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艋舺

艋舺巴賽語:Bangka;台羅Báng-kah[1]),又稱文甲,屬大加蚋堡,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之一,位於今日臺灣臺北市萬華區北部。17世紀荷蘭的古地圖中,艋舺位置標示為Handelsplaasts,就是交易場所的意思,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2]

艋舺
表記
漢字 艋舺
白話字 Báng-kah
臺羅拼音Báng-kah
別稱
漢字 文甲
白話字 Bûn-kah
臺羅拼音Bûn-kah

艋舺被視為臺北市的發源地之一,亦為當時台湾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環河南路口。平埔族驱船与漢人交易,因稱船为Bangka,而被台灣話转称此地为“艋舺”。臺灣日治時期,因臺灣話發音的「艋舺」,與佛典中日語發音的「万華萬華まんかまんくわ Manka ? [註 1]」相似,「艋舺」因此被當時日本政府易字為「萬華」,今日臺語猶稱其「艋舺」,但在地人口中的「艋舺」通常是指三水街以北的傳統區域(舊龍山區),而非全「萬華區」。

沿革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閩南泉州三邑泉安南安惠安人士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台北,於此地搭建茅草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人稱“蕃薯市”,當時平埔族原住民則多以獨木舟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獵產品等物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Vanka / Banka」,故附近漢人以台語譯音,稱此地為「艋舺」(Bangkah)。移民建有艋舺福德宮

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經盛極一時,於清代,與臺南府城彰化鹿港並列為臺灣三大城鎮,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清代移民於艋舺的有幾大泉州裔閩南人族群,一是三邑人,二則安溪人,三為同安人,這三個群體各自為政,三邑人建立了艋舺青山宮等廟宇以凝聚團結,但是以祭祀觀音菩薩艋舺龍山寺為行政中心;安溪人則建立主祀清水祖師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為信仰核心,同安人則在八甲庄(今日老松國小附近)祭祀民宅中的霞海城隍神龕

清文宗咸豐3年(1853年),三邑人以艋舺龍山寺為基地,發動「頂下郊拚攻擊,當時三邑人為了越過沼澤,設局燒毀了安溪人信仰中心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並利用夜間突襲同安移民。迫使奉祀霞海城隍的同安移民遷居到同安人聚集的大稻埕一帶,並建造了大稻埕霞海城隍廟來祭祀當年救出的城隍爺神像。

1860年代以後,艋舺港口因河沙淤積,功能逐漸被同安人群聚的大稻埕取代。

1922年臺北市推行町名改正,市區大字撤除改設。當時艋舺被劃為濱町築地町壽町末廣町西門町新起町若竹町老松町八甲町新富町(部分為下崁)、龍山寺町有明町入船町元園町[3]

戰後艋舺分屬臺北市龍山區城中區,1990年行政區重劃後改隸萬華區至今。

地理位置

臺灣堡圖中,地籍上艋舺街庄大字的範圍北至忠孝西路,東至中華路一段(臺北城西城牆),西至淡水河環河南路二段,南至三水街,大致上包含今日萬華區福星、萬壽、西門、新起、菜園、仁德等里全境,福音、富民、青山、富福等里三水街以北範圍。

現代人有時將三水街以南至縱貫鐵路(地下化後變成艋舺大道)之間也當作艋舺的一部份,但是三水街以南至特三號排水溝(加蓋後變成今西藏路)屬於「下崁」地區。該區域內有戰後才被命名為艋舺的艋舺公園(大部分位於下崁)、艋舺服飾商圈

此外,忠孝西路以南至成都路的西門町北側區域(原艋舺窪地),傳統上亦屬艋舺的一部份,但戰後被析出劃入城中區,直到1990年後才回歸艋舺。

文化資產

出身人物

參見

腳註

註釋

  1. ^ 引自:鐵道省. . 國立國會圖書館. 1937年12月: 頁518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7) (日语). ;英譯引自美軍臺北-松山地圖(Taihoku-Matsuyama):File:City Plans Taihoku-Matsuyama.jpg

參考資料

  1.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2. ^ 翁佳音、曹銘宗,《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貓頭鷹出版,2016年
  3. ^ 《臺北市沿革 1901-2010》,地圖會說話. [2019-07-26]. (原始内容于2019-05-03). 

