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澎湖天后宮

開臺澎湖天后宮臺灣話Phînn-ôo Má-tsóo-king),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闔澎公廟之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天后宮確切創建年代不詳,隨著「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出土,確定於大明萬曆卅二年(1604年)之前即已立廟,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1]:48-53

開臺澎湖天后宮
澎湖天后宮三川殿與廟埕
基本信息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
澎湖縣馬公市中央里正義街1號
主神天上聖母
例祭農曆正月元宵、三月廿三媽祖生、七月普渡
廟格闔澎公廟(建築年代:1923年)
领导相關人物:沈有容韋麻郎施琅藍木黃良陳玉峰陳奇祿、葉銀河
開基不明
建筑详情
本殿構造五開間三進落
建立时间大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已存在

 大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日本大正8年(1923年):現存建築
地圖
汉语名称
澎湖天后宮
澎湖媽祖廟、娘媽宮、天妃宮
坐标23°33′53″N 119°33′50″E / 23.564832°N 119.563924°E / 23.564832; 119.563924坐标23°33′53″N 119°33′50″E / 23.564832°N 119.563924°E / 23.564832; 119.563924
持有者開台澎湖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官方名称開臺澎湖天后宮
類型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種類:寺廟
评定时间1983年12月28日
參觀費用免費參觀
詳細登錄資料
材料紅磚、土黃色花崗岩、泉州白石與黑色石階
開放07:00 --17:00

澎湖天后宮早無定稱,稱娘娘宮天妃宮、娘媽宮媽宮等稱呼在所多有。大清帝國領有台灣後,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宣稱擊敗東寧王國軍隊多賴媽祖娘娘顯靈襄助,曾奏請康熙皇帝加封,晉天妃為天后,故今稱「天后宮」,當地人多俗稱「媽祖宮(Má-tsóo-king)」[2]:8-13,隨臺語人口老化凋零[3],僅稱「天后宮」現象日益普遍。

沿革

明朝及明鄭時期

澎湖天后宮設立應與明代萬曆年間的澎湖遊兵有關,在文獻可考的最早年代是1604年(萬曆三十二年)。該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司令官韋麻郎(Wybrand van Warwijck)率兩艘船抵達澎湖,並派員往福建請求貿易。福建當局立即嚴禁人民出海接濟,並派都司沈有容率兵船五十艘前往澎湖,要求荷蘭人撤退。韋麻郎見求通商無望,又缺乏補給,於是在當年底離開澎湖。董應舉天啟年間寫給福建巡撫南居益的信中提到此事:「彭湖港形如葫蘆,上有天妃宮,此沈將軍有容折韋麻郎處也。」[4]

台灣學者吳培基、賴阿蕊曾發表〈沈有容諭退韋麻郎及立碑地點在澎湖天后宮之商榷〉,文中認為沈有容與韋麻郎的談判地點,應是在指停泊天妃宮灣澳的荷蘭的船艦上,而非天妃廟上。[5]

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任命科內利斯·雷爾生(Cornelis Reyersen)為司令,攻克葡萄牙據守的澳門失利後,轉往澎湖建立貿易據點,並在風櫃尾蛇頭山興建城堡作為基地。1624年(天啟四年),福建巡撫南居益下令驅逐荷軍,乃派水師圍堵荷軍於風櫃城,即「風櫃圍城戰」,雷爾生堅守七個月後,終於同意撤離澎湖,轉往台灣本島發展,也開啟了台灣的荷領時期[6]在此期間荷蘭人繪有一幅澎湖港口圖,在今天后宮位置畫有「中國寺廟」,即媽祖宮。[7]

1663年,東印度公司在前一年被鄭成功擊敗,因而失去在台灣的領地後,隨即任命巴爾薩澤·博特荷兰语Balthasar Bort(Balthasar Bort)率艦隊企圖將之奪回。博特曾與清軍聯盟,在中國沿海與鄭軍交戰獲勝,但後來未獲清廷支援攻台。博特失望憤慨之餘,在1664年1月3日攻擊澎湖島上的鄭軍,並在1月10日放火燒毀寺院及附近的房舍。據此,澎湖媽祖宮曾在1664年被毀。博特在其航海記中亦附有澎湖港圖,其中的寺院也在今天后宮的位置上。[8]

清領時期

1683年(康熙22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攻台,在澎湖擊敗由劉國軒率領的明鄭海軍主力,明鄭隨後便即投降。施琅將勝利歸因於媽祖庇佑,並奏請康熙皇帝敕封其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清廷在1684年(康熙23年)准奏,將媽祖封為天后,並改「天妃宮」為「天后宮」。[9]

1885年(光緒11年),法軍孤拔率艦入侵澎湖,澎湖之役爆發,戰後天后宮廟身傾圯,翌年重啟修建。1895年(光緒21年),乙未戰爭澎湖之役爆發,日軍進攻澎湖,因戰事波及,天后宮再度損毀。[10]

日治時期

臺廈郊諸紳見天后宮殘破,終於於1919年(大正八年)間決議鳩資修建,期間先向時任媽宮街長上瀧宇太郎申請獲得同意[11],並從福建延攬大批匠師;臺澎第一古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便是在此次整修過程中被挖掘出土,此碑一出,便奠定澎湖天后宮為台澎第一古廟的歷史地位。[10][2]:8-13

1923年重修完工,此次大正年間的修建影響天后宮深遠,除了增建後殿「清風閣」,後成當地文人聚會之所之外[12],當時修建的格局與建築樣貌,更沿用至今。[10][1]:184

中華民國時期

1972年(民國六十一年),澎湖天后宮管理人員決議重建當時已顯舊態的天后宮,並於該年六月成立「重修天后宮籌備委員會」,不少地方人士表態能按照原貌修建,但廟方人士多持拆除、蓋新廟的態度。1978年(民國六十七年)1月21日,澎湖天后宮擬定翌日動土,計畫將舊廟全拆,並依原本樣式重建新廟,動土前夕,被時任中研院院士陳奇祿下令禁止動工;同年5月2日,內政部指示「不准拆除重建」、台灣省政府函復澎湖縣政府,指示天后宮不准改建,應妥為維護。後續1979年(民國六十八年)重修澎湖天后宮時,才依照「補建復舊」的方式整修澎湖天后宮,主持該年修復工程為大木匠師葉銀河(1933年-?,葉得令之子、葉根壯堂弟)。[1][13]

