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原质

原質梵語प्रकृतिprakṛti巴利語pakati),古印度哲學術語,最早起源於數論派二元論哲學[1],被認為是獨立於神我的另一實體,開展萬物,有萬物本源的意思。

佛教也採用了這個術語,但含義不同,認為其含義為事物的之本質,譯為本性,並將它視為是自性的同義詞。

概論

薄伽梵歌》中,以原質(prakṛti)和原人為推動世界的第一因、最初因[2]。在印度教中,吠檀多主義佔主導地位,本性(prakṛti)被認為是宇宙存在與運作的智慧本質。

各宗派說法

在數論派与瑜伽哲学文献中,它与原人(精神、意识)形成对比,原質指的是“物质世界:自然、物质,身心特征:体质、情绪、性情”。克努特·雅各布森書面挪威語Knut A. Jacobsen认为,在數論派的二元論中,原人是纯粹意识的根源,而原質是物质的根源,原人是每一个有生命存在的有意识的见证,而原質是显化的世界。

在印度宇宙学中,原質作为阴性存在,是至高梵人格化的意志与能量,而在莎克蒂教中,女神的存在既是梵又是原质。

在数论瑜伽文献中,原質是宇宙之中进化与改变的机能。它在《博伽梵歌》中被描述为“原初动力”。[3]它是宇宙的本质成分,是所有造物活动的基础。[4]

原質与印度教文献中的摩耶概念密切相关。[5]

在耆那教中,原質被用在业力理论中,被认为是一种“覆盖灵魂(jiva)并阻止灵魂解放的物质形式”。[6]

根据數論派和博伽梵歌,原質有三特质,称为Rajas(创造)、Sattva(维持)和tamas(毁灭)。

  • Sattva包含善性、光明、和谐的性质[7]
  • Rajas与能量、活动、激情的概念有关。取决于使用方式,它既可以支持也可以阻碍灵魂的进化。[8]
  • Tamas与惰性、黑暗、迟钝有关。处于惰性、黑暗中的灵魂更难以得到解放。[9]

數論派

數論派立二十五諦,以本性作為第一諦,稱為自性諦[10]。又稱原質、冥性、冥諦、冥態(梵tamas)、勝因(梵pradhāna)、勝性[11]。本性為神我所受用[12],能生中間二十三諦(覺、我慢、五知根、心根、五作根、五唯、五大)[13],為世間一切變化的根本原因,也是一切現象生成的原因[14]

自在黑《數論頌》第二十一頌記載[15]

佛教

本性在佛教中的起源甚早,在《阿含經》中就有使用。在部派佛教阿毘達摩論藏中,它與自性(svabhāva)通常被認為是同義字,在一般語句中可以互換使用。但是在談到心性本淨、自性清淨心時,只會使用本性(prakṛti)清淨。《大毘婆沙論》將《小空經》所說行空解釋為本性空[17],並列入十空。

