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梵語मञ्जुश्री,悉曇文:𑖦𑖗𑖿𑖕𑖲𑖫𑖿𑖨𑖱,拉丁轉寫:Mañjuśrī),又称文殊师利菩萨曼殊室利菩萨闻随师离菩萨[1],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妙乐”(英文:Gentle Glory);Mañju,音译爲“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致,śrī,音译爲“师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故亦称妙吉祥菩萨

文殊菩萨
汕头市天坛花园九天禅院内的文殊菩萨像
汉名文殊菩薩
(Pinyin: Wénshū Púsà)
文殊师利菩薩
(Pinyin: Wénshūshīlì Púsà)
曼殊室利菩薩
(Pinyin: Mànshūshìlì Púsà)
妙吉祥菩薩
(Pinyin: Miàojíxiáng Púsà)
梵名मञ्जुश्री
Mañjuśrī
藏名འཇམ་དཔལ་དབྱངས་
Wylie: 'jam dpal dbyang
THL: Jampalyang

འཇམ་དཔལ་
Wylie: 'jam dpal
THL: jampal
日语文殊菩薩もんじゅぼさつ
(romaji: Monju Bosatsu)
文殊師利菩薩もんじゅしりぼさつ
(romaji: Monjushiri Bosatsu)
文珠菩薩もんじゅぼさつ
(romaji: Monju Bosatsu)
妙吉祥菩薩みょうきっしょうぼさつ
(romaji: Myōkisshō Bosatsu)
蒙古名ᠵᠦᠭᠡᠯᠡᠨ ᠡᠭᠰᠢᠭᠲᠦ
Зөөлөн эгшигт
高棉语មញ្ចុស្រី
(manh-cho-srei)
韩语문수보살
(RR: Munsu Bosal)
만수보살
(RR: Mansu Bosal)
묘길상보살
(RR: Myokilsang Bosal)
泰语พระมัญชุศรีโพธิสัตว์
越南语Văn Thù Sư Lợi Bồ Tát
Văn-thù
Diệu Đức
Diệu Cát Tường
Diệu Âm
信息
信仰教派大乘佛教金刚乘
佛教主题
文殊菩薩像,印度公元9世紀波羅王朝,現藏於檀香山藝術學院

文殊在佛教中是智慧的象征,其注重一切般若,被称智慧第一。文殊的標準形象爲乘青獅、持寶劍(有時換為玉如意,表示吉祥),骑狮表威猛,執剑表智慧。一般在造像中,文殊作为胁侍位於释迦佛的左侧,与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并称為華嚴三聖

在佛教的地位

 
文殊菩薩像,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在佛教中,文殊菩萨被视为三世古佛、七佛之師。《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云:“妙吉祥菩薩,是三世覺母。”根据佛教经典,文殊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前早已成佛,是空寂世界的“大身如來”、平等世界的“龍種上尊王如來”,現在世為“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在燃燈佛將成佛時,倒駕慈航為“妙光菩薩”,為燃燈佛說法,如今化現為菩薩,協助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

未來文殊師利還要在無垢世界成佛,號“普現如來”,故文殊師利菩薩是三世古佛。文殊在往昔時,曾為七佛之師;《處胎經》云:「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立,故我為菩薩。」义為「古佛乘願再來,助佛渡众。」

妙吉祥於古印度舍衛國誕生時,出現十種吉祥之瑞兆:一、光明滿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湧七珍,四、神開伏藏,五、雞生鳳子,六、豬誕龍豚,七、馬產麒麟,八、牛生白澤,九、倉變金粟,十、象具六牙;故稱為妙吉祥。佛经曾记载文殊啟發善財童子一路向南与善知識参学,又教化龍女八歲成佛,及領導阿難尊者於鐵圍山結集大乘經藏。

文殊菩萨本來早已成佛,指導的弟子很多已成佛,所以經中常稱祂為佛母、諸佛之師。但為方便教化,利益眾生,現乃倒駕慈航,化作菩薩,一方面協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一方面與普賢觀音地藏等诸大菩萨普度眾生。

汉传佛教中称文殊、普賢觀音地藏为“四大菩萨”。唐朝大曆四年(769年),唐代宗不空三藏之請,令天下伽藍食堂,除賓頭盧羅漢外,別置文殊菩薩像為上座

有一同供奉文殊雨寶善女等三尊的,號稱「吉祥三尊」,以此三尊可以護佑吉祥。有一同供奉文殊(智慧)、虛空藏(記憶)、般若般若波羅蜜)等三尊菩薩的,號稱「智慧三尊」。般若菩薩發願擁護文殊師利菩薩,所以誦念文殊菩薩各種真言的,也可以感召般若菩薩。這是因為般若本為一體。[2]

