus 由山繆 韋爾斯 英语 Samuel Paul Welles 導覽 2010 01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4 14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雙冠龍屬 amp oldid 7610881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