1983年(民國七十二年)12月28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級古蹟名單,澎湖天后宮名列其中,並留下修建紀錄。[12][2]:81997年(民國八十六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不再區分為一至三級古蹟,而採用國定、直轄市定、縣市定三級。澎湖天后宮改為國定古蹟。2011年(民國一百年)再啟修建,2014年(民國一百零三年)竣工。[12]

2019年(民國一百零八年)10月27日,中國國民黨籍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參拜澎湖天后宮,時任主委蔡光明[14]意欲比照總統規格、打開廟宇中門迎接,被韓國瑜辦公室以身分不符而婉拒。蔡光明為表歡迎之意,請出收藏據稱達四百年以上的官印,親手蓋在韓國瑜的襯衫,並稱是開廟有史以來第一次替人蓋官印,象徵保佑平安,以及預祝韓國瑜當選總統。[15][16]

奉祀

 
金面媽祖像

媽祖、千里眼、順風耳

正殿供奉居中為大媽,二媽、三媽分祀左右,千里眼順風耳同時也奉於神龕之中。與大多台灣的媽祖像相同,澎湖媽祖像共同有身穿蟒袍,採坐像,雙目下視、神形和藹等特徵,不過不同於台灣媽祖像多是黑面,澎湖媽祖像為金面身,有人主張金面媽祖像係由官方祭祀之故。[1]:84[2]:8-13

註生娘娘

本地人多稱「註生媽」,位於正殿左側育麟宮中。在民間信仰中,除了管理生兒育女,也辦理安胎、生產和保護幼兒的職責。另外殿中也供奉「十二婆姐」,又稱「十二延女」,祂們姿態各異、各有其名,據聞是按十二生肖所搭配的褓母,也有人認為祂們又主管「六好六壞」,即子孫賢肖與否,悉由陰德厚薄而定。[1]:84

送子觀音

觀世音菩薩雖是佛教神祇,但民間信仰佛道混雜的情況由來已久,天后宮也援引觀音作為陪祀神。送子觀音乃民間婦女所鍾愛的觀音形象之一,由於性質與註生娘娘相類,所以同被供奉在育麟宮中。[1]:84

至聖先師

位於清風閣正廳。至聖先師即孔子,每逢考季也會有不少考生來此祈求考運昌隆。[1]:84與積慶公夫婦的神牌擺放在同一處。[a][1]:84

積慶公夫婦

位於清風閣正廳。積慶公林愿、夫人王氏為媽祖林默娘於凡間的父母,神位乃嘉慶年間冊封,因神格所限,僅能立神牌,不得立神像。[b][1]:84

天津媽祖像

位於清風閣東廳。來自天津天后宮元鎮殿的軟身媽祖像,約莫有400年的歷史,約莫文化大革命時期之後輾轉來到澎湖。[c][2]:8-13

虎爺

正殿神桌西側擺放一尊虎爺的身影,為木雕擬人手法而成。[1]:84

建築歷史

歷代整修紀錄

公元 紀年 干支
1750 乾隆15年 庚午 有修建紀錄。[10]
1792 乾隆57年 壬子
1818 嘉慶23年 戊寅
1845 道光25年 乙巳
1885 光緒11年 乙酉 清法戰爭遭兵燹之災,翌年重新修建。[10]
1895 光緒21年

明治28年

乙未 乙未戰爭遭兵燹之災,宮牆傾毀。[10]
1919 大正8年 己未 臺廈郊諸紳鳩資修建,從福建延攬大批匠師,增建清風閣。[12]

在整修過程中,挖掘出臺澎第一古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10]

1923 大正12年 癸亥 天后宮改建大抵完成,奠定今日澎湖天后宮建築規制。[10]

同時開啟一波澎湖宮廟整建的風潮,包括媽宮城隍廟東甲北極殿等,不少泉州、東山島或潮州匠師此後定居澎湖發展。[17]

1983 民國72年 癸亥 修建紀錄[12]
2011 民國100年 辛卯 重啟修建[18]
2014 民國103年 甲午 修建完畢[18]

大正大修建

 
日治時期所攝的澎湖天后宮

大正大修建大木匠師[d]一職係由藍木擔綱。[1]:184澎湖天后宮籌備修建的期間,台廈郊諸紳曾請示北甲北辰宮的朱府王爺,朱王府乩童乃指示由藍木擔綱大木匠師;而在此之前,藍木主持宮廟修建工程的經驗僅有一北甲北辰宮。[19]藍木受命主持天后宮工程時年僅四十,宮方顧慮他年紀尚輕,又委請莊榮司匠師與藍木合作。[20][21]藍氏原籍廣東潮州大埔[21],澎湖天后宮由是與以閩南風格為主的台灣本島寺廟有所不同,具備獨樹一幟的潮州風格,如排樓看架上的彎枋向前傾斜,吊筒部分雕花大而吊柱細小、好用方柱型制等特色,相同的風格亦見於馬公東甲北極殿[22][12]

參與匠師

參與澎湖天后宮大正年間修建工程的匠師名單[1]:184-196
匠師 籍貫 助手 項目 職責 可見於
藍木 廣東潮州 藍合、陳六甲、洪佐 大木 建築骨幹、規制與格局的設計與施工 三川殿、護龍、正殿等簷樑
莊榮 不詳
莊銅 文澳(澎湖) 不詳 土水

(泥水)

夯填臺基、鋪面、覆瓦與砌牆等 三川殿臺階鋪排

山牆、廟內地坪

不詳 講美、西嶼

(澎湖)

石雕 天后宮多使用烏石、白石和隴石,

進行細部雕琢

三川殿:門鼓、門廂

正殿:柱珠、八角梭柱

護龍:螭虎窗

蘇水欽[23] 福建東山島 不詳 鑿花 雖屬裝修工程,但工藝難度並不亞於大木匠師

建築中木雕工藝被稱為鑿花,又被稱作「小木作」

屋架上的構件:斗座、瓜筒、垂花鏤雕

正殿屏門、神龕等

黃良 福建泉州 黃玉瑤
朱錫甘 福建東山島 朱欽、黃文華 彩繪 建築中的彩與繪不可一概而論

「彩」指塗色,替木質外部漆上保護層

「繪」才是指繪畫,包含書法題字等裝修效果

三川殿、正殿通樑彩繪

育麟宮、節孝祠的屏堵彩繪

彩繪主題多取自民間演義和故事

陳玉峰 臺南 不詳

大正年間因應澎湖天后宮大修建,天后宮董事會從福建延攬一批宮廟匠師參與整建工程,連帶帶動起澎湖一波古廟整修風潮,如東甲北極殿(昭和2年,1927)、澎湖觀音亭(昭和2年,1927)、臺廈郊水仙宮(昭和4年,1929)、媽宮城隍廟(昭和8年,1933)等等,不少匠師因此落籍澎湖發展。[24]

