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臺北市 (省轄市)

臺北市臺灣話Tâi-pak-chhī客家话Thòi-pet-sṳ)為中華民國臺灣省1945年至1967年間下轄的省轄市。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治時期隸屬於臺北州臺北市改制為隸屬於臺灣省的省轄市,市政府設於建成小學校。臺北市為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臺灣省政府駐地,並身兼臺灣的行政與經濟中心,人口快速上升,於1962年達到《市組織法》中院轄市直轄市)的設置標準,並於1967年升格為院轄市

臺北市
Taipei City
簡稱:北、臺北、北市
 中華民國首都臺灣省省會
1945年-1967年
市徽

1949年行政區劃重劃前,臺灣省行政區劃圖
首府建成區
面积 
• 
66.98平方公里(25.86平方英里)
政府
臺北市市長 
• 1951-1954
首任:吳三連
• 1964-1967
末任:高玉樹
歷史 
• 成立州轄市
1920年
• 成立省轄市
1945年11月1日
• 改制直轄市
1967年7月1日
行政分區10個區
今属于 中華民國臺北市
臺北市
繁体字 臺北市 或 台北市
字面意思臺灣之北

行政區劃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0月25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恢復臺灣省建制,省會設於臺北市。11月1日,臺北市從日治時代州轄市正式改制為省轄市,仍因襲日治時期制度,全市設有61區,轄域則維持不變。

1946年2月8日,臺北市政府將全市原有的61區重新整併為10區。分別為[1]

人口

區名 面積
(km²)
人口 人口密度
(人/km²)
松山區 20.75 124,656 6,008
大安區 10.57 170,974 16,175
古亭區 6.70 153,708 22,941
雙園區 5.23 101,518 19,411
龍山區 1.36 72,829 53,551
城中區 3.89 78,009 20,054
建成區 0.76 58,616 77,126
延平區 1.22 61,596 50,489
大同區 106,415
中山區 190,531
臺北市 66.9872 1,118,852 16,702

升格院轄市

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並開始討論擴大轄區,當時有以下諸多方案,在與中央、臺北縣多次協商後,最終於1968年7月1日以行政院乙方案為最終結果。

內政部方案

方案1

不併入任何鄉鎮。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方案5

行政院方案

甲方案

同內政部方案3,並裁撤臺北縣併入基隆市桃園縣宜蘭縣

乙方案
  • 陽明山管理局全域
  • 臺北縣:內湖鄉、南港鎮、木柵鄉、景美鎮

臺北市議會方案

甲方案
  • 陽明山管理局全域
  • 臺北縣:內湖鄉、淡水鎮
乙方案
  • 陽明山管理局全域
  • 臺北縣:內湖鄉、汐止鎮北側、木柵鄉、景美鎮、淡水鎮、三芝鄉、石門鄉、金山鄉、萬里鄉

歷任市長

實施地方自治前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時間 黨籍 屆次 備註
兼任   黃朝琴
(1897–1972)
1945年10月25日 1945年11月1日   中國國民黨 外交部駐台特派員兼任。[2]:303
1 1945年11月1日 1946年3月1日[a] 1 首位  中國國民黨籍市長。
首位臺灣省籍市長。
1946年2月8日臺北市由61重劃為10區。[3]:141
2   游彌堅
(1897–1971)
1946年3月1日[b] 1950年2月6日[c] 2 1947年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教育團體教育會南區代表。[2]:305
1946年4月15日第一屆臺北市參議會議員就職。
1949年1月5日起兼任臺灣省政府委員。[4]:263[2]:305
3   吳三連
(1899–1988)
1950年2月6日[d] 1950年11月13日[e]   無黨籍 3 臺灣省政府委員[2]:305、國民大會臺灣省臺南縣代表兼任。
首位  無黨籍市長。
代理   項昌權
(1903–2000)
1950年11月13日 1951年2月1日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副廳長兼任,首位代理市長。
1950年11月29日第一屆臺北市議會議員就職。

實施地方自治後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時間 黨籍 屆次 備註
1   吳三連
(1899–1988)
1951年2月1日 1954年6月2日[f][g]   無黨籍 1 首位  無黨籍市長。
2   高玉樹
(1913–2005)
1954年6月2日 1957年6月2日[h] 2 首位臺北市籍市長。
3   黃啟瑞
(1910–1976)
1957年6月2日 1960年6月2日   中國國民黨 3 首位  中國國民黨籍市長。
1960年6月2日 1961年8月22日[i] 4 首位連任成功的  中國國民黨籍市長。
代理   周百鍊
(1909–1991)
1961年8月22日 1963年12月14日 臺灣省政府委員兼任。
3   黃啟瑞
(1910–1976)
1963年12月14日[j] 1964年6月2日 市長任期由三年延長為四年。
4   高玉樹
(1913–2005)
1964年6月2日 1967年6月30日[k]   無黨籍 5