大乘佛教稱諸法本性為如[18]真如[19],對於如來藏學派,即是如來藏佛性

註釋

  1. ^ 姚衛群《佛教的“如來藏 ”思想與婆羅門教的“我”》:「婆羅門教哲學中的數論派和瑜伽派是聯繫緊密的兩個派别。它們關於“我”的觀念基本是一致的。在一般的數論派與瑜伽派的典籍中(尤其是在中國古代翻譯的數論派典籍或漢譯佛典對數論派的敘述中),所謂“我”與一般的奧義書及其他婆羅門教派別說的“我”(Ātman)並不相同。數論派与瑜伽派中說的“我”更為流行的漢譯術語是“神我”(Puruṣa),它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精神性實體。這一實體與數論及瑜伽派中論述的另一實體“自性”(Prakṛti)並列存在,對自性轉化出世間事物起某種作用(參見自在黑的《數論頌》21及喬荼波陀相應的註)。 」
  2. ^ 黃寶生譯《薄伽梵歌》:「你要知道原質和原人,兩者都沒有起始,你要知道變化和性質,他們都產生於原質。效果、手段和行動者,原質被說成是原因;痛苦和快樂的感受者,原人被說成是原因。原人居於原質中,感受原質產生的性質,面對性質的執著,是善生和惡生的原因。」
    徐梵澄譯《薄伽梵歌》:「當知自性與神我兮,二皆無始;又當知轉變與功能,皆由自性而起。自性謂之因,是生因果因;神我謂之因,是受苦樂因。神我寓乎自性,享受功能由自性生;而執滯於功能,乃生自善、非善胎之因。」
  3. ^ Charles Johnston. The Bhagavad Gita: Songs of the Master. : 159 footnote 36. 
  4. ^ Maharishi Mahesh Yogi on the Bhagavad-Gita, a New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Chapter 1-6. Penguin Books, 1969, p. 220
  5. ^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rAorcEA7j4QC&pg=PA40&dq=Prakriti++maia&lr=&ei=vdbwSY_oNor0ygTsq_ieC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receptos de Perfección, Discípulos de Ramakrishna, p 40.
  6. ^ Knut A. Jacobsen. Prakr̥ti in Samkhya-yoga: Material Principle, Religious Experience, Ethical Implications. Peter Lang. 1999: 151–162 [2021-04-24]. ISBN 978-0-8204-3465-0. (原始内容于2021-04-24). 
  7. ^ Eknath Easwaran. The Bhagavad Gita. Nilgiri Press. 2007: 221– [2021-04-24]. ISBN 978-1-58638-023-6. (原始内容于2021-04-24). 
  8. ^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a-Oh_-rK5SQC&pg=PA221&dq=prakriti&lr=&ei=v3_zSdPwI4W-NsqwscEJ&hl=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Bhagavad Gita, Eknath Easwaran, P.221., 2007.
  9. ^ The Concise Yoga Vāsiṣṭha, Swami Venkatesananda, 1984, p.94
  10. ^ 巫白慧譯解喬荼波陀《聖教論》:「按數論哲學,第一範疇“自性”有二解。一解是,自性是“原始物質”,是宇宙的始基——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產生、存在、變化、消亡的根本原因。另一解是,自性具有“非變異”一面和“變異”一面。前者為“神我”,後者為“自性”。自性有三特徵:喜(純真)、憂(衝動)、闇(癡呆)。自性因神我的出現打擾了自身中三特徵的平衡作用——後二特徵壓倒第一特徵,使自性向神我靠攏,二者因而邏輯地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神奇的創造力,創造出精神世界(覺、我慢、五知根、心根、五作根)和物質世界(五唯、五大)。一旦自性的三特徵的作用恢復平衡,這一系列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又自動地復歸於自性。」