  • 落籍澎湖的匠師:藍木(潮州)、黃良(泉州)、黃文華(漳州東山島-銅山派)[24][25]
  • 鑿花匠師黃良廣收澎湖子弟為門徒,其門生後來皆成為一代宗師,如黃玉瑤、蔡攑,再傳弟子蔡嘉生。[25]
  • 彩繪匠師黃文華長子黃友謙亦是全臺知名的宮廟彩繪大師,尤以「門神」繪製最為精湛知名 [26];2013年,時年81歲的黃友謙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列為台灣人間國寶。[27]

建築結構

 
格局:五開三進

現今澎湖天后宮建築結構型制乃藍木設計,廟身坐北朝南,面向港口,廟順坡而建,面水背山。建築佈局為三殿式五開間,即「三川殿」、「正殿」以及「清風閣」(後殿)。前殿至後殿順地勢升高,廟埕與三川殿交接處設有多角形的石階,香客需循階而上進入廟中。[1]:184、208-235

「三川殿」為三開間建築,左右兩側與護龍相銜,符合澎湖地區因多風而影響的建築特色。俗諺:「入廟看前門,入厝看菜園。」三川殿為廟宇前殿,象徵廟宇門面,整座廟宇裝飾最講究、最華麗的部份往往都集中於此。[1]:208-235

「正殿」奉祀金面媽祖,左右護龍分別奉祀註生娘娘以及供奉當地節孝烈婦的節孝祠[1]:208-235

後殿「清風閣」又稱「公善樓」;一樓東側供奉天津媽祖,西側擺置台澎第一古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二樓供奉「太歲星君」。[1]:208-235[2]:8-13

屋脊裝飾

三川殿屋頂中脊上為「龍馬負圖」,脊堵處為「轅門斬子」(北宋年間楊延昭楊宗保的典故);垂脊、歸帶末緣尚有精湛的泥塑剪黏作品,排仔頭人偶各持旗、球、戟、磬,則是取「祈求吉慶」的諧音。[1]:208-235

門楣方柱

廟宇山門兩側的方柱的柱珠以及石鼓,柱珠細觀有「四藝:琴、棋、書、畫」的石雕紋路。由於建築多為木造,為避祝融之災,水的意象常常表現在剪粘交陶和木雕等作品上,蘊含以水剋火的寓意,如兩根大楣間隙有「八仙過海」、居中為「南極仙翁」的木雕題材。[1]:208-235

交趾陶

東西兩側水車堵各有「關雲長水淹七軍」和「法海水淹金山寺」的交趾陶,亦是水的意象。[1]:208-235

匾額文物

 
與天同功匾(1923年仿製)

天后宮匾額以「與天同功匾」最負盛名,相傳公元1881至1886年間,康熙皇帝為表彰媽祖顯靈之功勳,御賜九龍紋底之匾額。今所見之「與天同功」匾乃1923年(大正十二年)大整修期間仿製,匾額紋底則為十三龍紋。原匾流向眾說紛紜,有一說便主張係清法戰爭期間,廟中文物被法軍掠奪或變賣[28],或被駐守媽宮澳的台州勇或粵勇搶走[29]

除此之外,內藏匾額落款年份諸多皆為大正癸亥年(1923年),如「功化之極匾」[30]、「孝慈則忠匾」[31]、「保彼東方匾」[32]、「德侔天地匾」[33]等。

節孝祠兩側楹聯:「聖柏操凜松貞慰夫乃繫人倫重」、「愛妻風經苦雨為婦能兼子職修」,乃媽宮舉人鄭步蟾三子,日治時期的澎湖廳檢稅吏鄭子清所題。[34][35]:78

木雕

參與細部裝飾的匠師有黃良、蘇水欽,彩繪匠師陳玉峰、朱錫甘與潘科,都是當時台灣的一流匠師。天后宮的木雕反應近代台灣寺廟雕刻的精緻和寫實路線,多用木以利細節表現。木匠受到嶺南畫派影響,使用內枝外葉手法做出凹凸的層次。正殿入口六扇屏門有花鳥四季各異的木雕品,分別是「秋深百舌弄蜻蜓」、「雪中小萼見英雄」,此二幅為泉州匠師黃良作品;「楒下三燕迎春風」、「鳳凰富貴長春圖」,署名為啟明(推測為人稱「水林師」朱錫甘別名),「雪落蒼松鶴步遲」與「花中君子喜鴛鴦」則沒有雕師署名的印記。[36]

彩繪

前殿彩畫由台南畫師陳玉峰負責,展現和廣東畫師不同的風格。其中前殿後步口的木柱上有錦紋畫,以繪畫模仿錦布包住柱子的裝飾,在台灣十分少見,具有珍貴價值。[37]

正殿神龕左右兩側,有四幅東山島匠師朱錫甘[38]的擂金畫。擂金畫又稱「掃金」或「泥金」,即以乾毛筆沾金箔粉描繪的方式,畫在尚未完全乾燥的黑漆之上,藉由金粉的疏密表現濃淡,由於施作難度高,擂金畫作品在臺灣本島也不多見。[37][2]:8-13

相關圖像

 
《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中的媽祖以及千里眼、順風耳的插圖

在1670年出版,荷蘭地理學歐弗特·達波英语Olfert Dapper所著的《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一書的插圖中,將媽祖形象畫的非常巨大,左右二旁站了千里眼、順風耳[39]