文殊菩薩有「一兄四姊妹」護法神,即「都牟盧天」(Tumburu)。與「都牟盧天」的四個妹妹,代表常樂我淨的「惹耶天女」(Jayā)、「微惹耶天女」(Vijayā)、「阿爾多天女」(Ajitā)、「阿波羅爾多天女」(Aparājitā),「一兄四姊妹」同時也是《楞嚴經》、大白傘蓋菩薩般若菩薩的護法神。

文殊菩萨的造像一般是天人衣著,頂結五髻或者戴「五佛冠」表佛五智,骑青獅表示威嚴勇猛、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相传著名的滄州鐵獅子(又名:镇海吼),本來也是鑄造為文殊菩薩座騎。持剑或手持如意。或作一手持經典,一手執寶劍,意為智慧無礙。或者一手持寶劍,一手持蓮花。或者一手持寶劍,一手持蓮花,蓮花上放有一本經典。

持剑在佛教中有重要表征意义,象徵以智慧劍斬煩惱結。在玄奘所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把般若比喻作能斬斷金剛的利器,文殊師利就是智慧的化身,祂自己的非凡成就以及教人成佛之豐功偉業,無不是憑藉著智慧這把利劍。學佛者無不祈望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只有修智慧,才能明是非,除十惡,修十善,離塵垢,淨性體,度有情,入涅槃。而這把利劍,就是透過五蘊,照見空性,色空不二,有無圓融,一行三昧,常樂我淨。

 
文殊菩薩駕乘獅子,手持如意。(香港萬佛寺文殊菩薩亭)

藏傳佛教中,形像通常右手持劍,左手持莲花,花上有一部經典,代表智慧的思維。其忿怒相是大威德金剛。文殊菩薩為黃教喇嘛守護,相傳黃教之祖宗大師即為文殊菩薩轉生,藏人也認為滿清皇帝文殊菩薩化身。

文殊菩薩化身無窮無盡,今日常見者有:紅黃文殊(紅文殊、黃文殊)、黑文殊、白文殊、四臂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僧形文殊、孺童文殊、如意文殊、无垢文殊、華嚴文殊(五字真言文殊)、獅子吼文殊等。

文獻記載

文殊菩萨在常在佛经中出现,且常以讯问者的身份请佛陀讲法。经中有不少单独介绍文殊菩萨的片段,且授记文殊菩萨会常住在中国的五臺山爲众生说法:

  • 首楞嚴三昧經》云:「過去久遠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龍種上如來』……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龍種上如來,國名平等,乃至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如來豈異人乎?即文殊師利法王子。」
  • 菩薩瓔珞經》曰:「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有佛,名『大身如來』……剎號空寂,正於此處成無上等正覺……爾時大身如來,今文殊師利是。」
  • 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載:「此菩薩自往昔那由他阿僧祇劫以來,發十八種大願,嚴淨佛國,當來成佛,號為『普現如來』,其佛土在南方,號離塵垢心世界、無垢世界。」
  • 心地觀經》說:「三世覺母妙吉祥」。
  • 妙法蓮華經》序品:「往昔日月燈明佛,未出家時有八子,聞父出家成道,皆隨之出家。時有一菩薩名『妙光』,佛因之說法華經。佛入滅後,八子皆以妙光為師,妙光教化之使次第成佛,其最後之佛名『燃燈』,其妙光即文殊也。」可知,文殊師利居八代之首,燃燈佛為釋迦世尊之老師,故文殊師利菩薩乃釋迦如來九代之祖也。
  • 《放钵經》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 《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云:「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中国古名秦国之转译),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即五臺山)。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 央掘魔羅經》:「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言:北方去此過四十二恆河沙剎,有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在世教化。(中略)彼如來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即是彼佛。」文殊師利菩薩就是摩尼寶積佛。全名南無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此佛以無漏聖道之法寶積集莊嚴,成就佛道,故稱寶積佛。大智度論卷九(大二五·一二四中):‘以無漏根力覺道等法寶集故,名爲寶積;(中略)應當出生時亦多諸寶物生,或地生、或天雨種種寶集故,名爲寶積。
  • 《放缽經》:“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衆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文殊師利本是我師。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成佛者,亦是其威神勢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 《聖無動尊經》中說:“妙吉祥菩薩是三世佛母,故名文殊師利。”

傳說

根據《斯瓦揚布往世說》所記載的傳說,現時的加德滿都谷地本來是一座名為「納格達哈」(梵語:Naga Dah,意思就是「蛇湖」)的大湖泊。後來文殊師利菩薩來到,用劍把湖的南面一座山峰劈開,把湖水及住在湖裡的大蛇瀉走,形成了今日的加德滿都谷地。文殊菩薩還以自己的名義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城,名為曼殊帕坦,就是今日的德瓦帕坦。而那個把湖水瀉走山峽,今日被稱為佐帕爾(Cophara)。

又據傳說,預知釋迦牟尼佛將在藍毗尼園出世,而當時尼泊爾(加德滿都)還是一片荒涼沼澤地,於是文殊菩薩慈悲為懷,不避艱辛,提前二十餘年,率領弟子數十人,至尼泊爾移山填沼建造城池,以迎接偉大佛陀降臨人間。尼泊尔斯瓦扬布纳特的猕猴是他头虱化身。