  11. ^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勝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勝性,用增勝故。」
  12. ^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彼論云:略為三者:謂變易、自性、我知。……我知者,神我也。……外人問曰:此我知者,作受者耶?答:是受者,三德作故。問:既非作者,用我何為?答曰:為領義故,義之言境,證於境也,我是知者,餘不能知。又從冥性既轉變已,我受用故。」
  13. ^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彼論云:略為三者:謂變易、自性、我知。變易者,謂中間二十三諦,自性所作,名為變易。」
  14. ^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問:自性云何能與諸法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諸諦。
    • 三德者:梵云薩埵,此云有情,亦言勇健,今取勇義;梵云剌闍,此名為微,牛毛塵等,皆名剌闍,亦名塵坌,今取塵義;梵云答摩,此名為闇,鈍闇之闇。三德應名:勇、塵、闇也;
    • 若傍義翻,舊名:染、麁、黑,今云:黃、赤、黑;舊名:喜、憂、闇,今名:貪、嗔、癡;舊名:樂、苦、癡,今言:樂、苦、捨。……
    次第生者:自性本有,無為常住,唯能生他,非從他生。由我起思,受用境界,從自性先生大,大者,增長之義,自性相增故,名為大,或名覺,亦名想、名遍滿、名智、名惠。從大生我執,我執者,自性起用,觀察於我,知我須境,故名我執,初亦名轉異,亦名脂膩。」
  15. ^ 姚衛群編譯《古印度六派哲學經典》,商務印書館,ISBN 7-100-03480-9 / B·524。
  16. ^ 真諦譯《金七十論》:「外曰:自性與人,何因得和合?以偈答曰:『我求見三德,自性為獨存,如跛盲人合,由義生世間。』
    • 我求見三德者,我有如此意,我今當見三德自性故,我與自性合。自性為獨存者,是因苦人,唯有能知見。今當為彼令得獨存,以是義故,自性與我和合。譬如國王與人和合,我應使是人,是人亦與王和合,王應施我生活故,是王、人和合。由義故得成,我、自性和合,義亦如是,我為見故,自性為獨存故。
    • 如跛盲人合者,此中有譬:昔有商侶往優禪尼,為劫所破,各分散走,有一生盲及一生跛,眾人棄擇,盲人漫走,跛者坐看。跛者問言:汝是何人?盲者答言:我是生盲,不識道故,所以漫走。汝復何人?跛者答言:我生跛人,唯能見道,不能走行故,汝今當安我肩上,我能導路,汝負我行。如是二人以共和合,遂至所在。此之和合,由義得成就,至所在,各各相離。如是我者,見自性時,即得解脫。是自性者,亦令我獨存,各相捨離。
    • 由義生世間者,由人為見他,自性為獨存故,因此二義故,得和合。是和合者,能生世間,譬如男女,由兩和合故,得生子。如是,我與自性合,能生於大等。」
  17. ^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一時,佛住室羅筏城東鹿母精舍,尊者阿難,來詣佛所,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憶一時佛住釋種迷主盧園,親從世尊聞如是義,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乃至廣說,我於是義,善受持不?世尊告曰:汝善受持,如說無異。』……時諸苾芻,聞世尊說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便疑此是佛不共定,佛知其意,告阿難言:『若有苾芻,亦欲多住此空定者,當除城邑想,及有情想,起阿練若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世尊於是,復告阿難:『若餘苾芻,亦欲多住此空定者,當除有情想,及阿練若想,起於地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如是有餘苾芻,應除阿練若想,及地想,起空無邊處想。乃至有餘苾芻,應除識無邊處想,及無所有處想,起非想非非想處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若復能除無所有處想,及非想非非想處想,乃能究竟多住空想。』……佛告阿難:『如是趣入無上空定,能速盡諸漏,證得無漏無加行解脫。』」
    「問:佛言我多住空三摩地者,多住何空?……評曰:應作是說,住本性空,觀法本性,空、無我故,雖見變壞,而不憂惱。」
  18. ^ 龍樹大智度論》:「諸佛賢聖種種方便說法,破無明等諸煩惱,令眾生還得實性,如本不異,是名為「如」。」
  19. ^ 玄奘成唯識論》:「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