相關條目

注釋

  1. ^ 見附圖「至聖先師與積慶公夫婦牌」。
  2. ^ 此一部分由澎湖天后宮委員莊富發先生口述。[2017/05/07]
  3. ^ 此一部分由澎湖天后宮委員莊富發先生口述。[2017/05/07]
  4. ^ 「大木匠師」在傳統木造建築中,此一匠師負責建屋結構柱、樑、枋和斗栱的設計兼施工,與石匠師一樣皆具有決定房屋規模的權力。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澎湖采風文化學會(編撰). 《開臺澎湖天后宮志》. 澎湖縣: 開臺澎湖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2006. ISBN 9789868272309.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陳, 英俊; 高, 啟進; 林, 文鎮; 郭, 金龍. 《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010. ISBN 9789860262797 (中文(臺灣)). 
  3. ^ 〈絕種的口味?青年倡母語淚潸潸 台客英三語切換超輪轉〉. 自由時報. 2019-09-12 [2019-12-17]. (原始内容于2019-09-27) (中文(臺灣)). 
  4. ^ 按:原文即做「彭湖」,並非錯字。明‧董應舉,《崇相集選錄》,1967台灣文獻叢刊本,頁36。
  5. ^ 吳培基、賴阿蕊. 〈沈有容諭退韋麻郎及立碑地點在澎湖天后宮之商榷〉. 《澎湖縣文化化局季刊》: 17-18. 
  6. ^ 駱, 芬美.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台北市: 時報. 2013: 41–50. ISBN 9789571357287. 
  7. ^ 曹永和,2000,〈澎湖之紅毛城與天啟明城〉,《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頁162。台北市:聯經。
  8. ^ 村上直次郎著,許賢瑤譯,2001,〈澎湖島上的荷蘭人〉,《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頁14。宜蘭縣宜蘭市: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9. ^ 李乾朗,1999,《澎湖天后宮》,頁13。台北市:雄獅圖書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陳仕賢,2006年,《台灣的媽祖廟》,遠足文化。ISBN 986-7630-7-2-6
  11. ^ 天后宮.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0-05-26] (中文(臺灣)).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澎湖天后宮. 臺灣宗教百景. [2019-04-12] (中文(臺灣)). 
  13. ^ 〈澎湖天后宮大事記〉. 澎湖天后宮. 2020-02-11 (中文(臺灣)). 
  14. ^ 高, 鳴澎. 〈天后宮昨天補選主任委員 蔡光明高票當選〉. 澎湖時報. 2018-08-05 [2019-10-27] (中文(臺灣)). 
  15. ^ 〈韓背上蓋天后宮官印 韓國瑜:公費遊學一年非吹牛〉. 中國時報. 2019-10-27 [2019-10-27] (中文(臺灣)). 
  16. ^ 洪靖宜; 洪正達. 〈白襯衫蓋紅色大印!韓國瑜笑答「第一次經驗」:對澎湖天后宮也是意義重大〉. ETtoday新聞雲. 2019-10-27 [2019-10-27] (中文(臺灣)). 
  17. ^ 林文鎮、鄭昭民編著,2004,《澎湖第一街「中央里街內」生活文化採集》,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政府。ISBN 957-0190-7-8-7
  18. ^ 18.0 18.1 澎湖天后宮.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19. ^ 許, 雪姬. 《續修澎湖縣志.卷14.人物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125–126. ISBN 986001521X (中文(臺灣)). 
  20. ^ 李, 乾朗.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台北市: 遠流. 2003: 158. ISBN 957324957X. 
  21. ^ 21.0 21.1 Penghu.Info|藍木. [2018-03-20]. 
  22. ^ 李, 乾朗.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台北市: 遠流. 2003: 158、162. ISBN 957324957X. 
  23. ^ 李, 乾朗.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台北市: 遠流. 2006: 163. ISBN 957324957X. 
  24. ^ 24.0 24.1 許, 雪姬. 《續修澎湖縣志.卷十四.人物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25. ^ 25.0 25.1 楊, 麗祝. 《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文化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26. ^ 王, 文良. 《絢麗雅致:傳統彩繪技術保存者-黃友謙的彩繪人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5. ISBN 9789860457773. 
  27. ^ 邱祖胤. 黃友謙列人間國寶 畫遍澎湖廟宇. 中國時報. 2013-06-11 [2018-04-17]. (原始内容于2018-06-16). 
  28. ^ 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究小組. Penghu.Info|與天同功匾. [2018-03-20]. 
  29. ^ 林, 豪. 《澎湖廳志.舊事》. 成文. 1983: 363–365. 
  30. ^ 功化之極匾.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19-04-07] (中文(臺灣)). 
  31. ^ 孝慈則忠匾.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19-04-07] (中文(臺灣)). 
  32. ^ 保彼東方匾.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19-04-07] (中文(臺灣)). 
  33. ^ 德侔天地匾.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19-04-07] (中文(臺灣)). 
  34. ^ 澎湖縣文化局. 〈澎湖天后宮「堅柏操受淒風」楹聯〉.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9-08-16 (中文(臺灣)). 
  35. ^ 高啟進. 《西瀛人物志》. 澎湖縣: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1999. ISBN 9570242264 (中文(臺灣)). 
  36. ^ 王文良. 〈朱錫甘(水林師)-澎湖宮廟裝飾藝術的大師〉. 《澎湖研究第十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 2011: 83-84. 
  37. ^ 37.0 37.1 李乾朗,1999,《澎湖天后宮》,頁41-63。台北市:雄獅圖書。
  38. ^ 李奕興. 澎湖馬公天后宮的朱錫甘是東山島人. 2011-07-11 [2018-04-18] (中文(繁體)). 
  39. ^ 原書名為「Gedenkwaerdig Bedryf der Nederlandsche Oost-Indische Maetschappye, op de Kuste en het Keizerrijk van Taising of Sina」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西方人描繪的澎湖娘媽宮. 斯土斯民展品列表 -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外部連結