註釋

  1. ^ 辭職參選臺灣省參議會臺北市議員,當選後擔任議長。[2]:303
  2. ^ 財政部臺灣區財政金融特派員。[2]:303
  3. ^ 辭職,留任國民大會教育團體教育會南區代表。
  4. ^ 臺灣省政府主席吳國楨立法院臺灣省委員蔡培火推薦。[2]:305
  5. ^ 因參加1951年臺北市市長選舉而辭職。[5]:247
  6. ^ 原訂任期1954年1月31日屆滿,因與臺灣省臨時省議會合併選舉而延長任期。[2]:305
  7. ^ 因健康因素放棄連任。
  8. ^ 連任失敗。
  9. ^ 因涉嫌臺北市市民住宅興建委員會弊案而停職。[2]:306
  10. ^ 判決無罪後復任。
  11. ^ 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

參考資料

  1. ^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64頁,1988年6月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續修臺北市志·政事志·自治與選舉篇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3.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臺北市志·卷三·政制志行政篇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臺北市志稿·卷三·政制志行政篇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 黃振超. 《臺北市志·卷三·政制志選舉篇》. 臺北市政府. 1987. 
先前機關:
臺北市 (州轄市)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北市
1945年-1967年
後繼機關:
臺北市

臺北市, 省轄市, 此條目介紹的是民國三十四年, 1945年, 臺灣省的省轄市臺北市, 关于臺北市的其他意思, 请见, 臺北市, 消歧義, 关于, 臺北, 一詞的演進與相關用法意含, 请见, 臺北, 臺北市, 臺灣話, tâi, chhī, 客家话, thòi, sṳ, 為中華民國臺灣省1945年至1967年間下轄的省轄市,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 日治時期隸屬於臺北州的臺北市改制為隸屬於臺灣省的省轄市, 市政府設於建成小學校, 臺北市為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 臺灣省政府駐地, 並身兼臺灣的行政與經濟中心, . 此條目介紹的是民國三十四年 1945年 臺灣省的省轄市臺北市 关于臺北市的其他意思 请见 臺北市 消歧義 关于 臺北 一詞的演進與相關用法意含 请见 臺北 臺北市 臺灣話 Tai pak chhi 客家话 Thoi pet sṳ 為中華民國臺灣省1945年至1967年間下轄的省轄市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 日治時期隸屬於臺北州的臺北市改制為隸屬於臺灣省的省轄市 市政府設於建成小學校 臺北市為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 臺灣省政府駐地 並身兼臺灣的行政與經濟中心 人口快速上升 於1962年達到 市組織法 中院轄市 直轄市 的設置標準 並於1967年升格為院轄市 臺北市Taipei City簡稱 北 臺北 北市 中華民國的市 首都 臺灣省省會1945年 1967年市徽1949年行政區劃重劃前 臺灣省行政區劃圖首府建成區面积 66 98平方公里 25 86平方英里 政府臺北市市長 1951 1954首任 吳三連 1964 1967末任 高玉樹歷史 成立州轄市1920年 成立省轄市1945年11月1日 改制直轄市1967年7月1日行政分區10個區前身 继承臺北市 州轄市 臺北市今属于 中華民國臺北市臺北市繁体字臺北市 或 台北市字面意思臺灣之北标音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Taibei Shi 威妥瑪拼音T ai2 pei3 Shih4 注音符號ㄊㄞˊ ㄅㄟˇ ㄕˋ其他官话 南京官话拼音Ta2ba5 Shr4闽语 白話字Tai pak chhi 台語羅馬字拼音Tai pak tshi 閩東語平話字Dai bae k吴语 拉丁化de平poh入 zy上粤语 粵拼toi4bak1 si5客語 客家话拼音Thoi pet sṳ 目录 1 行政區劃 2 人口 3 升格院轄市 3 1 內政部方案 3 2 行政院方案 3 3 臺北市議會方案 4 歷任市長 4 1 實施地方自治前 4 2 實施地方自治後 5 註釋 6 參考資料行政區劃 编辑主条目 臺北市行政區劃 省轄市時期 1945年 1967年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10月25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 恢復臺灣省建制 省會設於臺北市 11月1日 臺北市從日治時代的州轄市正式改制為省轄市 仍因襲日治時期制度 全市設有61區 轄域則維持不變 1946年2月8日 臺北市政府將全市原有的61區重新整併為10區 分別為 1 松山區 大安區 古亭區 雙園區 龍山區 城中區 建成區 延平區 大同區 中山區人口 编辑以下為1966年臺灣人口普查時的各區戶籍人口資料 區名 面積 km 人口 人口密度 人 km 松山區 20 75 124 656 6 008大安區 10 57 170 974 16 175古亭區 6 70 153 708 22 941雙園區 5 23 101 518 