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帕克氏龍屬

帕克氏龍屬屬名Parksosaurus)是新鳥臀類的一屬恐龍,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馬蹄峽谷組英语Horseshoe Canyon Formation,年代為上白堊紀馬斯垂克階。帕克氏龍的化石包含一個關節相連的部份頭顱骨與部分骨骸,顯示牠們為小型、二足、植食性恐龍。帕克氏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約7000萬年前,是該時期北美洲地區的非鴨嘴龍科鳥腳類恐龍中,較少被敘述的物種之一。

帕克氏龙属
化石时期:白堊紀晚期, 70 Ma
瓦氏帕克氏龍的重建圖,毛髮參考自同為新鳥臀類天宇龍庫林達奔龍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科: 奇异龙科 Thescelosauridae
亚科: 奇异龙亚科 Thescelosaurinae
属: 帕克氏龙属 Parksosaurus
C. M. Sternberg, 1937
模式種
瓦氏帕克氏龍
Parksosaurus warreni

Parks, 1926)
異名
  • 瓦氏奇異龍
    Thescelosaurus warreni
    Parks, 1926

敘述 编辑

 
帕克氏龍和其近親(奔山龍奇異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圖

帕克氏龍屬於新鳥臀類,是種小型、敏捷、二足、植食性恐龍。帕克氏龍擁有中等長度的頸部、小型頭部、喙狀嘴、短而強壯的前肢,以及長而強壯的後肢[1]

目前很少對於帕克氏龍體型的詳細估計值,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在2010年估計帕克氏龍的身長約2.5公尺,體重約45公斤[2]。帕克氏龍的命名者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發現瓦氏帕克氏龍的後肢長度(93公分)相當於漠視奇異龍的後肢長度(95.5公分);但牠們的脛骨股骨還長,而漠視奇異龍則是脛骨比股骨還短[3]

將帕克氏龍與較為著名的奇異龍相比較,可知帕克氏龍臀部高約1公尺、身長2到2.5公尺,但這兩種動物有些比例上的差異[3]。這些差異可能會讓帕克氏龍較輕,而缺少的重量集中於大腿部位。如同奇異龍,帕克氏龍的胸側肋骨有薄的軟骨骨板[4]。帕克氏龍的肩帶粗壯[2]上頜骨有至少18顆牙齒,下頜有約20顆牙齒;前上頜骨的牙齒數量則未知[5]

分類 编辑

自從最初被敘述以來,帕克氏龍一直都被認為屬於稜齒龍類[3]。最近的研究對於原本的分類沒有太多意見[1][6][7],但諾曼等人在2004年的研究,將稜齒龍科建立為並系群,並發現帕克氏龍是奇異龍的姊妹分類單元[1]。在2008年,Richard Butler等人發現帕克氏龍可能是南美洲加斯帕里尼龍的近親[7]。如同奇異龍,帕克氏龍擁有相當結實的後肢,與延長的頭顱骨,而且頭顱骨並沒有其他稜齒龍類較呈拱形[1]。然而,目前對於基礎鳥腳下目種系發生學研究與資訊非常少。

發現與歷史 编辑

 
帕克氏龍的頭顱骨

在1926年,古生物學家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敘述了瓦氏奇異龍的一個骨骸(編號ROM 804),該化石是從埃德蒙頓組的紅鹿河附近發現的。該化石包含一個部份頭顱骨(缺少喙狀嘴部份)、左肩帶的大部分(包含蜥蜴常有的上肩胛骨,有些新鳥臀類被認為擁有軟骨形式的上肩胛骨,因為牠們肩胛骨的圓末端)[8]、缺乏手部的左手臂、肋骨胸骨、損壞的左骨盆、右坐骨、除了一些腳趾骨的左腿、關節相連的背椎薦椎尾椎、以及許多骨化肌腱(可保護尾巴末端)[3]