  • 澎湖天后宮官方網站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澎湖天后宮

澎湖天后宮, 開臺, 臺灣話, phînn, tsóo, king, 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 闔澎公廟之一, 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天后宮確切創建年代不詳, 隨著,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石碑出土, 確定於大明萬曆卅二年, 1604年, 之前即已立廟, 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 53開臺三川殿與廟埕基本信息位置, 中華民國, 臺灣, 澎湖縣馬公市中央里正義街1號主神天上聖母例祭農曆正月元宵, 三月廿三媽祖生, 七月普渡廟格闔澎公廟, 建築年代, 1923年, 领导相關人物, 沈有容, 韋麻郎, 施琅, 藍木, 黃. 開臺澎湖天后宮 臺灣話 Phinn oo Ma tsoo king 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 闔澎公廟之一 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天后宮確切創建年代不詳 隨著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石碑出土 確定於大明萬曆卅二年 1604年 之前即已立廟 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 1 48 53開臺澎湖天后宮澎湖天后宮三川殿與廟埕基本信息位置 中華民國 臺灣 澎湖縣馬公市中央里正義街1號主神天上聖母例祭農曆正月元宵 三月廿三媽祖生 七月普渡廟格闔澎公廟 建築年代 1923年 领导相關人物 沈有容 韋麻郎 施琅 藍木 黃良 陳玉峰 陳奇祿 葉銀河開基不明建筑详情本殿構造五開間三進落建立时间大明萬曆三十二年 1604年 已存在 大清光緒十一年 1885年 日本大正8年 1923年 現存建築地圖汉语名称标音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tian hou gōng闽语 台語羅馬字拼音ma tsoo king粤语澎湖天后宮澎湖媽祖廟 娘媽宮 天妃宮坐标23 33 53 N 119 33 50 E 23 564832 N 119 563924 E 23 564832 119 563924 坐标 23 33 53 N 119 33 50 E 23 564832 N 119 563924 E 23 564832 119 563924持有者開台澎湖天后宮管理委員會中華民國文化資產官方名称開臺澎湖天后宮類型登錄等級 國定古蹟登錄種類 寺廟评定时间1983年12月28日參觀費用免費參觀詳細登錄資料材料紅磚 土黃色花崗岩 泉州白石與黑色石階開放07 00 17 00澎湖天后宮早無定稱 稱娘娘宮 天妃宮 娘媽宮或媽宮等稱呼在所多有 大清帝國領有台灣後 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宣稱擊敗東寧王國軍隊多賴媽祖娘娘顯靈襄助 曾奏請康熙皇帝加封 晉天妃為天后 故今稱 天后宮 當地人多俗稱 媽祖宮 Ma tsoo king 2 8 13 隨臺語人口老化凋零 3 僅稱 天后宮 現象日益普遍 目录 1 沿革 1 1 明朝及明鄭時期 1 2 清領時期 1 3 日治時期 1 4 中華民國時期 2 奉祀 2 1 媽祖 千里眼 順風耳 2 2 註生娘娘 2 3 送子觀音 2 4 至聖先師 2 5 積慶公夫婦 2 6 天津媽祖像 2 7 虎爺 3 建築歷史 3 1 歷代整修紀錄 4 大正大修建 4 1 參與匠師 5 建築結構 5 1 屋脊裝飾 5 2 門楣方柱 5 3 交趾陶 5 4 匾額文物 5 5 木雕 5 6 彩繪 6 相關圖像 7 相關條目 8 注釋 9 參考文獻 10 外部連結沿革 编辑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明朝及明鄭時期 编辑 澎湖天后宮設立應與明代萬曆年間的澎湖遊兵有關 在文獻可考的最早年代是1604年 明萬曆三十二年 該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司令官韋麻郎 Wybrand van Warwijck 率兩艘船抵達澎湖 並派員往福建請求貿易 福建當局立即嚴禁人民出海接濟 並派都司沈有容率兵船五十艘前往澎湖 要求荷蘭人撤退 韋麻郎見求通商無望 又缺乏補給 於是在當年底離開澎湖 董應舉在天啟年間寫給福建巡撫南居益的信中提到此事 彭湖港形如葫蘆 上有天妃宮 此沈將軍有容折韋麻郎處也 4 台灣學者吳培基 賴阿蕊曾發表 沈有容諭退韋麻郎及立碑地點在澎湖天后宮之商榷 文中認為沈有容與韋麻郎的談判地點 應是在指停泊天妃宮灣澳的荷蘭的船艦上 而非天妃廟上 5 1622年 荷蘭東印度公司任命科內利斯 雷爾生 Cornelis Reyersen 為司令 攻克葡萄牙據守的澳門失利後 轉往澎湖建立貿易據點 並在風櫃尾蛇頭山興建城堡作為基地 1624年 天啟四年 福建巡撫南居益下令驅逐荷軍 乃派水師圍堵荷軍於風櫃城 即 風櫃圍城戰 雷爾生堅守七個月後 終於同意撤離澎湖 轉往台灣本島發展 也開啟了台灣的荷領時期 6 在此期間荷蘭人繪有一幅澎湖港口圖 在今天后宮位置畫有 中國寺廟 即媽祖宮 7 1663年 東印度公司在前一年被鄭成功擊敗 因而失去在台灣的領地後 隨即任命巴爾薩澤 博特 荷兰语 Balthasar Bort Balthasar Bort 率艦隊企圖將之奪回 博特曾與清軍聯盟 在中國沿海與鄭軍交戰獲勝 但後來未獲清廷支援攻台 博特失望憤慨之餘 在1664年1月3日攻擊澎湖島上的鄭軍 並在1月10日放火燒毀寺院及附近的房舍 據此 澎湖媽祖宮曾在1664年被毀 博特在其航海記中亦附有澎湖港圖 其中的寺院也在今天后宮的位置上 8 清領時期 编辑 1683年 康熙22年 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攻台 在澎湖擊敗由劉國軒率領的明鄭海軍主力 明鄭隨後便即投降 施琅將勝利歸因於媽祖庇佑 並奏請康熙皇帝敕封其為 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 清廷在1684年 康熙23年 准奏 將媽祖封為天后 並改 天妃宮 為 天后宮 9 1885年 光緒11年 法軍孤拔率艦入侵澎湖 澎湖之役爆發 戰後天后宮廟身傾圯 翌年重啟修建 1895年 光緒21年 