19 411龍山區 1 36 72 829 53 551城中區 3 89 78 009 20 054建成區 0 76 58 616 77 126延平區 1 22 61 596 50 489大同區 106 415中山區 190 531臺北市 66 9872 1 118 852 16 702升格院轄市 编辑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 並開始討論擴大轄區 當時有以下諸多方案 在與中央 臺北縣多次協商後 最終於1968年7月1日以行政院乙方案為最終結果 內政部方案 编辑 方案1不併入任何鄉鎮 方案2陽明山管理局全域 臺北縣 內湖鄉 南港鎮 永和鎮 三重市方案3陽明山管理局全域 臺北縣 內湖鄉 南港鎮 木柵鄉 景美鎮 新店鎮 永和鎮 中和鄉 板橋鎮 新莊鎮 三重市 淡水鎮 三芝鄉 石門鄉 金山鄉方案4陽明山管理局全域 臺北縣 內湖鄉 南港鎮 木柵鄉 景美鎮 新店鎮 永和鎮 中和鄉 板橋鎮 新莊鎮 三重市 淡水鎮 三芝鄉 石門鄉 金山鄉 萬里鄉 汐止鎮 深坑鄉 土城鄉 蘆洲鄉 五股鄉 泰山鄉 八里鄉 林口鄉方案5陽明山管理局 臺北縣全域行政院方案 编辑 甲方案同內政部方案3 並裁撤臺北縣併入基隆市 桃園縣及宜蘭縣 乙方案陽明山管理局全域 臺北縣 內湖鄉 南港鎮 木柵鄉 景美鎮臺北市議會方案 编辑 甲方案陽明山管理局全域 臺北縣 內湖鄉 淡水鎮乙方案陽明山管理局全域 臺北縣 內湖鄉 汐止鎮北側 木柵鄉 景美鎮 淡水鎮 三芝鄉 石門鄉 金山鄉 萬里鄉歷任市長 编辑實施地方自治前 编辑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 卒 在任時間 黨籍 屆次 備註兼任 黃朝琴 1897 1972 1945年10月25日 1945年11月1日 中國國民黨 外交部駐台特派員兼任 2 3031 1945年11月1日 1946年3月1日 a 1 首位 中國國民黨籍市長 首位臺灣省籍市長 1946年2月8日臺北市由61區重劃為10區 3 1412 游彌堅 1897 1971 1946年3月1日 b 1950年2月6日 c 2 1947年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教育團體教育會南區代表 2 3051946年4月15日第一屆臺北市參議會議員就職 1949年1月5日起兼任臺灣省政府委員 4 263 2 3053 吳三連 1899 1988 1950年2月6日 d 1950年11月13日 e 無黨籍 3 臺灣省政府委員 2 305 國民大會臺灣省臺南縣代表兼任 首位 無黨籍市長 代理 項昌權 1903 2000 1950年11月13日 1951年2月1日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副廳長兼任 首位代理市長 1950年11月29日第一屆臺北市議會議員就職 實施地方自治後 编辑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 卒 在任時間 黨籍 屆次 備註1 吳三連 1899 1988 1951年2月1日 1954年6月2日 f g 無黨籍 1 首位 無黨籍市長 2 高玉樹 1913 2005 1954年6月2日 1957年6月2日 h 2 首位臺北市籍市長 3 黃啟瑞 1910 1976 1957年6月2日 1960年6月2日 中國國民黨 3 首位 中國國民黨籍市長 1960年6月2日 1961年8月22日 i 4 首位連任成功的 中國國民黨籍市長 代理 周百鍊 1909 1991 1961年8月22日 1963年12月14日 臺灣省政府委員兼任 3 黃啟瑞 1910 1976 1963年12月14日 j 1964年6月2日 市長任期由三年延長為四年 4 高玉樹 1913 2005 1964年6月2日 1967年6月30日 k 無黨籍 5註釋 编辑 辭職參選臺灣省參議會臺北市議員 當選後擔任議長 2 303 原財政部臺灣區財政金融特派員 2 303 辭職 留任國民大會教育團體教育會南區代表 受臺灣省政府主席吳國楨與立法院臺灣省委員蔡培火推薦 2 305 因參加1951年臺北市市長選舉而辭職 5 247 原訂任期1954年1月31日屆滿 因與臺灣省臨時省議會合併選舉而延長任期 2 305 因健康因素放棄連任 連任失敗 因涉嫌臺北市市民住宅興建委員會弊案而停職 2 306 判決無罪後復任 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 參考資料 编辑 臺北市志 卷一沿革志封域篇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第64頁 1988年6月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引用错误 没有为名为續修臺北市志 政事志 自治與選舉篇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引用错误 没有为名为臺北市志 卷三 政制志行政篇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引用错误 没有为名为臺北市志稿 卷三 政制志行政篇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黃振超 臺北市志 卷三 政制志選舉篇 臺北市政府 1987 先前機關 臺北市 州轄市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北市1945年 1967年 後繼機關 臺北市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臺北市 省轄市 amp oldid 7534710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