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意 (佛教)

巴利文梵語मनस्Manas),音譯為末那,佛教術語,意指意識意志心靈。在早期佛教經典中,經常與一同出現[1],被當成是同義詞。但是它們三者之間又有一些不同。意較常被用來指人類思考理智的功能,執行的功能,是六處六根六識之一。

字義 编辑

在梵文中,意(मनस्,Manas)起源自原始印歐單字*ménos(意為心靈),它來自於原始印歐字根*men-,意為思考、思量。古希臘語μένος(ménos)與英語:Mind皆源自相同字根。

概論 编辑

在身體基本五種感官(眼、耳、鼻、舌、身)之外,人類的意識思考功能,即是意。以十二處分類而言,意的外在對境,為(意塵)。其內在的分辨功能,稱為意識。支持意識運作的物質根源,為意根,相當於神經大腦。三者合和(),就形成苦、樂等等感受(

分類 编辑

意根 编辑

六根中,意根與相觸,形成意處。以意根為所依而興起的,稱為意識。法、意根與意識形成意識界。

第七識 编辑

法相唯識宗所说八识中的第七识末那识

各派學說 编辑

《阿含經》中,對於心之多種不同活動並未精細剖解為不同概念,心有時亦稱意,有時亦稱識,心(citta)、意(Manas)、識(Vijñāna)三語詞混合使用,唯意較重心之思慮,識較重心之認知判斷[2]

部派佛教於心之作用則明顯區分,如〔俱舍論〕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大毘婆沙論〕曰:「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但仍以為「義雖有而體是一」〔俱舍論〕「心即是意,意即是識。」「聲雖有異而體無別」〔大毘婆娑論〕[2]

識所依之有六:眼、耳、鼻、舌、身、意,所取之亦有六:色、聲、香、味、觸、法。依六根,緣六境,某一種根遇某一種境,即發生某一種識,識因此而分為六種,成為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2]

前五識有形狀、處所,為可見之根,意識之根則否;前五識僅能各緣一境與現在,意識則能總緣一切境並兼緣過去與未來。而六識之體為一,起作用之門戶為六,經中喻為「六窗一猿」,以上慨係六識說之最早意義[2]

唯識學派 编辑

大乘佛教唯識宗繼起,進一步將作用上之區分,推原至結構,認為作用不同,體亦有別,於是開列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mano-vijñāna)、末那識、阿賴耶識[2]

前六識,稱「了別境識」,總名為「識」(mano-vijñāna),其作用偏於向外取境,能清晰識別對象[2]

第七識末那識,稱「思量識」(mano-vijñāna/kliṣṭa-manas),梵語與第六識意識同,玄奘音譯為「末那」,避免混淆,不過,在心意識分類中,末那識仍特名為「識」,其作用偏於向內思量自我而加執取的「意」[2]

第八識阿賴耶識(ālāya-vijñāna),亦名為「心」;就自相言,此識以所謂阿賴耶為自體相,阿賴耶梵語,漢譯云藏,稱「藏識」,主要功能在積集色心諸法種子,為我、法生之根據,如倉庫之能藏物[2]

攝大乘論》中將意分為無間滅(samanantara-niruddha)識與染污意(kliṣṭa-manas)二者[3]。無間滅(samanantara-niruddha)識與意識作生依止,染污意即是第七識思量識。

註釋 编辑

  1. ^ 《雜阿含經》卷12〈289經〉:「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徐麗霞. . 教育大辭書. [2017-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9). 
  3. ^ 玄奘譯《攝大乘論》:「如世尊說:『心、意、識,三』。此中意有二種: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恒共相應: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者無明。此即是識雜染所依,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