藏傳佛教中,滿清皇帝是文殊皇帝,即文殊菩薩化身;根据清朝官方观点表示,满洲之名源于文殊菩萨梵語मञ्जुश्री,Maṅjuśrī)[參 1]乾隆帝还特别在其诗中自注以表示对这一说法的认同[參 2]。该词可能是經維吾爾語譯為蒙古語,之後進入滿語。努爾哈赤建國時,以滿洲國(满语ᠮᠠᠨᠵᡠ
ᡤᡠᡵᡠᠨ
穆麟德轉寫manju gurun)為名,取“文殊菩薩的土地”之意[參 3]。清史学者孟森也曾作考证来支持这一观点。他还进一步认为“满洲”之名与明朝中期建州卫指挥使李满住有关[參 4],并指出满住(满洲)是建州傳統觀念中的“最尊之称”。“满洲部族”正是“文殊部族”之意,是為當時建州女真人中自成的一種自名其部族之熟語[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亦有藏人认为毛泽东是文殊菩萨化身并加以膜拜。

汉传佛教中,山西五臺縣五臺山公認為文殊菩萨道场

汉传佛教

文殊道場

八十卷本《華嚴經》曰:“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五臺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倶,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云:「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中国古名秦国之转译),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即五臺山)。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對照經文,人們確定此五頂山、清涼山即是山西五臺縣境內的五臺山,故此地被公認為文殊菩萨道场,並雄踞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漢明帝時,攝摩騰及竺法蘭二聖僧來震旦(中国),帝問:「此土豈有聖人居化耶?」曰:「清涼山為文殊大士所居。」故建伽藍,度僧居之。於中台有智慧燈,虔誠拜之,即現奇蹟。

閻浮化生

在《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中,佛告跋陀波羅:“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華,從母右肋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詣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定,以此三昧力,出現於十方,於佛滅度後,五千四百歲,於其本生處,示現入涅槃。”

贊頌詩歌

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賦詩頌揚文殊菩薩曰:“文殊菩薩德難量,久成龍種上法王。因憐眾生迷自性,特輔釋迦振玄綱。為七佛師體莫測,作菩薩母用無方。常住寂光應眾感,萬川一月影咸彰。”

一行三昧

在《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文殊師利為了向大眾介紹“一行三昧”的修持方法,故請問釋迦佛世尊說法。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則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

日本佛教

文殊菩萨在日本佛教中亦有信仰,在真言宗天台宗日蓮宗禪宗中被普遍供奉,也是“十三佛”之一。日本的核電廠研究設施文殊快中子增殖反應爐也以文殊菩薩命名。

聖號與真言

文殊菩薩聖號

《般涅槃經》云:“若聞文殊名,或見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若稱念文殊名,設有重障者,不墮阿鼻極猛火處,常生他方清凈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忍。”

文殊菩薩一字護身真言

《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 說《文殊菩薩之一字護身真言》: 「唵,齒林」(Om zrhyim,「齒林」要連讀)。此咒功德為滿願、吉祥、護身、去病、驅邪、避免敵人傷害、避免作惡夢、女子調經、不孕求子等。

文殊菩薩一字大輪真言

《文殊儀軌經》說《文殊菩薩之一字大輪真言》: 「唵,部林」(Om buhyim,「部林」要連讀)。此咒能助一切真言,速得成就,若誦此咒,於東南西北五百驛之內,所有凶神惡煞皆飛奔逃遁,災星惡曜及諸魔不敢近身。又此咒同於如意摩尼珠,能滿一切之願,能降魔,能破世間一切惡咒,能施一切眾生無畏、自在。「唵,部林」通常在《準提神咒》之後念,相傳可以更加快《準提神咒》的效果。

文殊菩薩五字真言

《文殊真實名經》(梵文:Mañjuśrījñāmasaṃgīti Sutra)中,釋迦文佛讚嘆文殊師利菩薩廣大功德,並說其文殊師利心咒:“阿啰跛者曩”(現代漢語為「啊惹巴紮那」,梵文天城體:“अ र प च न”,梵文悉昙體:“𑖀 𑖨 𑖢 𑖓 𑖡”,梵文轉寫:“A Ra Pa Ca Na”,藏音:“ཨ ར པ ཙ ན / A Ra Pa Tsa Na”) 。此「阿啰跛者曩」為華嚴字母前五字,象徵華嚴功德。通常會加上一個字,為“唵,阿啰跛者曩”,「唵」是咒語的發語詞。藏傳咒比漢傳神咒多最後一個音節“地”,被認為是“一切覺者對智慧的體驗”。「阿」代表釋迦文佛精進波羅蜜之德,「囉」代表無量清淨佛持戒波羅蜜之德,「跛」代表寶生佛布施波羅蜜之德,「者」代表無嗔怒佛忍辱波羅蜜之德,「曩」代表不空成就佛禪定波羅蜜之德,“地”是毘盧遮那佛般若波羅蜜之德,由於「毘盧遮那」即「釋迦文佛」的法身,且五波羅蜜能合成般若波羅蜜,最後一字可省。