艋舺, 此条目的主題是台北市的傳統地域, 关于同名台灣電影, 請見, 電影, 巴賽語, bangka, 台羅, báng, 又稱文甲, 屬大加蚋堡, 清末與臺北城, 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之一, 位於今日臺灣臺北市萬華區北部, 17世紀荷蘭的古地圖中, 位置標示為handelsplaasts, 就是交易場所的意思, 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 剝皮寮永興亭, 表記漢字白話字báng, kah臺羅拼音báng, kah別稱漢字文甲白話字bûn, kah臺羅拼音bûn, kah被視為臺北市的發源地之一, 亦為當時台湾原住民商. 此条目的主題是台北市的傳統地域 关于同名台灣電影 請見 艋舺 電影 艋舺 巴賽語 Bangka 台羅 Bang kah 1 又稱文甲 屬大加蚋堡 清末與臺北城 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之一 位於今日臺灣臺北市萬華區北部 17世紀荷蘭的古地圖中 艋舺位置標示為Handelsplaasts 就是交易場所的意思 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 2 艋舺剝皮寮永興亭 表記漢字艋舺白話字Bang kah臺羅拼音Bang kah別稱漢字文甲白話字Bun kah臺羅拼音Bun kah艋舺被視為臺北市的發源地之一 亦為當時台湾原住民商聚之地 其最古老市街在 紗帽廚社 的故址 大溪口 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 平埔族驱船与漢人交易 因稱船为Bangka 而被台灣話转称此地为 艋舺 臺灣日治時期 因臺灣話發音的 艋舺 與佛典中日語發音的 万華 萬華 まんか まんくわ Manka 註 1 相似 艋舺 因此被當時日本政府易字為 萬華 今日臺語猶稱其 艋舺 但在地人口中的 艋舺 通常是指三水街以北的傳統區域 舊龍山區 而非全 萬華區 目录 1 沿革 2 地理位置 3 文化資產 4 出身人物 5 參見 6 腳註 6 1 註釋 6 2 參考資料沿革 编辑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位於康定路旁的街屋 西園路旁的萬華林宅 清世宗雍正元年 1723年 閩南泉州三邑之泉安 南安 惠安人士渡過黑水溝 來到台灣台北 於此地搭建茅草屋數棟 販賣蕃薯為生 而漸成小村落 人稱 蕃薯市 當時平埔族原住民則多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 獵產品等物與漢人交易 平埔族人稱 獨木舟 為 Vanka Banka 故附近漢人以台語譯音 稱此地為 艋舺 Bangkah 移民建有艋舺福德宮 艋舺因港商之利 曾經盛極一時 於清代 與臺南府城 彰化鹿港並列為臺灣三大城鎮 有 一府二鹿三艋舺 之稱 清代移民於艋舺的有幾大泉州裔閩南人族群 一是三邑人 二則安溪人 三為同安人 這三個群體各自為政 三邑人建立了艋舺青山宮等廟宇以凝聚團結 但是以祭祀觀音菩薩的艋舺龍山寺為行政中心 安溪人則建立主祀清水祖師的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為信仰核心 同安人則在八甲庄 今日老松國小附近 祭祀民宅中的霞海城隍神龕 清文宗咸豐3年 1853年 三邑人以艋舺龍山寺為基地 發動 頂下郊拚 攻擊 當時三邑人為了越過沼澤 設局燒毀了安溪人信仰中心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並利用夜間突襲同安移民 迫使奉祀霞海城隍的同安移民遷居到同安人聚集的大稻埕一帶 並建造了大稻埕霞海城隍廟來祭祀當年救出的城隍爺神像 1860年代以後 艋舺港口因河沙淤積 功能逐漸被同安人群聚的大稻埕取代 1922年臺北市推行町名改正 市區大字撤除改設町 當時艋舺被劃為濱町 築地町 壽町 末廣町 西門町 新起町 若竹町 老松町 八甲町 新富町 部分為下崁 龍山寺町 有明町 入船町 元園町 3 戰後艋舺分屬臺北市龍山區 城中區 1990年行政區重劃後改隸萬華區至今 地理位置 编辑臺灣堡圖中 地籍上艋舺街庄 大字的範圍北至忠孝西路 東至中華路一段 臺北城西城牆 西至淡水河 環河南路二段 南至三水街 大致上包含今日萬華區福星 萬壽 西門 新起 菜園 仁德等里全境 福音 富民 青山 富福等里三水街以北範圍 現代人有時將三水街以南至縱貫鐵路 地下化後變成艋舺大道 之間也當作艋舺的一部份 但是三水街以南至特三號排水溝 加蓋後變成今西藏路 屬於 下崁 地區 該區域內有戰後才被命名為艋舺的艋舺公園 大部分位於下崁 艋舺服飾商圈 此外 忠孝西路以南至成都路的西門町北側區域 原艋舺窪地 傳統上亦屬艋舺的一部份 但戰後被析出劃入城中區 直到1990年後才回歸艋舺 文化資產 编辑艋舺龍山寺 國定古蹟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城區部文教大樓 市定古蹟 朝北醫院 市定古蹟 艋舺助順將軍廟 晉德宮 市定古蹟 西本願寺 鐘樓 樹心會館 市定古蹟 慈雲寺 市定古蹟 老松國小 市定古蹟 艋舺謝宅 市定古蹟 西門紅樓 市定古蹟 艋舺地藏庵 市定古蹟 學海書院 今高氏宗祠 市定古蹟 艋舺青山宮 市定古蹟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市定古蹟 出身人物 编辑黃土水 徐慶鐘 王詩琅 廖漢臣 紀露霞 方季韋參見 编辑台北歷史 貴陽街 華西街腳註 编辑註釋 编辑 引自 鐵道省 鐵道停車場一覽 昭和12年10月1日現在 國立國會圖書館 1937年12月 頁518 2021 11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07 日语 英譯引自美軍臺北 松山地圖 Taihoku Matsuyama File City Plans Taihoku Matsuyama jpg 參考資料 编辑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翁佳音 曹銘宗 大灣大員福爾摩沙 從葡萄牙航海日誌 荷西地圖 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 貓頭鷹出版 2016年 臺北市沿革 1901 2010 地圖會說話 2019 07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3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艋舺 amp oldid 7561060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