這個化石以左側躺者,而右側大部分在掩埋前遭到破壞;此外,頭部與身體分離,頸部遺失。帕克斯根據腿部部分與漠視奇異龍的差異,而建立了新種瓦氏奇異龍(T. warreni)。瓦氏奇異龍的脛骨股骨長,並擁有較長的腳趾[3]

在1937年,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 Sternberg)在發現他所命名的埃德蒙頓奇異龍之後,重新審視沃氏奇異龍,並發現牠們足以建立個別的屬,因此建立了帕克氏龍Parksosaurus[9]。在1940年,斯騰伯格提出了一個更完整的比較研究,並發現這奇異龍與帕克氏龍的身體有許多的差異。牠將帕克氏龍與稜齒龍橡樹龍共同歸類於稜齒龍亞科,而將奇異龍歸類於奇異龍亞科[10]

帕克氏龍當時只吸引了小部分的注意,直到彼得·加爾冬(Peter Galton)在70年代重新審視稜齒龍類。加爾冬在1973年重新敘述帕克氏龍,並認為牠們與稜齒龍、化石龍、小化石龍(L. minimus)屬於同一支系[5]。自此之後,帕克氏龍開始有了明確的資訊。

喬治·奧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在1992年[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重新修訂瓦氏帕克氏龍為P. warrenae[11],因為種名所紀念的H. D. Warren是位女性,但除了網路以外,這個修訂很少被使用[1]

古生物學 编辑

 
帕克氏龍化石,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帕克氏龍生存於馬蹄峽谷組,與以下恐龍生存在同一區域:鴨嘴龍科埃德蒙頓龍、有尖狀冠飾的櫛龍、有空冠飾的亞冠龍甲龍科包頭龍結節龍科埃德蒙頓甲龍角龍類蒙大拿角龍準角龍無鼻角龍厚鼻龍厚頭龍科劍角龍似鳥龍下目似鳥龍似鴕龍、以及眾多所知有限的小型獸腳亞目恐龍,包含傷齒龍科馳龍科、還有暴龍科艾伯塔龍懼龍[12]。這個地層組所發現的恐龍有時被稱為埃德蒙頓動物群,並與上下的地層組有所區別[13]。馬蹄峽谷組被解釋成明顯是海相環境,遭到西部內陸海道海侵;在白堊紀的大部分時間,西部內陸海道將北美洲分隔成兩半[13]。帕克氏龍可能佔據者小型植食性動物的生態位[1]