據《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咒陀羅尼品》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有能受持此陀羅尼者,即入如來一切法平等,一切文字亦皆平等,速得成就『摩訶般若』。纔誦一遍,如持一切八萬四千修多羅藏。汝今善聽,諦思惟之:阿(a)者是無生義,囉(ra)者清淨無染,離塵垢義;跛(pa)者亦無第一義諦,諸法平等;者(ca)者諸法無有諸行;娜(na)者諸法無有性相,言說文字皆不可得。以娜字無性相故,者字無有諸行。者字無有諸行故,跛字無第一義諦。跛字無第一義諦故,囉字無有塵垢,囉字無有塵垢故,阿字法本不生;阿字法本不生故,娜字無有性相。汝知此要,當觀是心,本來清凈,無可染著,離『我』、『我所』、分別之相。入此門者,名『三摩地』,是真修習。當知是人,『如來』印可,功德殊勝。」

文殊菩薩六字真言

菩提流支譯《六字神咒經》,說文殊菩薩之六字真言: 「唵,婆髻馱那莫」(Om vakeda-namah,現代漢語發音: 嗡,哇其達拿碼)此咒功德為求取智慧、增加記憶、化難為祥、抵擋起屍鬼等。

文殊菩薩八字真言

菩提流支譯《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說文殊菩薩之八字真言: 「唵,阿尾囉吽佉左洛」(Om Ahvirahum Khacarah現代漢語發音: 嗡,阿比拉轟卡佳拉)此咒又稱《文殊師利菩薩八字大威德陀羅尼》、《大日如来傳文殊大威德心真言》、《文殊菩薩摧獄往生真言》、《文殊菩薩超拔畜生道真言》,此功德能解除災難、增添吉祥、亦可擁護一家眷屬獲得平安。如果向衣服念誦七遍後再穿上,可以消災解難;如果洗臉時向水念誦七遍後再洗,可以使人尊重,使冤家仇敵不再對自己產生惡念或惡意。如果向飲用水念誦七遍後再喝,可以消除體內諸惡。睡前誦此咒一百零八遍,可以睡眠平穩,得到好夢;甚至可以做預測吉凶的夢。最厲害的是見到畜屍或肉類,發慈悲心,念誦此咒七遍後,在肉上吹氣,即可使此畜往生,故俗稱《吹肉往生咒》。

参考文献

注釋

  1. ^ 阿桂 1988,第2頁
  2. ^ 孟森 2006,第6頁
  3. ^ 杉山正明 & 黃美蓉譯 2013,第389-391頁
  4. ^ 孟森 2006,第4-5頁
  5. ^ 孟森 2006,第5頁

引用

  1. ^ 弥勒佛与文殊、普贤菩萨图. [2020-03-28]. (原始内容于2020-08-09). 
  2. ^ 釋申如.《般若菩薩修行法門》

來源

  •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神龍居士序文
  •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 《佛教勝地五臺山》叢書 六冊