原质, 原質, 梵語, रक, prakṛti, 巴利語, pakati, 古印度哲學術語, 最早起源於數論派的二元論哲學, 被認為是獨立於神我的另一實體, 開展萬物, 有萬物本源的意思, 佛教也採用了這個術語, 但含義不同, 認為其含義為事物的之本質, 譯為本性, 並將它視為是自性的同義詞, 目录, 概論, 各宗派說法, 數論派, 佛教, 註釋概論, 编辑, 薄伽梵歌, 以原質, prakṛti, 和原人為推動世界的第一因, 最初因, 在印度教中, 吠檀多主義佔主導地位, 本性, prakṛti, 被認為是宇宙存. 原質 梵語 प रक त prakṛti 巴利語 pakati 古印度哲學術語 最早起源於數論派的二元論哲學 1 被認為是獨立於神我的另一實體 開展萬物 有萬物本源的意思 佛教也採用了這個術語 但含義不同 認為其含義為事物的之本質 譯為本性 並將它視為是自性的同義詞 目录 1 概論 2 各宗派說法 2 1 數論派 2 2 佛教 3 註釋概論 编辑 薄伽梵歌 中 以原質 prakṛti 和原人為推動世界的第一因 最初因 2 在印度教中 吠檀多主義佔主導地位 本性 prakṛti 被認為是宇宙存在與運作的智慧本質 各宗派說法 编辑在數論派与瑜伽哲学文献中 它与原人 精神 意识 形成对比 原質指的是 物质世界 自然 物质 身心特征 体质 情绪 性情 克努特 雅各布森 書面挪威語 Knut A Jacobsen 认为 在數論派的二元論中 原人是纯粹意识的根源 而原質是物质的根源 原人是每一个有生命存在的有意识的见证 而原質是显化的世界 在印度宇宙学中 原質作为阴性存在 是至高梵人格化的意志与能量 而在莎克蒂教中 女神的存在既是梵又是原质 在数论瑜伽文献中 原質是宇宙之中进化与改变的机能 它在 博伽梵歌 中被描述为 原初动力 3 它是宇宙的本质成分 是所有造物活动的基础 4 原質与印度教文献中的摩耶概念密切相关 5 在耆那教中 原質被用在业力理论中 被认为是一种 覆盖灵魂 jiva 并阻止灵魂解放的物质形式 6 根据數論派和博伽梵歌 原質有三特质 称为Rajas 创造 Sattva 维持 和tamas 毁灭 Sattva包含善性 光明 和谐的性质 7 Rajas与能量 活动 激情的概念有关 取决于使用方式 它既可以支持也可以阻碍灵魂的进化 8 Tamas与惰性 黑暗 迟钝有关 处于惰性 黑暗中的灵魂更难以得到解放 9 數論派 编辑 數論派立二十五諦 以本性作為第一諦 稱為自性諦 10 又稱原質 冥性 冥諦 冥態 梵tamas 勝因 梵pradhana 勝性 11 本性為神我所受用 12 能生中間二十三諦 覺 我慢 五知根 心根 五作根 五唯 五大 13 為世間一切變化的根本原因 也是一切現象生成的原因 14 自在黑 數論頌 第二十一頌記載 15 神我 與自性結合 是為了注視 自性 自性 與神我結合 是為了 神我 獨存 二者的結合就如同跛者與盲者 的結合 一樣 世界的 創造由此產生 16 佛教 编辑 主条目 本性 佛教 本性在佛教中的起源甚早 在 阿含經 中就有使用 在部派佛教的阿毘達摩論藏中 它與自性 svabhava 通常被認為是同義字 在一般語句中可以互換使用 但是在談到心性本淨 自性清淨心時 只會使用本性 prakṛti 清淨 大毘婆沙論 將 小空經 所說行空解釋為本性空 17 並列入十空 大乘佛教稱諸法本性為如 18 或真如 19 對於如來藏學派 即是如來藏或佛性 註釋 编辑 姚衛群 佛教的 如來藏 思想與婆羅門教的 我 婆羅門教哲學中的數論派和瑜伽派是聯繫緊密的兩個派别 它們關於 我 的觀念基本是一致的 在一般的數論派與瑜伽派的典籍中 尤其是在中國古代翻譯的數論派典籍或漢譯佛典對數論派的敘述中 所謂 我 與一般的奧義書及其他婆羅門教派別說的 我 Atman 並不相同 數論派与瑜伽派中說的 我 更為流行的漢譯術語是 神我 Puruṣa 它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精神性實體 這一實體與數論及瑜伽派中論述的另一實體 自性 Prakṛti 並列存在 對自性轉化出世間事物起某種作用 參見自在黑的 數論頌 21及喬荼波陀相應的註 黃寶生譯 薄伽梵歌 你要知道原質和原人 兩者都沒有起始 你要知道變化和性質 他們都產生於原質 效果 手段和行動者 原質被說成是原因 痛苦和快樂的感受者 原人被說成是原因 原人居於原質中 感受原質產生的性質 面對性質的執著 是善生和惡生的原因 徐梵澄譯 薄伽梵歌 當知自性與神我兮 二皆無始 又當知轉變與功能 皆由自性而起 自性謂之因 是生因果因 神我謂之因 是受苦樂因 神我寓乎自性 享受功能由自性生 而執滯於功能 乃生自善 非善胎之因 Charles Johnston The Bhagavad Gita Songs of the Master 159 footnote 36 Maharishi Mahesh Yogi on the Bhagavad Gita a New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Chapter 1 6 Penguin Books 1969 p 220 https books google com books id rAorcEA7j4QC amp pg PA40 amp dq Prakriti maia amp lr amp ei vdbwSY oNor0ygTsq ieCw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receptos de Perfeccion Discipulos de Ramakrishna p 40 Knut A Jacobsen Prakr ti in Samkhya yoga Material Principle Religious Experience Ethical Implications Peter Lang 1999 151 162 2021 04 24 ISBN 978 0 8204 3465 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24 