乙未戰爭澎湖之役爆發 日軍進攻澎湖 因戰事波及 天后宮再度損毀 10 日治時期 编辑 臺廈郊諸紳見天后宮殘破 終於於1919年 大正八年 間決議鳩資修建 期間先向時任媽宮街長上瀧宇太郎申請獲得同意 11 並從福建延攬大批匠師 臺澎第一古碑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便是在此次整修過程中被挖掘出土 此碑一出 便奠定澎湖天后宮為台澎第一古廟的歷史地位 10 2 8 131923年重修完工 此次大正年間的修建影響天后宮深遠 除了增建後殿 清風閣 後成當地文人聚會之所之外 12 當時修建的格局與建築樣貌 更沿用至今 10 1 184 中華民國時期 编辑 1972年 民國六十一年 澎湖天后宮管理人員決議重建當時已顯舊態的天后宮 並於該年六月成立 重修天后宮籌備委員會 不少地方人士表態能按照原貌修建 但廟方人士多持拆除 蓋新廟的態度 1978年 民國六十七年 1月21日 澎湖天后宮擬定翌日動土 計畫將舊廟全拆 並依原本樣式重建新廟 動土前夕 被時任中研院院士陳奇祿下令禁止動工 同年5月2日 內政部指示 不准拆除重建 台灣省政府函復澎湖縣政府 指示天后宮不准改建 應妥為維護 後續1979年 民國六十八年 重修澎湖天后宮時 才依照 補建復舊 的方式整修澎湖天后宮 主持該年修復工程為大木匠師葉銀河 1933年 葉得令之子 葉根壯堂弟 1 13 1983年 民國七十二年 12月28日 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級古蹟名單 澎湖天后宮名列其中 並留下修建紀錄 12 2 81997年 民國八十六年 5月 文化資產保存法 修法後 不再區分為一至三級古蹟 而採用國定 直轄市定 縣市定三級 澎湖天后宮改為國定古蹟 2011年 民國一百年 再啟修建 2014年 民國一百零三年 竣工 12 2019年 民國一百零八年 10月27日 中國國民黨籍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參拜澎湖天后宮 時任主委蔡光明 14 意欲比照總統規格 打開廟宇中門迎接 被韓國瑜辦公室以身分不符而婉拒 蔡光明為表歡迎之意 請出收藏據稱達四百年以上的官印 親手蓋在韓國瑜的襯衫 並稱是開廟有史以來第一次替人蓋官印 象徵保佑平安 以及預祝韓國瑜當選總統 15 16 奉祀 编辑 金面媽祖像 媽祖 千里眼 順風耳 编辑 正殿供奉居中為大媽 二媽 三媽分祀左右 千里眼 順風耳同時也奉於神龕之中 與大多台灣的媽祖像相同 澎湖媽祖像共同有身穿蟒袍 採坐像 雙目下視 神形和藹等特徵 不過不同於台灣媽祖像多是黑面 澎湖媽祖像為金面身 有人主張金面媽祖像係由官方祭祀之故 1 84 2 8 13 註生娘娘 编辑 本地人多稱 註生媽 位於正殿左側育麟宮中 在民間信仰中 除了管理生兒育女 也辦理安胎 生產和保護幼兒的職責 另外殿中也供奉 十二婆姐 又稱 十二延女 祂們姿態各異 各有其名 據聞是按十二生肖所搭配的褓母 也有人認為祂們又主管 六好六壞 即子孫賢肖與否 悉由陰德厚薄而定 1 84 送子觀音 编辑 觀世音菩薩雖是佛教神祇 但民間信仰佛道混雜的情況由來已久 天后宮也援引觀音作為陪祀神 送子觀音乃民間婦女所鍾愛的觀音形象之一 由於性質與註生娘娘相類 所以同被供奉在育麟宮中 1 84 至聖先師 编辑 位於清風閣正廳 至聖先師即孔子 每逢考季也會有不少考生來此祈求考運昌隆 1 84與積慶公夫婦的神牌擺放在同一處 a 1 84 積慶公夫婦 编辑 位於清風閣正廳 積慶公林愿 夫人王氏為媽祖林默娘於凡間的父母 神位乃嘉慶年間冊封 因神格所限 僅能立神牌 不得立神像 b 1 84 天津媽祖像 编辑 位於清風閣東廳 來自天津天后宮元鎮殿的軟身媽祖像 約莫有400年的歷史 約莫文化大革命時期之後輾轉來到澎湖 c 2 8 13 虎爺 编辑正殿神桌西側擺放一尊虎爺的身影 為木雕擬人手法而成 1 84 正殿 天上聖母 正殿 虎爺 育麟宮 註生娘娘 送子觀音 十二婆姐 天津媽祖像 至聖先師與積慶公夫婦牌建築歷史 编辑歷代整修紀錄 编辑 公元 紀年 干支1750 乾隆15年 庚午 有修建紀錄 10 1792 乾隆57年 壬子1818 嘉慶23年 戊寅1845 道光25年 乙巳1885 光緒11年 乙酉 因清法戰爭遭兵燹之災 翌年重新修建 10 1895 光緒21年 明治28年 乙未 因乙未戰爭遭兵燹之災 宮牆傾毀 10 1919 大正8年 己未 臺廈郊諸紳鳩資修建 從福建延攬大批匠師 增建清風閣 12 在整修過程中 挖掘出臺澎第一古碑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10 1923 大正12年 癸亥 天后宮改建大抵完成 奠定今日澎湖天后宮建築規制 10 同時開啟一波澎湖宮廟整建的風潮 包括媽宮城隍廟 東甲北極殿等 不少泉州 東山島或潮州匠師此後定居澎湖發展 17 1983 民國72年 癸亥 修建紀錄 12 2011 民國100年 辛卯 重啟修建 18 2014 民國103年 甲午 修建完畢 18 大正大修建 编辑 日治時期所攝的澎湖天后宮 大正大修建大木匠師 d 一職係由藍木擔綱 1 184澎湖天后宮籌備修建的期間 台廈郊諸紳曾請示北甲北辰宮的朱府王爺 朱王府乩童乃指示由藍木擔綱大木匠師 而在此之前 藍木主持宮廟修建工程的經驗僅有一北甲北辰宮 19 藍木受命主持天后宮工程時年僅四十 宮方顧慮他年紀尚輕 又委請莊榮司匠師與藍木合作 20 21 藍氏原籍廣東潮州大埔 21 澎湖天后宮由是與以閩南風格為主的台灣本島寺廟有所不同 具備獨樹一幟的潮州風格 如排樓看架上的彎枋向前傾斜 吊筒部分雕花大而吊柱細小 好用方柱型制等特色 相同的風格亦見於馬公東甲北極殿 22 12 參與匠師 编辑 參與澎湖天后宮大正年間修建工程的匠師名單 1 184 196 匠師 籍貫 助手 項目 職責 可見於藍木 廣東潮州 藍合 陳六甲 洪佐 大木 建築骨幹 規制與格局的設計與施工 三川殿 護龍 正殿等簷樑莊榮 不詳莊銅 文澳 澎湖 不詳 土水 泥水 夯填臺基 鋪面 覆瓦與砌牆等 三川殿臺階鋪排 山牆 廟內地坪不詳 講美 西嶼 澎湖 石雕 天后宮多使用烏石 白石和隴石 進行細部雕琢 三川殿 門鼓 門廂 正殿 柱珠 八角梭柱護龍 螭虎窗蘇水欽 23 福建東山島 不詳 鑿花 雖屬裝修工程 但工藝難度並不亞於大木匠師 建築中木雕工藝被稱為鑿花 又被稱作 小木作 屋架上的構件 斗座 瓜筒 垂花鏤雕 正殿屏門 神龕等黃良 福建泉州 黃玉瑤朱錫甘 福建東山島 朱欽 黃文華 彩繪 建築中的彩與繪不可一概而論 彩 指塗色 替木質外部漆上保護層 繪 才是指繪畫 包含書法題字等裝修效果 三川殿 正殿通樑彩繪 育麟宮 節孝祠的屏堵彩繪彩繪主題多取自民間演義和故事陳玉峰 臺南 不詳大正年間因應澎湖天后宮大修建 天后宮董事會從福建延攬一批宮廟匠師參與整建工程 連帶帶動起澎湖一波古廟整修風潮 