帕克氏龍是種稜齒龍類,是種小型、行動迅速的植食性恐龍。牠們具有長度適中的長頸部,頭部小,具有角質喙狀嘴,前肢短而粗壯,後肢長而強壯[1]。帕克氏龍的腳趾長,研究人員推測牠們適合在泥濘、河堤上行走,而強壯前肢適合挖掘洞穴[2]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Norman, David B.; Sues, Hans-Dieter; Witmer, Larry M.; and Coria, Rodolfo A. Basal Ornithopoda.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393–412. ISBN 0-520-24209-2. 
  2. ^ 2.0 2.1 2.2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277
  3. ^ 3.0 3.1 3.2 3.3 3.4 Parks, William A. Thescelosaurus warreni, a new species of orthopodous dinosaur from the Edmonton Formation of Alberta. University of Toronto Studies (Geological Series). 1926, 21: 1–42. 
  4. ^ Butler, Richard J.; and Galton, Peter M. The 'dermal armour' of the ornithopod dinosaur Hypsilophodon from the Wealden (Early Cretaceous: Barremian) of the Isle of Wight: a reappraisal. Cretaceous Research. 2008, 29 (4): 636–642. doi:10.1016/j.cretres.2008.02.002. 
  5. ^ 5.0 5.1 Galton, Peter M. Redescription of the skull and mandible of Parksosauru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with comments on the family Hypsilophodontidae (Ornithischia). Life Sciences Contribution, Royal Ontario Museum. 1973, 89: 1–21. 
  6. ^ Sues, Hans-Dieter; and Norman, David B. Hypsilophodontidae, Tenontosaurus, Dryosauridae.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1s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498–509. ISBN 0-520-06727-4. 
  7. ^ 7.0 7.1 Butler, Richard J.; Upchurch, Paul; and Norman, David B. The phylogeny of the ornithischian dinosaurs.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08, 6 (1): 1–40. doi:10.1017/S1477201907002271. 
  8. ^ Gilmore, Charles W. Osteology of Thescelosaurus, an orthopodus dinosaur from the Lance Formation of Wyoming. Proceedings of the U.S. National Museum. 1915, 49 (2127): 591–616. 
  9. ^ Sternberg, Charles M. Classification of Thescelosaurus, with a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Proceedings for 1936. 1937: 365. 
  10. ^ Sternberg, Charles M. Thescelosaurus edmontonensis, n. sp.,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Hypsilophodontidae.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40, 14 (5): 481–494. 
  11. ^ Olshevsky, G. A Revision of the Parainfraclass Archosauria Cope, 1869, Excluding the Advanced Crocodylia. Mesozoic Meanderings No. 2. San Diego: Publications Requiring Research. 1991: 268. 
  12. ^ Weishampel, David B.; Barrett, Paul M.; Coria, Rodolfo A.; Le Loueff, Jean; Xu Xing; Zhao Xijin; Sahni, Ashok; Gomani, Elizabeth M.P.; and Noto, Christopher N. Dinosaur distribution.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517-606. ISBN 0-520-24209-2. 
  13. ^ 13.0 13.1 Dodson, Peter. The Horned Dinosaurs: A Natural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14-15. ISBN 0-691-05900-4. 

外部連結 编辑

  • at Thescelosaurus!