Eknath Easwaran The Bhagavad Gita Nilgiri Press 2007 221 2021 04 24 ISBN 978 1 58638 023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24 https books google com books id a Oh rK5SQC amp pg PA221 amp dq prakriti amp lr amp ei v3 zSdPwI4W NsqwscEJ amp hl E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Bhagavad Gita Eknath Easwaran P 221 2007 The Concise Yoga Vasiṣṭha Swami Venkatesananda 1984 p 94 巫白慧譯解喬荼波陀 聖教論 按數論哲學 第一範疇 自性 有二解 一解是 自性是 原始物質 是宇宙的始基 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產生 存在 變化 消亡的根本原因 另一解是 自性具有 非變異 一面和 變異 一面 前者為 神我 後者為 自性 自性有三特徵 喜 純真 憂 衝動 闇 癡呆 自性因神我的出現打擾了自身中三特徵的平衡作用 後二特徵壓倒第一特徵 使自性向神我靠攏 二者因而邏輯地結合起來 形成一種神奇的創造力 創造出精神世界 覺 我慢 五知根 心根 五作根 和物質世界 五唯 五大 一旦自性的三特徵的作用恢復平衡 這一系列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又自動地復歸於自性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自性者 冥性也 今名自性 古名冥性 今亦名勝性 未生大等 但住自分 名為自性 若生大等 便名勝性 用增勝故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彼論云 略為三者 謂變易 自性 我知 我知者 神我也 外人問曰 此我知者 作受者耶 答 是受者 三德作故 問 既非作者 用我何為 答曰 為領義故 義之言境 證於境也 我是知者 餘不能知 又從冥性既轉變已 我受用故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彼論云 略為三者 謂變易 自性 我知 變易者 謂中間二十三諦 自性所作 名為變易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問 自性云何能與諸法為生因也 答 三德合故 能生諸諦 三德者 梵云薩埵 此云有情 亦言勇健 今取勇義 梵云剌闍 此名為微 牛毛塵等 皆名剌闍 亦名塵坌 今取塵義 梵云答摩 此名為闇 鈍闇之闇 三德應名 勇 塵 闇也 若傍義翻 舊名 染 麁 黑 今云 黃 赤 黑 舊名 喜 憂 闇 今名 貪 嗔 癡 舊名 樂 苦 癡 今言 樂 苦 捨 次第生者 自性本有 無為常住 唯能生他 非從他生 由我起思 受用境界 從自性先生大 大者 增長之義 自性相增故 名為大 或名覺 亦名想 名遍滿 名智 名惠 從大生我執 我執者 自性起用 觀察於我 知我須境 故名我執 初亦名轉異 亦名脂膩 姚衛群編譯 古印度六派哲學經典 商務印書館 ISBN 7 100 03480 9 B 524 真諦譯 金七十論 外曰 自性與人 何因得和合 以偈答曰 我求見三德 自性為獨存 如跛盲人合 由義生世間 我求見三德者 我有如此意 我今當見三德自性故 我與自性合 自性為獨存者 是因苦人 唯有能知見 今當為彼令得獨存 以是義故 自性與我和合 譬如國王與人和合 我應使是人 是人亦與王和合 王應施我生活故 是王 人和合 由義故得成 我 自性和合 義亦如是 我為見故 自性為他獨存故 如跛盲人合者 此中有譬 昔有商侶往優禪尼 為劫所破 各分散走 有一生盲及一生跛 眾人棄擇 盲人漫走 跛者坐看 跛者問言 汝是何人 盲者答言 我是生盲 不識道故 所以漫走 汝復何人 跛者答言 我生跛人 唯能見道 不能走行故 汝今當安我肩上 我能導路 汝負我行 如是二人以共和合 遂至所在 此之和合 由義得成就 至所在 各各相離 如是我者 見自性時 即得解脫 是自性者 亦令我獨存 各相捨離 由義生世間者 由人為見他 自性為獨存故 因此二義故 得和合 是和合者 能生世間 譬如男女 由兩和合故 得生子 如是 我與自性合 能生於大等 大毘婆沙論 如契經說 一時 佛住室羅筏城東鹿母精舍 尊者阿難 來詣佛所 頂禮雙足 而白佛言 我憶一時佛住釋種迷主盧園 親從世尊聞如是義 由我多住空三摩地 乃至廣說 我於是義 善受持不 世尊告曰 汝善受持 如說無異 時諸苾芻 聞世尊說由我多住空三摩地 便疑此是佛不共定 佛知其意 告阿難言 若有苾芻 亦欲多住此空定者 當除城邑想 及有情想 起阿練若想 若能如是 與我無異 世尊於是 復告阿難 若餘苾芻 亦欲多住此空定者 當除有情想 及阿練若想 起於地想 若能如是 與我無異 如是有餘苾芻 應除阿練若想 及地想 起空無邊處想 乃至有餘苾芻 應除識無邊處想 及無所有處想 起非想非非想處想 若能如是 與我無異 若復能除無所有處想 及非想非非想處想 乃能究竟多住空想 佛告阿難 如是趣入無上空定 能速盡諸漏 證得無漏無加行解脫 問 佛言我多住空三摩地者 多住何空 評曰 應作是說 住本性空 觀法本性 空 無我故 雖見變壞 而不憂惱 龍樹 大智度論 諸佛賢聖種種方便說法 破無明等諸煩惱 令眾生還得實性 如本不異 是名為 如 玄奘 成唯識論 真 謂真實 顯非虛妄 如 謂如常 表無變易 謂此真實 于一切位 常如其性 故曰真如 即是湛然不虛妄義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原质 amp oldid 6721027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