如東甲北極殿 昭和2年 1927 澎湖觀音亭 昭和2年 1927 臺廈郊水仙宮 昭和4年 1929 媽宮城隍廟 昭和8年 1933 等等 不少匠師因此落籍澎湖發展 24 落籍澎湖的匠師 藍木 潮州 黃良 泉州 黃文華 漳州東山島 銅山派 24 25 鑿花匠師黃良廣收澎湖子弟為門徒 其門生後來皆成為一代宗師 如黃玉瑤 蔡攑 再傳弟子蔡嘉生 25 彩繪匠師黃文華長子黃友謙亦是全臺知名的宮廟彩繪大師 尤以 門神 繪製最為精湛知名 26 2013年 時年81歲的黃友謙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列為台灣人間國寶 27 建築結構 编辑 格局 五開三進 現今澎湖天后宮建築結構型制乃藍木設計 廟身坐北朝南 面向港口 廟順坡而建 面水背山 建築佈局為三殿式五開間 即 三川殿 正殿 以及 清風閣 後殿 前殿至後殿順地勢升高 廟埕與三川殿交接處設有多角形的石階 香客需循階而上進入廟中 1 184 208 235 三川殿 為三開間建築 左右兩側與護龍相銜 符合澎湖地區因多風而影響的建築特色 俗諺 入廟看前門 入厝看菜園 三川殿為廟宇前殿 象徵廟宇門面 整座廟宇裝飾最講究 最華麗的部份往往都集中於此 1 208 235 正殿 奉祀金面媽祖 左右護龍分別奉祀註生娘娘以及供奉當地節孝烈婦的節孝祠 1 208 235後殿 清風閣 又稱 公善樓 一樓東側供奉天津媽祖 西側擺置台澎第一古碑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二樓供奉 太歲星君 1 208 235 2 8 13 屋脊裝飾 编辑三川殿屋頂中脊上為 龍馬負圖 脊堵處為 轅門斬子 北宋年間楊延昭斬楊宗保的典故 垂脊 歸帶末緣尚有精湛的泥塑 剪黏作品 排仔頭人偶各持旗 球 戟 磬 則是取 祈求吉慶 的諧音 1 208 235 三川殿 中脊 龍馬負圖 脊堵 轅門斬子 三川殿中脊 雙龍剪粘 四爪水龍 排仔頭 球 求 之諧音 門楣方柱 编辑廟宇山門兩側的方柱的柱珠以及石鼓 柱珠細觀有 四藝 琴 棋 書 畫 的石雕紋路 由於建築多為木造 為避祝融之災 水的意象常常表現在剪粘交陶和木雕等作品上 蘊含以水剋火的寓意 如兩根大楣間隙有 八仙過海 居中為 南極仙翁 的木雕題材 1 208 235 宮名匾 匾首與側翼皆雕龍 以表崇敬 垂花 大楣木雕 八仙過海 石鼓 方柱柱珠 卷軸 三川殿步通木雕交趾陶 编辑東西兩側水車堵各有 關雲長水淹七軍 和 法海水淹金山寺 的交趾陶 亦是水的意象 1 208 235 西側水車堵 交趾陶 關羽和關平 東側水車堵 交趾陶 水淹金山寺 匾額文物 编辑 與天同功匾 1923年仿製 天后宮匾額以 與天同功匾 最負盛名 相傳公元1881至1886年間 康熙皇帝為表彰媽祖顯靈之功勳 御賜九龍紋底之匾額 今所見之 與天同功 匾乃1923年 大正十二年 大整修期間仿製 匾額紋底則為十三龍紋 原匾流向眾說紛紜 有一說便主張係清法戰爭期間 廟中文物被法軍掠奪或變賣 28 或被駐守媽宮澳的台州勇或粵勇搶走 29 除此之外 內藏匾額落款年份諸多皆為大正癸亥年 1923年 如 功化之極匾 30 孝慈則忠匾 31 保彼東方匾 32 德侔天地匾 33 等 節孝祠兩側楹聯 聖柏操凜松貞慰夫乃繫人倫重 愛妻風經苦雨為婦能兼子職修 乃媽宮舉人鄭步蟾三子 日治時期的澎湖廳檢稅吏鄭子清所題 34 35 78 木雕 编辑參與細部裝飾的匠師有黃良 蘇水欽 彩繪匠師陳玉峰 朱錫甘與潘科 都是當時台灣的一流匠師 天后宮的木雕反應近代台灣寺廟雕刻的精緻和寫實路線 多用樟木以利細節表現 木匠受到嶺南畫派影響 使用內枝外葉手法做出凹凸的層次 正殿入口六扇屏門有花鳥四季各異的木雕品 分別是 秋深百舌弄蜻蜓 雪中小萼見英雄 此二幅為泉州匠師黃良作品 楒下三燕迎春風 鳳凰富貴長春圖 署名為啟明 推測為人稱 水林師 朱錫甘別名 雪落蒼松鶴步遲 與 花中君子喜鴛鴦 則沒有雕師署名的印記 36 正殿入口 屏門木雕 雪中小萼見英雄 屏門木雕 鳳凰富貴長春圖彩繪 编辑 前殿彩畫由台南畫師陳玉峰負責 展現和廣東畫師不同的風格 其中前殿後步口的木柱上有錦紋畫 以繪畫模仿錦布包住柱子的裝飾 在台灣十分少見 具有珍貴價值 37 正殿神龕左右兩側 有四幅東山島匠師朱錫甘 38 的擂金畫 擂金畫又稱 掃金 或 泥金 即以乾毛筆沾金箔粉描繪的方式 畫在尚未完全乾燥的黑漆之上 藉由金粉的疏密表現濃淡 由於施作難度高 擂金畫作品在臺灣本島也不多見 37 2 8 13 出漢關昭君長抱怨 朱錫甘 杜甫映壁題詩相關圖像 编辑 第二 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 中的媽祖以及千里眼 順風耳的插圖在1670年出版 荷蘭地理學者歐弗特 達波 英语 Olfert Dapper 所著的 第二 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 一書的插圖中 將媽祖形象畫的非常巨大 左右二旁站了千里眼 順風耳 39 相關條目 编辑台灣媽祖信仰 澎湖天后宮交陪廟 闔澎公廟 澎湖四大古廟 澎湖遊兵注釋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澎湖天后宮 見附圖 至聖先師與積慶公夫婦牌 此一部分由澎湖天后宮委員莊富發先生口述 2017 05 07 此一部分由澎湖天后宮委員莊富發先生口述 2017 05 07 大木匠師 在傳統木造建築中 此一匠師負責建屋結構柱 樑 枋和斗栱的設計兼施工 與石匠師一樣皆具有決定房屋規模的權力 參考文獻 编辑 台灣主题 澎湖主题 歷史主题 道教主题 建築主题 1 00 1 01 1 02 1 03 1 04 1 05 1 06 1 07 1 08 1 0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17 1 18 澎湖采風文化學會 編撰 開臺澎湖天后宮志 澎湖縣 開臺澎湖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2006 ISBN 9789868272309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陳 英俊 高 啟進 林 文鎮 郭 金龍 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010 ISBN 9789860262797 中文 臺灣 絕種的口味 青年倡母語淚潸潸 台客英三語切換超輪轉 自由時報 2019 09 12 2019 12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27 中文 臺灣 按 原文即做 彭湖 並非錯字 明 董應舉 崇相集選錄 1967台灣文獻叢刊本 頁36 吳培基 賴阿蕊 沈有容諭退韋麻郎及立碑地點在澎湖天后宮之商榷 