外部链接

參見

文殊菩萨,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8月19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梵語, मञ, 悉曇文, 𑖦𑖗, 𑖕, 𑖫, 𑖨, 拉丁轉寫, mañjuśrī, 又称文殊师利菩萨, 曼殊室利菩萨, 闻随师离菩萨, 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 代表智慧, 因德才超群, 居菩薩之首, 故稱.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8月19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文殊菩萨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文殊菩萨 梵語 मञ ज श र 悉曇文 𑖦𑖗 𑖕 𑖫 𑖨 拉丁轉寫 Manjusri 又称文殊师利菩萨 曼殊室利菩萨 闻随师离菩萨 1 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 代表智慧 因德才超群 居菩薩之首 故稱法王子 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 妙吉祥 妙乐 英文 Gentle Glory Manju 音译爲 文殊 或 曼殊 意為美妙 雅致 sri 音译爲 师利 或 室利 意為吉祥 美觀 莊嚴 故亦称妙吉祥菩萨 文殊菩萨汕头市天坛花园九天禅院内的文殊菩萨像汉名文殊菩薩 Pinyin Wenshu Pusa 文殊师利菩薩 Pinyin Wenshushili Pusa 曼殊室利菩薩 Pinyin Manshushili Pusa 妙吉祥菩薩 Pinyin Miaojixiang Pusa 梵名मञ ज श र Manjusri藏名འཇམ དཔལ དབ ངས Wylie jam dpal dbyangTHL Jampalyangའཇམ དཔལ Wylie jam dpalTHL jampal日语名文殊菩薩 もんじゅぼさつ romaji Monju Bosatsu 文殊師利菩薩 もんじゅしりぼさつ romaji Monjushiri Bosatsu 文珠菩薩 もんじゅぼさつ romaji Monju Bosatsu 妙吉祥菩薩 みょうきっしょうぼさつ romaji Myōkisshō Bosatsu 蒙古名ᠵᠦᠭᠡᠯᠡᠨ ᠡᠭᠰᠢᠭᠲᠦZoolon egshigt高棉语名មញ ច ស រ manh cho srei 韩语名문수보살 RR Munsu Bosal 만수보살 RR Mansu Bosal 묘길상보살 RR Myokilsang Bosal 泰语名phramychusriophthistw越南语名Văn Thu Sư Lợi Bồ TatVăn thuDiệu ĐứcDiệu Cat TườngDiệu Am信息信仰教派大乘佛教 金刚乘佛教主题文殊菩薩像 印度公元9世紀波羅王朝 現藏於檀香山藝術學院 文殊在佛教中是智慧的象征 其注重一切般若 被称智慧第一 文殊的標準形象爲乘青獅 持寶劍 有時換為玉如意 表示吉祥 骑狮表威猛 執剑表智慧 一般在造像中 文殊作为胁侍位於释迦佛的左侧 与释迦牟尼佛 普贤菩萨并称為華嚴三聖 目录 1 在佛教的地位 2 文獻記載 3 傳說 4 汉传佛教 4 1 文殊道場 4 2 閻浮化生 4 3 贊頌詩歌 4 4 一行三昧 4 5 日本佛教 5 聖號與真言 5 1 文殊菩薩聖號 5 2 文殊菩薩一字護身真言 5 3 文殊菩薩一字大輪真言 5 4 文殊菩薩五字真言 5 5 文殊菩薩六字真言 5 6 文殊菩薩八字真言 6 参考文献 6 1 注釋 6 2 引用 6 3 來源 7 外部链接 8 參見在佛教的地位 编辑 文殊菩薩像 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在佛教中 文殊菩萨被视为三世古佛 七佛之師 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 云 妙吉祥菩薩 是三世覺母 根据佛教经典 文殊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前早已成佛 是空寂世界的 大身如來 平等世界的 龍種上尊王如來 現在世為 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 在燃燈佛將成佛時 倒駕慈航為 妙光菩薩 為燃燈佛說法 如今化現為菩薩 協助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 未來文殊師利還要在無垢世界成佛 號 普現如來 故文殊師利菩薩是三世古佛 文殊在往昔時 曾為七佛之師 處胎經 云 昔為能仁師 今為佛弟子 二尊不並立 故我為菩薩 义為 古佛乘願再來 助佛渡众 妙吉祥於古印度舍衛國誕生時 出現十種吉祥之瑞兆 一 光明滿室 二 甘露盈庭 三 地湧七珍 四 神開伏藏 五 雞生鳳子 六 豬誕龍豚 七 馬產麒麟 八 牛生白澤 九 倉變金粟 十 象具六牙 故稱為妙吉祥 佛经曾记载文殊啟發善財童子一路向南与善知識参学 又教化龍女八歲成佛 及領導阿難尊者於鐵圍山結集大乘經藏 文殊菩萨本來早已成佛 指導的弟子很多已成佛 所以經中常稱祂為佛母 諸佛之師 但為方便教化 利益眾生 現乃倒駕慈航 化作菩薩 一方面協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 一方面與普賢 觀音 地藏等诸大菩萨普度眾生 汉传佛教中称文殊 普賢 觀音 地藏为 四大菩萨 唐朝大曆四年 769年 