帕克氏龍屬, 屬名, parksosaurus, 是新鳥臀類的一屬恐龍, 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的馬蹄峽谷組, 英语, horseshoe, canyon, formation, 年代為上白堊紀的馬斯垂克階, 帕克氏龍的化石包含一個關節相連的部份頭顱骨與部分骨骸, 顯示牠們為小型, 二足, 植食性恐龍, 帕克氏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 約7000萬年前, 是該時期北美洲地區的非鴨嘴龍科鳥腳類恐龍中, 較少被敘述的物種之一, 帕克氏龙属, 化石时期, 白堊紀晚期, preЄ, 瓦氏帕克氏龍的重建圖, 毛髮參考自同為新鳥. 帕克氏龍屬 屬名 Parksosaurus 是新鳥臀類的一屬恐龍 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的馬蹄峽谷組 英语 Horseshoe Canyon Formation 年代為上白堊紀的馬斯垂克階 帕克氏龍的化石包含一個關節相連的部份頭顱骨與部分骨骸 顯示牠們為小型 二足 植食性恐龍 帕克氏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 約7000萬年前 是該時期北美洲地區的非鴨嘴龍科鳥腳類恐龍中 較少被敘述的物種之一 帕克氏龙属 化石时期 白堊紀晚期 70 Ma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 瓦氏帕克氏龍的重建圖 毛髮參考自同為新鳥臀類的天宇龍和庫林達奔龍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蜥形纲 Sauropsida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科 奇异龙科 Thescelosauridae亚科 奇异龙亚科 Thescelosaurinae属 帕克氏龙属 Parksosaurus C M Sternberg 1937模式種瓦氏帕克氏龍Parksosaurus warreni Parks 1926 異名瓦氏奇異龍Thescelosaurus warreniParks 1926 目录 1 敘述 2 分類 3 發現與歷史 4 古生物學 5 參考資料 6 外部連結敘述 编辑 nbsp 帕克氏龍和其近親 奔山龍及奇異龍 與人類的體型比較圖帕克氏龍屬於新鳥臀類 是種小型 敏捷 二足 植食性恐龍 帕克氏龍擁有中等長度的頸部 小型頭部 喙狀嘴 短而強壯的前肢 以及長而強壯的後肢 1 目前很少對於帕克氏龍體型的詳細估計值 葛瑞格利 保羅 Gregory S Paul 在2010年估計帕克氏龍的身長約2 5公尺 體重約45公斤 2 帕克氏龍的命名者威廉 帕克斯 William Parks 發現瓦氏帕克氏龍的後肢長度 93公分 相當於漠視奇異龍的後肢長度 95 5公分 但牠們的脛骨比股骨還長 而漠視奇異龍則是脛骨比股骨還短 3 將帕克氏龍與較為著名的奇異龍相比較 可知帕克氏龍臀部高約1公尺 身長2到2 5公尺 但這兩種動物有些比例上的差異 3 這些差異可能會讓帕克氏龍較輕 而缺少的重量集中於大腿部位 如同奇異龍 帕克氏龍的胸側肋骨有薄的軟骨骨板 4 帕克氏龍的肩帶粗壯 2 上頜骨有至少18顆牙齒 下頜有約20顆牙齒 前上頜骨的牙齒數量則未知 5 分類 编辑自從最初被敘述以來 帕克氏龍一直都被認為屬於稜齒龍類 3 最近的研究對於原本的分類沒有太多意見 1 6 7 但諾曼等人在2004年的研究 將稜齒龍科建立為並系群 並發現帕克氏龍是奇異龍的姊妹分類單元 1 在2008年 Richard Butler等人發現帕克氏龍可能是南美洲加斯帕里尼龍的近親 7 如同奇異龍 帕克氏龍擁有相當結實的後肢 與延長的頭顱骨 而且頭顱骨並沒有其他稜齒龍類較呈拱形 1 然而 目前對於基礎鳥腳下目的種系發生學研究與資訊非常少 發現與歷史 编辑 nbsp 帕克氏龍的頭顱骨在1926年 古生物學家威廉 帕克斯 William Parks 敘述了瓦氏奇異龍的一個骨骸 編號ROM 804 該化石是從埃德蒙頓組的紅鹿河附近發現的 該化石包含一個部份頭顱骨 缺少喙狀嘴部份 左肩帶的大部分 包含蜥蜴常有的上肩胛骨 有些新鳥臀類被認為擁有軟骨形式的上肩胛骨 因為牠們肩胛骨的圓末端 8 缺乏手部的左手臂 肋骨 胸骨 損壞的左骨盆 右坐骨 除了一些腳趾骨的左腿 關節相連的背椎 薦椎與尾椎 以及許多骨化肌腱 可保護尾巴末端 3 這個化石以左側躺者 而右側大部分在掩埋前遭到破壞 此外 頭部與身體分離 頸部遺失 帕克斯根據腿部部分與漠視奇異龍的差異 而建立了新種瓦氏奇異龍 T warreni 瓦氏奇異龍的脛骨較股骨長 並擁有較長的腳趾 3 在1937年 查爾斯 斯騰伯格 Charles M Sternberg 在發現他所命名的埃德蒙頓奇異龍之後 重新審視沃氏奇異龍 並發現牠們足以建立個別的屬 因此建立了帕克氏龍 Parksosaurus 9 在1940年 斯騰伯格提出了一個更完整的比較研究 並發現這奇異龍與帕克氏龍的身體有許多的差異 牠將帕克氏龍與稜齒龍 橡樹龍共同歸類於稜齒龍亞科 而將奇異龍歸類於奇異龍亞科 10 帕克氏龍當時只吸引了小部分的注意 直到彼得 加爾冬 Peter Galton 在70年代重新審視稜齒龍類 加爾冬在1973年重新敘述帕克氏龍 並認為牠們與稜齒龍 化石龍 小化石龍 L minimus 屬於同一支系 5 自此之後 帕克氏龍開始有了明確的資訊 喬治 奧利舍夫斯基 George Olshevsky 在1992年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重新修訂瓦氏帕克氏龍為P warrenae 11 因為種名所紀念的H D Warren是位女性 但除了網路以外 這個修訂很少被使用 1 古生物學 编辑 nbsp 帕克氏龍化石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帕克氏龍生存於馬蹄峽谷組 與以下恐龍生存在同一區域 鴨嘴龍科的埃德蒙頓龍 有尖狀冠飾的櫛龍 有空冠飾的亞冠龍 甲龍科的包頭龍 結節龍科的埃德蒙頓甲龍 角龍類的蒙大拿角龍 準角龍 無鼻角龍 厚鼻龍 厚頭龍科的劍角龍 似鳥龍下目的似鳥龍與似鴕龍 以及眾多所知有限的小型獸腳亞目恐龍 包含傷齒龍科與馳龍科 還有暴龍科的艾伯塔龍 懼龍 12 這個地層組所發現的恐龍有時被稱為埃德蒙頓動物群 並與上下的地層組有所區別 13 馬蹄峽谷組被解釋成明顯是海相環境 遭到西部內陸海道海侵 在白堊紀的大部分時間 西部內陸海道將北美洲分隔成兩半 13 帕克氏龍可能佔據者小型植食性動物的生態位 1 帕克氏龍是種稜齒龍類 是種小型 行動迅速的植食性恐龍 牠們具有長度適中的長頸部 頭部小 具有角質喙狀嘴 前肢短而粗壯 後肢長而強壯 1 帕克氏龍的腳趾長 研究人員推測牠們適合在泥濘 河堤上行走 而強壯前肢適合挖掘洞穴 2 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Norman