澎湖縣文化化局季刊 17 18 駱 芬美 被誤解的臺灣史 1553 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台北市 時報 2013 41 50 ISBN 9789571357287 曹永和 2000 澎湖之紅毛城與天啟明城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 頁162 台北市 聯經 村上直次郎著 許賢瑤譯 2001 澎湖島上的荷蘭人 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 頁14 宜蘭縣宜蘭市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李乾朗 1999 澎湖天后宮 頁13 台北市 雄獅圖書 10 0 10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6 10 7 陳仕賢 2006年 台灣的媽祖廟 遠足文化 ISBN 986 7630 7 2 6 天后宮 Penghu Info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0 05 26 中文 臺灣 12 0 12 1 12 2 12 3 12 4 12 5 澎湖天后宮 臺灣宗教百景 2019 04 12 中文 臺灣 澎湖天后宮大事記 澎湖天后宮 2020 02 11 中文 臺灣 高 鳴澎 天后宮昨天補選主任委員 蔡光明高票當選 澎湖時報 2018 08 05 2019 10 27 中文 臺灣 韓背上蓋天后宮官印 韓國瑜 公費遊學一年非吹牛 中國時報 2019 10 27 2019 10 27 中文 臺灣 洪靖宜 洪正達 白襯衫蓋紅色大印 韓國瑜笑答 第一次經驗 對澎湖天后宮也是意義重大 ETtoday新聞雲 2019 10 27 2019 10 27 中文 臺灣 林文鎮 鄭昭民編著 2004 澎湖第一街 中央里街內 生活文化採集 澎湖縣馬公市 澎湖縣政府 ISBN 957 0190 7 8 7 18 0 18 1 澎湖天后宮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許 雪姬 續修澎湖縣志 卷14 人物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125 126 ISBN 986001521X 中文 臺灣 李 乾朗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台北市 遠流 2003 158 ISBN 957324957X 21 0 21 1 Penghu Info 藍木 2018 03 20 李 乾朗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台北市 遠流 2003 158 162 ISBN 957324957X 李 乾朗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台北市 遠流 2006 163 ISBN 957324957X 24 0 24 1 許 雪姬 續修澎湖縣志 卷十四 人物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25 0 25 1 楊 麗祝 續修澎湖縣志 卷十三 文化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王 文良 絢麗雅致 傳統彩繪技術保存者 黃友謙的彩繪人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5 ISBN 9789860457773 邱祖胤 黃友謙列人間國寶 畫遍澎湖廟宇 中國時報 2013 06 11 2018 04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16 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究小組 Penghu Info 與天同功匾 2018 03 20 林 豪 澎湖廳志 舊事 成文 1983 363 365 功化之極匾 Penghu Info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19 04 07 中文 臺灣 孝慈則忠匾 Penghu Info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19 04 07 中文 臺灣 保彼東方匾 Penghu Info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19 04 07 中文 臺灣 德侔天地匾 Penghu Info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19 04 07 中文 臺灣 澎湖縣文化局 澎湖天后宮 堅柏操受淒風 楹聯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9 08 16 中文 臺灣 高啟進 西瀛人物志 澎湖縣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1999 ISBN 9570242264 中文 臺灣 王文良 朱錫甘 水林師 澎湖宮廟裝飾藝術的大師 澎湖研究第十屆學術研討會 論文輯 2011 83 84 37 0 37 1 李乾朗 1999 澎湖天后宮 頁41 63 台北市 雄獅圖書 李奕興 澎湖馬公天后宮的朱錫甘是東山島人 2011 07 11 2018 04 18 中文 繁體 原書名為 Gedenkwaerdig Bedryf der Nederlandsche Oost Indische Maetschappye op de Kuste en het Keizerrijk van Taising of Sina 斯土斯民 臺灣的故事 西方人描繪的澎湖娘媽宮 斯土斯民展品列表 斯土斯民 臺灣的故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外部連結 编辑澎湖天后宮官方網站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澎湖天后宮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澎湖天后宮 amp oldid 7718751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