唐代宗因不空三藏之請 令天下伽藍食堂 除賓頭盧羅漢外 別置文殊菩薩像為上座 有一同供奉文殊 雨寶 善女等三尊的 號稱 吉祥三尊 以此三尊可以護佑吉祥 有一同供奉文殊 智慧 虛空藏 記憶 般若 般若波羅蜜 等三尊菩薩的 號稱 智慧三尊 般若菩薩發願擁護文殊師利菩薩 所以誦念文殊菩薩各種真言的 也可以感召般若菩薩 這是因為般若本為一體 2 文殊菩薩有 一兄四姊妹 護法神 即 都牟盧天 Tumburu 與 都牟盧天 的四個妹妹 代表常樂我淨的 惹耶天女 Jaya 微惹耶天女 Vijaya 阿爾多天女 Ajita 阿波羅爾多天女 Aparajita 一兄四姊妹 同時也是 楞嚴經 大白傘蓋菩薩 般若菩薩的護法神 文殊菩萨的造像一般是天人衣著 頂結五髻或者戴 五佛冠 表佛五智 骑青獅表示威嚴勇猛 所向披靡 無堅不摧 戰無不勝 相传著名的滄州鐵獅子 又名 镇海吼 本來也是鑄造為文殊菩薩座騎 持剑或手持如意 或作一手持經典 一手執寶劍 意為智慧無礙 或者一手持寶劍 一手持蓮花 或者一手持寶劍 一手持蓮花 蓮花上放有一本經典 持剑在佛教中有重要表征意义 象徵以智慧劍斬煩惱結 在玄奘所譯的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中 把般若比喻作能斬斷金剛的利器 文殊師利就是智慧的化身 祂自己的非凡成就以及教人成佛之豐功偉業 無不是憑藉著智慧這把利劍 學佛者無不祈望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只有修智慧 才能明是非 除十惡 修十善 離塵垢 淨性體 度有情 入涅槃 而這把利劍 就是透過五蘊 照見空性 色空不二 有無圓融 一行三昧 常樂我淨 文殊菩薩駕乘獅子 手持如意 香港萬佛寺文殊菩薩亭 藏傳佛教中 形像通常右手持劍 左手持莲花 花上有一部經典 代表智慧的思維 其忿怒相是大威德金剛 文殊菩薩為黃教喇嘛守護 相傳黃教之祖宗大師即為文殊菩薩轉生 藏人也認為滿清皇帝為文殊菩薩化身 文殊菩薩化身無窮無盡 今日常見者有 紅黃文殊 紅文殊 黃文殊 黑文殊 白文殊 四臂文殊 五髻文殊 八髻文殊 僧形文殊 孺童文殊 如意文殊 无垢文殊 華嚴文殊 五字真言文殊 獅子吼文殊等 五台文殊菩萨 孺童文殊 聪明文殊 智慧文殊 狮子吼文殊 无垢文殊文獻記載 编辑文殊菩萨在常在佛经中出现 且常以讯问者的身份请佛陀讲法 经中有不少单独介绍文殊菩萨的片段 且授记文殊菩萨会常住在中国的五臺山爲众生说法 首楞嚴三昧經 云 過去久遠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爾時有佛 號 龍種上如來 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爾時有佛 名龍種上如來 國名平等 乃至爾時平等世界 龍種上如來豈異人乎 即文殊師利法王子 菩薩瓔珞經 曰 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有佛 名 大身如來 剎號空寂 正於此處成無上等正覺 爾時大身如來 今文殊師利是 大寶積經 文殊師利授記會 載 此菩薩自往昔那由他阿僧祇劫以來 發十八種大願 嚴淨佛國 當來成佛 號為 普現如來 其佛土在南方 號離塵垢心世界 無垢世界 心地觀經 說 三世覺母妙吉祥 妙法蓮華經 序品 往昔日月燈明佛 未出家時有八子 聞父出家成道 皆隨之出家 時有一菩薩名 妙光 佛因之說法華經 佛入滅後 八子皆以妙光為師 妙光教化之使次第成佛 其最後之佛名 燃燈 其妙光即文殊也 可知 文殊師利居八代之首 燃燈佛為釋迦世尊之老師 故文殊師利菩薩乃釋迦如來九代之祖也 放钵經 曰 今我得佛 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 過去無央數諸佛 皆是文殊師利弟子 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 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 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 云 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主菩薩言 我滅度後 於此贍部洲東北方 有國名大振那 中国古名秦国之转译 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 即五臺山 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 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央掘魔羅經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言 北方去此過四十二恆河沙剎 有國名常喜 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 在世教化 中略 彼如來者豈異人乎 文殊師利即是彼佛 文殊師利菩薩就是摩尼寶積佛 全名南無歡喜藏摩尼寶積佛 此佛以無漏聖道之法寶積集莊嚴 成就佛道 故稱寶積佛 大智度論卷九 大二五 一二四中 以無漏根力覺道等法寶集故 名爲寶積 中略 應當出生時亦多諸寶物生 或地生 或天雨種種寶集故 名爲寶積 放缽經 今我得佛 有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威神尊貴 度脫十方一切衆生者 皆文殊師利之恩 文殊師利本是我師 過去無央數諸佛 皆是文殊師利弟子 當來成佛者 亦是其威神勢力所致 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 