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無 (佛教)

梵語अभावabhāva),又被譯為非有無有無有物無有生無法無物無相無性無體等,佛教術語,為(bhāva)的反義詞,意為不存在,消失,無有,死亡等。這個術語源自於古印度哲學,在古印度學派中,如勝論派等,也使用這個名詞來進行哲學討論,延續到印度教中,無仍然是個重要觀念。

在佛教中,以緣起觀念來進行對有與無的討論,釋迦牟尼主張應遠離有、無二邊,行於中道,成為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

詞源 编辑

無(梵語अभावabhāva),其字根來自梵語भावbhāva),加上否定詞頭(a-)之後,形成反義詞。有(bhāva),源自於梵文動詞भू(bhū),意思為「成為」、「變成」,根源於原始印歐語系詞詞根*bʰuH-存有(英語:Being)也是來自相同詞根。作為有的反義,無(abhāva)的字面意思為非存在,不成為。

在梵文中,有另一個名詞अस्तिasti),也被譯為。其反義字नास्ति(nāsti),同樣也被漢譯為無[1]

概論 编辑

(bhāva)可以被用來指有情眾生存在的狀態,生命持續的狀態,而無(梵語abhāva)可以被用來指死亡,生命消失.不再持續。抽象的來說,無(梵語abhāva)可以用來指某個,因為喪失了其成為有的性質,也就是喪失其自性之後,不再能夠維持其存在的狀態[2]

佛教以緣起來觀察、分別,了解世間法的本性為無實,無堅固[3]十二緣起的有,是依緣起而有,其無,也是依緣滅而無[4][5]。釋迦牟尼主張,如實正觀世間集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不生世間有見,遠離二邊[6]

註釋 编辑

  1. ^ 鳩摩羅什譯《中論》卷3〈觀有無品〉:「佛能滅有(asti)無(nāsti),於化迦旃延;經中之所說,離有(bhāva)亦離無(abhāva)。」
  2. ^ 鳩摩羅什譯《中論》卷3〈觀有無品〉:「有法壞敗,故名無。」
  3. ^ 《雜阿含經》卷10〈256經〉:「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日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4. ^ 《雜阿含經》卷10〈262經〉:「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5. ^ 《中阿含經》卷11:「眾生因緣會相連續,則生諸法。如來見眾生相連續生已,便作是說:有生有死。若無此因,便不生彼,因此有彼。若此滅者,彼便滅也。所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無明滅則行便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
  6. ^ 《雜阿含經》卷12〈301經〉:「佛告撒陀迦旃延:『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無此取者,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經》卷10〈262經〉:「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佛教, 梵語, अभ, abhāva, 又被譯為非有, 無有, 無有物, 無有生, 無法, 無物, 無相, 無性, 無體, 非等, 佛教術語, 為有, bhāva, 的反義詞, 意為不存在, 消失, 無有, 死亡等, 這個術語源自於古印度哲學, 在古印度學派中, 如勝論派等, 也使用這個名詞來進行哲學討論, 延續到印度教中, 無仍然是個重要觀念, 在佛教中, 以緣起觀念來進行對有與無的討論, 釋迦牟尼主張應遠離有, 無二邊, 行於中道, 成為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 詞源, 编辑無, 梵語, अभ, abhāva, 其. 無 梵語 अभ व abhava 又被譯為非有 無有 無有物 無有生 無法 無物 無相 無性 無體 除 離 非等 佛教術語 為有 bhava 的反義詞 意為不存在 消失 無有 死亡等 這個術語源自於古印度哲學 在古印度學派中 如勝論派等 也使用這個名詞來進行哲學討論 延續到印度教中 無仍然是個重要觀念 在佛教中 以緣起觀念來進行對有與無的討論 釋迦牟尼主張應遠離有 無二邊 行於中道 成為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 詞源 编辑無 梵語 अभ व abhava 其字根來自有 梵語 भ व bhava 加上否定詞頭अ a 之後 形成反義詞 有 bhava 源自於梵文動詞भ bhu 意思為 成為 變成 根源於原始印歐語系詞詞根 bʰuH 存有 英語 Being 也是來自相同詞根 作為有的反義 無 abhava 的字面意思為非存在 不成為 在梵文中 有另一個名詞अस त asti 也被譯為有 其反義字न स त nasti 同樣也被漢譯為無 1 概論 编辑有 bhava 可以被用來指有情眾生存在的狀態 生命持續的狀態 而無 梵語 abhava 可以被用來指死亡 生命消失 不再持續 抽象的來說 無 梵語 abhava 可以用來指某個法 因為喪失了其成為有的性質 也就是喪失其自性之後 不再能夠維持其存在的狀態 2 佛教以緣起來觀察 分別法 了解世間法的本性為無實 無堅固 3 十二緣起的有 是依緣起而有 其無 也是依緣滅而無 4 5 釋迦牟尼主張 如實正觀世間集不生世間無見 如實正觀世間滅不生世間有見 遠離二邊 6 註釋 编辑 鳩摩羅什譯 中論 卷3 觀有無品 佛能滅有 asti 無 nasti 於化迦旃延 經中之所說 離有 bhava 亦離無 abhava 鳩摩羅什譯 中論 卷3 觀有無品 有法壞敗 故名無 雜阿含經 卷10 256經 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 明日士夫諦觀分別 諦觀分別時 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 所以者何 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雜阿含經 卷10 262經 此生故彼生 謂緣無明有行 乃至生 老 病 死 憂 悲 惱 苦集 所謂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謂無明滅則行滅 乃至生 老 病 死 憂 悲 惱 苦滅 中阿含經 卷11 眾生因緣會相連續 則生諸法 如來見眾生相連續生已 便作是說 有生有死 若無此因 便不生彼 因此有彼 若此滅者 彼便滅也 所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 若無明滅則行便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 雜阿含經 卷12 301經 佛告撒陀迦旃延 世間有二種依 若有 若無 為取所觸 取所觸故 或依有 或依無 若無此取者 心境繫著使不取 不住 不計我苦生而生 苦滅而滅 於彼不疑 不惑 不由於他而自知 是名正見 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 所以者何 世間集如實正知見 若世間無者不有 世間滅如實正知見 若世間有者無有 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所謂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 謂緣無明行 乃至純大苦聚集 無明滅故行滅 乃至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經 卷10 262經 爾時 阿難語闡陀言 我親從佛聞 教摩訶迦旃延言 世人顛倒依於二邊 若有 若無 世人取諸境界 心便計著 迦旃延 若不受 不取 不住 不計於我 此苦生時生 滅時滅 迦旃延 於此不疑 不惑 不由於他而能自知 是名正見 如來所說 所以者何 迦旃延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 則不生世間無見 如實正觀世間滅 則不生世間有見 迦旃延 如來離於二邊 說於中道 所謂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謂緣無明有行 乃至生 老 病 死 憂 悲 惱 苦集 所謂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謂無明滅則行滅 乃至生 老 病 死 憂 悲 惱 苦滅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無 佛教 amp oldid 5377121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