佛教,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7月31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巴利文及梵語, मनस, manas, 音譯為末那, 佛教術語, 意指意識, 意志, 心靈, 在早期佛教經典中, 經常與心, 識一同出現, 被當成是同義詞, 但是它們三者之間又有一些不同, 意較常被用來指人類思考, 理智的功能, 執.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7月31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意 佛教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意 巴利文及梵語 मनस Manas 音譯為末那 佛教術語 意指意識 意志 心靈 在早期佛教經典中 經常與心 識一同出現 1 被當成是同義詞 但是它們三者之間又有一些不同 意較常被用來指人類思考 理智的功能 執行想的功能 是六處 六根與六識之一 目录 1 字義 2 概論 3 分類 3 1 意根 3 2 第七識 4 各派學說 4 1 唯識學派 5 註釋字義 编辑在梵文中 意 मनस Manas 起源自原始印歐單字 menos 意為心靈 它來自於原始印歐字根 men 意為思考 思量 古希臘語 menos menos 與英語 Mind 皆源自相同字根 概論 编辑在身體基本五種感官 眼 耳 鼻 舌 身 之外 人類的意識 思考功能 即是意 以十二處分類而言 意的外在對境 為法 意塵 其內在的分辨功能 稱為意識 支持意識運作的物質根源 為意根 相當於神經與大腦 三者合和 觸 就形成苦 樂等等感受 受 分類 编辑意根 编辑 六根中 意根與法相觸 形成意處 以意根為所依而興起的識 稱為意識 法 意根與意識形成意識界 第七識 编辑 法相唯識宗所说八识中的第七识即末那识 各派學說 编辑 阿含經 中 對於心之多種不同活動並未精細剖解為不同概念 心有時亦稱意 有時亦稱識 心 citta 意 Manas 識 Vijnana 三語詞混合使用 唯意較重心之思慮 識較重心之認知判斷 2 部派佛教於心之作用則明顯區分 如 俱舍論 曰 集起故名心 思量故名意 了別故名識 大毘婆沙論 曰 滋長是心業 思量是意業 分別是識業 但仍以為 義雖有而體是一 俱舍論 心即是意 意即是識 聲雖有異而體無別 大毘婆娑論 2 識所依之根有六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所取之境亦有六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依六根 緣六境 某一種根遇某一種境 即發生某一種識 識因此而分為六種 成為六識 即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2 前五識有形狀 處所 為可見之根 意識之根則否 前五識僅能各緣一境與現在 意識則能總緣一切境並兼緣過去與未來 而六識之體為一 起作用之門戶為六 經中喻為 六窗一猿 以上慨係六識說之最早意義 2 唯識學派 编辑 大乘佛教唯識宗繼起 進一步將作用上之區分 推原至結構 認為作用不同 體亦有別 於是開列八識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mano vijnana 末那識 阿賴耶識 2 前六識 稱 了別境識 總名為 識 mano vijnana 其作用偏於向外取境 能清晰識別對象 2 第七識末那識 稱 思量識 mano vijnana kliṣṭa manas 梵語與第六識意識同 玄奘音譯為 末那 避免混淆 不過 在心意識分類中 末那識仍特名為 識 其作用偏於向內思量自我而加執取的 意 2 第八識阿賴耶識 alaya vijnana 亦名為 心 就自相言 此識以所謂阿賴耶為自體相 阿賴耶梵語 漢譯云藏 稱 藏識 主要功能在積集色心諸法種子 為我 法生之根據 如倉庫之能藏物 2 攝大乘論 中將意分為無間滅 samanantara niruddha 識與染污意 kliṣṭa manas 二者 3 無間滅 samanantara niruddha 識與意識作生依止 染污意即是第七識思量識 註釋 编辑 雜阿含經 卷12 289經 彼心 意 識 日夜時刻 須臾轉變 異生 異滅 猶如獼猴遊林樹間 須臾處處 攀捉枝條 放一取一 彼心 意 識亦復如是 異生 異滅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徐麗霞 識 佛教 教育大辭書 2017 11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09 玄奘譯 攝大乘論 如世尊說 心 意 識 三 此中意有二種 第一 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 無間滅識 能與意識作生依止 第二 染污意 與四煩惱恒共相應 一者薩迦耶見 二者我慢 三者我愛 四者無明 此即是識雜染所依 識復由彼第一依生 第二雜染 了別境義故 等無間義故 思量義故 意成二種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意 佛教 amp oldid 7237507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