文殊者 佛道中父母也 聖無動尊經 中說 妙吉祥菩薩是三世佛母 故名文殊師利 傳說 编辑根據 斯瓦揚布往世說 所記載的傳說 現時的加德滿都谷地本來是一座名為 納格達哈 梵語 Naga Dah 意思就是 蛇湖 的大湖泊 後來文殊師利菩薩來到 用劍把湖的南面一座山峰劈開 把湖水及住在湖裡的大蛇瀉走 形成了今日的加德滿都谷地 文殊菩薩還以自己的名義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城 名為曼殊帕坦 就是今日的德瓦帕坦 而那個把湖水瀉走山峽 今日被稱為佐帕爾 Cophara 又據傳說 預知釋迦牟尼佛將在藍毗尼園出世 而當時尼泊爾 加德滿都 還是一片荒涼沼澤地 於是文殊菩薩慈悲為懷 不避艱辛 提前二十餘年 率領弟子數十人 至尼泊爾移山填沼建造城池 以迎接偉大佛陀降臨人間 尼泊尔斯瓦扬布纳特的猕猴是他头虱化身 藏傳佛教中 滿清皇帝是文殊皇帝 即文殊菩薩化身 根据清朝官方观点表示 满洲之名源于文殊菩萨 梵語 मञ ज श र Maṅjusri 參 1 乾隆帝还特别在其诗中自注以表示对这一说法的认同 參 2 该词可能是經維吾爾語譯為蒙古語 之後進入滿語 努爾哈赤建國時 以滿洲國 满语 ᠮᠠᠨᠵᡠᡤᡠᡵᡠᠨ 穆麟德轉寫 manju gurun 為名 取 文殊菩薩的土地 之意 參 3 清史学者孟森也曾作考证来支持这一观点 他还进一步认为 满洲 之名与明朝中期建州卫指挥使李满住有关 參 4 并指出满住 满洲 是建州傳統觀念中的 最尊之称 满洲部族 正是 文殊部族 之意 是為當時建州女真人中自成的一種自名其部族之熟語 參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亦有藏人认为毛泽东是文殊菩萨化身并加以膜拜 汉传佛教中 山西五臺縣的五臺山公認為文殊菩萨道场 汉传佛教 编辑文殊道場 编辑 八十卷本 華嚴經 曰 東北方有處 名清涼山 五臺山 從昔以來 諸菩薩眾 於中止住 現有菩薩 名文殊師利 與其眷屬 諸菩薩眾 一萬人倶 常在其中 而演說法 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 云 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主菩薩言 我滅度後 於此贍部洲東北方 有國名大振那 中国古名秦国之转译 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 即五臺山 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 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對照經文 人們確定此五頂山 清涼山即是山西省五臺縣境內的五臺山 故此地被公認為文殊菩萨道场 並雄踞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漢明帝時 攝摩騰及竺法蘭二聖僧來震旦 中国 帝問 此土豈有聖人居化耶 曰 清涼山為文殊大士所居 故建伽藍 度僧居之 於中台有智慧燈 虔誠拜之 即現奇蹟 閻浮化生 编辑 在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中 佛告跋陀波羅 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 生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 其生之時 家內屋宅化如蓮華 從母右肋出 身紫金色 墮地能語如天童子 有七寶蓋隨覆其上 詣諸仙人求出家法 諸婆羅門 九十五種諸論議師 無能酬對 唯於我所出家學道 住首楞嚴定 以此三昧力 出現於十方 於佛滅度後 五千四百歲 於其本生處 示現入涅槃 贊頌詩歌 编辑 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賦詩頌揚文殊菩薩曰 文殊菩薩德難量 久成龍種上法王 因憐眾生迷自性 特輔釋迦振玄綱 為七佛師體莫測 作菩薩母用無方 常住寂光應眾感 萬川一月影咸彰 一行三昧 编辑 在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中 文殊師利為了向大眾介紹 一行三昧 的修持方法 故請問釋迦佛世尊說法 言 世尊 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 法界一相 繫緣法界 是名一行三昧 若善男子 善女人 欲入一行三昧 當先聞般若波羅蜜 如說修學 然後能入一行三昧 如法界緣 不退不壞 不思議 無礙無相 善男子 善女人 欲入一行三昧 應處空閑 捨諸亂意 不取相貌 繫心一佛 專稱名字 隨佛方所 端身正向 能於一佛念念相續 即是念中 能見過去 未來 現在諸佛 何以故 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 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 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 皆乘一如 成最正覺 悉具無量功德 無量辯才 如是入一行三昧者 盡知恒沙諸佛 法界 無差別相 阿難所聞佛法 得念總持 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 猶住量數 則有限礙 若得一行三昧 諸經法門 一一分別 皆悉了知 決定無礙 晝夜常說 智慧辯才終不斷絕 日本佛教 编辑 文殊菩萨在日本佛教中亦有信仰 在真言宗 天台宗 日蓮宗 禪宗中被普遍供奉 也是 十三佛 之一 