David B Sues Hans Dieter Witmer Larry M and Coria Rodolfo A Basal Ornithopoda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olska Halsz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393 412 ISBN 0 520 24209 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2 0 2 1 2 2 Paul G 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277 3 0 3 1 3 2 3 3 3 4 Parks William A Thescelosaurus warreni a new species of orthopodous dinosaur from the Edmonton Formation of Alberta University of Toronto Studies Geological Series 1926 21 1 42 Butler Richard J and Galton Peter M The dermal armour of the ornithopod dinosaur Hypsilophodon from the Wealden Early Cretaceous Barremian of the Isle of Wight a reappraisal Cretaceous Research 2008 29 4 636 642 doi 10 1016 j cretres 2008 02 00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5 0 5 1 Galton Peter M Redescription of the skull and mandible of Parksosauru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with comments on the family Hypsilophodontidae Ornithischia Life Sciences Contribution Royal Ontario Museum 1973 89 1 21 Sues Hans Dieter and Norman David B Hypsilophodontidae Tenontosaurus Dryosauridae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olska Halsz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1s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498 509 ISBN 0 520 06727 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7 0 7 1 Butler Richard J Upchurch Paul and Norman David B The phylogeny of the ornithischian dinosaurs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08 6 1 1 40 doi 10 1017 S1477201907002271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Gilmore Charles W Osteology of Thescelosaurus an orthopodus dinosaur from the Lance Formation of Wyoming Proceedings of the U S National Museum 1915 49 2127 591 616 Sternberg Charles M Classification of Thescelosaurus with a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Proceedings for 1936 1937 365 Sternberg Charles M Thescelosaurus edmontonensis n sp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Hypsilophodontidae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40 14 5 481 494 Olshevsky G A Revision of the Parainfraclass Archosauria Cope 1869 Excluding the Advanced Crocodylia Mesozoic Meanderings No 2 San Diego Publications Requiring Research 1991 268 Weishampel David B Barrett Paul M Coria Rodolfo A Le Loueff Jean Xu Xing Zhao Xijin Sahni Ashok Gomani Elizabeth M P and Noto Christopher N Dinosaur distribution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olska Halsz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517 606 ISBN 0 520 24209 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13 0 13 1 Dodson Peter The Horned Dinosaurs A Natural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14 15 ISBN 0 691 05900 4 外部連結 编辑Ornithopoda at Thescelosaurus A skeletal cast on display in Dallas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帕克氏龍屬 amp oldid 7583498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