日本的核電廠研究設施文殊快中子增殖反應爐也以文殊菩薩命名 聖號與真言 编辑文殊菩薩聖號 编辑 般涅槃經 云 若聞文殊名 或見形像者 百千劫中不墮惡道 若稱念文殊名 設有重障者 不墮阿鼻極猛火處 常生他方清凈國土 值佛聞法 得無生忍 文殊菩薩一字護身真言 编辑 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 說 文殊菩薩之一字護身真言 唵 齒林 Om zrhyim 齒林 要連讀 此咒功德為滿願 吉祥 護身 去病 驅邪 避免敵人傷害 避免作惡夢 女子調經 不孕求子等 文殊菩薩一字大輪真言 编辑 文殊儀軌經 說 文殊菩薩之一字大輪真言 唵 部林 Om buhyim 部林 要連讀 此咒能助一切真言 速得成就 若誦此咒 於東南西北五百驛之內 所有凶神惡煞皆飛奔逃遁 災星惡曜及諸魔不敢近身 又此咒同於如意摩尼珠 能滿一切之願 能降魔 能破世間一切惡咒 能施一切眾生無畏 自在 唵 部林 通常在 準提神咒 之後念 相傳可以更加快 準提神咒 的效果 文殊菩薩五字真言 编辑 文殊真實名經 梵文 Manjusrijnamasaṃgiti Sutra 中 釋迦文佛讚嘆文殊師利菩薩廣大功德 並說其文殊師利心咒 阿啰跛者曩 現代漢語為 啊惹巴紮那 梵文天城體 अ र प च न 梵文悉昙體 𑖀 𑖨 𑖢 𑖓 𑖡 梵文轉寫 A Ra Pa Ca Na 藏音 ཨ ར པ ཙ ན A Ra Pa Tsa Na 此 阿啰跛者曩 為華嚴字母前五字 象徵華嚴功德 通常會加上一個唵字 為 唵 阿啰跛者曩 唵 是咒語的發語詞 藏傳咒比漢傳神咒多最後一個音節 地 被認為是 一切覺者對智慧的體驗 阿 代表釋迦文佛精進波羅蜜之德 囉 代表無量清淨佛持戒波羅蜜之德 跛 代表寶生佛布施波羅蜜之德 者 代表無嗔怒佛忍辱波羅蜜之德 曩 代表不空成就佛禪定波羅蜜之德 地 是毘盧遮那佛般若波羅蜜之德 由於 毘盧遮那 即 釋迦文佛 的法身 且五波羅蜜能合成般若波羅蜜 最後一字可省 據 金剛頂經 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咒陀羅尼品 曰 若善男子或善女人 有能受持此陀羅尼者 即入如來一切法平等 一切文字亦皆平等 速得成就 摩訶般若 纔誦一遍 如持一切八萬四千修多羅藏 汝今善聽 諦思惟之 阿 a 者是無生義 囉 ra 者清淨無染 離塵垢義 跛 pa 者亦無第一義諦 諸法平等 者 ca 者諸法無有諸行 娜 na 者諸法無有性相 言說文字皆不可得 以娜字無性相故 者字無有諸行 者字無有諸行故 跛字無第一義諦 跛字無第一義諦故 囉字無有塵垢 囉字無有塵垢故 阿字法本不生 阿字法本不生故 娜字無有性相 汝知此要 當觀是心 本來清凈 無可染著 離 我 我所 分別之相 入此門者 名 三摩地 是真修習 當知是人 如來 印可 功德殊勝 文殊菩薩六字真言 编辑 菩提流支譯 六字神咒經 說文殊菩薩之六字真言 唵 婆髻馱那莫 Om vakeda namah 現代漢語發音 嗡 哇其達拿碼 此咒功德為求取智慧 增加記憶 化難為祥 抵擋起屍鬼等 文殊菩薩八字真言 编辑 菩提流支譯 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 說文殊菩薩之八字真言 唵 阿尾囉吽佉左洛 Om Ahvirahum Khacarah現代漢語發音 嗡 阿比拉轟卡佳拉 此咒又稱 文殊師利菩薩八字大威德陀羅尼 大日如来傳文殊大威德心真言 文殊菩薩摧獄往生真言 文殊菩薩超拔畜生道真言 此功德能解除災難 增添吉祥 亦可擁護一家眷屬獲得平安 如果向衣服念誦七遍後再穿上 可以消災解難 如果洗臉時向水念誦七遍後再洗 可以使人尊重 使冤家仇敵不再對自己產生惡念或惡意 如果向飲用水念誦七遍後再喝 可以消除體內諸惡 睡前誦此咒一百零八遍 可以睡眠平穩 得到好夢 甚至可以做預測吉凶的夢 最厲害的是見到畜屍或肉類 發慈悲心 念誦此咒七遍後 在肉上吹氣 即可使此畜往生 故俗稱 吹肉往生咒 参考文献 编辑注釋 编辑 阿桂 1988 第2頁harvnb error no target CITEREF阿桂1988 help 孟森 2006 第6頁harvnb error no target CITEREF孟森2006 help 杉山正明 amp 黃美蓉譯 2013 第389 391頁harvnb error no target CITEREF杉山正明黃美蓉譯2013 help 孟森 2006 第4 5頁harvnb error no target CITEREF孟森2006 help 孟森 2006 第5頁harvnb error no target CITEREF孟森2006 help 引用 编辑 弥勒佛与文殊 普贤菩萨图 2020 03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9 釋申如 般若菩薩修行法門 來源 编辑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神龍居士序文 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 編 佛教勝地五臺山 叢書 六冊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文殊菩萨參見 编辑 佛教主题 阿弥陀佛 五臺山 般若菩薩 普賢菩薩 釋迦牟尼佛 觀世音菩薩 維摩詰菩薩 文殊皇帝 華嚴經 善財童子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佛學大辭典 文殊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文殊菩萨 amp oldid 7546345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